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摘要: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需求的再认识 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在我国环境艺术这一名词才出现不长时间,但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建筑装饰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目前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显然,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环境艺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估体系研究

德国环境艺术设计评议会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评价标准为:1)是否充分表明人-环境之间的关系2)造型和选用的材料是否合宜3)与造型相配是否合宜4)与所在环境是否有所关连5)造型的目的及使环境中的人的感受是否相符6)表达功能的造型和其结构是否相符7)如何保持造型概念的一致性这些评价标准主要以使用者和环境本身作为考察的基本内容。随着时展,环境艺术设计及设计理念不断的推陈出新,近期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是提出了关于心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的一些指标:1、操作、使用的功能:操作、握持;2、技术功能:效率、安全性、材料;3、标示功能:记号标志(所在环境目的群、人的生活形态);状态指示;4、形式美学上的功能:秩序、规律(简单化、规则性、完整性);整体性(使用材质的相容性、整体的复杂性、不规则属性);5、生态环境的功能:能源需求、水资源的需求、被回收利用的功能、耐久(用)性、运用自然界的材质、可回收物质的节约应用;6、经济性功能:造价、价格区隔、回收再利用的成本。

现代环境设计的评价系统

综合过去的一些评价标准,结合目前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为:a.方案的创造性评价;b.美学评价;c.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评价;d.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评价;e.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和安全需求后,就开始对物质产品的其他方面重视起来。无论在什么时候,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消费品短缺的年代,人们只要求环境有基本的功能,而后逐渐要求其有较高的质量,然后对环境艺术的造型和文化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判断一个环境设计优劣与否并且接受,就有了诸多细化的要求,这就影响到环境的评价标准。人们不仅关心自己,也开始关心别人、关心环境、关心其他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设计的目的不只为了使用它的人,也为不使用它的人考虑。由于评价设计的主体范围越来越大,其评价标准必然和以前有所不同。所以设计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也不断发展,即:设计者—使用者—不限于使用者的更广泛的人群和社会。

1、环境设计的创造性评价创造性是设计师创造的体现,也是评价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准。人类文明历史证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打破旧秩序、创造新秩序的结果。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如果没有新意,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很容易被淘汰。

2、环境的美学评价美学评价包括视觉评价﹑心理体验评价﹑文化评价等方面,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人们一直以来较为关注,争议较大的一项指标,很难进行量化。当今评审中对于设计的视觉形象过分关注而忽视其他指标的现象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如果未经设计或设计不好的方案,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且上市后得不到人们的喜欢,就会形成“设计污染”。如果经过名师变革结构,更新色彩,增加恰当的装饰,不但减少成本,而且实用,这就是设计的力量。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创造性活动,抽象的雕塑造型,镂空的金属壁画,卡通造型的休息区,鸟巢型的体育馆……这些环境设计的魅力就在于设计。它们是外观造形、使用功能、材料品质、艺术风格,以及生产技术诸多方面的组合。当今,深奥难懂、长篇大论的说明书解说的方案已没有竞争力,而将造型的美学艺术作通俗化诠释,易于观赏,人性化的设计受到欢迎,个性化的、简洁单纯、艺术感强的环境设计方案再度受到青睐。

3、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评价一个人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应当至少具备以下特征:1)方便性:除让使用者感到方便外,还应有助于空间的管理者奉行的各种计划。1)使用率高:在预期的设计使用时段内,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群。这一点在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中尤为重要。3)可达性:位置应在潜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4)容易识别:明确传达该场所可以被使用或该场所就是让人使用的信息。5)公众参与性:通过某些形式,如让人们参与该环境设计和建造及维护过程;把产品用于某一种活动;6)情绪调节功能: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该设计能向人们提供缓解生活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定。例如,小品雕塑的设计在这一点尤为重要。7)抗干扰:保障在环境中的人群不会干扰其他群体活动或被其他人干扰。8)关怀:应让小孩、老人、残疾人也能使用,尤其是残疾人是社会更应关注的群体。9)舒适:在频繁使用该产品的时候,考虑到不同的使用环境因素。10)有针对性: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设计的群体人群的需求。

4、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评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民的经济利益。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已不能停留在过去的美化建筑或绿化环境简单的装饰性、浅层次的认识上,还应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益。环境设计不是单纯的为好看而设计,还应考虑它的经济性。目前,很多设计师在这方面考虑较欠缺。一味地把环境艺术设计成理想中的品质社区,欧式风格而忽略了居住在该社区或使用该社区人群的定位,目标人群,建造成本的方案,往往容易落选。因为,作为甲方,要考虑造价成本,维护费用,水电照明等运行成本,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他经济因素。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指标是可以量化的。“各项评比指标应将质化的评价变为量化的指标。注意决策的前瞻性,目标加权的因素,即各项因素的优先顺序”。表1是在评价产品创新设计经济性评价综合量化表。对于不同的方案,可以根据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得出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评价综合量化表。

5、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是将社会文化﹑生态资源﹑经济发展三大问题平衡考虑,以全球范围和几代人的生存兴衰为尺度,并以此作为人类发展的基本指针。我们应力求使环境设计中做到:现实环境与环境,环境与建筑,环境与人之间良好的连接;不同的环境中力求体现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包括人的环境心理﹑环境精神以及文化﹑习俗﹑审美观念等共性和个性的均衡;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设计的作用,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创造出较大的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的目标应追求较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和最合理的社会公平,也就是说作为设计者和决策者,不应只重视经济原则,尤其是避免短视行为,还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科技创新有助于资源的高效和长期利用,有利于减少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防治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把 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加权就得出了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系统(见表2)。这就是我们在评价一个的环境艺术设计应当参考的标准。无论是设计师本人,还是为设计买单的客户,都可以参考这个标准来选则设计方案。通过以上评价系统,在选择设计方案的时候,不论是设计师本人、设计小组还是委托方,都可以按找这个方案评价系统来综合为每一个方案评分,最终选出方案。结语建立科学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系统,对提高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水平,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用着重要作用。不仅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进步、完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体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改善我国人居环境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和对策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同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人才格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如何办好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业内人士关注和思考的内容。本文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原哈尔滨建筑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分析阐述进一步办好专业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观点。

一、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需求的再认识 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在我国环境艺术这一名词才出现不长时间,但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建筑装饰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目前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显然,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环境艺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这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历史传统认识的改变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成为一个新焦点。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是体现崭新生存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文化生活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有了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需求。环境艺术在中国正经历着从对环境的美化处理向对美好环境的创造转化。环境艺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不统计,仅北京市每年竣工的公共建筑约300万平方米,如用作装饰工程费按2000元/平方米计算,工程总量在60亿元左右。北京市的住宅每年竣工面积为600万平方米,约12万户,按每户平均用作装饰工程费2万元,总计约24亿元。如果统计全国用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装饰工程上的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呼唤具有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去建设。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在动态发展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在我国历史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在办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涉及建筑和美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新课题。从哈工大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策划与教学的人员主要由建筑学专业和美术专业两类学科的教师组成,彼此都在寻找作为围绕建筑展开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本专业角度如何相互渗透并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各环节的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经过多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一个相对完整并具有工科院校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切合专业实际的改动,在探索中大家逐步达成共识,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艺术性,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几年来,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使专业教育不断完善,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筑学为依托办出专业特色 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作为大建筑学概念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科学和艺术,同建筑学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艺术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原则。

哈工大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构成了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建筑学为依托成为办学的优势。应充分认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握时机,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建筑行业特色和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

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重要的在于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切是抓好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中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筑院校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优越条件。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学习阶段强调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以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主干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较宽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追寻的重要目标。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地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要以人的创造力培养为主线,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认真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挑选,才能保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时机,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的工作,下一步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1、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秩序。在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2、 发挥、科研、生产作用,带动教学发展 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已被许多成功经验证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备受世人瞩目。抓住时机结合专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以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多 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和设计实践,这一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程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 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3、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稳步、健康地发展 办好一个专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制定出不同阶段的建设 规划,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使专业建设具有努力的方向和工作动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它的发展需要一批热衷 于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去努力工作,同时更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国家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专业逐渐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满足国家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将是我们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建设设计人才的重要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意象和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行业,涉及园林、建筑等多个领域。在设计中增添传统元素,彰显人文内涵成为当前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的艺术意象,能够呈现出更具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以满足人们内心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意象融入到环艺设计当中,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且能够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二是突破了现代城市建筑的缺陷,通过营造简约的艺术意境给人们更多惬意的感觉。三是传统艺术意象的运用更加强调情感诉求,且基于对人们内心的解放,满足人们在都市快节奏生活下情绪释放的需求。将传统文化引入其中,更多的是设计师的情感表白,而人们在设计师创造的环境当中与其传统的意境产生共鸣,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具体应用

艺术意象作为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个性化特点,如果单纯从直观角度审视,其能够借助一些媒介,将情感或者生活理念传达出来,形成良好的艺术意象效果。具体来说,对于艺术意象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象元素

艺术意象的应用是建立在多个符号组合基础之上,将其中的内涵表达出来。现代空间环境设计理念当中,需要采取针对性方式和方法将“意”更加的诠释出来,如图案与材质的组合,最终在立体空间内体现出美好的意境等。而“象”主要是透过“意”而渗透出来,二者相结合才是艺术美感的传达形式。在追求设计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借助手工等途径体现自然境界。如北京香山饭店,在具体设计中,引入我国园林概念,不仅能够提升饭店的趣味性,还能增添其民族特色。空间优化配置能够更具目的性的实现对环境的衬托,促使饭店在实现餐饮等功能的过程中,带给人们更多视觉、心灵上的体验,增强人们对该饭店的印象,最终将其打造成为赏心悦目的景点,充分发挥其附加值。对于其他设计来说,可以将园林建筑与民居融合到一起,减少二者之间的过渡带,进而达成整体的艺术效应,产生良好的互相衬托的效果。

(二)寓意元素

就文学领域而言,作家在创作中,会通过各种描述手段给读者展现意象境界,而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文学概念与建筑学领域整合到一起,那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对于“意”与“象”的追求与实践将会更好地展现现代空间领域的中国化特色。具体来说,意是建筑中的艺术内涵,象是通过在前者的基础上体现其内涵,二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只有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才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如苏州园林中的“个园”的设计,由于部分设计师喜欢竹子,大量使用竹子布置园林。竹子在我国古典文化当中始终是君子的象征,具有深厚的民族情结。因此通过竹子的使用能够呈现出艺术效果。

(三)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整体一致性,所谓整体就是意与象二者不可分割,其不能够将世界再现,且难以简单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基层。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意象,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形,将其中的意更好地传达出来,最终让人们感受到其中的“神韵”。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单纯的模仿难以实现,更多的是需要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整合,将现代设计理念应用到传统事物之上,赋予其更强的表现力,促使它们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民族特色的展现出来。如湖北电视台的台标“火凤凰”,具有深远的寓意。古代湖北为楚地,在时间推移中积累了深厚的楚文化,同时火凤凰的形象能够展现湖北历史文化内涵。楚人崇火、拜日等,湖北电视台将凤凰为形、用烈火板的桔红色搭配,创造了台标。不仅应用了传统造型的表现形式,且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将湖北的特色的展现的淋漓尽致。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环艺设计的审美角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味模仿和效仿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设计师需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意象,促使创造的环境能够给予人们更多幸福的体验,赋予环境更强的生命力。

三、结语

随着人们审美日渐多元、个性发展,环艺风格要兼顾时代与民族双重风格,只有这样,环境艺术才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在现代环艺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意象,将其与环艺设计整合到一起,找到二者契合点,突出设计主旨,真正做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从而在此过程中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初论

环境艺术设计是现代科技与美学高度统一的学科,它的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本文分析了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初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指出其必然适应时代的发展向多元性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在科学、技术、艺术,以及经济等领域相互关联的新的体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亟待适应行业和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者必须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深入分析和研究,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既不是单纯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的工程师。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融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为人类创造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一方面,设计师既要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即人与物的关系,又要了解当代科学技术,还要熟悉施工工序,并且能判断市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专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市场价值观念,这是当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知识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以个性化、标准化的形式出现,但又必须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它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大要素的综合。因此教学中知识结构也必须是双重的、多元的。

1、实用性要素的分析

设计首先是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它是及时性的。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基础上的更上一个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感官的需求,它是第二性的。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解决设计适用性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制图知识,主要掌握设计施工语言;材料知识,掌握材料的性能、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知识,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加工工艺的程序和特点;人机工程学知识,研究人的生理特征,诸如人体尺度、动作分析、感觉分析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帮助分析、研究设计。除了要熟知上述的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数理化基础。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人们的注意力向形式感方面倾斜。人们更习惯用个人在行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经验去衡量一件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加重了艺术设计的含量。这在客观上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师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学科常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并能把握一定的民族特点、经济、地域文化和社会意识,去更好的统一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从中获取创作灵感。

2、文化性要素的分析

任何设计在满足了物质功能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才具有生命力。单纯追求物质功能的产品,只能是工作原理的物化而谈不上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制约,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不同,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人文常识,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才能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要求的作品。

因此教学中相关的美学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绘画基础知识,提高素描、速写、默写能力;色彩知识,色彩的构成和色彩的运用能力;构成设计基础,二维和三维空间构成的能力等。

3、经济性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它通过市场和经济规律体现其价值。因而要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设计前期针对诸如现状、需求、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的市场调研,并研究产品价值和成本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形式等。因此教学中还必须让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学、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社会也要求设计与国际接轨,因此依法制定合同、依法设计和施工等是保障主雇双方合法利益的关键因素,这也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合同、建设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展望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高等学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面前,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看,知识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设计表现能力

设计表现的内容包括构思草图、效果图、模型等,它们都是表达设计思维的辅助手段。设计者掌握的表现方法越多、技术越精,就越能有效展现设计思想。另外文字表述条理清晰和语言表达逻辑性强的能力也很重要,它可以深入、详细地说明设计构思和细节等方面,帮助设计构思转化为产品。

(二)思维创新能力

有人说:“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创造性是设计的生命”。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和踏实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之上。创新能力被认为是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的综合。它是人类所独有,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发展的。

(三)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现代社会更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专业实践活动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专业知识的应用,而是更加注重设计师具备 满足环境需求的、综合各种相关知识的能力。同时,理想与价值是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品格,这对于一个未来的设计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专业教学环节,对理想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于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看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亟待加强的是世界观、新个性的塑造,除了应加强意志品格的特殊锻炼外,更多的是如何解除学生的束缚,恢复学生应有的创新个性的问题;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在加强学校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同时,家长、社会各界应该有意识地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大众文化方面的联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世界多元化的文化和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中国现有的设计传统及设计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作为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师的摇篮——高等院校,所面临的较大挑战之一是如何迅速调整教学机制与方法,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这种发展潮流,在专业教育中真正地将艺术、科学、技术三者进行横向融入,以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对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提出的要求。

当今社会处在快速发展中,人们的审美观和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主动把握时代的脉搏,培养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紧跟时展的步伐,站在时展的前沿,不断接受新生事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反作用于人,环境艺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该学习“环境”了解“环境”;明白艺术运用于环境设计中的必要性;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最终培养学生具有环境艺术设计的能力。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在人类还没有诞生之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环境——自然环境。万物生灵都在这同一个环境下生存繁衍,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的选择。从人类的产生一直到人类的今天,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创造,努力的求索,宇宙的神秘面纱被人一步步的揭开,基因也已向人类敞开了它的大门。无论人类文明如何的发达,人所处的环境与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始终密切相连。

追求更加适宜生活和居住的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难以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致使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不容乐观。人类已经深深意识到改造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人类在创造生存空间环境的同时,也被自己创造的环境深深地影响着。由于人所能及的地方必将有环境与其相依相伴,环境影响着人的心情、人的审美、人的意识活动等。对公众进行普及性教育,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空间,培养具有环境艺术设计能力的人才迫在眉睫。

雨果曾说道:“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那么人类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果没有了艺术,人类就如同生活在地狱。在人间创造天堂,正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魅力所在。环境艺术涉及的范围十分之广泛,从建筑、城市空间、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园林艺术到人的生活的所有空间,无所不包。可以说凡是人所在之处,皆为环境艺术所涵盖的范围。将艺术融入环境,使环境适宜人类生活,培养具有环境艺术设计能力的人才相当重要。对于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人员,以及大众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就显的尤其重要。

环境艺术教育是指以环境艺术为媒介对公众所进行的教育或施加的影响。因此,教育是以环境的形成,环境的价值以及特定环境对人所形成的影响诸方面展开的。环境是当时的时代风貌的体现,它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科技进步水平。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罗马的斗兽场以及北京的紫禁城都是当时那个时代较高的物质和精神的结晶。环境艺术教育不同于纯艺术的教育,环境艺术的美与不美是不以我们主观感受为转移的,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迫性,它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们。从民众的角度来说,一件的环境设计作品,无疑是一项公益事业,这些也就是当前普及环境艺术教育之根本所在。

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仅仅靠市场的带动和自然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加强专业教学的规范性,提高教职人员专业文化素质,势在必行。提高环境设计水平,首先是“源头”的治理。如艺术高校及一些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加强对自身的建设,中国传统美育的一个观点“蒙以养正,圣功也”从环境艺术教育的意义上来说,要达到“养正”的目的,应遵循以下几点:

1.独立思考与群体交流相结合: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使个人设计能力协调而自由的发展,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学习,交流共同促进环境艺术设计能力的提高。

2.感性与理性结合:通过对环境艺术范畴基础知识的了解,重点培养设计意识,世界上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意识到环境中的不美之处,才能有意识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做到由“饱参”到“顿悟”。有了这种对知识的把握,才能在直觉的“瞬间”把握对象的精髓,运用自己所学得的理性知识进行环境设计创造。

3.艺术与科技结合:艺术的表现永远脱离不了技术的支持,对设计相关软件的熟练操作是基础,它就是设计人员的画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当今建筑材料,雕塑艺术的造型材料都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造型材料的变化决定了加工工艺和造型的变化,要想设计跟的上时代的要求,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我们深入到生活、工作中去学习,去体会。

4.审美与非审美结合:审美能力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心理能力,是审美活动过程中认识和体验、感受和创构审美对象和审美意象的能力。只有意识到什么是美,才能发现环境中的不美。而非审美涉及人生的诸多方面,如情感、理论、科学等,主要给予人们认知和教化,在人的心灵中发生影响和作用。环境沉默无声,却洋溢着热烈的情感,它感染人们让人产生美的感悟,激发人们再创造。

5.危机意识:不乏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做的好的国家,环境设计好的国家也有,我国要迎着风浪勇往直前,感受危机,产生危机意识,有压力,将压力和危机转换为动力。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是近年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以发展的眼光进入当代的环境设计领域,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来讲,环境设计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认识也是不一致的。如何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必将随着教育方式、方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有待于我们坚持不懈的去努力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设计服务于人。人总是在某一个环境中使用着某些物质设施,或是生活和工作的工具,或是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设施是否适合人的行为习惯和身体各方面特征,所以学习人体工程学,并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要素应用于设计之中,才能使设计更好的为人服务。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类人们使用的家具、设施,又包括人们生活的各类室内外环境,作为设计专业课程之一的人体工程学的学习应该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一)为确定空间场所范围提供依据。影响场所空间大小、形状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的活动范围及设施的数量尺寸。

(二)为设计家具、设施等提供依据。家具、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使用,因此,无论是人体家具还是储存家具都要满足使用要求。

(三)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人的感觉器官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感觉到刺激物,什么刺激可以接受,什么刺激不能接受,这也是人体工程学的一大重要课题。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笔者将多年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学生

(1)积极主动性不够,被动学习的情绪明显。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人体工程学在大量环境设计实践中的重要性缺乏广泛的直观、切身的体会;

(2)实践中运用人体工程学在时,往往各种因素的复杂性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设置思想障碍。即便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日常接触的绘图桌椅、餐厅桌椅、会议室桌椅、学生寝室卧具、学生寝室环境、洗漱间环境、教室环境、餐厅环境及其他一些典型的室内、外环境入手,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具及环境在实际使用中造成的种种不便的原因,也会因为问题的复杂性造成积极主动学习的障碍。

(3)环境艺术类学生大都为艺术类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思维方式大都注重感官而缺乏理性。在实例讲解过程中,大量的尺寸分析,除考虑各种人体静态尺寸、动态功能尺寸之外,还要考虑一定的使用状态、使用方式等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导致设计结果的截然不同,因此,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人体工程学需求的家具或环境。

(二)教师

(1)大部分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而非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目前的人体工程学教材内容偏重理论、原理、公式、数据,较为枯燥,使艺术类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的重心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其人体工程学设计思维为主要培养目标。

(2)注重理论的性,而不注重解决单个实际设计问题的性。大量的理论使得学生有了一些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意识,但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时,面对相对复杂的情况,导致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应注重设计实践的有效设计及的指导。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教学模式上

(1)以案例教学为主,抛砖引玉

课程各章节内容的安排应以经典案例空间为切入点,提出案例,先让学生讨论如果自己遇到这样一个设计项目,应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哪些因素、应如何设计?让同学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利用教学中相互作用的方法,全班讨论、分组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讨论结论归纳并一一列出,同时记录学生们疑惑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并要求课程之后让同学自己解决刚才遇到的问题,不足之处教师再进行纠正和补充。

(2)以实践教学为目的,理论指导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日后面临实际设计项目时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人体工程学课程本身是直接服务于环境的使用者——人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应以面向实践为主要目的。课堂之上教师讲解的各种案例,学生总会感觉离自己很遥远,是天方夜谭,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真实的设计项目,亲身体验设计项目时面临的种种问题,这样才会有更迫切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冲动,从而上课时才能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教学方法上

(1)纳入丰富的多媒体手段

现在的多媒体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学校课堂里,教师上课不再是传统的言传身教,而是集言、声、乐、动画、媒体剪辑等等融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视、声觉盛宴,众多高校每年一次的多媒体课件比赛,也证明了高校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重视。为了削弱人体工程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乏味的感受,教师在多媒体制作上也应花一番心思,不仅仅加入图片和文字,也可以加入一些视频,例如国内外着名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某款着名家具的设计思路等等,拓展了学生的见闻、增加了对设计专业的喜爱。

(2)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

人体工程学是设计的尺度基础,对学生的设计思想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它在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应在理论教学之后组织相应的课程设计,宜采用学生生活常见的现实生活现象为题材,可以先讨论,教师再指导,学生自己完成设计。整个课程应完成5-6个课程设计,有效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缜密的设计思维,较强的独立的设计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希望通过教学改革,对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及人才培养起到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示范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的改善措施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呈现设计方式单一,缺乏地区特色和时代风格,整体设计水平处于较低阶段。目前整体的设计都趋向于简单,大草坪的设计方式十分普遍,这样的设计方式比较缺乏创意性,都是对于陈旧设计方式的模仿和复制,跟不上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没有新意也没有区域性特色,会造成审美疲劳。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改善措施:

1、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的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的本身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环境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衔接和融合,让人类与自然能够在惬意和谐的环境中共存。在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要改编以前大刀阔斧,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重建的想法,而应当更多运用自然的赐予,对自然环境进行修整,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样既能够减小工程量,避免造成浪费,也可以保护自然的循环功能,让自然环境自行调解,永葆生机,当然,也保留了自然的美,维持了内外兼修的平衡,是真正的环境艺术。

2、建设专门性环境艺术设计管理机构

应当建立专门的换季艺术设计环境里机构,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项专门的项目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障环境艺术设计建设和维护的整体水平。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于环境艺术的整体城市布局规划和具体设计施工安排与城建部分分开,进行专项管理,有助于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其次,对于城市环境设计的后期使用管理和维护也有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管理,让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的整体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后期使用效果也更有保障。专门性的管理机构能够让环境艺术的重视度被提高,设计建设管理水平升级。

3、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传统保守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跟风式的环境艺术设计既没有创新也没有体现足够的内涵,而且没有结合到地区特色和优势。化境艺术设计是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因此环境设计应当更加注重对审美的研究和设计,不应当套用原版模式,让地区失去了个性,设计理念应当有创新,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出具有人文气息和房地风采的环境建筑,让环境艺术设计各具特色,成为时代的代表,成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让环境设计也成为城市的风向标,成为经典被长期流传和后人津津乐道,有足够的赏玩趣味和足够的使用价值,只有这样的环境设计才能称之为艺术。

要提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实力,要坚持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并建立专门性的环境艺术设计管理机构进行专门化管理,运用创新多元化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升华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本文作者:杨佳、刘利果 单位:云南金呈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追求,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环境问题成了世界的中心话题,人是环境的主体,于是人和环境又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介绍探讨建筑设计的价值和意义,结合二者的发展和内涵,最终建立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有机融合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关系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在这一前提下使得建筑和艺术在快速发展中,进行了各自的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如今建筑设计中可以融入环境设计,艺术也可以用建筑的形式体现出来。

一、建筑设计

1、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在古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时的设计者往往就是组织施工者,这些施工组织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通常是根据建筑物主人的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并适当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正是这种累积的建筑文化,逐渐形成了现在建筑设计文化。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建筑设计是一门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所谓的建筑设计实际就是指设计者按照投资方或者用户的需求,在投资限额范围内进行周密的考虑,从而拟出合理的预定方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细节上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考虑设计,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在图纸上将这些方案加以记录。

2、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煤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必须满足人的需要。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

二、环境艺术设计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对工作和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要实现人们生活发展环境的提高必须建立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建筑环境与其周边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造方案的综合设计,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设计、空间与装饰设计、造型与构造设计、材料与色彩计计、采光与布光设计、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设计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建筑是主要载体和体现者。对环境而言,建筑侧重处理自身与及时环境的关系。(切不可理解为艺术只是建筑完成后的添加和补缀)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师和艺术家各自的分工,也暴露了各自的才智缺憾。只有把建筑师侧重的功能和艺术家侧重的审美完整地、有机地统一起来,环境艺术才能成功。新一代的环境艺术人才,应具有综合才智,避免建筑师多注重单体,规划师不顾及细节,艺术家漠视实用与技术的通病。“景”与“情”的统一。景是指自然景观的选择和人文景观的营造,使环境融入风物,成为民族传统的缩影或现代文明的集锦。鉴于环境艺术的巨大体量,包涵的丰富信息,存在时限的相对长久性,它不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直观的表征。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们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体现人情味,把创造环境上升至创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烘托民族的风格,也体现设计者的个性。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处,是环境设计的主旨。一切建筑又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避免人“风餐露宿”、“星月披肩”的。但凡人造环境,都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环境艺术正是要在这种改善与破坏中,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人为主、物以人用”。建筑造址更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型、色、声、光、气的处理均为使人愉悦;道路、楼梯、门窗要方便人的出入。家具、商场、车库、垃圾站等配套设施,也得考虑人的行为习惯。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1、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

2、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3、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结束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一个城市的灵魂则是建筑,一个有着高贵灵魂的城市,必然有高贵的建筑。衡量高贵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建筑以外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塑造。人类聚居在一起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生存环境的破坏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尚未考虑完善。

动漫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动漫设计规律的解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应用,熟练掌握两者的设计要领和相互关系,使得在设计当中不断创新和自我完善,从而艺术设计学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普及,在漫游动画当中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景观为主且保持静止状态而摄像机的镜头运动,这样的方式则称之为漫游。另一种则是场景当中的角色在动而场景和相机保持静止。

动漫产业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具有它的局限性和客观性,同时它在设计中也有着独到之处和不可替代的设计元素,在现今的环境设计中,可运用动漫元素进行表现的范围主要有:影院、商场、游乐场、儿童房、幼儿园等环境,那么如何将动漫设计元素融合到我们的室内外设计中去,是现今环境设计中某一领域的重要课题。

动漫设计元素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是技术与学术相结合的新型领域。这一领域将动画的特点来展现景观环境的美感。在视觉冲击方面起到焕然一新的效果。

景观展示

动漫里的色彩元素是属于色彩构成元素其中的一个分支,在动漫设计当中,色彩是动漫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表现事物存在的物理性质和外观以外,还传达着某种情绪,也有着某种美感的塑造,营造更加强烈氛围。在色彩的运用上表达视觉、演染、情感、情绪意境,运用色彩的语言对表达的内容和内涵进行的体现。用色彩的夸张、大胆性引众多人的共鸣,色彩的语言的表达方式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愉悦和生理上的刺激。因此如果将动漫的色彩设计运用到商场、游乐场、幼儿园、儿童房、影院等环境中去,那么在这一领域中一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动漫设计在渗透到景观展示当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景观的特点。景观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的存在。其一,自然景观。其二,人工改造创建的景观。景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文改造的。如果在动漫当中表现自然景观则要运用色彩语言、镜头语言等方式表达自然的美感,且从中能够透视到形成这种美感背后的一些地理事件。另一种则是表现人文景观的特点。这个是主要研究人类的活动与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并能够融洽、和谐的存储在与世间。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互存在如图1所示

图1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建筑漫游

通过电脑技术运用动画的虚拟手法,根据园林、建筑和室内的规划图纸将人们居住的环境、建筑的整体外观以及室内的格局进行一个漫游式的环游,从而达到对环境、建筑、室内的体现。更加能够以不同的镜头语言来表达与大自然的和谐与融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设计特点和和构思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

建筑漫游,则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环境、建筑和室内等环境进行三维仿真,具有真实的建筑空间感以及对大面积的仿真特点。在建筑漫游动画当中,人们课一通过这种方式,用镜头的不断变化,色彩的语言表现和动态交互的方式将带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多方位的审视。对视觉上的享受更是难于言表: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对任意距离、角度及精细程度观察场景;对于镜头的运动能够多方位的控制和切换,例如:行走、驾驶、飞翔等,还可以对相机的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自由改动。在漫游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多种设计方案、多种环境效果的实时切换比较。能够给用户带来强烈、逼真的感官冲击,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建筑动画表现是以个发展历史很不超过10年的新型产业,从刚刚兴起到发展也只不过是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理论上都得到了建筑界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人们更愿意接受动态的展示,这样更加直观和视觉上得到了很大的享受。第二,门槛比较低,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以很大的利润。这样就促使建筑动画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房地产上了。就现今的发展情况来看大体的主导有这样几项。1、房地产行业:地产商采用建筑漫游的方式将为完成的楼盘建筑介绍给业主观看,通过展示让业主了解建筑完成后的效果,从而打动业主。2、建筑投标项目:通常在一些大型的企业经常是先投标后拿项目,但单单只用表格的形式已经太过落后,采用漫游的效果则更加直观的看到项目结束后的效果。3、城市规划:城市的规划通常要体现过去、现在和将来。如果单一的从文字表达,这样显然效果不好。用漫游的形式可以还原过去展现现在和畅想未来的一个穿越时空的过程。4、古建筑的复原: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当然在建筑上也保留下了很多的宝贵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的建筑已经被人们所毁坏,因此采用古建筑复原漫游的方式来体现传统文化则是其他方式不能够替代的。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动漫在环境以及建筑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展示效果如图2所示。

近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设计者们的越来越新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与电脑技术的结合运用,使得这个行业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让很多的境外客户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建筑漫游并不低于国外的水品。

(作者及时单位:贺州学院 作者第二单位:武汉大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高校应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从教学方法和方式等方面出发,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企业过去比较看重应聘者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如今,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希望新进来员工能够直接上岗,不需要培训或者只需要短期培训。据统计,一般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最看重的能力有三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过硬的专业知识;三是人际交往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实践能力概述

实践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是指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时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实践能力是指能胜任有意识地改造社会和自然活动的主要条件。有学者把实践能力定义为:保障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因素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实践能力主要指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三方面能力都是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基本能力,对于学生将会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然而,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缺乏的原因我们从学生、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等方面进行探讨。

(1)学生个人因素。由于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已经习惯过去填鸭式的教学。他们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高中阶段,过分地依赖课堂、依赖老师,不注重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如果安排学生临摹一张图纸,他们很快就能完成,但是,给他们布置一些需要主动思考的设计课题,往往很多人无从下手。另外,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树立长远性目光,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过分的强调物质追求,去做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兼职,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校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老师教什么学什么,课后又不主动学习,也不关注市场的需求,那么他们处于被动的状态,毕业后将遇到发展瓶颈。

(2)学校和教师重视程度。学校和老师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也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如果我们查看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安排,会发现学生在校学习课程由学校安排指定,实践课程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形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场地与学生安全等一系列因素,学生并不能真正参与到社会项目实践活动。

(3)家庭引导方式。如今大学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中之宝。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比较大,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进校前家长就灌输一种思想,只要学生在校不要犯错误,顺利毕业工作家里可以安排。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就丧失学习的动力,更不用说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次带学生出去考察材料市场,有的家长怕孩子受累,于是亲自代劳。这种现象虽然是少数,但也说明了家庭的观念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此外,有一部分企业要求毕业生能掌握电脑表现技能,电脑表现快,且容易出效果,于是部分学生认为掌握了电脑就胜过一切,疏不知电脑只是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基础理论、基本造型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必须从自身教学着手。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专业课教学中强化实践环节

用人单位期望本专业毕业生能独立完成设计,从设计到出图以及方案的实施,每一环节都能拿得起放得下。那么,高校教学有必要与社会实践接轨,应加大课堂实践教学力度,把实践教学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当然,这表明教师应与社会密切联系,多参与实际项目,在教学中尽可能把设计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实际案例,从而达到与社会接轨的目的。课堂实践教学只有真正渗透到各个环节,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联合黄石市多家装饰公司成立了楚风艺术设计工作室,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装饰公司的实际案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见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2)倡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习中提升实践能力

学生是实践环节的主体,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外实践课。实践课程的方式很多,可采用参观考察实践、劳动服务实践、假期实习实践等形式。无论是何种实践活动,学生都应事先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更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回到学校后有针对性地学习并提升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生在校学习很难有时间出去实习,利用长假给学生布置旅游式作业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方法。如对某城市的建筑、某处景观广场的考察等,加强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此外,针对毕业班学生,可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允许学生将自己的毕业设计与所在实习单位的设计项目直接挂钩,将毕业设计很好地与实际结合,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3)努力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除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以外,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是设计师的“另一只手”。大多数环境艺术专业学生都没有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例如高校开设的课程比较多,除了专业课程还有选修课程,很多学生都误以为选修课程与所学设计专业无关,因此报以无所谓的态度。实际上,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涉及领域非常宽泛的学科,它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持。据专家介绍,凡是学艺术设计的人才,推动其发展的是文化素养。所以说,文化素养非常重要,在大学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念,督促他们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校期间要形成一个思辨的过程,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作为,这样今后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设计师。

结束语

总之,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一环,拥有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实用人才是社会的需求与呼唤,为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高校和教师从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行之有效地探讨与尝试。但是,我们也不能功利性地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忽视理论的学习,理论知识始终是形成实践能力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人性化理念下的环境艺术设计问题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人性化空间定义的重新诠释,以及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分析,提出人性化室内环境空间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并借此确定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设计目标。

关键词 人性化;行为;心理;环境设计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开始追求休闲、宽敞与舒适的室内空间,开始关心自身生理、心理及审美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口号迅速响彻了整个室内设计界。就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只有充分运用软装饰材料,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软装饰材料由于其柔软的质地,良好的触感,极佳的室内环境艺术氛围塑造能力,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1 软装饰人性化设计遵循的原则

(1)对称性过于对称的布置给人一种平淡呆板的视觉印象,在基本对称的基础上,局部的不对称可产生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感。(2)平衡稳定性,室内饰品不一定要对称,但须有一定平衡感性,不能一边是空荡荡的,而另一边是堆满的。顶棚颜色应清于地面。(3)视觉中心在一个区域和范围内,视觉上要有一个中心,这一原则可使每处居室内保持一个亮点,而软装饰的总体风格也易于把握。(4)协调性室内各种物体给人视觉的感受总体上应是协调的、稳定的。(5)节律性有规律的变化,如反复和层次,给人以流动感和活力感。在复式和别墅房型的布置设计中,特别要贯彻这一原则。

2 软装饰材料的室内个性化设计

当今社会,人类不同的需求、欲望和价值观念,在设计领域中将占更重要的位置。个性化产品的提出,是基于人类文明的进展,提示我们要认识到人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是互不相同的,繁忙的经济社会强调理性,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感情性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在设计中使理性与感性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和谐相处,突出个性与特色,强调创意与创新,这也是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可以提供给不同人群展现个性的空间与平台。要营造理想的软环境,就必须处理好软装饰。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心理出发,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也就有不同的理想的“软装饰”,只有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做深入研究,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软装饰。室内软装饰要以人为本,体现个性,从而不断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欲望和价值取向。注重个性化的软装饰,一方面符合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和变化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环保,符合现代装饰发展的趋势。

3 软装饰材料的室内舒适性设计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重视适用性与舒适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对软装饰材料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应该选用什么材质的材料,用多少,用什么图案,用在哪儿等等问题都必须做到胸中有数。良好的室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还应与人的视觉、心理想吻合。人们对室内空间的感知源自比例与尺度、封闭与开放、丰富与单调、亲切与冷漠、人工与自然、秩序与混乱、动与静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的协调处理就会使人对室内空间形态有一个良好的感知,即舒适感,否则就会使人感到难受或者不美观。

软装饰材料不仅仅是室内装饰的“实体”,更上升到室内装饰的“灵魂”。从狭义的方面来说,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最终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软装饰材料选择及应用成功与否;从广义方面来说,目前国内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行业能否有所创新,创新程度有多少,在哪些方面创新,都与软装饰材料这个关键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代的展示艺术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科技成果的综合体现,所涉及的构成因素也愈来愈复杂,并且融入了数码手段、声光电一体的方法等等,与之相呼应的便是功能空间的更新和增加。这为设计师对空间进行分析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展示环境本身而言,采用合理的空间设计是构成展示设计中跳跃节奏、顺畅韵律等艺术效果的关键;正确处理和把握功能空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构筑出理想的展示环境的精髓。

建筑空间从人性化考虑可以分很多类,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商业空间、餐饮空间等等。在对待不同的建筑空间进行设计规划的初始阶段,应考虑到其使用目的,对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或使用人群(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群,孕龄人群等特殊人群),以及时间、性质等进行了解,把握空间的大轮廓和定位、风格,也就是说,意在笔先。当然,结合甲方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在考虑使用目的、使用人群、时间、性质定位、风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初始阶段,我们该想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功能将被赋予,设计师应该具有前瞻性,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例如,当今的博物馆已经不再单纯是艺术品陈列室了,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设计师正赋予它越来越多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博物馆是联结艺术和大众的枢纽,陈列和展出艺术作品不失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却远远不够。因而,在博物馆的设计中不要繁琐奢华的装饰,所有的装饰要为空间来服务。

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对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如何把设计师对于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呈现出来,作为客观的具体方案展现在受众面前,这就涉及到了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以及在具体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软装饰等,这些就摆在当前设计师的面前,因此,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做到观念的不断更新,还要做到对设计思想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浅析建筑速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人类伟大的文明始于建筑。建筑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和理想惬意的精神空间,而设计师多以自然景象和建筑为研究对象,因而建筑速写成了建筑设计师表现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建筑速写的基本概念,表现方法和构图规律来阐释建筑速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速写,环境艺术设计

正文:

在如今这样一个电子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计算机已是大多数设计师选择表现自己设计的方式。但我认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讲,速写还是做为一名设计师不可缺少的技能,尤其是对于建筑速写。“电脑”设计只是做为一个辅助功能,而“人脑”才是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当你的眼睛看到一种东西,视觉的形象迅速联接到心灵,那种瞬间的碰撞,便为一个人最初最原始的感受,这便是整个绘画当中的灵魂和精髓。在遇到美的建筑的时候,一个绘画家也许会选择用自己手中的一支笔,一个速写本记录下来,而不是用相机,这样能够更好的用心去体会到美,并将他的感受到的美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建筑速写。

一. 建筑速写的基本概念

建筑速写主要是快速,客观地表现建筑造型结构及建筑环境的一种绘画方式。建筑速写是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建筑速写是对建筑造型结构有着充分理解认识的一个过程,不单单是一种绘画形式,它是创作设计草图方案形成的手段。做为一名设计师建筑速写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要通过熟练的表现手法说明自己设计的用意,让客户感到满意。

二. 建筑速写的表现方法

建筑速写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最终的表现目的则是突出主体本身的结构特征,再加上与周围环境的相结合,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精美的技法表现力,来更加的体现主体建筑。

不同的表现方式会产生不同风格的效果,产生不同的感受。建筑速写表现方式可分为:以线为主的方式,明暗为主的方式和用线加以淡彩的三种表现方式。

1.以线为主的表现方式。点、线、面是绘画中的三大要素。线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建筑速写通常运用这种表现技法。速写以线为主较多,线最难控制,也许速写的较高境界。线能在多彩鲜亮的色块界域里流露生机,在曲折厚重的雕塑上雕刻形态。线有排山倒海的庄严,也有行云流水的温情。正如一位画家说过的,每条线都要精心经营,运用线条来塑造形体是一种最快捷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建筑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而线又分为长线、短线、粗线、细线等不同的组合都会非常重要的对于表现建筑。例如:长线以表现建筑外观的轮廓能够很好的概括整体的生动感。短线用来表现建筑景物的内部结构和刻画细部为主,能够使整个建筑更加完整。粗线在表现建筑景物质地粗犷的传统古旧民居建筑,体现出古朴、真实的质感。所以要求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景观,具体形体结构来选择不同的线,更好的表现建筑。

2.以明暗为主的表现方式。事物只要在有光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暗变化,正如人在光下会有影子。这是因为事物本身有形体转折而产生的。以明暗为主,在建筑速写当中也是常用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利于塑造体积和空间,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对结构体积的认识。在建筑速写中加上明暗的变化,可以使画面的表现力,冲击力更强。一幅画要考虑明暗比例,明暗交错穿插,使整个画面对比协调。丰富的明暗变化可以使建筑速写更为丰富。当遇到建筑重要地方的时候,可以将焦点集中在建筑重要地方,深入的刻画,成为亮点。

3.用线加以色彩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会使主体建筑更加生动。正如我们以前看的电视都是黑白的,没有什么颜色可言,总觉得视觉冲击力少了一些,但渐渐的有了彩电之后,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了,丰富多彩了,通过色彩可以更好的感受事物、了解事物。色彩的表现也有很多的方式,例如钢笔加马克笔,或针管笔加水彩或加彩铅这些都是。因此在作画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合适的工具去添加颜色。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得有所讲究,不能是自己想到什么就放什么颜色上去,要以简练概括为主,色调要协调统一。为了今后做效果图打下基础。

三.建筑速写的构图规律

构图便是要合理的对建筑进行布局,将建筑放在合适的位置,达到效果。在构图的时候要注意建筑的取舍,我们的眼睛毕竟不是照相机不能完完整整的将建筑画下来,所以我们要选择其精华,将它记录下来。由于我们观看建筑时角度和建筑本身都会对造型有影响,所以我们在构图的时候就要有所考虑。一般来讲,对于建筑物是较高耸的则选择竖幅构图,相反对于建筑物是较宽的则选择横幅构图。这样在视觉上看上去会更好,并且对主体建筑刻画完之后要适当对周围环境加以添加,不能使画面太空,但也不能全部添加,使画面看上去太满。

四. 总结

以上便是我通过对建筑速写的基本概念、表现方法和构图规律三方面来阐释建筑速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建筑速写的表现方法还是构图规律,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来表现建筑。建筑速写可以快速、客观地表现建筑造型结构及建筑环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很高的重视,对建筑速写的训练不仅能很好的提高自身对建筑的结构认识,也可以提高自身绘画的水平,为今后更好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快速的表达,更好的体现设计思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论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确定其设计的公用性,找出空间的组合,在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自然环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达到设计功能的目的,呈现出融洽的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气氛,建立人性化的合理布局。本文探讨与关注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与作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创意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 民族性 独创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促进生态、人文、精神环境的提升,反映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与科技水平。而创意则是创新的开始,创新始于创意,创意的根源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关注。一般说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心理活动就叫创意思维。 它是一种综合思维、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些是创意思维的主要形式。它集意识、潜意识、下意识于一体,往往又融艺术哲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学、灵感学等于一炉。创意思维充分渗透在各类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使作品本身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这种渗透把作品的形式与功能在更合理的方面给予了肯定,给人亲身体验的舒适感和精神上的享受,把握这一点就要求对创新的本质、创意思维有着深刻的感悟。总的来说,创意思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

1、对创意思维的认识

一般来说,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心理活动就叫创意思维,它能够获得新知识并能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凡是经过创意思维的东西都是新颖的,都是对前人成就的突破,因此创意思维的属性主要表现为新颖性与明显的初始性。创意思维活动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却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并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整个过程之中。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利用它实现对已有形式的突破和创新,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统一,而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环艺设计师对创意思维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把高水准的设计元素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

2、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需要好的创意思维

人类需要交流、沟通,这就是环境形成的基础。艺术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其虽有不同的理解,但它首先是基于对艺术的某种社会属性,以及艺术与广泛的社群利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的表述。从原始简陋的茅草屋到宏大雄伟的宫殿建筑,从压倒一切的“国际主义”到追求有机形态的后现代建筑,无不透射出创意思维的光芒。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来说,环境理念有着宏观的考量,即“尊重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寓于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当今社会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本质的认识还是不够,这就导致大量形式丑陋、功能低下的作品频频出现,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面对改革开放以后突如其来的各种新事物,更多的人选择观望、等待、接受,这种现象在环境艺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设计师照搬照抄国外已有的建筑形式,对国外建筑盲目崇拜,认为外国建筑师设计出来的作品就是代表国际趋势的、代表时代的,是最前卫的。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大量国外建筑形式原封不动地流入国内,一时间欧美建筑形式泛滥成灾,成为大众追求的居住典范。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就要更加关注创意思维与自然属性的紧密联系,提倡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所以,淡化装饰、节能低碳与处理好景观空间、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以绿化建筑的要求与创意思维相结合是当务之急。创意思维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最接近设计本质的环节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创意思维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 民族性是创意思维的基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面对中华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我们的设计师应该在借鉴国外环境艺术设计已有的设计思维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对其加以创新、修正,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来。

3.2 “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独创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不应“千城一面”,而应积极运用创意思维方法,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至少以前在思考者头脑中不存在的、新颖独特的思维,这就是它的独创性。环境艺术设计的独创也就是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中,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如杭州,人们就会想到美丽的杭州西湖,联想到雷锋塔。

3.3 “以人为本”的创意思维原则

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强调人性化意识,要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时的心理需要相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设计师常常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出“重景轻人”的倾向,人们无法从设计空间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人是环境的主体,环境设计只有以人为本、积极应用创意思维方法,才能营造出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才能让每一位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也是当代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3.4.环境艺术设计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一个地域的环境、文化是该地域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视觉设计反映了该地域人们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设计师的设计要突出地域环境的个性,就要发掘地方文化的资源。首先,设计师应该将突出地方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作为基本的创意思维,尊重历史、借鉴古今文化,让人文跟环境艺术设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设计出的作品来。其次,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运用创意思维,采用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历史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建筑材料,让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来承继当地的历史文脉,以适应当地的民俗文化,适应当地各种人文、自然条件,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以此来增强地域环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 结语

以理想的思维创作出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私密空间,引导人们利用好空间环境,也是设计师的责任。立足于社会更新,适应快节奏的时代步伐,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应以满足于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为首要。只有科学运用创意思维,才能化地解决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关系。纵观古今中外环境艺术设计大师的作品,再结合全球文化艺术大融和的背景,我们就更加明白环境艺术的创作中创意思维的重要性了。我们的设计师只有理解并熟练运用了创意思维的方法去设计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现代作品,才能在设计师与大众之间搭起一座相互信任、沟通交流的桥梁。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正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因此设计师更应该顾及社会与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在坚持独创性的前提下,以人为本,结合本民族特点,在具体的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创造性思维设计出具有当地历史文脉与民族地域性相结合的作品来。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借助创意思维这对科学的翅膀,开创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新时代,这也是我们每一位环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景

摘 要: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环境艺术设计,以科学为构造基础,以艺术为形式表现,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结构亟待适应行业和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者必须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深入分析和研究,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发展前景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融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为人类创造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一方面,设计师既要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需求,即人与物的关系,又要了解当代科学技术,还要熟悉施工工序,并且能判断市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专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市场价值观念,这是当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知识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一)实用性要素的分析

设计首先是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它是及时性的。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基础上的更上一个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感官的需求,它是第二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解决设计适用性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制图知识,主要掌握设计施工语言;材料知识,掌握材料的性能、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知识,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加工工艺的程序和特点;人机工程学知识,研究人的生理特征,诸如人体尺度、动作分析、感觉分析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帮助分析、研究设计。除了要熟知上述的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数理化基础。当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人们的注意力向形式感方面倾斜。人们更习惯用个人在行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经验去衡量一件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加重了艺术设计的含量。

(二)文化性要素的分析

任何设计在满足了物质功能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才具有生命力。单纯追求物质功能的产品,只能是工作原理的物化而谈不上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制约,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不同,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人文常识,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才能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要求的作品。

(三)经济性要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它通过市场和经济规律体现其价值。因而要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设计前期针对诸如现状、需求、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的市场调研,并研究产品价值和成本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形式等。因此教学中还必须让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学、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社会也要求设计与国际接轨,因此依法制定合同、依法设计和施工等是保障主雇双方合法利益的关键因素,这也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合同、建设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展望

(一)设计表现能力

设计表现的内容包括构思草图、效果图、模型等,它们都是表达设计思维的辅助手段。设计者掌握的表现方法越多、技术越精,就越能有效展现设计思想。另外文字表述条理清晰和语言表达逻辑性强的能力也很重要,它可以深入、详细地说明设计构思和细节等方面,帮助设计构思转化为产品。

(二)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诚然,现代社会更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专业实践活动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专业知识的应用,而是更加注重设计师具备满足环境需求的、综合各种相关知识的能力。理想与价值是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品格,这对于一个未来的设计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专业教学环节,对理想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于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看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亟待加强的是世界观、新个性的塑造,除了应加强意志品格的特殊锻炼外,更多的是如何解除学生的束缚,恢复学生应有的创新个性的问题;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在加强学校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同时,家长、社会各界应该有意识地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大众文化方面的联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世界多元化的文化和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中国现有的设计传统及设计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角看电脑和手绘的结合使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逐渐被人们关注,成为快速发展的设计类别之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图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电脑制作与手绘,两者各有优势与不足,因此,两者应是相互补充而非对立。只有将两者的使用相结合,才能更更的表达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手绘;电脑

一、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近几年新兴的一门艺术设计,它主要关注人类的居住环境,设计师将自身对环境的规划通过作品表现出来。而设计师采用何种方式去表达,它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有关。就目前情况而言,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图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电脑制作与手绘。手绘是传统的表现方式,也是设计人员的基础课程。电脑制作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呈现的,它不仅可以制作特效同时也可以模拟周围真实的环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两者各有其特点,彼此区别却也彼此联系。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电脑制图的特点

电脑自出现以来,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它集图文影像于一体,能生动形象传递内容。而且它拥有非常大的信息量,能及时找到需要的信息,同时可以方便的进行制作、修改。电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首先它的优点表现在六个方面:及时,由于电脑设计过程中运用虚拟材料,它即节约了设计成本,而且设计效果也能逼真的呈现出来。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三维技术逐渐取代二维设计,使设计效果更生动。第三,设计效果越真实就越能更传达设计师的理念。第四,设计师通过电脑可以制作多种多样的特殊效果,比如运用滤镜等一些特效工具将正常的图像夸张或变异。第五,设计者可以通过电脑随时修改设计方案。第六,设计师能够在电脑上获得许多设计资源,他们通过使用庞大的资料库以及简单的拷贝技术能在有间内充分获得需要的资源。相对于手绘,电脑制图也拥有一些它自己的优势:及时,电脑制图容易修改,能在短时间内尽快完成方案;而手绘后期修改比较麻烦。第二,电脑制图的画面真实,立体感强。而手绘图是由手绘线条组成,具有一定的抽象力。第三,电脑制图的成品观看容易,雅俗共赏,不需要求高审美能力。

电脑制图也有许多不足:首先,设计软件使用是否正确会影响设计效果;其次,电脑制图具有一定的死板性与机械性,它必须按照已经编程好的规则进行操作,而且设定的程序不能随意更改。,电脑软件的精通需要一定的时间,只通过短期学习只能掌握它的基本功能,停留在表层只能把它当作一种工具。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手绘的特点

艺术设计中手绘是基本的做法也是传统的做法,设计者只需要一张纸和一只笔就能表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构思。手绘水平能充分反映出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也能体现设计者的形象思维与抽象表达能力。以思维方式角度看,手绘就是一种效果图的思维设计方法。在方案初期,设计师的构思、创意理念都是模糊的,手绘可以将设计师偶然产生的灵感记录下来,并不断进行修改。这一个阶段,设计师并不需要注重图画效果,而是将发现并观察的以及自己能想象的都体现在纸上。它要求设计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从画面效果角度看,手绘图可以表现出人文性及情感,因为手绘图的画法多样,基本不受客观因素的限制,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表达效果来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它可以生硬也可以具有浪漫气息。从设计程序角度看,手绘是方案设计的初级阶段,它便于设计师讨论,也方便与客户沟通,在讨论后可以及时修改方案。同时,手绘在设计的中后期也能起到作用,手绘图虽不像电脑图逼真,立体感强,但是它能注入设计师的灵感与情感,能营造一种氛围和情趣,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手绘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及时,手绘能表现出设计者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及其它综合能力;第二,手绘的便捷性好,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第三,设计者能通过手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及与创新思维。第四,设计者在手绘中会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及情感注入到作品中,这样作品会带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感因素,使作品更生动。第五,手绘作品有很好的艺术价值,一幅的手绘作品就是一幅非常棒的绘画作品。

在环境制图中手绘也有许多不足。及时,手绘图不能像电脑图逼真的表达效果,它过于抽象;第二,手绘图是纯手工绘制而成,它无法完成在电脑中制作的特效;第三,手绘图绘制比较慢,而且修改比较困难,没有电脑修改便捷;第四,手绘图资料缺乏,不方便使用资料,信息量匮乏。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电脑与手绘的结合使用

(一)有利于提高设计者的审美能力及实践能力

目前许多设计者出现偏科现象,有的只重手绘而有的则只重视电脑软件设计。就整个发展过程而言,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手绘能力是设计者学习的基础,它不仅能提高设计者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而且也是设计者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充满生命的方法之一。一幅的作品不仅仅要有高技巧的表达,同时它应该体现设计者的高素养。如果说电脑软件设计是一种技能,那么手绘制作是基础。只有通过手绘的学习与沉淀后,才会以高审美能力去运用电脑软件设计表达出来。而电脑制图可以实现手绘制图无法做到的效果,它能通过滤镜等方式进行特效,使设计效果图更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两者之间的互补能更好的诠释作品。

(二)加强两者的结合训练

传统的手绘缺点主要是制作缓慢,效率低,耗时长,内容多,并且还需要设计者有一定程度的美术基础。电脑制图也有它的难度,即:一幅完整作品的呈现是需要多个专业软件共同制作完成,例如:Photoshop、CAD等软件。并且,一个软件的熟练操作也是需要很常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两者要结合训练,因为各自都有其优点及缺点。首先,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这门课程特点,手绘的要求并不需要像专业美院的标准一样。可以精简手绘表现教学内容。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炭铅笔、彩色铅笔、钢笔、水彩、色粉笔、水粉等。设计者在学习中应多以彩色铅笔、马克笔、钢笔淡彩为主。注重体现图面感觉,并多加训练思维及创意的敏锐性。同时电脑软件的学习也不能忽略,使手绘于电脑制图同步进行,进而达到两者的统一。

(三)电脑与手绘在设计中的不同阶段的结合应用

就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制作的整个过程看,电脑制作与手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优势。在方案初始时,由于手绘相对于电脑构思方便自由,而且能将设计者自己的情感与思维注入作品中。但是在构思后的方案设计中,电脑制作比手绘有优势。它信息传递及速度等都是手绘无法完成的。因此,正确的方案设计中是依照不同阶段的特点将电脑制图与手绘有效结合。例如:在设计一个方案时,设计最初阶段,设计师们可以任意手绘出脑海中的想象,然后同其他人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便捷而且迅速,而在设计阶段,就需要电脑细致绘图,呈现整体效果。

电脑制作与手绘除了在不同阶段需要配合外,同时在同一个阶段两者也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比如,可以将手绘的线稿导入电脑中,然后用电脑着色或进行其它处理,比如:纹理绘制等。电脑绘图与手绘的结合使手绘线稿的自然线条与电脑设计软件的色彩相结合。同时,也将电脑绘图中的精准线条与手绘图中的感情相结合。

五、结语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不仅提高人们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使制图更精准。手绘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也是专业素质的体现。环境艺术设计中电脑制作与手绘的结合使用是必然趋势。手绘能在设计最初阶段表现设计师的构思,然后通过电脑设计软件的逼真呈现,给人理想的视觉效果。手绘与电脑制图从本质上而言,两者是互补的,各有其优劣势。它们是设计师表达创意与理念的两种方法。电脑制图与手绘的结合使用也是现代设计师的专业素质的反映。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对我国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结构的探究

摘要: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随之崛起。不难发现,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的认识不清,导致其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趋明显,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专业认识不到位、课程结构改革不到位、高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现实的制约因素。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生存环境的品质,构建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追求。在这种需求的趋势下,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已有上千所。我国现行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多是沿袭于本科院校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高职教育则应该具备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技术型,管理型,业务型的多方位高素质人才。

1 高职类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结构的现状分析

1.1 国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市场的急速需求,院校大规模的扩招,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接踵而来。发展的步伐是值得庆贺的,与此同时,我们不免要反思在这样的形势背后,快速发展该专业带来了怎样的结果,我们的收获是否有悖于当初办此专业的初衷?纵观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由于各院校的性质与基础不同,使得各院校在专业定位与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环境艺术设计,这里的“环境”我们可以直接地理解成一个介面两个方向,介面指的是建筑,而这两个方向分别指代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将室内-建筑-景观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度量,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才能跟得上市场需求的步伐。而我国现行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教学体系,多是克隆本科或同类院校,竞相开设室内设计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室内设计课程进行摸索、改革,继而通过学习、走访兄弟院校,更为满足市场和自身的利益,因而加设了景观设计专业。但时至今日,尚有很多的课程结构有待于成熟和提高。众多院校都在积极进行着一系列适应时代步伐并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改革,从专业定位到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设置到教学形势无不发生着改革与变迁。

1.2 国外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国外没有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名词,国外只有建筑、园林等。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有着漫长的历史,在包豪斯教育体系问世之前,国外的艺术设计一直是以实用美术和纯美术区分的,但包豪斯教育体系形成之后,它打破了实用美术与纯美术的界限,在艺术设计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到教师教学以至管理方面都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对各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都起到了不可否定的影响和作用。德国最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整个办学模式至今仍对当下艺术设计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包豪斯学校实行工厂实习制,强调教学走进社会实践的办学模式。设计是一个服务行业,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将设计力量转化为生产力量来体现其价值。知识与技术的衔接已经成为欧洲艺术设计的主要课程,成熟的知识转化体系已经形成,设计者可以自由发挥出自己创作的作品。因此,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对职业教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综观当今各国的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都或多或少的延续着这样的教学方针和理念。

1.3 中外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差异

1.3.1 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受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专业学院里存在着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对专业技能和项目实践能力的渴望很少,能在学院得到满足,而学院一味认为技能和实践是毕业以后的事,只传授很少的技能,美其名曰与社会接轨,甚至只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从院校毕业还得重新学习技术技能,而企业却更希望接受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部分院校由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学质量严重欠缺,只片面培养学生注重技能的培养,理论基础如纸上谈兵,而毕业生也只能够满足低端市场需求。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何我们每年有几十万的设计毕业生,但是高级设计人才仍然紧缺。单方面的偏理论或是偏技能都不利于我们培养出高水平的设计师。

1.3.2 教育环境的差异 现代教育不是象牙塔,教学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对设计教育有重要影响的首先是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其次是与设计教育密切相关的设计产业的繁荣程度。而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发达国家,设计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产业界与设计教育界密切合作,形成互相促进的双赢关系。而我国的设计产业发展缓慢,企业与设计院校的合作即使有也是停留在表面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合作模式。

1.3.3 教与学的差异 从学生入校前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是具有很大潜力的,他们的绘画功底并不输于外国的学生。但为什么在校几年后,就和别人有了如此大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行业和学科,而我国的设计类招生制度是仅以美术的绘画功底为评判方向,画画得好就一定有设计思维吗?这是一种狭隘的观念。国外则不是这样,甚至有些院校不要求你的绘画能力,这种情形下就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对设计有头脑的学生渗透进来。笔者认为,教育就是一系列标准,而这样的标准可以塑造人才。如果我们的招生或说教育标准是创新,那我们的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启发就是创新,我们就可以培养出这类学生;反之,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也达不到。创新能力是其一,其二是学生自身的自主求学问题。西方学生有很强的危机感,他们从18岁成人后就很少依赖父母,因而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就比较强,严格要求自己。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笔者这几年接触的学生当中,不可否认有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和生活有担忧的,但只在寥寥无几的少数,大多数学生随波逐流,学习氛围很差,对知识的渴求早已抛下,没有上进心,不知道将来自己要什么,处于很盲目的状态。这种对未来没有危机感的学生比比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初步提出对高职院校课程结构的调整策略

高职教育中设计教育教什么?技术还是思维?知识还是经验?只有明确了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的目标,才能合理也才能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使教学计划与教学标准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关键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实用,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的栽培,所以这也决定了人们在选择高等教育时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倾向于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职业型人才,而培养这样的人才却成了瓶颈问题。对此,初步提出以下调整策略:

2.1 重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特色化 课程的结构设计,是教学计划从实施到落实的基础,是构成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首先,高职的教育目的不同于本科类院校,而现下套用本科类院校课程结构模式的院校不在少数,教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学校自身的定位将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和发展,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进一步而完整地认识教学目的,调整并完善课程结构重组显得格外重要,而且这种定位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动,有自我调整及更新的能力。其次,在专业定位上,目前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混乱,专业方向和课程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明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包括室内和景观两大方向,我们应该跟随市场比较现实地改变只围绕单一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结构的狭隘思路,以建筑内外空间进行明确定位,厘清专业内涵,重构课程结构,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模式。高职“特色化”教育首先表现在高职的定位上,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办学的较大区别在于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专业特色化是指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课程结构设置等方面结合各院校自身的优势办出自身的显著特色,培养出在技能和综合素质上都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2 加大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与社会接轨 对于多数高职院校而言,社会实践和短期学习实践的课程安排都是存在的,只是课程课时分配的比例是少之又少的,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能力都会受到限制,自然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校内实训室的建立与校企合作伙伴的建立对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必须的。没有相应的与课程结构相配套的设施支撑,或只有短期的动手实践能力,那学生的操作技能、设计水平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加强实践教育、增加学生动手的学习机会,并应该建立完整的实习保障制度。环境艺术设计的许多专业课程是需要现场操作和实践的,由一线工人师傅或实践能力较强的博学设计师为大家现场示范操作,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在校内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形成感性认识,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充分利用寒暑假实践,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主选择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让学生有目的地选做课题,参与工程,在此期间应严格遵照单位管理模式运行,学生每天要记实习日志,写出相应心得体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思考,增强心理素质,从根本上克服了理论与也实践的脱节现象,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该回校后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学习与培养,缩短了学用结合和适应工作的时间。

2.3 动态的市场,动态的课程结构设置 在市场经济中,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市场的变迁息息相关,应该因地制宜,随时处于一种动态的随市场发展而不断改革的变化之中。学生可以利用从学校所学知识轻松面对市场的竞争和挑战,这才是高职院校设计教育的成功所在。如果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或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节奏,那学校和学生都将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这就要求在课程结构进行改革时与时俱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设计元素、设计理念、设计思路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动态跟新着,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也应该跟着时展的步伐,做出必要的调整,摒弃过时的教学内容,更新国内外前沿的设计知识作为课程设置的内容。学校必须充分了解市场,分析市场就业形势,对人才需求做出的分析和预测,按照市场需求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更新,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处于优势地位,站得一席之地,也才能创办出具有高职特色的高素质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2.4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倡导师资结构双轨制 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深化专业课程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要注重专业修养基础课程的设置,如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做人与做事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自主创业的意识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

授课的内容和形式是课程设置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执行者是教师。在环艺领域,技术、材料学科的发展很快,而我们的老师反而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导致学生的知识信息量不够,基础也不宽泛,毕业后很难进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再学习、再提高的能力也相对缓慢。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极为重要,应始终处于前沿位置,只有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社会经验,才能不断保持课堂教学的专业性,才能带领学生了解业界的近期动向。所以,学院应该多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使授课内容充分体现出课程结构设置的价值。

3 结语

知识爆炸年代,人才辈出,但全能型人才不多。在短短的几年在校时间里,一味要求院校把能走上社会学以致用的所有课程都传授那是不现实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要找到一条出路,在课程设置上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发展高职环境艺术教育,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但不管如何改革和发展,在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理论分析之前的仓促调整都有可能导致课程结构的混乱,而事实上,在教育系统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往往最担忧的不是落后,而是混乱的发生。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计算机绘图软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以下简称“环艺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于是用于绘制环境表现图纸的专业绘图软件也随之发展起来。计算机绘图软件是设计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的平台。这些软件与传统的手工设计相比,更加快捷高效,不仅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而且还使设计图纸更加规范化、明确化和生动化。计算机绘图软件种类繁多,在环艺设计中,一般都选用Auto CAD 、SketchUp、3DS MAX、Photoshop等绘图软件。

一、计算机软件辅助环艺设计与手绘辅助环艺设计之比较

在环艺设计中,设计图是规划和指导环艺工程建设的及时手资料,也是工程建设预算和施工的依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设计图的绘制却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鉴于传统手工制图设计者精于思考却难于表达,效果生动却难于修改,过程繁复但效率低下等问题,计算机辅助设计应运而生。

较之传统的设计制作,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不仅修改方便,保存简单,修改图纸直接,又能复制保存,而且还具备营造虚拟空间、建筑漫游欣赏等功能,制作的轴侧图、效果图能更直观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和理念,使应用者能清晰地感知其创意和设计内容。随着计算机的换代升级,设计师们可以撇开图版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画图,并将自己的设计用一种简洁、美观、标准的图式表达出来。

二、计算机绘图软件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

环艺设计使用的绘图软件为Auto CAD—SketchUp—3DS MAX—Photoshop。绘制设计图的基本流程是:①根据实地测量情况和对方提供的基础材料与要求,运用Auto CAD绘制平面图;②将平面图导入SketchUp,建立建筑、水体、道路、地形等物体的三维模型;③将SketchUp建立的模型导入3DS MAX渲染;④将渲染后的模型输入Photoshop完成后期制作得到设计效果图;⑤利用SketchUp与Auto CAD灵活的软件接口绘制施工图。就环艺设计所需的应用软件而言,可分为创建模型、效果渲染、后期处理三块,下面拟分别予以阐述。

(一)、创建模型

1、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对场地进行实地踏勘、整理资料,然后用Auto CAD绘制地形图和前期平面布置图。

绘图软件Auto CAD,主要用于二维空间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施工节点大样等设计绘制,各部分的绘制是相互关联的,整个工作从主体到局部,从结构到构件都应力求。这种软件现已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因它选择的是用最合理的投影面、剖切位置的方式来表述工程中的几何图形及其数据,所以创建的模型既简明完整,又相当。据此就可以输出系统成套的工程图纸来。设计图大都用二维线绘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抽象性。普通客户难以识读,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真实感的图像,所以接下来就应将Auto CAD绘制的二维模型转换成三维模型。

2、在熟悉场地环境和明确任务要求之后,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即草图设计阶段。完成现场手绘图、Auto CAD图纸整理工作后,打开SketchUp软件进入操作界面,选择导入Auto CAD保存的dwg格式文件,将Auto CAD平面图导入,并在全选后右键“创建组”命令,至此就完成了由Auto CAD平面图到SketchUp设计的空间转换,也为后面的设计即把线框图转化为具有长、宽、高度的三维立体图案做好了准备。

SketchUp主要是为设计人员开发的一个软件。它的强项不是制作效果图,而是制作形体比较规范的3D模型。SketchUp建模的特点可以用“推拉”一词概括。利用软件提供的“组件”功能,设计师可以很快地将Auto CAD平面图转化为3D模型。用SketchUp建模的较大优势就是能将线绘制成面,然后用推拉工具生成三维模型。“面”的概念贯穿绘图的全过程。根据面,设计师可以实时转换角度进行观察,同时又能利用软件的捕捉功能对模型予以及时的修正。在环艺设计中,无论什么建筑物都可以用SketchUp的建模工具和编辑工具将其模拟成三维图像,以充分展示其内、外部的形态和结构。

3、用SketchUp完成空间推敲和建立模型后,导出文件3ds格式,进入3DS MAX继续模型的深入刻画和材质、灯光的处理。用SketchUp建立具有平坦表面的物体模型并不难,难的是正确表现具有不规则表面的曲面模型。而3DS MAX却能担此重任。因为它具备出色的工具和简明的操作空间,只要技能熟练,就能如愿地绘制出具有不规则表面的曲面模型图。

3DS MAX是专业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它集建模、渲染、动画于一体,有丰富的材质、贴图、灯光和合成器。其三维路径放样、截面变形放样、面片建模等功能可弥补SketchUp的不足,配合其他矢量设计及图形处理软件,能较好地满足环艺设计的多种要求。

(二)、效果渲染

1、利用建模制作出立体模型后,就应为设计对象设置材质,其过程名为材质制作过程。给对象设置适当的材质并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对象转变为更接近于真实的物体。3DS MAX在处理材质方面具有这方面的突出功能。3DS MAX是用专门的编辑器来处理材质的,它能提供许多处理材质的功能和贴图类型,可以在PC环境下,利用编辑器获得好的效果。3DS MAX还具有系统的材质分类管理功能,并与其他系统保持着相当出色的交互性。

2、灯光和摄像机在3D设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物体是通过灯光来表现立体形态的,没有光就无从显示形和色,因此在制图时需要对灯光进行详细的设置。灯光设置决定整个场景效果的好坏,所以须掌握灯光的使用技巧,并经反复调试取得效果。设计者应将场景内的摄像机视为真正的摄像机,自由地设置其位置和角度,以便把最能表现设计意图的空间展现出来。

3、Vray渲染器作为插件,现已融入3DS MAX软件系统,利用它可以制作出照片级真实感的三维效果图。Vray渲染器是一种真正的光线追踪和全局光渲染器,由于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在国内已呈现出取代其它渲染软件的趋势。Vray较大的优点是其良好的全局照明(Global illumination)。这种照明能使设计图获得逼真而又柔和的阴影与光影漫反射效果;另一优点是Irradiance Map,可以将全局照明的数据以贴图的方式来渲染效果,再通过智能缓冲或插补,又快又好地获得的渲染效果。

(三)、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对于环艺设计相当重要,它类似于手工绘图的修改和润色。Photoshop是一种平面影像处理软件,在环艺设计中人们多用它来对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由于渲染所得图像还有许多内容尚待完成,如建筑的融入,植物的添加,天空的处理,配景的设置等,都需要Photoshop软件对场景进行优化与丰富,同时通过调整效果图的颜色与光感,最终完成设计图。

Photoshop图层命令是图像处理的一个有效手段。计算机图层对调进同一个文件的不同影像分层放置,当设计者处理或修改某一图层时,却并不影响其他图层的图像。如此的快捷和方便,是手工图所难以企及的。

另外Photoshop还配置有路径和形状绘制工具,它们能快速绘制各种形象、标志和沿路径排列的文本等。利用其修饰工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修饰。Photoshop还设有众多的色彩校正命令,使用者可对偏色、太亮或太暗的图像进行校正,也可以调整图像的色彩、色调、亮度和对比度等。

三、结语

符合实践要求的计算机环艺设计图是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制作出来的。这些现代高科技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颖而广阔的视觉天地。以前手工设计难于制作的视觉效果图,现在很容易地就被电子计算机绘制出来。计算机具备许多的功能和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它将设计师们从繁重、缓慢和重复性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今天我们应更深入地掌握这些绘图软件,利用它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绘好图、服好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