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学生成长论文

摘要:家庭教育需要伴随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要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开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作用。把家庭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使学校教育更好地开展,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成长论文

大学生成长论文:大学生成长成才寝室文化论文

一、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在学校9个学生公寓中进行,每个公寓随机抽10个寝室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

(二)调研方法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走访、网上查询资料等调研方式。问卷调查:组织所有学生干部深入学生寝室发放问卷。为了保障问卷的回收率,每位学生干部发放问卷后,都耐心地等待接受调查的同学,填写完问卷后及时收回。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87份,回收率97.4%。随机走访:组织学生干部在校园内随机访问学生,了解现阶段学生寝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征求他们关于寝室文化建设的意见。网上查询:上网查询有关寝室文化建设的调查资料,结合学校实际调研情况,获取部分有益资料。

二、现阶段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和对学生寝室的走访,发现了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自由化现象

在学生寝室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15%的寝室是“被政治遗忘的角落”,在这些寝室里,很难看到一个奋发向上口号,很难听到学生们与时俱进的谈话。有些学生把“除了免费的,我什么都不想”的条幅挂在墙上,一些学生把“难得糊涂”,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有的甚至自称是“五不主义”,不参与政治活动,不参与社会工作,不谈论政治问题,不参加任何团体,不想有所建树。在这些学生中,有些人学习很努力,但是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时,他们谈论时事政治,但是欣赏西方的“民主”、“自由”,追求的自我设计。

(二)懒散现象

寝室是班级的基本单位,每个寝室都有寝室长,但是寝室长往往是被迫当选,以应付学校检查,同时,寝室的各项制度也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尤其是,个别寝室存在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不良行为传播者,他们消极的人生态度,懒散的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其他成员,导致整个寝室慢慢变成集体懒散,缺乏上进心。

(三)“夜沙龙”

每天晚上熄灯后,寝室成员的夜沙龙便开始了。天南海北,风土人情,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男生、女生等等,成为夜沙龙的流行主题,每晚都得调侃一段才会睡觉。正常这样的交流,是有利于增进寝室成员之间的感情,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但是往往各寝室的夜沙龙,交流的却是充满低级趣味的庸俗文化,或者是以身边的异性为话题,大肆评论。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32%的被调查者谈论的是异性,谈论与性有关话题的比例竟高达22%。这种低俗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寝室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评价标准。

(四)情爱现象

目前,在校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寝室慢慢成为学生约会的场所,有的同学不管不顾,只要有机会,两人就在寝室亲亲我我,严重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虽然很多高校严禁男女生出入异性寝室,但总是有个别人以各种理由混管理二一五•二社会经纬进异性寝室。特别是晚上,女生寝室楼下,搂搂抱抱,卿卿我我的现象更为严重。更有甚者,恋爱双方到校外租房,过起所谓的幸福生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调查中发现63%的人认为大学里谈恋爱是应该的,恋爱现象的漫延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有的寝室,因为成员大多数有了对象,暂时单身的学生逐渐被孤立,甚至慢慢成为大家的笑柄,于是他们不得不加入到恋爱大军中,以便适应大环境,有10%的人是因此而谈恋爱的。

(五)情趣现象

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进行适合的娱乐项目,是缓解学习压力、调节心理、保障健康学习生活的必要活动。但是,根据调查,有7%的寝室,学生网游成瘾,每天除了睡觉和去厕所,几乎所有时间都在网络游戏中,连吃饭都不例外,严重影响学业及身心健康;还有少数寝室,存在现象,扑克、麻将声声四起,每月的生活费变成牌桌上的赌资,而且经常罔顾他人休息,闹得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更有个别学生因为赌输,萌生盗窃念头,导致犯罪事件发生。

(六)烹饪现象

曾几何时,寝室烹饪现象蔓延。一方面因为食堂饭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出于改善伙食为目的的做饭现象悄然而起,根据调查,有34%的人由此原因在寝室做饭;还有26%的学生想体验寝室内做饭的乐趣,换一种聚餐的感受而在寝室做饭。如此一来,电磁炉、酒精锅、电饭锅等各显神通,给寝室的卫生、防火安全等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和不良后果。还有个别人因为操作不当而受伤或者导致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七)请吃现象

随着经济发展,学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提供的生活费逐渐增多,各种吃饭聚餐变成常态,尤其是学生之间,被调查的同学中几乎地认为请吃现象很正常。同学之间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聚餐的理由,过生日要聚,开学聚,放假前聚,入党了要请客,获得奖励要请客,发补助了要请吃饭等等;AA聚餐必须参加,要不就会被孤立;别人请客后,还要回请,要不就被同学笑话,这种经常性的聚餐,给一些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时间长了,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还有一些人打肿脸充胖子,把父母给的血汗钱挥霍一空后,四处借钱,打工还债,影响学业。频频聚餐,还导致酒后打架事件频发,给校园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三、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中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查阅多方面资料后,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免疫功能不强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是非辨别能力不足,思想上免疫功能较弱。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受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就业的影响,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教育,仍旧把升学做为孩子的成才标准。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不用想,家长也不让孩子有机会参与社会,由此导致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严重缺乏。这些孩子考入大学后,由于大学较为开放式的教学管理环境,他们明显不能适应,便会出现众多问题。

(二)“抵抗力”较弱

我国自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众多西方不良思潮大量涌入,加之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些对于思维活跃,尚未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抵抗力”较弱大学生来说,影响严重,导致其产生了一些消极思想及负面情绪。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的逐利现象严重,某些腐败现象丛生,也导致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众多,但本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健全,辨别能力不足,对各种信息的筛选有限,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三)学习动力缺乏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旦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进入大学,很多学生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消极地对待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接下来学习为了什么,要学些什么,每天都浑浑噩噩,懒懒散散。

(四)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

功利性的市场经济,致使一些人产生了唯利是图的狭隘意识。大学生群体成了一些商家的目标市场,学校成为商家赚钱最快的市场,录像厅、台球厅、网吧、美食一条街等,凡是能从学生身上赚钱的项目,重重包围着高校。校园周边的恶劣环境必定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五)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大学生之间的请客、送礼之风日趋严重。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大学生认为通过请吃请喝可以增进感情交流,协调关系,于是便争先效仿,导致学校氛围越来越功利化。

(六)解除内心矛盾冲突的需要

大学生的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没有真正成熟,同时也有正面和反面的心理存在,往往会引起各种内心冲突。有时为了摆脱和减轻内心冲突,他们往往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发泄自己,夜沙龙、聚餐、喝酒、狂欢、K歌等是大学生普遍采用的发泄方式。

(七)学校硬件条件不足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骤增,很多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不足,加上经济快速发展,物价一路飙升,学校食堂很难提供经济实惠且价格便宜的饭菜,难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能被满足时,学生便会采取聚餐、寝室做饭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四、构建和谐健康寝室文化的思考

从对寝室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中看出,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寝室文化作为全体住校生共同认可的区域性亚文化,有较强的稳固性,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健康、和谐、文明、自律”的高校寝室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影响,对高校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一)重视寝室政治文化,完善导向上进功能

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建设具有导向上进功能的寝室文化。首先,要从寝室长身上着手。学生入学后,辅导员在每个寝室的成员中,有意识地挑选政治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寝室长,担负起引导寝室成员思想潮流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同时,组织以寝室为单位,全体成员都能参与的,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如时事政治知识竞赛、热点问题沙龙、辩论赛、各类体育竞赛等。其次,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良好的寝室文化,不是靠上级树立的,也不是靠他人赐予的,而是“居民”们自己去创造的。学生干部是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组织者、实行者,特别是寝室长,更是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建设寝室文化,一靠有效的管理,二靠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这两项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学生干部身上。作为学生干部,必须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凡事都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获得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共同创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

(二)发展寝室科技文化,促进增知长才功能

高等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为目标。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学校组织开展了众多的学术科技活动,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技活动。由于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最为集中的地方,寝室有一个成员参与了,获得成绩及奖励后,其他同学便会效仿,以寝室为单位的科技学术活动也慢慢兴起。寝室科技文化,是寝室成员在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共同参与学术科技活动,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研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种活动既能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学识及见识,又能促进寝室成员之间在交流中相互提高,还能丰富寝室的科技文化氛围,慢慢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目前,以寝室成员合作参与各类学生竞赛活动的风气已经形成,并慢慢扩大。

(三)繁荣寝室娱乐文化,提高审美陶冶功能

由于各高校全国范围内招生,每个寝室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地方,风俗、性格、气质、生活体验、审美趣味、文化意识等方面也必然有所不同,但住在同一个寝室,在一起时间长了,必然会相互影响,成员之间在众多文化娱乐活动中表现出同一种趋向,也就形成了寝室的娱乐文化。学校要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娱乐文化与消遣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差别,引导大学生开展有品位、与时俱进的寝室文化活动,而不是网络游戏、侃大山、打扑克等低俗的消遣。可以组织开展各类寝室文化节活动,如舞蹈、歌曲、小品、话剧、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比赛。同时可以本着“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综合技能”的原则,以就业市场需要为指向,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摄影大赛、各类体育活动对抗赛、书法比赛、网络知识竞赛等文娱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娱乐活动,提升多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加强寝室环境建设,重视寝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深入的改革和发展,寝室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领导及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首先,要把寝室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议程。把寝室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其次,要增加财力、物力及人力的投入,彻底改善寝室硬件环境。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迅速,学生居住条件明显下降,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安全稳定以及学校长远发展而言,学校都应加大相应的投入,改善学生寝室条件。,要规范和完善寝室管理机构。要成立有学校分管领导挂帅,以学生工作部为主,由团委、后勤处、保卫处、公寓中心等有关领导参加的学生寝室管理机构,负责学生寝室的日常卫生、制度规范、设施维修、安全保卫及生活服务等管理工作,克服教管脱节、出事相互推诿等弊端。综上,寝室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能够通过文化育人,促进学生通过文化上的认同,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教育,同时能够通过吸收、消化、辐射新思想、新观念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合。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要重视并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

五、结语

寝室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寝室逐渐成为学生相对集中和固定的生活空间。据统计,大学生每天超过60%的时间在寝室里度过,如果不能充分把握这个阵地,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就很难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营造良好的学生寝室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寝室中感悟文化精神,沐浴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将一如继往,不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切实利用好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德育工作不断发展提高。

作者:王伟 单位:长春大学理学院

大学生成长论文:大学生成长下的新闻传播论文

一、新形势下新闻传播呈现出的新特点

(一)社会意识多元化愈来愈明显

如今社会意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其中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激进的与守旧的,主流的与边缘的等各种意识相互纠缠不清,这些都让大学生们对社会上的这些意识感到迷惑。

(二)新闻舆论引导的作用日益突出

如今我国正处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如今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大学生们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发展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但是他们却容易受各种舆论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统一思想、凝聚智慧、积蓄力量、激发活力,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将会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新闻传播中的政治舆论较量愈演愈烈

虽然如今世界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影响时间诶和平的因素没有随着发展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与新闻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国家凭借他们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不断的对我国实施新闻渗透。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了的大事件,一些国外媒体借此机会不断的炒作、抹黑我国,通过各种渠道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等。大学生了解外界的知识只能够通过网络、电视、手机、收音机等渠道,一般很少有机会亲身经历,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

(四)新闻报道的界限逐渐模糊

近几年来,新闻传媒领域出现融合的迹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新闻界限不断的被打破,交流日趋频繁,各种新闻资源已经开始共享,国内的各种新闻报道条款分割的格局也已经被打破,新闻媒体的属地意识也逐渐弱化。同时如今各种媒体相互转发稿件的现象也变得十分普遍。

二、新闻传播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

(一)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各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受到冲击和调整,各种新旧观念不停的交替、冲突。一些人们曾经普遍接受的观念,开始被人们认为是陈旧腐朽的,而原本一些很难以接受的观念,则被冠以“新”、“合时宜”等名而登台亮相,并且开始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各种影响。网络等各种新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后,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快捷的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而通过这些新闻信息,大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各种我国原本没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社会思潮,其中有很多都是西方的各种腐败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这些纷繁芜杂的价值理念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标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他们也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同时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想方设法的给我国的青少年灌输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促进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二)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的趋向于功利化、自我化

新闻报道界限的弱化、政治舆论的交锋,让大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这个社会,从而激活他们的主体意识。新闻传播途径的增加,让大学生们可以更加主动积极的获取各种新闻信息,能够对一个新闻事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打破报道的桎梏。而这些都能够大大的增强大学生们的主体性。但也正因为这样,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与国家提供了机会,他们刻意歪曲事实,错误的引导大学生的思考方向,从而引导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倾向于错误的方向,即更加功利化与自我化。有一些大学生受到各种西方媒体传播的新闻的错误影响,过分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使得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日趋明显。此外,新媒体的内容多是来自于大众,人人都可以有博客,个人言论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出现了草根大众操纵的“自媒体”和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导致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的自由,政治价值目标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价值观念自我化,人生理想庸俗化,行为取向呈现无政府化。如此种种,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重个人轻群体、重功利轻道德、重时尚轻传统、重索取轻贡献的不良倾向。

三、新闻传播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道德素质,指的是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他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一)新闻传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途径越来越多,网络已经成为新闻转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今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并且增强了大学生们“资源共享”的观念。如今,人们已经可以跨越社会制度、思想体系、阶级特征等来共享各种国际信息。网络的出现强化了人们资源共享的观念。网络的虚拟性可以让人们在新闻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不用在乎他人的身份地位,每一个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消除了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种族不同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种这种集中了集体、群体创造性的群体智慧的高度集中必然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如今面对各种浩瀚如海的新闻信息,大学生们已经已经不再需要“博闻强记”,有更加方便的工具为他们记录各种新闻信息。通过新闻,大学生们可以方便的学习并掌握各种新知识。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让大学生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让大学生们无论是在创新观念、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让他们能够对新闻信息进行更加的捕捉。

新闻界限的淡化,让人们与外界的交流更加的频繁,交流可能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领域,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抛掉传统的偏见,心平气和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深刻影响我们当代的文化和未来的生活。新闻传播使得大学生们与世界息息相通,使得大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能够更加快捷、更广泛的了解新闻信息,满足了大学生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同时在网络上还可以对新闻进行评议甚至转载等,交流的空间越来越广。

(二)新闻传播对大学生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闻传播虽然通过其独特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可以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一些正面影响,但是有利也有弊,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如今我国在新闻传播管理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到处都有着虚假新闻、新闻盗版、新闻腐败等等各种负面的、不道德的丑行。由于社会经验的问题,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都不够成熟,他们不能够很好的去分辨这些新闻的真实性,容易受到新闻传播上的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西方新闻对我国的抨击,会让大学生们逐渐的对国家、对党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一些新闻也会诱导学生产生“拜金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

四、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的新闻素养的培养

新闻素养的内涵相当丰富,它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与拓展,主要包括了新闻信息意识与新闻信息伦理道德、新闻信息知识以及新闻信息能力这几方面。要加强大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校加大对大学生的新闻素养培养力度,提高大学生新闻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在校内接受相关方面的教育,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大培训力度;(2)让地方媒体积极的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的新闻素养教育之中,地方媒体的参与是对高校大学生新闻素养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媒体其本身具有新闻传播方面的丰富经验,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新闻信息;(3)大学生自身必须要主动的增强新闻素养,大学生自己必须要认识到提高新闻素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只有这样学校与地方媒体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效果。

(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

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想要获取新闻信息变得十分的方便,没有什么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能够有效的对新闻信息的价值与真假进行分辨。如今的大学生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接受者不同主体所传递的各种具有不同倾向的思想道德意识,其中有的是精华,但是也有糟粕存在其中,而且有的糟粕新闻信息在经过变换、加工后,变得更加的具有欺骗性、煽动性,让大学生容易受到蛊惑,分辨不出其中的真假。

同时,大学生们接受新闻信息变得更加的多角度,新闻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的隐蔽,更加的主动。他们会将各种获取到的新闻信息、观点等摆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选择并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大学生们有可能会良莠不分。因此,学校与各组织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引导学生们正确的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分辨,仔细的分辨这些新闻信息的意义与价值。

(三)提高国内新闻报道的水准

国外的新闻报道,我们无法进行控制,同时对于国外涌入的各种新闻信息我们也不能够进行控制,那样只能够为国外的新闻媒体抨击我国留下借口。但是我们能够对国内的媒体进行控制,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的新闻报道水准与国外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网络新闻出现后,一些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实在很难让人苟同。新闻并不是仅拥有时效性就是合格的,它还需要真实性做支撑。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因此必须要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新闻是虚假的,那么通过新闻对外界社会进行了解的大学生,其思想必定会产生错误的观点,进入歧途,严重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

总之,新闻传播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各界必须对新闻传播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媒体单方面的责任,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大学生成长论文:大学生成长过程家庭教育论文

一、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这个群体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独立生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无论是在心理、精神还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家长的意见决定了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有些甚至是家长在处理问题,家长怎样引导是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大学生家庭教育逐渐被忽视的原因

人自出生之日起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引导着孩子性格、价值观的形成。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到了大学阶段,难免就出现了放松。一方面是觉得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应该学会独自处理问题,要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部分是在外地学习,离父母较远,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随时看到,在电话或是视频的沟通过程中孩子又是报喜不报忧,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较为模糊。往往家长了解到的是乐观的一面,也就更加放松了教育和督导,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家庭教育逐渐被忽视,甚至是缺失。

2.家庭教育应伴随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提倡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往往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活动和成绩好坏成为了反映一个学生是否素质合格的主要参照标准,这样不免有些过于片面,容易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现在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有一些刚入学就积极表现或是竞选班干的学生,力求在大学努力的表现自己,但是参加活动或是对于成绩的过高要求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其心理负担。随着年级的增高,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果不能及时纾解,的结果甚至影响其顺利完成学业。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环境因素以外其自身原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深入的接触发现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很多是由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使其更加希望在远离家庭的大学校园中获得认可,甚至有些学生与家长存在着沟通障碍,还有些家长对学生持一种放弃的态度,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在大学生学校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育的开展有影响,应该一直伴随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

3.大学生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

在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实际上,不是只有小学、初高中教育才需要家长的参与,大学教育中家庭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使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例如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同时也需要通过家长的反馈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发掘出学生更多的潜力。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互相配合

高校应重视家庭教育,希望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短信或是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同时,也希望多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学生专业设置、就业等方面的反馈,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多意见;希望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贫困的学生和心理敏感、有问题学生的情况尤其需要与家长多多交流、沟通,争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作用,帮助这些学生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大学生的教育需要高校与家庭形成联动机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提高重视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的共同配合。家庭教育需要伴随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要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开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作用。把家庭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使学校教育更好地开展,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胡丽娜 冯雪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大学生成长论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的方向分析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会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了部署,强调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应当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走在前列。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任务是以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成长,特别是思想成长。近年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着力在统筹规划、日常教育、工作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把高校建设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基地。

一、加强统筹规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制定工作规划,明确教育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行定位,系统规划,统筹实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作为对高校进行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制订《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2012-2017)》,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规划和部署,保障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二)推进“三进”工作,努力入脑入心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组织召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确定四门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重点内容,组织专家编写教学参考材料,以课程研究会为依托,组织对骨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组织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发挥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深化学习,增强效果。

(三)突出重点群体,强化教育引导

新生、毕业生等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具有基础和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等环节,开展有针对性地宣传引导,提升教育的实效和影响。实施了“新生引航工程”,针对新生的生活适应、心理健康、学习指导、理想信念等内容,开展了“党在百姓心中”宣讲、主旋律电影进校园、名家名师讲座等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使新生入校伊始就受到教育熏陶,上好理想信念及时课,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成才观、就业观,组织开展了“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坚持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日常宣传教育工作

(一)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教育

参与重大活动是首都高校独特的优势,也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好契机。近几年来,结合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建立60周年庆祝活动、纪念建党90周年等重要契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高潮迭起。2012年将重点结合党的十八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推向深入。

(二)以维护稳定为重点渗透教育

维护首都高校的和谐稳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围绕国内外形势热点,加强形势教育与宣传引导,制定印发宣传教育工作提纲,帮助大学生了解事件本质;召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讨会,加强课程建设,保障课程顺利实施;举办“形势热点面对面”系列报告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为大学生深度解读形势与热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矛盾斗争,帮助解决关注的深层次问题,坚定了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以北京精神为载体深化教育

2011年11月,北京市正式了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培育弘扬“北京精神”是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举措。把学习弘扬北京精神作为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开展了“践行北京精神、争做时代先锋”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了“践行北京精神、服务首都发展”专题论坛,发挥高校专家优势开展北京精神专题研究,组织编写北京精神大学生读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

(一)实施铸魂工程,巩固广大教 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教师队伍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障。几年来,我们推进实施“铸魂工程”,在延安、井冈山建立培训研修基地,先后组织近千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每年组织1600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进行学习研修,组织高校辅导员到北京市党政机关挂职锻炼。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社情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与情感,进而促进教师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2012年,将把教师队伍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开展专题调研,制订工作文件,着力破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难题。

(二)加强骨干培养,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计划,依托清华大学建立“北京市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实践锻炼和工作平台,几年来培养党员骨干500多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学生典型,与《中国青年报》、《大学生》杂志联合开展“寻找青春榜样”主题宣传活动,树立了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生典型;组织典型事迹报告团、宣讲会,以身边的故事和精神,引导和感染大学生。

(三)搭建工作平台,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加强统筹协调,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文化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红色“1+1”主题活动,每年组织400多个大学生党支部与农村、企业、社区、部队进行共建,从2006年至今共有近3000个学生党支部直接参与,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开拓视野、了解国情、受到教育,目前已经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实践育人的品牌工作。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探索建立学雷锋常态化工作机制,使大学生成为全社会学雷锋、暖人心的主体和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先锋,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和纸面上,停留在包装概念上,而要在对原有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研究、规划和实施;要坚持虚功实做,有实实在在的投入和措施,务求实效。特别是首都高校面临的环境复杂,引领学生成长的责任更重,必须结合首都实际,坚持高标准,努力探索实践,走在前列。一是要加强研究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层次多样,教育工作涉及面广,要围绕教育中的重点问题,组织专家、教师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总结交流,召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评选和推出一批教育实践的成果。二是要结合大学生关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形势教育和宣传引导,增强说服力和引领力,夯实高校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三是强化实践育人。以学雷锋活动为重点,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四是要拓展宣传阵地。重视社会思潮和网络舆情对学生的影响,加强高校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新的贡献。

大学生成长论文:浅议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 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管理 成长与发展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的价值偏失、管理的形式主义、管理的封闭性等。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议题。大学生管理要以生为本,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引导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1.问题的提出

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管理模式延伸到高校基层的大学生管理中,主要表现为注重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管理,忽视大学生自身对管理的反作用;注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忽视自下而上的反馈作用;注重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功能,忽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功能。尽管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大学生在协助日常的班级管理、社团活动、学风校风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管理的权力更多的是在学工部、学生处、辅导员之间游离,学生对自身的管理权力是极其有限的,并未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自身管理的功效。面临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有必要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考察与反思。

2.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中价值取向的偏失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实践中,忽视大学生主体性、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官本位”思想严重,甚至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政绩”来抓,操作上往往不顾学生态度、情感上的接受程度,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必然产生,管理工作也就会事倍功半。同时这样还会导致一些学生功利化倾向,把评优、评奖、入党等作为自己的积累资本。

2.2管理中的形式主义

2.2.1大学生管理者工作的形式主义。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真正的兴趣和热情,平时很少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交友等问题,遇到上级部门检查便临时部署学生工作,应急而设。

2.2.2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主义。

在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学生社团缺乏严密的监管机制,而且由于当前社团经费基本靠成员集资,实行自负盈亏的方式,为了扩充经费,各社团只是注重自身的宣传,以尽可能多地吸纳会员或社员和吸纳资金为目的,同时社团活动的开展并未做到有始有终。在社团活动中,有些学生社团并不能提供具有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能力的各种活动。因此,活动的质量、活动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更达不到以此来发展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2.2.3管理方法上的形式主义。

目前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主要注重特定活动及比赛,而忽视对大学生日常状态下思想及行为的考察。管理育人是高校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主动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将教育、管理、服务融为一体,而不是仅凭几次活动、几场比赛来实现管理育人。

2.3管理的封闭性

大学生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隔阂。高校领导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学生管理者与学生分开,形成学生管理者阵营和学生阵营。有些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的人员往往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实现个人某种目的的手段,因此与上层领导接触多,而不重视与学生的交往与情感的交流,管理的目的意图、方式方法、途径等往往只在管理者中流通,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大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往往使管理者和学生缺乏沟通,并在大学生中形成消极影响,致使部分学生个人本位价值观念更加突出,道德行为认知存在偏差,有意犯规行为增多等。

3.以“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中心,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高校对学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其成长、成才,并把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要求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要以“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中心,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需要特别重视大学生自身的内化和体验,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1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大学生的思想还处于尚未成熟时期,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理论和经验教育,对社会的复杂性和是非性还没有体验或者较深的体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还浮于表面,因此大学生在乐于参与的同时却显得辨别力不足,容易误入歧途。因此,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严而有格,取法乎上;尊重、理解而决不迁就,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起来。

完善的大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毕业就业管理制度等。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度,必须科学、完善并可行,一方面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德、智、体培养的目标,并且管理制度要随时代形势及教育发展而不断完善,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了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校还必须坚持不懈、狠抓落实,避免管理制度成一纸空文。

3.2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3.2.1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学生骨干队伍是联系学校、教师、同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是完成学校各项任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要公开、公平、公正,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杜绝一些学生走后门等不良行为,克服学生的功利化思想,将那些有热情为广大同学服务且责任心强、思想品德好的同学吸收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

对于学生骨干人员,大学生管理者要尽力创造实践机会,通过实践的磨练,增长其才干,培养其能力,同时开展必要的培训活动,使其尽快进入角色,端正动机,并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建立公开公正、操作性强的学生骨干人员考核制度,采用教师、管理者、同学、自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对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工作实绩、平时表现等进行多方面评议,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学生骨干努力学习、刻苦向上、不断进取、奋发成才,防止产生凌驾于其他同学之上的优越感,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3.2.2发挥班、团学生干部在日常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日常管理是一项繁重琐碎且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如果大学生管理者事事亲历亲为,不仅易于陷入疲惫不堪的状态,产生职业倦怠感,而且没有时间对自身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与研究,不利于学生管理者能力的提高及长远发展。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团干部的职能,大胆放权让学生干部参与学生工作管理的全过程,如早操、寝室、晚自习、上课考勤、教室、班级等方面的管理,发挥他们在处理、解决问题中的主导作用。这样不仅减轻了广大学生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而且培养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其主人翁精神。

3.2.3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主动参与,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的对象而且是管理的主体之一。缺乏大学生自身这一主体的任何管理活动,其成效必然是微小的,难尽如人意的,甚至管理是混乱的。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意识,做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引路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全员参与,做自身管理的主人。高校应创造良好的竞争与育人环境,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度,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心,扩大学生干部群体,给全体大学生以充分展示自身才华能力的机会。高校应通过为同学服务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与时俱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与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加强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力争以心交心,以理服人。

管理活动首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如果在交流中忽视平等性与理解性,管理必然失灵。行政管理与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大学生管理者们应当考虑的首要关系,学生管理层要简政放权,在学生的宿舍、伙食及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发挥学生自身作用的同时给予恰当的行政指导及引导,以平等对话代替行政命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够积极进行对话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关注正在发展、成长的学生,既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志趣,又尊重他们的个性。大学生在平等交流的对话中即管理实践中,体验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进而张扬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总之,大学生的管理理论要与时俱进,管理实践要因时、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高校要结合本校发展现状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鞭辟入里,恰到好处。高校应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把加强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以管理活动来教育学生,以育人来促进更好的管理。

大学生成长论文: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引大学生成长

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校团委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大学生具有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快,宣传力、活动力、影响力较强等特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群体。[2]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发展。

1.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是和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核心课程,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思政课的主线。

及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明确奋斗目标。教学中以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并结合自身实际确立职业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中可通过讲解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思想激励每一个大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第三,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提升道德品质。教学中可通过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等视频,以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遵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提升诚信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诚实守信、严于律已、乐于助人、为人友善。第四,加强法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为高校加强法治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教学中可播放中央电视台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全文公报等视频,深刻解读会议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努力成为法律的坚定维护者。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根据“2014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应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的教育。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形势与政策”课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专题来解读,通过典型案例、生动的视频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同学深度思考。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使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集聚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校团委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各社团要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挖掘教育资源。2014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3周年、南京大屠杀发生77周年,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纪念活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结合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各社团可通过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主题征文比赛,组织参观“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学生重温革命历史,感悟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4.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对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可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的宣传作用,发挥网络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中的优势。如利用QQ群、飞信、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进行网上交流,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5.结语

总之,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3]

大学生成长论文: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文化的开展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1对大学生学会文明健康生活的促进作用

体育文化在校园里的具体开展建设,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身体特点,运用运动卫生、运动生理、生化、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科学的锻炼,避免因为锻炼不得当产生的对身体的损害,学会如何正确锻炼身体的,达到真正的锻炼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体素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各方面智力,进而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和心理等方面的承受能力,大学体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培养,使他们对体育科学和体育文化知识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合理的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与情商。大量的实践证明,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均衡性,保障学习时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的和谐发展。对大学生自己文明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2对大学生学会团队精神的促进作用

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里开展有利于学生良好团队精神的养成。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在搞好每项文体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更需要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每个人的具体努力和分工明确才能取得胜利。因而,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毅力、顽强进取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中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这都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们的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荣誉观。由于体育本身具有的多样化,要求人们既有共性又同时具有个性,并能使其很好的结合。体育文化能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还能协调好人际关系,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以及能培养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对承受失败的心理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是人们获得身心健康的最容易、最廉价、最有效、最欢迎和最乐意接受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我们要放宽视野看待体育文化,使其在健全身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审美素质: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一种闲暇的手段,在充实人们的生活内容,扩展人们的生活空间,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和享乐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让大学生们学会集体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今后更好的胜任工作任务。

1.3对大学生学会公平公正处事的促进作用

体育文化其中包括有“公平竞争”的意识,这对即将走向社会的承担着未来社会发展重任的大学生大有裨益,体育始终遵循着“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观念;通过竞技体育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误和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有实验证明: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因为竞技体育为承受责任、做出决定、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在竞技体育的教学中还应当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正确之路竞技体育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也对竞技有深远的影响。促使他们早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道德规范,以积极的、公平公正的心态对待事情和参与各种竞争。

二、结论

大学生们应该通过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去,积极开展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通过体育文化锻炼自己的身心健康,磨练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此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采。

作者:季伟 刘传勤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大学生成长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分析

【摘要】在新形势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管理上的新方法,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存在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作用研究

1前言

在高校推行素质教育可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且就大学生素质教育来说,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2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存在错误的认识

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物质上的享受,这样也就忽视了自身精神上的追求。且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在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这样也造成了学生在成长中过于重视利益,并在潜意识中形成了经济为重,而对于我国的传统美德却愈加淡化,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也就忽略了勤俭节约与艰苦朴素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的长期影响下,学生也就不再注重自身精神上的需求,而过于重视利益上的满足。

2.2学生过于重视自我

现如今,就目前大学生来说,普遍存在一种重视自身发展的现象,在学生的心中,并没有认识到奉献精神。因此在实际中,学生常常注重提高效率,非常希望可以在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然而也正是因为学生功利心强,且自我成才意识十足,才会让学生过于重视自我。如大学生考验、出国留学等。但是学生并没有将自己成长成才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1]。

2.3学生过于注重发展自己的个性

对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印象,因此在实际中,学生往往敢于突破自我,并注重自身的个性发展,相信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见的关系。但是也存在一些学生往往过分的相信自己,这样也就造成了自身主体意识较高,且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学生之前并没有过多的合作意识。因此在实际中对于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并不关心,且团队合作精神不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很多事情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够完成,而学生自身团队合作意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影响了事情的进展,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2]。

2.4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

现如今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学生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与职业的需求,将所有知识都进行了融合,这样也就构建起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知识与技能是不能站在同一个等级的。尤其是针对目前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处于刚刚毕业,学生的知识理论还是比较丰富的,且专业基础与相对较高。但是在实践运用上,却相对较弱,这样也就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在一起,也就造成了大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强,但是在个人能力上却呈现出了相对不足的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期间长期受到了学习方法的影响。

3在高校中推行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3.1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在高校中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要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学来实现的。且就思想政治教学来说,可以为学生提供在成长阶段中所必须要的内容,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健康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毅力,而这种毅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学生在高校中正是处于一种特殊的阶段,且在此阶段中,也正是学生开发智力,吸取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说在高校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未来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在高校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及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念。第二,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第三,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成功与失败,并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事物的发。

3.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在高校中开展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且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做一个唯物主义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此外对于教师来说还要坚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将思想政治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喜好来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精神生活。

3.3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实行素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校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心理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其次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以此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改掉自身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

3.4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意识

现如今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高校就目前的教学课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且为了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了课程将主修与辅修的课程确定下来,同时还为学生建立出了导师制度,将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逐渐渗透到了每一个环节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与为了促进学生日后的读研与就业。另外高校中还要重新定制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生怎样掌握与获取知识,怎样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且就素质教育来说,一直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肯定学生的价值,并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发展。

4结语

在高校中推行素质教育主要是从应试教育中发展出来的,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虽然面临许多问题,但是通过不断的进行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习怎样做人,这样做事,以及怎样在进入到社会中时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学会真正的成长。

大学生成长论文:高校礼仪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研究

一、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部分人刚刚走出家门,开始独立生活。他们的内心深处,存在强烈的情感归属和沟通交流的需求,这一需求的满足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来维系。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专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1]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必要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降低挫折感,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较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有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说过:“社会化———这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它包括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和社会联系系统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它是个体积极活动和积极进入社会环境的结果”。[2]社会化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个体与他人、社会交互,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3]大学生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产物。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有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由于在社会化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我,与社会不断磨合,接收社会文化和行为的约束,这一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较易失衡,出现心理障碍或疾病,更甚者会演变成危害社会的个体。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增强自信,树立积极心态,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这不仅能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4]

(三)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品质;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整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5]思想道德修养是礼仪修养的基础,礼仪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四)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礼仪才知荣辱。新时期国家与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也会影响到其所在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使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准备,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的表现

随着科技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与人之间沟通更加便捷,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却逐渐减少。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正在逐渐忽略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责任感,人文精神缺失,礼仪知识匮乏,道德观念不强,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极为不利的。

(一)道德感低下与礼仪修养缺失

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以下现象:上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玩手机,做“低头族”,吃东西,说话,乱扔杂物,更有甚者趴在课桌上睡觉,无视教师的存在;宿舍内行为、语言不文明,对人不尊重甚至引起打架斗殴事件;食堂打饭时不排队,等等。虽然在接受着高等教育,但自己的行为却表现出很低的道德水平,这其中很大原因与礼仪的缺失相关。

(二)自我意识过强与文明意识匮乏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家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甚至会做也不去做,花钱大手大脚,不知父母赚钱的艰辛,更有甚者,稍不顺心就对父母吆三喝四,大吼大叫,对中国的文明传统不屑一顾。步入社会后,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形象。这些都是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礼仪,缺乏文明意识和公众意识的具体表现。

(三)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礼仪知识不足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种文化的碰撞,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笔者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礼仪知识了解较少,大部分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对礼仪知识很少关注,不仅漠视其他文化的礼仪常识,对中华民族自身的礼仪知识也了解不够。由于缺乏对礼仪知识系统的了解,导致失礼行为在自身重复发生。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宣传力度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养成。尽管他们在家长或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获取了一些礼仪知识,但真正懂得并在学习生活中恪守礼仪的并不多。新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因此,学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加大学生礼仪教育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思想意识上使大学生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6]

(二)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的礼仪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应该将其普及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熏陶。(1)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礼仪教育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要加强礼仪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大学生们认真学好礼仪,真正发挥好示范作用。(2)将礼仪课程设置成必修课程。礼仪课程是培养文化素养的载体,应该把该课程纳入到学校通识教育平台,设为必修课,进而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创新礼仪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上尽可能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能传授礼仪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实践、交流、讨论、质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行为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执行者,从而发挥教师的经验指导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7](4)重视礼仪教育的实践性。通过举办“礼仪风采大赛”、“礼仪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礼仪,在学校形成知礼、学礼、懂礼、行礼的校园文明风尚,在提升大学生自身社交品味和道德修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家庭礼仪教育与学校教育并行

除了学校的教育和个人的努力,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很关键。如果仅是学校单方面努力,学生回到家后又开始了“公主”或“王子”的生活,对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来讲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家庭礼仪教育必不可少。(1)家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前苏联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8]生活环境的熏陶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重大,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建温馨、幸福、宽松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下而不是溺爱的环境中成长。(2)严格日常生活礼仪规范,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3)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领路人和标杆,影响孩子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做好人、做好事。这样才能培育出知礼明义的大学生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四)高校礼仪教育要与社会接轨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备良好职业礼仪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更容易获取成功。因此,高校礼仪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接轨,有效预防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时产生的社会心理病症。[9]一方面,在学校周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另一方面,与就业教育结合,通过模拟或情景创设,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既提高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又拓宽他们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就业空间。[10]总而言之,加强礼仪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礼仪素养体现在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环境或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而是方方面面,从细微处见真涵养。高校礼仪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也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礼仪教育工作的普及、完善和提高任重道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努力。

作者:赵明媚 王娜 高晶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衡水学院

大学生成长论文: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成长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深化改革的阶段,各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只有使他们在接受教育中获得成长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下行趋势,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一部分适应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形成了“特殊群体大学生”,且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也不断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只有使特殊群体大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才能更加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把大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将来实现中国梦和祖国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价值。本文从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现状和对策分析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特殊群体大学生;健康成长;素质教育

特殊群体并不等同于残疾人,其概念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含义更为深刻,本文研究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是指身体上健全但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缺陷的大学生群体,这些特殊群体大学生是由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学习成绩落后、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精神上出现问题的非正式大学生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学生中大部分表现出理想信念模糊、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差、道德人格缺失、自立自强精神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抗挫折和抗压能力弱以及意志品质较弱等现象。本文笔者将特殊群体大学生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业困难群体和心理亚健康群体。

一、概念界定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他们在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一同生活时通常会产生很大的自卑感。因此,一部分这类学生由于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勤工俭学上来赚取生活费;面对巨大的差距,同时使他们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日渐减少,消积的学生性格会变得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或者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焦虑、冷漠、自我封闭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时容易走上辍学、自杀等极端道路。

(二)学业困难学生群体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习惯了高中阶段学习中高压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对与其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产生不适应的感受,面对无人看管的大学生活环境,他们放松了对学业的要求,放纵自我,学习动力、心态、方法和意志等出现偏差甚至长时间沉迷于打游戏、网游等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而未能达到高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最终被迫中途退学或者毕业时无法拿到学位证的大学生群体。这类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习困难的状态下,对自身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意志力和动力不够强而表现出自卑的心理状况,无法自我调节其心态,最终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三)心理亚健康群体大学生是指年满18周岁的青年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素质问题面对离开家庭、脱离父母的依赖的陌生大学环境而引发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面对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长对学生进行过度保护,导致学生步入独立的大学生活后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自立能力,他们通常在遇到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时表现出焦虑、忧郁、恐惧、失眠和厌学等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适应能力较弱。面对与高中阶段截然不同的校园生活的大学生活,这部分群体大学生表现出适应能力较弱的现象。在大学生活中,面对来自全国各地各具个性的学生,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

与一般学生相比,特殊群体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社交方面都呈现出适应能力差的特点。这类学生尤其对大学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不适应,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到厌倦,没有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同时,由于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缺乏自信,在竞争过程中比不过其他同学,失去各种评先选优等机会。他们意识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较大,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远远不能满足自身所期望的理想标准,因此,在两者发生矛盾时,会使他们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从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心理压力格外沉重。在多次经历失败后,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减弱,产生了厌学、怕学和自卑的心理。在他们看来感觉自己事事不如人,经常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否定,慢慢的养成不善于与人沟通、不会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参加集体活动等的习惯,因而失去了许多锻炼自己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厌学现象日渐显现。对于本文中提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和心理亚健康学生而言,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困境,面对自己要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承担着各自的压力,由于自身经济和心理的困惑最终对学校生活产生抵触心理。这类特殊群体学生都希望自己强大,在大众群体中表现的自然一些,但是最终由于自身对自己的不自信而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心理上产生极大的阴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身家庭贫寒,在学校面对身边同学的诱惑,这部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差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生活费,但是有部分同学在长时间兼职之后面对金钱的重重诱惑,对自己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少,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业困难学生由于在经过自己多次的努力之后仍达不到理想的结果而慢慢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抗打击能力比较弱,在经历了挂科之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质疑,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之情,挂科对于他们逐渐变成了很平常的事,然而面对大四毕业季来临之时,他们却要面临无法毕业,找工作难的困境,前途出现了一片迷茫。心理亚健康群体大学生由于经历了中学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在进入大学新的独立自主的环境中时,面对巨大的生活、学习、就业等的压力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恐惧等的心理,使得自身潜力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对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三)自卑心理问题凸显。自卑心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贫富差距的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对大学中身边条件好的同学的生活等消费现象对自身卑微的生活状况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对于这部分特殊群体其自卑心理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心理问题,他们大都心里认为自己处处并不如别人,当面临经济困难时总埋怨自己出生背景不好,不如别人幸运;当考试成绩不如别人时总认为自己能力不强,脑子不如别人好;当毕业面临找工作的难题时又会埋怨自己的家庭实力不如别人,认为企业存在歧视的用人眼光等,所有这些想法都说明了一种自卑心理的显现。

(四)抗挫折抗压能力较弱。如今大学生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进入大学之前,家庭对他们给与过多的关爱,父母事事依着孩子,使这部分学生在离开家庭进入大学校园,即所谓的“小社会”时,他们中的部分很难适应独立自主的生活、学习等,面对遭遇的挫折和压力时自然也就表现出了很弱的应对能力,有些学生甚至面对挫折和巨大的社会压力时一蹶不振,甚至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过着越来越颓废的悠闲生活,对理想和信念愈来愈模糊,企图寄希望于父母为自己寻求出路。这些都是缺乏抗挫折和抗压能力的表现。然而,当今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没有真正的学识和真正的能力终有24小时会被社会所淘汰,要想实现自己理想的未来就必须有强的抗挫折和抗压能力,在挫折和压力的重重的打击中越挫越勇。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加强学生的入学教育。由于中学和大学学习方式和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在从高中应试教育的环境步入大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素质教育环境中时,他们感到无法适应新环境,这就需要高校在学生刚入校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使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等环境有所了解,进而使他们在思想上纠正原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认识。大学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在刚进校时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改变之前依靠老师监督完成学业的学习方式,学会自学,自觉培养自己的自立自强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能够帮助这部分特殊群体学生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未来发展以及就业优势,使他们对大学有一个清晰而又相对比较明确的认识,为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指明方向、提供动力。

(二)搭建家校沟通、校企合作的平台。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联系、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首先,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应该组织开展辅导员与家长的见面会,学校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的相关规定,明确大学期间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使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适宜的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家长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向学校辅导员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其次,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最终要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在校期间,学校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多的实践机会,这就需要学校与一些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关系,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锻炼机会。

(三)学校完善心理引导和健康教育体系。在当今改革日益深入的时代,大学是重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做好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在当前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掌握一定的交往方法和交往技巧。此外,努力完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渠道,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学校与社区等紧密相连为手段的教育方式。高校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有一定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职人员为各学院特殊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班级干部反馈的学生状况,引导和调动特殊群体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自我教育,如主动加入心理健康协会、指导学生主动求助心理互助热线等,使这部分学生通过相互沟通、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帮助的方式实现其心理上的逐层适应,增强自身的自信心。

(四)家校共同重视抗挫折教育。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双方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其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他们的自立自强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时间是好的锻炼机会,积极引导特殊群体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当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在实践中教育他们正确的对待挫折,在增强对待挫折的承受力,只有在挫折面前不畏惧,理性的对待挫折才能够在压力和挫折降临时灵活而从容的面对,也才能做到越挫越勇,使这部分学生克服自身的缺陷,健康的成长,最终成为祖国未来的理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做好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和关爱工作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特殊群体大学生又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群体,因此,关注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新目标的实现和新时期提出的中国梦的进一步实现,进而也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育更多有用的人才。(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大学生成长论文:多元文化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冲击性研究

摘要:高校大学生仅有本土文化知识结构在当今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环境进程中是受限的。以目前高校工科类的学生作为多元文化教育抽样分析的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多元化教育对大学生冲击主要表现在语言障碍上,提出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民族文化的重视等应对策略来缓解多元文化带给工科学生的冲击。

0 引言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兴起,在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一些多民族国家中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并且在实践中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为解决这些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使得这些国家的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直接源于上世纪60年代以黑人为代表的美国民族复兴运动, 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的社会民族理论中的文化多元理论……文化多元理论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群体都可以保留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他们也应融入到国家的共享语言文化中去”[1]。

1 多元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群体组成的,这些群体由于各自的文化、生活习惯、能力和喜好等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这些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碰撞越来越频繁,如何面对和利用这些碰撞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创了严密逻辑推理的先河,我国的《九章算术》也一直是“问题解决”的典范,它们虽处于不同的民族意识领域,但是都始终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虽旨趣既异,途径亦殊,但东西辉映,是数学史上两大传世名著,也是现代数学的两大源泉。它们的同时存在不仅不影响各自的价值,而且相得益彰。”[2]

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我们既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要重视西方先进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潮流,与世界文化接轨,重新调整本民族的文化结构,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

2 多元文化教育成长优势分析

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学生不曾有过多元文化教育的经历,导致与外界的接触中带来诸多障碍。尽早让下一代接受多元文化教育,以减少今后多元文化对其冲击程度,是培养下一代文化素养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小学阶段中尽量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并借鉴、融入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同时不应忽略多元文化教育与不同民族文化教育相融合。

以下结合红河学院境外短期实训来分析多元文化教育和普通教育优劣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带给高校工科学生的文化冲击。境外短期实训是指红河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合作项目形式中实践课程的学习模式。双方以置换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的学习为目的,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搭建两校间的国际化、多样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双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2.1 多元文化教育与普通教育效果比较分析

表1中数据抽样个体A、B、C来自多元文化教育下的高校在读生。其中A生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出生在哈尼族村寨的在读高校大学生,该生除哈尼语作为其哈尼族本民族的语言,汉语作为其第二语言外,英语水平达到六级以上。通过国家外派人员考试选拔获得加拿大留学机会后,考到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B藏族女大学生从小在西藏长大,除学习藏语外还学习普通话,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增加英语课程的学习。目前在大学阶段已经具备至少三种语言,该藏族大学生在学习中有极大的优势、在增加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为使将来的就业形成多路径、多样性的选择空间。在今后的学习和择业中,会因曾经授过多元文化教育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C汉族学生为在读高校学生,该生除掌握汉语外,英语水平一般,其它语种该生未具备。

A、B、C三位在读学生除C生学习经历较为单一外,而A、B二位学生语言种类处于多元化,语言学习环境较为丰富。多元文化对其二位的冲击较小,无论是在国外或是异地,都将能更好地融进多元文化当中;而多元文化教育对C的冲击性教大。

2.2 多元文化教育带给工科学生的另外冲击性分析

表2数据来源于红河学院2015年与太原大学项目合作培养及时批短期实训总结性分析报告数据,特别说明①带队教师2人;②参加短期实训的工科学生总64人(其中3人选修过越语课程)。

境外短期实训66人中(3人懂越南语),实训期间带队教师与太原大学师生在语言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严重交流障碍,只能通过外语对话;参加实训的学生当中仅有4.6875%可以和太原大学师生进行学习与生活上的交流。原因是这3名学生在校期间修读过小语种下开始的越语课程。懂越南语的3名学生在太原大学实训期间承担翻译工作,其工作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多元文化冲击带给实训的教师和学生则是更多的无奈与反思,可见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3 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3.1 在中小学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从小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是在不同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域中不断碰撞和延续的,碰撞中产生智慧,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

父母让孩子尽可能地感受到多元文化教育的学习氛围中,过早的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的熏陶,哪怕是语言交流上存在诸多障碍,但多元文化教育环境可以提供一种让孩子全新的、尝试性的新思想和新的学习理念去适应不同在不同环境下如何与人交流。将国外民间艺人带到高校中为大学生开设新领域内的通识选修课程《折纸艺术》,该《折纸艺术》课程作为小学阶段必修课程修读,通过折纸方式来锻炼人的眼睛、大脑配合的协调性,以创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生活中的事物以折纸的方式来实现。原本普通的纸张让折纸这门艺术赋予了生命。该课程受到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开设多元文化课程让将两国的教育文化相互交融。

3.2 在高校中设置多元文化课程 注重民族文化教育

在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时,首先应该将多元文化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课程体系,美国在这方面首先进行了尝试。目前,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已在美国各州市的学校中逐步开展起来,有些州还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大学教师的教学义务做出硬性规定,而且还面向中小学教师专门开设了多元文化教育基础课程,为残疾学生提供专门的教育设备、指南和专业化的培训课程。除此以外,为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素质,美国甚至承认、支持每个儿童的独特文化和语言,让儿童从小就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帮助其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我国应该重视这种开放性的文化教育理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应该在本国的教育体系中有预见性的融入民族文化内容,结合本国国情适当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以丰富单一的文化教育体系,打造本土化的多元文化教育体制。

3.3 加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在芝加哥召开了以“迈向文化多元的教育和师范教育”为主题的会议。会议要求负责教师培训的机构,要为多元文化教育设置足够的教育经费,并促使这些材料在学校中得以应用;新聘任的教师要对多元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改进所有族群儿童教育的使命;教育学院和大学应携起手来,共同为那些需要有多元文化经历的人提供训练;为确保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达成,对TTT计划的评价要做到公开化,将家长、学生、职业团体和社区领导人吸引进评价队伍中来;重新组织大学中的师资培训计划,使得未来的教师及在职教师在其所服务的学校及社区中,都有着广泛的联系。[3]

4 综述

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冲击着高校的在读学生,同时也在冲击着每一个人。当你身处异地时多元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无论是在民族地区还是境外异国他乡多元文化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我们曾希望有过多元文化教育带给经历上的感受,有了它的存在,我们将不再深信不疑单一的个体存在陌生的环境中无法交流而感到后怕,多的是更多的自信和从容。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引起当下更多人的关注、特别是教育者。多元文化教育对人的培养和发展极为重要,关注教育的同时请不要忽略多元文化教育,唯有经历过、感受过多元文化教育的人在以后成长中更具有优势,发展的空间才更为广阔。

大学生成长论文:素质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成长成才路径探析

【摘 要】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为例,从双惟实践班的成功经验获得启发,从而提出从教育理念、价值引领、模式创新、行动保障等四个方面入手,获得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密码和钥匙,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生 成长成才 路径 双惟实践班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面临比较大的桎梏,特别是来自应试教育的阻挠。“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矫福军,2009)当前,高校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包含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但是,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是应试能力突出,而其他方面素质欠缺的畸形人才。应试教育下的大学生和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矛盾,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正是顺应高校素质教育的产物,是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因此,要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就必须从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价值引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模式创新――坚持以“双惟实践模式”为构建蓝图;行动保障――坚持以双惟实践活动为载体”等路径进行科学研究。

一、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改革一直在强调理念的革新。过去的教育理念注重学校、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往往体现学校和教师的意志,忽视学生的需要和主体作用;新时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双惟实践班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向上动力为途径,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奉献精神、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基础素质为主要内容,以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圆满为评价标准,探索形成一种不设门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外素质教育新模式。”(吴俊,2014)双惟实践班的创建宗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有教无类,在纳新的标准上,强调无门槛。双惟实践班为所有普通大学生(应试能力强,综合素质欠缺)提供了一个全方面发展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集体里面感受双惟班的传统,体验各种素质提升活动,进而锻炼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

二、价值引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提出以来,在社会马上形成一种价值共识,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为此,高校要根据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双惟实践班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双惟实践班的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队长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相亲相爱、团结友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做对国家和社会有帮助和贡献的人。以刘红宁书记为班主任的教师团队,重视培育双惟实践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利用爱国影片、校训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精神。

三、模式创新――坚持以“双惟实践模式”为构建蓝图

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以一种科学的素质教育模式为构建蓝图。为双惟实践班发展而形成“双惟实践模式”真是对素质教育模式的一种全新创造。“双惟实践模式”是由1个指导思想、4项核心内容、4条有效途径构成的育人模式。“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核和实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正确解读;“激励机制、内化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对素质教育落地实施的途径探索。双惟实践班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在“双惟实践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四、行动保障――坚持以双惟实践活动为载体

双惟实践班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各种活动的设置和安排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单纯理论知识的获取,最终要在实践活动得到体现。为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双惟实践班创造性地开展和实施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举办双惟学子沙龙,让学生来当理念的宣讲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专长进行报告讲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心理素质、专业技能;建立书香之家,让学生在阅读中扩展知识,提升精神境界;开办周末智慧大讲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讲堂上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开展学海自驾游活动,让学生自选课程,通过旁听、团队交流、网络学习等形式,独立完成自选课程学习;开展“科研零距离”活动,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队,自主设计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任务。同时,双惟实践班也开展关于志愿服务、责任感教育、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义务献血、义诊、学习互助等。通过以双惟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路径,可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行动保障。

大学生成长论文:大学生成长档案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从辅导员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构建原则及内容,并分析其在不同对象中的价值及意义,也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探讨完善学生工作体系与提高学生工作实效的有利手段。

【关键词】成长档案 学生工作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工作的方式。在高校开展专职政治辅导员工作,即使达到理想中的1:200的师生比,要做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单靠记忆和简单的笔录是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的。因此,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管理予以更多思考和手段上的革新,进而提高学生工作实效。

一、概念解释

在学生群体当中建立学生档案,虽不是新做法,但纵观同行们的日常工作,鲜有坚持开展建档工作和发挥其特色作用的。所谓“大学生成长档案”,指在从新生入学开始,记录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现的资料内容,也叫“事实档案”。它不同于一般的人事档案,与学生的中学档案也有较大区别。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更多、更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可以是参与对象,毕业时也允许学生领走。从保存形式看,主要包含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两大类;从内容上看,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习情况、能力素质等部分和其他相关内容。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构建原则及内容

(一)构建原则

1.一人一档。新生入学时,即为每位新生配备一个档案袋,专门装载该位学生的各项资料,以便翻查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档案袋一直跟随学生到毕业。期间若更换辅导员,则在工作交接时进行档案袋的转交;若学生转专业,则由学生带至新专业。

2.按所属集体或单位归档。学生的档案袋一般按照专业、班级归类,并按学号顺序排列,以便查找学生资料、掌握学生信息。如有组建特殊的小组或集体,也可依据实际,把部分学生的档案袋按照特定的单位归类或临时另外存放。

3.集体档案区别存放。属于班级共同的资料,可在该班级中另外设置一个档案袋进行存放和记录。属于专业、年级等不同集体的资料亦然,与个人资料分开处理,归类清晰,记录明确。

(二)档案内容

1.个人基本资料。主要指涉及学生家庭情况、联系方式、成长背景等相关内容的资料。如录取通知书、自传、贫困证明、基本信息表、助学贷款情况、体检表、个人生涯规划等。

2.学业档案。指涉及学生学习、考证、科研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如课堂考勤表、学生请假条、返还的作业、考试成绩单、评优申请表、个人学期或学年总结等;以及考级考证情况、科研成果、专业技能相关情况等。

3.德育档案。一般为记录学生行为纪实的资料。如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形势政策课等政治理论学习情况;专业班会、升旗典礼、党团组织活动等参与情况,及违规违纪记录;还有入党申请书、党团推优登记表等相关材料。

4.能力素质档案。一般也分几个部分:

(1)学科学术类档案。如朗诵、演讲、书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和科研调查报告等与专业技能训练有关的各类竞赛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

(2)文艺素质类档案。指球赛、运动会、音乐、美术等各类文体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等。

(3)实践类档案。如干部任职、社会兼职、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等记录。

5.集体资料。指记录学生所在群体的基本信息及集体荣誉等情况记录,具有总结归纳性,一般结合电子文档使用。如班级学号表、宿舍安排表、学生获助情况记录、心理情况记录、集体荣誉、专业学习成绩表等。

三、成长档案的功能

1.对学校。学生成长档案是客观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记录的内容,它能折射学生的价值取向,反映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和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提供了有力依据。

2.对老师。学生工作中,成长档案能够为辅导员提供一手资料,让服务基层的老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情况,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手段。档案的分类整理,也方便老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深入指导。

3.对学生。一方面,学生在不断提供和完善资料的过程中,也会逐步认识自己、明确个人需要和动机,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发掘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对比,了解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实施自我反省,进而产生努力目标、调整个人心态。毕业时,成长档案随个人带走,甚至贴心的老师给每份档案添加纪念小卡片等,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笔者曾负责过两年制的自考和出国留学方面的学生工作,对短期内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讲,成长档案在该方面的作用也甚为显著。

4.对家长。必要时,成长档案可以提供给家长进行了解,不仅能够令家长更加熟悉子女的情况,还能够让家长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指导的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维护家庭关系和谐、促进子女更健康地成长。

5.对社会。成长档案所记录的详实信息,能够为用人单位选聘学生提供参考。有助于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问题及对策

1.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师生提供、搜集的各类资料,能随时归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中。但是,所收资料也存在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风险。比如自传。自传是对个人生活实践的叙述,它强调个人独特的亲身经历,表述个人的情感。但有些学生由于对自身情况的隐私保护,不一定愿意提交自传或撰写真实的自传。又比如学生上交的各类信息表,也可能存在错误或不真实的数据。这对把握学生情况带来考验。

2.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学生成长档案虽然大部分内容可放,但其信息未必能涉及到各方各面。有些学生积极配合,搜集的资料可能相对和丰富些;有些学生在校表现不活跃、参与活动少、工作不配合,能搜集到的资料可能会仅局限于入学时提供的基本信息、在校时的学习情况,以及一线辅导员的基本了解。

3.信息的保密性。为保障高校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党团推优、各类评比、奖助贷推选工作、干部选拔面试等都需要深入学生情况。此时,成长档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档案的翻阅、信息的了解不一定只涉及一位老师,必要时,其他老师或学生干部也会对资料进行搜索和掌握,这便关系到学生档案信息如何避免泄露的问题。

4.资料搜索效率及存档的便利性。纸质资料有真实、客观的优点,但归档、整理时毕竟还需手动操作,故资料翻阅、查找的速度相对较慢。且文档的保存不太方便,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纸质资料也容易受潮湿等恶劣环境影响。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成长档案的功效,提高数据带来的参考价值,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以上问题中加以思考,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针对数据的真实性问题,老师需要加强抽查与调研工作;针对数据的完整性问题,老师要调动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尽可能对所负责的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并利用朋辈功能,深入基层补充数据;针对数据保密性问题,也要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数据的出入;针对资料搜索及存档的问题,需加强资料的系统分类以及信息化建设。如实现纸质资料与电子数据之间的转换,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建立学生信息内部工作系统,增加搜索、记录、评价等功能。总体来说,大学生成长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高校在充分利用的同时,也需要对该工作进行完善,以此来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大学生成长论文:做好大学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摘 要】大学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制定要实现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的有效安排。大学生涯规划能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才,并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大学生通过充分认知、制定目标、明确路径、实施调整等一系列环节做好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度过大学生涯,促进个人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期,它不仅是一个人学知识长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重要养成时期,应该早有规划,这个规划就是大学生涯规划。所谓大学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有效指导下,对自己大学生活主客观条件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大学要实现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的有效安排,确保大学生顺利、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并成功就业,为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1]

一、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必定是的,可持续发展的,是“全人培养”的重要途径,不仅仅局限于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它应该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知识与能力、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这些规划引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此要求反复重塑自我、完善自我,促使大学生成才。

大学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准备,也是大学生事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良好的大学生涯规划可以延伸出来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2]

二、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

(一)认知过程。一方面是自我认知。大学生涯规划要求客观并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我、评估自我,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为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奠定基础。该环节要求大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同学交流、参加辅导和听取建议等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人才测评工具,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及适应的工作等,结合自身日常表现进行查验和深化,得出评价的结果,完成自我认知。[3]另一方面是环境认知。包括社会环境,即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国际环境、人口结构、文化背景、法律政策、发展趋势等;个人环境,即家庭背景、成长方式、情感约束、传统观念和人脉关系等;学业环境,及大学生所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需求等。环境认知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以通过听取报告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加强学业认知。

(二)制定目标。大学生涯规划既然是一种对于大学生活的有效安排,那必将在规划中制定目标。大学生涯规划的目标是人生目标的一个短期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大学生涯规划的关键,它是在充分认知基础上明确出、具体的方向,它既是单一的、又是多元的。单一的终极理想即为长远目标,靠多元的阶段目标支撑。多元的阶段性目标是一种短期目标,可以是每学年的,也可以是每学期的,甚至是每月的目标,它是为实现整个大学生涯规划终极目标而分解出来按时间划分的连续性的多元目标。大学生在不断实现多元的阶段性目标基础上,最终也就完成了终极目标。[4]

(三)明确路径。大学生在充分认知基础上建立目标,这之后就要考虑搭建为实现目标的成长路径,这种成长路径既要结合个人目标,更要结合自身情况。大学生涯规划的成长路径应该包括学习方式、学习助力、监督措施等,学习方式是个人学习习惯的体现;学习助力是促进个人学业进步的各种内外驱动力;监督措施是约定个人学业在既定轨道上稳步前进的保障,是对个人大学生活的各类约束措施。

(四)实施调整。大学生涯规划在明确目标设定路径后,就要落实到方案实施上。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个人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根据调整方案,不断优化大学生涯规划。大学生按照大学生涯规划开展大学生活,在实际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的,就要经过分析后及时调整,使得大学生涯规划不断适应自己。在不断完善、不断修复、不断调整的大学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对本人也是一个重要成长锻炼的机会,只有不断矫正自己的成长路径,使自己不断完善,促进个人成长成才。

大学生成长论文:小组动力在大学生成长小组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成长小组的建立能对大学新生对自身角色的转换及定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新生成长小组开展过程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对影响小组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总结,作出反思,以推动新生成长小组组建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小组动力;成长小组;影响因素

一、理论基础及应用

本文运用的理论主要有需求层次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系统功能理论、场域理论等。

每一个理论作为活动支撑对活动的各个部分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比如需求理论,本文中小组工作的服务对象为大一新生,其需求有很多,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较大的需求是对校园生活的了解与适应。因而需求层次理论对新同学来说具有普适性。系统功能理论中,服务对象、工作团队系统等每一个系统都影响着小组的进程与发展。场域理论则对新生形成增强凝聚力具有一定的启示和作用。

二、小组动力的影响因素

在九次的小组活动中,笔者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学生以及查看各种记录,发现小组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冲突、突发问题以及组员间形成的凝聚力等都是小组动力发展的体现。在整个活动中,会有次小组的出现,有小组领导者的出现,有组员间对某一问题产生分歧的出现,有工作人员对同一问题在不同时间点发生而采取不同解决措施的出现等。总结来说,影响小组动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规范

小组活动由所有成员共同制订契约并且共同遵守,用以解决在推动小组活动的组员间出现的问题。

2.小组的沟通和互动

在九次活动中,我们从最初的陌生到慢慢熟悉再到中期的热烈交流以及的不舍,种种表现都体现了沟通对小组中的作用以及对推动小组活动的影响。

3.小组角色和行为

在小组内,因小组进程、组员期望的转变小组成员扮演的角色会变动。例如,每一次活动主题不同,小组成员就会转换不同的角色以适应主题,从中实现交流和互动。

4.小组领导

领导能协助小组完成任务、达到目的并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但在推进小组进程的时,小组领导的威信也许会受到其他组员的影响而有所下降,因此协调小组领导和组员之间关系这一问题也是工作员需要重视的。

5.小组凝聚力

小组凝聚力是每个活动小组最应该增强的,如何提高凝聚力是位小组成员应该考虑的问题。从小组发展的角度来讲,凝聚力是需要小组在活动的推进和发展中形成的,在整个活动中,由开始的对小组成员的启发到他们对凝聚力的认同和感同身受,形成团体凝聚力,这对所有成员来说都是一种成就感,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更是看到小组发展状况良好的欣慰。

6.小组冲突

出现小组冲突的原因有很多。整个活动的策划是十分周密的,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预防事件的发生。在小组冲突发生后,工作人员首先应尊重案主自己决策,予以正面处理,稳定小组成员的情绪,确保活动继续开展。

三、总结与反思

九次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破冰到中期的瓶颈再到的离别,每一阶段都有不能预想的特点和出人意料的状况。纵观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在策划周密的情况下,也还是会不能掌控的情况发生。工作人员的每一次期望结果与实际结果都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小组工作是具有弹性的,它的弹性不仅体现在活动变化上,更体现在它有可以无限改进的空间。每一次活动的总结都是下一次所开展活动的经验和借鉴,而再一次开展活动还是会有很多需改进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小组的动力体现很多地方,每个环节的方方面面都是影响提升小组质量的因素,当然这需要工作人员的共同协作、反思以及努力,从而取得进步。

九次小组活动结束了,但是它带给笔者的经验和感受是永远存在的。小组活动的开展提升自信心,锻炼胆量,升华思想。小组活动工作的魅力就在于此,它给了身心的无限动力与可能性。

大学生成长论文: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的创新研究

摘 要: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服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而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完善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的路径则是我国高校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体系;路径

一、 加深对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意义的认识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的内涵。高校在做学生工作时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位,要善于引导与培养学生强化目标意识。同时,要使学生根据自身成长发展制订目标,教师要能够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指导与安排,不断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

1.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早在2012年11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就在教育部组织的学习十八大精神会议中指出,要坚持素质教育为导向,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要更加注重教育内涵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高校在课程设置改革时,要注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问题,要善于把握市场人才需求,要积极主动回应社会人才需求,以适应社会发展。

2.有利于创新服务学生工作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学生成长目标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缺乏有梯次有针对性的教育规划体系。教育方法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我们将通过构建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体系模型的方式,为大学生设定自我成长目标体系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成长的创新举措。

3.有利于激发学生成长目标管理动力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的政治追求、学习目标与生活追求的影响。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目标,然而,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差异较大,加之多重因素的叠加,将会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实现成长目标的教育出现不协调、不适应等问题。大学生缺乏目标意识与实现目标的意志力,会使得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放纵自己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控制力。

二、创新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路径选择

1.积极构建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体系

如何科学有效地构建目标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工程。可以通过设立模型,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详细分类,按照模型预定的程序规则将其嵌入模型之中,寻找最适合大学生自身特色的成长目标体系。

2.完善管理体系的考评工作机制

成长目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让大学生在自主设计成长目标的过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同时还通过对其体系长期的实效评估检测,做到及时更新和完善模型中的指标内容,以供学生选择与参考。

与此同时,建立长期动态的效益评估监控机制、激励机制、反馈等管理机制,形成良性的目标管理模式,深入研究,使成长目标体系模型与时俱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长目标管理对自身成长发展的科学引领与推动作用。

3.系统培训大学生成长目标指导队伍

首先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做到求同存异。其次是在资金上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要进行专项拨款,在经费使用上要有足够大的使用空间,以便于完善管理体系。,在人员配置上要给足编制,并且为培训教师提高大量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尽可能让大学生成长目标指导老师队伍实现老中青有梯次,职称上也要有梯次。

因此,要对其队伍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培训,使之规范性地为学生成长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指导与帮助。

总而言之,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会遇到愈来愈多的新问题,而如何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完成高校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共创美好未来。

大学生成长论文:加强国情教育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

摘 要 深化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

关键词 基本国情 大学生 成才

“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可谓是古往今来莘莘学子治学求道及肩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真实写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翻开恢弘的历史画卷,但凡能为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做出不菲贡献的有为之士,个个都有着心系时事、关心国情的赤子之心。

当代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肩负着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他们朝气蓬勃,积极上进,敢作敢为,但在他们身上也有某些社会影响造成的弱点,他们对时事国情的关注度远远不如对工作、考证等的关注度高。政治上缺乏坚定性、行为上缺乏自觉性,对历史缺乏了解,对现象缺乏分析、对比、看问题往往偏狭简单,这些都会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能承担时代国家赋予他们的历史重任,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国情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正如同志曾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抓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教育,特别是加强国情教育。

1加强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并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据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可以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唤起其民族忧患意识。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激励我们满怀信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我们的人均资源拥有量都居于世界后列;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优越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但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在认识了我们国情的这“另一方面”后,必然会树立相应的民族忧患意识。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非常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由于它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而这种摸索能否少走弯路,能否成功,需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不了解、不熟悉中国的国情是不行的。

再次也是最为关键的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没有新旧社会强烈对比的亲身感受,没有经过艰苦的磨练,不免缺乏老一代的民族忧患意识。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较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够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后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存在巨大差距,我们依然是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工作、学习、生活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很显然,现在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高消费”、“铺张浪费”的行为是和我们这个初级阶段的国情不符的。只有大力加强初级阶段的国情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还不富有,国家还必须大力发展,这样才能使他们自觉摒弃这些错误观念和行为,加强自身素养,努力成长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

2开展大学生国情教育的方式方法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必然性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教育、经济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等等。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突出国家兴衰荣辱史的教育,要突出忧患意识的教育,要突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可以通过如下途径: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思想政治课,可以使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另外通过其他一些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可以让大学生对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有一定了解,促使其发奋学习,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走出大学校园这个象牙塔,深入到工矿、农村等基层及时线,在与基层民众的直接交往、接触中,最直观地了解掌握我国国情。

(3)进行参观访问。大学生可以到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及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从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国情,激发爱国情怀。

(4)定期举行国情讲座。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就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给大学生举办一系列讲座,大学生通过听这些讲座,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智慧,而且也可以解除某些思想困惑,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大学生成长论文:高校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偏差,笔者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改革做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做这种努力,旨在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促进学生地发展,使学生健康成长,为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促使大学生能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身和社会,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作用。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够重视政治理论课程,部分学生甚至还认为设置此课程的必要性不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既与课程教材有关,也和教师教学模式陈旧相关,还与学生受到他人影响产生片面认识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的意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方案的要求来看,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具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在实践中顺利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社会服务,并让自己的潜能较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而获得做人的尊严感和成就感。为落实和贯彻、教育部的方案,我们需要深入实际,摸清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探索和开展教学改革,寻求高校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的路径和方法,对大学生成长作出有益指导。

一、高校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倾向

据观察,现在高校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总的来说只处于“接受”程度,学生投入的学习热情与课程的重要程度不相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笔者为探究这种现象的真实原因,特别设计了问卷对我校部分专业学生共309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表示在“中学阶段就喜欢政治课”的人数占19.7%,“不喜欢”的人数占62.1%;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置政治理论课”的人数占55.99%,认为“没有必要”的人数占29.78%;“喜欢哲学内容”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2.36%,“喜欢政治经济学内容”的比例为33%;认为“高校政治课与中学政治课内容有较多重复”的人数所占比例为76.7%;认为“政治课是说教课”的人数所占比例为48.87%,而持否定态度的人数所占比例为28.8%;认为“政治课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所帮助”的人数所占比例为46.9%,认为“没有帮助”的比例为35.28%;表示“希望政治课除现有内容外再增添一些新的内容”人数所占比例为82.2%。参加调查的大学生们在问卷的还写了一些自己关于政治理论课的感想,如“在大学里学习并不只是要纯粹追求从教师那里获得多少课本知识,而更希望了解教师的人生经历和产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理都是对人生的一种抽象,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许多名人说过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哲学原理的指导”,“我感觉我一直被人在灌输种种思潮”。以上数据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与期待有关,而期待和之前曾经对相关课程学习的体验也有关联。可以说,目前大学生对于高校中设置政治课的认知还不能做到的客观理性。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

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是,能够达到部分课程目标,但还存在着一些明显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教材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相应的区分,这就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和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较大的困惑。现阶段我国中学是分科教学,文科学生在高考中有政治科目的考查。因此,在中学学习阶段,文科学生学习到的政治理论内容比理科学生更加丰富和深刻。到了大学阶段,文理科学生都使用统一教材,自然没有针对性。一样的教材不能同时适用于两类学习者,有的学生就提出了“教材应改编,使其富有时代特点”的说法。二是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除了教师讲解之外,师生互动的机会和学生之间辩论的机会比较少。在调查中有59.22%的被调查者提到“希望政治课教学中能有一些专题辩论会”,还有学生提出“希望减少枯燥的、讲道理式的授课方式,教学方式应该向主动化、轻松化的方向改革”。而高校目前政治课的模式一直都采用大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互动的模式多为提问、回答,这就很难给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较为深刻的探讨。三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力度不够。政治课是考研的科目之一,有些教师考虑到考研学生的需要,在授课时会模仿应试教育的模式,讲解考研习题;也有的老师为吸引学生听课,在考核时降低标准;另外由于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较低,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普遍不高。总的来说,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课程本身应有的活力,当然也就比较难达到原本的教学目标。大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方面所面临的目标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以更好地发挥潜能去解决各种问题”1],所以,教师不能将受教育者当做一个容纳(填充)知识的容器,要充分运用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思想形成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心灵的成长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教育是一种外部条件和积极的手段,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则主要是一种主动的对教育情境的反应过程。”[2]既然如此,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就要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已经基本是“90后”,他们从小就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受到特别多的表面道德行为限制,所以会时常有怀疑、挑战性的行为出现。他们说话发言有时会似乎特别“自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教师对此学情缺乏了解,就难以把握课堂教学。笔者个人认为,这是新生代大学生比较人性的表现,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要假装正经,要面对真实的生活。”即使是这样的学生,在他们内心深处,还是认为“最有威信的教师是有崇高品德的专家、学者。”[3]所以,只要教师是真正爱学生,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准,愿意引导和指导他们,他们一定会感受到这种真情,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老师的课堂教学。

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基本原则,遵守教学大纲的规定。但在此前提下,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尽量把握适宜的教学方式。要想让学生在教学中正确认识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就必须给学生一些发言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如果在学识上有深度,在情感上有包容度,就可以针对学生关注的事实进行有力引导,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事实上,大学生“把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明确而有条理看得比教态、趣味等更为重要”。[3]另外,联系现实教学是有必要的,但课堂上也不能有太多的进行社会热点讨论。因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抖包袱”,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实则是“这种浅显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不能满足大学生求知渴望深度的”。

目前,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常采用“背政治”的方式,这个学习策略显然是违背课程特点的。事实上,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体思维中逻辑的成份减少,辩证成份逐渐增多,”[4]导致思维成份“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个体逐渐意识到围绕同一个问题多种观点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非单一性事实”[4]。这种“背政治”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无奈和厌倦的感觉。针对这种现状,笔者曾经就理论教学的改革做了一些探索,并且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政治理论教学之前通常都采用“理论模型化”的方式,而笔者近年采用的则是“理论原型化”方式。“理论原型化”教学方式的含义为:针对特定问题(包括问题域、问题群)进行分析、解释,并且提出可操作方案而产生的一整套概念系统,阐明问题的实质、演变、影响和解决渠道。其特点是以问题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体现出问题中心性,主体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实现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而“理论模型化”是对于理论原型进行解释,使原型的精髓和价值旨趣呈现为清晰的和具体的可理解话语,其特点是对理论进行再解释,其功能在于快捷传播以影响更多的大众。理论模型化的方式有时在解释某种观点和原理时会在无形中偏离理论原型所针对的问题。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有积极作用的,在笔者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反映“高校政治课比起中学政治课更为深入、观点更为多元,课堂上的自由空气更为浓厚,是高一层次的学习,已经逐步体现与现实、历史辩证的结合”。

总之,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大学生尽快地建立学术意识,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使他们对于人类和社会一些偏颇的看法得到纠正。使他们在毕业离校时不只是热血青年,还是理性的有才干的青年。只有如此,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成长中体验到人生的成就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