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建筑美学论文

摘要: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校园规划建筑美学论文

1校园规划的“宏大叙事”现象

中国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各个大学校园的规划展现出了一种群芳斗艳,艳丽多姿的现象,校园规划风格上纵横捭阖,无不激情洋溢。一些拥有个人理想和追求的规划师将大学校园当成自己“乌托邦”式设计思想的实践基地,注重校园发展的创新概念和追求。于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校园规划风潮悄然出现,并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趋势。何谓“宏大叙事”?字面意思是“完整的叙事”,指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史学领域中,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化、合法化的本质,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满的设想,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型式。文学领域中是指一种群体的、抽象的、宏阔的论叙文学、历史等的方式。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就有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校园是“幻想国”或者是“乌托邦”,但是他们的整体规划纵横捭阖,建筑中“高楼大厦”不计其数,单体体量追求雄伟。通过获得“中国各大学校园建筑及时高”,“校园及时大”这些称号才能显出自身的建设政绩。校园用地绝不能小里小气,区域要广,占地要宽,类型要全,中轴大道、中央广场、滨水景观等缺一不可,显示出一种大手笔。这种校园规划中宏大叙事的手法,是为了展现中国现代大学蓬勃发展的面貌。“宏大叙事”无奈的现象的存在,就不难解释上面提到的问题了。校园规划师们一味追求新时期建筑的“高、大、全现象”,注重构图的美观和整体的漂亮,而忽视了建筑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原则———空间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追求不仅包括实用、耐用,更是能够通过校园给人以心灵、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校园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建的地方,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心智的成熟过程,心灵的升华过程。在“宏大叙事”的思维下,校园似乎在渐渐地失去教育建筑的人文内涵,仿佛在追赶潮流、追求个性。江西吉安市2004年修了一条新世纪大道,136米宽,双向8车道,成果是人少车稀。后被《焦点访谈》曝光,正如访谈所说,近年来在全国的许多处所,建宽马路、大广场的热潮一浪高一浪,这些项目不仅占用了大批的国度资金,吞噬了大批土地,而且制作了社会经济超前发展的假象,激化了许多社会抵触。如今的校园,是否也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呢?校园规划从某些意义上看就是小范围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规划追求城市里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和谐性、舒适性,那么校园规划追求的也应如此。

2通过“图底”关系研究,找出解决方式

研究一所校园的图底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校园发展的足迹。校园总平中不同的“底”会造成不同“图”的形式。而这种底的形式来源对象应该是校园的最终使用者———学生与老师,只有适用对象共同参与,才能创造出真正实用的、富有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底,而不是为了“宏大叙事”、构图漂亮,营造出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展现的美,这违背了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的美基于使用对象的心灵感悟。有一则实例:一名建筑规划师在完成校园整体规划后,走道的流线设计成为他最头痛的部分,因为好多方案校方都不满意,最终建筑师在校园种了大面积的草坪而没有设计走道,后来在这所学校的校园内通过教师与学生自我选择路径和走道方向,自然的形成了最合理的道路布局。“底”的形式虽然是不经意中形成的,但却也是最合理、最美的。从当今许多大学校园的道路规划可以看出,虽然主次干道清晰分明,但有时候其利用效果刚好颠倒。你会发现主要干道和景观主轴平时基本没大量的人流,而次要道路却因为固定时间出现的人流高峰造成一定的拥堵。这是不是给我们一种提示:校园的规划是不是更应该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因为校园里学生与老师的活动行为也是校园美的重要体现。“图”和“底”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图”的形式对“底”有着很大的影响。校园中功能分区非常重要,他影响着参与者的活动路径,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清晰,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模糊,从而营造出变化,什么时候路径应该隐藏在功能分区中.什么时候路径应该暴露在分区外,这便是“图”“底”关系的制约性。“图”和“底”相互联系处理非常重要。好的实现手段是通过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的体验。如果学校规划时的景观主轴并没有带动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没有起到学校行政机构所希望的作为校园地标宣传校园的作用。那么就切断了“图”和“底”的相互联系。其实有时候可以考虑把学生的生活区靠近学校景观主轴布置。因为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才是各所大学特色的东西。如果考虑到建筑物的各种类型,我们可以说,其中一些是为(生活的)必需而设计的,另外一些是为(生活的)便利而设计的,还有一些是为(生活的)愉悦而设计的。或许,这样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们观察一下与我们有关的无以数计的、丰富多彩的建筑物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理由而建造的,或者说,也不是因为其中的某个理由恰好占到了更大的比重而建造的;建筑的这种式样纷繁,变化万千,主要是由人类心灵的复杂多变造成的。所以,建筑作为承载和表现校园文化的场所,形成以校园文化为景观主轴的空间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校园的建筑美学。而不仅仅是校园规模的宏大,构图的美观和校园里建筑的标新立异所体现出的校园的“及时”。细心和认真的探讨细节,才是我们现在所要做的,而不是只一味的强调规模宏大和建设速度。汤布利曾定义了有机建筑的概念: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都将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达,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造地段、建造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和预言了的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并且包括一切必要的手段,且没有什么不必要的东西,来解决当前建筑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像自然本身一样,既是统一的又是经济的。在校园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的人,才有内涵和特点。而对于建筑而言,富有人文精神的建筑风格才是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美的建筑状态。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需求。当规划师们开始研究校园文化时,他们便开始考虑建筑美学的本质———建筑传递的文化。校园建筑的美可以通过不同专业、部门、流派所对应的不同建筑风格,亦或是他们不同的学习、生活状态所对应的不同建筑学院所展现出来,这也许好诠释了校园建筑美学那变化灵动的美。

3结语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大学的责任、功能、理念在变,校园规划的思维也要跟上建筑美学的脚步,校园规划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当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规划界在校园规划上多一点对人文与精神内涵的关注与思考,无论是基于图底关系还是建筑风格,校园建筑必定是尊重其所在场地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性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校园的建筑之美。

作者:黄一帆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建筑美学论文:博物馆建筑美学论文

一、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

1.完善的功能当代博物馆建筑功能完善,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休闲、办公等于一体的场所,各区域都针对各自不同的用途,经过精妙的设计,发挥着各自强大的功能。在藏品区域重点考虑安全、温湿度等问题,针对藏品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通道,满足藏品出入库和布展的需要。宣传区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导向功能,又要考虑宣传对象的复杂性,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休闲区是当代博物馆建筑的重要功能区域,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休息需要而设置的,要充分考虑博物馆的规模和人们的实际需要,注意与展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参观者。独特的建筑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其他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体现出独特的美,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人文、历史等特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风格迥异,但又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使建筑功能与实际需要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不同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目的和背景不同,导致建筑寓意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寓意能让参观者记忆深刻。

2.科学合理的采光博物馆的展品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广大参观者。因此,当代博物馆建筑特别注意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采光照明,合理的采光能提高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视觉效果。目前博物馆的采光主要有自然光、人工照明、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三种方式,充分运用自然光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任务,自然光既能更好的发挥光的作用,又能让展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当代博物馆大都采用透明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相结合的顶棚设计方式,充分地利用自然光并配以先进的照明设施,让展厅光线充足,使参观者的心情愉悦。CENTURY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博物馆藏品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适应发展的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要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也要不断增加和完善,这就为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性功能,是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当代博物馆设计建设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代博物馆建筑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功能

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表达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包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处处体现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内容,博物馆建筑成为展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要与展览之间进行的融合。随着美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建筑能利用自身特征充分体现展览的文化内涵和理念,注重建筑空间带给参观者的体验,利用博物馆建筑无声的语言,将真实的感受通过视觉传达给了参观者,使参观者的精神和心灵受到强大震撼。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不断提高,当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完善,从过去单一的展览、陈列、研究基本功能向教育宣传、休闲娱乐的服务性方向发展。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人们参观学习的地方,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其他机构连成整体,增加了一些娱乐性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成为了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设施的综合体。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造型、迥异的风格及完善的功能,体现出较高的建筑的水平,并能与所在城市的建筑和谐呼应,成为城市建筑美景,呈现出强大的美学效应。随着博物馆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以独特的美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带动旅游业,促进城市的发展。

三、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现状分析

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盲目追求大型化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的盲目大型化,导致了博物馆建筑造价及日常维护费用增加,使博物馆的投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需要与城市的文化环境相融合,大型化的博物馆建筑难以与城市文脉融合,容易出现二者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效果。当代博物馆建筑风格单一,忽视功能要求博物馆完善的功能是博物馆建筑的直接目的。当代一些博物馆建筑的风格单一,大都是西方古典式的复古主义风格,片面的追求符号式或直接模仿某建筑,忽视了所在城市的环境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博物馆使用功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博物馆建筑造型与功能相脱节,博物馆建筑风格与环境因素不协调,博物馆建筑布局与博物馆的陈列要求不符等诸多问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忽视参观者的活动博物馆建筑主要用途是为广大观众参观提供公共场所。参观者是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把建筑本身功能和广大参观者的需求有机结合。但是当代博物馆建筑过分关注陈列展品的设置,而忽视考虑参观者的主体因素,常常把参观者严格限制在一个规定的空间区域,忽视了参观者的活动。

四、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

1.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方向随着人们素质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当代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改变传统的风格与造型,不断提升美学水平。在新美学观念的引领下,当代博物馆建筑运用新的美学思想和手法,在保障满足完善的功能前提下,合理采用新美学观念进行创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水平和艺术品位,使博物馆建筑与展示内容更加融合协调,符合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发展方向。

2.当代博物馆建筑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具有美感,就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人对美的需求,体现出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努力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实现与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有机结合。同时,当代博物馆建筑应顺应美学发展潮流,努力塑造成为公众乐于主动参与,可以实现公众多方位提高与完善的公共活动场所。参观者去博物馆不仅能探寻到历史文明的印迹,欣赏到博物馆建筑美,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到一种新的美学体验和交流的乐趣。

3.当代博物馆建筑广泛运用艺术因素博物馆建筑的艺术性是指建筑形态和环境空间所体验的美学观念。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充分体现出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广泛的运用艺术因素是当代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突出理念和重要因素。博物馆建筑具有特殊功能,对艺术因素的运用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当代博物馆建筑中广泛运用艺术性,能使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形态更加多样化,提供令人震撼和多变的空间,实现与臧品展示的结合,营造激动人心的展览氛围。总之,当代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蕴含着重要的美学内容和美学价值。在博物馆功能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博物馆建筑多样化的造型和唯美风格使博物馆建筑的美学范畴不断扩大,成为时尚和美的代名词,成为精品艺术的代表作,承担着传播美学的重要使命。

作者:陈杨单位:东北烈士纪念馆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意义探讨论文

摘要:通过对于传统建筑美学理论的介绍、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差异、分析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审视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美学理解的变化,从而反映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建筑美学;旅游;价值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而长期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较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较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具有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论文:当前工业建筑美学透析

作者:王洲 单位: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通过数字技术对于建筑整体的模拟使建筑设计突破了图纸的平面以及模型的有限立体,无限激发了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建筑与美学充分融合,建筑师借助于计算机将自己的意愿和感觉形成一种可视化的组合,如利用3D软件,建筑师建立起了复杂曲面形体以及独特结构的数字模型。在对沃尔玛配送中心周转库的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尽量追求建筑时间的缩短和物质投入的最小化。

设计手法和过程

通过对建设方提供的物流认真分析,对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的多次考察。我们认为将货流入口设置在基地西侧金辉路上,既考虑货流的快捷方便,又考虑到对城市主要道路的压力相对较小。整个园区长边沿基地西侧、南侧的金辉路和锦绣路布置,使卸货区较大限度地展开,以获取较大的卸货空间。结合Prologis公司提出的分期开发要求,合理地布置了二期的建筑。一期各建筑(W-1-W-5)呈“L”型,沿基地西、南两侧布置,二期各建筑(B-6-B-9)集中布置在基地东北角,两部分建筑各成一区,分区明确,有利于分期建设。建筑设计中,从功能出发,首先是对屋面的考虑。传统的仓库屋面条形采光窗一字排开,往往导致采光不均匀,而且在消防设计中,开启和不开启窗面积分配不理想。在本方案中以650*650的小点窗和条形窗相结合,不仅采光均匀而且更容易控制可开启窗户的面积,满足消防要求,使其经济性、功能性实现化的统一。在立面设计中,建筑的表情更多地来自其材料的组织构成,材料对光的反射,表面质地的变化和色彩,材料之间的组合以及不同材料之间衔接所产生的变化。设计围绕着主要材料进行形象展示,充分保持钢结构的材料特性,同时在重点的入口部位通过尺度的放大提高企业的标识性,也为司机师傅指出了明确的入口方向。建筑细部设计中,注意数字设计,强调在限制中的创造。例如对于雨篷设计,由于建设方需要悬挑9m的大雨篷,于是在每一跨间设置600宽采光带,不仅改善了因大尺度出挑带来的采光问题,也打破了长长的雨篷所带来的单调感;例如条形窗,通过与空调专业的多次商榷,严格控制其高度,并增加横向线条构成,使其立面显得更加舒展。

通过项目设计得出的工业建筑艺术设计见解

(一)工业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思维要综合考虑厂房的功能,在此项目中作为配送中心周转库,首先要考虑其货物的灵活周转,周转的流程尽量简单化,货物出入尽量方便。在此基础上,再表达其建筑的象征性、抽象性等艺术特征,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同建筑的协调性。(二)工业建筑外观设计在工业建筑外观设计时同样要遵循:“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设计理念,尽力使工业建筑做到简洁明快,通过建筑美学的相关经验使有限的空间无限放大,通过建筑的外观传达建筑自身所表达的特性,在人口和门的处理方面,主入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和处理,可设置标准型景观,在突出人口醒目性、指示性的同时,改善门面的虚实关系,尽量做到立面丰富的效果。在窗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进行窗的组合,同样需要照顾立面的虚实效果,通过窗的设立,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墙面的设计过程中,可尽量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进行艺术性划分,或简洁舒适或挺拔雄伟,做到艺术的和谐。尤其应该注意的就是工业建筑色彩的处理,在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的同时,通过色彩的变化和搭配为工业建筑增加韵感。(三)工业建筑造型的设计建筑通过其造型传达其思想,工业建筑同样如此,通过空间和体型以及比例和尺度,加上色彩和质感构成了工业建筑的艺术气息。但是,工业建筑造型往往是受其内部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设施等因素所左右,通过建筑师的发挥空间相对有限,但即便是这样,在其造型的设计时要尽量运用工业建筑大小、高低、横竖、虚实以及材料的不同质感和色彩等处理手法追求工业建筑的外形美观,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整个建筑的造型简洁大方。尤其是此项目还要有周转区、办公区、生活区,在进行联合建筑构造时,要注意办公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的方便组织协调,区与区之间的通行线路尽量封闭。(四)工业建筑艺术形象设计在生产、生活协调搭配的前提下,尽量对周边环境和建筑形象进行必要调整,在建筑设计之初,尽量弱化笨重和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的建筑物,或者将这些建筑物进行后退处理,通过缓冲区以及景观带将这一类建筑进行隔离。尽量照顾观者感受,有目的地散其视觉注意中心,对其心理进行引导性观感。同时,工业建筑自身形象的创造方面也要注意其艺术形象,在美观功能、造价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寻找艺术的平衡点,综合运用时代审美观点,在适应国情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美的多样化。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艺术分析论文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及时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较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较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安定,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部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流波泛及朝鲜、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广大东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与中国一起,共同构成为以中国建筑为核心的东亚建筑。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特别是与西方不同的园林艺术,又开始为欧洲所知,并产生了实际影响。同时,中国建筑早在汉晋时代又接受了主要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外来影响,这些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被中国融化为自身的有机部分。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二十年里,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建筑美学论文:对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美学的价值分析

一、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的“实用性”

重庆多陡坡、峭壁、悬崖、坡地,常年多雾,吊脚楼是结合地形、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作品。重庆吊脚楼建筑平面灵活自由,依坡而建,体型错落多变,建筑对内对外较为开敞,建筑全部或部分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建筑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避免了地面潮气侵入室内。

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这种建筑样式适合各种坡度变化,缓坡地段,平面前移,楼面部分增大,地面部分减小,可以扩展楼底层空间,陡坡地段建筑结构相反,吊脚楼的楼地面比例亦随之调整,非常适合于不规则、起伏变化的山地地形。这种造型的房屋在占地、采光、通风、日照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历经沿袭,千年不衰。

重庆吊脚楼内部结构功能一般为三段式划分:顶层作为储藏粮食用,因为通风,在温室潮热的气候条件下使粮食不易霉变,而且也使建筑的脊下木质构不会因潮湿而污损。底层一般作为堆放杂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底层作为饲养动物的场地,既通风良好,又保障二层空间的干燥。二层为家人生活起居层,在功能上很重要,它是全家活动和休息纳凉之用,作为款待亲朋乡友、谈天说地、观山望景之所。这种“三段式”功能分布,使吊脚楼在虚实对比上,相得益彰:一、三层较虚,二层较实。二层作为主要生活起居层,人的主要活动全部集中于此,与一、三层比较起来,较为封闭,产生了厚重感和沉实感。一、二、三层,无论虚实,在外观及内涵来看,合理、实用、适度。而在房屋结构的处理上,采取在两旁立帖中加柱和增加楼板的厚度,增强房屋的承重能力及稳固性。

“降温、除湿、防雨、通风”是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民居的要求,吊脚楼取材于当地特有的松杉、杂木、山石、黄土,辅助泥、茅草、秸秆,依地形立以木桩,上置楼板为屋基,将前半间房屋托起,后半间凿崖为坪。房屋结构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檩式。木结构穿斗用料细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篾、棕绳扎牢。围护结构多为竹编夹壁墙,双面或单面抹灰,构架采用较小杉木,直接在柱头上接承攘密栽成排架。墙壁围以木板、石板或竹笆抹以泥灰而成。屋顶材料也极为丰富,小青瓦、树皮瓦、泥顶、草顶等,所有建筑用材都就地取用,通气性能好,高湿度季节室内地坪不会结露,成为“可呼吸”的墙体和屋顶。

克服气候与自然环境压力,促生了重庆吊脚楼民居的建筑样式,也造就了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貌的个性、独特的造型美。

二、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的“造型美”

变化多姿的重庆吊脚楼建筑依山就势,顺应地形不损坏原始地貌,与地形地貌有机地融为一体。“或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或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或利用边角,加设披顶;因地就势,增建梭屋……”①山地地形的狭窄险峻,经过巧妙利用而成就了吊脚楼建筑造型的出挑错落之美。

采用歇山式或悬山式屋顶,屋坡不大,却出檐深远,为了减轻视觉上的头重脚轻之嫌,屋顶的正脊在覆盖脊瓦时,两山头加瓦起翘,横向观察成为弧线,彰显了吊脚楼的流动与轻盈。“悬虚构屋”,底层吊脚架空,运用虚实对比,突出其“虚”,使本来造型轻巧的建筑,远远望去好像漂浮山间;采用穿斗式纯木结构的吊脚楼,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顶覆盖小青瓦,外墙和隔断墙面采用竹编夹壁墙,两边用泥包裹,既减轻重量,节约空间,又能起到隔热保温效果,所用材料都是天然生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乡村气息浓郁。在外露的青灰色瓦顶、棕色穿斗式屋架梁柱构件和本白色的墙面,使得建筑体的整个色彩较浅,色调和谐,在视觉上清新淡雅。

沿地形高低差层层布置而形成层楼盛宇的吊脚楼群落,依山就势,采取分街筑台、临坎吊脚等方式,形成起伏变化、表现力很强的轮廓线条和特有的建筑群体风貌,总体空间丰富,天际轮廓优美。

重庆吊脚楼的单体、群落、总体空间布局,俯仰皆成图画。位于地势高处的建筑形成突兀俊俏,与地势低处的建筑相映组合,形成了“前后顾盼景自移”的动态美感,注重屋顶平面的造型与构图,配合地势低处的建筑,在前后顾盼之余,更错落成“高低俯仰皆成画”的立体美感。

除与山体空间俯仰和谐,重庆吊脚楼建筑对环境的充分利用可谓“借景”之楷模:建筑周围之树、林、泉、岩壁、山石均不随意砍削、毁损,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奇妙的线性道路空间,徜徉其间,步移景异。再加上吊脚楼的建筑色调保持建筑木材的原色,不施朱粉,乡土调浓郁,配合山林木石之自然光色,粗粝、朴实、古拙、豪放。曲折小径穿梭,道道涓溪流淌,建筑与自然,盎然生机。

三、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式美”文化组合之“方圆相胜”

所谓“方圆相胜”,指的是建筑物在造型上直线与曲线的配合关系,尤其注重对曲线的强调。重庆吊脚楼的外部造型的最典型特征为“出挑”与“悬浮”,这种形式感来自建筑外观设计中对“曲线”的出色运用,而其更深层次的支撑则是中华传统文明中“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居”有着与“生命”同构的意义,是对人身体的保护,也是人精神的传承之处。中华民族的“家国一体”、“家文化”都强调“家”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与教化。住宅作为“家文化”的具体承载场所,其意义乃祖先崇拜、族群文化的延伸,与传统文化对生命层层接续的融贯,息息相关。由此,中国民居的意义已经超越建筑实用性的层面,而与个体的“安身”“立命”融洽。

儒家作为个体“安身”“立命”的文化宣传者,哲学上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天道观,强调“阳刚”之美,政治学说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强调整体的秩序和组织的严密性。几千年绵延的儒家思想,浸润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建筑方面,强调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注重建筑艺术对人伦道德审美内涵的表达,对建筑的规划布局、装饰陈设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地形气候的限制,重庆吊脚楼民居无法拥有平整广阔的土地,无法形成气势恢弘、空间多变、威严崇高的集中型和井然的秩序性,但从宏观上看,吊脚楼的造型,从屋顶、屋面到台基都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组合的几何形体稳定庄重,除了保障结构的稳定,在艺术感觉中,端庄挺拔。

如果说,儒家美学之“阳刚精神”奠基了重庆吊脚楼民居整体造型的坚固严整,“直线”造型形成了“实”的风格,那么,重庆吊脚楼出挑的飞檐,悬浮的空间感则是道家美学“柔性风范”的赐予。

老子的《道德经》将万物根源的“道”特征描述为 ——柔性,所谓“柔弱胜刚强”中的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③、“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④。与儒家重视阳刚相反,道家强调一切“显白”背后之“隐喻”——“无”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从人到地到天到自然,明确的存在形式越来越模糊,力量却越来越强大,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强大的存在,是最幽深之处的存在。“水”在老子的思想中代表着力量、动感和创造,于是,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曲线、流动性、“沉虚感”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地理、气候等的共同作用,促生重庆吊脚楼建筑采用“不受形制”构造法则,无“堂屋”“厢房”的主次之分,跟坡靠坎,依曲而行,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千变万化。重庆吊脚楼单体的“出挑”之美,重庆吊脚楼群落的“错落”之美,重庆吊脚楼整体空间的“悬浮跌宕”之美,都在诠释着曲线、柔性之美所给予建筑的动感、韵律与节奏,用具象展示着道家自然观的逍遥虚静、淡薄自由、飘逸浪漫。

四、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式美”文化组合之“中和之美”

在天道观上强调“阳刚之美”的儒家与在自然观上强调“阴柔之魅”的道家在审美思想上却统一于一个命题:“天人合一”。《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宇宙与人类社会的永恒存在,是秩序的力量,而秩序的表达方式是“和谐”;《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的外表千差万别,内里却统一于“道”的流变演化,宇宙的运动,大自然的美妙,就是在“道”的衍生下,事物间张弛有度的配合协作。儒家同道家,共同感受到“和谐”的动力。

在“自然审美观”影响下的中华民族,在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中体会永恒性与规律感。儒、道传统,最美山水都被赋予了“中和之美”的特征,“中和美”的核心就是“和”——“美在和谐”。为社会创立“礼”制的儒家,添加“乐”的教化,形成“礼乐”的统一;以自然为师的道家,一方面追求模拟大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注重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生态契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对“和谐”的强调,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共同促生了中国传统建筑内蕴的气质与个性:雅致,平和,自然不造作,奇异不张狂;共同促生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环境的协作统一,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氛围与意境。

重庆吊脚楼建筑是自然环境“威逼”的产物,更是营造与大自然谐和共通之美的典范。“悬浮”于陡峭崖壁的楼体,高挑造型、昂首而立、浅淡色调、青山掩映。吊脚楼的色彩、形状、线条——独特“造型美”背后,流动性、节奏感、韵律美——“排列组合”方法的支撑,源自中华美学对自然美的崇尚,源自人的精神对大自然内质的提炼,源自大自然与人类精神对宇宙之“美”的共性探寻。

自然不只是指户外的云、树、风暴、岩层和动物生活,而且还涉及它们的本性,事物内在、固有的东西,例如材料的本性或一种计划、一种情感、一种工具本性。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将“事物内在的、固有的东西”柔化成为“生命”,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所谓“阴阳五行”的自然观流转入人与万物的共性“生命”,而中国传统建筑更是将“生命”自然观发挥尽致。民间观念是“木吸收天精地气”,树木,是生命的象征;树木的四季变化,说明了生命的运动生长,是成长的象征。以“木”筑居所,寓意人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与日俱生”。

在符合中国传统民居选材、构造的基础上,重庆吊脚楼建筑的较大特色是诠释了建筑与自然的“中和之美”——与山水环境的生态共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阴阳五行学说逐渐发展为“风水学”被广泛应用,从建筑的选址与周围山川自然环境协调的宏观把握,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观体系。风水术将《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奉为经典,在风水师看来,环境的好坏在于“气”的聚合程度及“气”的吉凶,所谓“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玩、崎邪、破碎”。⑥而“气”又非单体之孤立,而是天、地、人,人与环境的对应与统合。天地人作为统一整体之组成,生命的共融性决定了生命间的休戚相关。在中国古人看来,世界的“始基”不是岿然不动的实体,而是流转与万事万物的“气息”,是亦固定亦运动的存在,是“真实”与“虚幻”的凝合。

重庆吊脚楼民居从“三段式”格局的“虚”“实”配合,屋顶、屋面、台基的端正与立体,楼体与崖壁的巧立配合,到色彩同山体的对照掩映,群落与大空间的俯仰成画,无不诠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默契融洽。重庆吊脚楼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神庙、园林,无法拥有细致规划、选址、设计、造型的充足空间与装饰,在苛严的自然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吊脚楼,其所呈现的是对严酷自然环境的回应,其所诠释的是融外在造型、内在组织、文化含蕴于一身的严整建筑理念,是对“形式美”的落实与拓展。

建筑美学论文:美与丑—兼谈当代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 分析了美的主观性、美与丑的相对性并试图对当代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根源做出分析。 关键词: 主观性 美与丑 解构主义 非理性的美

「文本1: 寓言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庄子 . 外篇 . 山木第二十》

「文本2: 讲谈

“我们在讲到关于正确的问题,一位好的裁缝常常用”太长“和”正好“(关于)这些话而不用其它的话,(但是)我们在谈到贝多芬的交响曲时,我们不能说关于它是否正确的话。(在这个场合)是别的东西登场。人对那么不得了的艺术,对他(关于正确)的评价是不能用语言来说的。在涉及到样式的建筑,我们可以说那个门正确(能说)。在这里的问题是你可以评价门。但是在谈到哥特式大教堂的时候,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是发现那个大教堂是否正确—而那个大教堂对于我们来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关于这个问题,利斯有”不存在程度的问题“这样一句名言)(这种情况)全部的游戏都相异。那种相异的状况,根据个人来判断,有人会说”它真棒“,其他的人会说”他给我以巨大的印象“类似的评语”。

——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

「解读:

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古至今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有资格去谈论美的定义,否则,对美的任何论断都是枉然。

我认为美是纯主观的,美根本就不具有客观性。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礼记》里说:“美恶皆在心中。”柳宗元说:“夫美不美,因人而彰。”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美学的代表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有人曾举了个例子来说明美的主观性: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并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美”,是人觉得它不美。在这个例子中,美的主观性充分显现出来了。

通俗一点说,美是人们的一种感觉,那种认为“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是再荒谬不过了。不管是日夜星辰、山川河流、天鹅、蛤蟆,还是卢浮宫的立面,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这种存在的状态可并不添加上天的主观色彩,只是感觉这种存在状态的人,才自作主张地认为是美是丑,对于这种美与丑,人类在某些方面取得一致,就毫不犹豫地认为这种一致是事物的固有特性。蝴蝶鲜艳,又能翩翩起舞,所以人类就认为它美;而蛤蟆皮肤色暗,粗糙,还有可怕的毒腺,所以就是丑。人类是自私的,竟忘了从蛤蟆的角度去审定它是否为美,如果是这样,蛤蟆的肤色及毒腺对它来说是再美不过了。

也许人们会认为卢浮宫的修建有人为的主观色彩,是人类追求美的杰作。这话不错,对于人类,确实能把自己认为是美的形状、色彩、声响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人们把卢浮宫的立面按自己认为是美的形状修建,这种形状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它不能说明卢浮宫立面的美就是它的自然属性。上天是公平的,在上天眼里,这种人类劳动创造与乌鸦搭巢可毫无二分(都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那种美是人类的自我陶醉。大自然所呈现的外貌与美没有必然的联系,河流、原野、旭日、牛羊成群相互融合在一起,这画面你见着了是那样,没见着也是那样,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你可以说,这些画面我见着了我感到了美,没见着就没感到美。无可否认,美的载体是客观的,就是说这种人类的感觉是以卢浮宫的存在为物质基础,是它的存在刺激了人的大脑做出美与丑的判断。换句话说,卢浮宫的存在与卢浮宫是否为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卢浮宫立面的存在是客观实在,它的形状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然而它形状的美丑则是人类的主观感觉。由此可见,卢浮宫的存在与人感觉到的美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有的人眼中,卢浮宫不美也不丑,或者是丑的”(狄得罗语)。存在是存在了,是美是丑则是另外一回事。

「文本3: 神话

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美丑。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圣经。旧约。创世纪》

「文本4: 语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解读:

《圣经》中记载,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本来认为赤身露体是美的,吃了禁果之后便感觉自己裸体是丑陋的、是需要遮盖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人的意念偏离上帝的意念后,丑随之产生。也就是说,当人有了独立于上帝之外的意念后,人的审美标准就不同于上帝的标准了。上帝以为美的,人可能以为丑;上帝以为丑的,人可能以为美。可知丑最初不是相对外观而言的,而是指一种与上帝的意念不同的意念,及其结果。当亚当、夏娃认为自己的赤身丑陋时,真正丑陋的不是他们的赤着的身子,而是他们自己的罪恶的意念,即不同于上帝的意念。他们的罪恶的意念导致了及时件丑的事物——他们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制的裙子(创世纪 3:7)。 上帝认为他们所编的裙子丑,因此自己为他们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创世纪 3:21)。上帝之所以认为他们作的裙子丑是因为他们的裙子没有任何生命的气息。同样,挪亚的赤身和任何别人的赤身一样本不丑,因为是按上帝的形状造的,但他们以为是丑的、不能显露的。

在这里丑是一切与上帝的旨意或标准不相一致的事物。丑的根源则是人的私欲邪念、是与上帝旨意的偏离、是罪恶。而人的私欲邪念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受制于空间。上帝本希望人在超越空间的时间里得享安息,这样人就可以享有上帝赐给的生命,从而可以保持永新和,人的思想则可以是圣洁的、慈爱的、有盼望的。然而,人却要自作聪明,要与上帝争竞。人不听上帝的话,不以超越空间的安息为美,却要受制于空间。空间的有限决定了受制于空间的思想必是自私的、狭隘的、短见的。夏娃偷吃禁果是因为受到了蛇的引诱,又看见了悦人眼目的果子。她要吃果子的欲望就产生于该特定的暂时性的空间。若夏娃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超越现定的空间,进入到比空间更大的时间里,她就不会违背上帝的旨意犯罪了,因为上帝很清楚地说了不可吃那果子,而且上帝的话安定在天,永不改变。

然而中世纪人们从“上帝一切皆美”的神谕里洞察自身时,发现整个社会都是丑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儿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在洞察到自身虚假时发觉“人是天神,人是自己的上帝”;当代人在洞察自身时却说:“人是自己的地狱”。老子也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美与善的成立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由此可以说,现实的美丑间关系是相对的,而且美丑是可以转化的,所以,人们对丑的接纳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

「接纳与消解:

回顾西方美学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丑在传统美学中被拒之门外。古希腊人曾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爱美的人!”无疑他们排斥了丑。因此,他们不惜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不准表现丑!”。而中国似乎一开始就重视丑:诗词中有“老树”“枯藤”“昏鸦”之意象;书法中有“苍劲”“老气”“古拙”之话语。显见,艺术又接纳了丑。而西方传统美学对现实丑的不接纳根本原因是理性主义在拒绝,到了康德《论崇高》时可算“丑”在萌芽,至尼采时代美学领域中宣布了“美之死”时,“丑”从此诞生了。二十世纪上叶“丑”进入艺术殿堂已成为美学发展的必然。美学的首要任务,艺术的较高理想已不再是传统美学中机构的和谐、均衡、统一、完满……,艺术家们往往无所顾忌地展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 描写人们的低级情绪和病态的异化意识,美与奇,美与丑是平等的。当述及某一事物具有“表现力”时,并不一定表明它是和谐的,而很可能是光怪陆离或粗陋不堪的。虽然如此,但只要合乎“口味”,它便具有审美价值。当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世界流行的消费观念相结合,美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便更为广泛,审美也越来越丧失了统一的标准而趋于多元化。

考察当代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 我们便不难发现,时下一股所谓“新世纪风格”(NewAgeStyle)的设计思想潮流正在冲击着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这表现为一种综合的趋势,一种由不同的设计手法揉合形成的折衷主义状态。这种冲击来自于三个方面:后现代主义对象征形式的怀念,对符号学系统的认知和理解;来自于晚期现代主义的高新科技的发挥;来自于新乡土主义的影响。通过对当代文化和人的行为以及与空间结构互动的研究,人们对传统的空间观念产生怀疑,进而产生“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的革命性想法,将希望寄托于建筑乌托邦的理想,力图建立起新的理论框架,重新诠释“建筑—环境—人”的关系。而在这股潮流背后悄然进行的,却是建筑观念和美学观念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解构主义不仅褒扬了思想比形式重要这样一种价值,同时也从反造型和反美学角度张扬了另一些反价值,比如错置比秩序重要,差异比同质重要,残破比完整重要,丑陋狂怪比优美和谐重要,过程比结局重要等。从此意义上看,解构主义建筑对西方当代美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它使非理性的审美意识大举进入到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理性意识统治的区域。建筑的本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既有的文化价值受到怀疑。

库哈斯说:“我们合并的智慧是滑稽的,根据德里达的观点。我们不可能是”整一的“,根据鲍据拉德的观点,我们不可能是”真实的“,根据维里利奥的观点,我们不可能是”存在的“。没有整一,没有真实,没有存在,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呢?其实解构主义不可能真的”解构“的如此彻底,只不过找到了另一种看待人生,艺术和审美的方式而已,找到了另一种表达这种方式的方式而已。解构主义建筑师的目的是要对建筑的本质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的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重新整备。埃森曼对展览建筑功能的问难,摩弗西斯对餐馆功能的消解,都是来源于一种重新定义一切的冲动。例如它在阐述解构主义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的解构“时提到:”无论是古典建筑时代还是现代主义建筑时代,几乎没有一个建筑师会动摇对和谐,秩序,逻辑和的信念,即使是在当代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理性主义建筑师中,也没有一个人会新潮到跟建筑的美国不屈的程度。然而解构主义出现后,一切都改变了,建筑的古典魅力不必说连起码的完整性都不存在了“。

以李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扩建工程设计为例,建筑物本身呈现著凝缩著生命的苦难形态,象被积压歪曲的铁棍一样,有著冷灰色金属外壁,然而造型是从被扭曲的犹太六角星标志而来。那象炸裂的裂痕一样的线型窗户,好似无声的呐喊,暗示著战争给犹太人带来的创伤。与建筑外观相反,室内很暗,只有不太高的天顶线型交叉的光,给人带来速度、极酷和神秘的感觉。在" 两线之间"一文中,李伯斯金就明确告诉我们,他在设计柏林博物馆扩建工程时,非理性思维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说:"要讨论建筑,就得讨论非理性的典范之作。在我看来,当代好的作品就是来自于非理性的美,虽然当它流行于世界,统治并摧毁什么时,总是以理性的名义。非理性的美……是我设计的起点。"

而李伯斯金之所以将非理性的美作为设计的起点,究其根源,我认为应该来自于一种打破秩序和惯性,挑战平庸,拆解中心、建构充满自由精神、富有个性色彩的另类(otherness)美学的冲动。而要达此目的,首先就必须打破现有的规则,动摇理性赖以存在的精神根基。诚如被丹尼尔。贝尔称为在非理性主义运动中"声音最响亮的代言人"的西阿尔多。罗斯扎克说的,"目前最要紧的是推翻那种深受自我中心和理智型意识束缚的科学世界观。要取而代之,就必须要有一种新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个性的非理性能力——从幻想的光彩和人类交流的经验中燃起烈火的能力——将成为真善美的主宰者。"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扩建工程(李伯斯金)

解构主义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美学观念的反思!我们也有必要进行反思:是否只存在单极化的美学观念?还是原本世界就朝着多极化的美学观念发展?在传统美学观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总是喜欢否定那些异质的东西。套用一句先生的话:“世上原本没有美丑,只因为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美丑!”

建筑美学论文: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及时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较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学习,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发展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较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理论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方法。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总结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自然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时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部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流波泛及朝鲜、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广大东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与中国一起,共同构成为以中国建筑为核心的东亚建筑。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特别是与西方不同的园林艺术,又开始为欧洲所知,并产生了实际影响。同时,中国建筑早在汉晋时代又接受了主要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外来影响,这些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被中国融化为自身的有机部分。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二十年里,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建筑美学论文: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及时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较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学习,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发展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较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理论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方法。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总结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自然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时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部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流波泛及朝鲜、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广大东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与中国一起,共同构成为以中国建筑为核心的东亚建筑。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特别是与西方不同的园林艺术,又开始为欧洲所知,并产生了实际影响。同时,中国建筑早在汉晋时代又接受了主要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外来影响,这些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被中国融化为自身的有机部分。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二十年里,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建筑美学论文:现代建筑美学理念及教育思辨

建筑的功能不仅仅是住、行和商等用途,从历史上来看,大量的古建筑更多地承载了铭记时代、彰显历史的作用,长城、赵州桥和故宫等的历史建筑更多地成为了人文历史景点供后世敬仰和怀思。因此,建筑不仅要在功效上达标,更要在美学上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提高生存环境的优美性,提升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归属感。

1建筑美学及其教育

1.1建筑美学的重要性

首先,建筑构成了城市或乡村的轮廓,承载了某一地域和某一时代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象,是时展的轨迹。尤其是建筑的美学取向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人民的价值取向,因此,建设具有时代美学价值的建筑是建筑师肩负的必要责任和重要使命。其次,马斯洛认为,凡存在的人类都本能地具有审美需求。建筑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人文组成,人不可避免地生存在各式各样的建筑环境之中,也必不可少地将审美需求投射至建筑之上。这就意味着只有有美学价值的建筑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才能够诱发个体的积极情绪,才能够促进人类快乐、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建筑美学之于人类文明、之于居所归属、之于居民幸福都有着极大的意义,研究建筑美学价值有着深厚的现实意义。

1.2建筑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1)建筑教育历史发展不足。

在我国建筑史上,建筑多作为“器”而非“艺”,建筑历史上我国较少地将建筑的教育作为正统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建筑艺术有着漫长的历史,却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尽管我国的古代建筑鳞次栉比,但是我国的建筑艺术却没有通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来传承,只是通过师徒式的传授。这意味着我国的建筑艺术教育缺乏的传统,现代建筑美学艺术需要树立正确且高效的建筑美学教育理念方可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和建筑艺术的发展。

2)建筑美学取向多元化。

古代建筑的美学价值大多在彰显皇室的恢弘大气,或者是对当地气候、地形条件的迁就,建筑美学只是贵族人士关注的艺术。然而近现代以来建筑越来越成为一项社会化的艺术,大众希望自己所处的建筑氛围可以反映自己的文化品位,陶冶自己的情操道德,普通大众对建筑美学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国的建筑美学有必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一方面培养多元化的建筑美学人才适应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以广泛的人才资源引领建筑美学取向。

2高校建筑美学教育理念变革

本研究从人认识建筑的不同层次和交互水平提出了建筑美学教育的四条变革路径:首先,坚持“基于知觉原则的建筑美学理念”的本质性理念,人对建筑的审美认识归根结底是人对建筑的体验评价,而这本质上就是人对建筑的美学知觉;第二,坚持“从再造到创造的建筑美学理念”的操作性理念,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的设计规则就是人类思维的发散,人类创造性是建筑美学设计的衡量标准;第三,坚持“从表现到表达的建筑美学理念”的目标性理念,建筑的审美价值并不是虚无的夸张或拟人,而是内在精神的具现,建筑的美应表达人类的创造性和智慧;第四,坚持“从时间到空间的建筑美学理念”的独特性理念,建筑的存在价值应该有其个性化特征,要将时代的印记和地域的风情结合体现建筑美学。

2.1基于知觉原则的建筑美学理念

人对建筑美的欣赏和体会源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觉通道的综合感知,即,建筑的美学表现力依赖于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知觉原则。根据心理学理论,个体的知觉具有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人对建筑的认知也必然地遵循基本的知觉原则。这就要求学生要切实掌握个体的知觉规律和原则,正是整体性的存在,使得建筑美学的设计可以用简单的线条或者不完整的布局形成整体性的美学表达;正是选择性的存在,使得相同的建筑可以给不同心境和文化水平的人带来不同的美学感受;正是恒常性的存在,建筑的美学才能够得到普遍性的认可;正是理解性的存在,才能够体现建筑美的个性化特征。故而基于知觉原则进行建筑美学设计是建筑美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2.2从再造到创造的建筑美学观念

建筑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西方三大艺术形式之一。建筑艺术的高度取决于建筑的美学价值,更取决于建筑的创造性,事实上,众多的建筑正是基于当时当地特点的创造,这种创造是人类智慧的彰显。建筑美学价值的创新性特征不仅仅是对已有故事和已有事物的再造,更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建筑美学观念的教育要基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通过抽象概括、分析综合、迁移和原型启发等方式实现美学的创造,让建筑体现出个性化的独特美学价值。

2.3从时间到空间的建筑美学理念

当代的建筑不仅要体现时代的特征,还要表现当地的民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种族的人民对美的理解和对艺术的领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美学教育要基于当地的民风民情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而不是简单地从时代的进步出发打造大量现代化建筑或者以“回归”为导向建设复古式建筑。只有将时代的特征和地域的风情相结合才能够建设符合人民群众审美要求的建筑,才能够体现建筑独特的美,进而成为时代的刻度,区域的地标,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充满美感的建筑。

2.4从表现到表达的建筑美学观念

建筑的美是在建筑与人的沟通中产生的,传统的建筑美学认为建筑要有良好的、独特的表现力才能够触发人对建筑的注意,形成对建筑的良好印象。然而从人与物沟通的视角来看,美的建筑不仅要通过外在形制来表现其在轮廓、格局和色彩等方面协调一致,而且要人格化地表达建筑应有的“意图”。建筑的表达力就是建筑的构思原意,这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不仅仅是通过模仿来隐喻一些花草树木或者飞禽走兽,这难以构成持久的美。经得起历史洗刷的建筑应该内在地表达其基于功用性的品格,这是建筑审美的高级标准,也是永恒的建筑美。譬如说奥运“鸟巢”不仅是形制上鲜明地表现了巢穴这一直观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和团结友爱的运动精神,这些内在的表达才是一个建筑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代变迁的美学基础。

3结语

建筑的美学价值能够称出时代的轻重,能够满足人民基本的心理需求,能够丈量建筑艺术的高度。鉴于我国没有良好的艺术教育传统,本研究提出扭转建筑美学教育固有观念的四条路径:基于知觉原则的建筑美学理念,从再造到创造的建筑美学观念,从时间到空间的建筑美学理念,从表现到表达的建筑美学观念。

作者:白皓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建筑美学论文:当代建筑美学走向探究

1世界各地都争相建造较高地标建筑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相应的现代建筑技术的研究,人类对建筑高度的不断刷新,如今摩天大楼比比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想在建筑领域经验丰富于世界,寻求不同的建筑美学的发展观。许多建筑师打破了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在建筑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争先建造较高的地标建筑。建筑师们将新颖的设计理念和特色的设计手法设计出独具匠心的现代主义建筑。从19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情只增不减。摩天大楼已经不是美国的“专利”。许多摩天大楼早已打破了40多年一直稳居世界及时高楼美国的纽约帝国大厦(381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挑战建造摩天大楼,并打破了许多西方摩天大楼的高度,如今摩天大楼建造的速度是越来越快,高度也是越来越高。不断刷新着建筑高度的纪录。在中国台北的101大厦以508米的高度鹤立于世界之巅之时,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迪拜塔直冲云霄以它828米的高度整整超出了台北101大厦320米的高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高的摩天大楼建立在大地之上。随着世界各地和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应该承认,建造摩天大楼已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标志性”的象征。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和塑造国家形象角度来看,建造摩天大楼对建筑美学和建筑工程学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以建造超高的摩天大楼来表示国家或地区的强大,在建筑方面产生了以获取文化主权和建筑美学效益的为目的的空间。建筑师们以为追求着这种具有“标志性”的超高建筑,却扭曲了建筑美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建筑很可能成为后人的笑柄。

2对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探索

从20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虽然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上都带来的许多便利,但人类对城市盲目的建设和工厂工业化生产破坏了许多自然资源,比如:地下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等,人们对这些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加快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近二十年,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好坏大部分因素都是由生存环境质量的优劣来决定的。所以在对建筑美学发展到今天,建筑师在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上的建造和探索引起了当代人类的重视。如今,许多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都融入了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比如,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生态建筑的范例,它是由著名建筑师杨经文设计,建筑采用了多种手段来利用自然能源,首先,本建筑设有一个空中花园,从一个三层高的植物绿化护堤开始,这样空中花园里的绿色植物可以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含氧分的工作环境空间。其次,每层办公空间都设有对外阳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门,通过这种设施人们可以很容易的控制建筑的自然通风。再有,建筑设计很巧妙,它有个核心筒是被房间所围合而成的。通过这样巧妙的围合方式,在建筑中可以创造出许多的交流空间,这样在建筑中就避免了黑暗空间的出现。另外,设计师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通过大面积的运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为在建筑中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自然的工作环境。设计师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很好的利用建筑本身的形态把建筑和自然进行融合,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创造出一个生态和可持续的建筑,体现了在如今建筑美学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对生态建筑的关注。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最有效的方式。生态建筑的设计是城市美学或建筑美学新的发展道路,更是城市建设最理想的方法。

3建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

城市的建设就其本身的形式而言总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是一种去自然化的建构。无论在任何规划用地上建造城市都是对自然的侵犯,对原有的自然的生态系统或多或少都有破坏。如今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也归因于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广泛推广和运用。也就是说,在当代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空间景观的建设,在生态建筑成为城市建设设计的发展方向之后,建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已成为设计师所探索新的城市建设道路。当今社会,城市景观空间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设计手法也推陈出新,让人目不暇接。不得不提的是棕榈岛的多维立体景观,利用填海的方式造岛,将一幅巨型的大地艺术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再加上对岛的精心布局,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以海岛为主题的公园,梦幻的海景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令人惊奇不已。棕榈岛的这种多方位立体式的设计手法让人们体验到了什么才是的城市景观空间。所谓景观化的城市空间,是一种技术性的景观和自然化景观的相互融合的景观空间,而库哈斯对其定义为自然化则是比较片面的。城市景观空间不单单是与城市的生态维度或者是可持续发展维度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应该是作为生态理念的伴生物,而应是当今时代人们的泛审美化的必然的结果。

4结语

从建筑美学发展的近二十来年来看呈现出了多种形式,我认为,就建筑美学主要的发展方向来说,主要表现在上述的三个方面。建筑的形式美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美,它不仅够给人呈现一场视觉盛宴,也能给人以心灵安慰。建筑的艺术内涵则是其独特的内在美,能够激发人类对于现实生活的热情。时代日新月异,无论是人的行为习惯还是审美标准也随之变化。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地因素,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上和功能上的纽带,使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

作者:张志强 吴佳玲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及建筑设计结合探析

摘要:建筑工程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建筑美学相对比较具体,而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结合,有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思维,并结合人文环境、现代建筑结构以及地理位置等设计出满足居住需求的建筑。本文阐述了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的要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美学;特征;建筑设计;结合要求;应用

1建筑美学的主要特征

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比较具体,所以其具有的特征比较多:比如一块材料的色质、质感、形式能产生美感;结构形式也能产生美感;整体形式能产生美感;一个空间形态也能产生美感;有时立面构图能产生美感;有时一种构造也能产生美感;建筑的内部和外部都可以给人产生美感;最直接的表面形式是外部美感给人感觉,通过外部的观感可以看到建筑的整体风格、朝向,高度、周边环境等,通过外部往里面看,建筑内部的细节构造让人们的情感可以升华,对于住宅有种亲临家门的感觉。对于商业建筑而言,有一种享受的感觉,给人以自由、解放的感觉而产生美的快感。

2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①建筑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建筑比例与建筑美学息息相关,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都存在比例关系。恰当的比例会让人感受到建筑物协调、。通常呈现美感的建筑物,其中所有主要尺寸比例都相同。②建筑美学在建筑内部布局中的应用分析。建筑设计中的布局分为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规则布局序列设计不仅能呈现出明确、爽直和庄重的建筑设计空间。同时,能促进和凸显建筑风格,给人们建筑美感。而不规则的形式,让建筑设计显得灵动,充满活力,从而体现出房屋设计的风格和形式。不同功能的建筑运用不同的序列设计能给人们美感暗示,同时能促进生成协调统一的建筑氛围。建筑的结果是空间的形成,空间艺术的形成基于建筑结构的合理序列,建筑设计与美学的结合在内部布局上的体现上主要表现为使用功能序列和美学序列的结合,使用功能序列能保障空间得到较大限度的利用,美学序列能保障房间布局上的美感,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要把握好建筑里单项元素,使其独特的排列组合,从而营造要求的美感。

3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要求的分析

(1)均衡性与稳定性要求。建筑设计中的均衡性,要求强调其均衡中心。建筑稳定性指建筑上下整体间存在的一种轻重关系,通常建筑上部分结构小,下部分结构大,那么这种由下往上逐层缩小的设计手法则极易获取稳定感。建筑的设计手法随时展而发展,使得底层架空设计的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广泛,这类建筑结合例悬臂结构特性,采取粗糙的建筑材料及浓郁色彩,使得建筑底层质感、厚重感等大幅度增强,同样也能够达到稳定性效果。并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体量高低、大小以及材料质感、颜色深浅等各不相同,建筑所表现出来的轻重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材料粗糙、体量较大以及实体、色彩较暗的建筑,给人的感觉比较沉重;而材料光洁、体量较小且色彩明快、通透的建筑,就会给人轻快的感觉。因此要想建筑的设计有效结合美学,首先就应当使二者稳定与均衡的效果,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的稳定,例如:老北京的四合院就是类似于此类稳定及均衡,这种四合院的正房为主房,其占地面积较大,高度较高;与住房对称的就是倒座,和正房相比较倒座占地面积较小,层高要低,这样就凸显了正房与厢房之间均衡性。(2)统一协调要求。主要表现为:①结构设计和美学统一协调的要求。建筑设计的首要目的需要满足建筑使用性能,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体现美学特征,也就是说不管采取何种建筑方式都必须使其结构与美感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站在结构美学设计的角度来看,部分结构处于重要位置,对建筑整体美感的影响较大,而部分结构对建筑整体的美学效果影响较小,所以房屋结构的美感设计应当要区别对待,有主次之分。因此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a.房屋的次要部位的设计应当从属于其主体部位;房屋的较低部位应当从属于其较高部位。b.房屋各细部构造形状需协调,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满足建筑美学要求。②色彩与美学统一协调的要求。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巧妙运用及搭配能够使建筑从整体上看起来更和谐统一,利用色彩搭配是设计及美学互相统一协调的常用方法。首先应当为建筑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建筑的年代不同选择与之协调的建筑材料来装饰,进而达到整体、统一之效。近几年来,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开发,各种颜色的建筑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当中,从而通过鲜艳、多样的色彩来烘托出建筑的美感。(3)序列性要求。建筑美学讲求空间与结构序列,如果需在建筑设计更好地体现美学的原理和特点,就必须体现美学的序列性。首先应该设置建筑的单元,使建筑整体能够得到完整而科学地划分,以功能和结构关系定义建筑的序列,以审美的角度使序列得到有效地结合,做到地统一。应该在建筑序列中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上一序列应该与下一序列做到有机衔接,每一序列都应该自然而平顺地开始,实现整个序列的艺术和美学风格,在序列的结尾处应该集中功能与艺术的精华,做到这个序列的完整,进一步体现建筑的美学特点和内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结合,能够将实体艺术与设计美学巧妙地融合。随着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环境要求、建筑美感要求逐步提升,必须加强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合理结合,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建筑美学论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美学研究

摘要:建筑美学自兴起以来发展迅速,东西方建筑美学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氛围中,不断发展,最终形成各自的特点。建筑美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巨大发展前景,值得每一位水利人不断地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美学;水利水电工程;价值;发展前景

1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美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反映一个时期、某个区域、某种文化氛围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人们对建筑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建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具有一般艺术作品的美学规律,在其迅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独立的美学法则。但是,建筑美学法则不能反映具体的建筑创作,建筑艺术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并不是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进行判断”的纯粹美[1]。

2东西文化中的建筑美学

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东西方建筑美学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具有深厚的哲学根源,同时又偏于追求道和伦理,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多民族的特点。而西方传统美学,则更多的追求规则和简单。对于现代建筑美学而言,西方建筑更偏重于客观因素的科学分析,如地基的稳定性、建筑材料的强度等,同时更加关注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在建筑中运用新材料、开发新技术,从而彰显民族和时代的个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建筑美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了大批框架结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大体积钢结构建筑物,很多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欧式建筑,忽略了建筑物民族化、地域化的重要性[2]。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美学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源远流长,从大禹治水,到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再到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彰显着我国几千年来积淀的人文气息和建筑美学。就人文而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从立项到建成投产,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筑美学深受人文的影响,自然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由于我国建筑美学长期以来深受哲学的影响和追求伦理道德,我国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整体上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把工程和艺术的界限划分得比较清楚。工程本身是一门艺术,虽然不可能像艺术作品一样给人感官上的震撼和精神的享受,但是如果能够在工程上运用建筑美学并且融入艺术的美,将会使工程发挥其较大限度的效益。整体而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迅猛,涌现了一批批经典的工程,但这众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了我国水利人的智慧和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在建筑美学上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4建筑美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价值

建筑美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经济价值。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如果能够在考虑工程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恰到好处运用建筑美学,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工程的价值,带来多方面的效益。我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巧妙的运用了建筑美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出了深厚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为整个四川盆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美国著名的胡佛大坝,在设计上结合了西方的建筑美学,同时与美国西南部特有的自然风貌融合在一起,不仅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就业和经济问题,后来也成为了美国大坝史上的传奇。近年来,美国著名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也在此处取景,使其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3]。巧妙的将建筑美学融入到水利水电工程中,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推动一个区域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发展,将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美学的价值都更好的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运用建筑美学是十分必要的。

5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筑美学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我国水电事业的高峰期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国水力资源丰富,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水力资源有待开发,建筑美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及时,巧妙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美学与社会主流文化,体现社会的人的主流思想与建筑美学的关联[4]。第二,更加注重建筑美学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做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三,更好的在建筑美学中融入人文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升华“上善若水”的境界[5]。

6结语

水力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当今“节能减排”形势下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资源。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开发水力资源的一种措施,能有效的开发水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造福人类。但是如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巧妙地结合建筑美学,使水利水电工程在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体现出工程的艺术美、建筑美、工程美,是值得当代每一位水利人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建筑美学论文:侗族鼓楼的建筑美学

形式和谐:人与自然的艺术交织

侗族鼓楼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它不仅凸现出侗族建筑师们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美的追求。黑格尔在论及艺术的独创性时,曾这样表述:“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3]建筑艺术的美,首先体现在建筑形式的和谐上。所以,许多的建筑物,都十分重视其形式的和谐。而这种形式和谐又是通过形式美、自然美体现出来的。所谓形式美,就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审美特性。”[3]178这种美感,实际是一种抽象意蕴。能工巧匠们修建鼓楼时,没有统一的图示或图纸,仅凭一根“香杆”(竹片)和“线”(竹条)画着“V(上)、≯(中)、Z(下)”等数码做标尺和标识,便能魔术般的建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鼓楼来。这种建造鼓楼的工匠技艺,一直流传到最近几年来新建鼓楼的工匠手里。

“形式美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形、色、声、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比例、调合与对比”[4]182等诸多方面,而这些特征在侗族鼓楼中一应俱全。在上述形式美的审美特征中,侗族鼓楼最主要体现在“形”的方面,按照有些学者的看法,所谓“形”,“概括地说就是点、线、面、体。线是点移动的轨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直线表示刚劲、力量。曲线表示优美、柔和、流畅。……直线平列表现安稳,直线交叉成折线,表示突然和激荡。事物可以根据其线条的不同变化表达不同的审美需求。”[4]179一方面,从建筑结构来看,侗族建造鼓楼所用的柱子、枋、板、椽子都是直线形,是满足形式美的审美特征的。对于每一个侗族村寨而言,建造的鼓楼必须高出寨子中所有的房屋,故而我们今天在侗寨中所见到的鼓楼都显得伟岸挺拔,错落有致,给人一种人与鼓楼自然和谐的美感;另一方面,从鼓楼的形状来看,侗族鼓楼纵剖面左右均衡、对称,横切面也呈中心对称状,具有典型的对称美特质。鼓楼“形”的重要体现形式是雕塑,它主要镶嵌在楼身各层的翼角、顶层、屋背、檐下及门枋上。雕塑用的材料有扁铁、桐油、石灰、纤维材料等。雕塑的内容,在翼角上多为类似仙鹤状的鸟的图形,在楼顶屋背塑有龙,楼身下部的及时及第二层的隔板多塑有龙、猴、虎。如贵州省黎平县纪堂鼓楼底屋呈方形,上为八角形,共有九重檐,为四角攒尖顶。宝顶为铁制,下为如意斗装饰,屋背白色,翼角高翘,装有套兽,塑有狮、虎、凤、猴、蛇、虫、鸟等动物。楼上及时层与第二层屋檐之间有“二龙戏珠”木雕,大门上有“幸福堂”金字匾额。[5]20-27此外,在湖南省通道县马田鼓楼、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马胖鼓楼、贵州省从江县则里鼓楼等分别雕塑有飞龙、麒麟、千年鹤、“双龙抢宝”浮雕等等,这些雕塑装饰,不论用博大精深或波澜壮阔来形容,都应该是不过分的,其艺术价值也是堪称瑰宝。

“色”是侗族鼓楼形式美特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侗族鼓楼色彩的使用上,不管是雕塑或是绘画,其色彩均以绿色和蓝色居多,黄色次之,同时也会拌有其它色彩。这些色彩恰到好处的使用表明了鼓楼画师在运用色彩的调合技艺方面是独具一格的。人们在观赏这些雕塑和绘画图案时,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侗族鼓楼的绘画来看,彩绘又集中体现了鼓楼“色”的特点。彩绘主要是在封檐板、枋梁以及第二层的板壁上,其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犁田、村民扛火药枪上山打猎、“雀堂”捕鸟、汽车、马车、拖拉机和自行车在公路上奔驰;“踩塘”、斗牛、芦笙集会、“行歌坐夜”等等众多丰富的民情风俗;侗乡的自然山水、家畜、家禽、鱼类、野生动植物;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楹联等都被技艺高超的画师们浓缩定格在鼓楼的画面中,是研究侗族文化的原始资料。此外,还有一些装饰品如牌匾、石碑铭文、水牛角、木质对联和在文体活动中荣获的奖状等物,[5]20-28整体显现出构造精细、形式和谐、图案精美的特质。从上述雕塑和彩绘这些装饰艺术来看,开放与古朴的嫁接、现代与传统的依存、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动感与静物的掺杂、色彩与线条的交织、典故与人物的匹配、房舍与山水的协调、神情与行为的和谐、汉风与侗俗的默契、简练与繁盛的唱和、寨邻与亲友的诚信等,在鼓楼装饰艺术中一一展现,将侗族百姓“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表达得淋漓尽致。侗族鼓楼里的这种高超的装饰艺术,不仅仅给人带来无尽的美的享受,而且在享受这美的过程中,更令人吮吸到了侗族特有的人性自然美。

我们日常语言中的自然美和侗族鼓楼所体现的“自然美”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日常语言中的“自然美”,“主要以其感性形式引起人愉快的美感。一般而言,审美对象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但是自然美的内容比较模糊隐晦,而其感性形式则鲜明清晰。人们往往是享受着自然的色、形、声的美妙及其排列组合的神奇。”[4]151侗族鼓楼的美虽然也涵盖了日常语言中“自然美”的审美元素,但显然又超越了自然物带给人的美感,“而且还超出了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如治理过的江河、驯养过的禽兽、绿化了的沙漠,盐碱地变成良田等),即人化的自然美。”[4]147-148所以,侗族鼓楼的自然美,除了“形式美”的特征外,更主要的是它展现了人们由内在而生发的众望所归、顶礼膜拜的信仰心态,这样一来,侗族鼓楼的美,就把形式的美感、自然的风光、建筑的社会功能等融为一体,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交织的审美特征。

物理和谐:结构与质料的统一

在侗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锦鸡翅膀凤凰尾,比不上侗家鼓楼美。”它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侗族鼓楼美的赞叹。之所以能够引起美的称赞,不仅是因为其形式美的特性,还在于鼓楼的结构与质料所构成的物理的和谐。侗族鼓楼的高度少则1层,最多达29层(从江鼓楼,高46.8米,每一楼层的平面呈正八边形,耸立在从江县城郊的都柳江畔,于2005年11月建成,是我国目前较高的一座侗族鼓楼[6]),鼓楼楼层的平面总体上以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为体征,其顶部不仅有悬山式和歇山式,也有多坡面攒尖顶等形式。侗族鼓楼一般都由主承柱支撑,主承柱多为杉木,在使用数量上不尽相同,有使用一根作为主承柱的,也有用四根和六根的,最多的有用八根的。侗族鼓楼的设计、建造者都是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匠师们在建造鼓楼前,根本不需要设计任何图纸,手里的工具只是一把木角尺、一棵丈杆(一种尺度)、一节墨斗、一支墨纤(沾上墨斗中的墨之后当作笔使用)以及斧、锯、凿等民间流传的古老建筑工具,实用而简单。建造鼓楼时充分利用杠杆原理,以杉木为主材,凿榫衔接,无需一钉一铆。从表面看来,鼓楼的形式虽然各式各样,但其构造却有相通之处:支撑鼓楼的落地木柱有4棵、6棵,也有8棵、12棵,多者有14棵和16棵不等,这些木柱都是比较均匀地落在同一个圆周上或同一个圆心的两个圆周上。因为侗家人认为奇数寓意吉祥,故他们建造的鼓楼层数均为奇数,有3到29层不等。侗族鼓楼顶阁的艺术性色彩较浓,形式多样,既有歇山式、悬山式,也有多角攒尖式,瓦檐还有密檐式和疏檐式。顶阁与楼檐的多样性艺术特质丰富了鼓楼的外观,增添了鼓楼的艺术感染力。

然而,这样的结构艺术,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能够体会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那虚无的空间。构建出这样的空间,才是侗族鼓楼艺术美的最终目的。正如侗家人在庄重场合和节庆日寨老们唱诵赞美鼓楼的歌词那样:“鼓楼高威威”。侗族鼓楼从底层到顶层都是中空的,好似一个竖立着的大音箱,能够烘托出侗家人演唱侗族大歌时悠扬嘹亮的歌声与大自然的共鸣。这种中空的建筑结构,比较容易将侗家人聚众议事时击鼓的声音传播很远。透过鼓楼的横向观测,每相邻的两个楼层之间没有遮挡物,风力可以横穿鼓楼,不受阻拦,对鼓楼不会造成伤害,所以至今未有听说过一栋完好的鼓楼被狂风刮倒的例子。这种建筑结构从外部看,高大雄伟,而内部又将中国古典艺术中“重虚”的传统发挥至,成就出一种巧夺天工的建筑美。建筑艺术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兼具实用和审美的特点。它通过体形、比例、质感、色调、韵律等空间组合或某些象征手法构成乐曲般的形体结构,反映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精神面貌、情趣、理想。因此,有人称建筑艺术为“凝固的音乐”,而侗族鼓楼更是“凝固的音乐”中生机勃勃且古朴悦耳的佼佼者。正因为如此,侗族的鼓楼建筑才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侗族鼓楼的整体建筑特色呈现出结构与质料相统一的特色,这样不仅保障了鼓楼的实用功能,更是在空间上显示出浓郁的美学风格。物理上的和谐把集体精神和人文理念有机融汇至鼓楼的外在形式之中,并且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把民族文化体现了出来,在审美体验中给人深刻的领悟与思考。

文化和谐:社群关系的融通

“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的生存和发展,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社会规范总和。”[7]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由若干个层面构成,每一个层面的文化因子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文化因子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构成一种文化网络,各文化网络间相互连接,构成了文化整体。[8]鼓楼在侗族社会中,不仅承载着的侗族文化,而且还是各种侗族文化的聚焦点和传播地,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和谐。这种和谐大致有六个方面:

(一)歌以言情,舞动其形。侗族村寨大多聚族而居,一般一寨一姓,也有数姓一寨的。长期以来,侗族鼓楼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功能,使侗族社会一直处于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侗族鼓楼不仅是“合款”集会议事的场所,也是宗族和村寨的标志及公众休息、娱乐的场所。因而鼓楼除了宗族“合款”以规约人们的行为外,还承载着侗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歌谣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侗家山寨被誉为“歌的海洋”。明代邝露《赤雅》载:“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①“长歌闭目,顿首摇足”是指男声演唱侗族大歌时的情景。因为侗族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暖心,哆耶暖村”(“哆耶”泛指侗族人集体载歌载舞)。在侗乡是人人唱歌,处处有歌,事事用歌,唱歌成了侗家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精神生命延续的必需。侗家儿女祖祖辈辈在鼓楼里练就了一身唱歌、跳舞的硬功夫———能在不同的场合与环境中灵活地即席措词“对歌如流”,其声调也能与歌友的声调“相映成趣”。鼓楼对歌是“哆耶”活动的高潮,歌逢对手时,不仅通宵达旦,有时要连唱几天几夜。人们在“哆耶”活动中,不仅得到了一种高超的艺术享受,而且还在这一活动中使艺术得到高度的协调,进而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社会和谐图景。“哆耶”就是这一社会和谐的好脚注。

(二)传授知识、聊天娱乐。鼓楼是侗族百姓的娱乐场所。人们休息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聚集在鼓楼里面和外面的鼓楼坪唱歌吹笙、跳舞、踩歌堂。歌谣文化是侗族鼓楼承载的文化因子之一,青年人通过在鼓楼里对唱,不但可以寻求到自己的知音,而且还能让民间歌谣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弘扬。侗族男女青年在鼓楼里以歌为媒,成就了他们的共同心愿。在摆故事、聊天、唱歌等传授知识的途径中,主要还是通过歌声向后辈传授历史知识和生产技能。谈斗牛、斗鸟的趣事(包括传授饲养斗牛、斗鸟的方法)以及议论以往的战绩,预测明天的胜败,等等,都是在鼓楼里的欢悦之中得到传承的。

(三)信息传递、击鼓报信。击鼓报信是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与野外城墙上烽火台的作用相当,只不过一个用鼓声、一个用火光而已),由来已久。清嘉庆年间的《梦广杂著》有“……每寨必设鼓楼,有事则击鼓聚众”。据有关史料记载,侗族鼓楼最早也是用来报信御敌的。有史料记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流地方“村南通黔,村北通楚,各建鼓楼一座,取戍鼓戍之,遗制也。”至今仍流传在侗乡各地的传说,也可以作为佐证证明鼓楼的这一用途。现在仍有不少鼓楼置有一面皮鼓,作为召众集会和报警之用。鼓声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号令,是有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如鼓声密集而长久不断,表示呼救;如鼓声密集而短促,表示情况紧急等等。遇有重大事件,登楼击鼓召唤,众人闻声而至,众村民还可从鼓声里得知是警是喜。同时,只有寨老或款首才有下令击鼓的特权。

(四)聚众议事、排忧解难。美国学者摩尔根在考察美洲土著人的住处时提到:“家庭在各个发展阶段是个很软弱的组织,其力量不足以单独对付生活斗争,因此要几个家庭组成大家户以求得庇护。”[9]侗族人的社会生活的演进也是这样的。因此,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侗族就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组织———“款”。“侗款”“在侗语里是‘法律条款’之意。侗款包括立法、司法一整套的侗族法律体制,实质是原始军事联盟、司法职能机关和群众专政相结合的社会组织”。[10]侗款的形式有“小款”、“中款”、“大款”。“款”的首领被称为“款首”,是由每个村寨的寨老充当。“款首”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召集款内群众制定“款约”,而“款约”的内容则是对村民的一些不良行为的约束。“款约”制定出来后,款内群众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如有违反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某一个村寨遇有大事发生,“款首”就会亲自跑到鼓楼击鼓,召集全村人到鼓楼来,集体进行商议和表决。“款约”一切争端和纠纷也都由寨老或款首召集当事人和其他人员在鼓楼里集会解决。一些本寨及本族人举行的祭祀仪典,也全是在鼓楼里办理。寨老及款首没有特权,平时做自己的事情,有事召集众人民主协商解决,并无报酬。侗族的习惯法,就是款规款约,全都是在鼓楼里订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款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在侗族鼓楼里订立出的“法规”,就成了侗族百姓生活、言行的准绳。

(五)迎宾送客、互敬祈福。鼓楼是侗族村寨众人共用迎宾送客的地方。侗族有全寨人结伴作客的习俗。客人来,全寨(或全家族)人都到鼓楼迎接(或到寨子门口迎接引进鼓楼),并隆重招待,相互对歌敬酒,寨老代表全寨笑纳客人馈赠的礼物。这相当于一个迎宾仪式,然后分散宾客到各家各户安排食宿,同时也将客人馈赠的礼物全都分发到各家各户。客人告辞回家的时候,全寨人也在鼓楼里为客人举行欢送仪式,相互对歌敬酒和回赠客人礼物。其对歌内容大致为:客人向主人道谢,并邀请主人去自己的寨子作客;宾主相互祝贺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寿年丰之类的话语之后,主人祝客人一路平安,互致祝词,对歌互答。由此,我们可以说,侗族鼓楼象征侗族百姓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文明风尚,是恰如其分的。

(六)道德标尺、精神图腾。侗族鼓楼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安全与心灵的归宿感,让人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余,也不会产生精神空虚。这样的公益观念,能够在长江以南及秦岭以南广袤秀美的山川之间,长久流传兴旺至今,是侗族百姓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创见。首先,凡建有鼓楼的侗寨,寨民们都要民主公推专人(叫做“传事”)负责管理鼓楼,包括对鼓楼的洒扫庭除。上山砍柴以保障鼓楼中央火塘(坑)里的火日夜不熄。在鼓楼里有从井里挑来的凉水任人饮用,有自编的草鞋供路人自己取用等等不一而足;其次,如果村民拣到失物,不知失主是谁,便放在鼓楼里,任失者来认领。如果本寨上有会一点医术的人,有的还自己经常准备一些常用的、从山上采来的草药,有时在家中、有时在鼓楼义务给人们看病下药。这一切都是不花钱的公益慈善,是一种道德与精神的体现。(本文作者:杨毅 单位:武汉大学)

建筑美学论文: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美学的影响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体系和独特的美学体系,这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美学思想,奠定了建筑设计的美学基础,更使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得以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美学风格,逐渐影响着现代建筑的美学设计。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建筑

美学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风格迥异、思想多元的文化的发展史,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文明的发展进程。建筑设计作为最能体现本民族独特文化风格的一种载体,它直接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度影响,它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是建筑内在的灵魂。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新科技、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影响着这会的进程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受全球化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学的制约,它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当今时代,如何能在经济、科技、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怎样保持和发展属于我们本民族的传统美学和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美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中国传统美学理念

当下,从世界各国来看,越是顶级的建筑设计都离不开文化底蕴支撑和影响,否则便失去了建筑灵魂。中国传统美学的起点是从老子美学开始。数千年来大量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玄机独具、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这个体系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思想上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这些美学思想无不体现在古代建筑的设计上,并不断的影响着今天的建筑美学设计。(1)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髓指导和影响着现代建筑美学设计。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风格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学思想,在诗词文领域、绘画领域、戏剧领域、音乐领域、书法领域、哲学领域中,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学思想无不熠熠生辉,大放异彩。也为我们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思想指导和美学指导。(2)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如果能再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这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展现本民族的伟大风格。(3)中国古代建筑美学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中国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程技术,就是和西方建筑比较起来,也是极其特殊的。许多建筑物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艺术的大宗遗产。中国建筑的美学意蕴除了呈现在它的结构方面,更呈现在它独特的思想灵魂上。中国古代建筑已延续了两千多年,且流布范围极广,虽杂收外来影响,但却保持了独立的结构体系,且已积淀为一个独特的艺术系统,蕴含了极强的美学意蕴,值得我们好好体味。现下,如果能不失时机的将这种思想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很大的传承。

2文化传统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文化与设计密不可分,建筑设计无时无刻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设计理念、设计者和大众的思维方式、设计的外在形式、设计的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因而,不得不说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非常之大。在现代设计中,即便一部分设计师,只顾追求前卫、另类,抛弃了传统文化传统美学思想,他们本以为以“异”取胜,结果恰恰相反,另类的设计,让大众无法接受,倍感别扭。这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之深。同时也反映了无论是文化思想还是建筑思想,它们本就一脉相承,互相影响。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支撑,建筑便失去了灵魂,更是脱离了民族发展的历史。

3如何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式现代设计美学

当下,国内少数设计师在尝试中国风格设计,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在设计上要体现和发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思想。我们欣赏和推崇“高雅”、“别致”、“和合”、“中庸”、“天人合一”的设计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老庄美学宣扬的“恬静淡泊”思想的影响。因而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传统思想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否则就远远脱离了文化根基,同时也不能取悦大众。要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设计的自然融合,设计者必须首先做到对传统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学习,必须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设计的理论支撑。其次传统美学思想应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设计思想,无不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方向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设计与文化有机的结合。其次作为一名现代建筑设计师,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挖掘。又要适当的取其精华、抛其糟粕。形成当代既有传统又具现代感的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总之,从古至今,建筑设计永远都和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国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密不可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都必将与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当代的建筑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想在世界范围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下意识形态紧密结合才能另辟蹊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美的方式展现在每一幢建筑上。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形式及美感法则研究

摘要:无论在中国或是国外,建筑美学都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在建筑美学形式中,美感法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设计的美学含义,然后结合实际例子,探讨了建筑美学形式中体现的美感法则,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美学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美学;形式美感法则;作用

1建筑设计的美学含义

歌德曾经说过:“建筑就是凝固了的音乐。”建筑是工程艺术的主要属性,其美学形式能够决定其艺术表现力的大小以及品质的优劣。建筑属于视觉艺术作品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必须和建筑美的定义及建筑美感法则紧密联系起来。建筑美学是建筑学与艺术美学的一项关键性分支,重点探究的是建筑领域当中有关美的问题。建筑美学具有两重属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在建筑语汇中,其主要表述的含义都树立在建筑空间系统当中。所以,建筑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体现在建筑技术的美学价值和功能方面,也是其余艺术形式没有具备的特点。建筑美学价值也和其余艺术有着一定的共性,拥有多元化人文特色,这也就是建筑的艺术性原则以及美观适用的原则。

2建筑美学形式中体现的美感法则

2.1稳定与平衡法则

稳定和平衡属于人在视觉上产生的直观体验,其主要表现于建筑立面构图方面。建筑的立面构图通常都有一个重点,如果这一重点位于构图的中间位置,并且两边是相互对称的,那么就可以称之为静态对称平衡。但如果该重点不在中间位置,而总体看上去依然可以让人产生稳定的感觉,那么这种就称为静态非对称平衡。和静态平衡对应的概念即是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利用了变化性的线条、韵律等,给观者带来起伏波动之感。

2.2比例与尺度法则

比例和尺度在建筑美学形式中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若能构造出的比例,会使观者看到的画面比较真实而贴切,不易产生扭曲变形之感。例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地展示了比例、尺度以及透视之间的联系。神庙从平面看上去是一个长方形,立面则由八根多里克柱子与三角形组成。其柱子由柱脚至柱顶都是逐渐收缩的,充分考虑到了比例的问题。此外,巴黎圣母院也十分讲究比例和尺度。其以水平三段式和垂直三段式,把立面划分出来。同时左右两边的高塔又和中间较矮的构造产生尺度对比。在入口处还设置有透视门,正中间设计了玫瑰花窗和人物雕像带,其比例不一,使整体构图看上去有变化之感。

2.3节奏和韵律法则

在建筑形式中,单一或是多个元素反复出现,就称为节奏和韵律。这一法则在中国与外国的各种建筑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我国古代所建的塔,依据其形式上的差异可划分成5大类别:喇嘛塔、单层塔、楼阁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在这5大类别中,都有着节奏和韵律的表现。如北魏时期的嵩岳寺塔,就属于密檐式塔,其密檐出挑全部采用了叠涩的形式,外廓又进行了缓和的收分,整体呈现出微微凹陷的形态,将建筑的节奏及韵律表现得非常到位。

2.4布局的空间排列法则

布局的空间排列法则多体现在建筑群体组合当中,而在我国的古代园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皇家园林中著名的圆明园、颐和园等,都在整体上呈现除了尺度较为宽广的布局和层次感,显示出富有美感的空间排列。私家园林则大多分布于江南地区,比如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等。特别是苏州留园,属于小尺度布局的代表建筑,整个园林弯弯曲曲,入口也是一个十分窄小的通道。后来漫步前行,眼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而北京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又有所不同,其中轴线经过金水桥伸进天安门内,之后又再度敞开,过了端门到午门之后形成狭道,之后再经过“前三殿”与“后三殿”,不断重复,就如同一首变奏曲,到达御花园。因此,关于建筑美感法则中的空间布局排列法则,能够起到变化的作用,使建筑内涵更为丰富。

2.5单一几何形态法则

单一几何形态法则是利用了相对简洁的线条组合,为观者呈现出清晰明了的审美画面。比如,在建筑美学形式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单一几何形态包括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运用这类几何平面图形进行建筑物外观的整体构建,可以将建筑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画面。一般较为经典的建筑范例,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单一或是多个简洁的几何图形。比如罗马的万神庙,就是一座整体为长方形的庙宇。其中包括了纵深的前走廊,可以将其视为由方形平面和圆形构成的组合体。而整个庙宇又属于单一空间和汇集式建筑构图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罗马穹顶建设技术的典型例子。按照罗马当时的风俗,建筑物的穹顶是天体的象征,而在其中间设计一个圆形的洞,就象征着建筑和自然、世俗的和谐统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美学也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能力日渐提升。建筑形式美的法则经历了十分悠久的发展历程,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如今人们要进行建筑美学形式的研究,就要踏着前人的脚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及拓展,跟随时代的变化积极探索建筑形式美的法则,使建筑领域不断完善和进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