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摘要:为支持建筑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如鼓励教师到建筑企业或施工现场参与实践、增加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等邀请从事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师要学校做讲座,做兼职教师。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施工技术专业群建筑工程论文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建筑施工技术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起点,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典型案例或虚拟项目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在动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中,本课程内容选择土方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等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实践项目的作业程序安排教学计划。本课程总课时为72课时,4.5个学分,计划16课时为课外学时,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相关任务。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框架和内容

2.1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核的依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课程定位。②课程教学目标。③课程教学内容。④考核方式与标准。⑤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⑥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2.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内容

2.2.1课程定位。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中层分立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主要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中,能胜任施工员的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即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同时具有施工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该课程是学生学习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后的一门专业课程,后续课程还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等课程。

2.2.2课程目标。

本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设置1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五个不同项目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方案、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保温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其中土方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为两个最主要的学习情境,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基坑支护、土方回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内容,分解成若干的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照相应建筑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具体目标如下:①能力目标:a能识读勘察报告、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施工文件;b能记录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方面资料;c能对进场建筑材料进行验收并将部分材料送到测试中心检测;d能计算施工现场土方工程量,要能进行典型大梁钢筋翻样;e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指导、检查验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指导、检查;f能根据施工文件与国家施工规范、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施工技术方案;g能组织整个项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②知识目标(部分内容):a了解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立项、规划、征地拆迁、斟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及施工工地周围环境。b针对基坑开挖项目,掌握控制地下水位、稳定边坡的方法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c掌握地基处理方法,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储运和吊装流程,以及锤击法、砌砖等技术要领。d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施工要领;熟悉先张法、后张法的操作程序和预应力值的建立传递的原理,熟知建立张拉程序的依据和放张标准;了解预应力筋张拉的台座,锚(夹)具、张拉机具的构造及使用方法。e了解土木施工中常用的起重机械;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储运程序及其安装工艺。f了解常用脚手架的构造和设计方法;了解脚手架使用安全技术。g熟悉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和各层作用;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领;了解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冷胶料防水屋面的构造、性能和做法;了解沥青胶、冷底子油和冷胶料的配制。掌握普通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要点。h了解抹灰的分类、组成、作用和做法;掌握装饰抹灰面层的常用做法;了解油漆和涂料的种类及性能,了解油漆的施工要点;了解幕墙及金属饰面。i了解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冬雨施工施工方法。j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中部分的英文专业词汇。③素质目标:a具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能力;b具备与人协作相互交流的能力;c具备对施工现场出现问题后应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d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弄虚作假;e具备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

2.2.3考核方式与标准。

①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改进考评标准,在考核内容中增加实践项目。②评定成绩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率、日常抽查结果、汇报、答辩和考试情况,以便做出客观判断。③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适当鼓励运用创新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学生。④考核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评价。⑤本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练习)、成果考核,分别占有60%、40%,其中综合考核包含上课纪律、考勤、学习态度、日常工作等。

2.2.4课程教学资源。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实现岗位资格证与职业标准对接,充分运用专业群资源库中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企业案例资源、标准规范等行业技术资料。①注重教学课件、微课的开发,拓展教学资源。②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发电子教案,直观地展示实践操作过程,使得专业知识不再晦涩难懂,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笔者建议,应该将常用课程内容纳入电子教案开发范畴,构建多媒体信息资源库,促进多媒体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积极推进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教育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教学网站、电子期刊等主流平台,多方位开发网络课程,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改变“教与学”单一化的信息传播途径,实现教学资源双向传递,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④产学研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⑤积极开拓课后教学环节,将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纳入到教学资源建设中。

2.2.5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①教学建议。主讲教师应对本课程的内容能够整体把握,在课前应对教授的学生做提前调研分析,掌握学情,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与学的沟通与和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②教学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特点和与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议以行动导向方式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知识、掌握技术、训练技能过程中始终明确学习的目标,将工作流程融入教学流程,通过采用案例、项目任务等方式,提高职业关键能力。

3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的构建是一项开创性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其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对自身职能转变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课程实施相关的考核与评价、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改革的接受程度等问题的出现,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修订、完善与实践。

作者:蒋春霞 徐秀维 田江永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类专业能力培养论文

1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与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较差的就业能力,不得不让我们对现有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调整与相关资料分析,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时,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训基地不完善,缺乏就业实践平台;第二,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队伍。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的实施者。可是我们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都是在学校这圈子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业就业的经历有限,要求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很少;第三,传统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不够协调。

2提升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途径

2.1通过产学结合,强化与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当地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分散式”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把很难操作的大量学生一起集中实训化解成“多点分散式”的实训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到锻炼。

(2)开展岗位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内部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

2.2深化“2+0.5+0.5”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

强化校外顶岗实习针对建筑行业受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继续深化“2+0.5+0.5”学习与相结合就业模式,即4个学期在校内学习(中间阶段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0.5个学期根据学生自选方向,在校内进行专业强化实训,0.5个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导师加强指导,安排专业教师分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尝试校企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

2.3实行“三阶段两能力”学用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学用递进“三阶段”内容。及时阶段———基础/工艺实践阶段,以学为主。以基础课程教学实验、材料工艺加工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如专业概论课与参观实习、实验、上机、论文写作、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社会调查等。第二阶段———技术/工序实践阶段,学用结合。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和单项工序过程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生产与管理实习、课程设计/大作业等。第三阶段———工程/项目实践阶段,应用与创新。以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项目综合设计与组织能力、施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如科技活动周、专题研究、前沿讲座与学术报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课内外相结合的“两能力”内容。及时,人文社会实践能力。以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主体,以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服务、读书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为辅助。第二,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以课内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主体,以课内外科技立项、各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和开展科技服务等为辅助。

2.4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推进建筑工程类专业“双证书制度”对中职业建筑工程类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三个层次。把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对接,根据职业资格认证(施工员、测量工、材料员、造价员等)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并取得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作者:蒋仓兰占美森吉中亮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专业实训室建筑工程论文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意义

1对学生的意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立,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学习环境和强有力的实习实训保障,学生可以按照建筑工程操作规范,在各岗位上完成轮岗实训,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建筑工程现场的各种设备,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实训室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训室配备的实验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筑一个基础扎实而又充满活力的实践平台,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良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实训室的建立,使得学生能够在上岗之前尽量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内容,对学生更好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2对学校的意义

实训室的建设使得学校的师资面貌和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吸引大批学生入学就读,扩大了生源;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可以接触到企业近期的需求和动态。实训室的建立,可以将理论课教学场所由教室向试验室、实训室、生产现场过渡,有利于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校企无缝连接,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实习实训平台,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满足了地区对于建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塑造了学校良好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对企业的意义

实验室的建立,使得学生在校园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体验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走到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转入岗位角色。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了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职业素质较高,进入企业很快就能适应企业的管理,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管理和使用

1制定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监督检查和奖励机制

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充分规范实验实训课程的正常开展,保障现有实训(实验)设备正常维护以及提升现有设备使用效率。在实验室建设中需要从各个不同层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便实验实训安全、规范、有效地开展。为了将各个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还必须在院系层面建立、建全检查监督机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对实训项目的开展和实训设备的管理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学生各项技能的培养、考核落实到位。建立激励机制,对实训效果明显、效益突出人员,予以奖励,并纳入当年年度考核绩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来源是高一级院校的毕业生,即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缺乏生产一线的经验,难以胜任实践性、操作性的实训教学。所以,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重点是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选拔部分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和顶岗实习;聘请或引进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高职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承担教学工作任务;通过“一对一”的帮带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加入建筑行业协会组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组织,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进行产学研究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特色实训室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合建、共用实训室,如建材实训室建设就可以采取企业合建的方式,成立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为共建企业承担检测任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实训室进行授课,将实训基地作为企业的转岗培训基地,解决企业的培训要求。开展好项目实训,建立良好的实训保障机制,确保资金、耗材、设备的到位良好,保障实训项目的开展。加强实训教学的管理,每一项实训必须有经审核的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规范,加强实习实训巡查和督导,建立科学的实训考评体系,确保实训效果。开展操作技能大赛,对学生开放部分试验室,广泛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平台。

三结语

实训室建设必须采取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的建设理念。在实训项目建设中做好教学过程与劳动生产过程对接,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规格对接。只有建设合格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训的管理和考评、切产提高实训效果,才能培养合格的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作者:杨恩福单位: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1新标准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1.1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构建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执业资格制度根据所从事岗位设置对应专业,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证书、注册有效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就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职业院校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的,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培养毕业生的岗位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与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立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围绕注册执业工程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服从社会的需要。研究执业制度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就是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自身特点,积极构建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工程素质的适应社会要求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做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的统一,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1.2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这就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是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与技能实践培训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半工半读搭建平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受教育主体的有机结合,企业向学校提供需求及其实训实习环境,提供高级技术人才;职业学校为学生提供学校教育;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职业培训、有利于顶岗实习中的实践对接,使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在施工企业由技工师父带领,学习实际操作技术和经验。高职建筑工程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不高、其他人才培养模式下市场导向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及综合素质堪忧等种种问题,有利于实现多方合作,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1.3优化专业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中教师是很重要的角色,教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要加强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普通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具体到建筑工程专业也大都是一些重视理论教学的水平一般的教师。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就是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好的职业技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更应会做,才能发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兴趣和潜能。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建筑工程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支持建筑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如鼓励教师到建筑企业或施工现场参与实践、增加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等邀请从事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师要学校做讲座,做兼职教师。

2结语

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小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一定要在正确认识人才需要的前提下,结合新的企业资质标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者:史银志 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介绍了BIM的概念与推进BIM的相关政策,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基地建设、提高专职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阐述了BIM视角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职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BIM技术作为新常态下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由BIM技术引发的建筑业新变革正在显现。高职院校如何将BIM技术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顺应当前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有序、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BIM的概念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实施、使用阶段全部应用或其中某个阶段应用5D(三维实体+时间+造价)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BIM技术,可提前预知可能延误的工期和造价浪费的设计隐患,进而较大限度的减少造价浪费和避免工期延误,应用BIM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精细信息化管理,可为建筑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创造有利条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可大幅度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

2推进BIM的相关政策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技术列为“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201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分别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承包、运营维护单位方面推进BIM技术,并制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年末,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企业管理系统及其他信息技术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新立项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新立项公共建筑和新立项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其中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方面,集成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比率必须达到90%。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出关于BIM技术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在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随后,北京、天津、陕西、辽宁、黑龙江、山东、重庆、浙江、福建、深圳、广东也相继出台了BIM技术应用推广政策与标准。BIM将继建筑行业甩图板应用CAD制图后又一次革命性生产力技术改革,将成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将成为建筑业企业项目精细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实现BIM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高职建筑类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已不能适应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分析,重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课程进行合理优化,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BIM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3.2建立健全BIM考核评价机制

为培养出与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相结合的BIM应用人才,可积极探索出并制定BIM技术考核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教师便于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3加强BIM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作为高职院校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用于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加强BIM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对BIM人才的培养。

3.4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

教育教学的改革构想,须有好的专业教师来实现。高职院校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BIM技术相关知识培训、讲座等,同时也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3.5将BIM技术应用融合到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课程要素,而毕业设计又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可以将BIM技术与课程、毕业设计相融合,通过BIM技术,使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将BIM技术运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BIM的概念、BIM技术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BIM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任 宁 徐龙辉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针对贵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和现状,指出了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指导老师小组化、规范设计内容、科学评价设计成果、进行公开答辩和二次答辩等方面进行毕业设计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公开;毕业设计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要求是加快“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新技术应用”。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同时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要想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使用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由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都从事建设、管理和设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过程,要求把所学课程做到融会贯通,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前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一项大作业。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应能将所学力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能够读懂施工图纸,能够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因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比较重要。怎样才能保障并逐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7]。笔者针对贵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介绍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难易程度不一

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多,如多层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设计,小高层酒店设计,设计高层商住楼,轻钢和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施工组织设计等。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对框架结构较熟悉,对其他结构较陌生,造成选题时出现部分指导老师名下学生较多,而概预算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足的情况发生。在高层商住楼设计过程中,为使计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指标的要求,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调整模型,且后期施工图的绘制比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工作量大,时间非常紧张,基本没有手算内容。毕业设计时,涉及到的软件有PKPM、天正等。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设计不清楚、对相关规范不熟悉,因此对电算结果判断与把握不准,往往计算结果出现问题后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概念设计引导,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只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重视理论培养。要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通过PKPM软件计算与手算一榀框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误差的原因分析。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指导老师要求手动计算一榀框架,而有些指导老师又不作要求,导致难易程度不一样。

(二)指导老师辅导时间不足

大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同时还承担有其他的教学任务、行政职务、科研任务、设计任务、施工管理等,随着近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贵州大学受到编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导致指导老师严重短缺,每个指导老师要指导12名毕业生,工作量较大,一般指导老师每周辅导两次,每次2个小时,但个别指导老师每周只辅导一次,短短一个小时,无法保障辅导质量。大多学生已经习惯填鸭式教学,毕业设计辅导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主动讲解,学生因为本身知识面窄,不向指导老师提问,不能形成良性沟通,导致有效辅导时间减少。

(三)毕业设计学术价值不足

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类题目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施工组织设计或预算。受欢迎的题目为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框架结构设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单位集中在施工单位,少数去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极少数考研、考公务员,基于此,毕业设计对于大多去施工单位的学生有较大指导作用;但对于继续读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可设计有科研意义的毕业设计题目让其参与,从而对其今后研究生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对于去设计院工作的毕业生,可设计比较实用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以便工作后能独挡一面。

(四)毕业设计内容单一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其中,建筑设计2周,结构设计11周。建筑设计时间较短,学生一般从网上下载完整的建筑图,造成部分学生的建筑图相同,导致后面已经进入结构设计部分时还在修改建筑图,迟迟定不下来,建议可由指导老师提供建筑图,以避免学生在建筑图上浪费时间和金钱。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关键,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大多去施工单位,因而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对学生到施工单位工作也有较大的实际意义,甚至有些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概预算相关工作,应把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纳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来。

二、毕业设计改革对策

(一)建立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

学院建立标准化的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致。由各个指导老师根据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参与到的实际工程项目的有关数据,整理出相应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把设计题目和相应的建筑方案建档进入毕业设计题库。在被选入毕业设计题库前,组织教研室老师对设计题目和建筑方案进行讨论,以便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基本一致。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学生可从题库从选择相应题目和方案,以避免出现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均的现象。

(二)指导老师小组化

毕业设计可实行分小组和指导老师负责制,即要求2个老师组成一个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原则上该小组题目相同,每小组由20~24名学生组成。设计过程中,每个指导老师单独辅导两次,比不分组前辅导时间增加1倍,可提高辅导的时间和效率。小组中的两名指导老师应及时沟通,并互为评阅人,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毕业设计内容规范化

建筑工程专业结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重点,建筑设计一般只有2个星期的时间。结构设计时间长,要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如把结构设计分为电算部分(结构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和手算部分,主要包括有:基础设计、地梁设计、梁板柱设计、楼梯设计等,尤其是手算部分,规定应统一,不能出现有的计算一榀框架,而有的只计算一个连续梁,出现难易程度不一致现象。做到尽管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同,但最终设计成果基本相同。

(四)毕业设计评价科学化

毕业设计的评价应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设计成果评价、评阅老师对图纸完成情况及计算书评价、毕业答辩评价三部分组成,每部分比例分别为0.4、0.2、0.4,应提高指导老师在评分中的分量。而实际执行过程中,评阅和答辩往往一起进行,且答辩时指导老师也在答辩委员会成员当中,造成毕业设计评价不规范。指导老师结合日常考勤和设计成果给分;评阅老师评分时可按建筑20%,结构80%的标准制定评分细则;毕业答辩根据自我介绍、图纸情况、计算书、回答问题、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仪表等制定评分细则。在答辩问题上,也要控制难易程度基本一致。

(五)毕业设计二次答辩

为了使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不能太过松懈,在毕业设计的动员大会上要求,每个组毕业答辩时,排名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安排,答辩更加严格,答辩不及格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此项规定能促进学生努力完成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管理,以避免其参加二次答辩。

(六)毕业设计公开答辩

为鼓励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对于每小组设计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答辩表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的毕业生,学院组织公开答辩推选出学校毕业设计和学院毕业设计,并可考虑颁发证书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大三马上进入大四即将要做毕业设计的学生。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校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无论今后从事设计还是施工,都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改革和实践意义重大,只有学生勤于学习、指导老师准备充分、计划合理、管理科学、辅导时间充足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使毕业生学习到真本领,踏入工作岗位后能给贵州大学添光添彩。

作者:卢亚琴 李莉 魏艳辉 王勤征 单位:贵州大学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分析

绿色施工是绿色产业及绿色建筑理念的延伸,是文明施工内涵的进一步扩展。绿色施工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施工,同时还需要能够体现出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是建筑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我国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绿色施工观念。

绿色施工理念是当前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全新理念,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对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环境和能源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外雇的农民工,这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而且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将绿色施工的相关工艺和技术有效的发挥出来。

1.2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这也导致绿色建筑材料价格较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大范围的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的造价势必会增加,从而对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带来较大的影响。绿色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在推行过程中需要获得政策上的扶持,这样才能大范围的进行推广。但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并没有获得政府的补助,其价格很难降下来,这就为其大范围的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3施工技术存在不足。

绿色施工管理不仅需要理念上的转变,而且还需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支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企业管理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些中小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重视眼前的利益,出于成本的考虑,对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技术和工艺的更新也不重视,市场上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也很少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应用,这对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

1.4绿色施工监管不力。

当前绿色施工还没有普及,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半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从而导致监管缺失。在当前绿色施工环境下,关于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等都没有强制性的标准要求。而且政府对于相关的施工企业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和工艺,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加快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2.1培养绿色施工的理念。

绿色施工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加快理念上的转变,通过培养相关人员绿色施工理念,从而进一步使其树立良好的绿色施工意识,更好的推动绿色施工的顺利进行。

2.1.1组织人员培训。绿色施工作为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体系,人员在其中作为非常重要的要素,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绿色施工的意识,使其明确自己在绿色施工中的职责,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依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的培训,培养其绿色施工理念,认识到绿色施工对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其责任感,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

2.1.2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在绿色施工中还需要利用规范的制度来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在思维和行为上养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更好的推动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质量、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绿色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环境,因地制宜及实现科学化管理。

2.2加大政府支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都属于新产品,在价格上不占据优势,这就会对投资经济目标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绿色施工,政府需要加大对绿色施工的扶持力度。

2.2.1加强资金支持。绿色施工材料、工艺、设备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很难迅速推行,为了更好地使绿色施工管理方法能够在施工中发挥实际的作用。政府应该对使用绿色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的施工企业一定的补贴,增加其采用绿色施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还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绿色建筑工程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到,从而增加“绿色效益”,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2.2.2加强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了保障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施工企业中使用,政府应该将政策向那些采用绿色施工的企业倾斜。为其减免一定的赋税,扩展其融资渠道,这样才能使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建筑施工中更好地实行,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的质量。

2.3提高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技术上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大大限制了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为此,相关的企业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绿色施工工艺、技术,使企业能够在新的形式下具备更大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结语

随着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不断深入,对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企业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同时还要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建筑技术的进步,使绿色施工得以在建筑工程中普及,确保建筑行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作者:邢玉喜 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分析

实际应用中,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重要组成成分,体现了人控制的重要性,管理控制在实例实验中通过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进行控制审计工作,控制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也体现出控制过程是一个完善的过程[1]。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审计控制活动要用报告和资料进行复核和审查,防止实施过程中出现纰漏,其中就包括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检查是否发生了情况变化的监控,是工程管理控制审计是关注着工程项目的进程与绩效相关手段,例如:在项目的实施中项目的优先级是否发生了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项目是否还有联系?根据实际工程建筑中过程,做出符合实际的趋向预测,以便保障各个工程活动乃至整体项目按照计划书和合同有效地、经济地实施[2]。多种条件因素在项目实施中引起变化,其中主观条件尤甚,它是变化的,用唯物辩证关系不变则是相对的,同理可证,平衡时暂时的,反之,不平衡是永恒;因此,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管理控制人员必须随着施工情况的变化而调整方案,进行动态的控制,才能保障项目实施的正常有序的进行,验证了工程项目管理程序是一个动态的程序。

一、工程项目实施中进度控制的审计

分析工程建筑项目除工期外,需要从多角度,多因素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其中包括工作量,资源消耗等多种的影响,因此对于工程进度的审计,也不能片面的考量,必须从多角度、综合性的审计,故工程项目是一个综合得概念。管理控制人员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透过调查、审核工程项目的总战略目标以及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来实现工程项目工期、进度控制审计,其中包括以下三个环境(政治、经济、自然等三个环境)。工程项目定制施工计划和招标方案时国家有相应的准则,必须在国家相关建筑规定的定额范围内,同时不得违反当地政府部门的的建筑法规和政策,对于工程的工期国家也有相应的规定,且允许工程工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鉴定项目工期时是否在国家定规范围内,是否在实施工程时违反了当地建筑有关政策,要以完成工程目的为总目标;为了能给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可行的技术信息,工期与工程不能脱离当地经济,要与当地经济结合并保持一致性,计划进度、工程实务、劳动消耗也需综合考量。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审计

在建筑领域中,经济效益较大化=盈利较大-成本最小化,追求效益的较大化是工程建设目标之一,所以成本管理是管理控制重要手段,故成本控制就是在到达预期的工程功能和工期要求时,同时减少工程实施中的开支,优化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成本预算计划内,以达到经济效益的较大化。

1.目的

在建筑项目实施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减少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查漏补缺,以实现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促使经济效益较大化,是成本管理控制审计的总目标。

2.成本目标

在建筑活动中,工程项目成本目标要想体现它的价值,需在审计工程中与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工作量要求、消耗等因素相结合,片面强调目标成本,会使审计结果出现错误,造成误导,所以必须同时分析进度、效率、质量状况。

三、项目质量控制的审计

工程项目实施工程中,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后期施工问题,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无法到达工程质量目标,所以工程项目是个渐进过程。工程建设完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的过程包含以下四部分:人工、资料、设备、施工工艺等,分步分项完成以下四步骤: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整个工程。管理控制中的质量控制要直接渗透到材料的采购、供应、储存、使用过程中,并着眼于与各个要素和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实施中由不同环节组成,这就需要不同的单位参与各个环节项目的建设中,这就要求质量控制必须做到重视人以及人工作的管理控制。目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也是要达到一定目的,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高品质的工程和服务,使得该项目的客户及相关使用者满意,在保障客户满意度的前提下,最终的产品质量必须满足该项目目标。而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最终会体现在该项目的运行功能和使用效果上,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工程质量管理是追求符合预定目标、符合要求的工程,而不是追求较高的质量和最的工程。工程质量的设计应该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当地环境而设计的,但在功能设计上除了与当地经济相结合外,还需根据工期、费用优化确定设计方案,且必须符合工程整体效益目标。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中,追求高质量是所以工程项目的目的,但是在追求过程中,也需要通过质量管理控制的审计,在符合工程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不出质量事故;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尽量做到工作合理化,提前预测并规避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这是工程质量管理审计的主要目标。根据该项目的类型以及作用、性质等来选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审计方法。对一些国家重点的基础设施、战略设施,明确战略目标是首位,重点工程的的对质量的审计高于工期和造价的审计,例如大型水力发电、战备粮仓库等。

四、项目实例介绍—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1.内部控制审计项目

结合实例为了了解和评价某建筑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审计组对该公司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和测试,并对该公司提出了合理化管理建议,该公司需要加强开展内部审计项目,实现内部审计由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转型。

2.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实施

(1)确定评价类型。本次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为工程建设的专项内部控制评价。

(2)审计评价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工程管理内部审计要明确工程项目:审计目的、时间、内容和相关人员分工等。

(3)调查。审计组询问工程项目相关人员,填写审计调查表,并签字保障真实有效;

五、测试

本次测试,在所有项目中抽取样本n,并对n个样本进行全程业务控制,测试过程中,样本n的业务控制必须符合内控评价体系的要求,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样本的各个环节的关键点进行、有效的测试,测试报告如下:

1.项目立项控制点,

如要分析可行性报告的深度是否达到要求,需询问,翻阅该项目竣工档案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了解报告是如何编制和审批的。评价意见:本环节完善的内控度,较好的执行力度,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了良好参考资料。由的设计机构编制完成的具有深度的可行性报告,并经由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审批手续完备。

2.抽样测试初步设计与概算控制点,

(1)相关人员通过查阅该工程的竣工档案,及时,审查初步设计的招标文书、设计委托和设计单位资料;第二,核实初步的审查。

(2)审计人员要做到

1)审查设计委托合同有关条款,

2)了解合同是否符合要求;

(3)审计人员需审查项目工程,

1)是否有初步设计和概算的会审记录,

2)会审参加人员是否符合资质,

3)会审记录是否完整;

(4)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概算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审查编制人员是否有资质。评价意见:良好,由专业人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会审审批。概算编制人员也是由设计院专业人员完成,编制和审批手续完备。

3.施工图设计和预算控制点

(1)审查施工图纸及相关记录是否完整,核实图纸的审批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2)审计人员查看初步设计图和施工图,要求两图保持一致。如查出不一样的地方,还需审查施工图是否得到相应部门的调整批复;

(3)审计人员审查预算书的编制,按照相关规定审核预算书,重点排查预算与概算的差异,并按相关规定审核差异部分的处理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评价意见:重点委托专业设计院设计完成,符合国家及当地相关规定,具有相应的审核程序,故本环节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4.项目招投标管理控制点

(1)测试环节中,根据该公司相关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有关制度规定,审核抽取的n个样本有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投标。重点检查评标和定标人员的资质,以及与参加评标单位相关人员分离情况,且重点检查评标和定标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对抽取的样本n进行审查,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重点检查招标与投标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合同和中标结果是否保持一致。工程的承包分为总包和分包,如有单位分包,须按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被分包单位须检查分包单位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3)建设单位审查抽取的样本n,对所有项目进行重点排查,看是否有遗漏的项目未进行招标,尤其土建与电气项目的施工单位是否都进行了招标,并监查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的招标情况。

(4)招标文件必须由专人保管,并时常检查招标文件的完整性。评价意见:该环节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一般。本测试中公司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对所有工程项目的招标和投标都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施工单位实行公开招标,但是因勘测、设计和监理单位未经公开的招投标程序,且施工单位都是以邀标的形式进行招标,故透明度有所降低。按照规定,施工单位招标部门必须手续齐全,招标符合流程,做到了相关招标人员的分离,防止受贿,合同符合国家及相关部门规定,合同金额与中标结果相一致。招标和投标档案由专人保管,且保管完整。

六、结论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结合学术理论的在现有的观点系统、深入的对工程管理内部控制进行探索分析,并借鉴其经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工作实践中本人对目前工程审计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发现很多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比较看重工程造价,轻视工程管理,根据此问题本人提出开展控制审计、成本控制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模块,再结合本文中实例测试,对其运用和效果进行很好的说明。借由本文提供了工程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路和审计模式,希望能更好的促进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开展。

作者:卢怀道 单位:南京长江国际航运中心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项目规划、建筑施工和监工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严重忽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不仅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不断提升我国建筑施工水平和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建筑工程管理却没有获得一样的发展速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认识不到位的建筑企业都存在重技术而轻管理,抓业务而忽管理的现象,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短期经济效益,心存侥幸,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工程施工质量的下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只有具备严谨、科学、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应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避免不该有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很多企业无论是对人员还是对技术都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就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优化带来了一定难度,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无法满足要求,最终造成很多建筑工程项目无法顺利开展。

(3)管理理念落后。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转变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这些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很多内容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其忽略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并且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4)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没有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导致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够高,亟待提升。如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来自建筑施工行业,他们虽然懂技术,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这就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正常运转。另外,很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有待提高。

(5)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很多企业却存在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安全管理观念陈旧等现象,甚至有的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很多建筑工程质量无法达到相关要求,甚至引起安全事故。这不但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建筑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应该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带头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和执行建筑工程方面的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使工程管理观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去,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

(2)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应以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基准,充分借鉴国内外建筑企业的先进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依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其内容应该涵盖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2],并且对于管理中的很多细节也应进行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

(3)努力创新管理理念。从国外建筑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管理理念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传统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首先,应该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元素,使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工程特点,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其次,应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和建筑行业特点,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筑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从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长期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一支技术过硬、能力、责任心强的管理团队。

(5)多方位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应落实多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应依照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通过安全知识培训、张贴安全标语和通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宣传;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安排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全过程、全天候和全员安全管理;,应建立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的责任体系,并在不同工程区位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真正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发展,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作者:曹子澜 单位:抚顺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建筑能耗分析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状况

1.1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也取得了快速进步,使得建筑行业取得了创新性与突破性的发展。现在,我国许多新设备与新技术,已经在建筑行业上得以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但是,仍然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够重视应用新技术,工程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低,无法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熟练运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严重的影响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节省了资金投入,使得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能够保障完成施工任务,进而在根本上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有效确保。

1.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也不断增多,现在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可以兼顾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住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施工中的能耗问题。在城市建设施工中,随着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建筑能耗问题却并未引起施工方的充分重视。所以,建筑施工中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能耗问题,已变成城市中能源消耗大户,其能源消耗占城市能耗总量的约30%之多。现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有90%的工程是高能耗工程,其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严重不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影响到我国环保工作的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能耗的主要表现

因为建筑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致使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仅仅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控制,而忽视施工中建筑能耗问题,进而致使建筑能耗大大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能耗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机械设备的能耗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机械设备也得以不断更新,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大大提高。但是因为设备运行的时间较长,因此其所消耗的能源也较多,在机械设备运作中有很多能源都在无形中浪费掉了,导致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机械设备管理的力度较小,仅仅是单纯的控制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让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的进度顺利完工,往往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致使严重的能耗问题。机械设备因为长时间的运行,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损耗,若不对其予以维护保养,必然会致使机械设备出现老化问题,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设备运行中产生的能耗。除此之外,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保养维护上的管理力度较小,致使机械设备存在较严重的能耗问题。

2.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能耗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电力方面的能耗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紧缺。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有效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增加建筑楼层的层数,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建筑楼层的增多必然会影响到各个建筑间的采光度。这就需要安装一些照明设备来提高建筑楼层中室内的亮度,这样必然会导致大量的能耗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也逐渐走入的普通人民的家庭之中,这些电器的应用必然会消耗众多的电力能源,加大能源的消耗。尤其是夏季,空调等大功率制冷电器设备的应用,导致了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出现。这种现象在大气、气温以及建筑中形成了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了更严重的建筑能耗问题。

3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较大的建筑能耗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提出降低建筑施工中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科学的利用资源,与先进的施工技术相配合,对机械设备开展强化管理,这些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避免产生较大的能耗问题。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

3.1科学合理的规划工程项目建设内容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应该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对施工中现有的建筑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尽量降低建筑能源的浪费,并且提高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力度,从而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开展建筑工程整体规划时,一方面要考虑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要考虑附近环境对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并且保持环境的稳定以及生态的平衡。在开展建筑附近环境的设计时,应该尽量多的使用绿色植物,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机械设备多造成的噪音影响,从而降低施工中能耗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开展建筑施工整体规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建筑采光的问题,尽可能使得建筑物中的采光效果较好,从而降低建筑物中照明设备的应用,从而减少电力设备的能耗。除此之外,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予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样有利于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3.2选用高效的建筑原材料

在对建筑工程开展整体规划设计时,应该选择应用节能高效的建筑原材料,对原材料的性质予以充分的利用,从而做到能源的节约。除此之外,在购置建筑材料时一定要选择高效环保的建筑材料,从而给建筑物带来较好的保护,同时还要降低人们对各种取暖设备与电器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大大降低这些设备的能耗,使得建筑整体能源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3.3降低施工机械设备的能源浪费

施工机械设备的能源消耗是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重要的能源消耗。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因为维护保养力度不够以及运行时间长等问题,致使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致使机械设备运行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因此有效降低施工机械设备的能耗,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能源利用率的关键。在购置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能源消耗低、运行效率高的机械设备,对陈旧的设备予以及时的更换,并经常对新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对机械设备中出现的故障要予以及时的清除,从而使得机械设备运行的效率大大提高,降低能源的浪费。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械设备检查小组,对机械设备定期的开展检修维护,从而大大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推动机械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使得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利用能源,有效避免不必要能耗问题的出现。

3.4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因为施工技术不完善,致使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使得建筑能源消耗大大降低。在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时,应该坚持环保和科学相结合,从而创造出集环保和科技于一体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具有众多优点,比如说:①加快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②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能耗,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同样要增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掌握,一定要学习更多的建筑工程环保施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建筑工程相关工作者应该加大对环保材料的研发力度,从而研发出更多有利于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并且还要使得环保建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以充分的利用,从而建设出高效环保的建筑物。

3.5利用可再生能源

因为严重的能耗问题,当前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匮乏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要想使得建筑材料得以充分的利用就要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建筑能耗问题。因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以及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整体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有效提高,大大降低建筑能耗,从而为人们营造出一个清洁、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时,一定要和建筑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配合,使得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的融合到建筑工程之中,进而使得建筑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4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4.1在建筑工程遮阳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适当的应用遮阳措施能够对光线进行有效的调控,从而改善建筑房间中的光线环境,其不仅能够避免阳光的直射,有效降低使用空调设施而导致的能源消耗,还能够降低照明设备的应用,降低照明设备所产生的电力耗损,从而使得节能功效得以较大限度的实现。在建筑工程设计时,对建筑遮阳的设计应该根据建筑物所在地方的楼宇位置、气候环境、室内结构、房屋使用与窗户朝向等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遮阳技术与遮阳材料,并且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建筑造型,使得建筑物在使得人们对建筑外形的要求得以满足的同时,能够实现房间内健康环境以及节能的要求,科学的设计出具有遮阳效果的建筑物。

4.2建筑外墙保温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外墙体保温技术,在墙体之中添加保温性能较强的砂浆以及苯板,使得建筑物的墙体具有较长时间的保温性能,进而达到建筑节能环保的效果。在建筑工程保温节能技术中,通过人们不断的试验以及研究发现,在保温节能技术之中内外混合型保温技术以及内保温是不可取的。现在,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墙体保温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外保温技术有许多的优点,主要包括:①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外墙体外保温技术既可以用在炎热天气下的空调建筑之中,也可以应用在寒冷天气下的采暖建筑之中,而且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都能够达到较好的降低建筑能耗的效果。②可以有效的实现保温的功能;由于应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保温材料主要在楼宇的外侧墙体之中,能够有效消除在屋面以及外墙等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部分索产生的“热桥”干扰的问题。③节能环保功能较高;与混合保温技术以及外墙内保温技术相比较而言,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了高科技的节能保温材料,使得自然界紫外线、温度以及湿度的直接影响得以有效降低,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的功效。④除了具备较好的保温功能之外,外墙外保温技术还可以有效的阻挡住雨水对建筑墙体产生的破坏作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的抗湿防潮性较强,能够有效的杜绝建筑外层出现墙体发霉以及渗水等现象,从而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一个较为舒适、良好的环境。

5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策略转变

在建筑工程设计规划、施工以及应用的各阶段,要想创造出一个舒适、卫生、健康的环境,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能耗,以低碳环保作为建筑施工的目标。及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根据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尽可能降低建筑自身不必要的能耗;第二,采用新型技术以及新型材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能源的利用率得以有效提高,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能耗问题;第三,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得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能源消耗。

5.1科学性实施建筑规划与设计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时,应该依照具体的地理条件,选择适当的地理位置,并且在对建筑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建筑室内环境,有效提高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并且使得建筑室内电器以及光照能耗有效降低。

5.2选择适当的环保建筑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选择一些环保建筑材料,有效确保建筑室内环境冬暖夏凉,在炎炎夏日阻挡热空气进入室内,而在寒冷冬日则降低热气的流失。

5.3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在现在资源严重消耗的条件下,建筑能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应该尽可能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应用,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得建筑能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与发展,使得建筑能源节约利用得以更好的实现。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建筑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提高对建筑能源的科学利用,降低建筑能源的损耗,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贾海福 白广涛 单位:河南润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思路

一、项目背景及现状分析

本教学实验楼工程位于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校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63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477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5层。本工程为高层民用建筑,建筑主要结构类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建筑耐久年限为一级(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是一个教学与实验的综合建筑群。

1.实验楼存在的问题。从实地调研及对师生的问卷中可知,使用者角色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内容也存在差异,因而实验楼存在不少使用问题:①一楼门厅过于空旷,没有充分利用这部分空间。②原本是实验室的房间,部分空置没有利用,且楼层都没有房间指示牌。③三楼的室外休息平台处于荒废状态,天井绿地空间以及屋顶没有充分利用。④南面双廊光线昏暗,采光通风不好。⑤部分实验室的实际利用空间不合理,因为楼层太高或是教室面积过大而导致回声,有的却因教室太小致使难以放置教学实验仪器。

2.对实验楼的改造设计。因而对实验楼进行改造设计成为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①门厅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一楼大厅进行了休息空间的布置,适当摆放一些绿化等植物景观,增加整体的丰富程度,既避免空间的利用不足,也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氛围。②对各专业进行调研,将整栋建筑按照各个专业所需进行实验室分层,将没有利用的实验室排布给缺少实验室的专业,作出合理调整。同时增加一些师生的休息空间,例如图书室和咖啡厅等,并在每一个楼层的电梯和楼梯口处布置楼层房间指示牌。③三楼的休息平台增加木质铺地和休息座椅,将天井绿化改造为集雨水收集,气候调节,经空气和水净化,将再生水运送去花坛,循环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研讨和聚集的场所,使得景观与整栋实验楼相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顶层有良好的阳光雨水等自然环境,加设屋顶的建筑格栅板不全是装饰,有些板是收集并贮存屋顶雨水的储罐,空调冷凝水以及用于灌溉的中水系统,有些板是太阳能板,储存电力为整栋教学楼提供电力减小资源开支,节能环保。④在南部的每一层走廊两边教室都添加窗户,利于更好地采光通风。将乡土藤类爬上走廊栏杆,这些植被高950mm,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空气,还模糊了建筑和景观的界限,成为室内的一道风景线。⑤对过小的教室进行扩大,较大的实验室进行分隔,楼层较高的实验室部分加楼板,不仅增加利用面积,同时有效防止教室产生回声。

3.对实验室的改造设计。重点对实验楼二楼的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将原本的物理实验室分别改造为水处理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还将一处风机房改造为配套浴室。改造设计根据使用专业的要求,对水处理实验室的实验台和讲台重新排布,将原本没有水池的教师讲台进行了水池的放置,仪器按其所需的操作空间进行布置。当然由于是改造,一些水管和线路已经预设好,所以只能将实验台的地面抬高,抬高部分进行水管预置。由于环境实验室比较特殊,需要一个单独的原子吸实验室专门进行爆破,实验较危险,所以单独采用厚200mm厚墙体将其隔开,降低最小伤害,门采用防爆门。浴室改造中将淋浴部分进行抬高,避免水渗漏和掩盖排水管。同时对建筑系实验室进行了整体设计,因为建筑学专业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改造中决定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分割,设置公共的交流空间。当然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改造中增加平面和形态实验室,造型及材料实验室,部分实验室内放置学生美术作品和建筑模型作品,既起到美化作用,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建筑物理实验室创造适合使用者要求的声学、光学、热工学的环境,需要使用现代机电设备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所以一些测力测热测风测声光的仪器也将被重新安排放置。

二、各专业间的协作配合

1.联合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所有的建筑工程不管是工业建筑亦或是民用建筑,在其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都必不可少地涉及到土建、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间的配合。随着科技含量在现代建筑中的比重愈来愈高,使得工程类相关专业所囊括的内容也相应剧增,如消防、空调、通风、电话、电视、监控、对讲、宽频网等。每个专业都要满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特定的空间位置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因而专业间的协调与配合在整个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互相协调出了问题,比如没能充分考虑技术做法,特别是部分交叉部位的细节处,就极易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不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更会直接损害工程的品质与质量,甚至导致建设投资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相关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一个完整的实验楼工程,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之间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尝试在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使用联合毕业设计这一新模式,目的就在于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尝试,能让学生获得更科学的建筑工程专设计实践与指导。

2.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筑与结构专业的协调往往表现在建筑造型、空间与结构的关系。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经常出现给排水管冲撞梁、板的情况,施工后卫生洁具的安放位置与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位置不对应等。土建专业与暖通专业在进行配合时常常出现通风管道与楼层梁和地梁相冲撞,以及在施工中没有预留出墙预留孔给空调管线,使用后砸墙破坏了墙体的结构等情况也经常出现。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经常出现电气进户管冲撞楼层梁和地梁,还有把电气开关设计在自来水管的管后等情况,更有甚者在施工中堵塞电气线管。各个辅助专业间的协调往往存在各种消防和通风管线穿梁时,结构及使用功能的要求是否受楼面净空影响,同时还会有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预埋深度,以及控制系统和弱电系统间的互相协调等问题。

三、结束语

在本次实验楼联合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专业协同努力,学生对本专业及与其他专业的配合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不仅强化了本专业的知识,也学习到了相关专业的内容,对今后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章瑾 朱欣尔 侯伟 单位: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建筑系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机械自动化运用

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品类众多被广泛用在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等领域,为了使工程机械更好、更专业的服务于各行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工程机械中,以实现自动化控制。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某些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

1机械自动化在建筑机械上应用历史与现状

1.1机械自动化应用历史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建筑机械研究始发于50年代,80年代后期,研究开发的速度加快。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在进行建筑机械自动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机械自动化应用在建筑领域方面,主要是建筑机械、测量仪器等。机械自动化应用与建筑机械装备的主要有:推土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基础工程机械、凿岩机、路面铺设机械、道路维护机械、检测机械、PC桥架设机械等[2]。

1.2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

纵观国内外,建筑机械实施机械自动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从施工作业情况分类:可实施多种作业的通用性建筑机械;实施单一作业的专用型建筑机械。通用性建筑机械实现机械自动化需要人工干预。因为,此类建筑机械设备功能强大,通常需要执行复合型(多动作合成),工况多变,不易分解成简单的单一动作,实现全自动化较为困难。当前,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控制手段的不断提高,产生了新型的电子挖掘机、电子推土机等。此类自动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可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专项作业。为了更好的发挥机械自动化的优势,在进行建筑施工设计时,可以将施工工艺进行细化,对于适合建筑机械自动化设备施工的,由建筑设备施工,可实现24小时作业,施工能力强,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优化施工质量。比如:日本研制的自动化建筑机械—履带式铲车。该设备采用惯性导航法原理,通过通信网络系统,能够自行操作、自行监控,依靠计算机控制与自行识别,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单独作业。性能良好,可以适合无人区、海底、其他星球等危险性的区域进行施工作业。此类建筑机械设备必须具备能力:自身有控制、识别位置、姿势的能力;能自动设定操作、控制程序的能力;自动识别周围环境,依据判断,及时作出控制程序调整变更的能力。

2建筑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机械通常在地表平整度差、工况差、环境粉尘大等现场从事工作。比如:建筑施工进行的地基开挖、建筑拆除工程等。要求机械自动化设备在工地具有确认自身方位的能力,即辨别位置能力;不得与工地其他设备、车辆等发生擦碰,即安全管理机能;施工过程中,能按照程序指定路线行进,即诱导机能;施工对象(土、砂、岩石等)识别能力;另外,多台机械、车辆共同进行施工作业时,具备配合能力,即机群控制适应能力。

2.1辨别位置能力

辨别位置能力指的是机械设备拥有自动识别位置方位的能力。也就是机械设备配备自动识别系统。通常机械设备采用外部位置识别法、内部位置识别法。外部位置识别法一般在工地设立几处基准点,借助超声波或电磁波测定其位置的方法;内部位置识别法是利用速度测定传感器及回转式角度传感器等测定设备行走参数,从而确立运动及方位变化的能力。

2.2位置诱导机能

指在机械自动化施工中,机械设备需要安全指定线路施工作业,若位置辨别机能确定施工作业偏离指定线路,此时设备必须具备自动修正的控制能力,即位置诱导机能。

2.3施工对象识别能力

机械自动化施工作业中,机械设备要及时掌控施工对象的位置、大小等参数,即施工对象识别能力。通常采用超声波传感技术或画像处理技术实现[3]。

2.4安全管理机能

机械自动化施工中,通常需要多设备、多车辆配合施工。建筑材料堆放、其他施工设备运行都会给施工机械自动化设备带来障碍。因此,机械设备要有感应—警告—机械设备停止—安全诱导等能力。

2.5机群控制能力

在多种机械设备共同配合施工时,如要实现自动化,需要有一个能把个作业机械设备或车辆方位、工况传送到中央集控室,再把中央集控室的指令传送到个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

3机械自动化在建筑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3.1自动化压路机

压路机是常见的施工机械之一,目前自动化压路机已经配备检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中央控制系统、远程通讯等功能。通过施工现场预设基准点,将基准点数据传递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将位置信号转化成设备控制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技术进行调整和校准设备[4],以此实现压实作业。

3.2推土机、挖掘机

推土机、挖掘机等土方建筑施工机械,实现自动化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工程质量。上世纪70年代最早在挖掘机的铲斗和推土机的铲刀上运用自动化控制装置,其主要元件为投光器、感光器、控制系统等组成。但该装置存在速度响应问题,没能得到推广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90年代,日本学者北郁夫研究的KOMATSULaserlevelingsustem系统实现推土机行进速度5km/h时,平整度误差控制在3cm范围内。此系统也应用与液压挖掘机。

4未来发展方向

发展高精度、高性能,有感知能力的系统;开发拥有行走操纵的控制系统;开发深海、高空、地下施工机械;多台施工机械实现无人化作业;研究新工艺、新技术以适应机械自动化、无人化施工。

5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机械自动化将会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机械自动化必将给人类带来更加广阔的施工空间。机械自动化技术必将为人类发掘更多的奥秘。

作者:邢伟兵 单位:阳泉鹏飞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职业实用性体育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明确教育改革方向,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通过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及时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排头兵。但由于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基础差,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差。面对国家教育部的改革发展方向(本科院校的转型),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也会针对本科院校的挑战对学生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以前的中等学校合并或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他们沿用以前中专的教学模式,缺乏具有高职教育的针对性教学经验,只能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缺乏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1]建筑工程专业是湖南高铁职院的王牌专业之一,曾多次在省级、部级建筑工程专业大赛中获得及时,该文希望通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入口,对学生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指以“准职业人”(学生)目前所学专业、未来可能从事的及时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工作综合能力为任务,以培养和完善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内容的总和。[2]

2.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湖南高铁职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建筑工程识图与绘图、建筑工程招投标、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建设监理等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它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施工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建设监理企业的监理员;工程材料检测企业的检测员等。

2.3职业体能

职业体能是在“体能”的发展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专业术语,是指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高职院校职业体能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的、适应职业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和运动的能力。[3]

3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影响作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对职业体能的要求,它不仅需要健硕的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强烈的安全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1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是在建筑工作的一线岗位,动手能力和施工经研是非常重要的,刚毕业的“准职业人”在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候,由于之前都是在校进行学习,而且学习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缺乏现场经验。造成他们要么跟在其他工人后面傻看,要么做一些零碎的琐事,工作时无从下手。就算部分工作单位可能会派一名老职工或老师傅带进行帮带作用,但经常会出现帮助时间有限,知识点单一的现象,对他们快速进入岗位的作用微乎其微。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我们学生在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可以在工作中,闲暇时与老师傅、老工人多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快速达到无缝对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体育运动是一项群体活动,他们需要在运动过程中不断的沟通交流,从而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动作,取得好的成绩。

3.2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建筑是一项不同工种的技术人员长时间团结工作共同完成的一项大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环环相扣,任何环节的纰漏都可能使一项建筑轰然而倒。这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来完成的工作。大学生刚进入工作岗位,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较大程度地体现自身价值和展示自身能力,然而个人的成功需要团队的支持,如何学会与人协作,互助互利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团队协作能力,发挥自身优点,互相弥补,从而取得好的成绩。因为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是一个群体运动,比如蓝、排、足球等运动项目,他们每个人的能力、特点不同,场上的位置和职能也不同,但他们需要互相协作,各尽其责才能好的成绩。通过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信任感、去除孤僻感,满足社会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团队合作中的价值,从“准职业人”迅速转换成职场人。[4]

3.3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

刚毕业的“准职业人”在从事建筑工作的期间,老师在现场回访发现,他们在工作早期经常会出现一些手臂酸胀,腰部疼痛,恐高的现象。通过交谈和现场观察发现,他们在进行工作劳动的时候经常进行手臂和腰部的运动,同时,伴有长期的高空作业,而他们之前都是在学校进行书本学习和劳动强度较轻的工种实习,没有得到相应的身体锻炼,造成了上述这些工作期间经常出现的现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岗位工作习惯进行体育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同学而言,他们将来主要从事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施工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建设监理企业的监理员;工程材料检测企业的检测员等,他们相对于别的工种,对上肢力量及腰腹力量要求较高,同时建筑施工员还要克服恐高的心理作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通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针对上述工种对身体及心理的承受要求,可以通过投掷实心球、推铅球等运动来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及腰腹力量,通过开展荡秋千、走浪桥等运动来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及克服恐高的心理作用。同时,通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还可以有效地预防职业病。作为将来一线技术人员的高职学生,他们将来有可能终身从事相关工作,那么职业体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保护、自我预防的习惯,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4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节奏快、强度大、效率高的方向发展,对职业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面对部分本科院校的教育转型,高职院校要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教育教学中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挖掘自身潜力,勇于迎接挑战。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在确立“健康及时”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技术特点,不同职业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职业体能,加强对预防常见病、职业病的生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让其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需要,进入工作状态。因此,重视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积极顺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蒋维 刘寒青 韦淼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墙体砌筑问题研究

为了保障人们学习、工作、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应注意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建筑水平能力,特别是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技术方面的提高。在建筑过程中,墙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承重、维护和分隔,其对于整个建筑的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中应该加强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墙体砌筑施工主要有抄平、弹线、摆砖、立皮数杆、挂线、铺灰砌砖、勾缝和清扫墙面这几个工作,其中每一项工作都应该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1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中应注意质量方面的问题

1.1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基础墙和墙错台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按照技术要求应该正确摆放基础砖并保障收退大方角的两边相等。当退到墙身之前必须要检查轴线和边线是否存在偏差,如果有较小的偏差我们可以对基础部位进行修正,但是不可以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沿。

1.2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保障灰缝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其中水平灰缝必须按照施工要求严格保障平直度,并且根据皮数杆控制灰缝的厚度;竖向灰缝必须与皮数杆垂直对齐。因为墙体的稳定性受到墙体垂直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托线板检测墙面是否垂直,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方法进行纠正使墙面始终保持垂直。

1.3建筑的整体性受到砖墙接槎的影响,所以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留直槎比留斜槎更施工更加方便、合适时,必须经过专业人员严格的测试在保障建筑的整体性的情况下将留斜槎改为留直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够使用留阴槎。而且完成接槎工作时要把墙体表面清洗干净并润湿表面,避免因为清洗不干净出现塞砌现象,从而导致砂浆不够饱满、灰缝不够均匀、灰缝不够顺直等问题使砌体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4清水墙是一种在外墙砌筑后只需勾缝不需要抹灰的一种方法。在砌筑清水墙要严格选择砖,在砌筑之前要对现场进行勘察选择砖的合理摆放位置和方式。在砌筑清水墙时丁砖游动会出现上皮和下皮的丁砖相通或赚缝相通的情况,这就会造成清水墙游丁走缝的现象,施工时必须保障丁砖中线和下层中线重合。清水墙对模板和混凝土的要求也十分高,拆模后墙体表面必须保障平整光滑。

1.5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应该分层进行浇筑而且振捣棒不能够直接接触外墙表面,而且在振捣过程中出现砖墙鼓胀的情况应该拆除重新砌筑。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灰缝不均匀的情况应该保障皮数杆的标高,而在进行盘角过程中要根据皮数杆控制灰缝的长度并保障水平灰缝均匀。当砌筑一砖半墙时为了保障水平缝均匀平直必须采用双面挂线的方法。

1.6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正确处理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每一项工作,使进度与质量能够同时得到保障,避免为了一味要求进度而造成质量达不到要求。而且对于使用的施工材料,施工单位都应该仔细检查和复查。尤其是对水泥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并且对水泥的强度和安全性能进行严格的测试,不能因为怕浪费而混合使用各种水泥。

2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中应注意细节方面的问题

2.1从水泥方面而言,应该对水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筛选。而且应该对砂浆用砂进行含量的检测,防止掺杂着杂质。此外在施工中不应该便于工作的进行直接在砌筑砂浆中添加消石灰粉。而且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砌筑砂浆中直接添加防冻剂、缓凝剂等化学试剂后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以保障质量达标。

2.2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混凝土构造柱与砖砌体能很好的结合并能够增强抗震效果,使质量检测更加方便,通常会留设马牙槎。在留设马牙槎时应该按照先进后退的原则,而且要保障每个马牙槎的尺寸不超过五皮砖。

2.3勾缝是指对砖墙的缝隙用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在进行勾缝前应该对墙面的杂质进行清理并用水润湿,还要对瞎缝进行重新开凿而且必须保障缝口上下整齐。勾缝时要用比例合适的水泥砂浆而且砂浆粘稠度也要合适。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使用馏子把水泥砂浆压入缝隙内,并来回压平保障上下口平整。勾完缝后要按照施工压迫去进行扫缝。

2.4在抹灰前要清理基层表面的杂质并用水润湿。而且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不应该出现脱层、裂缝等现象,如果出现这类现象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纠正。抹灰层的总厚度应该按照施工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墙面抹灰的厚度是18mm,为了压实砂浆应该分成两次进行施工。而且在遇到混凝土的部分为了避免起鼓现象的发生应该打上素水泥浆。

2.5在钢筋绑扎前应该将基础层进行清理,并按照施工要求放置钢筋的位置线,根据钢筋位置线摆放基础钢筋。在绑扎钢筋时应该捆绑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要按照钢筋交叉点扎牢,而且相邻捆扎的钢丝扣要按照施工要求扣置,这样可以防止钢筋歪斜变形。

3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中应注意成本方面的问题

3.1钢筋下料是指确定制作某个钢筋构件所需的材料形状、数量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从整个钢筋中取下一定的钢筋进行加工。从钢筋下料方面而言,首先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并熟悉掌握钢筋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等相关概念和计算公式,根据施工图运用合理的公式计算出钢筋应该下料的长度,根据计算出来的值正确剪切钢筋长度,避免出现资源的浪费的情况。同时在钢筋加工成型后要合理焊接或绑扎搭接的长度,同时利用钢筋的延伸率可以节约钢筋。对于短小的钢筋我们可以在小型构件中使用,非承重结构我们可以采用钢筋头连接配筋的方法,通过控制马櫈的数量以节约钢筋。

3.2从模板方面而言,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图进行设计,使板和梁尽量减少拼缝,从而能够减少模板的使用量。还应该避免对放置好的模板进行挤压、重物冲击等以防止受损的现象发生。而且要小心使用模板尽量不损坏模板以便以后使用。对于拆下的模板应该及时进行清理、标识等工作,以便重新使用。为了延长模板的使用期限必须对其细心保养。

3.3在混凝土的材料中水泥的价格较高,我们应该经济合理的选择、节约水泥。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减少施工中的成本。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合理的砂率,这样不但可以通过减少石子间的缝隙来减少水泥浆的使用量,还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成本。而且我们应该通过计算选择合适比例的水灰,这样既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还能够避免水泥的浪费。

4结语

有效保障的建筑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还能为人们遮风挡雨、防止寒冷、隔除杂音等。在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对整体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墙体砌筑施工的质量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提高墙体砌筑施工技术能够增强建筑的安全性能,使人们的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施工单位应该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的墙体砌筑施工技术,避免造成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使建筑的安全性能下降。所以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对每一项工作认真负责,保障施工的质量,避免犯错,使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得到保障。

作者:魏建涛 单位:河南新恒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分析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尤为重视,通过建立起各级建筑质量监督站来对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但是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在原来监督体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今我国所施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主要分为纵向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纵向管理是指政府所建立的监督管理部门来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而横向管理则是建筑单位所建立的企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本文将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角度对现行的质量监督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在我国的现行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存在的一定不足:

(1)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主要分为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的各级建筑质量监督站的纵向结构与以社会、企业监督为主体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横向结构,虽然这两个结构都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却未能使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多方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2)在各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中,所依靠的多是定期或是不定期的现场巡逻检查,依靠的是实物的质量监督工作,而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核验和评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3)在现行的对于建筑工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对于质量的监督管理多局限于对于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而对于建筑工程整个周期中的设计、勘查等阶段则存在着监管的盲区,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趋于狭窄,从而使得以政府为主导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无法从宏观层面与的范围进行质量管理。(4)同时,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定位不清,现行的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还有部分是以政府设立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此种方式进行的,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缺乏必要的威慑力,无法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得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认可。(5)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型、政策型人才,但是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尤为稀缺,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中尤为明显,同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不足也表现在监测设备的落后上,现在有很多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结构所使用的检测仪器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的水平,使用这些仪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不但效率较低,且测量数据也无法得以保障,同对于一些需要深度检查的地方,落后的检测设备无法达到检测的需求。(6)现行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仍然有很多是设立在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或与其有行政隶属关系,从而使得在对于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发生行政腐败的几率大大增加,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顺利进行。(7)同时政府部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理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现在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较为混乱,常见的一些监理单位的违规行为有:在建筑工程监理业务的承接上允许单位或者是个人打着别人的牌子承接业务,一些监理单位的人员素质不高,通过与建设单位签订虚假合同,只收费而不进行监理工作。监理行业杂象丛生,而政府设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使得监理单位无法更好的发挥作用。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水平的措施

以上主要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对于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机构的人员需要加强培训教育工作,使其能够从业务、法律以及强制性的标准等方面入手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达到这一效果需要建立起有针对性的专业基础教育与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入手,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同时还需要从提高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提高人员的积极性。(2)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职能转变,原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被定位为无执法权力的机构,为更好的实现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需要从原先的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进行转变,从原先的定期抽查转变为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模式,增大建筑工程监管的力度,同时提高检测仪器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中的使用力度,依靠仪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参照,同时将原先的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进行转变,同时提高社会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所占比重。(3)改进以往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与方式,依靠技术来带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技术水平与管理的效率。(4)建立起良好的举报途径,设立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举报途径,同时设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举报奖惩机制,提高工作参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对于建筑工程进行多方位的监督管理。

3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道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一些建议。

作者:王斌 单位:六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经济的理性思考

一、前言

建筑工程经济是建筑工程学与经济学互相交融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目标在于较大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在实践活动中带来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尽管我国的建筑市场随着国家发展、需求增大而迅猛发展,但是对于相关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理论,国内对其研究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对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如何平衡应用施工技与投资的金额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最小的消耗得到较大的收益,如何在投入、工期与质量之间达到三方都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经济亟需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当下我国的建筑市场需要一场关于建筑工程经济的理论变革,以此解决当前我国建筑业面临的一些普遍问题。

二、对建筑业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革发展的理性思考

与其他行业不同,我国对建筑业的定义相对广泛。在我国,通常将以工程建设为主(铁路、公路、房屋等)的土木工程类,以大型设施的配套建设为主(电力、给水、供热等)的线路、管道、设备类以及以建筑物装修、装饰等活动相关的施工类合并成为建筑类。因此,对于建筑业而言,一个建筑工程是从设计到建设再到完善的系统工程,而并非是单单某一个子类。这样的定义也决定了在我国建筑业是与设计单位、中介组织、建材、设备供应、以及教育科研息息相关的产业门类。正是因为在我国建筑业涉及面的广泛,对于具体的建筑管理而言,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而言,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管理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对于建筑业系统范围的界定,国内一直存在者“大建筑业”与“小建筑业”的争议分歧。争议与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要将涉及建筑相关的勘察、设计、咨询单位以及部分专业工程纳入建筑业的范畴之内。对此,我们可以参照《建筑经济》中的相关定义。该册中指出,建筑业是包含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维修和管理机构与有关教学、科研、咨询等项目的综合学科,是大建筑业中所指的定义。发达国家相对于我国更加认同“大建筑业”的概念。事实上,随着建筑业本身系统的不断扩大,它与其他行业的交叉也越来越多,并且建筑业与其他行业还呈现出系统集成的趋势。甚至在部分国家,政府已经组建了全新的用于管理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交融而成的管理机构。例如德国近几年组建的“交通、建筑与住宅部”,英国组建的“环境、建筑与区域部”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发达的国家“小建筑业”的概念在被逐渐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适应建筑业发展的“大建筑业”体系。可以说,“大建筑业”是综合了现代工程科技的集中体现,是建筑业改革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依赖于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能够成为经济支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①建筑业是独立的物资生产部门,为我国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的固定资产。②建筑业在我国的国民收入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③发展建筑业就等于在无形中发展了重工业和其他相应工业。④在我国当前阶段,建筑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⑤我国许多大型的建筑企业承包了国际工程项目,无形中带动了我国的综合性输出。⑥建筑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筑业的发展状况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综上,建筑业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在无形中改变了我国的城乡结构,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当前我国的建筑业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建筑业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事实上,尽管一直以来人们对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在具体怎么变革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整体上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阶段,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信息喷涌而出使得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分歧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导向却不能及时的给人们以明晰的答案,另一方面现行的建筑业管理体制复杂,部门之间利益纠葛,企业之间竞争等局面使得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举步维艰。在通过对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分析之后,结合当前国内形势以及未来建筑业改革出现的部分趋势,我们认为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把握几个要点。

1.归口管理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在成分上有省、部属,地(市)属,县属之分。行政隶属关系的互不相同造成了对建筑企业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不同属别的建筑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在管理职能上,建设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以及专业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由此,在审批权、收费权、发证权上各部门互相争夺。整个建筑行业虽然貌似稳定和谐,然而内部却十分混乱。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保护主义横行,对市场规律忽略,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市场迟迟不能建立。因此,想要对建筑业进行大改革,归口管理是及时项要进行的任务。只有加强了行业的归口管理,我们的建筑企业和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能才能明确,业务活动才能更加专业。例如我们可以将工程资质的审查,招投标项目等方向性问题要归口与建设主管部门。

2.对建筑企业进行整合,优化现有结构

事实上,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有80年代不足一千万人已经发展到如今三千五百多万人。从整体上,我国的建筑行业一方面出现了总量大,产能剩,利润少,竞争大等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行业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建筑企业发展稳定程度缺乏等情况。对此,我们应当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建筑企业进行整合,通过调控企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合并改组企业,形成综合能力足够强大的建筑企业以改变当前建筑大而不精的现象。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通过三级结构对现有行业进行改变。及时级别是总承包级别,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及承包事务;第二级是业务分包级别,负责项目具体的筹建等事务;第三级别是劳务输出级别,负责工程施工等现场问题。

3.加强市场及投资的管理

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不仅方便了建筑业的宏观调控以及监管,还将市场上活跃的各类经济成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计划性强于市场性,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干涉过多,以至于建筑市场尚不能发挥出其较大的作用。同样的对于建筑工程的投资而言,由于当前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大型项目是由政府投资和集体投资的。对于此类工程投资而言,公益效益和工程质量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然而,由于当前对投资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建筑行业中的非私人投资往往出现浪费等现象。因此要想规范建筑业的发展,当前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业的市场以及投资管理。通过建立完善健康的市场机制以及严密的投资管理,建筑业会逐渐从混乱的现状中走出[1]。

三、持续加强对建筑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以促进行业发展

对于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而言,急缺的并不是相关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大牛,而是构建现代“大建筑业”的先进理论。建筑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也是指导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建筑行业的改革的重要抓手。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始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就出版了以建筑工程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刊物《苏联建筑工程经济学》。在此基础上,我国也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建《建筑工程经济学》刊物。建筑工程经济学在我国起步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国政政治环境的问题,并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建筑工程经济学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成立了建筑工程经济学术委员会,专门从事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对现实建筑经济问题开展各类学术探究。也是在此阶段,《建筑经济》等相关专业刊物得以诞生。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比国外的相关研究,我国建筑经济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可以说,建筑工程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当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日渐壮大,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发展成熟也是指日可待。对于如何发展我国觉得建筑工程经济学,我们认为,发展中国的建筑工程经济学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加强与国际建筑工程经济学学科之间的甲流,融合发展出真正适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建筑工程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稳定的研究队伍,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与再学习,激发出我国建筑工程经济学在建筑生产领域的强大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才能一如既往的繁荣下去,才能真正利于国计民生,才能真正发挥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

四、结语

我国建筑业尚处于大发展时期,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繁荣而蒙蔽了眼睛。我们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经济学与实际生产实践的脱节,也应当看到未来建筑行业大发展对建筑工程经济学理论的巨大需求。对此,我们切实把握机遇,真正地将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经济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以应对未来我国建筑业的辉煌发展。

作者:蔡小萍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室内钢结构加层设计

前言

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舒适度,因此,在建筑工程满足安全和舒适度的同时,在对室内加层的设置时,需要满足建筑净空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合理的室内加层结构形式,并选取合适的结构材料和结构构件截面,从而保障建筑功能的较大限度的实现。而钢筋混泥土和钢材是现代建筑的主要原材料,由于室内加层受到整个主体建筑的布局和设计载荷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室内加层需要有较轻的自重,并且需要强度高、截面小,同时还需要满足环保的要求。而钢结构室内加层技术具有布局灵活、自重轻、轻度高、延性好、截面小、对主体结构影响小等特点,并且材料可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使得钢结构成为室内加层结构的理想选择。

1建筑室内钢结构加层设计的应用工程实例

1~2层为裙房,商业用途,3~12层为商住综合用途。建筑的主体结构柱、墙等竖直构件混凝土强度为C40,梁、板等水平构件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钢梁、钢柱采用Q235。

2建筑室内加层钢结构设计的研究方法

建筑工程室内加层结构设计主要有钢框架和混凝土框架两种结构形式,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对室内加层钢结构设计研究:

(1)多方案理论对比研究法。与钢结构室内加层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室内加层结构的自重和刚度都较大,这样可能会导致主体结构的部分构件如柱、强等荷载增大,延性减小,抗震性能有所减弱,安全效果不理想。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室内加层结构体系进行方案对比,从而给定设计的参数和准则,这样有利于设计的计算和技术的推

(2)数值计算模拟仿真分析法。该种分析方法主要运用相关软件对不同的室内加层结构方案建立计算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常可以先用PKPM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然后用SATWE软件进行计算。

3钢框架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加层设计的对比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我们对上述工程实例进行不同结构的室内加层设计,进而对比两者加层后的效果。

(1)钢框架结构室内加层方案。针对建筑的实际条件和主体结构的布置,使用钢结构来对室内加层。为了钢设置钢柱脚底板的方便与,在主体建筑结构体系的框架梁上设置钢柱,并根据建筑室内的额分隔来设置钢柱柱网,使钢柱截面宽与隔墙厚度保持一致,取值20cm,保障钢柱的的布置不影响建筑的效果。同时为了保障建筑净空的高度,多数钢梁截面高应小于等于35cm。加层结构的水平方向跨度相对较大为11m,并且刚度较弱,则,在加层设计时需要加强该方向的抗震性设计。而在EH轴和3、4轴,5、6轴之间的区域,应加大箱型钢柱截面的厚度,与中间的核心筒形成双口型加强区。口型外连接的箱型钢柱截面厚度也应加大。其余钢柱截面厚度满足需求即可。

(2)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加层设计方案。选取混凝土框架柱截面的最小宽度为30cm,由于加层结构混凝土柱底荷载较大,容易导致建筑主体结构楼面难以承受,依据主体结构的平面布置,可不另设混凝土柱,框架梁截面宽度取20cm。同样水平跨度较大为11m,需要加强该方向的抗震设计。而水平方向的加层结构易加大框架梁截面高度。由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自重较大,这样容易增加建筑的基础载荷,截面高度大,很难满足净空的要求,也不方便以后室内的改造。

4建筑室内钢结构加层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比较

我们通过以下技术指标来对比两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1)总的自重。根据设计的数据通过计算可得,钢框架室内加层结构体系的活载总质量为2917t,恒载总质量为30485t,结构总质量33402t,而混凝土框架室内价加层结构体系的活载总质量2919t,恒载总质量为31588t,结构总质量为34507t。其中,活载总质量为折减后的结果,而恒载总质量包含自重和外恒载。

(2)钢比重。通过计算,钢结构加层结构体系的水平和竖直钢比重分别为:12.23、33.79;混凝土框架的加层结构体系的水平和竖直钢比重分别为:12.25、33.13。其中,结构的整体稳定验算结构宜大于1.4或2.7;钢框架与混凝土框架钢比重相等。

(3)基本周期的比较。钢结构加层架构体系的水平和竖直方向以及扭转基本周期分别为:1.2234s、0.7284s、0.8087s;混凝土框架的水平、竖直方向和扭转的基本周期分别为:1.2275s、0.7398s、0.8377s。其中,两种结构的基本振动周期相等。

(4)有效质量系数的比较。通过计算钢框架加层结构体系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分别为:98.63、98.95;混凝土框架加层结构体系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分别为:98.61、98.92。其中,有效质量系数应当大于90%,且两者该系数近似相等。

(5)剪重比。剪重比在每层都有,是反映主体结构刚柔程度的指标。经过计算,钢结构框架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剪重比分别为:5.69、8.65;混凝土结构的则分别为:5.69、8.59。二者的剪重比相等。

(6)地震下顶点的位移。经计算,钢框架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顶点位移分别为:42.3、23.2,;混凝土框架结构则分别为:42.4、23.6。通过上述综合技术指标计算的数据可知,虽然采用两种方案的有效质量系数均满足大于90%的要求,并且剪重比也满足大于3.2%的要求,但,钢结构的总重较轻,对于主体结构的承重有利,并且不会增大主体结构的载荷。

5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钢结构室内加层与钢筋混凝土室内加层多个技术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钢结构室内加层设计和钢筋混凝土室内加层结构设计对主体结构均无不利影响。

(2)从结构材料来看,两种设计方案都能够满足安全的性能,但是钢结构自重较轻,每层约有1.4kN/㎡,并且强度高,截面小,能够有效的满足室内净空的要求。

(3)钢结构室内的加层更加容易拆除,材料还可回收,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环保,虽然混凝土结构在室内加层中可行,但整体效果明显不如钢结构。因此,建筑钢结构室内加层设计比较合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主体结构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科学合理的结构方案,进而保障这个加层甚至是建筑的质量。

作者:张玉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砼检测测区绘制板的实际操作

1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主体检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的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抽样检测要求抽取柱、梁两类构件各自总数3%进行检测;且每层每种设计强度等级构件数不少于1个;测区数5*2:柱、梁需要在构件两侧各布置5个测区,每个测区为200mm*200mm正方形,均匀分为16小格。如果想要抽样检测足够有代表性、性,取样的测区绘制就要足够标准、规范化。

2背景介绍

在传统工艺中对梁构件进行绘区测绘时,由于绘制人员需要攀爬梯子,用尺人工精准尺寸进行手绘,每绘制完毕一个测区,工人需要爬下梯子、移动梯子到下一个位置、再重新爬上梯子进行绘制。仅每层就需要绘制10个测区,十分费时费力。建筑工程混凝土主体检测测区绘制板(以下简称为“绘制板”)则大大改良了这道工序,如右图所示,绘制板上1处有预先固定好的墨线,形状即是绘区规定的4*4的200mm*200mm的正方形,2处是一个可以连接3处长杆的活动接头,确保高处、低处都方便作业。使用首先,使用喷壶或海绵将墨汁均匀喷涂在绘制板的墨线上;其次,按检测方案在相应的构件上绘制测区。因为绘制板配有长把手,所以免除了搬梯子、移动梯子的步骤,而且精简了工人手绘的环节,更加简便、快捷。

3实验对比

为了更好地了解绘制板的实际操作价值,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在一栋层高4.2m的十层建筑中,选用两组工人对梁、墙、柱进行混凝土主体检测测区的绘制,一组用传统工艺人工手绘,一组用新型绘制板绘制。实验开始后,我们发现由于传统工艺需要梯子,搬梯子需要两个工人同时进行,十层楼绘制完毕共花费4个小时,平均每层画梁需要15分钟。而使用绘制板的一组,因为绘制板有长把手,不仅省去了搬梯子的流程,还省下了搬梯子的工人。十层楼所有的梁、板、柱部分测区绘制完毕,只花费了30分钟,平均每层画梁只需要25秒。而且根据细心观测发现,每绘制一个测区,传统工艺包括对准尺寸、绘画,至少需要三分钟,而利用绘制板绘制,则只需要把工具摆放到合适位置,仅仅5秒就可以绘制出标准、规范的测区。使用传统方法绘制比使用绘制板绘制要多花费一倍的人工,多花费几十倍的时间。

4总结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时间就是企业最直观的经济效益,规范化、标准化就是建筑最根本的质量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主体检测测区绘制板作者别出心裁地将两点结合起来,成功地节省了人工、缩短了工作时间,并且能比传统工序更加标准规范地绘制出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测区,大大提高了梁柱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绘区的绘制效率,具有很大的意义,很好的实际操作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茹霞 张东旭 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在我国工程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不断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为进一步保障施工安全,建筑专家运用安全管理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理论等参考资料,严格探析了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过程,长期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实用建议来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1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针对诸多工程量大的高层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高层建筑施工主要的安全事故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高层人或材料物品坠落、机械设备伤害、火电隐患和建筑物等的倒塌。

1.1高层人或材料物品坠落

施工中常有施工人员和物体坠落,发生这类事故主要是因为施工中施工人员不系安全绳工作或安全绳操作不合理、框架搭建不紧固伴有零部件坠落等,对施工人员及高层下面的施工人员和行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2机械设备伤害

塔吊松动、搅拌机和挖掘机等的操作不当都会危害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这些对象均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设备。

1.3火电隐患

经常存在为图施工的一时方便而随意搭建的临时电线设备,如若这些电气化设备经风吹、雨淋、不合理操作或发生电线短路等状况,就会引发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及财产的损失。

1.4建筑物的坍塌

高层建筑物质量不达标、施工规划不合理、建筑设备不正规操作导致的建筑物坍塌随时都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及施工的正常运行。

2产生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原因

长期实践建立的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六项指标,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工法、环境、管理,通过“人-机-料-法-环-管”体系评价结果显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事发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具有复杂性。

2.1施工人员的素质影响

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等高素质表现决定着整体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调查显示,建筑施工人员的操作是直接诱发安全事故发生最直接的原因,由于高层房屋建设工程量大,需求的施工人员不仅数量多且工种多样,但是某些施工企业为节省成本聘请文化素质较低的工人、农民进行操作,既不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也不重视相关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

2.2机械设备的影响

有些企业采用的机械设备属于陈旧落后类型,如若遇到为购置设备的专项资金不足或企业一味压缩施工成本而选用落后设备,就会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各种不成熟的操作都可诱发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设备配置是否齐全、是否长期进行了例行的安全检查都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索。

2.3建筑物料的影响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说你给的物料是决定整体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脚手架、卸料平台等使用前后均存在安全风险,例如,使用前是否选购的是国家指定许可的厂家产品、是否经过检测合格、存在缺陷物料是否进行了处理、是否堆放在安全区域、使用时是否合理安装、是否进行检查以保障安全运行等这些问题都隐藏着安全风险。

2.4施工技术工艺的影响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与技术水平飞跃式提升息息相关,新的工法、工艺越来越普遍的被应用到施工建设之中,传统技术方法进一步被取而代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层房屋建筑的现场施工而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随之带来不可预见的变数,更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保障避免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如何应对且做好关于识别新工法、新工艺的安风风险也是当务之急。

2.5施工环境的影响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主体项目都需要在露天条件下逐步作业完成,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自然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如若遇到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更会对高空施工人员、地下行人和车辆造成威胁,因而,复杂的环境条件也会增加安全隐患,虽然这些风险是潜在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时刻做好防范准备,正确处理复杂的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2.6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影响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管理就是安全管理,包括对管理工作自身、对人、对物这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如果管理人员长期淡化了安全管理的观念,对管理工作报以麻痹心理诸如对于人、物的安全规范这些管理工作得不到贯彻实施,就会导致施工人员轻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影响到风险评价体系。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通常都会直接间接受到安全管理因素的影响。

3应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措施

3.1施工人员方面

首要工作就是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打无证上岗的作业人员,为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提高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警惕性,施工管理部门就需要组织专业性的安全意识培训、针对性的技术知识的培训;搭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施工人员指引新上岗的工作人员进行系列操作;例行做好对高空工作人员的身体、心理健康的有关检查,克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层数高、工作难度大的困难,保障高空作业的顺利进行。

3.2机械设备方面

机械设备方面的安全风险主要是对机械设备的性而言,愈愈能保障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诸如脚手架的铺设、搭建、拆卸,都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对塔吊、垂直运输等机械设备需要例行进行检查、维修及保养来排查是否有松动、发热及磨损等问题。

3.3建筑材料方面

材料的准备工作需要根据供应商是否持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合格报告及是否符合施工现场条件来决定是否购买;装、卸料需要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操作人员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安全将材料转移到安全区域;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在堆放时需要标牌加以明示,根据安全规范进行整齐存放。

3.4施工技术工艺方面

应对这些影响时就需要注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工艺、技术严格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注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各个部门之间的学术交流,技术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在具有针对性的革新技术不断应用的情况下,在运用之前需要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工作。

3.5施工环境方面

实地考察施工当地的气候条件、现场地质条件、人文环境才能保障安全施工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调查分析当地天气条件,认真做好防范准备;根据考察结果因地制宜进行方案设计;现场施工环境保障通风、照明条件、控制噪音。

3.6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方面

现场管理工作可以从各个施工操作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中体现其是否到位、,针对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身心与身体健康、施工环境条件等各个方面提出管理措施,并详尽实施;事故处理机制完善,及时安抚事故伤亡人员,妥善安置人员家属;随时应对紧急救援的突发状况。

4总结

国内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彰显了建筑水平的不断成熟,一幢幢华丽的高楼大厦背后挥洒的是施工人员的汗水,他们的安全风险意识和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周期。因而加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以制定防范措施为基础,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逐步形成的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作者:向新宇 单位:宜昌宏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主要是施工企业对于发生的项目成本各项支出费用进行有系统、有组织的预测,并做好控制、计划、核算、分析以及考核等工作,是降低施工企业成本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之一。成本管理属于建筑施工企业改善自我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所用的主要措施,对于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自我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1]从项目成本管理状况来分析,该项工作在工期管理、工程质量以及文明施工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发展优势,就要能够对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1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较为完善的责权利结合管理工作体制

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要能够明确项目部、公司级的管理对象,但是,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责任不够明确,及时企业已经要求项目部需要承担的相关责任,但是,因为责任不够落实,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合同、材料、财务以及计划统计部门工作之前出现严重的脱节,很多项目之间不能够进行经济分析以及比较,没有具体的措施以及建议。即使能够通过结算来对项目盈亏加以反应,但是,依然不明确出现盈亏的诱发原因。成本管理工作体系中的项目经理享受较大的权力,在项目效益以及成本管理方法需要对总经理负责,各个管理工作人员以及业务部主管需要承担相应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配套的管理体制,并对其进行激励以及约束。但是,目前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把权利、责任有效结合在一起,有的项目部只是单一地把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归结给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成本管理工作体系,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技术开发难以顺利进行。

1.2没有开展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管理工作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成本和质量之间形成的统一管理,或者比较强调工程质量,对于工程成本关心力度不够;或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够兼顾质量。[2]其中前面的做法虽然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但是,也导致工程质量成本不断提升,让企业难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后面的做法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导致项目运行因为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增加质量成本,对于企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工期目标作为现代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目标,建筑施工企业是否能够按照工期要求完成施工项目是保障企业获得信誉的基础工作之一。工程项目都有着特定的工期要求,保障工期可能会诱发成本出现变化,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够重视工期成本,尤其是对于工期和成本的研究力度不够,盲目追求工期进度,导致工程成本开始增加。

1.3成本核算形式化发展

一般来分析,所有建筑施工项目都会配备预结算员,但是,其从事的相关工作大都是按照图纸要求、施工现场状况进行指令算量,并将其作为结算的一个主要依据。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怎样把成本核算和成本预算有效结合在一起成为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3]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把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以及计划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而且因为奖励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很多惩罚办法无法顺利落实。所以,导致项目完工之后成本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2提升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相关措施

2.1建立系统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

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成本核算制是保障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在,但是,项目成本核算属于中心,任何脱离这一机制的项目经理机制都只是形式。项目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缺乏成本核算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考核、成本计划工作都难以顺利进行。企业经营核算部门属于施工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要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不断挖掘其潜力所在,从根本上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4]在做好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基础工作之后,对施工成本核算加以管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于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统一调配以及集中管理,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目前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大都和项目部门密切联系,这样就导致其在行驶相关职能时弱化成本管理工作力度,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无法与成本核算员进行相应的配合。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能够对目前所实施的成本核算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安排企业对所有核算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加以委派,进行不定期轮岗以及集中管理,从而保障项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工程项目实现分离,建立积极健康的施工成本管理以及核算程序。

2.2做好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管理以及控制工作

所谓的质量成本就是建筑施工项目为了能够提升产品质量支出的费用,或者当产品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时损失的费用,主要是由质量检验费、预防费以及损失费共同构成。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保障成本数值达到低。一般来分析,质量预防费用起初相对较低,但是,在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下会逐渐增加。质量检验费用起初较为稳定,也会随着质量的不断提升开始增加。但是,质量损失则恰恰相反,在产品质量不断改进的作用下开始提升。因此,建筑施工项目部门要能够正确处理质量成本等几个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通过使用先进、科学、实用、合理的技术来保障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减少工程成本支出。

2.3做好成本预测、管理等工作,并履行经济合同

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能够做好项目成本预测控制,完成工程签约之后,项目部和公司大都同时进行施工预算以及成本计划编制,而且,还需要对工程施工任务单加以编制,并明确需要的机械数量,然后结合上述相关数据加以校正、对比,结合当地材料、人工、机械的相应市场价来测算出工程总成本。[5]完成项目成本预测工作之后,公司与项目部需要签订相应的合同,并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降低率、项目成本、安全、工期、质量、文明施工等加以约定。完成合同签订之后,才能够保障公司总部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分明开来,双方按照合同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保障项目施工工作顺利完成。

3结语

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环境逐渐复杂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工作开始进入到战略管理时代,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并制定科学有关的管理目标,从而达到创新管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总之,建筑施工企业选择科学正确的成本管理方法会保障项目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要能够对这一工作加以重视,促进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美荣 单位:江苏华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专业论文: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必要性

由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不到位,建筑材料市场混乱,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各建筑企业没有统一的材料使用标准,给建筑工程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豆腐渣工程屡有出现,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要进一步落实材料检测工作。

一、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材料市场鱼龙混杂,增加了施工单位的负担,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有利于保障施工单位更加安全、高效地选择材料。经检测后,质量优异的建筑材料就会脱颖而出,施工单位可以从符合建设要求的建筑材料中选择经济性更高的材料。同时,材料检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单位对材料性能的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建筑材料市场,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其次,通过质量检测还能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促使建材市场不断完善经营,施工单位在了解材料性能之后,购买材料时就可以就近取材,这样既能降低运费,保障建设工期,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一举多得之效。再次,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能有效推动检测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复杂性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检测设备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检测工艺和设备的更新成大势所趋,通过先进的检测能进一步优化材料配比方案,从而控制好资金投入及材料使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方法

1.见证取样法

见证取样的检测方法在当前使用比较广泛,以钢筋原料为例来说,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检测两部分,一是材料的质量外观能否达到建设要求,主要包括核对生产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是否真实,检测提供数据的度和误差,以及检测钢筋的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建设的要求、是否符合施工合同条款。二是检测钢筋的表面质量,主要通过抽样方式进行检测,通过对同一生产日期、批次和型号的材料抽样检测,以此来评估整批钢筋材料的质量。这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实施起来比较快捷方便,而且检测数据性高。

2.平行检测法

平行检测法更多地用于施工单位在完成验收工作时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例如,检测砂浆时,施工单位先自行检测,然后质量检测相关单位做抽样检测,将抽样检测结果跟施工单位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说,平行检测法主要是施工单位为了保障建筑质量而实施的一种自行检测手段。

三、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实施

1.确定检测对象

不同材料具备不同的属性,国家对各种材料的质量有不同的标准,检测工作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科学地开展,这就需要检测人员科学地界定检测对象。例如,墙体的保温效果主要依靠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国家对保温材料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检测人员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检测时,重点检测材料的保温性能、表面强度、抗拉和抗压强度、导热参数吸水率、表面密度等,检测过程相当繁琐,但每一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检测人员必须统一规划逐一检测。

2.取样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抽样检测,主要原因是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数量非常庞大,逐一进行检测并不现实,从某层意义上来看,也是不必要的,因此,抽样检测显得尤为可行。如何选取样品很有讲究,检测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标准取样。一般来说,选取的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整体反映出同一批次材料的性能;另外,取样的数量要以整体数量为根据进行比例分析。对于那些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材料,可以适当提高取样比例。

3.严格控制检测环境

多样化的工程类别、集成化的施工技术和多元化的建设单位等因素促使建筑企业不断提升自行检测能力,严格控制检测环境。例如,根据市政建设的特点增加了塑料管材、土工合成材料、井盖检查等六个市政大项、43个参数,检测项目和参数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能力和水平,也提高了检测工作和检测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检测人员要根据设定的权限,充分利用计算等信息技术掌握好检测工作的动态,及时了解各个检测内容的情况,进而严格控制整个单位的生产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强与监督工作的互动,牢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科学开展检测工作。

4.控制误差

检测工作的性受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检测设备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团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还要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而更好地控制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性。另外,要彻底贯彻落实材料检测工作,就必须提高检测人员对材料信息的掌握程度,只有详细了解各建筑材料的使用标准,才会坚持优中选优,较大程度地降低检测误差,有效避免质量不好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5.数据处理

检测人员要根据不同材料的属性科学管理材料,当有些材料的属性随着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检测工作就难以进行,即使完成检测,检测数据的性很难保障,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同时,由于检测结果都是通过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还要提高对检测数据的管理,将其科学分类和汇总,并妥善保管。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科技水平日益提升的当下,建筑材料更加复杂,要掌握工程建筑材料的综合性能,就必须提升材料的检测水平。这不仅能在合格的材料中选择更经济实惠的,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作者:秦哲 单位:吉林市房屋拆迁安置公司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