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摘要: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一、孤僻抑郁

由于在内心上一直处在不自信状态,贫困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自卑的想法总是环绕自己的内心,在实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情绪以及行为过分关注,并且总将这些与自己扯上关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逐渐的将自己关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发展成自我孤僻的状态。据有关专家研究,利用层次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显示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以人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而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贫困”处处需要遮挡自己的这个短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过多的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这又与心理上急求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实际生活的贫困状态,让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郁郁寡欢的状态总是伴随他们的心里。长时间的这种状态,逐渐将他们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产生茫然情绪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觉得社会极度不公平,对社会产生一种畸形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自信逐渐将贫困大学生推向了郁郁寡欢的深渊。

二、内向和不稳定

因为贫困的事实导致了贫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信心,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总是认为这种现实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内心变得极度敏感,情绪上缺乏稳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维容易偏激,造成冲动的行为,而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并不强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如此,极有可能导致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行为。

三、自卑

根据心里学家的解释,自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胸怀不够宽广,过分计较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并将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能力不足,进而转化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满的情绪。贫困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中学以及小学生活阶段,因为相对封闭,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来源于学习成绩好坏,经济上的差距还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因此,在那阶段中自己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较开放,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装扮自己,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体现出来,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显得没有中学时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无长处,与自己身边经济优越的同学比较,自己简直没有可比之处,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自我否定情绪的影响之下,不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生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之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理论,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贫困大学生的敏感内心促使了自尊对自己更加重要,过分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总是逃避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学生的这种经济的匮乏、特殊的心里、环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们心里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发奋图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考取理想的学府,变成了贫困的大学生。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贫困大学生身上。高校通过思想教育课程,大学阶段个人视野、个人品德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大学生不要盲目沉浸在物质生活世界中,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高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优化校园环境。大学生之间应该相互有爱,和平共处,不要因为自己是城里人就有良好的优越感,不要因为自己是农村人就有自卑感,努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培养珍视同窗情。高校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讲座,对心理自卑的贫困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梳理和开导,消除因自身家庭贫困,自己穿得土里土气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感,培养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意识,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挫折调整能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性的心理教育对他们效果不明显,加之他们又非常敏感,所以必须对他们施以特殊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2)完善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制度。经济上的贫富差距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存在心里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家政府为了缩小贫富间的差距,高度重视农村大学生的教育问题,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向大学生提供了无偿贷款,大学生工作四年内可以还清贷款。贷款对贫困山区的大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是贫困大学生开启人生新航程的引路者。但是,国家贷款每年为6000元,刚好够高校的学费。贫困生的生活费仍然需要家庭和自己支出。由于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学校在短期内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实际家庭状况,但是由于大学生众多,高校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排查,自尊心特别强的贫困生不愿意说自己贫穷,反而家庭相对可以的大学生得到了助学金,高校需要及时更新了解学生生活动态,解决监督漏洞。一般贫困大学生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学校直接给相对贫困的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容易引起周围同学的不满和激起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高校一般通过提供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应得的报酬,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但是目前高校提供的助学岗位,一般都是比较简单机械的,希望高校可以多提供一些具有组织性的岗位,让贫困大学生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逐渐走出自卑抑郁的阴霾。同时也锻炼了贫困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作者:王钧永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和阐述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的实际概念,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于如何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护人类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是研究人类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的一门心理学科学。积极心理学要求,每一位心理学家都要以一种极其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人类的潜力、目的以及能力等等。基于原来较为完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的技术,对积极心理学中人类的力量和人类的美德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达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的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汪大伟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新生代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一、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自我意识强烈但缺乏自理能力

新生代大学生喜欢时尚、青春、靓丽,并且到处都彰显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其表现能力也非常强,任何事情都追求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但是他们这些新生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悉心的照料下成长的,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常看到的现象就是他们抱着一堆衣服或是被罩床单去洗衣房,由此可见,相对于以往的大学生,他们特别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我们说大学是什么,它就是给你提供尝试锻炼自己的机会,可以不再由父母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离开父母后自理能力极差的“90后”。

(二)思维能力强但情绪控制能力差

相对于以往的大学生,“90后”的大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并且有着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对于社会的认知度和历史的责任感都很强烈,对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都很强。但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学阶段是情绪最丰满的时期,大学生时常都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干扰而反应强烈,情绪起伏大,特别是在感情面前,显得特别的脆弱和迷茫。其实除了上面三点特点以外,新生代的大学生还有很多特立独行的表现,如时代感强、认知能力强、有竞争意识等这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特点,与此同时,他们身上也有阻碍成长的特点,如功利心较重、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等。总的来说这些新生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一是与父母的教育有关,二是社会环境的因素,所以作为学校来说一定要正视新生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迷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和重中之重。

二、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策略

(一)构建心理教育机制

新生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标准是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正确的自我观念、完备统一的人格、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刻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学校要加大力度,完善学生心理教育机制,将以往的个别教育转换为普及教育,将心理教育纳入整体的教育之中,确保心理教育在各个年级的多方位开展。学校要将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

(二)打破传统,与时代相结合

新生代大学生都是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因此对于他们的心理教育方式我们不能采用过去传统的方式,而是要广泛开展如英语沙龙式的心理沙龙互动,同时新生代大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是很敏感的,因此为了保护“90后”的隐私,我们还可以开通类似广播节目那样的心理热线,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帮助学生保护了隐私。再就是可以利用现代网络,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虚拟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调动他们对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打消他们的顾虑。通过现代高科技的应用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正视自己心理的不足。

(三)家校联合,共同进步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灰暗,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职责,因此在我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与家长有良好的沟通。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和社会要共同关注。当学生走进校园后学校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距离较近的还可以采取走访式的调查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同时学校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健康的策略。当学生走向实习岗位时,学校要随时与用人单位沟通,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变化,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加强联合,才能够更有效地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帮助“90后”大学生在和谐中共同进步和发展,就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作为教育者来说,把握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还关系到了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动员全员加强对“90后”的心理教育是我们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关键。

作者:潘丹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1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一直以来,为了与本科通识教育区别,高职院校的课程更多强调知识的易懂性、实用性。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教学中,除了教材标榜是高职院校专用外,教师授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区别,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效果。

1.1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舞台”缺失。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双师型”两肩挑的教师,即既要担任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又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公共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象其它专业课的教师,既可以给学生进行理论讲授,又可以在学生专业实践中进行技术知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然只是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因此,其没有发挥“双师”的作用,纯理论讲授的教育教学没有体现出如其它专业知识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以增强学生未来竞争的砝码。

1.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创新不足。我们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也有日常实践指导,如授课之外,参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讲座、大学生心理沙龙活动等等,也在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尽一份力量。试想一下,这些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与本科院校的并没有区别,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意义方式方法的框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创新性。

1.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改研究不足。虽然有个别教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体现了一定理论的前沿性、时代性,但多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些个别现象进行研究,而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思考不强,没有深入思考这门课程改革根本性方向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对课改的研究,主要落实在专业课方面,如精品课程研究、某某专业研究等等。

1.4课程设置及内容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符。如果参照专业课程情况来设置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实践在课程安排中所占的份量,这样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日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是讲授理论,缺少了实践的环节,没有鲜明的人才培养特征。再者,课程内容也多为心理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无法起到如其它专业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问题,或者说增强就业、创业和发展的砝码。

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没有鲜明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关键点

综合以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该课程的改革必须从思维上理清几个关键问题,即改革的重点及难点的结症所在。

2.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路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既可上理论课,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倡导“双肩挑”的高职院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而同为“双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其“双肩挑”中对学生实践指导的问题,搭建一个让其跳出课堂的“舞台”,发挥其探索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作用,这是解决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出路、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2.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问题。现在所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内容,是否已经满足高职生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这些内容是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否对高职生在社会生存与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即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多方论证,寻找出对高职生成才成长最有用的知识。

2.3高职心理教师的素质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素质是否真的胜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如果进行课改,课程的内容改变了,对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哪些调整和提高?

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课改的难点、重点,可从以下个方面着手课改:

3.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转向对行业心理的研究。在高职院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除了开展日常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外,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心理,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知识进行研究,以提高毕业生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如商务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到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文秘工作,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研究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应该要熟悉那些人员的心理,自身应该具备怎么的心理素质等等,通过授课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行业心理知识,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工作,在“察已知人”的情况下更好处理工作,使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

3.2精心编写行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现在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虽然结合了一些高职生特点来编写,显得更容易理解掌握,实用性也相对强些,但也多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协及到行业心理方面的内容很少。从学生对行业心理知识需要的角度看,教材的针对性并不强。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在深入研究与各个专业相关行业心理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不同专业授课的行业心理教材。

3.3加强行业心理师资力量。一方面可派学校教师深入行业调查,了解掌握行业心理的相关情况,积累教师行业心理知识的厚度。二是根据校企合作的情况,派老师到企业挂职学习,深入行业及时线,掌握真实行业心理相关知识。三是聘请行业中懂心理学的人士作外聘教师,专门给学生讲授行业心理学知识,让其以自身的感悟,传授给学生最真实的行业心理知识。四是鼓励行业人士与校内心理教师共同开展学生心理课题研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彼此完成知识的升华。

3.4专业行业心理课设为专业必修课。如果确定了专业心理课程,可从一般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分离出来,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学生除了可选修一般常识理论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必须拿到专业行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分。而在授课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动,以应适应工学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定期不定期深入实习、实训学生相对集中的单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教育、进行个体心理辅导等,实行送知识到行业,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力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高职院校学生行业心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行业心理知识,增强行业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形成一种自觉适应意识或行为,对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各专业课程的改革都在朝着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形势的方向改革,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作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的改革陷入了“瓶颈”。本文分析目前该课程的现状,并对其课改作探讨性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浅议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注意问题

[论文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生活、学习、交往和发展的基本保障。辅导员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文章从工作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生活、学习、交往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繁重的学习任务,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职业选择的挑战所带来的压力,使大学生心理负担过于沉重,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心理障碍。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增多,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是他们出现心理异常现象的重要因素。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反映模式。孤僻、压抑、固执、多疑、自卑和情绪不稳定等人格弱点,在与不良因素交互作用时,很容易导致心理平衡的失调,以至产生心理障碍。《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日益复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学习和掌握帮助大学生处理心理问题,以及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和主要实施者,辅导员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得当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高度重视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辅导员必须清醒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的大事。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大学生成为患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预防与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及时很可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这一意义来讲,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与否至关重要。

2.不断学习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保障。辅导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履行其岗位职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中央曾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选聘,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辅导员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认真学学生心理教育的相关知识,时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变化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使自己所从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断走向专业化。

二、注重心理知识教育,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所谓心理问题,也称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和环境的影响,在没有认知障碍和智力障碍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一种不协调的心理状态以及所伴随的异常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和心理正常现象,不是截然不同的双方,而是同一连续体的两端。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是的,心理正常现象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相互转变的趋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通过学习提高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要积极营造和谐、轻松、快乐的育人环境。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心理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及时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2.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使大学生对人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客观地观察和分析自己身边的事物,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耐受力,有效防止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

3.培养大学生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还可以在交往中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从中得到启迪、疏导和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相互了解,增强同学间的相互信任,还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这是保持大学生良好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

4.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大学生要在充分了解自己能力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奋斗目标。这种目标要是恰当的,通过艰苦努力能达到的。教育他们不要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确定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要盲目参加不切实际的竞争。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否则目标落空很容易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

5.培养大学生要有广泛的爱好。大学生学习是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广泛的爱好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减轻学习压力,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地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保持心理健康。

6.积极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和谐的生活环境、科学民主公平的管理模式、积极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辅导员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生活环境,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消除容易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三、建立周密预防体系、积极搭建沟通平台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特殊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心理咨询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积极构建家长、辅导员、大学生、大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等多级预防机制,构建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预防和应急体系。为了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应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搭建师生沟通联系的平台。如建立飞信、qq群、校内网等交流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这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温暖,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变主动,使教师能够及时时间了解大学生的情况。

四、抓住关键时期、关注特殊大学生

1.注意抓住关键时期。所谓特殊时期指的是在大学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波动,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实践证明,新生入学后、大学生毕业离校前以及每个学期的期初和期末都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发期。辅导员在做好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特别关注这些特殊时期。

2.注意关注特殊大学生。特殊大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不好临近毕业可能不能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活难以为继的大学生,家庭遭受突发性重大变故的大学生,身体有慢性疾病或重大病史的大学生,遭遇重大感情危机且情绪反应较激烈的大学生,情绪极端不稳定有严重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的大学生等。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特殊大学生,已经为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些大学生身心不够健全,极易出现问题,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此类大学生的管理已经构成大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对重点大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不代表只做这一部分人的工作,还要加强日常调研,把握大学生信息。

3.关注大学生生活的细节。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首先要做到的是正确了解和判断大学生的心理行为是否正常,这不仅需要辅导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还需要在工作中注意关注大学生生活中的细节。一般情况下判断大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大学生思维是否合乎逻辑、行为反应是否与外界刺激相称、个性心理特征是否突然发生较大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判断。除此之外,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人而异。

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辅导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为辅导员应该花精力去了解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应对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同时,在工作中辅导员还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与高校心理教育探析

论文关键词:心里教育 心里问题 弱势群体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 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6、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实践思考

本文作者:杨立红 单位: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正确定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完善大学生心理调节机制,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开拓创新、勇敢坚毅、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提高效率,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就是要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救助。根据课程的目标,我们可以重新明确课程的性质,心理健康课不能简单地确定为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限于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定义和概念的讲解,而应将课程界定为实践技能课,关注他们具体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的掌握。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及时,动力心理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心,从而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动力。第二,学习心理方面。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调查显示:69.6%的大一新生和54%的大四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存在考前焦虑的学生不乏其人。第三,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处在大学阶段的大学生一方面希望拥有自己的空间,又害怕孤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冲突之中。第四,性心理方面。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及性知识的缺乏导致的性心理问题。第五,职业选择心理方面。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经济的挑战,在择业过程中出现心态失衡,自卑、嫉妒、焦虑等。总之,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些负性的情绪,如自卑、焦虑、抑郁等笼罩着他们。同时,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从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现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这说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需求是不平衡的,既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又因为每个大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根据这一分析,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时,应将各学期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别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在于,首先它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育体系等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性质定义为实践技能课。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讲授法、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心理影片评析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起来。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综合、灵活运用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及时,充分调动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第二,大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和教师一起展开激烈的讨论,形成师生的教学互动,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心理健康的知识。第三,所选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运用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第四,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概况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应与学生的课外学习的结合,教师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的延伸。应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题讲座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教师应帮助学生引导和挖掘这些讲座和活动中的积极思想,动力因素,并将之与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外,还应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复习在课堂上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主动、自发和全心投入是自我教育的重要特征。通过自我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我综合素质。

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

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不能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应采用作品分析、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等方法来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客观评价。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总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正确定位、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现状、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也是使大学生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教育深化思索

本文作者:任华良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的“软环境”

宣传教育工作历来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和必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熟悉和认识到某一事物的面目及其重要性,从而为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启动和完成提供初始的和持久的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一开始便注重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等媒介和不同形式的团体或小组活动向人们传输心理健康知识,启迪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尤其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使宣传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时至今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宣传教育方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模式,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讲座、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等众多接近多方位的宣传教育形式,为该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不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实现整体推进和深化发展的新目标,宣传教育工作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新目标的实现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高层次推进,新目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该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密切相关,因此,新任务的完成将会更加艰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是实现这一新目标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和整合原有宣传教育模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必要之举。已有模式是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功效已被实践所证明,毋庸置疑。因此,充分利用并强化和整合现有模式,使其发挥更大功效,不仅是顺应该工作发展的要求,也是该模式自身功能的进一步显现。

在强化现有模式方面,一是强化其科学性,使其在内容上更体现出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在形式上更有效反映内容。二是加大现有模式的利用频度,增大工作量,充分利用资源并使其较大化。比如,较大限度地利用各类媒介或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或形式的使用达到较大化;较大限度的更新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量达到较大化。在现有模式的整合上,一是在内容上进行整合,使内容在各种形式的展示上体现出统一性、计划性、协调性、互补性;二是在形式上进行整合,合理部署和利用各种形式,使其发挥较大功效。比如,我们可以使不同形式之间相互借鉴,相互穿插,提高单一形式的原有功能,也可以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围绕一个主题统一调配各种形式,使其发挥的整体功效。通过增强原有模式的功能,提高原有模式的影响力,使原有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阻碍该工作进展的问题或障碍越来越明朗,另一方面应对策略或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探索和利用新的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时机业已成熟。纵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影响或制约该工作的明显障碍,一是体制机制的模式难以确定,二是思想认识水平徘徊不前,三是现有理论和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证明,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体制机制和思想认识问题,而二者都是宣传教育力所能及的目标,尤其是思想认识问题正是宣传教育的“靶目标”,该问题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障碍中又居于首位。因此,寻找应对主要障碍的宣传教育新内容和新形式成为新阶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现状,从宣传教育内容来看,针对体制机制障碍较为成熟的体制机制模式已经出现。如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等为代表的具有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和以几年前的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代表的无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已运行多年并已成熟。针对思想认识障碍,教育部和各省市以及众多的社会团体在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也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方案或内容。因此,采用新内容的条件已经具备。迎合新内容的要求,新的宣传教育形式自然呈现,那就是“树典型”和“针对性培训”。所谓“树典型”,就是将现有成熟又具代表性的工作体制机制模式作为标准进行宣传,要求各单位予以学习和模仿;所谓“针对性培训”,就是将以往宣传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工整合,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然后对应不同的人群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层次化差异性地应对思想认识问题。比如,专门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专门针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等。除此而外,其他宣传教育形式也可以予以尝试,如推出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视作品,建立或强化社会或民间团体,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等,这些都是强化宣传教育功能的有力工具。

优化工作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立体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优越的“硬环境”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体制机制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高校对于该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苦于难以解决体制机制带来的问题而动力不足。事实上,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上都已在下发的文件中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上遇到很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使得该工作的开展有时不得不半途而废。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从上到下的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现有绝大多数高校将该工作归口学生工作部(处)管理也理所当然。然而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有极强的专业性,无论是教学、学术研究、咨询辅导都要求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与党政系统纯属管理部门的职责极不协调,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工作的发展。即使相关文件对有关内容已作出明确规定,如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学性质,咨询辅导要有适当补助等,但真正实施起来又并非易事。作为国家、省市一级党政机构的相关部门行使对该工作的管理权不存在问题,但作为基层单位的学校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就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针对该工作目前在体制机制上面临的困境,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有性质,强化其独立性,建立或完善相对独立的工作体制机制,为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供条件。就目前情况而言,首要的问题是确立该工作的独立地位,赋予其应有的自主权。这体现在机构设置上就是设立独立的工作部门,或者即使隶属于某个部门,但工作具有独立性,职责明确,不受干扰。这一做法在基层显得尤为必要。二是有独立的工作业绩评估体系和工作人员晋升制度,解决该工作长期以来难以明晰的职责权益问题。前者可使该工作形成一个独立的从上到下的纵向工作系统,即从国家到各省市到高校的不同级别的机构体系,从而为强化其业务联系和从属关系,突出其特殊性提供了渠道;后者可形成良性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其功能。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从某种角度来看,该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所致。任何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仅仅依赖宣传教育,期望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来达到目的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将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从思想意识和行为约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最终达到目的。基于以上所述的体制机制模式,我们可以建立起从上到下的监督保障体系,依靠切实可行的监督保障制度,促使该工作正常开展。从监督内容来看,可以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硬件水平、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从监督形式上看,可以包括检查、调查、评估、奖惩等手段。争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多方位促进该工作的开展。#p#分页标题#e#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功能。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团体在促进该工作的不断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间接将社会团体的运行机制、工作制度等传播到大学校园,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快速发展;二是社会团体与学校工作机构或组织相互交流,工作人员相互兼职,使得该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得以更新。鉴于目前该工作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源对该工作的影响力,较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应成为一种明智选择。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继续借鉴社会团体的经验,依赖以上所述自己的机构体系,与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起紧密联系,为深化发展和高水平运作提供交流平台。目前已有全国性的此类团体或组织,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个别省级团体或组织,但影响微弱,尚未真正起到统帅和引领的作用。以学校为单位自发成立的此类团体或组织也尚未出现。其次,吸引社会人才充实队伍,扩大与社会团体的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该工作服务,激发其较大功能。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及时指导和持久动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另一重大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薄弱。虽然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一直以来未曾中断,但无论在量的积累上还是在质的高度上都远不能达到该工作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和重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未能问世,使得该工作的发展难以得到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而长期徘徊不前。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结合现状科学部署,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争取较快推出一批能解决当前难题的高水平的成果势在必行。针对该工作发展现状,研究应侧重在以下两方面加大力度:一是探索适合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模式,确立科学可行的业绩评估体系和有效监督体系;二是整合、完善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使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效能。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现有素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和模式,尤其是借鉴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并优先于我们开展工作的港台地区的成果和模式,认真研究,不懈努力,相信经过不太长的时间便会取得可喜的成果。

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指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难度大,既有理论上的难题,又有实践上的障碍;既要解决眼前问题,又要着眼未来发展。研究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及时性和随机性都非常突出。因此,既要设计出统一周密的科学研究计划,同时允许根据现实需要自主制定研究课题;既要鼓励发挥各自优势自主研究,又要提倡必要的协助和指导。能够形成一个既有重点又顾及全部,既有核心引领又能各自为战的研究体制和机制,将会大大提升研究能力,更快更好地推出研究成果。眼前与长远相结合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随时面临困难或障碍。因此,注重解决眼前问题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当前阶段,解决眼前问题尤其显得迫切和突出。但眼前问题与长远难题又是辩证统一的。有的眼前问题可能是以往的长远问题,解决了现在的长远问题意味着解决将来的眼前问题。因此,应缜密审视各类问题,将眼前与长远问题统筹考虑,适时解决,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原则。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从表面来看似乎都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诸如体制机制问题,教育方法、辅导技术问题等。但此类研究很多时候与基础研究联系密切。基础问题不能解决,与之相关的应用问题便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或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在一定时期侧重应用研究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也必须重视基础研究。既重视基础研究又重视应用研究,并自觉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它必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优化思路

本文作者:蓝琼丽 熊少青 单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提升全员心理健康意识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金字塔”型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如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立的三级教育网络为:一级网络———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由心理学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和学校里有教育学、心理学、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或辅导员等人员构成,主要职责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指导二、三级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二级网络———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由院(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组成,主要职责:建立院(系)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配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三级网络———学生心理自助组织,由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心理社团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学生,向院(系)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汇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系部心理工作站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气氛,为心理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各级教育网络应各司其责,通过三级教育网络的运作,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工作研讨、培训学习等都落到实处,形成全员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格局,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平台。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正常化,还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如《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职能及工作内容》、《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员守则》、《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等,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制度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规范地正常地开展起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相对专业教学团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存在专业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管理松散等问题,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要[2]。因此,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辅助,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高校要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每校配备专职教师不得少于2名,同时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学或相关的学历和资质。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学校可采取措施鼓励其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师资队伍的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在师资培训方面,要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至少参加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或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定时安排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接受专业督导。学校学工部门干部、各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每年至少要为他们组织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学校还应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个案讨论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也可聘请社会上相关方面的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努力打造“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同时,在职称晋升、评挑选先、年终考核等方面要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都计算相应工作量,给予合理报酬。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整个教学团队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

配备相应设施,保障工作场地和经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经费既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开展情况,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的程度。高校应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专款专用,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需要。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没有统一规定,但各地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标准。如江苏、湖南、广西等省(区)教育厅就制定有相应的标准。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每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为“本科院校生均每年不低于15元,高职高专院校生均每年不低于10元,并逐年增加”。《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实施意见(试行)》中规定“按照每年生均(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研究生)不少于10~15元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区卫生厅、团区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按在校学生人数每人5元以上列入学校预算”。各校应该严格执行教育厅文件,下拨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并注意落实到位,合理使用。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料。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如个体咨询室、预约等候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心理放松室、宣泄室等,在建设时要注意符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咨询的需要。同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资料,如办公电脑、DVD机、电视机、音响设备、复印机、打印机、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音像教学资料、心理健康教育类图书资料等,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p#分页标题#e#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全体学生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能普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是教育部文件的要求,高校应根据要求在新生入校的及时学期开设本课程,内容要涵盖:一是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二是了解自我与发展自我知识,包括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三是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包括大学生学习心理及调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与交往技能、性与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认识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起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效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很多非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模块中均开设一些与行业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如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学心理学,护理专业开设护理心理学,教育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旅游专业开设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营销心理学,管理专业开设管理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基础心理学知识,更包括了与行业职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着眼于其职业生涯发展中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因此,在开设有行业心理学课程的院校或专业,可将这些应用心理学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这些课程中对行业或岗位心理研究的成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岗位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也能减轻或消除因对职业心理特征认识不清所带来的就业、择业焦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各校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开设相应的心理学系列选修课为辅助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心理特点自由选修。如开设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情绪管理心理学、健康人格塑造、心理应激与应对、就业心理与求职技巧、积极心态管理、性与恋爱心理、幸福能力培养等课程。通过一系列选修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对某一心理学知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的需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深入和广泛。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各门心理课程要体现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保障足够的学分和学时,有配套的专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主干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学分,开设32~36学时,以确保课程能顺利实施和建设;行业心理课程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课时、学分及开设时间根据学科性质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

加强活动体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扩大、延伸和补充,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感悟与接受教育。高校应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新生心理普查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心理普查,能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以达到良好适应、发展和提高;也为学校制定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心理普查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新生入校后2个月左右,即10月底至11月初学生已军训结束回校正常上课以后。普查工具一般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测试(UPI)。测试完成后,要及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特别是对筛查出阳性的学生进行分类,建立高危人群档案库,给予跟踪关注和专业干预。

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此后,各高校在每年5月都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好“心理健康活动月”这一载体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就必须精心策划和组织,同时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防活动月流于形式。以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自从2006年至今,学校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每年均有不同的活动主题:2006年“关爱自我珍爱生命演绎成功人生”、2007年“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2008年“关爱自我感恩他人共建和谐”、2009年“学会感恩珍爱生命”、2010年“提高心理品质构建和谐校园”、2011年“树立阳光心态体验快乐生活”。具体开展的活动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沙盘体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大家谈”师生座谈会、心理影片欣赏、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板报比赛、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图片展、校园心理剧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全校师生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情,在校园内营造了一种“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还增强了师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极大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3]。相对于个别咨询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感染力强,学生受益面大、效率高的优势,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体验的能力。高校应经常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研究制订相应的团体辅导计划和实施方案。学校开展的团体类型有贫困生团体、大一新生团体、学生干部团体、心理委员团体、心理社团成员团体、自然班级团体,还有由共同具有某类心理问题各班学生自由组成的治疗团体等。在团体辅导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剧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处理各种心理压力的方法,在团辅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个体心理咨询是直接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倾诉场所和专业指导。高校应根据行业要求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天定时向全体学生开放。要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保障心理咨询工作按规定有效运行。加强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对每一个个案都要做详细的咨询记录,坚持保密原则,按规定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此外,还应积极开拓其他各种形式的咨询方式,如网上咨询、短信咨询、电话咨询、QQ咨询、MSN咨询等,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咨询要求。

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学术讲座,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威望高、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进行系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经常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咨询辅导。如针对新生对环境和学习的不适应可进行“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与调适”专题讲座;针对目前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可进行“珍惜生命”系列专题讲座、针对应激事件日益增多导致应激性心理障碍可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列讲座;针对当前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性道德意识相对薄弱等现象可进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女生性心理生理卫生”知识讲座;等等。这些知识讲座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即时性,更能直接切入学生的现实心理,对帮助大学生及时解除心理困惑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重视发挥班集体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师不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初步心理辅导能力;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指定专门教师对心理社团的工作和开展的活动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心理中心教师的指导、跟踪、管理、督导,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成员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团体游戏、个人分享等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广泛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

高校应积极探索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注意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如通过向新生发放自编《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小册子,向各班级发放《心理健康活动月专刊》宣传资料,建立心理健康专题网站,与校学工处、校团委联合利用学校宣传长廊和各班的宣传园地、板报为载体等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校刊等多种媒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和谐、健康的群体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强化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陶冶心理品质,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构建务实有效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通过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要注意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应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和学工处、校团委、保卫科、学校附属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及各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组成;专家小组由精神科或神经科医生、医学心理学专家、咨询心理学专家或心理咨询师组成。切实制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在各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学校附属医院、精神疾病医疗机构等部门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通过多渠道信息平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的发现从班级心理委员,到班主任或辅导员,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再到学校分管领导的层层上报制度,全力作好应对措施。通过危机干预机制,发现危机预兆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症状的学生时,立即启动心理中心、学校、医院、家属救助机制,及时有效进行干预。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教育发展史探析

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背景

1.1国际背景

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国家就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开始注意到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但是真正开始系统、科学的研究心理健康源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成立了世界上及时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1930年.国际上及时届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召开并正式成立国际一tl,理卫生委员会.这标志着心理卫生研究在国际上有了正式的研究机构~1959年——l960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和保持。2O世纪7O年代.学校引人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颇具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新兴学科.多数发达国家的大、中、小学都设有专职或者兼职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或者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认识心理发展上的不足.解决心理发展上的困难。

1.2社会背景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初步对外开放的时代。1978年底,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不仅仅是开放几个沿海城市.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引进国外设备这些表面功夫.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开放思想.这也是改革开放的理念精髓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影响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加大.高校作为培养生产力大军的场所在认识到西方各国思想文化基础上,必须正视我国社会发展现实.顺应时展潮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以期能顺利实现其身心、自由、健康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方向.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1.3教育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我国的教育界也开始反思中国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十年,给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带来了一段损失惨重的发展史.使世人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的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交流和文化交融也逐渐使人们认识到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健康、正确发展2O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被提出,从此掀起了教育界的一项改革大浪潮.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人的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4政策支持

20世纪8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有所发展,这与当时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小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加强素质教育,德育,并出台一系列纲领文件: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指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o04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部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OlO---2o2o)>5。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基本要求。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形式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确立了自身发展理念和工作开展体系.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开展途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2.1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基本途径

系统化、规范化的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助于大学生科学、正确的了解普通心理学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心理辅导课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题活动.包括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它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为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提供经验。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普及心理学知识.还能对学生知识接受程度及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量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成果。当然评价不能仅仅用来鉴定学生的“好坏”。更应该重视发展性的功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建构.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2开设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心理健康事业蓬勃发展,一些心理卫生专家及学者开始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之后,我国设立了一系列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在1985年和1986年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理咨询机构一般挂靠于学生工作处.配备有职业心理咨询师、医学工作者、兼职教师等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为一些问题学生提供治疗服务,并且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服务,让同学们能在专业指导下实现自我的发展。

2.3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是一种内容活泼、方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方式.没有固定的讲授内容,没有固定的时间、场所,也没有固定的举办形式。讲授者可以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热点事件展开讲解.也可以普及普通心理学知识,还可以通过现场给学生们做有趣的心理测验来有针对性的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这种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强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2.4其它一些愉悦身心的课外活动项目

实践证明.各项文体活动可以放松身心、陶冶心灵、强身健体,如文艺表演、运动会、绘画班、书法班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也是一种自发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一种典型的“朋辈教育”,在社团里没有师生间的束缚和隔阂,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倾诉和解忧的选择。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在心理学家、医学工者、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工作成果,避免了许多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政府、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同舟共济.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机遇.完善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美好明天!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及时,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品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品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及时,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提升,还有必要较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陆明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1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据北京16所大学的联合调查报告,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人数的37.9%和64.4%,而神经症患者占71.6%。清华大学的调查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死亡的人数分别占总的休学、死亡人数的51.3%和50%,在休学、退学学生中,神经症患者高达75.68%,在死亡和退学的学生中,神经分裂症占60%。北京大学王登峰博士研究认为,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者约占30%~40%,其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约占10%。以上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差,其具体表现及其原因主要有:

1.1适应不良

及时,环境的变化。大学生们脱离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异地,一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会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荡,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心情郁闷、孤独、食欲不振、失眠、精神衰弱、严重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想退学等。第二,学习方面的变化。由于大学的学习既有基础知识,又带有研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与原来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听课方式,又有很大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产生了学习的适应不良。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学习方法不当,紧张、焦虑情绪反应增多;产生失落、自卑和自责等心理反应。第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中学时幻想的大学是多么美好,可到了大学却不是那么一回事。讲课听不惯,理想中的图像与现实差距太大。多种不适应接踵而来,于是产生了厌学情绪,绝大多数学生能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力。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录取的专业与原来的愿望不符,对现学专业不了解,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想转专业、转系、退学等,造成情绪波动很大,较长时间不能调整过来。

1.2人际交往障碍

①沟通不良。有的学生我行我素,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有的学生虽有良好的沟通愿望而不得其法,常常引起误会,造成心理不愉快;②由于缺乏交往的技巧和能力而不敢去交往,产生强烈的孤独感;③不良的个性易造成不能被人理解,经常与人拌嘴怄气等;④社交恐惧。在别人面前显得不自在,担心受到攻击或惩罚,或担心被别人瞧不起等,从而引起心烦意乱和不安,造成心理封闭。

1.3网络综合症

网络综合症是一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蔓延的心理疾病,它严重地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综合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抑郁、失眠、精神难以集中等。这种由上网引起的心理疾病实际上是强迫症的一种,如果不加控制最终可能导致精神分裂。

1.4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

这在大四学生当中尤为普遍。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地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1.5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培养方式和学生的成长方式及经济状况是内因,而社会的大环境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部分大学生在困难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有些甚至承受不了挫折而产生厌学、退学甚至自杀等心理。

2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我国高校相关教育不足和存在瑕疵有一定的关联。即使这些不足和瑕疵不是上述偏差与问题的原因,那也不利于这些偏差与问题的解决。因此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说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教育资源缺乏。例如高校一般只通过附设的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员兼顾等非常简单的渠道进行该项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在:

及时,心理咨询工作管理上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内容上缺乏科学化、系统化,不能真正起到心理咨询的作用。虽然在高校中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并没有真正起到心理咨询的作用,只是进行心理障碍咨询,而没有进行心理发展咨询,有些甚至指出,到心理咨询室做过心理咨询的学生如果被发现有轻微的心理问题则直接找辅导员解决,其他的则找精神病疗养院的专业医生进行解决。心理咨询机构仅仅是一个情况的汇报机构。

第二,许多高校,特别是理工院校,没有一个合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辅导员制度。学生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从我国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运行状况来看,辅导员制度的机制和功能出现了扭曲而不能发挥其本身内在应有的作用。辅导员要检查学生的早操出勤、宿舍卫生、课堂纪律和到课率,奖学金的评定,贷学金、困难补助的发放,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同教学老师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这些繁琐的事务使得学生政治辅导员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学习和工作,再加上个人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压力等等导致辅导员本身工作效能的下降,不能对学生进行长时期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造成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活动重视不够,使得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医治,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如因失恋而精神失常;考试期间由于成绩不理想而产生休学念头等。因此优化与创新辅导员制度,突出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

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3.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政治保障

教育离不开政治,政治规定高校教育工作的性质和方向。邓小平曾经指出:“学校应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及时位。”从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战略高度再三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个性心理品质。

3.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组织保障

高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战斗堡垒,应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搞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制度创新,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建构和完善齐抓共管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新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高校应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对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较差、失恋、情绪抑郁、性格孤僻等大学生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学生会等处设立咨询电话、咨询信箱,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要逐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教师,保障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除了采取开设有关选修课、讲座、报告等措施外,还可以发动学生成立“心智开发小组”、“人际交往小组”等社团,以自主、互动、自觉地提高心理素质;充分利用高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以及第二课堂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站等预防大学生心理疾患和恶性事件的发生;为新生做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进行分析、预测,使工作更具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登上健康快车,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高要求。

3.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

古语说:“心病要用心药医”。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和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发展技能、技巧的普遍培养和训练;要积极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运用会谈法、测验法等个别心理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感受困惑、迷茫、痛苦或受到挫折时,帮助其分析产生苦恼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3.4增大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含量,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心理素质教育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和心理素质教育本身规定了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要保障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的培训工作,建立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解除心理教育工作人员后顾之忧等保障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或专兼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队伍;要吸收和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改进教育方法以提高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含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信息网络大趋势,高校要积极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和拓宽心理素质教育渠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如何兴利除弊,利用好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这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性课题。高校应积极应对这一新的挑战,主动出击,占领网上阵地,唱响网上教育主旋律,利用网络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注意网上网下结合,积极发挥网络心理教育的积极效应,较大限度地缩小其负面影响。

3.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群体活动的教育功能,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调整学生适应环境的心态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调适效应,也有利于高校利用一切合适的时间、地点对学生灌输和传授心理素质方面的知识,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以引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唯有如此,方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发展。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聋人大学生心理教育思考

一、聋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问题

在知识文化水平上,聋人大学生可以说是聋人中的佼佼者,但在就业过程中,他们却依然无法摆脱聋人群体的独特的心理困境,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脱离现实,对职业有过高期望值。聋人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往往有较高期望值,表现在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收入的要求上。在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很多聋生想做聋哑学校的老师,还有的学生想做教授、设计师等。他们对未来收入的展望也普遍高于健听大学生。消极等待,逃避就业。许多聋人大学生毕业后并未及时工作,或一再拖延,或干脆放弃就业,从此赋闲在家。一部分聋生积极就业的意识不强,自己不主动联络工作,更多是依赖学校和家长;有些聋生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就选择逃避,不再努力寻找工作机会。缺乏职业素养,频繁跳槽。一些聘用过聋人大学生的企业反映,聋人大学生难以管理,他们脾气火爆,安全守纪观念不强,还存在频繁跳槽的现象,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它们不会考虑再次聘用聋人大学生。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聋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

二、聋人大学生职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聋人大学生职业心理表现出上述问题与其独特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对社会认识不足。由于沟通障碍所导致的信息接收的困难,使得聋生对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并不十分了解,他们认为只要上了大学,未来的生活就是有着充分保障的。殊不知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有多少健听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当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与残酷的现实交锋时,势必对聋人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自卑和畏惧心理。聋人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或自傲两种极端的性格。自卑的聋生不断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与健听人相比很差,迟迟不敢面对社会就业的挑战,一再逃避;而自傲的聋生则认为自己是聋人中的佼佼者。从小到大,他们一直是被同学羡慕,被老师爱护的,因此,他们认为,就业也会一如既往地顺利。他们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憧憬。当真正面对竞争残酷的社会时,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一再受挫后易产生畏惧心理。这就导致了聋人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时的逃避和退缩心理。性格固执,脾气暴躁。不可否认,聋人群体有着独特的人格特征———“听觉障碍儿童常有固执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冲动性强、易受人暗示等消极的人格特征。”[1]这种性格使其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反映在职业发展上,即入职后出现的难以管理等问题。聋人往往认为,健听人对耳聋及聋人持有消极的态度,因此,当其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常将其归因为健听人欺负他,导致其易与听人发生冲突,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困难。缺乏系统的职业心理教育。聋校的职业教育,一方面,在内容上存在着重技能教育轻道德态度教育的问题。学校更多关注的是毕业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准备,而常常忽视了包括职业道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角色转变能力等方面在内的职业心理教育。另一方面,时间上,聋校与普通学校一样,职业教育是一次性完成的。即学校只在聋生就业前安排职业教育课程,一旦学生毕业,学校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已经结束,不再予以关注。但与健听大学生相比,聋人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困难,需要持续的多层面的就业指导和帮助。

三、培养聋人大学生健康职业心理的教育建议

(一)在聋人大学生入职前学校要建立系统的健康职业心理教育体系

1.学校要培养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可通过开设课程或讲座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使其对从事职业的性质、任职资格、社会待遇、优缺点等进行认识,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乃至自主择业的意识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教师可通过案例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公民基本职业道德内容,使学生了解进入社会工作的基本道德要求。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首先,要让聋人大学生接受自己,建立自信。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耳聋虽然是一种缺陷,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并帮助他们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能,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其次,要使聋生正确认识健听人对聋人的态度。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凡事不要总从聋人与听人有差别的角度去考虑,犯错时,要认真地做自我归因,并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解除误会。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聋人大学生在加入社会后能够适应工作后的生活,因此,了解真实的就业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尝试与某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争取为聋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观、实习的基地。聋人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了解到企业的运营方式,员工相处及配合的情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状况形成一种更直观的认识。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学校,也应尽量增加聋人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其了解健听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行为方式,有助于他们工作后与同事沟通与交流。

(二)聋人大学生入职后学校要建立系统的健康职业心理追踪体系

在聋人大学生入职后,学校应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帮助。包括对聋人大学生在从业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帮助用人单位了解聋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做好聋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工作。一方面,学校应对聋人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正确的指导。聋人大学生刚刚走出学校这一相对封闭的环境,离开自己熟悉的老师与同学,在进入健听人为主的工作环境中,他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怎样与同事及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怎样与同事建立和谐的关系,对于同事的误解应怎样处理等。学校应安排固定的教师定期与聋人大学生进行交流,针对每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同的问题与需求,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指导。另一方面,学校要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其了解聋人大学生的个性与行为特征,尽量减少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各种误会及矛盾。由于沟通的困难,聋人心理与生理需要常常无法被人了解,使之形成了急躁、冲动、易受暗示的性格。如果用人单位不理解这些性格背后的成因,就会形成聋人不好接触,不好管理的印象,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无论对于聋人大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会造成伤害。学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对聋人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行为特点给予解释说明,慢慢地使用人单位了解聋生,理解聋生,最终接纳聋生。总之,学校应尽可能地帮助用人单位与聋人大学生建立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帮助聋人大学生渡过入职最初的困难时期,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

(三)家长应提高聋人就业的认识

在聋大学生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家长的态度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对子女就业不重视,不关心,聋生往往会对就业抱有消极的态度。而家长之所以形成这种态度,根本原因在于其对聋人就业问题认识不够。很多家长与子女无法交流,所以,将就业的责任推给学校。但是,家长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学校提供的就业帮助毕竟是有限的,而家长的关心则是长期的。所以,家长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聋人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之中。这包括,就业意识的渗透、社会就业形势的信息传递及物质与精神支持。家长应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目前聋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将其传递给子女;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其职业兴趣,然后尽可能为其提供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聋人大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有利于聋生形成健全人格。

(四)社会要改变轻视聋人的观念,在了解的基础上尊重并接纳聋人

由于沟通渠道的缺乏,社会对聋人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一种观点认为,聋人大学生尽管是大学生,但依旧是聋人,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很差。甚至更有人极端地认为,只要是聋人,就什么也做不了,持这种观点的企业往往会拒绝聘用聋人大学生;另一种观点则走向另一极端,认为聋人大学生和健听大学生一样,不用特殊交流方式就能够完成日常工作,忽略了聋人大学生的特殊性,使他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时由于无法接收到信息而感到迷茫,由于不被理解容易产生各种误会和矛盾。上述两类观点的产生都是由于社会对聋人不了解,对聋人大学生不了解而造成的。社会应该清楚认识到,无论在任何年代,聋人都将是社会的一部分,与其一味的排斥或怜悯他们,不如试着去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接纳他们。聋人大学生尽管特殊,但同样能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进聋人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聋人及聋人大学生的认识水平。第二、建立家长培训学校。增进家长对聋人大学生的了解,并帮助其顺利就业。第三、为聋人大学生建立求职就业网站。聋人大学生大多喜欢上网,政府可以尝试建立与聋人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网站。在内容方面,网站既可以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也可以提供以往聋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经验,及各种就业心理辅导信息等。还可设置信箱、论坛之类的栏目,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及时地解答聋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灵活有效地帮助他们。聋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应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要建立系统的职业心理教育体系,家长要提高对于聋人就业的意识,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最终,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融入社会。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表现艺术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

摘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受到了社会、家庭和高校的重视。表现艺术治疗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媒介来维护和治疗人类的身心健康,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运用逐渐广泛。文章论述了表现艺术治疗的概念,分析了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表现艺术治疗的现状,重点论述了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表现艺术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表现艺术治疗;心理教育

表现艺术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中期,指的是通过音乐、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形式,给患者带去改变的身心治疗方式。表现艺术治疗让患者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内在情绪,具体包括了舞蹈艺术治疗、视觉艺术治疗、戏曲艺术治疗、乐洽艺术治疗等,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使得一些内在的、无法触摸和说明的体验,以外化的形式表现,从而达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

一、表现艺术治疗的现状

目前,表现艺术治疗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心理康复治疗机构,治疗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除一般患者外,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群体,如儿童、老人、家庭、学习障碍者等。表现艺术治疗兴起于国外,国外对其运用起步较早,运用经验丰富,娜塔莉•罗杰斯是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的女儿,同时她也是艺术治疗的代表人物。相较于外国多年的发展和运用而言,国内的运用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表现艺术心理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举办了三次,但是,表现艺术学科的系统性还不足,技术发展也不。表现艺术治疗在心理学领域的使用最为广泛,比如,许多的职场女性可能是女强人,不愿信任心理资源师,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强,对心理治疗存在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谈话治疗方式就难以达到效果,但是,表现艺术治疗方法,通过运用绘画、音乐、舞蹈等具有娱乐性并且轻松的方式,就能够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大学生群体而言,艺术能够明显改观其本身具有的创造力,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大量的创作灵感,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因此,表现艺术在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

二、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表现艺术治疗的作用

(一)舞蹈和音乐治疗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具有特殊的感情反应,他们熟记歌词和旋律,还能对其实现二度创作,由此可见,音乐疗法行之有效。高校的心理教学往往会加入人际关系教学内容,通过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发挥其治疗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进行分组、分工表演,表演后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对表演内容的理解。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表演和演讲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统一播放音乐,学生聆听后,一起讨论其思想内涵和演奏使用的乐器。舞蹈治疗通常与音乐治疗相互配合,有些学生的心理困惑也许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心理教师可运用肢体语言代替口语表达,引导学生消除紧张,通过舞蹈发泄不愉快。

(二)视觉艺术治疗的作用

视觉艺术也是表现艺术治疗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在实际运用中,视觉艺术治疗通常会通过雕刻、拼接、绘画或是造型艺术等方式起到治疗的效果。其优势在于能够为学生建立独立的环境,在游戏性的治疗过程中,巩固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能力。这种治疗方式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心理素质。视觉艺术治疗自20世纪末期开始运用后,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戏剧艺术治疗的作用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各种艺术形式带来的治疗效果不可否认。戏剧治疗在很早以前就被运用于心理调节。万年以前,原始人就已经学会了通过动作与其他人沟通,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也学会了通过动作表达情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诗学》当中,最早记载了戏剧表演,并肯定了戏剧表演的治疗作用。表现艺术治疗中的戏剧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指的就是通过戏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人与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观看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宝贵,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三、结语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治疗情况较为复杂,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想要充分发挥出表现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就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此外,尤其强调要淡化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解决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从而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毛一旭 单位:西京学院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和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大学生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健全心智,为大学生之后的成长和成才做出努力和贡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从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应对。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会导致心理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大多数高校对于新形势背景之下,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规律缺乏客观的分析,从而造成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不具有针对性。另外还有一些高校的教师认为心理教育工作是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的任务,和他们无关,他们的任务是进行授课,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活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且专业水平不高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学生的影响因素也会不断的增多,同时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也会格外的复杂。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教育老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求的能力。但是实际上大多数高校当中,真正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却少之又少,同时专业水平也不够高。往往一所高校当中只有几名从事党政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满足不了要求,专业实际上也不那么对口。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单一

许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单纯的进行心理课程的灌输,却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相对多元的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将心理咨询等同于聊天,并不能够有效的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心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再愿意向教师倾诉,导致自身的心理问题不断加重。

(四)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亟待重视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对学生产生了许多的影响,不得不承认,许多的负面影响都是基于网络而出现的,大学生出现的交往障碍、认知失衡以及畸形的网络应用都是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现象。所以这类问题的出现更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和开展带来了难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论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分开进行的。可以在高校内开展二者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这样既节省了课时,也实现了双重教育的意义。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然后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不断的提高。

(二)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多元化多渠道,而不是单纯的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外,还可以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书信咨询、知心姐姐答疑、热线电话等多种心理辅导方式,学生可以针对自己不同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辅导方法,避免了许多学生因为害怕尴尬或者怕被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而选择不去咨询的现象出现。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内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加大教师队伍的人数。教师要学会专业的互补,还应该审时度势,依据现实社会的发展,找到当前形势之下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心理教育水平。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的熏陶影响,所以教师和学校应该努力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相对和谐的校园文化当中,塑造更为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或者参加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多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名家讲坛,听更多的名家传授自身的成功经验,为学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三、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教育对于高校教学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要格外的重视这一教育的开展,依据不同的社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作者:赵峰 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