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心理成长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长平台;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论文

心理成长论文:幼师心理成长问题探求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长平台;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

及时,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障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公务员之家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维护呢?

一是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心理辅导,教给幼儿教师应对压力和释放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二是改善和发展幼儿教师的自我意识,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通过如下措施帮助幼儿教师形成和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通过引导幼儿教师同他人比较,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活动成果等方式尽量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帮助其形成自信心、自尊感等良好的心理特征;通过比较使幼儿教师形成理性认识,明白人无完人,从而能愉快地接纳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缺点,避免形成自卑感;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幼儿教师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我,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成长论文:教师心理成长研究论文

[摘要]学科名师的经历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引发教师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学科名师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使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坚持学习;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荣誉。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师心理;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存在较大的压力,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学科教师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

(一)名师的经历是好的参照

个人的经历是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相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在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1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

人需要有理想和一丝浪漫的气息才会永葆激情与追求的动力。著名教师李镇西到目前还是校长兼班主任的身份,可见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和执著。

李镇西一直是充满激情的。他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的“诗歌”,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但是,当时他没有想到,“师范”才会是他未来人生的归宿。只有在大三到中学实习时,学生们对他们的依依不舍,才使教育的魅力在他心中泛起了那么一点涟漪。大学毕业前夕,他偶然读到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他,特别是郑波、杨嫱云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至今,小说扉页的诗序他仍然能背诵下来,他甚至想一定要把自己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1982年春天,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及时中学报到时,他的背包里就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

2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

王栋生冷峻的文笔和火热的内心构成了他独特的亲和力。他常常说出许多老师的苦闷、彷徨、心声,但最终以一个殉道者的执著感染着我们。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他说:“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不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待遇低,社会评价不高……但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幸运与不幸也全在这里了。现今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些是对知识分子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良知的考验……我们不能坐等谁来开恩,应当把所能做的事先做起来:指责课标不合理,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同行课上得不好,下次请你开课就不要推辞;说高考命题愚蠢,自己不妨设计几个好题;批评高考阅卷者水平低,明年阅卷报名希望你自告奋勇……这样,你的批评将会更有价值。”“我珍视教育工作。所以才会有那些痛苦而沉重的思考。教师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不能没有执著的精神……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些肺腑之言使我们在心理上寻找到了一位发言者,在精神上有了一位同道人。

3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张志公曾对此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于漪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学无止尽,教无止尽。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是教师精神好的诠释。这就是一个名师的成长。

(二)名师的箴言是好的营养

人常常是用一种精神之光激励着自己前进的。一些箴言便闪烁着这样动人的光彩。前辈们寻着一些箴言,追求了一生,今天我们作为后来者,也能够从他们的语录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1一些话语指明方向,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本质

李镇西说:“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及时位的是真情实感。”“教育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没有比倾听心脏的声音更幸福的了。”于漪说:“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

回忆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同样印证了这些话。在教学中最本质的是态度、责任心、人品。学生是允许教师失误的,他们也有能力分辨出教师的失误和失职。

2一些话语给予动力,让我们实现平凡中的超越

窦桂梅说:“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教师要想成功,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成,但全新做好一件事可以成;一下子成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教学的平凡是不言而喻的。琐碎是教学的基本特点;质朴是教学的常态。如何超越这种平凡是教师的价值所在。这需要教师心中装着梦想,手中不停地创造,带着思考去工作。

3一些话语警醒心灵,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狭隘

于漪说:“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较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使我们驾驭课本,往往也限制我们的视野、思维,不愿意多去阅读,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很多教师生活循环在固定的轨迹上,以不变应万变。事实上,没有能应万变的不变。这样的教师必定会离学生越来越远。只有不断阅读、接受新事物、培养更多的爱好,教师才能走出原有的轨道,与学生共同成长。

4一些话语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承担起时代的责任

王栋生说:“作为知识分子主体部分的教师理当是中国的精神脊梁……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年下跪的历史,想到‘’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语。”

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平庸,作为教师,更应该看重自己。从名师的言语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时代造成了许多的平庸,但也彰显了真正的伟大。教师应该活出不一样的自我二、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

(一)职业发展重“变异”忌“固守”

职业规划是职业长期计划,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程度与其文化观念的开放程度以及寻求变化的需求密切相关。一个固步自封的人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的发展。职业生涯缺少变异就是平庸化的过程,它常常表现为固守一种模式、固守旧的思想、固守单一角色、固守过去成果、固守过去经验等。教师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就是教师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能力的自我发展过程。

(二)语文教师的职业规划

目前的教师评价包括职称的评定(初级、中级、高级)、荣誉的评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一种教师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循着这样的轨迹不断发展、创新、超越。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本人,更重要的是对自我教学风格的追求,从熟悉教学、理解教学、精通教学到形成风格。

以笔者自己的经历为例,作为青年教师,尚处在教学风格的摸索中。

2000-2003年,笔者进行及时轮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按部就班,但比较注重课外文学的拓展(这一点带有大学刚毕业的“学院派”风格,但受学生的欢迎);课前演讲要求、内容安排比较随意。课前演讲是学校(苏州中学、立达学校)传统,但没有具体要求。

2003-2006年,笔者改变课前研究话题的随意性,将课前演讲与单元教学主题相结合,局部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重视作文技巧的指导,开始关注作文的分阶段训练;阶段尝试引进自由阅读课(课外阅读),固定在自己课表的安排上。

2006-2007年(初一)、2007-2008年(初三)、2008-2009年(初二),由于学校的安排,教学整体延续性没有得到保障。但在近阶段,笔者比较注意强化预习的方法指导、预习的过程检查,强化课堂讨论,并且开始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强化生活体验。

虽然笔者还没有形成较稳定、鲜明的风格,但在不断变化中寻求创新维持了学科教学的新鲜感,这种创新也带来发展动力。

三、教师应持续不断地学习

于漪说:“教学中要有时代的活水,靠的是两把利刀:一要学而不厌,二要努力实践。以前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一桶水,但这种观点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因为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如何去发现活水的源头,在课堂上要有新鲜的气息。”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知识和能力是人们谋事立身的主要依据,快节奏的变化使人们始终置身于因已有的知识很快老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环境之中。终身学习化强调的不仅是终身学习,更强调要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生活乃至生命的及时需要,要把学习有机地融入我们的工作、思想、生活直至人生的各个方面,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全时空学习”者。从根本上讲,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本质是知识人,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知识的需求者提供学习指导,以自己的知识才智作基础进行创造性的知识传授工作。所以教师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四、教师自我的心理调节

(一)正视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

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压力和不适应,教师应该正视它,并且适当了解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心理健康的教师总是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并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

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过程复杂而艰巨。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善于控制情绪。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

(二)正确对待荣誉

教师压力主要来自对教师的评价分为硬性评价和软性评价。硬性评价如前文提及的职称评定、荣誉奖励;软性评价来自学校领导、同行、学生、社会给教师的各种要求。在这些评价中,笔者认为正确对待“荣誉”最为关键。

“荣誉”代表上级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这与职称、待遇是紧密相连的。但现实中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有时不能正确反映出教师的付出、水平。“荣誉”不能代表一个教师的真正付出和水平,一些教师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工作时间较长的中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正确看待荣誉,因为这类教师更容易有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

于漪之所以赢得尊敬,正是因为她淡泊名利,拒绝名人之累。“中学语文教师”是她认同的终身头衔。她不愿谈自己的业绩、荣誉,远离繁文缛节,但她是知识富有者,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她带着一颗年轻的心,终日关注和思考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用无私奉献赢得精神上的无限欢乐。

正确对待荣誉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正确的自我要求和自我肯定。笔者认为,其实好的荣誉是学生给予教师的。

心理成长论文:乔伊斯及其作品中主人公的道德叛逆与心理成长剖析

[摘要]从社会心理学及个体自主化的角度,分析研究了爱尔兰大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及其主要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精神困惑、道德叛逆及心理成长过程。结果表明,他只是一个群体缩影,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1882--1941)青年知识分子在顺应欢快――叛逆困惑双向心理波动中心理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乔伊斯,作品;主人公(斯蒂芬);道德叛逆;心理成长

乔伊斯作为当代文学巨匠和心理大师,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他用长达10年的时间以真诚心血凝聚的力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于1916年在美国出版(时年34岁),之后一波三折,终在人们心底激起了共鸣及认可。在我国,长达60多年(1916-1978)基本无人深入研读和评论他的作品。这与我国的当时形势和其作品浩瀚且晦涩的“天书”特性有关,无怪乎有人称他的作品为意识流的开天之作。

据近年多人调查结果看,自2000年以来,詹姆斯・乔伊斯成为近代国际乃至中国最受关注的大作家之一。他的有关作品如《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本文重点述及)、《都柏林人》《尤利西斯》及《芬尼根的守灵夜》等小说亦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及深思,且对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较早时期的乔伊斯及斯蒂芬的道德反叛与心理成长

乔伊斯小时与所有的儿童一样,天真无邪,幼稚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的增多,他发现自己有时并不是很开心很快乐。父母整日为生活操劳,为工作而烦心,加之弟妹日益增多,父母再不可能像原先那样细微照顾自己、亲昵自己。一是物质方面不够殷实,二是精神方面不够充实,特别是父亲失业后(原为税务专员)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不能继续求学,不能再买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和玩具,难以像其他伙伴一样欢快幸福地玩耍和游戏,感到了一定的困惑与压抑。父母的政治态度(极力反抗别国的统治和压迫)、宗教观念、道德标准、对话内涵(倾向),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着乔伊斯的心理波动及成长,他常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何时才能欢快而自由地生活、玩耍?”同时也暗暗促使了他后来的勤奋读书,力求上进。

1882年2月2日,乔伊斯(James Joyce)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他的父亲对民族主义有坚定的信念,母亲则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乔伊斯出生的时候,爱尔兰这个风光绮丽的岛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他从小就在教会学校接受天主教教育,学习成绩出众,并初步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但也时常因为经济困难而中断学业。1904年,他偕女友诺拉私奔欧洲大陆,从此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一生的流亡生涯,中间仅仅点缀着短期的回乡探亲,1911年后便再也不曾踏上爱尔兰的土地。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乔伊斯运用意识流手法透彻地描述了《画像》中斯蒂芬的成长过程,其实也复映着他本人的经历和身影。由于他出身的家庭环境不是很优越,加之家道中落,弟弟妹妹很多,精神及物质等方面均较困顿贫乏,因此必然决定了他今后成长道路的艰辛和磨难。多难催早熟,也大大激励着他较早地具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和精神世界。巴涅尔(eharles s Pamell,1846―1891)是著名的爱尔兰民族运动领袖,史称“未加冕的国王”。他在小说中是以真名实姓进入这个虚构家庭中的客人,这显然带有作家的自传性。乔伊斯一生经历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政治风云,儿时爱尔兰还处于英国的统治下;中年时“爱尔兰自由国家”成立,作为向独立共和国的过渡;晚年谢世之前才看到祖国独立。其父是巴涅尔的追随者,坚决支持爱尔兰独立。乔伊斯耳濡目染,对巴涅尔印象颇深。巴涅尔逝世时,9岁的乔伊斯写诗哀悼他,以后在《都柏林人》《画像》和《尤利西斯》等作品中多次提及巴涅尔及其他民族主义运动的领袖,这证明了乔伊斯的民族认同感和政治启蒙首先来自其父亲的影响。

乔依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画像》,1914年完稿干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历时10年。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迪达勒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乔伊斯通过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故事,实际上提出了艺术家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并且饶有趣味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斯蒂芬・迪达勒斯本人恰恰就是他力图逃避的都柏林世界所造就的,都柏林无形中报复了反叛的青年艺术家,另一方面也大大促醒、反助了乔伊斯的心理成长及意境升华。若从小就过着安逸享受随心所欲的美满生活,也就不会造就出后来觉醒的高意境作家乔伊斯及其所撰著的影响颇深的几部大作品(早期却多被人曲解及误解,作品发表时常遭拒)。

1 904年,22岁的乔伊斯痛切地表示:“我从心里摒弃这个社会结构,基督教,还有家庭,公认的各种道德准则,当前社会的阶层以及宗教信仰。我怎么能爱我的家!……6年前我脱离了天主教会。我对教会恨之入骨。……如今,我用笔和口公开反对它。”可见乔伊斯在困惑中煎熬且痛苦抉择,从此背叛家庭与民族信仰,一生承受着热爱母亲和祖国却又不忠不孝的两难困境。乔伊斯在《画像》中对宗教压迫和个人离轨行为做了连篇累牍的描述,抗议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个人造成深重的信仰危机。他所描述的斯蒂芬郁闷而明确地表达了与宗教决裂的意志和与亲情分裂的切肤之痛:“她母亲对那一套根本不同意,他从她不安的沉默中可以看出她的心事……一种模糊的敌对情绪在他心中慢慢地滋长起来,它像一片云彩一样模糊了他对她不忠的思想……他的头脑又变得非常清醒而且恢复了对她孝心的时候,他却模糊地但毫不遗憾地意识到,在他们的共同生活中已出现了及时个不声不响的裂痕。”当时沉重的宗教生活压抑人性发展,乔伊斯和斯蒂芬的宗教信仰危机是社会偏离所导致的个人离轨及新轨行为。

其实,许多人的身边最为亲近的人,开始多为他成长前进路上的助推者,后来可能就变为他较大的绊脚石和束缠者(主要指观念方面)。信仰危机同时带来道德危机,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少年。《画像》中借斯蒂芬之名对个人道德离轨行为做出最痛彻的反思,对宗教压抑人性这一社会离轨行为给予最强烈的谴责。可见乔伊斯在极为艰难的心理及精神成长征途中,未停脚步,大幅奔波。

二、较晚时期的乔伊斯及斯蒂芬的道德反叛与心理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视野的不断开阔,往往从新界定及评定以前总结的定论。仔细分析,这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离家的少年开始接触其他的社会化因素(伙伴和教师等),补充和修正父母的影响。少年斯蒂芬社会化的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由伙伴、教师和教育制度构成,其影响多是利弊各半(从高视角看,弊更多些)的。在《画像》 中,乔伊斯借斯蒂芬之名记录了自己曾寄宿过的克朗戈斯伍德教会学校的经历。学校生活有时是晦暗、压抑和令人厌恶的,乔伊斯以意识流的手法穿插描写了学校生活和记忆中的家庭生活,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他深深感到,有时似在天堂嘻游,有时似在地狱苦练,这难道就是人生?相当一时期内,他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可见,乔伊斯作为一名纯粹的准知识分子,年少时就较早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周围每天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人们对于宗教信仰与道德规范的约束或背离,他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愈发感到,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长的有损影响,也羁绊到了整个国家及民族的前进步履。

为了生存与糊口,频于奔波,常遇到极不希望出现的一些事情,足见生活之艰难,心理压抑之苦痛。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成人的困惑又过早地压移到了青年人的身上。如因天灾人祸而导致的家庭变故,缺吃少穿,病伤折磨,生存艰难,家人亲友的聚散近远,悲欢离合,导致个人情感的大起大落。再者,青年人交友恋爱及即将成家立业,要生存发展,可是生活环境及条件往往恶劣艰辛,事与愿违,突发事件随时袭来,困惑之状与少年时期相比经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往往头脑愈清醒,痛苦之状愈甚。据观察,孩子对父辈挑战多发生在个人思考道德、公正问题或冒犯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这时,青年的自我意识已逐步觉醒,独立人格渐已形成,他们要解除对家庭的依附,冲破学校生活的管束,挑战现存价值体系,追求身心自由与理想。这是以反抗旧式生活和创造新生活为标志的青春期,是最有活力和最灿烂的人生阶段。“生活下去,错误下去,堕落下去,为胜利而欢呼,从生命中重新创造生命!”此时,青年乔伊斯和斯蒂芬已经达到对家庭、宗教、道德等社会价值观对抗和公开反抗的高潮。这种初期少有的新鲜意念,往往成为后来推动社会大发展大动荡的主流意识。

在《画像》中,主人公一直在“阅读具有强烈反抗性的作家的作品”。精神导师的傲岸不羁启发了乔伊斯和斯蒂芬的反抗意识,其飞扬的自由精神激励着乔伊斯和斯蒂芬摆脱束缚而追求理想。同时,尘世生活自然清新的一面也打动了斯蒂芬的心,激活了他被驯服且僵化了的生命本能。青年人对新生活的追求已是义无反顾:“你和我谈什么民族、语言、宗教。我准备要冲破那些罗网高飞远扬。”“我不愿意去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它把自己叫做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教堂都一样,我将试图在某种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种艺术形式中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整地表现我自己,并仅只使用我能容许自己使用的那些武器来保卫自己――那就是沉默、流亡和机智。”青年艺术家乔伊斯最终弃国离乡,这是他最决绝的离轨行为。其实,离轨与中矩是相对的,无离轨就无拓展,无拓展就无新的创造。

时势英雄。乔伊斯和斯蒂芬经历了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砥砺,在与社会的对抗中成长起来,在困惑中反叛中一步步艰难地跋涉过来。人生其实是有“几个家”的,有的较宜居住(这与当时的感觉有关,但亦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有的较为不宜居住,但都要在这几个不同的家室中进行交替的生存和转移(有时主动有时被动),逗留与发展。

三、结语

乔伊斯是那个时代(爱尔兰家道中落贫民中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他反映、代表了当时青年人的成长演变,心理波动之状况、特点及规律。尤其受到的家庭、学校、国家及不同的道德规范与宗教信仰环境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形成深刻的印记,但另一方面经过独思和考究后亦出现了背离和越轨心态。其实这也恰恰充分反映了他又向前迈出了新的步伐。乔伊斯及其《画像》中斯蒂芬的反叛兼成长历程,对研究我国当代青年人的心路轨迹、波动特点及变化规律(虽然历史文化有相当的差异),引导他们往正确轨道上健康发展,亦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乔伊斯利用意识流手法撰写创作了包括《画像》在内的多篇知名小说,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创作广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反叛中成长,在挫折中磨砺,在压抑中跋涉,在继承(守旧)中创新。

心理成长论文:社区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方式探讨

1相关研究回顾

1.1几个核心问题的研究频度对比分析

截止2012年10月29日,通过中国知网对期刊、硕博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统计年鉴、词典、专利、标准进行检索,以“题名”为检索项,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检索词在题名中出现的频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被社会各界的研究与关注频度,从而反映出其问题的时代性与迫切性。由以上检索结果可以得出,社会对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的关注频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社区体育次之。其中,从检索到的文献总量上看,留守儿童相关文献中,留守儿童体育相关文献占2.1%左右,留守儿童心理文献占5.5%;在社区体育相关文献中,农村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6.1%,城市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17.2%。可见,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对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关注度,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处于弱势;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关注度,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在社区体育研究中处于弱势。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体育相关的128条文献中有28篇硕博士论文,占21.8%,高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5.1%的比例;在农村社区体育234条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24条,占10.3%,高于社区体育总文献中硕博论文5%的总体比例,说明留守儿童体育及农村社区体育相关研究虽总体不多,却有了一定深度,这些细分领域的研究不乏慧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问题虽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致于检索不到相关文献。

1.2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当前研究基础

1.2.1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础留守儿童统计学研究方面,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盖正(2011)在《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危机的实验研究》中对山东省滨州市的滨城区、阳信县、惠民县、沾化县、博兴县、无棣县、邹平县六县一区的十一所初级中学(12-15岁)568名学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研究得出:父母双亲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总数的48.2%;生活上,有42.8%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单亲住一起,47.1%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外祖父母住一起,与其他亲戚居住或自己居住的较少。留守儿童体育方面,陈绍艳等(2011)的《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李华禄(2012)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高建磊(2009)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等立足于地方调查,对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以下问题:(1)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对其体育认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2)农村留守儿童可用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活动内容贫乏,离阳光体育的要求甚远;(3)留守儿童有一定的体育兴趣,但尚未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相关机构缺少专门的引导;(4)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缺少必要的家庭经济支持,体育消费较少。(5)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对老龄监护人的“逆向监护”,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与时间负担。留守儿童心理方面,曾瑾(2004)的《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对四川眉山东坡区白马镇和南充嘉陵区大通镇的839个留守儿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干预研究得出,运用以学校为中心,社区为辅助的参与性干预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各分量表检出率均下降,除自责倾向外,下降比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心理的体育干预方面,盖正对体育干预作出界定:指有目的地运用体育的某些方法和活动对留守儿童在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和表现进行影响,促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一种手段。并进一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体育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龚风华(2010)的《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对启东市志良镇二效初级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3个行政班级共计99名留守儿童心理进行体育干预实验得出,体育锻炼干预对男、女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个因子及总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张娟(2011)的《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及体育兴趣培养研究》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班留守组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得出,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身体锻炼干预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1.2.2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基础基础理论研究中,钟霖等(2008)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特点、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马新民等(2007)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和谐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现状研究中,牛永刚(2008)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龙(2009)的《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立足整体,从宏观与基础理论及宏观方面对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张清江等(2006)的《苏北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讨》、彭永群等(2009)的《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等立足区域调查,使农村社区体育研究进入中观与微观世界。从研究结果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问题多于成就,问题可总结以下几点:(1)农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落后,体育积极性不高;(2)农村传统体育出现危机;(3)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4)农村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5)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针对农村社区体育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张龙提出:强化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多方筹资,改善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学校体育在农村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对农民进行体育宣传与教育;加强立法,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的评估与管理体制。

2公共治理视域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前景分析

2.1可行性

2.1.1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可以从三方面论述:首先是生理方面,生理是心理的基础,人脑的单位质量的耗氧量远大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青少年学生,充足的氧气供应对脑的正常发育及智力活动十分重要。体育锻炼能改变人体脑部的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为人的心理活动提供良好的生理保障。体育运动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量(肾上腺素分泌量与抑郁有关),使人产生“高峰体验”,具有消除焦虑与抑郁的作用。另外,根据脑部的功能定位理论,运动中枢与智力活动中枢在兴奋与抑制上存在交互作用,当运动中枢兴奋时智力活动中枢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而得以休息。其次是心理方面,现代社会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与一切动物一样,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是保护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行为学家认为,如果得不到发泄,人的攻击性压力会积累下来,爆发出人们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体育被人们称为是一种“仪式化的战争”,是一种理性且负责任的替泄途径。因此,体育在释放人们生活压力,缓冲心理负担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中的“竞争、失败、成功”的个人感受,有助于使个体的身体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另一方面,体育不同于简单的运动,体育是由生命本能的运动冲动演变而来的运动艺术,源于本能又高于本能。通过体育运动,人获得来自身体内外的刺激以保持身体内外的联系与平衡,且能体验其中超本能的赋予意义。因此,体育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吸引力是无限的,以积极的体育兴趣占领人们的心理,能避免不良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侵袭。再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已不分身份或地位,体育已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社会普世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社会权利,体育对于人的价值始终是终极的而不是附加的,它更彰显着一种对个体终极意义的人文关怀。“体育社会”中的“场效应”通过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爱,从而增加个体的社会资本总量,使个人能更多地从社会获得心理能量。农村留守儿童因隔代看护或单亲看护,缺少来自家庭最基本的沟通与关爱,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孤寂感与封闭感。体育是以生理为基础、心理为中介、以社会为延伸,以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综合的和的。从目前的研究看,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是积极的。盖正研究得出,田径、球类及拓展训练对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均有显著改善。

2.1.2从公共治理视域看,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公共治理提倡动员包括治理客体在内的一切力量,开拓多样化途径与手段联合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社会“善治”。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成员之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所在,更是事关农村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社区居民有权利成为其治理主体。鉴于体育对人心理的特殊功能,以农村居民为参与主体的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途径,以弥补传统模式上治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政府与市场的“失灵”,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社区)的三边互动互利。

2.1.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优势农村社区体育在治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方面有着“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首先,农村社区体育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共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在多项工作中把“三农”放在了首位。其中第4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6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第7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许多章节直接对农村体育工作作出了部署。如第7章第3节“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第16章第4节“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体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和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可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未来一段时期,农村社区体育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合乎“天时”。其次,从地缘关系上说,农村社区是指县(含县级市区)以下的行政区划分和村民自治的区域性小社会。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及活动分布一般以行政村为中心向自然村呈辐射状态,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主阵地――农村学校呈相同的分布梯度状态。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社区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得于“地利”。

再次,从人际上看,社区是居民与政府联系的纽带,它贴近人们的生活,崇尚民主价值。从决策机制上说,社区通常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专制决策机制,能有效地修正由于政府的专制干预导致信息失灵的问题,具有公共服务管理的高度民主化属性。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员,他们能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圈子,使留守儿童对社区有一种强烈的信任感、依赖感和亲和力而接受社区引导。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缓慢,除了场地设施因素外,农民对体育的积极性不高是另一重要因素。以社区体育运用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让农民有机会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运动,既能加强留守儿童与社区(会)及家庭(监护人)的联系,又能提高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也能以此为契机把学校体育资源与农村社会体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提高其利用率,并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可见,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顺于“人和”。

2.1.4农村社区体育已初具影响从当前研究看,虽然相对城市社区体育,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诸多问题,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已初具影响。彭永群等2009年对湖南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得出,社区体育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社区体育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任保国等2006年对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绩显著;民族社区体育文化,获得很好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张俊伟等2011年研究,湖北省自2006年启动“两打两晒(赛)”工程,省财政、农业厅增资至100万元,沿国道、省道,逐步为每个村修建一个综合运动场。江苏省2007年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标准“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目标,并快推进农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向较大自然村、农民集中居住点覆盖延伸。藏雪2012年对龙口市南山村村民将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的调查得出,村民们表现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愿望,有46.2%的人选择了“非常愿意”,42.6%的人选择了“比较愿意”。可见,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与文化思想基础上说,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是能取得一定成效的。

2.2必要性

2.2.1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并迫切需要公共治理的问题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产生的留守人员中的一类,留守儿童问题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转型需要时间,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留守儿童日渐成为一支庞大的社会群体。从当前研究基础看,留守儿童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问题较多。因隔代看护、缺少正确的关爱与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并已经引发了一系列恶性事件。刘洁辉2007年研究得出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特点:(1)犯罪类型多,犯罪率居高不下;(2)恶性犯罪日显严重;(3)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又紧迫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以新的理念综合治理。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问题是引发许多问题的根源,必须尽快得到解决。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解决当前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既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也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农民工家庭问题,造成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的一个表征,其本质是社会发展与转型造成的。“善治”是使公共利益较大化的合作型社会管理过程,实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善治”,除了靠国家行政与市场调节及留守儿童家庭自救外,社会(社区)也必须当起自己的责任。换个角度,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的成员,是社区的下一代,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与治理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农村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上占有“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因而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条理想途径必须尽快得到合理利用。

2.2.2离开农村的问题环境,当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无法独行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为137053万人,其中居住在乡村人口为6741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0.32%。作为开展农村群众体育主阵地的农村社区体育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青壮年持续流入城市,农村人口结构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高龄化与女性化,人口结构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首先受到了参与主体的不利影响。另外,“空心村”的形成,农村经济的滞后发展及农民体育意识不高也都限制了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从当前研究基础看,农村社区体育不仅起点低,而且发展阻力大,甚至已经成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现体育强国的瓶颈。公共治理要求以整体性视域,把相关问题联系起来综合治理。所以,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农村留守人员(包括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学校体育问题等诸多农村问题联系起来,统筹与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一致。

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措施

3.1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

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民,而留守儿童之所以需要心理干预,主要缘于缺乏直接来自家庭的关爱,所以,也只有让农民特别是与留守儿童有较近社会关系的农民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值得强调的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还必须让农民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主体与治理主体,赋予其主人公的责任感,而非仅由行政设置意义上的社区管理层领导下被动的参与主体。另外,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普遍以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为主。除了双亲以外,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对留守儿童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对父爱或母爱缺失起到一定补偿作用。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应尽量由农民来完成,并考虑利用留守儿童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3.2做好宣传与组织工作

农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常对农民的社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对体育的功能与意义的认识多处于中间状态。如果没有正面的宣传,他们一般不会把体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常因子女的文化学习而忽视其体育,而一旦有宣传或暗示,他们对体育的重要性或体育的心理干预功能也会认可。另一方面,农村社区体育经费并不充足,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如果有私人赞助,常给人以商业活动的嫌疑,使人怀疑活动的真正目的,会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做好对农民有宣传与组织工作,一方面社区体育尽量争取官方的支持与认可,争取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姻,使其对留守儿童的体育干预摆脱私益活动的嫌疑。另一方面,做好农民中潜在“意见领袖”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族长、教师与知识分子家庭的带动与社会暗示作用。

3.3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尚不充足,人员与经费短缺,体育项目不太丰富。所以,要充分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的一切可用资源,丰富体育干预的形式与内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从体育人力资源与场地器材上相对充足一些,且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具有周期性特点。另一方面,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也要求学校体育建立开放课堂。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可考虑与当地中小学或周边高校联手治理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这样也将有助于延伸与扩大当地中小学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3.4体育干预与其它形式干预相结合

目前人们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研究已有一定深度,体育干预只是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也应该被合理利用,但不可被过宽夸大。另一方面,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综合的。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应考虑与其它形式的干预相结合以形成合力,巩固与扩大其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效果。

作者:柳友荣罗永义柳泳单位:池州学院

心理成长论文:探索幼师心理成长意义及其促进策略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长平台;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及时,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障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维护呢?

一是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心理辅导,教给幼儿教师应对压力和释放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二是改善和发展幼儿教师的自我意识,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通过如下措施帮助幼儿教师形成和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通过引导幼儿教师同他人比较,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活动成果等方式尽量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帮助其形成自信心、自尊感等良好的心理特征;通过比较使幼儿教师形成理性认识,明白人无完人,从而能愉快地接纳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缺点,避免形成自卑感;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幼儿教师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我,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成长论文:传统文化对儿童心理成长的意义

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取决于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开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它是建立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是产生道德信念的基础,它能够支配人对事物或行为是采取支持还是反对,是追求还是舍弃,是热情帮助,还是漠然处之。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是一股无形的动力。少年儿童又富有情感,往往情感胜过理智,因此,激发道德情感在少年儿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儿童懂得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弟子规》中讲道:“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河北唐山德利金秋小学是“和融教育”实验校,一年级的学生们学了礼仪与做人课程后,体会到了东汉时期小黄香对父亲的孝心,也效仿黄香“冬则温,夏则 ”,整整一个冬天学生们帮父母暖被窝,着实让家长们感受到了孩子的德育教育多么重要。少年儿童的教育就好比春天的种子,而品德的养成就好比那时节的阳光、空气和水,有了它们,种子才能发出新芽,茁壮成长。感恩能让少年儿童的心灵感到幸福。“恕”是圣人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古人云:“仁者无敌”,因为仁爱之人,只有爱人的心,而没有敌对的心,没有怨恨,因此他无敌,内心才得大自在。一颗纯净纯善的心自会乐,乐而后能安,心安自会从内到外的感到“美”,纯粹自然的美就是“德”。少年儿童应该拥有感恩的美德。

二、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儿童身心健康

少年儿童健全的体魄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关于身体健康的话题,《弟子规》中讲道:“身有伤,贻亲忧”。就是说身体受伤或者有病痛,会让父母牵肠挂肚。俗话说“病从口入”,少年儿童从小就应懂得,对待饮食要非常谨慎。在生活细节上更要照顾自己的身体,以免生病后拖累家人。每个人在运动、学习、工作、休闲时都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不要为我们挂心,所以人不让自己生病是一种责任。正如《孝经》在开宗明义章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弟子规》中讲道:“德有伤,贻亲羞”。当我们的道德有损伤,会让父母蒙羞,让家人蒙羞,甚至让国家民族都蒙羞。汉朝末年,有个叫董卓的臣子,有了权势后就作乱,后来很多人起而攻伐他,结果他的家族被处死,连90岁的母亲也无幸免。子女这种不好的行为,让父母遭受这么大的痛苦,真是没有做好子女的本分。孟子曾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事孰为大?守身为大。”侍奉父母,人生及时大事。对自己的操持,也就是守住自己的身、名节,不能做出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而让父母难堪。正如《孝经》所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志向,长大后爱慕虚荣,喜欢享乐,就很容易被这些社会污染所影响。所以应该让少年儿童有人生的志向,用德行去奉献社会,造福国家。

三、传统文化的学习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长期的习惯会形成一定的性格,也就是习与性也。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

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首都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首次研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外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回答:“是在幼儿园。”那人又问:“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这位科学家回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请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科学家的回答,看起来极其平常,但仔细想来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他讲出了少年儿童的礼仪与做人应从《弟子规》落实,千万不要忽视品德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四、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儿童获得快乐人生较高精神追求是获得内乐。如何获得内乐?《论语》学而篇讲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讲这个“学”就是“学问”,讲到做学问就是讲做人做事。我们看到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所以孔子的弟子颜回虽然贫穷到了极点,依然“不改其乐”,他获得了内乐。

我们的祖国正处在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如何培养下一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任。中国从远祖开始就把教育放在首位。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从学习《弟子规》开始的,从礼仪与做人开始,最重要的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其主要内容是孝亲尊师、规范日常行为、怎样待人处事,培养本有的纯善的心灵和行为,继而学习各种的知识技能,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而达到教育化人的目的。因此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德行乃是我们教育的真正大根大本。

心理成长论文:校园文化对中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社会发展对新一代青少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时代的学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增强心理抵抗能力。而中职学生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其定义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更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中职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很多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文化建设。主要研究校园文化对中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将校园文化有效地渗透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中,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职学生;心理成长;心理健康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文明,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自身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文明,校园文化不仅是由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思想、课外活动、学校物理环境建设以及一切教学研究活动等共同构成的,它也是学校全体学生和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是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校园文化的功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培育目标,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如何利用校园文化为学校的教育目的服务,成了中职学校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不管是不是学生自愿的,学生只要置身于校园之中,总会被学校的文化所影响,学生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会被校园文化所提倡的精神、所形成的气氛所感染,并且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逐渐接受这种文化,认同这种文化,最终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意识,并且以行动表现出来。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二、校园文化对中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学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场所就是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强大和重要的。总的来说,校园文化对中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无息的,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有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它们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首先,学校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气候、环境、位置、景观设计、宣传物、布局构造、教室环境等,这些都属于学校的物理条件。良好的物理环境在一定情况下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校园的花花草草、舒适的环境可以带给学生美好的享受,好的学习条件可以激发学生乐于学习;学校的名人塑像、假山小亭,可以带给学生理性的思考。总而言之,学校的物理环境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其次,校园文化中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校园文化中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包括学校的教学理念、校风、班风、人际交往等。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可以有效地鼓舞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赋予学生敢于与困难斗争的勇气;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学习目的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和谐的人际交往是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校园中能够获得一种心理安全感,获得一种心理支持感,在这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中,学生那些不好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也能得到相应的缓解。而不友好的校园交际环境会带给学生一种焦虑和紧张感,这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问题。

(二)校园活动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活动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载体,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的心理品质逐渐建立。而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也主要指学校的活动和交往,校园文化以校园活动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影响。校园活动多以学习、游戏、比赛、班会、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探究性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心理得到成长。比如,学校通过春游和秋游的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和情感;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调查、参观和访问的活动,建立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工作意识;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热爱劳动的精神;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军训等锻炼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决心。所以说,学生的心理成长离不开校园活动,校园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心理机制,而学生心理机制的逐渐成熟又进一步推动着校园活动的开展,丰富着校园文化,可以这样说,校园文化和学生心理成长是紧密相连的。

作者:裴香淑 单位:吉林省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心理成长论文:色彩设计对心理成长的影响

一、“青少年阶段”人格发展的心理成长特征

(一)“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状态1.青春期烦躁,烦恼增多进入青春期以后,出于性好奇和欲接近异性的兴趣产生,而迫于环境、舆论的限制,不的不压抑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得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烦恼增多,常常处于烦躁和不安之中,这也是困扰他们的突出问题。2.情绪波动,难以自控青少年的情绪特点是情绪、情感强烈,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有明显的两极性。有时他们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另外,青少年的情绪明显不稳定有波动性的特点,他们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情绪多变不稳定是与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二)青少年的气质类型与表现特征希腊心理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四种气质”,将人的心理气质分为:胆汁质(热情型)、多血质(敏捷型)、粘液质(沉默型)、抑郁质(冷静型)四种类型。胆汁质的青少年主要特征是:热情,易急躁;刚强,易暴躁;思维敏捷,缺乏性。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多血质的青少年特征是:机智、灵敏、反应快,学习兴趣广泛,但不踏实,易分散注意力,喜欢交际,具有外倾性。粘液质青少年的表现特征是:思维反应较慢,安静稳定,情绪不易外露,考虑问题仔细,具有内倾性。抑郁质青少年的表现特征是:情绪体验深刻,有高度敏感性,行动稳重、持久,但懦弱、迟疑,具有内倾型。倾向缄默、孤僻,想象丰富,自信心、积极性较差。大多数青少年的气质或近似某种气质或者兼有几种气质类型的某些特征。因此,判别一个青少年的气质而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之,青少年的气质类型具有多重性、可控性和可变性,这种可塑性可通过成长环境的影响对其产生作用。因此,我们可利用其卧室色彩设计的合理搭配,营造其生活环境中的色彩情绪来矫正其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促进良好气质的发展倾向。在进行空间色彩设计构思时,我们需要认知到不同色彩的情绪特征,把青少年的气质类型与情绪特征协调起来。

二、室内空间色彩设计对人的情绪影响

(一)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色彩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的研究,早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一般情况,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应满足功能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视觉缓解疲劳,放松心情,从而悠得怡然,舒适通达。其次是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再次,是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对于青少年卧室空间的设计,除了满足以上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外,首要考虑的就是青少年时期情绪和心理变化的特点,即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出发,以青少年的审美需求为本。实验证明在少年期以多血质、胆汁质类型为主,而少年期兴奋强、抑制弱,活动中表现出好动、敏捷、热情、积极、急躁等特点,青春期结束兴奋性下降。因此,室内空间色彩设计具体而言,在青少年成长的阶段,室内空间设计的及时功能性需求是服务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信任感”需求,提升“安全感”“自信感“'稳定感”的视觉因素,防止产生“消极感”、“孤独感”、“压抑感”视觉感受。(二)常见色彩类型对人的情绪作用的影响色相、明度与纯度是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不同的色相、明度及纯度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情绪和情感体验。不同的色相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比如看到红色、黄色橙色等色彩时,使人感到温暖;看到蓝色、青色等色彩时使人感到寒冷,这都是色彩的色相不同给人的感觉效果。色彩明度不同,给人的轻重感不同,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而色彩的华丽与朴实感,与纯度、明度有关,鲜艳、明亮的色有华丽感,浑浊、深暗的色有朴实感。在此方面,很多色彩学家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与研究发现,总结出常见色彩的情绪与情感传达功能特征如下:绿色,有益消化,温和自然,充满成长的生命力,促进身体平衡,同时也是和平的象征。绿色性质稳定,不刺激,不张扬,给人以视觉安全感和健康向上富于生机的心理审美意味。它既能消除青少年紧张情绪波动后的疲劳与压力,又能让人情绪放松、稳定。生理上还能降低血压及心脏负担,能较好的镇定神经,缓解眼疲劳,降低疲劳感,使人平静。因此非常适用于做基础色;蓝色,能降低脉搏,有助于缓解压力,松弛神经,甚至能降低血压,调整内平衡,消减疲劳,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国外有专家经试验证明,在青少年的卧室中采用蓝色更能让青少年在考试时中取的好成绩。适用于做基础色;红色,对神经系统有刺激性作用,表现通过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的方式使人产生“兴奋感”。适用于做点缀色;橙色,能激发活力,使人产生愉悦感,精神饱满并诱发食欲。具有振奋情绪,加快新陈代谢和促进人的消化功能。可在餐厅使用,宜用于点缀色。黄色,对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都能起到刺激作用,并可加强逻辑思维的能力;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因而紫色和灰色,常常会给人以失望、忧郁、伤感及沮丧等负面情绪影响;白色,光明的象征,代表干净、纯洁。可调节人的情绪,能控制人心中的怒火,还有平衡血压的作用。它的负面影响是易引起视觉上的疲劳及精神上的空虚,室内设计中多做底色衬托其他色彩。

三、青少年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的主要因素

基于色彩的不同色相、明度及纯度特征,通过室内色彩的调节与搭配,以简单明亮的主色调为基础,在统一格调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创造合理的色彩空间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使青少年视觉所及处都能产生舒缓放松、感受生活、享受艺术情趣的情感反应。(一)基础色调的选择类型青少年卧室的基础色调不适合用过于强烈的色彩,避免引起情绪烦躁,宜选择以优雅、宁静、浅淡的暖色调为主的色彩,配之纯度较高的鲜艳的颜色做点缀,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明快的暖色调给人信心、增加活力,因此青少年卧室的色彩设计运用时尽量运用安全感较高的色调,如淡黄、淡粉、淡米色等。避免运用易产生负重感、悲伤感、恐惧感的色调,如深灰、紫色、褐色等。(二)点缀色的选择类型点缀色是为了营造一种相对静态的空间感受,它有利于青少年需要休息时能获得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安宁的视觉感受,在色调上要求淡雅和谐为主。冷色调可消除烦恼、急躁,有安神作用。因此可选用浅绿色、蓝色等,同时与暖色的搭配也起到了增加室内色彩对比度的效果。(三)色彩情绪比重与青少年气质缺陷的对应色彩就是一种有效地情绪调节语言,它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青少年则能产生不同的有益性情绪调节作用。以胆汁质、多血质青少年的卧室空间色彩设计为例,基于他们负面情绪表现突出,容易产生冲动、暴躁和注意力易转移等表现特征,在对其室内周围空间环境进行色彩搭配时,在柔和型暖色调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加重蓝、绿色灯冷色调运用比重,如增大蓝色灯装饰面积与提高其色彩明度、纯度等方式来起到缓解冲动、暴躁情绪的产生,也可以通过增加绿色植物的方式调节青少年的环境视觉空间。绿色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身心受压抑者有益。因此,以赋予生命力、稳定性的绿色来营造胆汁质青少年的环境空间,非常有利于协调与纠正其容易冲动、暴躁的性格缺陷与情绪特征,从而有效地促进其心理的积极健康成长。同理,对于其他气质类型的青少年,针对其气质特征个性缺陷都可进行相应的室内空间尤其是卧室空间的色彩色相、色调与纯度等方面的有意识的选择性调整。

四、结语

综上,青少年卧室空间色彩的合理设计能对其心理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它能很好地预防和纠正个别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性格上的缺陷和倾向,使得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在进行青少年卧室空间色彩设计时,我们必须把握好适合青少年阶段的色彩情绪基调,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青少年的气质类型特征,依据其各自的个性需求进行有益于其身心平衡的色彩搭配与运用。通过及时地把握青少年个性成长中的可塑性,利用色彩情绪对其进行有效的树立并培养希望的品质,为其今后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作者:张炜 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心理成长论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及时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文做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及时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及时,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2、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特点

社会发展引起大学生构成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独生子女比例增加,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增加。两种变化导致大学生心理成长中新特点的出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在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已处于高峰。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相比较,独生子女大学生既体现出一定的心理优势,也存在不少心理缺陷,并且他们的每一种心理优点都有相应的心理缺点相伴随,这使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呈现矛盾的状态,具体表现在:及时,智力水平较高,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低,缺乏创造性思维;第二,独立意识强,但是独立能力差,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第三,自信心、自尊心强,自我悦纳程度高,但是悦纳他人程度低,往往不能正确评价他人;第四,亲和需要强烈,渴望友谊,渴望和同辈群体交往,但是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却又显示出不善交往,不善合作的缺点;第五,争强好胜,但是经不起挫折,缺乏战胜困难的能力。另外,伴随着1998年高校招生收费并轨以及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直接带来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规模增加。受经济困难、生活背景、社会风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心理特征。有的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有的过分“自尊’夕,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有的性格孤僻,缺乏与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有的过分敏感、多疑,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敌对情绪,另外针对学费、生活费、学业、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业等现实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长期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其特殊生活背景带来的上述负面心理特征,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实现培养发展才的目标,高校及教育者们必须及时有效的给与引导和调节。

心理成长论文:试论莱辛笔下的女性心理成长历程

论文摘要:《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和《简·萨默斯的日记》分别创作于莱辛的早年、中年和晚年。这三部作品的主人公玛丽、安娜和简体现了莱辛在不同阶段对女性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探索,很好地体现了女性从屈从于命运,到追求自由,再到重新认识人生的心理成长历程。

论文关键词:莱辛 女性 心理成长

多利丝·莱辛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早期成名作品《野草在歌唱》、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金色笔记》和后期代表作《简·萨默斯的日记》,这三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共同构成了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玛丽、安娜和简体现了莱辛在不同阶段对女性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探索。生活于殖民地,被禁锢于种植园的玛丽惨死于黑人家奴的镰刀之下;安娜和简与玛丽不同,她们都是“独立自由”的女性,都在故事的结尾看到了希望;简又与安娜不同,安娜在故事的结尾终于克服了写作障碍,是在事业上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简则是在个人的感情世界里看到了希望。这三个命运各异的女性很好地体现了女性从屈从于命运,到追求自由,再到对生活有了新认识的过程。

一、玛丽之死

在许多评论者看来,玛丽的死根源于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和白人至上的思想,这使她在与自己的黑人家奴摩西发生了暖昧的关系后,又对其百般侮辱,致使摩西对她举起了复仇的镰刀。在惨剧发生前,玛丽已有预感,但她还是选择了迎接死亡,而不是逃离。死亡对她而言或许正是一种解脱,解脱窒息的种植园生活,解脱毫无爱意的夫妻生活,解脱软弱无力的自我。玛丽自始至终都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直到死神降临。小时候受惯了父亲带给她和母亲的不幸,长大后由于童年的阴影无法正常地恋爱、结婚,嫁给迪克也不过是在他人的闲言闲语打击下的冲动之举,对于迪克她既不理解,也无爱意。初到种植园虽然一切都不如意,但玛丽还是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竭尽所能地充实自己的新生活。但种种努力都在各种天灾人祸面前归于失败,想象中的新生活非但没有开始,反而使她陷入更大的困境。

玛丽的生活在各个方面都是残缺的、不幸的。她本人也缺乏改变自身处境的外在条件和内在的动力。婚前她安于自己的单身生活,对于未来没有任何打算。如果不是因为偶然听到别人谈论自己不恋爱、不结婚的闲言闲语,她或许会继续单身生活。在城镇生活的小圈子里,她永远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组织者或发起者。在她单调沉闷的生活巾,偶尔也会有一点点激情。在与迪克邂逅之后,她曾有一段时间期盼迪克的再度出现。像这样对生活有所期待在她婚后来到迪克的农场后也有过。

刚到农场,她不惜耗尽所有的积蓄美化自己的新家;她还饲养鸡,多少可以补贴家用;她也曾建议和极力劝服迪克种植烟草等。这些曾经偶然进发出的热情的火花,很快又熄灭。在她的思想里,迪克依然是家庭的支柱,而她不过是家庭里的主妇,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出面。面对艰难的生活,她最终的选择是放弃。首先,在迪克的威胁下,她放弃了赶走摩西的想法。又在摩西强有力的男性吸引力面前放弃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主仆及自人和黑人的界限。托尼的出现又使她放弃了与摩西建立起来的模糊不清的关系。她的意志始终屈从于外在的他者,而她自己内心的声音她几乎听不到,或者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淹没。她的灵魂早已死去,死在摩西镰刀下的不过是一个躯壳。

二、“自由女性”安娜

安娜自称“自由女性”,她对这个词的使用与男性分不开。所谓“自由”,一个方面就是脱离了男性,不依附于男性。在故事的开篇,摩莉指出,在他人眼中安娜和自己之所以被认为是同一种人,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过着同样的生活,都不结婚。事实上,摩莉始终是想要再结婚的,而且最终也结婚了。安娜没有再婚,但是她的生活从来没有脱离男性,无论是在安娜自己的生活里,还是在她创作的小说里,都不停地有男性介入。其实安娜生活的部分不幸就来自于不幸的婚姻,她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一种在精神上也可以与自己协调的爱情生活,这促使她不断地与各种类型的男性相处。这种追求在故事的有了一个结果,虽然索尔不可能成为她婚姻生活的伴侣,却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持,使她克服了写作障碍。虽不能以结婚这样的大团圆结局,但是安娜已经得到了她需要的东西。

安娜的生活始终不曾脱离自己的事业。无论从事多年的革命工作,还是写作都在她的生活中贯彻始终虽然她对自己的革命工作颇多微词,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也许从事革命工作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它有多么的伟大,对人类有多么的重要,而在于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摩莉的儿子在丧失了信念后开枪自杀,玛丽恩则是从接触这种革命工作开始自己的新生的。因此,事业的意义有时是超出了获取金钱的。对安娜而言,事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写作。写作不但是她谋生的手段,也是她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由于写作障碍她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她的梦境都是关于写作障碍的隐喻。当她在索尔的帮助下终于克服了写作障碍时,她的生活也出现了转机。因此,安娜的“自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三、重新认识生活的简

简与安娜一样都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女性,但是简更胜安娜一筹,她衣着华丽,衣食无忧,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她的前半生都在忙忙碌碌的事业中度过,忽视了家庭,到了年过半百还是一个人生活。简从未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疑问,从来没有留意到自己除了事业之外还拥有什么,直到某天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时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中缺少了什么东西,才下定决心去学习。她与莫迪的母女情,与理查德的爱情都使她既从自身的角度,也从他人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

简对自己、对人生的认识是通过重新确立与他人的关系完成的。简认识莫迪之前,她对自己的母亲、自己的丈夫这样的家人都缺乏深入的了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里只有像她自己一样光彩夺目的人和事。这些光彩夺目的人和事之外的现实,诸如生老病死,贫困破败,都被过滤出了她的生活。无意中走进莫迪的生活,使她看到了自己一直视而不见的、努力逃避的人生的必然过程。在莫迪身上,她看到了一个倔强的、不断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在照顾莫迪的过程中,她似乎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也看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与莫迪的交往是她及时次与他人有了深层次的精神共鸣,也为她之后与理查德的爱情做了准备。

在与理查德的爱情中,简已经不再是个为事业放弃一切的工作狂。她渴望与爱人共度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不需要工作的日子,甚至产生了退休的念头。当事业不再是她生活的全部时,生活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都开始显现,树木、花草、街头的陌生人……在与理查德的爱情里,简是一个全心全意付出爱情的恋人,不同于她在自己的婚姻中扮演的那个自私的孩子一样的妻子。

简对人生、对自我的再认识是建立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她寻找到的生活方向也将和她与他人的关系不可分离。这种依赖于人的人生要超出依赖于事物的人生。简获得的对人生的理解会比安娜的事业更长久地支持她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从玛丽到安娜,再到简,莱辛笔下的女性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她们身处不同的人生境遇,都或多或少遭遇了人生的不如意,甚至是不幸。时代的变迁使有的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却只能向命运缴械投降。从这三个不同的女性身上,人们看到的既是时代的变迁,也是女性的进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步。

心理成长论文:浅析高龄父母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摘 要】本文通过探究高龄父母的成因,以及他们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着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求高龄父母如何平衡自身心态,如何减少与孩子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克服包括沟通障碍、彼此理解能力欠缺等典型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为孩子营造稳定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建议,以更好地迎合现今家庭中高龄父母不断涌现的需求。

【关键词】高龄父母 孩子成长 心理影响

根据联合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来看,目前众多国家和地区女性的初婚年龄已在30岁左右。那么,究竟这种年龄的“鸿沟”给现代家庭带来了什么,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什么?

1 概述

高龄父母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家庭,大致包括这几种成因。

首先,是由于大众婚育观念的改变。由于现代人文化教育水平更高,思想观念更开放,经济以及思想更独立,认为晚婚或不婚,对于生活并无太大影响。因此,他们往往等到各项时机成熟,才作结婚生育的打算。

其次,是由于家庭经济水平成型的延后。大部分社会人的学历的提高使得社会的平均年龄向后延长4年,职业生涯也就是经济起步相对较晚,达到一定的经济基础以抚育孩子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这自然导致婚育时间的迟延。

再次,是由于婚育政策对大众的影响。晚婚晚育政策推行已久,对人们的生活意识已然产生深刻影响,人们已习惯晚谈结婚、晚谈生育,从而营造出晚婚晚育的整体社会文化。

,生育技术水平的进步对晚婚晚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生育技术取得很大进步,通过“试管婴儿”“冷冻精子”“冷冻卵子”等先进技术,可以满足一部分条件允许的高龄父母生育的愿望,这种技术保障无形之中也促使着高龄父母的不断增多。

2 高龄父母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一方面,高龄父母基于自身的特质,存在一定的教育优势,不能以偏概全。另一方面,相对于优势,高龄父母不可避免的在孩子心理成长方面存在诸多劣势,需要引起格外的关注。

2.1积极影响

2.1.1孩子处世心态的培养

高龄父母更为成熟的心智,在孩子心态的培养上有专属的优势。一方面,高龄父母相较于年轻父母,心态更为成熟,处事能力更强。他们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言传身教,能为孩子心理的成长树立更为优良的榜样。另一方面,年纪较大的父母,往往更善解人意、更有耐心、更宽容,这种接纳孩子的态度往往更容易培养孩子的合作态度。

2.1.2孩子理财能力的提高

由于高龄父母总体理财观念较为成熟,多数有长远规划的高龄父母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一方面,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在生活小细节中教会孩子理性开支。另一方面,由于高龄父母的忧患意识 ,他们往往较早的鼓励孩子去亲身感受理财体验。

2.1.3孩子成长关注度的给予

高龄父母对于孩子往往更为珍视。一方面,高龄父母大部分经济积累足够,能为孩子提供更为品质的生活与教育条件,满足孩子成长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孩子较容易得到高龄父母更多的关爱,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2.2消极影响

2.2.1 “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

由于生育年龄的拖后,高龄父母进入“更年期”后,孩子往往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青春期又称为“危机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面临着性发育的困惑、情绪不稳定以及叛逆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敏感、任性、易怒是他们心理变化过程中很正常的表现。与此同时,他们身上还担负着课业日益沉重的压力,“青春期”的心理状态可想而知。

而高龄父母的“更年期”同样面临心态危机。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下降,父母的生理与心理将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点在女性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她们也会出现心理敏感、情绪不稳定以及易怒的表现,并且还会感到胸闷、气短、眩晕等许多不适。她们不时会暴躁激动,不稳定的心态便不言自明。

因此,这两期相遇,往往是“家庭战争”爆发的动力源。但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在转型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与理解。而高龄父母,“更年期”之内,想要保持或成为一名理智宽容的父母,多数力不从心。两者冲突处理不当,会增加家庭矛盾的产生,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总而言之,两期的冲突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

2.2.2“过度溺爱”与“过分严格”的反差

“老来得子”,这孩子便显得尤为珍贵,高龄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稍不注意,就变成“过度溺爱”。然而,过度的溺爱与保护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只会产生负面影响。事事都帮助孩子打理,让他(她)过于顺利,就会使孩子变得软弱、过于依赖,缺乏独立能力。并且,挫折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过度的溺爱,其实是把孩子在无形之中变成一个宠物,而不是一个人。高龄父母容易代走孩子的人生路,不利于成熟人格的培养。

还有一些高龄父母,会把过高的期望值加之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实行极为严格的管理。集中体现在孩子的文化教育上,除了常规学习的成绩要求格外严格外,还要求孩子进行各种补习班的学习,对于孩子表现不佳或者拒绝抗议,多采取强硬的“棍棒”模式。然而,这种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往往害了孩子。沉重的各类学习负担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对其身心成长都是一种损害;并且,越是施压,越是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轻则成绩下滑,萎靡不振,重则甚至走上歪路。

“过分溺爱”使孩子丧失培养独立人格的空间;“过分严厉”使孩子承受莫须有的压力。

3 高龄父母保障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建议

父母的高龄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是积极主动地发挥积极影响,同时想方设法地化解消极影响,因为孩子身上寄托的不仅有父母的希望,更承载着未来世界的希望。

3.1 避免“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冲突

首先,高龄父母要充分包容孩子的“青春期”反常表现。“青春期”是孩子心理成长特殊且必须经历的时期。高龄父母们要主动去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体谅孩子的苦衷。对于他们的“反常”表现不要过于敏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往,引导他们化解问题。

其次,高龄父母要合理调节自身的“更年期”反常心理。高龄父母要了解自身“更年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注意膳食搭配,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避免不必要冲突的发生。

,高龄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高龄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理解,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

3.2 调适“过度溺爱”与“过分严厉”的心理

首先,高龄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过度溺爱”,做到严爱结合,即要爱孩子,又要对孩子严格要求。高龄父母要学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并说明理由;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和对错,逐步培养孩子遵守规律地习惯;还应培养孩子杜绝浪费、勤俭节约的意识以及吃苦忍耐的精神;更要避免孩子的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避免懒惰与自私意识的形成。

其次,高龄父母要纠正对孩子“过度严格”的教育方式。不要盲目的与其他孩子攀比,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适度即可,要懂得换位思考,“过度严格”其实是“己所不欲,施之于人”;高龄父母要在基于孩子认可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成长规划;高龄父母要尤其注意自己关心孩子的尺度,重视孩子的叛逆心理,把不良倾向“扼杀于萌芽之中”。

总而言之,高龄父母在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基础上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表率。

3.3 化解“高龄状态”与“成长阶段”的矛盾

及时点,高龄父母要寻求与孩子的有效沟通途径。高龄父母要积极地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孩子交心谈心,去关心孩子学习、生活,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惑,解答他们的困惑,包括对父母本身生活观念的质疑。同时,高龄父母可以试着向孩子倾诉,将自己的烦恼和想法说给孩子听,不仅更能容易得到孩子的理解,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父母也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父母也有年龄增大的种种难处,从而更加理解父母,更乐于与父母沟通。

另外,高龄父母还要积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扮演好人生的导师,学习的榜样和坚强后盾等角色。父母之间关系融洽,家庭气氛温馨和美,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正面力量的感染,易于培养积极乐观心理的同时,也会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密地沟通。

第二点,高龄父母要包容孩子的生活观念。高龄父母应当充分认识到时代差异所导致的其与孩子生活观念不同的必然性,接受这一差异,并且对孩子所应有的生活理念给予充分的尊重。

第三点高龄父母要做好生活规划。良好的生活规划,是高龄父母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高龄父母要制定合理的经济规划,既保障家庭日常开销现金流量的充足,又要保障意外情况下充足资金可供支出。同时,积累足够的教育基金,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同时,高龄父母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劳逸结合。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另外,高龄父母还要尽自己所能,多留点时间给孩子。因为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忙工作,忙事业,忙得忘记了孩子是自己为社会贡献的最重要的产品,机器出了废品可以报废,可孩子如果出了废品将是遗憾终身。这不仅是身为父母的应尽责任,更是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3.4 其他措施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不仅仅依赖于父母。一方面,根据高龄父母与孩子独特的心理特征,可以成立相关心理辅导组织机构甚至互助团体,专业人士对高龄父母的子女教育予以指导,帮助排解子女心理成长方面的问题;同时,家长们相互交流,孩子们相互认识,本身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一笔财富。

另一方面,对于高龄父母家庭的经济压力,政府可以采取相关的经济救助措施,如美国的“大学教育储蓄计划”就是很好的范本。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开辟更多适合高龄父母为子女经济规划的险种。

结 语

现今,家庭中父母的高龄化是大势所趋,其对于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将对孩子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作为高龄父母,要尤其重视遵循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地随自己所欲。同时,高龄父母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哪些劣势需弥补,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寻求不伤害孩子情感的问题解决途径,建立自信心与孩子一起成长。另外,高龄父母也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使孩子的成长有更好的物质精神保障。

心理成长论文:关注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摘 要: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教师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爱

“幸福的家庭个个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不好,可是很少关注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有的学生之所以会表现不够好,通常是有很多原因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成长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这样的趋势日益增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问题也越发的明显,我们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必须要更加关注。

我们学校地处郊区,所以外出务工的人比较多,时间长了就无人看管孩子,有的是留给爷爷奶奶看,有的就是单亲家庭。这些孩子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自我封闭,交往能力差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上课听讲很认真,课堂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也很有礼貌,对班级的事情很热心,就是不善于与人沟通,作业一次都不写。问他什么原因他总是不吭声,一次两次我都让他在我办公室补上了,可时间长了我就有点疑惑了,所以就去了他家家访。这才知道这孩子为什么不与人说话,也不写作业,问也不回答。原来他的父母亲都在外地,一年都回来不了几回,只留下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他,爷爷奶奶只管孩子吃饱穿暖,从不管孩子学习,也不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了,在家里作业不会做也不问。因此孩子就越来越孤僻了。要想去纠正,不是24小时两天的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单方面的,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和周围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共同努力才行。(1)从教师先做起,唤醒他的自信。(2)家长的配合,我在交谈时把他的情况详细地分析给他们听,家长听后很激动,也很自责,他说保障以后配合老师,让孩子自信起来,同时,我也帮他的父母想了很多在家的教育方法,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家长可以为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他与客人玩一会儿,多和客人交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或者讲讲故事等,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及时地发现他的亮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听,同时也把在学校得到的一些表扬告诉父母等。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他的自信。一个孩子如有了自信那他身边的朋友、同学也会不知不觉地多起来,大家也都会喜欢和他交流沟通。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携手努力,这个学生变得越来越活泼了,家庭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二、缺乏母爱

1.有一个学生是在一年级的时候转到我们班的。他的父母离异,母亲刚生下他不久就离开了,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是他的姑姑、姑父带着他到这边就读的。这个孩子严重地缺乏母爱。上课以故意捣乱不听讲来引起你的注意。我给他一个人辅导作业,他写得非常好。要是我给别的学生辅导作业他就在教室大吵大闹。下课的时候抱着我的腿不让我走。刚开始我不知道还觉着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难管教,后来我了解了他的家庭环境之后,才知道他做出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是因为想要得到爱,想让别人多关注他一点。从那以后,我对他就向对待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给他辅导作业,跟他玩,给他做好吃的,经常给他爱的拥抱。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不再闹了,上课也认真听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2.一年级的时候班里还有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总爱做小动作,作业经常不交,问他总说没带。还在家里偷钱分给其他班的同学。他的爷爷告诉我,这个孩子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再嫁,父亲外出务工,孩子一直跟着他生活。有一次孩子不听话,他打了孩子,孩子哭着对他说:“妈妈不要我,爸爸打我,你也打我。”听了孩子的话,爷爷落泪了。从那以后他对孩子的管教就松懈了。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孩子需要用爱心去呵护、去教育。我找他谈话,问了他一些问题,给他树立较强的是非观念,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并告诉他其实老师和家长都是很关心你的,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和我们说,我们大家都会帮助你的。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觉得我这么想对吗?……这个学生听了之后低下了头,从那以后偷钱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配合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对班级里的“留守儿童”进行帮扶。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地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经常与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和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并将其有意识地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教育的科学性,提升教育的效果。提高留守儿童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五处子校)

心理成长论文:谈谈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成长的影响

随着现代教育观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幼儿认知发展是建立在孩子所能接触的熟悉的环境基础上的,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的。在幼儿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环境的建设、运用如何,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幼儿园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环境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有效途径。

目前,人们普遍公认,环境一词的含义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环境,它已拓展为泛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就幼儿个体而言是指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它不仅指幼儿园的建筑设施活动空间、各种活动内容和形式、幼儿间的伙伴关系、师生间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态度和素质、幼儿园人际之间的群体心理氛围,还包括幼儿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幼儿所接触的社会、媒体环境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幼儿园应如何充分利用、创设好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因地制宜,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的,华丰幼稚园在创设硬性环境时,注重突出“三性”:

1.实用性

幼儿园的设施一般包括伙房、教室、休息室、活动室、盥洗室、活动场地等,这些设施要形成协调的格局。比如,室内的床、椅要符合各年龄段的发育情况;户外活动场地的大型玩具要搭配得当,适宜幼儿钻、爬、滑、跳,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知识性

环境建设的知识性是启迪幼儿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好形式。要美化幼儿园内的环境,开辟种植园,发挥南方四季常青植物的特点,使幼儿能观察到大自然的美,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3.艺术性

幼儿园的环境,尽可能要体现安全、童趣、美观、实用的原则。在设计、装饰、布置各种活动角的时候,尽量鼓励教师开动脑筋,布置出富有童趣的环境,给幼儿美的心灵熏陶。

二、齐心协力,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

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良好园风

幼儿园要建立一个“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领导班子,同时开展家长学校,形成良好的园风,赢得社会、家长、公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

2.实行科学管理,抓好制度落实

育人环境的创设和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根据目的性、可行性、操作性、简明性及严肃性,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安全保健制度》,使员工做有目标,干有方向。

3.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楼万丈始于地基,人生成长离不开幼儿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力军”,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幼教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教育好幼儿。

三、脚踏实地,创设幼儿环境课程

幼儿期是人的身心素质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获取大量的知识、经验和各种内在素质和能力。因此,研究幼儿周围的环境,开发环境中的课程内容,为幼儿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获得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构建幼儿园环境课程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我园是珠海西区的一所社会力量办园的幼儿园,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风光,亦有城市化的先进设施。这样的城乡结合部给幼儿教育提供了较城市更为丰富的社会、地理环境。

这些环境因素自身固然有各自的生态系统,当融合交织成整个生态环境时,则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幼儿在这完整的系统中,即分别受各种环境影响,也和整个系统相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

环境课程是教育者根据未来的环境对人才的需要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与未来环境相适应的活动情境,把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有目的地纳入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之中,并加以课程化,使之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种新的课程结构,为幼儿能适应、利用、创造未来环境而进行教育的过程。

环境教育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按儿童身心发展特殊需要组织起来的。它通过对环境有目的的选择、加工、提炼,撷取其中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并把它转为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迅速、有效、健康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努力,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各种有利于他们成长发展的各种环境。

心理成长论文: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成长扶持的思考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反映出他们心理成长急需得到有效扶持,提出相关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成长扶持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成长;扶持

一、提出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成长扶持建议的背景

我国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以后,我国民办高校已经面临着生源进一步减少,办学经费总体短缺,高端人才难以引进等压力,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由初始的拼规模向现在的拼质量转变,而反映培养质量高低的载体――学生就成为重中之重。通常而言,民办高校的学生属于高考分数序列中排列较后的层次,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意志力较差,自我约束管理能力不高。

当前考试仍然是测评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考试过关率,各学校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其中一些方法包括修改教学大纲,改变考试方式,抓到课率,修订考试范围,出考前辅导题等。不可否认,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过关率,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但是其中的一些方法不正确的使用或者是滥用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也逐渐发酵并显现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和考试相关的考前练习题或者复习题的不正确使用,削弱了学生刻苦学习的意志力,助长了短视的学习观的流行,使得考试评测结果失真学习风气败坏,降低了学生培养的质量。

二、民办高校学生一些不良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上课时玩手机,不做笔记,学习意志力、专注度差。有的学生却不带上课用教材,有的好不容易把教材带来了,却不做笔记,来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私底下看小说,玩手机,或者做其他的和课程无关的事情。

平时作业抄袭风盛行。布置下去的课后习题或者练习题,错误的版本出奇的一致,这些学生不动脑筋、不思考,只是简单的复制,甚至可以把百分数符号“%”抄写成“0b”,不管计算的过程如何,我写的结果必须和你的一样。

考试时背答案。在考试中,罔顾题意,牵强地写入自己事先背诵的答案,这些在一些计算题中,表现得极其突出,考试题中数字已经改变,但是计算结果还是原来练习题的答案。

三、加强学生心理成长扶持的措施

能够培养出突出人才的学校是好学校,能使差生变成中等生、甚至优等生的学校也是好的学校。学校不仅应该使得学生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同时也要充实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也让他们在离开学校后持续成长提供支持。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由其内在心理活动所支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由其学习习惯、学习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意志所决定。就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情况而言,加强学生心理成长扶持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辅导员和学生对于心理成长的重要性认识。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开展专门的讲座或者通过广播等形式让广大教工和学生意识到加强学生心理成长扶持的必要性,正确认识成长中的心理现象,开发自己的内在正心理能量,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为进一步形成优良的学风做基础铺垫。

(二)加大心理成长扶持方面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资金投入,民办高校视情况在学校网站上载入相关的心理成长方面的文章或者考核量表,各民办高校的二级职能单位(二级院、分院或者系)组建配套的心理成长扶持小组,设立专门的心理成长扶持室,内设情景模拟、问题诊断、情绪宣泄等实训场所,起草部门的学生心理成长计划,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成长制度规范,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逐步转变一些民办高校中学生辅导员简单命令式的工作作风,对于辅导员或者一些任课教师进行学生心理成长方面的培训,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的素养。加大辅导员学生工作补贴幅度,适当调整辅导员工作量计算规范,建立加强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的工作联系制度,可以设立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制度,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

(四)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建立完善的课外学分必修制度看,使其适应各民办高校的学生真实情况。在课程中尽量开辟一些学生可以逐步体会成功的单元,加强正强化,增强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甚至可以开设情景模拟类课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加大榜样类学生的宣传力度,增加学生刻苦努力学习的信心,扫除学生心理成长中的障碍。高校图书馆引进一批关于心理成长方面的书籍,开展一些心理扶持训练或者读书竞赛活动,拒绝假大空。可以酌情聘请心理扶持行业的专业人士到校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提高他们对于心理成长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学生心理成长中的阴霾,增强其信心,让学生心理尽快成熟起来,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心理成长论文:班级自主管理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摘要】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班级自主管理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巩固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好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自主管理 心理素质 素质能力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然而,我国许多学校以应试教育为重,教育观念出现了严重偏差,基本上无从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了让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方法。经过一番切实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得到了提高,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学生是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一个心理健康的初中学生应当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心境好,情感丰富;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我评价能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能较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个性健全。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原因,许多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并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如:自卑,逆反,孤独,唯我独尊,嫉妒等等。许多的教师都感叹说现在的学生难以捉摸,让老师费尽了心血。最初,笔者采取自主管理的方式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管理方式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好的影响。然而,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笔者所采取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是:班主任多方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特点,让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参加班级学习、活动和主持班级的日常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构建起来的,必须有几个不同的阶段。本文将结合班级自主管理的不同阶段来分析这样的管理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的影响。

首先,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通过学生自荐,同学选举等方式,尝试选拔了一大批学生轮流作为班级管理的骨干。通过将近大半个学期的观察以及考核评定,我对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有了基本的了解。于是在学期末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八个能力相对较强的组长和副组长。接下来,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和能力特点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尽可能使组与组之间力量均衡。小组内则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特长,分别担任纪律、学习、劳动卫生、宣传综合等班级管理的工作,组长调控并监督完成情况。然后全班共同制定管理规则,设计考核量化表,以加分或扣分作为奖惩手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按规定严格的要求自己。这个环节的较大贡献在于初步给学生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如果要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作用,就必须通过内因。在个体不断地积极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第五阶段,他们的统一特点是:开始寻找他们自己的认同方向,并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免要出现行为上的混乱。但同时,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有着较为强烈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一个班虽然小,然而学生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可是,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准备阶段中,都对自己有了一个不同的认识,也开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层的要求。为了能更好的进行自己所负责的管理工作,学生们都必须学会如何在与他人的冲突中克制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完成任务。其次,合理分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较为合适的团体,互相之间能融洽相处并各司其职,初步避免了某些学生的孤独倾向,使得他们能鼓起勇气去适应环境,并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再次,制定细则的过程是民主公正的。学生们在制定的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认真思考了身为中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素质标准的问题,同时有机会对比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为日后培养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埋下了萌芽的种子。

接下来,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阶段。每周由一个组对班级进行管理。在管理当周,由值周小组将每天学生们的作业,纪律,出勤,卫生和礼仪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登记,并在量化考核表(基础分为100分)上定时加分或减分。在周五的活动课上,再把全班同学的得分情况加以比较和公布,评选出得分较高的八位同学并给予鼓励表扬,当月四周内表现者还能够获得奖状。当值周小组在本组管理完毕后,要对本组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其它组的建议进行整理总结和反省改正,以便在下轮管理中做的更好,努力做到“心有准则,公平管理”。这个阶段的及时个作用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并使其具备了团体合作精神。小组间多方位的竞赛,使得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始终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为小组争光,争取提高自我层次等观念,逐步转化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如果要争取小组的优胜,成员之间必须通力合作,每个人都与本组的胜利密切相关,不存在谁单独冒尖或者谁垫底的状况,一组成员是一个小集体,大家共同进退。于是,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每个学生都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不断进步,不良风气更容易被发觉并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个作用在于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班级小组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由自主的开展自我管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有的同学不能严于律己,这就导致了管理时遭遇了其他同学的否定和不配合。这就使得本身具有叛逆心理的学生开始在工作中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在我所管理的班级中,入学之初确实有几个“调皮天王”,以违反校纪班规为乐事。然而,在进行了自主管理之后,他们开始懂得只有自己以身作则了,别人才能接受他们的意见,听从他们的指挥。无形之中,在良好班风,自尊心和竞争感的驱使下,他们成功的进行了自我转变和提高。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和能动性。他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他的能力才会相应的提高。也就是说,当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育要求兴趣浓厚,对提高自身情真意切时,才能激发他们热情的火花。

第三个阶段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巩固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动进步,构建家校平台。为了能将班级自主管理进行下去,防止学生因时间过长造成新鲜感丧失从而失去对班级管理的热情。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及时,塑造了学生的成功心态,提高了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公平的竞赛、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每个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被督促的状态之中,无论是生还是潜能生都能够经常得到同伴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受到表扬。这就让学生经常地处于成功的体验中,逐步消除了部分后进生的失败心态和自卑心态。第二,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班集体关系的和谐。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学校教育作为长期的系统的影响环境,在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青少年所处的班集体对其性格形成则有着特殊意义,而同伴关系则是影响其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教育当中,学生逐渐获得与人相处的经验,形成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相反,非人性化教育塑造出来的学生,基本上也是没有太多人性可言的。学生的可塑性决定了给其提供的教育环境将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小组管理中同组成员互帮互爱的活动,使得学生之间原本存在的所谓“好差之分”消失殆尽,给学生提供了平等友爱的环境,加深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当同学间出现问题时,大家不再是一味的埋怨别人,互相敌视,而是自己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给予对方谅解。从而创造并维护了良好和谐的班级班风。

总而言之,班级小组自主管理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其最重大的贡献在于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积极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在和谐稳定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心理成长论文:浅谈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

摘 要:高职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高职教育是一门艺术。职校学生,也不同于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是一个心灵更为敏锐的群体,同时也是一道极其亮丽的风景线。从一个高职学校老师的视角,去看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关注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学校;高职教育;心理成长

当今社会,高科技信息技术发达,孩子作为一个最为敏锐的群体生存于这样的社会,作为高职学校的老师,关注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教书育人,育人教书,先成“人”后教“学”;对于家长而言,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必须逐渐引起重视。从我走上我校教师工作岗位至今,担任了几年班主任后,感受更是深刻,觉得关注高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现状

高职教育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高职的实用性技能教育。高职教育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时代性的特点。

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同时,高职教育还必须关注现代教育理念,尤其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责任,不仅仅关注人的生产功能,还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能力等加强培养。

二、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现状

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家长与学生现实状况和心态的近期目标,高职教育在主要培养学生高职技能的同时,也开通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可能通道。高职学校肩负的任务尤为艰巨。在接收和输送学生的这个在校阶段,如何努力培养出发展、具备高素质的社会需求人才,显得任重而道远。在当今这样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三、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心理素质比较弱,自控能力不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大多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1.家庭教育不当,容易造成心理隐患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所学校。”家庭良好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家庭的教育不当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隐患。自90年代以来,大批的独生子女来到校园,他们由于受到家庭的不同影响,有的学生懒散,有的好胜争强,有的孤独封闭,有的多愁善感,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品性和心理缺陷。大部分学生没有受过挫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都较差,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重负,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此外,单亲家庭的影响、分数挂帅、盲目攀比等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隐患。

2.学校处理不当,造成心理失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渡过。学校或教师在教育思想、方法上的不当或失误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社会负面影响,造成心理障碍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孩子们变得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溺爱、迁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和呵护;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诱惑、不健康的思想、情感、行为,都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各种社会的传媒、信息化的作用等负面的影响,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造成心理障碍。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素质教育应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基于高职学校学生目前心理问题的多样化,教师应从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源头着手,从而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现在人们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就青少年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应为健康的主要内涵。但是,长期以来,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却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倡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校抓起。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优良思想品质形成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素质教育应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基于高职学校学生目前心理问题的多样化,教师应从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源头着手,从而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1.在学习方面,将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爱的基础是尊重和信任,是以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对待学生,对于中职学生更应如此。这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已经被学校和教师所忽视,在家里又严重“营养不良”,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会让他们感到弥足珍贵,只有用爱心才能帮助他们重新拾起自信和自尊。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引导、引导、再引导,耐心、耐心、再耐心。对他们不能求全责备,要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要为他们想得多一点,讲得多一点,做得多一点,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2.在环境方面,将心理教育环境化,帮助学生养成自我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3.在教育方式方面,面对心理教育多样化的局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

多角度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努力为中职学生寻找最近、的发展空间。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规律等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高职学校的教育,先育人后教书,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培养一个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现在社会而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又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注孩子的成长,老师和家长都必须引起重视。

心理成长论文:机器人专题对初中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摘要】 机器人专题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用来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机器人专题对于初中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主要包括:提高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提升初中生自信心、丰富初中生情绪体验、锻炼初中生的意志品质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机器人 初中生 心理成长 影响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兼机器人学组负责人郭善渡老师说:“智能机器人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学术前沿,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

一、机器人专题的特点

在2012版的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机器人专题及时次被写入了初中的教学内容中。这个“及时次”足以说明机器人专题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那么机器人专题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一)趣味性

机器人项目的设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如:机器人灭火救人、机器人踢足球、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拔河、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等等,能够引起相关学龄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这是中小学机器人专题活动的活力。

(二)挑战性

智能机器人活动富有挑战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参加此类活动,能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获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更可以锤炼学生们承受挫折、挑战自我的能力。

(三)综合性

智能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集成了数学、物理、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知识。可以说,智能机器人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技术平台。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初中生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清楚的状态,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都发展得不完善。他们的观察力在目的性、持久性、性和概括性方面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因此,我们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要求,又不能奢望过高。由于他们己能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内容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抽象性。

三、机器人专题对初中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有学者将现在的初中生比喻为“温室里长大的豆芽菜”。一些初中生会因为几次挫折便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初中生通过机器人专题的学习,经常会有机会去参加各种机器人比赛,而其中的很多比赛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比赛能获得成功固然让人开心,比赛的失败也容易让初中生产生挫折感。如果能由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会使学生长远的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

2011年4月,我带着3名初一年级的学生参加在惠州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比赛中,我校的同学获得了综合技能竞赛的二等奖。这样的成绩显然不太理想,但就是这次并不理想的成绩让学生们感触颇深。因为学生经历失败的感受,往往比经历成功的感受更深刻,失败有时更能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欲望。对待挫折的态度是教育的切入点,因而也更具有教育意义。

以下内容摘自苏同学在比赛失利后写下的感言:

“这次综合技能赛由于我的操作失误,致使我们队失去了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我觉得非常对不起自己的同伴,也对自己的过失非常自责。这次的经历,结果虽然是失败的,但是在这段时间的机器人专题学习中,我们团队那种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气氛,却会一直鼓舞着我并激发我的斗志。在这次比赛过程中,我得到的远大于失去的,这次挫折让我学到了很多临场的经验。我期望着下次比赛的早日来临……”

(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一次市级的比赛中,在正式比赛前的调试场地的时间里,我们的四个队员发现来自另外一间学校的机器人似乎做得非常精致,任务完成得也是无可挑剔。于是大家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自信心也明显不够了,调试了几次后心理压力很大。见此情形,在调试时间快结束的时候,我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到他们面前,询问他们调试的情况. 学生们马上反映:“老师,我们肯定赢不了他们了,您看他们做得多精致呀!” “你们觉得对方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又在哪里?看似无瑕的设计,说不定也会有弱点。而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只要你们默契地配合,肯定可以取得胜利。你们将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调节,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我十分肯定地鼓励他们。到了第二天,队员们在比赛场上果然发挥得极好。之后,他们总结出来一条经验:不要过高地估计对手,要充分地相信自己,克服内心的不安和障碍。

有些初中生可能在其他科目上的分数不是很理想。但他通过自己设计、搭建机器人,看到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完成了任务,他会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特别是有些学生参加市、省机器人竞赛获得优异成绩之后,他的自信心会大大提升,由此建立的良性情绪会迁移到其他学科中。加上自身的努力,我们会发现他的其他学科的成绩也很快跟上来了。这些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得益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建立。

(三)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初一年级学生刚进校的时候,参加比赛、公开发言都容易紧张,具体表现为:脸红、语言匮乏、情绪紧张等,这些都是临场经验不足造成的。机器人专题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组内发言、组内交流等形式首先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做到不紧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通过全班的竞赛和全班的提问以及答辩,让学生有些紧张;然后再去参加市赛和省赛等活动。省赛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众多队伍参加,比如FVC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除了现场的机器人激烈对抗以外,还要求学生临场组织进攻和防守以及制订比赛策略。及时次参加比赛的初一学生往往非常紧张,经常会因为临场经验不足而输掉比赛。但经历多几次这样的比赛之后。他们就累积了很多的临场经验,以后再去参加大型比赛就能做到心中不慌。

机器人专题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环境,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了各种环境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学生就能做到“临场不乱”。

(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初中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意志力比较薄弱。碰到困难容易产生胆怯和放弃等消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机器人活动就是一项非常好的、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实践活动。

在主题为“关爱老人”的FLL机器人实践活动中,有一项任务是:机器人把基地中的植物模型带到花园,使植物的基座接触白色目标区。这个任务学生调试了几十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问题出现:要么是去的时候机械臂卡在球架上、要么是放花的位置偏离、要么是火炉的黑色拨杆抬不起来……学生都想放弃这个任务了。于是,我不断的去鼓励学生,为他们提供思路上的指导,引导他们:是不是电池电量不够、是不是光标没有调准等原因。不断给学生加油打气,让他们不断的去调整思路,继续独立完成任务,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初中生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意志的培养,光靠懂得道理,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还不行,必须在实际行动中进行锻炼。而实践证明:机器人专题的集体实践活动对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语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引入机器人专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初中生了解用计算机程序指挥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机器人专题的趣味性,吸引初中生参与其中,通过在“做中学”、“玩中学”,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包括心理锻炼在内的各种成长性训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机器人专题成为初中生心理成长的好帮手!

心理成长论文: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摘 要:青少年期是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确立同一性以及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在该阶段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成功度过该阶段受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必须优化以上四项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群体社会化;同一性混乱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变换社会角色;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并不协调,由此,面临着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矛盾。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如何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一、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是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和影响个人发展的一切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1]。车文博认为,从发生作用先后来看,环境可分为生前环境和生后环境;从发生部位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从外部环境的性质来看,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特定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对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上,宏观上将社会环境定义为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认为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不同的个体均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按要素性质可将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生物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社会环境;按功能可将社会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医疗休养环境。也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包含五大子系统,即自然系统、人口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经济政法系统以及社会风尚和社会方式系统[3]。由于社会环境的分类繁多,对社会环境的不同分类也是基于不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对象,故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需选定一个特定的分类,这个分类要概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对这些社会环境进行概括,可概括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全文将围绕这四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

本文基于青少年日常生活接触最多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将社会环境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4]。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容易产生同一性混乱即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青少年阶段(12~20岁)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也就是发生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问题上,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就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些社会环境进行研究。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很多,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金盛华把研究的焦点放在社会机制上,张胜康则着重研究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影响,彭渝等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李萌等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围绕这一理论的争论。还有的学者则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如陆士桢就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周先进、李颂明、侯捷等也关注这一点。已有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研究侧重点比较具体,重点研究某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或者研究宏观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四类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极为重要的场所,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家庭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鲍尔温特将家庭的教养态度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的教养态度将父母、儿女之间的界限人为进行划分,儿女不得反抗父母做出的决定,成为被管制的对象,父母也不理解儿女的需要和想法,按照自己的观点塑造儿女,稍有不满则严厉批评或采取棍棒教育;溺爱型的教养态度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易出现,孩子就像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父母和爷爷奶奶等都围着孩子转,过分迁就孩子,使得孩子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不懂得谦让;放任型的教养态度难以培养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感,加深了两代人的代沟,往往会造成青少年冷漠、散漫的心理品质;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有助于父母与子女成为朋友,他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理解,能够为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会有任性、高傲等不良品质,同样,也会在智力发展、能力发展、视野开阔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孩子通常更懂得责任和孝顺父母,勤俭节约,意志力坚强,同时也容易造成眼光狭隘及自卑等心理品质。除此之外,父母本身的综合素质对子女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素质的父母对子女智力能力的发展、情商的发展、个人气质的培养等方面有好的帮助,而低素质的父母则可能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能给子女进行心理上的安抚,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也不能拓宽子女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二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教师、同学及校园文化等都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知识丰富的教师能以其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和兴趣,而人格高尚的老师则更易被学生当成道德的榜样和化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提供向善的动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的老师,对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应该得到严厉打击和遏止。

同学在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因而更容易交流和相互影响,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乐观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际交往则往往导致青少年自闭心理的产生,青少年容易悲观、自卑。同学之间也会在很多方面如学习、生活习惯、看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交流并相互之间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身边的同学本身就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的同学在一起能容易变得,反之则容易变得不甚至平庸。

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校园文化注重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校园文化则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建构多层次、多方面的校园文化是极其重要的。

三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很容易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必须设置在学校特定范围之外,然而,青少年学生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青少年最终沉迷于这些游戏场所不可自拔,变得玩世不恭,抛弃信念和理想,甚至发生抢劫、盗窃等行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网络媒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青少年不能地辨别这些信息,很容易被虚假信息和黄赌毒信息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上言情小说等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勾起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和好奇,对早恋的产生也有着催化作用,而青少年不能正确地处理早恋,同样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不良的社会风气容易误导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各种道德败坏现象会使青少年变得麻木和冷漠,犯罪事件的不正确处理会给青少年错误的暗示等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四是同伴群体的影响。1995年,哈里斯在《儿童的环境在哪里?———成长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一文中提出: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没有显著的影响。其群体社会化理论将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功能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家庭。由于不同国家影响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在具体作用程度上不尽相同,故对哈里斯的观点也应区别对待。应当承认的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也不应该否认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主要集中论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问题,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关于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以及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群体中的友好行为、群体外的敌对行为、群体间的对比行为、群体内的同化行为以及群体内的异化行为[5]。同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互相之间关系友好并会努力做有利于群体发展的事情,对于群体外的人则抱有敌对的态度,不同群体之间会进行对比,群体成员的行为观点会趋于一致,同一个群体内的成员也会分成不同的地位。这也意味着青少年为了获得所在群体的认同而自发地持有某种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群体的认同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入什么样的群体很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判断,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群体中也存在着社会文化的传递。群体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传递,群体内部也存着这文化的传递,如果传递的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则有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导其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青少年心理成长社会环境的优化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本文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分为四大类,故要从这四类具体的环境着手进行优化。

家庭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改善父母的教养态度,宣传民主型等有益的教养态度,促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使父母与子女了解双方各自的需要,从而能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处理双方的关系;应加强社会各界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爱,重视其心理健康发展,为离异家庭子女提供心理咨询,同时也应做好父母的工作,努力为子女提供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应该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为子女树立好的行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子女心理向好的方向发展。学校环境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平,为青少年提供良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问题解决机制;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校园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生活环境方面,要取缔非法的娱乐组织如黄色书摊、情色歌舞厅等,扶持健康的娱乐场所和学习场所如学习书店、体育运动馆等;净化社会风气,加大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惩治不道德行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及其先进事迹,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引导媒体进行积极的信息传播,严厉打击造谣与传播谣言的行为。同伴群体环境方面,要了解青少年周围的同伴群体的基本情况,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同伴群体,哪些是有害的同伴群体;对有益的同伴群体采用引导、扶持的方式,使其健康发展,传播健康向上的群体文化,继续发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对有害的同伴群体采用弱化甚至取缔的方式,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阶段,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帮助青少年形成独立的人格,确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不良的社会环境则会使青少年产生悲观、孤僻、自傲、自卑等不良人格,严重的甚至会采取报复社会的手段来唤起他人对自身的注意。青少年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这四个具体环境是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最多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社会环境,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主要是对这四项具体的社会环境进行优化,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同伴着手,扶植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弱化甚或消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内在条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