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逐渐打破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美术教育空间设计也有了全新的内涵和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代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并结合这种需求在有限的小空间里进行了设计实践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与安全研究论文

本文应用安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结合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安全生产实际和员工现状,研究了供热企业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对与安全供热的关系,提出了应对措施,为进一步加强供热车间的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概述

在传统的规范之上、技术之上的安全管理模式下,供热企业近年来花费了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改造和维修了大量非安全设备和工艺,制定修改了各种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采纳了较为先进的HSE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企业的安全形势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供热车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供热企业发生的事故多种多样,但几乎都和员工(包括普通职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关,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字眼掩盖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很少有人深究。

这就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和基层车间队领导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认真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扩展安全管理的视野和深度,以提高供热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

由于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员工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起,35岁以上员工居多,需要倒班作业,供热运行设备多属于特殊的压力锅炉和其他机械设备,输煤除渣环境较差,噪音大,污染较为严重,同时由于车间的管理模式、社会压力、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员工的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成为各种不安全隐患存在的最深根源。

分析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在实际的供热生产中更加客观地运用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2.1、可以为供热生产工艺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劳保防护用品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2.2、为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提供指导;

2.3、能够为公司HSE体系部门制定各岗位操作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公司HSE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4、可以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2.5、可以在分析事故时提供深层次的解释,进而找到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2.6、可以为基层车间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员工“三违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提供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

2.7、可以为日常生产的危害风险识别新增人为的因素,减少和降低主观人为的危害和风险。

三、供热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一些不良表现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结合供热生产设备环境,员工素质结构,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不良表现:

3.1、疲劳:体力疲劳、心理疲劳、病态疲劳。员工由于高强度、长时间作业或休息不充分产生体力疲劳;由于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利益等原因产生心理疲劳;由于长期有病或有缺陷产生病态疲劳。有的司炉员工上夜班前没有休息好,疲劳瞌睡,对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或故障视而不见,操作失误;有的员工婚姻失败,整天心事重重,工作心不在焉;有的女员工操心孩子学习吃饭问题;有的担心医院里的家人;有的自身临时不舒服或长期疾病得不到根治。疲劳容易使人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工作中易出现不安全思维和行为。

3.2、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男员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争吵甚至冲动打人;有的急于下班或参加其他活动造成的心理焦躁情绪;有的管理人员呵斥谩骂造成员工工作中情绪波动。情绪失控可以使人心跳加速,思路混乱,注意力分散,容易违反规范,办事不计后果。

3.3、习惯心理: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工作动作习惯,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有的员工观察炉膛火焰时脸正对着炉门;有的单位设备刷漆时经常搀兑汽油;有的员工揭井盖时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有的对脏乱差的生产现场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习惯心理强化了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一旦形成很难纠正。

3.4、侥幸心理: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最终酿成苦果。

3.5、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干非本职工作不会出问题。有的非电工员工懂一点电气知识,认为自己有能力很自信的去启停一些电气设备,违章拆接电源线;有的无电气焊证的钳工私自动电气焊作业;有的非专业司机私开单位生产用车。过分自信的心理助长了个别员工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3.6、省能心理: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较大的回报。有的气焊工在气焊作业时为了省事省劲将氧气和乙炔瓶放的很近,没有达到安全距离;有的车间除渣工图省事随意减少除灰除渣次数,造成除灰除渣系统堵塞或除灰除渣设备负荷加重拉断刮板或链条;有的电工图省事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省能心理会逐点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员工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3.7、逆反心理: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受到批评或处罚,情绪低落,感觉工作没奔头,甚至发牢骚闹情绪,工作中不按要求去办;因个人矛盾,对某人产生反感,故意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配合工作;因对单位的岗位调整、工作分工、奖金分配、职务晋级等不满,造成心理失衡,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8、攀比心理:与各种条件环境对比后,因落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有的倒班员工和正常班员工攀比,心理生产一种不平衡;有的员工和其他单位比,觉得自己的工资奖金少;有的员工觉得别人的岗位比自己的舒服轻松,争着要去。攀比心理加剧会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形成逆反心理,阻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3.9、依赖心理:缺乏工作主动性,过分依靠他人或组织。有些人在工作者不想承担责任,得过且过,家里的事永远高于工作上的事,工作要别人多操心;有的工作前危害风险识别,依赖车间管理人员分析班长讲,自己不去观察分析动脑子,甚至看到安全隐患不去反映、处理,属于不爱操心的一类;有的车间遇到生产困难不想办法协调解决依赖上级部门;有些司炉人工可以方便处理的问题非要钳工干。依赖心理致使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防范和处理。

3.10、老好心理:事不关己,怕麻烦,怕得罪人。有的管理人员、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看到或发现其他员工违章或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去管不去说,害怕得罪人;有的安全员看到员工没按规定劳保着装视而不见,有的人明显违章避而不谈,不依照规定处罚;看到非本单位人员随意进出生产现场或车间不闻不问;出于好心帮助其他人违章作业。老好心理使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随时都会爆发不安全事故,有点助纣为虐。

3.11、无所谓心理: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员工认为烧锅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提不提高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无所谓;有的员工认为只要温度达标,煤炭能不能燃烧无所谓;有的员工碰到一些生产问题自己处理后,没有影响生产汇不汇报无所谓,为以后的不安全事故埋下隐患;有的员工怕影响自己的美观和换衣服麻烦认为干一些临时工作或小的工作时,穿不穿劳保用品无所谓。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酿成大错。

3.11、判断失误:由于认识不够,措施不当,导致小事变大事。有的司炉工遇到突然停电时没有判断,盲目用事故补水泵定压,造成锅炉闸门水击断裂;有的员工发现行吊钢丝绳有一点断裂毛刺,没有及时更换造成行吊运行大故障;有的点炉前以为锅炉进出口闸门都是开的不去检查,结果运行后造成汽化。判断失误,措施自然失效。

3.13、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意志薄弱(胆子小,遇事发慌),关键时候技术要领技术规范掌握不全。有的职工看到领导在就紧张,会说的说不出来;有的遇到突发事故就发慌,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误操作;有的员工有恐高心理,站到锅炉顶上腿就打哆嗦;有的司机好胜心急喜欢开快车。心理素质不过关,掌握的技术就发挥不出来,仍然会出事。

四、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与安全供热关系

供热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来说内因是主要的。员工是供热企业各岗位设备的具体操作者,他的工作态度、注意力、责任心、应急反应能力、技术运用等都受其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活动失常就可能导致员工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失控,使其思想和行为偏离本岗位原有的安全规程和安全状态,员工的行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致使现场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安全供热提供稳定的保障。所以说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是保障供热企业安全平稳运行的主观前提条件,安全供热离不开各岗位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心理行为特点失控极易引起供热生产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种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心理行为特点,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不利于安全的心理行为特点的产生:

5.1、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5.2、关注职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基层车间队的管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员工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安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重点关照无视安全规程的“能”人、冒险蛮干的急性子人、烦事缠身的忧愁人、遇事凑合的懒惰人、毛手毛脚的粗心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喜欢依赖的懒人、技术不精的落后人、休息不好的疲惫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对这些人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要求,促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弥补不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安全意识。

5.3、选聘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员工当班长,发挥班组长对其他员工安全行为的积极影响作用。努力提高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和自制力,增强沟通交流,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生产环境,使全体员工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

5.4、继续落实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尤其是把非常实用的危害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等要素变成员工每天工作时的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定期让每个岗位的员工对其本岗位的危害和风险进行自我识别,单位汇总学习,并作为岗前培训和考核内容。建议基层班组在日常的班前危害风险识别时对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的员工进行危害风险识别,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5、根据员工心理行为特点,合理组织生产分工配合和工种岗位的安排。

5.6、积极倡导和组织员工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六、结论

作为供热车间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心理学知识,善于观察和分析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随时掌握员工的愿望和动机,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地事前分析、预测、控制,要使所有员工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应该这样”,“不这样不行”。才能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措施方法行之有效,持续长久,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平稳、品质供热。

不妥之处,恭候共同探讨。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种田文”中受众的心理与行为研究

摘 要:“种田文”是目前“女性向”网文中的一种广受欢迎的类型,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其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受众选择阅读的原因在于它满足了受众“爽”的需求,并且由于选择性定律,她们认为这种“爽”相比于其他类型文本是“能够得着”的,这与现代女性生活压力大、对未来抱有幻想和期待有关。

关键词:“种田文”;使用与满足;受众;选择性定律

“种田文”是指以古代封建社会为背景,描写主人公及其家人日常衣食住行、鸡毛蒜皮等生活琐事的小说,即通常所谓的家长里短小说[1]。“种田文”大多以古代为叙事背景,讲究逻辑的严密和细节的考究,小说在内容方面抛弃了传统言情小说以爱情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其叙事中心是生存和生活,涉及许多家长里短,包括邻里关系、人情往来、柴米油盐等生活琐碎小事并予以细致描写,力图达到人情味突出,读者代入感强。

以全球较大的女性文学基地晋江文学城为例,晋江文学城将“女性向”原创言情小说分为“近代现代”“古色古香”“架空历史”和“幻想未来”四类,选取2015年3月30日~2017年3月30日,发表在“古色古香”和“架空历史”分类的小说,以其作品收藏数排名前100的文本进行统计。“种田文”在“古色古香”类小说中共有31部,其中“种田文”及时名《穿成潘金莲怎么破》(连载中)排在“古色古香”收藏总榜单第三名,截至2017年3月30日有26242位读者收藏;在“架空历史”的收藏前100名榜单中共40部,其中“种田文”及时名《我就是这般女子》排在“架空历史”收藏总榜单及时名,截至2017年3月30日收藏读者有86560位。

可见,“种田文”在“女性向”古代言情小说中占据相当分量的比重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且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

在网络文学领域,门槛低、成本低、商业化程度高,作者的收益与读者的点击和订阅直接挂钩,可以说受众即为“上帝”,直接掌握着一类小说模式的生杀大权,推动着某种模式的兴起衰落。此外,我国学界对“女性向”网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种田文”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在网络文学的受众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却未再网络文学的各个领域内进行受众细分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焦点小组法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和“选择性定律”较为深入地对受众在“种田文”中的阅读选择行为进行考察,从而为“种田文”的发展甚至是“女性向”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此次焦点小组的讨论者共10名,讨论时间为2017年3月28日至2017年3月29日,讨论地点为QQ讨论组“种田文探讨”,讨论者均为女性皆为“女性向”网文的读者,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根据全球较大的女性文学基地晋江文学城统计数据,晋江文学城男女用户比例约为7U93,有旺盛消费力的女性用户是主力消费人群,其中18~35岁的主流消费群体占到用户总数的84%。晋江文学城用户日平均在线时间长达75.2分钟。因此,以上数据基本上能反映真实情况。

一、受众的选择接触行为

以上讨论者初次接触“种田文”的原因有4位是他人推荐,5位是因为某部“种田文”比较火热所以去阅读,还有1位没有看过“种田文”。

读者G:我是高中同学推荐我看的,她说非常好看,强烈建议我也要看,看完还能一起讨论。

读者D:我是从首页推荐上看到的,我读的及时部“种田文”是《明朝五好家庭》,那时候它在起点(起点女生网)的首页推荐上,月票和总票很多,那么多人看那写的一定不会太差。

也就是说,不论是通过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受众选择接触“种田文”最初的动机大多是趋于“从众心理”。

而在这十名读者中,与其他读者接触较多的人比接触少的人受到了更大的群w压力,这也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

读者G:以前基本是不看古代小说的,后来群(“女性向”网络小说的读者群)里经常在聊“种田文”,我插不上话,然后就想着尝试去看,可是一直提不起太大兴趣,有好几次没看完就半途而废了。后来我高中同学强烈推荐我看,每天都在我耳边唠叨,我才耐下心看完两本,看完之后觉得其实写的还挺不错的。

这说明除“从众心理”之外,部分读者接触“种田文”还因为屈于群体压力。

而这是未知中一位没有阅读过“种田文”的读者是读者I,她的理由是她喜欢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的小说,“种田文”太枯燥了,她曾经尝试去看但是最终失败。

根据“选择性接触”理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2]。不难看出,此观点与读者I的行为恰好吻合。

二、受众选择与“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2]。那么,“种田文”到底满足了读者什么需求呢?

问及“为什么喜欢看种田文”这个问题,绝大部分读者的答案是现实世界太压抑了,她们想要在网络小说中寻找快感,通过逃避现实在网络小说中完成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完成的事,得到那些她们在现实中的不到的,从而达到“爽”的目的。

读者G:看女主角“斗”得很爽啊,斗极品婆婆,斗恶毒小姑,斗小妾,斗皇帝,女主一步一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而这种“爽”与传统的古代言情小说不同,这种“爽”是“够得着的”。

读者A:“种田文”比较“接地气”,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读起来很有代入感,女主的成功也不是因为作者的“金手指”,总之“种田文”读起来是一种“够得着的成功”。

此外,读者A喜欢“种田文”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她在小说中学到了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和社会生存方式,所以她经常看“种田文”和“现实向”的小说,问及为什么不直接看严肃文学或者职场攻略,她回答:“那些‘鸡汤’太没意思了,都是‘假大空’,而且严肃文学太难“啃”了,网络小说比较浅显也比较实际,看起来很有故事感。”

也就是说,读者A在收货“实用”的同时另外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阅读体验,比起“纯干货”类的严肃文学和职场攻略,“种田文”更富有情节性,更能让她感到“爽”。

也就是说,这种“追求实用”本质上是虚假的,“种田文”受欢迎的核心还是满足了读者“爽”的需求。

根据全球较大的女性文学基地晋江文学城统计数据,晋江文学城18~35岁的主流消费群体占到用户总数的84%。这些受众都处于青年阶段,或尚未工作需要面对考试、升学、就业的压力;或刚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进入社会直面人生的残酷;或刚步入婚姻家庭接踵而至的是生活的繁琐,总之这群人都刚刚进入人生的转型期,每次一转型都给自己的心理和生活铺就一层无法摆脱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现实的种种让她们突然意识到和心理预期的不同,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当发现自己无力改变现状之时,她们倾向于在幻想的世界中自我放逐,这就是她们所寻求的“爽”,是对现实压力的一种逃避,而网络小说恰好提供给她们这个幻想空间。

而“种田文”又不同于其他小说,“种田文”多描写家长里短、人情往来,讲求逻辑的严谨和细节的考究,它并不全然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琐碎和无奈的一种暗喻,因此文本所架构的时空与读者所处的现代社会有相似或相通的经验范围,读者阅读的时候会得到比其他小说更多的“认同感”和“带入感”,这是因为“种田文”鞯莸奈蘼凼俏人的生活道理还是实用的生存经验都使她们或多或少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也正是因为这种“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又进一步产生的“认同感”和“代入感”使读者跟随女主角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上“人生巅峰”,代入感增强,获得的“爽”也就比一般小说更可感,这也就是所谓的“够得着的成功”。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比起那些已经对生活感到麻木的中年人,她们依然年轻,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她们仍然对未来抱有幻想,即使背负着生活的压力依然希望能够凭借己力在社会和生活中有一番作为。因此,“种田文”中一系列的“斗极品婆婆,斗恶毒小姑,斗小妾,斗皇帝”也正是满足了受众“斗争”的反抗需求。

三、“种田文”的发展历程与受众心理

然而,随着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向”网文各种类型层出不穷,除“种田文”还有众多类型也因为满足了读者“爽”的心理而红极一时,然而大部分却最终昙花一现。“种田文”之所以能“红”九年还在于它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升级”,到目前为止,“种田文”一共经历了“平凡人物琐碎小事(主角主要为远离政治中心的小人物,目标是改善生活质量努力生存下去)”“嫡庶宅斗争取命运(‘嫡女’‘庶女’嫁得良人,赢得大家族尊重)”“左右天下成就大局(主角多为达官显贵家族的女眷,立于朝堂之上改变国家命运实现人生价值)”三个发展阶段。

我们将以上“种田文”三个阶段的叙述模式转变提供给10位讨论者,尤其是读者B、D、F、H她们网络小说阅龄长,几乎是见证着“种田文”的一步一步发展,对上述叙述模式阶段性的转变都表示确有感受。

读者B:如果“种田文”只停留在及时个阶段或者第二个阶段不做转变,我当然不看了。每天都是家长里短,今天吃了什么明天做了什么新衣服还有什么意思?如果只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每天斗来斗去,虽然看着很爽但是很快就会累,这和以前的“宫斗文”差不多,刚开始看着挺有意思,后来多了就不想看了。

也就是说,“变”的确是使“种田文”保持九年之久新鲜度的法宝,当及时阶段的“种田文”出现时它还只是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小众文体,而发展到第二个阶段,“斗”字满足了众多读者的追求“爽”的心理进一步扩大读者群,而到了第三阶段,女主角“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给想要在网络小说中“避世”的读者构建了一个自我满足的“e托邦”世界。其背后折射的,就是读者“求新求变”的心理,这也是一个欲望不断被满足的过程。

那么“种田文”已经历时九年之久,受众那种“够得着的爽”的需求被满足了么?

在问到现在是否还喜欢看“种田文”这个问题时,大部分读者都表示她们依然会看,她们还没有看够。其中读者A认为她依然还能从“种田文”中学到知识;读者C、G表示现在已经有“种田文”加入了“随身空间”“悬疑推理”“甜宠”等新元素,也十分有趣。

也就是说,这种“够得着的爽”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而“种田文”中加入“随身空间”“悬疑推理”“甜宠”等新元素已经满足了她们“求新猎奇”的心理。

而读者B、F和H则表示自己准备或已经在减少阅读“种田文”的频次,甚至已经抛弃了“种田文”。我们发现,不同于其他读者阅龄较短,读者B、F和H都是阅龄较长,几乎是见证了“种田文”从出现到风靡全过程的有着丰富阅读经验的读者,她们对于网文的模式有着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力。

读者B:现在“种田文”同质化的小说实在是太多了,质量层次不齐,我已经不扫文(大量地快速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并作出简短评价),我只看别人推荐的很经典的。

读者F:“套路”太深,都是一个模式,暂时看腻了,换换口味。

读者B和F因为对“种田文”的阅龄比较长,在目前模式固化的情况下,可以说是这种“够得着的爽”已经暂时得到满足,而假设一旦有新的模式变化,她们表示依然有兴趣继续看下去。也就是说,其实“爽”并没有得到满足,只是目前作为导火索的“新奇”已经燃完,一旦“种田文”的叙事模式发生转变,她们心中对“爽”的渴望将会被重新点燃。而对于这种见多识广的老读者来说,“种田文”中加入“随身空间”“悬疑推理”“甜宠”新元素并不能称之为叙事模式发生了变化,不足以吊起她们的胃口。

读者H:我以前也挺喜欢看的,我看了九年,现在不但不看种田小说都不看了。以前看小说觉得很过瘾,但是后来年龄大了发现了做梦是会醒的,小说里写得再好在现实中也没有用,反而对比小说让你觉得更不开心。

而对于读者H来说她已经抛弃了“种田文”,甚至已经抛弃了网络小说,可以看出,读者H同样也是有着多年阅龄的老读者。同样抛弃了网络小说的还有读者J,但是她不同于读者H,读者J是因为工作繁忙,如果有机会她还会重新开始阅读。而读者H的年龄是十位讨论者中较大的一位,已经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不再对社会抱有幻想,小说的欢乐和现实的残酷的对比使她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感,她开始清醒地意识到“种田文”中让你感觉到“爽”的“麻醉功能”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甚至对于读者A提出的能从“种田文”中学到知识,她也持有不同意见,“小说和现实还是不一样的。的确是有些小说写的很现实,但是小说里女主遇到困难总有男主男配来搭救化险为夷,现实中有么?”

也就是说,她不再看“种田文”的原因并不是“爽”得到满足,而是已经不再有这种需求。

四、结 语

C上所述,受众接触“种田文”的动机多是出于“从众心理”或“群体压力”,而是否进行长期阅读则与“选择性接触”有关。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选择阅读“种田文”的原因在于它满足了受众“爽”的需求,并且由于“种田文”与现实社会有着相似或相通的经验空间,从而产生极大的“认同感”和“代入感”,使得读者对该类文本进行选择性理解和记忆,而对文本的选择性理解和记忆又使得读者产生极大的“认同感”和“代入感”,从而跟随主角近距离感受那种“够得着的成功”。联系现实,读者对这种“够得着”的“爽”的追求实际上与现代女性生活压力大、对未来抱有幻想和期待有关。

表面上,“种田文”因为叙事模式发生变化而吸引读者,然而本质上还是因为读者有“爽”的需求,只要受众对于“爽”的需求一直存在,“种田文”就不会缺少读者,而这一点对“女性向”网文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基于行为心理的儿童美术空间设计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逐渐打破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美术教育空间设计也有了全新的内涵和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代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并结合这种需求在有限的小空间里进行了设计实践研究。

关键词:行为心理;儿童美术空间设计

1 新时代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

从国外的历史发展来看,儿童艺术教育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模仿自然;形式主义的美学;关注自我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提升;多元化的发展,关注社会和文化欣赏等。从国内历史来看,古人很早就看到了艺术与生活和社会的关系,如孔子“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并且很早就注重儿童“艺”的教育,以培养道德和自身的修养为主。那么,面对新时代,我们对儿童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新的目标。

1.1 勇于探索和创新

(1)多元化发展儿童美术教育是基础。传统美术教育的关键是传授技法和美术知识;19世纪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引入了儿童美术教育领域,欧洲各国开始研究儿童心理和美术之间的关系。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观”,他主张以天性为师,不以人为师。在儿童美术教育方面,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不要把成年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们;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声音的表现,艺术是人的本能,开设艺术课程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让他们能够欣赏艺术,看到人的普遍性和多种能力;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将艺术当作培养能自由创造幸福个性的一种工具,认为艺术能将感觉和理性结合起来,并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

从以上儿童艺术的理论发展来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内容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2)创新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儿童抓起,充分考虑不同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美术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将成为可能。

1.2 科技与艺术相结合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两项事业。自古以来,科学和艺术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体结构、透视原理、色彩原理、光的运用等都告诉我们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科学的分析和支持。20世纪60年代,STS教育理论兴起于美国,并广泛影响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STS教育理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提倡树立生态的、整体的、人文的科学观。教育也应该把三者结合起来,STS教育理论为新时代儿童美术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1.3 文化认同和欣赏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儿童得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懂得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等。通过写实作品的欣赏和实践,儿童得以明白绘画的功能,比如可以记录历史,表达情感等。通过美术教育这样的途径,儿童可以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道德等。

2 儿童美术教育空间设计

对任何一个场所而言,空间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决定了场所基本要素的尺度、形态等,也决定了场所的气质和精神。儿童美术教育空间主要使用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空间的设计特点非常鲜明,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以一个具体的项目实践为例,该设计项目是一个主要针对4 ~ 10岁的儿童使用的高端美术教育空间。该设计的目标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突破国内传统的儿童空间单一无特色的限制,为儿童打造一个他们真正需要的、热爱的美术空间。该设计在空间处理上较大的特点是把固定空间和活动空间有效结合起来,打破小空间的局限,完善功能布局,在功能上达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础的目的以给予儿童精神上的富足和升华。

2.1 完善的功能布局在小空间里得到实现

经过前期的调研和项目的高端定位,我们把设计的功能划分为前台接待区、家长等候区、儿童游乐区、教学区、表演区、展示区、办公区、洗涤区、储藏区、卫生间、烹饪区等十一大区域,其中教学区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课程内容分为一般的教学区和特殊教学区。

2.2 无限可能的创造灵活空间

(1)入口和大厅。设计师把整个公共空间处理得非常活泼,具有动感,“像手中的笔充满了创造力,迫不及待地飞向四周的感觉”。根据空间的合理分配,丰富的多元化课程内容成为可能。该设计空间的灵活运用是一大特色,很多空间的设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2)教室。整个教室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用玻璃滑门隔开。举办展览的时候玻璃滑门打开,变为一个开敞的空间。不同教室针对不同的年龄的儿童,还设置了专门的制作教室,在这里,儿童可以尽情自由发挥创造里,利用教室提供的工具进行创作实践。

2.3 从细节出发,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家具设计灵活多变。家具设计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根据儿童不同的身高发育情r设计了不同高度和大小桌椅,并且给予了儿童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搭配相应的工具和家具。前台和洗涤台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不同儿童的身高问题。

(2)讲究色彩搭配。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里,每个类别的色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例如,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教室的色彩大部分为冷色,能够让儿童静下心来专心创作;动手实践和需要共同合作完成作品的教室用色就可以稍微活泼一点。在需要色彩刺激的教室里颜色的选择尽量纯度高一些,有利于对适龄儿童进行色彩的视觉刺激。

(3)系统的导识设计。室内导识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往往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清晰的导识设计不仅能完善整个室内的功能,而且能增添空间的生动和趣味。

3 结语

丰富的儿童空间设计为儿童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也让他们体会设计的意义。该儿童美术教育空间具有很大的“多变”潜力,为培养儿童创造力和良好个性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广州部分高校大一学生性心理和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大一学生性心理、性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地区两所高校共1605名大一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①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过分干涉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及拒绝否认与性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惩罚严厉和偏爱与性心理健康呈负相关。②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对性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①性知识、性观点和社会适应对发生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性态度和性控制力对发生性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②父母教养方式对大一学生的性心理、性行为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性心理;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大一学生

在我国,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情况非常普遍,发生性行为的人数已达到相当多的比例[1-3]。席光湘研究发现长沙大学生的性行为发生率为12.7%[4],而2012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则上升至27.5%[5]。在影响性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性心理起着支配和决定性作用。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性态度和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不良父母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罹患心理疾病及形成不良人格特质[6-7]。因此,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性心理、性行为的之间关系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两所高校大一新生共1605 名。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523 份,回收率为95%。

1.2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8]”、“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9]两个量表对广州地区两所高校共1605名大一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学生在填写过程中不得讲话,不得偷看,独立完成。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使用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结果

2.1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样本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性心理、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

2.2.1性心理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运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性心理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见表2,结果表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性心理大部分维度呈正相关;惩罚严厉与大部分维度均有负相关;过分干涉与性知识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性态度、性控制力呈显著负相关;偏爱被试与性观点、性态度呈负相关;拒绝、否认及过度保护与大部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2.2.2性心理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3表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性心理全部维度呈正相关;过分干涉过分保护与性态度、性控制力呈显著负相关;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大部分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偏爱被试与性态度呈显著负相关。

2.2.3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通过均值t检验(表4)可以看出,父亲教养方式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和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维度与是否发生性行为有显著差异。发生性行为的学生得分比未发生性行为的学生高。

2.3性心理与性行为的关系分析 通过t检验(表5)可以看出,发生性行为的学生在性态度、性控制力的得分明显比未发生性行为的学生低,在其余维度得分比未l生性行为的学生高。

2.4父母教养方式对性心理的回归分析 通过分层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性心理的因素(表6),发现父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对性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而拒绝否认对性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及拒绝否认对性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而惩罚严厉、偏爱对性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

2.5父母教养方式、性心理对性行为的回归分析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表7),发现父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教养方式的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对发生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父亲教养方式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对发生性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在性心理中,性知识、性观点和社会适应得分越高,发生性行为的概率越高;性态度、性控制力得分越高,发生性行为的概率越低。

3讨论

3.1性心理与性行为的关系分析 大一学生性态度、性控制力与性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余维度与性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了大一学生性态度及性控制力好的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概率更低。赵科研究也有类似发现,性态度对性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大学生错误的性态度导向危险性行为[10]。由此说明了态度决定行动,性态度、控制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行动,控制自己的性欲望。

3.2性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其余维度则对性心理健康有明显抑制作用;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其余维度对大部分性心理状况健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结果与李改[1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父母给予子女较多的情感温暖理解,则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父母采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及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则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从父母教养方式对性心理的回归分析来看,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维度对性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父亲的过分干涉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对性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3.3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发现,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及过度保护四个维度和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及偏爱被试这三个维度与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如果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等较消极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导致大学生发生性行为。该结果与陈青霞[1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不安全性行为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

3.5父母教养方式、性心理对性行为的回归分析 性知识、性观点和社会适应对发生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性态度和性控制力对发生性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对性心理、性行为有显著影响。父亲的过分干涉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及拒绝否认对性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父亲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偏爱对性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对发生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父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对发生性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

4总结

大学是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使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更加健康发展,性行为得到更好的疏导,家庭和学校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应该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素养,不要盲目包容和偏爱;对子女的要求既不武断拒绝,又不无原则地接受。学校性健康教育重心应放在大一学生,努力培养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人才。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医学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许昌学院医学院的610名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使用SPSS21.0等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问题行为普遍存在;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也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生活事件;心理资本;问题行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了医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生活事件、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将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选取许昌学院医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68份,回收率达92.43%,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率为91.32%。

2.研究工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2)徐大真、张阿敏课题组编制的青少年问题行为自评问卷;(3)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4)南开学者张阔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利用Lisrel、SPSS等软件对三份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三份问卷均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3]

三、医学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的分析结果

1.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关系分析。据分析,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与问题行为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学生的生活事件得分越高,问题行为越多;学生的生活事件得分越低,问题行为越少。医学生生活事件及各因子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详见表1。

2.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关系分析(详见表2)。

3.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关系分析。据分析,除丧失因子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因子间无显著相关外,生活事件及各因子与心理资本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即生活事件得分越高,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越低;生活事件得分越低,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越高。

4.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间的调节效应分析。为了探讨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之间所起的作用,我们采用四层回归的方式进行考察,调节作用的具体效果见表3。

四、结论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医学生问题行为普遍存在;(2)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也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3)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以物联网为依托平台的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网购热潮也随之兴起并侵袭传统实体消费的地位,成为国民消费模式主要内容。在众多消费群体中,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正逐渐成为网络消费主力军。本文以“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为背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48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已成为网购重要消费群体且半数以上大学生对此十分热衷。而自身需求、周围环境与性别差异是影响其消费行为与心理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加以正确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双十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突破式”的进步,网购逐渐成为国民消费方式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传统购物来说,网购具有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优势。近年来,“双十一”网购节日兴起,其在社会消费领域所创造的“需求神话”与网络电商所营造的节日氛围中逐渐从一种校园亚文化异化为全民W络购物狂欢节,并最终使“双十一”网络购物行为固化成为一种被大众定期礼拜的公共节日仪式(吕欣,2014)。“双十一”所蕴含的丰富隐喻生动折射出了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同时也反映出了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当代年轻人的内心渴求,“双十一”也成为中国当下鲜活的“时代标本”。

二、文献综述

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敏捷活跃、容易并乐意接受新鲜事物、心态开放等特点,并且其拥有能够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与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都使网购这种兼具实用型和时尚型的购物方式迅速风靡于各大校园并被其普遍接受。

1.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当前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健康消费观,即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是合理的;而另一种则持相反论点,认为大学生消费是不合理的消费观。对于前者认为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由少年向中年、由学校向社会过渡阶段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既存在与少年、中年群体相似的一面,却又与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整体上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秉承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进行合理适度地消费。这是由于大学生已经开始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其在消费时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消费商品的选择上,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使需求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刘志伟,2002)。对于后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并不合理,甚至存在盲目追求、奢侈浪费等现象。他们认为大学生当前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从众性,使得大学生消费偏离了正常轨道(宋佳霖,2011)。例如,超前消费的信用卡、促销打折的广告都引诱着大学生进行不合理的消费。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经常压缩个人日常开支,将省下的钱用于人际交往、娱乐等非必要的消费,导致自己的日常生活面临捉襟见肘的现象。

2.大学生“双十一”网购现状的研究

当代消费文化不仅仅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也是对商品本身的一种消费,其表现为一种符号消费。也就是说人们除了追求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还将商品作为一种显示自身身份,地位,价值的符号来消费(陈黎,2015)。随着网络消费热潮的升温,2009年“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诞生更是促成了全民参与网购的热潮。虽说“双十一”作为非传统的购物节日而存在,但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符号,引领着消费热潮。

“双十一”狂欢购物节通过依托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双十一光棍节”,将普通的网购赋予了新的含义,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大学生是极易接触并热爱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双十一网购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特点,使他们在双十一网购这一新鲜的活动中能获得一种新的身份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满足了他们自身对商品的需求,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主体际性的符号交流。

3.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总体来说,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三种。首先,他们认为网购价格便宜,购买方式便捷。对拥有固定生活费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同样的商品网购对其更有吸引力,因为网购商品较实体店便宜,并且能够货比三家,给其充分的比较空间选择合适自己的商品。除此之外,网购方式便捷,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可以在网络上逐一挑选,省去外出烦恼。其次,当代大学生都拥有追求个性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在虚荣与求异的心理促使下,他们从网购中追求时髦与个性,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不同。,从众性与宣泄性消费。从众性消费是一种追随群体的消费行为,这种随群消费在大学里更是随处可见。而我们所说的宣泄性消费包括正面和负面进行宣泄其内心情感的消费。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到了民事责任年龄,但他们的心理还尚不够成熟,且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情绪起伏波动比较大(宋佳霖,2011)。网购作为他们宣泄的途径,适当发泄有利于其心理健康,但过高消费却也能造成极大浪费与不利。

三、相关核心概念

1.消费观

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态度和总体看法,是价值观的组成之一,是人们用来价值判断与衡量消费及有关事物的尺子(罗子明,2002)。在这种判断标准的指导之下,人们通常会选择躲避开不利的、与自身三观不符的、不喜欢的或者不接受的商品和消费行为,而选择去追求积极的、价值判断美好的商品和消费行为。

2.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耗某种商品和服务时大脑思维活动的态势,即心理态势,是一种内心活动。这种心理态势的形成受到消费者的个性、气质、知觉、想象、感觉、情绪、记忆、兴趣、联想、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顾文钧,2002)。人们通常在消费时,心理也会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这一普通心理学的基本过程。

3.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得劳务与消费资料而从事的选择、购买与使用的活动,也称为消费者行为。一般一个完整的消费行为要经历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与评估、购买决策及购买后评价。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消费行为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而且更偏重于后者。内隐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人特征内部要素(霍金斯、科尼,1987)。但众多学者强调,消费行为是由影响消费者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4.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是消M者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爱好及其它约束条件选择自己所能购买的商品,追求个人效用较大化(孟超,2015)。理性消费最根本的特征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杜绝奢侈浪费等不良消费习惯。秉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的消费行为,倡导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没有具备“慧眼”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会的诱惑,并不能理性思考,所以常会出现盲目与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大学生“双十一”前后消费行为与心理的相关信息。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一种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符号、数字或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以用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风笑天,2012)。通过文献研究能够、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核心期刊的搜索,整理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现状、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确定基本的研究目的与方向。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问卷编制、施测及数据分析等方式,共抽取483个大学生样本,获取了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及其对自我网络消费行为与心理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与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本文分别通过对两名大学生及两名电商进行访谈,了解分析“双十一”等消费节日对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五、调研总体情况与样本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主要以江苏和北京的高校为主。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回收有效问卷483份。

2.数据基本分析(SPSS)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共有174人,占总样本的36.0%,女性人数共309人,占总样本的64.0%,年龄分布为18-26(21.75±1.747)。此次被调查的对象所处高校985或211比例为32.9%,与全国985、211工程占全国高校三分之一的比率大致接近。所以,样本高校分布较好,具有代表性。而在年级分布中,样本大都分布于大三、大四区间,其专业分布中,以文史、艺术类为主,比例最少的为医学类。在日常消费模式调查中发现,接近半数的大学生在消费中会根据产品的质量价格状况决定。而剩下的多为网络消费模式,选择以实体店消费为主的大学生占极少数,此现象也反映出如今实体消费的低沉状况。被调查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成正态曲线分布,多半集中在1500元左右,更有大半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500元。这说明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且具备较高质量的消费能力。而在主要消费项目上,饮食、生活用品、衣服鞋帽位居消费项目前三位。此外,旅游出行、话费网游、教育支出也相差无几,分列后几位。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消费结构不再似往常单一,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与品质。

3.相关性检验分析

(1)高校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上表为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生活费的Pearson卡方值为10.255,自由度为4,显著性概率值P=0.036

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

(2)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下表为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用于网购费用的Pearson卡方值为13.118,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004

六、结果与讨论

1.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

大学生消费群体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不同,一方面,他们消费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他们经济尚未独立,消费行为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面临许多矛盾。经过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自身的需求、生活环境以及性别的差异是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因素。

(1)自身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基本的生存需求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本次调研也发现,当代大学生们的生活水平已不同于从前,他们更加注重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即使自身还未能实现收入的自我增加或者在生活费用尚不能自我掌控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会选择在较大程度的自我支配中达到自我需求与满足。因此,自身需求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最重要因素,而网络购物所带来的便利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可控范围内自我支配效用较大化的满足感。

表5.4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Y果

(2)生活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加之货币的不断膨胀,物价飞涨,以及商家的促销诱导等,很容易营造一种高消费的社会风气。而心智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形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同时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觉得自己“腹有诗书”、高人一等,在大手大脚的同时又希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且追求标新立异的消费方式,攀比、从众心理也都随之而来。电商利用大学生们不买就亏了的心理,借助“双十一”努力降低价格减少库存,大学生们则在商家的大力促销、社会的鼓吹以及周围人的带动下进行从众消费,消费观也随之产生偏差,理性消费行为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表现甚少。

(3)性别差异

生物学将人类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而这不仅仅影响男女性的进化历程,也使其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极大的不同。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归纳男性与女性在网购行为的差异,首先男性较为极端,要么是忠实的网购支持者,要么绝不进行网购活动,女性的作为则更为温和;其次,男性更喜欢看评论,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女性更注重网购互动带来的虚拟体验;,男性更加柱状网购过程,女性则更容易享受网购带来的快乐(蒋欢,2010)。根据调研发现,女性网购次数及“双十一”活动的参与度要远高于男性,从女性特质就可以理解这一结果的产生。女性较男性来说更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如促销活动、打折活动等的影响;其次,女性更加注重商品的直观感受而不同于男性购物性价比为的经验;,女性是感性的动物,消费易冲动,且极易后悔。男性消费较理智、自信,很少购买让自己后悔的物品。

2.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双十一”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分析,通过大学生对自我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认知,为引导其树立理性消费观及正确的消费行为,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

(1)宏观层面

首先,和谐的社会需要有健康的消费环境,而良好的消费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所以在社会中树立理性和谐的消费观以及合理的消费环境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曾经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即使放在如今高消费的社会环境中也应该值得提倡与宣扬。另外,政府也应以身作则,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严惩贪污腐败的现象,并及时纠正社会上的不良消费习惯与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并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中观层面

一方面,大学是个“小社会”,也是大学生大学时光中所处时间最多的地方,合理健康的大学风气对其影响颇大。不论作为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进步。因此,学校应当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奢侈、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也是孩子生活费用的最基本来源方,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等应及时制止,对待孩子的生活费支配问题,既要给其一些自主支配权,也需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建议,减少不理智的消费。除此之外,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对于金钱的判断具有成熟性,合适的时机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防止其攀比、从众心理的产生。

(3)微观层面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做大学生之应该做,想大学生之应该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盲从跟风,减少不理智行为与心理的出现;其次,要培养自己正确绿色的消费习惯,量入为出,学会理财。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不同,对于消费的能力和水平也各有千秋,要杜绝随大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消费水准有合理的心理预期,防止一时爽快而导致日后捉襟见肘的现象产生;,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本质上与社会各类消费人群具有区别,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自身觉悟,适时反思自己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这些都对自我合理消费观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大学生情绪化特征与干预策略研究

[摘 要]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剧,久而久之会产生各种情绪化,情绪化所导致的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对学校、家庭及自身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文章从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研究现状入手,明晰情绪化特征的内涵,科学分析大学生产生情绪化特征的因素,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探索情绪化的干预策略,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管理心理与行为;大学生;情绪化特征;干预策略

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概况

1.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内涵

1943年,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马斯洛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即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顺序逐级递升的。一般说来,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形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当他的基本生理需要未被充分满足,必定会影响其他几项高层次的需要的实现。[1]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当大学生的五种需要未被充分满足时,就会产生上述的情绪化问题。

情绪化是指缺乏对自己情绪控制、不能很好地克制不良情绪,也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得体情绪的思想状态、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心理学家把情绪界定为四个基本类型,即喜、怒、哀、惧,认为其他情绪都是从基本情绪中分化出来的。[2]大学时期是青年心理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时而单纯,时而复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因为知识学业、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各类不理解和不适应,从而导致情绪化。随着大学生的步入校园、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恋爱情感的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带有鲜明的特征。

1.2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的情绪特征不仅具有青年期的强烈性特点,还有自身一些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极性和依赖性。此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步入校园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差距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通常带着遗憾、失落、沮丧的情绪入学,表现出对学校或专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消极心态;另一方面,大学生受社会经验和认识限制,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从而会出现畏惧、退缩等畏难情绪。

(2)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学习活动中,大学生的情绪特征表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现象。新生陌生感与好奇感、自豪感与自卑感混杂,情绪波动感较大,学习环境、课程、方式的改变,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惑、迷茫,丧失学习信心;大二、大三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面对专业课及学习成绩、考研的压力,往往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抗挫折能力较差,同时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客观评价,对工作前景缺乏正确认识或者不感兴趣,导致缺乏学习热情;毕业班学生面对毕业论文及择业问题,压力感倍增,会表现出沉默寡言、充满焦虑等情绪。

(3)内向性和表现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情绪又表现出内向性和表现性的双重特征。大学生会在某种场合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学生依赖感较强,安全感较弱,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敏感、脆弱,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自卑、孤僻、消极的不良情绪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经常发生。恋爱方面,大学生恋爱观较为开放,重感情、易冲动的情绪产生较强的表现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

2 大学生产生情绪化特征的原因

不同性格的行为动机和基本心理需要各有偏好,偏好程度决定大学生对某方面事项的敏感性,这些敏感事项也就成为个体情绪产生的敏感源即情绪诱因。[3]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的产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社会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思想和生理的成熟程度。由于刚刚成年就步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生理趋于成熟而未成熟,心理方面未趋于稳定。面对一些新生事物和环境思想不能从容地适应和接受,时而独立,时而依赖,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产生情绪冲突。

(2)大学生情绪体验不够深刻,畏难情绪很重,压力大。由于当今的“95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学生承受苦难的能力非常差,一旦发生不顺心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学习困难,情绪马上转为悲观,害怕困难,不敢担当,甚至很长时间会陷进无助的困境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高校年年扩招,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父母的期望、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一直围绕在大学生的头脑里,进而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复杂情绪。

(3)社会因素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社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生活浪潮和物质利诱面前,中学时代的率真和单纯渐渐退去,从众心理使大学生们失去了性格的自然性,在人际关系方面时常表现得很内向。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弱,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差也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处理。[4]

(4)恋爱动机不端正,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衽际焙苌侔蚜蛋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自主性强,缺乏责任感。面对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恋爱心理挫折,不仅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产生许多失去理智的严重后果。

3 对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干预策略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随着人们对情绪功能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应对的适应价值,考虑到大学生的情绪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真正地解决大学生情绪化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3.1 思政策略

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完备预防干预体系。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出现情绪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客观现象。毕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时期,单凭大学生自身的力量,还不能顺利地实现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任务,还避免不了种种障碍和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情绪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当然,高校成立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抗挫折策略

在大学生发生情绪化倾向时能及时遏制不良情绪并采取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挫折面前经常会手足无措,面对困难情绪比成人更强烈。这时候正确的积极引导,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发现学生朝着不良情绪化方向发展时及时遏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

3.3 危机策略

高校要具备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要真正地把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的心理咨询机构必不可少,要配备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真正地为情绪化学生解决心理的实际困难,而不是简单流于形式。

3.4 调查策略

高校要经常能开展心理问卷调查进行宏观监控。心理问卷调查是简洁地反映大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和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经常开展心理问卷调查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够避免遗漏因情绪化问题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些学生。

3.5 引导策略

辅导员专业化素质要过硬。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影响最深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包括对待学生的各种态度、处理学生事务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内心发展。专业化素质过硬的辅导员会很实际地解决很大一部分情绪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为高校心理工作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

3.6 心理策略

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为应对不期而遇的危机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这样会为大学生面对就业时而产生的情绪化问题扫清障碍。同时,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室,发挥心理辅导室沟通、疏导的作用,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向正能量方向发展。

3.7 制度策略

高校应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制度就是执行力。通过国家各项法律制度、学校各项的规章制度及大学生手册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同时,建立完备的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较大限度地避免心理突发事件的出现。

3.8 网络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端正专业思想及技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医学管理人才。积极尝试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创新教育方式真正地提上日程。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利用网络发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当然,如何化解大学生网络心理服务需求强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也是迫在眉睫。[5]

4 结 论

曾经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难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机制,不仅可以减少危机事件发生,对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模块教学法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将模块教学法运用于普通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教学中,构建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具体的模块,分析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瓶颈问题,以期提高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市场营销专业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又为后续专业课程铺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本文分析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块,并分析实施过程及难点,构建分段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一、《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总结当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授课模式

目前的课题讲授方式主要是“原理+案例”的模式。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学生所能真正掌握并运用的理论受到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限制,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当中。

(二)教学内容

在“原理+案例”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对理论的讲解常拘泥于理论本身,重理论轻应用。虽然有案例作为辅助,但通常也仅仅是把案例作为理论知识点的拓展讲解,且学生接受的仍然是书本上的内容,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营销活动中。教学内容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经验,无法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教学内容设计过于封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教学内容中没有真正包含实际应用及直接经验,因而导致教师的主导作用大于学生,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参与度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三)考核方式

当前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分数是主要的评价手段,分数来源于期末考试的一份试卷,虽然有小部分平时成绩,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过程控制等方面是很难计量的,特别是营销实践能力并不是一张试卷可以衡量的。试卷中案例分析等应用型题目大都是纸上谈兵,与实践经验的获取和应用的差异很大。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型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实际营销领域和消费者心理与行为领域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师资队伍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讲授教师应具有复合型的相关专业背景。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讲授教师专业背景单一,无法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探究一种分阶段、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师资队伍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模块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模块教学法成为解决当前该课程问题和弊端的有效方法。

模块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均为一个专项能力内容,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个模块展开,重实践轻理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提示、示范训练和组织协调作用,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全部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更能掌握应用和操作技能。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模块教学法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模块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与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有所不同。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单元的组合,也可以是相关联知识点的组合,或者是某几项技能的组合。同时,一个知识点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若干个小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进行整合优化。,将整个体系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由不同教师根据专业特长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阶段的教学讲授,有效解决了当前该课程教师专业背景单一的问题,让教师能较大程度地发挥教学优势,让学生汲取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获得实践能力。

综上,可以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模块教学法定义为:基于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若干知识模块,并围绕模块进行教学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

模块与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独立存在但又与其他模块相关联。模块内部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知识体系。各个模块根据具体要求及特征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形式。

学生在模块中学到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模块的设计可大可小,只要满足教学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即可,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情境模拟单元等等。可采取讨论法、谈话法或研究法,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模块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一)模块的设计

根据《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特点,将整个知识体系优化组合为以下四个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

模块一:导论。该模块主要介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学科性质、在营销领域的运用,阐明了解并掌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相关理论知识的意义与价值。重点探讨什么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为什么要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阐述本课程所涉及的篇章内容。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概念,例如:

1.访问几名大学生,要求他们描述最近三次在餐馆或饭店用餐的情境和他们的体验。从访问结果中总结情境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2.访问几位分别购买了大件商品和小件商品的消费者,研究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模块二: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该模块集中讨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讨论群体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功能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直接影响,侧重于群体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不同文化、亚文化、家庭、群体下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不同。

实践活动包括:

1.分析一种外国文化,并对该文化下的产品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如汽车、手机、主题公园等。

2.分别访问三位不同旅游产品的销售人员,分析各自的目标市场及顾客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对营销效果的影响。

3.分析参照群体在广告中的应用实例,指出广告中的参照群体及影响作用。

模块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重点讨论内部影响因素、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等。该模块重点研究影响消费者个体行为的内部过程,分别讨论感觉、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对消费者个体的影响作用及机制。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包括:

1.设计一则不含产品关键特性的广告并将该广告展示于3位被访者。访问他们在广告中获得的产品特征。如果被访者获得了产品关键特性,分析并寻找他们获得该信息的途径,并总结出从中获得的信息。

2.从你所在的学习抽取样本,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进行品牌形象测试,并制定提升该品牌形象的营销策略。

模块四:消费者决策过程。该模块主要分析情境变量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及机制,包括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性质、特征、阶段、情境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包括:

1.选择三家手机卖场,描述它们店堂氛围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析怎样的店堂氛围是较适合手机产品的。

2.访问3位同学,总结他们在新年、暑假、圣诞节、周末等不同情境下的消费特征。

(二)难点及瓶颈问题突破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实施模块教学法,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难点及瓶颈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1.师资问题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模块教学法要求讲授教师既要精通该课程的整体知识体系,又要对所讲授模块有纵向深入的专业背景和授课经验。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参与到一线实践锻炼,获取深刻的实践体验,这样才能将实践中的知识传递到课堂的理论中去。

2.教材问题

模块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将课程分为不同模块,因此要有配套的模块化教材。当前此类教材极为缺乏,可以由授课教师根据模块划分及教学目标自行编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不断完善教材。

3.实践设备设施问题

模块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每一模块都要完成相应的实践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实践设备设施作为保障。校内,要建立和扩大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包括软件操作平台、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校外,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其实践教学资源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实践能力。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西安地区10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女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结构,分析了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引导在校女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现状,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促使学校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便指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随着社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消费,已经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近些年来很多专家研究发现,很多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关注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对学生本人、家庭、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对西安高校10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911份,并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女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并指出指导女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

一、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一)消费心理分析

1.女大学生个性消费心理是主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女大学生每学期的消费在3000元以下,每月的消费基本在600元以下,基本上还是比较节省的。在消费理念上,大约59%的女大学生选择能省则省、够花就行,但是,每个女大学生自身条件不同,个性心理存在差异,随着她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消费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消费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她们在消费过程中还是喜欢标新立异,希望能够以独特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品位。她们往往喜好个性化的商品用以突出自我。她们愿意花多一点的时间用有限的金钱选择个性的商品突出自我。

2.消费心理的理性与感性并存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女大学生最主要关注的因素依次是产品实用性(4.01)、外观时尚(3.98)、品牌(3.95)。女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的是产品的实用性,另外对于产品品牌与外观时尚与否要求较高。追求品牌也与著名品牌引领时尚和质量较高有很大关系。同时女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养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

3.消费心理呈现多样化发展

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她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上网、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领域,显现出新的发展势头。另外,女大学生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且自然风光是其。体育健身消费在大学中渐成时尚,羽毛球、健美操等运动健身项目日益受到青睐。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每月花费中有19.3%用于休闲娱乐,且休闲娱乐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

(二)消费行为分析

1.消费行为的从众与个性化矛盾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观、生活情趣选择商品和劳务,女大学生作为青春向上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更希望具有鲜明个性的生活方式,展现个性,表现自我,因此,逐渐形成了女大学生追求个性、时尚,突出自我的消费心理。女大学生在将个人的消费向时尚看齐的同时,也就是希望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是向别人看齐,追求大众化的商品。这样,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尽显个性,又趋向一致的消费特点。

2.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

多样化的消费心理决定了女大学生多样化的消费行为,本次调查显示,98%的女大学生拥有手机,87.45%的女大学生拥有MP3/MP4,部分学生尤其是城镇女大学生还拥有电脑(47.34%),相机(21.89%),女大学生的知识丰富,对社会主流趋势的把握十分,以前一些简单的商品已经满足不了她们的需求。她们会购买更多的商品满足自己的需求。

3.女大学生个体之间消费存在明显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大一新生的花费远远低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花费。因为大一的学生彼此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基本上都是生活费用的花费。大二的学生会选择考证和旅游。大三的学生在这两方面表现得更明显。大四学生的花费是较大的,他们面临着毕业,找工作、毕业论文的撰写、人际交往的频繁、旅游、形象花费比重大大上升,消费远远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4.形象消费比重上升

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大学生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尤其是女大学生,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调查表明,女大学生购买化妆用品、饰品和运动健身的花费占到其月均花费的12.4%,这应该说是一个较高的比例。

二、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

一方面,女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她们的消费呈现多样化发展,如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KTV、跳舞、泡吧、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电脑等数码产品、网购、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方面都是当代女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消费项目,而且她们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另一方面,她们没有固定收入,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支持,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因而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二)存在一定的过度消费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女大学生有朋友往来,无论是生日请客还是有求于人请客,吃饭地点是饭馆,还有一些女生的化妆品的档次较高,这与还没有自立的学生身份是不太相称的;部分男生女生交往费用比较高,尽管交往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产生过大的费用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脸面”,送礼物时也是一些奢侈品,如手表、手链等,她们认为这样才不会太寒酸,才体面。过度消费问题是现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三)自主学习费用比重下降

从调查数据看,71%的女大学生一个学期用于学习上的支出少于500元,平均每月还不足100元。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不少学校、机构适应形势需要推出了相关的培训与考证,这些培训与考证是需要一定费用的,如果女大学生比较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那么每月不足100元的学习支出显然不足。

(四)女大学生攀比与炫耀心理同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购买产品的目的是因为别人买了而自己没有才会购买,表现出更多的攀比和炫耀心理。在攀比心理的支配下,女大学生更多地考虑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如舍友、同学、老师甚至是一些明星的影响。在炫耀心理的支配下,女大学生不仅注重购买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更注重购买商品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以期显示自身的独特性、优越性,其目的是建立自信心,唤起个人优越感,肯定自我和表现自我。

三、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克服攀比等不良消费心理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女大学生之间的消费情况差异很大,由于家庭情况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在以依靠父母的大学生涯里,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与人沟通等方式遏制膨胀的攀比心理,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地定位。

(二)重视家庭对当代女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女大学生出现不良消费的情况,原因之一就在于承受亲情过分的娇纵。要解决女大学生高消费问题,就必须改变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现在许多家庭被动提供“资助”,这不能不说是造成子女不健康消费的重要原因。因此,父母要首先改变对子女的态度,满足需要但不超出原则,把子女的爱局限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给子女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再次,父母应时时关注子女在校情况,了解他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倾向,便及时予以制止。在女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校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对女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形式。此外,还应对女大学生进行消费观的教育。对女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重要,意义更深远。社会应积极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女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媒体的影响最明显。大众媒体应对健康的信息进行大力宣传,为女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消费参考意见。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来津留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 要】调查高校来华留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在校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影响留学生体育锻炼意图的外部因素,正确认识留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识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体育锻炼是如何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产生影响,对加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求从总体上提高留学生的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留学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意识

人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的,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的统一。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可为心理健康提供保障;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也能促进身体健康。从身心交互作用论来看,心理和躯体是相互作用的,是同一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有能力改变身体状态,身体状态的改变也同样可能会导致心理活动的变化。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如果不能统一就会出现内心的矛盾和困扰,即会出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进而会带给个体诸多的负面影响,有碍于个体的发展。体育锻炼是一种增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它的意义与功能不仅是健身,对心理健康也起到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而且可以达到理想的身心健康效益。高校来华留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是高校培养留学生成才及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优化及高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近年来,通过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必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众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不断用各种方法研究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原因和对策,旨在对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起到一个了解、诊治和预防的作用,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素质,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通过研究调查天津市高校留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获取留学生身心健康的数据资料,探讨不同体育锻炼类型、运动量及心理体验等,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效果。

一、材料

采用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四所高校的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问卷545份(回收率545/560,97.3%),其中有效问卷528份(有效率528/545,96.9%)。天津中医药大学156人(29.5%)、天津大学103人(19.5%)、天津外国语大学138人(26.1%)、天津工业大学131人(24.8%)。男性49.8%,女性50.2%。

二、方法

1.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调查问卷

参考日本桥本公雄(2008)的研究,采用高健(2010)编制的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个人基本情况,②体育锻炼行为,③体育锻炼的意识。

2.心理健康诊断分型量表(Manual for Mental Health Pattern,MHP)

原版心理健康诊断分型量表(Manual for Mental Health Pattern,MHP)由日本九州大学健康心理学教授桥本公雄(1999)编制及进行标准化,中文版MHP由高健进行翻译、修订及标准化,目前已对天津市内3000余名被试进行测试,该量表适用年龄为中学生~成年人。该量表共40个项目,既包括焦虑、抑郁、疲劳感等消极情绪,又包括生活满意度、生活激情等积极情绪。涉及心理性、社会性、躯体性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程度。评定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别是“不符”,“基本不符”,“基本符合”,“符合”,分别计1~4分。40个项目共构成5个维度(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躯体性应激、应激程度及生活质量),以维度分为评定指标,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躯体性应激及应激程度的得分越低越好,生活质量的得分越高越好。

3.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SPSS FOR WINDOWS 11.5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等。

三、结果

1.被试的基本情况

留学生被试在不同专业、目前是否参加社团上,男女留学生分布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各专业人数比例由多到少分布为:理科、工科、医科、文科,其中男生中工科学生比例较高,为34.6%,女生中医科学生比例较高,为35.8%;大学时期参加社团比例由高到低顺序为:其他社团、无归属、文艺部、体育部。

2.留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及时间

①留学生的体育锻炼频率,一周进行1-2次体育锻炼者居首位,但不到50%。没有进行体育锻炼或一个月仅进行1次锻炼的留学生共占7%。②留学生认为其现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强度正合适的人最多,超过50%,认为自己现今进行体育锻炼是有一定得强度或强度较大的大学生共占31.8%。③在调查的留学生中有1/3的体育锻炼是20-30分钟,有31.6%的留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为30-60分钟,超过50%的留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在20分钟以上60分钟以下。

3.留学生的运动指数

运动行为以运动指数为指标,运动指数=运动频率×9+运动强度×5+运动时间×3 (Godin ,1985)。①不同性别留学生的运动指数比较:不同性别留学生的运动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留学生的运动指数是48.09,女留学生的运动指数是45.74,可见,男生的运动指数高于女生,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②不同专业留学生的运动指数比较:留学生中文科学生的运动指数较高,理科学生的运动指数低,文科学生和工科学生的运动指数均高于理科学生,文科学生的运动指数也高于医科学生,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③不同社团留学生的运动指数比较:对隶属不同社团的留学生运动指数比较发现,属于“其他”类社团的留学生的运动指数高于文艺部学生和无归属留学生的运动指数,且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

4.留学生的体育锻炼类型

根据桥本公雄(2008)的研究,将体育锻炼进行分为以下6个类型,它们分别为:“竞技型、健康维持型、休闲娱乐型、舒缓压力型、缺乏运动型和不运动型”。有40.3%的留学生属于“健康维持型”排在首位,其它依次是:“休闲娱乐型”占30.7%、“舒缓压力型”占12.1%、“缺乏运动型”占8.9%、“体育竞技型”占5.1%、“不运动型”占3.0%,只有11.9%的留学生是属于缺乏运动型或不运动型。

5.留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比较

在不同性别留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比较中,男生愉悦感低于女生,成就感男生高于女生,男生的效能感低于女生。对不同专业留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行比较发现,医科生和理科生在愉悦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医科生的愉悦感要高于理科生。不同体育锻炼类型的留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比较发现,不同锻炼类型在锻炼意识的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具体表现为,在愉悦感上,体育竞技性和健康维持型高于舒缓压力型和缺乏运动型,体育竞技性高于休闲娱乐型和不运动型;在成就感上,体育竞技性和健康维持型高于休闲娱乐型、舒缓压力型和缺乏运动型,体育竞技性高于不运动型;在效能感上,体育竞技性和健康维持型高于其他四类。

6.不同社团的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不同社团留学生在躯体性应激、应激程度和生活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躯体性应激上,文艺部留学生高于其他和无归属的学生,在应激程度上文艺部留学生显著高于隶属于其他社团的留学生。

7.不同体育锻炼类型的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不同体育锻炼类型的留学生在心理性应激和生活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心理性应激中的注意力散漫这个维度上,缺乏运动型高于其他五类锻炼类型;在生活质量中的生活满意度上,健康维持型较高,依次为体育竞技型、休闲娱乐型、舒缓压力型、缺乏运动型及不运动型。

8.留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运动指数与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躯体性应激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体育锻炼类型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愉悦感、成就感和效能感与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躯体性应激、应激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四、结论

在本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为:①目前留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和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②每周的体育锻炼次数越多、强度中等、坚持时间越长,对促进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越显著。③进行体育锻炼获得的心理体验(愉悦度、成就感及有益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p<0.001),获得良好心理体验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④体育锻炼有用性、参与可能及重要性的认知,对体育锻炼的行为意向及锻炼行为都有正向影响。

五、建议

加强留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方面教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开设针对留学生的体育理论选修课、组织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友好院校留学生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体育知识竞赛、辩论演讲比赛、各种体育项目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成功或乐趣,培养体育锻炼兴趣。留学生管理教师在教学、活动、辅导等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鼓励留学生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并使他们明白体育锻炼是日常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提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帮助学生制订现实的、与个人特点相符合的体育锻炼目标。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以及其他领域的需求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现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理及行为存在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负担过重、感觉前途渺茫、读书无用思想,以及自卑心理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是由于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原因造成的。为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推动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今后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策略:充分掌握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尊重学生,努力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学生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担,同时还是对高职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心理过程以及个人行为,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所谓学习心理,即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态度或者其在学习时候的心理状态。而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非常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这个原因,笔者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指出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提高学习实效性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属于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根据调查和研究发现,一定比例的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这种并非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建立起来的学习动机是十分脆弱的,因此不能持久存在。这一少部分学生非自愿进入高职学校,例如一部分高中毕业生,由于毕业后没有能考上大学,再加上他们本来就不愿继续就读,然而家长却对其进行强制,出于无奈他们才随便选择高职学校来就读。这样的学生大多数都认为学习是件无所谓的事情了,所以对学习的兴趣并不高,易于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还会出现“逃学”行为。

2.学习负担过重。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高职学生要想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只有在校期间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总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学习的状态,使学生身心感到疲惫不堪,不能忍受这些压力。

3.感觉前途渺茫。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丧失了信心,感觉前途非常迷茫。这是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他们长期生活在“笨蛋”、“不可救药”等批评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上高职低人一等,没有多大的出息。再加上教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方式不妥当,不知道尊重孩子的意愿,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进而对自己的学习、前途丧失自信,导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

4.读书无用思想。一部分学生将高职学校当成跳板,存在急于就业的错误想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高职生的道德水准、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均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当前社会中存在劳动力准入门槛低和劳动力就业难的矛盾,极大地冲击着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的形势是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高职生毕业之后就面临失业,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劳动力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不存在受教育程度与专业技能等级的具体要求,许多小学初中没有毕业的人,只要能够出力,照样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该社会现实使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以为:学和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将来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工作。所以,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形成了“读书无用”的消极情绪。

5.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因为受高考热潮的影响,一些高职生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只有能够升入大学的才是学生,而他们这些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低人一等。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再就是大多数的厌学学生的自卑失败体验相对较多,使学生的自卑心理得到深入发展,并不断扩大,使得他们的依赖心理比较强,缺乏责任感,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丧失信心与勇气,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问题成因

1.学生原因。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及时,高职生大部分知识基础十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缺乏深刻认识,具有相对较低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充分的认识。第二,学生的知识逻辑性以及系统性普遍较差,更谈不上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三,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相对较大的惰性,意志品质严重不足,尤其是其坚持性、自制性以及目的性等方面不足,对其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2.学校原因。首先,大多数高职学校的软硬条件相对较差,相比本科院校而言,其在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校风、教风以及学风等方面落后,这些因素均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进而表现在学习行为方面,如迟到、逃学等。校风、教风以及学风等方面相对较差,易于形成较差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影响。其次,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落后,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停留在课堂之中,很少开展实践活动,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特征,同时也没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社会原因。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现象不断发生,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教师传授的内容和社会不良现象发生冲突。如贪污受贿现象时有发生,官员养情妇、包二奶问题频频曝光,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现象层出不穷,造成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此外,社会上拜金主义、投机取巧的现象时常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侵蚀,使学生养成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高职生,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他们对自己的前景产生担忧,因此片面地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看待学习,认为一些理论课程缺乏实用价值,导致形成扭曲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行为。

三、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问题相关对策

1.充分掌握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手段之一,教师一定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并和学生生活以及实际相贴近,使其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对个人成才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实训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自主讨论,接着通过教师总结,让学生充分把握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巧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努力增强其学习自信心。通过调查看出,高职学生自信心不足是造成其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差,经常将其归结于自身能力缺乏,使得他们对学生产生厌倦、无助,导致学习积极主动性下降。所以,教师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个问题,充分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不断对其进行鼓励确认、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找到自信,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另外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辩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发言机会,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切实感受到自身努力的收获,从而使其从无助、厌倦情绪中得到解脱,进而使其成就意识得到增强。

3.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构建起一种全校全员的育人氛围,特别应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具体来说,可通过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方式,该组织成员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院系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等,该组织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定期或者不定期调查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行动活动以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宣传党政方针,以及政策,也可以通过参观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让学生在亲身的参与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能够有所收获,从而使学习实效性提高。

4.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积极性。首先,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加强学习现代职业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理论知识,把握高职学生管理的特点以及规律。第二,切实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住学校为其创造的学习机会,参加培训班以及远程教育,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研讨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充电,努力将教学水平提高。其次,学校应该努力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将教师的待遇水平提高。学校之间应切实加强合作以及交流,实现师资的充分共享,使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再次,学校应努力将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克服。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薪酬、评优以及职称政策,对教师进行引导,并为其提供服务,使高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心理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摘要】在梳理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并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可提升组织成员的创新行为发生概率,缓解创新压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韧性,是组织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支撑力量;管理层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取稀缺资源,为创新“执行”阶段提供物质保障;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外部治理环境,降低企业创新的效率损失,有利于企业创新。

【关键词】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社会资本金融生态环境

一、引言

起源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有效地解释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之谜”。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人力资本的关注逐步从物质层面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人力资本理论也逐渐派生出一个新的分支――心理资本理论。该理论从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积极心理因素的经济后果,将之前关注个体消极心理因素的倾向扭转为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因素。

现有文献论证了自信、乐观、坚韧等积极的心理因素作为一项有价值的资本,具有积极的经济后果。 Jensen和Luthans (2006)认为企业家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自我觉知的可信领导力越强。Larson和Luthans (2006)发现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对员工工作态度的预测率越高。Luthans et al. (2007)从四个维度对心理资本进行了整体性评估,并验证心理资本的四个方面的要素与个体的行为和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对个体的行为和满意度的预测效果越好。Luthans et al.(2008)发现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在支持性组织氛围中对员工绩效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积极的心理资本与员工行为、满意度、保障显著正相关。上述一系列研究充分论证了心理资本对企业组织的推动作用,但关于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关注不足。甄美荣等(2015)认为组织创新氛围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在二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韩翼和杨百寅(2011)研究认为,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国内关于心理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将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忽视了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根本性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和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因此,研究个体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迫切需要从资源型、能耗型产业向知识型、智力型产业升级,而企业的创新行为是支撑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要素。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导向下,探求企业创新行为的驱动因素,对于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行为实施者的个体心理状态好坏是决定企业创新行为成败的关键因素,心理资本理论为研究微观个体心理状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概念界定

(一)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概念发端于社会学、经济学等文献当中,Luthans(2004)首次提出了心理资本概念,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研究视角,将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拓展至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并在以后的一系列研究论文中不断丰富心理资本概念。Luthans et al.(2005)提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因素,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心理状态,主张摆脱负面导向的视角,企业应当通过心理资本的投资与开发,调节员工心理达到状态,而非过度关注员工消极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Luthans et al.(2007)从结果角度对心理资本进行了量化定义,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指明了方向,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自信心,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状态,有勇气面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付诸努力获取成功;(2)乐观,是一种阳光的心理态度,对当前和未来的成功做积极的归因;(3)希望,指有未来依托的对象,有为取得成功而重新选择路径的勇气和动力;(4)韧性,是指遭遇挫折甚至是失败时,能够百折不挠、迅速恢复并实现超越的意志力。由信心、乐观、希望和韧性四维度组成的心理资本概念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组织可以通过正面积极的管理范式,培养和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心理资本,使组织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变革和创新,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动力,提升组织创新绩效。

(二)创新行为

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组织创新以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学术界将创新作为一个过程概念加以定义,过程的核心是“产生――执行”两个阶段。不同学者对创新行为的定义存在细微差别。Scott和Bruce (1994)认为,创新行为始于问题确认,经历产生创新构想、寻求创新构想的支持、实现创新构想三个阶段。Kleysen和Street ( 2001)认为创新行为的全过程包括:寻求机会、产生构想、实地调查、寻找支持和实际应用这五个阶段。卢小君和张国梁( 2007)结合中国的现实情景,将上述创新过程归结为产生构想和执行构想两个阶段。综上,创新行为是指个体层面上产生的,对提高组织绩效具有价值的构念,并通过努力实现构念的两阶段过程。创新行为本质是一种员工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是非组织要求的员工自发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需要个体主观、能动地参与,需要积极的心理力量给予支持。因此,个体的微观心理状态对创新行为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积极心理因素的支撑下,个体才有可能完成非组织要求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高风险创新行为。

三、心理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

关于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直接影响的研究较为少见,但从前述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创新行为是典型的员工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其“产生构念――执行构念”的过程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这种非组织要求的高风险创新活动,需要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给予支撑。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心理状态,其“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的心理因素对推动组织创新具有正向作用:自信使得组织成员勇于面对高风险的创新活动,提升组织创新行为发生概率;乐观培养组织成员阳光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创新活动,提升创新效率;希望强化组织成员对未来的积极预期,增强他们实施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韧性提升组织成员抵御失败的能力,使他们快速从挫折中恢复并实现新的超越。因此,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心理状态,为组织创新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助于推进组织创新。

此外,现有研究均证实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行为属于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我们可以从组织公民行为角度合理推断: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具体来讲,首先,心理资本帮助个体导向成功目标的方式,通常是调动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寻求通向成功的路径,而这些方式往往是创造性的、非常规工作角色部分;其次,心理资本所强调的积极情感因素可扩展人们的关注范围、丰富个体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些拓展性行为体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特性。因此,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的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度越高、个人首创性越强、公民道德感越强,自我发展意愿更强。这些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无疑会增强组织的创新行为,提升创新效率,最终改善组织绩效。第三,Sweetman et al.(2010)、张宏如(2013)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而创新行为是创新绩效的前因变量,高质量的创新行为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反之,高效率的创新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高质量的创新行为。上述研究结论间接证明心理资本会对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我们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可提升组织成员的创新行为发生概率,减轻创新压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韧性,是组织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支撑力量。

四、管理层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

创新行为是一系列复杂的变革活动的综合体现,在创新的及时阶段――产生构念阶段,需要个体积极心理状态的支撑;然而在创新的第二阶段――执行构念阶段,单纯的心理资本不足以支持新构念的实施,更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支持,比如充足的资金、必要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以及生产条件。在中国经济渐进式转轨的背景下,金融、土地、人力资本等各种资源都具有稀缺属性,在资源配置的正式制度尚未成熟时,基于各种关系的非正式制度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llen et al.(2005)指出,中国的关系和声誉机制起到了替代法律保护、金融体系等正式制度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由企业管理层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可直接影响企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企业各种物质资源对“执行构念”过程的支持力度,最终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质量。

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管理层作为企业创新行为的领导者,其“纵向”和“横向”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进而对“构念执行”阶段的物质资源支持力度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管理层与政府部门的“纵向”关系网络越深厚,企业越容易获取各种稀缺资源,企业创新行为的物质保障越充分。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仍然掌握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行政审批、科技奖励等核心权力,对稀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具有政府关系的企业管理者可依托其政府关系网络为企业创新活动争取更多物质支持,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另一方面,管理层与其他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的“横向”联系越紧密,企业越容易获取资金、信息、技术等稀缺资源,提升创新“执行”阶段的效率。企业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企业发生紧密联系的企业网络中的一个纽节,管理层与其他企业的联系越紧密,越容易从其他企业那里获得信息、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稀缺资源,越有利于企业创新。特别是在中国金融压抑的背景下,金融资源已成为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核心稀缺资源,管理层与金融机构的关系越紧密,企业越容易获取研发投入所必须的资金供给,企业创新的后顾之忧越少,创新成功的概率越高。

综上所述,心理资本是决定企业创新“产生”阶段的核心要素,而管理层社会资本则决定企业创新“执行”阶段的资源支持力度。管理层社会资本越雄厚,越有利于企业获取各种稀缺资源,对创新“执行”过程的物质保障越充分,企业创新效率越高。

五、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创新行为

作为内生于制度环境中的个体企业,其内部的创新活动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金融生态环境是企业运转的基础外部治理环境,是包括政府治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制度与诚信文化四个基础要素在内的复杂生态系统。高水平的政府治理不仅能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减少企业创新的后顾之忧,而且能够给企业提供更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的实现;发达的经济基础能够孕育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土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达的金融体系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增强创新的可持续性;良好的制度和诚信文化建设能够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增强交易主体的履约意愿,降低契约执行成本,减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非必要损耗。因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内、外部各种治理机制的衔接、运转效率,降低企业创新的效率损失,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不足

在梳理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并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可提升组织成员的创新行为发生概率,缓解创新压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韧性,是组织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支撑力量;管理层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取稀缺资源,为创新“执行”阶段提供物质保障;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外部治理环境,降低企业创新的效率损失,有利于企业创新。

然而本文的研究仅局限于理论分析,缺乏相应的实证支撑。尽管企业创新可以通过研发投入、专利获取等途径取得大样本数据,管理层“纵向”和“横向”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高管的“政治关联”和“金融关联”等途径进行大样本量化处理,金融生态环境也能够通过社科院的《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系列报告取得研究数据,但是心理资本数据主要依靠调查问卷方式获取,受限于问卷数量和覆盖面,获取心理资本的大样本数据成本较高。如果未来研究条件许可,开展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大样本实证研究将是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旅游国际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旅游心理与行为研究

一、旅游国际化及其对跨文化研究的召唤

旅游国际化(tourism internationalization)是当代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力,世界范围内各国/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呈现融合态势,跨国跨洲际旅行的国际游客数量正与日增长。旅游国际化除了给企业运营与旅游教育带来挑战之外,更对旅游跨文化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试想,同样面对青岛“天价虾”事件,来自日韩的旅游者(东亚文化典型代表)与来自美国的旅游者(西方文化典型代表)会有相同的心理归因与推断吗?他们会同样认为该事件只是不良商家的个案,与青岛旅游以及整个“好客山东”无关吗?又试想,来自美国和西班牙的游客会对北京形成相同的目的地个性与形象感知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涉及文化的影响,而且可以肯定,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对这些类似问题将形成不同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因此,在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走出去,国际游客走进来的文化互动与交融进程中,跨文化旅游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会有怎样的异同,从而为企业的运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实践启示,为促进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和谐交往提供智力支持,更为世界旅游学界的知识贡献呈现中国学者与文化的智慧。

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共享的思想、信念以及行为方式的总和。任何一位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个体,其心理与行为都被自身所属的文化系统所深刻地影响。在考察文化如何影响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上,学者可采用多种研究视角,比如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视角,但我们主要从“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视角探讨旅游的跨文化研究。跨文化心理研究,也被称为比较文化心理研究,它主要考察在不同文化中个体心理功能的差异点和相同点,考察个体心理与身处的社会文化、周遭生态环境及自身生理状态的关系,以及这些内容的动态演化。

二、跨文化旅游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

跨文化研究一般是将文化,或者更确切而言是将某些带有文化差异特征的构念(如权力距离差异)视为旅游者行为的前置因素、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它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去考察不同文化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差异。我们以游客是否接受偶遇熟人的小礼物作为例子阐述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过程。首先是研究者依据已有证据推断东方文化下的游客会比西方文化下的游客更不可能接受小礼物,为此研究者需要在两个文化群体中获得实证证据,说明前者(如中国游客)确实比后者(如美国游客)更不可能接受小礼物;但仅此证据还不足以说明文化差异(有可能是非文化因素造成的),研究者需要进一步依据理论来说明不同文化中的哪一点区别造就了二者行为上的差异,并提供证据论证不同行为模式背后的不同心理机制,比如研究者认为是因为东方游客(vs.西方游客)更加在意在交换礼物过程中的互惠原则,使他们害怕在偶遇情况下没有机会回赠对方礼物,因而更有可能拒方(小礼物),以免产生亏欠感。

从上述简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施跨文化研究往往意味着在一个研究中需要同时收集至少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数据,并做比较分析;此外,研究者还需要依据理论去解释为何产生文化差异,并对背后的心理与行为机制提供证据。因此,简单地在中国进行概念性重复研究并获得不一样的中国游客心理与行为,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跨文化研究,因为它并没有将文化因素作为变量放入具体的研究设计中。跨文化研究往往需要在研究问题的形成阶段就清晰界定出文化变量是什么?该变量是如何具体影响不同文化的游客心理与行为?我们依据上述跨文化研究的两大特征进行简单的文献搜索,以“跨文化”为关键词对Annual of TourismResearch (ATR),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JTR)和Tourism Management(TM)进行文献搜索。结果显示,符合上述两大特征的研究并不多,且多发表于近10年。实际上,有学者对发表于2007-2011年的210篇JTR文章进行过统计,发现只有15篇论文的数据采集自一个以上的国家(其中属于跨文化研究范畴的就更加稀少)。在现有旅游跨文化研究中,学者多依据“文化维度论”从静态视角考察文化差异。所谓“文化维度论”是指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维度将文化划分为不同类型(如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并认为所有成员都会表现出一致的文化行为特征,且文化内容是固定保持不变。比如“文化维度论”认为中国属于集体主义社会,那么每个中国人都是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并表现出集体主义行为。当前旅游学者多采用的文化维度模型包括: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national cultural valuedimensions),Schwartz的文化价值取向(culturalvalue orientations),Steenkamp的国家文化模型(national- cultural dimensions),Markus和北山忍( Kitayama)的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Nisbett和彭凯平的思维方式(thinking style)以及Triandis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文化维度论”为跨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理论支持,但显而易见,此类理论是以静态视角考察文化差异,它忽视了文化动态变化问题,比如在中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今天,中国依然是个集体主义社会吗?它只能考察文化间的差异,无法解释文化在什么情境下(不)可以发生作用。基于此,我们建议旅游学者可关注近年来在跨文化心理学界兴起的文化动态观(dynamicconstructivist approach)。文化动态观不再视文化为某种固定不变的价值观体系,也不认为任何情境下文化的影响都是一成不变的。它强调了文化作为一种内隐知识的动态性,即文化作为个体内化的一种知识会在不同情境下被激活或被抑制,个体进而表现出与文化模式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行为。因此,该视角除了强调文化间的差异外,更强调了文化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这使得我们不仅可以探讨在不同文化间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异同性,还可以探讨社会情境对文化影响的调节作用。举例而言,在文化动态观下,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行为模式只在某些情境下才会表现出来,在某些情境下中国人同样会表现出个人主义。这样,旅游学者在借用动态文化观研究不同文化/国家的游客行为时,不但可以研究两组群体之间在行为上的差异性,还可以研究这种差异性可能在什么情境下容易出现或者容易消失。对动态文化观有兴趣的读者可关注康萤仪及其合作者发表的系列论文。在此,我们也期待中国学者可以利用这一更富有解释力的文化动态模型(vs.文化维度论)来考察不同文化下不同游客的心理与行为。

三、跨文化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相对于单个文化情境下的研究,跨文化研究不可避免会存在更多的挑战性,主要的难点简要归纳如下:首先,研究者需要对文化差异保持敏感,除了了解自身文化外,还需要对“他者”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其次,在考察某一概念的跨文化差异时,需要的前提是该概念应该同样存在于所研究的不同文化中,比如复杂的“脸面观”可能在西方文化中就不适用,从而也就无从研究跨文化差异;第三,跨文化行为研究应尽可能的为文化差异提供机制解释,而不仅仅是简单呈现文化差异的内容;,跨文化研究在具体实施层面还会碰见若干问题,包括量表的翻译问题,量表中反向问题的处理(经验表明,在中文问卷调研中反向问题与正向问题往往无法归属于原本应该同属的共同因子)以及量表的测量等价性问题。

尽管存在上述挑战,但文献检索分析表明跨文化旅游研究领域还有待深入挖掘,而且由于中国学者深受东方文化熏陶,对东方文化的理解远超国际学者,因此中国学者对跨文化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其他领域的跨文化研究(如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也为我们开展跨文化旅游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案例。通过跨文化游客心理与行为研究,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结论进行修正,指出文化差异所在;另一方面有可能将在中国文化下发现的新理论同样推广至其他文化情境,如此可强化中国学术发现对整个学界的贡献。当中国游客走遍世界时,我们深切地期待中国学者能够从中国文化传统中,结合通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跨文化研究范式为世界旅游学术界贡献中国的智慧。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

摘要:以三峡大学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为参照;运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消费心理及行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在调查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根据整群抽样的原则,我们选取了三峡大学大学生为代表,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6份,有效率为94.0%,总计男生125人(占总人数的58%),女生91人(占总人数的42%)。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

1 调查结果及总结

(1)调查样本的家庭背景资料。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有147人,占总人数的68%。因此,农村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重视。

(2)生活消费调查。在伙食费方面:12%的同学伙食消费每月在200元以下;37.5%的同学在200-350元之间;32.8%的同学在350

-500元之间;17.7%的同学在500元以上。每月购买化妆品方面:2.5%的同学的花费在10元以下,42.3%的同学的花费在10元-50元之间,23%的同学的花费在50元-100元之间,100元以上的同学有12.2%。在调查每学期自己买衣服的花费上:6.3%的同学的花费在100元以下,有48.2%的同学花费在100元-300元之间, 34.7%的同学的花费在300元-800元,10.8%的同学花费在800元以上。

(3)通过调查,我们获得了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及时

手资料,通过对大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总结了大学生的消费有如下特点:

(1)感情消费占主导。调查表明: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不是理性的考虑。如在“每月的生活费会有限额或是计划吗?”的选项中,54.20%的同学选择“有计划,但总是超出预算”;19.6%的同学选择“没有计划,随便花”。在“购买东西时,您首先考虑的是什么?”的选择中,有36.6%的同学选择了“名牌,不考虑其他”;45.40%的同学选择了“不考虑名牌,价格适中就行”。消费过多或者每月的花费都是“入不敷出”。 在“您

对自己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的选项中,有近68%的学生的消费是“不满意”,他们的消费是一种情感的消费,不是理性的。

(2)消费的不平衡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活水平的不相同,都直接导致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如在“您的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问题上,6.8%的同学是300元以下,42.3%的同学是在300元-500元之间,而36.5%的同学在500元-800元,甚至有14.4%的同学是在800元以上;在伙食费方面:12%的同学伙食消费每月在200元以下;37.5%的同学在200-350元之间;32.8%的同学在350-500元之间;17.7%的同学在500

元以上。这说明同学之间的饮食消费存在十分的尖锐的不平衡,消费水平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消费心理的不平衡。

(3)消费结构多元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的消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消费。当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双学位、考证在各大学校园悄然兴起。在调查他们学习计划中:20.2%的同学愿意去考研,12%的同学选择报双学位,而67.8%的同学愿意去考证。

②时尚消费。大学生爱时尚、漂亮,年轻活力是他们的自豪,在“您常去的购物地点?”的选项中,28.20%的同学选择“百货商场和购物广场”;54.20%的同学选择“专卖店或者是特色店”;只有19.6%的同学选择“一般的小店”。 在调查每学期自己买衣服的花费上:有48.2%的同学花费在100元-300元之间,34.7%的同学的花费在300元-800元,10.8%的同学花费在800元以上。

③网络消费。电脑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甚至很多学生都自己购买了电脑,而买电脑和上网费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每周上网方面

的调查显示:16.2%的同学每周上网的花费在10元以下,47.8%的同学每周上网花费在10元-20元之间,27.4%的同学每周上网的花费在20元-50元之间,8.6%的同学每周上网花费在50元以上。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网络,其中聊天和游戏是较大的问题。

④通讯消费。手机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较高的人群之一。还有类似的IC卡、小灵通、公话超市,大学生的通讯消费占据消费总额的一定的比例。在通讯费用方面的调查中:18.5%的同学在50-100元之间;也有7.8%的同学每月花费在通讯方面的费用超过了100元。

2 对策与建议

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

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方面的作用对于处理和解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内因是主要原因,大学生自身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1)消费有计划。大学生应当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都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要细化消费的项目,做到“消费有数,消费有目”。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奢华消费和过度消费。 调查中表明有将近68%的同学对自己的消费不满意,他们的消费没有良好计划。

(2)消除不良消费。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

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消除不良消费。

(3)倡导消费文明、积极健康消费。大学生应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消费问题上,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认清楚自身的经济形势,不要盲目跟风。

2.2 家长应教育和引导子女树立合理、节约型消费

正确对待子女的物质索求,不能千依百顺,家长不应用“金钱奖励法”作为对子女教育的手段,这种做法容易使大学生养成每做一件事就讲条件要报酬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淡化了子女的责任感。家长应该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子女知道金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来之不易。在每个月的生活费问题上,应当适当的控制,不要给予孩子太多,这样会增强他们的依赖性;让他们真正的独立,是要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2.3 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落实到工作中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学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工作的投入,鼓励相关的课题研究,引进相应的专家作为指导,或者担任学生工作的顾问,充分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工作。关注学生的消费问题,比较和分析不同学生群体、个体在消费行为中的不同情况,收集个案,分类指导。一方面真正解决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消费。另一方面,为研究准备充分、的及时手资料,使学校对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消费形成互动,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2)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学生工作部门应该把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纳入到工作范畴中,把学生消费问题当成学风建设长期抓。在勤工助学方面,教导学生要自立,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积极拓展和寻求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让更多的学生自食其力。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消费,以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在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方面,应当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保障学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主要用于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不是其他消费项目,更不是用于挥霍浪费、吃喝玩乐。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心理契约破裂对组织公平性与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破裂对组织公平性、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组织公平性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组织公平性是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缓冲变量,缓冲效用主要通过分配公平与信息公平两个因素来实现。

关键词:心理契约破裂;组织公平性;组织公民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组织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必然影响影响员工的心理契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组织未遵守以“保障”为基础的心理契约而导致的心理契约破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新热点。心理契约破裂(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PCB)是员工对组织未能履行心理契约中与员工贡献相称的一种或多种责任的主观感知或认知性评价。组织公平性在心理契约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当外在契约被破坏时,如果组织能保持较高水平的程序公平;当内在契约被破坏时,如果能保持较高的人际互动公平,那么员工离职意愿水平较低。因此,组织公平性对员工与组织间关系的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

心理契约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例如,心理契约破坏感会降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当员工感到自己受到组织不公平对待时,几乎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员工为组织付出的动机也随之下降,组织公民行为就会发生偏离。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这能进一步拓展心理契约破裂理论,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结构

对广州、南京、上海和长沙的24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2200份问卷,实际回收1835份,回收率为83.41%。进行废卷处理的工作后,得到有效问卷1587份。性别结构:男性740人,占46.63%,女性817人,占51.48%。年龄结构:20岁-29岁972人,占61.25%;30岁-39岁384人,占24.20%;40岁-50岁143人,占9.01%;51岁以上41人,占2.58%。教育程度结构:初中以下282人,占17.77%;中专或高中385人,占24.26%;大专642人,占40.45%;本科及其以上251人,占15.82%。工龄结构:1-3年265人,占16.70%;4-6年515人,占32.45%;7-9年568人,占35.79%;10-12年156人,占9.83%;13年以上57人,占3.59%。

(二)测量工具和统计方法

心理契约参照Rosseau(1990)问卷,包括企业义务履行(6项目)、员工义务履行(7项目)两维度。运用心理契约满足数据反向记分作为心理契约破裂的数据,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契约破裂程度越严重。组织公平性采用Colqultt(2001)问卷,包括分配公平(6项目)、程序公平(6项目)、人际公平(6项目)、信息公平(4项目)等四项因素。组织公民行为采用Moorman和Blakely问卷,包括人际帮助(5项目)、个人主动(5项目)、个体努力(4项目)、忠诚拥护(5项目)等四项因素。本研究采用利克特7点问卷,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主要变量的回归分析

表1表明,心理契约破裂分别能预测组织公平性和组织公民行为9.9%和9.2%的变异量;心理契约破裂2维度能联合预组织公平性、组织公民行为14.0%、10.9%的变异量,这说明心理契约破裂对组织公平性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力;组织公平性能分别预测组织公民行为8.7%的变异量;组织公平性4维度能联合预测组织公民行为10.2%的变异量,这说明组织公平性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力。

(二)组织公平性在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缓冲作用分析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控制变量、心理契约破裂和组织公平性的影响后,心理契约破裂和组织公平性的交互变量对组织公民行为仍具有额外解释力,校正R2为0.149,β系数为-0.060(p

三、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心理契约破裂对组织公平性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心理契约破裂对组织公平性有显著影响,组织公平性是心理契约破裂与反公民行为之间的缓冲变量”等研究结论相一致。这是由于心理契约破裂是员工对组织未履行心理契约中保障或责任而产生的主观感知或认知评价,当个人期待的结果没有得到满足便会产生不公平感,因此企业义务履行较强的组织,员工公平性感知也较强烈。另外,如果产生心理契约破裂,员工便会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也就不愿意为组织付出努力,组织公民行为水平就会降低。

本研究表明,组织公平性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这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例如,除满足员工需要外,组织义务履行使员工产生对组织的义务感和高水平的组织保障、组织信任,这会使员工产生组织公民行为。近年来,出现工作参与、群体参与和工作自主性等管理模式主张授权于员工,这增加了员工的组织公平性和工作场所的人性化。而增加的组织公平性和人性化的工作场所反过来导致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的提高。

本研究表明,组织公平性是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缓冲变量,而这一缓冲效用主要是通过配公平和信息公平等两个因素来实现的。这与“当企业由于客观原因或主观原因违背心理契约时,员工会产生心理契约破坏感,这直接导致组织支持感的下降,进而引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危机和离职倾向”观点相一致。此外,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这可能是由于当员工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组织曾保障给他们的东西时,心理契约破裂就产生了。当心理契约出现破裂时,如果组织在分配、程序和信息等方面采取公平,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那么员工就不太可能采取消极的行为方式,愿意为组织付出努力。反之,基于互惠原则,员工可能采取低组织公民行为。因此,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因素,以此作为改进管理方式以及制定保留措施的依据。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