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

摘要: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从总体上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并忽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等的培养教育。如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过分满足物质欲,忽视自立态度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应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幼儿的社会化是学习与人的交往,月外界社会的交往,学习接人待物处事的方法。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教师以及家长不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不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任孩子向反面的丑恶的行为模仿,容易误入歧途。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当中,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习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幼儿,因为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品德和性格方面以及审美方面的发展,其中品德和性格的发展史发展的重要部分。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他们却拥有优良的品质和性格,正是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走向成功。然而这些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应从小培养,因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良好的性格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力量。活泼开朗的性格能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积极发展。可见,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多么重要。

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日益增多,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缺乏理智的教育也越来越多,使得很多的幼儿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及不良品德。在这个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采取措施,去干预和纠正这些不良的行为和品质,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多的不利。

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及时个场所,家庭的结构气氛以及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准和言行等等,都会决定着幼儿今后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人对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一致,都要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出发。和谐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不和谐的环境当中成长的幼儿,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和性格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孩子的及时位老师的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在一日生活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让德育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幼儿的行为要进行随机的教育,既要有肯定,又要有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他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也要做好榜样。因为这个时期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并且可塑性也极强,通常被人们称作一张白纸,在老师以及周围人的耳濡目染下,幼儿自然能够学得到。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的影响着幼儿,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进行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提高幼儿的是非辨别能力。

幼儿的社会生活范围较窄,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来自于影片、广告、动画等等。如果这些传媒的内容健康,会对幼儿造成良好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这些传媒的内容不健康,则会为幼儿树立反面的形象,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传媒成为幼儿成长的有利因素。

社会德育是幼儿德育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一个途径。社会德语的信息、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并且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因为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这些正好满足了幼儿的心里,所以幼儿很乐意接受这些信息,并且还能够帮助幼儿能够帮助幼儿接触在幼儿园所不能接触到的信息,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利用这些因素,从而会提高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效率,增强幼儿的是非辨别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榜样是一种模仿学习的对象,它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幼儿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无需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我们要选取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间,重点是要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地榜样导向,学习辨别和分析榜样行为,对照自己找出不足,提出明显的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并付诸行动,才能真正的发挥榜样的作用,提高哟而德育教育的效果。

幼儿的德育教育是比较具体的,因为它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幼儿生活的一部,通常说幼儿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是德育,幼儿德育就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幼儿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点滴小事都可以作为教育孩子明白事理,分辨是非的良好时机,这是因为,孩子虽然小但她是独立的个人,每个孩子除了具有他这个阶段儿童的共性以外,还有他自己的个性,有他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到孩子的个性,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家长对孩子生活中流露出的有关思想品德的苗头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及时教育,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明辨是非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意外,我们还需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各年龄班的不同,就需要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工作。在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工作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有趣的、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并且还是有目的和组织的,这样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幼儿的可塑性强,但控制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幼儿的品德教育并非是以醋味就得的、一劳永逸的。幼儿在了解、掌握了子能够为规范、行为技能后,应该不断的强化和练习,才能最终规范化、习惯化。只有规范化、习惯化以后,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命脉、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关系着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幼儿的德育教育工作。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论文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得幼儿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品德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儿童成长的重要问题,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幼儿园教师应当积极在教育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童发展。

一、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承载了重要的儿童教育功能,但当前大多幼儿园片面的注重幼儿知识教育,并没有行使儿童德育的重要功能,这就衍生出了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的一些问题。

(一)游戏活动中缺乏品德教育

儿童道德建立是儿童在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中完成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幼儿教育而创建的一种复合儿童特点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往往能够更多的明白事理,建立道德观。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大多由教师主导来完成,制约了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使得儿童在建立道德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被动,从而影响了德育效果。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活动中,儿童都想扮演“爸爸”这一角色,这时教师往往随意的定下角色,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想法,也没有教导儿童要懂得谦让、分享,在游戏活动中并没有渗透品德教育。

(二)教学活动中缺乏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教学活动也是幼儿德育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理解比较片面,单纯的注重教学活动的知识教育功能,忽略了德育。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儿童对技能的掌握和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在小兔子捉迷藏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要求儿童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表演,并没有注重儿童团结精神的培养。

(三)日常生活中缺乏品德教育

幼儿园不仅仅是儿童重要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儿童重要的生活环境,但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品德教育的渗透。幼儿园接触到品德的地方非常多,例如清晨进入校园的一句问候,对其他小朋友的一句感谢,放学之后对教师说一声:“教师再见。”等等都是关系到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生活是好的教师,但当前幼儿园生活中还缺乏这种品德教育。

二、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途径

儿童的品德教育应当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和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从幼儿园品德教育问题分析出发,下面针对性的提出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途径。

(一)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儿童思想单纯、思维跳脱,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游戏活动不仅符合幼儿的特点,同时也是幼儿认知世界、改变自己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团结合作,懂得谦让,树立儿童正确的道德观。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如果一个儿童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个同学,教师要引导儿童说:“对不起”。让被撞的儿童说:“没关系。”通过这种礼貌用语的使用,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还能够在儿童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许一次两次儿童不以为然,但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儿童会慢慢理解到道德内涵。

(二)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儿童的品德行为和品德意识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作用下而建立的,对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渗透品德教育的内容,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幼儿园大班《认识家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在的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特点,之后进行知识拓展,告诉儿童:“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祖国也是我们的家乡。”以此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此外,幼儿园教师可以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儿童讲一个关于品德的小故事,之后问学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呀?”让儿童在品的小故事中自己探寻内涵的高尚品德。

(三)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生活是人们好的老师,对于儿童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在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渗透品德教育,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有方方面面,清晨养成幼儿主动问好的良好习惯,吃饭的时候教导幼儿要不挑食、不剩饭,午休的时候要教导幼儿不打扰别人休息等等,这些生活中养成的良好习惯都会一点一滴汇聚成幼儿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积极开展一些关于品德教育的活动,例如在植树节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参观植树活动,养成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可以让儿童为父母画一幅画,养成幼儿孝顺父母的品德,在国庆节可以播放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动画片,以此来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在生活设施上也可以渗透品德教育,例如在水龙头旁边贴上“节约用水”的标语,在墙壁上贴上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的图画,通过对幼儿园环境的建设来熏陶幼儿,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综上所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幼儿园应当肩负起对儿童重要的教育功能,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幼儿园生活中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养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吴锰娜 单位:浙江绍兴柯桥百舸幼儿园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培养幼儿品德教育论文

一、培养幼儿的善良之心,懂得关爱他人

具有善良之心,懂得关爱他人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美好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努力建设美好生活。我对幼儿善良之心、关爱他人的教育也是从细小的事情做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身边环境中受到启迪。在带领孩子们去户外活动时,就会鼓励孩子们给花草浇水,给小鱼喂食,培养孩子们呵护一草一木、一虫一鱼,关爱大自然一切景物的情感。每年春天都会有燕子飞到我们幼儿园,在阳台上面筑巢,还孵化出了小燕子。于是每次孩子经过燕窝时,我都告诉孩子们要静悄悄的,不要打扰小燕子,不要让燕子妈妈担心。于是,孩子们对小燕子产生了怜爱,每次从燕窝经过都会互相小声说:“悄悄走,小燕子睡着了,别吵醒它……”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带来一只受伤的小乌龟,我看到后同情地抚摸着乌龟受伤的小脚,小朋友们也被打动了,纷纷学着我的样子关心起小乌龟来,还问小乌龟疼不疼,有的还要把小乌龟带回家去养。

二、培养幼儿的同情之心,懂得帮助他人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对别人的情感痛苦具有本能的安慰反应,这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幼儿,那么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我在幼儿爱心教育中,不断强化孩子们的同情之心,使孩子们懂得别人在需要帮助时自己的帮助有多么重要,自己在帮助别人后又会有多么的快乐。比如,我编写了表演游戏“萝卜回来了”,通过小白兔送萝卜,到萝卜又回到自己手中这一过程,让小朋友体验关心他人的情感,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因为身体不舒服吐了一地,教室里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捂住了鼻子,有的还说:“臭死了!”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不再乱叫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小朋友。那个小朋友高兴地说:“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看,我们帮助了别人,别人快乐我们也感到快乐,对不对。”孩子们学会了同情和帮助。有的小朋友穿不上衣服,就会有小朋友帮助他穿衣服、系扣子;有的小朋友掉了东西没有发现,就会有小朋友帮助捡起来还给他;有一次我因为感冒嗓子沙哑了,有的小朋友就说,老师让我帮你做事情;孩子们大声吵闹时,就会有小朋友站出来说,不许吵,让老师好好休息,让我心里很是感动。

作者:黄爱琴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家庭品德教育论文

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从总体上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并忽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等的培养教育。如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过分满足物质欲,忽视自立态度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应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较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及时,成绩及时,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4.忽视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谦让”、“合作”、“乐群”等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的教养思想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但是现在不少幼儿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自立”性格的培养,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行为的纵容。日常观察的典型行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攻击或侵犯行为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攻击通常是加害对方时所用的一种概念,但并非所有一切的加害行为都是攻击。这里必须考虑到行为者是否有攻击动机。一般来说,幼儿的许多攻击行为较少以人为中心,很少是抱着“我要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击性的行为的;但是,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经常采用身体动作或言语还击的方式来对付对方。所以,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认识幼儿的矛盾与冲突,不能凭成人的理解来人为地给幼儿的交往附加上他们并没有的敌意或动机。同时成人也不应过份相信孩子的诉说,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往往不理解对方的立场,而无意中强调自己所感受到的委屈和情绪,实际过程很可能还有别的情况。

协作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父母应重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并帮助他们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发展合作能力。一个人的交往品质主要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家庭内部,父母和孩子有上下辈份之别,存在着父母保护孩子,孩子依赖父母的纵向关系,而同伴关系则是一种平等关系,正是在同伴交往的友好与冲突过程中,儿童学会竞争、公正、谦让,获得责任感、自制等品质。同伴交往是一所大学校,他能使儿童学到日后同事交往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能力。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刺激、暗示幼儿对同伴的敌意而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不要纵容他们的挑剔,而要提高对于他人的包容性。最近,美国和日本的心理学者经常使用“离别感”这一词语,其意思是,健全的人际关系应该允许对方与自己有别。在人际交往中,这种“离别”的意识愈强烈,则双方的包容性越大,孩子越容易变得豁达、合群。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父母应克服袒护之心,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应负责任,使矛盾向着积极的方面转化,学会建设性地解决纠纷与冲突。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很可能成为合作能力强的青年,这样的人心理健康、性格良好,容易结交朋友,做事也容易成功。善于协作应该成为儿童优良品德的重要方面,也应成为一种可贵的民族性格。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家庭品德教育论文

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从总体上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并忽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等的培养教育。如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过分满足物质欲,忽视自立态度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应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较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及时,成绩及时,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4.忽视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谦让”、“合作”、“乐群”等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的教养思想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但是现在不少幼儿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自立”性格的培养,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行为的纵容。日常观察的典型行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攻击或侵犯行为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攻击通常是加害对方时所用的一种概念,但并非所有一切的加害行为都是攻击。这里必须考虑到行为者是否有攻击动机。一般来说,幼儿的许多攻击行为较少以人为中心,很少是抱着“我要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击性的行为的;但是,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经常采用身体动作或言语还击的方式来对付对方。所以,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认识幼儿的矛盾与冲突,不能凭成人的理解来人为地给幼儿的交往附加上他们并没有的敌意或动机。同时成人也不应过份相信孩子的诉说,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往往不理解对方的立场,而无意中强调自己所感受到的委屈和情绪,实际过程很可能还有别的情况。

协作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父母应重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并帮助他们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发展合作能力。一个人的交往品质主要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家庭内部,父母和孩子有上下辈份之别,存在着父母保护孩子,孩子依赖父母的纵向关系,而同伴关系则是一种平等关系,正是在同伴交往的友好与冲突过程中,儿童学会竞争、公正、谦让,获得责任感、自制等品质。同伴交往是一所大学校,他能使儿童学到日后同事交往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能力。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刺激、暗示幼儿对同伴的敌意而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不要纵容他们的挑剔,而要提高对于他人的包容性。最近,美国和日本的心理学者经常使用“离别感”这一词语,其意思是,健全的人际关系应该允许对方与自己有别。在人际交往中,这种“离别”的意识愈强烈,则双方的包容性越大,孩子越容易变得豁达、合群。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父母应克服袒护之心,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应负责任,使矛盾向着积极的方面转化,学会建设性地解决纠纷与冲突。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很可能成为合作能力强的青年,这样的人心理健康、性格良好,容易结交朋友,做事也容易成功。善于协作应该成为儿童优良品德的重要方面,也应成为一种可贵的民族性格。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心理环境与幼儿品德教育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 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 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及时个 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 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 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 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 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 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 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 为。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进修、提职,或忙于发财 、享乐,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 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 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及时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 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幼儿教育从功能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的教育,而形成 幼儿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幼儿群体。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 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按照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教 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 德情感,同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以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润幼儿天真无邪 的心灵,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园中,集体生活对幼儿形成教育和影响是其较大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 中是“”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 通过群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持“着眼高”(即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起点低”(即教育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创设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 内容)等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

例如,针对部分家长一味的溺爱和包办,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可设计“看谁穿得快”、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趣活动,给幼儿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参 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捡落叶、拔草,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解一粒麦、一颗螺丝钉、一文钱、一张纸 的来之不易,使之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等良好品质。

再次,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幼儿期的儿童社会生活范围较狭窄,大众传 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和部分报刊杂志。如果这些传媒内容健康, 会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积极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幼儿喜爱模仿的心理 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去模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人物及其言行举止。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则会从反面为幼儿树 立某种学习样板,使幼儿出现品行障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幼儿 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

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从总体上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并忽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 统美德等的培养教育。如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过分满足物质欲,忽视自立态度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这对幼 儿的身心健康及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应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 * *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较大 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 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 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 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 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较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 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 选择率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 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 ,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 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 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 及时,成绩及时,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 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 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 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 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 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 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 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 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 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 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 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 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 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 ,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 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 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 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 。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 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 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 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 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 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 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 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 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 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 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 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

童本身兴趣与 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 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 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 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 、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 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 Baumrind ,1968,1971,1973)的研 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 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 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 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 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 。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 ,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 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 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 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 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 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 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 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 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 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 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 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 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 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 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 ”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 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 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 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 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 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 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 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 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 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 、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 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 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 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 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 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 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 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 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 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 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 主、自律、自强之人。

4.忽视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谦让”、“合作”、“乐群 ”等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的教养思想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但是现在不少幼儿家长出 于对孩子的保护和“自立”性格的培养,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行为的纵容。日常观察的典型行 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 。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攻击或侵犯行为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攻击通常是加害对方时所 用的一种概念,但并非所有一切的加害行为都是攻击。这里必须考虑到行为者是否有攻击动机。一般来说,幼 儿的许多攻击行为较少以人为中心,很少是抱着“我要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击性的行为的;但是, 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经常采用身体 动作或言语还击的方式来对付对方。所以,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认识幼儿的矛盾与冲突,不能凭成人的理 解来人为地给幼儿的交往附加上他们并没有的敌意或动机。同时成人也不应过份相信孩子的诉说,因为幼儿的 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往往不理解对方的立场,而无意中强调自己所感受到的委屈和情绪,实际过程很可 能还有别的情况。

协作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父母应重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并帮助他们 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发展合作能力。一个人的交往品质主要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家庭内部,父母和孩 子有上下辈份之别,存在着父母保护孩子,孩子依赖父母的纵向关系,而同伴关系则是一种平等关系,正是在 同伴交往的友好 与冲突过程中,儿童学会竞争、公正、谦让,获得责任感、自制等品质。同伴交往是一所大学 校,他能使儿童学到日后同事交往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能力。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刺激、暗示幼儿对同伴的 敌意而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不要纵容他们的挑剔,而要提高对于他人的包容性。最近,美国和日本的心理学 者经常使用“离别感”这一词语,其意思是,健全的人际关系应该允许对方与自己有别。在人际交往中,这种 “离别”的意识愈强烈,则双方的包容性越大,孩子越容易变得豁达、合群。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父母 应克服袒护之心,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应负责任,使矛盾向着积极的方面转化,学会建设性地解决纠纷与冲突。 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很可能成为合作能力强的青年,这样的人心理健康、性格良好,容易结交朋友,做事也容易 成功。善于协作应该成为儿童优良品德的重要方面,也应成为一种可贵的民族性格。

(作者:魏明霞,1949年生,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对幼儿品德教育中分享与谦让问题的反思

分享与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然而在我们对教育重新进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却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困惑之一:幼儿a该不该谦让?

幼儿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好说话,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时玩玩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看见争争抢抢的场面总是后退一步。有24小时刚从玩具架上取下一套插塑正高兴地玩着。突然幼儿b走过来说也要玩。幼儿a不给,两人争夺起来。王老师看见了说:“我看谁是谦让的好孩子!”幼儿a极不情愿地把插塑推给了幼儿b,幼儿b以胜利者的姿态玩去了。幼儿a则无可奈何去玩别的玩具。

反思: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应当发自内心呢?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但像幼儿a这样的谦让究竟叫不叫谦让?这种做法对其本身的成长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困惑之二:陈老师该表扬谁?

幼儿c与幼儿d在玩玩具的时候发生了冲突,找老师解决。陈老师说:“你们都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该学会解决问题了。今天老师不管你们,你们自己去解决吧,解决完后来告诉我。”不一会儿,幼儿c跑来告诉张老师:“老师,我们解决了,我让他谦让给我玩。”老师无言以答。

反思:如果从解决问题方面来说,幼儿c的能力应受到鼓励;如果从培养孩子品德方面而言,幼儿c的行为显然存在着自私的倾向。“我让他谦让”,“我”为什么不谦让呢?因此老师也无法回答。

困惑之三:老师创设这样的情景具有多大的教育意义?

“在组织小朋友看图书活动中,我准备数量较少的图书,有的孩子拿到了图书,有的孩子没有拿到。我就问拿到了书的孩子。别的孩子没有书看怎么办?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分享的语言和行为。有的幼儿说:‘把这本书给他看吧’并将书递给没书的孩子。对这些有分享言行的幼儿我进行了表扬,以激励其他幼儿……”。

反思一:将书递给别人看的孩子怎么样呢?他此时是怎么想的?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高兴是为受到老师的表扬而高兴呢,还是看到别人有书看而高兴?如果只为老师的表扬而高兴,这种谦让是做给老师看的,那么这是一种良好品德呢?还是一种不良的虚伪?

反思二: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的品德教育?是否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首先,从幼儿的品德形成看,它需要经历从认知、情感到行为习惯养成这样一个过程。而幼儿的认知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他可能记住,但不会理解,所以很难与行为联系起来。正像我们常见的——问幼儿如果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你要哪一个,他会说我要小的,但实际行为中往往要拿 大的(除非不喜欢)。所以,要使幼儿达到能够自觉谦让,实非易事,因为不但要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还要有这种品德形成的情感态度,即要乐意去做。所以这是一个涉及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问题。

其次,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3岁的幼儿e拿了一小包糖果,全家人围着逗乐。妈妈说:“给爷爷一块儿。”他高兴地给了爷爷一块。“给奶奶一块儿。”他又高兴地给了奶奶一块。“给妈妈一块儿。”他又高兴地给了妈妈一块。“给大伯一块儿。”他犹豫了,因为这时候他的手里只剩下一块糖,他看看糖,又看看大伯,还是犹豫不决,妈妈又强调了一遍:“给大伯一块儿。”他终于把一块糖给了大伯,然而却扑到妈妈怀里哭了。他为什么要哭呢?他的哭声意味着什么?委曲?反抗?不管怎么说,是一种不乐意。可为什么前面给爷爷、奶奶、大伯、妈妈的时候很高兴呢?是不是可以说要让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谦让则难呢?因为从物质上讲,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我虽然给你了,我也还有;而谦让却等于如果给你了,我就没有了,因此很难让幼儿接受。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老师往往笼而统之地把分享、谦让混作一团去处理,使本来易于解决且对幼儿十分有利的教育机会就失去了。如两个幼儿争夺一本图书,我认为,如果以两人一起看的解决方式处理,就更利于幼儿的健康心理与品质的培养,因为既解决了矛盾冲突,又培养了幼儿合作共享的情感。

那么是不是说幼儿园就不要进行谦让教育了呢?也非如此。但是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去实施,对于较小的幼儿可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教育其学会轮流玩、轮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图书,幼儿都想玩、看,教师可引导幼儿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况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采取先轮流玩的办法,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反思三:教师在教育幼儿谦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考虑?

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不仅仅是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好问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都是不可忽略的。过分的谦让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懦弱,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 像“困惑一”中的幼儿a,本来性格内向,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机会能够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却不得不在老师的引导下作出让步,心理上会如何?势必会罩上一层阴影。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想,对她来说,与人争吵算不算是一种进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是不是该从个性倾向上为其考虑一下?给她一次争取个人权利而表现的机会。如果是两个个性相当又善争夺的幼儿在争夺,教师以的身份让其中一个让步,这好像说得过去,但对幼儿a这样的个性,是否会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这是值得思考的。

反思四:游戏中的分享与谦让能否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在游戏时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发给每一个角色,然而真正到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比如:玩“娃娃家”时,幼儿扮演妈妈分点心、饼干,会把她认为“好的”、“多的”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娃娃等,自己“吃”那份“不好”的、“少的”。而让其在实际进点时分糕点,却又把自己喜欢的留给自己。就是说。幼儿很难把游戏中的谦让迁移到生活中去,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游戏带有虚假性,在游戏中幼儿会做出一些超常的行为,当然也有超常的想像,因为不涉及切身利益。正像一个挑食的幼儿在游戏中会把“妈妈”给她的一碗面条大口大口地“吃”完,而在生活中依然挑食一样。其二,游戏中的一些动作是做给老师看的,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像“困惑三”中让图书的小朋友,因为她此时的目的是游戏,而不是看图书,他知道我把书让给别人,会受到表扬。而如果把看图书当成目的时,他是否还会谦让?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不是仅靠口头说教、教学活动或游戏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要在实际生活中,注重通过长期的多种因素相互配合和影响。

反思五:把分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是不是要比人为设置的谦让更有益?

因为分享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物质的分享可以亲眼看到,精神的分享虽看不到,却可体会到,两者是一种巧妙的融合。

幼儿f过生日,带了一包吉利糖豆给老师,老师就抓住这个机会,让幼儿与大家体验分享的快乐。在饭后休息时,陈老师把糖豆呈现在幼儿面前对他们说:“知道这糖豆是哪儿来的么?今天是幼儿f的生日,这是他带给我们小朋友的。”并请幼儿j给大家分发。小朋友接受糖豆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情不自禁的一起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幼儿j呢,更加快乐。这种分享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应提倡的。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论幼儿园品德教育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引言:幼儿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充满爱心,用爱的纽带联结师生关系、同伴之间和谐的环境气氛,使幼儿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同时,我们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幼儿德育渗透规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

那么怎么在幼儿期对孩子实施品德教育呢?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一、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作为跨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体察孩子的感受,尊重和信任孩子,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并且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还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是人,我们幼师应视每个孩子为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密切同孩子交往,聆听孩子的心声,注重孩子人格的发展。

二、有时要注重自身形象,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要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渗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老师每天在门口迎接幼儿入园,见到孩子面带微笑问声早上好,这时孩子会微笑回敬您老师早上好,久而久之,是孩子养成讲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教育活动中,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由于幼儿的思维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拔萝卜”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团结友爱,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辱感,通过规则游戏体验各种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区角活动使幼儿学会助人和自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学会正确的接人待物方式,逐步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加深与同伴的感情体验和认识上的共鸣,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应学会相互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教师还应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针对不同问题,采取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指导、纠正,适时提醒孩子按正确的规则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五、如何促进儿童能得到自然的发展。

孩子们不仅没有多余的力量,甚至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大自然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至于随便滥用的。一切身体的需要,不理是在智慧方面或是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

再给他们帮助的时候,应当之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决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因为,胡乱的想法不是自然的,所以即使不使它实现,也不会使孩子们感到难过。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佯装的年龄时,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这些准则的精神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好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这样,尽早让他们做事,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就会尝到力不从心的事情的苦头了。

六、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消退不良行为,使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对于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可以帮助幼儿对具体的行为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将行为要求上升为更规范的行为。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七、家、园同步做好德育工作,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原则。

3-6岁的幼儿,其道德意识正处于一种朦胧阶段,家长是幼儿及时人教师,家长的品德行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应此,我们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做到同步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儿童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他们的特点,例如可以通过谈话或个别观察等方式手段“听其言观其行”。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孩子的所作所为,观看他们所走的道路,考察他们的情感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园品德教育渗透研究

一、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幼儿期是关乎幼儿良好品德养成与否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符合人文发展和社会规范的道德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形成健全人格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思想都是“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教育观念和家长的过度宠爱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例如,很多孩子不尊重他人、铺张浪费、自私自利等等,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重点抓幼儿的品德教育。良好的品德教育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以适应社会的环境,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把德育贯串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强化道德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要从点滴和细节做起,教师要在平时琐碎的小事中对幼儿进行不断地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每日的常规活动中慢慢受到德育的熏陶,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做事有条理,按部就班,但有的孩子却做事不稳重,没头绪,总是乱放牙缸、毛巾、书本凌乱,就餐前不洗手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将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举办了一些活动,如内务比赛、卫生扫除等,来积极对幼儿进行引导,告诉幼儿其行为习惯的好坏,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创造相应的环境及氛围。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勇敢、自信的情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活动室、卧室、餐厅等各个地方渗透品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幼儿进行无声的教育。例如,可以在园内走廊内贴上家乡景色或祖国河山的图片,在活动室配置相关锻炼、游戏的设施,在洗手间贴节约用水的标语,为其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等,通过这些环境的改变,可以辅助道德教育的进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利用节假日进行道德教育。

情感是行为的支配者,只有使幼儿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引导其正确行为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如,妇女节时,播放以母爱为主题的动画片让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感恩等;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时,给幼儿讲相关的民俗故事,使其对我国的风俗人情等有一定的了解;国庆节、建军节时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使其感受正义和勇敢的力量等。

4.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幼儿心智还不成熟,玩耍是其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也是最能激起幼儿兴趣,是其最乐意进行的一项活动,因而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相应的游戏形式,在游戏过程中认真观察幼儿真实品德行为表现,选准时机,适时地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的教育,使其学会忍让、共享、谦让,培养其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在举止言谈中渗透道德教育。

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与老师和小伙伴在一起,因而教师和周围小伙伴的行为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幼儿一入园开始,教师就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和小朋友打招呼、问好,从而引导幼儿与教师或同学见面后养成打招呼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还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教导幼儿注意语言的文明礼貌,对文明的幼儿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促进形成健康、文明的环境。

6.建立幼儿园———家庭的联合德育机制。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培养道德情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和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建立幼儿园和家庭的统一教育机制,对幼儿产生综合影响,更有助于德育的进行。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相关资料,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协助、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三、总结

加大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力度,对于提高幼儿的道德思想、形成社会的良好道德风气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幼儿的德育问题。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整个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作者:殷蓉蓉 单位:江苏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舍幼儿园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品德教育视角下幼儿园论文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含义

关于幼儿教育,现阶段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通常认为幼儿德育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品德、德行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其内容要以现代社会中对成人要求的道德规范,通过对幼儿的影响教育,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德育教育主要由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幼儿的情感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不能像成年人的教育一样,而是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影响,这就是本文中“渗透”的含义。德育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渗透就是要让教师在幼儿园生活中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影响。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人接受教育的最基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可以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在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会跟随人的一生,因此可以看出,加强幼儿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现阶段的中国家庭中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其宠爱有加,使很多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和互助,甚至存在着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在对幼儿的教育中,除了父母进行言传身教之外,幼儿园的教育也很重要。现代社会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这就对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要加强德育在幼儿生活中的影响,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三、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德育教育需要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游戏中、教学中、生活中等,因此本文就从这个几个方面来阐述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游戏中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

游戏是幼儿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幼儿通过游戏来进行与外界的接触,从而进行认知,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游戏中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游戏中,教师都是游戏的主导者,而幼儿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发生很多的分歧,比如在游戏“过家家”中,两个儿童都要扮演“爸爸”这一角色,但是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仅仅是规定谁要扮演哪个角色,对儿童的主观意识不管不问,这使得儿童不懂得谦让,甚至会对教师的处理存在不满的心理,这对幼儿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在教学中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

幼儿教学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仅仅是培养儿童的有关机能或者是认知,对于其中的品德教育不重视,从而很少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忽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从而没有很好地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引导。

(三)在生活中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

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培养其良好习惯的重要部分,但是很多教师不重视日常的培养,比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出幼儿不正确的习惯,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开展。德育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引导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提升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措施

在提升德育教学的效率时,要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正。可以看出,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各项活动都可以对其进行德育教学,因此教师人员要注意对这些地方加强渗透。

(一)在游戏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很关键的部分,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去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初步交流。儿童年纪小,各方面的成长都不,因此其品德的养成很少。因此在幼儿园组织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一定的道理,比如要团结,要遵守游戏规则,要学会以礼待人等。比如有些儿童在游戏中不小心碰到了其他小朋友,由于儿童不懂得如何去使用礼貌用语,如何对人说“对不起”,因此教师要让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帮助小朋友学习道歉。对于幼儿在说“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并且要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也要这样做,从而更好地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教师要注意观察不同的幼儿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对于幼儿出现不正确的做法要进行纠正,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二)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情感

相关的幼儿认知研究表明,幼儿在进行与外界交流时是主动的,并且是通过与外界进行不断的互动和交流来进行认知的,因此对幼儿的所有教学都要建立在与幼儿能够主动交流上,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思想上的认知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要与幼儿进行充分的沟通,要寓教于乐,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讲《拔萝卜》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懂得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要让幼儿懂得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还要让幼儿懂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幼儿园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例如让幼儿去描述自己的爸爸妈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从而让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情感。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幼儿在幼儿园内的生活也是渗透德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幼儿来说,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除了关心幼儿的教学,还要关注其日常生活。教师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让行为,比如在早晨入园时向教师和其他小朋友问好,在中午就餐的时候要对发餐的教师说“谢谢”,做了错事要及时说“对不起”,在其他小朋友午睡的时候不大声喧哗等,教师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来对幼儿进行引导,从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及时站,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渗透,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生活习惯,为其以后的生活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依照成人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不断地渗透,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行。教师要在幼儿的游戏、教学、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德育品质的渗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和生活习惯,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成长。

作者:郑梅华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品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品德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人们的素质,故此必须高度重视品德教育。高尚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获得的,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品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园教育;渗透

引言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品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社会出现的品德问题来看,就是品德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幼儿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品德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学,就必须重视品德工作,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德。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膨胀,而品德教育作为反映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品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型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品德教育在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现状

(一)教学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全班,甚至是全园的幼儿而进行的,然而就当前幼儿园教育来看,教育重心依然是在文化知识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导幼儿识字、数数,注重技能的教育,而对品德教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错失了品德教育的好时机,

(二)游戏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展游戏活动符合了幼儿的性格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投入到教学中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然而就目前来看,游戏活动中根本就没有渗透品德教育,不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三)生活中忽视品德教育。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比较好奇,接受能力也较强,这个阶段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好阶段。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大多是采用那种生硬的说教方式,教师没有及时的纠正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三、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的好坏反应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好的品德也是我国现代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故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品德教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园教育特点,渗透品德教育,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除了要注重幼儿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从小打好基础,进而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教学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性活动,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品德教育教学环境,要在幼儿园内张贴幼儿喜欢的图画,让幼儿感受到欢乐;其次,教师必须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要融洽消除,教师要主动打入幼儿内部,与幼儿交朋友。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多给予幼儿帮助,要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帮助。

(三)游戏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好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特点组织合理、科学的游戏活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告诉幼儿,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如何去进行沟通。如在游戏的过程中,当自己犯了错误,导致整个游戏失败时,要教导幼儿说对不起,争取他人的原谅,对于其他幼儿,则要教导他们增氧善待他人,要介绍别人的原谅。

(四)生活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日常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第二课堂,幼儿的日常生活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的大部分时间,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就必须注重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要教导幼儿懂得和别人分享,要团结友爱。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进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五)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师作为品德教育的执行人,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在幼儿园教育中进行品德教育。为此,幼儿园必须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对内,不仅要加强教师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外,要聘请专业的幼儿教师,壮大幼儿园专业教师队伍,为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作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在执行教育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幼儿要有爱心,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进而引起幼儿的共鸣,促进幼儿的发展。

结语

在现代社会里,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品德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优良的品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都可以渗透品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重视幼儿园教育的品德教育,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渗透品德教育,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彭巧芳 单位:杨凌高新幼儿园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途径

摘要:很多家庭及教育机构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究竟对幼儿进行哪方面的品德教育?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如何让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西方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对我国儿童是否适用?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思想品德;内容;路径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如何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索的问题。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一、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内容

在我国,古有儒、道、佛的思想形成的道德体系,比如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儒家道德的很好传承;“善有善报”就是佛家的理念,积极引导人们向善;“道法自然”是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这两句话历来成为志士仁人崇尚的较高道德境界。在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文化中,道德教育一直是主体,长期以来形成庞大深奥的体系,为之终身学习也不为过。在现代教育德、智、体、美的发展中,德也占据首位。如此庞大的道德体系,面对纯净无瑕的儿童,我们该从哪方面入手进行品德的教育呢?我们要首先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有目的有方向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一)培养幼儿的社会发展能力

道德教育应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的规范。社会上有正直善良、有欺诈虚伪、有真善美的事物,教师与家长应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因为孩子从呱呱落地起就处在社会中,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孩子通过在社会中模仿好的、正确的道德行为而形成道德认知。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品格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宠儿和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就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三)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教育应从小培养,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将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灌输于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素质的发展。

二、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路径

(一)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培养孩子的守时习惯,家长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都要在门口的签到单上签到,并写上到达时间。如果超过了规定时间,幼儿园的大门就锁上了,迟到就会记录在案。守时守信是孩子进入社会必须学会的及时件事,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幼儿阶段,孩子主要靠父母来训练如何把握、遵守时间,只有守时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守时的孩子。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及时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及时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儿童入学前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模式以及反映图式。在此过程中,父母及家庭是最重要的参照系,是被模仿的主体。鲁迅认为,儿童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开始,父母就是最早的教育者,父母对儿童不仅有养育的责任,而且有教育的责任。

(三)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

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接受德育渗透,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四)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的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此外在幼儿园中,集体生活对幼儿的教育和影响是其较大的特点和优越性。幼儿生活在幼儿园和班级集体中,集体的风格影响着每个幼儿。生活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有一种同化力,幼儿会在集体气氛中受到无形的熏陶感染,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影响因素,积极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使幼儿人人都有得到表扬和激励的机会,人人都成为学习的榜样,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品质形成的优良的集体。

(五)形成家、校、社区教育之间的合力

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发挥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一线探新

作者:张秀丽 单位:沈阳新民市金五台子学校幼儿园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幼儿品德教育研究

自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以来,我们幼儿园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放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进行了许多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只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轻视发挥家长、社会的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偏重园内幼儿品德教育工作,忽略园外幼儿品德教育工作。因此,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上需要重新的调整。

一、利用家庭资源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1.利用各种节日对幼儿园进行关爱长辈的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资源,家长在家庭教育的时候应加以使用,如长辈生日时要让孩子说一些祝福的语言,教育幼儿从小关爱他人。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家庭中的成员都是平等的,他们和自己一样,都应该受到重视,都应该得到他人的祝福。中国文明五千年,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从小熟读《弟子规》《三字经》,所以教育幼儿从小尊重和孝敬父母的教育,使孩子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长辈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对幼儿进行教育,利用“重阳节”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送去祝福,让幼儿知道关心自己的长辈。利用婚礼、葬礼、纪念日、清明节等特殊的节日,对幼儿进行教育,既让孩子感受团聚的幸福,也让孩子痛苦离别的孤独。

2.利用家庭资源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有关报道曾说,美国专家通过对456名少年儿童进行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对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高出20%,可见家长从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还有害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因势利导随机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来,支持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孩子为大人服务,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为家庭服务,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运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1.利用邻里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建立良好的友情氛围

开展互访活动,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邻里之间互助,相互走动,指导幼儿知道主人、客人的区别,用热情的话语招待朋友,帮助幼儿运用礼貌用语,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2.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社区的环境及社区的公共场所等都是教育幼儿很好的资源。利用超市,对孩子进行自控自制的教育,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告诉幼儿要轻拿轻放,不想要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好吃的东西不能拿来就吃,需要付账,家长给一定数量的钱,规定孩子买几样东西,让孩子有一种意识,金钱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得到满足,要学会自己控制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利用快餐店、服装店、银行、报刊亭、书店等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这些地方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水饺店、馄饨店、豆浆店,让幼儿知道传统的饮食文化。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了解唐装、中山装的同时也欣赏西装和服等,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3.使用地方资源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资源和人文景观,家长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家长利用公园、动物园,对幼儿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公园和动物园是孩子们比较喜欢去的地方,在孩子去玩的时候,带上相机,让孩子选择美丽的风景、可爱的动物为背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教育幼儿不能摘花弄草,不能随地大小便,不能乱丢垃圾,学会爱护动物,关心周围的环境,萌生环保意识。利用山丘、湖泊对孩子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到自然风光和名胜地去旅游,增进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鼓励幼儿观察、思考,使幼儿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美妙的过程中体会乐趣。

作者:刘英 单位:胜利油田孤岛社区学前教育中心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幼儿游戏品德教育思考

一、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的优势

游戏能帮助幼儿实现移情体验。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适当的教育与训练,能使幼儿逐渐学会辨别较复杂的感情。游戏则给儿童提供了大量想象的机会。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儿童进一步体会他人的感受.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比如游戏中。红红在去“超市”的路上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哭。佳佳看见了跑过来,掏出手帕为她擦去眼泪,并且说:“我上次在公园也摔了一跤,我也哭了。明天就不疼了。”佳佳还扶红红去“医院”挂号看病,在佳佳的帮助下,红红很快破涕为笑,又继续游戏了。这说明幼儿在游戏中能更自然地亲身体验为小朋友提供帮助所产生的情感,移情发生了作用。游戏能帮助幼儿学会分享。游戏的假象性、象征性及愉快的情绪体验,常常使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人宽宏大量。比如,多多喜欢玩转马,他转了一圈又一圈,发现小浩在旁边已等了很长时间,就说:“小浩,你去别处玩吧,我还要玩很长时间呢。”小浩说:“没关系,我等你好了,我喜欢玩转马,你能不能也让我玩玩?”多多想起自己以前等别人从转马上下来的感受,毫不犹豫地跨下马,对小浩说:“你先玩吧!”小浩高兴得跨上马,说:“多多,下次我也让你玩。”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分享。比教师制造种种规则来强迫分享效果要好得多。在游戏中,孩子们共同拥有游戏材料的支配权,在角色意识的驱使下,往往会使分享频率增多。游戏能帮助幼儿学会协作与互让。在多人共同合作的游戏中,孩子们学会用协商的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少了一种材料怎么办?多了一个伙伴他要担任什么角色?在合作中,他们学会了协商的技巧,知道了轮流、等待、合作等方法的具体运用.形成和加深了儿童间的友谊,体验到了共同完成任务后的愉快感。需要指出的是在幼儿阶段。我们不宜过多地用竞争去鼓励幼儿。而应宣传集体分工协作、团体间的爱,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方法

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游戏。游戏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已有生活经验.尊重幼儿的意愿,避免过多地指责孩子的游戏行为。比如,玩“服装店“的游戏,营业员一边卖服装,一边做服装,他们又画、又折、又剪,并能迎合“顾客”的要求,要什么服装就可以做什么服装,营业员随时可以上下班,幼儿可以互相交换角色,轮换扮演。这样的游戏既能满足幼儿喜欢游戏动作的要求,又包含了热情、友爱、自制力等教育因素。同时,尽量创设条件,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提高其交往技巧,促进幼儿道德社会化的发展。一是帮助幼儿选择交往的同伴。在机会均等和自愿为主的原则下,小班阶段,我们采用“同组选择”、“跨组选择”、“异性选择”、“全班选择”等方式,逐步扩大幼儿的择友面;中班幼JL.~U利用值日生优先的形式,在全班范围内任意选择同伴:大班则用插姓名卡的方式,让幼儿有机会和所有同伴一起游戏。此外,还可通过全园大带小活动。打破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交往面。二是帮助幼儿掌握交往技巧。如语言技巧中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突出重点的意愿表达,简明扼要的事件陈述,完整无误的信息传递等,都有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在解决问题的技能训炼上,教幼儿懂得谦让、轮流、等待,不做与角色身份不符的事,懂得齐心协力的好处。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对游戏的专注和坚持。一是用角色来制约。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和材料来延长幼儿注意的时间,并用角色职责来制约其频繁变换游戏的行为。如,为所有的游戏区增添角色标志和装饰物(医生的白大褂、服务员的帽子、警察的头盔),让其履行好角色的职能,培养幼儿对游戏的专注和坚持。二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情景.让幼儿体验完成活动的快乐与自豪。比如玩小吃店制作面条、馄饨,我们让能力弱的幼儿直接在模板或拉花上压出蛋糕形状或花纹。让能力强的幼儿利用辅助物自制蛋糕。这样,所有参与此游戏的幼儿都能获得满意的游戏效果,且都克服了一些小困难,这对幼儿意志的培养很有益处。三是用评价来鼓励。对年龄小的孩子,要多鼓励多夸奖,使他们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对大班幼儿的活动表示关切、赞赏,防止能力强的幼儿事事代替或排挤其他幼儿,并特别鼓励那些肯动脑筋、做事有始有终的孩子。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旁观、不管,只有在教育因素参与下的幼儿自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通过教师巧妙安排,自然地将游戏活动转化为幼儿的自身需求。一是以榜样来帮助幼儿了解。针对年幼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我们结合故事、图片及日常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模仿再现。切身体会这些榜样人物在活动中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我们也用树立身边的“好孩子”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样的孩子最勇敢.什么样的孩子最懂礼貌。二是利用不同游戏的特殊作用帮助幼儿练习。比如角色扮演与礼貌、交往能力相结合。手工制作与不怕困难相结合.数学游戏与诚实相结合,体育游戏与勇敢相结合,通过这些有重点的具体练习,逐步帮助幼儿解决行为与习惯问题。教师要对游戏进行间接指导。帮助幼儿克服不良行为的性格倾向。间接指导要求教师置身于幼儿的游戏之中,以游戏角色的身份给孩子以指点,使孩子及时得到暗示和引导。一是委以角色重任,让平时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儿童树立自尊。并帮助、引导他们妥善解决好各种矛盾和纠纷。让同伴感觉到他们也是能干的孩子。二是及时正面评价。树立幼儿的自信。三是利用游戏冲突,进行性格疏导。帮助幼儿比较错误行为与正当行为间的差别,采取措施拒绝幼儿的不合理需要;利用游戏规则,让幼儿懂得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道理。

三、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让幼儿享受遵守规则的乐趣。一是抓住契机。通过运动会、六一节目汇演、外出比赛等活动。加强集体荣誉感和纪律性的教育。二是把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如在晨间活动中。要求孩子做到按次序轮流交换游戏材料,在固定位子上活动等。在专门的学习后。我们在每天的游戏中还有重点地提醒,让孩子养成习惯。赋予孩子一定的权利.自行制约违规行为。大班的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约束和劝阻他人的能力。我们可以在班上设立多种检查员,并多让容易违规的幼儿担任。让孩子多方面地体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让幼儿了解违规的后果,并为此承当一定的责任。教育孩子在做事前先想一想能不能做,会有什么结果,尽量减少游戏中违规行为的出现。当孩子为此承担责任时,我们又要注意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免其产生消极情绪。总之,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所接受。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也是可行的。我们应抓住幼儿心理活动感受性和可塑性的特点,给予他们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并使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由不自觉的模仿到主动自觉的行为。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小学德育心理环境和幼儿品德教育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及时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进修、提职,或忙于发财、享乐,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及时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幼儿教育从功能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的教育,而形成幼儿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幼儿群体。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按照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以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润幼儿天真无邪的心灵,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园中,集体生活对幼儿形成教育和影响是其较大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群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持“着眼高”(即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为祖国作贡献)、“起点低”(即教育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创设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内容)等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

例如,针对部分家长一味的溺爱和包办,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可设计“看谁穿得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趣活动,给幼儿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捡落叶、拔草,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解一粒麦、一颗螺丝钉、一文钱、一张纸的来之不易,使之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等良好品质。

再次,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幼儿期的儿童社会生活范围较狭窄,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和部分报刊杂志。如果这些传媒内容健康,会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积极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幼儿喜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去模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人物及其言行举止。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则会从反面为幼儿树立某种学习样板,使幼儿出现品行障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