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风险管理”是以集成方式为纽带,把风险管理要素、过程、价值、知识和目标有机联系起来的风险管理集成框架,适合企业集团日益复杂的动态开放的系统。它不仅能够洞察风险之间复杂的关系,还能洞察企业集团特有的风险,为集团、集约、有效控制风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企业集团风险管理论文

一、企业集团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Mille(r1992)就国际贸易中的问题首次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概念,并给出了风险的一体化框架,不仅分析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等多种风险,而且还分析了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且需要建立整合风险管理应对这些风险。Miccolisetal.(1998,2000)认为,企业应当综合考虑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控制,集中利用企业的风险管理资源。Nottinghametal(.2002)认为,每个企业应该设计一套适合自身企业的风险集成框架,依据自己的实践,对组织的核心资源进行整合。姜虹(2006)提出了集成风险管理以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为运行载体,以财务、技术和人文为导向,构建机构化、网络化的风险管理系统,以达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郑雪平(2010)对集成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分析了集成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并详细阐述了企业集成风险管理的实施要素以及具体的实施路线。王清刚等(2013)在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基础上,提出风险智能管理框架的新思想,将风险管理与企业目标及价值创造联系起来,认为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企业管理职能,是由特定要素构成的完整框架。不仅学术界关注风险管理,不少专业团体与组织等也陆续各自的风险管理框架。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简称GARP)提出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策略、程序、基础设施和环境四部分,并辅之它们之间的融合。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认为风险管理包括环境扫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集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七个紧密联系的步骤。COSO委员会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整体风险管理的过程以及实施的要点,是风险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提出了由风险管理目标、要素和主体构成的三维矩阵风险管理框架。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这是个较为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五个步骤。2009年,中国的及时个风险管理标准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管理的实施等方面作出规范。总的来说,上述研究和指导框架都提到了“”的本质理念是集成风险,但是没有具体阐述怎么集成。集成的内涵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目标,集成主体创造性地对集成单元(要素)进行优化并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关系)构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集成体),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集成体的整体性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有效地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的过程。因此,本文依据集成的内涵给出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集成框架,详细阐述运用“集成”集约管理企业复杂多变的风险。

二、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集成框架

依据企业集团规模大、布局广、法人多、层级多、业务多、风险复杂多样等实际特点和国内外取得的成果,构建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集成框架。它由两部分构成———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集成平面和贯穿整个集团的风险管理系统———要素子系统、过程子系统和目标子系统,其中过程子系统是三维空间。

(一)风险管理集成平面

风险管理集成平面代表了企业集团管理风险的集成方式———风险垂直集成方式和风险水平集成方式,二者组成一个二维集成平面。风险管理集成平面上有企业集团组成单位、风险和风险管理系统。企业集团组成单位的层级性和平级性是集成方式的依据,层级性为风险垂直集成方式提供依据;平级性为风险水平集成方式提供依据。风险是集成的对象,风险通过集成组成一个有机的集成风险体。集成为风险管理系统提供管理的集成思想,实现集团的整体战略。风险垂直集成方式是企业集团从集团的低层级———所有业务单元的风险集成开始,层级递进扩大风险集成范围,将集团面临的一般风险和特有风险不断纳入到已有的风险集成范围内。风险集成范围逐渐扩大,从所有业务单元的风险集成,到所有部门的风险集成,再到所有子公司的风险集成,到集团的风险集成,企业集团的所有风险都被集成进来,完成集团的风险垂直集成。在垂直集成风险方式中,集成风险的范围是层级递进扩张的,低层级的集成范围包含在所有高层级的集成范围里。风险水平集成方式是企业集团从同一层级具有相同上级的所有组成单位进行风险集成,是一种平级或水平的风险集成。集团层级包含若干个子公司的风险集成,每个子公司的风险集成又包括若干个部门的风险集成,每个部门的风险集成又包括若干个业务单元的风险集成,从具有相同上级的低层级的所有业务单元的风险集成开始,不断纳入到更高一级的风险集成框架里,直到对所有子公司的风险进行集成,最终完成集团的风险集成。由于集团特有的风险存在,不论是风险垂直集成方式还是风险水平集成方式,集团都应该结合当前风险管理重点和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从某种重大风险集成开始,再逐步扩展到风险的集成,而没有必要必须进行风险的集成。

(二)风险管理系统

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系统是由要素子系统、过程子系统和目标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体现集成思想。要素子系统是风险管理集成框架的基石,由主体、组织、制度、文化、信息系统等风险管理的基础条件要素构成,保障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过程子系统是风险管理集成框架的神经中枢,接受风险管理信息传入,集成加工消息,然后传出信息,并且分类储存信息。它是风险管理信息加工的核心,包括风险管理过程、价值和知识三个维度。其中,过程维是指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包括风险偏好、风险分析、风险决策、风险控制、监督改进五个循环过程;价值维是指衡量风险管理活动创造的价值;知识维是指在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的风险管理经验、技术。目标子系统是风险管理的方向,是风险管理达到的目的,它由安全、协同、责任、发展、战略五个目标构成。下面对风险管理系统详述:

1.要素子系统

要素子系统是整个系统构建的基础,为过程系统和目标系统提供支持和保障,过程系统和目标系统受到要素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它由主体、组织、制度、文化和信息等子系统组成。主体是实现集成风险管理目标的人员。主体不仅实现本层级水平方向的风险目标,还要实现集团垂直方向的风险目标。组织是风险管理的层级和机构,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是企业集团风险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组织保障,体现了集团垂直性的风险管理组织和本层级水平性的风险管理组织。制度是保障企业集团风险集成管理正常运行的制度基础,是由企业集团垂直的标准的内部风险制度体系、子公司水平的特色的内部风险制度体系和外部监管风险制度体系构成。风险文化是企业集团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世界观。风险文化通过集团垂直一致标准和本层级水平特色的两种风险管理意识组成,为风险管理工作保驾护航。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风险管理系统提供风险管理信息技术支持,是集成风险管理实施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各部门之间无限沟通的桥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集成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把企业集团各系统无缝集成对接,打破各系统的信息孤岛,实现风险管理集成的全覆盖和风险信息共享。

2.过程子系统

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集成框架的过程子系统是由过程维、价值维、知识维三个维度构成。它是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集成框架实现的核心和技术关键,是实现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知识维是过程维和价值维的工具,价值维是过程维和知识维的纽带,过程维是价值维和知识维的基础。

(1)过程维

过程维包括风险偏好、风险分析、风险决策、风险控制和监督改进五个过程,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活动链,而是不断进行循环,构成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偏好是依据监管要求和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目标,设置多维度的统一的集团风险限额,然后把统一的风险限额从集团层层分解到子公司、部门、业务单元,并且保障各层级风险暴露超过设定水平时及时报告上一层级。制定风险偏好时,风险偏好从业务单元层层垂直集成到集团。在此基础上,集团制定统一的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分析是以风险管理目标为方向,以风险偏好为界限,多角度识别、分析和集成风险,不仅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复杂多样的各类风险,还要集成风险,把集团的所有重大风险都纳入到分析的范围,通过风险集成结果,实现风险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升风险的管理价值。风险分析不仅借助一般风险的分析方法,还要借助Copula函数等集成分析方法。风险决策是依据风险分析结果、风险资源、风险管理目标等约束条件,以风险管理价值为目标函数,求出符合条件的、优化的、集约的、实际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策略不仅利用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抵消风险损失,还要利用风险叠加放大作用管理风险源头,防止风险放大带来的损失。风险控制是依据风险决策策略,相应责任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保障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避免风险策略、控制风险策略、分散风险策略、中和风险策略、承担风险策略和转移风险策略。监督改进是及时跟踪风险集成管理过程,并根据监督结果、价值维分析的结果和变化的环境对风险管理进行改进和提升。它是风险集成管理的环节,也是下次风险集成管理的开始。企业集团在运用以上五个过程的时候,从集团整体角度出发,通过风险集成,集约优化风险管理资源,有效控制风险,使风险管理创造价值。

(2)价值维

价值维是通过构建风险价值评价模型,衡量风险管理的价值,动态评价风险管理过程,为过程维反馈风险管理改进的方向,为知识维提供风险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风险价值模型包含三个子价值模型———风险管理能力价值模型、风险管理效益价值模型和风险管理协同价值模型,从能力、效益、协同三个角度衡量风险管理的价值,运用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它为企业集团的风险、投资、发展和战略等提供决策指导,升华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价值。

(3)知识维

知识维是指在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获取风险管理知识和掌握风险管理技能的过程。知识维不仅学习吸收外面的风险管理理论、经验和技术,还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新经验和新技术。它是开放的、包容的、递增的、共享的。知识维不只注重单体风险的知识,更要注重集成技术的知识。从企业集团全局来看,风险管理知识是标准的、统一的、共享的、的,适用于每个组成部分;从企业集团部分来看,风险管理知识是共性和特性共存,特性为共性服务。总之,价值维为风险管理知识维提供采纳标准,哪些风险管理知识需要吸收,哪些需要放弃;价值维也为风险管理过程维指明前进的方向,防止过程维不作为。知识维为过程维和价值维提供工具百宝箱;过程维是知识维不断递增的源泉,也是价值维存在的充分条件。

3.目标子系统

目标子系统是风险管理达到的目的,是对所有组成单位和员工完成风险管理工作评价的依据,是过程子系统管理风险的风向标,也是构建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集成框架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它的风险管理目标体系分为安全目标、协同目标、责任目标、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目标具有层次性,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安全目标、协同目标、责任目标、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只有实现了低层次目标才能实现高层次目标。安全是整个目标系统的基石,它要求遵循法律、法规和准则,使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协同目标是协调员工、部门、子(分)公司、股东、投资者、债权者、客户、相关政府机关、所在地的社区等的利益关系,保障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责任目标是企业集团实现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不仅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还要担负起社会进步的重任。发展目标是在一定时期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世界”的企业和人类进步的高层次目标。目标具有现实性、清晰性和明确性,是能够实现的,不能脱离现实的客观性;目标的具体内容是明白确定的,每个员工都能清楚理解自己的风险管理职责,不能晦涩难懂。目标具有集成性和分解性。企业集团内部目标是一致的,不能相互抵触。组成单位的目标是由集团的总目标层层分解而来,反过来,制定企业集团的目标的依据是组成单位的目标层层集成而来的结果。

三、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集成框架实践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集团如何应用本文的风险管理集成框架呢?下面以声誉风险为例说明企业集团声誉风险水平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法。依照此方法,在声誉风险集成的基础上,不断纳入其他所有风险,完成风险的集成。风险管理集成的具体实施过程,从风险偏好步骤开始,经过风险分析步骤、风险决策步骤、风险控制步骤,是监督改进步骤,然后又回到风险偏好,进入下一循环过程。每一个步骤都要分析风险价值和积累风险知识。下面是具体实施过程:

1.确定风险偏好。

以风险管理集成框架的五大风险管理目标为依据,结合集团声誉风险实际偏好情况———负面事件、外部事件(例如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发生声誉风险事件,本企业集团的声誉也下降)、利益相关者等满意度的当前水平,制定集团的风险偏好目标;然后把风险限额层层细化到具体部门/业务单元。

2.风险分析。

这里以水平集成为例来说明。从业务单元开始,识别、分析本业务单元的声誉风险,然后把同一上级的业务单元的声誉风险水平集成到上级部门,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子公司声誉风险水平集成到集团,得到集团的集成声誉风险。集团的集成声誉风险不是各子公司的声誉风险的简单相加。例如,集团内部客户不满意事件经过水平集成后得到内部解决,集团声誉风险损失被抵消;尽管风险限额可以接受一个子公司的1件负面事件,但是,如果有6个子公司都发生相同的1件负面事件,那么此事件可能导致集团发生特有风险———风险积聚。此类负面事件经过水平集成后,风险积聚被纳入到风险集成的范围,集团声誉风险损失被放大。

3.风险决策。

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风险限额和集 团资源,找出使得风险管理价值且实际的风险管理策略,充分发挥集团协调优势,让风险管理创造价值。例如,集团内部客户不满意事件选择中和风险策略;引发风险积聚的负面事件选择控制风险策略。

4.风险控制。

依据风险决策分析的结果,由集团监督相应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使风险得到控制。例如,集团内部客户不满意事件由业务部门采取中和风险策略控制风险;引发风险积聚的负面事件由宣传室采取控制风险策略控制风险。

5.监督改进。

监督声誉风险集成管理过程中的执行情况、遇到的困难和变化的环境,并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例如,目前集团对外部事件不能应急,通过监督改进,如果未来发生类似外部事件,集团立即公开信息,使公众确信本集团不会发生此类事件,避免声誉风险带来的损失。

6.风险管理价值。

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都要分析风险管理的价值,让风险管理为企业集团带来价值,从价值中不断改进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过程也是不断积累风险经验、提炼知识的过程,在集团内部共享风险知识,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让风险知识为企业带来价值。

四、结论

“风险管理”是以集成方式为纽带,把风险管理要素、过程、价值、知识和目标有机联系起来的风险管理集成框架,适合企业集团日益复杂的动态开放的系统。它不仅能够洞察风险之间复杂的关系,还能洞察企业集团特有的风险,为集团、集约、有效控制风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它的过程维从过程、价值和知识三个维度相互支持风险管理的智能化,使得企业集团能够较地、集约地、协调地管理日益复杂的风险、提升风险管理的价值、丰富风险管理的知识。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五大目标指明了风险管理的方向。风险管理集成框架充分发挥合力作用,构筑起防范风险的防线,抵御风险的攻击。期望以上研究能够给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司马则茜 程莎 单位: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学

风险管理论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它们广泛分布于各个领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其规模小、实力弱、风险大、融资信誉度低等弱点,导致其融资困难也更具风险,严重制约其发展。如今,中小企业纷纷建立了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发展的实践证明:担保机构及其体系建设可以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能较好的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因此,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的研究较为迫切。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含义

信用作为经济学名词,必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在获取资金、物资以及服务时无需支付现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及时,信用担保。信用担保是由专门机构提供的一种制度化的保障,是一种保障和金融中介行为。信用担保的涵义包含三个要点:1)由专门机构提供的担保,法人、自然人不能提供;2)担保存在于政策、法规、制度框架安排体系中;3)只对社会提供担保,并不对内提供。第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必须依法登记注册,经过政府及其指定部门审核批准的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通过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不但满足了融资要求,降低了融资风险,而且提高了企业信用意识。这就使中小企业对信用意识更加的重视,间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就是在整个企业内,将承担不同风险类型,客户种类,性质业务等风险的各业务单位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并通过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和对各个风险统一标准测量的加总将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风险管理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及时,风险管理体系全球化。在当前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企业必须根据业务和利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中心,对国外风险的转化和转移进行预警评估,对国内风险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和配合,实现全球化。第二,风险管理全程化。现代的风险管理必须对风险的各个环节划清职责,分别把关,从宏观到微观覆盖每个环节,把合理的风险管理架构涵盖到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并落实与管理到位。每个环节和部门都要渗透风险管理的责任。第三,风险管理全员化。风险管理全员化是风险管理有效运作的前提,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风险管理和识别分析工作,必须由风险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只有员工的风险管理文化增强了,他们对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增强。第四,管理方法全新化。国际上使用各种数理统计模型来体现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企业也呈现出对定量分析重视的新趋势。它的关键在于地找到每个业务暴露的风险点,通过风险计量模型加以度量,然后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分配资产、配置资本等。

三、风险管理的原则

对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来说,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应从构建操作风险的管理的基本框架着手,并按照以下原则推行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及时,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原则是风险管理制约性的关键。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必须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以独立的视角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识别、度量和控制。在保障独立性的前提下,同时保持风险管理的开放性,并时刻注意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这样,企业才能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不断发展。第二,统一性和差别化的统一。企业承担风险的大小、多少及风险收益配比等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任何部门和业务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一个企业风险管理的理念、战略、发展方向是统一的。另外,企业经营领域的广泛性、客户需求的复杂性、业务和产品的多样性等要求企业需要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原则。因此,企业要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各类风险的特征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政策。第三,控制性和服务性的统一。企业风险管理还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企业要想使收益和风险相匹配,必须要合理控制自身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从根本上说又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服务于客户。因此,只有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控制性和服务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企业风险管理价值的较大化。第四,矩阵式和扁平化的统一。企业只有在风险管理涵盖所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部门实现矩阵式管理,并在原有的企业垂直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的层次的压缩,也就是进行扁平化管理,继而时刻强调风险管理应讲求效率。才能实现对企业整体的风险监控,从而保障业务的性和及时性,提高有效性。

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既有政府出资组建的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也有商业银行和个人出资组建的商业性的担保机构,还有为中小企业缓解自身融资困难而组建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实践模式大概有以下四种:

4.1社会化组建,市场化运作

“社会化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是由企业或个人出资组建的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它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具有独立的法人、产权明晰、同时兼营其他业务等特征。这种模式针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起步早、发展缓慢的劣势,按市场机制运作,易于提高效率。但由于当前我国总体的信用状况较差,使得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强大的外部风险,加上投资者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4.2政府组建、政策性运作

“政府组建、政策性运作”模式是由政府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走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之一。其特点是信用担保机构应充分遵循政府政策,它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虽然有政府作后盾,但它违背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政策性担保主体单一、作风险分散、形式僵硬,且财政投入比例过高,经营水平多依赖于经理人的道德水平。

4.3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

“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是以“政府出资为主,市场筹资为辅”为原则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它突出的反映了国家或政府产业政策的结构导向,具有独立法人,主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运作,不以赢利为主要目标,贯彻保本微利的经营理念。但是,由于市政府组建,难免会受到政府政策法规的制约和影响。

4.4自我出资,互助担保

中小企业为缓解融资困难而自发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就是互助担保。主要特征是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独立法人、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单个机构规模较小;大多分布在城乡社区,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通过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担保机构与区县级同业公会密切结合。政府应鼓励、支持、倡导中小企业自愿加入互助担保机构,使之健康发展。

五、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较快,因此,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经验,从而制约了信用担保职能的有效发挥。

信用担保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及时,资金规模较小,来源单一。大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其它渠道资金来源相对过少,主要以政府的财政资金为主,而且缺少补偿机制。这便与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背道而驰。再加上政府拨给各地担保机构的资金有限,导致担保基金规模偏小,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担保资金的需求,并且从而导致了担保机构放款规模小、融资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第二,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短缺。目前,许多担保机构仍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透明度和相互制衡的机制,且担保机构专业的人才相对匮乏,严重阻碍了担保行业的发展。从担保前的调查到担保后检查的各环节,都仅仅集中在个别操作人身上,加上操作人员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不能适应担保机构的需要,这些都阻碍了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第二,风险管理机制缺乏有效性。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在担保项目风险的预警系统上,普遍缺乏科学、明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导致在风险发生后,对受保企业的资信状况缺乏真实的调查与的评判。第四,政府干预,担保机构控制少。目前,在我国的担保决策中往往会出现“行政指令担保”和“人情担保”等不良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担保机构大多是由政府出资或以政府为较大出资者建立的。在这一特殊性的基础性上,政府可对担保机构施加压力,甚至改变决策意向,这便给担保机构的运作和发展带来很大风险,甚至拖垮担保机构。

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想要继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主要有:

6.1提高对外部风险的抵抗能力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提高对外部风险的抵抗力。信用担保机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应对担保外部风险:

(l)建立受保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对受保企业进行资信评估时应考虑:1受保企业的还款能力;2资信评估应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2)自主建立担保行业联盟。主要是针对当前担保资金规模小、担保实力弱的弱点。能有效地防范担保信用风险、避免恶性竞争,达到行业自律、合作共赢,实现担保行业的有序发展。

6.2优化担保业务风险的内控机制

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机构在防范担保风险时,还应注意内部风险的发生。在担保业务流程的设置上应体现明确各业务环节的职责,避免出现权力失衡的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流程中,应当考虑以下的内控机制:(1)项目调查阶段的项且经理实行A、B角制度。(2)项目审批阶段实行委员会评议制度。(3)项目办理阶段实行手续落实制度,等等。

6.3设置灵活的反担保措施

反担保措施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效控制担保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反担保措施的设计实施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着眼于灵活设置的原则,积极探索,努力发掘业务空间,从而创造人无我有的附加值。反担保的设置原则应体现几点: (l)反担保措施的设计要突出中小企业关键资源的控制。 (2)反担保措施要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源,避免出现第三方反担保。(3)要根据企业还款能力的来掌握反担保措施的实施,实现反担保措施的质量、数量和反担保措施组合。

6.4建立高素的专业管理团队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规律与基金管理公司类似,它管理的主要是特殊的、高风险的业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业务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要求担保机构的员工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可以说,的人力资源是信用担保机构的核心资源。因此,建立良好的鼓励和约束机制,组织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并具备管理、投资、技术等专业知识与从业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才是中小企业的必由之路。

6.5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政策支持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的可持续经营方面入手,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创新,为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创造条件。例如,改善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的投入方式;建立科学合理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特定业务风险的补偿机制。目前,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中,政府干预过多、担保机构自主经营权少。因此,防止信用担保机构日趋“政府化”倾向成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是保障其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做法。政府的风险补偿政策应当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本身,并限定风险补偿的范围。

6.6完善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如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机构较混乱,资本实力与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可持续经营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主体和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是中小企业完善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的监督和管理体系的重要策略。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织形式多且政出多门,可由金融监管部门行使其监督管理职能,对担保机构的风险评价、业务经营、市场准入等方面加以明确规范,建立以资本与技术能力为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七、总结

本文从信用担保的含义,风险管理的内涵、原则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实践模式、面临的问题以及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深入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管理机构未来的发展有深刻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及信用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风险管理论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由于其更加契合商业银行的高风险经营的特点,具有更好的风险管理效果,因此,得以在各种风险管理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更为优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法。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基本建立健全了银行机构体系,银行基本实现了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型,各主要商业银行也基本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效率。尽管如此,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快、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和市场环境较差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1.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到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影响到银行内每个员工的行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重业务、轻管理”的情况比较普遍,科学发展模式和风险管理理念亟待建立。并且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差别化的管理理念。不同地区、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就要求在实施风险管理的时候需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这种理念,这不仅不能降低银行的风险,反而容易增加新的风险。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形成全员风险管理的意识,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渗透到全部员工,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大多数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

2.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缺乏能够进行独立经营与有效管理各种风险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需要的运行机制与组织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国风险管理的重点仍然是信用风险领域,而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合理。除此之外,我国银行的分支行普遍存在综合风险管理部门缺失的问题,内部的审计职能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补充。

3.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落后

国外商业银行为实现全过程监督和控制风险管理,大量运用金融工程、数理统计模型等先进方法,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尚处于初级管理阶段,主要依赖专家管理,主要手段是质量控制,以主观经验的定性分析为主,科学的量化分析不足。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不够和科学。在国外广泛使用的一些计量模型,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并没有采用。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相对滞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例如,许多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5级甚至4级分类法,与先进银行10级以上分类方法有较大差距。

三、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1.制定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

风险管理战略是指从经营管理全局和长期发展的角度,对银行风险倾向和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总体安排和原则,它是银行具体风险管理政策和操作的基础。风险管理战略的主要步骤包括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测绘、风险定量、风险机会辨识、风险降低行动方案规划、资本调整决策等。

2.建立运行有效的风险组织结构

好的风险管理结果要靠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来实现,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要靠严谨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来保障。风险管理流程的设计必须与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相互呼应,如美国银行的6σ管理方法等。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大多分为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等几个环节,很少将这些流程和组织结构的职责和岗位相关联,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流程和组织之间的支持关系。这就需要中国商业银行业在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调整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的相互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务必使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确定的部门。从组织结构方面来看,风险管理工作必须从上而下推动,有必要设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办公室”的组织架构。董事会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监督策略,并对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富有的责任。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决策、拟定银行年度风险限额、从风险管理角度审批银行重大经营活动等重大风险管理事宜。风险管理办公室则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主要承担银行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对银行的各类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形成风险报告。

3.构建审慎的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管理层需要在全体员工、全体部门和全部业务流程中建立风险成本的概念,风险管理的过程应该让每个员工都参与,从上到下各个阶层的人员都要有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文化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应该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商业银行日常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之中,在日常的工作中创造风险文化与合规文化。

4.加大商业银行IT系统的投入,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信息系统可以为量化风险提供有力支持,而量化风险是商业银行落实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测量风险的模型,如摩根的VaR模型,目前,受到金融界的广泛认可,是应用最多的风险管理模型。此外,还有KMV模型和RAROC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应用,对于风险计量水平的要求很高,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加大对IT系统的投入,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高对风险的前瞻性预测的程度。

5.加强风险管理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最终体现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风险管理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是在量化风险的方面,还有对宏观经济走向的预测,对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的分析等方面,都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具备很高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风险管理对员工的理论知识和计量技术的要求都很高,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仅要招聘到这样的人才,还需要在银行内部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队伍建设。

四、结语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挑战。为了弥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我国银行业应该努力在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改正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作者:修国义王芳菲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风险管理论文: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1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风险管理方法是风险管理流程实施的具体手段,建立风险管理方法体系有助于各个流程的具体执行。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更加成熟和多样化,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风险的分析提供了可能。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体系犹如一个方法库,将各个流程的风险管理方法汇总起来,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找出其在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适用范围,在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时,可以针对各个阶段的特点快速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目标体系是核心,所有的人员、流程和方法必须围绕风险管理的目标制定和执行;组织体系是基础,从组织制度上保障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全员风险管理的氛围;流程体系是关键,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的风险都要按照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方法体系是手段,促进全部风险的管理。四大体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各个体系的具体关系(如图1)。

2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

2.1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用来确定风险来源和进行风险分类的过程。风险识别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工作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风险识别。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分类和分组的依据也不同。

2.2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是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估计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将风险按照高、中、低风险对风险进行排序,编制风险列表,根据风险的程度进行专题风险研究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分析的范围比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的范围要宽,应该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各个阶段的工作特点来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

2.3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监控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监控是对风险应对计划执行情况的修正和提高的过程,也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保障。风险监控不仅仅依据风险应对计划采取风险应对措施,还应该随着项目的深入,对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进行修正,对风险应对计划进行修改,即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控和再识别的循环过程。

3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

3.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根据风险预测评价,经过权衡利弊得失,采取放弃、中止开发项目,或改变开发项目条件,以避开风险源地,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的措施。通常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或可能损失后果太严重,又无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可用时,常采用风险回避。风险回避的做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放弃或终止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活动;另一种是改变活动方案,或改变工作方法。可以看出,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手段,有些迫不得己的意味。因为回避风险虽然能避免损失,但同时也失去了获利的机会。所以,在选取风险应对措施时好慎用风险回避这种防范手段。

3.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采取的降低风险损失发生概率,缩小风险损失程度的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目的,风险控制可以分为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前者以降低风险损失发生概率为目的;后者以缩小风险的损失程度为目的。风险控制从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入手,消除和减少风险隐患,降低损失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因而,它是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由于风险控制措施成本低、效益好,不会产生不良后遗症。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应优先采用风险控制措施。

3.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所采取的措施。风险转移与风险回避不同,它不是放弃或中止项目开发,而是将开发活动中风险可能所致损失的法律责任转嫁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也不同于风险控制,它不像风险控制那样是直接调节风险因素达到降低风险损失概率和程度,而是将风脸转移出去而间接达到降低自身的损失程度。

风险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合同、保障、期货和保险。合同形式有固定总价合同、成本报酬合同、单价合同等;保险有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人身险。各种合同的对开发商和承包商的风险影响程度不同,开发商可以根据项目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合同形式,合理转移风险,参见表1。

风险转移一般在以下情况下采用:(1)风险的转移方和被转移方(风险接受方)之间的损失可以清楚地计算和划分,否则双方之间无法进行风险转移;(2)被转移人能够且愿意承担适当的风险;(3)风险转移的成本低于其他风险管理措施。

3.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房地产开发者自己承担风险事件所致损失。在房地产开发中,对一些无法回避,难以控制和转移的风险,或因冒该风险可能获得较大利益时,在不影响开发者根本利益、大局利益的前提下,常采取风险自留措施。风险自留可分成两大类: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风险自留,其具体措施有:(l)自己保险;(2)专属保险;(3)损失摊销;(4)借款补偿;(5)自负额保险。非计划自留是被动自留,通过风险应急准备金来应对。风险自留对策应与风险控制对策结合使用,实行风险自留对策时,应尽可能地保障重大项目风险己经保险或实施了风险控制计划。风险自留对策也应与保险对策相比较,以便做出更利于节约风险管理成本的决定。

3.5风险利用

风险利用是指开发商利用人们惧怕风险、追求安全的心理,通过参与确实存在风险的开发活动,依靠自身扎实的风险管理工作,兴利抑弊,谋求自身较大收益的行为。风险利用是风险管理的较高层次,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必须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娴熟的技巧和高度的应变能力,才能对风险的可利用性和可利用价值进行分析,有效利用。例如在当前的土地市场化的条件下,经营性土地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但是有些精明的房地产开发商却另辟蹊径,从土地一级开发入手,通过争取某地块土地一级开发的开发权,为获得二级开发权打基础。因为如果进行了土地一级开发,就从某种程度上提前对土地的相关信息进行了了解。在进行土地进入二级市场上市交易时具有先天的优势,获取二级开发权的几率就更大。即所谓的“曲线拿地”,就是很好地利用了政策风险。

4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应对中注意的问题

4.1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应具有针对性

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项目的独特性和性,在制定应对措施时不可能照搬现有的模式,必须根据项目自身的条件和项目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制定应对计划时必须克服侥幸心理,为了减少费用支出,不对风险做有效的防范。

4.2注重应对管理方法的组合

无论是风险控制、风险转移还是风险自留等,每种风险应对措施都有它的局限性,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应注重多种方法的组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出多种方案,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避免单一方案无效带来的措手不及。

4.3注意应对管理的经济性

为了避免或减轻风险获取较高的回报,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本着节省的原则,有必要对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做一个综合评估。比如在应对不可预测的风险时,往往可以采取保险或风险自留的方法,但是哪个方法更

经济有效呢,就可以根据投保的费用和风险预留金的支出做一个比较,从而选出更加经济有效的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差”的特点,房地产开发只重视项目开发而不重视管理,更不重视风险的管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机构缺失、风险管理手段单一,使房地产项目中的诸多风险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房地产项目的失败。为了避免和减少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认真探究了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期能够为有效化解房地产开发项目运行中的风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

风险管理论文:如何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促进我行持续健康发展

——__x支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方式和难点

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华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说:中国银行业必须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最近,我又在重庆大学聆听了陆静博士关于《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两次讲课,因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商业银行实际上是一种风险管理行业,其价值的创造必须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来实现,因此,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那么,结合实际,在__x支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方式和难点是什么呢?下面我分三个方面回答如下:

一、必要性:实施风险管理既是我行自身控制风险的需要,又是当今金融监管的较高要求。

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必须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这是我国金融监管较高当局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把我行建成“百年老店”,必须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在__x支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支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无处不在,我们的每一项业务都具有一定的风险,银行业务的任何变化,无论是推出新的业务还是对现有业务的改良,都会引起相关业务流程的变化。比如我们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发生变化,对我们的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就应随之进行调整。然而,传统的、单一的风险管理模式解决不了类似的整体风险控制问题,所以我认为,在__x支行实施风险管,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风险控制水平和能力。

(二)有利于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风险,但只要我们针对战略规划、产品研发、投融资、市场运营、财务结算、内部审计、法律事务、人力资源、物资采购等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支行负责人、客户经理、会计、出纳和守库员等重要岗位人员等关键岗位和重要人员的管理,加强银企对账工作,就能有效控制风险。所以我认为,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三)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

从金融行业的普遍情况来看,凡是问题出得多的地方,都是忽视风险管理、不求质量的盲目发展造成的恶果。而一些发展较好的银行,则是那些一直坚持稳健经营、时时能够把握风险的银行,他们普遍具有健康的风险意识,所以,我认为要搞好一个银行,信贷风险文化必不可少,除了必须具有清晰的信贷管理理念、完善的信贷管理手段、健全的信贷操作规范和自觉的风险管理行为外,还要有高度的风险管理意识,如:银行是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的;任何收益都不能弥补本金的损失;较大的风险是缺乏风险意识;信贷风险处处存在,防范风险人人有责;信贷标准不应因追求规模、短期利润和外部压力而降低。然而,要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文化理念,必须依赖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就是说,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

二、方式:把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管理八大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构建__x支行风险管理体系。

从方式上讲,我支行建立和实施风险管理体系应把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八大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具体方式如下:

(一)按照横向平行制衡、纵向权限制约的原则,完善内部管理组织架构,如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下列内部组织架构:

1、授信审批小组;

2、财务审批小组;

3、反洗钱管理小组;

4、案件专项治理小组。

(二)进一步完善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比如:

1、保障金帐户管理制度;

2、风险识别与监测制度;

3、违约客户跟踪管理制度;

4、信贷责任追究制度;

5、客户进入退出制度;

6、会计交接与授权管理制度;

7、待销毁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

8、公章管理制度;

9、atm机管理规定;

10、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

(三)对印章和重要空白凭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印押、证分管制度,印、押、证的领用、使用和交接要做到手续完整、登记记录齐全,同时,印、押、机要做到人离加锁,营业终了入库保管。重要空白凭证要设定专用库房,指定专人管理,出、入库要手续齐全,出售、使用重要空白凭证要坚持按规定的制度和程序操作。同时,加强对关键、重要岗位和人员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支行负责人、客户经理、会计、出纳和守库员等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

(四)加强银企对账工作,对于未收到企业对账回执或联系不到客户的情况,要积极主动地到开户企业对帐,真正发挥对帐制度的预警作用,及时发现与处理银企帐不符的问题,防止银行内部人员和企 业人员内外勾结、联手作案。

(五)提高内控意识,保持高度警觉,不能存有丝毫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要完善异常行为监测和报告制度,对异常现象及早采取果断措施,提早介入、防范,有效控制风险。

三、难点: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最难点

在整个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中,我认为,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最难点。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风险管理文化作为一种风险的文化态度,是我们生存的原则、活动、惩罚和奖励的集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中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战略、策略、偏好、政策、制度等在内的诸多子系统强力的支持背景。二是我行有近20年的经营历史,且经历了信用社、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信贷文化较为纷乱。因此,要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绝非一夜之事,它需要逐步转变过去已经形成的许多固有的观念,将客户经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保障资产质量的目标统一起来,增强信贷队伍的凝聚力和信贷人员对商业银行的归属感,进而在全行范围内灌输审慎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而且还采取科学的管理举措和积极的风险管理行动,逐步建立起“较大的风险是缺乏风险意识”,“信贷标准不应因追求规模、短期利润和外部压力而降低”,“任何收益都不能弥补本金的损失”,“信贷风险处处存在、防范风险人人有责”等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

风险管理论文:析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中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晩,长期以来基本停留在实施内部控制的阶段,对风险管理的理解也主要偏重于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而从国际国内金融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风险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在金融理论与实践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研究借鉴国际、国内发达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从内部控制阶段尽快向风险管理阶段过渡,构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架构。

论文关键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概念的界定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COSO于1992年《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障:财务报告的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内部控制应具备的五个要素: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COSO《风险管理框架》(2004)中的定义是:风险管理(ERM)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从而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范畴不一致;两者的活动不一致;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紧密相关: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从COSO委员会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框架可以看出,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3个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全部5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3个要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应当由企业同一套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完成,企业不能为之设置两套工作小组。为此,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人员权责分配中,应充分考试专业管理、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这三大类职责相辅相成,它们应当是每个关键岗位职责的有机组成部分。

虽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具体目标并不相同,但两者在概念内涵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保障企业总体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两者的根本目标和作用是一致的。因此,二者应当实现有机融合,风险管理架构的构建与实施要建立在内部控制建设现有成果的基础之上。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因素多样化

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因素多样化,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和国家风险。各银行都会因风险控制措施不当而发生损失,有的案例损失金额巨大,中小商业银行相对而言其抗风险能力不足,更易由损失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存在较多弊端

各级负责人横向权力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发生提供了空间;大部分银行未设立独立的专业化部门承担操作风险管理和分配资本职责;操作风险管理现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难以反映本行操作风险的总体水平和分布结构,与国际上要求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操作风险管理差距不小。

(三)忽略了风险之间的联动性

目前单独、割裂的处理各类风险,忽略了风险之间的联动性。

三、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实施现状

(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建立了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如工商银行2004年引入COSO ERM框架的理念,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治理标准,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制定相关授权方案,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运作机制。重新调整风险管理委员会,并于2006年7月设立了首席风险官职位,为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部分银行风险管理的实施规划已经形成并在逐步推进

农业银行在制定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时间表、步骤和措施,在2009年底前建成内部评级初级法体系,2013年底前建成内部评级高级法体系。工商银行推进风险计量技术的研发,加大数据集中与系统建设力度,从公司治理、方法论、基础数据、制度政策、IT系统等方面不断深化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工作,风险治理结构日益完善,风险计量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科学性得以显着提高。

四、构建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议

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设经验,以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实行总分行制的行政制度为基础,笔者提出要按照“集中管控、矩阵分布、覆盖、全员参与”的目标要求,建立总分支三级联动风险管理机制,以集中职能的风险管理部为特点,以风险总监为纽带,以分布于各业务条线的风险经理为基础的架构与职能分工。

在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确定风险偏好指标和提供政策建议;在高级管理层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由行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分管行长担任,其他行级领导担任常务委员;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风险管理部,作为风险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该部门集中所有各类风险的管理职能,可以设置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各团队,任命各类风险经理,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管理团队;设置风险管理总监,对风险管理事务进行综合协调,风险管理总监与首席财务官紧密合作,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工作;在各业务条线设置风险经理岗,一方面配合业务条线负责人进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是为风险管理部在业务条线上的派出单位,负责风险据的收集、风险状况的实时监控;建立支行风险经理派驻制,派驻风险经理是支行层面风险管理的主力军,对各支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定期向上一级的风险管理部进行风险管理情况汇报,提供风险资料和数据。

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现有内控管理水平的基础之上,借鉴西方银行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起风险管理的架构与职能,将有利于推进中小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真正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论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的构建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理财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小的财务风险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较大化,主要手段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在充分研究财务风险的成因和内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该模型是企业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可操作系统,具有可实践意义。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企业

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既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主要由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模型中还包含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多方位、全程序、全企业的各种内在要求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多种基本方法。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可以利用该模型或管理活动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早发现财务恶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有预测性、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1)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选择哪几类指标和选择哪些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定,并根据实际成果作相应的调整。如下表1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自身指标体系的参考:

具体指标变现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负债指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赢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受益率、资产净利率表1企业使用的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①单变量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单变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比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态势,所以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出现恶化,以至于达到警戒值,就必须要注意公司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

②多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风险。多元判别模型认为,公司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公司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判别模型最早由奥特曼提出,奥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一般认为Z值大于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可言,相当安全;当Z小于1.81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堪优,面临破产的危机;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险。奥特曼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很高的,预测性达到90%左右。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1)筹资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①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借入资金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当企业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经营获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使投资者实际收益率高于企业资金收益率。负债筹资的这个作用称为财务杠杆作用。

②筹资风险的衡量。

评价企业筹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多种,其中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指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二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筹资风险程度,具有计算简单且性高的特点,是较为实用的筹资风险评价指标。

A.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而二者比例不尽相同。自有资金收益率就是判断这一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利息率)

式中:

投资收益率=(投资项目利润总额+借款利息额)/(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从上式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变化决定了自有资金收益率的高低。通过对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调整筹资决策。

B.资金成本率指标。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成本占筹措资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

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为负债,上述公式中的资金占用费还应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可改为:

借入资金成本率

=借入资金占用费以(1-所得税率)/(借入资金总额-借入资金筹集费)

企业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同时筹集资金时,由于不同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为此就需要计算全部筹集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成本率×该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

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

(2)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购买证券。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障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

①直接投资风险。

A.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

造成直接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具体有如下3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水平。

B.直接投资风险的衡量。

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百分比/销售量(Q)变动百分比

该指标用来评估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愈大,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大;经营杠杆系数愈小,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小。

C.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a.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②证券投资风险。

A.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

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等,都会给市场上所有的金融资本带来损失。对于投资主体来说,它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所以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图2是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示意图。实证研究表明,科学选择30~40种证券能够在保障收益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

B.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通过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来实现。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为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3)资金营运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资金的营运过程是指从资金投入开始到资金收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风险。

①现金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现金风险主要指企业现金短缺或者现金持有过量所形成的风险。企业财务部门要掌握各部门对资金的日常需求量及资金的支付时间,来确定合理的现金余额以防范与控制现金风险。图3是现金成本分析模式,即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寻求持有成本低的现金持有量。

(2)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经常采用赊销方式,但往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由于长期无法收回而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性。

为了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首先,应当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在采用各种信用政策的时候,注重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评价其偿债能力和信誉,谨慎签订合同,综合衡量各种得失,选择效用较大的方案;其次,采取适当的催收方式和力度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如定期分析账龄分析表,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根据不同账龄制定收款政策,必要时可依靠诉讼方式,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反馈系统的构建

财务风险管理的反馈系统主要由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组成。

(1)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是指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对相关部门进行回访,考察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性、检查财务风险处理对策的针对性、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和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应有一个严密、科学的工作程序,后评价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地展开,评价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和性。后评价的主要步骤为:

建立后评价机构

确定评价项目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总结与反馈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财务风险管理前做出的风险预测及对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②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③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是对实施风险处理方案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再评价,并与财务风险处理方案实施前指标对比分析偏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通过对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对不合理的指标、方法、决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型。具体来说,通过明确本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企业特点、产业政策、本企业或同行业历史经验,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以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

风险管理论文:风险管理模式在营销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营销风险 风险管理 受险价值VaR 期望短缺ES

论文摘要:营销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贯彻经营过程的始终,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文章在已有营销风险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度量营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企业营销风险提供及时的预警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企业能系统地管理营销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一、引言

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标志着中央企业开始实施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在变化频繁、具有高风险性的市场上生存发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必要的途径之一。企业的效益要在满足消费者的过程中实现,即要在销售中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主体活动,市场营销风险则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是管理的重点,本文借鉴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营销风险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建立VaR和ES方法的营销风险度量分析框架,在实现对各类营销风险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基于风险的绩效考核和业绩评价,系统地管理企业的营销风险。

二、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概述

营销风险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企业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企业微观环境)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对环境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使企业制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与市场发展变化的不协调,从而可能导致营销活动受阻、失败或达不到预期营销的目标等企业承受的各种风险。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对营销风险进行划分,不同的划分适宜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营销风险在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表现在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损失多大等的不确定性。产生营销风险和影响其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管理因素等诸多方面。其中,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是产生风险的外因,企业的营销组织管理因素是内因。

营销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不同,其重点是控制和减少损失。进而增加获利机会。借鉴威廉和汉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可将营销风险管理定义为:通过对营销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低的成本使营销风险导致的各种损失降低到低程度的管理方法。目前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风险评价和营销风险预警管理上,一般通过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处理,得到相应的营销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承受营销风险的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应采取的相应预警控制措施。但目前研究的量化程度和系统性尚有不足,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ERM的核心理念,尝试建立一个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通盘管理,以期为企业的营销风险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

三、风险管理模式

自1955年沃顿商学院的施耐德教授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以来,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经传统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和风险管理。尤其是2004年美国着名的职业机构COSO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提出的风险管理概念、内容、框架构成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风险管理等新理论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企业实践中。

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R-M)是从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体系和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由全体员工实施,包括建立并维护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层面和企业各个流程的层面,执行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管理企业的所有重大风险,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级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在各阶段、各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以保障企业在实现其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市场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构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

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应从独立型向综合型转变,需要各个部门或各职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协调。建立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模式。营销风险管理系统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构建过程与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一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将管理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框架包括四个维度: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其中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系统的核心,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为支持要素。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风险决策的因素,即价格(Price)、偏好(Preference)和概率(Probability)三个基本要素,将整个企业营销面临的各类风险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上述三个要素(3P’s)的均衡,实现企业营销价值创造的化。

1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战略目标。营销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主要是结合企业的风险偏好设置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内部的组织、人员和系统可承受风险的水平和状态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经验。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明确定位。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目标有两个:一是安全性目标,是指在经营实力范围内,设定营销安全指标,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分配、风险配置,从而实现将超过整体经营实力的损失发生概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达到确保企业稳健运营的目标。这是首要的也是初级的目标:二是盈利性目标,是指根据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文秘站:

2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技术流程。风险管理是企业对风险进行的内部审核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技术过程。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技术流程可概括为以下5步:

(1)营销风险定位。营销风险定位应根据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偏好来决定。体现为构建营销评价体系所选择的一系列营销安全性和盈利性指标上。并具体细化

到风险阈值和经济资本的持有水平上。

(2)营销风险识别。按照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的不同风险类别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并分析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营销风险分为营销市场风险、营销信用风险和营销操作风险三个类别。

其中,营销市场风险是指与市场相关的因子不利波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其主要来源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政策、法律、政治、军事、宗教等其它方面的变化等。导致的损失诸如:营销策略难以顺利实施、目标市场缩小或消失、产品难以顺利售出、盈利目标难以实现、企业声誉下降等;营销信用风险是由于企业采取的“先提货。后付款”的信用销售形式引起的,指信用交易的受信方不能正常履约,因而给信用交易的授信方带来损失的风险,多表现为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信用销售合同违约,给赊销企业带来的风险;营销操作风险是与企业营销业务过程相关的不确定性,是企业围绕产品销售、劳务提供及市场份额的争夺,制定信用销售政策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由非市场和信用因素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潜在损失。主要包括流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风险、事件风险和商业风险。

(3)营销风险度量。本文构建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的营销风险度量模型,对上述三类营销风险进行度量。

目前VaR方法已成为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主流方法,受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某已知头寸或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较大可能损失。对于企业的营销风险度量而言,VaR实际上是要回答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企业营销业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带来的最多可能损失是多,少。期望短缺(Expeeted Shortfall,ES),直观上的解释是损失超过VaR的条件期望值,可作为VaR缺陷的补充,进一步加深对尾部风险的认识,更好地处理小概率事件和控制失控所引起的极端超额损失。

对于各类营销风险采取不同的度量方法:对于营销市场风险可采用Risk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价格的VaR值,可以得到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和变动方向:对于营销信用风险可采用Credit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赊销的VaR值,建立信用状况和到期付款情况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受信客户信用变化带来的企业赊销产品价值的变化:对于营销操作风险可采用Delta、EVT等方法。计算出企业营销操作VaR值和超额损失ES值,并以概率分布表示未来一定时间内营销操作风险损失值。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类营销风险,得到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总体营销风险VaR值和ES值。可作为营销风险预警值,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4)营销风险控制。常见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从企业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选择的风险管理策略组合,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对于营销市场风险,集中在环境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的产生、分析和控制策略,正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竞争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导致产品供需变化,使得价格产生波动,为企业带来潜在的损失。商品价格的变动率越大,相应的风险越大,企业须适时地调整营销策略或策略组合以控制风险;对于营销信用风险的控制。着重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技术和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采用“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以企业信用销售之初的新客户接触到货款收回(或变成坏账)的操作过程为主链,按照信用交易发展的时间顺序,将信用管理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分解成四个层面:交易过程、管理环节、技术支持和控制环节。在时间顺序上,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对于营销操作风险的控制,企业主要是通过操作手册或风险清单等进行定性化管理。通过度量由于营销流程中的误差和疏忽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计提相应的经济资本,为业务活动分配资金,更科学合理地指导费用的分配,确保不管公司层面还是业务单元层面都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实现稳健、安全的经营,同时通过分析损失来源和关键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使管理可集中在降低日常损失和提高效率上,并且改进运作过程的质量。

(5)动态监查调整。营销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随时检查管理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并及时反馈,加以调整,根据修正后的资源配置计划,重复上述流程进入下一个管理周期,以保持风险管理系统整个流程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3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基础设施。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两部分:组织架构和信息技术平台,它们为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系统支持。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从整个企业角度出发,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容纳各种风险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风险管理系统。其组织架构由三个层级构成,每个层级都建立并完善授权制度,确定从企业董事会到具体业务部分的明确风险管理职责的责任制度。及时层级——企业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规划和基本方针,对企业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为公司制定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提供重要决策支持与依据,并对企业中的各种风险承担最终责任:第二层级——公司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独立于业务部门,对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设立首席风险管理官(CRO)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较高执行官,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战略要求,传导、落实和执行各项具体风险管理目标,行使风险度量、风险评价、风险报告和风险预警等职能;第三层级——相关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主要涉及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风险经理,对本部门经理和风险管理部双重负责,由风险管理部进行业务指导。部门的风险经理具有自主的对各部门业务风险和资金风险进行管理的权力,负责制定本部门的风险管理细则、办法,组织实施本系统各类风险控制活动,并向风险管理部报告。该组织架构中的所有层级部门在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又通过自上而下决策与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线路贯穿为一个整体,并且在风险管理的系统支持下形成风险管理的动态循环。

营销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为风险管理提供系统支持,包括:营销信息收集系统、营销 风险分析系统和营销风险报告生成系统。其中,营销信息收集系统主要负责集成来自公司外部环境中的风险信息、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信息、来自客户的风险信息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类风险信息;营销风险分析系统主要是通过计量模型算法实现营销风险度量,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价格波动率、各类风险的VAR,值和ES值、风险资本CaR、风险调整收益、情景测试、模拟测试等;营销风险报告生成系统主要是根据不同层级管理者的需求,将风险分析的结果按照规定生成不同级别的风险报告,为公司各层级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相关的风险分析支持。

4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对营销风险管理系统能否成功实施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文化、价值取向、管理风格、沟通等,而其中文化因素尤为突出。可以说。

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决定了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因此,风险管理不仅需要从组织、流程、技术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更需要从文化等内部环境因素方面去培育和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将全员风险管理融于企业文化之中,在内部管理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训和传播。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挂钩。目前,国际上流行使用一种叫做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方法(Risk Adi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来进行业绩评估。该方法使管理者能够根据交易所冒的风险来调整相应的获利状况,还可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道德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被银行、企业广泛采用,使风险管理意识融入企业的战略决策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企业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提供适宜的内部环境。

五、结束语

本文在已有营销风险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尝试构建包括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度量营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该方法可以用货币计量单位的具体数值来表示企业营销风险的核心——潜在损失值,提高了企业风险的量化水平,更好地为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结合营销风险管理的框架,以期有效提高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水平及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益。

风险管理论文: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摘要:近10多年来,我国正兴起一股智能建筑热,但是红火兴旺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文章主要分析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讨论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提出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其中包括采取的组织措施,对项目全部风险实施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

关键词:智能建筑 智能化工程 风险 项目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信息化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10多年来,我国也兴起一股智能建筑热,智能建筑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在一些大中城市,如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尤其发展迅猛,其发展之迅速和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它并未因房地产市场的整顿而有所收敛,反而从社会变革和广度上更加加速地发展。

虽然这股热潮是国内外楼宇采用智能化管理趋势的必然反映,但是我们也应正视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并不风平浪静,红火兴旺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当前,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高是个不争的事实,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技术越新、越复杂,其风险程度就越高。尽管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总们为了提高楼盘的亮点、品位和售价,拼命鼓吹其楼盘的智能化程度,并不惜重金投到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上,但的实际结果却差强人意,严酷的事实与老总们的愿望大相径庭。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包括智能建筑在内的所有与信息化有关的工程项目成功率不到30%,大约有70%以上的工程项目超出预定的开发周期,功能和性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大型项目平均超出计划交付时间20%-50%,90%以上的软件项目开发费用超出预算,并且项目越大,超出项目计划的程度越高。吃一堑长一智,随着对智能建筑工程项目混乱局面的研究分析,深入总结经验教训,人们提出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专业监理体制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其中包括了风险管理的概念。

1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分析

不同类型的项目有不同的风险,相同类型的项目根据其所处的环境、项目客户与项目团队以及所采用的技术与工具的不同,其项目风险也是各不相同的。

总的来说,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1.1 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较大最可怕的风险,如果项目不可行、立项错误,造成根基不稳,就会全盘皆输,项目失败早成定局。项目决策风险包括高层战略风险,如指导方针、战略思想可能有错误而造成项目目标错误;环境调查和市场预测的风险;投标决策风险,如错误的项目选择,错误的投标决策、报价等。

1.2 行为主体风险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行为主体产生的风险也是常见的项目风险来源之一。如业主和投资者项目资金准备不足,项目仓促上马,支付能力差,改变投资方向,违约不能完成合同责任等产生的风险;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技术及管理能力不足,不能保障安全质量,无法按时交工等产生的风险;项目管理者和监理工程师的能力、职业道德、公正性差等产生的风险等。

1.3 软件危机风险

软件是保持和增强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竞争力的基础,其好坏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性技术因素。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3.1 用户需求不明确、变更过多

在智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软件开发出来之前,不少用户也不很清楚应用软件的具体需求。用户常常在项目开始时只有一些初步的功能要求,没有明确的想法,也提不出确切的需求。随着系统实施的进展,系统开始展现功能的雏形,用户对系统的了解也逐步深人,用户的思路不断地被激发,不断涌现出新的功能的想法,就要求对以前提出的需求进行改动,应用软件的程序、界面以及相关文档需要经常修改。用户变更,软件修改,而且在修改过程中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才会被发现,导致软件开发失败。

1.3.2 软件成本日益增长

20世纪50年代,软件成本在整个计算机系统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为10%-20%。但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成本日益增长。相反,计算机硬件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价格却不断下降。这样一来,软件成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软件成本所占的比例增长到50%,90年代达到85%左右。

1.3.3 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由于软件是逻辑、智力产品,软件的开发需建立庞大的逻辑体系,这是与其他产品的生产不一样的。例如:工厂里要生产某种硬件设备,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以要工人加班或者实行“三班倒”,而这些方法都不能用在软件开发上。因为软件系统的结构很复杂,各部分附加联系极大,盲目增加软件开发人员并不能成比例地提高软件开发能力。相反,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加,人员的组织协调、通信、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将更为严重。历史上有关软件开发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之后,由于离预定目标相差甚远不得不宣布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

1.3.4 软件质量差

软件项目即使能按预定日期完成,质量却不尽人意,程序的一些微小错误可以造成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灾难性的后果。在“软件作坊”里,由于缺乏工程化思想的指导,程序员几乎总是习惯性地以自己的想法去代替用户对软件的需求,软件设计带有随意性,这是造成工程项目不能今人满意的重要因素。

1.3.5 软件维护困难

正式投入使用的软件,总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错误,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软件就会出现故障,因此需要维护。但是,由于软件开发过程随意性很大,没有完整的真实反映系统状况的记录文档,给软件维护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特别是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原来的开发人员可能因各种原因已经离开原来的开发组织,使得软件几乎不可维护。对一个复杂的逻辑过程,哪怕做一项微小的改动,都可能引入潜在的错误,常常会发生“纠正一个错误带来更多新错误”的问题。

1.4 项目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风险包括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如项目计划的时间、资源分配(包括人员、设备)、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技术(流程、规范、工具等)的采用以及外包商的管理等,因项目计划不周、制度缺乏、经营不善、技术落后、用人不当、沟通不畅、楼盘滞销等项目管理混乱而造成的风险。

1.5 项目组织风险

组织风险中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项目决策时所确定的项目范围、时间与费用三个要素之间的矛盾。三要素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合理的匹配必然导致项目执行的困难,从而产生风险。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资源不足或资源冲突方面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如人员到岗时间、人员知识与技能不足等。组织中的团队精神和文化氛围同样会导致一些风险的产生,如团队协同合作和人员激励不当导致内部不团结、人员离职等。

1.6 外部环境风险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指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以及与项目相关的规章或标准的变化;组织中雇佣关系的变化,如公司并购、自然灾害,主体(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等产生的风险。这类风险因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对其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

1.7 风险按其影响结果分类

风险管理有时要求按风险对目标的影响来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它体现的是风险作用的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1)工期风险:如造成局部的(工程活动、分项工程)或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不能及时竣工验收;

(2)费用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成本超支、投资追加、收入减少等;

(3)质量风险:包括材料、工艺、工程等不能通过验收,工程试运行不合格,经过评价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或要求;

(4)生产能力风险: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

(5)市场风险:工程建成后产品达不到预期的市场份额,销售不足,没有销路,没有竞争力;

(6)信誉风险:可能造成对企业的形象、信誉的损害;

(7)伤亡损失风险:人身伤亡以及设备的损坏;

(8)法律责任风险:因被起诉而要承担相关法律的或合同的责任。

2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所以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后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必须重视风险管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2.1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超越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风险的普遍性表现在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存在着风险,特别是像智能建筑工程这样的高科技项目,把先进复杂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自始至终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消除风险。

2.2 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风险发生的偶然性表现在任何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风险发生的必然性是指虽然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的迅猛发展。

2.3 风险的可变性

项目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各种风险在性质和数量上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可以规避,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2.4 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一般项目,特别是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要求高、周期长、技术新、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3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虽然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多多,不过,人们也无须过分地恐惧风险,只要掌握风险发生的因果关系,风险是可以管理,并得到控制的。关注项目风险,掌握风险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从项目组织、职责、流程与制度上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机制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前提与保障。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为了好地达到项目目标,识别、分配、应对、减少和避免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结束,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实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积累经验和教训;二是对全部风险的管理;三是多方位的管理;四是的组织措施。

3.1 风险管理的任务

由于风险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因而风险管理是持续的过程,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基于风险的决策机制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风险管理规则、明确风险管理岗位与职责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同时,不断丰富风险数据库、更新风险识别检查列表、注重项目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更是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源泉。一般,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方面:

3.1.1 预报预防

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对策,包括项目投保等措施,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风险预报预防工作是项目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任务,预防措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风险发生的机率和风险损失的大小。

3.1.2 防范控制

无论预防措施做得有多么周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总是难以避免的。当风险发生时要进行有效控制,防范风险损失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大。在风险状态下,依然必须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如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保障完成预定的目标,防止项目中断和成本超支,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对已发生和还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

3.1.3 积极善后

在风险发生后,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要迅速及时地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尽量降低风险损失和弥补风险损失,并争取获得风险的赔偿,如向保险单位、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损失。

3.2 风险管理的组织

风险管理组织主要指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组织结构,即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领导人员。没有一个健全、合理和稳定的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进行。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具体如何设立、采取何种方式、需要多大的规模等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项目风险存在于项目的所有阶段和方面,因此风险管理职能必然是分散于项目管理的所有方面,管理班子的所有成员都负有一定的风险管理责任。如果因此而无专人专职对风险管理负起责任,则风险管理就要落空。因此,风险管理职能的履行在组织上具有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特点。

此外,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技术和组织上的复杂程度、风险的复杂和严重程度、风险成本的大小、上级管理层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国家和政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等因素都对风险管理组织有影响。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最上层应该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该负起风险管理的领导责任。项目经理之下可设一名风险管理专职人员,帮助项目经理组织和协调整个项目管理班子的风险管理活动。

至于项目风险分析人员,应由有技术、经济、电脑和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士来担任。若无合适人选,可以从外面请人。从外面请人的优点是容易使风险分析做得更客观、更公正。无论何种情况,项目管理班子成员都要参与风险分析过程。这样既可保障风险分析做得合理,又能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对风险分析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3.3 风险管理的方法

众所周知,当某一危机发生时,通常不仅会显而易见地威胁到项目的成功,而且还会产生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轰动效应,有时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危机在众目睽睽、议论纷纷之下,会受到整个项目团队的极大重视。和处理危机事件不同,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好的风险管理往往是默默无闻地进行的。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丝不苟、计划有序、贯穿始终的风险管理,即采取的组织措施,对工程项目全部风险实施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

当风险管理非常有效时,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什么大的问题,对于存在的少数问题来说,它也会得到更加迅速的解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要说明一个智能建筑工程新项目的顺利开发是由于好的风险管理所致还是运气所致,可能是很困难的,但项目团队总会知道,他们的项目正是由于好的风险管理而运转得更好。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3.3.1 风险识别

它是风险管理的及时步,即预测和识别出项目目标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并予以分类。对项目风险的管理首先必须明确项目都存在哪些风险,—般是根据项目的性质,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以及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预测识别风险。

风险预测和识别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数据收集、分听、整理和预测,要重视经验在预测中的特殊作用(即定性预测)。为了使风险识别做到、完整和有系统性,应从风险管理的目标出发,通过风险调查、信息分析、专家咨询及实验论证等手段,对项目风险进行多维分解,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从而认识风险,形成风险清单列表。

3.3.2 风险分析

确定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列表之后,接下来就要搞清楚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性质,即进行风险分析。这一步骤将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其潜在的影响。它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对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如经济损失量、工期迟延量等,评价所有风险的潜在影响,得到项目的风险决策变量值,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般只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项目风险进行量化估计,评估风险及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评价项目可能产生的结果范围。这里要注意三个概念。

(1)风险损失量:即风险对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小。如果损失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估计,可以将损失量分解为更小部分再评估它们。风险损失量可用数值表示,即将损失重大小折算成对影响计划完成的时间表示;

(2)风险概率:它是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百分比表示,是一种主观判断;

(3)风险量:它是指项目风险危害程度,计算公式为:风险量=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量

如:某一风险概率是25%,一旦发生会导致项目计划延长4周,因而,风险量=25%*4周=1周。

3.3.3 风险防范计划

完成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后,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项目的冲击,因而可以对风险排序。然后可以根据风险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即风险防范对策。制定风险防范对策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基本对策有三种形式: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总的目标是减小风险的潜在损失。风险防范对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项目开发方案。对于应“规避”或“转移”的风险在项目策略与计划时必须加以考虑。

3.3.4 风险控制对策

风险控制是对使风险损失趋于严重的各种条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而避免或减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各种潜在的损失。风险控制对策有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形式。风险回避对策经常是一种规定,如禁止某项活动的规章制度,损失控制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损失控制方案的内容包括:制定安全计划、评估及监控有关系统及安全装置、重复检查工程建设计划、制定灾难计划、制定应急计划等。

3.3.5 风险自留对策

风险自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性管理技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自留对策分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计划性风险自留是指风险管理人员有意识地不断地降低风险的潜在损失。非计划性风险自留是指当风险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项目风险的存在,因而没有处理项目风险的准备,被动地承担风险,此时的风险自留是一种非计划风险自留。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减少风险识别失误和风险分析失误,从而避免这种非计划风险自留。

3.3.6 风险转移对策

(1)合同转移:是指用合同规定双方风险责任,从而将风险本身转移给对方以减少自身的损失。因此合同中应包含责任和风险两大要素;

(2)项目投保:是风险管理计划中的最重要的转移技术,目的在于把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大部分风险作为保险对策,以减轻与项目实施有关方的损失负担和可能由此产生的纠纷。付出了保险费,在项目受到意 外损失后能得到补偿。项目保险的目标是的工程保险费和最理想的保障。

确定风险防范对策后,就可编制风险管理计划,它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应对的责任人、风险防范对策、行动计划及处理方案、应急计划、项目保险安排等等。

3.3.7 风险监控管理

由于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种风险在性质和数量上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因此,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时刻监控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

风险监控主要任务是采取应对风险的纠正措施以及风险管理计划的更新。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其一是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变化,衡量风险减缓计划需求;其二是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计划,并对已发生的风险及其产生的遗留风险和新增风险及时识别、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已发生过和已解决的风险也应及时从风险监控列表调整出去。

最有效的风险监控工具之一就是“前10个风险列表”,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风险监控活动,是按“风险值”大小将项目的前10个风险作为控制对象,密切监控项目的前10个风险。每次风险检查后,形成新的“前10个风险列表”。

3.3.8 风险管理检查

风险管理检查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检查以上几个步骤的实施情况,包括风险管理计划执行情况及保险合同执行情况,以实践效果评价风险防范对策效果。另还需确定在条件变化时的风险处理方案,检查是否有被遗漏的风险项目,对新发现的风险项目应及时提出对策。

风险管理论文: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梳理

[论文关键词]风险管理 理论框架 实践经验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进行梳理,归纳主流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引 言

企业风险管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型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现实选择。美国世通公司与安然公司丑闻事件、日本住友巨亏事件、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中国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事件相继发生后,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日益重视企业的风险控制。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实施以及中国《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表明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对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与防范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据普华永道2004年对世界上1400个大中型公司的CEO进行的调查结果看,接近四分之三的企业已经建成或部分建成风险管理体系,实施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航油巨亏事件发生后,我国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得到各方重视。国资委研究出台了《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并拟将风险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

2 企业风险管理主流理论框架

国际上主流的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包括美国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我国国资委《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澳新标准等。

2.1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COSO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管理组织,它于2004年9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目前美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参照性标准。该框架的本质是建立一个各方通用的共同语言,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南。它通过风险组合观点,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风险与风险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并从业务单元层面和公司内部各个实体层面决定风险组合。该框架包含四个目标(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和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并考虑了一个组织内部所有层面的活动(公司层面、职能部门、事业部、分公司等业务单元和子公司)。

2.2 澳新企业风险管理标准

澳新标准是由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联合标准委员会于2005年9月,澳新标准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逻辑和系统的方法,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基础、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与协商、沟通与评价等,穿插于公司各个业务活动、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使得公司能够达到损失最小化和机遇较大化。

2.3 国资委《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

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借鉴了美国COSO内控框架、COSO风险管理框架、萨班斯法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发表的国家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英国风险管理标准、英国公司治理法典、新加坡上市公司治理法规等,又考虑了我国公司治理法规等现有规定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归纳起来,《指引》包括了三大部分和八个方面具体内容。三大部分是: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文化。其中,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文化包括风险管理文化的目标、内涵和培育方法。这三大部分及其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国资委风险管理指引。

3 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和经验

风险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落实到位是关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中航油事件”、“世通事件”充分体现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总结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经验,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经验:

(1)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有效贯彻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保障。许多成功实施风险管理的大企业都在董事会下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兼任委员会主席。此外,这些公司大多还设立了首席风险官,对风险管理进行集权管理,以增强风险管理机构的性。实践表明,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利于充分整合和调配企业资源,确保既定的风险管理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力执行,促进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2)加强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国际上成功企业在保障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执行的时候,大都注重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都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直接工作,不受公司执行层的影响。这样就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整个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独立性,以确保能够客观、公正地审视公司的风险。同样,这些公司还注重对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审计,成立了独立的、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进行负责,保障了对风险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保障其能向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供独立客观的风险控制改进建议,如意大利的爱迪森集团公司。此外,在这些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中,明确要求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或外部的风险管理专家和审计专家,以确保对公司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

(3)注重对风险的量化评估,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作用的必然要求。国际上,如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企业,非常重视对企业面临风险的量化评估,注重借鉴和吸收金融、保险领域对于企业风险量化描述的方法和手段。这有利于提高风险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提升了风险管理体系执行科学性。要做到风险相对精准的量化描述,就需要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这些公司非常重视对于在风险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关键的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特别注重专业审计人才和风险精算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任用,从而为、科学地认识和管理风险奠定了人才基础。

(4)构筑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提升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可以让风险管理部门尽快地掌握企业各个环节的风险苗头。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行长可以通过“集中风险监控系统”显示出来的风险分布图、当前热点风险事件等来及时、直观地掌握企业目前所处的风险状态。这样的工具对于提高企业经营者对风险的感知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还可以成为风险应对的支撑工具和平台,这一特点在国外一些能源供应企业和公共产品提供商的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平台中已经得到体现。

(5)坚持风险管理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是确保风险管理发挥实效的一项重要原则。风险管理独立性是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性的根本保障,要求有独立的机构、人员,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独立客观的识别、度量和控制。同时,国际上成功实施风险管理的大企业,大都在保障独立性的前提下,注重保持风险管理的适度开放性。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通过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努力做到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整合,实现风险管理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企业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客户和同业竞争。

(6)坚持统一性和差别化的统一,是提升风险管理效果的现实要求。国际上大型企业实施风险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大型企业管理的理念、战略应当是统一的,企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多大的风险、追求什么样的风险收益配比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任何部门和业务都应贯彻这个原则。但经营领域的广泛性、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做到风险管理的统一性和差别化的统一。

风险管理论文:浅谈风险管理模式在营销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营销风险 风险管理 受险价值VaR 期望短缺ES

论文摘要:营销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贯彻经营过程的始终,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文章在已有营销风险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度量营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企业营销风险提供及时的预警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企业能系统地管理营销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一、引言

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标志着中央企业开始实施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在变化频繁、具有高风险性的市场上生存发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必要的途径之一。企业的效益要在满足消费者的过程中实现,即要在销售中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主体活动,市场营销风险则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是管理的重点,本文借鉴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营销风险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建立VaR和ES方法的营销风险度量分析框架,在实现对各类营销风险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基于风险的绩效考核和业绩评价,系统地管理企业的营销风险。

二、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概述

营销风险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企业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企业微观环境)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对环境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使企业制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与市场发展变化的不协调,从而可能导致营销活动受阻、失败或达不到预期营销的目标等企业承受的各种风险。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对营销风险进行划分,不同的划分适宜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营销风险在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表现在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损失多大等的不确定性。产生营销风险和影响其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管理因素等诸多方面。其中,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是产生风险的外因,企业的营销组织管理因素是内因。

营销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不同,其重点是控制和减少损失。进而增加获利机会。借鉴威廉和汉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可将营销风险管理定义为:通过对营销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低的成本使营销风险导致的各种损失降低到低程度的管理方法。目前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风险评价和营销风险预警管理上,一般通过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处理,得到相应的营销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承受营销风险的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应采取的相应预警控制措施。但目前研究的量化程度和系统性尚有不足,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ERM的核心理念,尝试建立一个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通盘管理,以期为企业的营销风险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

三、风险管理模式

自1955年沃顿商学院的施耐德教授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以来,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经传统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和风险管理。尤其是2004年美国著名的职业机构COSO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提出的风险管理概念、内容、框架构成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风险管理等新理论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企业实践中。

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R-M)是从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体系和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由全体员工实施,包括建立并维护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层面和企业各个流程的层面,执行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管理企业的所有重大风险,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级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在各阶段、各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以保障企业在实现其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市场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构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

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应从独立型向综合型转变,需要各个部门或各职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协调。建立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模式。营销风险管理系统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构建过程与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一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将管理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框架包括四个维度: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其中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系统的核心,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为支持要素。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风险决策的因素,即价格(Price)、偏好(Preference)和概率(Probability)三个基本要素,将整个企业营销面临的各类风险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上述三个要素(3P's)的均衡,实现企业营销价值创造的化。

1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战略目标。营销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主要是结合企业的风险偏好设置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内部的组织、人员和系统可承受风险的水平和状态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经验。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明确定位。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目标有两个:一是安全性目标,是指在经营实力范围内,设定营销安全指标,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分配、风险配置,从而实现将超过整体经营实力的损失发生概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达到确保企业稳健运营的目标。这是首要的也是初级的目标:二是盈利性目标,是指根据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重新分配经营资源(人、物、资金),以实现向收益性高的领域投入更多资源,达到提高收益和效率的目标。这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阶段目标,也是营销风险管理的高级目标。安全目标是盈利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盈利能力的提高与利润的积累又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营销安全系数。

2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技术流程。风险管理是企业对风险进行的内部审核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技术过程。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技术流程可概括为以下5步:

(1)营销风险定位。营销风险定位应根据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偏好来决定。体现为构建营销评价体系所选择的一系列营销安全性和盈利性指标上。并具体细化到风险阈值和经济资本的持有水平上。

(2)营销风险识别。按照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的不同风险类别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并分析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营销风险分为营销市场风险、营销信用风险和营销操作风险三个类别。

其中,营销市场风险是指与市场相关的因子不利波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其主要来源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政策、法律、政治、军事、宗教等其它方面的变化等。导致的损失诸如:营销策略难以顺利实施、目标市场缩小或消失、产品难以顺利售出、盈利目标难以实现、企业声誉下降等;营销信用风险是由于企业采取的“先提货。后付款”的信用销售形式引起的,指信用交易的受信方不能正常履约,因而给信用交易的授信方带来损失的风险,多表现为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信用销售合同违约,给赊销企业带来的风险;营销操作风险是与企业营销业务过程相关的不确定性,是企业围绕产品销售、劳务提供及市场份额的争夺,制定信用销售政策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由非市场和信用因素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潜在损失。主要包括流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风险、事件风险和商业风险。

(3)营销风险度量。本文构建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的营销风险度量模型,对上述三类营销风险进行度量。

目前VaR方法已成为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主流方法,受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某已知头寸或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较大可能损失。对于企业的营销风险度量而言,VaR实际上是要回答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企业营销业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带来的最多可能损失是多,少。期望短缺(Expeeted Shortfall,ES),直观上的解释是损失超过VaR的条件期望值,可作为VaR缺陷的补充,进一步加深对尾部风险的认识,更好地处理小概率事件和控制失控所引起的极端超额损失。

对于各类营销风险采取不同的度量方法:对于营销市场风险可采用Risk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价格的VaR值,可以得到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和变动方向:对于营销信用风险可采用Credit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赊销的VaR值,建立信用状况和到期付款情况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受信客户信用变化带来的企业赊销产品价值的变化:对于营销操作风险可采用Delta、EVT等方法。计算出企业营销操作VaR值和超额损失ES值,并以概率分布表示未来一定时间内营销操作风险损失值。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类营销风险,得到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总体营销风险VaR值和ES值。可作为营销风险预警值,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4)营销风险控制。常见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从企业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选择的风险管理策略组合,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对于营销市场风险,集中在环境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的产生、分析和控制策略,正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竞争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导致产品供需变化,使得价格产生波动,为企业带来潜在的损失。商品价格的变动率越大,相应的风险越大,企业须适时地调整营销策略或策略组合以控制风险;对于营销信用风险的控制。着重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技术和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采用“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以企业信用销售之初的新客户接触到货款收回(或变成坏账)的操作过程为主链,按照信用交易发展的时间顺序,将信用管理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分解成四个层面:交易过程、管理环节、技术支持和控制环节。在时间顺序上,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对于营销操作风险的控制,企业主要是通过操作手册或风险清单等进行定性化管理。通过度量由于营销流程中的误差和疏忽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计提相应的经济资本,为业务活动分配资金,更科学合理地指导费用的分配,确保不管公司层面还是业务单元层面都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实现稳健、安全的经营,同时通过分析损失来源和关键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使管理可集中在降低日常损失和提高效率上,并且改进运作过程的质量。

(5)动态监查调整。营销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随时检查管理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并及时反馈,加以调整,根据修正后的资源配置计划,重复上述流程进入下一个管理周期,以保持风险管理系统整个流程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3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基础设施。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两部分:组织架构和信息技术平台,它们为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系统支持。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从整个企业角度出发,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容纳各种风险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风险管理系统。其组织架构由三个层级构成,每个层级都建立并完善授权制度,确定从企业董事会到具体业务部分的明确风险管理职责的责任制度。及时层级——企业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规划和基本方针,对企业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为公司制定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提供重要决策支持与依据,并对企业中的各种风险承担最终责任:第二层级——公司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独立于业务部门,对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设立首席风险管理官(CRO)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较高执行官,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战略要求,传导、落实和执行各项具体风险管理目标,行使风险度量、风险评价、风险报告和风险预警等职能;第三层级——相关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主要涉及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风险经理,对本部门经理和风险管理部双重负责,由风险管理部进行业务指导。部门的风险经理具有自主的对各部门业务风险和资金风险进行管理的权力,负责制定本部门的风险管理细则、办法,组织实施本系统各类风险控制活动,并向风险管理部报告。该组织架构中的所有层级部门在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又通过自上而下决策与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线路贯穿为一个整体,并且在风险管理的系统支持下形成风险管理的动态循环。

营销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为风险管理提供系统支持,包括:营销信息收集系统、营销风险分析系统和营销风险报告生成系统。其中,营销信息收集系统主要负责集成来自公司外部环境中的风险信息、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信息、来自客户的风险信息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类风险信息;营销风险分析系统主要是通过计量模型算法实现营销风险度量,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价格波动率、各类风险的VAR,值和ES值、风险资本CaR、风险调整收益、情景测试、模拟测试等;营销风险报告生成系统主要是根据不同层级管理者的需求,将风险分析的结果按照规定生成不同级别的风险报告,为公司各层级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相关的风险分析支持。

4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对营销风险管理系统能否成功实施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文化、价值取向、管理风格、沟通等,而其中文化因素尤为突出。可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决定了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因此,风险管理不仅需要从组织、流程、技术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更需要从文化等内部环境因素方面去培育和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将全员风险管理融于企业文化之中,在内部管理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训和传播。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挂钩。目前,国际上流行使用一种叫做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方法(Risk Adi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来进行业绩评估。该方法使管理者能够根据交易所冒的风险来调整相应的获利状况,还可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道德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被银行、企业广泛采用,使风险管理意识融入企业的战略决策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企业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提供适宜的内部环境。

五、结束语

本文在已有营销风险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尝试构建包括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度量营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该方法可以用货币计量单位的具体数值来表示企业营销风险的核心——潜在损失值,提高了企业风险的量化水平,更好地为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结合营销风险管理的框架,以期有效提高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水平及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益。

风险管理论文:关于我国企业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 风险管理 构建模型 目标

【论文摘要】 本文从风险管理的内涵出发,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探索经验,指出应采取谨慎的态度,构建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科学务实的风险管理模型。

一、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ERM)这一概念由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

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于2003年提出。根据COSO的定义,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process)。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首先,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企业的各种管理和经营活动之中;其次,它的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各种来源的风险整体;再次,它的执行主体涉及企业各个层级的员工和部门;,它的目标是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同时为企业寻找的风险、收益平衡点,最终的目的是提升股东短期或长期的价值。

二、如何构建科学务实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型

(一)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由此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连续的管理方案和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下面三个层次的内容:及时层是企业的目标;第二层是风险管理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第三层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子公司。风险管理的要素都是为企业的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在企业目标的指引下从以上八个管理要素出发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框架的各个方面围绕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互相联系。这种多维立体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深入地理解控制和管理对象,分析解决控制中存在的复杂问题。

(二)构建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科学务实的风险管理模型

在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模型的具体操作实践中,应根据各个企业的经营风格和企业文化,构建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模型。在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采取谨慎性原则,以保守的态度对各类风险进行管理,并围绕风险管理目标,针对企业各项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首先是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机构,该委员会负责制定整个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及考察与这些策略相关的企业业绩。而该委员会由来自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的专家组成,独立于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其次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流程。风险管理不仅仅是根据风险分析评价结果,权衡成本与效益,确定风险承受度,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重要的是持续关注风险,加强监督力度,做好信息分析和优化。再次是以培训为起点,开展全员风险管理教育,使风险管理融入全员的日常工作中,培育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如图1)。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在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其一,注重人的因素,把人管好,选好和用好。坚持以经营业绩能力和优良表现作为用人的原则。其二,要特别关注行业风险和经济风险。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看主营业务是否符合产业优势;如果不符合产业优势,在重点关注行业风险的同时要寻求发展的利润增长点;有怎样的具体落实措施。其三,要管住投资。总体而言宜守。凡要投资,必须考虑三个条件:一是值不值得去做,即做好投入产出情况即利润的分析;二是能不能做,即我们有没有能力做,有多大的能力去做;三是要不要马上做,即把握好时机的选择。其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强调令行禁止,企业做大做强就要按章办事,讲究办事程序,体现集体领导,切忌一个人说了算。

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中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不相适应

我国企业在目标的制定上有一个很大弊端就是急于求成,希望以最快的方式获得回报,致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受过多自身不可承受的风险,同时缺乏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导致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敏感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有的企业甚至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时毫无应对措施,导致巨额损失。

(二)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短缺,而风险管理又是一项难度大、专业性强的工作,因此要培养大批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的风险管理人才,尚需时日。很多企业往往选择风险管理外包的方式来缓解本企业该类人才不足现象,这种做法容易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应注意防控。

(三)体系缺乏有效性检验

在衡量企业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时,要将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检验与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对接,使其与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相挂钩。由于缺乏风险管理绩效考核体系量化评价标准的数据基础,导致体系有效性检验不到位。

风险管理论文:浅析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

【论文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风险管理 引致信用风险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学费制度正是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特征的体现,国家助学贷款是学费制度的衍生。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风险管理,使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既不是公共产品,也不是私人产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效用外溢性,不能由市场提供,应由政府参与提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的学费制度正是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特征的体现。收费制度的实施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交不起学费的问题,为此,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国家助学贷款的高风险性迫使商业银行“惧贷”、“拒贷”和“停贷”,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较大瓶颈之一。因此,有必要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风险管理,使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一、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贫困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商业性贷款,财政向借款人在校期间全额贴息,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可见,国家助学贷款既不是政策性贷款,也不纯粹是金融机构的普通商业性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即在毕业后6年内(含2年的宽限期和4年的还款期)还清贷款本息。贷款额度按照每人每学年较高不超过6000元的标准,具体额度由借款人所在学校确定。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不上浮。尽管国家助学贷款通过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制约着国家、银行、高校、贫困大学生四者的选择空间,并约束着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国家助学贷款中的种种风险和交易费用,然而仅从信用风险来看,据不统计,在开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中,已进入还款期的学生违约率达到了20%;连续90天以上违约的人数已达16.7%,从而迫使商业银行“惧贷”、“拒贷”和“停贷”,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有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两大类。

(一)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

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经济体制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引致信用风险。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在:

1.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评估体系缺乏。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大于生命。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更是一种信用。但目前,我国还是“非征信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商业银行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用风险信息,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现有的会计、审计等信息中介机构独立反映贷款人财务风险信息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现象;还没有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具体到国家助学贷款上,由于缺乏能反映个人信用的相关资料,缺乏对现有个人信用资料进行科学评估和查询的系统,导致银行和借款学生间信息不对称,银行在贷款发放时就面临较大的违约隐患;国家助学贷款采用无担保的信用方式,信用贷款按照资产风险分类属于高风险资产,风险系数。因此,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很大。

2.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国家助学贷款现行的基本政策是:由国有商业银行采用无担保的信用方式向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贷款;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借款人享受利息补贴,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将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贷款利息则全部自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治理,虽然国有股独大,但是现代公司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追求利润较大化,而国家助学贷款体现的社会公益性通过行政手段转嫁到国有商业银行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体制风险,尽管国家财政进行了四年贴息。

3.国家助学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当国家基准利率调高的情况下,或者宏观经济形势过热,通货膨胀发生,CPI大于基准利率时,商业银行贷出去的助学贷款即使本息能够按期收回,银行资产也严重缩水了。因此,商业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也较大。

4.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引致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表明,毕业生一旦开始还款,时限则为4年,如果本科四年借款的总额为24000元,则每年的还款金额至少在6000元之上(还不包括利息),相当于2008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水平29229元的20.5%,远高于新加坡的10%、澳大利亚的3%~6%和瑞典的4%。按照国际通行口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也同时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建立在学生未来收入流预期基础上的信用,而未来收入流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由于缺少家庭背景,靠自己找到一份条件比较好的工作难度很大。大学生刚毕业工资水平不高,除去生活必需费用外所剩无几,这给他们还款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都导致其还款率低,引致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

(二)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内在风险

内在风险是指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内在风险主要是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在转轨时期助学贷款公司特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

1.外在风险内在化。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具有社会公益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社会公益性主体错位,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本位意识不强,虽然政府宏观层面对风险监管和防范重视,而微观银行企业还是被动式风险管理,因而管理风险仍然存在。

2.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现代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内部控制不仅要求现代银行企业建立内部制度政策与程序,还要检查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是否得到了遵守。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一方面控制不足,表现为内控制度与管理部门衔接不充分;一方面控制分散,缺少整合性。在风险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有能力承担起有效管理银行风险的职责。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分布区域广,批量大,就业不理想,工作地址频繁变动,贷后管理、贷款催收等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催收主要靠长途电话和特快专递方式,收回一笔贷款往往要增加几十元的电话费、邮寄费等额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拖欠或逃避银行债务,从而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导致交易费用巨大,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降低。因此,国家助学贷款的操作风险较大。

3.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风险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现代银行企业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建立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总之,把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分内,外两个方面并分析其成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进而进行风险管理。

二、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缺陷

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表现在:及时,信用风险预防制度不健全。信用风险预防制度的规定零散,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其作用非常有限;有些风险防范措施,特别是其中较有约束的措施都还未能落实或没有条件落实;对信用助学贷款,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多依据的是现有的《消费信贷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规,在具体操作时无章可循,特别是当贷款学生违约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如,助学贷款制度中规定,不能及时偿还助学贷款的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新闻媒体和高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上公布其姓名。而对于主办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来说,也没有风险控制的任何措施。这样的一种制度设计,违约成本明显过低。对于贷款学生来讲,在媒体上公布姓名与偿还上万甚至几万的助学贷款相比,放弃偿还助学贷款似乎容易成为他们的选择。第二,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无利不起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额度几乎都满足不了盈利性强的品质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品质的担保贷款,心中哪还有无任何抵押与担保、靠未来工作都不确定的个人信用的贷款基准利率不上调的助学贷款。第三,风险补偿专项基金负担分配不合理。助学贷款新规定初步提出了建立国家助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政府和学校各负担50%,以此来弥补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提高商业银行的积极性。这一规定应该说在保障银行利益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贷款经办行的积极性。这种风险补偿机制的实质是由财政和高校对经办银行因贷款发生坏帐造成的损失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种规定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财政来进行补偿理所当然,因为作为种政策性贷款,本来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补贴,其他的政策性贷款也都是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的;由高校来进行补偿则不太适宜,高校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公共机构,不适宜承担这种政策性贷款的补贴,学生毕业后,高校也无法控制和影响他们还款,却要为他们欠还款承担责任,这缺乏公平性,影响高校配合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在损失补偿方面,虽然政策规定呆账贷款税前予以核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银行呆账损失,但仍然挤占了商业银行利润,因为大部分贷款损失未予以补偿。

三、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框架有三个维度,及时维度是管理目标;第二维度是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管理层级。管理目标有4个,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管理层级包括整个管理对象的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4个目标服务的;管理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蕴涵的风险管理新理念,是当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新趋势。风险管理是全程、立体、动态、计量的风险控制。符合国情的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目前应重点做以下工作:

1.严格防范风险。贷前,学生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应仔细调查辖区申助学贷款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贷中,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学习不努力,有记过处分及退学等情况的学生及时通知经办银行;贷后,加强毕业生还款追踪工作,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体系,同时通过个人征信系统,影响其以后在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2.建立健全个人资信征询系统。银行根据完善的个人信用系统,查询客户信用的历史记录、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取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评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有效的防范和消除信贷风险。

3.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失信惩戒制度。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应借助高院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将贷款学生的基本情况记录在案,一旦违约并经证实确系恶意违约,即将此记录转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黑名单,全国任一金融营业网点都可查询。那么,其以后请贷款等金融活动就要受到此“信用污点”的影响,很难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打交道。对违约人来说,此终生陪伴的信用污点具有很大的威慑力。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人信用法律法规,建立社会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对于失信的惩罚机制,对于失信的败德行为予相应的惩罚和制约。

4.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根据200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目前,华安财产保险公司率先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当贷款学生事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连续三个月(或累计六个月)未履行还款义务,保险公司对银行的这部分贷款进行赔付。

5.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国家担保制度。政府应建立专门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用于补贴那些为此而出现较大亏损的金融机构。

试论《新巴塞尔协议》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金融趋于全球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差距和诸多矛盾,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机遇和挑战。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作为现代国际统一银行管理标志的《巴塞尔协议》,在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4年6月,《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巴塞尔协议》主要的新规定;指出了《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实施新协议的障碍与途径;并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走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当今社会,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金融的地位与作用亦日益突出,金融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的同时,其风险也在不断地积累并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中国最危险的金融风险在哪里?专家定位:银行风险。2006年,中国银行业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依然在增加,对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形成巨大挑战。随着2004年6月,《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一、《新巴塞尔协议》主要的新规定

与1988年老协议相比,《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更加广泛而复杂,在保持了对银行低资本要求的同时,还加大对银行监管力度以及对银行实行更严格的市场约束,这也被誉为新协议的三大支柱, 不仅反映了当今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及深刻变化,同时也代表着近期的银行风险监管理念,具体如下:

(一)低资本要求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低资本要求仍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资本的定义、风险头寸的计量以及根据风险程度确定资本的规定。其中,资本的定义以及低资本充足比率仍保留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定义不变,但明确了应包括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信用风险的衡量和计算方法上改变了原协议主要根据债务人所在国是否经合组织成员国来区分的标准,而是强调自律行为与外部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标准化方案、银行内部评级方案(基础IRB)和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方案(高级IRB)体系,强调用内部评级为基础来衡量风险资产,进而确定和配置资本。《新巴塞尔协议》新框架增加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力求具体量化与管理这些风险的办法。与原来的《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巴塞尔协议》除了包含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内容外,还将操作风险囊括进来,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讲,等于提高了对银行低资本的要求。因为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采用的方法是用银行的资本净额除以其风险资产,而现在的风险资产中包含了操作风险的内涵。分母项大了,为至少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自然会提高对资本的要求。

(二)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监管当局有责任利用现场和非现场稽核等方法来促使银行的资本状况与总体风险相匹配。基本原则是:一是监管当局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有权要求银行具有超出低资本的超额资本;二是银行具有评估自己相对于总风险资产结构的资本充足比率的程序,并有维持资本水平的策略;三是监管者应该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评估程序和策略以及其资本充足状况;四是监管当局应在银行资本充足下降到低限度之前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三)市场纪律约束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有效的市场约束有利于加强监管和增加资本充足,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安全性和稳固性。为了确保市场约束的有效实施,银行应提高透明度,定期向公众提供的信息和关键数据,反映银行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二、新协议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实施新协议的障碍

实践中,新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已有所显现。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透露,在新协议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正在迅速提升,大银行已开始着手建立符合新协议要求的二维评级体系;小银行的积极性也很高,力求借鉴新协议的有关内容。据悉,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这4家商业银行已不同程度地尝试采用了新协议要求的先进数据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方法。《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深刻,其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广大从业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在各种风险识别、计量、控制工具的采用,《新巴塞尔协议》也给出了一些已在发达国家银行采用的方法。从管理的角度,《新巴塞尔协议》给出了针对银行业风险制定的监督检查的主要原则、风险管理指引和监督透明度及问责制度等等。在信息披露方面,《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

新的巴塞尔协议主要是针对“十国集团”成员国的“国际活跃银行”,因此对于非协议针对范围内的银行没有约束力。特别是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银行业本身基础比较薄弱,风险管理能力距离世界经验丰富的银行还有相当的差距,无法在短期内具备实施新协议的条件。目前中国实行新协议的条件尚不具备,分析障碍有三:

首先是因为新协议将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作为基本要求,但现实的状况是,中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而如果目前实行新协议,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如果实施新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法,其资产风险权重的总体水平将会大幅度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将进一步下降。

其次,实施新协议的第二个障碍是中国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健全,内部评级系统很弱。而新协议基本是建立在评级基础上的。中国银行虽已根据1988年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资产风险测算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也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信用环境较差影响着内部评级系统的建立和推行。

,第三大障碍是信息披露不规范。新协议将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列入了新协议的主体框架之中。据介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一直不够完善,屡次受到国际金融组织的强烈批评。而且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需要遵循的信息披露规范太多,造成一家银行和另一家同性质银行所遵循的规范可能不同,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进行有效的分析。而且国内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与新协议要求的银行提供及时、、、的信息存在着很大差距。此外,对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也不规范。

三、中国商业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途径

当然,新协议的实施存在障碍并不代表对新协议采取被动的态度。事实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国内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或正在准备实施新资本协议。这是因为,《新巴塞尔协议》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管理发展的大方向,反映了当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指引,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竞争限制逐步取消,国内的商业银行将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有鉴于此,尽早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狠抓风险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中国商业银行迅速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途径。

(一)信贷风险管理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是一项旨在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采用如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包含以下五个因素:风险策略、分析工具、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和信息系统。

1.风险策略。银行的风险策略是根据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客户、员工)的价值取向、银监会和巴塞尔协议的管理要求制定的。风险策略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偏好、要求的风险回报水平等,因此风险策略的确定直接关系到银行会采取怎样的组织构架、管理流程与风险工具。

2.分析工具。根据风险管理策略,结合银监会和《新巴塞尔协议》的具体规定,银行选择所要采用的分析工具(如信贷风险内部评级模型),设计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

3.管理流程。分析工具可以在监控点对管理流程提供定量指导,而执行管理流程的人员也可根据其经验对分析工具给出的结果进行一定调整,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分析工具和管理流程之间存在互动作用,即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模型的性,而模型性的提高又可以提高信贷管理流程的效率。

4.信息系统。根据分析工具所采用的模型和数据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支持,如评级规则引擎和数据集市等。否则,先进的分析工具只能停留于书面,很难付诸实践,同时管理流程也需要在系统中进行固化,可以提高流程效率与质量,降低流程成本,同时系统本身也可以在流程中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5.组织架构。无论多么先进的分析工具、管理流程与信息系统,都必须运作于合理的组织架构(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之上。因此,组织架构的设计与实施也是建设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银行来说,操作风险是一种比较难以控制的风险。目前全世界的银行业也没有一种较好的方法来控制和计量它。《新巴塞尔协议》要求2007年所有的银行都要开始按照协议规定的三种方法的一种来计算经济资本,进而控制操作风险。但据调查,到2006年底,全世界能够满足《新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只有大约38%的银行。另外60%多的银行都不可能在2007年以前开始对操作风险实行管理,它们的预期实施时间是2010年到2012年。因此对《新巴塞尔协议》在全球的顺利实施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操作风险难以控制的原因在于它跟人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关联,而人的道德风险、行为特征又相当难以控制,这一点国内和国外都是一样。目前部分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方法主要采用加权平均法,即将银行前三年的收入加总平均,再乘一个系数。当然,《新巴塞尔协议》介绍了三种方法,分别为: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加权平均法属于基本指标法类。

国内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真正达到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至少还需3到5年的时间。而中国人文环境的差异、地方文化特征、商业氛围又会对操作风险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明确了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从全球范围来看,操作风险已经给不少金融机构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失。尽管国际活跃银行在操作风险的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迄今为止已经构建出有效完善的操作风险体系的银行却为数寥寥。银行界在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流程、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探索远远落后于信贷风险管理领域。

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水平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更是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大有可为。具体的步骤包括:首先,要求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从战略上重视对于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把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制定出操作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其次,要求对银行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检查与评估,识别容易产生操作风险的环节,采取流程优化、部门与岗位职责调整等手段,从系统上杜绝或减少操作风险的滋生点;再次,还应该注重技术创新,积极设计操作风险的管理工具,在技术手段上强化对于操作风险的实时管理与追踪;,还需要在人员培训与激励方面构建出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技能与文化,从而提升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3

(三)市场风险管理

相对于全球市场,国内银行由于处于相对稳定和封闭的金融环境,以及面对相对有限的金融产品的选择,其承受的市场风险压力比信贷和操作风险为弱。然而伴随着国内利率、汇率逐步自由化的步伐,原来并不突出的市场风险的重要性将会逐步放大。一方面,波动更大、变动因素更多以及种类更加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意味着更丰富的市场风险控制手段,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于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时候,国内商业银行应当未雨绸缪,为即将要承受的各类市场风险做好准备。

四、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走向

可以看到,《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涉及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大风险,以及在中国的实施存在的三大障碍。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走从外部完善银行法律制度监管,从内部完备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道路进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规划。

(一)外部完善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监管

首先,立法方面,在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制定与废改上要突出监管法制体系内部的协调和完备;同时,充分重视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尤其是那些银行监管法制行之有效的国家之经验,并使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大胆接纳国际通行的规则和制度。

其次,规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风险监管立法的必要补充。为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市场参与者获取而及时的信息极为必要。如德国联邦监管局设置了公告目录单,优先公告的为风险公告,此外还有经理的委任或退休、股权的变化、法律地位的变化、可偿资本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超过25%的亏损;同时《报告规则》还规定了公告的性质、范围、时间和编制格式。我国监管法制也应对披露的有关要求进行规定。当然,由于信息公开披露的范围是有限度的,否则会损害银行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因此慎重确立此范围非常必要。巴塞尔委员会已建立了一个系统委员会来研究与披露有关的问题,以便为银行业提供详细的指导。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1、商业银行准入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两个方面。商业银行市场准入资格和业务范围是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体现。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以及其他金融立法都将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定位于分业经营。随着银行业三法的建立,我国对于商业银行准入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如《商业银行法》第3条及第11-13条已做详细规定,这里不再赘述;

2、商业银行经营性监管,主要包括资本充足性监管、流动性控制、贷款集中度控制等方面的监管。《商业银行法》则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设立的条件和程序、组织机构、银行存贷款业务中的义务、谨慎性要求、禁止业务、财务报告、监督管理、接管和终止及违反法律的责任等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了“接管”和“破产”制度,但对于银行经营过程中的紧急情形——无足够自有资本清偿能力或危险状况时的短期性应急措施未作规定。紧急措施有助于防范个别银行风险的漫延。紧急措施可由立法授权监管主体采取如下措施:1)禁止或限制业主或股东以分配利润和用担保的方式提款;2)禁止银行将可动用支付手段参股投资等;3)禁止吸收存款、提供信贷或作部分限制;4)禁止银行管理层和业务领导人从事业务活动或作部分限制;5)派驻监督人员监督银行业务等。对于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偿付能力但面临暂时流动性困难的银行,人民银行可直接进行贷款援助或由中央银行提供担保,以帮助解决短期困难;

3、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监管,主要指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机制。我国《商业银行法》已原则性地构建了银行破产制度,但是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未予涉及。今后的法规应完善破产程序中的破产申请程序,法律应规定银行申请破产须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并应把中国人民银行定为向法院申请银行破产的主体,而不能由银行直接向法院申请。因为银行的破产须谨慎为之,且需经严格审查。同时还应构筑相应的和解程序及有关期间的计算制度。银行债务的清偿、债务重组、有效资产的承接、被关闭银行的托管等均需规范化。此外,作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重要补救措施的贷款人制度也是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内部完备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笔者曾在农业银行工作多年,深知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是防范银行风险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笔者建议,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完善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提高资本充足率。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的及现时的、政治的及经济的原因,不良资产占比高、规模大。为确保银行支付能力,防范可能的危机,应当结合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尽快处理坏账损失,补充资本金,使之符合新协议所规定的低资本要求,即全部资本金不低于全部加权风险资产的8%,核心资本不低于全部加权资产的4%。

2、完善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今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首先是要赋予商业银行充分的核销自主权;其次是商业银行既要按照贷款余额计提普通风险准备金,又要按贷款的风险程度计提特别风险准备金。

3、完善存款保护制度。巴塞尔委员会明确指出建立存款保护制度为许多银行的债权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网,由此可增加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并使金融体系更加稳定。所以,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国际化进程逐渐加速的条件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不仅是金融监管当局应该推动的一项银行监管保障措施,同时也应当成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4、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巴塞尔《核心原则》中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报告的内容做出规定,制定明确的会计准则,以保障银行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信息内容清楚,具有可比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其管理活动中,不论从遵守巴塞尔国际规则要求角度,还是从接受监管当局的统一监管角度,都应当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会计制度及方法。

5、完善综合并表控制制度。巴塞尔《核心原则》中提出并强调了综合并表监管的原则。事实上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其内部控制中加强综合控制,并表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综合并表控制体系应包括: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综合控制;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的综合控制;信贷业务与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业务的综合控制;国内机构与国外分支机构及附属机构业务的综合控制。不可否认,综合控制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它需要相当高的银行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还涉及到国际协调问题。

6、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巴塞尔《核心原则》要求各国监管当局鼓励银行建立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职责明确的管理结构,有能力对管理层进行独立检查的董事会,独立审计及检查执行情况的部门。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公司制度势在必行。目前,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已由国有商业银行完成向股份公司改制的转变,工行与农行仍处于酝酿阶段。经验表明,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的途径。

风险管理论文: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梳理

[论文关键词]风险管理 理论框架 实践经验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进行梳理,归纳主流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引 言

企业风险管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型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现实选择。美国世通公司与安然公司丑闻事件、日本住友巨亏事件、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中国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事件相继发生后,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日益重视企业的风险控制。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实施以及中国《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表明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对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与防范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据普华永道2004年对世界上1400个大中型公司的CEO进行的调查结果看,接近四分之三的企业已经建成或部分建成风险管理体系,实施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航油巨亏事件发生后,我国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得到各方重视。国资委研究出台了《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并拟将风险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

2 企业风险管理主流理论框架

国际上主流的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包括美国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我国国资委《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澳新标准等。

2.1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COSO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管理组织,它于2004年9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目前美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参照性标准。该框架的本质是建立一个各方通用的共同语言,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南。它通过风险组合观点,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风险与风险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并从业务单元层面和公司内部各个实体层面决定风险组合。该框架包含四个目标(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和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并考虑了一个组织内部所有层面的活动(公司层面、职能部门、事业部、分公司等业务单元和子公司)。

2.2 澳新企业风险管理标准

澳新标准是由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联合标准委员会于2005年9月,澳新标准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逻辑和系统的方法,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基础、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与协商、沟通与评价等,穿插于公司各个业务活动、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使得公司能够达到损失最小化和机遇较大化。

2.3 国资委《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

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借鉴了美国COSO内控框架、COSO风险管理框架、萨班斯法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发表的国家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英国风险管理标准、英国公司治理法典、新加坡上市公司治理法规等,又考虑了我国公司治理法规等现有规定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归纳起来,《指引》包括了三大部分和八个方面具体内容。三大部分是: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文化。其中,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文化包括风险管理文化的目标、内涵和培育方法。这三大部分及其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国资委风险管理指引。

3 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和经验

风险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落实到位是关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中航油事件”、“世通事件”充分体现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总结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经验,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经验:

(1)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有效贯彻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保障。许多成功实施风险管理的大企业都在董事会下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兼任委员会主席。此外,这些公司大多还设立了首席风险官,对风险管理进行集权管理,以增强风险管理机构的性。实践表明,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利于充分整合和调配企业资源,确保既定的风险管理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力执行,促进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2)加强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国际上成功企业在保障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执行的时候,大都注重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都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直接工作,不受公司执行层的影响。这样就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整个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独立性,以确保能够客观、公正地审视公司的风险。同样,这些公司还注重对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审计,成立了独立的、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进行负责,保障了对风险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保障其能向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供独立客观的风险控制改进建议,如意大利的爱迪森集团公司。此外,在这些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中,明确要求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或外部的风险管理专家和审计专家,以确保对公司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

(3)注重对风险的量化评估,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作用的必然要求。国际上,如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企业,非常重视对企业面临风险的量化评估,注重借鉴和吸收金融、保险领域对于企业风险量化描述的方法和手段。这有利于提高风险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提升了风险管理体系执行科学性。要做到风险相对精准的量化描述,就需要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这些公司非常重视对于在风险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关键的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特别注重专业审计人才和风险精算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任用,从而为、科学地认识和管理风险奠定了人才基础。

(4)构筑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提升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可以让风险管理部门尽快地掌握企业各个环节的风险苗头。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行长可以通过“集中风险监控系统”显示出来的风险分布图、当前热点风险事件等来及时、直观地掌握企业目前所处的风险状态。这样的工具对于提高企业经营者对风险的感知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还可以成为风险应对的支撑工具和平台,这一特点在国外一些能源供应企业和公共产品提供商的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平台中已经得到体现。

(5)坚持风险管理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是确保风险管理发挥实效的一项重要原则。风险管理独立性是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性的根本保障,要求有独立的机构、人员,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独立客观的识别、度量和控制。同时,国际上成功实施风险管理的大企业,大都在保障独立性的前提下,注重保持风险管理的适度开放性。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通过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努力做到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整合,实现风险管理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企业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客户和同业竞争。

(6)坚持统一性和差别化的统一,是提升风险管理效果的现实要求。国际上大型企业实施风险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大型企业管理的理念、战略应当是统一的,企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多大的风险、追求什么样的风险收益配比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任何部门和业务都应贯彻这个原则。但经营领域的广泛性、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做到风险管理的统一性和差别化的统一。

风险管理论文:浅谈风险管理模式在营销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营销风险 风险管理 受险价值VaR 期望短缺ES

论文摘要:营销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贯彻经营过程的始终,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文章在已有营销风险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度量营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企业营销风险提供及时的预警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企业能系统地管理营销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一、引言

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风险管理指引》,标志着中央企业开始实施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在变化频繁、具有高风险性的市场上生存发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必要的途径之一。企业的效益要在满足消费者的过程中实现,即要在销售中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主体活动,市场营销风险则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是管理的重点,本文借鉴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营销风险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建立VaR和ES方法的营销风险度量分析框架,在实现对各类营销风险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基于风险的绩效考核和业绩评价,系统地管理企业的营销风险。

二、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概述

营销风险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企业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企业微观环境)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对环境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使企业制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与市场发展变化的不协调,从而可能导致营销活动受阻、失败或达不到预期营销的目标等企业承受的各种风险。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对营销风险进行划分,不同的划分适宜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营销风险在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表现在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损失多大等的不确定性。产生营销风险和影响其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管理因素等诸多方面。其中,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是产生风险的外因,企业的营销组织管理因素是内因。

营销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不同,其重点是控制和减少损失。进而增加获利机会。借鉴威廉和汉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可将营销风险管理定义为:通过对营销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低的成本使营销风险导致的各种损失降低到低程度的管理方法。目前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风险评价和营销风险预警管理上,一般通过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处理,得到相应的营销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承受营销风险的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应采取的相应预警控制措施。但目前研究的量化程度和系统性尚有不足,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ERM的核心理念,尝试建立一个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通盘管理,以期为企业的营销风险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

三、风险管理模式

自1955年沃顿商学院的施耐德教授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以来,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经传统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和风险管理。尤其是2004年美国著名的职业机构COSO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提出的风险管理概念、内容、框架构成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风险管理等新理论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企业实践中。

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R-M)是从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体系和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由全体员工实施,包括建立并维护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层面和企业各个流程的层面,执行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管理企业的所有重大风险,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级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在各阶段、各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以保障企业在实现其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市场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构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

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应从独立型向综合型转变,需要各个部门或各职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协调。建立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模式。营销风险管理系统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构建过程与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一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将管理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框架包括四个维度: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其中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系统的核心,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为支持要素。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风险决策的因素,即价格(Price)、偏好(Preference)和概率(Probability)三个基本要素,将整个企业营销面临的各类风险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上述三个要素(3P's)的均衡,实现企业营销价值创造的化。

1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战略目标。营销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主要是结合企业的风险偏好设置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内部的组织、人员和系统可承受风险的水平和状态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经验。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明确定位。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目标有两个:一是安全性目标,是指在经营实力范围内,设定营销安全指标,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分配、风险配置,从而实现将超过整体经营实力的损失发生概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达到确保企业稳健运营的目标。这是首要的也是初级的目标:二是盈利性目标,是指根据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重新分配经营资源(人、物、资金),以实现向收益性高的领域投入更多资源,达到提高收益和效率的目标。这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阶段目标,也是营销风险管理的高级目标。安全目标是盈利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盈利能力的提高与利润的积累又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营销安全系数。

2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技术流程。风险管理是企业对风险进行的内部审核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技术过程。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技术流程可概括为以下5步:

(1)营销风险定位。营销风险定位应根据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偏好来决定。体现为构建营销评价体系所选择的一系列营销安全性和盈利性指标上。并具体细化到风险阈值和经济资本的持有水平上。

(2)营销风险识别。按照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的不同风险类别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并分析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营销风险分为营销市场风险、营销信用风险和营销操作风险三个类别。

其中,营销市场风险是指与市场相关的因子不利波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其主要来源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政策、法律、政治、军事、宗教等其它方面的变化等。导致的损失诸如:营销策略难以顺利实施、目标市场缩小或消失、产品难以顺利售出、盈利目标难以实现、企业声誉下降等;营销信用风险是由于企业采取的“先提货。后付款”的信用销售形式引起的,指信用交易的受信方不能正常履约,因而给信用交易的授信方带来损失的风险,多表现为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信用销售合同违约,给赊销企业带来的风险;营销操作风险是与企业营销业务过程相关的不确定性,是企业围绕产品销售、劳务提供及市场份额的争夺,制定信用销售政策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由非市场和信用因素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潜在损失。主要包括流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风险、事件风险和商业风险。

(3)营销风险度量。本文构建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的营销风险度量模型,对上述三类营销风险进行度量。

目前VaR方法已成为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主流方法,受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某已知头寸或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较大可能损失。对于企业的营销风险度量而言,VaR实际上是要回答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企业营销业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带来的最多可能损失是多,少。期望短缺(Expeeted Shortfall,ES),直观上的解释是损失超过VaR的条件期望值,可作为VaR缺陷的补充,进一步加深对尾部风险的认识,更好地处理小概率事件和控制失控所引起的极端超额损失。

对于各类营销风险采取不同的度量方法:对于营销市场风险可采用Risk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价格的VaR值,可以得到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和变动方向:对于营销信用风险可采用Credit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赊销的VaR值,建立信用状况和到期付款情况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受信客户信用变化带来的企业赊销产品价值的变化:对于营销操作风险可采用Delta、EVT等方法。计算出企业营销操作VaR值和超额损失ES值,并以概率分布表示未来一定时间内营销操作风险损失值。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类营销风险,得到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总体营销风险VaR值和ES值。可作为营销风险预警值,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4)营销风险控制。常见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从企业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选择的风险管理策略组合,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对于营销市场风险,集中在环境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的产生、分析和控制策略,正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竞争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导致产品供需变化,使得价格产生波动,为企业带来潜在的损失。商品价格的变动率越大,相应的风险越大,企业须适时地调整营销策略或策略组合以控制风险;对于营销信用风险的控制。着重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技术和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采用“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以企业信用销售之初的新客户接触到货款收回(或变成坏账)的操作过程为主链,按照信用交易发展的时间顺序,将信用管理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分解成四个层面:交易过程、管理环节、技术支持和控制环节。在时间顺序上,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对于营销操作风险的控制,企业主要是通过操作手册或风险清单等进行定性化管理。通过度量由于营销流程中的误差和疏忽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计提相应的经济资本,为业务活动分配资金,更科学合理地指导费用的分配,确保不管公司层面还是业务单元层面都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实现稳健、安全的经营,同时通过分析损失来源和关键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使管理可集中在降低日常损失和提高效率上,并且改进运作过程的质量。

(5)动态监查调整。营销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随时检查管理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并及时反馈,加以调整,根据修正后的资源配置计划,重复上述流程进入下一个管理周期,以保持风险管理系统整个流程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3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基础设施。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两部分:组织架构和信息技术平台,它们为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系统支持。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从整个企业角度出发,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容纳各种风险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风险管理系统。其组织架构由三个层级构成,每个层级都建立并完善授权制度,确定从企业董事会到具体业务部分的明确风险管理职责的责任制度。及时层级——企业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规划和基本方针,对企业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为公司制定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提供重要决策支持与依据,并对企业中的各种风险承担最终责任:第二层级——公司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独立于业务部门,对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设立首席风险管理官(CRO)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较高执行官,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战略要求,传导、落实和执行各项具体风险管理目标,行使风险度量、风险评价、风险报告和风险预警等职能;第三层级——相关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主要涉及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风险经理,对本部门经理和风险管理部双重负责,由风险管理部进行业务指导。部门的风险经理具有自主的对各部门业务风险和资金风险进行管理的权力,负责制定本部门的风险管理细则、办法,组织实施本系统各类风险控制活动,并向风险管理部报告。该组织架构中的所有层级部门在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又通过自上而下决策与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线路贯穿为一个整体,并且在风险管理的系统支持下形成风险管理的动态循环。

营销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为风险管理提供系统支持,包括:营销信息收集系统、营销风险分析系统和营销风险报告生成系统。其中,营销信息收集系统主要负责集成来自公司外部环境中的风险信息、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信息、来自客户的风险信息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类风险信息;营销风险分析系统主要是通过计量模型算法实现营销风险度量,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价格波动率、各类风险的VAR,值和ES值、风险资本CaR、风险调整收益、情景测试、模拟测试等;营销风险报告生成系统主要是根据不同层级管理者的需求,将风险分析的结果按照规定生成不同级别的风险报告,为公司各层级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相关的风险分析支持。

4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对营销风险管理系统能否成功实施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文化、价值取向、管理风格、沟通等,而其中文化因素尤为突出。可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决定了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因此,风险管理不仅需要从组织、流程、技术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更需要从文化等内部环境因素方面去培育和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将全员风险管理融于企业文化之中,在内部管理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训和传播。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挂钩。目前,国际上流行使用一种叫做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方法(Risk Adi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来进行业绩评估。该方法使管理者能够根据交易所冒的风险来调整相应的获利状况,还可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道德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被银行、企业广泛采用,使风险管理意识融入企业的战略决策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企业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提供适宜的内部环境。

五、结束语

本文在已有营销风险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尝试构建包括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度量营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该方法可以用货币计量单位的具体数值来表示企业营销风险的核心——潜在损失值,提高了企业风险的量化水平,更好地为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结合营销风险管理的框架,以期有效提高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水平及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益。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