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幼儿园教学论文

摘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培智学生寓教于乐,而且还能挖掘培智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有效地打破了学科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幼儿园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近期幼儿园教学论文

摘 要:“数学是最容易学的学科,越是努力教数学的老师就越是很笨的老师”。可见数学并非纯粹的深奥难懂,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培智学校是“谈数学色变”,智障学生往往缺乏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再加工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因此数学教学已成为培智教育的难点。笔者认为,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要以动代静,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火线,适时灵活地运用游戏这一形式,提升培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游戏 ;培智数学;作用

游戏作为儿童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儿童获得发展的途径,游戏也是儿童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喜欢玩,喜欢游戏。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智障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对理性知识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弱、接受能力差等特点,合理地将游戏引进数学课堂,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以下就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游戏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上的作用。

一、运用游戏,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某项工作的内驱力,也是好的老师。它使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对某一事情只要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在培智教学中,兴趣对唤起儿童的注意力有极重要的作用。以游戏为媒介,为了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培智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游戏,让培智儿童产生学习的愉悦感,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对培智儿童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教育已成功了一半。游戏这一特殊的教育手段,对培养培智学生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利用游戏时,要做好一下几点才能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经验积累

培智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在平时各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在生活技能课,游艺与积木等课中教会学生一定的技能,为以后的游戏打下基础。在与家长沟通时,多让家长在家适时的对学生的游戏加以指导,家庭游戏经验的积累对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二)因特施教

游戏的种类繁多,形式多种多样。对培智学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性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游戏,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操作。如果一项游戏学生都无法进行,何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游戏选择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游戏成为一项轻松易接受的活动。心理学家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游戏中,我们应多给培智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先让学生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游戏,逐渐加强难度,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用“你真聪明”“你真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克服了学生我不会做,我不行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

(三)组织到位

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要课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游戏,在学生游戏活动中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培智学生自控能力差,如果不加引导,只会单纯的以玩为目的,游戏过程中也会发生与同伴争抢的局面,教师要讲解游戏规则,游戏中注意事项,以及游戏的目的,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

做好以上几点,游戏才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讲授4减几时,我设计了小猫钓鱼这一游戏,请四名学生扮演鱼的角色,一名学生扮演小猫,当小猫钓上一条鱼时,请学生说一说还剩几条,并写出减法算式,学生乐在其中,争先恐后的来写算式。在学习物体的高矮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这一游戏,拿到花的两名学生到前面来,其他学生比较他们的高矮,这一游戏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单一的比较两人的高矮效果好。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培智学生对动画片更是倍加喜欢。我利用小头儿子大头爸爸这一动画片的内容,制作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头饰,请两学生来表演片中的小场景,学生模仿所看的动画片内容,我加以表扬并重点讲解了为什么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学生在玩中理解了大小,对这一概念也有了很深的印象。

二、运用游戏,丰富智障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智学生对抽象的概念难以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把复杂的知识浅显化。在讲授数字7时,我出了一个数字游戏“一根拐杖天天用,一个星期用几天?”学生都在积极动脑筋。我把这句数字谜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并做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很快就猜出了是数字7。我抓住机会,又告诉学生,一个星期有7天,我们上5天学,休息2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数字7,也明白了一个星期共有7天这一知识。

三、运用游戏,补偿智障学生的生理缺陷

培智儿童由于大脑受损,使其运动神经受到限制,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相对同年龄的儿童较差。培智儿童腕骨和指骨正处在生长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手部动作性较差,使他们产生学习上的障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小肌肉群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游戏教学则是补偿培智学生的生理缺陷的重要途径。

在讲授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时,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两份珠子,请学生从及时份中夹出1颗珠子,第二份中夹出4颗珠子,把夹出的珠子放在文具盒盖中,数一数文具盒中珠子的总数。依此类推,夹出2颗和3颗,3颗和2颗,4颗和1颗。在简单的夹珠游戏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得数是5的加法还锻炼了手部力量。

在学习数字1-5时,我编了一首数字儿歌,并教会学生手指游戏:1像毛毛虫---游游游、2像小白兔---跳跳跳、3像小花猫---喵喵喵、4像小乌龟---爬爬爬、5像蝴蝶---飞飞飞。学生在手指游戏中学会了数数,也学会用手指表演各种小动物了。

在学于号和小于号时,许多学生分辨不清,我采用手指游戏来帮助学生认识辨别: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大于号“>”,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小于号“<”。教师提问:“大于号怎样记?”学生回答:“伸出右手剪一剪”;教师提问:“小于号怎样记?”学生回答:“伸出左手剪一剪”,并配上动作,既生动又形象,学生掌握后就不会再混淆。

四、运用游戏,增强培智学生的适应能力

培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差,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平时教学中要加强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根据培智学生数学教育的需要,设计情境游戏,在模拟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为培智学生提供较为自由,自主,和谐的的环境,使他们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畏惧,紧张害怕的情绪,建立自信,掌握知识,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另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培智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认识时钟时,先教会学生认识时针,知道整点。然后教会学生认识分针,知道几时几分,认识秒针,知道几时几分几秒。在学生学习了时针,分针,秒针的基础上,讲述24小时中,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我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我的24小时。我戴着红领巾,充当一名小学生,请另外一名辅教充当时钟。我讲述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所做的事情:7点起床,7点30吃早饭,8点到学校,11点放学回家,12点午休,1点20上学校,4点40放学,6点吃晚饭,8点睡觉。我一边讲述辅教一边显示时钟,学生聚精会神的听着我的故事,也数着时钟上的时间。我表演完请学生讲故事,扮演钟的角色。学生虽然不能连贯的说出自己的24小时,但能的把握起床,放学,睡觉的时间了。在此游戏中,学生知道每个时间有每个时间该做的事情,晚上再也不能贪玩,早早的睡觉了,早上起床后会主动要求上学,生活适应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在认识钱币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认一认,数一数,算一算,换一换钱币后,进行情境游戏。

模拟场景一:教师充当售票员,学生充当乘客,要求学生自己拿钱买票。

模拟场景二:教师充当营业员,学生充当顾客,要求学生拿钱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通过交换情景,穿插游戏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并加深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在愉快的场景环境中交流知识,增进感情,培养了良好的心境,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五、运用游戏,培养智障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交流,共享群体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交往、评价能力。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用“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我让每个培智学生挂上图形卡片,先看看自己身上挂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培智学生寻找和自己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握握手敬个礼站在一起。在游戏中培智学生情绪积极,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积极地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轻度培智学生会主动帮助中重度培智学生。这样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既提高了培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游戏是培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培智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形式多样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培智学生寓教于乐,而且还能挖掘培智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有效地打破了学科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马克思也曾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纲要》还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而言,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如何使游戏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通过游戏提高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我认为教师必须要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即为幼儿开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所谓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开放的物质环境,即游戏时间、空间以及游戏材料等对幼儿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都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

首先,得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玩具、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和材料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然而,在很多幼儿园里,却常常会看见这样的情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玩具和材料,往往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好看”的目的,而把“饺子”、“汉堡”、“饼干”等一个个精心包好,游戏时不允许孩子们随便拆开,幼儿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而这些“不许”,大大减弱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有过多的限制,而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给他们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的把红、黄、蓝颜料兑到水里,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制成“乐百氏”、“雪碧”、“可口可乐”等各种饮料;让他们任意地把纸撕成“面条”……我们会发现,孩子是多么的赋予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的吸引幼儿,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有一次我就遇见这样一件事:“美美加工厂”一直以做各种各样的花为主,一段时间后,选择去“美美加工厂”玩的小朋友越来越少。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在游戏结束进行评价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孩子们纷纷回答说:“这些花我们都会做了。”“我们想做别的东西。”这时我又引导幼儿:“那么,你们认为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做裙子”、“做头饰”、“做扇子”、“做食品”……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及时增添了许多原材料。当第二天再开展游戏时,“美美加工厂”的“工人”明显增多了,孩子们有的做帽子,有的做衣服,忙的不亦乐乎!

即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教师之间、幼儿之间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幼儿园的精神是一种无形的环境。但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幼儿的情绪、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学习和生活,才能获得的发展。

由于幼儿对成人尤其是教师具有特别的信赖与尊重,再加上幼儿情感的易感染性,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作为教师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教师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师要有颗“关爱每一个孩子”的心,要尊重、理解孩子的需求。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既是材料的提供者、游戏的指导者,也是幼儿游戏的参与者。教师的参与会使幼儿感到老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和老师在一起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但教师的参与也要适时、适度,过多或不恰当的参与往往会适得其反。如在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中,几个小朋友想搭一艘船,我见他们合作的不错,就没有去干扰,而只是偶尔悄悄关注一下。活动快结束时,我惊奇的发现:在我没有对他们提供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这几个孩子共同合作搭了一艘非常漂亮的轮船!从甲板到驾驶室,从船舱到娱乐设备,一应俱全!在这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而在第二次的结构游戏活动时,我有意识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这几个搭船的小朋友:“今天你们再搭那条船,要和上次一样漂亮!”孩子们开始动工了。这一次,我就呆在他们身边不走,每当看见他们停下来,或是搭的不对时,我就催促、干涉甚至让他们重来。活动结束了,一艘船还没有成功。两次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游戏时,教师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过多的干预只会限制他们,太高的期望会造成幼儿的压力,使得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发挥失常。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明确自己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我们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是领导,也不是,而是幼儿的帮手和支持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他们创作,但却不可因此去支配幼儿或干预他们的决定,更不是教幼儿如何做或代替他们去做。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他们的需求;也不把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幼儿,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安全、平等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的表现自己。

(二)、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友好谦让,在游戏中互相协商角色、互相交换玩具等,这些都为游戏的继续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集体教育,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同伴关系,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集体中获得的发展。

(三)、教师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合作,是幼儿好的榜样

教师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活动情绪和积极性。真诚合作、互相尊重的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建立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这些都是幼儿游戏时,建立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的积极准备。因而,教师要以良好的自身素质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要做到行为规范、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自然、动作轻柔、着装大方。

心理环境之于物质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起任务也更艰巨。平等、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鼓励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相互作用的保障。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物质环境的创设,它与心理环境同样重要,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玩的轻松、愉快,玩的有价值,让他们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环境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学论文:原创幼儿园教学论文

周五,放学铃声响,小朋友们来到饮水机边拿自己的水杯。我站在教室门口帮助孩子们背书包,一回头,发现地上有一个蓝色的塑料水杯。我走过去捡起来问:“这是谁的水杯呀?怎么滚到地上来了呢?”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摇头说:“不是我的!”“也不是我的!”“我的水杯在书包里呢,也不是我的!”“老师,我刚刚看见是小亮把它弄倒的。他还踢了一脚呢!”这时,小佳走了过来,轻轻地说:“老师,这是欣欣的水杯,她今天生病了没有来上幼儿园!”

听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我的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很不是滋味!孩子们看到水杯视而不“捡”,因为他们觉得水杯不是自己的,认为别人的事情不用去管。很明显,这是幼儿公德意识淡化的体现。

公德意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公德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3—6岁是幼儿心理成长、人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养成的内在态度、自我概念、性格习惯,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带来及其重要的影响。我深刻认识到,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公德教育刻不容缓。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他们还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将社会公德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贯穿在幼儿游戏、学习和同伴交往的方方面面。

由于儿童的年龄尚小,缺乏生活体验,自制能力弱,行为表现不稳定,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还比较模糊,对道德的认识还很肤浅,对抽象的道德概念难以掌握;但他们对于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兴趣浓厚。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描述人物的行为、营造生活情景;鼓励幼儿针对这些表现,讨论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如:儿歌《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中提到“帮弟弟扣纽扣,给妹妹讲故事,帮爸爸拖地板、帮妈妈倒杯水、帮老师擦桌子、帮阿姨剥豆子”等,明确了小朋友们的行为,为幼儿的表现做了很好的指导。又如,故事《孔融让梨》,在简单地故事语言中引出深刻的哲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与人分享,愿意把好的东西先让给别人,帮助幼儿消除自我中心的意识。

幼儿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重要模仿对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保持言行举止的得当,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走进校园看见地上有垃圾,我会很自然的将垃圾随手捡起。次数多了,孩子们也会由起初的惊讶变成了习惯。教室里的垃圾能随手捡起,校园里的垃圾也能随手拾起,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自然。校园里的花开了,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闻闻花香、捡捡落花,告诉孩子们“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幼儿园的礼物”。小朋友们在离园时不再吵着要爸爸妈妈带花儿回家了,而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幼儿园的花香。

幼儿社会公德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还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行动中浸润。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要多为幼儿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具体的行动中加强公德行为。如在进园、离园时进行相互有礼貌的问候、道别;让幼儿帮助老师做值日;鼓励幼儿带图书及玩具到园中与小朋友们分享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强了他们的道德行为。

幼儿园注重幼儿的公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孩子们的行为榜样;通过儿歌、故事等引导幼儿增强道德意识;同时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加强公德行为。我相信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定能自觉形成公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中舞蹈教学论文

一、舞蹈教学的价值阐述

舞蹈是可以不断地展现美、塑造美,对培养幼儿的形体大有好外,舞蹈教学在幼儿健康性格发育和形体塑造上都具有积极的功效。舞蹈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功能、社会功能,具有多重价值,如生理学价值、心理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幼儿在舞蹈学习方面是有自主权的,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如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等等,不管是哪一种类的舞蹈都可以通过基本的训练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其体质,从而对其终身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纲要》过程中,我深切地意识到幼儿的教育一定是把美育发挥得,从而使其能够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形成,丰富其情感体验及纠正其价值倾向。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主要在乎的价值有变化快、竞争、神性、新奇、刺激等,从而在课程当中体验帮助他人、肯定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等作用。只要幼儿能够找到这些点,并且满足幼儿的需求,就很容易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由被动改为主动去学习。

二、舞蹈教学对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的舞蹈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多鼓励幼儿,让其在舞蹈的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亮点,提高自己的能力,快乐地进行舞蹈,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其努力奋斗的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兴趣。可以说,幼儿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幼儿实现高效学习的途径。笔者在舞蹈的课堂上,通常会利用一些课堂小活动来促使幼儿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幼儿们两两结小组,或者全班分成两个大组进行比赛,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同时,幼儿园里还配备有多媒体,可以集图片、视频和声音于一体,让幼儿在快乐当中学会跳舞,提高舞蹈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潜能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认为,幼儿园的教学除了要教给幼儿一些必备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幼儿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整体综合能力。学习舞蹈可以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其肢体练习,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幼儿会在学习成就感的激励下,开始认真学习并欣赏舞蹈优美的动作,再一板一眼地紧跟着学习,提升幼儿内在的音乐素质。,当幼儿把舞蹈动作烂熟于心后,就可以跟上节奏,一遍遍地进行表演,最终达到肢体与情操双向提高的目的。

(三)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启其学习热情“阀”

成功的教学不是对幼儿实行强制,而是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在开启幼儿的热情阀,通过动作、眼神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其艺术情感,通过节奏鲜明、有组织、程式化的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舞蹈学习是一项非常枯燥的事情,需要幼儿在兴趣的激发下,有着坚强的毅力才能够成。幼儿园教师只有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才能组织好课堂,上出高质量的舞蹈课。纵观古今,所有在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都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运用新鲜的教法来使幼儿着迷。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更有助于幼儿理解舞蹈的内涵。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采用趣味性的导入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对幼儿的吸引程度。

三、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要运用一些舞蹈活动

(一)幼儿园教师要确立多元化的舞蹈课堂培养标准

每一个幼儿都有不同的舞蹈基础,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做到正确引导其价值观,要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幼儿的跳舞兴趣,确立每一个幼儿依据自身水平的学习目标,从而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幼儿持久的学习动力系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要做到分层教学,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注意不同学情的掌握,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排练,让幼儿的学习内容很充实,学习方式极为多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学法的训练,以尊重不同幼儿的自尊心,提高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让幼儿真正沉浸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其舞蹈素养。对小朋友来说,舞蹈教学要成为幼儿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教师要通过舞蹈教学活动来发挖幼儿的潜能,以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从而给幼儿一个主动学习、探究新知的学习机会。

(二)幼儿教师要让幼儿转化学习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

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幼儿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求知的重要前提。幼儿园的舞蹈教师首先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育思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观念,较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幼儿,多做一些课堂活动。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先从思想入手,采访一下幼儿的学习在的学习愿望,从幼儿的需求出来,将舞蹈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我认为,幼儿教师要自觉地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多给幼儿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解放幼儿手和脚的同时,更要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是早在春秋时期就被孔子提出的教学理念,可是由于幼儿园班容量大,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幼儿在不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失去了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幼儿学习起来的兴趣低下。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幼儿自己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学习,使舞蹈得到升化,真正起到陶冶其情操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幼儿都是的,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我们要为幼儿搭建一个自由宽松的舞台,激发其富有创意的思维,从中感受到快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学在幼儿时期的价值很大,教师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其多参与课堂上的一些活动,亲身体验课堂,体会舞蹈的乐趣,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真正的幼儿课堂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幼儿成为舞蹈学习的小主人,从而提高舞蹈教学在肢体训练和情感塑造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曹敏 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第二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

摘要:幼儿园

关键词:家长投诉;家园联系;有效沟通

案例背景:

随着国人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有不少家长一旦觉得学校或者老师的做法不合她的意,就会“寻找”合适的维权途径,比如打电话“投诉”或者到学校找领导,以为有领导“撑腰”就可以摆平所有的事。殊不知,很多时候很多情况在家长看来觉得老师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侵害了孩子的权利,其实本来就没什么,只是老师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或者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说到底,老师和家长都爱孩子,只是老师和家长爱孩子的方式不同而已。

案例描述:

一大早我刚走进幼儿园,大(2)班小朋友的奶奶就在门口拦着我,怒气冲冲地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什么素质,吃饭不让孩子喝汤,孩子怎么吃得下去?”我一听吃了一惊,这个班的老师虽然是刚接班的,可她们的教育保育经验都十分丰富,怎么可能不让幼儿喝汤呢?我一边安抚家长的情绪,一边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养成了吃汤泡饭的坏习惯。以前的跟班老师都根据家长的要求给孩子吃汤泡饭,到了大班换了新老师,而这位老师比较负责,坚持要求幼儿要么先吃饭,要么先喝汤,并给幼儿讲了吃汤泡饭的害处,不许幼儿吃汤泡饭。按理说家长应该感谢老师,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可是家长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大早就跑到学校来找我,要求处理这位老师。我把这位家长请进园长室,耐心地给她讲吃汤泡饭的害处,也给她介绍我们这位老师平时的工作成绩。经过沟通,老人告诉我,这个孩子刚断奶爸爸妈妈就出国打工,孩子7岁了,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7个月,一直跟着老人。也正是因为这个,老人生怕委屈了孩子,事事处处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只要是孩子提出的,她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从而养成了孩子骄横跋扈的脾气,只要一点不如意,就哭闹不已,经常用不吃饭威胁奶奶,奶奶对孙子也无可奈何。

案例评析:

在幼儿园,我们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是存在很多分歧,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家长和老师都爱孩子,只不过爱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就拿吃饭来说,就家长而言,孩子吃的好、吃的多,身体棒棒的就好;而幼儿在幼儿园内就餐,作为幼儿园除了要考虑食品卫生、营养、食物的多样性等、以及幼儿该吃多少量合适,我们老师更要加强孩子就餐的习惯教育,如:饭前洗手、吃饭不说话、不挑食荤素搭配更有营养等……

家长对学校的种种要求,有时是片面的,有时是不科学的。正确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满足,当家长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我们没有几个老师敢理直气壮地跟家长说“不”。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老师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反正不能得罪家长。得罪了家长,领导就会批评,甚至影响自己工作的考核。我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坏的变成好的了,好的变成坏的。幼儿是一张白纸,他们信任老师家长,认为老师家长说的就是正确的。记得以前,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骄傲地说:“我们老师说的!”孩子们把老师的话扛在前面,来反抗家长的一些错误做法。现在的孩子老师给他一点规矩,让他感觉稍有不如意,就会警告老师,“我回去告诉我__”于是就有了不分缘由闹到学校的家长,或者电话打到某个领导,要求处理老师……搞得老师有问题不敢管、不愿意管,任其发展。导致的结果就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家长和老师应有共同的目标:“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发展?”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有效沟通呢?当我们老师发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作为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告诉老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育效果。作为家长要多向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育儿的思想;作为教师也应该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爱子之情。

总之,做对的事,坚持正确的做法。为此,可能受到暂时的不理解,暂时的指责。我相信只要坚持了,时间久了家长会理解的。

思考与建议:

园长是办好幼儿园的中心人物,能否使幼儿园更好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使家长安心、放心,园长在家园纠纷面前要敢于承担责任,姿态要高,注重沟通,宽容、理解、重情。如果园长妥善处理好家园问题,园长的威信一定更高,定会得到教师的尊重、信赖和拥护。加强家园共育工作,我们不仅能从家长所拥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中获取帮助,而且也可以由此加深对教育、对社会的认识。我们如果能够与家长合作,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成效就能得到强化,并形成影响幼儿发展的合力,保障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一贯性。反之,就会使教育效果削弱甚至抵消。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家长工作的方式,注意通过多种途径,锲而不舍地做好家长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家长,转变不适宜的教养观念与方式,双方对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结成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家园联手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作为老师都不喜欢被家长投诉,特别是经过努力获得的工作成果却得不到家长的肯定时。但是老师们必须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来面对发生的各种事情。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告诫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可以闹情绪,因为在心平气和时你的大脑运作比你激动时要出色得多,有很多情况我们老师都没有做错,只是家长不了解情况,产生一些误会。这时我们千万不可以生气,我们要发挥才智,给家长一个好的解释,把误会降到低。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们应了解幼儿的一般心理,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捕捉幼儿心理的每一点变化。当发现幼儿有一些“坏毛病”时,既不能百依百顺地迁就,也不应该非常情绪化地简单批评了事。而应该尽快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搞清楚幼儿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和幼儿的真实想法,以便于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天底下哪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然而,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却并不一定都是恰当的,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作为家长,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1.要宠爱,不要溺爱

宠爱和溺爱往往只差一步。宠爱可以,毕竟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宝贵的礼物,应该哄(他)她开心,陪她玩耍,不能冻着,不能饿着。但是过分的宠爱就成了溺爱。为了哄他(她)开心,要什么你给买什么;为了陪他(她)玩耍,让爷爷奶奶当牛做马;非名牌不穿,你担心他(她)冻着,就不顾经济条件给他(她)买回来;挑食不吃饭,你担心他(她)饿着,顿顿让他去肯德基,这就成了溺爱。

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任性妄为,这叫不懂事的孩子,不过,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归根到底还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爱他可以,但是要有限度、有条件、有前提,这是宠爱。反之,没有限度、没有条件、没有前提就成了溺爱。宠爱是一种宽容,溺爱则是一种纵容。两者都是父母的一种态度,你以什么态度培养孩子,他就会给你相应的结果。

2.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一个都不能少

当今社会生活中,夫妻或因感情不和而分

道扬镳,或因配偶死亡等原因,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单亲家庭多由母亲与孩子组成,这类单亲家庭大约占单亲家庭总数的85%以上,由单亲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构成中国单亲家庭的主体。有调查显示: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无论是司法界人士还是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家,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由于家庭的不健全,大多数单亲孩子心理上和人格上容易出现缺陷,而这些缺陷又极易诱发一些孩子犯罪。犯罪率更是高达40%。

健全的家庭包括母亲、父亲和孩子,缺了那一个都不成。父亲爱如山,他给孩子崇高的感觉,是孩子的守护神,是安全的象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父亲教会孩子怎么做事,以后在社会上怎么与人打交道,怎么去生存,行为处事父亲是导师。

母爱如水,她的爱温柔细腻,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孩子的成长离不来母亲,母亲教会孩子怎么做人,品格的形成母亲是关键。只有在双亲健全的家庭孩子才有幸福的保障和健康的身心。

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梦想,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去爱孩子吧!

幼儿园教学论文:关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论文关键词] 民间游戏 教学价值 改编创新 资源整合

[论文摘要] 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传承、改编、整合出发,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以期引起重视。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迈向现代化幼儿园行列的步伐加快,教学设备、媒体也得到了飞速的更新与换代。在感叹当今孩子童年生活无比先进的同时,我们不免可以看到,在孩子走近高科技产品的同时,正日渐疏远着那些草根化的、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娱乐成分的民间游戏。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重审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挖掘并扩大其中合理的资源,并将它适时、有效地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

1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

1.1 底蕴深厚,利于民族文化教育。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渊源流长。在伴随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的历程中,得到了流传并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继承发展民间游戏时,都进行了民族化、地区化的浸润。也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语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既赢得了幼儿的青睐,又为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学蓝本。如民间游戏《炒黄豆》、《拍大麦》,不仅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更反映了一片喜庆、欢快的农村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朗诵中,感受了农村田园生活的快乐,达到愉悦身心,增进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1.2 氛围宽松,利于幼儿发展。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附载的童谣儿歌一般都比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这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对于胆量较小的小班幼儿,他们可以在没有心理压力,放松状态中,大胆表达,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五谷歌》、《十二月红》,就是在幼儿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了解植物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3 简便易行,利于活动组织开展。首先,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其次,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等等。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2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2.1 改编创新,增强游戏时代气息。及时、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将民间游戏在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幼儿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第二、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和材料的投放形式三方面对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游戏的组织上,可以采取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把“小老鼠上灯台”这个童谣说唱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在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上,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2.2 创设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饶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绸扇、民间小乐器、服装等;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2.3 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影响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资源中,家长是一个最为积极、丰富的活资源。首先可以从他们身上搜集整理并创编各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其次。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许多家长都会玩,他们可以轻松的、近距离的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拥有共同语言与兴趣基础上,通过共同活动,升华亲子情感。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的游戏,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与幼儿园一起,共同关注并促进孩子发展。可以说,民间游戏架设起了家园立交桥,也为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和谐、愉快的世界里创造了契机。

实践证明,民间游戏不但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也是教师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功能,渗进幼儿活动课程,提高学前教育效果,将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选择。

幼儿园教学论文: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幼儿园教学的重点是在于让孩子们怎样参加活动,把游戏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课堂活动中,是教学的重点,怎样能够把游戏应用到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活动 教学 运用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游戏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首先,要把游戏的形式导入到幼儿园的活动内容中。其次,所有游戏活动的安排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采用游戏的方式来结束这些活动,是巩固幼儿学习知识的根本,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1.幼儿园活动形式

很多幼儿专家都表示,在儿童时期,对幼儿的教育要和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除了能够帮助孩子去强健身体,还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身心的发展,那么怎样把游戏活动运用到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分析了一些资料,总结了游戏在活动中的运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把游戏深入到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渗入一些游戏的成分,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游戏的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幼儿园的美术《美丽的热带鱼》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把一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变成热带鱼的形状,这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也想要自己体验一下,这样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就可以进行制作这个游戏,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语言活动《七彩虹》这个内容的学习中,可以采用猜谜语游戏,让孩子们猜一猜说一说其中的内容,要求准备的谜语要尽量的生动有趣,很多幼儿能够猜到是彩虹,这样就可以安排幼儿用画笔把这些内容画出来,同样也起到了激发孩子们兴趣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导入游戏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把社会、科学、美术、语言等游戏导入到活动中,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还可采用一些数字游戏导入到活动中,增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2展开不同的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采用游戏的形式展开不同的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在科学和社会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在学习中,好奇心非常强,很喜欢摆弄一些东西,探索其中的奥秘,所以在科学的教学中,就需要了解其中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要感知幼儿的一些智力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的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实现活动和游戏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活动中需要的材料。例如,磁铁块、铁钉、曲别针、塑料片、碎布块等。先让孩子们亲自去动手操作,去感受磁铁的特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孩子们提一些关于磁铁的一些问题,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这方面的内容,实现在玩的过程中体会磁铁在其中的作用,总结出,磁铁能直接吸铁、磁铁能吸曲别针、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了解到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游戏的适当运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知识的时间中,也可以增添加入一些游戏活动,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受幼儿的欢迎。如:在数学活动《数月饼》中,可以采用小熊做月饼来过节,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数月饼?,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大的月饼送给爸爸,小的送给小朋友等方面的活动。另外可以按照月饼的大小以月饼形状等让孩子们自己划分,突出这种活动的重点内容。

3.艺术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幼儿园分为中班、小班、大班三个层次,在教学的时候中班里的孩子们心里特点是需要小班孩子那样的照顾,大班孩子那样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把游戏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游戏的活动中采用捕鱼的大伯伯来了,小蝌蚪们都害

怕了,不敢在河里边玩,害怕被捕鱼的人抓到,要快速的回家,找到妈妈。把音乐知识应用到音乐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艺术教学的效率。

4.健康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孩子们在健康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游戏学习的形式,健康活动是常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健康活动也经常运用到游戏中。例如,《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猫捉老鼠》、《小小跳伞兵》等活动,这样能够让孩子们锻炼跑、钻、跳的肢体动作能力,让孩子了解游戏的规则和游戏中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开展“站报纸”健康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拿报纸玩,看谁能够得出这些花样,进行折飞机,或者把纸团团成球,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活动,当他们高兴地向大家表演自己的玩法的时候,可以尝试其中的喜悦。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加教学的难度,让他们讲报纸多折几层,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了解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5.游戏活动结束巩固学习成果

游戏活动结束以后,需要巩固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舒缓活动紧张的气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做到的是总结活动的内容。例如,在美术活动结束以后,可以带着孩子们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结束以后,让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欣赏他们的美术作品。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6.结束语

幼儿园活动中加入了游戏的成分,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另外,对于幼儿园的老师,要具有耐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数字化技术,把图像、图形、文字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创设高质平台,优化教学过程,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 多媒体技术 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将实现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是幼儿能力素养得到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已成为幼教界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一 多媒体教学技术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

幼儿年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贴近性、直观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一需要,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多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使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如开展“各种各样的飞机”科学活动时,幼儿只知道飞机的大概样子,大部分只知道客机。为了让幼儿更仔细地观察飞机,活动刚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飞机,在介绍飞机时可以为每架飞机配上不同的音效,然后再逐一显示每架飞机的画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观察,通过课件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不同外形的飞机。短短的几分钟幼儿就获得了很多知识,弥补了幼儿直接经验不足的缺陷,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起了他们许多美好的联想,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兴趣越浓,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应越清晰,记忆力越强,思维越积极。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例如,数学活动“认识梯形”,让幼儿认识了梯形后,教师提问:“梯形真调皮,它会变成大小不同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想想,看看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梯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梯形这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我们能不能把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梯形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动画将四边形切割补成梯形,让幼儿也学着做一做。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园本文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等信息资源的作用,推进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在营造园本文化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实践平台的优势作用。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氛围。

如利用校园广播站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的音乐氛围,让流动的音符始终伴随着幼儿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新闻、童话王国、科普知识等节目,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在全园范围内组织选拔幼儿小记者、幼儿主持人,并由他们亲自采访和主持校园电视台的节目;在园内外举行大型活动时、利用视频设备进行摄录,并在校园电视台上播出;在校园网上开设明星宝宝、幼儿画廊、童言童语等专栏,并进行小主持人、节目、演员的评比活动等。

幼儿园教学论文:关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论文关键词] 民间游戏 教学价值 改编创新 资源整合

[论文摘要] 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传承、改编、整合出发,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以期引起重视。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迈向现代化幼儿园行列的步伐加快,教学设备、媒体也得到了飞速的更新与换代。在感叹当今孩子童年生活无比先进的同时,我们不免可以看到,在孩子走近高科技产品的同时,正日渐疏远着那些草根化的、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娱乐成分的民间游戏。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重审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挖掘并扩大其中合理的资源,并将它适时、有效地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

1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

1.1 底蕴深厚,利于民族文化教育。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渊源流长。在伴随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的历程中,得到了流传并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继承发展民间游戏时,都进行了民族化、地区化的浸润。也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语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既赢得了幼儿的青睐,又为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学蓝本。如民间游戏《炒黄豆》、《拍大麦》,不仅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更反映了一片喜庆、欢快的农村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朗诵中,感受了农村田园生活的快乐,达到愉悦身心,增进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1.2 氛围宽松,利于幼儿发展。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附载的童谣儿歌一般都比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这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对于胆量较小的小班幼儿,他们可以在没有心理压力,放松状态中,大胆表达,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五谷歌》、《十二月红》,就是在幼儿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了解植物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3 简便易行,利于活动组织开展。首先,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其次,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等等。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2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2.1 改编创新,增强游戏时代气息。及时、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将民间游戏在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幼儿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第二、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和材料的投放形式三方面对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游戏的组织上,可以采取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把“小老鼠上灯台”这个童谣说唱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在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上,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2.2 创设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饶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绸扇、民间小乐器、服装等;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2.3 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影响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资源中,家长是一个最为积极、丰富的活资源。首先可以从他们身上搜集整理并创编各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其次。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许多家长都会玩,他们可以轻松的、近距离的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拥有共同语言与兴趣基础上,通过共同活动,升华亲子情感。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的游戏,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与幼儿园一起,共同关注并促进孩子发展。可以说,民间游戏架设起了家园立交桥,也为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和谐、愉快的世界里创造了契机。

实践证明,民间游戏不但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也是教师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功能,渗进幼儿活动课程,提高学前教育效果,将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选择。

幼儿园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教学中游戏与课程相互渗透

论文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游戏 渗透 课程

论文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游戏和教学都不可相互替代。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而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没有教学的,幼儿园也不例外。本文从整体上概述了幼儿园教学中课程与游戏的区别和联系,应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对当前幼儿园教学课程与游戏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游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儿童的线索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游戏与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活动的趣味性与综合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只研究游戏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游戏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游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出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游戏给幼儿园课程注入了活力

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和真实生活,渗透了课程意义的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游戏和课程的渗透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渗透在身体的每一部位,当血液的供应充足时,人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当血液出现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之相似,它渗透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之中。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分割的,它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目的。安排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借助游戏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选择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趣味性,强调在内容之中渗透游戏性特征。

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孩子的体验来辨别游戏是否真正存在。如果课程中游戏成分较多,就会因其富有趣味性而深深吸引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反之,教师可能因不自觉地猜疑幼儿已有的经验而过分使外部受到控制。如,教师的过多命令,提供经过精心准备,便于控制的材料,课程内容因而显得枯燥,幼儿常常会表现出厌烦、劳累。

(二)幼儿需要相互渗透、彼此联系的经验

各种各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但是,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生活事件和现象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智力游戏不可能只发展智力,就像角色游戏也有智力的价值一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作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因此,幼儿园课程各个领域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机联系、相互支持,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抓住生活、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较大限度地将游戏与教育因素融合在一起,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幼儿教育的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帮助幼儿建构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

(三)课程使游戏变得更有魅力

离开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游戏,就好像是没有源头的枯水,缺乏生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当幼儿缺乏基本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就会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很多时候,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贫瘠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频繁出现变换主题、改变游戏形式甚至有无所事事的打闹现象,从而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从某种意义来说,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就是设置一个丰富而相互联系的整体环境,将课程中相互渗透的各领域内容和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来,增加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这样,不仅用课程滋养了游戏,增加了游戏自身对幼儿的吸引力,而且使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得以延续,不断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帮助幼儿学习和过滤经验,促进幼儿智力和道德的成长,有指导的游戏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游戏与课程有机联系、相互融合,游戏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又发挥出教育价值。将游戏与教育活动相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一日生活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所有活动都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下以游戏或游戏性的方式出现。师幼关系表现出较多的互动性,教师是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关怀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认真努力地研究幼儿,与幼儿一起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把活动引向深入。

结 语

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教学是由游戏活动与教学课程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游戏活动绝不等同于自然游戏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也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教学活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探讨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对开展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管理及人性化观念分析

摘要:现今的新课改提倡的《指南》精神、《纲要》等使得教学管理开始集中在人性化管理各方面,而且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也一直强调人性化管理,可见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融入人性化管理是有依据的。结合目前幼儿园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现实情况,本文将分析的是如何在教学管理方面用人性化管理实现日常教学管理的高效,通过分析幼儿园管理中的不人性化现象,找出一定的方法,提出符合实际的,能具体操作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管理;人性化管理;策略

一、人性化管理的长远意义

在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已经较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模式出现了转变,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使得学校的管理秩序和执行力等有了显著提高。人本主义、人性化管理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教学管理中有效的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克服教学管理过于死板的问题,能更多的关注教师和幼儿学生的需求。很多苛刻的规定和制度随着新课改进行也需要进行人性化修订,把许多落后的、不符合实际的制度结合人本思想进行革新,这样才能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处理好一些突发的具有现代特点的人性化事件,避免因处理不当而打击教师的积极性,阻碍幼儿园教师群体的凝聚力发展的现象,力求用人性化管理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相长。同时幼儿园教学管理方面融入人性化管理是保障幼儿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必要措施,只有通过人性化管理才能使得教师奉献出更多的干劲,用的教学状态处理幼儿园的教学事务,从而促进整个幼儿园的综合发展。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深入进行人性化管理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幼儿园不够人性化的现象

经过笔者观察和调研,发现了很多幼儿园都存在的不够人性化的现象,主要集中在:1.管理制度特别僵硬,严格控制了师生的行为、生活等。有的幼儿园为了方便管理,节省午休设备的开销,强制规定幼儿学生中午不能在学校宿舍睡午觉,必须由教师带领到空教室训练体操等等。2.教学管理压力空前,很多幼儿教师没有得到公正对待。因为幼儿教师大部分是纯女性组成,她们的心思复杂,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矛盾,在教学管理上很多时候会因为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而郁郁不欢,进而导致更多的问题。3.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教学管理太过片面,使得各种问题没法得到人性化解决。因为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年纪很小的学生,在教学中很多时候会被学生家庭、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非常疲惫,工作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在教学管理上却不太注重对教师的安慰和引导,只是责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指责教师情绪不好等,反而不能使得教师心理变得开朗。

三、措施分析

在充分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学管理在人性化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再结合笔者幼儿园“以人为本、强调归属感与凝聚力”的实际情况,现将将要提出下列一些策略,以便能让幼儿园教师从思想上提高人性化管理的认识,也为广大幼儿园教学管理提供浅显的经验。及时,用心创设和谐交流平台。在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想要实现人性化管理,关键在于协调统一,把教师团队的思想和制定相关的管理、评价等制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进言献策作用,把教师的心里所想统一起来,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取其合理之处。落实人人参与的思想,这样才能让教师们心与心连成一片,在这样的和谐交流平台上才能更加人性化管理。第二是幼儿园管理系统和课程编制中细致考虑教师的情况。比如我园在进行“早操编排”、“区域游戏开展”、“学习并深入贯彻《指南》精神”等工作中,立足的是教师的需求,确定了园长到组长的责任制度,以此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然后在课程的安排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现人性化变化,比如冬天天亮比较晚,上课时间可以延迟,放学时间也可以适当提前。另外,对于那些生病的教师,应该放宽请假休息的条件,而不是刻意要求生病教师到岗到位。在安排教学工作时适当从教师实际能力、年龄、性格等出发,尽量针对其特长和爱好,安排相关教学课程,这样就能使得教师的工作开展更加得心应手。第三是建立关怀教师、激励教师的有效机制。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人性化建设主要关注的对象便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上体现对教师的尊重为前提,实施爱护和鼓励制度,善于对待教师的特殊情况,善于关怀教师的生活和心理,才能长期有效的推进人性化管理。比如每个月建立“关怀教师日”,在女教师身体特殊的时期减轻工作量;再如我园开展的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将幼儿健康、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以”游戏“为本,首次以主题亲子游园活动等都体现了人性化。总之,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逐步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思想的影响下不断发展,不能因为个人或少数人的思维习惯、品质特点等发生较大的变动,而应该在大程度上发展人性化管理。但想要能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实现人性化管理还要关注各种要素对教师的影响,抓住从生活中的人性化的一面,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落实人性化管理。

作者:谢晓霞 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同升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学的运用

摘要:本文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起,较详细地讲解了课件的选择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并运用案例生动具体的展示了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课件制作要素

首先是在课件的选择与制作上下功夫:这个活动适合用课件吗?怎样用呢?应该制作什么样的课件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事先考虑好。因此,教师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几点:1.课件内容应体现教学思想,为其教学目的服务。课件中的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安排,要将各知识点合理地编排进画面内容中去,并且教学内容要丰富、灵活,寓教于乐。2.课件制作应注意辅助性。使用多媒体其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整合中应服从于教学目标,顺应、追随幼儿的需要。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它无法取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实践、创造,有的教师将应该让幼儿讨论、体验的内容也设计到软件上展示,虽然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幼儿并未做主动的思索和创作,反而使得幼儿对观看屏幕形成依赖。因此,必须坚持以教师引导、幼儿操作为主,多媒体辅助为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课件制作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制作、选择课件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制作小班的课件,界面要精美有趣、鲜艳活泼、图像大而清晰,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利用软件中设计的作图功能,色彩变化及闪烁等,编制出一些“动画式”的教学软件。而大班的课件则要求动手操作强,知识性强,多一点想象的空间。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多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集体活动传输的信息量,让幼儿多重感官同时感知,使幼儿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大班因为要注重知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幼儿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苦学”为“乐学”,积极参与学习,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4.课件制作应重视交互性设计。在教学活动中,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一部分功能,在整个课件的学习和娱乐过程中,要始终让幼儿参与,给予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使幼儿较好地发挥主动性。运用电脑媒体的交互功能,使教学活动过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5.课件制作应讲究科学性。多媒体在选用、设计软件及穿插都要讲究科学性,不要为了画面的动画效果而滥用软件,如在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其制作要注意清晰、,不要为了吸引注意,制作成画面闪烁不定,反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很难为其建立起有序的表象,尤其是需要幼儿参与设计的线条造型,更要注意直观、明了。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1.语言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2.常识活动———直观演示,难点不难。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期达到知识的迁移。通过各种生物案例,教师先让孩子自己了解动物再生能力,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3.数数活动———积极思维,乐于尝试。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因此,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数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4.音乐活动———引起共鸣,发挥想象。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新的教学模式充分提供了让幼儿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了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李建雯 单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论文: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幼儿园作为孩童及时个接受教育的地方,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研究必行之事。本文针对当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能有效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方案。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有效性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心,幼儿园理当做好幼儿的基础教育,为孩子以后的教育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做新课程改革一个有力的推动者。如何创建出有效的幼儿园教育,是我们当前急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

1.1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幼儿的教育内容上,幼儿园教师不必一味地纠结于幼儿的学习情况,幼儿园是孩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地方,幼儿园教师只需要在进行简单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大方向上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幼儿时期,孩童对世界的学习及理解大都来自于对身边人的效仿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很简单,大人什么样,他就什么样。所以,幼儿园教师也要做好幼儿的学习榜样,在教育幼儿的同时反思自己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以身教学,教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做好幼儿的及时位人生导师。

1.2选择幼儿喜欢并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幼儿的思维直观性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极其强烈的,在对幼儿的基础教育上,让他们对所学习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对于幼儿的整个学习生涯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思维的直观性使得他们的好奇心十分的强烈,幼儿教师只要对幼儿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引起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这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十分有帮助的,但同时,幼儿思维的直观性又决定了他们所喜欢的东西范围是很广的,广到什么程度呢?广到只要是他们所亲眼见过的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好奇心,不论好坏,不论难易。所以,幼儿园教师应适当选择幼儿喜欢并比较容易接受的事物进行教学。当然,也不能因此而抹杀幼儿对于不容易学习理解的事物的好奇心,毕竟,有挑战才能进步。

2设计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2.1有效的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设计组织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幼儿发散思维,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教育循环。设计有趣、合理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2.1.1设置疑点,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先设置一些简单有趣易思考的疑问来让幼儿回答,待幼儿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后再设置一些较难的疑问,先易后难,逐渐递增。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设置,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有助于幼儿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和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2.1.2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有很多,如创设情境,组织游戏、交流讨论等。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活动时快乐的感觉,还有对活动中问题的学习和思考,能真正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在活动进行中,教师适当的抛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活动中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可用一些结束语来对活动进行总结,结束语要简明扼要突出活动的重点,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指出一些活动中的不足之处,让幼儿接下来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

2.2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有效沟通:提升幼儿园教学有效性,教师与幼儿之间有效的师生交流与互动也是关键问题之一。在教师与幼儿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可过少,教师要时常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幼儿之所需、所思、所惑,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以免在幼儿日后的成长中形成一道阴影。在幼儿做对了一件事的时候,教师要加以适当的表扬并鼓励,但切记不可表扬太过,否则会引起幼儿的骄傲心理。在幼儿做错了一件事的时候,教师要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慢慢纠正,不可采取强硬态度要求幼儿改正,否则会引起幼儿的抗拒、逆反心理。

3有效教学反思

反思的意思是反过头来,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或者思想再次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行为方式。反思帮助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经验教训中成长,在反思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将反思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大重要途径。有效的反思使人成长,无效的反思则使人停止不前,无效的反思是:一味地相信别人的都是好的,自己的都是不好的,一直在拼命地学习别人的好,发现不了自身的好,总是在否定自己,又怎么会成长起来呢。幼儿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活动反思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之处,学会观察别人在那方面的好,学习别人好的一面,补足自己不好的一面。当然,不能盲目学习,也不能忽略掉自身好的一面,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反思。不仅如此,在教导幼儿进行反思的同时,幼儿教师也应该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哪里做得不好,下次要做得更好。结语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正因为是基础教育,才更要打好基础,为日后的教育提供帮助。总而言之,在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作者:杨旭芳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及时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论文: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

一、心态要“实”,在学习中醒悟

实践说明,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要克服“大”“虚”“泛”等弊端,“点”要“小”,“线”要“精”,“面”要“实”,“体”要“全”,只有这样,才能把“点”连成“线”,把“线”串成“面”,把面塑成“体”;要变“大题小做”为“小题大做”,善于在教材中发现、在《课标》中淘金在自己身上找选题、在日常教学中捕捉、借他山之玉进行整合;抓住问题的实质坚持正确性,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合理性,克服猎奇和偏见保障客观性,发挥个人特长讲求实效性,结合发展内需因地制宜地选择课题。如王晓明老师在组织开展“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省级重点课题)时,以“辩证找出困难、理性分析成因、实践探索对策”为研究内容,课题组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团队成员,参加过省级课赛观摩活动、“省教育科研骨干暨教学骨干培训”“省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知识大赛”,至少撰写了一篇课题论文并获区级以上各级荣誉、参加了“五课”(备课、上课、说课、观课、议课)“磨课”活动,通过“每月完小研讨、双月课题组活动、学期片区论坛、学年全乡竞赛”,分中心学校、课改示范学校、课题组、中心教研组、片教研组及完小校本教研组六个层面,组织85%以上的教师上好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组织开好研讨会、总结会和分析会,引导教师“钻研新教材抓备课,研究教法抓课题,研究考法抓命题”,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地推进了学校课改工作。学校在研究中经历了认识课改、实践课改、体验课改、感悟课改四个阶段后,一是以课堂教学为界,分内层和外层找出了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成因及对策;二是遵循“预习———展示———反馈”的理念和原则,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特色较为明显;三是共有182篇课题研究论文获奖,获各级成果奖20项,成果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8篇;四是学校教学质量较课题研究前综合平均分提高了11.34分,及格率提高了21.89个百分点,率提高了20.42个百分点,成为了全区办学特色比较鲜明的示范小学。

二、方法要“实”,在反思中领悟

为确保课题研究有效、高效推进,选择实用、适用的方法尤为重要。如笔者在主持“农村集中办学学校的校本教研策略研究”(市级重点课题)时,精选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结合实际,紧扣全区“十项课改策略”和校本教研“10个一”活动,以“查找问题不怕深、亮出问题不怕丑、听取问题不怕刺、整改问题不怕痛”的精神,做到定实验项目、定指导教师、定责任人、定活动专题,保障实验有专人策划、问题有专人指导、成效有活动报表,确保任务及时完成、问题及时反馈、交流及时组织、经验及时总结、成果及时推广。通过开展“我最满意的一篇教学设计”“校本教研论坛”“同一堂课”等系列活动,课题组成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10人在省教科研知识大赛中获奖,有1人在部级课题研究录像课评比中获二等奖,6人分别获得区级课赛一、二等奖;课题核心成果《保山农村集中办学学校的校本研究和策略探析》获得“保山市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竞赛”三等奖。

三、行动要“实”,在实践中感悟

如笔者在开展“苏教版小语教学中学法指导的有效实践研究”(部级立项课题)时,带领整个研究团队围绕“课前示范、课中授法、课后悟法”三个要点,从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实践活动六方面单设子课题,其中的好些板块又细分为低、中、高三段进行,明确了指导人、责任人、实验学校、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做到活动月报、问题汇报、成果上报,不仅在语文学科实施分块研讨竞赛,更将这种模式应用到数学及其他学科中,较为有效地丰富和充实了教研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课题组共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7篇,其中《小语教学中学法指导的有效实践策略初探》被发表在《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年第8期)。

四、成果要“实”,在研究中神悟

透过例举的这些课题研究,也得出了以下启示:

启示一:开展课题研究要遵循“四部曲”原则,即按照“学习———模仿———内化———创新”的步骤开辟新路径、探索新机制、实验新方法、探讨新成果。

启示二:开展课题研究要重在反思。着重围绕“亮点、败笔和再教建议”三个方面,倡导课题组成员用“五步学习法”及“课后一百分”的理念,理性地做好“课前设计、课中实践和课后反思”。

启示三:开展课题研究要着力“五课”的打磨,将“五课”打磨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法宝来抓好、抓实、抓出实效。

启示四:开展课题研究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提倡“匿名互动反馈”的方式,克服学校中心工作和课题研究“两张皮”的现象,用课题研究推进工作,又用工作成效物化课题成果。启示五:开展课题研究是学校打造教师和搞好校本研训的好方式,通过“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架梯子、结对子、开窗子、摘果子”等方式,做得好的引着走、不会做的带着走、不想做的推着走。使做得好的成为骨干和带头人,使不会做的跟上研究团队前进的步伐,使不想做的想做愿干。

五、总结

“适合的就是好的”,如同教学一样,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也是有“法”但无“定法”,要贵在“得法”。所以广大学校和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结合实际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对话”中寻找适合的做法,形成特色,做出成效,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领域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幸福成长,为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名、教育成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杨洪定 单位:保山市隆阳区教育局教研室

幼儿园教学论文:农村幼儿园教学管理

一、农村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较少,所以在师资力量上不及城镇的幼儿园。家长都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乡镇公办的幼儿园上学,导致幼儿园人满为患,教师的招录工作严重滞后,许多幼儿园只能从小学临时调配教师或者是从社会上雇佣临时人员。同时为了减少成本,公立幼儿园也很少从社会上雇佣临时人员,导致目前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为1:18。如果除去非教师人员,那么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将超过1:25,远低于省里规定的1:16的比例。

2.幼儿园设施和条件有待提高

农村幼儿园多数是私人创办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大部分的幼儿园只开设了两三个幼儿班,只配备了三五个教师,而且多数的幼儿园还是使用自家住房或者是一些废弃的店面,里面光线很差,通气性也很糟糕。农村公立幼儿园虽然在设施条件上比私人创立的幼儿园好一点,但是相对于县里的幼儿园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公立幼儿园是农村家长的首要选择,这就造成了很多幼儿相拥着挤进公立幼儿园,导致幼儿园人数急剧上涨,很多幼儿园都是60人一个班级。为了降低成本,很多幼儿园的设施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或者是使用县里幼儿园淘汰下来的设施,所以农村幼儿园的设施还有待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

3.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目前农村幼儿园极不规范,对于幼儿的教育非常随意。很多幼儿园只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忽视了幼儿的保育;有的幼儿园则是只保不教,充当保姆的角色,忽视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活动单一死板,没有任何乐趣;部分幼儿园则是不教也不保,放任幼儿自己活动。农村幼儿园缺乏规范,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同时对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二、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学管理

1.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幼儿的教育内容涵盖了语言表达、数学计算、艺术培养、科学养成和社会习惯培养五大块,这几个方面相互渗透,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只片面关注对幼儿语言表达和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对其他方面则重视不足。针对这一现象,农村幼儿园要合理设置课程,减少语言与计算方面的教育,增设艺术与科学方面的课程,比如增加安全教育、游戏、舞蹈、美工等课程,促进幼儿的发展。

2.在教学特点上下功夫,提升教学质量

可以从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教师素质、日常管理等方面做足文章,加强幼儿教师的人员配备、日常培训和基础管理。此外,将幼儿园与小学分开,让教师单独对幼儿进行教育,避免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幼儿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大纲,适当开展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内容故事化。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活动情况及幼儿反应,适时介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充当幼儿活动的引导者与支持者。对于幼儿教育做到边学边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从办园特色上下功夫,促进办园水平提高

园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师生互动的环节有效增多。目前,我园的特色课程有每周一节的舞蹈和美工园本课程。孩子们自己准备各色油光纸和油画板,通过粘贴、折纸、绘画,创造出自己的小作品,并适时在班级内展出。另外,幼儿舞蹈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满足,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才能的小舞台,让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满足。

4.从口语教学上下功夫,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养成

幼儿口语的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幼儿智力、情商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大有助益的。在对幼儿的语言教学中,可以将口语、儿歌这部分教学内容从语言教学中分离出来,单独对幼儿进行口语教育,同时也保障了幼儿口语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在教学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交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主动进行对话,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使得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短时期内得到较大的提升,也有利于幼儿吐字清晰,说话有声有色。

5.树立大教育观,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当前很多的家庭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其实家长是孩子一生中及时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家长必须认清自己的教育责任。要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教育技术对幼儿园教学的运用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更能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完成教育任务,达成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它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身心愉快、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幼儿年龄小,思维动作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来开展教学,制作出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效果逼真的课件,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气氛。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幼儿教育中最为直观、形象和生动的传授工具,它能够让幼儿教育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如何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也日渐增多。那么,能否运用得恰到好处,首先取决于选材。我们之所以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其目的是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能吸引全体幼儿。教育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教学活动中,我制作出生动形象的课件来吸引幼儿,把图像、动作、声音等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同时活动起来,从而促进幼儿发展。但是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老师又不能只满足幼儿视听的需要,还要提供给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斯兵塞说过:“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时,要突出教育内容的本质特征,使之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主观努力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给幼儿。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的教学中,我就制作了一个与之匹配的白板课件,一开始让幼儿猜测如何测量大树的高度,在幼儿猜得差不多的基础上,我出示了测量工具,并清楚的在白板上操作,示范讲解测量方法。孩子们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接下来我就请个别幼儿来测量另一棵大树的高度。同时,也让下面的孩子仔细观察,一是看他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二是自己有没有学会这种测量方法。为了达到幼儿能多多参与到师幼互动中来的目的。我又设计了另外一个测量环节,一方面是巩固幼儿学习自然测量,同时也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互动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法,绝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操作,并全都操作正确。这是我在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达到过的效果。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和幼儿始终都是全神贯注的,一点也没有觉得数学活动的枯燥与乏味。可见,一个好的教学内容加上适当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当然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语言活动中,我们用图片形式和课件形式分别给两个班进行教学,其实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用图片进行教学的这个班50%的孩子记住了故事的大概内容,而用课件的这个班80%的孩子记住了故事的内容。由此可见,现代化教育手段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符合幼儿的需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2、促进幼儿思维的活跃发展。幼儿年龄小,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光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去想,在幼儿的头脑中或许根本不能呈现出什么。但加上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后,效果则明显不同了。他们马上就会投入到课件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见,现代化教育手段对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3、提供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利用图片来满足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出示一张静止不动的图片,然后由教师来讲述图片上的内容。而幼儿要模仿的话,只能模仿老师的声和形。而在多媒体课件中,那些夸张的动作和形象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模仿起来也更加逼真。如在语言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及对话让幼儿真切地体验到了狐狸的狡猾。老师让幼儿进行模仿,幼儿都能用很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使得语言活动更加有声有色,幼儿的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4、提高幼儿的观察兴趣。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统的教育手段相比还有很大的优越性,就是它能向幼儿提供图片无法看到的现象和过程。如以往在上科学活动《蝴蝶和毛毛虫》时,只能通过一张张图片来了解毛毛虫转变成蝴蝶的过程,而有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后,我从网上下载了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全过程,当我把录像播放给孩子看时,全体孩子全都聚精会神,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注意力高度集中。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

三、在实际运用过程的遇到的困惑

实践证明,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到幼教课堂中,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生动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满足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要求,对促进幼儿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硬件条件有限,可能设施配备不是班班都有。其次,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还有教师制作的课件往往幼儿的参与度不高,老师操作的居多,幼儿基本上没有操作的机会。虽然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困惑,但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终将代替传统教育手段并被大家广泛运用的必然趋势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求。

作者:张利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