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个别化教育论文

摘要: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个别化教学是最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并且个别化教学对于特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老师应该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不断地更新教育手段,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的成长,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别化教育论文

个别化教育论文:通过个别化教育进行意志缺陷的补偿

通过个别化教育进行意志缺陷的补偿

意志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发展各种能力必不可缺的心理因素,是人们各种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推动力。智力落后儿童由于受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尤其部分儿童大脑额叶的损伤,表现出意志薄弱,意志行动缺少既定目的,意志行动的自制性发展缓慢,导致身心负担重,学习活动困难重重。为了弱智儿童身心健康和整体缺陷的补偿,我持之以恒地进行弱智儿童意志缺陷的补偿工作。

一、确定短期目标,使意志活动有目的性。

弱智儿童对远大的目标,觉得遥远、陌生,又缺乏信心,做事半途而废,多次的失败更削弱其仅有的意志力,只有提出一定的短期目标,使儿童化一定的功夫,能够达到目的,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前进的动力,才能慢慢发展良好的意志力。这就需要我补偿工作做得实、做得细。例如班上有位叫陆凤兰的弱智学生,她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走路不稳,手臂发抖,根本无法学习写字。看着其他小朋友作业本上一个个五角星,她失去了信心,以至厌恶写字,要写出一个字,对她来说太难了。于是我化简为易,提出六个要求,分六个步骤教她学写字。及时步训练其“握住笔,能10~15分钟不松手”。刚开始她只能坚持几分钟,经过天天练习,一个月后,能15分钟不松手。完成了这个要求,我马上进行奖励,发给她喜爱的东西。初次成功,她有了信心,我马上对她讲明,离学会写字还有很长的距离,鼓励她继续努力。第二步又开始进行,训练其“笔和纸相碰,并出线”。完成这个训练后,及时给予实物奖励。第三个步骤,能有顺序地写画出“─”、“│”、“/”、“\”等等笔画。训练的难度加大了,陆凤兰出现凭着性子胡干,表现出厌倦,非得老师在身旁督促,我就反复激励,要她下决心排除前进中的障碍,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马上给予表扬,提高她学习的信心,当完成这一训练后,她获得的成功越来越多,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了。以后的三步训练,我都没有花大力气督促,基本是她自己逐步克服困难,反复练习,而最终完成的。当她端正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时,我随即告诉她:做任何事都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二、加强监督和检查,促进自觉习惯的形成。

弱智儿童由于认知水平低,情感对行动调控能力差,意志缺乏自觉性和坚持性。就象童话故事《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一样。他们在行动中一遇到困难或放弃,或听从别人,不善于也不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依赖思想严重。我就对学生加强严格检查、督促,并进行评估。例如采用弱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表的20条例,时时督促他们按条例事,天天检查表现情况,周周进行评估,用“每周之星”激励学生,最终要使他们能自觉地遵守条例。与此同时,我还加强他们自我检查和督促的能力,以促进自觉习惯的形成。还是拿陆凤兰来说,在老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她已能写字了,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书写还是比较吃力,每写一个字需花很大力气,时间一长就容易疲劳。刚开始学会做作业,我适当减少份量,并在旁督促,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慢慢由她独立完成作业。天长日久,陆凤兰难免要露出懒惰思想的苗头,有时拖时间,有时少做,有时不做。我不是过多批评,怕不利于自觉性的养成;而是教育她要坚持不懈,要养成天天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让她学会自我检查和自我督促。如今她能天天完成作业,并写得越来越好了。所以说,只有养成自觉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使意志缺陷得到补偿。

三、在学习活动、学习生活中进行意志缺陷的补偿。

意志缺陷的补偿不是通过一件事、一个活动就能得以完成的,而要参与到各种活动、各个方面中去。只有广泛地、深入地开展补偿,才能收到实效,同时补偿工作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统一家庭与社会的力量,使之成为协调的整体,使弱智儿童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上都有一个较为有利的教育环境。例如陆凤兰学习写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也离不开家长的辅导。她的母亲,数年来一直陪伴她做家庭作业。同时也离不开来自社会的教育,记得全国好少年袁好伟,他的手被火烫伤已无指头,而就是这双手写的作业漂漂亮亮,听了他来校作的报告后,陆凤兰明显刻苦了。

对于弱智儿童来说,良好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促进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它是这个过程中的催化剂。我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以后还要坚持进行对弱智儿童意志缺陷的补偿工作。

个别化教育论文:智残儿童个别化教育的研究

智残儿童又称弱智儿童,是指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并显示出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他们的情况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及时大类型是在生命发展早期某个阶段,患过大脑疾病留下残疾的儿童,我们称之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第二大类型是患有进行性大脑疾病的弱智儿童,如癫痫病。 我们培智班的学生大部分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有1个癫痫病患儿),他们中有属兴奋型,易激动,自控能力差,动作无节制;有属抑制型,孤僻,不喜欢和人亲近;有属严重言语障碍型,发音不准,说话口齿不清,再加上他们的年龄大小不一,这样一些特殊孩子放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给授课的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很难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所发展。针对这一情况, 我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进度、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以及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的个别化教育。通过实践证明,对弱智儿童实行个别化教育,是深化特教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个别化教育模式符合特殊教育规律,是一种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弹性处理各项教学因素,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进度等使每个学生皆能掌握适合的教材,学得力所能及的本领,以达到个别化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教育对象的个別能力、兴趣和需要,尤其是他们个別的学习困难,但却不一定要个別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个別化教育并不等于个別施教。 一、建好一本“明细帐”,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 1、做好学生的各项记录,以为标准。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对每一位刚入学的新生必须进行细致的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并做好各项记录。首先是常规记录,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父母的年龄、学历、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家庭生活状况、教育小孩主要承担者等。其次是生理记录,包括学生的个人成长发育史、以往病史、智残原因、其它生理缺陷及程度、母亲生产史、父母亲的健康状况等。三是教育鉴定记录,包括学生的理解记忆情况、上课注意力情况、观察能力、语言缺陷情况、学习动机情况等。四是适应行为调查记录,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与同学交往能力、个性等。 2、制定好科学的教育计划,以个别化为方向。 通过摸底调查,可以知道哪些教学内容对哪些学生较容易,对哪些学生较难;哪些学生对相关联的旧知识掌握较好,哪些还不够巩固,有待强化;哪些学生需要直接辅导,哪些学生可以当“小老师”等。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分析、正确归类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优缺点,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然后为每个学生制订出切实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学科教学、动作功能、社会交往、生活劳动和兴趣技能五大领域。这五大领域基本上反映了智残学生教育教学的需要,体现了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开展个别化课堂教学,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关键。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计划的东西一定要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培智班现有的课程是根据学科来安排的,容易受课本的束缚,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局限性和独立性,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之间缺少联系性。《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一书指出:“不相关或跨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容易使智残儿童产生记忆的零落甚至脱节和遗忘,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因此,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而定,尤其是教学内容更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而定,是个别化教育的关键。我按照“低起点、小步子、多循环、新花样”的原则,让每个智残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让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真正落实到每个智残学生的身上。在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因素在班里开展全班学习、分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立足共同点,进行全班学习。 大多数智残学生都有语言缺陷,在表达过程中,往往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说话语流不畅或带有口吃现象,常使人不知其所云。对于这种现象,在语言教学的时候,像学拼音、认字、口语交际、语言训练等课程,就适合用全班学习的教学方式,不管以前是否学过,在课堂上逐个逐个地过关,过关的小朋友马上奖励小红花,并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每当掌声响起,孩子们脸上会洋溢起幸福的笑容,下一个小朋友也会跃跃欲试,此时,他们都会忘记谁口齿不清,说话含糊,连平常胆小从不敢举手的孩子也会大声地跟读,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2、结合分散点,进行分组学习。 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心理缺陷的性质和程度,将情况相近或相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分成几组。一是智残较重的为一组,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差,大脑疲劳发生频率较高,就让他们学习一会,自主休息一会,多重复,通过多次反复增强他们的记忆。二是把智残较轻的分成一组,他们相对来说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高,理解能力强,注意力集中,能配合老师讲课,在学习概念、计算法则时,根据理解去记忆,鼓励他们把意思说出来,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学习,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三是把记忆力较好,理解能力差的分为一组,他们对朗读、抄默写、背诵往往很感兴趣,但分析课文,计算等内容学起来就很吃力,把他们定为一组放慢进度学习。 3、针对差异点,进行个别学习。 个别学习类似于个别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个环节特别薄弱,在全班或分组学习中不能适应,就把他单独出来选取适合他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像以前班里一个叫小钱的学生(现以毕业),他刚转来时,已是四年级的学龄,却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班里也没有和他同一进度的学生,我就发给他一年级的教材,在课堂上抽一定的时间单独教他,手把手地摆小棒、数卡片,原来发现他的接受能力其实蛮强的,这样面对面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一段时间下来,他已经喜欢上了这里的学习(先前的大班化学习,由于无从着手,以至一无所获)。 三、创设多元活动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阵地 1、在节日活动中,培养感恩情怀。 通过多元活动,能使学生感到快乐,还能使他们受到教育。我利用节日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在节日里,我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要求低年级的小朋友为妈妈送上一杯热茶;中年级的给妈妈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高年级的为妈妈整理一次房间。在新年到来之际,要求孩子们给你最喜 欢的人制作一张爱心贺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不会做的孩子说一句祝福的话)……通过这些融入生活主题元素的感恩系列活动,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渐渐学会关心他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关心周围世界,懂得感恩与回报。

2、在艺术活动中,培养自尊自信。

艺术活动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能教育孩子懂得什么是美,如何发展美、品位美、展示美,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认真观察、分析每个智残学生兴趣爱好、认知能力、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我为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兴趣活动,利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 如我班的小钱同学,他的身体协调性特别好,自己对体育也很感兴趣,我就让他担任体育小组长,每次上课学习技巧性的动作,我就让小钱学会后给同学们做示范,这样不但他的积极性特别高,不厌其烦地教小朋友,也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欲望。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20__年7月小钱有幸参加省第二届特奥运动会,在100米和50米自由泳比赛中获得了两块金牌。 又如小成同学,性格较内向,平时不善言语,却很喜欢画画。课余时间常会主动画画,每次画完就拿来给我看,看她这么用功,我也耐心辅导她,并选一些作品贴在教室的“娃娃乐园”里。06年5月,小成在参加平湖市首届残疾人书画展中获得了铜奖。 此外,我们实验小学每学年都会举行一个大型的主题节活动,像今年的家庭教育节,去年的经典诵读节,还有以前的英语节,语文节等等,我们培智学校附设在实验小学里,这就好比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更多的优势。孩子们和实小的孩子们一样,在如此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熏陶下,有了不少长进。有几位在我们班代过课的老师反映说:“想不到你们班的孩子会背这么多古诗。”其实这都归功于学校的经典诵读节,像学校赠送的《六个“一百”》、《孝弟三百千》、《诗韵三百六》等书籍都是孩子们爱读的,每天早晨我们都会有20分钟时间进行朗读。不仅如此,学校播放的上下课音乐是用古诗新唱的方式制作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居然都能跟着唱下来。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适应能力。 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关注书本之外、课堂之外、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对于巩固课堂知识,培养适应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身心特点,设计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我会带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景点踏青(青少年宫、梅兰苑社区、如意小区等);我们还和平湖师范的校团支部建立了友好班级,每周五中午他们都会来学校和孩子们搞活动;又如在劳动技能课中,教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会刷牙洗脸,洗红领巾、洗袜子;中年级的小朋友学会擦门窗、扫地捡垃圾、整理抽屉;高年级的同学学会叠被子,折衣服,择菜等,通过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四、家校合作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保障 1、以沟通为纽带,取得家长支持。 在对智残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中,家长的意见态度和支持程度非常重要。家长们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能积极配合学校的,就能保障家校结合的教育方式真正得到落实,也能使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得到有效提高。每学年开学之初,我会对班里的学生,尤其是本学年的新生进行家访,了解新生的生长环境,家庭教养条件,家长教育意识等一些基本情况,在近距离的接触中文秘站:达成真诚沟通。这样,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方矢。 如在生活自理方面,有的孩子先天性动手能力较差,加上家中的溺爱,刚来校时,连最基本的吃饭、上厕所都不会。到了学校,会很不适应,有的学生24小时到晚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甚至连小便也拉在椅子上)。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上厕所、铺毛巾、吃饭、放饭菜盒、洗手、拧毛巾等。同时,我为每个学生建立一本家校联系本,把学生在校24小时的基本情况以及回家要求家长配合做到的事情一一记录在册,家长若是亲自来接的,就当面与他交流。事实证明,孩子在家里能自食其力的,其动手能力就较强,因为他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家长也会在实践中,看到孩子可喜的变化,增强教育的信心。 又如在学习上,今年我班有3个新生不会握笔写字的,家长每次来接时总向我诉苦,“吴老师呀,我家孩子不会写字,可怎么办呀?”我就跟他们讲:“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惟有每天给他练笔的机会,先帮着他把笔,等他有了自主意识,手的肌肉慢慢会动了,再渐渐放开让他自己写。在学校里,我就是这样做的,你们回去也这样给孩子把笔,你不要主动写,你握着他的手让他主动写,我们双方配合,这样坚持下去,一定可以的。”我给家长看我每天给孩子们把笔练的字,并在学生的回家作业本上范写好课堂上所练的字,要求他们回去也这样练,通过谈心,家长们深受鼓舞,回去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

2、以家长会为桥梁,传授科学教育知识。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对孩子放任不管,家庭只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不是受教育的场所;也有的家长虽有教育意识,但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甚有家长动不动就动手打孩子。在学校里,有的智残学生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不懈努力下,虽有所好转,但仅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孩子之所以形成现在的个性,与家长的教育方式,父母的言谈举止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给每个家长讲授低限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请一些热心家长亲自来讲讲自己的一些育儿经验,这样还能使一些自卑的家长重新鼓起教育的勇气。通过这样的交流,一些家长能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经常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讲故事,把家庭生活搞得和谐融洽,愉快幸福。这样的氛围有利于矫正孩子的个性缺陷,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

个别化教育论文:特殊教育中个别化教学综述

1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原因

1.1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必须进行个别化教学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接受到教育并且在教育中得到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进行特殊教育的时候,只有充分地适应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其进行个别化教学,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1.2个别化教学能够改变以往单调的集体化教学

以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和教材是教学的中心,进行特殊教育的时候,也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教学的时候比较重视学科教学,却对学科之间的整合不甚重视,所教授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也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个别化教学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2怎样更好地做好个别化教学

2.1设计教学方案结构流程的时候,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设计个别化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其和普通的教案分离开来,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的形态进行方案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并不存在固定的程式,教学方法必须以帮助学生完成目标为目的。

2.2进行主题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从生活出发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很明显的特殊性,所以设计主题教学的时候,应该以生活作为基础,围绕设计的主题和个别教育计划进行个别化教育,准备好学生学习的时候可能需要的工具,方便学生的使用。此外,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收拾物品和寻求帮助的能力,使得教学的生活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有兴趣。

2.3在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时候,应该体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时候,教学设计应该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老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了解工作,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要求的层次也应该有所不同,从而体现出个体差异来。

2.4在进行个别化教学管理的时候,应该体现出动态性

进行个别化教学管理的动态性主要包含了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时间的动态性。及时,教学时间管理的动态性体现在主题单元的教学根据内容来确定,课堂的具体时间也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程度来确定,不必每堂课都按固定的时间进行。第二,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也应该体现出动态性,设置的时候,应该根据主题来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对教师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该体现出动态性的特点,充分发挥每一个老师的特长,做好自己最擅长方面的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更比较强烈。

2.5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

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孩子的发展,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的提高方面程度、待提高方面进行评估,不能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估一个学生,要重视多方面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应该展开多方位的评价,充分发挥出学生、老师、同学在评价中的作用,更多的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确保个别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3结语

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个别化教学是最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并且个别化教学对于特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老师应该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不断地更新教育手段,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的成长,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蔡林 单位:安顺学院

个别化教育论文:开放教育中的个别化教学

摘要:在开放教育中实行个别化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目标,然而目前看来,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网上学习资源不完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大部分学习者的学习观念没有转变、缺乏匹配的教材等问题让我国的开放教育发展进程放慢。对此,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的设计、远程课程的编辑与管理、及时进行匹配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入手,探索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有价值的人才。

关键词:开放教育;个别化教学;教材建设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强调“因材施教”,这个教育思想说起来容易,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那么顺利。2000年后的今天,我国人口众多,一般学校都是大班制,很少有能确切做到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和目标。尽管大形势如此,但教育界仍在积极进行相关方面教育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目前,我国开放教育主要指的是远程函授。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从现阶段国内开放教育中的个别化教学的现状、实行个别化教学的意义及特点、具体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我国开放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远程开放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始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该校开始建设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并不断进行发展与完善。201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国家开放大学①,这标志着我国的远程开放教育水平又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我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方便更多人进行自主学习。整体来说,我国的开放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现在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者仍秉持传统的学习观念

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学习者还没有转变学习观念,他们更容易接受传统的面授和学习文字教材的教学模式,而对放下课本,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则表现出兴趣不高的状态。在参与调查的286名学习者中,62%的学生仍喜欢通过阅读纸质教材和通过教师面授来接受知识,54%的学生对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了解不深,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师传生受、耳提面命已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了,他们认为面授课安排得越多越好,学习及考试上还依靠教师的“填鸭式”教学②。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面授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是经过历史长河筛选后,古人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传播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更新颖、更方便的学习模式,我们对此也不能一味地拒绝,在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比较后,选择更合适的学习模式对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二)供学习者在网上学习的有效资源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网上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对学习者来说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网上的学习资源不够,更新速度也比较慢,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无用的资源。这些都容易导致学习者的学习系统不,与面授课的学习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三)学习者无法自主进行有效的个别化学习

对于学习者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来说,大部分人很难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合理的评估,这也就导致了学习者在开学教育过程中不能地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对开放教育的学习者进行合适的引导十分有必要,这能使网上的学习资源被充分利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四)部分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能力不高,投入的学习时间过少

据统计,在参与调查的286名学习者中,有46%的人在接受开放教育前主动制订学习计划并保障实施,有32%的学习者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在远程学习的时间方面,能保障每周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占44%;在课程作业的完成方面,大约只有50%的学习者可以按时完成课程作业,经常不能完成课程作业的学习者占22%左右。

(五)学习者在网上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无论是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还是面授课程,高效率学习都离不开与教师的互动。在进行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时,与教师互动的方式就是在网上跟教师请教一些有疑惑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方便的方法一直被忽略,可以与其他上该课的学习者建立讨论组,有问题时大家讨论解决,培养大家的合作学习精神。

(六)缺少合适的教材

虽说远程开放教育更注重网上学习,但脱离实体教材并不适合所有的学习者。因此,应当注重与远程课程相匹配的教材建设,在课程中可以供学习者自主选择,这也更符合在开放教育中进行个别化教育的要求。同时,开放教育教学实践面临着诸如学员学习热情持续性保持困难、网络教学资源和媒体资源使用率偏低、面授辅导到课率不高、个别化指导如何落到实处等问题的困扰③。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学习者在进行开放学习时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二、在开放教育中实行个别化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一)在开放教育中实行个别化教学的特点

1.自主性与传统面授课程相比,个别化学习较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实现学习者根据自身不同学习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实现以学习者自身为中心,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负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他们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及建议,做好网上学习资源的编辑和完善等工作即可。2.个性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及兴趣,那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很可能导致学习者的特点无法得到发挥,甚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个别化学习恰巧能让学习者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灵活进行自主学习。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3.共享性开放教育采用网上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共享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世界越变越小,很多资源很容易就能实现共享,这也降低了学习者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的难度。

(二)在开放教育中实行个别化教学的意义

1.较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学习者的特长学习者在进行开放教育的学习之前,应当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方面进行继续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自身的学习效率。2.提高学习者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学习者通过自我评估、制订学习计划、自主按计划进行学习、在网上与其他学习者共同探讨问题、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负责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3.有助于我国开放教育办学目标的实现教育应是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通过终身学习使人具有完整、独立和自主的人格,把人有限生命中的视野尽可能拓展到极限。开放教育的办学目标包含了重视培养人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理念,而灵活多样的个别化学习能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养成,适合个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与我国开放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一致的④。

三、在开放教育中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方法

(一)重视开放教育中教学资源的提供

不同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开放教育的教学内容,基于教学需求的个性化,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呈现的就是教学内容差异性大,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必须充分关注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

(二)进行开放教育时学习活动的设计必不可少

设计者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时,应提前了解目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据此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除了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还应当能够让学习者方便互相交流、合作学习。此外,对于开放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应当注意可以方便学习者随时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对将要学习的课程进行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征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手段,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与评价。

(三)重视与远程课程相匹配的教材建设

要保障教材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等特点,便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时进行理解。这就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和教材编写团队及时沟通,由课程教学团队对教材的风格等进行设计,由教材编写团队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编写任务分工,在规定时间内编写教材,并由最少3位教学专家进行审定。

(四)通过电话辅导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有效补充

现在这个阶段,进行个别化辅导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来授课。虽然这十分方便,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也被认为可以进行教学过程监督,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非如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可以说现在开放教育对网络监督已经形成严重的依赖性,过于依赖网络平台对学习者进行监督,反而受到网络技术机械性的限制,甚至在某些方面制约了深化开放教育。例如,有些课程是以在职学习者为教学目标的,但由于课程设置机构缺少调查与有效的政策调节机制,导致一些教师开展实时教学活动的时间恰巧是学习者的在职时间,这就造成了网上的实时教学缺乏学生,导致教学资源被浪费,也没有达到在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教学问题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用电话辅导来进行有效补充可行性就比较高。及时,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通信费用日益减少,人们打电话的成本越来越低,因此受众越来越广,人人都离不开手机,这为电话辅导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第二,电话沟通已经越来越不受无法见面的限制,网络可视电话可以方便大家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第三,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在使用方面较大的特点就是超越时空局限,灵活机动,使学习的随机性和时效性大大增强,可以充分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要求⑤。

(五)改变原有师生关系,培养综合能力

深化开放教育的个别化教学,不仅要改变原有师生关系,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更不能忽视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习者学会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广大开放教育辅导教师应该潜心研究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种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⑥。

(六)辅导教师要及时在网上更新教学信息

包括下次集中辅导的重点难点、学习素材和作业等,使学习者提前了解教师的教学动态并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

(七)充分了解学生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对此,笔者的建议是经常对学习者做记名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者的性别、年龄。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学习者存在不同的家庭压力及工作压力,在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差异性也比较大。②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基础(包括学习水平或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了解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基础可以预估学习者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③目前职业与学习的关系。了解学习者进行学习是出于兴趣还是工作需要。④学习时间与环境。学习者可以用来进行开放教育的时间有多少,具体使用的工具是手机还是电脑。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事先了解,可以根据学习者年龄、职业、身份、学历、兴趣和个性上的差异,进行不同的开放教育,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

(八)积极建设能适应个别化学习的远程智能教学服务系统

这个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对学习者的学习服务做到随叫随到、能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制订个性化方案、借助快递等新兴行业对服务内容实行送货上门。

(九)建立科学的个别化学习控制机制

虽然开放教育可以摆脱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弊端就是学习的全过程都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师生处于分离状态,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是什么、学习进度如何、学习方法是否合适、学习时间是否够长、学习目标是否实现等问题教师无法掌握。因此,制订一套科学有效的过程评价机制显得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凭借该机制,对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进行监督与评价,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开放教育中贯彻个别化教学的宗旨,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对我国教育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个别化教学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具体的实践问题,因此,我们应当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一直努力。

作者:张力

个别化教育论文: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个别化教育课例探讨

【摘要】在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兴趣,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教学活动,将蒙氏教学法整合到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儿童日常生活,让单一的教学目标多形式、多感官地展开,使学生不但学到相关数学知识,更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蒙氏教学法;个别化教育;教育模式

一、问题提出

就读于特教学校的自闭症儿童的学习一直是困扰很多教师的难题。由于多数自闭症儿童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闭症儿童对生活数学的感知、习得与运用,进而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能力发展。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质量?蒙台梭利教学法强调从最基础的操作入手,以儿童为中心展开教学。由此,笔者从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为着手点,借用蒙氏教学法中的教具,对一名中度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生活数学课程教学,尝试将蒙氏教学法整合到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密联系儿童的日常生活,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案例探讨

(一)基本情况娜娜,女,9岁,自闭症,入学前在康复机构进行了两年康复训练,教学干预开始前主要症状表现为:及时,对集体教学环境高度排斥,常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不参与集体活动,但会对集体活动保持关注;第二,刻板行为较多,多数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涂色游戏、拼图活动中;第三,言语障碍,具备简单的发音能力,但基本用语言进行沟通;第四,对简单、容易掌握的动手活动较容易接受。

(二)确立教学目标

认识数字1—9,将数字与数量相对应,为以后能够认识钱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钱币打下基础。认识钱币,1元、5元、10元、20元,能够在模拟购买物品活动中使用钱币支付换取物品。

(三)教学过程

1.教学环境适应娜娜存在明显刻板行为,日常学习活动中喜欢一个人在教室角落中做手工类活动。集体活动时,对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常常需要老师拉她才能勉强参与一下。随着上课次数不断增多,娜娜逐渐习惯了每周的固定两节课在蒙氏教室活动,越来越能在活动中与老师进行有效互动,每次上课前,娜娜都会主动准备好老师自制的教具、记录单,穿好鞋子在集体教室门口等老师一起去上课。2.建立“以儿童为主”的师生关系个训初期,熟悉蒙氏教室及室内材料时,老师发现娜娜喜欢蒙氏室里的拼图材料,开始进入教学时,娜娜依然存在刻板行为,不能参与到老师设计的认识数字、纺锤棒等活动中,不能与老师同时关注一个活动。为了能够吸引娜娜的关注与互动,老师允许娜娜在课上玩拼图。当她专心地玩拼图时,老师坐在旁边认真观看。看到她能够轻松地将8块以内的拼图拼好,老师再将几张拼图打乱放在一起让她拼。此时,娜娜会阻止老师的干预。在老师的坚持下,娜娜妥协并同意将几张拼图打乱,一起拼搭,并在熟悉后产生强烈兴趣。但是,依然不让老师插手。在娜娜顺利完成这些之后,老师将难度更高的中国地图拿过来让她拼搭,2节课以后,老师试图帮助娜娜找到她最需要的部分递给她,她会看看老师,然后拼好。在她找错图片时,甚至在她发现错之前老师先提出来,并告诉她是错的,增加有效沟通的机会。娜娜接受老师在她玩拼图时在旁边“指手画脚”后,老师开始攻占娜娜的地盘。老师拿出纺锤棒箱子,准备在娜娜上课时的小课桌上进行游戏。娜娜最初会直接将老师的材料推走,但在老师的坚持下不得不作出了妥协,同意在她的桌子上挪一点地方给老师“做游戏”。老师会在桌子上用纺锤棒摆出各种形状,并在娜娜认真玩拼图时,请她帮忙多空出一点地方。直到老师的教具占领整个小桌子,将娜娜的中国地图成功“挤掉”。这时,娜娜放弃继续拼图,开始看老师用纺锤棒做游戏。老师边玩边讲解,并装作不小心将纺锤棒掉到地上,然后麻烦娜娜帮助老师捡起来,或者需要搭一个难一点的形状,需要娜娜帮一把手,娜娜都会适时地帮助老师完成,并继续观看。慢慢地,老师邀请娜娜一起玩,让娜娜玩一下,娜娜就会模仿老师再玩一次。一段时间之后,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互动。3.采用多感官体验教学考虑到蒙氏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直观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故老师应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多的直观教具,以帮助其理解与掌握知识。教学活动前,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情况:娜娜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20分钟左右的专注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关注同一件事情,数前概念知识薄弱,能够辨别多少、大小。在开展教学活动初期的一段时间,娜娜还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每次上课后都会学着老师最初玩纺锤棒的样子,将所有的纺锤棒取出来摆成一排,然后用一只纺锤棒从左到右划过去。为了改变娜娜刻板的行为模式,结合她喜欢涂色活动的特点,老师将数字与筹码中的1—9数字材料在纸上描线,然后和她一起涂色。在描线和涂色的同时,都会读几遍相应的数字,然后再进行纺锤棒活动,两个活动交替进行。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娜娜能够独立说出、指出1—9中的任意数字。4.注重小步子、多循环教学认识了10以内的数字以后,老师开始对娜娜进行数量的认识教学,让娜娜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因为之前就用纺锤棒做各种拼搭游戏,娜娜对纺锤棒一点也不陌生,能够很快进入数与量的学习活动中。但是,只用纺锤棒进行数量的学习对娜娜来说会有些枯燥,且不利于知识的泛化。因此,老师依次加入了数字与筹码、加法板等材料辅助教学。先摸一摸、读一读纺锤箱上面的数字,然后依次将每个数字对应格子中的纺锤棒拿出来,边拿边数,数好后再像之前那样排成一排,用一根纺锤棒在上面划出声音,然后再依次数好相应数量的纺锤棒装回去。每次这个活动都会持续15分钟甚至更长,娜娜经常会让老师一个人做,自己在旁边看。老师会在她偷懒不愿意关注时加快速度完成,然后用下一个活动继续教学。比如,在加入数字与筹码后,老师先利用之前的方法,将事先描写好的数字及相应的圆圈拿出来,然后数一数数字下面的圆圈(正好与数字相对应),看着娜娜给它们涂色,每涂好一个就读一读、数一数。在这两个活动进行一个月左右后,老师增加使用加法板进行教学,利用镶嵌式地摆放、拿取小珠,边摆放边数一数。尽管活动材料有所变化,但是教学目标依然是数字与数量的对应认识。5.融入生活元素教学在娜娜形成点数、数量的意识后(认识不,点数时偶尔会出现点两个纺锤棒/圆圈/小珠,数一个数的现象),老师开始将自制钱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先认识钱币的面值(当时是10元、1元),然后数一数每个钱币的数量(这个活动通常安排在放松环节,学生完成前面的任务后,作为奖励进行),接着根据钱币的数量换取相应数量颜色的蜡笔,给数字筹码进行涂色。学期末,娜娜已经能够轻松认读、独自写出10以内的数字,能够在简单的引导下进行点数,对数量有了较为清晰的意识,出错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用钱买午餐、与家长去超市买物品付钱等社会性实践活动中。娜娜已经慢慢开始学会使用钱币,并对钱的多少、找零有了初步意识。随后,数量的认识、加减法及简单使用在后续教学中循环递进。

三、教学反思

(一)教学的可取之处

尊重学生兴趣,有计划、有准备地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时,娜娜并不总是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因此老师会在课堂上多准备一些同一教学目标的其他教具材料。比如操作纺锤棒一段时间后,她会觉得枯燥,排斥继续操作,老师会用自制的彩色棒教具操作来代替纺锤棒的活动,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按计划进行。在老师的坚持不能得到她的认可时,老师会尊重她,让她用拼图、涂色等活动形式认识数字、感知数字与数量等,老师在旁边按照原教学计划操作蒙氏教具,边操作,边大声地将操作内容说出来,并且不时地让娜娜多给出一点地方,或者让她帮老师递一下材料,或者让她帮忙读一下、找一找某个老师“想不起来的”数字,她都会放下手中的涂色、拼图帮助老师,慢慢被带回活动中。总之,在每节课的活动中,老师会做充分的教学准备,尊重学生兴趣,让单一的教学目标多形式、多感官地展开,学生不仅在蒙氏教学活动中得到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将钱币的使用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社会交往方面,也更愿意参加班级、学校以及社会活动了,在活动中也更愿意与人说话、表达自己。

(二)教学的不足之处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前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对比未能明确量化,教学研究中的数据量化不足,还需要更的数据支持。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未能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中对学生提供支持的因素。教学活动难以定义为实验研究,学生除参加笔者的课堂教学,在其他日常的集体活动中也会有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家庭中的练习,学生的进步很难排除其他干预的作用。本案例教学仅以个案为例,尚未与自闭症儿童相关教学进行对比研究,且自闭症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较大,研究成果的借鉴意义尚待进一步考证。

作者:宋曼

个别化教育论文: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

一、西部农村小班是由于人口流动、减员自然形成的

个别教育宏观上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观层面上学校应建立系统的制度机制、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如建立个别教育管理档案,明确对象,确定同类对照生,分类进行评价,通过阶段性评价及时调控教育导向,把教学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起来,把个别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如在班级管理中为个别教育对象设个人专栏,建立成长记录袋,在“五星”评选和思想品德考核中设置不同尺度,在教学和管理计划总结中附加个别教育计划和总结,在学科教案中增加学情分析和个别教育设计环节,听评课活动中设计个案观察项目,改变单一评价方式,分级命制多套测试题,使学生有选择权和取得好成绩的机会。

二、教师要掌握个别化教育具体技术,设计相关表卡

教师通过撰写以个别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叙事,及时积累转化学生人格或教会某个方面知识的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案例的教训,精心设计适用于某一主题的谈话记录卡,以求得谈话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所获信息的真实性。设计家访记录卡,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家庭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在家表现、兴趣爱好以及典型性格特征形成的潜在原因,解释相关任务要求并听取家长建议以达成教育共识。学习论是描述性的,教学论是处方性的,有效实施个别教育的前提是的教育诊断。

系统的个别诊断包括教师诊断系统、智力诊断系统、管理子系统、素质子系统、气质性格诊断系统、学科能力诊断系统、学科成绩诊断系统和定性评价系统。要尽量使用量化诊断,但限于农村小班的条件,学生诊断以培养教师的学情意识和日常教学诊断为主,如作业诊断、课堂提问和观察诊断等,像IQ智商测量和RV推理能力测量目前还无法有效实施,观察测量结果的处理也以计算均值、比例和频数为主,对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其他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应结合计算机技术逐渐学习掌握。教师要把诊断结果当作教育的及时资源有效使用,譬如撰写嵌入式差异性教学方案,进行个性化的补救教学,利用根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开发出的教学任务分析技术来推演序列化的技能目标,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条件。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使用一些便于灵活操作、具有针对性且能获得即时效果的个别教育诊断技术,如填概念图、画树状图、完成V形图、设计思维导图、利用KWL技术评估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使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出的矩阵分析法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和优势学习方式,利用思维环技术了解学生的态度倾向性。在编制前测和后测试卷时,教师应对涉及的内容进行范例性分析,确保纳入评价范围的知识、技能是真正重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

三、真正成功的个别化教育,应该使学生自信地容纳自己、清晰地认识自己和规划自我发展

在个别教育中要注意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规律,放扶结合;二是根据马卡连柯“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集体教育原则,抓个别不忘集体建设,通过集体资源满足个别发展诉求。特别是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对个别学困生进行基础补偿时,应优先考虑学习新内容能用到的知识。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教者也可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程度有选择地进行即时穿插复习,这样既为新知识的教学扫清了障碍,也有利于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作者:尹建勇 单位:甘肃省灵台县龙门中学

个别化教育论文:网络个别化教育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教育中协作学习的兴起,指出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都是网络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着重阐述了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并提出了正确处理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关系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网络教育、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完善,网络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重点。同时也应运而生了很多新的理论、新的学说。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就是当前网络教育中研究的热点。毫无疑问,协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的重要作用。个别化学习毕竟是网络教育中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特别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自主性、独立性的形成,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发展网络教育时,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扬长避短,使网络教育真正成为继传统教育后有益的教育方式。

一、基于网络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在讨论二者关系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定义。

基于网络的个别化学习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因材施教,通过网络给出不同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的教学支持,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从而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

二、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都是网络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他们都体现了网络教育以“学”为主的特点,但是他们也各有特色,相互联系。

(一)、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各具特点

个别化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我更新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探索来独立完成学习。它比较适合达到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大多数层次的学习目标,如学习事实信息、掌握概念和原理、应用信息、概念和原理、形成动作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个别化学习较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高度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具体表现在: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后,能够借助网上优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支配学习时间,从中知道了如何学习才能达到目标,也知道了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效率、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不必跟随教师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而且网上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自己不主动学习,就不可能得到新知识,这样学生就由原来被动的、不得不学转变为主动的、要求去学。从而能提高学生的领会和保持水平,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掌握学习进程,自己负责学习效果,这有助于养成学生在教育活动、工作职责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时间,自己确定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空间的灵活性大,特别适应于成年的、在职的学生的主客观条件。总之,个别化学习允许程度各异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益。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指的是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相比之下,它比较适合实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形成态度、培养鉴赏力,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

协作学习较大的优势在于协作活动的参与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协作性学习。学生、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共同进行问题的探究探讨。教师通过网上专题讨论为各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学生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学生也将逐步增加对知识的掌握,对社会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

(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互补充

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但是也存在不足,这时可以通过协作学习来弥补。

首先,个别化学习有局限性。对单个学生来说,由于其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受到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特别是当他遇到巨大困难时,即使通过自身长期努力和持之以恒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想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有用知识,就必须通过协作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个别化学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兴趣和爱好,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学生的个性因素在个别化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可能会拖延学业、降低学习效果。而协作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其次,个别化学习中交互性不够。若长期把它作为的学习方式,可能会缺少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教育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学习环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个别化学习中,情境主要限于单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协作、会话。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如果缺乏交流,教师就不便于掌握学生在理解新知识时的普遍反应,学生也局限在自己的思考范围内,无法与他人沟通,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及更广阔的思路。而协作学习可以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情境”、“会话”、“协作”的要求,能为学生构建更多的“情境”,这种情境是由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共同建构的探究学习环境,还可以通过资源解决问题,提供多种人际沟通手段,从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协作学习能诱发学生渴望成功的愿望,维持学习动机,但是在现阶段协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个别化学习的补充。

首先,协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有了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和从事社会活动的经验。因此协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准备至关重要,要根据协作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及其协作学习成员的个性特征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而个别化学习的组织和实施就相对简单、方便些。

其次,协作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协作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任何学生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对同学们的提问,要求有问必答,并要求尽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则更高,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果不注意引导、指导,就有可能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其他学生,或者偏离教学目标,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特别是巩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把师生的相互作用变成了长篇累牍的独自讲授,要控制教学进度,掌握现代技术,具有更好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使小组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活动而又不至于变成无意义的闲谈。这些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遇到这些情况,就可以利用个别化学习,例如个别化学习训练系统,来加强知识的掌握、巩固效果,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再次,当前技术还是以支持个别化学习为主。尽管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CSCW技术促进了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在开发中出现了技术与理论跟不上的情况,比方说协作学习中的讨论应该是基于三维的共享空间,而现在协作学习中的讨论还是利用电子公告板,即BBS。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由于受传输速率的限制,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因此当前网络环境中,更广泛、更常用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方式,支持协作学习的技术还有待发展。

总之,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需要协作学习的配合,协作学习是建立在个别化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另外,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例如个别化学习中可以补充协作学习的讨论交互方式,协作学习可以借鉴个别化学习中的个别辅导学习手段。

三、如何处理网络教育中二者的关系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都是网络教育的基本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扬长避短。

(一)、充分发挥各自特色

在个别化学习中,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仔细安排学习活动,构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不断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及时掌握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学生强化。在协作学习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提供便捷有效的交流手段,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协作过程进行积极的引导。根据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特色,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具体的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软件的设计中贯彻这一宗旨,从总体结构设计到网页设计都要充分考虑二者各自的特色,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在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学习方式。

(二)、相互利用,取长补短

利用协作学习,克服个别化学习遇到的种种困难,降低个别化学习的难度,增进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协作学习可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利用个别化学习,弥补协作学习带来的种种弊端,减少协作学习的缺失,提高知识的获取、巩固效果,达到网络教育的教学目标,实现网络教育的重大意义。使网络教育既能符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别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综上所述,无论是个别化学习还是协作学习,都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应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能发挥个别化学习的优势,又能充分体现协作学习的优点。既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人格塑造,把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学到如何学习,如何生存,真正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促进网络教育健康、有序、稳步地发展。

个别化教育论文:初中学困生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对策

摘 要:个别化教育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育方法。个别化教育并不意味着独自学习。当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本文针对一名基础差的学困生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个别化;教育;学困生;对策

教育个别化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掌握与学生学习状况有关的反馈信息。如“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学习感到吃力的原因是什么?”等信息,在日常的教学情况中,这种反馈信息主要是借助提问、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来收集的。有效地利用这种信息,才可能决定采取最适宜该生学习的措施。学生学习跟不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弄清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化教学。

陈霞玲是一个活泼可爱、能歌善舞的女生,父母都是经商的,平时很少有时间管理她的学习。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想尽办法让她进了一所重点小学读书。由于她不适应那所小学的封闭式学习管理,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初中时只能就读于我校。但是由于以前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而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应该补习一下以前的旧知识,在七年级举行的期中考试时,成绩很不理想,班上50个同学,她排到了40多名,自己与家长都很着急,认为是学习不够刻苦造成的,后来她便更加勤奋用功,天天早起晚睡,经常在熄灯就寝后还躲在被窝里看书。可是,期末考试时,她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考得比以前还要差。

七年级下学期时,陈霞玲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为了节约时间来学习,她平常很少去运动,导致体质下降,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在接下来的测验中,考得好时,总在及格线边缘徘徊,考得差时,有时只有三十来分。因而她感到万分沮丧,而将这个结局归因为自己天生比别人笨,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后来,我了解到陈霞玲的情况后,帮助她分析了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以及她学习上存在的弱点,要求她不但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每天除掌握当天的新知识外,要有计划性地补习以前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因为只有基础打牢了,以后的学习才不会觉得困难,自然就游刃有余了。

后来,在我的指导下,帮她加强了对以前知识的补习,逐渐打牢了基础,慢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基础差,并不是24小时两天导致的,而要想解冻这三尺的寒冰,也不是24小时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作为教师应该有义务为这些学困生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自觉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这类学困生,我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如下。

一、明确补习旧知识的任务

补习旧知识的任务也就是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通过查漏补缺来进一步巩固、深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目的就是温故而知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1.查漏补缺

补习旧知识要以整个教学要求为目标,对基础差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的检查,通过对薄弱环节的补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逐渐得到巩固,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补习旧知识还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这能够很好地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3.温故而知新

补习旧知识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包括适当地拓宽和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补习旧知识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补习和复习旧知识中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帮助学生保持好的情绪,去除焦虑情绪

如果学生深陷成绩差的泥淖里,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找到自己的学习优势,稳定自己的学习情绪。教师不要让学生每天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整日无精打采或者焦虑不安,更不能使学生随意地把自己的成绩落后现象扩大,不能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无论怎么用功都是白费力气。相反,教师要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逐步分析、正确对待基础差的问题,这样才能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对于那些原来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来帮助他们,使他们通过补习旧知识都能够有较大程度的进步。教师还要积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好与其达成共识,并教给他们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让他们也参与到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工作中来,这样才能从各方面去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实现质的转化。

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具有激活指向和S护调节的功能,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本来就有难度,即使是失败了,也需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试一试,使他们通过一次努力能够获得成功的道理,同时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绪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充满自信心的心理状态下生活和学习。

总之,面对那些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时,教师要多花工夫,特别是要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补习旧知识,以便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增强他们的信心,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个别化教育论文:差异教育与因材施教及个别化教学之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差异教育与因材施教及个别化教学的对比,进一步明确了差异教育的内涵:“从差异出发”、“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和“为了差异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育 差异化教学 因材施教 个别化教育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差异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理念已经越来越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所重视,差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教育改革潮流,但与实践领域的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很多教育工作者仍对差异教育的概念不甚明了,有些人还把差异教育与中国古代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以及当前流行于西方的教学理念个别化教学混为一谈。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通过对三者的概念进行重新梳理来进一步明确差异教育之内涵的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差异教育是对中国古代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反思与超越

差异教育不同于古代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其思想源于孔子,后被历代儒家教育思想所继承和发展。因材施教思想承认受教育者由于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在知识、才能、性格和志趣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如孔子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基于此,教育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教,避免盲目性,据《论语》记载,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他对自己学生的个性曾做过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并据此施以不同的教育。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师也过,商也不及”、“求也退,由也兼人”等。再如,同样是问仁、问学和问孝,他对每个学生的答复都是对症下药、不相雷同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起点水平的差异和教学过程中教学措施的差异。

然而,从总体上硭担因材施教思想是一种保守的、以适应为主的教学思想和策略。它是要通过差异性教学来使学生达到同一的发展目标,其因材施教思想更多地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上,而不是体现在教育结果和教育目标的追求上。这种教学思想和策略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人的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志的发展等。而正是这些缺陷为当今的差异教育研究提供了历史的借鉴,使得差异教育研究找到了历史的支点。其继承了因材施教教育传统中尊重个体差异这一教育思想,并且从当代社会对个性独特性的强烈要求出发,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要以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可以说,差异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从方式方法层面向观念价值层面的转变,也正是基于这种突破性的转变和对个性化教育教学目标的突出强调,才使得差异教育有了不同于因材施教的独特内涵。

二、差异教育是对个别化教学思想的移植和借鉴

差异教育有别于个别化教学思想。作为20世纪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和流行于当前西方教育界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一的个别化教学思想,与差异教育思想在基本理念上是一致的,并且对于差异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差异教育思想是对个别化教学思想的移植与借鉴。但是,个别化教学本身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如: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使发展学生个性的路子愈渐狭窄;刻板的固定不变的学习方式,对不同学生和教学情境的不同需求的忽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社会性的发展。另外,过度的个别化会因人力、物力的匮乏和其他种种不切实际的原因而最终无法彻底执行。

差异教育在对个别化教学思想的移植和借鉴过程中对此有所突破与超越。其认为课堂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弹性化,而不应拘泥于教学形式是否表现为一对一、教师是否让学生自己去学,或教学技术和评价技术是否精致而。并且,其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差异教育的必备要素。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如果得到教师的认同,即使是在传统的教学技术条件下,差异教育也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实施。差异教育强调要立足于当代教育的实际条件,从课堂教学条件下,通过教师教学观念和课堂行为的变革,打破划一性教育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诸多束缚,创新性地开展教学设计,通过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有机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尽管个别化教学是开展差异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但是个别化教学并不能明确地概括和表述出差异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根本教育追求,差异教育思想并不等同于个别化教学理念。

通过以上对比,大家可以发现,差异教育不同于因材施教,也有别于个别化教学,它有其独特的内涵:是旨在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它不仅关注教育教学起点上学生之间的差异,还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差异并追求教育教学活动终点上学生之间的差异。简而言之,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差异教育要突出强调以下三点:“从差异出发”、“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和“为了差异发展”。“从差异出发”就是要把学生原有的个体差异视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或前提,把学生之间丰富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巨大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是指为了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在教学组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为学生设计并组织灵活的、弹性的、差异性的教学活动。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教给学生统一的生活规范,而在于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所以,差异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追求就是要促进学生主体性之个性化发展这就是“为了差异发展”的目的之所在。

个别化教育论文: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初探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学校应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的个别训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补救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也提到: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因此,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以智障学生的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为立足点,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综合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开展好个别化教育,以满足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求。为此我校对智障学生个别化教育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个别化教育范畴

个别化教育(IEP)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尊重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个别化教育的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要能体现出对智障学生“发展”的教育。我校根据智障学生的实际需要,将个别化教育内容涵盖思想、感知、认知、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运动能力等七大领域。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班会主题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落实个别化教育。

二、编写适合智障学生使用的系列校本教材是开展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

1.课题引领

我校通过课题研究带动个别化教育的开展,《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探索与实践》在山东省教研室立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开发与研究》被淄博市教科所立项,并顺利结题。通过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了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到了个别化教学研究中。

2.自己动手编写教材

首先让教师明确校本教材编写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然后教师分工合作编写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信息技术、感统训练、职业技术等9门学科教材。在教材的试用中,及时总结,完善各科教材。我校共开发了88册校本教材,其中一至九年级《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各18册、《生活适应》15册、《绘画与手工》和《唱游与律动》各9本全一册、《运动与保健》和《信息技术》各3本全一册、《感觉统合训练指导手册》一至三年级1册、《语言训练(含沟通与交往)》一至三年级4册、《安全教育手册》2册。其中《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沟通与交往》等教材先后在淄博市张店区和临淄区特教中心、临沂市临沭特校等学校推广试用。

三、成立个别化教育团队是开展好个别化教育的保障

我校为每一名学生组建了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辅导员、学生家长、学校保安等人员组成的个别化教育团队,具体负责落实个别化教育的内容。团队人员要做到职责明确、相互合作、共同育人。明确团队人员职责:班主任具体牵头评估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及个别化教育计划、组织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评价、建设和整理好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档案、组织召开团队成员参加的个别化教育工作专题会等。任课教师积极配合班主任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制订关于本学科的学生发展目标及工作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知识、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共同评价学生的教育效果、及时做好教育记录、积累学生的发展成果等。生活辅导员执勤时间内,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行为表现(纪律、卫生、安全、生活习惯)、学习、健康、活动参与等情况进行教育指导,同时将掌握的情况与相关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等。学生家长全程参与学生的基本情况评估,制订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和个别化教育计划,参与学生的教育效果评价,在家庭教育中协同落实学生的教育目标,及时提供学生的在家表现等。学校安保人员在指导学生上下学时,按照路队进出校门,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要求所有团队成员随时参加个别化教育专题会。

四、制定落实个别化教育方案、计划是开展好个别化教育的重点和关键

1.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要做到两个“”

一方面,要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班主任牵头个别化教育团队成员,以评估会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感知、认知、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运动能力等七大领域进行的分析和评估,评估所得到的信息作为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确定学生的发展目标。个别化教育团队成员依据学生的思想、感知、认知、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运动能力等七大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即学生九年级毕业时达到的目标;中期目标,即学生小学六年级毕业时达到的目标;近期目标,即学生一学年结束时达到的目标。

2.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要做到两个“注重”

一是注重教育过程。个别化教育团队成员,依据各自的工作岗位,精心选择个别化教育工作措施,对学生具体开展个别化教育工作。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课间巡查、主题活动、各种文体活动等途径对学生开展个别化教育工作,做到主题教育内容丰富,情境教育直观具体。并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修改方案。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个别化教育工作,课前认真备课,积极上好每一节课,对学生的学习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生活辅导员在执勤时间内,及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现场生活化教育。学生家长在学生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对学生进行在家的个别化教育工作,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教育和指导,并与班主任及时沟通交流。安保人员在学生上下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二是注重教育效果评价。个别化教育落实的效果如何,需要个别化教育团队成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既是对前面教育目标的认可,也是进一步调整个别化教育目标的需要。评价时,以专题会的形式,组织个别化教育团队成员对每个学生在思想、感知、认知、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运动能力等七大领域进行逐一评价。

五、恰当的激励机制是落实好个别化教育的助推器

1.成立个别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个别化教育工作” 领导小组,将个别化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年度创新项目,校长亲身调度个别化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将学校的班主任、骨干教师纳入到个别化教育工作团队中,确保教师参与到教育中,并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对个别化教育工作需要的多媒体等教学研究设备,学校优先进行采购。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学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了个别化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2.建立量化考核的长效机制

设立个别化教育工作专项考核,对个别化教育工作从日常工作过程、学生的发展情况、家长对个别化教育工作的评价等方面来进行检查、督促、评估。将个别化教育工作纳入教师综合考核。

3.组织专项评优

每学年评选个别化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氛围。

经过两年来个别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的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深知个别化教育的途径有很多,需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个别化教育论文: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及困难

摘要 本文以6所培智学校115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自编问卷了解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制定、实施及困难情况。在IEP制定方面,发现:(1)IEP的使用率为中等偏上,不够“个别化”,且制定人员比较单一;(2)IEP会议召开时间和拟定时间较晚,费时费力;(3)IEP的项目内容和应用科目基本完整,但相关服务问题较突出。在IEP实施方面,发现:(1)IEP目标的评估比较及时;(2)教师较少参考IEP进行教学;(3)行政协助有待加强。在IEP使用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困难有:(1)教师普遍感到使用IEP的困难程度较高,主要难点集中在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少、教师工作繁重、IEP格式内容繁琐、学年间缺乏连贯性、教学时间不足、预定目标与实际教学不符等方面;(2)教师年龄、教龄和是否接受过专业训练是影响教师困难程度的主要因素。建议:未来应进一步规范IEP的制定;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IEP的简化或电子化;促进IEP目标在课程与教学中的落实;加强教师的专业训练。

关键词 培智学校 个别化教育计划 制定 实施 困难

分类号G764

1问题提出

1975年,美国在《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theEducmion 0f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中明确规定为每位特殊学生发展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IEP)。此后,IEP在美国生根发芽,成为发展适性且高效特殊教育的桥梁。然而,IEP的制定与实施一直是富有挑战性和争议性的话题。制定方面,IEP项目内容繁琐,学生信息搜集和文本撰写非常耗时;学生现况和相关服务项目缺失严重;教师是IEP会议的主导者,家长作用小;学生对自己的IEP一无所知。实施方面,预设目标与实际教学脱节;无法从内容中看出学生的进步情形。这表明,IEP在美国的使用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

我国大陆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IEP。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促生了不少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也不断丰富(包括IEP文本分析、实践研究等)。朱剑平、姚向煜等人对沪、苏地区随班就读学生IEP进行调查,发现IEP制定、实施和评价欠完善,对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制定指导性弱,家长参与度低。随着随班就读的不断发展,培智学校招生对象面临转型,其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培智学校IEP制定情况如何?实施情况如何?教师使用IEP有何困难?教师个人背景对困难情况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已有研究中鲜有涉及。据此,本研究以杭州市6所培智学校115位教师为研究对象,对IEP制定、实施及教师使用IEP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杭州市共建有13所培智学校,基本形成“培智教育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格局。本研究随机抽取其中6所学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4份,其中有效问卷115份,问卷有效率为76.67%。样本基本信息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参考林幸台、吴俐俐脚、胡永崇的研究内容,自编《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及困难的调查问卷》。邀请3位专家学者及2位特殊教育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效度检验(见表2),5位专家均认为问卷有效。再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修

自编问卷主要包括基本资料、IEP制定情况、实施情况及使用的困难四部分(见表3)。基本资料部分共7个题目,用于收集教师个人背景信息。IEP制定情况部分共8个题目,用于了解教师撰写IEP的情况。IEP实施情况部分共4个题目,用于了解教师制定IEP的情况。IEP使用的困难部分共15个题目,包括支援部分(1-5题)、制定部分(6-10题)和实施部分(11-15题)三个维度,用于了解参与调查教师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困难情况。其中,IEP的支援是指教师在制定与实施IEP时可能需要的支持与援助;IEP的制定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撰写IEP的过程;IEP的实施是指教师根据IEP内容执行IEP的过程。采用5点计分,1为“不困难”,5为“相当困难”,平均分为3分,得分等于3表示困难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得分越高表示困难程度越高。经检测,此部分问卷总体α信度系数为0.886,分半信度系数为0.734,信度高。采用相关分析,发现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84-0.835之间,题目同质性好。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44-0.582之间,明显小于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各维度较好地反应了所测内容,结构效度好。

2.3数据处理

用SPSS18.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制定情况

由表4可见,IEP的使用率为中等偏上(75.7%)。但IEP使用对象不够“个别化”,仅有部分教师为每个学生制定IEP(40.4%),甚至小部分教师以小组(9.1%)或者班级(15.2%)为单位为学生制定IEP。参与IEP制定的人员也比较单一,任课教师(93.8%)是IEP的主要制定者,专业人员(36.1%)、学生自己(35.1%)和专家学者(16.5%)的参与少。

由表5可见,IEP会议召开的时间较晚,近一半教师开学后一个月才召开IEP会议(46.5%)。IEP拟定时间也欠及时,大部分教师开学后一个月才制定好学生的IEP(60.6%),甚至有极少数教师到期中才为学生制定IEP(3.0%)。,教师制定IEP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其中,选择“10小时及以上”的教师人数最多(34.3%),仅有小部分教师能在3个小时内拟定好一份IEP(15.2%)。

由表6可见,绝大部分IEP都具备学生基本资料(95.8%)、学生现况描述(94.8%)、短期目标(94.8%)和长期目标(92.78%)等项目,但相关服务项目的出现率较低(39.6%)。在应用科目上,生活语文(70.4%)、生活适应(68.4%)和生活数学(67.4%)的使用频率较高。

3.2实施情况

由表7可见,IEP目标的评估较及时,超过一半的教师会在下课后马上评估学生的IEP目标(53.5%),甚至小部分教师会在上课时进行评估(12.1%)。但IEP的参考频率较低,仅有部分教师会每星期参考1-2次IEP(27.3%)。在修改频率上,选择“视短期目标的评估结果而定”的教师人数最多(39.4%),小部分教师每个月修改一次IEP(19.2%)。在行政协助上,近一半教师认为IEP的行政协助较多(47.5%),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行政协助较少(29.3%),甚至认为行政协助几乎没有(10.1%)。

3.3困难情况

由表8可见,教师普遍感到使用IEP的困难程度较高,总问卷平均分(M=3.10)高于中等困难程度的3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3分,其中,实施部分的得分较高(M=3.16)。

由表9可见,在支援部分,除“相关专业人员(如医生、训练师等)参与IEP不足”(M=3.87)和“教学或行政工作繁重”(M=3.62)外,其他题目的得分均低于中等困难的3分。在得分较高的两题电“中等困难”以上(包括“相当困难”和“比较困难”,下同)人数显著多于“中等困难”以下(包括“稍微困难”和“不困难”,下同)人数(x2=40.89,p

3.4教师个人背景对使用IEP时困难程度的影响

由表10可见,不同性别、学历、专业和职称的教师使用IEP的困难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教师在IEP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99,p=0.01)。经多重比较发现,30岁以下(M=2.91)教师在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显著低于38岁以上(M=3.60)教师(p

4讨论

4.1 IEP的制定情况

4.1.1 IEP的使用率为中等偏上,不够“个别化”,且制定人员较单一

本研究显示,75.7%的教师正在使用IEP。这一结果与姚向煜发现的“95%的随班就读学生制定了IEP”差别较大,可能与研究对象和样本量不同有关。但本研究结果与李翠玲发现“79.9%的教师为学生制定了IEP”相似。这说明培智学校已经意识到了IEP的重要性,但IEP使用率仍有提升空间。

同时,本研究发现,仅有40.4%的教师为每个学生制定IEP。这与胡永崇发现“92.5%的教师为每个学生制定IEP”差异较大,说明教师对IEP内涵与精神的理解有待提高。IEP是为了落实某位学生个别化教学而制定的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服务文件。它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差异,以及“量身定做”的教育服务。但部分教师仍以小组、甚至班级为单位制定IEP,这显然违背了IEP的精神。

研究还发现,任课教师是IEP的主要制定者。这可能是因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较为了解,对其未来的学习规划也较有预测性。但专业人员、学生自己和专家学者的参与较少。这说明目前IEP的制定人员较为单一,其代表性与周延性有待加强,但IEP专业团队合作初具雏形。

4.1.2会议时间和拟定时间较晚,费时费力

本研究显示,46.5%的教师在开学后一个月才召开IEP会议;60.6%的教师开学后一个月才为学生制定IEP。这与箫朱亮发现的“64.9%的教师在开学后一个月内拟定IEP”相似。然而,IEP制定前的这段时间,教师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品质可能会受影响。台湾地区新修订的特殊教育法施行细则明确规定,学校应在新生或转学生入学后一个月内拟定IEP,其余学生的IEP应该开学前拟定。这些规定表明,IEP的制定应具有及时性。相比之下,目前大陆地区培智学校IEP制定的效率亟待提高。

研究还发现,34.3%的教师拟定一份IEP需要花费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仅有15.2%教师能在3个小时内制定一份IEP。这说明,IEP的拟定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负担重。

4.1.3项目内容和应用科目基本完整,但相关服务问题较突出

本研究显示,学生基本资料、短期目标、学生现况描述和长期目标的出现率较高。这说明教师对IEP的基本项目有一定了解,并能较为完整地制定IEP。但相关服务项目的出现率较低。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相关服务项目的内涵不够了解;二是学校能提供感统训练、语言训练等相关服务的教师少,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研究还发现,生活语文(70.4%)、生活适应(68.4%)和生活数学(67.4%)的应用频率较高。这与辛伟豪等人研究发现的“生活数学(91.67%)、生活适应(91.67%)和生活语文(83.33%)的使用频率较高”相似,但在具体科目的使用率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研究方法有关,辛伟豪等人之前的研究是采用文本检核的方式,对使用科目情况的了解较为具体;但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填写问卷的教师可能只根据自己教授的科目是否撰写IEP进行作答。

4.2 IEP的实施情况

4.2.1 IEP的目标评估较及时

IEP是监管特殊教育品质的考核性文件,其具体表现是对IEP目标的评估。本研究显示,53.5%的教师会在下课后马上评估学生IEP目标,甚至12.1%的教师会在上课时进行评估。这说明大部分教师都能较为及时地评估IEP目标,以此监控学生的进步情形。

4.2.2教师较少参考IEP进行教学

本研究也发现,仅有27.3%的教师会每星期参考1-2次IEP;39.4%的教师会视短期目标的评估结果修改IEP。这说明IEP的参考频率和修改频率较低,教师虽然意识到了IEP目标评估的重要性和及时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根据IEP目标的评估结果,调整下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与IEP的初衷相去甚远,导致教师制定好IEP后并没有按照IEP进行教学,乃至于IEP写的是一套,教的又是一套。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工作负担沉重,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IEP;二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对IEP的掌握不够;三是IEP目标与课程教学关联性弱。

4.2.3行政协助不足

本研究发现,29.3%的教师认为行政协助较少,甚至10.1%的教师认为行政协助几乎没有。IEP并不是教师单打独斗的战场,IEP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学校行政的参与。如果培智学校试图通过推行IEP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IEP的行政协助仍需加强。

4.3教师使用IEP时的主要困难

4.3.1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少,教师工作繁重

“相关专业人员(如医生、训练师等)参与IEP不足”题目得分较高,说明相关专业人员在IEP中的参与严重不足。这与胡永崇发现的“81.0%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协助’是实施IEP最主要的困难”相似。有研究发现,美国虽对参与IEP的人员有明确规定,但相关专业人员在IEP中的实际参与情况也往往难以达到法律要求。而我国培智学校学生IEP通常由一两位教师在征询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而成,缺乏相关专业人员对儿童的诊断、训练、评估。由这种不完善、不科学的计划统整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儿童发展,反而可能阻止他们的发展。另外“教学或行政工作繁重”题目得分也较高。教师在沉重的工作负担下,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实施IEP,这间接制约了IEP的品质。

4.3.2 IEP格式内容繁琐,学年间缺乏连贯性

“IEP格式及内容过于繁琐”题目得分较高。格式内容复杂繁琐的IEP被称为设计精美、程序精准的理想计划,部分IEP文本的平均长度高达21页。同时“各学年间IEP的拟定缺乏连贯性”题目得分较高,说明教师设计的IEP可能过于随意,无法满足学生整体均衡适当有序发展的需求。

4.3.3教学时间不足,预定目标与实际教学不符

培智学校教师在实施部分的困难程度普遍较高,说明教师在IEP实施部分存在较大困难。其中,“缺乏足够的教学时间”题目得分较高,说明IEP的实施确实需要花费教师较多时间。朱剑平的研究也发现,近一半学生每周需要60分钟或者100-150分钟的课外个别辅导时间。同时“预定目标与实际教学存在着差距”题目得分也较高,说明目前培智学校IEP并不能、直接地指导教学实践。这可能与上文发现的IEP参考与修改的频率较低有关。

4.4教师个人背景对使用IEP时困难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教师使用IEP的困难程度主要与教师的年龄、教龄以及是否接触过IEP专业训练有关。

首先,不同年龄教师在IEP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0岁以下教师在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显著低于38岁以上的教师。这说明30岁以下教师对IEP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较为乐观,或是较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各方面支援。这可能与当代信息社会的多元性、共享性、高速性以及教师与时俱进的专业化要求有关,年轻教师计算机能力较好、思想较为开放,能较快地借用现代科技来获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而年龄稍长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认为个别化教育需要改变已有的教学程式,缺乏主观行为动机。

其次,不同教龄教师在IEP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3年及以下教师在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显著低于11年以上的教师。这说明3年及以下教师在支援部分的困难程度较小。这与吴俐俐的研究发现不同,可能与上文中年龄因素的影响有关。

,有无接受过IEP专业训练的教师在制定部分和问卷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胡永崇的研究发现不同,说明IEP专业训练对教师在IEP制定部分和问卷总分上的影响较大。IEP的制定能力反映的是教师对IEP精神和内涵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师对IEP撰写流程与内容的熟练程度;IEP的实施能力则是强调IEP目标在课程与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二者均可以通过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培训进行专门训练。

5研究建议

5.1制定指导性文件

美国在法律程序对IEP的制定与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而、严密而繁琐的规定;并针对IEP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修正,如2004年的改进方案对IEP的内容、转衔服务以及参与会议的替代方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但我国至今未有法律法规对IEP制定与实施进行规范。IEP的制定与实施仅是培智学校提升教学成效的自发性措施,其规范、推广存在诸多困难。未来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规范IEP的定义、项目内容与实施细则,以便于IEP的规范、推广。

5.2促进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

相关专业人员参与不足是教师制定与实施IEP的首要困难。这可能与相关专业人员群体的数量较少有关,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医教结合的困境。培智学校不能被动地等待相关专业人员的到来,需主动担当,让教师学习第二专业以弥补相关专业人员的缺失。再者,随着教育康复专业(如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的设立,相关专业人员群体的数量与质量将较快发展,学生的诊断、训练和评估将更加高效。未来也可引入个案管理制度和教师助理员制度,保障IEP制定与实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5.3促进IEP格式内容的简化或电子化

IEP格式内容过于繁琐,可能使教师在撰写IEP时花费较多的时间,制约了教师制定与实施IEP的积极性。因此,IEP的格式内容应尽量简化,压缩文本页数,保留IEP最核心项目(如学生现有现况描述、可测量的目标、评估结果、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等)即可,或是将延长长期目标年限。推动IEP电子化,建立学校(或地区)的“目标银行”,供教师撰写IEP目标时勾选;并以学生个人“目标银行”进行补偿,满足学生个别化需求;系统管理员将“目标银行”中的专业术语直白化,便于学生本人、家长参与IEP。

5.4促进IEP目标在课程与教学中的落实

教师在IEP实施部分的困难程度较高,IEP目标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这可能与培智学校教师按能力领域(而非课程门类)撰写IEP目标有关。Salle等人认为,课程本位的IEP目标更能反映学校课程标准和学生进步情形。台湾地区新修订的特殊教育课程纲要也十分强调课程与学生IEP的结合,鼓励教师从课程纲要中找出与学生相符的能力指标,将其转化为IEP目标后,设计相应的教材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业成就和功能表现,结合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在考虑目标的功能性和学习结果的可预期性的基础上,设计适当的、个别化的、可测量的IEP目标。

5.5加强对教师的专业训练

接受过IEP专业训练的教师使用IEP的困难程度较小,这说明目前的IEP专业训练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有研究指出,目前的教师培训缺乏实践性,不能有效地指导IEP实践,应实现理论性培训到实践性分类培训的转变。李翠玲发现,案例教学法在IEP专业训练中有较好效果。因此,未来培训可结合培智学校案例,真实模拟IEP的制定与实施。

(责任编校:赵小红)

个别化教育论文:浅析幼儿教育中的个别化教学

摘 要 幼儿个体表现都各不相同,对于幼儿的成长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产生极大的差别。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正视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别,制定针对幼儿个性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实行个别化教学,这样才能保障幼儿的各种潜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本文结合幼儿个性化问题,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个别化 教学研究

个别化教学,针对个别幼儿的个性体现,使其单一教育相对模式化和统一化教育而言,个别化教学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的发展和成熟,主要的内容是创设各种最有利幼儿发展的条件,注意到幼儿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幼儿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科学地运用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局限于方法的束缚,注重实际效果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中,幼儿个性化发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一问题,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幼儿教育中的个别化教学问题。

1幼儿个别化教育的现状

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最初阶段,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在幼儿阶段就提供良好的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幼儿的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情况很不乐观。一直以来,家长和老师都是用传统狭隘的教育观念去衡量和教导孩子,很多幼儿园长期以来都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教科书和内容,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比如,一个班美术的教学内容是教孩子学习蜡笔绘画,其他的班级也都要教孩子绘画,的美术评价标准都是蜡笔绘画。这样根本没有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可能有的幼儿不擅长蜡笔绘画,反而用彩笔画得会更好,但教师一味地要求孩子们学习一样的内容,就使幼儿教育走向了僵化,过于强调了统一,实行“一刀切”的教育,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个性化差别,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2掌握幼儿的特点是开展个别教育的基础

幼儿教师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幼儿的特点。在幼儿园,大部分教师都能很好地完成对孩子的一般性教育,但在对孩子进行个别教育、对每个孩子的潜力进行培养时却很难进行有效的教育,很多教师都感到无从下手,这里就需要教师对孩子的各自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在掌握孩子的特点之后才能进行个别教育,教师在了解幼儿的特点时,重点要了解幼儿的性格、认知能力和个性特点。教师在了解幼儿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因为只有知道幼儿平时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教育。如:幼儿喜欢什么都争及时,特别是在喝水、吃饭以及上厕所时,常常争抢着及时个跑出教室、争着排在队伍的及时个……经常会出现你拥我抢的混乱情况。在幼儿园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幼儿们的表现肯定有所不同,总有做得慢、快、好、差的,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地掌握幼儿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个别教育。

3幼儿个性化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3.1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

开展个性化幼儿教育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的个性。要想真正地让幼儿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思想和情感,同时也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这些个性。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幼儿,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如果我们缺乏尊重孩子的思想,在批评他时,一定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老师当时立即对他的做法进行了鼓励,并教育他以后帮助别的小朋友时要和他们说清楚。幼儿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必须尊重幼儿,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孩子才能真正地有所进步和提高。

3.2要注意整体和谐发展

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的过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幼儿的发展,使习惯与生活统一,使心理与生理发展统一,使能力与认识发展统一。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大教育思想,贯穿教育的始终。例如,组织孩子玩各种游戏时,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力。在生成活动中,个别化教学的渗透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的个体特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为提炼共性特征提供依据。这样,教师就对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促使幼儿得到更加的发展。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介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不同层次的幼儿。对于那些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要多对其进行鼓励,适当帮助,让孩子有所进步,增加自信。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能力的孩子,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和探索,要给予恰当和适时的帮助和指导,不能是简单的代替包办。由于幼儿的年龄都比较小,教师在实行幼儿个性化教育时,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帮助。需要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相应材料,也要加强家庭教育和引导。如果教师和家庭,都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实际需要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促进幼儿的个性成长提供便利。

个别化教育论文: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关键词】 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制订;实施;教学评估

聋生与普通儿童相比较,存在更多的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他们在教育中的特殊需要。因此,作为聋校教师, 应树立以聋生为本的现代特殊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尊重聋生的多样性、独特性、差异性,较大限度地对聋生进行个别化教育,强调满足每一位聋生的较大需求,注重对聋生个性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尊重其差异,并适应其差异、利用其差异,从而促进聋生健康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一种根据聋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制订的针对每位儿童实施的教育方案,这种方案是通过个别化教学来完成的。为每个听障儿童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是在分析每个儿童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选配的教学方法,努力保障儿童个体逐步实现其发展目标。

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时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以听力障碍学生为主体,重视他们的特殊需要。个别化教学主张教学要适应学生的需要,要求聋校教师要以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控制学习速度。其次要实施诊断性评价,掌握听力障碍学生现状。教师要依据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已有的能力水平,为每一位学生设计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必须具有具体化、可测量的特点。要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个别化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听力障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在同一个班,因听力残疾的程度不同,学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可学习口语,而全聋的学生则以书面语为主。

二、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实施个别化教学

“因材施教”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依靠个别化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对不同学生制订的目标,采取多种教学手法,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词语教学时,看图配对词语卡片是相对较简单的环节,就请C类学生来参与。而对于B类学生,就组织他们进行看(听)话指图的环节,以求进一步培养他们理解和看(听)话的双重能力。能力较强的A类学生可要求他们看图说(写)句子或用词说(写)句子。在为每一个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习任务的难度,直至发散学生们的思维,提高其语言能力。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这一环节集中体现在练习设计的分层上。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对于C类学生,设计基础练习题,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基本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知识内化,以达成学习的基本目标。对于B类学生设计发展性练习,通过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A类学生,则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灵活熟练的运用,从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多加考虑。

三、及时做好教学评估,不断修正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学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评估的目的是让教师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以便随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任务。随时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断修正,使个别化教学不断完善。按照常规的要求,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评估分为两种:一种是阶段评估,一种是学期评估。

1. 阶段评估。阶段评估是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监控对听力障碍学生的变化进行适当的控制。阶段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监控计划的进展情况。(1)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否反映了听力障碍学生的实际需求。(2)短期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3)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否有效。(4)听力障碍学生在发展进程中是否有新的情况出现。(5)教师在执行个别化教学计划过程中有无困难和建议。

2. 学期评估。学期评估是个别化教育计划结束时,对整个计划实现情况进行的总结性评估鉴定,写出书面报告,以帮助制订下一年度新的一轮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期评估的任务有两种:一是回答出当听力障碍学生达到各项长期目标后,下一步该怎么办的问题,对学生新的学习需要和怎样满足其学习需要给出建议;二是当学生的长期目标没有达到时,就要解释出没有达到的原因。这需要对个别教育计划的每个环节逐一剖析检查,看问题出在哪个方面,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个别化教育论文:小班化教育中个别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 要:运用小班化教育理念,在小学教学范围内,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在理论指导下探索,寻求转化学生有效的个别化教学策略,实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这一现代教学理念。同时增强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发展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个别化教学;实施策略

当前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中,最突出的是两条:其一,让每个学生成功,加强“个别化教育”;其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由此可见,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以人为本,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一、了解每个教育对象,构建课堂目标和内容

1、了解每一个教学对象的个体。个别化教学的前提是学生个性及个性差异的测查诊断,根据诊断安排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需要、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为他们安排灵活的课程和内容,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较大可能的得到发展。

2、建立适应性的学习目标。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所以个别化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建立了适应性目标。适应性目标既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也不是永远达不到的,而是指经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身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

个别化教学强调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改“课堂”为“学堂”,改“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教”为“学”服务。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能力强者的学习目标层次较高,能力差者的学习目标层次较低,内容较简单。由于教师对学生已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确定了每一个学生的适应性目标,所以不同的学习目标为不同的学生的“学”服务,以期达到人人发展目标。

3、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的教学内容。除了一般程度的教材内容外,教师可以指导能力较高的学生利用其它资源自行练习、阅读相关的资料。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能简化其教学份量及内容。

二、探索个别化课堂教学形式,形成个别化教学模式

1、营建个别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小班化教育环境为个别化教育的展开提供了自由的心理环境。心理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潜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个别化教育教学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气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关系。课堂上,让学生不怕老师,让学生敢说“我不懂”,让学生会说“我认为”,让学生觉得“我讲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理解对大家很重要”,让学生提高学习需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中,给学生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空间;让学生兴趣发展、个性舒张,但对于个性过分张扬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扬“长”改“过”,一步步走向自我完善;对于胆怯自卑个性的儿童,坚持多肯定,少否定。

2、倡导交互型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个别化教学中积极倡导交互型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在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中,使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碰撞不断发生,使每一个独特的自我得到张显,每一个个体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都有不同,但大家又能悦纳不同的观点,从而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3、安排不同的辅导策略。学生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相同,但能力差者需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适时的辅导。具体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辅导。课前辅导: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个别化教育对象自身特点,课前对个别化教育对象进行个别辅导,这里的个别化教育对象指的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内容可以包括教材内容的预习指导,并预估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为课中的及时辅导和反馈作铺垫,以降低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课中辅导: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预估其掌握的速度、程度,预设教学反馈和调整教学过程的措施。课堂中,教师力求从课堂教学反馈中发现问题,随机应变,及时点拔;课后辅导:对课堂教学尚不够理解和掌握学生,则应进行课后辅导,可由教师负责,也可由合作伙伴担任,有时甚至可以是家长。对课堂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和好奇的学生,教师应于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型的辅导。调整学生的学习速度。允许能力较高的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速度,熟练一项内容之后,接着学习新的内容,以期加速学习。

4、开展“双休日”分层作业设计活动。从学校班级人数较少的实际出发,开展双休日分层作业设计。学生们双休日的作业是自助餐式的,有自己选择作业的余地,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通过双休日分层作业布置可以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使作业发挥出反馈、矫正及交流的功能,而不是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5、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只有父母才能做到,所以,在小学父母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好老师。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一般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通过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建立“一对一”的家庭辅导机制,使学校教育在家中得到延伸,保障个别化辅导在家中也能实施。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集体教学+合作教学+个别化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伙伴帮助、补偿教育等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结构。

这样,通过交替采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既满足了学生的个别需求,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个别化教学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三、展开过程评价,建立以个别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个别化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力图改变传统评价内容的单一性、统一性、被动性,评价根据多方面的内容,对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过程评价,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评价时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亲子互动”。具体有:

1、自我评价。注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我分析,从而实现自我调整。其过程为: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回顾、自鉴自评。小组互评:小组之间集体互评。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征求家长、老师的评价。

2、对话式的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每天通过“家校联系册”上的“心情日记”和“留言板”进行对话。教师请学生当天的表现和对他的评价写在“留言板”中,学生则在“心情日记”中回答老师的评价,有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在“心情日记”中互相评价,互相激励。

3、评语式评价。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个别化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增设了两种评语――学科评语和即时评价。

(1)学科评语。各科教师结合各自学科教学为学生写的评语。学科评语打破了班主任包办代替的评价方式,真正把各科教学摆在了同等地位。如五年级第二学期老师们对学生郑燮园的评语:

(2)即时评价。这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评价。教师富有针对性的、正向引导式的、肯定性评价,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能,它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向纵深发展。同时,也能很好的调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与失败、顺势与挫折、自信与失落”等各种情绪。

个别化教育论文:学习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及干预综述

摘要:无论是在普教还是在特教领域中,学习障碍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从学障学习障碍概念的转变、症状及成因、干预措施几个方面,综合了国内近十年的诸多文献。对学习障碍儿童的个别化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学习障碍 儿童 个别化教育

一,学习障碍儿童概念

(1),国外学习障碍儿童概念的演变

1989年美国这样定义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一种在学习包括不同缺陷的通病,其中在听、说、读、写、数学能力、推理方面最为显著。在个体一生中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种病变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的异常造成。学习障碍在其它方面也有表现,诸如不善于人际交往、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等。

(2),国内学习障碍儿童的概念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学习障碍是指成绩不如同龄儿童、学习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的一类儿童,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很多原因构成、比如教室教育的不当、心理方面的困扰、以及社会影响,但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我国学习障碍儿童的定义受到了1989年美国定义的影响,认为学习障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成绩与儿童的努力不对等 (2),学习障碍与心理有关,认为学习障碍的形成与儿童的认知技巧的缺陷有关(3),学习障碍常常伴随着其它障碍[1] 。

二,学习障碍儿童症状及成因研究

(1),学习障碍儿童的症状

总的来说,学习障碍儿童的症状有以下体现:智商正常,学习障碍形成原因是由于特定的机能发育缺陷。不同类型的障碍有不同的症状特征表现出来。而且很多学习障碍儿童常常伴随着自我情绪的调节不良等。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的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

1,阅读障碍[2] 。阅读障碍的患者当中男童的患病率高于女童这类儿童常常记不住单词,不能完成阅读理解一类题目,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能连贯的读出题目,单词的拼写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阅读障碍还导致了书写不畅,写作文等语言不丰富,读不通顺等问题。2,书写障碍,这类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常常左右上下倒着写,或者是在笔画的书写上面短撇少捺的现象。3,记忆力障碍,这类儿童常常记不住东西,刚刚听过的东西可能很快就忘了。记过的东西也不容易想起来。

(2),学习障碍儿童的成因研究

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学习障碍只要由一下几个原因造成:

及时:遗传。很多研究表明,个体学习障碍的形成与学习障碍儿童的遗传有关,有关学者研究表明,部分儿童患有学习障碍,同时患者的父母也有相关的学习障碍。有的学者对双生子做过相关的研究。

第二,脑功能异常。相关研究核磁共振的检查手段,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好不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学习障碍儿童的脑部发生了病变,特别是脑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障碍的儿童与大脑左侧的角回的病变有关。

第三,中枢神经损伤。相关研究表明,早产并发症是导致学习障碍的一个方面。胎儿分娩是的窒息、产伤,都有可能婴儿的脑细胞受到损伤,然后就有可能会导致学习障碍。

三,学习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与干预措施

(1) 设计个别化教育指导方案

首先确定教育对象,弄清障碍儿童的具体情况,包括所在班级、学校、年纪等,以及障碍儿童的个体发展情况、具体包括障碍儿童的言语发展、认知行为发展等,以及家族遗传史等相关重要资料的收集。

其次,教育指导目标,每个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都不相同,所以我们称之为个别化干预措施。要根据每个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设计与之对应的个别化教育目标,为了实现障碍儿童的长期目标,而制定相关的短期目标等。

再次,后期的评估和记录。这点在学习障碍的服务中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根据学障儿童的完成情况,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便以后再使用相关材料时候有数据可依,也可以从评估中看到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完成效果[3]。

(2) 个别化指导的行为矫正技术

行为矫正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学习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从此行为矫正有了自己的矫正原理,矫正方法,这种行为矫正技术也广泛应用到各类障碍儿童的矫正和康复中,在后期的不断完善和行为矫正参与人的不断努力下,行为矫正真正的被用来改善儿童的特殊行为。这一行为矫正主要是用在对儿童实施教育之前。

(3),如何确保个别化实施的效果

1、,因人而异

在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要据有针对性,学习障碍儿童虽然是同一种障碍,但是个别差异还很大的,每一个儿童的障碍程度、障碍类别、长期目标都不是安全一样的,我们才个别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2、随班就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绝好途径,这个方式有利于学习障碍儿童回归主流,也有利于其改善学习障碍方面的相关症状,好让特殊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样有利于学生课程的学习和进步。

3、家校结合。在学校给与儿童教育的同时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老师指导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学习,把自己学到的在家庭里面给与孩子当日所学的重温,帮助孩子消化理解!因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当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耳濡目染孩子的很多生活习惯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综上,个别化教育是开展学习障碍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4]。

作者简介:徐雪梅(1991.11.14),女,汉,重庆师范大学本科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

个别化教育论文:幼儿教育呼唤个别化教育

“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别差异”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也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幼儿的闪光点和潜质的发现,也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充满个性的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要实施科学教育,实现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就必须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4月6日晚,央视《对话》节目播出了高端访谈:“谁来拯救我们的教育”,特邀嘉宾金鑫向观众做了“用个性化改变教育”为核心内容的访谈。指出“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呼唤个性化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也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

以上观点说明“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别差异”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也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统一的教育模式。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培养目标和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让天真烂漫的孩子接受了“一刀切”的教育,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幼儿的闪光点和潜质的发现,也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充满个性的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要实施科学教育,实现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就必须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并不单纯是个别教育,是相对于一致化教育而言的。它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教育对象的个别性和教育方法、形式的差异性。

二、幼儿园如何实施个别化教育

(一)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实施分组教学活动

幼儿园在实施统一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计划有的进行个别化教育。幼儿园教师要在了解不同幼儿的自身智力发展水平、身体发育情况、情感类型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适当提高活动难度,鼓励幼儿在原有活动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开发幼儿潜能;对于智力发展一般的幼儿,可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加强引导,培养幼儿兴趣;对于个别智力发展滞后的幼儿,可以适当降低活动难度,增加活动次数,适当提供帮助,增加幼儿信心。总之,要让幼儿按照自身智力发展程度进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从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制订相应教学方案

幼儿园里天真烂漫的幼儿,犹如花园里的百花,各有各的艳丽,各有各的芬芳。每个幼儿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由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幼儿园教育就是要找到适合每个幼儿的教育方法。教师要注意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作为课程设计时的重要依据。通过仔细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认知特点、动作协调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在活动的方式、材料的样式、空间的安排、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合理设置,制定出适合不同幼儿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三)创设内容丰富的区角,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幼儿园的区角有阅读区、计算区、美工区、科学区、生活区、益智区、建筑区和表演区等。幼儿教师可根据幼儿所处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在不同的班级设置不同的区角,创设可供不同幼儿选择的区角活动环境,投放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喜欢的区角活动。然后,根据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掘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潜能。幼儿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幼儿在某方面存在的潜能和不足,加以引导、纠正和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专长,做到以长补短,长善救失,让幼儿在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四)根据幼儿日常表现,随时进行个别教育

幼儿园在实施统一化教学时,可以把个别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随时进行。在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和幼儿在一起,可以针对幼儿在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随时进行个别化教育。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可以根据幼儿的行为方式和情感特点进行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教育;体育锻炼时,可以结合部分幼儿动作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安全教育;做游戏时,可以借助个别幼儿的不合作态度进行互帮互助,协作精神的教育;吃饭时,可以针对剩菜剩饭现象进行进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总之,幼儿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做好常规工作,还要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和幼儿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个别化教育,帮助每个幼儿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做好幼儿个别化教育

幼儿的很多启蒙来源于家庭,因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对幼儿有很强的感染力。一个家庭中,祖辈和父辈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差别较大,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也各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教育经验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灵活多样。幼儿园应通过校讯通、家园联系册、家访等形式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及时把幼儿的认知情况,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协作精神等反馈给家长,便于家长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幼儿在家庭教育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个别教育化成果。

三、进行个别化教育应注意的事项

(一)尊重幼儿兴趣

实施个别化教育必须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常言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只有幼儿感兴趣,才能激起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幼儿园要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开展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长和求知欲望的增强,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针对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切不可不顾幼儿的兴趣点所在,强制性教育或者填鸭式教育,这样只会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使幼儿渐渐失去兴趣,无果而终。

(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实施个别化教育必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现在,一些教育机构和家长,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急功近利,不顾幼儿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进行过度教育或超前教育。为了追求结果,对幼儿进行高强度训练,让幼儿感到筋疲力尽。久而久之,泯灭了幼儿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扼杀了幼儿天性。

(三)结合区角活动

实施个别化教育要和区角活动相结合,因为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较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要坚持趣味性和渐进性原则,材料要清洁、卫生、无毒无害。环境布局要合理,做到动静结合,干湿区分开。区角内容要丰富多彩,及时更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区角还应适当设立私密空间,满足幼儿独立活动的需要。幼儿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更要做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旁观者和促进者,在幼儿活动探索时,多观察,多鼓励,少打扰,少干预。

(四)尊重幼儿个性

尊重幼儿的性格是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的人格、学习方式和家庭背景,同时也是具有不同成长类型和进度的独特个体,因此每个幼儿都有有自己的性格,思想和情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做事原则。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在兴趣和能力上的个别差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去探索,去体验。幼儿教师要熟知每个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遇到问题先认真倾听幼儿心声,了解幼儿的动机和愿望。切忌不明真相,凭自己经验处理,让幼儿蒙受委屈,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挫伤幼儿感情。

(五)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个别化教育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发现幼儿已有的兴趣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起幼儿的兴趣。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判断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还要有丰富的百科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幼儿发展动向,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幼儿个别差异,关注个别差异,积极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提高个别化教育水平,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四、结束语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积极响应时代的要求,认真履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尊重幼儿个性,关注个体差异,做好个别化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幼苗,为将来适应多元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河南】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