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

摘要:跟着知识经济信息时期化的到来,在高校藏书楼中履行知识管理已经成为高校藏书楼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高校藏书楼应当将传统的信息服务转化为以知识管理为指点的知识服务,建立管理层的知识管理观念,以推进高校藏书楼知识管理模式的施行。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 图书馆知识管理 必要性 应用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其特征,并分析了当前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推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从知识管理理念、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等角度简要论述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 .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美国《福布斯》杂志于1998年4月2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文章,提出知识管理的概念。文章认为,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与应用在于建立激励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主管培养组织创新能力和集体创造力。

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知识管理是个新兴事物并且本身很复杂,加之人们的研究目的、角度不同,所以对知识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从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角度出发,再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图书馆中的知识管理是在图书馆内,对所有和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交流、传播和应用知识有关的一切活动及其相关规律的管理活动,它既包括图书馆显性知识运营的管理,也包括图书馆隐性知识传播的管理。

1 . 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

作为管理知识资源并提供相关服务的部门,图书馆所倡导的知识管理与企业或者政府推行的知识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其旨在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与图书馆的工作流程结合起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较大的特征是其具有公益性与共享性。“公民自由平等获取知识、实现全人类知识共享” 是其根本精神追求所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较大优势功能其对知识的导航。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中通过对社会公共知识进行整理、编序、分类,使其有序化,有利于对知识的集合。

图书馆知识管理侧重显示知识的管理,其管理的基础是文献及数据库等编码形式存在的客观知识。同时,图书馆员工、图书馆用户、供应者等所拥有的知识以及长期管理实践中所积累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等为其管理提供了前提。

2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2 .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资源核心动力的新社会经济时代。这意味着知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主要资源之一,同时人们的观念也不再停留于对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开始逐渐重视对新资源---知识与信息的收集、获取、整理、利用及创新,更加依赖解决快速收集处理海量信息知识的信息技术。为满足整个社会对信息需要的日益增加,作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应以全新的视觉审视和研究知识管理理论及应用方法,认清新形势新趋势,及时转变自身管理方式,有效运用知识管理相关原理方法,强化其知识传播功能、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并用知识来提高整个图书馆、特定的组织以及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组合,使之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时代的要求。

2 . 2 图书馆知识管理符合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管理模式所产生的隐患也日益突出。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存在着种种的误区和难题。比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的重心依旧停留在提供纸质馆藏资源,而对如何运用互联网上的免费信息资源更是缺乏研究。又如目前图书馆的管理偏重于经验管理,缺乏完善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克服传统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种种困境,创新其管理理念,转变其管理方式,以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图书馆管理更好服务公众、创新知识资源的多种需求。

3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加强图书馆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使知识最有效地应用于图书馆的业务活动,激发馆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使其与获取知识和创新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知识管理的主要实现思路在于传统理念的转变、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制度的合理设计,再加上现代化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从而建立一种交流、灵活、创新和学习的新型组织体系。

3 . 1 转变传统管理理念, 形成知识管理的思考方式。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自觉运用知识管理的思想、理念来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无论对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最终都要实现以服务为中心实现知识的价值。因此,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推行知识管理就必须首先理清思路,走出传统图书馆的管理误区,形成知识管理的思考方式,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为读者提供主动的、高层次的服务以及独特的信息产品,以满足全社会对多方位的、综合的知识信息需求,提供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

3 . 2 改革图书馆传统组织结构, 构建学习型组织。

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信息的传递十分缓慢,员工之间交流十分有限,这导致了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缺乏活力、创造力,已经无法很好的适应当前瞬息万变不确定的时代环境。推行图书馆知识管理要求其组织结构必须从传统的等级模式向扁平的网络模式转变,简化信息的传送机制,以实现有效地知识共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组织结构模式的改革本质是通过实施知识管理,使图书馆构建起学习型组织,通过不间断的“ 终身学习”而始终保持活力。

3 . 3 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实现知识的有效共享。

立足于知识管理的共享性,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积累和保存信息和知识资产,加快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实现组织内部知识的有效共享。知识管理系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工具,是一个有助于知识收集、组织和传播的管理技术的集合,是使知识可以脱离个体而具备专家性、综合性、完备性和系统性的软件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知识对人产生作用,达到对人的管理,为图书馆员工提供创新条件和创新机制,较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员工的知识潜力,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图书馆知识系统最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本”,其目的就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组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较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以便达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

3 . 4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实现以人为本。

传统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人员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这导致了不仅员工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整个组织毫无活力,图书馆服务质量不尽人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知识管理的最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人,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顺利推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前提。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浅析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 创新

论文摘要:最近几年来,知识管理研究已开始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趋势。不过,在当前知识管理研究热潮中,大部分是介绍和跟踪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或企业知识管理的,而时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互动的研究很少涉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图书馆学的创新和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1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根据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的高低,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事务模式、专家模式、集成模式和协作模式。

知识管理的事务模式的较大特点是“知识的规范”,通过核心业务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核心业务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它强调知识的系统化、运作的自动化,或工作常规化、操作程度化、员工行为标准化,不需要太多创造性的员工。这种模式在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上都比较低。

知识管理的集成模式着眼于“整体”,着重于跨部门的统一协调,通过业务集成的方式促使掌握相关知识的各部门形成统一的运作规则和行动标准,充分发挥共享目标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的作用,使各部门的功能性决策建立在整体运营效率较大化的基础之上。这种模式在相互依赖程度相对高,在工作复杂程度相对低。

知识管理的专家模式注重从“专家”的工作中获取核心业务发展的推动力,发挥“明星效应”,要求图书馆必须采取特别的激励手段吸引具有专门知识的个人,鼓励他们进行价值增值活动,并通过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内部运营来培养图书馆内部的业务骨干。这种模式在相互依赖程度相对低,在工作复杂程度相对高。

知识管理的协作模式注重从全局角度来综合各种知识领域,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强调学习型组织“共同超越”理念的挖掘,建立起激励员工们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共同关注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在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上都比较高。

2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创新

目标管理、质量管理、集成管理是图书馆常用的管理方法,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创新这些管理方法。

2.1图书馆知识管理对目标管理的扬弃

目标管理是以重视成果的思想为指导,共同确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通过层层分解目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手段来达到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图书馆目标管理,实际上就是目标管理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虽然图书馆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图书馆从分散性管理向系统性管理过渡,从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过渡,有利于提高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但是在图书馆目标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两个棘手问题:①难以协调目标间的冲突。虽然在目标管理中,图书馆有一个总目标,但是各部门、小组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有时这些具体目标间存在冲突。有些部门和个人为了更早或更轻松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往往不顾大局,不愿或很少为其他部门多做些贡献,从而对图书馆目标管理起了阻碍作用。②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尽管图书馆目标管理提倡运用授权理论、自我控制理论、激励理论,发动并鼓励图书馆全体人员参与制定、实施、评价目标的全过程,但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员工主动地、自觉地为实现目标所作贡献是不够的,他们往往是为完成计划任务而工作,而没有从内心深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图书馆知识管理引人人力资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作用和重视员工本身的发展,强调运用权变管理思想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以柔性管理方式取代目标管理中的硬性管理,使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能够得到较大限度地释放;图书馆知识管理通过建立灵活的扁平化知识型组织—知识型团队来弱化等级,注重平等参与,克服了目标管理中存在的上下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失真甚至阻塞的弊端,也有利于在图书馆内营造一种平等竞争的气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知识管理还通过营造一种知识共享文化,形成一个能够让知识自由流动的环境,这样就可协调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员工间的关系,使图书馆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从而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2.2图书馆知识管理对质量管理的扬弃

图书馆质量管理是图书馆为保障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动员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思想教育、经济手段和科学方法,建立健全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对服务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从而经济地开发、设计、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做到最适质量、低消耗、生产和服务,最终实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图书馆实施质量管理必须做到:①对质量的保障;②面向用户;③不断改进操作系统;④协同工作;⑤重视培训;⑥为员工授权和尊重员工;⑦测度绩效;⑧持续改进。然而,一些障碍使质量管理难在图书馆实施,这包括心理障碍、术语障碍、保障上的障碍、过程中的障碍、职业化的障碍和测度工具上的障碍。因此,国外尽管建立了多种图书馆质量管理模型,但图书馆质量管理实践并未象企业质量管理那样得到广泛推广。

Carl Gustav Johannsen认为质量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密集型信息管理。所以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也体现在图书馆质量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与图书馆质量管理相比,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上都有所拓展。在管理对象上,图书馆质量管理往往注重的是编码化的信息、流程和显现知识;而图书馆知识管理不仅关注上述对象,更重视员工隐性知识的管理,努力把员工脑子里的观念、点子转化成可以共享的知识,以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管理方式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将信息管理和协同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知识(隐性知识)转化为集体知识(显性知识)并将新的显性知识传递给员工,使这种显性知识再被其他员工吸收,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新的隐性知识。在管理技术上,图书馆知识管理深化了对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广泛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群件技术来保障知识的存贮、传播和共享。

2.3图书馆知识管理对集成管理的扬弃

图书馆集成管理,是指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文献信息资源、人员、机构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多方位优化,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由此看来,图书馆集成管理只不过是实现了对图书馆管理要素的整合与集成,是信息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一方面,图书馆集成管理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可以运用集成管理技术与方法来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图书馆知识管理吸收了集成管理中的“集成”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即从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的角度来拓展图书馆集成管理的应用。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内容提要】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了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如概念、内容、职能、原则等),开创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四种模式,完善了图书馆现有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和集成管理),创新了图书馆管理工作和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摘 要 题】实践研究

【关 键 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

邱均平教授指出:最近几年来知识管理研究已开始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趋势。不过,在当前知识管理研究热潮中,大部分是介绍和跟踪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或企业知识管理的,而对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互动的研究很少涉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创新和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1]。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将从基本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图书馆文化5个方面创新图书馆管理。

1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

1.1 基本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和发展了图书馆管理。什么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由此看来,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有如下不同:①理论基础不同。从上述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管理是以传统的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图书馆知识管理则是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②管理对象不同。图书馆管理对象是由人员、文献信息、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知识管理对象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它是由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与图书馆文化等要素组成。③侧重点不同。尽管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但是在实践中,很少有图书馆贯彻了这一基本管理思想,而只是忙于一般的事务性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1.2 管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①知识创新管理。它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研究,以“知识”为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革新图书馆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等;图书馆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的创新研究,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过渡到知识采集、从文献组织过渡到知识组织、从文献服务过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研究。②知识应用管理。图书馆需要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服务;构建复合型图书馆。③知识传播管理。主要是为了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的匹配和传送。④知识服务管理。图书馆应帮助用户开发知识和运用知识,使图书馆能在更高层次、更直接方式、更关键性活动和更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⑤人力资本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十分重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培养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⑥知识产权管理。图书馆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和新办法。

1.3 管理职能的创新

一般说来,图书馆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6种基本职能,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①外化,它是以外部贮藏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知识。②内化,它是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在内化过程中,从外部数据库里提取知识,并以最适合的方式重新布局或展示信息,通过信息过滤来发现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内容或知识。③中介,它是指把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人和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群件、内部网、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明确、固定的知识匹配和传送。④共享,即帮助员工从知识库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甚至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⑤学习,即帮助图书馆与个人解决学习问题,包括学习的目的、内容、程度与方法等,涉及知识的收集、整理、积累(储存)、共享,从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⑥认知(创新),它是在外化、内化和中介的基础上创造知识的过程,即知识创新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近期的信息;也可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知识生产等过程,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关注知识在社会和用户间的扩散和传递,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4 管理原则的创新

过去,图书馆管理往往强调系统原则、集中统一原则、民主管理原则、动力原则、效益原则[2]。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突出如下原则:①开放性原则。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让所有成员能把自己的新知识添加到知识管理平台中去,同时也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丰富图书馆的知识库。②共享性原则。当图书馆成员间的知识得到共享时,图书馆的知识存量将成倍地增长,而转让知识并不损失成员任何东西。而且由于知识的共享是一个过程,需要转让者和接受者共同的参与,因此成员在转让知识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知识得以深化,或者获得一些新的知识。③激励性原则。图书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激励系统,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或者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3]。④发掘性原则。图书馆应该认识到知识在图书馆产品及其服务的价值创造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图书馆需要明确知识的价值,并将其挖掘出来。⑤协作性原则。基于知识共享性,图书馆团队间的协作活动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团队活动才能真正将知识资本挖掘出来并加以形式化和资本化,因为只有在知识得到共享之后,知识才与知识的拥有者——图书馆员的个人相对独立,才能说明 图书馆对知识有了更大的所有权。当某个图书馆员离开图书馆时,他们的知识才会留存在图书馆中。⑥增值性原则。由于知识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图书馆员工通过知识共享,可以分享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减少团队的学习时间,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与功能放大。⑦层次性原则。图书馆知识管理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信息管理,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查找和利用的过程;二是对知识的管理,即包括对用户、供应商和图书馆内部员工的知识加以识别、获取、分解、储存、传递、共享、创造、价值评判和保护,并使这些知识资本化和产品化的过程;三是对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也就是对图书馆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的管理。⑧创新性原则。图书馆应本着创新性原则来实施知识管理策略,也就是说要用知识创新的观点来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并加强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

2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根据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的高低,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事务模式、专家模式、集成模式和协作模式[4]。

知识管理的事务模式的较大特点是“知识的规范”,通过核心业务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核心业务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它强调知识的系统化、运作的自动化,或工作常规化、操作程度化、员工行为标准化,不需要太多创造性的员工。这种模式在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上都比较低。

知识管理的集成模式着眼于“整体”,着重于跨部门的统一协调,通过业务集成的方式促使掌握相关知识的各部门形成统一的运作规则和行动标准,充分发挥共享目标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的作用,使各部门的功能性决策建立在整体运营效率较大化的基础之上。这种模式在相互依赖程度相对高,在工作复杂程度相对低。

知识管理的专家模式注重从“专家”的工作中获取核心业务发展的推动力,发挥“明星效应”,要求图书馆必须采取特别的激励手段吸引具有专门知识的个人,鼓励他们进行价值增值活动,并通过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内部运营来培养图书馆内部的业务骨干。这种模式在相互依赖程度相对低,在工作复杂程度相对高。

知识管理的协作模式注重从全局角度来综合各种知识领域,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强调学习型组织“共同超越”理念的挖掘,建立起激励员工们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共同关注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在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上都比较高。

3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创新

目标管理、质量管理、集成管理是图书馆常用的管理方法,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创新这些管理方法。

3.1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目标管理的扬弃

目标管理是以重视成果的思想为指导,共同确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通过层层分解目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手段来达到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图书馆目标管理,实际上就是目标管理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虽然图书馆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图书馆从分散性管理向系统性管理过渡,从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过渡,有利于提高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但是在图书馆目标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两个棘手问题:①难以协调目标间的冲突。虽然在目标管理中,图书馆有一个总目标,但是各部门、小组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有时这些具体目标间存在冲突。有些部门和个人为了更早或更轻松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往往不顾大局,不愿或很少为其他部门多做些贡献,从而对图书馆目标管理起了阻碍作用。②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尽管图书馆目标管理提倡运用授权理论、自我控制理论、激励理论,发动并鼓励图书馆全体人员参与制定、实施、评价目标的全过程,但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员工主动地、自觉地为实现目标所作贡献是不够的,他们往往是为完成计划任务而工作,而没有从内心深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图书馆知识管理引入人力资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作用和重视员工本身的发展,强调运用权变管理思想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以柔性管理方式取代目标管理中的硬性管理,使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能够得到较大限度地释放;图书馆知识管理通过建立灵活的扁平化知识型组织——知识型团队来弱化等级,注重平等参与,克服了目标管理中存在的上下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失真甚至阻塞的弊端,也有利于在图书馆内营造一种平等竞争的气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知识管理还通过营造一种知识共享文化,形成一个能够让知识自由流动的环境,这样就可协调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员工间的关系,使图书馆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从而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3.2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质量管理的扬弃

图书馆质量管理是图书馆为保障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动员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思想教育、经济手段和科学方法,建立健全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对服务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从而经济地开发、设计、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做到最适质量、低消耗、生产和服务,最终实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5]。图书馆实施质量管理必须做到:①对质量的保障;②面向用户;③不断改进操作系统;④协同工作;⑤重视培训;⑥为员工授权和尊重员工;⑦测度绩效;⑧持续改进。然而,一些障碍使质量管理难在图书馆实施,这包括心理障碍、术语障碍、保障上的障碍、过程中的障碍、职业化的障碍和测度工具上的障碍。因此,国外尽管建立了多种图书馆质量管理模型,但图书馆质量管理实践并未象企业质量管理那样得到广泛推广。

Carl Gustav Johannsen认为质量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密集型信息管理[6]。所以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也体现在图书馆质量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与图书馆质量管理相比,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上都有所拓展。在管理对象上,图书馆质量管理往往注重的是编码化的信息、流程和显现知识;而图书馆知识管理不仅关注上述对象,更重视员工隐性知识的管理,努力把员工脑子里的观念、点子转化成可以共享的知识,以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管理方式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将信息管理和协同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知识(隐性知识)转化为集体知识(显性知识)并将新的显性知识传递给员工,使这种显性知识再被其他员工吸收,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新的隐性知识。在管理技术上,图书馆知识管理深化了对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广泛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群件技术来保障知识的存贮、传播和共享。

3.3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集成管理的扬弃

图书馆集成管理,是指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文献信息资源、人员、机构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多方位优化,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7] 。由此看来,图书馆集成管理只不过是实现了对图书馆管理要素的整合与集成,是信息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一方面,图书馆集成管理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可以运用集成管理技术与方法来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图书馆知识管理吸收了集成管理中的“集成”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即从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的角度来拓展图书馆集成管理的应用。

4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4.1 以“知识型团队”创新图书馆组织模式

图书馆知识管理要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的、灵活的知识型团队组织。知识型团队是一种以知识的创建、传播与应用为基本出发点的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由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4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资源建设团队负责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数字化转换、描述和加工;信息服务团队主要负责图书馆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创新,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如包括外借阅览、参考咨询、网络导航、用户培训等在内的信息服务和包含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创新等在内的知识服务;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负责图书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标准的研究与开发,系统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安全保护等;高层管理团队负责规划、组织和控制本馆发展与建设的目标、步骤与进度,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促进馆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协调本馆部门间、馆际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组织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这里,团队是由多个部门的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的人参加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充分自治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内部网与互联网成为团队进行协调与沟通的桥梁,通过它们实现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8]。

附图

图1 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结构

这种知识型团队组织具有如下几个优点:一是消除了由于层层传递所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延误,缩短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路径和时间,提高了时效性;二是由于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与知识是开放的、共享的和集成的,团队间的相互协作与交流得到加强,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这种结构便于用户参与知识开发,通过采纳用户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完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四是可以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改变了领导与员工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改善了领导关系;六是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

4.2 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图书馆服务

4.2.1 在服务取向上,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以前图书馆更多地是关注信息对象(馆藏)而不是信息用户(读者),即是“以馆藏为中心”开展服务,导致一些弊端,如馆藏重复建设、馆藏结构单一、利用率低、服务范围小、服务层次低、经济效益差等。图书馆知识管理能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紧密地将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针对用户结构、阅读倾向、各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等参数,连续地收集用户数据,深入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建立明确有序的用户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借以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指明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从而扩大和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9]。

4.2.2 在服务内容上,强化知识性。

知识经济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性要求,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贮存和传递,而是基于知识的开发、创新与利用。首先,在服务内容的深度上,应特别注意扩充知识内涵,实施知识挖掘与知识发现,使原有信息和知识得到系统化、综合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的再生知识,实现知识资本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其次,在服务内容的广度上,应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各种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包括知识导航系统),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知识面很广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4.2.3 在服务方式上,实行知识服务

图书馆应在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不再是以规范化的信息资源收藏和组织为标志,而是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进行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10]。知识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个人化信息服务、团队化信息服务、知识管理服务等。需要指出,知识服务并不排斥以藏书建设、文献编目、文献检索、文献流通阅览为基础的传统服务,只不过这些服务将不再体现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专业取向和标志性内容,将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后台服务来支持知识服务[11]。

4.3 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培养能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

吴建士指出:21世纪现代图书馆工作重心将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重心从第二线向及时线转移、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参考服务转移[12]。图书馆员是实现这些转移的关键。但怎样提高馆员知识和技能呢?笔者认为应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培养能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这里强调人力资本管理而非人力资源管理,是因为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源,这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理论视角不同。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通常,我们用一定范围内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一定的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能力和知识的资本形式,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而付出的代价会在人力资本的使用中,以更大的价值得到回报。②起源时期不同。从历史的角度看,先有人力资本理论,后有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和重点。③外延不同。人力资源是一个宏观的、概括性的范畴,具有层次性,既包括自然人力资源,又包括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的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的能力和知识。而人力资本仅指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④强调重点不同。人力资源只注重劳动的量,却忽视了劳动的非同质性。而人力资本却强调劳动的非同质性即劳动力素质[13]。以人力资本管理理论为基础培养知识型馆员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创新图书馆管理。所培养的知识型馆员应该具备胜任知识管理的如下基本素质:①具有了解知识和信息的特征、结构、媒体的知识;②具有收集、组织、保存、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③拥有信息技术识知(IT literacy),即知道怎样运用合适的技术为目标用户捕获、分类和传播信息与知识,以及怎样把知识转化成集中化的员工数据库来存取;④具有敏锐的和善于分析的头脑,能从多种角度了解用户需求;⑤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4、15]。

5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文化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要求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共享文化。它的核心价值观如下:一是相互信任。领导与员工间、员工之间、员工与用户间要建立相互信赖关系,因为它是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如果双方互不信任,双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员工或用户就不可能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而这种相互信任关系是建立在管理过程的开放和透明,管理决策的公开、公正和民主,以及员工对管理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上;二是开放式交流。由于任何组织90%的知识都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 释放这些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大挑战。员工可以通过使用类推、暗喻和讲故事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充分交流,共享他们的经验与知识;三是互动式学习。图书馆可以利用Internet和Intranet构造学习平台或专用知识网络,并通过这个学习平台把员工和用户联系起来,使他们能随时随地接受来自图书馆或员工/用户间的信息与知识;四是知识共享。图书馆应该吸收那些愿意并有能力参与合作与共享的员工、用户来组建图书馆的知识库,通过该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使知识共享成为图书馆内部结构的一部分[16]。五是鼓励创新。图书馆不仅要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且要容忍创新失败,允许奇思妙想付诸实施。这种知识共享文化必将创新图书馆文化,同时也为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种氛围。建设这种知识共享文化的措施包括:

·培养员工的知识共享意识。图书馆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员工的知识共享意识,如通过人员培训传送知识共享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庆典礼仪等创建知识共享氛围等。

·建立知识共享的技术基础,如建立图书馆网站及Intranet来快捷地进行知识交流。

·建立知识库。在图书馆的Intranet上建立知识库是实现知识共享必不可少的,其内容至少包括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主要用户资源、先进的工作经验与技术、图书馆工作职位需要的技能和评价方法等。

·发挥高层管理者的示范作用。图书馆高层管理者可通过自身行为来强化员工的知识共享意识,如高层管理者同员工进行网上业务交流与指导。

·制定知识共享原则,如允许每位员工都能通过便捷的方式访问知识库、鼓励每位员工对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24小时的上网服务、确保每个关键词都能在知识库中搜索、及时更换知识库中陈旧的知识、提供多种语言服务等[17]。

·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奖励政策促进知识共享文化的构建。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公共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对知识管理各国各界人士有着多种不同的认识,有的人将知识管理视为信息管理的继承和发展,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知识管理是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它是有着独特内涵和意义的新生事物,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和实现途径。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结合环境信息实现创新,并通过不断创新来达到维持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次,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是人对一系列相关信息产生的反应,它存在于人而不是信息集合中,也就是说知识与信息有着明确的区别,它只能通过人们能动创造性的发挥而产生,且依附于人而存在。所以,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的知识管理必然以人的知识运动为研究内容,只有人才是其研究的核心。第三,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社会从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经济时期,进入到以知识和知识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时期,这是一个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经济,再到知识及知识创新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正是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增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仍是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研究对象。

一、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更新

在当代社会,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国家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组织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拥有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现代人来说,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突出了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大学毕业后,甚至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仍然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创新的需要。知识更新的潮流将扩大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社会需要更多、更好的图书馆为人们学习提供场所和方便。同时,政府和社会也会对图书馆事业给予更大的支持。这种形势要求图书馆加强馆藏建设,根据读者的需要,合理组织馆藏,使馆藏结构和内容更加符合读者的需要。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采访力量的配备,把知识丰富、熟悉读者需求的人员配置在采访岗位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采访人员的水平决定了图书馆的水平。在未来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馆藏建设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闲暇时间增多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收入增加,有更多的工余和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增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休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一种经常性活动。走进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休闲方式,图书馆成为度过闲暇时间的重要场所。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知识管理要重视人们的休闲需求,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升华人们的休闲需求,馆藏内容要丰富多彩。对于图书馆知识管理来说,并不是添置一些休闲类的馆藏就可以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休闲知识的管理和服务,引导和培养人们高尚的情趣和高雅的兴趣,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体现和发挥图书馆的文明教化功能。

(三)图书馆物质条件的改善

经济的发展使图书馆的物质条件大为改善。我国的许多图书馆建设了现代化的新馆,添置了大量的书刊和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布置了舒适温馨的阅览环境。图书馆物质条件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图书馆物质条件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引起图书馆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变革。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普及、数字图书馆的建立,都在改变着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图书馆的管理越来越成为“有知识的人管理知识服务”的活动。

二、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社会结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结构由过去的及时产业和第二产业占优势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优势,并且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就业结构由过去多数劳动力从事及时产业转变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乡结构由过去乡村人口多数向城镇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转变。经过几十年的社会结构转型,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不断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

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它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只有城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产生旺盛的对图书馆的需求和有充足的图书馆学业经费,图书馆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国的许多地区近来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登上了新的台阶,出现了建设图书馆和发展图书馆的需求。当今建设图书馆,在信息科技和数字图书馆浪潮的冲击下,迫切需要引入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图书馆只有采用知识管理,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和满足读者的需要。可以预见,图书馆知识管理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管理者所接受并运用于图书馆工作实践。

(二)社区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很快,许多社区兴建了图书馆或图书室。这是一个图书馆事业重大变化的前兆。过去图书馆都是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水平,就是看它的规模和馆藏水平。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图书馆,有可能做到小而全。社区图书馆有可能通过图书馆信息网络,获得远方大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衡量一个图书馆先进与否的标堆,不再是规模大小,而是信息技术水平、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将进一步凸显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有力地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三)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

现在,随着社会各个行业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终身学习的观念越来越普及。终身学习的普及,将会使社会增加对图书馆的需求,有力地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不会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会逐渐衰落。相反、随着文明的发展,图书馆会越来越得到发展。

总之,图书馆是文献管理的发源地,文献管理是伴随着图书馆的产生而产生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体系,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运用到知识管理中去。公共图书馆还拥有大量经过专业训练的信息管理人才,这都是公共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所具有的传统优势和人力基础。知识管理从社会手段上说,在许多方面只是公共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工作换了个名字而已。人们普遍认为满足读者的需求是重点,其实对于公共图书馆成功至关重要的是它的服务功能。与读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对知识管理而言才是关键。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剔除,对图书馆的运作是必要的先决条件。坚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服务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知识看作是一个金字塔,那么所有的知识都是从金字塔的底部开始的,即原始文献。原始文献经过图书馆的加工处理,在对其进行分类、编目后,这些数据就变成了信息;当进一步加入参考资料后,信息就成了情报;情报经过证实就变成了知识;知识经过综合则变成了智慧。过去,图书馆只善于从原始文献里创造学术信息与情报,却不善于从情报中创造知识,知识管理就是发展与应用组织知识来提高图书馆效率的一种方式。所以说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继承和发展,是图书馆管理的高级形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必由之路。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摘要: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实行管理变革的重要理论指南。但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应该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

用知识管理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初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但它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被提出则是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事情。二十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受到企业的关注,如美国微软公司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典型公司。然而由于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的思考。没有的标准和好的模板。以致许多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推行大都成效不佳,有的甚至变成了为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的领导没有对知识管理形成明晰的战略意图,下属也未能理解知识管理的本质,从而导致将知识共享活动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然而这种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战略本身并不能成为独立的知识管理战略,它只有在为知识创造或知识运用的知识管理战略服务时才具有价值,所以我们对知识管理仍然必须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真正理解其精髓,真正理解其要旨,真正懂得在图书馆管理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笔者认为,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应该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

1 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知识在企业创新中作用的日益显现,知识管理便被提上日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利用知识来找出如何把现有知识较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知识被用于知识本身。这就是管理革命。”邱均平、段宇锋也指出:“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以从狭义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多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是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2 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于知识管理的原则,不少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认真贯彻知识积累、互相信任、互相交流、知识共享和互相学习的原则。

2.1知识积累原则

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图书馆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如果没有积累,知识就会随着项目的结束而消失。随着人员的离去而流失。正是知识的一点一滴的汇聚,才形成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尤其明显。例如,明基集团利用企业的信息化优势,对企业内外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统一处理和管理,通过传播、共享等方式,较大限度地积累企业的智力资源。在图书馆中,基于载体的显性知识通常不容易流失,但存储在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却是容易流失或藏而不露的。尽管不可能把所有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进行保存积累下来,但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把馆员头脑中的某些隐性知识尽量保存下来或者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员,这样就有利于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整个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能力。

2.2互相信任原则

互相信任是组织内人员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前提。也只有互相信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实现互动促生。成为知识创新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知识管理的活动中,为了培养信任。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沟通开放、员工积极参与决策、主动分享关键信息和分享个人思想和情感的组织文化环境。来加强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信任。对管理者本身来说,必须建立员工对自己的信任,这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对组织目标和使命的理解、通过实践的管理行为来证明自己值得信任以及积极团结员工等等措施来实现。另外,管理者要想办法预防和消除知识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信任。在一个不信任的环境下,员工之间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分享和创造活动的。知识管理不能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功。不信任是中断知识管理计划的按钮。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使馆员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有一个可以推动他们不断进取并互相信任的文化氛围。

2.3互相交流原则

交流可以加强信任、引发合作,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通过交流,可以较大限度地使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这是旧知识得以发展、新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交流从物理上和心理上都实现畅通无阻。在图书馆中,交流包括馆员之间的交流、馆员与读者的交流等。馆员之间的交流可以加强信任与合作,以便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工作。馆员与读者的交流同样也可以增进信任,让读者对图书馆的工作感到满意。

2.4知识共享原则

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知识的共享网络、数据库和知识库,从而在技术上给知识的共享提供一个支撑平台。员工能及时分享和运用知识,继而创造新的知识,最终使组织取得绩效,获得竞争优势。首先,要建立鼓励合作和知识分享的氛围。其次,要建立沟通的渠道和平台。知识分享最为重要的是沟通,只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才有可能进行分享。这些沟通和交流的手段包括:建立无等级的沟通方式,构建内部网络,提供员工休息室,开展非正式的野游活动,开展经验交流会等。

2.5互相学习原则

知识管理中学习是核心,个人与组织是一个双学习系统,个体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思想,并将知识用于行为的改善,组织和团体通过学习形成人才梯队,激发群体智慧,人员交流渠道畅通,个体、团体和组织相互间与个体间、团体间和组织间开展多向的交互学习模式,它们相互促进、工作与学习良好互动,最终创造学习型组织来保障对知识资本的管理。

3 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

高校图书馆要想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图书馆必须充分激活与“人”和“技术”有关的各个要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知识管理成功运作的目的。

3.1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

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包括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和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指定知识管理负责人、建立知识小组和建立知识中心三项内容。知识管理制度则是一种保障,它可以

确保知识在组织的知识网络上得以持续传播。如明确个人在知识管理中的职责。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激励措施等。

3.2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

国内外的知识管理实践都充分表明,没有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与参与,知识管理就不能被真正地开展与推行。知识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组织领导

不能真正重视知识管理,注定了知识管理只是一个口号,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更不用说为组织带来效益。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就必须动员全馆甚至全校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以保障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

3.3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

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组织文化的引导。文化如同空气,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它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影响层面最广,但却最难培养的因素。凡是世界上着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的企业文化。因此,必须要建立愿意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塑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文化,如职业道德、组织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应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来进行知识管理。

3.4引进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和利用的有效手段,不仅在硬件方面为图书馆提供了更高速度的信息处理设备、更大容量和更高密度的存贮设备。而且也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先进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更广领域、更快捷的通讯环境。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前提。现代图书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每位馆员都应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尤其要掌握以网络为依托的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元数据技术、检索技术和共享技术等。但是,技术的先进必须立足于实际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因为知识管理的成败更多的是依赖人文管理。信息技术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或者通过组织的学习,才能真正为组织的竞争优势做贡献。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找到最适合本组织的技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3.5建立一支强大的知识型团队组织

图书馆知识管理要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的、灵活的知识型团队组织。知识型团队是一种以知识的创建、传播与应用为基本出发点的,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由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四部分组成。这里,团队是由多个部门的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的人参加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充分自治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这种知识型团队组织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消除了由于层层传递所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延误,缩短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路径和时间,提高了时效性;二是由于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与知识是开放的、共享的和集成的,团队间的相互协作与交流得到加强。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这种结构便于用户参与知识开发,通过采纳用户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完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四是可以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改变了领导与员工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改善了领导关系;六是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

3.6建立适合图书馆的知识库

知识库是用来存贮组织内的实践知识、建立专家名录等资料的。图书馆的知识库按使用种类分,主要有文献知识库、自建知识库、检索专家知识库、智能知识库、概念知识库、特色知识库等多种形式。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一个知识平台可以支持多个知识库,每个知识库具有适合于特定类型知识内容的知识结构。将这些知识库以逻辑方式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混合或虚拟的知识库。每个知识库的内容为诠释其它知识库的内容提供背景知识。知识库必须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较大限度地减少冗余,自动完成自身数据一致性检索,必须建立高效的入库机制、高效的知识服务界面、设计合理服务方案,才能实现知识的高效服务。

3.7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的激励机制

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合约机制。一个员工愿意把他的知识与人分享,他一定要有回报,这种利益驱动并不是负面的。如果组织只让员工贡献而没有回报,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市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在利益驱动下实现这种平等的交换。因此,如何激励对知识共享贡献大的人或部门,不同的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出相应的一套办法。笔者认为,设计激励制度时,可以把外在、内在,甚至是负面的激励因素结合起来。即不仅仅着重于调整薪资、职位以及提供工作保障等方面,还应该注重如何激励员工内在的荣誉感、成就感以及被同事肯定等方面,同时对知识管理不力的人将不给予晋升职务。

3.8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评估系统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否实现,知识管理的效果如何,最终需要一个体系进行检测,对知识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估有助于改进知识管理实践。目前对知识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和考核的研究还不多见,绩效评估作为知识管理的必备环节,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知识管理状况的评估研究,可以使管理者了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了解影响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从而能有效地改进企业管理的状况,为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同时,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推行是一个“以点带面”的过程,也必须进行阶段性的验收与评估,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个评估要结合知识管理的目标。看看有哪些目标已经实现,哪些目标没有实现,或者说没有实现,其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应该如何做,等等。

总之,知识管理是开发、运用和升华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一把利器。高校图书馆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保持着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就应该建立一种适合高校图书馆实际和特点的知识管理体系。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各种理论还不成熟,我们不妨先借鉴以企业为首的其它领域对知识管理的运作模式,等到从多个视角认识和理解知识管理后,再有针对性地来实施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探讨图书馆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模式

一.前言

在高校藏书楼管理中,对于知识管理模式平台进行公道的运用。通过平台中的服务系统、组织建设和资源系统对于藏书楼知识进行调和与整合,实现知识同享、更新的目的,知足用户以及藏书楼相干的各类群体的需求。通过对于藏书楼人员以及资源等优势进行运用,对于藏书楼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发现和提炼,将隐性知识转换成为显性知识,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找到本身需要的信息,给用户更好的提供资源同享与个性化服务。

二.高校藏书楼知识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二.一知识传布的管理

知识的有效传布,是将知识立异成果转为现实出产力的首要前提。1般来讲,知识的立异者并不是是知识的使用者,尽管知识使用者的人数相对于较多,然而遭到各种主客观前提限制,知识使用者难以直接从知识立异者手中患上到新的知识。因而,高校藏书楼作为知识传布的2传手,就应当加强知识传布管理,对于藏书楼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不断的更新、公道运用各种传布媒介,并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与知识产权的安全性。

二.二知识立异的管理

从高校藏书楼的角度来讲,知识立异管理就是指对于知识出产、传布、利用及相干的机构、组织形成的网络系统进行管理,主要包含知识理论立异管理、组织立异管理和技术立异管理3个方面。其中,理论立异管理就是指及时了解国内外藏书楼学近期的发展动态,如对于虚拟藏书楼、数字藏书楼和多媒体藏书楼等进行相干钻研。组织立异管理就是应用对于藏书楼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以更好的支撑与加强藏书楼的知识管理流动。

二.三知识利用的管理

在高校藏书楼履行知识管理模式的进程中,藏书楼不但需要关注知识的组织以及开发,也要注重知识的需乞降利用,促使知识信息资源的功能以及效益患上到较大限度的施展。特别是在这个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中,高校藏书楼更应当展开高速信息网络的知识服务,如:①为政府、企业、社会集团和科研机构等树立虚拟藏书楼或者是信息中心。②在信息化知识服务方面,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查询和专供等服务体系,加强建设数字化藏书楼,鼎力钻研以及开发以互联网为基础、web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查询与的法子、技术和手腕。

二.四知识组织与人力资源的管理

在高校藏书楼进行知识管理的进程中,需要树立出1套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以便对于藏书楼知识管理流动的展开提供更好的支撑。在对于这个体系进行建设时应注意下列几点:①有相应的知识主管承当起制订知识管理与调和各种知识管理流动的工作;②应用对于知识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收拾,让无序信息转化为有序信息,且对于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公道的运用,让知识信息实现逾越式传布。

三.高校藏书楼知识管理模式的施行策略

三.一树立知识管理系统

藏书楼知识管理模式,不但是1种具备知识库管理能力与协同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而且仍是可以为用户或者是藏书楼员提供决策与知识的网络系统。因而,树立优良的知识管理系统,创造出1种智能化的交互环境,让人们对于知识空间与交换平台进行充沛的使用。

三.二加能人力资本管理

人力资本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必定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强协调员工之间的交换,注重员工的文化组织能力与凝聚力,重视培育员工的责任感与归属感。而人力资本管理则是把人力当做资本,采取多样化的手腕,让人力资本投入患上到大幅度的增值,强调的是激起员工的驱动力,让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患上以充沛施展,从而创造出更多样化的管理方式

三.三组建高水平的知识管理团队

知识工作者的培育与组织的支撑亲密相干。传统的藏书楼的组织结构情势为金字塔型,权利大部份都集中在塔顶,也就是藏书楼的较高领导者,由上往下,逐步降低,这1情况使患上藏书楼各部门间缺少交换、竞争和合作,在必定程度上增添了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以及误会。事实证明,这类结构形已经经违抗了现代社会倡导的开放、交互和同享的理念,急需要高校藏书楼进行改革与立异。

四.收场语

总之,跟着知识经济信息时期化的到来,在高校藏书楼中履行知识管理已经成为高校藏书楼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高校藏书楼应当将传统的信息服务转化为以知识管理为指点的知识服务,建立管理层的知识管理观念,以推进高校藏书楼知识管理模式的施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