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会计学实践研究

摘要:“会计学原理”是财会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帮助学生奠定扎实会计理论知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对学生后续理解更加有深度和难度的会计专业知识有着较大影响。因此,本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会计学实践研究

会计学实践研究: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会计学专科是国家开放大学的热门专业,会计学专业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实践操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会计专业教师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分析了开放大学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举措,以期开放大学真正为社会输送受欢迎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学;实践教学

引言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就是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按实际业务进行演练,从而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管理问题的能力。为满足行业需求,开放大学必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运用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会计教学质量。

1开放大学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学习者情况分析

开放大学会计学专科的学生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学历教育,提升自己业务素质的,面授时间有限制。笔者目前带了一个会计学专科班,全班共39人,大部分学员在普通企业上班,实行单休,在面授时间的安排上不能满足全部学员的需求。很多学员的工作单位不是很稳定,请假会影响到月末薪酬。另外,学员对实践类课程的兴趣比理论性课程高,求知欲强,而且39名学员中80%目前并未从事会计工作,选择会计专业就读就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会计工作,使自己的薪酬待遇得到提升。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员不光想拿到会计专科文凭,更想学到实务操作技能,希望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但他们的专业底子又非常薄弱,急需开展会计模拟,渴求学习中多一些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培训。

1.2实践课程情况分析

会计学专科目前执行的是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的专业规则。在这个专业规则中,会计专科的课程分为六大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延展课、专业核心课、通识课和综合实践。以浙江电大为例,实践课程只有《电算化会计》《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实训》《会计操作实务》《会计核算模拟实验》这5门课程,总学分为20学分,只占低毕业学分76学分的26.3%。电算化会计采用的是一种游戏闯关式的学习和考核方案,课程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考核中必须前一个任务完成了才能进行下一个任务,任务顺序无法自己调整。大部分学生光应付考核就需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任务内容死板,跟会计专业知识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无法真正提高,预期的实践教学目的也无法达到。社会实践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行进行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也没有认真开展社会调查,随便交差应付了事,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职业技能实训由5门专业核心课组成,学生登录中央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进行练习及考试,考试的题型为选择题及判断题,学员基本抱着任务观点,过关即可。实践证明这种虚拟职业技能训练,究其实质是一种无纸化的练习测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会计操作实务由省电大牵头的教学团队编写,经济业务内容较,属于典型的手工模拟做账。要求学生从整理和粘贴原始凭证开始,到建账,到填写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科目汇总表,编制各种财务报表等,从而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但理想化的案例与实务还是有较大差距,而且课时远远不够。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终结性考核时总是有部分学生带着任务观点完成手工做账,存在抄袭现象。会计核算模拟实验课程需要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后,在学校机房内登录中央电大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手工做账环境下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写、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全部会计核算流程。该软件由国家开放大学和广州福斯特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大部分学生进入这门课程学习后都觉得这门课程比较实用,但面授和练习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短期内掌握实践要领。加上该软件目前只安装在学校,学生在家练习的愿望无法实现。任课教师也无法在紧张的课时中详细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带领学生完成全部核算练习和考核。

2开放大学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一直以来,电大的会计学专业教学中都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上也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加上课时紧张,所以课堂教学免不了有应试倾向,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其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会计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等都存在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给学生自主、个性化能力提升带来了制约性的影响,培养出来的会计专科毕业生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虽如前述开设了5门实践类课程,但部分流于形式,部分虽有核算模拟,但因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没有按学员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和分工岗位职责,学生的操作能力、岗位胜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2会计教学实践教材的构建单一滞后

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学规则中所占比重低,实训教材少,难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会计是一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应与当下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相适应。但目前开放大学的会计教材,其内容往往跟不上社会实际,模拟实验中的案例基本是在理想化的状态下编出来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内容都只是书本上的印刷格式,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就是简单的训练,把书本的理论知识搬到实践的作业本上,使得学生掌握的方法与技术远远落后于企业财务实际操作的要求。如《会计核算模拟实验》作为一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会计实务技能的最重要的环节,然而,软件中其会计核算方法还是按旧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仿真性较差,内容偏于陈旧,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操作性实验的需求,不能真正提高学生专业实务操作能力。

2.3教学手段落后,信息服务不够便利

电大办学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一直在研究和尝试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员需求的教学模式,录像带、面授辅导、小组讨论、QQ群、课程讨论区等到当前较流行的微课,这些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随着社会形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据教学内容和学员个人特点量身定做的。但实践中目前还是以面授应试为主,大都是教师根据教材中的顺序进行理论灌输,实践教学就是教师演示后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实践操作模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学效果平平。当前,我们的学员越来越年轻化,笔者分析了班级39名学员的年龄,其中“70后”的仅3人,“80后”的18人,“90后”的18人。年轻人的特点是网络学习和操作能力强,注重学习的便捷性。而反观各种网上会计学校,不约而同地推出了网上课件、网上视频教学,收费高,学习者众多。我们的部分实践教学是否能够借鉴这种方式,进一步体现我们开放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真正实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

2.4会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在开放大学里,基层的大部分任课教师都是双肩挑的教师,除教学工作外还承担学校的一些行政工作,缺乏定期培训,知识更新不及时,缺乏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经验,对企业中的一些实务性问题难以把握。双师型教师极少,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实践教学讲究的是实践性,但大部分教师经历的是“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学校”这一单纯的成长经历,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参加工作后,都没有机会真正深入企业进行会计实践,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因而,教师尽管有想要教好学生的“心”,却没有熟练开展实践教学的“力”,实践教学开展较困难。

3开放大学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3.1确立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开放大学的领导和教师应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于会计教学的重要作用,开放教育是面对社会在职人员开展的开放式、自主性学习的教育类型,基于此,开放大学应着力于学员的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更新教育理念,实行素质教育。开放大学应将会计教学的理念、计划和目标统一起来,保障实践教学与企业的要求相适应。如会计专科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刚接触会计知识,对他们的培养,重点应提高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设计实践内容时,应注重性和直观性,从手工模拟做账逐步过渡到计算机模拟。同时可以把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到实践教学中来,如结合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等。

3.2优化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从开放大学设置专业规则开始,增加实践课程在专业规则中占据的比例,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从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来设计课程考核标准,让学生学有所用。当前,各种电子结算、电子支付、移动终端的会计软件不断出现,以及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开放大学应及时更新知识和实践案例,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开放大学可以省电大为单位,整体规划,统一资源管理,加强案例库建设,及时更新会计专业教材。

3.3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法

我们的教师需转变观念,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教师讲,学生练”的传授方法,这样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满足个体差异需要。比如实训时不局限于全班一刀切模式,可以按学员的实际会计工作经验分成若干小组,分开实训项目,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也提高了实训效果。此外,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研发,现在年轻一代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与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更希望学习知识简便易消化,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快捷性。在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开放大学已经做到了“时时、处处学习”,运用专门的公共技术平台,提供移动的学习资源,让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成为可能。我们的开放大学也亟需建立更专业的会计学习平台。

3.4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过硬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拥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的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架构,及时进行新准则、新制度培训,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省级电大可根据学科需要构建教学团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会计实务案例,基层电大的专业教师之间可多交流实践教学的心得和体会,或者走出去参加相应的实践教学短期培训,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技能与水平。总之,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与会计环境的变化都在推动着我国会计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只有学以致用的知识才是受欢迎的知识。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开放大学不仅要给企事业单位输送大量会计人才,更要输送受企事业单位欢迎的会计人才。

作者:王旦云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桐乡学院

会计学实践研究:管理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管理会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作为管理者的胜任力,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

关键词:管理者胜任力;管理会计学;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企业财务转型的逐步推进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深度实施,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危机下财务部门必须有所调整,会计人员要从核算型逐渐过渡为管理型。但目前国际财务管理协会中国总部针对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则显示,7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不够了解,没有商业触觉,无法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对企业的定位分析、战略成本变化等提供相关的发展决策。实际上,这个发展瓶颈问题已为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所认识。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明确提出,争取在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师;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由此可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管理会计逐渐重视并且日益关注起来。《管理会计学》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对于引导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掌握一定管理方法具有基础性作用,它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管理者岗位,高等院校应加强管理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思考,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应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以管理者胜任力为脉络,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实施并加强案例教学法,实现“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管理技能的培养,满足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

1《管理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缺乏丰富实践经验教师资源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接受的是理论性教学,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重点介绍管理会计学中生涩难懂的原理和方法时,无法利用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来辅助于空洞的理论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难度。这种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填鸭式”教育,使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学生着重于吸收知识,而忽视运用知识。而忽视实践教育的后果,使得很多本科生即便掌握了较多的管理会计的方法、原理,可是一旦进入社会,发现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做法根本不一样,难以很快适应实务工作的要求。

1.2缺乏行之有效的案例资源

管理会计内容是20世纪70年代才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大部分案例均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适合于西方经济环境。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在企业中也很少应用,可供管理会计学教师使用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案例资源也很少,使得教师无法利用行之有效的案例资源来辅助于空洞的理论教学,同时学生“照猫画虎”地进行案例分析,难以取得实效性的知识收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使管理会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

1.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管理会计内容是20世纪70年代才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自引入后到上世纪末一直未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因此许多院校对于管理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远远不及其他会计专业核心课那么完善。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来说,传统会计配套实践课程设置相对来讲比较完整。一二年级时,学生在学习初级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这两门课程时,实践教学直接融入到日常的理论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单项实验配套融为一体实行;三年级时,学生在学校设置的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进行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相配套的综合会计实验;四年级的毕业前,学生去企业以及事务所等实习基地实习。由此可见,传统会计的实践教学一环套一环,设置还是比较科学和完善。但与此相对,管理会计课程既没有配套的管理会计实验室和实验软件,也没有校企合作的管理会计实验基地,课内实践教学课时很少。由于缺乏市场和企业的要求的从擅长数字运算的管家角色向企业经营管理的专家角色转变的实践环境,导致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性课程很难开展。

2基于胜任力的《管理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开展项目教学法,整体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管理者胜任力

项目教学是一种团体性的学习方式,它以“行为导向”为基础展开教学的,是一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它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同步进行,整体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如下。2.1.1以组为单位,设计商业策划案,成立模拟企业在上课开始及时周,教师要求要求学生分小组,每5-8人一组,每组需设立财务部、销售部、生产部、管理部。人员自由搭配,但每组成员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有一位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有一位语言表述和与人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有一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较强同学,剩余的成员可以任意加入。在1-2周的时间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在与人沟通能力强的同学的带领下,在学校周围的各行各业进行实地调研,选择行业,成立模拟企业,进行商业策划,每个学生选择担任不同的角色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在该阶段,要求每组成员拿出商业策划书,对策划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以不同公司的可行性以及运营情况、经营业绩决定成败。2.1.2每组自行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管理会计的理论课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及时部分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讲解,第二部分讲授管理会计的内容,有预测和决策、规划与控制和业绩考核与评价构成。在理论课程的讲解中,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PPT讲解-例题演示-课后习题”的方式进行,但是在每一章节新课之前,应融入相关生活小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新课内容。学生在每一章的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开始进行综合性的案例研究。在综合性的案例研究中,各组组员以自己的模拟企业为主体,围绕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确定案例主题,根据案例主题搜集案例相关资料,合理分工完成案例分析报告。①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种基本分析方法,企业以后进行预决策、分析控制、考核评价时以此为依据的基础。本量利分析讲述的是保本点和保利点分析,在该章理论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以本量利分析为主题,搜集相关的案例资料,最终通过汇总、整理、分析后确定模拟企业本量利分析的案例。所在小组根据模拟企业的本量利分析的案例,计算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计算实现目标利润下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如何通过调整影响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价等各因素,保障目标利润的实现等。通过项目教学把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②预测和决策。在第四、五章预测和决策结束后,要求每组生通过对模拟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从而对企业销售量、产品成本、利润、资金需用量进行合理地估计和预测,同时进行合理的决策。③规划与控制。在预算理论课程结束后,要求小组中的各个人员,根据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分别编制预算表。销售部门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部门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部门编制采购预算,财务部门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预算表等。④业绩考核与评价。在第16周的业绩考核与评价讲授完毕后,理论教学课程全部结束,每小组模拟企业的模拟经营也结束。要求每组以模拟公司为单位,采用理论教学中的相关方法对自己所在的模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还要对小组成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在这种教学情境中,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模拟企业经营运作,他们优势互补,互相合作,将企业经营预决策、成本控制、资金预算等理论方法与实际模拟操作相结合。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引入这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因此,项目教学是培养学生作为管理者的胜任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2.2加强案例教学法,积极进行案例库的建设

由于管理会计理论教学比较枯燥,因此,要加强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在每一章内容开始前,引入生活小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导出新内容。每章结束后,根据项目教学法各模拟企业的资料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讨论。这样,一方面将教学内容全部用统一案例贯穿起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做到了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对于个别的的商业策划案,在进过多番完善后,可以补充到管理会计案例库中,作为教学案例使用。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管理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才能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邀请会计实务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给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会计实践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管理会计教师走出去,利用寒暑假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企业管理一线,了解管理会计的新动态,学习企业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财务实践。同时倡导教师把从企业实践中得到的管理会计的近期知识与管理会计理论知识、自己的体会相结合,积极申请与企业之间的横向课题。通过这些做法的实施,使教师可以获得以本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为依据的真实案例,充实案例库。同时由于教师亲自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由于管理会计越来越朝着综合性交叉学科发展,同时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有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满足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无论是会计实务界还是教育界,亟需改变传统管理会计的教学体系,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实践紧密地嵌入到中国企业实际经营情境中,这也就意味着要加强学生在企业战略定位及具体管理模式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作为管理者的胜任能力。因此,管理会计在实践教学上需要有所突破。

作者:黄丽霞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会计学实践研究: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以安顺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从培养方案、师资力量、教材针对性、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解决路径。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会计学基础;实践教学

1《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安顺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房产专业)创办于2013年,至今仅有三年多的时间,从通过学生和任课教师访谈,笔者得知,该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提高。《会计学基础》课程作为房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后期学习《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重要的意义(简冠群、岳世忠2016)。而经过对137名完成该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会计实践教学的需求非常大,85.7%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践课程十分重要,有必要进行会计实践的学习,但67%的学生却表示未曾参与会计实践学习,并且对会计实践课程缺乏充分了解。

2《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学生在该课程课堂上学到的都是关于会计的理论知识,即使有相关的习题练习,也是多着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这样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效果显然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经过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2.1培养方案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代静、许波2013),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缺乏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实践学时规定和相关实践教学的安排。这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总学时数是54,而且是全理论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

2.2该课程“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

“会计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简冠群、岳世忠2016)。而实际的情况是该课程目前的三名任课教师中,都缺乏在房地产企业从事相关财务工作的经历,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安顺学院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与考核制度也相对欠缺,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

2.3教材的专业针对性有待提高

目前该专业学生所使用会计教材几乎都是会计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业务缺乏紧密联系。以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为例,这几本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对于该知识的讲解几乎都围绕着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展开,并没有针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相关业务。由于所使用教材的专业针对性相对较弱,即使按照基础会计教材内容进行会计实践操作教学,对学生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也相对有限。

2.4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授课以讲授为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在对会计实践方面的知识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软件的使用进行传授时依然采用讲授法,其教学效果远不如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的会计凭证填制和实际的会计软件操作。而事实是教师在教授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时采用的就是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方式。除此之外,该课程的案例教学也相对缺乏,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会计相关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会计案例教学通常来源于会计与理财工作的典型素材,是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的仿真和模拟(姜旭2016),而且会计案例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刘婷2007)。

3《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3.1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首先,调整该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减少理论教学学时。笔者从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得知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2相对合理,即18个实践学时和36个理论学时。其次,可以将学生在会计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列入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并且要求明确,以此为教师备课与课程计划的安排提供依据。

3.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可以从学院层面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尤其房地产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且要求教师将自己在企业挂职锻炼的经验和体会在教研室活动中进行分享,进一步深化教师自身对于会计实践相关知识的认识,从而促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好从实际出发,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可以从学校层面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与考核制度。采取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往“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在考核制度中应明确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且针对“双师型”教师所做的贡献和自身所取得的进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对于贡献突出或者进步较大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奖励,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提升的积极性。

3.3组织教师自编针对性强的教材

学院可以成立专门的教材编写小组,到房地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需求,编写适合于本专业学生的《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教材中关于会计的相关知识应更多的围绕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展开。同时,教材编写小组还可以编订专门的房地产企业会计实际操作教程,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4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而非单纯的“老师讲授,同学记录”。尤其对于一些需要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教师应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即以企业或相关单位的实际素材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钱静 邓增强 王菊 单位:安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实践研究: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

【摘要】“会计学原理”是财会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帮助学生奠定扎实会计理论知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对学生后续理解更加有深度和难度的会计专业知识有着较大影响。因此,本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何建设好“会计学原理”的精品课程已成为现代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思考;实践

前言

目前,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新时代人才,其中就包括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高校成为了为国家输送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加强“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新以及教学思想的创新等。因此,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创新应该从加强师资力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建设这门精品课程。

一、“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教学理念需要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才能更深刻理解会计理论知识,提高会计技能。这一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高校会计教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合理渗透实践的内容,以此来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是否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解决会计问题的技能。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途径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根据国家的会计政策以及近期的会计动态来调整教师的培训内容,不仅要加强会计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还要提高其实践教学意识。另外,“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要求高校的会计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从业资格,还应具有会计方面的专业资格证书,让这两种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之中。

(三)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发展需要

很多高校在进行会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忽略了实践教学部分,这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出入[1]。会计学原理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更加强调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将二者并重,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容。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必须通过实践来提升。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来说,理论与实践是分不开的,理论知识能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良性发展。

二、“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内容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理解更加具有深度和难度的会计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应以国家会计政策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完善网络资源共享的平台。

(一)教师方面

高校对于老师队伍的建设应该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模式,内部培养主要是从校内原有的财会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合适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目前很多高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高校刚毕业的研究生,虽有较强的知识背景,但却缺乏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高校应重点培养这些教师。从外引进主要是聘用一些学历职称均较高又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教师梯队[2]。

(二)教学内容方面

“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的会计学原理课程建设不仅应重视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核算方法等理论的内容,还应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学原理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加便利条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让学生运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

(三)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的高校会计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言堂”的模式,仅仅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难免有些片面,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会计工作的要求。在高校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内容导入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利用会计软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课程资源建设

网络上的很多资源都是很好的会计教学内容,高校财会专业的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3]。利用互联网设计更适合学生理解会计知识以及练习会计操作的平台,比如电子课件下载平台、网上账务练习平台以及网上考试系统等,让学生虽不在课堂上也能及时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

三、“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路径

(一)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对财会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课程背景下的师资队伍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强大的知识背景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师资队伍中的每个成员应该在教学业务方面以及教学模式方面形成一种平衡和互补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企业财务会计的实践经验[4]。“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才是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师队伍,会计学科的实用性就决定了会计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教师的从业资格,还能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培养时,可以聘请企业的高级会计师到学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师进行实践经验的传授,老师也可以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到企业去实践锻炼并向企业会计师请教和交流。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建设,会计课程的教学应该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质量相联系[5]。好的教学内容是支撑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学内容的建设主要就是教材的更新与升级。教材对于学生理解会计知识非常重要,老师可以根据本学校财会专业的学生自身特点为学生编写合适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方面实训教材。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还能让老师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另外,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都是会计工作的内容,实践教材中应做主体体现。

(三)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财会专业的教师应该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以及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以及操作性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财会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主要是账务方面的处理,老师可以参照情景教学的模式为学生创建仿真的会计工作情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账务处理,以此来增加学生对账务处理流程的熟悉程度,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会专业教学的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比如利用网络平台进入金蝶、用友等会计操作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利用慕课、微课及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上,还能让学生得到实际的操作训练。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术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会计软件将会计核算的环节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理解会计学的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对学生理解会计知识有帮助的教学课件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知识的交流。高校应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上安装一些现代企业会计方面的软件,并对学生开放,这样学生在课后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查找释疑,也可以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练习。另外,专业教师应该搭接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经常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随时掌握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专业指导。结论综上所述,“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校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从师资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方法方面以及共享资源方面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本文对“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财会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李爱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