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

摘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对学生本人的发展、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该把诚信作为基本准则,严于律己,真正做到诚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浅析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摘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在当代社会,时代又赋予了大学生诚信新的内涵。是真实无妄的求实精神;是公平的处事态度以及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是自觉守法,真诚守信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是养成大学生诚信品德的教育,使大学生获得必要的诚信道德知识,激发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的情感体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践行诚信道德。其教育之对策主要有立足高职院校特点,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新模式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诚信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 对策

尽管社会诚信危机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根源,但是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状况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诉求,加强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教育者之共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职责所在,社会之重托。

1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意义

1.1 诚信与大学生诚信的涵义

关于“诚信”,在历代贤达志士的思想中并不鲜见,

2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对策

2.1 立足高职院校特点,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职业教育的全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科研等环节都需要与社会实践接触。这就使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在体系、内容、方法上要贴近职业和社会需求的目标,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天,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往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缺乏号召力和响应力。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明白职业诚信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以及违反职业诚信道德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多了解一些违反职业诚信道德的案例,通过反面教育,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违反职业诚信道德对个人、企业、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危害,时刻警醒自己;再次,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定期聘请社会上卓有成就的人士到学校向学生传授经验,通过他们遵守职业诚信道德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的职业诚信道德意识。

2.2 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实践诚信教育,特别是教师和辅导员。

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讲诚信,教育者必须以诚信为本。

及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风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为学生做出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有意识地把诚信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示制度,接受学生监督,可以设立辅导员电子信箱,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做到廉洁自律,成为诚信的典范。同时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诚信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诚实守信。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会倾向于以此推论他其他方面的特性,出现“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也就是说最终达到师生双方对诚信道德的共识。

2.3 将诚信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及时,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要结合学习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结合党的路线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建设

第四、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的诚信制度建设,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是要尽快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理性原则;二是可操作性原则;三是教育性原则。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择业诚信评价等,评价结果与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本科保送、三好学生评选、入党申请考察等挂钩。学生的诚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其建立过程就是确立诚信教育目标、目标内化、学生自我教育、学生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它能不断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信的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它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建设的一个结合点,具有加强他律和自律的双重效应,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一个操作性强、实效性好、值得大力提倡的新举措。

2.7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新模式

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职院校来实现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塑造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起社会、家庭及学校的普遍重视。,我们知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的特点、功能与地位不同,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各有优势。所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大教育体系,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诚信教育动力机制,促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

及时,高校与家庭协调配合。首先,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学生所在学院或系部要定期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向家长通报,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及表现。学校还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学业较差学生的家庭结构和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以便在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款、助学贷款时做到及时,公平,公正,帮助有问题或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树立起诚信做人、自立自强的信念。其次,家庭应支持、配合高职院校教育学生。家庭要经常与学校沟通,特别要与孩子在读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沟通,了解孩子的品行及学业状况,如发现有说谎、欺骗等不良的道德行为发生,应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再次,家长要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不诚信行为,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回避问题,而是要与孩子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思考对策,坚定其诚信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责任感。

第二,高职院校与社会协调配合。首先,全社会要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培育“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形成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使诚信最终成为市场经济中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全社会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使每一位公民明确诚信的基础是法律,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其次,高职院校、社会要加强沟通,互相监督。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努力做好高校周边环境的整顿和治理,大学生也要积极参与所在城市开展的各类市民道德教育活动,如创建魅力城市、争当文明市民等活动。这既能发挥大学生在城市道德建设中的先锋示范作用,又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诚信是高职大学生安身立世之本,高职院校针对社会对大学生诚信的新要求,探寻大学生诚信教育之对策,是大学教育之责任,是完成社会之重托。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浅析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浅谈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对策

论文摘要:诚信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作为国民的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诚信品德,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的猛烈冲击,呈现出复杂化态势。如何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值得认真研究。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鲁迅曾经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性,比荣誉更具有时效性。”,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之本。但这一向被奉为经典的传统道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被誉为纯净“象牙塔”的高等学府中,亦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构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

一、大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1.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具体表现为:到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家庭并不困难却申请助困补助;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书……

2.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使银行在高校发放助学贷款的工作陷入困境。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当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3.考试抄袭成风,蒙混过关。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防不胜防。

4.求职履历,弄虚作假,“掺水”成风。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绞尽脑汁玩手段。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分析

1.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在经济生活中,虚假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还有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经营者之间的拖欠赖帐、经营者与国家之间的偷税漏税、走私骗汇。一些单位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欺骗等,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使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难免其害,使诚信教育受到了很大冲击。

2.学校、家庭重智育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环境和手段不利于学生培养诚信品格的养成。我国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把追求高升学率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而不是把培养发展的学生作为目标,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不少大学生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他们任凭孩子自由发展,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发现后不但不及时制止,有的还教其作假的方法,还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悖诚信的事情。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起到子女的榜样,无疑是对孩子错误价值观念的逆向诱导。

三、强化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念的对策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1.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书育人中,以德育教育为先导,创建诚信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在学校的学生工作中,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实践诚信。广大干部、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言必信,行必果”,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

2.家庭对人的诚信道德影响是潜移默化和长期性的。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诚信的表率。要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孩子的品质教育。并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样使子女的诚信道德修养得以提高。

3.整个社会都要强化诚信自律意识。现在要做的工作,一是社会要意识到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全社会的诚信教育的宣传,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三是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这也是诚信教育能否坚持久远并卓有成效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浅析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诚信 诚信缺失 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本文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原因、对策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行的对策。

诚信是现代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根据诚信的内涵和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树立起诚信意识、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的活动过程。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对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 学业中抄袭、作弊

大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毕业论文剽窃等现象日益严重,虽然多数高校都在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对作弊的惩处更加严格,但是上述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大学生作弊出现了一些新特点:①作弊队伍不断壮大。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不仅是差等生的“专利”,许多学生干部和学生为奖学金和评优也加入作弊的行列。②作弊手段不断翻新。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替考、手机短信等,甚至出现了帮助学生作弊的考试专用笔。③作弊心态发生了变化。过去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不光彩的事情,而现在学生作弊十分坦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 经济中贷款欺骗、违约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先后颁布了学生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助学贷款违约现象严重。有许多学生毕业后以种种借口拖欠贷款不还,甚至以隐瞒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等方式逃避还贷。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造成的不良贷款和增量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银行经办机构的积极性。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新政策尽量降低银行的风险,银行也采取了公布违约贷款学生不良信用记录等方法,但银行方面仍然存在大量欠款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了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制度作用的发挥。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 社会大环境失信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物质上的享受似乎导致了人们对于成功标准认知上的偏差。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丧失道德水准,诚实守信的基本品质被物质化、功利化。大环境的失信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很多领域。从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经营销售,到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从教育界的教师搞第二职业,领导失信于师生,到学术界的捏造实验数据、虚报科研成果等等,这就使得失信行为随处可见。

2. 失信成本偏低

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它一般包括道德成本、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社会大环境中的失信行为,现实社会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这必然导致社会失信行为的泛滥。失信成本偏低是导致大学生失信的最直接原因。部分差等生因为作弊而获得了学分,顺利毕业拿到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部分优等生因为作弊获得了高分,获得荣誉的同时还拿到高额奖学金……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消极现象极大地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现象的滑坡。

3. 教育工作者“宽容”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宽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一些学校存在非常“宽容”的现象。往往减轻或免除处罚。②对于提供虚假材料的履历,个别老师、甚至是领导发现后不予置理。③对于不按时交纳学费或者不按约定还款的学生,听之任之。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当前社会诚信观念日益被忽视的情况,高校要承担起社会使命,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1.高校要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诚实守信的道德理念和文化氛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化,强调舆论监督,提高失信行为的道德成本。高校可以通过校报、广播站、海报、标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辩论、征文等系列活动,抨击、谴责不诚信现象。总之,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校园氛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大学生活中,学习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必须贯彻始终。要从学生进校起,就要教育他们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对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健全学术规范、弘扬科学精神;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要对他们加强诚信求职观念教育。总之,要通过规范、制度的导向性和强制性,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诚信观和学术诚信观。

2. 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理论研究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更加合理的考试方式、考察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杜绝作弊、抄袭等行为的有效方式。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并能够在高校中加以运用。其次,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大学生失信的心理因素。对失信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因素调查,分析、归纳他们失信的心理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攻克的课题。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是当前高等院校十分迫切的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协调一致才能最终实现目的。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探讨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对策

论文摘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本文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入手,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对策和方法。

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如考试作弊、伪造求职履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频有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四位一体”进行“综合治理”,把校正大学生诚信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社会诚信氛围,为大学生守诚信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构建社会经济诚信氛围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人们自觉奉行诚实守信,保障践诺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偷税漏税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这些不诚信的经济行为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诚信的经济环境,提升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让诚信者站稳脚跟,获得利益,不诚信者失去人脉,面临淘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构建社会法制诚信氛围

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也要依靠法制的约束。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的诚信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有发挥法律的约束职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全社会诚信氛围的构建与完善。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尽快完善包括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中的信用制度的立法工作,使得在打击不诚实守信的行为方面有法可依。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者不仅承担诚信缺失的道德责任,而且还应当使其承担法律责任,甚至秧及未来更大的利益,提高其失信成本。,加大对公众的法治教育力度,使人们知法懂法,懂法守法,让诚信在大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在我们的生活中遍地开花。

二、发挥高校主体作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1.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在诸如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学生干部评选、党员选拔等政策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暗箱操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专题讲座和报告会、诚信论坛、诚信征文等。通过一系列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成为大学生活乃至今后人生道路的永恒旋律。

2.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网络体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媒介作用加强诚信教育。高校通过建设主题教育网页或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上的信息;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倡导诚信上网、文明上网;学校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搭建互动平台,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言论和思想,通过正确的引导与监督,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真伪。只有这样,在对大学生开展诚信素养的教育时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三、净化家庭诚信氛围,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1.家长要确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念,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重智轻德,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家长们要注重对孩子有关孝敬父母、爱国爱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对孩子诚信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家长也应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反馈到孩子大脑中的及时印象。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诚信的行为和想法时,一定先要自检自己是否在生活的细节中存在同样错误的想法与举动,惟有如此,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2.家长要重视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激增。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宏观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孩子刚进入大学后,会有一阵“断奶期”,他们及时次离开父母,所有的事情全要自我打理,自己判断,自己决定,这时他们会非常苦闷和矛盾,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紧密配合,才能够及时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思想品质方面的表现。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也必须由教师和家长同心协力,让大学生们自己认同和接受,才能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从大学生个体入手,提升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

1.树立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志

诚信自律意志,指的是人们履行诚信原则和规范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的能力和毅力。大学生要逐步树立诚信自律意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要通过诚信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将诚信理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准则。二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规范,不断向好的榜样看齐,要善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三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私欲膨胀而突破诚信道德底线,保持诚信品德,决不能做有悖于诚信的事情。四是要不断鞭策自己,以诚信处事为荣,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在社会中抢得成功的先机。

2.养成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习惯

诚信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联络与交往时所表现出的自发的、带有主观意识倾向的稳定的诚信行为。人们只有将诚信规范内化为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真正的诚信才能彻底实现。大学生要想培养出稳定的诚信行为,就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社会服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自觉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体验生活,了解国情民意。诚信的较高境界是“慎独”,大学生在践行诚信行为时要人前人后都一样,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养成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把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浅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 本文在阐述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主要是:立足“两课”阵地,深化诚信教育;拓宽校内教育渠道,推广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管理制度。

“诚”一般指“内诚于心”,是向内、向善的内心追求,是个人品格和境界的内在价值评价,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人生态度和道德境界,体现的是我与自我的关系。“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是向外、向真的外在追求,是一种行为规约,一种具体的道德品格,表现为社会化的道德实践,体现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二者互为贯穿、互为表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更是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道德基石。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诚信是经济交换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最的无形资本,它能给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所经营的企业带来长期利益,是经营者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推进。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诚信是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纽带。和谐社会首先是诚信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失去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受到威胁甚至瓦解,社会会因此变得混乱,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可望而不可及。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校期间若不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必将给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加不稳定因素和潜在危险,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3、塑造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要求

诚信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立身做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标准也日益多元化,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体系遭到了怀疑甚至否定,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其价值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我们不否认大学生主流道德是好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学术、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就业求职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迫在眉睫。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各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存在的诚信危机,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诚信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诚信的价值认识不够,知识体系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高校在观念上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对德育的价值认识不够,德育也一直被简单化、边缘化,诚信教育亦是如此。同时,在诚信教育内容上,偏重于从内在道德层面,靠自觉、自律进行诚信的教育,忽略了从法律的角度,从外在行为表现、行为规范的角度进行诚信教育,在诚信教育的方法上,重灌输,轻启发,将道德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教育效果不容乐观。

2、高校内部诚信教育缺乏合力

学校是诚信教育的主体力量,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但诚信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若校园内多种教育渠道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反而出现效果的互相抵消,诚信教育便缺乏合力,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3、高校诚信行为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管理不健全,缺乏记载学生诚信状况的诚信档案以及对诚信状况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奖惩的制度,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诚信不够重视,在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三、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分析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识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

1、立足“两课”阵地,深化诚信教育

目前“两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适当增加诚信教学内容在“两课”教学体系中的比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际,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典型案例教学、法律旁听、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开展教育,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诚实守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并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要将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涵义向学生讲深、讲透,使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一项法律义务,既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又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通过法律规范和道德引导,促进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2、拓宽校内教育渠道,推广诚信教育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及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签名、演讲、辩论、征文、班会等实践活动,将诚信教育寓于各项活动,潜移默化地将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第二,充分运用宣传舆论工具,如广播、校园电视新闻、宣传栏、墙报等,大力宣传诚信,褒扬先进典型,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第三,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如公示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良好的诚信观念形成。

以网络为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正面引导。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最能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利用网络手段进行诚信教育既可以改变传统德育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丰富德育课堂的内容,又有利于预防和抵消网络对诚信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及时,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第二,建设主题教育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宣传诚信思想,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三,搭建网上互动平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大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

3、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管理制度

高校要为每名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诚信状况,将学生的诚信表现情况与学生的各种评优、奖助学金申请、推优入党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等相挂钩,并归入其个人档案,使诚信成为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

学生诚信档案记录从学生入学时开始,到学生毕业时结束,由辅导员负责记载,学校各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学生诚信方面的相关事实依据。诚信档案重点考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学术、生活、经济、网络、择业等方面的诚信状况,主要包括历次重要考试中是否有违纪、作弊事实;是否有抄袭、编造实验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现象;遵守校规校纪状况;每年度缴纳学费、住宿费状况;有无在校园网或其他网站网页上散发恶意攻击信息或信息垃圾、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故意制造混乱的行为;在就业过程中向用人单位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的诚信状况等。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对学生本人的发展、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该把诚信作为基本准则,严于律己,真正做到诚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