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综合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推进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全方位、更高效、更优质的学术资源,继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就需要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能力。本文以高校师生的需求为中心,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特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员综合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并从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拓宽高校图书馆员的学科知识
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综合能力提升策略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传承和服务的社会机构,更应该以积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理念来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为高校师生提供全面、及时、先进的信息和学术资源服务的职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强了图书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推进,比如图书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管理自动化、服务多元化等。图书馆馆员作为图书馆基本职能实现的实施者和推动者,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资料查询,而是需要图书馆馆员应用信息技术和知识构架去查询和传递相关的信息服务,继而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针对高校图书馆的这一特殊服务职能——如何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全面的个性化服务,就对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知识水平和服务理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在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特点,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强图书馆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浅显探析。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特点

(一)信息数字化趋势明显

时至今日,高校图书馆中的纸质资料不断丰富,信息的范围、类型也十分全面,甚至在大型书店或互联网上都找不到的图书,在图书馆里也可以查阅到。然而纸质版信息的服务方式、服务范围和信息更迭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影响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发挥和高校师生的服务质量。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爆炸式发展,海量的科技和图书信息数据量呈指数级上涨,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图书馆管理和信息存储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迎合高校师生对现代信息的需求,目前高校图书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新媒体等技术,通过应用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搜索、分析、存储和云端下载,确保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扩展了馆藏资源,同时还实现了服务升级,打破了传统借阅方式的多种限制,既方便了广大师生,也方便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强了借阅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

(二)信息资源平台更趋完善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包括教育和信息服务两大职能,通过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来实现。在大数据背景下,面对多元化的信息资源,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结合自己服务的高校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科学优化,有效提高了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融合性,从而实现了资源检索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另外,目前高校都加大投入,逐步丰富纸质和数字资源,保障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相互补充以及协调。同时部分高校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以特色学科的图书资源元数据为单元,建成了专业化极强的信息资源库,极大地方便了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1]。另外,过去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不够完善,比如没有比较系统的图书、期刊等管理,有很多年份比较久的期刊在图书馆APP平台上查阅不到,阻碍高校师生获取有效的学术信息,且高校之间在文献资源特色和空间资源利用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加上在“责、权、利”等方面不明确,很多有效资源达不到很好的共享。在大数据时代各高校图书馆已组建图书馆联盟,通过电子资源、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在很大程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的组建很好地解决了单一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不足,通过共享资源也避免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

二、高校图书馆员综合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的机构,高校图书馆围绕高校的基本职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建设和开展工作。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能力。图书馆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馆员的素质来实现的,不到三分之一是通过书馆建筑和馆藏资源来实现[2]。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平台更趋完善,服务模式的智能化等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员要满足传统的信息服务,还要掌握更多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在了解和明确广大师生的需求后,通过专业准确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满足。同时还要根据广大师生的需求特点、习惯模式和接受能力创新和推出多元服务模式。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必须培养和组建一支业务素质精湛、知识结构多元、服务水平优质、与时俱进的管理和工作队伍,才能保证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更完善,资源平台更科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高校师生的服务需求主要围绕资源检索展开,具体包括书目查询与参考咨询、书刊借阅、学科服务、学术研究、文献查阅、科技查新、资源与空间利用等方面。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在上游服务的信息资料采编、整理、分类和下游的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中,尽管高校图书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了解广大师生的真实需求,但是其仅需对馆藏纸质图书文献熟悉就能很好地为读者服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催生了图书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在科学技术进步带来信息资源海量增加的同时,高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再满足单一的图书和信息提供,而更加显现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围绕读者的需求,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做出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控,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和精准的服务,催生了以个性化服务为基本特征的服务智能化。所有这些需求和服务的实现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整合技术,借助大数据平台,对广大师生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图书资源进行采编、归类,乃至提供最终的服务。所以新时期下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图情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才能适应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三、高校图书馆员综合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

新时期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正从传统的纸质图书馆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型图书馆转换。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图书情报学专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新媒体、互联网、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员除了必须具备上述专业技能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与处理技术等的使用技能和使用方法,才能全面完成新时代下图书馆的采编、分类、流通、信息检索、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等工作,继而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特别是现代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提高和实现资源服务能力和信息导航能力势在必行。一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结构相对复杂,图情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复合型人才就是凤毛麟角,所以新时代下,要加大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保证具有图情专业的馆员数量达到一半以上。二是专业和工作能力较高的工作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进修学习,通过进修系统掌握图书情报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文献管理等相关知识。三是基础薄弱、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组织他们到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工作流程和相关理论以及与图书情报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四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全体馆员应该定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的相关知识。只有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信息的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咨询、检索、导航和传递服务。五是在馆内聘请资深的图书情报专家或者新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开展知识讲座、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等,通过强制性业务培训使馆员了解新的图书馆科学理论,继而提高其专业素质。

(二)拓宽高校图书馆员的学科知识

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信息需求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多样性、全面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构架,不仅要精通图情专业的各项知识和业务,还要了解所服务的高校专业和学科发展动态,自觉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做到专精和博通的最大统一,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需要信息,从而为高校师生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信息服务,继而更好地推动高校各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在13大门类教育学科的基础上,结合本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知识构架和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组,根据分组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应的活动。一是根据馆员的专业背景,分成若干小组,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小组成员到相应院系进行分析调研,定期参加相关院系组织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活动,了解专业建设和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专业、更精准、更全面的信息服务。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与征求广大师生和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针对性进行资源收集、整理、归类、流通等,进而保障图书馆信息服务广度和深度的有效拓展,为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作出自己的贡献。三是随着外文资源的大量涌现,高校对外交流导致留学生增加,都对馆员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定期聘请本校的英语教师为馆员进行图情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口语对话的基础英语培训,同时鼓励馆员要养成自学外语的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四是鼓励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研究。众所周知,科学研究要经历信息查询、分析、继承、创新等一系列环节,而当前高校图书馆很大程度上要求是为高校师生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翔实、精准的信息服务,因此馆员对文献的理解、定位、检索、整理和传递能力决定了能否实现精准高效的服务。通过鼓励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加深对信息检索、信息导航和信息传递的理解,实现精准高效的服务。更重要的是鼓励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研究还可以提高馆员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同感。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满意的信息需求,因此全体馆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师生至上为服务宗旨,全心全意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信息资源更多地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特殊性,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不能局限在简单信息检索和传递,正在朝着信息拓展、分析、处理的隐性需求和超值需求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师生不同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服务方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通过拓宽和加深咨询服务的范围和质量,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普遍存在人事制度不合理导致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馆员对自身的要求不高,且缺少岗位危机感造成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来保障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树立榜样意识、学习先进、激发和强化馆员的多元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加强监督、强化责任,来推进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二是面对高校师生的专业信息需求,馆员需要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等方式来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鼓励和支持馆员广泛参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通过参与了解具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体验了目标信息服务,从而发现在实现服务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优化服务方案,最终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参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还能缩小馆员与师生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三是引进优秀的图书情报及管理专业人才,支持基础好、能力强的馆员进修,能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多先进动力,帮助图书馆及全体馆员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新的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引领大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服务体系,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四、结语

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高校图书馆围绕高校的三大职能和广大教师的工作实际,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在专业素质、知识水平和服务理念方面对图书馆员进行持之以恒的培训和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构建信息—馆员—师生三位一体,需求—服务—智能三维一点的服务体系,为更好地服务师生、促进学校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江娓.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26-127.

[2]王秀华.馆员培训多元化与个性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滨州学院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52):91-93.(责任编辑:董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