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地方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

摘要:通过教育途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既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实施难点。国内高等院校广泛开展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传播活动,考虑到国内高校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存在的区域化分布为主的共性,如何实现地方性高校深入、可持续性地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尤为重要。文章以红河学院围绕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云南建水紫陶设立紫陶学院的实践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与思考。
地方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考虑到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1]13,指出保护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10通过教育途径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既是国际社会共识同时也是实施难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贯彻落实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示精神,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总体上存在“片面化”“碎片化”现象,即大部分举措停留在开展非遗文化史料搜集、组织非遗人才校园学术讲座、举办非遗人才短期培训班、设置相关通识类非遗课程模块等层面,存在重学术研究、轻技艺实践,普及传播有余、传承创新不足等问题。除开展针对性非遗教育培训活动外,教育部支持高校围绕非遗文化开设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从目前国内各高校开设的相关非遗专业现状来看:一是开设文化遗产保护类专业,主要侧重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二是依托于本科专业目录如“表演”或者“工艺美术设计”开设相关非遗类专业,如中国戏曲学院或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围绕非遗类项目开设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这一类非遗类专业往往集中在具有国内广泛影响力的非遗项目上。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国内非遗项目的大多数,它同时面临底蕴与影响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如何将它们的传承与发展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去,则是一项艰难的挑战。本文选取云南地方高校——红河学院将建水紫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案例,予以分析总结。

一、开展建水紫陶高校传承教育的举措

(一)建水紫陶历史与发展概貌

云南建水紫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文化部列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后,改称重庆荣昌陶)。建水紫陶具有“质如铁、亮如镜、润如玉、声如磬”的工艺特色,“彩泥刻填工艺”与“无釉磨光工艺”则是其特有工艺。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建水紫陶”被申报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同时获得“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资格,同年9月经文化部批准,获得“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2019年10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正式授予建水县“中国紫陶之都·建水”称号。建水紫陶工艺成熟于清代晚期及民国初期,以传统书画装饰艺术风格著称,产生王永清、王受之、王式稷等为代表的饰陶大家,以及张好、向迎春等陶艺巨匠,被赞誉为“文人陶”。新中国成立后,集体所有制的“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成为主要的陶艺承继与发展力量。21世纪初,建水紫陶的发展陷入低谷,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于2007年倒闭,离开陶厂的技术骨干人员陆续自行创办紫陶工坊,成为建水紫陶发展的主流模式。截止2019年底,建水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1631户,从业人员3.61万人,年产值34.06亿元[2]。建水紫陶经过快速市场发展后,同时显现出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建水紫陶文人画传统延续不足,影响艺术创作水平提升与风格突破;二是以工坊式技艺传承与行业运营为主导,灵活有余但是传承体系薄弱、散乱;三是建水紫陶传统工艺繁复,可分为泥料加工工艺、坯体造型与装饰工艺、窑火烧制与无釉磨光工艺三大流程约16道工序[3],深谙紫陶文化精熟工艺全程的制陶名家日渐稀少,后续乏人现象日趋严重;四是建水紫陶的品牌影响力仍显不够,文化附加值提升空间受限。

(二)紫陶学院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红河学院紫陶学院正式成立于2017年6月,采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学院。红河学院建构服务建水紫陶文化传承和地方产业振兴的人才培养实践由来已久。2006年红河学院明确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其中美术学院将建水紫陶工艺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的专业调整方向,进行了包括专科、“3+2”五年制本科、成人教育本科、绘画或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分支方向等各种培养层次的探索。2015年增设工艺美术专业本科专业,明确培养建水紫陶工艺专门人才,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其15年来建水紫陶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实践,主要如下:1.围绕“培养守正创新的建水紫陶文化创意人才”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紫陶学院注重建水紫陶传统工艺特色的梳理与遵循,同时借鉴建水紫陶因文人雅士的审美介入而迅速发展的历史动因,结合现代艺术创意的国际化视野要求,总结明确“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核心要求。广泛邀请非遗传承人、紫陶企业家、国内陶艺教育专家等,按照传承中国陶瓷文化传统、保持建水紫陶工艺特色、开拓工艺表现技巧、具备文化创新意识的核心要求,科学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含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工艺、中国书画艺术、中外陶瓷艺术、建水紫陶文化、建水紫陶工艺等主要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上,开展“以文创品研发为导向,以项目驱动高效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产教融合途径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项目制形式鼓励学生自主调研、自主选题、自主制订创意方案、自主完成创意作品,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学习,形成不同专业及课程的培养合力,培养符合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未来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2.采取外引内培方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校开展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难点在于师资队伍的吻合度与专业性。红河学院紫陶学院首先鼓励专任教师拥有专业背景或行业实操经历。派出教师赴国内具有陶瓷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进行中长期学术访问或者进行学历提升教育,要求教师积极进行专业实践方向的调整,专业创作上“以陶为纸”。截至目前,现有的12名专任教师中8人拥有中、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证书,教师作品入选展省级以上陶艺展览121项(其中部级展览63项)。同时设置建水紫陶大师团队工作室,延请20名行业名家担任外聘教师,涵盖非遗传承人、云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等行业领军人物,长期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专业见习、就业指导等工作。

3.合理构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保证实践育人目标

如何培养在技艺水准上让非遗从业者认同的大学生传承人,是检验人才质量、树立高校非遗教育声誉的关键因素。紫陶学院注重实践检验教学,构建包含专业基础实践、传统工艺实训、现代烧制技术实训、生产性实习、创新创业“五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制定明确的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目前投入资金计5000万元建成紫陶学院实践实训教学中心。其中蒙自校本部侧重现代烧制技术,选取国内外高端精密设备,建有紫陶工艺实验室、陶艺雕塑工作室、窑炉实验室等约4000平方米实训教学场所。建水校区侧重传统烧制工艺,建立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蛋形窑传统制式窑。另建设有校外实习基地5处,承担专业见习及毕业实习。4.注重科研引领与反哺教学,保持专业前瞻意识高校培养非遗传承人,需要具备文化底蕴与开阔视野,而不仅仅是有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现代学徒。红河学院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以及智力资源优势,聚焦建水紫陶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截止2021年1月,教师团队围绕建水紫陶相关科研项目立项20项(其中:部级4项、省部级4项),发表学术论文122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出版专著7本;获批建水紫陶专利16项。学术研究成果达国内建水紫陶研究相关文献总量的30%。教、研相促成效显著,目前建水紫陶相关教学项目立项28项(含省级及以上项目9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如专著《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成为建水紫陶工艺史课程的经典教材。2006年至今,红河学院围绕建水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发展,共培养大专、本科、硕士各层次人才1700余人。其中卓有成就者或开创工艺风格流派、或创建紫陶文化品牌、或创办文化企业。毕业学生已经成长为建水紫陶各层次非遗文化传承人、或各级工艺美术师,在“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奖或“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等部级比赛中获得众多奖项。

二、对地方高校非遗传承教育体系构建实践的思考

(一)端正非遗理念

首先要认识到:“非遗”意味着文化处境判断,不能视之为荣誉称号而固步自封。何谓“文化遗产”?由于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根本因素的社会形态演变,形成了社会文化结构的悄然变化。可这种变化并不必然是处处完美、时时协调的,借用弗洛伊德的表述,更多的是“文明及其缺憾”,即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关系构建的或冲突、或者滞后现象。“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就是指能力较强、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相反,所谓‘弱势文化’则是指能力较弱、效率较低,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少的文化系统。”[4]现代社会在文化物种保存意义上,尽可能扶持弱势文化,以保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障人类未来文化选择与发展的多元性。国内存在着某种将“非遗”荣誉化的偏见,一旦某一文化项目申请成功或者成功晋级,往往舆论欢声雀跃。如果将之视为因获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而欣慰尚可理解。往往却是将之视若传家之宝,竭力“原汁原味”地保存流传,不惜将之文物化、标本化。学界甚至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努力表示义愤填膺的论调。文化的意义正在于“化”字,即它能有效地融入生活,给予个体生存或启发、或慰藉、或愉悦等功能。一味拘泥于复现甚至恪守所谓原始事象,实在是有文化认知上不能直面事实本身之虞,过分溺于个人文化情绪或观念偏执。

(二)注重传承规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当中,长期存在着个体把握差异性的特征。以积极意义看待,它形成文化把握的个性鲜明与风格多样的特点。然而它同时容易导致传承过程中的随意甚至扭曲现象。体现在文化创意市场上,由于产品制作规范的不清晰,就会造成产品定价机制的混乱,进而造成产品定价恶意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保证对建水紫陶工艺传统的传承,紫陶学院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会同行业专家,对建水紫陶制泥、成型、装饰、烧制、磨光等各工艺环节掌握情况进行指标细化、分级考评。一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另一方面关于传承“规矩”确立也往往存在诸多意见纷争。对于这种矛盾,应尽可能按照“循其本、择其要”的方式来确定。比如建水紫陶从代表器型、烧制工艺、表现手法等各有取向,然而建水紫陶工艺定型于清末烟斗制作,“彩泥刻填工艺”与“无釉磨光工艺”是它与其他地域陶瓷之间最典型的区别。同时作为手工创制环节亦难以被现代陶瓷技术所取代。因此这两个环节的工艺规范整理便是建水紫陶文化传承的关键“节点”,这两个环节齐备、并遵循传统工艺特点的才是建水紫陶的标准性作品。

(三)教学平台建设应贴近非遗生态模式

高校非遗传承教育往往有所谓“不接地气”之虞。对于这种容易产生的脱节现象,要求高校在开展非遗教育要充分考虑、认真分析具体非遗文化的生态构成,在教学平台搭建上要努力做到传承要素齐全,文化模态相仿。红河学院紫陶学院教学实践条件上兼顾传统制式与现代工艺设备,使学生谙熟传统工艺特征、了解现代工艺趋势。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真题真做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创意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强调“高校教师+传承人”结构,这不仅仅是聘请非遗工艺大师进课堂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业界认同,甚至是钦服的高校专业教师,如紫陶学院形成以孔明、毛耀宏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建水紫陶创作团队。他们两位均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工艺创作获得诸多国内外重要奖项,在建水紫陶学术研究上深有建树,带动一批青年教师投入建水紫陶创作实践与产业服务当中。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术研究三者密切贴近现实,彼此相得益彰,并积极对接建水紫陶文化产业,构建引领与服务功能兼备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平台。

(四)注重现代创意产业激活传统非遗产业的观念引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讨论中,始终存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文化产业”的理论立场:认为文化产业介入会导致商业化倾向,被资本所左右而趋于标准化、单一化、低劣化,从而泯灭文化个性。其实后来阿尔多诺反思并承认:确实没有进行彻底地研究以及提供论证严密的材料来证明文化工业的产品造成了人们的心智衰退的效果[5]。如果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立场来看,精神生产同样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没有艺术消费市场就不可能有艺术生产的持续性。因此要承认:某种程度上文化市场是对文化遗产传承中所存在的弱点或短板的检验。高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在恪守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必须补以适当的文化创意训练与文化市场观念培育。综观建水紫陶的历史发展,实则是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更替工艺品器型、不断丰富审美风格的历程。红河学院紫陶学院采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实现基地等方式,锻炼学生或尝试创作具有新的审美意趣的文创产品、或学习非遗产品的现代营销观念与方法、或了解文化消费中树立品质与品牌的独特路径、或体会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控制与组织管理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宜以原生态保护为缘由而固步自封,同时要容许,甚至鼓励其融入当代文化的努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恰是当下的精神需求与愿景,而文化效益则是检验非遗传承是否达到活态化的重要指标。

三、结语

红河学院建水紫陶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资借鉴。建水紫陶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首席技师向进兴先生评价红河学院紫陶学院培养方式:“传统装饰注重的是手艺,在手艺这方面,它会比学校强一点,因为它比较单一,但是又缺整体文化素质,相比高校就要差一点。学校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学校、企业、陶艺师结合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综合性,动手能力也比现在强很多,我觉得这个模式是比较好的。”①建水县紫陶研究会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谢恒先生评价红河学院培养成效:“第一,红河学院结合建水紫陶产业本身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目前这批骨干队伍(经过)函授、学习,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理念、境界不一样了,眼界也开阔了,格调、审美品格相对提升。第二,文化素养有很大改变。原来建水紫陶装饰是以传统的梅兰竹菊为主,在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很多装饰主题、内容以及形式上的改变。第三,技法上的改变、提高。很多人(初入行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色调、文字、绘画与建水紫陶的结合上把控并不是太完美。现在看他们的作品,已经能看到一种全新的、能够代表建水紫陶工艺高水平的一批作品。”①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2021年5月9日)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回答如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这一重大课题的方向。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总体布局,地方性高等院校将始终是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如何构建具有守正创新精神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既是使命更是挑战。

注释:①建水紫陶行业中红河学院美术学院(紫陶学院)毕业生发展状况调研,2021年5月。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2]云南网.2020年云南省版权示范园区展示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EB/OL].(2020-12-02)[2021-03-11].

[3]孔明.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0-33.

[4]陈炎.陈炎学术文集:文化哲学·卷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19.[5]杨守森,孙书文.新编西方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2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