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态环境科学范文研究

摘要:在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背景下,乡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乡村旅游备受青睐。
生态环境科学范文研究

生态环境科学1

0引言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北部,属黄河中游丘陵沟壑区,属“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功能完善,对于维护陕北地区生态安全十分重要。采取综合性保护修复治理措施,对解决生态退化的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基于延安市宝塔区贺沟口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践,以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崖窑-楼塔村片区为例,对流域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采取的综合修复治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流域长期综合修复治理提供几点参考。

1研究区概况

贺沟口是杜甫川的一级支流,延河的二级支流,黄河的三级支流,流域全长11.2km,平均比降15.8‰,流域面积29.44km2。贺沟口发源于宝塔区万花乡后楼塔村南麓,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后楼塔村、前楼塔村、崖窑村、后碾庄村、前碾庄村、贺沟口等村(组),于万花乡贺沟口村附近汇入杜甫川。贺沟口流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流域为西北-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沟谷呈树枝状,在长期的水蚀作用和重力侵蚀下,流域呈现出地形破碎、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沟壑景观。在研究区内地势以主沟出口处为最低,所有小支沟由沟口向沟分水线方向地势呈逐渐上升趋势,山顶与沟道的相对高差以沟口部位为最低,主沟沟床平均宽度约150m,断面呈窄“U”形,部分沟岸下部有岩石出露,上覆黄土,山峁地势平缓,以黄土为主,各个支沟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支毛沟呈窄“V”形。平均沟壑密度3.68km/km2,高程在1030~1300m之间,相对高差为270m,地貌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以坡为主,梁窄坡陡。

2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

贺沟口流域所在的宝塔区位于延安地区中部,延河中游,是整个延安市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地处东经109°14′10″~110°30′43″,北纬36°10′33″~37°2′5″。东与延长县毗连,南同宜川、富县接壤,西接安塞县,西南与甘泉县相邻,北靠延川、子长两县。东西宽76km,南北长95km,面积3556km2。宝塔区地势是西北、西南部高,中部隆起,呈两个环状向东倾斜的丘陵河谷地形。境内黄土梁、峁基本呈连续状分布,沟涧地与沟谷地交互纵横,支离破碎,梁峁相间,黄土覆盖厚度30~180m。北部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峁多于梁;南部植被好,水土流失轻微,梁多于峁;东南部还有少量残塬。

2.1塬坡面现状

研究区塬面平整,主要为耕地和果园,主要问题为水资源短缺、基本无灌溉条件;塬边斜坡坡面植被覆盖较差,现状地类以旱地、园地、其他林地、天然牧草地为主,且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旱地主要分布在塬面和塬边局部坡度较缓地段,部分梯田田面窄不满足机械耕种要求,田坎黄土裸露保水保土保肥较差,道路设施配套不全。研究区植被群落为沙棘、锦鸡儿等耐旱灌木为主的天然灌木林,间以针阔混交人工林。过去各部门分头治理、盲目造林,目前森林覆盖率为65.63%,但林分结构不合理[2]。

2.2河道现状

流域河道两岸河流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并对沿岸农田造成一定危害。临村、临路河段生活、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污染下游水质,而且垃圾随水流进入下游河道,造成水质变坏。研究区内存在随意占用河道现象,凹岸平坦河滩被私占为农耕地,导致河道中段居民区附近河道被压缩变窄,河床下切严重,影响河道行洪。贺沟口河道在长期的河势演变中,在河道较宽地段形成湿地,但湿地在非雨季基本干涸,水源涵养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湿地功能退化严重。

3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3.1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研究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研究区总面积75.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7.55km2,区域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林分结构单一,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其中面蚀广泛,沟蚀为主;局部有泻溜、滑坡等重力侵蚀。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t/km2·a,土壤流失以中度、强度侵蚀为主。大量的水土流失是疏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造成的,同时河道和沟道两岸洪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容忽视(见表1)。

3.2植被稀疏,林分质量低

近10多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呈整体改善趋势,生态退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森林覆盖不高,林分质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本轮退耕还林的林分结构不合理,以耗水量大的阔叶植物居多,耐旱的常绿植物过少,一方面加大地区水蒸腾量,加剧水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部分地区形成土壤干层,甚至造成7、8a幼龄林枯死,前期治理成果随时面临反弹的危险。

3.3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研究区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强度大,易造成局部的严重的洪涝灾害。每年7~8月,中雨、大雨时有出现,暴雨在很多年分都会出现,暴雨、大暴雨特点是历时短、强度大、局地性强。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和蒸发量大是造成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的最主要因素。同时,植被稀疏、林分质量不高,既是水资源短缺的结果,又是水源涵养能力差、加剧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

3.4河道两岸淘刷严重,防洪能力不足

河道两岸受水流冲刷,水土流失严重,给延河带入大量泥沙,并对沿岸农田造成一定危害。临村、临路河段生活、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会污染下游水质,而且垃圾随水流进入下游河道,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且污水随河水进入下游,造成水质变坏。研究区内存在随意占用河道现象,凹岸平坦河滩被私占为农耕地,导致河道中段居民区附近河床变低、变窄,影响河道行洪。

3.5农村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研究区域农村面源污染对土壤和地表水造成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治理。垃圾、农药、化肥和农膜造成耕地污染,污染的土壤随着降雨引起的地面径流,从塬面和坡地流入到河道中,进而污染河流水体。目前,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居民生活污水全部经雨水管网直接排放于就近河道;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不够,机制不健全。

3.6农田基础生产设施落后,影响农业生产

研究区工程类型上属于黄土台塬区,结合实地情况:区内耕地主要分布在坡顶的“塬”上以及2012年“治沟造地”工程修建整理的川道地,其中梁塬顶上为主要的经果林栽植区,川道地为研究区群众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地。区内主要种植作物包括玉米,果树等经济作物,因此区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而较差的基础条件又制约了研究区的农业发展。乡村主干道为水泥硬化道路,其他通村道路多为土质田间道,由村落前往耕作区的生产路也全都是土质道路。由于区内农户主要经济来源的经果林分布在高差较高的塬上,加之果园收获季节与雨季重合,现有的道路严重阻碍了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区内的经济发展。

4研究区综合治理措施分析

贺沟口流域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针对流域崖窑-楼塔村片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在采取梯田改造及配套、植被恢复和改良、沟道治理及岸坡防护措施的同时,同步实施水土保持林、林分改良等措施[3]。综合治理总体布局结构可定为“一轴一带多片区”。以贺沟口河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共涉及万花乡楼塔村、崖窑村、毛堡则村、佛道坪村等4个行政村,面积75.15km2。一轴:以贺沟口为轴线,串联两岸植被恢复、沟道治理、河道整治等片区;一带:以村庄道路、支路等串联流域内各重要节点形成生态旅游带;多片区:包括两岸林草措施、沟道综合治理区、河道修复保护区、塬面生态农业区等。流域具体综合治理措施可围绕“一轴一带多片区”进行空间布置,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等主要治理措施。

4.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1)梯田整治47.72hm2,对研究区内现有可利用的田间路(土路)共30309m进行道路提升(其中土路29381m,混凝土路928m),按田间道路规划设计,道路单侧配套U型C20混凝土排水沟,在道路侧排水边沟紧邻耕地处设置C20混凝土盖板,田间道间隔300~500m(本次采用500m)范围内,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路基宽度为6.5m,有效长度为12m。梯田配套灌溉工程灌溉方式为配套低压管道灌溉和配套雨水窖灌溉。其中配套低压管道灌溉涉及1个村为后楼塔村共333.1亩,本次水源工程新建淤地坝提水泵站1座。集雨水窖工程涉及王家沟村1个村,共234.5亩,新建集雨水窖78座。

(2)林草植被恢复与林草地改良:林草植被恢复与林草地改良工程总设计面积为2359.18hm2(3.54万亩)。新造林和补植措施分为崖窑-楼塔村片区及贯家沟片区,规划总面积409.22hm2,可作业面积361.20hm2,总用苗量831139株。崖窑-楼塔村片区分为佛道坪村、何庄村、后楼塔村、花园头村、毛堡则村、前楼塔村、王家沟村、崖尧村共8个作业区,规划小班总面积389.76hm2,可作业面积343.79hm2,用苗量为804870株;贯家沟片区涉及前-后锁崖村一个作业区,规划小班总面积19.46hm2,可作业面积17.41hm2,用苗量26269株;抚育措施区划小班127个,总面积为676.31hm2(10144.7亩);封育设计面积为1273.65hm2(19104.8亩),共区划158个作业小班,涉及5个作业区,分别为花园头村、龙寺村、佛道坪村、元庄村及尚和年村。

(3)沟谷综合整治:淤地坝工程共4座:楼塔新建小型淤地坝工程、前楼塔新建小型淤地坝工程、王家沟加固小型淤地坝和楼塔中型加固淤地坝。

4.2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工程措施

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工程措施主要设计为护岸工程、护岸林建设、湿地恢复工程、交通桥工程以及鱼塘工程。(1)前楼塔段护岸工程起点位于楼塔村委会(河道中心桩号K0+000.0),终点位于交通桥处(河道中心桩号K1+446.6),河道综合治理1447m。后楼塔段护岸工程起点位于楼塔淤地坝下游(河道中心桩号K0+000.0),终点位于新修5#交通桥处下游40m处(河道中心桩号K0+946.0),河道综合治理946m。万花段护岸工程起点位于放水闸下游(河道中心桩号K0+000.0),终点位于广场下游150m处(河道中心桩号K0+452.4),河道综合治理453m。

(2)护岸林以贺沟口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项目为依托,坚持沟道治理与道路绿化美化相结合,护岸林主要布置于新建万后公路沿线,运用乔、灌、花草等多树种配置,提升两侧公路绿色生态效果。护岸林工程作业区线状工程总长度4800m。新修道路边坡植被恢复采用迎春花与紫穗槐相间布置,作业区长度为11km。

(3)湿地恢复工程位于贺沟口河道内,设计地块面积为:23935.4m2。

(4)为连接河道左、右岸生产路,方便当地群众生产和出行,本次设计共涉及新建2座交通桥,分别位于楼塔村和花园头村。(5)在满足河道防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河道水生态建设、提高河道水资源利用率、增加沿岸居民产业的要求,本次规划修缮1座堰塘。

4.3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涉及为解决研究区内村民入厕难问题,拟在贺沟口流域内修建公共厕所共7座,保证每个自然村可以配套1座公共厕所。

5结语

针对研究区存在的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造成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等环境生态问题,通过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修复措施,可拦蓄径流,减少冲刷,减轻面源污染,增加土壤水分、肥力,增加高标准农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流域水土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同时能提高流域河道沿线的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韩卫东 单位:宝塔区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

生态环境科学2

安徽省2020年城镇化水平58.33%,进入了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宜居城市建设也自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导向,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追求的目标。客观评价宜居城市建设成效,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供指导,为建设管理宜居城市提供依据。对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安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1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研究国内外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现,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宜居城市评价对象和目标不同,不同学者或机构所选的指标重点也不同[1]。其中,对居住环境适宜性关注最多,自然环境和人文的舒适性也是学者关注重点[2]。国外多注重社会公平、就业、教育、公众参与等。国内方面,赵世强[3](2016年)总结国内外现有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中选出12个指标体系较为系统完整、评价指标选取较为科学合理,并得到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生态环境”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指标,其次是“交通及生活便捷度”、然后分别是“居住条件”“安全性”“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经济环境”。耿冰[4](2016年)采用科技文本挖掘技术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了文本挖掘,旨在分析出不同专家及学者研究宜居城市的共同关注点,该文从每个评价内容的短语或词汇频数中选取前5%合并意思相近或相关的词语,得到13个评价内容,即社会安全、医疗健康、住房、人口、生活配套设施、交通与通讯、收入和支出、公众成本、工作环境、环境质量、生态绿化、教育和文化休闲。张文忠[5](2018年)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从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生活方便性、交通便捷性、自然环境舒适性、人文环境舒适性六大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关于宜居城市评价很多都是从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考虑,然而考虑到安徽省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对于推动宜居城市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从宜居城市建设视角选取指标,在公认的生态环境、安全、社会保障等重要指标之外增加了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市政设施、交通便捷、居住环境等指标,同时这些指标也能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情况[6]。本研究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指标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数据的权威性、可得性,针对安徽省城市建设情况、居民生活关注重点和专家意见构建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见表1),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2宜居城市建设评价

2.1数据来源及方法

生态环境科学范文1

各城市具体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9》《安徽建设统计年鉴(2019)》《2019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等权威。在层次分析法中,专家咨询法(Del⁃phi)是一种常用方法,其实质上是一种主观赋权方法,但当评价对象数目较多、指标体系较复杂时,常常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干扰,从而导致判断权重时出现困难。为克服专家咨询法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点,很多专家学者采用熵值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它忽视了人的主观重要性,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宜居城市评价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灰色系统,各个层次中的各个评价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也互相影响。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RelationAnalysis)是灰色系统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不同,它通过建立整体比较机制来克服两两比较的局限性,从而辨别系统因子的权重[7]。针对这些方法各自本身存在的优缺点,因此,本研究将灰色关联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形成新的组合赋权法,来判断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加的真实准确,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有机统一。为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首先利用专家咨询法从同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选出一个指标作为这一层级的参考序列,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分别计算出同一层级中其他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再采用1~9标度法结合关联度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建出判断矩阵,最后通过判断矩阵逐层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2.2指标计算首先将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形成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然后再采用均值化法对这些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接着利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得到同一层级下各项主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再根据计算得到的关联度,采用1~9标度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形成最终的判断矩阵。根据专家打分,六个准则层生态环境宜人性、居住环境舒适性、市政设施支撑性、道路交通便捷性、社会保障安全性和文化创新性对应于目标层的权重分别为0.25、0.15、0.1、0.2、0.1、0.2,最终得到权重结果。

2.3评价结果

通过前期的权重分析,最终计算得出安徽省宜居城市的综合得分。为进一步从空间分布角度分析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的分布特征,利用Arcgis软件对2018年安徽省各市宜居性综合水平得分以及各子系统六大准则的得分进行可视化处理,如图1所示,总结安徽省各市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分布特征如下:从宜居城市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地域分布来看,各市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呈现出皖南地区宜居性较高,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偏低的分布态势。2018年,宜居城市建设水平靠前的有宣城市、滁州市、池州市和黄山市等地。可以看出,宜居城市建设水平高的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中低宜居性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和皖中地区,说明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不均衡状态。为进一步明确各市宜居城市建设综合水平中各子系统六大准则的宜居性分布,采取上述方法,总结各子系统六大准则的宜居性分布特征如下[8]:安徽省各市生态环境宜人性总体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看变化不是很明显(见图2),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市生态环境宜人性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态势,高水平主要集中在皖北和皖南地区,一方面黄山、池州、宣城等地生态本底优良,城市绿化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合肥、马鞍山等地近些年工业化程度较高,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宜人性。从空间分布图上看安徽省各市居住环境舒适性总体水平空间分异较为明显(见图3),居住环境舒适性较好的城市有铜陵、安庆、黄山、宣城、池州、亳州等,整体呈现皖南偏高,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较差,主要原因是皖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范围内较高,社区建设和管理较为完善,而皖北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存在一定短板。各市市政设施支撑性和交通便捷性发展均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区分化差异(见图4和图5),近几年安徽省一直加大市政设施投资力度,所以各地市设施建设水平都较高,而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各市社会保障安全性出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总体上呈现北部地区高、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较低的分布态势(见图6),由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多等因素,降低了社会保障安全性。安徽省各市文化创新性总体水平空间分异较为明显,主要呈现中部地区较高、南北两翼较低的分布态势(见图7),合肥市作为科技创新省会城市,文化创新性最高,而皖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低,故文化创新性不如中部和南部地区。

3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利用AHP-GRA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宜居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态势呈现为皖南地区宜居性较高,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态环境宜人性、居住环境舒适性、社会保障安全性、文化创新性四个方面空间分异较大,而市政设施支撑性和交通便捷性发展均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区分化差异。结合安徽省情,为更好地推动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形成宜居城市评价单元体系,由城市、县、镇(街道)、社区等单元构成。根据不同单元设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不宜一刀切,因地制宜制定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宜居城市考核与城市体检统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信息支撑、技术保障的综合作用,指导建设美丽安徽。

二是把宜居城市评价作为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支撑。根据评价结果,聚焦人民需求,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各地要从城市本身存在的最严重、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针对居民实际需求,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大力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市交通运行能力,保障城市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彰显特色风貌,打造一批生态优美、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安全韧性、特色创新、人民满意的宜居城市[9]。

三是系统推进宜居社区建设,助力宜居城市建设。宜居社区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生活单元,与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紧密相关,因此宜居社区建设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建设应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等建设,弥补社区短板和弱项,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宜居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从安徽省宜居城市评价体系要求和发展目标出发,建设数据库管理平台,发挥管理平台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各部门协同作用,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技术架构、项目管理规范等建设,构建城市的感知系统、智能系统和应用系统,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保障,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宜居城市智慧管理水平。后续研究将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和社会满意度问卷调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形成系统完整的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理论。

作者:胡厚国 苏娟 徐慧 吴珊 刘雷 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院

生态环境科学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标志着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新阶段,强调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一环和重要抓手,绩效评价是通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合理的评价标准、规范的评价程序,衡量资金项目备案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客观公正评价预算支出的成绩和效果。随着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规模和项目数量逐年加大和增多,中央及相关省份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的管理及应用,出台和实施《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财建[2020]32号)》、《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资环[2020]11号)》、《广东省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细则(试行)(粤环办[2020]71号)》等涉及绩效评价的资金管理文件,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制度完善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有助于评价项目开展实现的效果,发现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专项资金绩效,促进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发挥效益。为实现绩效评价客观公正,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成为绩效评价的一种常用形式,本文通过介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流程,探析各阶段工作要点及归纳总结项目绩效评价发现典型问题,旨在为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经验,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1绩效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及方法

绩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绩效投入分配、绩效运行情况和绩效表现结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关键要素,是评价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依据,通常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四个方面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二级或三级指标。投入和过程类指标属于共性指标,由财政部门设定,适用于各类型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产出和效益类指标属于个性指标,根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的类型和特点确定,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细化[1]。绩效评价要强化结果导向,原则上产出和效益类指标权重总和大于等于60%。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值权重设计及评价指标对应的佐证资料可参考表1,项目效益必须评价项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必选。绩效评价方法包括比较法、成本效益法、因素分析法等,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通常采用比较法开展,即以预算批复后备案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为基准,与项目实施效果相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评分和评级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结果(90分≤总分≤100分为优、80分≤总分<90分为良、60分≤总分<80分为中、总分<60分为差)[2]2第三方绩效评价流程及各阶段要点探析

2.1突出重点,明确绩效评价内容

第三方与委托方(一般为资金主管部门)协商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确定待评价资金范围和项目类型,第三方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待评价资金相关政策文件、管理方法、资金分配情况等项目背景资料,沟通确定工作时限、成果提交要求以及各方工作责任。

2.2规范流程,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依据绩效评价的目的,细化评价标准、实施程序及步骤,编制工作方案。评价工作方案应明晰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含绩效自评、现场评价)、自评材料报送要求和附件(含自评报告模板和自评表格等)。评价工作方案是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指南,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方案编制过程中需征求委托方的意见,达成共识确定后再,避免后期评价结果出现分歧影响评价结论,要重点商讨确定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现场核查项目的选择及评价工作安排。通常依据一定原则(项目区域分布、项目类型、书面评价结果等)和比例(资金量占比20%~50%)筛选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现场评价,并预留充分的现场工作时间,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委托方印发通知文件,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并要求待评价资金项目所属单位配合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结合项目类型,第三方聘请有绩效评价经验的专业技术和财务管理专家组建评价团队。

2.3有序实施,开展材料审核和现场评价

2.3.1材料审核

基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审核被评价项目单位提交的自评材料,掌握各项目整体进展情况(未开工/正在实施/已完工未验收/已完工验收)和资金使用进度(资金支出率),提炼资金项目亮点和问题,编制材料审核工作底稿,将自评材料遗漏的信息及存疑的情况列出清单,以便下一步与项目单位沟通补全资料或者现场评价过程中核实情况[3]。

2.3.2现场评价

绩效评价现场评价是指通过现场座谈、资料核查、实地勘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核实自评材料(含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核查业务管理和资金管理情况、调查服务对象满意度。第三方开展现场评价前,要与被评价单位充分沟通,确定项目联系人专人跟进,确认工作行程安排并确保现场核查材料充分准备,现场评价期间业务和财务管理人员全程参与。现场评价工作流程一般如下:(1)现场座谈。听取项目单位介绍项目整体情况,了解项目绩效或存在问题。(2)资料核查。第三方评价团队中专业技术专家和财务管理专家分别核查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资料,现场沟通项目存疑情况,并将有关问题记录在工作底稿。(3)实地勘查。实地核查项目设施、装置、设备运行和管理情况、工程施工进展情况等。(4)问卷调查。事先准备好调查问卷,派发给项目服务对象,调查其对项目开展的满意度情况及对项目的建议和意见。现场评价结束前将评价发现问题汇总整理后向项目单位进一步反馈并确认情况,同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绩效评价不同于项目工作总结和项目审计,不能仅仅关注项目开展情况或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性,还要发掘资金项目的产出和效益、并对存在问题分析成因[4]。现场评价资料核查要点:(1)财务管理方面,由财务管理专家负责核查。资金分配程序是否符合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超支使用;是否制定并执行财务和项目管理办法;资金支付是否合理合规,支付凭证是否完备、会计核算是否规范;主管部门是否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档案资料是否齐全等。(2)专业技术方面,由专业技术专家负责核查。资金项目分配是否经过统筹谋划,项目内容聚焦实现预算目标,落实任务清单要求;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是否相关、完整、合理、细化、可衡量;项目建设程序是否履行规范(立项、招投标、监理、合同签订、竣工验收等);项目是否按计划进度建设完成,并及时验收;是否达到预期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是否实现环境效益等。现场评价实地勘查要点:(1)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技术方案;项目是否正常运维并明确运维主体、是否健全运维保障机制;是否实现预期工程量;是否实现污染物削减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否改善环境质量、是否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监测指标数据是否达标、是否降低环境风险等。(2)能力建设项目。仪器设备购置项目是否按照既定数量和规格完成采购、是否充分投入使用、是否制定运维管理制度、是否登记运维管护记录、是否有专人维护、是否发挥预期绩效、是否提升环境监测能力;购买服务项目是否达到合同要求、是否提高环境主管部门履职尽责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研项目是否研发污染防治新技术和新工艺,是否推广应用[5-6]。

2.4综合评价,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基于材料核查和现场评价的结果,紧扣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整理、总结、归纳,综合评价资金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定量定性分析项目绩效、分类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绩效评价报告基本内容应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含资金背景、目标设定、资金分配及下达等)、综合评价结论(含得分和等级)、绩效指标分析(一般以二级或三级指标为基本单位,逐个阐述指标得分情况其依据)、主要绩效、存在问题、相关建议、附件(含指标评价体系得分情况、评价说明、满意度调查分析等)。评价报告应当满足客观公正、表述准确、内容完整、分析透彻的要求,注意评价报告各部分叙述的关联性和逻辑性。绩效评价报告初稿完成后,应向委托方及被评价项目单位征求意见,收到反馈意见后逐一认真分析,作出是否采纳的决定并说明意见,最终形成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评价相关材料要妥善存档。

3项目绩效评价发现典型问题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监督典型案例通报情况,以及各省份开展的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第三方绩效评价结果,发现典型问题归纳如下,涵盖项目申报与审批、项目实施、项目产出全过程。(1)项目申报与审批方面: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实施方案不成熟;资金分配依据不足、支持项目储备库高,但黄变严重,二甲基苯甲酸乙酯活性高、溶解性好但价格昂贵,因此选用活性高相容性好,价格适中的N,N-二甲基乙醇胺作为涂料的助引发剂。

2.3性能测试

通过对光热双重固化真空镀膜涂料进行性能检测表明,该涂料固化速度快,附着力好,能够进行光热双重固化,对异型材也能达到良好的固化效果,满足了ABS塑料用真空镀膜涂料的要求。

3结论

利用酚醛环氧树脂和丙烯酸进行开环反应,之后与含有NCO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氨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热固化基团环氧基和光固化基团丙烯酰氧基的光热双重固化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通过配方设计,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光引发剂、流平剂、溶剂等配制成ABS塑料用光热双重固化真空镀膜涂料。通过性能测试,表明该涂料对ABS塑料附着力好,固化速度快,能够对异型材达到良好的固化效果,能够满足ABS塑料用真空镀膜涂料的要求。

作者:曾楚筠 单位: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科学4

0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愈发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旅游逐渐受到青睐,其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休闲生活的场地,也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报告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旅游功不可没,其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使贫困乡村变成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扶贫被称为一项能够让农民实现脱贫、走向致富的利民工程、民心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的路上,乡村旅游无疑是最优路径。因此,乡村旅游也被称为“拯救乡村的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不均匀[1],差距悬殊,多数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低端化、开发模式单一化,环境被破坏,扶贫效果不佳等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乡村旅游景区的理论与实际发展更多地局限于旅游体系内,表现为单一的旅游经济活动。现如今,乡村的变革与发展之大之快,其中乡村旅游景区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乡村旅游业会越来越火爆,如何使乡村旅游景区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给人们,使文化、生态、经济、美学真正的和谐统一,已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审视如今的乡村旅游规划,有以下两大问题:第一,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应该是景观、旅游、产业等交叉的领域,目前该方面的规划更多侧重于单一的某项规划,如产业规划、乡村景观规划。完全从规划学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的少之又少。第二,现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还是以往传统的采摘、民俗体验、风情街等,很难满足旅游假期比较长的游客需要。但是,本文提出的“大区小镇”模式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则与以往不同,其试图从规划学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规划,使之更加有效、可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2基本概念界定

2.1“大区小镇”模式[2]的概念

“大区小镇”模式是“大景区”+“旅游休闲小镇”+“旅游村”,其中大区是指大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小镇是指距离大景区较近、有地方风情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旅游村是指距离景区或者城镇比较近的村庄。该模式是将大景区和小镇、村一起做旅游发展规划,使大景区带动小镇、村的发展建设,提升其旅游功能。

2.2乡村旅游景区规划

综合对比现有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的一些做法,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不单单是传统的为了吸引游客而营造多样的视觉景观目的,其应有更深层次的作用,例如文化、经济、产业等方面凸显其优势,使得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最终成为一个不仅仅进行景区规划,更能够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查阅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3],跟传统的景区规划相比,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①规划理念方法不同。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更注重对原有生态景观的保护,在这个前提下,注重规划设计与整个大环境的特色相结合,同时又注重多样性;而传统的景区规划则是单独的独立开发,不考虑景区整体效应,从而导致整体性较差,“各自为政”。②规划出发点不同。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协调景区原有生态和开发之间的矛盾,在进行规划时,从源头上加以保护,规划整个过程都注重生态保护;而传统的旅游景区规划出发点更多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3“大区小镇”模式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3.1保护景区内原有生态环境原则

在进行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时,首先要注重保护景区内原有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对于本身生态环境就优越的乡村地区,例如海南省的乡村地区[4],山地比较多的地区,尚未开发的地区等等,生态条件十分优越,还保有原来的天然生态环境,在对这些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时,保护生态环境则更加重要。因此,要综合考虑,将规划学与园林绿化、景观生态学、系统学等涉及的相关理论综合起来,因地制宜,争取做到最小破坏、最大保护。

3.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世间万物,有特色才能出众,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竞争力,乡村旅游亦是如此,可以说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特色。我国土地资源辽阔,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东西南北自然资源差异很大,但是每一个地方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做规划时,要进行深入挖新时代背景下“大区小镇”模式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初探李利芳,杨志伟(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新余338000)摘要:在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背景下,乡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乡村旅游备受青睐。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现状,提出“大区小镇”模式乡村旅游景区,并分析该类景区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及措施,力求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关键词:乡村旅游;“大区小镇”模式;景区规划作者简介:李利芳(1989-),女,河南辉县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基建项目改造维修及建筑专业理论课教学。掘,打破原有的单一的开发模式,赋予景区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留下新鲜感,才会吸引游客再次过来游玩。总的来说,突出地方特色,不仅使景区有一个更好的展示,同时也是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特色的有机融合,进而将景区推广出去。

3.3社区居民参与原则

景区的发展需要人的参与,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居民参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区在进行规划时,需要居民的参与,提供自己的意见,因为居民作为景区最早的使用者,对其各方面更加了解;第二是景区投入使用以后,居民要参与景区具体的运转,如发展当地的服务员、导游、酒店老板等等,让每一个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其中。

4完善“大区小镇”模式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的措施

4.1重视道路系统的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是乡村旅游景区进行规划时的重点之一。景区需要道路与外部进行连接,其与其附近地区的通达性好坏,关系到未来游客的多少。但是,现在有两种情况,一方面,纵观现在的乡村地区,道路相关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通达性不好,导致彼此之间不能有效联系,进而影响了景区的客源、物资的运送、附近村民之间的联系,最终严重制约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旅游景区的火爆,节假日时,景区的交通变得异常繁忙,交通压力成倍增加,会造成交通拥堵,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到景区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追求的是愉悦性和舒适性,交通的服务质量如何,会影响到游客是否会再次光临。所以,在进行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时,要注重道路系统的功能质量、服务质量。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时,不仅要可进入性、通达性好,使游客到达景区更加方便。还要注重景区大路线的设计合理,引导游客更好地观赏景点。同时,还要提供优秀的步道设计、绿色旅游交通、自驾游服务站等项目,使游客能够享受到有一个安全的、舒适的、亲近自然的交通服务。

4.2建立中心村镇、边缘村两种布局形式

乡村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的资源,对“大区小镇”模式乡村旅游景区有着重要的影响,规划设计应要遵循原则来进行,这包括游客利益最大化、游客成本最小化、景点时空顺序、精品线路推出等。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笔者认为中心村镇、边缘村两种布局形式十分适宜。

4.2.1中心村镇布局形式

该布局形式的乡村旅游景区,最大的特点是中心村镇位于各个景区的中心位置,通过旅游廊道与景区进行连接,一般位置上占优势,位于景区入口、中心位置或者具有某种旅游特色。在进行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时,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中心村镇为周边景区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如住宿、餐饮、娱乐、休养等,这样景区里可以纯粹进行景区规划,不受服务设施的影响。另一方面,反过来景区也可以为中心村镇提供良好的景观资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大社区的旅游格局。这种布置方式很符合“大区小镇”模式,在完善景区服务设施的同时,又能够给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帮助,带动整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

4.2.2边缘村布局形式

该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景区与中心村镇布局形式截然不同,这种布局形式景区位于中心位置,边缘村分散在其周边。在规划时,要注重对边缘村的统一管理,使各个村都有各自特色,游客进入不同的村能得到不同的体验,常见的有田园风情村、民俗村、温泉小镇、采摘村等等,实现一村一特色的模式。然而,这些特色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彼此独立而又密切关联,放射状分布于景区周围。这种形式主要依托边缘乡村独特而有别于景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中心景区不能提供的旅游产品,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发展方式,使游客充分体会当地不同的旅游特色,给游客最大的旅游体验,也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3乡村旅游规划设计配套设施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脱贫攻坚的攻克,农村各方面建设越来越完善,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配套设施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5],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例如住宿、餐饮、购物点、公共设施等,不断完善未有的设施。

5展望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有些现象日益凸显,同质化、环境被破坏、游客达到性低等,而“大区小镇”模式乡村旅游景区的优越性会削弱这些现象,景区规划的重点将转移到如何整合景区周边各项资源,使规划更加合理,打造出集旅游、居住、生态、经济等一体的旅游景点。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使乡村更像乡村,城市更像城市。

作者:李利芳 杨志伟 单位: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