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实用13篇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1

1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的农业,是一种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

生态农业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是一种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当前国外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 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为生态农业省。1994年国家7部委(局)联合启动的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顺利实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过部级验收。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国际组织对我国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

3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业旅游发展多局限在“农家乐”项目上,多数规模不大,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娱乐的方式也单一。而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发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态农业旅游园,该园位于兴义镇水天坪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发展面积250hm2。2006年,园区实现经营收入2 100万元,其中观光旅游收入800万元,园区实现税利300万元,安置就业人口120人。

随着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园区根据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技农业发展要求已投入1 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但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薄弱,特别是观光旅游道路、水、电、气、绿化、排污管网等建设已不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需要。二是接待设施已不适应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需要。园区生态农业旅游因资金制约,无法满足接待需要和达到景区规划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园区的资金。四是县里未将生态旅游园纳入全县旅游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园区涉及多个业主发展、多个部门指导、多个单位协调,导致管理力度不大,协调指挥能力不强。

4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产业的出路

4.1各级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我县的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有部级牌子,区位较好、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打造为全县重要旅游景区和重庆市著名农业旅游景区条件适宜,应考虑将其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

4.2搞好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具备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一些功能;但与全国其他农业旅游示范点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通过进一步规划、改造、完善其基础设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环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农村移民文化,丰富深化农业旅游内涵,带动我县其他“农家乐”的上档升级,真正起到全国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的作用,促进我县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发展等基金倾斜园区发展,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改善。

4.4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重要旅游景区规划打造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2

1989年,自从我国第一届景观生态学研究会召开以来,相关学术界人士在景观方面的研究注入了很大的精力,同时给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其良好、高效的发展是整个农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对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景观的发展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机遇和挑战,为做好维护其特色和传统型原貌的工作,结合乡村的特点,建设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1 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

我国乡村景观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起步比较晚,至今关于乡村景观的定义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概括。我国学者谢花林等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提出了乡村景观的研究范围在各个相邻的乡村地域内,由土地单位交叉形成的嵌块体,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形状差异、大小差异以及配置差异,因此也带来了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认为乡村景观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而且还受到人类经营策略和经营活动的制约[1]。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存在于城市景观之外的空间,以自然环境为主,包括文化景观、经济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体,以农业为主要特点的生产景观、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文化和粗放型的土地使用景观等[2]。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乡村景观的定义表达有一定的差别,但其共同之处是对乡村景观所包含的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存在着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等观点的认可。

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主要是以发挥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出发点,在保护景观原貌的前提下,是一种合理设计、规划乡村景观的不同行为的行为体系,其规划设计是依据乡村景观所包含的自然景观的功能性、生态性、适宜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文化性以及继承性这六大特性为基础,构建乡村景观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刘黎明提出,建好乡村景观规划,必须要考虑乡村土地使用合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打造一种舒适、安全、健康、优美的居民生活环境,形成符合我国乡村特色发展的生态系统[3]。

2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在生态脆弱地区,比如西北农牧交叉带、黄土高原和城乡结合区为研究范围,采用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和景观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比如学者肖笃宁等出版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二是从乡村地理学和传统农业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如郭焕成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对区域乡村发展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三是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应用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土地使用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乡村住宅地和农业用地,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改造乡村景观新面貌,但是对景观模型的研究和生态规划研究比较浅显,乡村景观的系统分析也没有得到深入的论证,这是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以后需要学者更加关注的研究方向。

3 乡村景观规划措施

3.1 将观光农业纳入乡村景观规划中

伴随着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厌烦了城市的浮躁,开始向往乡村环境的大自然美景和具有其特色的人文景观,因此,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也带动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和观光农业的结合是发展的潮流趋势,观光农业不仅能够在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有效进行生产再分配、创新农村生产方式、调整乡(镇)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而且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借鉴国外成功的研究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特色的规划设计

和国外比较发达的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水平相比,我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引进国外提出的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设计乡村景观的规划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找出符合我国乡村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方案。国外在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战略构想,并在韩国得到成功的应用研究。当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新农村建设正符合目前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景观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应结合乡村的地域性优势,构造符合我国乡村特点的景观设计。其中务必要考虑的是把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等景观相互结合,突出差异和特色,增强乡村景观规划的唯一性,同时维护景观的原貌的安全,保留其传统性,达到乡村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03).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01).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01).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3

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土地整理是兼容外延扩展和内涵挖潜的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对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有着积极意义,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指导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土地整理价值至关重要的一环。

1 国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

我国当前开展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下称为传统规划设计)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并将新增耕地率作为刚性指标指导规划设计工作,缺乏对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虑,产生大肆侵占或改造有利于物种生存、栖息的林、草地和坑塘用地的现象,在工程设计上注重实用主义观念,过分追求道路、沟渠等工程的高品位设计,从而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降低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多样性,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影响系统中的物种迁移、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稳定平衡,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

2 观生态学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C.Troll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的。景观生态学将土地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能够对土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规划设计的重点目标逐渐向保护自然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转变,运用景观生态学指导规划设计的理念在不断加强。

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土地整理,进行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3 观生态学在我国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省级投资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消泗片)为例,研究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采取油—瓜(花生)—豆(棉)高效种植模式,农田呈现四季不空茬,常年不断青的特征。现有主要耕地为青沟泥田和灰烂泥田,耕层熟化程度较高,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物含量高。项目区地处江汉平原,水源主要是位于项目区南面的东荆河,水源充足。气候属于北、中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

3.2 项目区传统规划设计

3.2.2 传统规划设计效益 由《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文本》得知,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整理后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为13.54 hm2,净增耕地率3.09%。通过土地平整、农田灌溉排水、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工程设计,提高了耕地质量,亦能实现灌溉、防洪排涝的目标。

3.3 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3.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目标 (1)调整各类景观的比例,保护项目区生态功能型景观,合理规划耕地景观,优化项目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2)提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景观连接度,提高机械化耕作效率,提高系统的作物生产能力;(3)减少斑块数量,提高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增加系统内物种丰度和物种在斑块间的扩散和迁移;(4)使景观廊道宽度均一化,提高廊道连接度,增加生态型廊道设计,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能流的畅通;(5)营造优美的乡间农田景观,提升项目区的美学价值,提高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6)通过格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实现项目区综合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3.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提出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案。

(1)景观生态格局调整

项目区景观类型布局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改善农田景观的排灌和交通条件,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灌排分设,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景观生态格局。

规划前后项目区土地景观总面积为448.51 hm2。包含10类景观,其中旱地景观282.68 hm2,占总面积的比例为85.32%,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为景观基质单元。项目区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有林地景观、坑塘景观和河流景观。

在进行景观生态格局的调整时,首先保留集中连片的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再将导致景观破碎的零星分布于耕地景观内部其他类型景观调整为耕地景观。在充分利用现有景观廊道的基础上,在耕地景观内部适当增加各类景观廊道。

(2)景观生态斑块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斑块单元主要包括水田、旱地、林地、坑塘、农村居民点和荒草地等面状景观类型。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在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对保留下来的生态型林地、坑塘、荒草地等景观斑块单元保持原状,不予破坏,对于完全人工化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斑块单元保持现状,不予改建,重点建设耕地景观斑块。

耕地景观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景观廊道的布局,并且影响系统内物种数量。在进行项目区耕地景观斑块规划设计时,以现状已形成的棋盘式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根据当地水旱轮作的特征,将耕地景观斑块设计为矩形的水平格田,斑块长度为350~600 m,宽度为200~300 m,平均斑块面积为7~10 hm2。考虑到项目区地势变化和水资源分布特征,耕地景观斑块的布置方向以西北—东南方向为主,以东北—西南方向为辅,以提高对水资源和太阳光辐射能的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机械化耕作,对项目区平面高程变化较大和形状不规整的耕地景观斑块以单元为平整单位,平整时尽量做到单元内挖填方平衡,并采取表土剥离回填的措施以避免平整时对土壤耕作层养分破坏。

(3)景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

项目区廊道类型包括灌排沟渠、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和河流等线状或带状景观。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项目区内的河流廊道属于自然景观范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作为项目区主要排水承泄区而被纳入整理范围,在规划设计时保持原状,不予破坏。

灌排沟渠廊道。项目区整理前沟渠廊道布局凌乱,宽度不均,连通性低,且淤积严重,导致水循环不畅通,进而导致项目区干旱和洪涝灾害严重。

结合耕地景观斑块单元,在项目区系统内合理规划布置起输水引水作用的沟渠廊道和起灌排田间水作用沟渠廊道,根据沟渠廊道在水循环中的功能不同划分为支、斗、农三个等级。以项目区现状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为节约耕地,支沟(渠)利用现状已有沟渠廊道,对其进行清淤、清障、疏通,保证水资源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在灌溉水源区、农田景观、排水承泄区之间畅通流动。将现状支沟(渠)和新规划布置的斗、农沟(渠)廊道连通成网络,提高廊道连接度,保证水资源和溶解于其中的养分等物质在项目区土壤与植物间的交流和循环。

对沟渠进行生态型构造设计,在渠道底部放置一些小石子,形成凹凸状,为物种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渠道内每隔50 m铺设一块生态板,生态板设计成阶梯状,每个台阶高2 cm,宽2 cm,方便渠道两侧景观斑块内物种的通行。在排水沟边坡上种植草皮,既起到护坡固土的作用,又能为物种提供绿色的栖息环境。

农田道路廊道布局。项目区现状农田道路廊道布局凌乱,缺乏连通性,且路面标准低,坑洼不平,不利于农业机械通行,严重影响了区内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物质产品的运输。

为节省投资、节约耕地与方便取土,道路廊道布局与沟渠廊道相适应,统一协调规划,并尽量利用已形成网络的道路廊道系统。提高项目区物质运输能力和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为保证道路廊道两侧物种通行的畅通,道路廊道都采用碎石铺面,在路基下面每隔100 m设计一个直径20 cm的生态孔,使道路两边的生物能拥有一个便利的交通要道,以避免机械长期碾压阻塞土壤自然呼吸。

农田防护林廊道。项目区现状仅东部水泥路两侧种有意杨防护林廊道,无法满足对整个项目区的有效防护。按照农田防护林的有效防护面积标准,项目区农田防护林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和沟渠廊道统一协调规划布局,采取单一乔木行道布置模式,在所有田间道和支沟渠两侧均布置农田防护林廊道,当田间道和支沟渠相邻时,防护林布置在路沟外侧,既能够起到护路、护沟、护渠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能防止大风对农田景观斑块内作物的影响;树种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意杨,株间距设计为2 m。

廊道附属建筑物。为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提高景观廊道的连通性,在沟渠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交汇处,跨度较大时,布置路上式桥梁生物通道,跨度较小时,布置路下式涵管生物通道,在通过沟渠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廊道下田时,布置路上式下田通道。生物通道的设计,首先考虑生物通道在廊道连接中的作用,以及建筑物工程力学结构的要求,还要考虑其作为生物通道的生态学要求。

3.4 预期综合效益估算

4 结论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其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中,比传统规划设计更具优越性,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时,应更多的融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田华文,张亚丽,孟庆香,等.基于梢数耦合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0(4):53-56.

[4] 鲍海君,吴宇哲,胡昱东.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与运作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03,03:346-350.

[5] 于冰心,王向荣.浅析生态主义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J].天津农业科学,2008(3):61-63.

[6] 冰沁,王向荣.人类活动对于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7(6):31-33.

[7] 布仁仓,胡远满,常禹,等.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05(10):2764-2774.

[8] 王超,盖艾鸿,刘都雷,等.土地整理前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山西省泽州县刘轩窑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0(2):49-52.

[9] 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J].生态学报,2002(7):1135-1142.

[10]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9):911-919.

[11] 杜娟,孙鹏华.土地整理研究概述[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87.

[12] 张正峰.国外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7(10):144-147.

[13] 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4):48-51.

[14] 张晓索,王语.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09(2):30-32.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4

一、开发规划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概述

(一)景区旅游吸引力理论与吸引力规划

生态农业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随着生态农业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以其为中心所构建的完善的商业体系,生态旅游的概念,也正式被提出。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通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不可获取支持的组成部分。但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复杂性相对较高,民众对于农业的兴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多不会采取主动选择的方式。故而,应当有效提升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的开发,以增强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具体方式为:第一,区域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景观虽然设计到自然景观,但是生态农业领域的景观,主要是以生态为基础,辅以大量人造景观环境。因此,景观的设计能否符合消费者心理,对于其吸引力的构建而言十分重要;第二,着重休憩点的建设。休憩的位置和环境,决定了景观的品质的。重要的是,生态农业景观,多存在地域广大的特殊,并且地处郊区,因此休憩地的构建更为重要;第三,开发休闲产业。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体会,但由于与城市相差过大,较为容易导致审美疲劳。所以,在此基础上开发生态农业,必须要有效转化休闲产业,从而实现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力规划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近现代旅游发展中,较常提及的一种形式。任何旅游地,都涉及到生命周期问题。换言之,难以出现一个旅游地,可以长期、持续的用一种素材和方式经营。所以,就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而言,必须有效结合时代背景,充分探讨不同产品与时代的契合性,从而寻求适合的发展方式。对于一些必然被时代所淘汰的产品,应当寻求方式进行转变,或快速将其抽离出市场,避免对剩余产品“生命力”造成影响。

(三)旅游地生态环境理论与承载力规划结合

生态环境,构建旅游“生命链条”,从而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氛围。而在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承载力的规划。生态农业旅游目前是国内的热点项目,如此意味着大量游客会选择此类项目。而当区域承载力存在不足时,多会导致旅游地生命的快速下降。故此,应对环境、游路、设施、生态容量等因素,进行承载力的客观规划,有效结合市场环境,选择最为适合的承载力设置。

二、开发规划视野下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问题

从现状来看,主要存在自律性不够以及监管不力两大问题。以下具体来看。第一,自律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上级监管和宏观调整,旅游区必须根据市场变化,选择适合发展方式。同时结合客观需求,有效提供游客真实、有价值的旅游产品。只有如此,区域旅游市场才能逐渐开拓。另外,自律性补助还体现在区域管理服务上。景区没有根据市场的客观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方式。甚至可以认为,一些的景区的服务形同虚设,不仅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多会因为服务不到位,而开罪消费者,导致景区的社会评价每况愈下。第二,政府监督管理不力。政府作为旅游领域的集中管理单位,并未良好的履行职责。其主要问题在于:首先,相关部门过多。涉及到生态农业旅游的部门,除旅游局外,还包括农业、园林、国土资源等环境部门,以及行政管理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过多部门的监管,可能会造成政策性冲突;其次,政府监督意识不够,并未以有效的监督,导致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一片狼藉”;最后,政府协调力不足,区域优势资源划分出现问题。特别是存在政绩压力的情况下,导致“有好事一窝蜂的哄上,有责任不见人影”。这样的政府管理模式,显然不会对区域生态农业旅游带来任何的正面影响。

(二)农业旅游的产品开发问题

在产品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分别为同质化与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以下具体来看:第一,旅游产品同质化。大量同类旅游产品涌现在市场上,特别是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较为“火热”的环境里,产品同质化状况比比皆是。产品相似会加速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进而加速旅游产品的“生命衰竭”。另外,同类产品也存在着错误的社会发展导向,大量抄袭而来的生态农业景区,导致此类产品的发展受到严重局限。随着越来越多的仿制景区出现,去结合市场全新研制的景区,讲越来越少。经营者收益的局限,结合新型产品的紧缩,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发展,将出现岌岌可危的境地。第二,市场契合性严重不足。从同质化的问题可发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着大量抄袭和仿制状况。以市场为根本,透过市场化发展协调产品研发机制,是无论任何商业模式,都必须采取的途径。但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目前存在着抄袭等问题,意味着创新力的严重不足。即使区域对此类产品进行深刻探讨,在缺乏消费者支持的情况下,也很构建出相对适合的旅游产品。一般认为,产品的研发需要消费者的支持,只有消费者才懂得自己的需求。而目前的状况,显然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背离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则。

(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运营问题

同样从两个方面来看,缺乏意识与导向性不足。第一,缺乏生态意识。生态环保是社会的主流发展理念,而生态农业旅游,也正是依据生态模式而形成竞争力。不过,从现状来看,此类旅游并未充分关注该需求。所以,也难以将需求转化为经济收入。通过一些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旅游者在生态农业旅游中所认识的生态,大多来自于自身的分析。第二,导向性不足。社会存在生态旅游需求,景区变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相关产品。不过在事实层面,大部分景区仅有宣传的噱头,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设计。虽然不可否认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天然契合性。但是,对于消费者的直观性仍旧不够。

三、基于开发规划理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对策

(一)完善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规划策略

第一,政府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发展规划。以政府为核心,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适合的发展模式。例如,引入区域生态农业对比等。政府在其中,也要明确市场契合性,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与同类型产品形成对比。像白云山附近,可以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突出在农家乐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文化。第二,提升区域自律性。寻求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自律性,必须要依托完善的制度,以及政府正确的监督。同时,加大区域旅游管理单位的教育深度,让其能够良好实现自律。因此,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引导行业成立协会进行监督十分必要。

(二)创新基于生态农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第一,开发复合功能。生态农业旅行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复合功能。在此技术长,也可以建设多类型的功能复合。比如,结合旅游需求实现农业生态文化的构建等。而考虑到可实现的复合种类过多,本文变不在此一一赘述。第二,提升低碳项目区域旅游发展优势。在当前民众的认识中,低碳项目较比于环保项目更加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在低碳生态产品层面上。对此,要增强经营者意识,合理提升其发展视野,良好通过低碳项目,促进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例如,采取可再生能源的交通工具。

(三)优化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的经营策略

第一,实现品牌发展策略。品牌是让消费者深刻记忆景区的关键因素,形成品牌经营策略,有效构成商业发展优势。同时,景区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寻求适合的发展途径,实现差异化产品经营,进而得以在品牌的带动下,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事实上,由此也可以发现,民众对于旅游产品的精神认知,要高过于对于产品本身的感受,景区如何讲自身产品赋予深刻的精神内涵,并由此打动消费者,是当前所应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第二,实现集中生态经营策略。生态属于市场同质产品,但是,将生态环保做到“极致”,超过其他景区,自然也能够奠定较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景区应当考虑合理利用生态环保,在自身的生命周期上做出基本考量,并以市场契合性为最终核心,有效实现多层面、多元化的市场生态环保经营方式。

四、结语

生态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基于开发规划理论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不仅是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科学的开发和规划,才能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02).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5

1.2旅游特色

在丰乐农庄休闲园的众多产业项目中,旅游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吸引观光客,让他们愿意来到休闲园中进行旅游,是休闲农庄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发展,丰乐农庄以旅游特色为基点进行了农庄休闲园的建设,具体表现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的“特殊性”上。所谓“特殊性”就是与众不同之处,丰乐农庄实现了生态规划区域性划分,将农庄休闲园分为了“特禽区”、“特菜区”、“特果区”、“特娱区”。“特禽区”所带来的奇特感官享受,“特菜区”、“特果区”所带来的奇特味觉享受以及“特娱区”所带来的奇特娱乐享受,能够让观光客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可以大饱口福,为观光客留下感官印象和识别特点,从而发挥出农庄休闲园的旅游特色。

1.3景观特色

景观特色是农庄休闲园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够第一时间给予观光客“印象性”和“识别性”的途径。在农庄休闲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当中,丰乐农庄充分发掘了中原地区的农村风情、民俗以及传统农耕文明,利用河南省重要历史名城的优势,深入挖掘内在文化资源,实现了园区文化品味的提升。同时还加大了对山水田园风光的景观设计,通过当地代表性植被景观的设计,突出了农庄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使景观设计与农庄整体规划保持一致,在提升农庄景观生态学的同时,为农庄生态规划科学性提供了保证。

2丰乐农庄休闲园景观生态规划策略

丰乐农庄休闲园目前已经成为了部级4A级旅游景区,这说明丰乐农庄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考虑到农庄的未来发展以及其对未来生态环境的影响,笔者建议丰乐农庄休闲园应坚持以下几方面发展策略,以便能够为丰乐农庄休闲园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2.1个性化发展策略

在各种农业休闲园区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丰乐农庄想要更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要保证自身个性化生态规划发展策略。因为只有个性化的发展,才能够为农庄提供持久不衰的竞争力。为此,丰乐农庄必须实现对自身景观生态环境规划的革新,使其能够根据中原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对农庄园区标志性生态景观的建设,来构建起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从而提升农庄在观光客心中的记忆性与标识性。

2.2延续性发展策略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丰乐农庄要想成为经久不衰的农业产业园区,为郑州市及其周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贡献,就必须做好对农庄的延续性发展保护。在人们审美情趣日益变化的今天,农庄的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必须要能够保证适应时展需求,能够反映出时展的特征,才可以发展下去。但是片面地迎合时展,而放弃传统文化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在日新月异的时展模式下,传统文化才是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为此,农庄可以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的有效发掘,以现代化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为途径,将传统文化表达出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实现农庄的延续性发展。

2.3保护性发展策略

服务性是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众多功能性特点之一,但其并非最主要特点,从当前的生态环境发展状态来看,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才是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最主要任务。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丰乐山庄的基本特性,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发展是重中之重。为此,在进行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时,要根据生态保护原则来进行工作,尽量保留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状态,为观光客提供一个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空间。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6

1农场园区景观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创意经济的发展时代,在各行各业中创意的元素得到充分的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农场园区景观建设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渐与生态旅游联系起来,给人们更多休闲的场所,并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景观环境,逐渐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在农场园区景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缺乏特色,存在同质化的现象

农场园区景观需要对一些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很多农场景观设计时存在同质化的现象,从而使得当地或者自身的农场特色无法体现出来。同时在很多农场园区景观设计时没有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特点等元素相结合,使得一些景观有些突兀,缺乏当地的特色展示。一些农场园区景观设计时过于追求一种形式美,而使得一些原有的本土的生态美得到破坏。很多时候人们在建设农场园区景观时缺乏环保的意识,使得一些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农场景观的特色。还有,在农场景观设计时过于模仿,使得一些设计的元素与农场结构存在相似性,并缺乏一定的竞争意识,从而制约了整体农场的持续发展[1]。

1.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对于农场园区景观而言,体现出经济利益以及生态利益等多个方面。很多时候一些农场的经营者由于缺乏一定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从而使得缺少自身的优势。同时由于一些当地政府的管理力度不够,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甚至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存在。还有,在园区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与指导,使得一些农场园区的布局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以及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影响的农场园区的整体效果[2]。

1.3营销力度不够

农场园区景观需要一定的营销手段,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在农场园区的经营主体而言,很大部分是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并缺乏完善的市场影响观念,从而使得该农场园区的影响力不够深远。由于营销观念的缺乏以及专业的相关人员,使得一些营销的方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与精彩,营销渠道不够成熟与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场园区的发展。

2农场园区景观创意设计的新策略

面对农场园区的发展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的重视,并积极进行创意设计,来改善农场园区的发展现状。创意是指一些具有创造力的想法或者一些新颖的构思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一种艺术的设计以及审美的功能。对于农场园区景观发展而言,需要加强创意设计,推动发展创意经济。同时创意农场需要在农业的基础上,对于农业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发掘,把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创农场发展的新思路。关于农场园区景观创意设计的新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整合不同资源的整合

对于农场园区景观设计的过程,应该考虑到历史文化、生态自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元素,需要做好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对于资源的整合是对于农场园区景观规划的前提与基础,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加强对现今市场的概况了解,并对当地的文化以及自然环境进行充分认识。对于不同的空间布局来说,需要对当地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既要做好水资源、建筑以及农业设施等多种物质景观资源整合,又要深入挖掘一些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把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合理运用,才会使得农场的特色得以彰显。

2.2创新设计方法与途径

对于农场园区景观的创意设计其很大程度在于设计方法的创新,突破主题,加入不同创意理念的设计。农场园区景观一方面在于人们旅游与观光,另一方面在于做好服务的工作,这时需要一些创意的元素,来使得整体的农场更加有亮点。人们来到农场园区不仅仅是为了观光,而更多的享受一种舒适与惬意的精神状态。这说明农场园区设计时需要做好外在与内在的结合,通过一种景观来传达一种文化韵味。外在修饰在于不同的农场空间布局,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以及加入不同形状的石头、树木等元素;在内在文化的展示也是通过外在的修饰,并运用一些科技手段,使得外在的一些元素具有故事性,并呈现出不同的意境氛围。

2.3做好全面规划与定位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场园区景观的创意设计,需要做好全面的规划与管理,做好科学有效地管理体制,以及一定的营销策略,并做好合理的市场定位。农场景观的创意设计不仅仅体现在一些空间布局的独特性、文化氛围,而且需要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来突出农场设计的优势与特色。对于农场园区景观的消费者定位主要以一些游客为主,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完善整体的规划。

3结语

对于农场园区景观而言,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趋势,需要加强设计观念的更新,重视一些科技的运用,并加强宣传的力度。在经济不断发展影响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一些农场经营者需要加强创意设计,注重自身农场特色的开发,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7

1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快速建设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 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研究的紧迫任务。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意义

2.1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2.1.1 乡村地域的经济功能: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乡村形态不同,经济地域功能不同,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1.2 乡村地域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的自然遗产,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3 乡村地域的社区文化功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乡村社区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是乡村的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继承性,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的根本。

2.1.4 乡村地域的空间组织功能:保持景观斑的合理性和景观的可达性。乡村空间结构表现在景观斑、景观道、景观廊和景观基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同时,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镇、中心村、建制村与自然村,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廊、道、斑的合理性与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5 乡村地域的资源载体功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载体。资源的集约、高效和生态化利用,是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益,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景观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1.6 乡村地域的聚居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地域,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乡村人口仍然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7 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 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

2.2.1 景观规划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传统景观的保护。景观不仅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载体,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在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开发利用,是景观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革,使传统景观不断遭受冲击。

2.2.2 景观规划是在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源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同时又旨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使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与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协调的城市 、区域发展模式。

3 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3.1 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可以分为平原乡村景观和山地乡村景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深层次原因,但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2 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种植业景观和乡村养殖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渠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

3.3 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8

2.1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根据北京市的功能定位,密云县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首都饮用水重要水源地。密云县库区水面面积l88km,蓄水量43.75亿m,2010年密云库区的生态服务价值达40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7%,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绝大部分地区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3项指标居北京市各区县之首,可以说密云县已成为净水、净土、净气、无公害的绿色乐园。生态资源成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

2.2绿色农产品品种多样

密云县户籍总人口4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万人。从总体上说,密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发展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林牧渔各业兴旺发达。密云是全国“三高”生态农业示范县,是北京的副食品基地。良好的环境使密云生产的农副产品无公害、无污染,是自然天成的绿色食品。目前已有密云水库淡水鱼、山楂果茶等10余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有机农业已形成品牌化生产,多年农林业种植积累下来的果木品种为观光果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其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成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2.3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达100多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享誉全国。近年来密云投入大量资金对历史人文景观、遗址、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提高了区域的文化内涵,为密云的旅游开发营造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司马台长城以晾、险、奇”和独特造型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国长城之最”【4】,千年古镇古北口镇是目前保存良好2个长城古镇之一(另一个为山海关)。密云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8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这些为开发农业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2.4休闲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建设,到2010年已形成了以密云生态精品卫星城为中心,带动东西南北4条旅游热线的“一城带四线”的休闲产业分布格局。全县开放景区33家,度假村、星级饭店29家㈣,旅游民俗村40个,其中市级旅游民俗村23个,密云己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娱乐、商务、会议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曾获“国际最佳旅游休闲名县”称号。

3密云创意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北京是中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城市。密云依托其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使多功能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县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157个,观光园总收入13226万元;民俗旅游接待户169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1180万元;观光园和民俗旅游从业人员5620人;接待人数达到4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此外,应运而生的创意农产品也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了农业吸引力。目前北京的创意农业可以基本总结为7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其中3种模式就是以密云的创意农业为案例总结出来的,即“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爱斐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al。这些模式都是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融合而形成的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端高效的产业。

3.2密云创意农业存在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密云创意农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一段时间以来,其特异性、生态性、野趣性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其高效优质的特性也使其成为了京郊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这种产业还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自有的特色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还较低,其创意影响的持久性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其发展潜力还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目前,创意农业对全县农业及社会经济的贡献率还仅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创意农业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观光农园普遍创意不足,旅游策划相对滞后。过分依赖农业资源,许多观光农园就是从原来的经济种植简单转变而来的,功能单一。

(2)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创意设计,特色不明显。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景区内项目单一,则缺乏竞争力。相比其他地区,密云农业旅游借助于生态涵养区潜在的优势对游客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但是两者并没有有意识的加以筹划,共同发展。

(3)农业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观光采摘是目前农业旅游主要的效益来源,城乡差别的新颖性促进了创意农业的起步,然而仅此还远远不够,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创意农业作为一种融合型的农业类型,自然也是如此,但农业文化的研究与内涵的发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期以来遭到了忽视,所以其文化元素难以在创意农业实践中体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4)产业链没有形成,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创意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的开拓。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经济模式使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系处于一种白发形成的状态,尽管近几年来产业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出现了许多的农业合作组织或者“企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但是总的来说,目前郊区创意农业缺乏的是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创意农业产业链。

(5)创意农业只处于一种零星分布的状态,未能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市场影响有限;山区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小气候条件虽然有利于一些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但土地资源稀缺、分散,不利于创意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北京目前的创意农业品牌并不多。(6)创意农业项目经营运作不够,一些创意农业初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但是后期经营运作存在问题,往往效益不佳,甚至难以为继。

4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原则

通过对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4.1环境承载力原则

由于密云被定位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因此密云的发展必须以保护水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前提,任何开发行为必须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

4.2创意产品独特性原则

在现有特色资源发展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挖掘,形成具有密云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提升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3智力引领原则

20世纪90年代出现旅游农业之后,中国创意农业呈现出现代农业和旅游农业“双轮驱动”的局面,即一方面在现代农业上继续进行创意,另一方面是在发展旅游农业产业上推进了前所未有的休闲、观光、习技、品尝、购物等观光农业创意业态”1。密云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农业产品的开发集现代科技与智力于一体,促进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向智力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的第三产业转变,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5密云创意农业发展思路及建议

5.1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要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作用。应在密云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整体规划,将自然景区与农业旅游及单个以农户为主的农业旅游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利用密云发展的后发优势,将生态资源的保护、农业资源的开发、乡情民俗的保持结合在一起,高端起步,打造精品,提高档次,带动密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首先针对几大区域制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其次,对目前遍地开花的观光农园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第三,在全面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有发展潜力和发展要求的园区进行重点创意策划。

5.2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

北京农业文化资源深厚,农业物质、精神消费的市场广阔,因此突出特色资源,形成创意性的农业品牌是首都农业发展方向”。门头沟樱桃沟是一个古为今用的创意u,利用樱桃沟独特环境条件,选用现代优良的大樱桃品种,形成自己的唯一性产品,在千亩樱桃园中将农业成果与农业文化、寺庙文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游客慕樱桃之名而来,但是在休闲的过程中品味的是山水,是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效益。密云全境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应以此为基础,以主题创意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增加创意元素,开发主题产品,形成具有密云自身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如通过开发古道、古树资源,发掘特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形成创意农业的核心产品;通过挖掘生态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与休闲养生需求相结合,创意京城慢生活模式,培育休闲典型,打造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5.3构建产业链条,增加服务价值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9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景观空间,包括城市郊区及广大农村。从狭义上指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乡村景观因其生产性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格局,其以成片农田为基质,大小不同的村落和湖泊为景观斑块,道路、河流、防护林构成其生态廊道,形成错落有致、散布状的景观生态格局。长期的乡村居民生活及生产方式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景观肌理。农田是农民的工作场所,而农宅则是他们生活的场所,为劳作方便围绕农宅设置大片的农田,形成“田绕宅”的景观肌理。这与“宅落宅”的城市肌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乡村景观不仅有独特的景观格局,而且还包含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不同的地方文化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及,这也构成了农村人文景观中的一大特色,为形成独特的地方乡村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中国农业景观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2.1 不断激增的城郊旅游需求

我国当前的旅游现状是一线城市已具有成熟的度假经济,二、三线城市旅游需求则是爆发性增长。旅游需求正在向城郊混合地带发展,近年来一、二线城郊地带已不断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1天左右的休闲度假项目吸引大量市民前去游玩。

2.2 相关国家扶持与限制政策

“十二五”期间政府推出一系列惠农措施、开发资助等扶持政策,加之新近“美丽中国”的提出,乡村景观旅游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业产业链的有效途径。为推进稳健的旅游市场发展,同时保护耕地及生态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及文件。通过研究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政策,总结出目前国家对乡村景观旅游开发的主导政策,主要分为限制、禁止、支持及发展4个方向。限制性项目有大型游乐设施、主题公园(影视城)、仿古城项目及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禁止性项目有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高尔夫球场项目。支持性项目有特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庄、酒庄、农业主题乐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花木苗圃科研基地等旅游项目。

2.3 当前乡村景观开发所存在问题

2.3.1 农村可建设用地稀少。农村可建设用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而非建设用地则占到90%。因此,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建设关键性的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2.3.2 重新开发土地常破坏原有的乡村肌理。企业开发土地时,常常拿取整块大面积的土地,散落的住宅用地常被忽略。集中式的用地形态破坏了农村村落自然地聚落形态;同时也给后期开发带来困难。拆迁使得大量农民迁出,原来的乡村生活气息也随之消失。

2.3.3 农村劳力严重流失。村民外出打工,农村劳力主要依靠妇女与老人。农产品加工尚不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也就不能吸引农村劳力返乡。

2.3.4 乡村景观旅游开发同构化严重。当前,乡村旅游开发的产品中大多数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产品特色不明确,没有清晰的主题特色,导致产品模式容易被复制。

3 国内外开发实例

3.1 国外案例

库肯霍夫公园位于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小镇利瑟,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公园。公园内核为核心区,所有活动围绕核心区展开,为花田区,种植大量的郁金香。核心区内分为固定项目和临时项目。固定项目:郁金香展,主题庭院展,公园艺术展,花车游行盛典,骑行花海中,泛舟花田田间,儿童乐园。临时项目:名人之旅,花帽展览,传统工艺展,室内花卉展。为招揽旅客,每年郁金香展示的主题都会变化,由不同的参展商根据公园要求种植郁金香。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仅拉动了郁金香的整个产业链,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

3.2 国内案例

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位于位于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在小地块内精心打造创意文化概念,以爱情、浪漫为线索打造爱之墙,星座爱情柱,许愿池,奇迹钟,密宫,老桑树的回忆,百草园等主题项目,吸引市民、情侣、学生、恋人等客户群体,并与影楼签订合约。产业方面着力开发香草全产业链,包括香包、香袋、精油、香水等制品。其因为有鲜明的主题包装和特色苗圃的加工产业链而在国内风靡一时。

4 农业景观新模式探讨

从以上国内外案例中分析得出,以景观带动产业发展的形式正在日益扩大。新型的开发模式应是一种联动效应,由旅游开发为主导,带动周边农业与地产两大产业板块的发展。其将生态农业、旅游业和产业集群有机地集合起来,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开发模式。其可以被称之为是“乡村综合体”,主要包括乡村旅游、有机农业、苗木基地、田园小镇4大板块,其中有机农业和苗木基地可结合当地种植产业特色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田园小镇板块则是将原有农村生活原真体现的关键所在。乡村旅游板块中重点开发旅游项目,将农家乐、农事体验、拓展运动、垂钓、婚庆庄园及花坊、田园集市、会所和餐厅等目前已有的成功旅游项目放入其中进行打造,并在已有的基础上对这些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与本色农业景观相结合。因此,想要突显产品特色并在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主题鲜明的产品包装势在必行。

根据农产品特色、地理区位、环境的不同,可将乡村旅游发展的主题类型分为3大类。第1类苗木观光型,以苗圃植栽美景为主要的景观吸引力,同时,着力发展苗圃销售整套的产业链条。第2类主题游乐型,以趣味性的农业景观为主,增加童趣、欢乐、爱情等主题特色,打造游乐型农业观光园。第3类以高端度假与特色农产品开发为主的乡村旅游开发,依托特色农产品打造整体加工链。同时,开发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因为有了主题及分类,业态可以是复合的,多种类别的。同时也因为主题的明确,也就自然地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区,减少了可复制性。

(收稿:2013-01-15)

参考文献:

[1]盛永利 杨小兰 赵永忠著.谁的地产被旅游照亮—中国旅游地产十大模式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1

[2]王云才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10

2.1研究区域地理区位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湖州,西抱太湖,与无锡、常州隔湖相望,北依长江,与南通相望。苏州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距上海80km、杭州150km,距省会南京219km。

2.2农业资源景观要素类型苏州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相关的农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以传统的景观要素分类为依据,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2.2.1自然要素资源优美的自然要素为发展农业旅游业提供了充足的条件,4个主要自然要素类型吸引了大量游人: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低山丘陵山地地形;2)河系水文网络纵横交错,水域风貌极富自然特色;3)沉积平原形成大面积半湿地水稻田景观;4)植被类型丰富。

2.2.2农耕文化资源农耕文化是指农民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农业风俗文化。苏州地区的农耕文化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集合农业耕作习俗、茶文化、饮食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集合苏州地区独特文化内容和地域特征,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文化类型。

2.2.3旅游产品资源苏州地区农业旅游产品的资源与开发已展现出比其他地区同类产品更为成熟的特征,并且一些已颇具规模,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资源丰富了农业旅游开发和拓展内容。

3苏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苏州农业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现已经有300余个农业旅游景点。苏州农业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建筑文化等融为一体,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乡村景观意境,其中建筑文化以及以吴文化为代表的乡村人文与民俗活动已形成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四大模式:1)以临近传统旅游区和城乡结合部特点的农家乐式乡村游,如旺山村、蒋巷村;2)借助自然资源的农业生态园,如相城区农业生态园等;3)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结合产业文化形态,如阳山水蜜桃、阳澄湖大闸蟹等;4)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的农业园,如未来农林大世界、昆山市生态农业旅游区等。

4苏州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4.1缺乏总体发展规划,景点空间分布不平衡苏州农业旅游功能层次划分缺乏整体性和层次感,即没有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产业布局与国际化旅游的要求相差甚远。致使一些农业的旅游项目开发上,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的最大功效。一些旅游产业组织还存在形象不够统一、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苏州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4.2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旅游缺乏自身特色目前,大部分农业旅游的地域特色不明,文化内涵肤浅,内容单调,多以钓鱼、吃饭为主,内容与形式雷同。农业旅游产品的特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此外,没有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的自然状态,没有发掘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缺乏高档次、多功能、知识性的农业旅游活动,无法体现农业旅游自身的魅力,降低了农业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益,发展后劲不足。

4.3农业旅游产业带动性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在消费构成中,以餐饮和棋、牌、麻将等低消费开支为主,而主题风情风俗的农业娱乐和特色农产品购物等其他开支较低,导致整体消费水平低,使农业旅游产品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此外,农业旅游业配套设施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使农业旅游的品味下降,相关产品的质量不能实现预期,经营难度加大,收入水平比较低。苏州地区现有的一些农业旅游景点经营分散、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备造成了农业旅游区开发的劣势,难以形成理想的开发规模。

5苏州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建议

5.1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在开发农业旅游的过程中,苏州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苏州地方特色。一定要注重各地的比较优势,把自身原有的条件塑造成亮点、卖点,把自然、人文、社会资源以及项目的要素资源组合起来,塑造出与苏州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相协调,与群众富裕水平生活要求相一致,与旅游品牌、产品质量相匹配的农业旅游精品。实现特色与个性相融合、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

5.2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应进行全面规划,项目总体规划要充分反映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的主导思想,明确全市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方向;应充分考虑到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特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及不同地域农业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改变个别地区农业旅游业经营规模小、分散和不连片的状况,将农业旅游开发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优化农业旅游产业空间结构;规范农业旅游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环境。

5.3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策划在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要把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产品内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要通过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由以传统观光为主的单一结构向文化观光、商务旅游、度假休闲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多元结构转变。根据苏州各地农业旅游的旅游资源、产品特色、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状况、城市居民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对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来设计和培育有特色的农业旅游业,尤其要选择一些在旅游市场上具有优势的旅游区加以重点开发,培育旅游精品;包装策划不同的旅游线路产品,既要满足多数人需要的大众化产品,又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特色化、个性化产品,以适应现代社会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旅游消费需求。使农业旅游成为本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5.4增大宣传力度要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媒体和机会,面向客源市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把宣传农村文化和普及科学知识作为推进农业旅游的重要抓手。此外,交通建设、水电供应、卫生等设施和服务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所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水平是农业旅游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可在重点旅游区与市区之间开辟周末或节假日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同时,在景点内部也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提高农业旅游空间整体的服务接待水平,让游客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6相城农业生态园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6.1项目概况苏州市相城区,东邻上海,西濒无锡,南接古城,北依长江,全区下辖4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度假区,拥有496km2土地和74万人口。相城农业生态园是规模较大的生态农业旅游精品,包括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相城生态园原来被当地人称为“北大荒”,上万亩的滩涂沉降地带地,杂草丛生,洪水频仍。2003年起,相城区在复耕这方荒地中,把“北大荒”陆续建成了由生态农业区、生态休闲区、生态科普区、生态农庄区、生态保护林区五大区域组成的生态农业园,并建成了200.00hm2规模的花卉植物园和133.33hm2的荷塘月色湿地公园。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11

发展生态旅游,俨然成为当前我国不少欠发达地区发展当地经济、提高百姓收入的共同选择。与所有旅游类型一样,生态旅游业囊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是游客旅游中的必需活动,同时又是旅游产业收入的来源。我国旅游业普遍存在重门票收入、轻其他环节收入的现象,导致旅游业的后续发展乏力,尤其是“门票旅游经济”导致景区所在地周边的居民参与有限,增收效果不明显。尤其是生态旅游景区,周边群众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得不放弃工业发展的可能。如何结合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增强景区周边群众的参与度,让群众在生态旅游发展中获得实惠,是当前生态旅游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改变目前景区过度依赖门票收入,六大旅游要素共同发展是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共识。

究竟如何增强“吃、住、行、购、娱”在生态旅游收入中的比重,生态旅游景区天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又面临着不能大力发展工业的困局,发展农特产业、增强生态旅游业中农特产品的营销力度,既能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又能增强周边群众的参与度,提高农民收入。本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聚焦商洛5A级景区金丝峡,分析生态旅游景区中农特产品营销的现状,探讨生态旅游与农特产品销售结合的可能性,为下一步生态旅游景区中农业产品营销提供对策建议。

1 金丝峡景区中农特产品营销现状

陕西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特色产品种类繁多。商洛市重点发展核桃等五大市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茶叶等10个县域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板栗、核桃、香菇、肉羊、土鸡、土猪、高山蔬菜、木耳“件”为核心的产业体系。2010年,绿色食品增加值超过15亿元。总体而言本地农特产品的种类丰富、产质量高、从业人数多、种植面积广泛,但是加工程度低、产品吸引力不强、销售情况不佳,本地农特产品经济收入较低。

1.1 营销产品

金丝峡景区中目前销售的农特产品来源主要是农户自己种植,或者是野生生长在金丝峡景区的山上,从质量上可以保证其为绿色农特产品。产品整体加工程度低、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如柿子主要都是制作成柿饼。所销售的农特产品暂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包装简陋,直接售卖给消费者。并且,相较商洛丰富的农特产品类型,金丝峡景区周所供销售的产品类型较少,主要是鲜果、核桃、茶叶。

1.2 营销主体及途径

景区的农特产品营销主体主要是景区附近的农民,他们自己种植农特产品,或者直接售卖,或者简单加工后卖给消费者,并没有专门从事销售的人员。农特产品销售途径单一,就靠自产自销的农民直接与游客面对面交易,没有集中的营销途径,更没有当前很时兴的网络销售途径,大多数交易为“一锤子买卖”。

1.3 营销环境

目前景区的农特产品销售主要是以农户携带农特产品在景区周边零散分布,景区内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的销售场所,购物环境非常“原生态”。同时,由于都是周边群众个体销售,缺乏统一的管理和专业的销售人员,市场销售体系不完善,产品价格差异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营销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比较恶劣。

1.4 营销结果

金丝峡景区中农特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情况并不乐观,产品的成交率较低,与景区自身的知名度、游客数量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农产品的价格低,但是游客的购买欲望不高,产品滞销,旅游旺季还常常看到摆摊者摊前无人驻足,售卖农特产品的农民百无聊赖坐等游客来选购的现象。当前,门票收入仍旧是金丝峡景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周边群众的平均收入与商洛其他县乡的群众相比,并没有因为家旁边的5A景区而明显提高。

2 金丝峡景区中农特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加工程度低,形式单一

商洛金丝峡景区销售的农特产品绝大部分是当地的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所提供,金丝峡景区周围销售的农特产品大多是未加工或粗加工的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难以获取良好经济收入。而农村合作社由于生产规模小、加工程度浅、当地产业支持不足、产业规模不足造成加工的断层,产品形式单一[1]。对游客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2.2 缺乏统一品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商洛金丝峡乡村生态旅游中农特产品的经营者通常采用小摊点和铺面的个体经营,销售的多是加工粗糙的农特产品,由于是自产自销,产品的质量几乎完全取决于经营者的诚信水平。因此,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导致景区的农特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游客比较关心农产品的卫生问题、质量问题,质量得不到保证,景区的农特产品难以吸引游客的购买。

2.3 产品包装简陋,携带不便

很大一部分游客旅游中购买商品,是为了馈赠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因此,产品的包装也会影响游客的购买意愿。金丝峡景区农特产品都是零散售卖没有包装,作为景区的特色产品游客难以当作特色礼品购买赠送。同时,产品本身的便携性差、存放时间短,影响游客的购买意愿。

2.4 管理不到位,营销环境混乱

金丝峡景区中农特产品的销售市场混乱,场所零散不固定,产品散乱售卖,缺少统一归规划。价格也存在一定问题,除少数比较规范的市场明码标价、定价合理之外,大部分市场都存在着价格虚高的现象,游客很难买到真正物有所值的农特产品。景区中农特产品的的经营主体是当地农户和私人小店铺,专业化程度较低,经营者未经过专业培训,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态度恶劣[2-4]。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产品品牌建设,迎合消费者的品牌需求

品牌是一个企业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或地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及必要手段。利用商洛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优势,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有利于提高商洛农特产品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上的农特产品占有率。

3.2 优化产品包装

产品的包装同样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商洛农特产品销售以散销为主,并不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多为无包装,或者粗包装,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识别性。在考虑包装功能实用性的同时,针对产品特性进行包装设计。采用不同的包装类型,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也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便于产品的携带,为商洛的农特产品“走出去”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特产品增值

商洛农特产品丰富而品种繁多,加强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建设,有利于农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有利于提高周边农户的收益。加大对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和资金支持,鼓励研发农特产品衍生品,同时引进先进的器械和先进的制作工艺让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化、产业化。聘请专业人员,将当地的特色药材和农特产品相结合,研发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风土人情的产品,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5-6]。

同时,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产品供销网络建设的突破口,利用政策扶持机遇,围绕生态旅游建设的需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资源整合为手段,着力培育集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为一体的农产品物流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搞活农产品流通、服务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和主导力量。

3.4 设立专门销售场所,优化购物环境

创造优美的购物环境,让游客在融洽、和谐、审美的购物环境中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应整合景区周围的可用资源,在其出口处招商投资设立专门的“农特产品售卖中心”,可以通过店铺租赁的形式,增加周边居民参与度,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形式,联系知名厂家、销售商进驻,统一定价,完善服务,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品牌化的、值得信赖的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特产售卖服务,消除消费者在店外购物的疑虑,实现农特产品购买“一站式购齐”。

3.5 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服务模式

许多游客在旅游中购买商品时都会考虑携带的问题,有时不得不考虑行李空间的现实放弃购买一些东西。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商洛农特产品可以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在景区内实现“O2O”的双向营销方式。建立景区农业产品营销的网络销售平台,积极拓展互联网交易,开通网上特产商城,鼓励消费者线上购买。这样既可以方便游客购买,也拓宽了销售渠道,为游客提供了二次购买的平台,提高了景区农特特产的销售量。

4 结语

总之,生态旅游中农特产品的销售必须要立足客观环境,依托生态旅游景区的状况,全面、正确的为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定位,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创造市场,突出生态旅游景区的特色产品、特色服务。优化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景区的区域优势,提高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此来推进景区的的全面发展,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经济的来源,为周边群众参与景区发展,分享景区发展的红利提供更多、更可行、更可观的平台,进而实现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贾长安.西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问题与创新[J].湖北农业科学,2012(8):3662-3664.

[2] 刘龙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2):40-43.

[3] 梁鑫.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结构问题分析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12

1.1特色农业系统要素组成特色农业系统包括内核系统与外援系统,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农业发展的系统动力。

1.1.1内核系统。内核系统由包括土地、水、气候等在内的自然资源以及农民的创意、政府政策的引导、经济发展水平等人文要素组成,属于基础支撑系统。自然资源是基础,区域特色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土质、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深圳的荔枝之所以赢得杜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称赞,与荔枝发芽分化时期的低温干燥、开花幼果时期的温暖少雨、果实发育时期的适量少雨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人文要素是主导,经济发展的水平刺激了农民的创意,政府根据市场导向制定相应政策,保障创意与市场衔接,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经济增长的目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加上优越的人文要素是农业系统发展的内因。

1.1.2外援系统。外援系统由经营农业的企业、工业化的反哺以及城市化的辐射等外部因素组成。本地以及外来企业的出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有利于稳固和改良特色农业,促进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鄢陵县素有“花县”“花都”之美誉,然而其花木产业的发展速度却相对滞后,为此,鄢陵县政府从2007年开始招商,截至目前已有130多家企业入驻,经营各具特色的花卉苗木,极大地巩固了其“中国花木第一县”的地位。工业化的发展向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资料,城市化的进展需要大量的农副产品补给,这些都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援。

1.2旅游系统要素构成旅游系统主要由旅游主体系统与旅游催化系统组成。旅游主体系统包括旅游需求、旅游营销、旅游中介、旅游基础设施等,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2.1旅游主体系统。喧闹的城市生活、拥挤的交通、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这是旅游活动发生的主观条件。针对这种需求,各种媒介进行了宣传,再经过旅游中介的组织与转移,最后通过旅游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保障各种旅游活动的实现。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作用形成了旅游的主体系统。

1.2.2旅游催化系统。旅游催化系统由旅游产业内部不同因子组成,如旅游产业集聚、相邻景区景点、优秀的旅游城市等,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对新型的旅游活动产生催化作用。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旅游因子的变动将会影响其他因子的变化。旅游产业的集聚,如酒店业、旅游景区的繁荣将会进一步完善附近的旅游交通与旅游基础设施,成熟的客源市场将会带动新的旅游景区开发,优秀的旅游城市将会为本区域内各类型的旅游活动打造鲜明的旅游形象,旅游产业的集聚、良好的旅游交通与旅游设施、成熟的客源市场、优秀的旅游城市将会催化新型旅游活动的诞生,而这些因子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旅游催化系统。

1.3特色农业旅游系统结构功能特色农业系统内部各相关子系统之间,以及与旅游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系统耗散结构功能不断增强,形成了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的驱动力,从而推动农业旅游的不断发展(图1)。

2区域农业旅游发展系统动力机制

区域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的状态是农业系统和旅游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综合结果。特色农业旅游综合发展能力、农业系统的吸引力、旅游系统的推动力三者均是矢量概念,其作用力方向分别代表着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的战略导向、农业资源导向、旅游推动导向。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综合能力是其他两种分力大小的综合反映,类似于物理学概念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图2)。图中,D为特色农业旅游发展动力,Dc为旅游系统的推动力,DN为农业系统的吸引力,OM、ON分别为Dc和DN在D上的垂直投影。图中,a为情景1:D=OD=OM+ON;b为情景2:D=OD=OM+ON;C为情景3:D=MN=ON-OM;d为情景4:D=MN=ON-OM。情景1为特色农业旅游快速发展机制,DN>0,Dc>0,D>0,农业系统吸引力与旅游系统推动力形成合力;情境2为特色农业旅游稳定发展机制,DN>0、Dc>0、D>0,旅游系统的推动力减弱;情景3为缓慢发展机制,DN>0、Dc<0、D>0,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农业的发展;情景4为特色农业旅游的衰退机制,DN>0、Dc<0、D<0,旅游业的发展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

2.1特色农业系统吸引力风景别致的农业旅游资源、舒适静谧的生态环境、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等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求知、求新,拥抱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是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引力。农业系统的吸引力是系统内部各子因素综合作用的合力,主要表现为:

2.1.1农民的创新力。有农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自发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如浙江萧山区新街镇的农民在积极发展传统主体农业的同时,大胆探索发展以花卉苗木为龙头的特色农业,目前已形成“江南明珠”形象,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观光游览。

2.1.2企业的推动力。有些地区虽然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但由于农民的散户经营,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无法发挥资源优势,在此情况下,以经营大农业为主的企业的入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特色农业资源的转化,如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等,都是企业的入驻效应。

2.1.3政府的发展力。政府在农业资源转化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广西横县各级政府领导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茉莉花产业,实施各种措施促进茉莉花产业的发展,为横县打造茉莉花旅游品牌,发展“茉莉之旅”特色旅游提供了平台。

2.1.4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拉动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镇中心地区通过产业、技术的梯度转移,以及现代文化、信息的传播不断辐射带动着周边特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化、城市化的反哺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外援动力之一。

2.2旅游系统的推动力仅有农业系统提供的特色旅游资源无法形成农业旅游,还需要旅游系统的推动与辅助。旅游系统的推动力是旅游主体系统与旅游催化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①旅游需求的原始动力。从心理学和经济场学的角度看,人类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随着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各种物质条件的便利,进一步提高了审美需求,要求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文明,对农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而人对旅游的需求是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②旅游中介的辅助力。中介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向顾客传递信息,组织顾客出行,满足顾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外出活动,加速了旅游活动的开展。③旅游产业的集聚力。经济地理学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集聚力和分散力,各种旅游生产要素在区域相对集中时,就有可能以便宜的费用组织生产,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将会不断累积成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源泉。④相邻景区景点的辐射力。相邻景区景点的客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资源共享。⑤优秀旅游城市的影响力。鲜明的旅游城市形象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依据,因此,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将对区内的旅游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3区域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系统动力状态及其调节机制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篇13

在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作为一种绿色旅游项目,生态旅游能够对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生态旅游的区域能以自身的特有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因此“生态旅游”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农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农村旅游生态化才是其竞争力后劲所在。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一种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产品――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农业生态旅游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有机高效的结合在一起,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是以田园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在这种旅游方式下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被有机的融为一体,产生和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 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能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因此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极富发展潜力。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高速持续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绿色环保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因此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前景可观。

二、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一些模式:

1.“农家乐”旅游模式

利用自然村落中农户自家的庭院、自家种的菜、自家饲养的家禽等开发的集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旅游模式,如武汉东湖周边的“农家乐”餐馆达数十家,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农村自然的心理需求,受到游客及消费者的青睐,生意十分红火。

2.农村农园观光采摘与购物休闲模式

利用自然农村中的成熟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在有专人指导的情况下让游客进园自摘果子、拔菜、赏花、摘茶等,旅客尽情享受边摘边品,自采自购的农家田园乐趣;集观光采摘与购物休闲于一体,如武汉东西湖石榴红村,这也是国外农村旅游最普遍的一种模式。

3.农村农庄休闲度假模式。

而武汉黄陂农耕年华农庄,则将整个农庄细分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服务区等部分,形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并在农庄内建立演示区和展示区,展现农业生产历史与一些特色农产品。这种模式增加了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让游客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一个直观的窗口,这是一种集观光、体验、度假、游憩、娱乐、烧烤、食宿、了解乡土风情于一体的综合型农村旅游休闲模式。

4.农村田园租赁模式

武汉郊区一些村镇拿出少量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利用节假日空闲时间到农园劳动作业,平时可由农田提供方代管。市民在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的同时也可将自产的瓜果、蔬菜拿出来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多余的也可以经营。当然此种模式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

5.民俗村模式

农村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其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雕塑、民居、祠堂、园林等都与城镇不同,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如黄陂的大余湾、锦里沟土家风情园、清凉寨等一些古村镇近年就成为非常热门的景区。

6.农村俱乐部模式

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农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并辅之于渔产品餐饮,游客垂钓品尝,自己动手,尽情享受渔文化的乐趣。类似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在武汉周边有很多。

三、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困局

应当说,以上这些模式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早期具有现实意义,既满足了部分来自城市的游客对寻找另一种生活形态的需求,让其品尝到纯朴的原生状态。也带领部分曾经的‘农村’游客在这里找到田园生活的印记,拾回过去的记忆片段,这样些生态旅游模式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同质化、特色泛化、伪生态现象严重

但是,发展到现在,我国各地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其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大体上无非都是有山有水有田原、村庄这些元素,生态性的旅游资源在本质上来说存在同质化的一面;同时各地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有特色的,走“发挥特色”之路的,而当我们放眼过去却发现这种特色在很多地区却已普遍存在,变成了“特色泛化”,反而显现不出特色之处;大家在农业生态旅游实践中,仍然沿袭传统大众旅游的方式来推动生态旅游,都只看中“生态”这个“牌子”,导致生态旅游市场与传统大众旅游市场无差异,甚至各个地方的农业生态旅游市场也有完全重合的现象,而由此带来的最显著后果就是市场雷同。

2.认识不到位,管理现念落后降低发展能力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目前没有真正意识到农业生态旅游的特殊性质,没有有机整合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管理部门,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有效整合、降低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活力和做大做强的发展能力。

3. 经营者融资能力有限,产品层次低

农业生态旅游经营者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够,资金来源单一,造成投资项目发展后劲不足;市场意识有,但营销热度不够、力量不足、手段匮乏,未充分利用当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热度进行招商引资与融资。大多数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仍以简单的乡村休闲观光、“吃农家饭”等为主,对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村休闲资源的旅游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规划、保护不当极大破坏生态

同时由于旅游规划开发不当、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破坏,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随着这种旅游形式的持续深化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局愈来愈严重。

四、差异化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这种休闲旅游的形式,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寻找另一种生活形态的需求,人们在这里找到农村生活的印记,找回过去的记忆,品尝到纯朴的生存状态,对引领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一个地区、一个景区发展生态旅游不需要全盘抓、遍地花;而是要找准一个景区、一个点、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做精,做到极致,才能产生强有力的联动与效应。

综合国内农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以下几类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具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能力。

1.做有文化内涵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

用本地原味的民俗、农村风情和无污染的绿色田园吸引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农村民俗、农村风情、田园风光以及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将上文中的农家乐、农村农庄休闲、民俗村模式的要素综合起来,所以此种模式的重点就是要保证民俗、农村风情的原汁原味与农村田园的绿色环保,只有这样才独具魅力,别的景区即使照搬也容易形成画虎不成反类犬。

2.突出打造水乡风韵型旅游模式

我们应突出发展水乡风韵型农业旅游,依托湖北丰富的各类湖泊资源、湿地等为载体,在做好无污化保护,确保无污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武汉周边现有发达水系和一线湖景资源,培育“渔米文化”品牌,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渔家美景、湖水景观,进行垂钓活动、品赏湖鲜河鲜,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这样的水乡生态旅游模式能形成一湖一品的独特格局,很好的规避了资源的同质化。

3.着力建设有天然、野趣的生态农庄模式

对于那些区位条件好,地形多变,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农村地段可开发为生态农庄,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避暑、科考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同时也可以将户外野营结合其中,游客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农村的野趣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当然农村野营地的选择要求离村镇有一段距离,交通要比较方便,但又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

4.重点发展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观光模式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生产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农业生态旅游模式。依托现代农业博览园、农场、绿色休闲农庄、农业产业园等为载体,不断扩大各农业作物种殖规模,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药材和花卉、茶树等一系列极富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品牌项目,开发以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为主题的农村旅游项目,增强观赏性与参与性,让游客感受浪漫、宁静、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氛,得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

五、结语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必须根据地域和科技优势及地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综合考虑,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法规,以切实保护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

同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并不仅仅是凭几个农村旅游点那么简单,关键是要将整个农村都发展成旅游的形态。积极将当地人融入整个生态旅游圈,让农业生态旅游造福当地,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形成与当地人互惠互利的良好格局;将农村建筑和农房按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来改造,如果整个村镇有山有水,再配上小集镇、小市场、林荫小道,把一个个村庄变成独具田园风光的小庄园,游客身处其间,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了。

要做到以上这些,不是一个旅游部门所能做到的,它是整个政府的行为,是许多部门,许多人群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做出农业生态旅游差异化也需要高度的统筹,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放;要走独具特色的精品之路,避免同质化竞争,避免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成为历史的罪人。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