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实用13篇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1

河蚬作为淡水贝类,因其味美而在日、韩市场畅销不衰,仅我省的泰进公司每年在日、韩市场销售的河蚬达1000万吨,销售额达150亿元。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因其味美,已被市民称其为“河蟹助理”之称,因近几年来的大量捕捞及水利工程建设,其自然产量在急剧下降,市场价格也在节节攀升,现市场上规格为10厘米以上的龙虾已卖到40元/千克,已经接近河蟹的价格。二河作为洪泽湖的支流,为我区传统的渔业水域,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南连洪泽湖北邻市区,成为我市水产品供应的天然场所。 1项目背景 1.1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水产品生产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生产能力过剩以及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竞争能力下降,已经成为我国水产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全国正在进行水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在调整中,人们日益认识到水产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地位,是水产产业化经营基础,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由于河蚬、龙虾市场化成功运作,在国际及国内市场销路一直畅销。但随着国际市场准入越来越严,特别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市场,对来自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越来越严格,这也要求水产行业要走绿色生态养殖之路。 1.2项目建设生产背景 二河作为洪泽湖的支流,南连洪泽湖北邻市区,因而成为我市水产品供应的天然场所。近几年来,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先后在二河南、北各建立了3座抽水站,加之在我区武墩镇造了跨河大桥,对二河渔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渔业产品产品质和数量在急剧下滑,特别是河蚬产量下滑更是明显。在2002年我区在二河捕捞蚬量达5000吨,到2005年二河蚬捕捞量只有300吨左右,其次龙虾产量2002年高峰产量为100吨,到2005年龙虾出产量仅为10吨左右;其他水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各种水产品上市规格普遍比以前减小。河蚬作为淡水贝类,因其味美而在日本、韩国市场畅销不衰,仅我省的泰进公司每年在日本、韩国市场销售的河蚬达1000万吨,销售额达150亿元。若对我区二河的河蚬进行保护开发,其规格河蚬产量达5000吨,其年产值达500万元,二河及其两岸的渔民每户可增加收入近1.5万元。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因其味美,深受市民欢迎。但因近几年来的大量捕捞及水利工程建设,其自然产量在急剧下降,市场价格也在节节攀升。现市场上规格为10厘米以上的龙虾已卖到40元/千克,已经接近河蟹的价格,因而对龙虾进行生态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若对二河龙虾进行种质生态保护,其年产量达100吨,产值可达100万元,仅此1项二河渔民可户均增加收入近0.5元。 1.3生态保护前景展望 若能对二河河蚬及龙虾进行生态保护,规范二河渔民的渔业行为,增加渔民的收入,同时为渔政部门规范管理二河渔业水域打良好的基础,也为渔业资源保护费的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河渔民年户均增加收入2.5万元,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长途贩运、机柴油的销售等增加社会效益达300万元,而渔政部门每年渔业资源费的征收也将大幅度提高,增幅可达5万元。 2生态现状 2.1二河现有情况 二河其平均宽为1.5公里,最宽处达2.1公里,最窄处达1.0公里,长从二河闸到一河闸达35公里,河面平坦,两岸有较深的龙沟,龙沟水深达7~8米,中间为浅滩,常年可水深为1.5~2.5米。水草丰盛,岸边多为芦苇和菖蒲,其主要功能为行洪、灌溉及南水北调主通道。另外最北端为淮安市自来水厂的重要可取水口,河的两岸无污染的工厂。随着淮安市政府饮用水源保护地启动,对二河两岸工厂及居民在2007年底进行彻底的搬迁,同时禁止一切运输船舶进入该水域,因而其水质无污染,出产的水产量品质较高,符合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的发展要求。二河现有专业、兼业渔民200户,若淮安市政府饮用水源保护地工程实施后,沿岸的一些居民将搬迁转产,渔民将保持在80户左右,也将减轻二河渔业捕捞生产强度。 2.2有利条件 二河南紧邻洪泽湖,北面连接淮安市区,交通十分便利,加之淮安市政府将其定为饮用水源保护地,现作为南水北调的主通道,在今后其水位将得到一定保障。同时,淮安市渔政渔港督管理站将二河作为渔政管理示范工程,这些都将有利于本项目的实施。 2.3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 生态保护制约因素为资金问题,由于渔业管理成本的增加,每年渔政部门所收取的有关费用仅能维持正常工作的开展,再无力进行增殖放流,因而实施生态保护的资金缺口较大。具体解决方法为省项目补助和社会资金吸收。 3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河蚬市场主要为日、韩等国际市场,现每年从上海口岸出口日本、韩国河蚬达60万吨,国内市场主要为蚬肉加工及贝壳粉加工。龙虾的国际、国内市场都紧俏,由于近几年龙虾的市场化运作,现市场呈现供不应求势头,且价格在节节攀升。二河现在河蚬年生产量为500吨左右,龙虾生产量为10吨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二河河蚬与周边湖泊相比具有饱满度好、色泽艳、规格大且整齐等特点,在韩国市场很抢手;而龙虾具有个体大、壳薄、黄满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很抢手。河蚬主要为出口产品,每年泰进公司在二河定点收购1000~3000吨,因而年生产达3000吨时,销售不成问题。我区现有水产营销大户15户,且营销网点遍及各大城市,同时,淮安市区有大地食品公司等虾仁加工企业可大量收购,因而销售也不成问题。 4效益分析 年出产规格河蚬3000吨,产值达300万元。年出产龙虾100吨,产值100万元。总产值400万元,渔业增加值达200万元。可增加渔业产值400万元,二河渔民户均增加收入2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地区渔具业、运输业、商业的发展,增加社会总产值达200万元,由于采用水草保护及河蚬保护,可净化二河水质,从而减轻自来水厂净化水质压力降底自来水成本,可节省自来水成本近千万元。由于项目实施,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了捕捞强度,有利于渔业生态平衡,同时,河蚬为滤食性,及水草保护,可净化水质,提高了淮安市区市民饮用水的质量,保证市民的健康安全。#p#分页标题#e# 5小结 二河对河蚬及龙虾进行生态保护,可改变二河渔民现有的捕捞方式及习惯,有利于二河的生态平衡,保护二河的渔业环境,减少渔业自身污染,增加社会经济总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渔政部门对二河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渔业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国家,原因不仅在于我国拥有黄河、长江、珠江等众多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水系,还在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巨大落差。水能资源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的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因此水电资源是一种理想的能源的获取途径。但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特别近些年水电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不少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水电事业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既能够充分开发水能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又能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能源开发的一个关键点。

1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作用,如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增加人工湿地等等。同时也存在消极作用,大坝、水电站等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势必会影响生态系统维持所需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进而扰乱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例如拦蓄河水,阻止或延缓水能从势能的转化;阻断鱼的洄游路径等。当这种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特别是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局部小气候

水电站拦坝蓄水,水面面积扩大,蒸发量也将增大,从而提高了空气湿度,最后导致局部降水量增多。而且由于水相较于岩土比热容更大,水体对周围环境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大面积水体代替了原先的陆地,通过升高最低气温、降低最高气温,减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从而对区域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水面比地面更加光滑,近地面大气运动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风速将会显著上升。

1.2改变河流特征

大坝水库虽然有利于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理化性质。由于河流被拦截,流量减小,流速下降,水中泥沙提前沉积导致河床上升,水坝上游水位上升,下游水位相对下降。如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可将40~50亿m3水量从汛期调至非汛期,使汛期水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由62%降到40%;而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比例由1950~1960年的60. 0%降至1986~1993年的45. 9%,而汛期沙量占全年沙量的比例却从84. 8% 上升至91. 4%,“小水带大沙”,影响到河床中泥沙输移和沉积[1]。

1.3破坏生物多样性

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水位上升,河流上游两岸处于水位线以下的陆地被淹没,某些地势较高的地方还可能形成孤岛,例如三峡水库蓄水,白帝城由“半岛”变成四面环水的“孤岛”。这对于陆生动物来说,栖息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地区而向外迁移,而一些生长在河流两岸地势较低处的陆生植物也会被上升的河水淹没而死亡。另一方面,由于水库上下游水深的变化,以及拦蓄河水导致的河流理化性质如流速、水温、含氧量等的变化,水生环境发生改变,水生生物也可能被迫迁移或者由于不适应而死亡。此外,大坝隔断大江大河,对一些洄游性鱼类的种群繁衍造成威胁。

1.4诱发自然灾害

水电工程改变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为地质灾害。水库诱发地震的两种主要机理,第一种是水库蓄水后水体重力产生的静水压力对坝区地下岩体的加载,造成岩石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震;第二种机制是由于水库蓄水造成岩石中孔隙压增大有效应力下降而引起岩石破裂错动产生地震[2]。另外,水库水位上下急剧变动,水体对坡地的压力加大,也会促使斜坡和岸坡发生滑坡。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否决定了水电开发的效率和持久性,生态环境一旦恶化也必定会影响水电工程的正常运作。例如,如果一条河流水体受到污染而严重酸化,则会对发电机组造成强烈腐蚀,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大大增加了维护工作,并且极易使设备故障而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水电站由于开发不当导致周围土壤结构性质改变,将会对大坝的稳固性造成威胁,严重者可能溃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保障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只有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充分保障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环境和水电开发的影响是相互的,也是多方面的。

2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3]。

协调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端正态度,加强生态环保意识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日益剧增。面对水电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水电工作者不应该想着如何逃避责任,而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既不能为了发展水电而盲目的破坏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水电事业。近年来,全国各地大肆修建水电工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许多无证开发的水电站不置可否,甚至是开绿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乱建、违建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一些水电投资方,要么打着法律的球,要么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政府以及水电建设方、投资方的观念不端正,履行责任不自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3]的原则,要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社会的失责,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损害。

2.2提高效率,建设科学的水电工程

“合理可行型”工程规划 在水电工程的设计阶段,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测绘、地质、水利水电等专业部门,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合理规划设施结构布局,把工程建设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工程的设计要科学可行,还要做到不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比如水电站横断大江大河时,设计洄游鱼类安全过坝通道不影响其繁殖。

“环境友好型”工程施工 水电建设是大型而且相对长期的工程,在施工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尽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得随意占用耕地、林地,对可能影响到动物或者珍稀植物进行就地保护或者迁移。在水电站建设期间,大量建筑材料需要运输,材料的原产地和堆放地都会对陆地生物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受影响的陆地范围,并提供实物支付或等价替换的保护措施[4]。工程竣工后,应进行环保验收,验收通过后才能投入正式使用。

“生态协调型”工程运转 水电工程必须要与生态环境长期协调共存,制定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才能使水电开发取得的效益最大化。水电站的运行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合理调节流量,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和生物生存情况,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此外,水电开发还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瑞典和欧盟的“绿色水电”认证制度,美国的“低影响水坝”评估,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

3结语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规模开发修建,正是社会对能源的强大急切的需求造成的。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溯之根本,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水电工程的负担也就相应减小,由此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会减轻。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只有高度重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电事业才能健康、高效的发展,才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麻泽龙,谭小琴,周伟,等.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06(1) :24-28.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3

破坏江河周边地质状况,引发地质灾害水利工程建设的选址,必须是江河河水落差大的地段,这一地段周边山崖多、植被少,原本就有较多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特征,再加上水利工程建设对周边植被和土地的破坏,山体的自我稳固能力就会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对气候的改变,周边的降水量日益增多,洪涝灾害增多,自然就会增多相应的地质灾害。

威胁动植物的生存首先,威胁河底动植物的生存。一方面,工程建造过程中,对江河底部的改造会直接造成一部分动植物死亡;另一方面,随着河流自身的水质、水温和流动状况发生变化,河底原有的动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水源发生了变化,无法及时适应,最终死亡。其次,威胁周边动植物的生存。一方面,水面上升,造成周边植物被淹没,无法接受到相应的光照,而根部长期浸泡,无法生存;另一方面,水面上升扩大,淹没周边土壤,改变土壤属性,致使植物生存的土壤盐渍化,无法生存。随着植物的死亡,许多依靠植物生存的动物也将会渐渐死亡或者迁徙,从而引发肉食动物的死亡和迁徙。这些改变将会改变周边所有已经形成的生物链,破坏原有的自然规律。此外,随着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增多,动植物的生存受到更多的威胁,自然会出现更多的死亡和迁徙。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法律的规定和制约,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自然环境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宪法》中的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例,要进一步针对相关的生态环境因素,比如:土壤、水的破坏和相关污染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并严格执行。比如:针对引发水污染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按照国际规定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指数,对周边工厂进行严格要求和定期审核,颁发排污许可证,重点污染企业要求“持证排污”,对于不合格的给予高额罚款或者依法关闭。

增加社会监督力度中国经济属于制造型经济,制造工厂多。不管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法律上再严格,惩罚力度再大,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这就需要社会集中力量来支持政府,加大对相关工厂的监督力度,将不合格的企业及时报告公开。首先,政府要建立全民参与的监督系统,比如:可以通话匿名举报、电话、网络等;其次,要给予全民监督的权利,并对相关权利给予保护;再次,要促使工厂废物等排放的信息公开化,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公开,让大家有参与监督的基础;最后,可以专门建立社会监管团体,让他们参与监督管理,与人民连成一体,与政府连成一线。

加大水源保护和治理通过排污标准的制定和相关的法律监管、社会监督,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力度,这也就已经对水资源有了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针对水的流动性降低的状况,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加大对江河水的运动频率,比如:可以在水底设置搅动机,提高水运动频率。此外,针对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交换力度小,可以加大对水底的氧气输送,比如:可以通过增加水运动,也可以引入外界空气直接注入。通过以上的相关措施,既促进了水循环,也增加了水中氧气,最终,江河水的温度自然也会趋于稳定。最后,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厂,并对污染定期检测,对已经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系统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树木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局部气候,固定土壤,减少地质灾害;此外,通过植树造林,也可以降低周围的气温,减少吸收热量的面积,帮助改善周边的水源,改善土壤。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可以为动物生存提供食粮。通过植树造林就可以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提供基本保障。但是,植树造林不是简单的种植树木,在周边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是需要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造林和育林的。三峡水利工程在造林方面取得的成就就比较明显,种植的植物存活率达到了98%,其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所采用的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种植育林技术是可以被广泛借鉴的。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在江河两岸多种植适合在当地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生存的树木,最终达到改善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

建立监测预防系统,减少灾害的破坏力度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都是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不可以消除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我们可以通过系列措施来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系统环境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仪器加强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通过卫星建立灾害预报系统,对自然灾害进行随时的跟踪和预报,争取能够在灾害发生之前,预计到灾害的发生和未来造成的破坏力度;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灾害对应系统,设立专门的灾害对应小队,在灾害达到之前,让人们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会带来的损害。

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革命,随着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因为无法及时适应这样的急剧变化,许多动植物便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对于这样的动植物,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性迁徙措施,对珍稀物种百分之百迁移,对其他物种,按比例进行迁徙,将它们迁移到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下,进行培植和养育;其次,我们可以针对已经改变的生态系统,重新安排新的并且适合在这样的系统中生存的动植物进入这里,重新确定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的目的和效果。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前,我们就必须要采取行动,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对当地的动植物物种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哪些动植物是无法适应的,哪些动植物是可以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物种是珍稀物种,还要确定迁徙的动植物要在什么样的季节迁徙,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生存。这些都必须要在之前就研究好、确定好、并迁移好。而对于那些要搬迁到这里的物种,也要分析研究,但是具体的迁移种植都必须要在工程建设完毕以后才进行。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4

1 引言

城市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及实施,城市作为国家文化、经济、政治活动中心,人口突增,环境污染问题极其严重。为了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必须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然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美化、绿化工作的建设。但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升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随之显现。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工作势在必行。

2 城市环境污染危害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程度加深。例如,工业厂房排出污染环境的废水、废气;在建建筑及设施的不断增加使环境中浮尘、灰尘含量增加,同时施工现场噪音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噪声污染;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与汽车种类的增多使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类型逐渐向机动车尾气混合煤烟污染趋势发展。总之,城市环境受到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多重威胁。

2.1 空气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能源消耗总量与速度也不断攀升。能源的消耗使得空气污染指数一路飙升。相关研究实验证明,空气污染浓度与城市人口发病死亡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空气中含污染物浓度越高,越容易引发城市人口呼吸系统疾病、心肺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系列急性、慢性疾病,最终引起死亡。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空气污染导致全球总人口寿命减少460万年,我国每年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率高达17.8万人,全世界有大概8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系列危害中。同时,煤气能源消耗污染,工业建筑浮尘废气、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使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272个城市进行的空气污染检定中排名前十。经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实验表明,当空气中尘埃及颗粒物升高10%,全球总死亡率增加4%,全球心肺疾病死亡率危险性增加6%,全球癌症死亡率危险性增加8%。同时,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过高引起的空气污染是导致胎儿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胎儿和孕妇都有极大的伤害。因此,由空气污染导致的投诉率直线上升,仅一个城市8个月的投诉量就有9000多件,是各类投诉案件比例的63%。由此可见,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其造成的损失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有效改善空气污染状况并提高空气质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城市居民关注的重点。

2.2 噪声污染

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及高架桥梁、道路交通造成的噪音污染严重;机场、铁轨等交通运输要道以及城建施工现场噪音分贝过大,已对施工现场附近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环境十分活跃,饭店、酒店、商店及娱乐场所等服务业抽油烟机、音响、排风、空调制造的噪音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的休息和生活。

2.3 水资源污染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因此,工业超标排放废水及污水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进入水体,给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了污染及危害。据调查,生活水污染在水资源污染中所占比率高达51%,全国90%的城市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我国大约一半城市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60%~70%的总缺水量是因为水资源污染导致的。水污染对我国居民健康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不仅影响人体机能同时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从而使水污染问题进入恶性循环的漩涡之中。

为了使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积极的解决与改善,就必须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使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作用及重要性得以发挥。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对于提高人们生活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保证人们身心健康、加快城市化建设、改善环境污染等现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必要性日益突显。

3 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社会

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作用性包括美化环境、改善人们身体状况、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并保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这些都是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社会必要性。

3.1 对美化环境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对环境的美化及保证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必要性在于城市品位及美化度得到提升,城市环境随之得到改善,这对于提升环境舒适度有着一定的作用。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合理规划及布局,合理、科学地种植花草树木,不但有明显的生态保护效果同时可提升城市美感。城市园林绿化带给人以轻松、悠然之感,使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能够在城市绿化地带散步、养生,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客观基础。

3.2 对改善人类身体状况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学习工作压力倍增。在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很少有放松休息的机会。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发展及建设,使空气质量得到提升,使城市美化程度得到提升。这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精神紧张及视觉疲劳,使人们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满眼绿意对神经紧张的放松及缓解。优美的城市环境与新鲜的空气对放松身心、消除疲劳有着一定的效果,对于改善恶心呕吐、烦躁、情绪化、高血压及心脏病也有着明显的效果。

3.3 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发展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得以实施及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又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得人口剧增,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便成为城市化发展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证人们身心健康,不仅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有着一定的意义,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发展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势在必行。

3.4 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工业水平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了水土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人类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健康受到威胁。城市园林绿化生态与环境保护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环境污染的现象,保证了人们生活环境质量,保证了人们身心健康。因此,城市 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必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4 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生态

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提供氧气、降低噪音及水土保护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4.1 对改善气候的重要性

由于树木根部99.8%的水分被蒸发而其余0.02%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森林空气湿度高于城市空气湿度38%,公园空气湿度高于城市空气湿度27%,城市绿化带空气湿度要高于非绿化带10%~20%。因此城市绿化带能够消耗部分太阳辐射热能,使太阳热能被蒸散,从而在降低夏季炎热温度的同时有效缩减持续高温时间。同时,城市园林绿化能够在炎热的夏季阻挡太阳辐射及墙体、地面的反射热,绿化带要比非绿化带的问题低37%,绿化带地面温度比非绿化带低6~7℃,比柏油马路低8~20℃,有效降低了城市热度。

4.2 对净化空气的重要性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在人类呼吸空气时,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人们身体上的不适。例如当二氧化碳含量为0.05%时对人们顺畅呼吸会造成一定影响,当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0.2%时,会引起心慌、耳鸣、高血压等症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提高空气质量、净化空气、提供氧气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多的同时氧气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新鲜氧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释放氧气的目的。同时,由于一些绿叶植物具有较强吸附性,因此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进行吸附,对于降低辐射、降低热度、降低粉尘灰尘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且,城市绿化带能够阻挡风力,降低风速、沉降并阻碍污染物

的流动,对于改善坏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城市绿化工作要做到每人10m2树林或25m2草坪的面积才能起到净化空气质量的作用。

4.3 对防尘污染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能有效针对空气中的灰尘、浮尘、尘埃及颗粒物起到阻挡作用。同时城市园林绿化还能对空气中的尘埃进行过滤及吸附,以阻止空气中的异物进入人体肺部,导致气管炎、肺病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产生。由于树木及草坪能有效阻挡并过滤、吸附空气中粉尘从而降低尘埃污染,因此扩建城市绿化面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4.4 对降低噪音污染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由于噪音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人类寿命,因此,噪音已不再是单纯的扰民行为,而因其具有强烈的破坏力被列为社会公害。相关资料记载,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植物吸收。因植物的枝、叶柔软轻飘,能够吸收声波,因此浓密而大面积的城市绿化带能够有效降低噪音、阻隔噪音。

4.5 对保护水土的重要性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危害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及质量。绿地地表覆盖层及地下树根层、地下草根层浓密,固土作用和储存水分作用良好,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及发展对于防止水土流失造成的一系列环境危害起到了保护性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再次突显。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也逐步发展。城市发展及建设离不开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建设及发展。因此,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发展进程,使城市园林绿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从而使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日趋重要。城市园林绿化不但对保护生态与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城市的发展及品位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对于现代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5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吐曼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6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吐曼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7

大渡河是岷江水系最大的一级支流,大渡河(泸定段)干流北从冷竹关入境,南至雨洒河出境,纵贯全县烹坝、泸桥、冷碛等9个乡镇,两岸有冷竹关沟、蚂蜂沟、磨西河、雨洒河等48条支流,流水为82公里,落差332.1米。大渡河两岸谷坡陡峭,谷宽300——800米,水流湍急,险滩密布,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洪积扇或冲积扇,扇面上多已开垦成为农田。大渡河均为石质床,河床平均比降3.2%—4.1%水能理论蕴藏量高达174万千瓦,具有巨大开发价值。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发电等多重功能。

一、大渡河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大渡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大渡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大渡河(泸定段)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泸定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甘孜州乃至四川省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泸定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泸定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大渡河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泸定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大渡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泸定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大渡河,在泸定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泸定的“母亲河”,是甘孜州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泸定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渡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泸定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所以,大渡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农业灌溉、发电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大渡河工农业用水及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因此大渡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大渡河改造完成后,泸定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大渡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泸定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大渡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耕地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三、对策和措施

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要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5、在大渡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6、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7、积极争取外流域调水,增加资源总量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姜翠玲,严以新.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8

[论文关键词]吐曼河生态环境保护 [论文摘要]吐曼河是喀什典型的泉水河,是喀什市唯一一条蜿蜒穿城而过的河流,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进一步做好吐曼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吐曼河维吾尔语意译为“雾河”。地处东经75°30′—76°15′,北纬39°25′-39°36′之间。是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噶尔水系克孜河北边支流之一。发源于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是一条典型的泉水河,河源在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沿河经过疏附县、喀什市,河流末端汇集在红旗水库,全长77.6km,集水面积48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6×108m3,流量常年稳定在3~5m3/s,控制灌溉面积23万亩。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9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系统复杂,有不同演替时期的多种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冰川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这些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相互镶嵌组合,形成了适宜多种动植物、昆虫栖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基础。在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系统内生物成分复杂、物种丰富、种群数量庞大。

(二)生物物种多样

祁连山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95科451属1311种,约占全国植物种数的4.8%。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63科286种。保护区已采集命名的昆虫有16目175科1609种,目数占世界昆虫33目的48.5%,占甘肃森林昆虫23目的69.6%。

(三)珍稀、濒危物种多样

祁连山保护区有雪豹、藏野驴、斑尾榛鸡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鸟类8种、兽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鸟类26种、兽类13种),濒危鸟类占全国濒危鸟类的17.49%,兽类占全国濒危兽类的19.14%。甘肃省保护动物6种(鸟类2种、兽类4种),甘肃省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24种。保护区内保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半日花、星叶草、绵刺4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桃儿七、瓣鳞花、黄芪、蒙古扁桃4种。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兰科植物12属16种。

二、生物多样性在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依托

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联系的间接使用价值,占其总价值的约95%,这一部分价值也正是生态旅游存在并大行其道的资源基础[3]。生物多样性是祁连山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和依托。如果丧失了生物多样性,就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保护区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二)生物多样性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形成的生物及其生境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为游客提供了最为原始、最为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让游客在感受大自然神奇奥妙的过程中得到了放松和休憩,促进了身心健康,满足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

(三)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生态旅游经营者收益

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为经营者带来的不仅仅是门票收入,野生菌类和野菜为游客提供了别具风味的美食,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在满足游客观赏需求的同时,还为人类提供了名贵的补品和药材,为生态旅游经营者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四)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以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为欣赏对象,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生态良好,物种多样,环境优美的休憩场所。生物多样性既是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又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果失去了生物多样性,就丧失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境遭到破坏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活动,以及大量游客的活动干扰,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景区内游客活动频繁的地区已经没有野生动物栖息。

(二)植被遭到破坏

由于游客的过度踩踏,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的植被遭到破坏,调查发现,保护区金露梅、紫花针茅、疏花针茅等主要低矮植被的高度和覆盖率都低于景区外草原,保护区景区内植被覆盖率比景区外平均低26%。

(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内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减少,景区开发之前活动在景区及周围的马麝、马鹿、盘羊、岩羊、棕熊等野生动物,目前在景区及周边5千米范围内已找不到活动踪迹,血雉、兰马鸡、雉鹑、斑尾榛鸡、草兔、中华鼢鼠等野生动物在景区的数量下降了68.4%。

(四)生物遗传资源流失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保护区部分物种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导致生物遗传资源流失。景区内的山丹花因游客过度采摘,分布面积锐减91%,植株数量锐减87%。

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一)加强游客管理

及时加强对游客的管理,规范游客的行为,尽可能减少游客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二)严控旅游设施建设

加大旅游设施审批监管力度,旅游设施建设必须遵照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严格审批,坚决杜绝随意建设旅游设施,破坏景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境的现象。

(三)严格执法

严格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甘肃祁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对破坏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10

保护区分区管理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发挥保护区的多重功能,科学的分区管理是协调自然保护区内各个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是其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按照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合理划分保护区为3个功能区:核心区是绝对严格保护的封,实验区可以理解为是保护性的经营区,缓冲区介于核心区和实验区之间的缓冲地带,是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过度区域[2]。保护区分级管理的作用在于明确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职责、管理范围、投入机制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措施,从而达到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3]。 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一样,自然保护区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解决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申请进行功能区调整,这说明自然保护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原来的功能分区已经无法协调各种矛盾、无法满足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4]。因此,为继续拓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空间,着眼于保护区建设的长远需要,解决原功能分区的历史局限性和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但是为避免盲目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造成的种种恶果,应采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开展保护区的功能区调整。 本文以“保护优先”为根本出发点,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在保证保护区的性质、主要保护对象、范围和面积不发生改变,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综合考虑保护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目标适应性分析方法进行功能区调整。 1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总体技术路线 1.1总体思路 依据部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相关规定,结合保护区所涉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本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的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使保护区的性质和主要保护对象不发生任何改变,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在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前提下,仅将一些保护对象不复存在、保护价值不高且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划为实验区,将一些保护对象集中、生境保存尚完好的区域划补为核心区或缓冲区,适度扩大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及比例,使其更加符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区划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维护那些仍处于天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和面积适宜性,以及重点保护对象的生存力。并进一步缓解社区矛盾,满足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求,以促进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效果的进一步改善。 1.2主要的技术方法和逻辑流程 1.2.1主要的技术方法 理论上以生态学相关模型、景观生态学和理论地理学为基础,方法上可以基于ArcGis9.x空间分析技术及生物地理属性加权分析技术,对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生态格局特征与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如下。 (1)背景分析:分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背景以及与区域中干扰背景的空间关系,区域中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特点及其对保护区可能的影响,以及自然和人为扰动的特点和规律。 (2)总体布局分析: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分析目前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级别,合理确定保护区功能定位并为一个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的自然保护区布局模式奠定基础。 (3)构建部级自然保护区地理空间数据库:根据自然保护区需求分析,其功能区划分涉及多方面的数据,由以下几大类数据组成:现状类数据、地形地貌信息数据、植被信息数据、土地权属及利用信息数据、珍稀濒危动植物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游憩资源数据、保护区社区信息数据以及保护区日常管理数据等。在GIS平台下,应用Geodatabase对所收集的空间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同时根据GIS数据库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字段属性设计和数据编码设计,构建自然保护区地理空间数据库。 (4)关键地段识别:对自然保护区中具有关键生态作用或生态价值的景观地段予以判断和识别,如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生境类型或单元、生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裂点、对人为干扰很敏感而对景观稳定性又影响较大的单元以及那些对于景观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段等进行识别,作为对自然保护区规划和景观资源利用的依据。 (5)生态属性分析:依据现时景观格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保护区所保护物种特点(如:不同的生境,不同的迁徙、活动路径,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缀块之间生态功能和作用等)在空间分析技术和地学、生态学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自然保护区保护与规划的实践。 (6)保护区的资源限制性利用格局分析:根据保护区范围内自然、人文资源的分布,社区的分布情况,同时应根据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及限制性来决定,而后者是与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对于已经开展了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对其的利用已超越第一产业发展阶段,旅游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大,保护区与旅游及社区发展的冲突较为明显,区划时应综合考虑。 1.2.2逻辑流程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生物属性数据,将生态学模型、地理表面模型相结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保护区格局基于生态属性特征和生态过程特征的关键地段识别技术的探索和保护区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依托资源的格局优化策略。具体如下:#p#分页标题#e# (1)通过保护区生物属性和生态关键地段识别,以及关键地段和非关键地段边界性质和内涵的界定,确定保护区限制开发内容和可开发利用资源。 (2)保护区作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相互作用的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类型,保持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通过功能区划结果适宜性评价确定保护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与人类需要之间功能和结构的适宜性。 (3)基于功能区调整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结合保护区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经济社会状况,进行保护区功能分区资源利用模式的格局和优化调整。 2生态关键地段识别 生态关键地段实质上指对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地段,既包括生态高度敏感区(如珍稀物种生境和栖息地,物种多样性中心等),也包括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地区,区域生态关键地段应是这两方面的综合。因此,对自然保护区而言,生态关键地段有三层含义:一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指受保护物种生境和栖息地的空间位置,二是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的角度,指的是地理、地貌、地形和位置上对物种迁徙和生活具有关键意义的地段。三是从生态过程层面,以DEM和自然环境因子为主要数据源,包括垂直方向上核心生境关键地段;在水平方向上,以景观加权复合因子分析为主的影响水平生态过程的关键地段。对自然保护区关键地段的识别和提取也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 2.1优先保护生态系统评价 选择保护区优先保护生态系统时应具备:是优势生态系统类型、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类型,能反映地区的非地带性气候地理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及具有特殊生境的生态系统类型。 2.2资源保护综合评价 2.2.1生境敏感性评价 评价生境敏感性,主要根据生境物种的稀有性和濒危程度,即对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稀有性和濒危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各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及经济动植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及生境状况,注重了解主要的野生动物的生境、活动范围和通道。 2.2.2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评价 采用马克平等的生物多样性重要性测度指标[5,6],评价中选择能够测度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围绕这两个特性,构造了多样性指数来描述和研究生物多样性重要性指标。 2.2.3生境自然性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生境自然性保持的原始状态进行评价。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性分为以下四个等级:Ⅰ未受到人为干扰(自然状态);Ⅱ受到轻微人为干扰(近自然状态);Ⅲ受到剧烈人为干扰(退化状态);Ⅳ完全人工化(极度退化状态),利用该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 2.2.4威胁因子及影响因素评价 威胁因子包括水利及道路工程建设,旅游发展,人口增长,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区域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来自社区的威胁(如偷猎、盗伐、过度采集非木材林产品、人口增加加剧了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等)及旅游活动等威胁因素进行评价。 3资源限制性利用格局分析 要分析保护区内的各种景观资源,包括自然地理景观、社会人文景观及生态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现实和潜在价值,确定其旅游开发前景及生产生活的用材需求,确定区域的旅游开发区域及一定数量的薪柴用材或造林区。由于旅游对保护区的资源依赖,旅游对保护区内的景观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利用,对砂岩峰林、峰丛、森林的利用程度最大,进行功能区划时,不仅应考虑景区目前的发展状况、顾及旅游业将来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不能破坏对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造成大的影响。考虑到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景区建设的既成事实,也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有限和一定程度上的对保护区的有益之处,因此,在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下,应基本维持已开展旅游区域原范围不变。但对于已开展景区周围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的保护对象时,要果断采取措施限制这些区域的进一步扩张,应进行局部调整,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区区划为缓冲区乃至核心区,以有效控制景区发展带来的影响。还要分析保护区和周边地带的人口、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等社会经济系统状况。另外,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重大工程的建设如水电站的建设和公路的修建等的影响范围对保护区功能区划也非常重要。同时,功能区调整要特别重视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同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间存在诸多矛盾的地区,这些地区因与保护区关系密切,对保护区的资源为直接依赖关系,与保护区的矛盾冲突多,对保护区的管护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这些区域需通过系统科学地分析论证其资源依赖程度,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发展需求,使保护区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最后,根据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限制性利用格局进行判别。 4多目标适应性分析及结果判别 4.1多目标适应性分析 在生态属性因子评价与限制性利用机会评价基础上,将资源保护对象分布、资源重要性及敏感度的评价、传统社区产业结构及资源利用方式、景观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等数据进行叠加;同时结合道路和村落等对保护对象的潜在影响、威胁因子及展示要求进行加权,在图上划出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根据保护功能赋予不同的功能区特征,最后进行多目标适应性叠加分析[7]。 综合分析自然保护区资源有效管理目标、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缓解社区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目标等,最终确定出自然保护区中具有关键生态作用及具有较高的资源限制性利用机会的地段,并以此作为功能区调整的最主要的科学依据。在上述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再按适宜性高低划分出各地块的功能类别和功能等级,绘制保护区功能综合分析评价图;再按照不断充实和强化保护区整体功能的原则,依据各地块功能现状和潜在建设方向,本着主导功能突出,功能区相对连片,功能区面积适应建设需要的原则,进行保护区功能区调整。#p#分页标题#e# 对此分析结果合理选择分区类型,在空间上明确界定各类分区的用地范围,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整合各类分区目标,从空间上落实管理政策,实施恰当的建设强度和管理制度,并针对分区制定相应的人类活动控制及人工设施建设控制的管理政策。 4.2多目标适应性分析结果的判别 由于保护价值分析的复杂性及区划方案形成后影响的深远,单凭多目标适应性分析进行区划设计是不够严密的,功能区调整方案还遵循保护优先原则、连续性和完整性原则、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管护便利性等准则考量,对多目标适应性分析的初步结果进行进一步判别,判别准则将多目标适应性分析中无法定量化的指标进一步考虑进来,使最终形成的功能分区结果更趋合理。以期对初步多目标适应性分析单元作详尽的核查,优化初步功能区调整结果。特别对某些难以制定指标量化的功能区划影响因素,在确定区划结果前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予以考虑,以确保其区划结果的合理性和具体管理实践的可行性。 5功能区调整前后主要保护对象变化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功能区划分既要突出保护对象和保护管理目的,重点考虑保护对象生存繁衍的需要,防止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干扰;又要考虑周边社区及保护区自身发展需要,有利于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8]。因此,功能区调整在确保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不影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社区分布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对自然保护区局部矛盾冲突激烈的区域进行调整,在缓解社区经济发展与保护区建设的矛盾冲突的同时,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预留空间,达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11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高扬生态文明旗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求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监管,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标准、监测评估预警、监督执法和督察问责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持续加大重点区域、流域和海域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与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相匹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体系,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建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完善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

(一)构建完善生态监测网络

加快构建和完善陆海统筹、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的全国生态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和重要水体。生态监测网络要根据地理单元特征和生态保护监管需求建设,通过推动部门监测站点资源共享、推进环境监测站点向生态环境监测综合站点改造升级、补充设置新的生态监测站点和生态监测样地(带)等方式实现。积极探索开展水生态、土壤生态监测及相关生态脆弱区地下水位监测,不断加大内陆水域、海洋生态监测力度。

(二)加快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评估体系

开展全国生态状况、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五大评估,建立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多层次评估体系,全面掌握全国和区域生态状况变化及趋势。全国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每五年开展一次;选择的每个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完成时限原则上为一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每年开展一次;部级自然公园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评估每年开展一次,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评估每半年完成一次,地方可根据实际开展地方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评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估每年完成一次。

适时开展海洋污染基线与生态本底调查评估,进一步拓展重点流域、海域和重要水体水生生物调查评估,实施重点流域、海岸带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强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

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评估。制定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定期评估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及海域海岛生态修复等工作成效的评估。

构建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加快制定覆盖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区域以及贯穿问题识别、方案制定、过程管控、成效评估等重要监管环节的生态修复标准,加快制定生态修复评估指南。

三、切实加强生态保护重点领域监管

(一)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办法和监管指标体系。制定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调查、监测、评估和考核等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和完善地方法规,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立法积累经验。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本底调查,核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水平。加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功能、性质和管理实施情况的监控,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

(二)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

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配合有关部门推动自然保护地立法。实行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出台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办法,加强自然保护地设立、晋(降)级、调整、整合和退出的监管,定期公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强化对各类部级自然保护地和重点区域自然保护地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台账,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督促重点问题依法查处到位、彻底整改到位。开展常态化监控,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

(三)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推动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监管立法,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转基因生物自然生态风险评价、检测监测和安全控制技术体系,提升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管能力。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年度工作调度机制,明确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工作合力,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聚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涉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就典型生态系统、重点物种、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开展调查、观测和评估。每年完成一次重要水体水生生物调查。探索建设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等试点。

四、加强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

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将生态保护工作开展、责任落实等情况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突出的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不断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完善生态监督执法制度,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实施。完善各领域监管制度措施,依法依规开展生态保护监管。

通过非现场监管、大数据监管、无人机监管等应用技术,强化对破坏湿地、林地、草地、自然岸线和近岸海域等的开矿、修路、筑坝、建设、围填海、采砂和炸礁行为进行监督。强化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岸线保护修复和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的监督。坚决杜绝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强化生态保护综合执法与相关执法队伍的协同联动,形成执法合力,重点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流域水生态保护执法。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地内开矿、筑坝、修路、建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及时将生态破坏问题线索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办理其他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一)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有机融入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强化示范建设在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强化示范建设的载体平台作用,推动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监管目标任务。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工作,深化提升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动“五位一体”为重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探索转化路径模式;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强化在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城市示范作用;生态省和美丽中国样本建设,要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推进,不断提档升级。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严格示范建设监督管理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管理规范。严格示范建设准入,不断提升示范建设质量。加大对试点地区监管力度,每三年评估试点建设成效。对于组织工作开展不力的、建设成效下降的、发生重特大生态环境事件的地区,给予警告或撤销称号处理。各地要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示范建设管理体系,完善建设、申报、监督全过程监管制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

(三)强化示范建设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编制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指导各地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系统总结典型案例,提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路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六、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统筹领导,推动将生态保护监管关键指标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明确具体任务并组织实施。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的部门联动协作,推动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协同增效。

(二)提升监管能力

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整合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重要水体水生生物调查平台,建立生态破坏问题定期会商制度。推动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

(三)强化资金保障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12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情况也逐渐恶化。2013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提出“生态保护红线”。随后在2017年颁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并出台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发展至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项重要部级工作任务。自然保护地建设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实现了区域生态安全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然而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而基于生态保护红线,探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对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理论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于维护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可分为3类,分别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后来,这一概念被进一步细分为具有多样化功能的生态区域,包括重要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海岸生态稳定等,以及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现阶段,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主要遵循4大原则,分别为整体性、科学性、动态性和协调性。其目标是构建国家安全格局,确保红线布局合理,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衔接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乡发展布局等,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保护能力与生态系统完整性。

2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现状与问题

2.1自然保护地管理现状。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以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和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体系。具体而言,自然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以及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自然公园主要用于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国家公园主要用于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1956年第1个自然保护区建立至今,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1.2万处,所占国土面积超过18%,包括世界自然遗产、部级自然保护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等。这些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良好,能够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文化及社会价值较高。由于保护区类型较为多样,所以保护性质、要求与级别也存在一定差异。参照iucn保护地管理体系,按照各保护地划定部门的标准与定义,将保护地管理分为严格保护型、保护为主型和保护开发并重型3类。具体而言,严格保护型管理方式主要用于区域生态较为脆弱、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弱,且具有极其重要生态功能及价值的保护地。管理时要确保区域内部原生境保留完好,生态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不减少,区域性质无改变、面积不缩小。保护为主型管理方式主要用于具有一定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且生态功能及价值非常重要的保护地。管理时以保护为主,在保证区域内部生态系统功能不退化、面积不缩减、生物多样性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科学研究、文化游览等活动。保护开发并重型管理方式主要用于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及价值的保护地。管理时可开展娱乐、观光、休闲、文化教育和生态保护宣传等可持续活动。2.2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管理问题。2.2.1运行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明确规定,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地政府部门开展。然而,现状却是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业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部门间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仍存在权利不明、职责不清问题。并且,部分自然保护区由于发展缓慢,对当地经济贡献较少,政府部门便放松了对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使得保护区发展更加缓慢,自然环境保护也不到位。2.2.2综合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经过充分的科学研究,明确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教育等是管理的主要目标,刑侦管理只是其重要管理手段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范,相关管理体系也不完整,致使自然保护地的年度计划制定难以真正落实。除此以外,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区还存在各自为政现象,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联系,无法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这进一步使得上、下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产生脱节,自然保护区呈现出典型散漫型管理状态,环境保护质量总体不高。2.2.3缺乏充足管理资金投入。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状况做了研究分析,并指出全国自然保护区需资金为40~220亿元。虽然这个数字比较庞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资金投入的确比较困难,但这一投入与治理后的生态环境相比,与生态恶化造成的损失相比却微不足道。然而目前,由于相关部门保护意识不强,我国多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资金投入严重短缺,部分保护区存在有名无实现象。

3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构建

3.1明确保护地功能定位,制定分类划定标准。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为了守护自然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因此,在构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最初,要明确保护地功能定位,制定分类划定标准。具体而言,需要将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以及其它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与内在规律,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进行依次划分。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自然保护地分类划定标准,对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综合评价,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沙漠公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等。并按照保护区域的自然属性、生态价值和管理目标,进行梳理调整和归类,形成不同类型对应的管理标准,切实提高保华地管理水平。3.2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建立多维一体监管系统。基于“基础-现状-变化”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业务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状况监测与成效评估,以此为基础核算出生态保护状况,进而对应调整生态保护管理制度;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及时获取野外固定台站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的观测数据,集成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统计数据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大数据”,为各地区政府和单位共同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动态监管提供前提条件;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建设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综合监测网络平台,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预警能力,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保证生态保护地管理的高效开展。3.3严格执法监督,加强保护地生态环境考核。我国应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办法,建立统一执法机制,并加大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加强保护地生态环境考核。自然保护地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绿盾”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及时处理违规问题。同时,对于违反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规定,造成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损害的单位和责任人,应该严肃追责,强化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的主体责任。此外,应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强化保护地生态环境评估考核。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管理的科学评估,及时掌握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和保护成效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保护行动。

参考文献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篇13

一、苏南县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践成果

1.大面积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十一五”开始,苏南县市启动生态功能保护区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走出一条由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以来,按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抓紧修订完善生态红线保护区域规划,根据各自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实施分级管控,将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区、水源涵养区、风景名胜区等核心区域设置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一切不符合保护政策的开发建设活动,保护区域比例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比如,宜兴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724.9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31%,占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的54.62%,保护比例高于全省平均值14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第二;昆山生态功能保护区达13个,总面积189.9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0.4%。以守住“生态红线”守住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切实保障了城市的基本生态安全,有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防止城市建设的无序扩张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2.大幅度提升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力度

过去,苏南各县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顶层设计,结果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大家开始痛定思痛,决心以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倒逼经济转型,腾出生态发展空间,从上至下多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抓好生态修复工程。围绕转型和科学发展要求,紧急治理污染源,关闭了一大批矿山宕口和中小型化工企业,给生态释放修复空间;二是落实生态规划建设。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生态布局,既考虑生态的承受能力,又考虑发展工业经济的需要,最大限度做到两者相得益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三是严格执行分级管控。对划定的一级、二级管控区域实行刚性约束,从严控制环保准入门槛,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一律禁止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进行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四是加大生态投资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不惜一切代价做好生态文章。近年来,宜兴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投入5600万元进行大规模林业建设,森林覆盖率达24%,超过江苏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被列为国家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体系重点地区和省濒危植物良种基地。

3.大力度提高公众参与环保意识

这些年,苏南县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在抓好硬件建设,治理生态环境上快投入、求实效的同时,更加注重抓好软件建设,在深入宣传教育上下气力、造氛围,取得很好的工作成效。各地充分利用政务网站、政府微博、电视、电台、报纸等平台载体,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法律、政策以及生态红线区域保护重要性,在全社会推行生态道德文化建设,倡导生态伦理、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努力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把生态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文化体系。依靠新媒体还提出许多响亮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保护口号。比如,宜兴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张家港喊响“把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的口号。通过宣传发动,引导公民参与生态保护行动,使生态保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二、苏南县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存在的问题

1.未处理好生态保护有限性与经济发展无限性关系

在现有政策环境下,生态区域保护作为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以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前提的,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在实践与规划编制中存在一定不足。过去苏南城市发展以经济增长和建设扩张为导向,偏重发展的需求,忽视生态的约束。现在虽然建立了许多不同名目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初步实现了由“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发展”的转变,但基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需求,生态保护力度还比较有限,仅强调重点区域的保护很难达到理想的保护目标,单纯保护重点区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背后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即使是各类现有的重点保护区,许多也面临被建设开发蚕食、分割和过度旅游带来的生态退化威胁。对已划定生态保护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面积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与生态争利现象随处可见。

2.未处理好生态承受有限性与人的需求无限性关系

苏南地区是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地区之一,拥有较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对将来发展空间的拓展尤为重要。但由于人的需求的无限扩张,再加上认知的偏差,导致人们经常性过度破坏生态环境,习惯于“忽视土地是一个生命系统,其生态服务价值远较资源利用更加基础和重要,结果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大量消失和破碎化,生态功能趋于弱化”。人的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创伤已超出其本身的自然承受力,一旦这些区域环境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甚至不可逆转。轰动全国的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虽过去多年,但至今仍未从根本上治理到位,严重影响了太湖周边地区的饮用水安全,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因此,必须站在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处理好人的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充分考虑生态承受力基础上,合理限制人的行为,让生态系统得到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3.未处理好政府管理有限性与公众参与无限性关系

目前,苏南县市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与建设规划主要依靠政府的持续推进。政府的管理职权和能力无限膨胀,在生态保护领域过分强势,而公众参与面比较狭窄,除少数环保志愿者外,很少有人主动融入生态保护过程,陷入了“大政府、小社会”格局。由于苏南各县市社区“自组织”发展不充分,导致公众主动关心和参与生态保护行动的人数不到当地总人口的5%。西方发达国家除了依赖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外,还重视社区“自组织”作用,公众参与率非常高。在英国与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有相当数量的志愿者与热心者,他们积极宣传,开展活动,为社区家园建设倾注热情与精力,是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生态领域必须弱化政府的职权范围,逐步放开和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态保护,公众不应成为既得利益的享受者和旁观者,应承担无限的社会责任,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最终形成政府、市场和公众“三足鼎立”的生态保护格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驾护航。

三、县域城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与建设的相关举措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与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有精心的制度设计安排,又需要有长远的配套改革措施,离不开宏观统筹全社会力量的参与,也离不开微观研究政策法规的出台,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协同推进,这项工作才能干出新成效。

1.搭建平台,构建大联防生态保护体系

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功能极其重要、生态环境极其敏感,是生态保护的最核心区域,必须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和力量参与到保护进程中来。一是要成立生态区域专业保护队伍。对生态系统状况良好的区域,要有专业队伍严格保护,继续维持区域的自然状况,防止人为活动对自然的干扰;对红线区域内存在的破坏生态系统的人为活动,应采取措施严格清理,消除生态风险。二是要构建县市合作共管联防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地区之分,应当摒弃地方观念,通过同一地区间多个城市的合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造福子孙后代,打破目前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分散局面。三是要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涉及农、林、水、土等生态系统管理多个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导,打破生态系统部门分割式管理、分块式管理方式,形成不同部门共同开展生态红线管理良好局面。四是要做好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生态红线划分仅仅是开展生态区域保护的第一步,必须加快“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天地一体的生态红线管理平台,建设国家和地方生态红线多层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红线统一监管和动态调整,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时掌握生态保护动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变处置力度”。

2.建章立制,完善生态保护政策法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对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尤其是具有特殊生态环境价值的特殊区域,比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必须根据宪法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迅速开展环境保护立法,建立统一管理和公众参与的法律调控机制,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保护。随着《江苏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暂行办法》在全国的率先出台,标志着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步入了实施阶段。各县市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生态敏感区和重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突出“谁保护、谁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导向,通过转移支付对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给予适当补偿,增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有效调动各地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性。同时,要完善生态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建设“绿色政府”,增强“绿色行政”能力,科学定位发展方向,把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真正纳入所在镇(园、街道)绩效考核评价范围,实施差别化考核政策,强调生态执政,确立“既要考核GDP,又要考核COD的环境优先发展理念,研究制定绿色GDP考核机制,将环境代价计入发展成本”。

3.调整布局,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生态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维护公众健康的“保障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必须想方设法守住这条不可逾越的底线。按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各地要及早谋划启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强一优二进三”产业结构加减法,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整顿优化工业发展项目,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劣质产能,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坚持以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为工作导向,处理好生态承受有限性与经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关系,引导产业布局由限制性区域向重点开发区集中,防止各类重点保护区出现生态退化威胁,避免发生经济与生态争利现象。要切实加大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力度,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用好生态资源,解决好生态红线区域内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真正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争取给生态文明建设留足最大空间,释放最大能量。

4.加快改革,探索建立合作管理模式

当前,各县市的生态区域保护工作主要是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在推进,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发挥着调节作用,采取的是一种行政化和市场化高度契合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会产生很多不足。比如,管理主体缺位、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分类管理、行政立法不完善、科研监测管理薄弱等。由于政府的管理职权和管理能力是有限的,在生态保护领域不能也不宜过分强势,市场调节天生就具有局限性,容易出现调节真空。我们应该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管理主体多元化进行理性思考,逐步探索走合作化管理道路,充分发挥社会“自组织”的作用。通过机制体制创新,鼓励、支持和引导当地行政村(社区)、民间组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环保志愿者等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到生态保护管理中来,激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践行生态法则,承担起保护环境的无限责任,积极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以推进保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

[2]俞孔坚,乔青,等.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北京市东三乡之“反规划”案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4-31.

[3]宋言奇.国外生态环境保护中社区“自组织”的发展态势[J].国外社会科学,2009(4):81-8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