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篇1

一、城郊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为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做全面系统的了解,我校课题组对本校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

1.虚荣妒忌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对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总是心存忌妒。这种心态在学习好的同学中表现尤为明显。

2.猜疑心理:表现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这类同学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尊自信等。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自己;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

3.对立心理:老师和同学、家长和子女处于敌对状态,表现在情绪上的反感和行为上的疏远。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自信,做事瞻前顾后,担心会失败;总是认为老师、家长和同学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自卑孤僻心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现阶段农村贫富差距增大,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5.厌学心理: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等现象、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6.贪图享受心理: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

7.盲目从众心理: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部分留守学生缺乏家长的引导、监督,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等。

二、城郊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城郊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经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

1.城市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在城郊结合部“半城半乡”特殊的地域里,绝大部分农民经济效益优先,对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虽然也“望子成龙”,但打骂教育还是占很大比例。另外,由于离城较近,一些网吧、电子游戏机室、黄色录像厅的存在也造成了文化环境的恶化,以致于影响了在这一环境中成长的城郊结合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2.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现在,很多农村家庭表现为“四多四无”: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缘教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教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教导;四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多,家长对孩子无力教导。这样,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是生活在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家庭”里,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和隔代教育。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现在教育如何改革,分数还是学生的命根、老师的名根、家长的福根、学校的荣根。因此,求高分是当代学生的主流,它使孩子们长期处在紧张气氛中,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4.学生自身认识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城郊结合部中学生上学早,年龄偏小,对自身的认识水平低,应对能力差,知识面狭窄,因而他们对父母离异、考试失败、被老师批评等挫折时常难以正确对待,同时缺乏社会支持,特别是中学生心理意志不成熟,一点小事都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城郊中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不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应随之变化;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共同携手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下面是我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对策: 转贴于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是不会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的,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要通过教师培训,提高在岗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地落实教育计划,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开辟多种途径,通过活动让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信心,培养意志力,增加耐挫力,学会交往。

3.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调整。

4.优化心理品质,改变评价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中学生更是如此。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用“放大镜”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表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人格。

篇2

2. 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形式主义的招牌,应付检查,敷衍了事。检查团来了就准备一节课来“作秀”,检查团一走,心理健康工作又被束之高阁。

3. 有的学校虽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认识,也愿意去做,但苦于师资力量不足,有心而无力。通过设立兼职教师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作用极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要。

4. 有的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设立了兼职教师,还聘请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或社会上心理咨询师来辅导。这种辅导在时间上是有限的,空间上是不确定的,同时也只是泛泛的集体性的。由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特殊性,因此他们的作用很有限,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5. 有的学校虽然拥有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但是受到学校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其模式和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潜力和资源仍需进一步挖掘。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一些教师观念上仍是“唯分论”。尽管也了解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唯分是举,陷入片面重视分数,而忽视心理问题的误区。

2. 由于心理学理论学习需要专业培训和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一些教师即使有兴趣但是苦于没有系统的专业指导,加之主观意志不足不能坚守,所以望“心”兴叹。

3. 一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时间更多地进行常规教学和班级管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靠着长期工作经验和教学感悟来进行,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更多地依靠教学实践经验,搬着石头过河,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实践。

4. 一些教师能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学习心理学理论,他们在行为上更关注的是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尽管每年双辽市进修学校都有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上的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的时间和场次极其有限,一旦面对工作中学生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就显得爱莫能助、束手无策。

各校兼职心理教师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紧张,就连兼职的心理教师也没有,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即使有的学校拥有兼职心理教师,而这些教师几乎都是半路出家,“兼而不专”,他们都同时承担本专业的课。这些教师自学心理知识,有的甚至经过自身努力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成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是捉襟见肘、困难重重。

所以在学校中,很多时候学生个体存在的个性心理问题被当作品德问题来“移位”解决,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障碍被忽视、被搁置,换来的是教师“学生越来越不好管”的无奈感叹。实际上,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进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说教误区。

这就出现了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要求一定数量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和社会服务,而另一方面却没有专业人才来满足需求,而双辽市教育部门能争取到足够的保证学校开课的必备学科教师都存在难度,更难以解决心理教师急需的问题。这就激化了心理教育迫切需求与心理专业师资匮乏之间的“瓶颈”矛盾,成为了目前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窘迫现状。

如何使双辽市心理健康教育从困境中走出去,发挥其生命力、更有实效呢?本人认为,在目前难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状况下,各学校除了常规教学管理、校规约束、开展德育等新途径,应采取如下做法来缓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尴尬。

三、改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对策

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形成强有力的动力保障体制。学校领导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当前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仅要设立兼职心理教师,而且要求将全校教师都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体系中。从主管德育的领导到各年级主任和组长,再到班主任和教师,形成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的心理教育链条。与教学管理体制相协调,每学期有年级和班级的心理教育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层层推进。

2. 转变教师观念,形成心理教育“外引内联”式的培训模式。由于没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所以组织教师培训非常重要。培训的形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引式,即聘请专家来校讲课和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其他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对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将心理学理论消化和吸收。二是内联式,即系统学习本校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一般存在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订立人手一册的心理健康教育丛书,制定学期读书计划,安排读书进度和读书作业。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讨论会,将工作中存在的学生问题和教师问题都在讨论中群策群力研究解决,以较快地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心育能力,解决教师身上的心理问题,而不至于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教师不仅做到助人,而且做到自助。

3. 科研引领心理教育发展,开辟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师的合作研究领域。为了持续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学校应走一条“科研心育”之路,与附近省市高校心理专业教师联合进行合作研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素材的一线教师,与具有较多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的高校教师在合作中彼此相生相长。学校教师会在这种合作研究中得到持续地指导帮助,深入地学习和实践,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4.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学校心理教育辐射功能。

(1)建立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直接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应选择适合的心理健康学生读本,由专兼职心理教师在各年级开课,有年度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结合学校学生年龄特点,系统讲解学习心理、适应环境方法、人际关系心理、抗挫知识、良好性格与情绪的培养、性知识教育、应考状态调节方法及升学择业教育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使他们更有自信心和创造力。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

(2)发挥班主任的德育主阵地作用,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加强班主任修养和心理品质,要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人格素养,班主任通过班会、晨会、班级活动等方式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成长。

(3)挖掘学科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拓宽心理教育空间。学科教师应抓住课本中显性或隐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组织教学、讲述新课、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对待特殊学生的某个环节或情景时,能有效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4)在学校教导、团委、政教等部门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心理素质。

(5)运用板报、橱窗、校报、壁画、广播等形式灵活机动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篇3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问题成因

通过心理健康座谈、问卷调查和课堂教学等实践活动,发现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学校、社会、家庭甚至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身心素质基础等内因的作用,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冷漠自私任性

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居高临下,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谅担当他人,不懂得感恩,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例如问卷调查中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情节,七年级有43%、九年级有35%的同学不会伤心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无动于衷。

2.厌学焦虑受挫能力差

现代中学生受父母望子成龙、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影响,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处在这种压力下,容易产生考试焦虑,厌学退学等心理,在学习上的受挫能力很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等。

3.孤独自卑孤僻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性格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以及衣着外貌、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等原因,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心,不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喜欢同比他各方面都优越的同学交往,心理压抑,性情古怪,行为异常,容易极端。

4.贪图享受敌对

现在的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舍不得子女受一点苦,生活习惯懒散,学习上有一点困难都不能克服,怕吃苦,注重外表。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无力面对。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表现在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等。诸多的问题,都会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容易导致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因此积极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寓教于乐

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心语信箱,有专职的心理教师。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和疏导心理困惑。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在全校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如角色扮演、想象、演讲等。

学校还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团会活动、课外实践及班级管理中。如通过“争当三好”、“每周之星”等活动,激励学生健康积极向上;通过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和才能。还可以通过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内容可以是人际交往的方法、学习心理、自信心培养、考前心理调适等,既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又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个别辅导

心理咨询教师要由心理辅导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一是口头咨询,即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接待学生直接面谈;二是书面咨询,设立“心语信箱”。根据咨询者的要求找他们面谈或以书面回答。三是电话咨询,开通心理咨询电话,通过在电话中倾听、对话,给学生以鼓励、安慰。四是网络咨询。让学生和家长通过网络和老师沟通,从而解决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困惑话题。五是团体咨询,在座谈、讨论会上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对于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健康咨询记录、心理测验材料都集中保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心理疾病。

3.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作,共同关注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来源于学校,也与家庭、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忽视家校合作的作用。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增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确保教育的一致性,与家长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行感恩教育。聘请有资质的心理医生来校辅导,或者请法治校长等上法制课等方式,开阔学生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校与社会的共同教育局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篇4

高一新生处于初中和高中的衔接阶段,他们的良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专门针对高中新生的研究较少,不能满足教育者们对高中新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了解,影响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的实施。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研究重点中学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人口变量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及管理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新生入学后的第二个月在湖北省重点中学的高一新生中抽取被试268人,去除效度量表得分≥7分者7人,得有效问卷261人,其中男生168人,女生93人;城镇家庭来源128人,农村家庭来源133人。

1.2 调查工具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该量表是我国周步成等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而成的标准化量表,用来测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量表。量表共有100道题目,含有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测查中学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问题,八因素标准分之和为学生的焦虑总分。每项答案只有“是”与“否”,选“是”的计1分,答“否”的为0分。

1.3 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主试按班集体向被试宣读指导语、注意事项,并进行例题示范,等被试明白后开始正式实测。本研究所得数据全部采用SSP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

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总量表焦虑总分以1-55分之间为正常,以64分为异常检出临界点,焦虑总分64分以上者为心理健康问题严重,需要制定特别的个人指导计划;量表的各因素得分以3分以下为优秀状态,以8分为异常检出临界点,8分以上者为异常焦虑,构成心理障碍,也需要制定特别的个人指导计划。

本次调查结果,从焦虑总分来看,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正常,平均得分30.87总体异常检出率为0.38%。但从分量表来看,高一新生在各因素上的状况各不相同,其中学习焦虑最为严重,平均得分为6.15,异常检出率为30.03%,其次较为严重的(平均得分在3以上,异常检出率大于3%)依次是过敏倾向(平均分5.07,异常检出率10.73%)、身体症状(平均分4.18,异常检出率7.66%)、自责倾向(平均分4.36,异常检出率6.51%)、对人焦虑(平均分3.87,异常检出率3.07%)。

2.2 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

***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下同)

从性别差异来看,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焦虑总分及恐怖倾向得分的差异极其显著,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学习焦虑、冲动倾向得分的差异较为显著,对人焦虑得分的差异显著,且女生均高于男生。孤独倾向与过敏倾向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2.3 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来源差异

从高一新生家庭来源来看,除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外城镇来源与农村来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得分差异较为显著,焦虑总及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差异显著,城镇来源高于农村来源。

3. 讨论

高一处于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学段的转折和过渡时期,面临着各种调整与适应,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有研究表明[1][2]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多于二、三年级学生。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焦虑总分的异常检出率较小,平均得分偏低,但各因素的异常检出率较大,学习焦虑最为严重,其次是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这与以往赵白帆等[3]在心理健康问题集中的因素上认为依次是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的的研究存在着矛盾,结合以往针对高中生有研究认为心理健康问题集中的因素[1]前两位依次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有研究认为[2]前三项依次是冲动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的矛盾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高中生和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的因素具有特殊性,即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提醒我们开展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先了解情况,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提高其实效性。

研究发现,高一新生中的女生在焦虑总分、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学习焦虑、冲动倾向等方面显著高于男生,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差异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支持了赵白帆等人的研究[3],都证实了高一男女新生的焦虑因素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解释为男女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特点,导致他们在面对高一这个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表现出适应差异,此外社会等外部环境对男女生的期望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在各因素上的焦虑水平。

关于不同家庭来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以往研究[2][4]普遍认为农村来源学生的学习焦虑等因子高于城市学生。而本研究却发现,不同家庭来源的高一新生除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外在各焦虑因子上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城镇来源高于农村来源。究其原因,可解释为农村来源新生在刚入高中这个起始阶段相对于城镇学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独立水平较高,焦虑水平较低,但随着以后学习推进,农村来源的学生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等的相对贫乏,而逐渐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吃力,此外高考对他们重要性的了解日益增强,从而导致他们的焦虑水平由低于城镇学生到高于城镇学生。

参考文献:

[1]沈杰,傅小悌,陈捷.浙江省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1):99-103.

篇5

一、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部分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由于身处偏僻、生活压力较大、争相进城等诸多原因,近年来农村教师的心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职业倦怠,心理疲劳,烦躁、忧郁、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有时甚至失控,行为偏差,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和职业压力感,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自制力差,职业适应性差。

2.部分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佳。我县作为贫困县区,绝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农村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滞后,面对升学的竞争、教师和家长的高期望值以及自身年龄发展的身心矛盾、留守儿童等问题,产生了各种各样心理上的不适应和困惑茫然,从而导致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逃学、上网、偷盗、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

3.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模糊。农村中小学之所以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4.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硬件建设落后。目前我县共有农村初中45所,农村初中教师中只有5人为心理学(包括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专业,还不能完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即使别的老师勉强接受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但由于对技巧掌握的生疏感或迫于工作上的压力,仍然不愿意花时间活学活用。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农村地区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根本没有没心理咨询这个概念,农村学校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老师是虚设的。

二、原因分析

1.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工作压力过大、多重角色以及行政干预给教师带来了心理困惑。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状态不在于上8小时的班,还可能延续到一整天。而且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在长时间强大的压力和多重角色的扮演下,势必导致教师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佳,时间一长就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另外,当前农村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与公务员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再加上物价大幅度上升,使得教师生活产生困难。这些因素都对教师的心理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当。主要是在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中,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小孩子辨别能力差,许多社会不良现象很容易影响他们。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当也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佳。教师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了情感的交流、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篇6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7-0018-04

一、引言

儿童青少年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1]。为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相关教育和促进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领域。

心理健康不是一种自发的状态,而是个人和社会双方努力的结果:个人有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为维护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两者的结合点就是心理健康服务[2]。中学生作为一个快速成长中的特殊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面临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学生群体需要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前提。与此相对应,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以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生的相应需要,是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国家层面的和大样本的需要调研报告,因而难于从整体上把握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及其特点。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调查协作组。协作组成员由国内六大行政区九所全日制中学十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组成。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罗鸣春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开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AMHSNQ)。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0~0.870之间;分半信度在0.712~0.856之间[2],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抽样设计

遵循经济而有效的原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国内六大行政区选取九所全日制中学,初一年级至高三六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

4.调查方法

横断面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5.抽样情况

共发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809份,问卷回收率90.45%;剔除数据缺失值超过5%或有明显反应偏向的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748份(见下页表1)。

表1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表

性别 年龄 民族 居住地 地区 年级

男842(48.1%)

女906(51.7%) 15.26±1.93 汉族1541

少数民族 207 农村746

城镇538

乡镇464 东部356

南部746

西部330

北部154

中部162 初一年级346

初二年级330

初三年级332

高一年级243

高二年级313

高三年级184

总计 1748 1748 1748 1748 1748

6.数据分析

以每个青少年学生在6维度43个题项的得分为初始数据,计算青少年学生在各维度的均分及需要总均值和标准差,以均值大小反映被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强度,以标准差反映被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离散程度。统计中学生在服务机构、人员、内容、方式和途径、态度所属题项上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频次,计算出“希望+非常希望”频次的百分比,反映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在具体项目上的强度分布。检验AMHSNQ的6维度各均分及总均分在人口社会学变量上的差异,得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和特点。

三、结果分析

1.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总体情况

(1)总体情况

中学生群体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见表2):6维度需要均值在1.74~3.14之间,需要总均分为2.63,介于“有点希望”(2分)和“希望”(3分)心理健康服务的区间内,总体偏向希望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学生群体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需要强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服务内容(3.14±0.48)、服务态度(2.95±0.59)、非专业服务(2.78±0.65)。非专业服务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题项的具体内容看,非专业服务是指来自青少年同辈群体、家庭主要成员、学校教师的环境支持与人际互动服务,它体现出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表达上的社会取向的特征[3]。

(2)服务机构

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排序依次为:学校心理中心、社区心理中心、单位心理中心、医院、私立心理机构、防疫保健部门、精神卫生机构、民间机构。学校心理中心(67.6%)为首选,社区心理中心(60.0%)次之,精神卫生机构(36.7%)排倒数第二,民间机构(23.8%)为最末一位。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的前三位是学校心理中心、社区心理中心、单位心理服务中心,反映出当前中学生既需要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同时也需要非专业化的一般社会服务。

(3)服务人员

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排序依次为: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学校健康专家、学校老师、私人健康专家、医生、精神卫生专家、自己解决、民间人士、任其自然。75.1%的中学生把同学朋友作为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首选人员,父母家人(69.9%)次之,学校心理专家(67.8%)居第三位,学校老师(53.6%)居第四位,自己解决(25.0%)、民间人士(17.6%)、任其自然(11.8%)居倒数第三、二、一位。中学生希望提供服务的前三位人员依次是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学校心理专家。反映出当前中学生既需要专业人员服务,同时更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父母亲人的人际社会支持和朋辈服务。

(4)服务内容

中学生希望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项目依次为:人际关系、自己的身心管理、学业问题、校园生活与适应、身体发展与适应、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物质依赖、精神疾病预防。中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是人际关系(91.3%),自己的身心管理(87.0%)、学业问题(87.0%)并列第二位,校园生活与适应(85.8%)列第三位,身体发展与适应(84.2%)排第四位,青春期心理(82.1%)排第五位。中学生在人际关系、身心管理、学习问题、校园生活与适应、身体发育与适应、青春期心理这六个项目上希望和非常希望得到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高达82.1%以上,表明这六个方面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服务热点。研究者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环境适应问题[4]。反映出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聚焦在学习进步、人际关系、生活适应良好的发展性需要上。

(5)方式和途径

中学生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和途径依次为: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同学朋友咨询、与心理专家面谈、与家人讨论、网络服务、向老师咨询、书信咨询、与医生面谈、与精神专家面谈、电话咨询。居于前五位的方式为科普宣传(72.8%)、健康教育(72.5%)、向同学朋友咨询(72.1%)、与家人讨论(68.5%)、与心理专家面谈(62.7%);而与医生(37.9%)、精神科专家面谈(37.4%)和电话咨询(34.6%)被排在最末三位。结果表明,中学生获取心理健康服务信息的首选方式和途径是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同学朋友的朋辈咨询。

(6)服务态度

85.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83.0%的中学生希望有固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69.8%的中学生认为同学和朋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很有必要。反映出当今中学生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服务意愿。

2.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特点

(1)男女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体水平差异不大。在专业服务、内容服务、非专业服务、民间服务四个维度上,男女中学生性别主效应非常显著;男生在专业服务、民间服务两个维度上的需要显著高于女生;在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两个维度上,女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显著高于男生;在需要总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表明男女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结构上有差异性,但总体需要水平差异不大。

(2)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略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中学生在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两个维度上表达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从需要总分看,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高于独生子女,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可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其需要满足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导致独生子女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相对较低。

(3)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在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方式途径、民间服务两个维度上,城镇生源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在非专业服务维度,城镇生源的服务需要显著低于农村生源;需要总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

(4)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中学生在服务态度上比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贫困的中学生更积极;在需要总分上,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中学生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

(5)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二年级学生在专业服务、方式途径、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服务态度五个维度和需要总分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中学阶段其他年级;数据显示初中二年级是中学六年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也是各种心理问题较为集中的时期,“初二年级现象”突出。

四、有效满足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建议

构建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是心理学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5]。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况与特点的调查结果,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的调查,可以更具体地确定由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优先满足中学生哪些心理服务需要,从而进一步完善以目标群体的心理需要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针对中学生的心理服务需要现状和趋势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实施计划,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评定研究,建立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常模数据库,以此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规划和动态监测的基础数据。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国家或地区人口普查或者国家卫生调查相结合,不仅可以在更大的调查样本中收集更广泛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数据,获得更丰富的人口社会学资料,而且可以提高调查效率,降低研究成本。

第三,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促进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可得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社会人际支持的自助和互助能力。加强专业机构与非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合作与支持,有利于形成专业服务和社会支持系统在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中的强大合力。

第四,鉴于中学生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服务意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的建设,让心理健康服务覆盖校园,深入班级、宿舍,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过程心理健康服务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立体网络,最大限度满足青少年的心理服务需要。

第五,从青少年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人员、途径和方式的需要分布来看,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特点是既需要专业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也需要社会环境提供非专业化的一般性社会支持;既需要专业心理健康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更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父母家人的人际互动与支持来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应该携起手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统筹规划,形成合力,营造一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6]。

第六,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焦点看,追求人际关系和谐、学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发展性需要是主旋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也要围绕这一主旋律。事实上,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以预防促进为主要手段,以矫治作为必要的补充和辅助[7]。

第七,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物质支持的同时,提供配套的心理促进和社会支持资源,从物质和精神上促进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期和关键节点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学阶段,初二年级是一个关键期;加强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引导中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注:本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BMZ004)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5JZD00031)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淑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

[2]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罗鸣春,邓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7):456.

[5]罗鸣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篇7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家,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完善的机构,而且还有雄厚的理论支持。在美国要想成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拥有博士学位,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波及学校、家庭、社区等,包括老师、家长多方面的参与,并且形式多种多样。上个世纪70年代,国内香港、台湾等地区,受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相对内地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大陆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起步,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的讲授,重视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防治,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家庭、社区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校已将预防性和发展性作为工作目标,面向全体师生展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青少年初中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剧变”时期,是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过渡期,生理发展走向成熟的同时,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变化。身高体重的增加、内脏机能的强大、性的成熟,使他们具有了成人感,而心理发育的成熟度显著落后于身体发育,成人感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落差,诱发了更多的心理困惑。因此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关键。

三、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辛自强等(2009)对1992年至2005年间107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现实中学生心理问题在缓慢增加 ;张海霞等(2010)的研究指出,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张亮等对大连市某区初一、初二、初三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5.40%的学生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是:敌对7.70%、强迫6.90%、偏执5.70%,其后依次是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恐惧、躯体化。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四个方面。李辉等对城市初中学生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情况及各因子均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教育影响最大的是适应不良因子,其次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心理不平衡。

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种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学校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心理工作室,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重视和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渠道的间接渗透作用。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情境与教学氛围创设中,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动员学校每一位领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参与组成心理工作团队,明确每个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培训、观摩和经验交流,提高全员参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切实提供给班主任、学科教师在班级的管理、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的指导。选拔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使其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维护自身和同伴的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篇8

当前在中学生中间还存在着如下不健康的心理:

抑郁心理。这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失常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有抑郁心理的中学生,经常会有焦虑情绪,内心孤独而无助;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成功,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常常因考试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症状。因此,抑郁心理必须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

封闭心理。封闭心理主要是指中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有这种心理的人表现为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其主要特征是关闭性。他们往往很少与人交谈,常常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封闭心理如长期得不到矫正,往往严重影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造成彼此间的心理隔阂,影响人际交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即将发生时,会产生焦虑反应,这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但焦虑程度过于严重时,就会产生焦虑异常心理,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对学生的身心、学习和生活危害较大。在焦虑心理的阴影下,学生常常被老师热烈的升学期望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得透不过气起来,惟恐自己出错,稍有不顺,便自责不已,甚而有负罪感。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就会紧张不安,怕这怕那,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脆弱心理。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学习和生活中稍有不顺,就会陷入消极的心境中,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对待。在积极的方向上,他们自卑,意志力薄弱;在消极的方向上,他们自负,意志力畸形发展。在模式单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的教育中,由于对学生包得过多、过严,从而造成学生依赖性太强,面对打击,或是极端反抗,或是逃避,或是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诸如逆反、猜疑、恐惧、任性、懒惰、冷漠等都是中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危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造成中学生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努力寻求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对矫正中学生心理疾病有很大的帮助。目前,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

2.1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所致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并存的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提高,但同时他们又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他们的情感带有冲动性,意志较为薄弱,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因而,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认识不足,再加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心不足。由此,致使许多中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2.2考试压力过重

中考、高考时,有的考生因过度紧张,开考时,手一直哆嗦而无法答题;有的头昏脑胀,大脑一片混乱,严重考试失常。这些都是过重的升学考试压力造成的。而这种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一次考试不理想,家长就粗暴地训斥,严重伤害子女的心理健康;学校为了抓升学率,考试排名次,给学生带来紧张、不安甚至羞愧心理。有的中学生成天担心考不好,心理不得安宁,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习。

2.3家庭因素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许多家庭出现异常变故,给中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利影响。比如有的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沉重打击,有些学生因此变得内向、自卑、寡言,对人失去了感情,甚至痛恨社会;有的父母关系不和,甚而出现家庭暴力,让孩子内心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异常心理。

2.4家庭的过度“呵护”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许多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自小备受家庭的爱护,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重,成天比吃比穿,一味追求物质享受,无心学习;有的独立能力弱,依赖性强,不能承受一点打击。

2.5社会的复杂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现象更加复杂多变,的书刊、录像、网吧、金钱的诱惑,读书无用思想的侵蚀等等,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不顾道德和良心,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许多学生在的书刊、录像和黄色网站、暴力游戏的诱惑下,丧失了人性,跌进了万丈深渊。

3塑造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目前中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去疏导。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全面发挥学生潜能,适应环境,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及自我挖掘能力的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程。因此,它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或上几节心理课,而应是全方位、文体化、综合性教育过程。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应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扰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具体而言,我们究竟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矫正呢?

3.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思想政治学科对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政治课的优势,引导学生找出心理偏差,探讨对策,制定矫正心理问题的计划,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3.2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坚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疏导学生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协助学生,改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协调人际关系;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的自我修养。如可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帮助,使其心理素质健全起来;也可在学校设立心理问题信箱,及时解答学生心理问题;还可定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直接和学生进行心理交流,疏通学生心理障碍。

3.3以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吕志范老师说:“教师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信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教师的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公正无私的爱,会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此,有例可证:罗森塔尔到某学校找校长任意选八名学生,推测他们前程远大,教师对他们倍加关爱,这八名学生进步率达23.7%,而其他一般学生只有7.2%。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篇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left alone and non left alon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UANG Yong-fei,KANG Hui-b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by using the self-establishe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Checklist established by professor WANG Ji-sheng as the measuring tools,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and measured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1,200 left alone and 1,200 non left alon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middle schools in villages and towns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ment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middle schools in villages and towns in rural areas, perform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s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in general the students did not have sufficient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were even worse; the rate of measured mental health harmful trend of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is 44.5%,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same of the non left alone students (36%);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between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the male students had a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the female students; grades 1 and 2 students had a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grade 3 students; as for the left alone studen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in circumstance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various aspects in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exercise psychology;mental health;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left alone middle school student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而将孩子留在家里。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不能正常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成长,导致留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有心理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1-3]。初中时期是学生个体生理发展的第二高峰期,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个体身心的顺利发展对于学生一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4]。心理健康依赖于自身、家庭、社会支持。有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情绪,而且能够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症状[5-10]。那么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有何特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又有何特征,本研究通过对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及相关性研究,试图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旨在为寻找促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外体育活动问卷”结合农村乡镇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从体育活动频数、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体育活动后的身体感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愿、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等维度设计了9个题目,每个题目设计4~6个选项,然后请7位体育专家和2位心理学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及问卷的效度进行筛选、评价和修正。问卷的内容包括问卷指导语及9个题目。专家对该问卷的效度评价较高。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法,以30名学生为对象,时间相隔15 d,两次问卷所测的相关系数r=0.81。

200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江西省于都县6所农村乡镇中学随机抽取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各2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包含“课外体育活动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取无记名方式,由学生在指定地点和规定时间内独立填写。回收问卷调查表分别为1 200份,去除无效问卷调查表后,有效问卷调查表分别为留守1 038,非留守1 128份,有效率分别为86.5%,94%。运用SPSS11.0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心理测评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共60个项目,分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等10个因子。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采用5级记分制,得分越高者心理问题越严重。记录量表总均分、各因子得分;计算整体心理健康不良的发生率及各因子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评定标准:各个维度平均分在2分以上表明在该维度有不良倾向,全套量表总均分在2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不良倾向;各个维度平均分在3分以上表明该维度有明显不良倾向,全套量表总均分在3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不良倾向。量表回收后,通过计算量表克朗巴赫a系数进行信度分析,得到10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强迫症状0.880 7、偏执0.821 5、敌对0.823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0.884 2、抑郁0.811 8、焦虑0.765 5、学习压力0.828 0、适应不良0.832 0、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0.798 6;整份量表的a系数为0.952 5。这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

2结果与分析

2.1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

1)一周体育活动频数差异。

留守与非留守生的一周体育活动频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与非留守男生、留守与非留守女生一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数上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2)每次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差异。

经卡方检验,虽然留守生与非留守生在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上总体没有差异,但留守与非留守男生在每次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3)每次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差异。

运动负荷是机体获得有效刺激的指标,由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决定。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的有关表述,运动负荷用体育活动后的出汗量来界定体育活动的强度[11]。留守与非留守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后的感觉以微出汗者居多。留守男女生和非留守男女生运动后的出汗量差异都存在非常显著性 (P

4)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差异。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都不足。留守与非留守生之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5)参与体育活动的其他状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与非留守生在课外锻炼形式上,主要以与同学一起或独自锻炼为主。且男女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上差异存在显著性,男生大多愿意与同学一起进行群体性体育运动,而女生大多较喜欢独自锻炼。男女生在锻炼项目上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喜爱参加球类和田径,女生喜爱游戏项目和田径。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不同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较单一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均不足,但留守生更甚。

2.2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异。

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倾向,其中非留守生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达36%,留守生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达44.5%。经卡方检验,留守与非留守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

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中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3.00%~20.00%[12]。而本研究中非留守生有心理不良倾向的为36%,留守生有心理不良倾向的为44.5%,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平均检出率,但与刘敏岚等[13]报道的农村中学生中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相近。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检测工具不同导致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文献报道的是中学生的平均检出率,而本文检测的是农村乡镇中学初中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和农村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乡镇初中生中可能有心理不良倾向的比例之高,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关注。

2)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

为了进一步考察留守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性别考察留守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比较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留守情况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3.136,P=0.077),性别因子主要效果的F值为6.840,P

3)心理健康状况年级对比。

从年级来考察留守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情况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653,P=0.521),年级因子的主要效果F值为49.896,P

事后多重比较可知,初一和初二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初三与初一、初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从留守与非留守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知,非留守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明显好于留守生。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结果表明,非留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好于留守生。结果表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状况因子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关系。

体育活动频数、持续时间、活动的量与强度、体育活动意愿对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影响。以留守生的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44.5%)为参照,经卡方检验,体育活动频数、持续时间、活动的量与强度、体育活动意愿4项因子在不同状态分布上对留守生心理健康状的影响差异均存在显著性,且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即随着一周体育活动频数、持续时间、活动量与强度的增加以及体育活动意愿程度的增强,心理健康因子分值大于或等于2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留守生的心理健康不良检出率明显低于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这一结果与周丽君等[14-16]的研究结果相似。

2)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状况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各维度的相关性。

一周体育活动频数和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两个因子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数多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各个维度都较好,随着一周体育活动天数增多和体育活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等症状均有所减轻。课外体育活动的量与强度因子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和抑郁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合适的运动量与强度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活动意愿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体育活动意愿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意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法,不违背学生意愿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身心效应,对提高留守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从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留守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结果可知,课外体育活动与留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留守生中一周不参加1次课外体育活动的高达23.8%,1~2次的比例为53.9%,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在30 min以内占36.5%。留守初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3结论与建议

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留守生更甚。留守与非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都较高,特别是留守生的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更高。男女学生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情况整体好于女生,初一、二年级学生总体好于初三年级。从留守与非留守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很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这表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农村乡镇中学的大批留守学生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农村乡镇学校要真正实施好教育部提出的“阳光体育工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 潘昌坤. 在留守孩身边留住爱[J]. 求是杂志,2005(16):58.

[3]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 改革,2006(5):5-30.

[4] 杨红帆. 对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 季浏,李林,汪晓赞.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

[6] 张河川. 有氧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84-185.

[7] 杨剑,季浏,田石榴. 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80-83.

[8] 兰自力,骆映.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 体育与科学,2003,24(1):72-74.

[9] 李林. 中小学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体育科技,2000(6):35-37.

[10] 谢琴. 不同运动强度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者心境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8(12):108-112.

[1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12] 曾天德.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探索,2002(4):261.

[13] 刘敏岚,李东斌. 山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11-14.

篇10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新生事物纷至沓来,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多样化,学校内外各种因素势必对中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中学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尽管目前我国中学心理咨询工作地开展在不断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各种不足。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学心理咨询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进而提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中学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心理咨询机构设置参差不齐

经济较发达大中城市中学大都设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而像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则很少设置。在调查的陕西省45所学校中仅7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占15.6%,其中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差距更大,有86.36%的中学无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而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隶属于学校其他处室,能独立存在的很少。[1]

1.2 心理咨询工作管理不规范,机制不健全

独立的办公室,标准化的量表,严格制定的工作制度,这是开展学校心理咨询的必备条件。然而从各地区统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心理咨询的基础设施还不齐全。例如,在办公设备方面, 普及率最高的录音机和电话也只有34.6% 和34.1% 的北京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拥有,相当多的学校没有建立心理档案,即使建立了心理档案的学校使用的工具也不够科学,只有7.3% 的学校使用标准化量表[2]。基础设施的缺乏将导致心理咨询无法正常有效地开展;各个地区咨询设施的配备参差不齐,这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有很大关系。

心理咨询时间不固定。如重庆市中学校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显示:在建立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中,有一半没有固定的接待时间。在心理咨询方式上,北京、重庆、青岛、哈尔滨等城市中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然而同样有不少教师仍然用谈心和说服教育的方式试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以上都说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机制不健全。

1.3 心理咨询人员队伍构成不合理,专业化水平较低

现任中学的心理咨询人员学历层次不高,专业背景多种多样,专职的心理教师人数极少,大多都身兼多职。北京市中学以兼职人员为主,专职人员较少,编制不确定。兼职人员中学有77.3%,中学有59.7%,没有任何酬金;重庆市中学兼职教师比例明显高于专职教师,学历主要以大专和本科为主,毕业专业主要是教育学科和师范文科,女性多于男性。抽取的385名教师中,没有专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有277名,占72.0%。这反映出我国学校心理工作者整体专业化水平较低。

2 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在分析我国中学心理咨询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其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完善相关机制保障。在培养体系上,除系统的心理学课程设置外,还应加强对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咨询督导;在用人机制上,用人单位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凡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执证上岗;在评估体系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它作为评估、考核学校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而心理咨询则作为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指标,同时明确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的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细则、评估办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相应的,学校也应建立心理咨询工作的评价鼓励机制,包括对心理咨询人员的资格考评、对咨询工作量的考核以及奖励办法,才能激发咨询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不断发展。

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建立独立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由校长直接领导,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有专用的心理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制度,有专项经费用于心理咨询相关设施的购置和教师进修费用的支出。与此同时,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由校领导班子、中层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咨询教师、班主任、学生代表所组成的心理咨询工作网络。保证每一层面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以便对整体工作进行细化,实现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全员参与,全程跟踪。

启动学校心理预警机制。防范于未然,心理咨询人员需主动出击。一方面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测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提供严谨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报告,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测评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问题,进行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或转介。另一方面,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搭配一至两名科任教师落实教师辅导责任,在心理委员、班干部、寝室室长时常关注学生的动向,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心理咨询人员取得联系。

篇11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在校的中学生中大多数都属于心理健康者,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薄弱等[2]。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情况复杂、就业紧张,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以至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过分溺爱和过重的压力,使学生的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二、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健康的体质为健康的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科学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进身体正常、健康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竞赛活动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或失败,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得到增强。体育竞赛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这有利培养学生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与创新意志、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体育教育竞赛环境,通常是风吹日晒,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学生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受到机体的疲劳和肌肉酸痛,这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疑是最好的实践与锻炼。

3.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项目需要,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队员的位置,在较短的时间(24S)内投篮,既要快速进攻又要防止对方断球,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所有的体育项目基本上都需要勇敢、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感情,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是无法满足上述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需要的,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4.体育运动能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都是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同时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的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在运动时总是伴随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有助于培养机制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5.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发现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体育教学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还包括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的晴雨衣,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心理障碍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情绪,甚至可能可能由于挫折情绪的积累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如跳高项目,有些学生往往跑到起跳点时不由自主地停下,通过运动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疾病、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学生借助他们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而尽情的发泄不良情绪,重新转换考虑问题的视角以饱满、积极的情绪抵御一切挫折考验,使自己轻松愉快和舒畅。

6.体育活动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交往好的总是心里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人际交往不好的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运动在培养交际能力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如在篮球比赛中为本方队员做掩护,体操的保护与帮助,是帮助和督促学生进行接触的最好方式。在运动中,他们由于学习的需要,产生了交往的勇气,通过交往方法,形成了交往技巧,并且,他们在与人的交往和配合中体会到自己的作用与价值,从而克服他们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造成的自卑心理,因缺乏交流而形成的不良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战胜自卑,在交往中提高自信。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1.提高体育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水平是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本身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体育活动中用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是促进和发展心理健康的中心环节。

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比较,一切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如对自卑型的学生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仰卧起坐、俯卧撑、广播体操等项目;对执拗型的可选择一些难度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跳高、跨栏等项目;对焦虑型的可选择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等项目;对抑郁型的可选择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对于恐惧型的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

3.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体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手段。

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较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到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展现自己的才能。

4.合理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如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大多研究,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改善情绪和焦虑、抑郁、紧张、疲劳;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4]。

5.通过娱乐的教学方式和创造良好的挫折情景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正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发展教育转轨。娱乐的教学方式不仅是体育课中教学方法的一种,也是一门好的艺术,是发展学生心理的很好途径。如在教授加速跑时,在跑道上画两条相距20米的白线,以接力跑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不但掌握了技术要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知识层次深浅、社会阅历及家庭情况与性格的差异,使学生对挫折的忍耐力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挫折情景是非常必要的,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所采取的方法一定要谨慎,切不看草率行事。

四、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体育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效果越好,成功率就高;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脱离学生心理实际,教学效果就不佳。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加强对体育教育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途径方法研究探讨,完成体育教育增强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薇,李进.体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5

[2] 邹尚.素质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http://.2004

[3] 王皓.论体育与心理健康[J].河南教育学报(自然与科学版),2000(2):78―79

[4] 张虎,刘东,吴小丽.浅谈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http://.2004

篇12

4,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应措施

5,中学生劳动技能培养

6,中学生早恋及社会原因分析

7,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研究

8,中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9,中学生学习负担的调查及减轻负担的对策

10,中学生分化的所谓危险期研究

11,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实效性研究

12,中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与研究

13,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14,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15,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

16,因特网对学校教育的挑战

17,当代中学生的品德状况的研究

18,中学生心理特征的调查研究

19,促进后进生转化诸因素分析

20,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教师工作研究

21,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2,品行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23,学生流失情况及防止流失的建议

24,流动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25,中学第二课堂的研究

26,课外科技活动与中学生成长

27,体育教学与以达标为中心的课外体育活动

28,学生文化素养的调查及提高途径

29,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

二,中学教师研究

1,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调查

2,学校教师激励方式探讨

3,实习学校教师队伍的个案分析

4,教师的心理挫折问题研究

5,中学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6,中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7,中学教师的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8,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思考

9,当前教师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

10,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状况及需求研究

11,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

篇13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状况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不断改变,将来的交往只见其声、见其字,不见其人,情感交流也随之逐渐减少。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之间的感情交往甚少,而且因为家庭教育的偏颇,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出现大多自我倾向严重,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善于同别人合作,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心理素质低下的现象。这是影响到他们健康发展的题题,亟待解决。

二、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体育教学对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而且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

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村初中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

2.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都很强的运动,活动中要密切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此,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克服困难的积极情绪,从而使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迁移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

3.通过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有较强的自我倾向和依赖心理。体育运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与他人发生交往和联系的,其显著特点就是在运动中人与人之间既有竞争性又有合作性,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尚不成熟且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教师必须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运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4.高效课堂的推进,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现行的农村初中体育课程中设立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所以体育教师更应该注意改进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探索创新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不少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自卑感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大多得以缓解或消除。

三、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和老师的区别在于社会角色不同,在精神上是平等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关心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跟他们接触,跟他们交朋友,谈他们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学生的心理是敏感而单纯的,当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2.创造愉悦的乐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工作有很强的示范性,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这样会在他们心中升腾起一种特殊的感受——自信。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各种身体练习完成的,更需要教师动作的示范和语言的鼓励。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亲切和蔼的态度,会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他们不仅专注于课堂学习,还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创造愉悦的乐学环境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的潜能。

3.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和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体育课教学中,可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互助互学的心理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组建合作小组“兴趣小组”,采取“集体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