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实用13篇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1

一、高层建筑情况

据2012年12月的统计数字显示,有一城市的高层建筑有2372栋,主要为住宅、办公、酒店及综合楼几大类。其中,住宅1707栋;办公楼:186栋;综合楼:297栋,酒店:143栋、医院:39栋。

二、高层建筑使用情况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求职者、打工者、私营业主、创业者也随着增加,一些新兴的高层小区、高层社区及高层综合楼也露出了蓬勃的商业生机,高层建筑的使用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变得较为复杂多元,高层建筑内以私人或家庭形式租用房屋开设的社区托儿所、幼儿园、医院、小超市、小餐饮场所、小商务酒店、茶室、网吧、美容美发厅、洗浴场所等相关生活、休闲娱乐场馆林立其间,与常提及的“九小场所”有些类似。这些场所的增加,使得房屋租赁交易频繁,租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也给高层建筑防火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无疑成为高层建筑防火灭火的重中之重。

三、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首先,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大多数是综合性、多功能性建筑,建筑内部装修材料多为可燃物和易燃物。特别是近年来高分子新型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增大了火灾负荷,发生火灾时,能释放大量的有毒烟气,成为人员疏散逃生的的巨大障碍。部分建筑外部裙房、辅助用房、景观绿化以及随意停放车辆的增多,使得大型消防车辆难以进入和停靠,这将延误最佳救援时机。

其次,高层建筑管道竖井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猛,烟火蔓延途径多而快,易形成立体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前几年的浙江温富大厦火灾发生在一栋高层建筑一层的一家干花店,然而在楼上却搜出二十几具遇难者遗体,因为烟火大,楼道被封堵,大量人员被困而被浓烟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再次,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无法在火灾初期实施扑救;高层建筑因自动报警系统报警点多,加上入住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常常出现人为的谎报、误报,使得物业管理的人员疲于应付,或者索性将本该设在自动上的火灾自动设施设为手动,或者干脆在有摄像监控的情况下将火灾自动设施关闭,使得自动设施形同虚设。

最后,是物业管理、保安人员及业主不会在第一时间报警、处置、或疏散引导人们安全撤离。多起高层建筑亡人火灾的发生,很大原因是因为火灾发生时,相关人员没有及时报警,或因害怕恐惧忘了报警,更有甚者干脆自己先跑了,这使得火势蔓延,人员该疏散的未被疏散,火灾扑救的最佳扑救和疏散时间被人为的延误。

四、高层建筑火灾防范的启示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施工方面

高层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化的特点,本身耐火等级较高,又有较完整的现代化消防设施,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构造的复杂性,加大起火后烟雾大,烟火扩散快,进攻通道少,登高困难,战斗展开障碍多,因而火情侦察、火场供水、战术实施、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协同作战等极为不便,因此,扑救高层火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扑救。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涉及人员众多,空间高度大,发生火灾的荷载大,其防火的性能设计要求更高。并且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的各种功能要求,认真考虑防火安全,做好防火设计。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防火设计,施工单位按图纸保质保量施工。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是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第二是合理划分防火分区;第三是安全疏散路线要简明直接;第四是消防自动设施和消防水源、水池要确保正常运行能使用,第五是防火构建和材料要符合标准或高于标准;第六是鼓励业主或使用者在建筑物内部装修时使用不燃化或难燃材料,控制可燃物的存放数量,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烟火蔓延速度。

建设、施工、监理、质监、消防等部门和单位应各司其职,确保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的每个环节把好质量关。

(二)、消防队建设方面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2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prevent saves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建筑事业高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蓬勃发展。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火患引起的危害也大大增加。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着火源和可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所有竖向管井的烟囱效应和风力影响,将使火势迅速蔓延,使扑救过程相当危险。国内外的一些高层建筑在火灾扑救过程中消防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如1972年5月13日,日本大阪市千日百货大楼火灾,118人丧生,损失近40亿日元!1974年2月1日,巴西圣保罗市25层的焦马大楼毁于大火,死亡179人,受伤300人!1980年11月21日,美国内华达州的23层米高梅大旅社发生大火,死85人,伤600多人,损失达3000多万美元,2000年美国的“9.11”事件中死亡3000多人,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当我们把目光引向借以生存并引以为豪的摩天大楼的同时,也应把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面对如何有效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使城市“巨人”远离火魔的摧残和伤害,同行人士都有各自的高见,下面就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措施来谈谈自已的见解: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中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楼层多、设备繁多、可燃物多,结构复杂、功能复杂、火灾荷载大等较为突出的火灾特点,主要有:1.1烟雾和火势扩散速度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竖井、垃圾道、空调通风系统的风道、吊顶内空间、电缆井、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等形成许多贯通各个楼层的孔洞、管道和竖井。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由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产生烟囱效应,这些就成了烟雾扩散和火焰蔓延的重要通道和途径。根据烟雾蔓延的理论数据(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米每秒,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各管井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米每秒)计算,假如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雾从底层沿垂直通道蔓延到楼顶只需25-33秒钟;50米的走廊只需1分钟左右便能充满烟雾,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3

1.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高层公共建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分离,而且集办公、住宿、娱乐、商业于一体,业主和承租户更换频繁,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管理制度不落实。特别是多产权、无统一物业管理的高层建筑管理混乱。可燃、易燃物增多,电器线路超负荷使用,消防设施、设备无专门人员维修管理,消防车通道堵塞或被私家车占用,都是导致火灾发生,酿成悲剧的原因。

2.消防意识淡薄,自救能力不足。无论单位还是个人大多数都认为火灾离自己很远,为了单位的效益和个人的利益,往往把消防安全置于脑后。装修材料用廉价的可燃材料、疏散通道被货物遮挡、消防设施不定期维修、平时不进行消防宣传和灭火演练。一旦发生火灾,不知道如何灭火、疏散通道不畅通、大量的有毒气体、消防设施起不到灭火作用,都是火灾蔓延、扩大,人员死亡的原因。

3.消防安全技术保障存在问题。高层建筑管道井、电缆井众多,防火分隔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一旦发生火灾,这些竖向井道都将成为火灾迅速扩大的途径。尤其对于图书馆、档案室、实验楼以及办公室和酒店等建筑物,由于建筑物内易燃物比较多,如果发生火灾,火灾更易迅速扩大。另一个问题是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如果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达不到标准,一旦发生火灾整栋楼将陷入火海之中。这些消防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隐患也是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散的原因之一。

4.疏散困难,安全难以保障。高层建筑物楼层多,高度高,一旦发生火灾,电梯无法使用,高层建筑的疏散工作只能依靠步行楼梯,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时间跨度长,步行楼梯中一旦进入有严重刺激气味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烟气就会大大降低火灾疏散工作的进程,再由于逃生欲望和处于黑暗中的慌张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建筑物中的大量人员会在非常狭小的楼梯间形成阻塞,造成人员疏散工作更加困难,从而导致人员的大量伤亡。

三、高层建筑火灾的对策

1.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每个企、事业单位做到消防安全问题有人管,落实到位。火灾做到预防为主,使消防隐患消灭在萌芽。解决多产权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三不管”的问题,可以参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做法,规定建筑产权单位每年留出专项保障经费(可视情况规定具体金额),以确保消防设施及时维修。对于多产权单位,可组织单位签定协议,从每个单位抽取资金建立维修基金,聘请物业管理单位统一管理。

2.加强消防宣传,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各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开展消防培训,使从业人员懂得本岗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产品及原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懂得火灾扑救的方法: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会使用灭火器材;会处理事故;会报警:消防部门应该定期联合各有关部门,走进学校、社区、农村、家庭、企业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

3.加强建筑安全性审查。首先,要严把设计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消防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审核,特别是防火分隔、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电源、消防车道、消防登高操作面等必须保证要求。其次,建设施工的把关,工程监理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进行监理。监理单位应当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设计意图,并且认真读图,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督促施工单位完善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施工中,对系统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严格把关。再次,消防机构要对建筑是否按图施工进行质量跟踪,对于发现建设单位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施工的行为必须认真进行纠正。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4

引言

“火灾”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近年来,我国经济持高速增长态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发展给房地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因此,在我国也就重复着“拆―建―拆”这么一个循环现象,无论何时何地都可看到建筑人员忙碌的身影。当然因为一些利益的因素,导致建筑建设不规范以致我国的高层建筑存在着安全隐患,其中消防隐患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如何规范建筑建设,防止火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高层建筑火灾特点的分析

通过试验证明,在火势迅速蔓延情况下,其热对流效应是非常强的,在高温状态下,其烟气扩散速度很快。特别是烟气的楼梯间扩散速度能够达到3m~4m/s。在一座 100m 的建筑物中,如果不受到阻挡的影响,只需要约 25 秒,烟气就能从底端扩展到顶层。这就说明了高层建筑火灾情况预防的迫切性。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高层建筑起火过程中,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积极的疏散,要确保其建筑物内部及其地面不受火灾的影响,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在高层建筑火灾处理过程中,受到建筑物本身性质、火灾性质等的影响,其人员疏散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某些建筑物的楼层高,结构非常复杂,其建筑的规模比较大,垂直疏散距离比较远,需要做好相当复杂的疏散工作。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高度都在100m左右,人员的疏散方向一般与烟火蔓延方向相反,为了避免人们受到烟熏及其热气流的烘烤,必须要进行及时的疏散,这就一定程度加剧了人员疏散的危险性,这就是很多火灾情况中,高层人员来不及疏散,被烟火熏死或者烧死。在高层建筑中,民用建筑是比较常见的规模建筑,民用建筑的人员一般都过千。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性,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将人员进行危险区的撤离疏散。但这需要考虑到疏散过程中的人群慌乱心理,因为是集体疏散,人员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很可能就会出现挤伤或者摔死人等的情况。一般来说,楼房内起火,四分钟内逃离现场的可能性很少,如果火势继续蔓延,就会影响人们的可视距离,更会遮住人们的逃跑视线,从而不利于人们逃出困境。这里面也要考虑到受难者的心理情况,这种紧张心理下,人们常常会做出不理智的行动。这也与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情况有关,如果耐火性不够,其灭火救援难度就会加大。

二、当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可燃物数量多,分布集中

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中坚力量,高层建筑功能种类繁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建筑消防安全带来了隐患。高层建筑电气线路、燃气线路密集,电器设备数量繁多,特别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电器散热量大,极易引发火灾。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各类管线交错密布,并多采取暗敷方式铺设,管理维护实施困难,容易因故障或老化引发火灾。高层建筑设有较多的管道井、通风口、楼梯间、电缆井及电梯间等设施,由于空气流动性强,若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成为火势蔓延点。

(二)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

由于高层建筑在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群较多,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会为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竖向距离较长,在达到地面的时间就会较长,在救援速度上非常不利。因为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人员疏散时,由于数量较多,在狭窄的空间内容易出现拥挤和踩踏等现象。此外,火灾中的烟气会向上蔓延,如果窜入楼梯间,将会威胁到人身安全。

(三)火灾扑救登高困难

现有消防云梯车最高仅能达到100m左右,如果超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员将难以从建筑外部进行灭火。而在超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会迅速向上层蔓延形成立体式火灾,从而增大了火灾扑救的难度。虽然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通过直升机扑救的方式来灭火,但是,以当前数量有限的消防直升机来说,是无法满足灭火的实际需要。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该方式也难以进行普及。

(四)消防安全管理不当

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施都比较齐全,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但即使安装了这些系统,火灾还是容易发生,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高层建筑内工作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甚至不会操作这些消防设施,这些消防设施完全就是个摆设,完全失去了它的作用,并且管理层各自为政,相互推脱,没有对消防设施进行妥善管理,定期检测等。

三、高层建筑防火扑救以及预防措施

(一)火情侦查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5

由于受施工现场局限性的影响,多数施工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呈“一”字形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结构简易,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另外,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仅用苯板等易燃材料进行分隔,加之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此外,因施工需要,部分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为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1.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施工现场随意存放大量易燃可燃材料。一些建筑工地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导致火灾蔓延速度快;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外侧采用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未及时拆除,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更有甚者未划分明火作业区,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擅自在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实施明火作业,导致火灾发生的几率增大。

2)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临时性用电多,安装极不规范,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工人宿舍和食堂,电线接头随处可见,由于电线移动频繁,致使绝缘层破损,易引起短路发生火灾。

3)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普遍。施工期间,部分电焊、气焊工作人员无证上岗,频繁使用电刨、电锯、切割机、电焊等保护措施缺乏,有的存在边营业边施工现象。施工、住宿人员用火用电等管理不严,在现场使用火炉、液化石油气等生活用火设施。

4)忽略烟头等火源管理。施工现场外来人员、施工民工多,可燃、易燃物多,流动吸烟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造成火灾。

5)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施工单位氧气、乙炔使用频繁,加之民工食堂大部分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6)忽视意外火灾。这种火灾是由于不能预见或忽视管理引起的,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导致民工因泄愤而发生的放火案件。

1.3不按施工图纸和消防要求进行施工,随意降低防火技术标准

少数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大量选用可燃材料,严重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增加了建筑的火灾荷载,偷工减料现象严重,选用的电线、吊顶、龙骨、室内家具、地面铺设材料、墙布等根本不采取防火措施。有的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且擅自减少消防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数量和设计宽度,从而遗留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1.4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

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很多施工负责人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认为消防管理是建设单位的事,与己无关,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建筑工人流动性大,未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于消防安全知识掌握较差,侥幸心理严重。另外,由于工人从事重体力活,下班疲劳睡觉不易醒,一旦发生火灾,发现不及时,极易酿成大灾。

1.5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消防通道不畅

在一些工地中,除了少数较大的工地配备有少量的灭火器材外,在一些中、小型工地,根本无任何消防器材,一些施工地人员为图方便,将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处堆放,造成消防通道不畅,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2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火灾防火对策分析

1)加强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增强做好高层建筑施工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防火自查、隐患自该、责任自负”的原则,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组织,负责制定施工工地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灭火、疏散应急处置预案,并抓好落实;定期开展建筑工地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组织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演练和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负责施工工地灭火器材配备和维护保养;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提高对初起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督促落实施工工地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2)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合力,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与建设、安监等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认真分析总结当前建筑施工工地存在的火灾隐患和消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积极建立政府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联合检查,努力形成多部门、多层面围剿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

3)规范对施工工地的火源、热源和用电设备的管理。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一般大量存有和使用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这些材料大多具有可燃性或易燃性,而且堆放混乱无序,遇到明火和热源极易引起火灾事故,现代化的施工,使电焊、电刨、电锯等各种电气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喷灯、烤漆等用火工艺多,违反禁令吸烟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临时用电线路多,电器线路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存在有大量的火灾隐患。规范对施工工地的火源、热源和用电设备的管理,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现场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制度的落实,管理好施工现场的明火、热源,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对电焊工等特殊工种人员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擅自私拉乱接电线、擅自使用明火,严禁在施工工地吸烟,严格管理,认真执行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把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面的具体负责人和每个施工人员。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6

高层建筑因其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空间、能满足人们多功能使用的需要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同时也出现了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快、人员不易疏散、火灾扑救困难等新的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应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从源头上预防火灾。

一、建筑物内部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其二是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难,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其三是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而且在疏散过程中人往往具有一种恐惧心理,往往是向熟悉的路线疏散,向明亮的路线疏散,也增加了疏散的困难。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建筑自身防火能力。对于综合性的大型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等,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合理布置疏散出口,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在设计规定的时间内不出现倒塌破坏。

二、建筑避难层的合理设计

就高层公共建筑来说,人员众多,紧急疏散是个大问题。层数在25层以上的办公、旅馆等人员较多的高层公共建筑,均宜设置避难层,但为既基本满足安全疏散需要,又能节约投资,宜缩小设置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旅馆、办公楼和综合楼,应设置避难层。目前某些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最大作业高度在30―45m,个别少数城市的登高、举高消防车在50m左右。根据对消防队员实测,登高超过10层时,心跳和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不适应扑救的需要,会给灭火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上述因素,自地面层起到10―15层设第一避难层。避难层的层数亦为10―15层。避难层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与设置层结合,另一种是专用避难层。

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

对于综合性的大型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等,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在紧急疏散时,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安全性高,即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转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会产生“逆流”情况,这样的疏散路线即为安全疏散路线。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

(一)布置疏散出口。在火灾时人们常常是冲向熟悉、习惯和明亮处的出口或楼梯疏散,若遇到烟火阻碍,就得掉头寻找出路,尤其是人在惊恐、失去理智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追随他们盲目行动,如只有一个方向得疏散路线是极不安全的。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到的致命弱点时只有一个疏散方向,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在条件许可时,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尽量靠近外墙设置。(二)合理布置疏散楼梯。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对于旅馆、办公建筑、教学建筑、科研建筑、医院、商业建筑、邮政建筑、电力调度建筑、广播电视建筑、通廊式住宅等或其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在建筑物或其每个防火分区的走道端部或走道端部的附近,设置楼梯,形成不同方向的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建筑物类型的不同,标准层面积和性质不同,不分清红皂白地一律要求高层建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向安全出口,实际上对一些塔式建筑和单元式高层住宅的每个单元就有困难。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此作了规定。(三)合理设置疏散门。建筑物底层公共疏散门各种高层建筑(如高层医院、旅馆、饭店、酒店楼、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财贸金融楼、科研楼、办公楼、住宅楼),有的安全出口与楼梯的数量与宽度相同。这对整个建筑物人员安全疏散式十分有利的,在设计中如遇到上层工作人数和底层工作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可以仿效。

消防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着眼民本、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提高消防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最大限度减少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公安消防大队

作者简介:陈璐,女,本科,防火参谋,就职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公安消防大队。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7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中高层、多层建筑日渐增多。高层、多层建筑由于人员密集、结构复杂、可燃装饰物多,一旦发生火灾、补救不及时,必然引起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人们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为此,建筑消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消防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保证人们生命健康、国家财产安全,必须进一步探讨建筑火灾预防和补救方法,为建筑消防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意见,为国家消防事业做出贡献。

1 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方法

1.1 建筑使用单位应采取的方法

(1)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规,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学习活动,积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强化“法定代表人就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全责”的思想,让建筑业主、物业管理者及建筑使用单位负责人了解与掌握消防法规与消防知识,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2)规范设计和施工,强化对建筑的消防设施的投入,在建筑项目开发设计中,消防设计与施工要充分考虑建筑项目所在地原有的防火分区、防火分隔方法、安全疏散体系和固定消防设施等内容,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建筑,切忌不可“重效益轻消防”,强化建筑效果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并在“安全第一”理念指导下加大建筑消防设施投入,提高防御火灾的能力。(3)强化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迅速落实整改,建筑使用单位在内部要做好消防宣传与消防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消防工作。

1.2 强化消防监督

(1)各级主管部分部门要强化对地下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的管理、检查和督促,在《消防法》精神指导下,各级建筑主管部门、只能部门和建筑物使用单位、管理单位要各司其职,强化地下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的管理、检查与督促力度,力求地下建筑的相关消防工作符合《消防法》规范规定。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一切是消防隐患,保护地下建筑安全。(2)公安消防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建立经常性的协调机制,为保证建筑消防工作开展顺利,公安消防部门应在政府领导下建立经常性的协调机制,让建筑审批、立项、管理、消防验收和防火检查等工作环节有机连接在一起,并在一系列环节中严格落实消防规范的有关规定,强化法律监督在消防设施检查和火灾隐患治理等工作中的效果和作用,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2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

2.1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第一,初起火灾补救要充分发挥和依靠高层建筑内部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服务人员的自救技能和能力,并充分使用建筑内部的各种灭火设施,将可燃物质尽快运离火灾现场,以免火势变大。第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灾现场必然较为复杂,必须对各灭火作业区和各种灭火力量进行统一指挥,使各区和各灭火力量协调作战,最大程度强化灭火力量,以免延误战机,造成更严重的火势。第三,坚持“救人第一”,将救人和灭火相结合。高层建筑作为人群密集地,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首抓救人工作,并在救人过程中尽快扑灭火灾。但是,实际工作中应具体分体具体分析,采取怎样的救人与灭火措施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论之。第四,以固定消防设施为主,移动消防设施为辅。高层建筑内的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电梯等都属于消防设置。

2.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策略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实践表明,基本战法包括内攻和外攻两个方面。一是路线选择。火灾时,安全有效的进攻路线有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设有消防电梯的,首先要充分应用消防电梯登楼灭火,不仅能争取到火灾初期阶段非常宝贵的时间,也能大大减轻消防人员的体力消耗,特别便于消防人员需要运送消防器材。二是灭火。灭火中要尽量使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凡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造的高层建筑,其内部均设置有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消防队首先应乘消防电梯或者沿疏散楼梯登楼,然后使用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材灭火,能达到迅速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目的。

2.3 火灾扑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火情侦查问题,火情侦查是成功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关键环节,贯穿于整个灭火过程。通过火情侦查能让消防人员比较全面地掌握火灾现场情况,为制定灭火决策提供依据。但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情况下内部会充满烟雾,能见度角度,为火情侦查带来严重影响,为此,进入火灾现场侦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2)战斗员体能问题,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后,应在保存其行动能力的前提下迅速达到着火点。为此,制定灭火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消防员的登高能力和进攻的登高途径,使消防员有充分的体力进行灭火行为,不可只靠消防员英勇奉献精神,不仅不利于灭火行动,也会为消防员带来伤亡。(3)火场供水问题,在高层建筑内部消防供水不足的情况下,需采用外部设施提供的水,所以要求做好外部消防供水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其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4)排烟问题,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一般伴有强烈的浓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不仅不利于内部人员逃生,方法火情侦查工作,也会为灭火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3 结语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指挥部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结合火情侦查结果制定完善的灭火计划,并善于把握灭火过程中的作战机遇和建筑内部的各种消防设施,合理设置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的途径,采取灵活的灭火战术,力争主动,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低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8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住房建设步伐的加快,小高层和高层建筑在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且高度也随之增高,高层建筑的出现,是出于建设用地的制约和使用功能的需要,同时也被世人看成是一个城市科技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标志。但从消防的角度看,越高的建筑火灾危险性越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二、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

2008年10月9日,哈尔滨市道里区28层,高99.8米的大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为扑灭这场大火,哈尔滨市消防部门共出动10个消防中队,300多名消防指战员,70余台消防车辆,共救出61名被困人员,所幸无人员死亡。

2009年2月9日8时27分,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领导迅即赶赴现场指挥扑救,经过595名消防官兵英勇奋战,大火燃烧近6小时后才被完全扑灭。论文参考,预防对策。

近年来我市高层火灾频发:2006年2月份,某花园第17层住户客厅发生火灾,火灾过火面积30平米,烧毁客厅部分家具,造成2人死亡,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约5万元。2008年6月,某大厦公共走道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到场时发现有6名人员被困,其中有4名妇女、2名小孩,情况非常危急,火势扑灭后,人员被全部救出。结合全国高层建筑日益严峻的火灾形势,笔者对全市的高层消防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分析所得和工作对策供大家共同探讨:

1、消防设施不到位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种类繁多、功能不一、作用各有千秋。虽然有《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但我们在工程验收、平时检查、专项整治和火灾事故调查中仍然会发现,高层建筑目前普遍存在消防设施“短斤缺两”、质量性能差、功能不全和违规使用等先天性火灾隐患。首先我市花园高层住宅小区因开发建设过程中追求环境优美,减少了水泵接合器的安装数量,部分设置的接合器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再者由于物业管理不善等因素,出现管道堵塞或阀门关闭,导致水泵结合器无法正常使用。其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3.11条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据调查,因规范没有强制规定,目前投入使用的几乎所有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均未设置挡水设施。最后是物业公司对消防安全不够重视、日常消防管理不到位,从而造成目前众多高层建筑存在消防设施不完整好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疏散条件差等诸多火灾隐患。

2、后期装修监管不力。

后期装修过程中,各监管单位监督不到位,容易造成很多先天性的火灾隐患,目前居住楼设计相当完美,外表都是高档木板、玻璃板以及香樟树合制的版块,该材料耐火能力较低,建筑物的外墙保温材料大部分采用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建筑物火灾迅速扩散,如2009年众所周知的央视大楼火灾,室摘要都大量使用了天幕灯、布景灯;其使用的空调、音响、电视、灯具等用电设备也相对较多,如果这些电器设备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局部过载,线路短路,引起火灾;加上有些业主消防意识淡薄甚至不懂得消防设施的用途,便在门面装修过程中将喷淋与烟感探测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遮挡,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起不到作用。

3、建筑商、物业、业主三者忽视消防安全

建筑商和物业管理单位在思想上认识不足,缺乏现代消防管理意识。主要问题表现在:开发商重建轻管。论文参考,预防对策。楼房建成后,物业管理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成了次要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型开发商,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自己招聘几个人员就组成了物业公司,物业管理的不规范给小区留下了隐患。例如,消控中心值班人员无证上岗、小区消防通道划线停车收费成为显性问题。二是私自关停消防设施。一些物业为了节约管理成本,私自关闭消防电梯电源,关闭消防供水阀门,埋下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小区业主或住户消防意识薄弱,只顾自身利益,对身边的消防安全漠不关心。如室内消火栓成了自家的免费水龙头,消防通道成为私家车宽敞的停车场,甚至消防设施关闭或报废也视而不见;自防自救能力低,有些住户缺乏消防知识,个别连灭火器都陌生甚至不会使用,更谈不上科学灭火自救逃生了。现有关于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中,《物权法》规定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由业主共同决定,是否收取须由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在消防设施损坏或瘫痪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维修资金不足,无法保证系统完整好用。

三、预防高层居住建筑火灾的预防对策

1、强化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完整好用。

一是消防机构要严把审核验收关,加大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力度,避免施工方“缺斤短两”、“偷工减料”造成先天性火灾隐患。二是高度重视消防设施系统的完整好用,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消防设施尤其是室内消火栓是实现快速有效扑救时重要的、也是“唯一”可以使用的利器。三是适当提高消防电梯的防水功能,除了增强电梯电机线路等部件的防水性能外,还应强制规定在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置挡水设施,以有利于消防电梯充分发挥其功能。三是合理设置高层住宅小区消防水泵接合器。可规定每幢高层住宅建筑单独设置水泵接合器,并设置醒目的标志,特别是分层供水的标志。

2、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目前,高层建筑应严格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同时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全民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期火灾。对高层建筑管理工作人员,应进行防火安全知识教育,使他们学会安全用火,熟知各种避难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进行防火安全疏散预案的学习,进行职业道德与修养教育,使他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引导顾客逃生。物业管理公司要加大小门面和居民楼装修过程中的管理,避免造成消防设施被遮挡、掩盖、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装修材料和超负荷用电现等现象的发生,尽到督促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到消防机构办理消防手续的责任。

3、提高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一是提高物业公司的准入门槛。论文参考,预防对策。要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消防专业培训,作为核发物业管理单位资质证书的前置条件。二是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消防监督部门应该把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作为今后消防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与建设、房管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把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纳入物业管理单位资质申领、等级评定的范畴。三是统一维护保养技术标准。借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模式,物业公司也要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状况。四是提高物业公司从业人员消防业务技能。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物业公司必须在提高从业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方面入手,通过消防部门的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努力提高综合技能,提升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整体水平。五是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物业公司及业主委员会的管理职责。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两者的法律责任和制约措施。论文参考,预防对策。新《消防法》第18条对住宅区的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明确了责任,但是物业公司是受雇于业主委员会,目前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规定还是空白。另外,新《消防法》第67条对物业公司的法律惩戒措施较弱。另一方面,要明确消防设施的维保资金来源。现有关于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中,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或制定政府法规文件的方式,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更新及接入城市远程报警监控系统的费用纳入大修基金和物业费支出的项目内,从而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4、加强消防宣传力度

按照新《消防法》建立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的工作原则,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才能真正的减少火灾隐患的存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消防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消防宣传,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防灭火常识和火场逃生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管理人员(包括物业人员)必须通过消防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件后方可上岗值班,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论文参考,预防对策。

四、总论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9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建筑的趋势,而高层建筑建设工期长、各方监管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因此,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就成为了当今消防工作的一个难题。但是对高层建筑在建施工工地火灾却未能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火灾不断发生,成灾率高,经济损失大。透过这些在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控对策的分析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是可燃物多。在建高层建筑工地临时建筑较多,如仓库、工棚等,这些建筑大部分采用竹子、木材、油毡等可燃易燃材料搭建;在建高层建筑周围的防护网、施工的脚手架等大多用可燃材料做成;因施工需要,施工楼层存放大量油毡、木料、模板、油漆、装修材料,存放物杂乱无章,且多为可燃易燃物品,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只要接触明火等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二是建筑施工用电、用气、用火量大。在建高层建筑的各类施工机器、电焊、氧切割等作业都需要大量的电、气,而施工现场的设施往往不按照规范设计、安装,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临时的电气线路布线过多、过乱,很容易引起用电过载或者电线短路,从而引起火灾事故。三是消防设施不完善。由于在建高层建筑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建筑内部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和消火栓等预警设施、消防设施不完善,使初期火情不易被察觉,不能及时控制火灾蔓延,缺水成了最大问题,给消防员内攻近战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延误扑救的有利时机。同时,由于正在施工,建筑内部未进行防火分割,楼梯间、门窗洞、电梯井、各类管道井等未封堵,空气水平、垂直流通迅速,烟囱效应明显。四是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环境复杂。由于在建高层建筑作业施工面大,建筑材料堆垛多,建筑内部情况复杂,堵塞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靠近火场,影响灭火战斗展开,不利于扑救初起火灾。五是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管理混乱。施工单位往往将办公区、生活区和作业区混建在一起,很多工人住宿在施工现场旁边或内部,施工单位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灭火、疏散预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演练,许多工地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不少人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用火用电现场不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设施,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为了方便,往往就地烧火做饭,甚至烧木材取暖,乱扔烟头等火源,非常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事故。

2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在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既有一般高层建筑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一是烟、火蔓延途径多,由于无防火、防烟分隔,电梯井、管道井等未封堵,火灾极易蔓延,飞火从高处散落,引燃防护网和地面的建筑材料,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消防人员难以堵截。二是内部情况复杂,人员疏散难度大。在建高层楼梯无扶手、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疏散设施,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现场堆放着各种建材杂乱无章,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如果发生火灾,容易垮塌,无论是对施工人员还是消防营救人员,疏散和搜救的难度都非常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三是消防部队灭火难度大。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垛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内部情况复杂,难以掌握内部情况,缺少应急照明设施,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战斗展开困难。四是消防供水很难保证。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周围环境复杂,加上建筑内部未建成开通自动消防设施,消防用水匮乏,内攻时水压、水量无法满足灭火需要。

3 防控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措施

3.1 严格把好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关。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及建设工程消防监督法规,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工作制度,依法落实消防设计审核技术复核、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消防审核验收意见集体会审、疑难问题专家论证等工作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消防行政许可的质效,强化高层建筑落实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源头把关。公安消防部门与建设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对高层建设工程项目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在对建设单位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具备保障安全的具体措施进行审查,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消防安全条件:一是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建筑工地要满足消防车通行、停靠和作业要求,建筑内应在楼梯间、出入口设置醒目标志和应急照明,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障碍物,规范材料堆放,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二是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应当在建设工地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置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置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三是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和在建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应配置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消防器材。四是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和材料区应当分开设置,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保持安全距离,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对不具备条件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以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3.2 加强建设过程主体管控,及时发现并清除建筑火灾隐患。针对高层建筑的高火灾风险,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承建单位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施工人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落实情况,防火巡查落实情况等;并且要深入开展在建工程建设消防质量、消防产品等专项监督检查,对于不满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条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的要依法督促整改。推行施工单位消防质量信誉监管,强化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质量责任意识,依法严肃查处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建设、施工等行为,强力监督各消防质量责任主体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消防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并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有具体防火防爆措施;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防火部位,实施防火巡查制度严格管理。通过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确保高层建筑建设消防质量,降低高层建筑火灾风险。

3.3 强化社会消防宣传培训,增强业主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能力。公安消防部门应结合消防宣传和社会化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培训施工单位各个岗位人员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通过教育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具有相应的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增强在建高层建筑权属、物业管理和使用业主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教育引导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

3.4 加强在建高层建筑初期火灾扑救和实战演练。在建高层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规的规定,建立施工现场消防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演练,公安消防部门应对施工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进行指导,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及时报警、扑灭初期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针对在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作战预案制定和演练不足的薄弱环节,公安消防部门要实行防消联勤制度,战训部门、执勤中队和防火监督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在建高层建筑熟悉,通过熟悉建筑内部结构和周边环境,制定在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同时强化技战术研究,解决初战控火、抢救人员、强攻近战、火场供水、消防设施应用、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问题,用科技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对辖区高层建筑可能发生的火灾等灾害事故,制定完善针对性较强的作战力量出动编成,结合灭火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开展破拆、救生、供水、通信等战术操法训练和灭火救援实地实战演练,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

4 结语

总之,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还是当今的一个消防难题,在建高层建筑的预防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在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从源头上预防火灾,做到防患于未然。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迸发而出,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向高空延伸,高层建筑建筑结构复杂多样,高层建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内部充满的各种电器智能设备,这样也使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旦发生火灾,要能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内人员的防火安全通道畅通,实现人员的安全疏散,同时要排除火灾隐患,做好对火灾的预防,从根源上杜绝火灾,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及安全隐患

(一)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

高层建筑是现在社会发展的产物,为现代经济社会带来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层建筑层数多,各功能齐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人口的相对集中,提高人们工作生活及商品交易的便捷性,高层建筑能容纳不同部门和单位在一起工作生活,在高层建筑的内部能实现纵向和横向的部门联系,高层建筑在不断发展中将建筑空间向天空无限延伸,在城市中心中减少城市建筑用地的使用。

(二)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

高层建筑体量大,建筑层数多,建筑内部的结构极其复杂,各种设备线路复杂交错,在发生火灾情况下,火势蔓延迅速,火灾危害大,在高层建筑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会造成高层建筑人员疏散逃生方向感丢失,火灾产生的烟热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火势更加难以控制,这些建筑结构造成的安全隐患会在灾害发生时使人们的逃生机会变得更加渺茫。

二、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

(一)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不足

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中存在缺陷,在很多早期建设的高层建筑中缺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建筑设计中未结合实际的建筑使用情况,或是未通过相关部门色检查就进行的施工建设,改变了原来的设计理念,在后期施工改变了高层建筑的防火设备设施。造成火灾安全隐患。

(二)可燃物较多

高层建筑中可燃物过多会加剧火灾发生的概率,现在的高层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一般都是为可燃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层建筑整体的美观,但同时也增加了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一旦起火,火灾沿着装修装饰材料蔓延迅速。在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中给火灾扑灭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

(三)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理不完善

高层建筑内部要做好对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做到系统维护和消防管理到位,消除火灾隐患。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的维护需选择专业的部门单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制度,消防设施的配备可能因为经费问题未进行合理完全的配置,与此同时,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会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而造成管理机制的混乱,各部门间存在严重的分歧,没有在消防安全上形成一种凝聚力,导致了在高层建筑中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理落实不到位,增大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

(四)安全疏散和扑救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中人员相对集中,紧急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踩踏事件。高层建筑的体量和面积较大,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迅速,在电梯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人们都涌入楼道,在狭小的空间内,造成安全疏散难度的增大。与此同时,对于扑灭高层建筑引发的火灾,火灾面积大,蔓延迅速也给扑灭工作造成难度。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施工中,忽视了对消防设施的严格控制施工,在建筑内部的消防给水压力满足不了高楼层的灭火需要,同时对消防员的挑战也是很大的,在不断的灭火中需要极强的体力和耐力,与此同时在不断的疏散群众中进行各楼层的火灾扑救,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建造中使得的水枪设备打不到建筑内部,这也对火灾的扑救造成极大的难度。

三、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一)规范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先期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预防火灾和做好防火安全工作,对不同的高层建筑要结合实际的功能要求,严格按照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防火要求和安全疏散路线进行详细的设计。对于建筑装修材料尽可能选择耐热性、耐水性好的。引进先进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实现高层建筑与临近消防的联系,一旦发生火情,消防部门能第一时间知道并及时做出反应措施。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要能有足够的耐火功能,在合理的位置安排避难所,进行防火分区建设,在对安全疏散中增多疏散手段,规范实现合理的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

(二)加强消防宣传和消防设施管理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居民防火安全意识,从根本加强人们的消防防火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进行消防和逃生方法演练,不断强化实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向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节约逃生时间。与此同时要做好高层建筑内消防工作的管理,消防人员要严格掌握高超的消防技能,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巡查和监控,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包括结构安全、设备更新等,其设备一般都有定期的维修检查制度。对于消防设施,实现定期检查维修,将每一个消防设施的维护工作落实到人,在发生火灾时因此造成的损失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一系列的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消防泵、消火栓,要保证有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制定严格的检查反馈体系,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控制的高效合理。针对高层建筑制定合理的消防方案,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及时提供相应的火灾扑灭和人员疏散指导。对相关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证每一个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在火灾发生时做出重要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的高层建筑,不仅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要综合考虑消除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在居住使用者的意识中预防和防范火灾的发生,同时统筹各方面消防部门和高层建筑的使用单位,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情况,将火灾隐患和可能的破坏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高云,张浩,弋俊楠. 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6:149-153+3.

[2]王鑫. 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J]. 安防科技,2010,03:49-51.

[3]吴忠刚. 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 安防科技,2010,08:52-55.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11

0前言

近年来,城市在建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状况越来越严峻,而且大部分在建高层建筑工地都位于繁华的城市中心,如果发生火灾必将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1在建高层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

1.1在建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完善

由于在建高层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未设置到位,有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尚未建立,初期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有的虽有消防灭火设施,但由于没有供水供电,消防设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的施工场地大多采用临时水源,水压低,水量小,消防用水达不到较高着火部位;有的在建工地没有设置必要的消防水池;有的建筑工地没有配备消防器材或配备不到位等现象。

1.2在建高层建筑内外存有大量的可燃物

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大量用可燃材料制成,有的防护网属易燃物品;内部存放大量可燃易燃装饰、装修材料;施工人员在建筑内部临时搭建的仓库、食堂、工棚等,这些简易设施大部分采用木材、竹子、塑料制品等可燃材料搭建,里面还存放大量施工人员的生活物品,这都大大增加了火灾的荷载。

1.3在建高层建筑内部通道不畅

工程在建过程中,建筑材料、脚手架等乱堆乱放,存放物品杂乱无章;有的工地为了防止物品丢失,在一些在建楼层内的通道、楼梯、库室设置临时的门、档板等障碍物,并且没有安全出口指示标志,使人很难找到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有的楼梯间、电梯井等未做防火防烟处理,成为火灾迅速蔓延的主要途径,使人员疏散更加困难;有的工地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堵塞消防车道,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带来极大的阻碍。

1.4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

电气设备设计使用不规范。笔者对多处在建高层建筑工地检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工地有相关安全生产制度,但落实不严,消防安全管理松懈,管理人员思想麻痹,侥幸心理严重。工地中电焊、电工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操作不规范,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有的电焊工在未清理可燃物的情况下随意焊接,使四处飞溅的高温焊渣引燃可燃物而发生火情。由于施工现场电器线路不规范,大多采用临时性线路,导致电线私拉乱接、配电箱随意安装现象,有时电线移动频繁,使绝缘层破损,易引起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

1.5工人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违章使用明火

施工人员者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薄弱,消防素质偏低,就地生火做饭、使用液化气、乱扔烟头等现象普遍,特别是冬季,有些施工人员甚至烧木取暖,施工现场木料、模板、防护网、油漆、工人的生活物品等都是易燃可燃物品,如果用火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2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2.1火灾蔓延迅速

因建筑物自身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建筑内部无防火、防烟分隔,一旦在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风力、风向也会加快火灾的蔓延,迅速形成立体式火灾。

2.2人员疏散不畅

在建高层内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易造成坠落跌倒伤害;预留的电梯井、管道井大多呈敞开状态,发生火灾时,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高温烟气迅速扩散到各个空间,加快火灾、烟气的蔓延,这些都会对人员安全疏散造成很大的困难。

2.3灭火救援困难

从前言中的三起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看,当前我们部分地区现有的消防车辆装备很难满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云梯消防车等特殊消防车辆也只能接近相应高度的火灾区域进行灭火;有的楼内的消防设施根本用不上,使扑救楼内火灾难度加大,这说明在建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缺乏是火灾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设备,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且内部情况复杂,战斗展开困难。如果遇到夜间起火缺少必要的应急照明设施也增加了灭火救援的难度。

3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扑救措施

3.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防火责任

施工单位和监管单位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的相关制度,落实各岗位的防火责任人和各项防火措施,制定火灾应急方案,规范用火用电规程,加强对员工防火、灭火以及逃生自救基本常识的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特别是特殊工种,必须保证员工持证上岗,确保工地用火用电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3.2消防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施工单位加强日常防火巡查。消防部门要定期深入各在建高层建筑工地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施工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自查整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整改。对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消防部门应依法给予处罚,使存在火灾隐患彻底消除。同时,在建工程项目单位也要提高认识,进一步贯彻落实防火责任制,认真开展好自查自纠活动,强化各项安全措施,切实做好日常防火巡查工作,确保消防安全。

3.3增加灭火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楼层的不断增加,在每楼层要配足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的数量;在临时供水管道上,每楼层要设置简易的室内消火栓,配备水带、水枪,同时对重要岗位的员工进行消防设施使用的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初期火灾能够及时扑灭。

3.4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对策由于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发展迅速,专业消防队伍如何快速有效的扑灭火灾成为灭火救援的关键。要选择正确的进攻路线,登高内部楼梯是主要的登高途径,但由于楼梯没有扶手,灭火人员要注意安全,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举高车登高,实施近距离扑救。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如有人员被困,应及时将受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要充分利用内部可利用的水源实施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由于施工用水需要,大多在内部铺设纵向的临时供水管道,虽然供水管道压力低、流量小,但是在供水困难的在建高层建筑中,扑救此类火灾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消防部队要加强日常对在建高层建筑的灭火演练,做到情况熟悉,如果发生火情能及时成功扑救。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品位的提高,高层建筑已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有的超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做好这些高层建筑的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不仅对高层建筑本身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12

0引 言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建筑的趋势,而高层建筑建设工期长、各方监管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因此,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就成为了当今消防工作的一个难题。但是对高层建筑在建施工工地火灾却未能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火灾不断发生,成灾率高,经济损失大。透过这些在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控对策的分析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是可燃物多。在建高层建筑工地临时建筑较多,如仓库、工棚等,这些建筑大部分采用竹子、木材、油毡等可燃易燃材料搭建;在建高层建筑周围的防护网、施工的脚手架等大多用可燃材料做成;因施工需要,施工楼层存放大量油毡、木料、模板、油漆、装修材料,存放物杂乱无章,且多为可燃易燃物品,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只要接触明火等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二是建筑施工用电、用气、用火量大。在建高层建筑的各类施工机器、电焊、氧切割等作业都需要大量的电、气,而施工现场的设施往往不按照规范设计、安装,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临时的电气线路布线过多、过乱,很容易引起用电过载或者电线短路,从而引起火灾事故。三是消防设施不完善。由于在建高层建筑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建筑内部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和消火栓等预警设施、消防设施不完善,使初期火情不易被察觉,不能及时控制火灾蔓延,缺水成了最大问题,给消防员内攻近战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延误扑救的有利时机。同时,由于正在施工,建筑内部未进行防火分割,楼梯间、门窗洞、电梯井、各类管道井等未封堵,空气水平、垂直流通迅速,烟囱效应明显。四是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环境复杂。由于在建高层建筑作业施工面大,建筑材料堆垛多,建筑内部情况复杂,堵塞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靠近火场,影响灭火战斗展开,不利于扑救初起火灾。五是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管理混乱。施工单位往往将办公区、生活区和作业区混建在一起,很多工人住宿在施工现场旁边或内部,施工单位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灭火、疏散预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演练,许多工地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不少人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用火用电现场不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设施,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为了方便,往往就地烧火做饭,甚至烧木材取暖,乱扔烟头等火源,非常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事故。

2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在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既有一般高层建筑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一是烟、火蔓延途径多,由于无防火、防烟分隔,电梯井、管道井等未封堵,火灾极易蔓延,飞火从高处散落,引燃防护网和地面的建筑材料,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消防人员难以堵截。二是内部情况复杂,人员疏散难度大。在建高层楼梯无扶手、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疏散设施,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现场堆放着各种建材杂乱无章,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如果发生火灾,容易垮塌,无论是对施工人员还是消防营救人员,疏散和搜救的难度都非常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三是消防部队灭火难度大。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垛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内部情况复杂,难以掌握内部情况,缺少应急照明设施,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战斗展开困难。四是消防供水很难保证。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周围环境复杂,加上建筑内部未建成开通自动消防设施,消防用水匮乏,内攻时水压、水量无法满足灭火需要。

3 防控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措施

3.1 严格把好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关

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及建设工程消防监督法规,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工作制度,依法落实消防设计审核技术复核、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消防审核验收意见集体会审、疑难问题专家论证等工作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消防行政许可的质效,强化高层建筑落实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源头把关。公安消防部门与建设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对高层建设工程项目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在对建设单位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具备保障安全的具体措施进行审查,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消防安全条件:一是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建筑工地要满足消防车通行、停靠和作业要求,建筑内应在楼梯间、出入口设置醒目标志和应急照明,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障碍物,规范材料堆放,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二是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应当在建设工地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置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置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三是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和在建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应配置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消防器材。四是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和材料区应当分开设置,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保持安全距离,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对不具备条件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以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3.2 加强建设过程主体管控,及时发现并清除建筑火灾隐患

针对高层建筑的高火灾风险,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承建单位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施工人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落实情况,防火巡查落实情况等;并且要深入开展在建工程建设消防质量、消防产品等专项监督检查,对于不满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条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的要依法督促整改。推行施工单位消防质量信誉监管,强化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质量责任意识,依法严肃查处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建设、施工等行为,强力监督各消防质量责任主体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消防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并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3.3 强化社会消防宣传培训,增强业主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能力

公安消防部门应结合消防宣传和社会化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培训施工单位各个岗位人员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通过教育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具有相应的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增强在建高层建筑权属、物业管理和使用业主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教育引导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

4 结束语

总之,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还是当今的一个消防难题,在建高层建筑的预防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在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从源头上预防火灾,做到防患于未然。

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篇13

2.忧患意识淡薄;

3.高层住宅避难层“空白”;

4.擅改图纸,重外观不重安全。

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却仍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笔者旨在针对高层建筑物及其火灾特点,通过建立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现高层建筑防火安全体系、架构,希望能为高层建筑防火这一难题提供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高层建筑及其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由于楼层多、功能复杂、设备繁多、可燃物多,具有较为突出的火灾特点,主要有:1.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各管井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m/s。假如一座高度为100m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

2.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我国有些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消防部门购置了少量的登高消防车,但大多数有高层建筑的城市尚无登高消防车,而且其高度也不能满足安全疏散和扑救的需要。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因不防烟火或停电等原因而无法使用,因此,多数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靠楼梯,而楼梯间内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这些都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进行疏散的不利条件。

3.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达数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大困难。例如:热辐射强、火势蔓延速度、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不足等。

三、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一个准确、完善、有效的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筑防火安全评价的关键。而火灾致因因素的分析是建立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面地分析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是建立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提出防火对策的必要前提。

因此,以火灾发展的三个阶段为参考,将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价的对象分为四个部分:建筑的防火能力、建筑的灭火能力、安全疏散能力、安全管理水平。以下结合实例对火灾各阶段的致灾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指标体系:

1.建筑起火阶段

燃烧作为火灾的起因,需要三个充分条件:一定的火源,一定的可燃物,一定浓度的助燃物。控制燃烧的发生主要体现在控制火源及可燃物两方面。因此,严格控制可燃物和安全用火是控制火灾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具体表现为对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烧等级进行严格限定等。为了减少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建筑设计时就应注意其总平面布置,一是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二是与周边的建筑应有适当的防火间距。建筑物内的火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设备和人。在高层建筑物内,为了满足各种需要,一般需配备相应的锅炉房、变压器室、柴油发电机房等,而这些都是极易引发火源的地方,应严格按规程布置和操作。而人则是产生火源的最活跃因素,这又取决于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人的安全意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因此,在本阶段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有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烧等级、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电气设备的防火能力、人们的安全意识水平等。

2.火灾形成、蔓延阶段

建筑内部控制燃烧蔓延成火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火灾初期为建筑自身的阻火、灭火能力;火灾后期为室内消防栓和排烟设备的工作状况。高层建筑自身阻火、灭火能力主要表现为火灾预警和火势控制两个方面。在火灾初期,可以被灭火器或自动喷淋系统所控制。因此,火灾能否被及时发现及能否被建筑物内的防灭火设备有效地扑灭是主要影响因素。但一些建筑开发商为了经济效益,在建筑的设计、施工阶段,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做到“三同时”:消防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消防设施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后天上没有对消防设施进行有效地维护;工作人员没经过相关培训,在火灾初期不会使用设备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致使建筑物存在火灾预警、控制的缺陷,造成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做到提前预警、及时控制,从而带来人身财产损失。

建筑物在设计时合理地布置建筑结构,在建造、装修时使用合格的材料,也能在火灾初期有效地阻止火势的快速蔓延。

由于高层建筑竖向井道多的特点,在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迅速向上蔓延。因此,应做好各井道的防火分隔处理。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空洞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非可燃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可燃体做防火分隔。

高层建筑的装修面积大,使用的装修材料种类繁多,而防火性能好的材料通常价格昂贵。为节约费用或防火意识差,一些单位往往会私自使用一些未经阻燃处理的木条、墙毯等廉价的不防火、不阻燃的装修材料。由于室内大量可燃物的存在,降低了房屋的耐火等级,为高层建筑埋下火灾隐患。而即使使用了合格的装修材料,但由于大多数装修材料是可燃的,当高层建筑使用中发生火灾后,装修材料自身会增加室内火灾荷载,延长燃烧时间,燃

烧温度升高速度较快,将会导致建筑物内的承重构件垮塌,而增大火灾损失。

在火灾后期,由于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由于受到消防车水泵压力和水带的耐压强度等限制,很难利用消防车直接从外部消防水源直接抽水对高楼层进行扑救。因此,在火灾发生时,主要通过室内消防栓来提供水源进行灭救。而在火灾发展的后期,室内温度逐渐升高,同时会产生大量高温、有毒的火灾烟气,对人员使用室内消火栓扑救火灾十分不利。所以,排烟设备的及时启动是保证人员使用室内消火栓成功扑灭火灾的关键。

室内消火栓或排烟系统的失效,将导致火势的进一步发展。当火灾发展到盛期之后,就会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它房间蔓延,从而导致整个防火分区的其它房间着火。为了防止火灾蔓延出防火分区,需要及时关闭防火卷帘。而如果关闭防火卷帘失败,则主要靠城市消防队来控制火势。从我国目前的消防设备的配备来看,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能使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还较少,如消防直升飞机、空中救护设施等。如果出现因电力中断导致消防电梯无法使用、云梯车的高度又不够的情况,消防人员只能全副武装从室内楼梯间登上楼层进行灭火。由于消防员需要负重登高,体力消耗极大,会严重影响灭火行动速度和效率。

因此,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建筑结构耐火等级、建筑材料耐火等级、建筑自身的灭火能力、建筑所在城市的消防水平。

3.疏散设施及安全管理评价

在火灾蔓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如何保证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也是做好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有效地疏散人群,最大程度地保证人身安全。在“硬件”方面,建筑体在设计时应考虑各种因素,设置疏散通道。目前国内很多建筑中存在疏散信道设计不合理,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导致通行不畅甚至堵塞通道的现象。在“软件”方面,人员对建筑内的疏散通道不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导致无法顺利疏散人员,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后果。因此,高层建筑相关管理人员应建立火灾疏散紧急预案,并按期进行演练,保证火灾发生时人群疏散的有序性。同时,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为在发生火灾时减少财产损失,应在平时加强对财产的有效控制,并制定紧急状况下的转移策略。

因此,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疏散设施、疏散通道、高层建筑管理人员消防知识和技能水平、高层建筑内其他人员的消防演练状况及安全意识水平。

4.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基本原因是管理失误。因此,对于影响高层建筑火灾危险的第一层次主要着眼于安全管理制度和建筑物的本身状况。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对于建筑物本身的状况又从3个方面来考虑,即建筑物本身的防火能力,灭火能力以及发生火灾后的安全疏散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对上面事故分析所得的各影响进行整合分类,构造了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如表1所示。

四、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1.高层建筑防火安全体系构成

安全,是“人-机(物、设备等)-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一个最佳“秩序”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人们在保障自身及“机(物、设备等)-环境”系统的安全时,一方面,要在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物、设备等)-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上协调人的自身及人与“机(物、设备等)-环境”系统的关系。即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实现系统协调。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是由火灾事故的预防和火灾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的。从遏制火灾的发生看,防止燃烧发生三条件的相遇是最重要的对策;在相遇不可避免时,则应控制好“环境”条件,以防止三者的相互作用或作用机制的失控。从避免和降低建筑火灾损失看,首先要在时间、空间上控制生命和财产的火场暴露;其次要约束火灾过程中的致灾因素。从前面的分析看出,建筑物的固有防火安全态势是由建筑物及建筑物内部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确定的,并伴随占用者的进入和使用中的改、扩建会发生变化;而且不论火灾的形成,还是火灾的发展,大量的原因是管理缺陷所造成的。因此,建筑防火安全对策应当具有过程性,应当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并在这种构成中由于人的特殊属性和作用,加强安全管理应是防护对策的重点。只有通过人们正确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等工作,才能使技术设施和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能发挥作用,共同为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服务。针对建筑火灾事故损失分析,笔者提出的基本事件,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大多数均可通过改进、完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控制和消除的目的,从而保障了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建筑物、建筑物占用者及其内部的各种防火安全设施以及用于建筑物的各类规章及管理制度,就防火安全而言,均是相互关联、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要实现建筑防火安全,必须把建筑物内与防火有关的诸多因素,即包括:人、建筑物(含内部设施、设备等)和相关“环境”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间的因素全部控制、协调起来,才能使建筑物火险态势处于安全状态。

2.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在我国经济发展尚欠发达的条件下,建立以管理为纲、技术为手段的建筑防火安全体系,突出管理对技术的指导与协调原则,是符合当前国情和切合实际的现代防火安全观。对于现代城市建筑物,要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必须以安全系统为目标,确定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补偿受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的制约带来的措施的不完善或不协调。因此,在各个时期、各环节就有可能做到,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本质安全化的基础,保持良好的安全态势,是高层建筑防火的最好对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