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技术的日益发达,人工智能的运用日益普遍。将其运用到中学的物理课堂中,人工智能技术可协助教师们共同创造物理情境,形成认知图谱,并适时进行反馈与评估。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1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得以被研发进而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将其引入各个行业中使其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有效辅助师生全面发展,还能促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了解使其在仿真情境中,掌握物理知识和各个物理实验运作原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人工智能的介入,还可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系统的物理知识图谱,促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够根据图谱逐渐掌握相应的知识,提升自身对于物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扩展物理运用层面。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育中心,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一改往日填鸭式教育教学方法,运用新形式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的认知水平,进而使其自身物理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强化整体学习效果。

二、人工智能技术概述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能够将各个信息技术的内容进行综合运用,并且可以为人们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保障其实际运用效果[1]。人工智能技术相对于其他信息技术而言,具有其独特之处,能够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中。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因此人工智能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像人那样运用神经元系统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从而建立相应的沟通[2]。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还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够仿人工思考方式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减轻人们工作的压力式的信息和外部信息,能够在神经元网络的构建下结合和应用,进而提升系统处理信息的效能。此外,人工智能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对外部事物中的新鲜东西感知并捕捉纳入到自身知识储备中,从而提升自身对于信息的容纳程度,从而达到知识随拿随用的智能化效果。并且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能够对外部信息进行反应,并根据外部信息以及用户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输出,使得其成为人们工作的好助手。

三、现阶段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成效提升的影响因素探讨

(一)初中生课堂主体地位丧失基于初中所有学科教学系统来讲,物理学科的教学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为基础从而提升实际教学效果[3]。但是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上未充分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课堂主体意识发挥氛围,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仅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一系列知识点,造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逐渐弱化。与此同时,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不仅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还耗费教师精力。

(二)课堂授课方式、方法落后初中物理课堂授课期间,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很难全部发挥出来,致使学生的积极程度及整体复习与预习效率也较差[4]。并且由于初中物理属于后加课程,学生在之前对其中的原理以及至少了解程度较低,从而造成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面对复杂化抽象化的物理知识,无法进行理解,自然而然在上物理课时就会形成一定的畏惧情绪,若是教师无法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则无法激起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还会使学生心理形成相应的阻碍,不断堆积则会影响其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致。

(三)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器具较少初中教育中,物理学科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初中生就个人的理性思维模式加以强化,另一方面则可以快速帮助学生了解并记忆各类物理现象,从而增加其自身学习素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5]。但就现阶段,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授课阶段,仅是将以往的课本理论讲解模式转型为“PPT宣读”模式,学生仍旧缺乏亲身参与实验的动手实践机会,而导致这一情况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现有的物理实验器材不足,无法进行更好的知识理解,最终影响初中生物理实验学习成效。

四、初中物理教学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索

(一)重点关注知识薄弱点,实现减负增效我国未施行“双减政策”之前,受到传统填鸭式授课模式限制,很多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居高不下,甚至各类课后班大量占用学生的休闲时间,从而影响其身心发展,此问题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及时解决并改革相应方式,以此减轻压力,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6]。基于此,教育部门应在开展各类教育实验活动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方式了解学生内心活动的内容,提升教学改革的针对性,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对减负增效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教学过程的改革,从而降低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而本文中提到的增质减负主要是针对现阶段教学过程中,超过学习者本身生理和心智发展水平所限制的学业任务[7]。为了进一步达到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规划,使其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要清楚把握每位学生自身的短板和长板,从而在借助人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准确分析,以此提升学生在规定时间段的所有练习成果,使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在掌握自身学习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能够运用针对性的方式填补自身学习短板。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了解自身学业情况,从而在教师以及人工技术的辅助下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从而做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例如,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课程讲解后,教师需要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为学生推送相应的作业内容,而此时应以学生为主,根据其平时学习状况和知识状况,推送个性化作业内容以此减少作业量,另外教师还应布置相应的课外内容,从而强化学生自身学习自主性[8]。此时通过不断观察了解可知,学生现有的学习焦虑以及不安情绪得到了抑制,与此同时物理作为自然学科,需要进行实验教学,此种教学能够在操作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对于部分不适宜在实际课堂中展示的实验,教师就可借助人工智能系统来辅助完成物理课堂的实验教学,增强初中生对物理实验学习兴趣的同时,优化课堂授课效率。

(二)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先学后教结合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改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时,需要先行关注的就是在课堂上为初中生创造主体地位,激发其表达意识,并主观上针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做转型,通过信息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为初中生营造更加立体、情景式课堂学习氛围,不仅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对于学生主体地位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9]。上述基础上,教师在正式的课堂授课中,应该充分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中,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做评测,此时就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其次,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训练以及分组讨论之后,再运用精讲点评的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得课堂学习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例如,在进行《物态变化》一课教学时,教师需要应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准备好相应的练习题,提前发给学生。而学生拿到练习题后,教师可以运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练习题之后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学生所需要练习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加以反馈如此一来,教师能够直接根据学生预习练习题的结果了解其在本次学习中哪部分知识了解较少,哪部分知识需要加强,以此强化教学策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对知识进行细细划分,再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得每一组成员都能负责一个学习板块,之后展开资料的梳理,以此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创设物理情境,构建知识图谱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充分将情景化教学模式融入实际授课中,可以针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加以锻炼,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无形中锻炼个人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10]。应用物理情景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出与教学目标高度关联的物理情景,以此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紧紧跟随教师的思维模式,激发个人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在动力,提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虚拟的物理学习情景,情景的构成元素可以是语音、音频以及图像等不同的元素及形式,目的均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在情景中顺利将教师口头理论讲解做现实物象转化,通过对教学成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此种人工智能教学手段的融入,显著提升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立体性,同时也增加了课堂中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电输出功率”一课时,就可充分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起来,在课堂上直接带领学生手动操作智能系统,从而亲身感受到物理领域中“电输出功率”的知识原理。当学生了解基本的物理原理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不同知识接收层次的学生创造难度不同的有关于“电输出功率”问题情景,随后邀请学生来到讲台前通过操作人工智能系统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情景中,不仅可以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匹配相应的知识情景,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吸引初中生参与到课堂情景学习中的主动性,最终优化课堂学习效果。

(四)开展科学反馈与评估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反馈及评估结果主要来自“应试试卷解题”,随后教师通过学生的问卷答题情况,来判断学生一学期的物理知识学习成效[11]。但是,此种知识学习反馈和评估模式,仅适用于传统“一对一”类型的小课堂学习模式,对于大部分初中学校来讲,班级内大多数十名学生,教师很难分化个人精力完成班级所有学生的“一对一讲解”,增加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原本的复习计划,最终影响教学反馈及评估效果。面对上述情况,充分将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到教学反馈及评估中,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介入,快速统计出每一名学生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能大范围搜集和整理班级学生的学习薄弱点,以此为后续的针对性教学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当初中生已经学习完毕一学期的物理课程之后,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重要知识点梳理,教师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每一名学生本学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大数据统计,通过系统检测的方式,快速得出检测结果,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不足形成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后续的知识点巩固和复习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找出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共性问题,后续课堂巩固和复习中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初中生就个人的物理知识掌握薄弱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完成学生学习不足评估,随后结合学生的不足深度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缺失之处,使得学生在后续学生并非单纯理解某一个知识点,而是掌握该类知识点的学习能力,实现“授学生以渔”,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学习效能。此外,在人工智能教学系统中,教师还可专项为学生配置重要知识点的综合练习模块和竞赛模块,其中综合练习模块主要用于部分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学生,锻炼其对于本学期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竞赛模块主要为部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且有意向接触和挑战更高难度的学生开放,锻炼其物理思维模式,为其开拓物理知识面,向外界延展的物理学习视野,锻炼其物理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的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内部工作流程进行融合,进而提升自身工作能效。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将人工智能融入在其中,并针对自身教学特点进行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的改革与融合,使得教师在运用人工智能相关理论时,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成为新时期教学的一大重要技术。虽然人工智能已经与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但是在与教学融合时,仍具有很大的改革和开发空间,需要相关人员在科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方面进行拓展,以此强化我国教学水平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樊旭光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古城初级中学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2

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知识得以丰富、相关技能得以提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尤其是针对物理学科而言,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受到影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并重视师生角色互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面,本文拟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互换加以探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主要是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即由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指导学生学习,而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并机械性地进行记忆[1]。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学生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学生的课堂地位可以得到体现,而且也符合教育心理学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师生角色互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分析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其得到针对性的指导[2]。对于一些学习成果,学生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从而实现相互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如让学生批改作业、组织班级会议,这样可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师的工作,从而让学生能够体会教师感受,学会遵守班级纪律。而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思想没有得到创新,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通过师生角色互换,教师可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从而革新课堂组织形式,以转变由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通过角色互换,教师和学生可实现双向组织互动,且都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3]。学生可以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特点,以此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三)有利于迎合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迪,同时学生也要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吸收状态。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教师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迎合了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会学生一些科学学习方法[4]。例如,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实验,这样可以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思维活性,让学生真正融入物理学习,更好地吸收物理知识。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的策略

(一)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在面向初中生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然后分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讲解,故每个小组要确定一名主讲人并承担备课、讲课的任务。通过让学生担任主讲人,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比较高,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一举多得。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更容易体会讲解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自信[5]。另外,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适应教师的角色,并要在课后对其进行进一步指导,使其能够自己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相比“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没有尝试过这种教学方法,而已经尝试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师能够感受到其应用效果十分好[6]。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避免课堂氛围过于枯燥,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换言之,这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以指导者和旁观者的身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其进行解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活性[7]。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实施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难度较低的课题,避免选择理论性过强或难度较高的课题,否则学生学习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阻碍学习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选择“光的反射”“质量”“力的运动”等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教学。因为这些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预习之后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而通过师生角色互换,学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体会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促进知识内化。

(二)在实验教学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初中物理包含很多实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作为实验的执行者,而学生则作为旁观者,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因此,在现阶段,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方式,建立学生与实验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学生可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8]。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创新观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指引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回答,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要求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提出实验中的问题,让教师作为学生进行回答,通过师生角色转换,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实验知识的认识[9]。例如,在教学“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验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即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猜想、实验连接方式,以及自己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自己的感想,然后进行相互探讨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过程。通过开展实验,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基础方法,并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合作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传统的合作学习中,主要是由学生相互探讨合作,而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辅导者和观察者,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应的指点。而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方法[10]。例如,在教学“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班级合作学习,并在课前利用网络收集相应的材料和实验,与学生共同探讨,这样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学习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同时,实验展示可使知识更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学习教师梳理知识的思想,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学习思路。而在完成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应要求每个小组的组长对讨论成果进行分享。这时,教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对整个学习内容及小组探讨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角色互换,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新课改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这种思想,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潜能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历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促其完善,助其发展[11]。另外,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个体差异,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个学生,或者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想学习,这样会阻碍学生发展。在传统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具有绝对的课堂领导作用,这也给学生造成了一些局限,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垄断了知识的讲解和陈述权利,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挥个体价值。因此,在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发展的机会,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旁白者,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好一个旁白者?首先,教师要善于倾听,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可能由于知识面和语言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在表达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差错,或者言不由衷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能立即打断学生,而是要认真倾听,听懂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体会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故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如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从而让学生爱上综合活动课。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交朋友,这样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当教师从讲台上深入学生群体,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时,才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朋友的态度对待教师,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友好。

(五)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包含很多探究性实验,因此,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容易陷入困境,这也是过去教师一直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主要原因。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教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以此培养学生自学兴趣。另外,教师也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参与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和章程,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六)在民主平等观念下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会将精力和目光放在学优生身上,忽略了对“学困生”的关注,这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能产生距离,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愿意去请教教师。这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善于做一些小创作、小发明;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好;有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善于查找资料;还有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而这些都是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忽略了对“学困生”的引导和关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所有学生的不同意见,都要重视并加强引导和指点,这也是教师实现师生角色互换的前提。只有建立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和教师和谐共处,才能够实现真正地实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在实际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鼓励学生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一个活跃、有序、快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相互讨论问题,没有距离感和畏惧感,才能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而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12]。

三、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初中物理教师要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林宝蓉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磁灶中学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不可否认地阐述了自学能力是一种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教会学生如何自学往往比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更具教学意义。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才会进行系统学习的学科,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日后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物理学科而言,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研究后,才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消化物理知识。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结出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学生主动学、愿意学,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反复研究问题的本质,在学习中表现出坚韧的毅力和品质。这些学生,不仅学习能力好,综合素养也较好。

一、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自主学习能力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中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讨问题、分析问题,对知识内容做出假设,并通过实践教学对知识内容提出质疑,最后得出结论,从而完成学习目标与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在自愿学习并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性。当然,仅仅有乐学与愿学还不够,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会停留在原地,即使再有耐心的学生也会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因此,只有具备乐学、会学、善学的能力,学生才能够切实提高各项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对生态教育理念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初中物理知识涉及范围广、计算公式多、部分知识抽象难懂的特点,不少学生在物理的初始学习阶段存在畏难情绪,加之传统教学方式的生硬灌输,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讲解,使得部分难以理解的知识和公式在学生头脑中只留下了一个抽象的印象,没有做到联系实际生活让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阻碍了学生的理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仅注重对学生考试分数的提升,在讲解重点知识后给学生大量布置习题,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做到对学生全方位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开展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枯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活动,以几个人为一组,小组内每个人都要对课本知识提问,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期间遇到难题时可以向教师求助。通过相互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改变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自身的质疑能力,在拥有正确“三观”的前提下敢于挑战书本知识的权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不敢问问题的学生,或者学生害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会被其他同学嘲笑,导致整体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因此,教师要适当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表扬学生的正确提问,纠正学生提出的错误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在不断提问的过程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有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期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引导,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探究物理概念、物理定义、物理背景背后的意义,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学生遇到重点难点的时候,适当进行引导,为学生找到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将问题答案告知学生。此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印证和发现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去观察和发现问题,让其在观察和总结中,对物理学科加以理解,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同时,如今各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环境都相对不错,实验条件完善,资源充足,在这样优良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并且在实验时注意安全。教师应尽量使实验资源被每个学生充分使用,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

(三)设置课堂演示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然而,受教学资源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亲自做所有实验。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在课堂开展演示实验,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某一物理知识的详细探究过程,从而在一次次的演示实验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的自学技巧。如在教授“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装有水的水杯、激光笔、蜡烛、底部中央有小孔的易拉罐等简单的实验器材,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演示不同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明白物理课程涉及的原理往往都是基于一定的实验现象,而不是无中生有;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怎样一步步通过实验操作去探究物理原理及物理学科涉及的定理等知识,从而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有效的自学过程必然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技巧之上,巧妙结合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

(四)开展课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学科涉及的知识往往繁杂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往往不能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教师可以将课外现象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一次次的自学探究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并从中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后学习任务预留的过程中,尽量选取需要学生勤动手、勤动脑进行逻辑思考的习题。这些习题的完成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且可以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技巧以及自学素养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结合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自学的成果教师往往不能一一检查,自学完成之后的合作评价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地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如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果实成熟后,如果不及时采摘,大都会自行掉落,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课外物理知识的探究:到底是因为苹果太重、果柄太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让学生去思考,查阅相关资料,最后找到真正的原因:苹果与地球之间存在一定的万有引力,当苹果成熟时,重力作用大于苹果枝叶的支撑力,因此产生下落的趋势,最终掉落至地面。由此引入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更多地去发现和探究课外的物理知识。

(五)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知识,课本化的物理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可能生涩难懂。而我们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涉及初中物理知识,所以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将物理课程教学生活化,既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状态,也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例如在“重力”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何为重 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在电子秤上会看到自己的体重,以及生活中的物体为什么会自然下垂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物理现象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但是平时却没有特意去探究其发生的原理。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去探究,既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自己思考及探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知识自学的兴趣。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在“浮力”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介绍游泳为开场白,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存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鼓励学生对浮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猜想,并将学生分组对提出的猜想进行实践探究。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六)联系生活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联系实际生活情况对物理概念和公式进行介绍,避免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概念和公式的精简描述,没有深切地理解到简明扼要的概括背后存在的深刻而广泛的实际意义,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地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造成学习效果的僵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头脑中死板的知识变得灵动起来。例如,在介绍杠杆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寻找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杠杆,向学生介绍筷子、天平、剪刀等一系列生活中常用的杠杆,通过将物理概念与学生的生活成长有效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身边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物理模型制作竞赛、物理知识问答竞赛、发明创新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之,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课堂上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进创新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完善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运用现有资源,巧妙地结合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物理学科的真谛。当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时刻开展合理的引导,以期让学生早日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作者:于瑞锋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铁路中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