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建筑学专业特色人才培育研究

摘要:21世纪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掀起了新办建筑学专业的热潮。作为地方院校新办专业,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在二十余年的建设中,以国家专业评估标准为纲领,以吉林省地方建设需求为依托,在建筑学专业发展中以抢抓机遇、加强专业建设,开拓局面、创新协同育人为宗旨,优化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合。
建筑学专业特色人才培育研究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这一通知的标志着我国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正式启动。为此,需要高校方面加强关注,把握好机遇。就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建设一流大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过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积极进行一流专业的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需要学校方面加强重视,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为达成长远、稳定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基础水平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本文主要从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改革四个方面论述应用型高校建筑学专业特色人才培育研究。

一、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的教学建设之一,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等学校统筹教学布局、提高教学质量、映观教学特色、培养高标准人才的根本性任务。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专业建设的策略。

(一)促进内涵发展,建设一流专业建筑学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专业,在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传统专业也注入了新的元素。2019年,学院组织建筑学专业申报吉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工作,经过认真的组织与工作,经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建筑学专业获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2020年、2021年,按照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条件,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扎实推进建设工作,各项指标按计划逐步实施,完善了建筑学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形成了“学科交叉、理工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在硕士研究生点申报等方面积极、稳步地开展工作。

(二)适应社会需求,优化培养方案为了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形成多个纵向培养方向。建筑学专业逐步形成建筑设计方向、建筑技术方向,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注重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充分利用院、校、地方资源,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立项工作,以此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深化教育理念,打造专业特色建筑学是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建筑类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建设专业特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并将设计理念与历史传承、人居环境相融合,培养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与工程能力,具有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应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组建跨学科的教师队伍,整合课程资源,打造吉林省品牌专业,推进省级优秀、特色教学团队建设。扩大规模、拓宽渠道、增设新专业,拟增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建筑方向且具有明显工程意义的风景园林专业,形成完整的大建筑类学科。

二、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升高校人才的整体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创新的能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一)加强师德建设,建立考评制度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及工作生涯全过程,把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切实加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师资培养,打造优秀团队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创造条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构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优秀团队。同时,支持青年教师加入实践案例工程的设计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每年定期聘请具有较高声望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院讲学,开拓师生视野,提高学术水平,组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设计竞赛和技能大赛,不断提高设计技能和学校知名度,大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举行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

(三)加强梯队建设,优化队伍结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落实打造“金课”、去除“水课”的指导思想,建立了“随堂听课”制度,组织教师观摩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示范课,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听青年教师的课程并给予指导,鼓励教师建设“一流课程”与“智慧课堂”。从2018年起,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级职称,师资职称结构有了很大改观,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职称、学历结构较为稳定的教学团队。

三、教学改革

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往往是以学生为核心,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根据国家政策以及实践探索,应用型民办高校建筑学一流专业内涵建设与优化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全面发展建筑学专业获批吉林省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立项建设项目1项、吉林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根据实践教学需求,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院与一系列国内知名企业签约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学生实习基地。与省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通过项目实施,增强师生的工程意识,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大地提升了师生的实践能力与水平。

(二)强化教学过程,完善实践环节通过跨专业跨学科BIM协同毕业设计,实现跨专业联合人才培养。自2018年起,建筑学专业从毕业设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举办“跨专业跨学科BIM协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毕业设计学生可以选择校内题目,也可以选择校外实际项目。在校内做毕业设计的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配备企业、学校双导师。

(三)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科研平台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在学院内部形成了比较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学院的科研队伍日益强大,科研成果较丰厚。参与“超低能耗建筑科技示范中心”部级平台、“绿色建造与管理研究中心”及“BIM教育培训中心”等7个省级平台建设;与多家设计院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多参加教学培训,同时依托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系,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每学期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组织观摩中青年教师教学示范课程,每周听1—2名教师课程并进行交流探讨。以“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为指导原则,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优化整合校内科研平台和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完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建基于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随堂听课、教学检查、学生信息反馈等方式,及时掌握教学运行情况。

四、人才培养

人才是当今时代的第一资源,高校采取正确的人才培养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让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建设应用型民办高校也应加强师资建设,制订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重构课程体系,规范过程管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按照学校总体部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实践教学部分,增加实践教学比例,重构课程体系,缩短课内教学学时,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比例。过程管理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践教学管理全面改革。按照教务处要求,启动校友邦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学生签到、实习日志批阅、成绩评定等均在该平台完成,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及效率。

(二)开展学科竞赛,激发创新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设计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每年举办“建造节”课内实践活动,校领导多次莅临“建造节”活动现场并给予指导。指导学生参加“2017年吉林省首届建造节”“2019年吉林省建构设计大赛”“2021年吉林省建构设计大赛”并荣获多项奖项,宣传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理念。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精炼专业特色1.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大育人平台联动、“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富有实践能力,立足吉林、服务地方、面向全国的应用型人才,以实际应用能力输出为导向,保证所培养人才在建筑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改革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中引入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培训制度,增加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体会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关注环境、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对设计的要求,熟悉和掌握各种规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实施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导师长周期顶岗实习的联合指导制度,实现学校与企业精准对接、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工程意识的提升。

(四)全力攻坚产业学院,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1.积极筹划申报产业学院。结合产教融合,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按照岗位需求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形成独特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适应的广泛性,服务地方,实施振兴乡村计划。同时,还可以与区域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建设,在专业领域内制定产教融合标准,形成独有的产教融合特色。2.突出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科技研发与企业生产对接,重视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积极主动聚焦企业优势与产业背景,不断推进学科专业与企业需求交互影响与融通,采取“在做中学”“拉动项目”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到校企共建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借助信息技术,推广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翻转课堂,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委托项目的研发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开展创业教育驱动授课与学习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将所学所思的内容对接当下各类学科竞赛与创新活动的要求,促进在学习传统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新知识与技能。

(五)探索“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新风向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首次提到“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浅入深纵向前进的过程,因此,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相结合,将建筑学专业课堂教学教育的内涵进行外延,发展为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行的双轨道,采取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通过专业讲授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自我人生价值追求的人才,实现当下培育具有爱国精神、思想境界高的人才的实践需要。

五、结语

21世纪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掀起了新办建筑学专业的热潮。作为地方院校新办专业,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在二十余年的建设中,以国家专业评估标准为纲领,以吉林省地方建设需求为依托,在建筑学专业发展中以抢抓机遇、加强专业建设,开拓局面、创新协同育人为宗旨,优化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特色,创新教学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具备专业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建成了教学、科研、服务融为一体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

作者:庄敬宜李婷张磊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