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实用13篇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1

二、中部六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设置本文综合考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资金、技术、知识外溢以及成员协同等方面带来的竞争优势,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适宜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原则,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评价的总目标分解成集群的经济能力、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促进社会发展能力3个一级指标(见表2)。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经济的推动能力可以以其对区域的工业产值贡献比率、利税贡献比率与出口贡献比率3个指标来衡量;集群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能力是保持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效应的关键,此处用人员素质与结构、创新技术产出2个指标来反映;集群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隐形,难以直接衡量,根据可估算可统计原则,主要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两个方面来考量。指标的选择以一、二级指标的定量内涵指标作为重点,尽量达到适度性和完备性的统一。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取目前最新公布的2013年《中国信息产业年鉴》中的中部六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相关数据(见表3),运用Min-max标准化法计算8个二级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数值,并根据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效应评价的重要程度对二级指标进行赋权,最终得出中部六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的综合得分。通过与中部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研究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

(二)评价指标分析1.集群经济能力结合3个指标来考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经济能力。从产值贡献来看,湖北的集群工业总产值比重在中部六省中名列榜首。江西以5.88%排名第二位,与排名第一位的湖北相差0.58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位的安徽近1个百分点。可见,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产值贡献效应在中部地区优势较为明显;利税总额反映企业(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全部利润额和对社会承担义务的量化。从利税贡献度来看,江西以1.32%仍排名第二位,与排名首位的安徽相差0.42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位的湖北则仅有0.03个百分点,但与排名靠后的其余三省相比分值领先较明显。可见,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利税贡献效应在中部地区具备一定优势;出口贡献方面,河南以78.49%远高于中部其他五省。江西排名仅为第五位,出货值比重与排名首位的河南相差58.77个百分点,甚至低于中部六省平均值38.36%约18.64个百分点,说明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在中部六省的海外竞争力较弱,其出口贡献效应不足。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的行业竞争力较好,海外市场竞争力不足,总体而言在中部地区其集群经济效应较好。2.集群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结合3个指标来考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科研人员占比和工程技术人员占比是体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点在具有知识密集和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中尤为重要。通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中研发人员数量、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占其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例来考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人才指标。研发人员占比方面,安徽、湖北排名居前。江西以0.7%排名倒数第二,且与排名第一、二位的安徽、湖北差距悬殊,分别落后于后者20.22、10.83个百分点;工程技术人员占比方面,山西、湖北排名居前,江西以5.16%仍排名第五位,低于排名首位的山西5.94个百分点,甚至低于第四名的湖南2.23个百分点;从技术溢出贡献度(本省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来看,江西以5365个排名倒数第二位,仅为排名第一位湖北的25.8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研发技术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占比还很低,研发能力还较弱,使得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扩散效应较弱。3.集群促进社会发展能力结合2个指标来考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从就业贡献程度来看,江西以128600人排名倒数第二位,仅为排名第一位河南的29.91%。考虑到河南为人口大省(2012年人口10543万人),江西(2012年人口4503万人)与之比较有失客观性。即使与江西人口相近的湖北(2012年人口6165万人)相比,江西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也仅为湖北的46.81%;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表现。江西以199765元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在中部排名第四位,仅为排名首位湖北的57.15%。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能力仍较弱,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靠后,处于下游水平。4.综合指标分析结合集群经济能力、集群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集群促进社会发展能力3大指标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的总体评价,本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与系统综合目标分层加权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并运用Min-max标准化法计算8个二级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数值,计算出中部六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的综合得分,并按照综合得分大小进行排名(见表4)。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表4可知,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经济能力指标得分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二位,说明其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省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本省的经济发展和税收贡献作用比较显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较好;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指标得分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垫底,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偏低,研发能力较弱,专利申请数量有限,导致其技术创新及扩散效应未得到有效体现,与其经济效应差距甚远;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社会发展能力指标得分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四位。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从业人数相对较少,与其省内支柱产业的地位不相匹配,对于社会就业的贡献度不足。同时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对于社会经济增长发展转变贡献较有限。综合3大集群效应指标得分及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江西省在中部六省中仅排名第五位,其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处于较落后的水平。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升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

(一)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提升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建立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组织结构,形成大企业为支柱,中小企业为支撑,民营企业为主体,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电子信息产业组织体系。首先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设定较高的准入标准;其次要降低退出壁垒,使资源重新配置成为可能,使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的企业顺利退出市场。江西省政府应进一步引导本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支持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实施内部电子信息生产企业的并购战略,实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战略,进行延伸生产链的纵向并购或规模扩张型的横向并购,如向产业链上游并购重组有实力的电子信息研究机构;或为降低交易成本并购上游原料生产企业。针对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的龙头企业,积极对接,了解企业需求,以“一企一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促进重大项目在园区落地。发挥江西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优势,搭建平台,加强软件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推动软件企业和整机制造企业合作,形成硬件、应用软件结合的优势,做大企业;另一方面,借助制造企业在客户资源和营销渠道上的优势,推动软件产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培育1-2家龙头软件企业。

(二)积极构建特色工业园区高技术产业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政府应在构建特色产业园区中发挥引航作用。应着眼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全局,统筹各地市产业管理,形成“特色集聚,错位发展”格局。既要促进大型企业集团依靠市场网络、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建立以创新性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在产业链中处于下游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又要按照本省发展实际,利用国际电子信息产业格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构建在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群,并不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园区的合作交流。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2

二、总体工作目标: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工作都要立足于出成绩、出成果、出队伍、出名师、创一流,为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而有序的开展工作。

三、工作方法:抓住两头、当好中介、深入实践、调研分析、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网络联系、集思广益。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积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

本学期,教研室要多次召开工委、乡镇(校)业务校长会,各学段各学科要多次召开中心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任务、传递教改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举行教材教法辅导和专题讲座。(1)小学学段进行新教材辅导。(2)初中学段除暑期对六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分阶段对六年级语、数、外新教材进行辅导和初三年级教学辅导。(3)各学科教研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本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部分学科举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讲座。(4)如何撰写教改试验方案和加改实验报告。

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途径和措施。教师要按照《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期初,教研室将制定《蓟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作为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狠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各校要切实上好考查科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总量。教研员下乡检查指导教学,要把检查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向主管领导汇报。小学学段结合上学期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考查学科质量考查的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向全县通报。

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活动课,加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教研室要加强对活动课的研究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指导学校把活动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上。要认真开展“创新周”活动。各校要根据县教委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做到“活动时间、内容、指导教师、学生”四落实。创新成果包括: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研究性论文、科技方案设计、科幻作品等。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9月上旬,乡镇中小学以工委为单位(国办校以校为单位),将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与交流。9月中旬,将优秀创新成果报教研室参加县级评选。

根据县教委关于开展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好“双优课”评选活动。各工委、乡镇教委和国办校要制定好实施计划,成立评审小组,广泛发动。做到人人展示,层层评选,发现典型,推出优秀。本学期完成工委和国办校级的评选工作,并将参加县级评选的“双优课”人选报县教研室。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

根据市局精神,继续举办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今年的竞赛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三年级语文、外语四科。各校要认真组织,做好辅导工作,加强对特长生的培养,力争取得好成绩。加强对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学指导,教研员要多听推门课,从中发现问题给以及时反馈和指导。把教研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基础薄弱校的指导上,各学段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改变1——2所教学基础薄弱校的面貌,以提高我县整体教学水平。

(二)以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教学工作的创新

各乡镇、校向教研室申报立项的教研课题要认真研究运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已取得那些经验和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数据资料是否归档?下一步怎样做?在基层自查的基础上,县教研室要进行抽查。进一步加强考试评价的研究。在试行县教委下发的《蓟县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考查指导意见》的同时,本学期制定《蓟县小学考试学科分项检测、等级评价的指导意见》。各工委、乡镇、校除组织好在小学就读的六年级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外,还要协本学片六年级教师的二级教研活动。乡镇、校认真组织所属六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1)组织六年级教师到初中听课观摩。(2)本片初中教师送课到六年级。(3)提倡学片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材分析、教法研究等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讨活动。进而避免六年级教师教学的小学化弊端,大幅度提高初中整体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活动。各乡镇、国办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进行层层评选,以此调动广大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的积极性。各工委、国办校按要求于11月20日前将评选的优秀论文统一报县教研室办公室。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开展教学研究。各级领导要切实抓好各学段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工委、国办校的中心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利用教学研究时间,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理论,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提倡集体备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确定重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依据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课题,选定其中一项进行研究与实验,也可联系教学实际,围绕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选题,题目宜小不宜大。

(三)深化素质教育目标教学与推广工作

继续抓好中小学目标教学试验校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小学分别对5所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试验校的目标教学盯住不放,进行经常性指导,同试验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成果总结,并在面上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题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在学生的情感、动作技能的评价上还需认真研究与实验,完善实践操作技能与学习情感的测评要求,逐步完善各学科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各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强教学检测与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关学科教研员要按照大纲和教材要求,拟好单元(章)形成性检测题和终结性检测题,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加强学科德育和美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目标教学管理。教研室要加强对目标教学的过程管理,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适时举行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进行推广。县教研室及各学科教研员要全面掌握全县中小学目标教学情况。

(四)认真搞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

全面做好首轮课改总结。各学科要对高质量的课改成果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适时举办课改成果展示活动,为新教师传经引路。开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推动会,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和课改文件,进一步明确新一轮的课改任务和工作思路。搞好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高一各学科教师要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县教研室高中组教研员有计划的进行学科培训,或进行教学研讨活动。高一教师要认真学习新大纲,研究新教材,对新、旧大纲和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进而把握新大纲、新教材的内容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加强专题研究。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加强优化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采取滚动发展式的研究模式推进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的质量。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分类辅导、分层讲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对于分层讲评,各校要认真研究试验,争取早出成果。教研室对高一教学加大宏观调控和指导。每月召开一次学科会,通报教学情况,解决前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段的教学进度。在学进度的基础上,加大教学调控力度,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推广

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学纲、掌握教材内容体系,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开好信息技术课打好基础。教研室和各高中校要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并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指导工作。本学期还要组织教学实况的摄录像技术培训,以提高学校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各学科组在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要积极倡导把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注意引导示范,有层次地逐步推进。要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和使用效果列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继续抓好中学有关学科参加市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评选人选的跟踪指导,迎接市级验收。为发挥其示范作用,举行初中数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展示课2—3节。认真做好部级、市级和县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日常指导工作。部级、市级实验校要做好试验结题的准备工作,学期末完成学校和实验教师的课题实验报告,总结出本学科和学校的整体实验成果(包括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软件。优秀论文等)。县级实验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计划,加强实验课题的过程管理,力争做出成果。乡镇、校也要抓好自己的典型。加快我县教研网建设,构建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库。各校要尽快完善学科组计算机的配备,逐步建立学科网页,加大学科教研创新力度。各校装备信息技术室要执行县教委的统一标准。初中校要做好信息技术室的装备工作,为20*年秋季开设信息技术课做好准备。

深入基层校检查指导。通过查看教学设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指导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努力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力争使中小学常规电教媒体普及率达到90%,高中信息技术普及率达100%,初中信息技术配备率达30%。并发挥其实效性。

(六)搞好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及高中会考研究

认真做好中考试卷及考试情况的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初中各学科将举行九年级教学讲座和教学研讨课,以引导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教研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校要认真分析今年高考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各校要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夯实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适时召开20*年毕业班经验交流会。

根据20*年我市高考将实行“3+X”科目设置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发挥高考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为学习研究“3+X”高考方案,教研室将组织高中校领导到外地考察学习。地理、生物已为高考学科,两科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动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高三各科分别搞1—2节研讨课,以达统一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高二年级面临六科会考,这些学科要狠抓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六科会考全部过关,优秀率上新台阶。

教研室将经常深入高中校听课调研,了解掌握各校的教学情况;经常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传达上级有关高考和会考的精神和信息。教研室对高二和高三个课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学期末进行一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了解各校的教学情况。10月份高三语文学科举行话题竞赛;12月政治学科开展一次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的演讲比赛;根据“3+X”高考模式,将组织一次学科与学科间的小综合竞赛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内部建设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3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①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②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2)完成导学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4

近年来,在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在整合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推进应用和服务公众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按照《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2004-2006)总体规划》,2004年5月,六盘水市启动了市级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网络平台、中心机房、数据中心、四大班子局域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内外网门户、公文交换、公文库、法规库、四大班子OA等应用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850万元。市级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2004年“十件实事”之一,自2004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集成工作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行。2006年1月17日,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通过了贵州省信息产业厅主持的验收。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构建了全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建设连接市级各党政机关及四个县(区)的高速宽带网络平台,实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属党政机关和四个县(区)的联网;建设了四大班子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市级电子政务中心机房,机房总面积250平方米,包括空调、配电、装修、综合布线、消防、监控等子系统;完成数据中心的集成,安装集成了数据中心网络平台、数据库服务器、OA服务器、公文库服务器、内外网门户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等16台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操作系统、天融信千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建设了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系统,开通了“中国凉都・六盘水”主网站和六盘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乡企局等部门子网站;建设了全市公务员邮件系统;在内网应用方面,建立了基于XML和消息中间件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基于门户的应用集成平台两大平台,开发集成了办公系统(OA)、公文交换、公文库、信息报送、中经专网信息、新华社专网信息等应用系统。

2005年底,六盘水市启动了市级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150万元,建设项目有市委、常委楼网络及会议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扩建、电子政务培训中心机房工程、电子印章系统。目前,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网已完全覆盖市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四个县区党委政府,接入部门达210多个,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的计算机终端近千台,其中通过光纤连接方式有89个部门,VPN方式接入有121个部门,为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应用推广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⒈应用推广情况

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在应用。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电子政务应用工作,2005年6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两办”)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应用的通知》。从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电子政务的应用推进力度,连续两年把电子政务应用列入市直机关业务目标年度考核。目前,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⑴“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群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了“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主站,以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子网站,同时还建设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50个部门的子网站。“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开通一年多来,共各类信息4万余条,平均每日访问3000余人次,已成为六盘水影响力较大的网站,较好地发挥了政务门户网站的宣传、服务、沟通的功能。近期,按照六盘水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安排,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正在对“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进行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增大了信息量,突出了服务功能,并增加了英文版和中文繁体版。

⑵开通六盘水市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门户网站

六盘水市办公业务资源网是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的专网平台,是实现内部信息交换、协同办公、资源共享的平台。该平台采用先进的门户技术集成了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各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和授权,用户可按角色访问相应的资源。目前专网门户网站集成了OA、公文交换、公文库、新华社专供信息、中经信息、中经视频、中经刊物、地区发展报告、市直机关内部刊物等应用,每日更新的信息有500余条,数据总量达30G。

⑶推进市委、市政府信息报送系统应用

利用市电子政务平台,今年分别在市委市政府两大系统推进信息报送系统的使用。目前,全市党政机关、驻外办、企事业有近200个部门通过信息报送系统向市两办报送信息,市两办平均日收到信息近百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报送速度,增强党委、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

⑷公文库建设

在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中,规划建设了全市电子政务机关共建共享的公文库,将各部门非的历史文件录入到公文库,方便广大公务员使用。2006年,六盘水市将公文库建设列入44个党政部门的目标考核,加快了公文库建设步伐,目前公文库内已有电子公文16000余份。

⑸公文无纸化传输应用

自2006年12月起,六盘水市开始推进在电子政务网络上的公文无纸化传输工作。从2007年1月1日到9月21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个县区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门共发送公文719件30959份,全市共有195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接收电子公文。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⑹推进公务邮件系统应用

目前已为市直机关公务员个人注册邮箱2200余个,单位注册邮箱60个,极大地方便了公务员信息沟通和与公众的互动。

⑺推进OA系统应用

目前OA系统已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财政局、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部署使用,公文已逐步在网上办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⒉取得的成效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搭建了全市电子政务应用的统一平台,随着应用的推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⑴社会效益

①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促进六盘水与外界的交流,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对外展示凉都六盘水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六盘水的整体竞争能力。

②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改进行政措施,加强政府的监管,便于公众享受政府提供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

③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促进企业和市民上网,推动社会信息化。

④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提高公务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从而提高公务员素质,打造一支“数字化”的公务员队伍。

⑵经济效益

在设计理念上,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按统一网络、统一应用平台、数据大集中的思路规划建设;在建设模式上,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积极性,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操作,降低了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①降低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本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网覆盖了市级党政机关以及四个区(县),接入单位近百个,骨干带宽1G,接入带宽100M,并提供200M的互联网出口,若由政府投资建设同等规模的网络,则需投入1000多万元一次性建设资金,每年运行维护和设备折旧需200万元。由于采用市场运作方式,政府每年只需付给运营商25万元运维费,大大降低了政府投入,减轻了财政负担。

――由于采用统一网络、数据集中的模式,各部门可利用市级电子政务平台的资源,采用MPLS VPN技术组建专业网。经初步测算,六盘水市四大班子及各部门可减少一次性的网络、机房、服务器、安全设施投入近2400万元(以30个部门、每个部门80万元计算)。

②降低电子政务的运行管理成本

――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网为近百个部门提供了200M的互联网出口,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市财政节约上网费100万元。

――由于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承担了电子政务网和数据中心各系统的运行维护,各部门可不必再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而只需关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具体的应用,经测算每年可为财政节约人员经费250万元(按100个部门、每个部门1人、每年人头费2.5万元计算)。

――各部门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的机房资源,采用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等方式建设本部门的网站,若每个部门的网站一次性建设费按5万元计,可节约投资250万元(按50家计算)。

“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近年来在各项评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活动中,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提名奖。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中,2005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政府门户网站排名较上年上升104位,全国列第83名、西南地区列第7名、贵州省列第1名;2006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政府门户网站排名较上年上升29位,全国列第54名、西南地区列第5名、贵州省列第1名。在2005年度贵州省政府系统互联网站评比活动中,“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获得一等奖。2007年6月,在由中国信息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和中国电子政务资讯网联合举办的“优秀电子政务应用平台评选”中,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获得2007电子政务优秀应用平台奖。

2006年1月,贵州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同意六盘水市为省级信息化试点城市。

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主要做法

⒈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只有领导带头、齐抓共管,才能集中力量推进此项工作。为了加强全市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六盘水市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四大班子秘书长和市长助理任副组长;与此同时,各部门均成立了由部门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电子政务工作小组,推进部门内部电子政务应用工作。

⒉理顺体制,建立机构

2003年9月,六盘水市将原市政府办公室下属的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与归口市计委管理的市信息中心合并,组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作为全市电子政务的管理和服务支持部门,明确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采用党政合一,只建一套网络、成立一个管理机构的体制构架。新组建的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副县级事业单位,其宗旨是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作的地方性政策、规定、管理办法、技术规范及标准,并组织实施;会同六盘水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对全市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管理,负责信息化项目的审批;负责全市政务信息化推进工作和相关技术服务工作等。信息管理中心设4科(室)1部,即办公室、综合科、网络科、数据程序科和信息技术服务部,编制20人。信息管理中心的设立,使六盘水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中心成立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六盘水的模式是西部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有益尝试。

⒊规划先行,稳步推进

为了科学、有序地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按照国家和贵州省的有关要求,遵循“统一规划、需求主导、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2004年,六盘水市编制了《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2004-2006)总体规划》,《规划》提出了全市电子政务建设“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个体系、四类应用”的总体框架,明确了业务应用、信息资源、安全保密体系建设任务,并规划了一、二、三期工程,从而使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走上了规划引导、有序推进的道路。

⒋强化管理,规范建设

为了规范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管理文件和办法。2003年8月,六盘水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05年9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六盘水市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建设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为了进一步促进市直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应用,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电子政务应用工作纳入市直机关业务目标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应用等三方面,这是六盘水市探索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的又一个新尝试。

⒌加强培训,促进应用

为了确保应用的推进,六盘水市加大了应用培训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六盘水市先后举办OA操作培训2000人次,网站操作培训600人次,邮件系统培训800人次,公文交换系统培训800人次,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培训200人次,信息报送系统培训600人次,公文库培训400人次。从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始组织市直党政领导干部电子政务及信息化知识培训,到目前已培训了17期,总计510人接受培训。

⒍优化服务,确保应用

良好的服务是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的重要条件。随着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的快速推进,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量也在快速增加。为了解决中心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市编办批准市委市政府管理中心设立信息技术服务部,专门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同时,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面向社会聘用了两名技术人才,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四、几点体会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管理、技术、服务、应用等方面全面推进,才能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⒈提高认识是先决条件

建设电子政务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实践证明,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十分明确,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将信息化建设摆到了重要的位置。

⒉加强领导是关键

建设电子政务,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至关重要。建设电子政务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只有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才能集中力量推进这项工作。六盘水市成立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从而使上下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⒊理顺管理体制是保障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电子政务建设条块分割、党政分离的格局,这是造成目前重复建设、信息不能共享、电子政务项目投资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六盘水市采用党政合一、只建一套网络、成立一个管理运维机构的做法是区域电子政务建设领域一个有益的尝试。

⒋抓好规划是龙头

六盘水市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首先做好总体规划工作,重点解决好网络框架、技术标准、应用和安全体系、信息资源规划等重大问题,以规划指导实施,最大限度地做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避免出现新的重复建设现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期限不宜过长,不要超过5年,以2-3年为最宜。

⒌引入监理机制,加强项目管理

为了确保六盘水市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顺利完成,六盘水市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引入了信息化工程的监理机制。在电子政务一期工程9个标段中,监理是第一个招标的项目,目的是确保对一期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的介入使得一期工程在工程质量、投资、工期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没有出现重大的偏差和事故,投资得到了有效控制。

⒍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电子政务建设

在电子政务骨干网的建设中,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运营商的优势和积极性,提出了由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出资建设电子政务网的建设思路。经过竞争性谈判,贵州移动公司以每年25万元的价格中标。六盘水市电子政务骨干网覆盖了市级党政机关以及四个县(区)政府,接入单位近百个,骨干带宽1G,接入带宽100M,并提供200M互联网出口。同样规模的网络若由政府投资建设,则需1000多万元的一次性投资,每年的运行维护费上百万元。六盘水市电子政务骨干网络建设的成功操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五、进一步的工作安排

目前,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仅仅是开了一个头,更多更艰苦的工作还在后头。围绕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进一步开创全市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六盘水市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下一步需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⒈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的指导原则,充分发挥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部门、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规范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行为,提高财政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⒉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应用

要调动各方资源、各种力量,大力抓好电子政务各项应用,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六盘水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不断深入。

⒊做好培训工作

进一步做好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骨干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工作效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知识的迫切需要。

⒋大力推进部门和行业信息化建设

依据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旅游、国土资源、交通、劳动保障、水利、城市建设、林业、环保、审计、统计等部门的应用,建设一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

⒌做好区县电子政务的指导工作

加强对区县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⒍重视安全建设管理

抓好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管理,从管理和技术入手,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为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⒎重视人才培养

加强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中心职工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的队伍,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5

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①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②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

(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

(2)完成导学案。

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初使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些不适应。以前上课时总是教师先用大屏幕讲解和示范,对重点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反复强调和演示,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虽然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学生始终处于简单的模仿和识记这样低层次的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师只注重了怎样教,却没注重怎样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

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后,最开始我坚持A、B级任务和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C、D级任务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到后来,学生再遇到难题甚至不再找老师,直接去请教班级里的“电脑大虾”,这种“大虾”帮“小虾”的风气已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被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开发、激活学生的潜能等更深层的问题。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6

从事通信技术服务经营的企业,应具有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双软证书。

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经营的企业,应具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证书或双软证书。

从事动漫游戏经营的企业,须经市动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为“市动漫企业”。

从事软件出口及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经营的企业,应具备下列证书之一:(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2)CNNIC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授权证书;(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4)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证书;(5)双软证书。

第四条扶持对象除享受国家、省、市扶持政策外,还可享受以下扶持:

1.规模企业奖励。企业年纳税总额达到50万元,按照区级税收的30%给予奖励,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扶持期限自第一次享受奖励年度起五年。

企业符合市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其中应由我区承担的扶持资金予以扣除。

2.重点企业奖励。对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或“全国软件企业百强”、进入省政府软件骨干企业排名前十名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定额奖励。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次定额奖励。

3.高级管理人员奖励。年度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产生,下同)总额达到5万元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自当年起五年内,前三年每年按照个人所得税区级分成部分的100%、后两年按50%给予企业奖励,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4.无偿资助。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政文〔〕374号)取得省级财政扶持的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优秀骨干人才产业化项目,给予所获得省级财政资助资金1:1配套资助。

5.贷款贴息。企业贷款当年纳税总额达到50万元,按照区级税收的20%给予贷款贴息,每年贴息总额不超过企业实际支付的贷款利息,且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扶持期限自贷款之日起两年。

6.贷款担保。企业年销售收入(营业额)在500万元及以上,可由市区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按照当年缴纳地方级税收的3倍提供贷款担保,单个企业贷款担保额最高不超过市区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的10%。

第五条符合第四条第3项条件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在区属小学、幼儿园可参照《关于加快建设海西人才创业港,大力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委办发〔〕22号)享受就学优先照顾。

第六条按照《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创业工作规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十八号)要求,符合条件的软件类留学人员来我区创办企业,一次性给予项目资助10万元。

第七条区级财政每年从其他科学技术支出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我区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与软件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设。

第八条企业应向纳税所属街道提出扶持申请,经纳税所属街道、开元国司(软件园区内企业)、区科技局(软件园区外企业)初审,区财政局复审,区政府批准后给予兑现。

企业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扶持申请报告和申请表各1份;

(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1份;

(三)税务登记证复印件1份;

(四)企业入库期纳税证明(第四条1、3、5、6项);

(五)省、市立项或获得称号的证明材料(第四条2、4项);

(六)留学人员资格认定、创办企业等相关材料(第六条);

(七)审核部门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予特殊扶持的,可按个案另行研究确定。

第十条企业同时符合本办法与区政府出台的其他扶持政策时,可选择适用,不重复享受。但是,企业入驻软件园的,可同时享受《市软件园二期(园)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引进入驻软件园二期企业物业补贴的优惠政策》中的有关扶持。

除第四条规定的重点企业奖励和无偿资助、第六条规定的项目资助外,企业在同一年度内享受的扶持金额不超过其缴纳的区级税收。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7

六安市地处安徽省西部,是集革命老区、山区、库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等为一身的欠发达地区。全市总人口710.3万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

1.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多,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在全市21家重点进出口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13家,比重超过60%。截至2012年,全市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35家,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5家,5亿元以上企业有12家。新认证农业省级龙头企业27家,市级龙头企业83家,全市部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85家和32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全省前三位,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快速增长。2012年,六安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614亿元,全省排名由2011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同类市第一。[1]

2.农业生产科学化不断做强,品牌农业得到有效提升

近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精品,六安市十分重视本地优质农产品的科学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品牌农业建设不断加快。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食品安全,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著名、知名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全市1000多家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近2000个,全市拥有安徽省著名商标农产品57个、知名商标农产品79个,做大做强了一批绿色加工业品牌。

3.农业产业化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及布局基本明晰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农业产业化九大产业集群,包括粮油产业集群、羽绒产业集群、家禽产业集群、生猪产业集群、茧丝绸产业集群、茶叶产业集群、毛竹产业集群、油茶产业集群、柳编产业集群。同时,全市逐步形成一批农业现代化园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园区构建起六安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4.农业信息化不断发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六安市各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为重点的中介信息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快,在指导农户在信息化建设、生产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带动了农民闯市场、搞经营、增效益。各地通过改造传统模式,运用互联网等方式,使农产品与市场进一步实现了对接。目前,六安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市商务部门扶持成立六安电子商务协会,依托电子商务,进一步拓展农业企业产品销售渠道。

5.农业可持续化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六安市先后制定完善了六安瓜片、优质水稻、皖西白鹅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规程和质量标准。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各地狠抓安全优质农产品及基地的认证与建设,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达13家,其中部级6家,省级7家。标准化小区数量已经超过300个,有10个县区级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列入规划。创建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裕安区)1个,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县 4个;金寨、霍山成为部级生态示范县,舒城、金寨被评为部级农业生态示范县。

二、困难和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够

尽管六安市已拥有60多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但总体而言,规模大、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各个环节的科技要素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产品更少;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六安市龙头企业年销售额最大的不过10亿元,最小的还不到 600万元。由于单体小,且缺少科学规划,很难带动大范围和更多农户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市场竞争乏力,很难带动农业现代化经营向纵深发展。

2.农业现代化资金严重困难,发展后劲受到限制

在政府财政投资方面,六安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有限,从2009年开始,六安市本级拿出750万资金,2010年用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专项资金不足1000万元,2011年市级预算安排专项支农资金为2278万元,2012年全市各项支农资金6675万元,[2]虽然投入在逐步加大,但仍不能满足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在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方面,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制约,生产性贷款比例并不高,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资金需求。在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自身资金积累方面,农业现代化还处于初创阶段,农户收入水平较低,资金投入尚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信息化能力不强,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困难

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交通等“硬件”较为重视,对通信与信息化等“软件”重视程度不够。 同时,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使得产前缺乏市场信息引导,生产的产品不一定适合市场需求;产中缺乏先进技术指导,农产品品质难于提高;产后农户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处于一种被动的销售方式。当前,六安市农村各村虽均配有网络,但是大多数村网络配置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4.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不足,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

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普遍采用的是粗放经营方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削弱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新技术、新机器难以推广,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难以展开。六安市农副产品加工多以原料为主的初加工,加工层次低,产业链较短,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利用,产品的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科学水平不高。

5.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

六安市从事农业的常住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7%,未上学的仍然占2.4%。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和有技能的人员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农业技术人员比重仍然不高。农村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形成充分利用科技、带动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生产效益未得到释放。

三、对策建议

1.政府科学制定规划,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政策保障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前提下,推动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倡农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研究扶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通过规划指引农业现代化道路,引领发展。[3]2012年3月,六安市实施《 “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要重点建设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8个超五十亿的省级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产业园和6个产值超百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4]

2.多方不断加大投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

政府各级财政逐年增加用于奖补引进农业企业、贷款贴息、品牌创建等投入,调动各方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在实施税收优惠、增加信贷投入、鼓励自我投资基础上,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吸引和利用外来资金,引导工商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投资农业现代化。

3.加快信息工程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信息支撑

政府要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业企业采取网上销售、、连锁、配送等新的营销方式,扩大销售,搞活流通。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培育一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5]

4.不断提高农业科学化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保证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8

二、目标任务

自20__年开始至20__年,全县300个行政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部分乡镇级以上科技示范园以及科技带头户、[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文秘站 外部链接!注:]涉农企业等,全部安装科技信息村村通软件,实现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届时将建成一个全县以村户为单位,可以与乡镇、县、市以及全国涉农信息网络进行信息互动的科技信息网络。

三、方法步骤

自20__年开始,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居)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示范点;在玉山、郑山等乡镇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示范乡镇。20__年,全县60%以上的乡镇实现“科技信息村村通”。20__年实现全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提前组织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网络,硬件建设主要依托组织部门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软件系统由市科技局开发研制。

资金来源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解决,县、乡、村分别负担一定比例,各级财政给予支持。每年的计划补助,可以列入当年的科技计划。

四、组织领导

1、成立___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各乡镇也要设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管理站,负责本乡镇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各级要把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作纳入社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9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应用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范围

全市六县(市、区)。

四、近期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市卫生局

负责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规划、安排部署、培训、督导与考核;负责在省卫生厅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省、市、县信息技术人员对各县(市、区)数据中心搭建、系统安装、调试、升级和维护进行协助和指导。

1、成立德阳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行政协调组和技术专家组,成员组成如下:

(1)行政协调组

组 长: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 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行政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各市直单位上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审;依据国家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培训、指导、评估和考核。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技术专家组

组 长:xx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

成 员: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10

二、教师队伍现代化技术水平建设抓实、抓好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达标工作,使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真正得到提高,用于实际教学之中。1、将教师信息技术达标工作列入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之中,实行不定期抽查,真正检验教师信息技术实际水平。各学校要抓好对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今年全区教师高级答辩率要达到40%。2、强化对名师、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强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力争在年底通过市高级考核验收,适时参加答辩。3、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按工作需要进行专题培训。4、利用东师专家资源指导各校开展信息技术技能与理论培训。5、抓好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培训工作。

三、加强实验校管理1、建全实验校管理制度,2、抓责任落实。强化实验校工作的过程管理,实行滚动管理。2、电教部设专人管理。

四、教研与科研工作2005年教科研工作要体现我区教育发展特色,以科研课题的开展促进教研工作的落实,与相关部室共同将工作落到实处。2、教研工作(1)、充分发挥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及省级电教示范校的功能、辐射示范作用,强化对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的管理与自评工作,积极开展以学校办学特色为内容的系列开放活动,抓好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2)、2005年朝阳区要新申报两所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争取推进一所学校迈入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3)、制作区精品课例、学科电子教案参加市评选。六、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工作,抓好软件资源建设与管理电教教材征订工作,是上级给予我们各学校一个良好政策,目的是通过此项工作,使各校更好的充实、建设好可供教师教学需求的资源库,按照上级要求做好,保证电教教材款专款专用.1、要确保电教教材款定额征收,并要为教师订好教学资源软件。2、建全制度,加强管理。3、加强管理,保证资源不流失。

六、强化工作过程管理,做好学校评估。2005年,将改变过去评估工作年底检查,一次性打分总评方式,采取过程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对每一项工作进行随时跟踪考核。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11

人口经常性登记。是指对城乡居民和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以及婚姻等项实行户口管理方面的登记制度,是非普查年份积累人口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现行人口统计是多元化、多轨道进行的,在公安和计生部门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并且各部门都有独立统计指标、统计口径。交叉重复,多头布置加重了基层社区负担,多头公布的人口数据又常存在偏差,降低了人口信息的权威性。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我国先后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共进行过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研究制定重大社会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多,且数据时效性差,十年一次的截面数据,无法反映普查间隔期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

人口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人口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人口进行调查,并将其调查结果用以推断、说明人口总体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优点。

我国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布置了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每年一度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仅对省级以上的大区域具有代表性,不能解决市级以下小区域的代表性问题,若扩大样本又不符合优秀抽样设计所必须的经济性原则;二是以户籍为基础的人口抽样框存在覆盖偏差,漏掉流动人口的可能性;三是传统抽样设计忽略人口分布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抽样效率低。

整体而言,人口普查的基础性作用及人口抽样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抽样调查,两者的结合又存在巨大的差距和空间,造成大量已有的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导致信息浪费严重,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

现代人口调查的发展

美国社区调查取代人口普查

抽样调查,作为一种轻便、灵活的现代调查技术,在人口统计中的主体地位愈发显现。丹麦等国家已经取消了人口普查,美国普查局在2010年以社区调查取代人口普查长表,按当前居住地原则对人口实施调查,通过滚动抽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采用一级直接抽样,注重样本累计和小区域的代表性。

美国社区调查对我国人口调查方法的重要借鉴意义在于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准确、动态的人口数据,满足多层次的统计推断需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信息化成果

2000年,联合国开启利用GIS开展人口普查的帷幕。近些年,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抽样越来越多地利用3S技术获取辅助信息,这些对改进和完善抽样设计、提高抽样估计精度和节省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我们使用了长短表、光电录入、基于广域网、以大型网络数据库Oracle10g为核心的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遥感影像(RS)和GIS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并对普查小区建筑物数字化。人口数据与地理数据通过建筑物编码高度匹配,具备经济定位、调查和计算小单元的能力。

数字化建筑物覆盖完整人口抽样框,是人口统计面向社区的基本单元。空间化人口密度很好地表达了区域内人口分布的内在空间结构规律,奠定了人口空间抽样的基础。

抽样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各级政府都需要利用全国性的人口变动抽样,获得本地区时效性强的人口数据。人口分布具有空间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的地理特征,并不是随机分布的。在传统抽样中,调查对象不具有地理位置概念,抽样效率很低。按照传统分层抽样方法,同一层的对象,可能相距很远,甚至在空间上被其他层所分开。而有效利用空间化人口密度能够精确计算小单元的抽样比,使具有高人口密度的抽样单位有较大的抽中概率,实现调查总体中的样本被等概率抽取。在经济性原则下优化样本布局,使其对总体有最大的代表性。

空间抽样软件“三明治模型”是我国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它不受行政边界的限制,根据抽样对象内在特征如人口密度进行分层,通过均值和误差传递,最终表达时,生成以各级行政区为单元的汇报结果,“一次抽样,多级使用”,满足各级政府进行人口管理的需要。

建立信息化的现代人口调查制度

根据我国人口调查制度存在的不足及人口统计信息化已取得的成果,在GIS等高科技的支持下,基于数字化建筑物,探索建立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现代化人口调查方法势在必行。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12

2 研究的目标

1)主体性。以本校情况及学生实际需求为主体,根据上级教学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及现行教材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实施教学。

2)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这是教育规律和学生内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全面性。人的发展应是主动的、全面的,教育应当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最快最充分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应与其他学科密切整合服务于这一全面的发展。

5)实用性。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校本化,体现这一课程面对具体学生的实用性。

3 探索与研究

3.1 设施情况及分配

北厍小学现有158台学生机,分为3个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其中多媒体网络活动室2)机器配置得比较早,在使用Office软件时比较慢,上网速度也不流畅,因此主要用于三年级的指法练习、画图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及五年级的LOGO语言上机实践。四、五、六年级Office部分及网络部分教学主要在多媒体网络活动室1)3)中完成。由于多媒体网络活动室1)装有即时还原卡,因此对于需要学生保存作品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活动室3)。

3.2 学生情况调查

信息技术课从三年级开始开设。1)总体上年级越低,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越高。2)超过1/3的学生会在课余使用计算机,且年级越高比例越大,但主动用于学习的仅占少数。3)对于所学内容,有80%的学生感兴趣,课上认真学习;有5%由于智力及其他条件限制,课上不知道学什么,往往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做;10%的学生感觉所学内容较为简单,即使教师不讲解也能自行完成;5%的学生虽然能较快掌握教学内容,但不认真操作,热衷于娱乐游戏。4)基本机能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文字录入,以六年级英文录入为例,差的只有三四十个每分钟,快的二百五六十个每分钟;1/4左右的学生能超过100个/分钟,1/2左右的学生能达到75个/分钟,但有1/8左右的学生低于50个/分钟。

3.3 教学模块安排

三年级,基础知识、指法、画图程序、上网浏览;四年级,Word、网络应用(搜索下载、电子邮件、论坛);五年级,PowerPoint、logo语言;六年级,FrontPage、博客。机器人部分由于条件限制暂不开设。

4 教学内容选择

4.1 教学内容紧跟时事

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当今社会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在教学内容中创设综合性、时事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了解到一些当今社会、自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时事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较适合于高段年级的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当然相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也可以实施于不同的年级,只是教学的任务设置不同。例如,中年级段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世博会的吉祥物,而高年级段则可以查找并了解世博会吉祥物的名称、含义,做成演示文稿或者网页等,通过论坛、博客等交流。

4.2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以致用是信息技术课学习的至高点,在教学中设计的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要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使用。任务的设计要有意义和深度,要利于探究,能够创新。因此,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应用于实际。

4.3 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在信息时代,缺乏收集、整理、选择信息能力的人是不成功的。网络上的信息瞬息万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学会鉴别信息,学会研究信息,学会贮存信息,学会提取信息研究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联系点,用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实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篇13

经过47年的发展,七二二所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技术专业,主要包括:总体类,包括网络通信总体和舰艇通信总体两大类;通信技术类,包括海军通信系统综合集成、数据通信及无线通信、舰船软件无线电、舰船综合信息传输、舰船特种天线、网络管理及综合控制、信息安全及密码通信等专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海军军品为基础、大力向其他领域扩展的六大领域:海军军品、横向军品、军贸、信息安全、民品、资源开发。

在确保军品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专业与人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创新机制,加速推进军民结合科技产业,在“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形成了一个产业平台,成立了六家控股公司和两个事业部,建设形成了电子信息与通信、能源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孵化与资本运作、特种装备、资源开发的科技产业六大板快,民品的年度总收入以25%速度递增,占全所年度总收入的50%。

目前,七二二所拥有几十个条件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工艺技术先进、设备配套齐全的装备生产基地;拥有各种先进设备、仪器、仪表;拥有覆盖标准范围宽、设备先进的机电产品和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及技术指标先进的无线模拟测试室、电磁兼容实验室及微波试验室。已获得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总装备部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海军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海军武器装备合格承制方证书,普通密码、商用密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科研生产销售资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一级保密资格,安全生产二级资质,以及海军装备定点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室资质、国防工业4213二级计量站等。

业绩显著 前景广阔

七二二所研制的产品几乎装在我国水面和水下每一艘战舰上,并拥有海陆空三军、横向军品、军贸以及广阔的民品市场,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几千台套设备,为海军通信现代化建设、洲际运载火箭的全程试验、通信卫星发射、“神舟”飞船成功上天、“嫦蛾”奔月以及南极考察航母建造作出了突出贡献。共获得部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专利120余项,某国防重点工程于2012~2014年先后获得省部级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大会授予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通信公司建立了广泛联系与合作;先后向泰国、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通信产品几十批次上百台套系统或设备。近几年事业发展的定位是:以海军通信事业为己任,面向三军,服务国防,服务国民经济建设。2014年按照“抢占高点,深化产业,改进管理,科学发展”的方针,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创年度总收入15.46亿元,经济增加值4.44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2015年的目标达到年度总收入18亿元,职工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面达到集团公司一类单位发展要求;朝着2020年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年收入达到40亿元,创建独具特色的一流通信科技产业集团的目标昂首迈进。

近几年,先后荣获国家五部委联合授予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湖北省政府授予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有功单位,连续多年在中船重工集团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评为特等奖。所领导班子连续四届荣获湖北省国防科工系统优秀“四好”领导班子称号。1992年至今,研究所连续获得三届“武汉市文明单位”、两届“湖北省文明单位”和四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2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创建史上新的里程碑;荣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部级劳模一批批先进模范人物,以及湖北省“优秀团委”、“青年文明号”、“优秀团支部”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