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文化论文实用13篇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内涵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四、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

2003-----2005年,历时两年、覆盖两国全境、先后举办700余场活动、被誉为“中国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的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政府在世纪之初进行文化外交的典范。历时七个月、覆盖非洲22个国家的2004年“中华文化非洲行”是中国文化外交史中的又一盛事。2005年在华盛顿揭幕的“中国文化节”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称之为“艺术中心历史上最大胆,投入最多的国际文化合作项目,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2006年,2007年,中俄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直接参与的民众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绚丽的艺术手段,满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的社会动力和价值观。

这些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与称赞,中国文化的热潮在西方国家也因此迅速升温。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国热”是中华文明恒久魅力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充分体现,它说明世界在用积极善意的目光注视着中国,关心着中国。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000年9月,总部设于美国的连锁咖啡店星巴克进驻故宫,位于故宫乾清门广场东侧的九卿朝方,一张小柜台、两面小圆桌、六把椅子,据称是全球星巴克中店面最小的一家。

后有著名节目主持人芮成钢在博客中撰文“清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文章贴出后,短短几日点击量逾50万,并引发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激辩。笔者认为,故宫是一种文化象征,星巴克也是一种文化象征,星巴克走进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我们要抱着最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我们要精心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留一份净土。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一个长期延续而未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中国文化和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文化继承固然离不开历史,但更重要的还是依赖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上,我们必须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为现实所用。按照自身的需要,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用、有利的就继承,无用、有害的就不继承。

传统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以继承为主线的,但是,如果仅仅继承,没有超越,民族传统文化就只能在原有的水平上踏步不前,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得到继承。历史证明,文化的成功继承,总是与超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继承必然是有所超越。继承和超越是辩证的整体性思维,继承不是最终目的.必须实现超越,超出历史的圈子,实现历史的跨越,让优秀的思想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从而形成服务于现实社会实践的崭新文化。

参考文献:

【1】方克力.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2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本文由收集整理富的中华民族的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自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开始一直到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没落的封建制度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碰撞和冲击,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和深厚的内涵,一直贯穿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要想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对自己国家或者是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比如,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巴比伦因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最终导致了民族的灭亡。相反,犹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犹太人让自己的孩子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犹太教法典》以及《圣经》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此来传承自己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文化上也要有更大的发展,中国人做文化上的巨人。因此,在中学阶段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很大作用。

二、中学文言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推动作用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内容,有着很多方面的显著功能,最为基础和本质的两个功能就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对人格的塑造。从整个国家和民族方面来讲,教育的功能主要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记录形式,中学生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制度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帮助中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人。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涉及到了各种意义体系、认识成果以及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符号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最原始的一种书面形式。在给白话以及现代汉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营养之外,还加强了中华民族之间的情感以及文化精神。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文明产物,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记录方式,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言文的发展历史比较的悠久,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词语的产生、发展以及词义的系统甚至是汉语之间的地域差异都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反应。词语的意义包含着我国古代祖先生活过程中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比如在文言文中,囱、聪、窗都同属于同一个词源,但是囱就是指的是烟输走的通道,聪是指接受外界事物之间的通达,窗就是指房间的墙上透空气的洞。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于聪明才智的理解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于外界的感受的通达,同时也反映了一定那个时期特殊的意识形态。

我国的古代的文言文在担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的工具的同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言文的文化信息主要包含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汉字的形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信息。和汉语汉字对于优秀文化的记载不是同样的事情。比如,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王”字在记载“王”这个字的同时,同属于象形字,它的构型比较的像一把斧头,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了一定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在我国的古代,君王者都是通过武力来赢天下并且治理天下的。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3

现在我们面对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在"国际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设计一度出现追崇西方设计、而漠视中国的设计风格的现象,在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借鉴和运用上,用简单的复制或生硬的拼凑的方法来完成图形组合,而忽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的诠释,这样的融合是对现代艺术的误解,会阻碍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如何对待传统、应用传统等问题上,日本的做法是实践着把现代和传统同步并行的方法,互补互存,并以复活传统的手段推陈出新。也就是将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艺术用现代设计的感觉和手法去粗取精,在保留本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以新的面貌使传统重获新生。

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主办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形象,由此"中国风"刮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在视觉设计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成功案例,使人们从新认识传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想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设计来源。中国传统图形作为一种民族个性的图形语言开始在今天的国际设计潮流中逐渐显现出它的魅力。实际上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中国的艺术设计必然要走与国际接轨的路线,在交流中融合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形特征

纵观历史,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图形进行语言交流,并在彩陶上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生活,到明清时期“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图形的发展,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图形表现形式的更加多彩和丰富。

1、传统图形的形态要素

“图形”在每个时期的形态各异,让我们感受到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中所表现出的特有精神气质,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衍变,那勃勃的生机仍然令我们为之赞叹。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彩陶上精美的鱼纹、青铜器上的兽面纹以及汉代漆器上隽秀的凤纹,无不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例如传统图形中最有代表性的“龙”的形象,就是在设计历史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从世界的神话史或者设计史去寻找,都没有哪种图腾、神兽的形态像中国的龙那样,具有如此之多的属性,从形态上看“龙有九似”,蛇身、鹿角、狮鼻、虎须、鱼鳞、鹰爪……聚九种动物特征于一身,这足以看出龙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高等级的神兽,其强大的图形整合能力和精神特质,中国龙作为图腾或臆造的神,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是其它图形都无法超越的。

2、传统图形的形式要素

纵观中国设计的历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我们会发现,远古时期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类的平面设计、图形艺术,不变的主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形象寓意,而它们的图形特征,却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而且还跟当时的本土文化、工艺与技巧紧密相连,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在图形形式的衍变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图形形式"的演变都不是对其原始“图形元素”的彻底否定,而是以新的审美观念赋予其以新的形式,从而使这些“元素”不断的丰富与拓展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从2008中国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觉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张艺谋对传统元素独具匠心的现代化的演绎,其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效果震撼世界。由此可见,任何艺术形式的运用,只有利用现代科技,现代化的设计工具对传统元素进行新的创意,才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传统图形的语言魅力

1、具有寓意的传统图形语言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图形美感,而是图形深层蕴藏着的吉祥寓意,这些寓意最初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而衍生出的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企盼的表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吉祥图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牡丹象征着富贵、桃子象征长寿,石榴预示多子,鸳鸯象征成双等寓意,这些图形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万事如意等美好愿望。其中最有特色的图形寓意是“吉祥”所谓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再也没有那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吉祥如意的了。“吉祥”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深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处。中国人借用传统文化把人们美好的祝愿画成优美的形象、吉祥的图案,并用这些元素去装饰生活、馈赠亲友、慰藉精神和满足心里需求。

2、传统图形语言的符号特征

在人类之初,人们就开始用图形符号来进行语言沟通了,因为图形比文字更形象、更便于理解。现代的视觉设计也是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意来传达设计主题的,因为,视觉设计本身就是力求以符号化的形式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通过精练的图形语言符号传递一种设计的意境。所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图形的寓意特性,更准确的运用图形语言来进行设计创意,可深化设计的文化内涵,使设计和受众之间建立起思想上的沟通和视觉上的默契。

在传统图形形式上的转化也就是保留图形符号原来的意义内涵,同时通过形象结构的简化获得现代精神的表现。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形象标志设计中,就用中国的“中”字与传统造型“古钱币”进行了形式简单的符号组合设计,“中字代表以中国资本的联营集团;古钱象征银行的服务特点;圆角的方孔是现代化电脑的联想,上下连串的直线则象征联营服务。”----靳埭强 。标识在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创造出强烈的现代感,其视觉识别理念和识别效果早已被现代人认同。

三、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在现代艺术领域风格多样的艺术门类中,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运用表现得是多种多样。如在环境设计中具有中式风格的现代设计体现;在众多的具有"现代感"的服装、手饰设计中也出现了大量传统纹饰;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与现代演出风格的融合,备受人们关注和喜欢,事实上这些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了很浓的“中国味”。这是走向世界所具备的中国特质,是中国设计的身份标志,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形象。

1、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

设计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创新,这也正是设计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一味地照搬和模仿,就势必为时代所淘汰。

2012年2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以“中国龙”设计作品为主题的"龙行天下"艺术设计展上,以“中国龙”概念为主题的参展作品,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用全新的视觉效果对中国龙文化进行了阐释及传承。用现代的理念,把中国的龙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和现代设计前沿相对接,这是一个把传统设计观念向现代设计理念迈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传统设计基础上的创新过程。

以往对龙文化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龙形、龙纹、龙字的概念上,其表现形式也大多以传统表现手法为主,这些看似保留传统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不但约束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图腾"龙"的深入解读,也束缚了我们龙文化设计思维与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融合。

“龙行天下”艺术设计展的设计理念向我们展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全新思路,而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该具备的是创新精神,改变旧的传统概念,使中国设计走向未来与国际接轨。

2、“融入与再造”与时代接轨

将传统图形运用于现代视觉设计,不应该是表面的视觉装饰,或者简单的加工拼凑,要将传统图形所深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在现代设计中,必须将传统图形作为一种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符号。

对传统图形的现代设计,还要对传统图形的形式和形态上进行重新分解再造,提取特征元素并且用贴近现代人的图形语言重新转换组合,这样才能做到“兼容并蓄、古为今用”。因此,设计者要充分认知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将传统图形完全置于现代视觉设计语境中,同时,它需要我们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和现代设计表现能力。

3、添加新元素与世界相融

中国传统图形其图形表现.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它同时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享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变化很大,不可能再完全重复以往的传统,所以传统图形的发展要不断添加新的时代元素,把以前过于繁复的设计简化并且将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与现代的人文生活相融,人们更容易接受。

“新元素”的添加,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尝试,有的简单、有的深奥、都力图向先进的设计思维和理念上的拓展。由此,图形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符号,它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丰富和视觉上的精彩纷呈。

那么如何添加呢?纵观图形设计的发展历史,从早期图形的形成、到发展成熟,其在设计思想、表现手法和图形语言上不断的变化、添加和完善,它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它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是很清晰的。现代设计对“新元素”的添加要有更新的创新观念,不断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思维转换,用新的技术新的观念和新的表现手法代替传统意识和表达方式,使中国现代设计与世界相融。

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面对着信息化快速的发展和人们对新视觉艺术元素的需求,视觉设计领域将面临着新的考验。但是可以看到,这种需求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观念思维方式的导入,也为我们对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在国家十二五计划,发展文化产业精神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转第76页)

(上接第49页)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也将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局面,信息化的普及和人们因生存条件、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激励人们的想象和创新欲望。只要我们把握图形艺术的时展脉搏,对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设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用创新的理念去发掘祖国传统艺术宝库,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中,推动传统图形艺术的前进,不断推陈出新,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容着传统和现代多重元素的中国图形艺术就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中国艺术设计史》 作者:夏燕靖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年8月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4

小住宅—大概念

小住宅在日本建筑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溯到20世纪中期,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几乎布满了具有开放平面、推拉纸门和榻榻米狭窄开间的木结构建筑。材料的运用,结构的处理,建筑有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清楚的显示出日本本土文化对其的影响。也显示出其受国际建筑与当代日本建筑不同方式的影响。而恰恰是这种西方与东方的激烈的对话,式建筑设计成为一个令人着迷的学科。

作为艺术品的住宅

前川国男从1928年到1930年在巴黎跟随勒柯布西耶工作。当他在1942年给自己设计住宅时,尝试将柯布西耶的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设计原则与日本传统元素结合。明亮宽大的居室、白色的墙面和简约的家具都象征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半透明的推拉门产生的丰富的光影效果又是典型的日本传统方式。筱原一男在作品白色住宅中,将日本传统建筑特点提取并用现代语汇重新演绎。他将传统元素—木质推拉窗和屋子中的雪松木柱支撑结构—转化为独立的符号。

原广司在他的住宅设计中明确表达了一些在真正的城市中已经消失的忧点,混乱的环境被关在外面。他在东京町田自己的住宅中设计了一个“城市”。广场、街道和结构的外观形成一种隐喻。一条沿着中轴线设置的“内街”的两侧对称地排列着象征建筑轮廓的房间。最终,筱原一男和原广司以艺术的方式对当代住宅形式问题给予了回应,但这或多或少否定了住宅的功能性。

给人美感的混凝土

伊东丰雄1999年在东京设计的住宅是近年来日本已建成的最好的独栋住宅之一,它提供给居住者最大程度的自由,可以按照他们的选择来使用住宅。开放的庭院空间,丙烯酸玻璃板的推拉门不仅使居住者可以改变房间布局,还提供了一个贯穿全楼层的视野,这与传统建筑通过推拉门临时分割房间相得益彰,和迁哲郎把日本传统空间观念描绘成“没有距离的聚合”,空间中所有分隔物即可以完全移走,也可以挪到一边。我们可以将之解释为借助现代材料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解读。

传统的日本文化导向趋于内向型,在建筑细节构造上最求完美。现代日本建筑师中安藤忠雄最能体现出这一传统文化特点,其在大阪设计的能美住宅,对待细部一丝不苟,用高高的混凝土将住宅严密的封闭起来,墙内是一连串的庭院和房间,庭院是通往室内的通道。在某种意义上,安腾将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墙和只有稀少绿化的庭院进行对比,是为了加强这两个元素对感觉的冲击。他在所有的住宅设计中几乎都是用了类似的方法,他对混凝土上光影效果的利用是另一决定性因素。

向城市开放

与安腾在住宅里表达的那种距离感相反,居住建筑普遍越来越向城市开放,像坂茂和妹岛和世所设计的方案那样,住宅设计的地点越来越小。透明的立面在建筑和城市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联系。并力图将支撑结构减到最小、妹岛和世的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空间的临时性和透明性,她作品的耐久性受到她坚持实现空间美学概念的影响。短暂性是日本传统思维方式,地震、台风、洪水的袭击使人们认为只有房子下的土地才是具有长久价值的,这也是他们理解的轮回的根源之一。正是这种轮回、再生、无常的思想也诞生了六十年代的新陈代谢派的建筑思潮。

结构作为空间设计的一个构成元素

吉本在93年成功的把日本传统住宅的形式巧妙地转化为一座现代木结构住宅建筑。在这座住宅中,室内长方形的平板结构大部分是由承重结构的形式决定的。室内装修尽量保持简单,以容许承重结构展现本身的表现力和韵律感。吉本刚对简单形式和自然材料的选择,用一种可以想到的最自然的方式把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到一起。和吉本刚一样,内藤广也对木材有特别的偏好。因为他的这些建筑,内藤广对日本木建筑复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吉本刚的建筑是以其随意放松的感觉引人入胜,那么内藤广的建筑就是以松木承重结构通过从室外进入的阳光所强调出的严谨韵律吸引了我们。

注重实用的现代主义者

岸和郎以注重实用主义的住宅设计而出名。其设计住宅的特点是经典的现代设计手法、功能性、与周围环境有意识的结合加上通过实用之后发展出来的魅力。他在朱雀设计的住宅就是如此。公寓是由一个庭院连接两个住宅板块组成的综合体,这种放置方式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公寓。清水混凝土和木材的平滑表面一起,创造出一个宜人的家居环境。岸和郎最著名的住宅设计之一是大阪的日本桥住宅,它是迷你住宅的先驱。这座狭长的多层建筑是一座细部精巧的钢结构建筑。在他的空间和结构理念中,都可以看到传统的影子。

东方和西方—令人兴奋的交叉重叠

如同岸和郎在朱雀设计的住宅一样,许多现代住宅都有一个传统的日式房间。这个空间经常用来进行茶道。横内敏人把西式的和东式的房间堆叠起来,有意的将两种生活方式进行对照。也许这就是日本住宅使我们着迷的地方:现代和传统生活方式的交叉重叠,两者都作为一种必然被同时接受的方式。它也反映出日本这个国家本身正在不断地为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和平共处而奋斗。

结语-传统的继承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5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WWw.133229.cOm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工业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在传统文化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辛亥革命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艺术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美学。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6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heritance of Wushu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awakening of the awareness of its development

YUAN Jin-bao1,WANG Jing2,WEN Bo3

(1.Sports Science Colleg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2.Wushu Department,Xi'a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Xi'an 710068,China;

3.Departmen of Physical Education,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a lot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he authors analyzed and probed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heritance of Wushu cultural trad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by applying related theories in systematology, culturology and sociology,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such conceptions as “courtesy, humanity, morality, virtue, harmony and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the effective exertion of respective functions of the “cultural trueness” factor and the “cultural recognition, 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security” factors, which base their essential connotations on excellent Wushu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awakening of the awaren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ushu culture;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m is the tim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and also the theoretical assurance for the scientific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ushu culture.

Key words: Wushu;cultural tradition;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ance;awareness of development

黑格尔[1]曾说:“传统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存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当今世界,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武术文化面对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无疑是战略性的文化研究问题[2]。显然,武术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双重语境中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的双向抉择。因此,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厘清武术文化传统中的继承特征,探讨武术文化发展意识觉醒的内部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科学开展武术文化建设的时代需求,也是涉及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1武术文化传统的继承特征

1.1武术对传统文化中“礼”的贯彻演绎

“礼之用,和为贵。”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里,几乎一切价值观念、规则、制度、风俗、礼仪以及各种思维模式的产生都以“礼”为构建准则,“礼”是方法、手段。“礼”在武术发展历史上体现的十分突出。如:师徒之间有约定俗成的“礼物、礼仪、礼意”三套规范的程式;武林同道擂台比武多行抱拳礼,左掌右拳(文武兼备),环抱胸前(四海之内皆兄弟),拇指屈曲(谦让);在语言表达上也不乏“承让、感谢赐教、受益良多、甘拜下风”等礼貌用语。可见,“武礼”文化是武术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2武术对传统文化中“仁”的情感依赖

“仁”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规范,它是“和”的情感基础和道德前提,包含着中华民族至善、博爱的情感哲学和道德基础。比如:习武之人首先要有孝心,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要忠厚善良、以礼待人、恭敬谦让,要宽容大度、诚实守信。从古代习武者的行为实践来看,他们多是以个人练功为主,与别人交手比试为次,即使交手比试也是点到为止,做到“打拳人不知,出手不伤人”,比试较量的目的在于制胜、制服,而不在于致伤、致死;所谓“止戈为武”、“舍己从人”、“随曲就伸”等武林格言便是武术对“仁”学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对于指导人们实现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内心之间和谐、平衡、适应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指引武术发展的人文内核。

1.3武术对传统文化中“义”的精神奉献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以“仁”为基础、以“和”为目标而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人文古训,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演绎成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人文骨气。如对师门尊长的敬义、孝义,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凭借高超武艺救百姓于水火的侠义、仁义是中国武术对传统文化中“义”思想的精神奉献。

1.4武术对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的诉求

在武术思想体系中,“武德”是常谈常新的话题,有公义之武德与私义之武德之分。诸如“未曾学拳先习德”、“艺无德者不立”等武德教诲则属于公义之武德。推而广之,古代军事武艺中用来激励士兵遵守军纪、奋勇杀敌的“崇武尚德”精神,同样属于公义之武德。而另一方面,诸如“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为师者曰,为徒者诺”的武德思想则属于私义之武德,这种思想使尊师重道演变成沉重的道德枷锁,套在了一代又一代武林人士身上。至今为止,这一道德家规仍然严重阻碍着武术文化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辩证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武德中的有益成分,去伪存真。

1.5武术对传统文化中“和”的价值诠释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尊崇倡导的价值观念。一方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的“和”包含着差异性,如果没有“异”就不会有“和”,由人及物,中国武术门派众多,拳种体系更是庞杂无比,这正是“和而不同”文化理念的历史产物。另一方面,“礼之用,和为贵”,说明“和”不仅是一种尊贵的价值,还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清末陈鑫曾对“敬”字做出解释:“打拳之道自始至终不外一个敬字。能敬则专心致志,自无鸿鹄之射绕乱胸中,壹志凝神专主于敬。”这里的“敬”实际通“和”的意思,只有与周围的环境、事物、人物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练武之人才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武术练习中去,达到“物我两忘,虚灵清静”的境界。可见,“和”是武术文化发展的终极旨归。

1.6武术对传统文化中“易”的吸纳演绎

“易”是指以变化、转化为特征的思维方式。《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对古人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演绎。在此基础上,形意拳“内三合、外三合”学说、八卦掌指前打后,指左打右的技击方法,以及长拳十二型中对多种技术动作的形象描述,都是在“易”思想指引下武术技术由简到繁的技术演变。另外,“道者反之动”以及“守弱处雌”学说则是对“后发制人”战略思想的经典概括,对阵双方在打斗比拼时,应从全局出发,做到攻守并重,互不离弃,无过之无不及,中正安舒;故买破绽、诱敌深入以求一击之功一样重要。《庄子• 说剑篇》所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便是此意。

2当代武术文化发展意识觉醒的内部特征

2.1文化真实:武术的文化心理、哲学和逻辑的时代表现

所谓文化真实,是指文化发展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价值、规则、制度、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式,“它是一个时代文化心理、文化哲学、文化逻辑的真实表现”[3]。

文化的长河始终制约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对于古典的传统,我们有理由去指责它在今天的不合理[4]。武术的文化真实是因时而异、因势而异、因人而异的,“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当我们无法判定甚至无由判定其优劣的情况下,即便是‘封建’‘糟粕’‘迷信’,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进行保护和保存”[5]。在文化真实范畴里,精华之于糟粕,借鉴之于抛弃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所谓的抛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丢弃、抹去”,纯粹意义上的“抹杀、丢弃”传统已经有很多惨痛的历史教训[6]。

2.2文化认同:确认武术文化民族归属的历史使命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同族群体之间一种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守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理论依据[7]。然而,武术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应该认同什么、如何认同、由谁来认同,已经成为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这种价值认同似乎正随着科学文化教育的崛起而日渐衰微,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的现实反差和学校武术教育的尴尬现状无疑是很好的观察口。

目前,武术文化在整体上已经出现了内冷外热的认同危机。经过几代人倾力以求的竞技武术在国内搞得热火朝天,而在国外的开展并不顺利;与之相反的是,传统武术在国内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在国外的传播方面则成绩斐然[8]。每年都有大批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武术,武侠电影里的神功奇技以及长拳、太极拳、刀枪剑棍等套路技术不是他们追求向往的财富,而是通过习武亲身感受武术背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不少美国家长谈到武术时经常说“让孩子学武术,主要是让他学纪律,学做人,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反观国内青少年,“花拳绣腿”成为他们对中国武术的基本看法,更有品位、更时尚的跆拳道、柔道等外来文化,已经把中国武术“踹出时尚都市”,一和他们谈起武术就会戏谑的笑说“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等与武术的本真面目不着边际的话,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不够尊重。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课程设置按照套路练习的思路进行设计;从基本功到基本套路练习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9];教学时数太少,不教或少教现象十分突出;新兴体育项目给学校武术教育带来强烈冲击,其教育和文化价值难以展现。

冯骥才先生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文化没有载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对外来东西觉得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重新构建武术文化认同体系是确保文化民族归属的历史使命。

2.3文化自觉:对武术的发展基础、价值定位和发展趋势上的“自知之明”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0]。

费孝通先生言:“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即传统)。”武术发展的基础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技术体系、理论成果以及对人生的诠释等。武术的自觉反思应以传统文化中“礼、仁、义、德、和、易”因素为基础。在这些传统中,有的对现代武术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如礼仪文化、仁义精神、品德塑造、和谐发展、共存共荣以及各种思维方式都能够带给人们以启迪。而像“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封建习俗以及对一些武林人物的功夫、技艺不着边际的夸大其词,以讹传讹则严重影响着现代人对武术的正确认识。对于传统,我们应该意识到,“精华与糟粕”同在的历史必然,能够做到“以史为鉴”才是最大的自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民族主义、本土主义、中心主义”呼声不断,尽管如此,但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依然是对武术文化认同的种种危机,发展竞技武术的同时似乎丢失了什么,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事实。马良此时发起“新武术运动”精神似乎显得尤为珍贵,想想他“腰悬长剑,唯我独尊”的样子,虽然与时代步调不太一致,却是对武术发展路径的勇敢探索,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文化自尊”。因此,“在全球化历史潮流下,我们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防止坚持武术民族特征的盲目排外、妄自尊大”[11],又不能在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失语,损害武术的文化和民族尊严。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的自觉也是人的自觉。武术文化自觉的实现取决于关心热爱武术的每一个人,科研人员、一般爱好者,即便是大隐于市,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民间拳师,都有责任为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量。文化的继承、发展及其推进社会进入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关注文化命运的人口增加,参与文化发展运作的团体增加[12]。这需要我们思想意识上的高度重视和武术推广事业的实践参与。但是诸如上世纪初掀起的“文化自卑主义”思潮和80年代兴起的“文化中心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以及时下学术界“一边倒、一窝蜂”式的学术态度都是文化不自觉的突出表现。

因此,武术文化自觉是人的自觉,在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上都应当表现为应有的“自知之明”,积极主动的反思武术文化发展的各种问题是武术发展迫切需要的心理姿态。

2.4文化整合:承认文化异质性、互补性和独特性基础上的双向演进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地域和民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不断使本民族文化的区域资源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对武术而言,唯有文化的个性化发展,全球化历史进程才是真实的、富有成果的[13]。

然而,武术的发展却表现出价值本位上的缺失,西方体育文化对武术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参照客体,而成了不容改变的固定范式。长期以来,中国武术“欲拒还迎”地走进了西方文化单向度传输的整合模式当中。练武之人讲求“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为名利地位等身外之物所动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金钱、名利的追逐欲望,助长了武术领域里的拜金、拜物等不良习气;武术练习本来是个人的身体与心境合二为一的享受过程,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慢慢体悟,但是现在练武要进培训班、听音乐;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草书精进,武术的美妙神韵和超然意境少有人体会得到,而对拳击、自由搏击等项目铿锵有力的“击打肉体”的听觉感受念念不忘;“不事张扬、性格内敛、厌恶逞强斗狠”的民族性情在中国武者身上变得模糊,凶狠、硬朗成为培养武术队员的重要标准。不仅如此,西方科学理性文化已经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称重”,太极拳“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功效非得靠人体血液中T细胞、NK细胞、TNF等微观因子的含量来证实。可见,武术文化对西方竞技文化的逆向整合尚未开始。

竞技体育是现代人设计的“游戏”,它暴露出来的一切丑恶现象最终还是需要“人性”文化来解决[14],而不能依靠“物性”文化。武术的本质是技击,而技击的本质则是实现人性的超越,西方竞技体育则在践踏人性的基础上向人体的生理极限发起挑战;武术讲究与自然的和谐,西方竞技体育侧重于对自然的利用和征服;武术对人的塑造在于身心双修,西方竞技体育则善于培育人的生理机能;武术修养的提高有赖于道德素质的提升,西方竞技水平的提高仰仗科技手段的运用;武术的精妙如同年岁许久的紫砂壶,历久弥香,西方竞技体育好比一年到头都是山珍海味,总吃也会烦;武术运动的鉴赏视角是多维的,如手、眼、身法、步法、精神、气、力、功等综合价值的体现,西方竞技体育评析角度则较为单一,如频度、时间、距离、重量、准确度等;武术练习是为了健身、健心,延年益寿,西方竞技体育不可避免的会伤身、伤心,损害生命。

2.5文化安全:确立新的文化安全观、发展观、交往观的历史需要

文化安全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保护意识,其目的在于维护特定人群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认同[15]。在文化安全理念的引导下,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确立新的文化安全观、发展观和交往观。

目前,从文化结构来看,武术精神文化的安全尤其值得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足以看出:防身自卫功能正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而削弱,甚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潜在因素;技击实战功效更多的被搁置在理论、意识层面,其实战价值定格在竞技比赛当中;武术的健身养生、休闲娱乐功能不再独领,登山、游泳、舞蹈、瑜珈、秧歌等体育形式抢占大半江山;老一辈拳师的文化传播意识逐渐萎缩;学校武术教学“金不换”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喜爱武术但厌恶武术课,对武术的传统文化精神一知半解;武术传承不以品质德行等人文情感为纽带,而是以金钱、物质、利益为载体;武术文化的传播不是“躬身施教”的实践方式,而多采用“坐而论道”的形式。不仅如此,西方国家对“少林寺、少林武术、少林功夫”等商标抢注已经十分狂热,这是武术精神文化丢失的最直接表现。因此,武术文化安全理念的提出,对于确立新的文化安全观,正视武术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长期以来,由于奥林匹克文化的强势进入,使武术的价值陷入了“西方体育”的漩涡,武术不仅是体育,它还高于体育,它还是一种艺术、一种美丽、一种乡俗。武术文化的发展创新,一是从传统文化母体中汲取养分,它可以和舞蹈、戏曲、古典音乐、饮茶、书法等多种文化形式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另外则是从世界大文化中寻求突破。但是,在文化借鉴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甄别。因为,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文化正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到民族和地域性体育的发展,可能对某些民族体育带来毁灭性的吞噬[16],例如:兴奋剂、球场暴力、黑哨等不良文化,随时向纯洁的中国武术施展诱惑。最后,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树立新的交往观。全球化时代是文化多元化时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既有友好沟通和真诚交流,也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武术文化安全的清醒意识,这种文化安全意识并不是破坏性、进攻性的,而是建设性、防御性的,是为了更好地增进文化交流,促进国际交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应当是武术文化交往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文化安全理念的具体体现[17]。

总之,武术新的安全观、发展观、交往观的确立是与时俱进的结果。这些新观念的确立对于新的历史背景下武术文化建设的促进具有积极意义。

正如罗素所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阿拉伯文化的繁荣兴旺便是在不断交流中诞生的。东方武术文化相对世界文化而言同样如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是横向吸纳文化,武术文化是纵向延伸文化,是对“礼、义、仁、和、德、易”等历史传统文化的纵向延伸,也是武术文化发展创新的理论基础。但是,一切人类文明都起源于“挑战和应战”。21世纪的中国武术已经不可能进行原有文化的自然延续,世界不同文化的高度融合,迫使中国武术文化必须具备发展创新的时代意识,而这种发展意识的觉醒则取决于武术的文化真实、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整合、文化安全等内部意识的共同作用。它们是武术文化发展意识觉醒的内部特征,充分了解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科学开展武术文化建设的时代需求,也是涉及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

[2] 邱丕相. 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4.

[3] 熊召政. 让历史复活[J]. 文艺新观察,2004(1):92-96.

[4] 王尧,林建法. 张炜王光东对话录[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77.

[5] 程大力.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1-25.

[6] 舒扬. 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0.

[7]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7.

[8] 王岗. 穿越历史的目光:中西体育文化之辩[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12-19.

[9] 邱丕相,王国志.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10] 费孝通. 文化自觉,和而不同――在“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论会”上的演讲[J].民俗研究,2000(3):5-14.

[11] 戴国斌. 武术在全球化中的文化选择[J]. 体育文化导刊,2004(9):29-31.

[12] 王岗,田桂菊. 回归主流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53-57.

[13] 邹广文. 全球化进程中的哲学主题[J]. 中国社会科学,2003(6):31.

[14] 韩坤. 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J]. 体育学刊,2008,15(5):9-13.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7

作 者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上海200062)

基金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化观念与核心价值”

近日有媒体报道,安徽省六安市街头的公益广告展示了“二十四孝”典故,其中居然有郭巨“埋儿奉母”一则。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2014年10月27日)观之者心惊胆战!将传统中的“愚孝”当作美德来进行弘扬,显然也是一种愚昧的行为。看来,要真正做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舆论的大力倡导,但还远远不够。在第十八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重视传统文化研究”。这不仅要研究传统文化所含的内容,分清楚精华和糟粕,而且要把握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

“源”“原”整合:

一种文化生成的综合成因

从发生学的视角看问题,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的生成,都有“源”与“原”两个方面的综合成因。“源”即渊源、资源,指历史地形成的包含着优秀成分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外来的文化影响);“原”即本原、根基,指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状况及其变革。“源”不仅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提供了可资选择的文化资源,而且还规定或影响了这一社会文化建构,包括文化话语系统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事实上,传统文化, “它是现在的过去,但它又与任何新事物一样,是现在的一部分”。因此,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的建构和建设,都不可能是超脱传统文化的无历史的,都必然要以传统文化为其既有基础和前提。以哲学为例,恩格斯指出: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建构,都要以传统文化为其渊源和前提,从而体现了文化演进的继承性。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传统文化的演进又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存在(“原”)的作用。“原”不仅决定了一种现实的社会文化的社会性质、价值导向和时代特征,而且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情形。恩格斯在讲到经济对传统的哲学思想材料发生作用时指出:“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 这就是说,作为“源”的传统文化必然要受到现实之“原”的鉴别和取舍。因此,“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魏源语),今人正是据于今之“原”对古之“源”进行鉴别和取舍,去改变和发展传统文化。

这里的关键,是要在传统文化中发现为现实社会所需要的并可转化为现实价值的价值对象,即发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现实的“价值对象性”①。从下文分析可见,这种存在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对象性”又体现为与今相通的道、理,即所谓“古今通理”。必须指出,传统文化的这种“价值对象性”,并不是直接拿来可用的“现实价值”,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不是被“发现”的,而是需要创造的。就是说,即便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现实的“价值对象性”,也还需要根据现实之“原”对之进行价值“再创造”,从而改变和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实现“源”“原”整合,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征的新的文化体系,这是文化演进中新的社会文化建构的一般路径。无论是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的生成,还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都有“源”与“原”两个方面的综合成因。

“源原之辨”不同于“源流之辨”。“源流之辨”仅就“传统”本身而言,概括了“传统”形成的过程。“源”指源头、统绪;“流”指文化源头在以后历史过程中的流变,即文化“统绪”的演化传承,进而形成传统。“源原之辨”中的“源”不同于“源流之辨”的“源”,而是“源、流”的统一或总括,实指传统文化。“源原之辨”,概括了文化流变的动因(“原”),因而跳出了“传统”本身,立足于现实这个“原”,揭示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建构得以创立的综合成因,即“源”“原”整合。因此,我们认为,提出“源原之辨”对于从根本上把握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源原之辨”又与“古今之辩”有别。中国近代出现的“古今之辩”,其焦点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当时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片面倾向:是“今”非“古”的文化激进主义和崇“古”非“今”的文化保守主义。回顾和总结“古今之辩”的这段历史,这两种倾向都这样或那样地背离了“源原之辨”的辩证法。在文化演进上的“古”与“今”关系,实际上就是“源”与“原”的关系。“古”之文化是“今”之文化的“源”,而“源”要转化并融入今之文化体系,就必须接受今之“原”的鉴别和取舍。于是,所谓“古今之辩”就转化为“源原之辨”。

这里有一个如何把握“源”的问题。显然,作为“源”的古之文化即传统文化,它在历史上也有其产生的“原”,也是被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其“原”上把握传统文化的真相,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就是说,今之“原”所面对的“源” (传统文化),不是文字考据学意义上的“文本”,而是根据产生“文本”的当时之“原”对其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析后的“历史真相”,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进而,对其建构“今”之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作出历史的定位和价值的评价,发现其中所含有的“现实的价值对象性”,也就是下文所要论述的“古今通理”;并在“今”之“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做到“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建构起“今”之文化体系。可见,“古今之辩”必需经由“源原之辨”才能得到合理的解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反对是“今”非“古”的文化激进主义,又拒绝崇“古”非“今”的文化保守主义。从文化演进规律的哲学高度,“源原之辨”对“古今之辩”作出了回应和总结。

“古今通理”:

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内在根据

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与今之现实相联结起来,可以为今之现实所继承和发展,即实现“源” “原”整合而生成新的文化?其中的奥秘就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现实的“价值对象性”。而正是这种现实的“价值对象性”将传统与现实沟通起来,即体现为古今相通的道、理。对此,我称之为“古今通理”。王夫之名之日“古今之通义”。

指出,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这样的“文化精神”,也就是学术界常说的“共时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所谓“古今通理”。在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那里就叫做“社会跨时间的同一性”,它是存在于“在世的几代人和已经死去的几代人之间的共同意识”,因而又称之为“古今之间的同一性”。但是,对传统持保守主义立场的希尔斯并没有将“同一性”绝对化。希尔斯指出,我们需要传统,但传统却“很少是完美的”,因而又需要“改变”传统,当然也需要变化具有古今之间的“同一性”。然而“变化并不否定同一性的存在”。在希尔斯看来,正是这种“变”与“不变”的“同一性”,成为当今人们“接受传统的根据”。同理,我们所提出的“古今通理”,它既具有古今之间的“同一性”,因而古今相通,但又是不完美的,有局限陛的,因而需要改造。也正是“古今通理”的这种辩证特性,将优秀传统与今之现实沟通起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可被继承和发展的内在根据。

因而,在传统文化中的“古今通理”,并不等于“古今同理”。“同”意味着没有了区别和变化。如果以为在传统中或在古“圣贤”思想中已经发现了万古不变的“真理”,这样就会如神学家对待经文那样,只是解释,即使对经文有所修正,也不过是对神圣“真理”的阐发,绝无“创新”可言,从而也就否定了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也不可将“古今通理”表述为“古今共理”。讲“共理”就有可能将所共的“理”误解成如宋明理学那样超验性质的“天理”,或如柏拉图那样独立自存的“理念”。显然,由于古今相通之“理”是古贤的创造,因而就不是脱离历史具体的抽象的绝对存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的存在。讲“通理”,义在相“通”,如若不“通”,传统的“理”就只是历史的陈迹而已。这就是说,古人所提供的与今相通之“理”是可以与“今”相承接的,但又有其历史的具体性和局限性,因而要真正实现古今承接,还必须通过对古人所创造的“古今通理”做具体的分析、批判,进而实现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现代价值再创造。因为古今“相通”,故可继承;又因为古今“不同”,故需要改造和发展,从而实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就是古与今——传统与现实关系的辩证法。显然,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涵“古今通理”的合理内核,只有在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批判中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

因此,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发现存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今通理”。指出,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因而根源于以往社会生活而生成的传统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这就是说,古代思想家所处的历史条件虽与现代社会有着时代的区别,但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和所遇到的问题,会以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方式重现于今天的社会。如人际关系的“和同之辨”、治国策略的“德法之辨”、利益关系的“义利之辨”、人性内涵的“善恶之辨”、道德修养的“心性之辨”、“知行之辨”,等等。古代思想家在回答这些问题上所提出的观点和理论形成“文本”,成为思想传统,当今人带着与古人曾遇到的相通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去阅读传统“文本”时,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观点就会鲜活起来,就会向我们“述说”,就会形成今人与古人间的平等“对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与今相通的道理——“古今通理”。如“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和而不同”、“义分则和”,追求社会有序和谐的“贵和”精神,“见利思义”、“正义谋利”的义利观及其“重义”精神,“公正无私”、“唯公然后能正”的公正观,等等。今人在对之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并持以“同情性理解”的同时,又根据现代的意义视界对之进行解读、诠释,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进而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实现其现代价值再创造。尤其是一些“规范性传统”的“古今通理”,如家庭伦理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伦关系的“仁爱”、“忠恕”、“诚信”,为官之德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等。这些传统“美德”,不仅为今人所认同,而且可以成为今人行为的规范性指导。希尔斯指出: “正是这种规范性的延传,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联结在社会的根本结构之中。”这里所说的“联结”,正道明了古今相“通”的本义(因为相通才有联结)。当然,今人对这些古今相通的“规范性传统”,同样需要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根据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今人与古人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为今人对古人思想的阐释、改造和发展,而且表现在今人在研究传统文化如精读古人经典中,往往会受到一些深刻的思想启迪,从中找到应对现实难题和挑战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如古典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重己役物”、“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超越精神等。在这一意义上,今人应以古人为师,从而丰富现实文化。显然,这是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化理论为方法:

实现“古今通理”的现代价值再创造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礼”或“礼制”则是这一社会结构的制度创设。所谓“礼制”,就是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传统儒家的思想文化的创立,基本上适应了维护“礼制”的需要,提出了反映“礼制”的一整套思想理论,其核心内容就是“民本”、“重义”、“贵和”。这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三个具有现代价值对象性的“古今通理”。但是,如上所述,需要对之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即现代转化,才能实现继承和发展。

一是“民本”,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实际上是指“民生为本”,突出了民生问题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古贤认为,讲民生,或日“惠民”,才能得民心一得天下一安天下。<南子·主术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西汉郦食其也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这是说庶民作为生产粮食的劳动者,对于治国安邦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所谓“民本”,正如实地反映了农民对于稳定和发展作为君主统治基础之农业经济的根本性作用。因此“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所以,儒家主张统治者应以民生计,不断调节土地关系和贫富对立,依“礼”的秩序, “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达到贫富“调均”,使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安心于农业生产。这也就是古贤所说的“公正”。于是才能安民,稳定统治的社会基础,达到天下“治”、“平”。“民本”是执政者的治国策略的根据。

显然,以“惠民”为基本内容的“民本”思想和价值理念,是一条“古今通理”,具有现代价值对象性。但我们不可将传统“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践行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等同起来。其实,当我们将“民本”思想还原到具体的历史形态,所谓“民本”是就君与民相对而言的。人们常引苟子的“君舟民水”的比喻,而不引萄子在说这一比喻前的另一个比喻: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惠之,则庶人安政,“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惠之”即惠民生,这是“民本”的基本要求。但很明显,儒家所讲的“民本”,是为了使民“安政”,即安于被统治,从而使君“安位”。君与民的关系是乘舆与御马的关系,是统御与被统御的关系。在儒家心目中,真正的“国之本”者,是君而不是民。董仲舒明确认为:“君人者,国之本也。”又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故屈民而伸君。”

可见,在儒家那里,“民本”与“君本”,相辅相成,但其中所用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各有所指,并不相悖。“君本” (“君人者,国之本也”),是指君权至上为“本”的国体。在这一国体下,君主是统治者,民只是被统治者;“民本” (“民为邦本”)则是说,君主唯有治好了“民”即民“安政”了,才能“邦宁”、“国泰”,君权至上的国体和君主专制统治才得以长治久安。这里,“民本”作为君主治国理念,是“治道”而不是“政道”,而由“民本”而“惠民”、重“民生”的治国之策,是“治术”。如果用哲学史上的“体用”概念来说,那么,君本的“本”是“体”,而“民本”只是“体”之“用”。因而,“民本”服从于“君本”。所谓“民本”——“惠民”只是统治者为了维系“君本”而采取的一种统治策略,一种手段而已,只是“体”之“用”而已。所谓“民本”,目的是为了治民,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得以长治久安、万世一系,而不是“为民”。

的确,古人也有“为民”的提法。如西汉谷永有言:“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然而,此“为民”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谷永说得明白,上天立王(君权天命)是为了统治下民,因为民不能自己治理自己。凡控制海内、列土封疆,不是对天子、诸侯自己,都是为了治理下民。就是说,天立君权是为了治民。这是由“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的逻辑结论。谷永的“为民”绝非以民为终极的价值目标之谓,而是以“治民”为目的。而为了治理好下民,王就应“以民为基”。他说:“王者以民为基,民者以财为本,财竭则下畔,下畔则上亡。是以明王爱养基本,不敢穷极,使民如承大祭。”与荀子的“乘舆与御马”的比喻如出一辙。可见,谷永的“为民”并没有跳出儒家“民本”的本义。

因此,面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应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之“原为据,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的鉴别、扬弃和转化:在对“民”的社会地位上,由被统治的“小民”转化为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人;在对“民”的价值定位上,由“工具”意义转化为“目的”意义。进而,对传统的“民本”思想作出创造性转化,即由“治民”的“民本”转化为“为民”的“民本”。“为民”,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两个“为民”正表明了“民本”在现代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两个层面。前一句是“政道”,表明“权”是人民所赋予的,讲的是权力的来源和价值属性;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必然要求,是“治道”,讲的是权力的功能和使用。综合前后两个“为民”,就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就应服务于人民。这就是“民本”所含的现代意义。是对传统“民本”的现代转化。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化!“为民”的“民本”继承了传统“民本”的“重民生”、“惠民”的合理内核,并在政治上和价值上发展了传统的“民本”。今天,中国共产党把“重民生”作为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重要政策,就是基于“为民”之政道、出于“为民”之终极价值目标的生动实践,正体现了传统“民本”向现代“民本”的划时代转化。

需要提及的是,一些学者将“民本”扯上了“民主”,认为由“民本”可以“开出民主”。传统“民本”成了“现代民主”的文化渊源,“可以促进现代民主建设”;甚至将传统“民本”解释、论证为“民主”,说“民本思想才是民主的实实在在的体现”。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民主”是“政道”。是一种政体,一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而传统“民本”只是作为一种治道和治术,肯定的只是民对于君主治国安邦的基础性作用,其实质是肯定农民对于稳定和发展作为君主统治基础之农业经济的根本性作用,化作治国之策就仅仅是工具意义上的“惠民”。这里没有也不可能包含与“法治”相伴的人民主体、权利平等以及权利与义务统一这些“民主”政治所必备的实质性要件。显然,传统“民本”本身并不存在与“民主”相通之理,不存在现代民主的价值对象性。如果一定要将“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沟通起来,那就必须对传统“民本”作如上所说的现代转化。赋予“民”以“目的”意义,“民”真正成为国家之主体,成为享有平等权利和自由的社会主义公民。唯有达到这样的“民”的“民本”,才能促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民主。

二是“重义”,或日“崇德”。无疑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条重要的价值原则,体现了传统“义利观”的特点。其原义是强调道德和道德规范对调节人际或等级间利益关系的作用。“义”,广义的说就是“道义”,即符合大道之应当,人们所应担当的责任。具体指以孝为基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也包括诚信、正义、和谐、大同等伦理理念。义与利相对,重义的“重”,不是一个量的概念,是指处理利益关系的原则,即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中“义”处于指导性的地位。 “义”,基于人性本乎天,本质为善。儒家重视以“义”为指导来处理人际和等级间的利益关系,倡导见利思义、正义谋利和以理导欲。它不仅仅是经济伦理,也指人生哲理:崇尚道义,尊重道德,“不为物役”——注重道义对功利的超越精神。 “重义”,同样也是对执政者的要求,体现为执政者治理社会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公正”、“公道”。这当然也是一条具有现代价值对象性的“古今通理”,但由于它根源于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的社会存在,传统的义利观显然缺乏权利或权利平等的观念和法制保障。因而,伦理的承诺不能保证正当的利益和欲望的实现,除了为一些少数的君子所践行,不可能普遍化,同样要根据现实之“原”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即必须注入现代的权利意识和权利平等的价值。党提出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即“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这正是对传统义利观的现代价值再创造。今天,传统的“义利观”还创造性地转化为处理国与国、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王毅外长2014年1月10日在与塞内加尔外长恩迪亚耶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正确义利观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义是指道义。利是指互利。在此过程中,中方会更多考虑非洲国家的合理需求,力争通过合作让非洲早得利、多得利。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这是党对传统义利观之“重义”精神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的又一范例。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工业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在传统文化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9

从上世纪末开始,在全国范围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关心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西方国家一些思想家也希望复活东方文化传统并使之现代化,用来消除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恶果和弊端。但是,传统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它并不能自然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与需求。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其在当代获得新的活力,对于当前的精神文明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意义重大,也是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方法论是传统文化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科学的批判和抽象的继承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分而摒弃其糟粕。而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做到在继承过程中既不遗失精华,又能很好地去除其糟粕呢?事实上,关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论问题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我们不妨从历史上发生争论的两种观点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他所提倡的这种方法称为批判继承法,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也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所一贯遵循的一种原则。

然而,批判继承法所表述的内容比较宽泛,仅仅给出了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和一般性原则,对于怎样继承的问题并没有给出解答。实际上,任何思想遗产的继承都是一种批判的继承,都要经过取舍和转化的过程。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实际上,‘批判继承’乃是一个一般性的原则,仅只是停留在此原则的一般性上,就既谈不上‘批判’,也谈不上‘继承’。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思想理论意义上的继承都只能是一种批判继承,都要经过某种取舍、过滤、转化和重构。”而当我们面对具体的需要批判继承的对象时,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批判和继承呢?冯友兰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方法:抽象继承法。

冯友兰是在谈论继承传统哲学命题时提到抽象继承法的,但这种方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中国哲学史中的有些哲学命题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为抽象意义,一为具体意义。他对哲学命题作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区分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有些道德是跟着社会来的,只要有社会,就得有那种道德,如果没有,社会根本就组织不起来,即使暂时组织起来,最后也要土崩瓦解。有些道德是跟着某种社会来的,只有这种社会才需要的,如果不是这种社会,就不需要它。前者我称之为‘不变的道德’,后者我称之为‘可变的道德’。”他认为某些道德是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的,而如果要根本否定了这一前提,那么对传统的继承也必然会成为一句空话。冯友兰提出的道德的超越性和普遍性,实际上是给出了继承传统的一个前提。有学者指出:“肯定有某种一般性的道德,也就是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肯定某些文化价值的超越性和普遍性。根本否定这一前提,所谓‘继承’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冯友兰提出的‘抽象继承法’的意义就在于此。”冯友兰对哲学命题所作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哲学领域,实际上是对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具体的探讨,提出了一种思路,触及到了在当代如何继承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传统文化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比较强烈的反响,许多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这种学术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事实上,批判继承与抽象继承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冯友兰有过这样的解释:“其实,抽象继承和批判继承并没有冲突,也不相违背,它们说的是两回事。批判继承说的是继承要有所选择,于我有利的就继承,于我有害的就抛弃。这说的是继承的对象的问题,说的是继承什么的问题。抽象继承法说的是怎样继承的问题。批判继承选择了继承的对象以后,就有个怎么样继承的问题,它讲的是继承的方法。”

客观地讲,批判继承主要讲的是一个态度和原则的问题,它主张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有选择的进行,它可以防止在继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照单全收的倾向,而在实践中有可能产生批判多、继承少的问题;而抽象继承法则讲的是怎样继承的方法问题,它有珍惜传统文化的意图,对于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可能产生泥沙俱下的后果。对此,不少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朱宝信认为:“‘批判继承法’重在批判,这种方法运用的实际后果是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几乎被人遗忘;‘抽象继承法’则重在继承,其抽象性不过是达到继承的一种手段。……抽象继承法能够伸张语言的民族性、普适性和历史性,传统文化才能走进当代中国,即达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而按照批判继承法,传统的内容只能(绝大部分地)被拒于当代中国之外。”郭建宁指出:“从历史上看,讲批判继承,结果往往是只有批判,没有继承。讲抽象继承,又往往不加分析,对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的区分比较忽视。总的情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通行批判继承法,拒斥抽象继承法。80年代抽象继承法强势反弹,长期盛行的批判继承法则被搁置一边,很少提及。90年代有人重提批判继承法,指出抽象继承法的不足。”

笔者认为,批判继承法与抽象继承法两者在实践中是互补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批判的抽象继承法”:即既要根据批判继承法的态度和原则摒弃传统文化中那些过时的糟粕的内容,也要利用抽象继承法提供的方法充分地继承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只有做到科学批判和抽象继承的统一,才能既不传承糟粕,又能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二、与马克思主义实现有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离开马克思主义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不科学的,其结论也必然是不完善的。可以说,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传统文化完成现代转型,在当代充分发挥其建设作用的必然。

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文化基本适应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长环境,影响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和价值观受到了近代西方文化理念的冲击,其自身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比如: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意识,而民主意识正是现代政治理论的精神动力所在;传统文化诸多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有着强烈的等级意识,而这与现代的平等意识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传统文化推崇德治,对法治强调不够;等等。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一些理念与价值观并不能完全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它的现代转型势在必行。而经过一个多世纪现代文化的冲击与浸润,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着力发掘的传统精神资源,主要与理性、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精神相联系。那些与现代精神背道而驰的内容,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可以认为,传统文化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已初步实现了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化。但由于文化的惯性,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依然任重道远。而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对传统文化固有的内容做任意解释,也不是用西方文化模式随意改造传统文化,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现代社会需要,使传统文化中那些可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内容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便利。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具有相通之处。中国哲学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另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但也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有相通之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有相似之处,两者在当前的和谐社会构想中产生了共鸣。在共通的基础上,传统文化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在多个层面上,以多种方式进行结合。首先,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传统文化的一些理念进行改造,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使之具有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结合就是这方面的范例。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和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典范。其次,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赋予传统文化中一些价值理念以时代内容,创造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概念和新范式。小康社会的提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小康”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范畴,经由邓小平的诠释而完成了其内涵的现代转换,“小康社会”理论已经成为一个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理想图式和现实指向的纲领。再有,可以使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形式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使其充分发挥对中国建设实践的具体而实际的指导作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范例便是对“实事求是”一词的借用。“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其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语。对“实事求是”做出了一个全新诠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这一民族化、中国化的语言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精确概括。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不仅仅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实践发展的需要,两者的结合不能脱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产生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需要,也决定了两者结合的内容和方向。历史和实践的经验显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在革命时期,实践需要是鼓舞人民的斗志,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所以,当时两者的结合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舍生取义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结合。而在当前的建设时期,实践的需要是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需要传统文化的和谐成分与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作用。而这也正是建设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社会来讲,人们认识并接受某种外来思想时,总是以一定的观点作为视界来对其进行评价然后才能采取接受或者拒绝的态度,而这种作为视界的观点则来自于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只有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扎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毕竟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其每一个阶段性的理论成果,都包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内。思想的发展和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了中国,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都是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崭新的马克思主义。

三、弘扬特色与综合创新

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为国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深藏在每一代人的深层意识中,对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特色是一种文化的立身之本,只有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才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锋之中不被淹没并且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瑰宝,它们相对于西方文化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重要的价值,可以起到与西方文化融合甚至是纠偏的作用。比如,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本位,而中国文化则凸显了关系本位的伦理规范。不可否认,个人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个人主义中包含了某种原子主义的倾向,它的兴起尤其是被极端化后也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关系本位非常强调一方对于另一方所应承担的义务,这为推进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理想境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再比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观,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观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则有助于走出这种困境。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思维方式上重直觉、辩证思维、中庸之道;在方法论上重综合,强调相互联系;在人生观方面重视立业、重德轻利;在价值观方面主张国家为上,爱国主义;在道德观上讲求仁、义、礼、忠、孝、和为贵,等等。传统文化的这些特点是需要我们重视并加以发扬光大的。

当然,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成分,而且影响极大,在实践中需要谨防其负面作用的发生。众所周知,继承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然而,仅仅有批判的态度还远远不够,因为传统文化中这些消极成分具有很强的顽固性。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思想世代传承,而是已经内化成一种民族心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举止行动。比如,人们都明白法大于隋的道理,但现实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案件难以执行等现象比比皆是,追根溯源,都与传统文化中“重关系、讲人情”的理念有一定关联。因此,不仅要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有清醒的认识,还要对它的这种顽固性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

然而,在传统文化的当展中,仅仅弘扬其特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在全球化条件下,传统文化需要积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借鉴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其他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封闭的文化很难适应国情和时代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了。著名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曾经说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各种文化都可以获得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西方著名的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曾经指出:文化的多元性是推动人类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成分,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重要动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才能创新和发展。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海纳百川的博怀,我们的祖先曾经克服种种困难去发展同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交往,而这也正是中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在抵御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仍然不断地学习西方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实践过程中更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表明,对外开放、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会推动自身的发展,而拒绝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必然影响自身的发展与创新。

坚持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在交流吸收中进行创新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保持特色是交流借鉴的基础,交流吸收是为了更好地弘扬特色。国学大师张岱年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他认为,创新决不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是优良传统的继续和发展,而综合中西文化之长,融合中西文化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综合创新论”要求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古代文化以及近代文化,正确认识人类文化的全部成就,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奥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建立新的文化体系。这一任务是巨大而艰难的,然而前途是光明的。具体说来,所谓“综合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的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精华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和反理学思想的综合。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为我们在当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指明了道路。笔者认为,“文化综合创新论”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规律。可以肯定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长处的同时吸取各种先进文化的长处,走综合创新之路,符合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2]郑家栋,冯友兰“抽象继承法”之我见[A],郑家栋,陈鹏选编,解析冯友兰[C],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22.

[3]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4,299.

[4]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信念与理性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3.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242.

[6]朱宝信,论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两种态度[J],青海社会科学,2003,(1):32.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11

一、“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内涵

六朝时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坛上形式主义风气严重,过度地追求言语的对仗和辞藻的华丽,而且浮糜之风愈演愈烈;到齐梁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后世称为“六朝遗风”。刘勰生于这个时代,对文坛的不良风气感触很深,他认为当时的文风已经严重偏离了文学创作的规律,舍本逐末,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扭转,至此提出了“通变”说。

“通变”理论中的“通”,首先指文学外在的创作规律不变,如风格多样化、人文社会题材、文辞的流畅优美等。在刘勰看来,这四者是文学之“体”,文之体要“有常”。其次指文学创作内在规律的“有常”性,如“序志述时,其揆一也”,即文学通过文字艺术来表达情感、反映观点、映射现实社会,在这一点上要坚持创作原则,不能改变。“通变”中的“变”,指的是文学的外在形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与时俱进,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明传承、表达的载体,要实现多样化、不拘一格。在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上,应避免空洞无物,而应做到形式与情感、观念与主张的统一。因其“不变”性,所以要做到对传统文学创作理念的传承;因其“应变”,所以要大胆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通变”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

二、“通变”理论复古学说辨析

自刘勰所处的时代,就有人将其“通变”理论批驳为文学创作的“复古”。从《通变》的整体理论来研究刘勰对“竞今疏古”的批判,也许更为全面而客观。刘勰《通变》:“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这传达出了一体两面的思想,文章在体裁上要借鉴传统,但在形式和言辞上又要敢于创新。而“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亦指要靠创新彰显文采,但在规律上要遵循传统。由此可知,刘勰反对“疏古”,但也不赞成“泥古”,要把参古与创新联结在一起。所谓的参古,指传承古代探索和积累的文学经验和规律,这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但不是一成不变地模仿、拘泥于传统。另外,针对刘勰的“还宗经诰”说,有人认为就是倡导复古。对此,也不应妄下定论,而应客观考察其时代特征及思想本质。刘勰认为,当时文风过于夸饰、讲究形式,而真正的美是质朴、自然、不加修饰、顺应天道,而天道应是“至简”的。古代的经典之作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而当时的文风则偏离了质朴自然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还宗经诰”正是针对时弊的一剂良药。刘勰提出来的另一个理论是“欲变今必先法古”,这也给复古说提供了口实,但综合其学说体系,其本意也不在复古。

刘勰曾说,历史名家如司马相如、枚乘等人的文章,之所以成为传世典范,最重要的是他们传承了传统的“不变之文”,同时又能够明了“常变之理”,这才是“通变”的真正含义。由此可见,“还宗经诰”并不是“借古非今”,而是主张传承传统的优秀文风,改善当时的文风,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也具有传于后世的普遍价值。当然,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思想来讲,刘勰无疑也具有时代局限性。如“厚古薄今”论,他认为古代的经典是文学发展的极致,越往后越偏离文学真理,文学发展在本质上仍要沿袭传统的规律,其“弥近弥淡”说就有所偏颇。但是,衡量古代文学理论家,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判断,其不可避免地受理论环境、传统的约束,而且这种思想也不能代表刘勰思想的主旋律。

三、“通变”理论中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在我国文学理论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并且体现出辩证统一的思想。在研究历代文学创作特点的基础上,他提出文学创作“日新其业”,从历史观的角度诠释了文学发展的宏观规律。他将“名理有常”与“资于故实”、“通变无方”与“酌于新声”、“凭情会通”与“负气适变”、“质”与“文”“雅”与“俗”相提并论,表达出传承与发展是文学发展规律的一体两面,体现出可贵、朴实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关于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刘勰认为,在文学创作规律中有恒定不变的因素,在文体上“名理相因”“文体有常”,基本的文体及其特点相对稳定,如四言诗强调雅润,五言诗要清丽,赋则要义雅词丽等。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此不能有所混淆,如颂体与诗赋在形式上虽然接近,但颂体的内容以褒义为主,要遵循辞彩和雅正,但不可过于艳丽和浮糜。他还举例,《西巡颂》和《北征颂》赞美过度,有损体制;《上林颂》和《文成颂》则过于追求辞藻,也不符合雅正的要求。古代文章的文体很多,但各有其特征与要求,不可模糊了界限,要使它们在各自的空间内得以发展。

与其传承理念相比,“通变”理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创新与发展。刘勰认为,“言辞气力”就不需墨守成规,而要勇于创新。如在诗歌创作中,虽然有“诗言志”的要求,但是作者才之庸俊、气之刚柔、学之浅深、习之雅郑、性情所铄,所以他们用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辞采、文气也各有所不同。这是文学创作发展变化的原因,也是文学作品个性化魅力之所在。从历史视角来衡量文学创作的发展,刘勰认为,创新也是重要因素。他主张在文辞气力方面要创新,不仅要“采故实于前代”,还要“观通变于当今”;不仅要“刚柔以立本”,还要“变通以趋时”;不仅要“立本有体”,还应“意或偏长”。

在刘勰的“通变”理论中,“通”与“变”并不孤立,更不对立,而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通过发展来传承优秀传统,其“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论说,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结语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通变”理论,针对当时文坛盛行的浮糜之风,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重要内容。虽然刘勰的理论有时代局限性,但其相关理论的提出有一定的针对性,不是一味复古,而是更侧重于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在“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并不对立,也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这使“通变”理论有了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12

一、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逐渐从偏向西方化的特征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在这种研究的观念中,随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深入,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在近年来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更加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作用,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传统文化继承的工作开展中,也出现了新发展的理论研究。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精华进行完整的保留,开发出更深刻的价值,还要对其演唱方法、艺术表现等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进行突破,实现其在新的时代里,新的发展。

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现状

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所具备的美学特点,使其更好地展现了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改善。尤其是在进行新时代进步发展的歌颂中,创作的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感染着更多的人们,对关注和学习民族声乐艺术有很大促进作用。现如今,民族声乐艺术已经发展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展现出更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比如,在大型的晚会现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是必备的节目,在舞台上,民族声乐的演唱人才,不断更新,演唱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演唱的音乐作品,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除此之外,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继承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针对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文化价值,进行不断的弘扬,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声乐研究者、歌唱家,大力地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三、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理论建设不完善

在当前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声乐理论研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在当前的民族声乐实践发展中,效果显著,但是理论研究还相对不足。尤其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没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为参考,大多数教师的言传身教、经验总结,没有结合传统声乐艺术的特点、规律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究,影响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其次,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地结合媒体的应用,存在的各种不良言论、错误认识,不能有效地通过媒体进行指正,造成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实际的文化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质量。

(二)声乐教育工作不系统

在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过程中,开展的教育工作,存在着不系统的问题。首先,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真情投入,是具有科学标准的。但是在当前开展的声乐教育工作中,存在着部分的非声乐专业人士,在这些艺术标准不清晰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在当前开展的民族声乐艺术教育工作中,学习者的舞台实践经验,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开展舞台实践,在缺乏专业理论指导的过程中,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阻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三)声乐审美缺乏世俗化

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人们审美追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当前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新的创作与改编。比如在当前的民族声乐艺术欣赏过程中,更多的人们认为这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不能进行世俗化的发展,在审美上的误差,造成了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相对比其他声乐艺术,更加困难。在长远的发展中,要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念进行世俗化的改善,使其发展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形式,感染每一个新时代的人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更长远的发展,更有效地传播。

四、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建设

首先,在声乐的理论研究过程中,要对传统民间唱法进行科学性的标准分析。要正确地对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进行肯定,作为一种与时展紧密结合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具有艺术魅力的,应该被充分的认可和发扬,对其展开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其次,要在对传统声乐艺术进行精华总结的过程中,结合西方声乐艺术的研究,现代音乐的特点,进行协调与融合的理论研究,实现民族声乐艺术的更高水平发展。

(二)系统开展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

首先,各大专业的音乐院校要充分地发挥出示范的作用,与非专业院校、教育场所等共同形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教育的主场,对民族声乐艺术开展专业的教育活动,并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活动开展,保障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要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声乐艺术精华进行不断地挖掘、利用,还要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大胆的创新,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审美和价值认同。最后,可以结合西方音乐教学中的管理体系,结合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实际,进行独特教学体系的建设,实现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系统教学,完善发展。

(三)提高大众化民族声乐审美观念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进行声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声乐作品进行富有时代感的再创作,建立大众化的审美标准,满足观众的审美追求。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审美标准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当代的文化融合中,人们的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要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不断的创新,结合大众喜欢的标准,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继承和发展。

五、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原生态”民族声乐艺术精华

要对传统的声乐艺术精华进行深入地挖掘,使其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政府部门要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进行大力的保护,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民族声乐艺术资源数据库,并且通过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原生态的声乐作品保护。另外,要通过在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民族声乐艺人进行保护,让他们进行传统声乐作品的教学活动指导,对传统的民族声乐“原生态”艺术进行保护。

(二)为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创设环境

首先,要将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工作开展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更好地开展专业的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民族声乐人才。其次,要借助旅游行业的发展,将民歌的继承与发展工作与民族旅游工作的开展进行融合,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对民歌的保护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民族声乐艺术。最后,要综合利用现代的媒介渠道,丰富民族声乐作品的传播形式,打破民族的地域界限,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民族声乐艺术。

(三)注重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底蕴开发

民族声乐艺术,是来源于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隐含的文化底蕴进行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的互动,艺术的表达、艺术的鉴赏,实现艺术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要结合民族声乐艺术的地域性,通过对气息和声调的调整,将情感注入到作品中,实现完美的演绎。在理解文化底蕴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声乐艺术的深度理解,进行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四)加强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技巧的创新

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该艺术形式的大众化传播效果。首先,要对词、曲的创作背景进行理解,对创作中体现的情感和文化进行感悟,并根据当代人们对这些情感和文化的理解,进行词曲的创新改编,提高传统作品的感染力。其次,要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注重声音和感情,做到声情并茂,有感而歌。可以结合不同的声乐作品特点,进行传统作品的创新,展现出新的表演效果。比如结合现代摇滚音乐,对传统的民族声乐进行作品的创作改编,不仅更符合年轻群体的接受心理,也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创新探索。

(五)借助互联网继承发扬民族声乐艺术

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扬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突破地域、时间上的限制,进行更大面积的推广与传播。比如,借助于互联网的短视频平台,展现民族声乐艺术中不同的音乐风格、演唱特点,在不同表演者的生动演唱过程中,将对民族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通过声音的传递进行更好的感染,从而体现出声乐艺术强大的感染力,将民族的艺术与世界的艺术进行融合,实现民族声乐艺术更深远的发展。

六、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在进行继承发展的过程中,要紧密地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原生态”的艺术进行保护、挖掘,并结合现代科技的手段应用,将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力散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认识民族声乐艺术,学习民族声乐艺术,展现出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实现新时代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明瞭,黄晨旭.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21,(02):63-64.

[2]解本康.声乐作品创作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20,(05):129-131.

[3]王晋敏.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探析[J].北方音乐,2018,38(22):55,57.

[4]张文珠.民族声乐对我国传统演唱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当代音乐,2017,(23):60-61.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篇13

一、传统文化在党校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包含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发展的见证。传统文化并不都是推动社会的有力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全部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顺应时展的部分,剔除不利于民族进步的腐朽成分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是传统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现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不能抛弃传统文化独立的存在。失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现代文化的发展就是失去了发展的土壤和根源。在党校的文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党员的文学素养提高党员的情趣和品位。如果党校的文学教学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那么党校的发展就会失去了进步的根基和动力。党校文学的学习就会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党要加强文化的建设,使之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只有在党校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将传统文化深深的根植在教学当中,才能更好的在现代生活中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党校的文学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2)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因此传统文化也必须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党校文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发展是取精去粕,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产生的主要背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传统文化的特点。但是,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变高,因此,必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意义,以促进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二、党校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党校文学教学的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要想保证传统文化在党校文学教学中的继承和发展,必须提高党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农经济不再满足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才是顺应时展的首要经济手段。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这使大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传统的礼仪和艺术已经失去了传播激情,所以,必须加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2)党校的教学思想与传统文化相分离

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界把其两者相分离开来。导致,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自发、发展各不相干,不能相互融合。但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才能有效的保C马列思想与时俱进,并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但是,在现在的党校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涉及较少,大部分党校的领导人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才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首要思想,传统文化不能与其相融合,这导致,党校文学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产生不利的影响。

(3)保护传统文化中的书籍

党校要加大对书籍的保护意识,不可直接以皮肤触碰,以免手上的汗渍、皮脂、油渍对古籍造成侵害。除了尽力减少尘埃的产生之外,平时也要注意及时排尘,利用工具保持库内以及古籍自身的清洁,从而延长古籍的寿命。采用有效手段防虫防鼠鼠虫对于书籍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不可修复的。因此从古至今,防虫防鼠一直都是古籍藏护工作的重点。定期检查古籍保护的情况,发现虫害鼠踪要及时清理,不留后。时刻注意防火防水与虫鼠害一样,火灾、水灾对于古籍的破坏是毁灭性、突发性的,也是古籍藏护的最大威胁。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对于火灾水灾的高度警惕,平时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燃。在学校的图书管理,要每天检查电路的安全性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图书管理的书籍的环境避免漏水等现象。所以,要加强学生对书籍的爱护,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党校文学教学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策

(1)民族尊严和爱国情感

无论哪朝哪代,中国的文人们都拥有强烈的族尊严和爱国情感。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这种情感表现得愈加明显。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不乏具有高度爱国情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大量讴歌民族尊严与爱国情操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如《诗经》中的《国风・王风・黍离》、《秦风・无衣》、《郑风・击鼓》等,都是著名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个人情感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在听到收复失地时的狂喜之情。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要弘扬我国的领导方针和基本国情,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传统文化。要将精神融合在一起,做到为人民,为社会而贡献。我国党校的教学是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它的建设为我国发展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党校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等具有标志性的指导。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内容中:一是,要与当今社会上的实际相互的协调。二是,要根据传统文化之间相互的整合。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时代的潮流,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内容,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是党校在教育中应该掌握的方法。

四、结语

根据上面所论述的内容,在党校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实际的教学方面联系到一起,不能分开来说。应该多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在教学当中,传统文化不能单一的讲解,属于隐性的理念。所以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把传统文化结合到教学当中。所以,不仅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而且还把我国的精髓在教学当中得到应用,让学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让传统文化的思想对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