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论文实用13篇

建筑力学论文
建筑力学论文篇1

1、培养目标上,突出建筑学专业的特色

在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独立学院的自身优势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定位,拉开与普通本科的区别。独立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术能力应侧重于适用和实用,走出学术性、研究型的精英教育模式,对学生就业市场的定位不能太高。对于建筑学五年学制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本人认为主线是以能力训练为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注重独立学院教育的模式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符合就业导向,突出特点。可适当压缩建筑理论及前沿理论部分的课时,加强效果图绘制能力和建筑画技法绘制能力,以及建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的培养等。根据建筑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一是需要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中加大建筑设计实例部分的讲解,二是实例的操作需要建筑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据此,在建筑学专业积极开展动手实践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调整课程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独立学院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人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是针对设计题目进行相对的设计辅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得不到锻炼。随着建筑学学科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现代化与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地展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案例教学

即通过典型的建筑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是设计类课程应当采用的教学方式。如鸟巢体育场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场馆设计如同一个的容器,高地起伏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基座与体育场的几何体合二为一,如同树根与树,并赋予了鸟巢体育场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它的设计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被设计成为巨大的人群的容器,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不可磨灭的印象,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简洁而又典雅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这种案例教学一方面,它可以避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空谈设计理论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实例的选择结合了当前学科的前沿动态,避免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陈旧过时。

2)现场教学

通过组织学生到各代表建筑地中实测、调查,加强感性认识。例如,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建筑学专业暑期婺源建筑美术、测量等实习,要求学生人手一册速写本,现场进行实物测量,手绘建筑局部小景2--3幅,提高了学生对建筑设计实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婺源的建筑群体格局特点,了解徽派建筑的群体布局虽然是封建族权制约下的产物,其美学效果却是隽妙无比。徽州的大部分古村落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在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寻求朴素自然清雅简淡的美感。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等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现场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设计类课程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采取现场教学,教师可将课堂搬进公园、广场、建筑群,在现场进行直观教学,教师言中有物,讲解有的放矢,生动直观;学生看得清楚,快速理解,记得扎实,听得明白,使理论、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质量将会明显提高。

3、调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建筑学专业领域宽广,需要具备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因此,建筑学专业的市场需求和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途径和内容等相应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系统整合,在原有教学模块的基础上,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职业基础平台”三个具有开发功能的平台,实行专项训练,使之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和途径,又相互衔接和交融,使专业实践教学纳入独立学院平台教学中去,增加学生融入实践教学的客观性。在独立学院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绘图表现能力、设计构思能力和专业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多”,即:多看(典型案例)、多想(设计构思)、多写(设计说明)、多练(表现技法)。

1)精讲多练,注重图纸的表现能力

建筑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能力开发的气氛,教学中要以练带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绘图的能力。建筑设计学得好不好,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图纸质量。作图是一个学生对建筑理论了解掌握程度的反映,也是其对待这门课认真程度的反映。在实践生活中,图纸表达是表达设计构思的工具和手段,对于设计中的各种要素,学生必须通过恰当的图面表达方式来进行阐述。因此,图纸效果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图纸的描述应当清晰、准确地表达其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技法,强调图纸的画面效果,要求学生制图规范,布局合理。设计者掌握的图示技巧越多、技术越精,其表达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思想。

2)严格要求,设计构思、锻炼动手的能力

在学习设计理论后,能否灵活应变、举一反三,完成合理的、富于创新意识的设计,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有了好的画面效果后,为了更好地展示物体的三维形象,建筑设计师须掌握模型的制作技术,能熟练使用泡沫塑料、石膏、树脂、MDF板等制作工作模型,并掌握快速制作模型的技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设计构思的能力,强调构思立意和内容新颖对于设计作品的重要性。设计说明部分是设计师表达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的重要环节,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将所考虑的内容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当图示的方法不能完全或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时,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补充说明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设计师的动手和设计构思内容的丰富多样,是随着设计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改变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课程设计真题实做,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掌握各类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绘制技能,学生不但要会“设计”,更主要的是要会“做出来”。在适当时候对学生进行完整项目的综合设计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建筑课程设计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当地城市建设实践,组织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使课程设计融入到市场和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技能训练环境。通过设计,可以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加以验证、巩固和提高,是强化技能训练的有效措施。参与市场教学对建筑设计课程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改进了课堂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能了解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市场适应度,从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解决一个建筑设计问题,而非单纯地将建筑设计当成艺术设计。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项目,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学生今后工作的“预演.

建筑力学论文篇2

在进行对建筑结构力学的分析中,有一种分析方法为解析和离散相结合的半解析法,半解析法的基础是数学力学的相关知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有限元方程组,避免进行有限元的过多繁杂的计算,此外,也一定程度有限避免和解决了有限元法中较为常见的计算污染问题,计算污染问题的存在可以导致计算机计算结果的进一步恶化,半解析法可以有效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

三、以分区广义变分原理与分区混合有限元为基础的分析法

协调元的利用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分区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促进了协调员在建筑结构分析中的更好运用。清华大学的龙驭球教授在该领域取得了突出贡献,其在分区混合广义变分原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分区缓和有限元的方法。分区缓和有限元的方法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混合广义变分原理,这也是在位移法、杂交元法之后的一种新方法,分区缓和有限元的方法的优点似乎将弹性体划分为余能区和势能区,余能区所采用的事应力单位,势能区则是采用了位移单位。分区缓和有限元的方法其适应性较强,灵活性较高,此外,还可以有效保证收敛性,故广泛应用于对框支剪力墙和托墙梁结构的分析和计算之中。

四、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大量出现,而这也间接的推动了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研究以及应用的深入和快速发展。弹塑性动力法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地震波数值的记录,间接的将其输入结构,然后对结构的弹塑大小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析,最后根据相关分析,针对弹塑性恢复的特点,建立与之对应的动力方程。在理论上,弹塑性动力分析法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诸如当发现建筑结构的薄弱的环节时,需要对其变形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来看,这种分析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此外,弹塑性动力分析法也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在使用这种分析法时,其前提条件与实际情况有着较大的出入,针对这种不足,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在深入对其进行研究,并通过人工随机输入地震波数据等进行完善。计算机结构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之后,采用层模型,对于多质点计算模型的方法也在不断进行完善。

五、以最优化理论为基础的结构分析法

这一种结构分析法可以说是结构最优化设计,这种结构分析法有效综合了数学领域中的最优化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并应用于建筑设计结构和力学分析的一种新的方式。这种结构分析法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将被动化为主动,主动的对其进行设计。就当前来看,诸多学者表示对建筑结构的剪力墙刚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应该对剪力墙确定较为合适的刚度。这里所说的对于剪力墙刚度的合理确定,主要指的是以对剪力墙的刚度和外部因素诸如地震等作用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进而对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合适的剪力墙刚度加以确定,倘若对这一部分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设计,这就建立了决定剪力墙最合适刚度的数学模型,合理科学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对建筑结构的剪力墙的最优化刚度值加以确定,这对于有效减少剪力墙的数量有着重要作用,此外,也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工程成本和开支。

建筑力学论文篇3

福斯特曾对建筑的时代性进行了准确的描述“无论何时,建筑都是社会价值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回顾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程,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建筑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过去传统的建筑学中,建筑研究对象主要是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乡镇的规划设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建筑学有所改变,转变了传统建筑学中枯燥乏味的建筑学基础知识理论、建筑技术、建筑设计的传授教学,更改了传统的建筑教学模式。那么,建筑教育教学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会何种教学模式那进行建筑学的教育,怎样将现代文明中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概念、新科技等应用于建筑教学?培养出符合现代文明下的建筑人才,创新建筑设计和技术。

一、现代文明下的建筑教育新思想

建筑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在顺应社会的发展下,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在建筑业上。就现在的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建筑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行业,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然而,面对现代文明的进步发展,传统的建筑学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吗?不容质疑,建筑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所改革,融入现代文明中的新成果、新科技、新理论等等,从而推动建筑学的改革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当今,有很多建筑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其中融入了一些生活元素,更能体现建筑的独特性。这就是在现代文明下,新型建筑物的新类型,在建筑物上融入了新元素,密切了生活与建筑的关系,并在建筑设计和技术上有所创新。

总之,在现代文明下的建筑教育,建筑教育的改革就是要将以前传统建筑教学中以传授知识、技巧、经验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变为以培养创造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就是以培养富有个性、富于创造性的建筑师为专业教学的目标。在学校的教育中,应以“培养创造力”为建筑教育核心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建筑实例,再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建筑教学能传授更多顺应时展的知识、技巧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学习和运用的创新。

二、怎样实施适应时展的建筑教学

(一)改革传统的建筑教学课

在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创新,关于建筑设计和技巧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我国目前的建筑教学中,有这门关于建筑学的教学,是“建筑初步・建筑设计”课教学,在过去的这门课程教学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一贯向学生灌输建筑理论知识、技巧,学生缺少空余时间去创新建筑知识和技巧,缺乏创新思维。然而,在现代文明下的建筑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技巧,还要从多方面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己理解运用建筑理论的知识。

(二)引用实例拓宽学生建筑思维

思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任何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思维力,它能引导学生在学科上创新发展,开阔学科的知识视野。因此,在建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中,存在很多高技术的现代建筑物,其中也隐射着很多建筑学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成果。所以,在建筑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建筑实例拓宽学生的建筑视野,为建筑学创新新知识、新概念。如:哥特式建筑,这是西方文明下的建筑文化,顺应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生活习惯等的发展。教师在进行建筑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不同的世界著名建筑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建筑知识,了解更多的建筑新理念。

(三)学生根据思维进行建筑构思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关于建筑的理论知识后,要根据理论知识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理论知识上,创设新型的建筑设计和技巧。学生在进行选题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在新的理解上能完成选题的建筑构思设计。如:面对不同建筑模式,学生可以在已有的传统模式上,联系生活中的原型,再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新型的建筑物。在空间建筑物的构思中,就要根据数学上的有关知识,按照建筑设计的原则,创新出适应人类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无论是实用,还是审美,都能有所创新。

建筑力学论文篇4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陈国亮在会上代为报告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唐玉恩关于“传承文化的创新”的演讲。其中他着重介绍了“上海图书馆”、“绍兴博物馆”和“和平饭店北楼的保护与扩建”三则案例,并借此强调了建筑创作必须基于文化传承的理念。

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常青就一个悖论、两个事实、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分享了他对“建筑本土化的风土背景”的研究,并按语言、降水线、地质等标准对中国的风土做出区划。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总院首席总建筑师汪孝安,在讲话中以朴实的语言和贴切的案例为现场嘉宾解读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既包含文化层面,也涉及节能环保等环境问题。

作为主旨演讲环节的压轴嘉宾,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从人的角度谈起对城市身份的认同,在之前四场演讲的基础上重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许江以“城市这种‘群’”为题的慷慨陈词句句深入人心,赢得掌声阵阵。

为贯彻和落实首届论坛上关于“促进跨界交流,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进论坛建”的倡议,本届大会正式成立了UACF论坛组委会,即UACF城市建筑文化论坛组委会。成立仪式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长福发表了重要讲话,并郑重宣布组委会正式成立。他明确指出,“UACF组委会须始终贯彻城市建筑文化论坛的精神和理念,努力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致力为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做出贡献。”

随后,组委会分别为组委会成员颁发聘书,其中理事会理事长一职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鸿华担任;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吴之光、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桦、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被任命为理事会副理事长;理事会理事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长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等院校代表,以及华东六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共同担任;郑时龄、葛剑雄、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程泰宁、魏敦山、吴建中、蔡镇钰、邢同和、王建国、沈迪、吴长福、唐玉恩、汪孝安15位建筑界大师、院士、知名建筑师被聘为组委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随即,UACF城市建筑文化论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也在当天召开,30余位成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组委会章程,明确了组委会下设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职责和义务,并初步制定了后续相关工作内容。

建筑力学论文篇5

引言

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能直接反应学生对相关建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体现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就对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进行了探讨,为实践教学的规划和建设出谋划策,以期能不断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 明确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的目标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为了树立实践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为建筑行业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实践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力,如工程定位放线的能力、分项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验收的能力、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能力、组织现场施工的能力、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分析常见质量事故原因的能力等;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力,如编制建筑工程招标和投标文件的能力、编制工程预决算和进行合同管理的能力、进行工程审计的能力等。依据这些建筑专业工作能力要求,中职建筑专业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 制定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制定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教学计划。当然,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以中职建筑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和基础,遵循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在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的交流与联系,调查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动态,把握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的方向,严格依据社会以及建筑行业的需求来制定相关的时间教学计划,并完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大纲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繁杂的理论教学,及时的更新教材,丰富实践内容,从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工程质量、分析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出发,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适用于中职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工程测量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实践教学,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要求,丰富实操内容,及时的删减一些过于理论化的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

三、规划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

中职建筑专业实验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类型,其中校内实训基地由专业的实验室、施工模拟室、施工设备以及器具展示区、施工技术练习区以及施工演示区等等,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并辅助以相应的施工项目多媒体演示,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整体的认知,对具体的施工方法、组织以及施工管理的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便于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建筑专业技能。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学习,熟悉建筑行业工程项目一线施工环境,在实践学习中逐渐的完善自身的建筑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自身的建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使得中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吻合,不断的改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综合型的建筑行业专业人才。

四、加强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整体效率,所以,加强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一方面,需要加强建筑专业教师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提高教师整体的教研以及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建筑专业教师相关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让相关的实践教学教师深入工程项目实践,接受建筑企业专业的技能培训,或者是聘请建筑行业有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来学校开展专业研讨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当然,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教师来充实中职建筑专业教师队伍,通过企业教师与建筑专业专职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坚强理论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的融合,为中职建筑专业培养出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

五、完善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作为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评价准则,无论是对于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充分结合中职建筑专业的特点,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论文答辩、课题设计以及基础知识和工艺技能等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引进社会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综合评价机制,以全面的评定实践教学的效果,保证实践教学评价结果的公平、公众、公开以及合法性,便于依据相关的实践教学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促进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创建科学合理的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按照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开展教学工作,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行业市场人才需求,全面的培养实用型建筑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毕丽红,战启芳. 谈精品智能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20.

[2]王晓冰. 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学时代,2014,14:20.

建筑力学论文篇6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建筑力学论文篇7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也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的最主要专业技术课。传统板书式讲授教学已无法满足当前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由此,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进行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Abstract: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main technical cour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relevant major, also is the most mai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urse about trai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blackboard writing has failed to meet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s sett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us to cultivate technical applied talents who meet the demands of requirement of the era.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技术 培养 能力 教学分析

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ivili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training;ability;teach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19-01

0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尤其是对要培养具有技术应用型的高职学生来说,《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就更为重要。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传统板书式的讲授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培养要求。根据现状,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设置进行如下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1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理论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运用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地基基础、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课程的知识,以及相关规范、规程来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所以,按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方法来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非常困难。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种类繁多,施工的工艺方法也是千变万化,而且每一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都是冗长的、干巴巴的理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在传统板书讲授的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或者实验教学,将各种工程的施工工艺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或者观看建筑工程的施工录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客观清晰,加强了学生对各种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的认识。

2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是要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建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和建筑工地实训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施工技术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在实验操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些施工项目,如轻型井点的基坑降水与排水的模拟实验、不同墙体砌筑与质量验收的砌筑工程实验、钢筋混凝土工程实验(模板支护、钢筋下料与绑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拆模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的吊装模拟实验等,在每一个实验的操作环节中,都是对一个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流程的建设过程,这样既使学生巩固和运用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建筑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在建设期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建筑工地的现场实训期间,指导学生要跟踪观察在建工程,比如观察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等,通过学生自身的现场观察和技术人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建筑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的认识以及建筑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要求,既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也增加了学生自身的施工技术经验,为将来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员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识读建筑施工图纸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设计施工图纸、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以及相配套一些施工图纸的识读能力都由其他相关专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建筑工程案例进行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施工图纸的分析阅读能力和绘制能力。例如根据某建筑工程的资料和施工图纸内容,让学生来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系统设计、钢筋下料单的计算等内容,既考查了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和绘制相关图纸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组织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自己绘制的施工图纸在实验室中进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的模拟实验,以检验其设计的合理性。这些都有助于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要求。

2.4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归档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技术和质量的文件。它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和声像、缩微、电子档案等内容。而对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对施工文件资料的归档整理记录的能力。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施工结束的各种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过程需要用填写记录的施工表单及施工质量验收表单同时加以介绍,根据施工文件的特点要求学生规范填写各种表单内容。这样《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设置更为系统,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日后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工作具体事务的认知,了解施工建设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既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为建筑工程结束后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提供了方便,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记录、整理的能力要求。

3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因此,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这样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分析,以此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20).

[2]陈晋中,常跃军,王兆.建筑施工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力学论文篇8

keywords: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aesthetics;architecture aesthetics in deformity;humanism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57-02

1引言

与传统的“建筑美在于形象的完整”的理论相悖,圆明园遗址(见图1)同保存完整的北京故宫(见图2)相比,虽只剩残垣断壁,却仍然吸引着无数的人的目光。为什么如此残破不堪的建筑形象仍会如此有魅力?本文以这个问题为做出发点,通过浅析建筑中的“残缺”现象,对一系列的建筑的“残缺”现象中具有的建筑“残缺美”的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价和判断,提出在人文背景下有关于建筑美学的一些思考。

2建筑美的含义

建筑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建筑美是指单体的建筑美,涉及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旨在揭示单个建筑的造型美的规律和艺术特征。广义建筑美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的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走向群体;跨越房屋自身,走向总体环境;跨越建筑,走向城市;跨越某个具体的时间走向历史。它侧重于从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从建筑、街道、广场、区域乃至城市的、历史的宏观角度,去把握建筑美的特征,研究建筑美的问题。其本质在于它是城市的,又是建筑的;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是整体的,又是局部的;是动态的,又是静止的。

3建筑美学概述

3.1“益美”说

即有用就是美。“益美”之说是万美之源,体现了一个与实用、功利和效益相关联的建筑美学思想。最典型、最具权威性的代表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功能主义”建筑美学思想。19世纪末,芬兰建筑师沙里文提出 “形式追随功能”,即建筑外在的形式美应当服从建筑内部功能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赖特进一步从生物进化论的准则提出了“有机建筑”美论。20世纪20年代末,勒·柯布西埃的机械美学思想把功能主义的建筑美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极力主张机械的实用性、精确性,并把它们“移植”到建筑中与建筑造型的艺术性结合起来,在法国的萨伏依别墅,马赛公寓案等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3.2“愉悦”说

美在形式,美在形象,美在形象的完整,和谐生动和鲜明,从而激起人的“愉悦性”美感。这种“愉悦性”要求,建筑的美在于其自身形象的优美,即从建筑审美客体的形体、结构、材料、色彩、装饰、质地、肌理等构图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相互关系上,去寻找建筑美的原因。诸如建筑比例关系的协调,建筑各部分的和谐,建筑造型等,在古希腊的帕提隆神庙、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等得以体现。因比例和谐而产生愉悦感的建筑美学思想,在新建筑中亦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发展,比如勒·柯布西埃运用“黄金分割比”分析人体比例,得出“理想模度”,用以指导自己的建筑创作。

3.3“主观表现论”

持表现论者,强调美的蕴涵性,认为建筑物的美应能表达某种意义、思想、情感及外在的客观世界。如前所述,建筑因“功利关系”、“形式愉悦”而美,同时建筑还因“意蕴或情感表现”而美,比如希腊建筑的明晰美在于奴隶民主制的社会繁荣。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筑形式表现某种意义及观念,表现人的情感,表现一定的意境气氛等等。这类建筑表现偏于通过建筑的形式与空间去表情达意,即倾心于建筑美的主观表现。美国的罗伯特·文丘里认为,对建筑“意义”的表达应当胜于对建筑形式美的追求。比如,为了表现生活现实和历史文化的“关联性”,就从古典建筑的柱式、山花、拱券等部件中提炼一些装饰符号,加以异化、分解、加工和重构等变形处理,融入现代建筑语言系统,运用在建筑创作中。

3.4 “客观表现论”

“客观表现论”起始于现代建筑运动初期,在工业化社会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其主旨在于表现客观外在的现实世界,如表现自然的旺盛生命力,表现时代和未来,表现力、运动和时间,甚至表现建筑自身的功能、材料和结构,表现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比如德国的表现主义的建筑、美国的功能主义建筑等。它们侧重表现客观对象,而不是表现主观自我。今日的某些“高技派”建筑作品,像法国的巴黎篷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暴露结构、设备,着力表现建筑功能和现代科技。总的来说,建筑美的“客观表现论”比较符合建筑的固有物质本性。

建筑力学论文篇9

作者:刘世超 李永喜 沈玉秋 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旭隆工程经济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技术应用:处理施工技术的问题、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施工组织与管理:编制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技术管理。(3)相关课程: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实务。质量监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进行工程质量评定。质量管理:质量事故原因分析、质量事故处理。(4)相关课程:建筑工程计价与计量、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撰写合同文件:撰写一般经济合同、书写合同文件、招投标管理。编制工程造价:工程计量、编制与审核工程计价文件。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招标标底、编制投标报价文件。(5)相关课程:建设工程投资控制项目,经济分析评价:工程经济分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经济预决策。

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从职业能力角度出发,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素质结构的要求,按专业岗位的需要,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等三大领域。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前4个学期在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第5~6学期把学生分散到建筑企事业单位在监理、预算、施工、测量等实际工作岗位参加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既能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践技能,又能让学生展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学生与企业之间充分相互认识、了解,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教学模式工程监理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产学结合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体现项目引导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特色课程体系。通过情景教学,导入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等教学内容,并将其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做合一。

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共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占58%,选修课占42%。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专业课包括:建筑制图与CAD、建筑工程测量、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建设工程监理实务、建设法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整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专业拓展课包括: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美术鉴赏、摄影技术、应用文写作、数学文化、普通话基础、文学鉴赏、工程经济、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节能技术、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英语、建筑工程信息管理、房地产开发概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数学建模、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建筑企业管理、建筑机械。课程考核主要方式公共基础课主要通过考勤、学习态度、调查报告、实践操作、期末考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专业课需要考勤、作业、模拟训练、现场考核、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结合进行考核。专业拓展课以考勤、作业、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结合进行考核。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的制定需要以《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国家先关文件为依据,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建设行业发展步伐,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育,体现工学结合特点,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

建筑力学论文篇10

2建筑艺术影响因子

自古以来人的思想观念一直是影响人们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建筑艺术的审美包含于审美,所以人类的思想是导致建筑艺术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就以中国主流思想和建筑的关系为例。提到中国建筑无论是外国人或者是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木材被中国人作为建筑的主要用料离不开中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天人合一。无论是儒家,道家或者是佛家都将自然看作是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人不要试图去改造自然,应该尊重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管子?水地》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万物的本原,生命的源泉,万物生于土地,死后又重新回归大地。世间生命轮回如斯。当中国古人意识到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又有生命之亲,腐朽之后又能重归自然恰巧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从此木构建筑成为了中国人血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力学论文篇11

建筑评论是建筑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对建筑评价的过程中,建筑评论主体既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建筑的使用者、居民或社会公众;评论的客体包括建筑创作设计作品、实际的建筑空间环境、某种建筑学说、理论、建筑文化思潮或某位建筑师的创作思想、方法、技术和个人风格等建筑文化实践的各个方面。建筑评论是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又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建筑科学文化艺术活动。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最早的建筑评论可以追溯到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20世纪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所著的《空间建筑论》则对建立建筑评论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本身副标题就是“如何品评建筑”。另一位称得上建筑评论奠基人的是意大利建筑历史学家和理论家塔夫罩,他在《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人文主义建筑》、《设计与乌托邦》和《领域与迷津》等一系列著作中建立了建筑的历史批评理论和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第一次有创见而又全面地陈述并论证了“建筑就是批评”这个命题,奠定了建筑评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建筑评论理论深入了解,再进一步对郑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检察院的调研,从各方面对这座建筑做以尝试分析。

郑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建设用地位于高新开发区,主景观科学大道中段北侧,呈长方形,南北长140,东西长100米。主楼退科学大道60米,坐北朝南,呈明显的中轴对称关系。检察院主入口设在科学大道上,形成主入口绿化广场;楼后为花园等活动场地。把空地及建筑最好景观让给城市。西北为服务楼和活动楼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总平面整体布局主次分明,建筑及出入口布置得当,各种人流、车流关系清晰,并满足停车位及消防要求,充分照顾到了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景观要求(图1)。

在整体设计的把握中,设计师力求使总平面

布局、交通组织、建筑造型格调、城市空间景观

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周边整体环境的协调吻合,并形成对话关系。在重点体现检察院的严肃认真,锐意进取的个性特征,致力营造开发区科学大道新的建筑景观和检察院建筑特有的空间氛围――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简明大气,质朴典雅,简约美观,庄重大方。

仔细观察办公楼(图2)坐北朝南,面向科学大道,形成开敞的楼前绿化、美化广场,既照顾到了城市景观大道,又突出了主体建筑,并在入口处形成威严

而不失亲切的围合空间。总体布置分区合理,流线清晰,互不干扰,联系方便。

在对郑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调研过程中,我们对设计师是怎样经过精心设计,巧妙配合室内外空间组合关系,力求使建筑“表里如一”、“浑然天成”地溶于新城市环境中非常感兴趣(图3)。研究发现检察院的主辅楼平面采用较规整的柱网形式,可有效降低和节约工程造价。流线渐变的造型,用才的合理搭配,基础稳固,造型飘逸。既有古典韵味,又透出现代风格。整个空间色彩温和,质感朴素,适合法律以人为本的亲和力。以石材做中堂地面,凝重、庄严、肃穆又与空间整个色调是一色系,空间协调统一,给人以简单、朴素、凝重、廉洁之感。整个设计力求避免哗众取宠,奢侈浪费。

办公楼地上七层,平面呈腰鼓状,一字形南北朝向(图4)。一层为门厅、公诉大厅和案件管理中心等;二至六层为办公、办案、技术用房,每层设有一个小型会议室和两套领导办公室;七层主要是职工大活动室和大会议室;地下一层为警务区和设备用房。服务楼为二层,底层为小汽车库,二层为职工食堂和小餐厅

等。活动楼一层,主要为室内健身运动活动场地。平面柱网规整,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大小空间搭配适中,使用方便。

站在检察院办公楼面前可以使人充分感受到人民检察院的个性特征。设计师不断整合零碎细节,力求简洁明快,质朴典雅,风格现代;用心去体现检察院建筑的庄重大方,质朴洒脱,又不失亲切感。整体设计强调与开发区的协调一致,照顾到主干道的建筑景观效果。

检察院办公楼设计为七层,服务楼为二层,活动楼为一层。沿街立面采用全对称及大尺度柱列,统一的母题韵律符号,虚实结合,形体搭配。漏空的挑板檐口(图5),厚实的石材台阶基座,现代的装饰材料分格等处理手法,一气呵成,浑然天成,营造检察院个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简约美观,庄重大气,伟岸流畅。整个建筑格调清隽高压,简洁明快。既富有现代建筑的韵味,又有古典建筑的精美(图6)。

当代中国建筑评论在建设实践如火如荼韵大潮中震开。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转变,建筑评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国馨先生曾提到:“建筑评论的繁荣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要有获取各方面意见的心理准备,要有切磋讨论的宽松环境,要有正确的引导,要有一大批热心的评论者”。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评论具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当前社会的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趋势等等,这些都将给建筑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都应是我们新一代建筑学者应该特别关注的新视野和范畴

参考文献:

1.支文军、朱广宇.永恒的追求―马里奥・博塔的就建筑思想评析 .新建筑.2001

2.徐千里.建筑批评的环境与氛围.新建筑.2001

3.朱大明.建筑评论的“评”和“论”.建筑。1997

建筑力学论文篇12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力学论文篇13

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建筑实践与研究活动的增多,1954年《建筑学报》创刊,为学术资料的积累和研究成果的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尽管在发展期间遇到了较多波折,但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刊,《建筑学报》以国内唯一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权威的期刊在学术界取得了难以撼动的地位并一直延续至今,对建筑学学科新理论、新思维的探讨与研究和建筑实践的引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建筑期刊呈现井喷式发展,截至当下,建筑学学科内的学术期刊已经具有相当数量。据目前对中文学术期刊收录最为齐全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数据,当前建筑科学(TU)类学术期刊共有263种。[1]771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对于学术期刊的认定差别,专注于科技类学术期刊评价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则收录了135种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2]14即使按后者分类,当前我国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数量依然较大。就期刊数量而言,在整个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别中仅仅少于基础科学综合类期刊,尽管这种分类的严谨性与合理性还有待商榷,但依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整体保有量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然而,在拥有较大的学术期刊保有量的同时,我国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的质量并不乐观。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下称《要目总览》)中,核心期刊数量占我国正式学术期刊出版总量的20%[1]112,而我国建筑科学(TU)类期刊的选出率却只有12.5%[1]112;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导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下称《引证报告》)中核心期刊的数量占总体学术期刊的30.9%[2][3],其中建筑科学类期刊的选出率为25.2%[3]318,与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表明建筑科学类期刊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目前专注于建筑学学科综合类研究即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等内容即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数量为30余种,由于上述两个评价体系对于整体学术期刊在统计口径与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使得上述类别的刊物进入《要目总览》的仅为《建筑学报》一种,而进入《引证报告》核心版的则仅有《建筑学报》《新建筑》与《南方建筑》三种,选出比例分别约为3.3%与10%,体现出两套评价体系对于以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为办刊重点的学术期刊的评价差异。同时,就两套评价体系对于核心期刊的认定数量而言,表明以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方向及理论为办刊重点的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亟待提高,需要建筑学界对于这一情况给予足够重视。

二、当前建筑学界对重点学术期刊的认定

随着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内教师职称评定中对于学术业绩的考核和各培养单位对于研究生学位授予中研究能力的认定需要,建筑学界对于重点刊物的认定标准已形成基本共识。早在2005年 [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就提出了《建筑学(一级学科)相关中文学术期刊参考目录》《参考目录》中提出了包括《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华中建筑》《新建筑》《时代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建筑史》《故宫博物院院刊》《考古》《文物》《中国园林》《古建园林技术》《装饰》《工业建筑》《建筑技术》《声学学报》《应用声学》《振动与噪声控制》《太阳能学报》与《照明工程学报》在内的共计23种学术刊物。 (下称《参考目录》),共列出了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声学等专业和方向在内的23种学术期刊,其中侧重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为7种,具体名单如表1。根据2005年10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提出的《建筑学(一级学科)相关中文学术期刊参考目录》整理。

该《参考目录》表明我国建筑学学科对于重点学术期刊的认定有了较为权威的共识。就目录而言,学科评议组综合考量了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等研究方向,在众多学术刊物中选取了7种作为教师学术业绩考核和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认定期刊。可以说该目录是建筑学学科自身对于众多学术期刊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同行评价。就评价者而言,该届学科评议组集合了何镜堂、郑时龄、秦佑国、王建国、曾坚和张兴国等六位专家,可谓集合了学界与业界内极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当时学科自身对我国自建国以来的所有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一次整体回顾和整理,也是对建筑学学科学术期刊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同行评价。

虽说是《参考目录》,却得到了国内众多建筑院校的认可和执行,影响非常广泛,时至今日,并未有新的《参考目录》提出。该《参考目录》一方面使建筑学学科内的相关论文认定工作有了较为清晰的方式和方法,使学术成果的评定在同行内有了相对公认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为上述刊物带来了大量的优质稿源,使学术研究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对创建我国建筑学学科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群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术期刊自身的演变以及学术研究的动态变化,《参考目录》的指导作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最为突出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学术成果认定与学位获取成果评定的人群大幅增长,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随着部分刊物的创刊或主办单位的变更,期刊的整体质量有所变化,使部分《参考目录》之外的学术期刊有了较高的质量和较强的学术影响力,从而被部分相关高等院校所认可。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开始在《参考目录》的基础上增列相关学术刊物,以作为教师学术业绩认定与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认可标准。

以我国建筑学教育影响最为重要的老八校为例,在十年内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需要和教育实践,各院校均不同程度地对《参考目录》作出了一定的调整和增补。就目前老八校所认可的期刊而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科评议组所推荐的7种刊物。表2为当前老八校所认定的期刊情况,可发现原《参考目录》中个别期刊已经不为部分院校认可,同时增列了部分学术期刊进入认可目录,虽然不尽客观,却表明基于业内专家意见的同行评议结果已经发生了相应变化。

表2当前老八校对建筑期刊的认可情况本表于2014年依据老八校各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教师学术业绩考核与博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相关认可标准统计而成,该表对各院校所认可的学术刊物做了最大程度的包容统计。

在目前老八校所认可的期刊目录中,原《参考目录》中的7种刊物变动幅度较小,到目前为止基本都为老八校所认可,而新增列的12种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则差异较大,不仅每种刊物的认可院校数量不一,且各自在其他计量指标体系中的表现差异也非常大(具体计量指标的差异将会在后文论述)。这一现象的存在,表明近十年来老八校所增加的部分学术刊物的认可出发点各异,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这一情况的出现,表明随着我国建筑学科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学术期刊开始形成较为明显的办刊特点并为部分院校所重视,以至于即便该期刊的计量指标较低也被纳入认可体系之中;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学术期刊办刊特色的显现,基于业内专家评价的同行评议方式开始显现出其自身逻辑上的局限和矛盾,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警醒的问题。

以业内专家为基础的同行评议这一评价方式,在整体学术期刊数量有限且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尚未取得有效成果的时候,对学术期刊的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同行评议的评价者均来源于对业界情况非常了解和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所以对学术期刊的认可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整体水平。然而,当学术期刊的整体数量开始增加,并且随着当前学术研究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学术期刊在市场化过程中办刊倾向的调整,学术期刊的质量、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都发生了变化。近十年来,学科交叉和融合日渐深入、学术期刊的网络化传播,不仅使研究者获取学术资料的难度大为降低,也使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科数量大为增加,涉及内容的深度有所变化,直接导致学术研究的成果所产生的影响范围较以往更具有扩散性,不再局限于建筑学学科范围内部。

表3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监测的相关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扩散指标,部分刊物由于办刊方向等原因未能被监测到数据,其中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两个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种刊物在整个学科范畴内的影响范围和广度;前者为某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后者为在统计期刊范围内引用某刊的期刊数量与某刊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能够较好地反映某种期刊在其所在学科内的扩散情况,即表明某期刊在选题、侧重点方面的因素导致其在学术界或学科内部的扩散程度。就同行评价的逻辑而言,一种刊物被广泛认可的原因除了刊物本身所刊载的文章学术性表现较为突出之外,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该刊物在整个学科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在实际学术研究中,影响力往往更多地通过被引用量这一数据来进行体现,而被引用量中的被引用刊物的相关数据则表现某种刊物在整体学科中的直接影响力,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尽管由于该指标较为单一,且在未与发文量、文献选出率和被引用刊自身质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无法完整反应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学科影响和扩散指标的对比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种刊物在学术期刊群体中的影响力度和广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将当前为老八校所认可的19种刊物中的9种有数据刊物的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做降序对比,发现在该指标的表现与同行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别,与建筑科学内研究者的直观感受存在较大差距,表明此前通过同行评价作出的影响力判断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由于《引证报告》评价的范围为科学技术类期刊,故上述部分刊物由于办刊倾向与其他原因未被《引证报告》采集到相关数据。然而在该指标的监测中,原《参考目录》认可的7种刊物有4种刊物的数据完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具体情况见图1、图2。

在上述两图中,深色为原《参考目录》所列出的学术期刊,而浅色为老八校调整增列的学术刊物,刊物名后的数字表示该刊物被老八校认可的院校数量。就上述两表中的数据而言,原《参考目录》中的刊物除《建筑学报》和《华中建筑》外,刊物的影响和扩散指标无论是在建筑科学内部还是整体学术期刊范围内都被其他刊物所隔断,表明此前基于主观感受的影响力判断与基于数据计量计算的量化评价之间有一定出入,部分期刊的影响力有了一定变动。

这一出入的形成,是由当前学术研究工作方式的转变、研究方向的变更与研究工作的日益复杂造成的,研究工作的融合交叉日益明显造成学术刊物与学术成果的影响范围更为扩散,与原有的学术影响范围形成较大差距,进而使基于学科内部专家意见的同行评价难以全面、实时反应学术期刊的真实学术影响力度和广度。由于同行评价不能及时更新(如《参考目录》已提出十年时间),不仅直接导致部分在文献计量体系中指标非常低的刊物被大部分院校纳入认可体系,也无法真正有效评估新刊和短期内质量有较大提升的学术期刊,无法对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做出动态反应。这一现象的存在,表明当前老八校对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参考了文献计量的研究成果[5],但整体而言依然属于较为主观的评价方式。这不仅难以真实有效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更容易造成个人化与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公正性。就目前老八校对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而言,已经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向,不仅造成了学术期刊认定各自为政的现象,也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推动和学科的整体发展。

三、基于文献计量研究的学术期刊评价

由于同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文献计量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学术期刊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完善和对数据研究的深入,基于文献计量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开始显现出其客观和真实的特点来。就目前普遍采用的文献计量研究成果而言,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两大评价体系最为成熟和可靠。就前者而言,其综合了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方数据,对每种学术期刊的被索量、被摘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甄别,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对相关业内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权重处理之后,得出了建筑科学(TU)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原每4年更新调整一次,从2014年开始改为每3年调整一次。 ,具体关注数据与权重见表4。

在该计量研究的工作基础之上,建筑科学(TU)类学术期刊从263种源期刊中筛选出33种核心期刊,其中侧重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学术期刊仅《建筑学报》一种[1]112,表明该领域内的学术期刊在文献计量体系内整体表现乏力,对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有限。

综合来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关注的期刊指标多集中在他引量、影响因子两个方面,前者占据了35%的比重,而后者则占据了36%的比重,表明该评价方式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认定更为客观和真实。相对于以往同行专家评价的方式而言,学术影响力的形成不仅仅体现在学术期刊对于学术话题的掌控和把握,也不仅仅在于某单篇文章的学术深度和影响力,而是体现在某期刊整体所刊载的文章在整个学术领域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是对某种学术期刊进行整体评价的最佳指标。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合作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研究中,同样体现了文献计量研究工作方式对于类似指标的关注。在该引证报告中对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标等多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和量化分析;根据科学计量学原理,系统性地综合考虑被评价期刊的各影响力指标在其所在学科中的相对位置,并按照一定的权重系数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集成,最终对建筑科学类的学术期刊进行整体评价。[2]9

在这一评价体系中,从135种建筑科学与技术类期刊中筛选出34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于评价年前两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每年调整一次,时效性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更强,更具有动态性。 ,其中侧重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学术期刊为《建筑学报》《新建筑》和《南方建筑》三种,且其综合评价总分均位于34种期刊的底端,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为第26、31和34位,表明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整体影响力与同属建筑科学范畴的城乡规划、结构工程、建筑物理等研究方向的期刊尚有较大差距,需要建筑学界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这两种计量引证评价体系中,都对学术期刊的他引量和影响因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表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体现不仅表现在部分单篇文献对于学术界的影响和推动,更体现在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在某个时间范围内对整体学术研究的借鉴和影响作用,而这也是影响因子和他引量等指标的计量依据。此类指标的采用,表明在当前学术研究活动更为密集、学术影响范围更为扩散的趋势下,传统的专家型同行评议方式对学术期刊评价有较大的局限性,两大评价体系的结果也表明,在经历了十年的演变之后,学科评议组提出的7种学术期刊与基于文献计量引证方法计算得出的核心期刊存在较大差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大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中对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类的学术期刊的评价结果不尽如意,但二者的评价结果却较为一致。首先,在整个建筑科学范畴内,该类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表现乏力,这一点从重点期刊的选出率上便可见一斑。在两大评价体系中,以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为侧重点的学术期刊的选出率都明显低于平均选出率,表明该类学术期刊在整个建筑科学领域内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其次,两大评价体系对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评价结果是一致和客观的。在《要目总览》中,《建筑学报》位于33种核心期刊综合指标的第19位,位于58%的中下游位置;而在《引证报告》中,《建筑学报》位于34种核心期刊综合指标的第26位,位于76%的下游位置。尽管两大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在研究范围、统计口径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差异,但得出的结论却类似,表明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对这一领域的期刊评价结果是真实可信的,能够反映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与某特定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经过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验证,表明其理论框架符合学术期刊的运行规律,其方法可行、结论可靠,已成为期刊影响力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基于文献计量引证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较传统的同行评价方法有着更为严谨的逻辑论证和说明能力,能够更为真实客观地反映某种学术期刊在整个学术研究领域内的实际影响力,应该得到建筑学学科特别是高等院校更多的重视。

四、两种评价方式的冲突

由于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只能对某一刊物的整体印象进行主观评价,带有较强的个人偏好和主观倾向,无法对期刊进行客观的量化分析。同时,基于主观的同行评价是以学位委员会或是学科评议组的方式进行确认的,导致评价结果的反馈是零散而缓慢的,难以对学术期刊的动态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相较而言,基于文献计量引证的评价方式,则是以影响因子、引用量等具体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对学术期刊的整体表现进行量化研究,其结果较同行评价更为理性客观;同时,由于文献计量评价系统对于学术期刊相关数据的及时监控和分析,使该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是近乎实时和动态的,能够快速反映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变化。

就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学术期刊而论,目前老八校所认可的期刊数量共计19种。由于除《参考目录》中的7种期刊在各院校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之外,其余12种学术期刊的认可程度有较大差距,故难以通过同行评价的方式对该12种刊物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基于上文已验证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故下文将对该12种刊物进行文献计量角度的分析,以评价该12种刊物真实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如前所述,文献计量引证体系重视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与他引量等指标的考察和计量,故下文将对上述12种认可程度不一的学术刊物在两大计量引证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期望对相关学术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做出量化比对研究。

由于此次被老八校认可的部分学术刊物在办刊过程中存在以书代刊、出刊极不规律导致监测数据丧失有效性或由于所刊载文章普遍倾向于科普、介绍或文学创作等原因,无法被纳入学术刊物的统计范畴,导致两大评价体系对相关刊物存在数据缺失和未收录的情况,无法对12种刊物做出完整分析,故本文仅对有相关数据的学术刊物做量化对比研究。

在本文中,笔者对相关19种刊物采用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合作的CNKI的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合作的影响因子三个指标作对比研究,具体数据见表5。

从上表可见,随着十年来学术研究的动态演进与期刊本身质量的变化,部分一直以来被同行评价给出高度认可的刊物在计量引证体系中的数据却不尽如意,甚至部分刊物由于办刊倾向等原因导致在两大评价体系中均无法采集到有效数据,表明某些刊物的实际影响力与同行评价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尽管计量引证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容易陷入以刊评文的局限,但是对学术期刊的整体评价中所关注的影响因子、他引量等具体指标依然可以对某种刊物或是单篇文章在整个学术圈内的影响力度做出较为客观的量化评判,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系统。

CNKI的综合影响因子采集了学术界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在内全领域的学术刊物作为评价基础,考察某种学术刊物在评价范畴内的整体表现情况,可以说是在学术期刊领域内针对学术期刊本身的最为完整的评价分析,可以反映某种学术刊物在整体学术期刊范围内的影响力。CNKI的复合影响因子则是在上述学术期刊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博硕士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作为评价基础,综合考察某种学术期刊在整个学术界(不含图书)的整体影响力。可以说复合影响因子是目前为止评价体系对于某种学术期刊影响力最为全面的评价,其数据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核心数据。笔者将当前老八校所认可的19种中的11种具有有效数据的学术刊物的综合影响因子与复合影响因子做降序对比,发现在计量引证体系中各刊物的指标与同行评价存在极大差异,表明同行评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可靠性和真实性,具体数据对比如图3、图4所示。

上述两图中,《建筑史》由于无法获取相关数据无法对比,《参考目录》中其余6种刊物除《建筑学报》一种刊物在两个评价范畴内均表现稳定外,其余5种刊物的排序均有不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图的指标降序排列中,在两个指标序列中原有的6种刊物(深色)都被《南方建筑》与《城市建筑》分隔,表明该两种刊物在计量指标上已经超过部分原《参考目录》中的学术刊物,也表明在近年来该两种刊物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同行评价的主观印象产生了较大差距。

同时在上述两个指标排序中,不难发现被作为同行评价的老八校认可的数量与学术刊物的质量之间没有绝对关系。在两个指标的对比中,被老八校认可数量最少的《南方建筑》在综合影响因子中位于11种刊物的第二,而在数据采集范围最为齐全的复合影响因子排序中,《南方建筑》也排名第三,表明近年来《南方建筑》的学术影响力无论是在单纯的学术期刊范围内还是在包含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在内的范围内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学术研究的推动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样在上述两个指标排序中,《城市建筑》的影响因子值也超过或大幅超过原有《参考目录》中的相关刊物,表明在近年内该两种刊物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原《参考目录》中部分刊物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有所衰退,这与既有的同行评价结果是差距较大的。[8]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主导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由于该评价体系只针对科技期刊进行统计,所以其数据在科技界内部更具有说服力。在该引证报告中,笔者选取了影响因子对老八校当前认可的学术期刊进行降序排列,得出图5。

由于统计口径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相同刊物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指标表现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表现有所差异,但是由于其考察的是科技期刊内部的影响情况,所以其对于说明某种期刊在科技界的影响力是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由于《引证报告》对于核心期刊的评价综合考虑了学术期刊各影响力指标在学科中的相对位置并进行了较为复杂的权重处理,故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并非完全按照影响因子的表现进行筛选。但是在该评价体系内,由于影响因子对于学术刊物影响力的形成和作用最为直观和突出,故影响因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说明某种刊物的实际影响力。

从图5可以看出,由于评价范围的缩小部分刊物在学科中的影响力指标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建筑史》所关注的方向和相关数据的缺失导致无法进入评价范围,另外6种刊物的数据表现则与图4、图5一样被其他刊物隔断,两种评价体系的数据表明原《参考目录》中的部分刊物在经过十年发展之后对建筑科学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而被部分老八校认可的《南方建筑》《城市建筑》则在两套评价体系中表现较好,表明老八校基于同行评价所增列的刊物中此两种是较为中肯和客观的。而在增列的其他刊物中,《建筑技艺》《住区》《UED》和《建筑创作》以科技期刊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则影响力有限,体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好与局限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期刊范围内进行评价的影响因子表现中,《南方建筑》与《中外建筑》的数据表现较高,而这两种刊物在老八校增列的刊物中却被认可较少;表明传统的同行评价无法及时反映近年来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的变化。

五、结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