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实习论文实用13篇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1

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天骄绿苑佳泰小区

建设单位:鄂尔多斯市亿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鄂尔多斯市天工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鄂尔多斯市亿泰建筑有限公司

实习学生:内农大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04建工甲班 尹士廷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课程以及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绿苑佳泰小区参加施工实习,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实习期间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实习目的。

四、工程简介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工程有关的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2、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

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采暖通风与空间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范》DBJ01—605—2000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7)《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4、已批的扩建审批意见;

5、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

6、业主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

(二)结构:

1、工程名称:天骄绿苑佳泰小区7#、9#、10#、11#、12#、15#楼。

2、建设地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北路。

3、设计标准: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八级;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结构类型为砖混住宅楼;

桩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

4、主要经济指标:(以7#楼为例)

总建筑面积3851.12m2,共有A、B两种户型。A户型建筑面积为105.85 m2,B户型面积为101.85 m2,跃层面积为90.25 m2,楼梯面积为198.30 m2,阳台面积为171.05 m2。

5、建筑总高度、层高及标高

建筑层高为五层加跃层,建筑总高度为19.45m,一至五层层高均为2.95m,跃层高度为3.90m,室内外高差为0.900m,本工程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442.000m。

6、建筑物的总尺寸

建筑物总长33.240,总宽11.640m。

7、基础

1)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成桩方法为干作业钻孔成桩,基础持力层为细砂岩,单桩承载力为282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

2)桩基础的桩为摩擦桩,桩径 (圆孔桩)。

3)混凝土坍落度为80~100mm。

4)边坡处单桩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2.5m局部陡坡边坡处单桩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3.5m。

5)桩与桩之间采用承台梁连接,承台梁的尺寸为550×500mm,混凝土等级为C25。

8、主体

本工程主体采用 普通烧结砖和 水泥砂浆砌筑,各层梁、板、柱与梁的钢筋均为绑扎搭接。

楼房屋顶为坡屋顶,局部为有组织排水(跃层露台处),雨水管的公称直径为 。

(三)功能简介

本工程均为住宅,在跃层处设有2.7m2的露台,可供人们进行户外活动。

五、具体参加工作

第一部分:测量工程

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其成果不仅是进行施工及施工检查的一条准绳,而且还是验证竣工工程的位置、标高和相互间关系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依据。

(一)测量仪器配置及建立控制网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结构情况,主要测量仪器有:电子经纬仪1台、普通水准仪1台。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2

2 职业能力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向建筑施工企业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的一线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因为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建筑规模大、使用耗材多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就无法承担起建筑企业中的工作,所以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是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步由浅到深完成的。

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专业基础能力是一个建筑技术人员要掌握的基本的能力,这是低层次的能力。例如,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人员,应该具备识读施工图纸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中包含了熟练阅读工程施工图纸的能力,掌握建筑构造的方法,阅读水、暖、电设备常用的施工图纸,具有手工制图和计算机绘制能力,所有这些能力是施工员具备的专业能力的基础。

专业综合能力分析 专项综合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够完成一项工程中的的各个过程节,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然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高于专业基础能力,要求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专业综合能力的复杂程度与综合程度比各项专业基础能力大,有时需要对专业能力做到一些拓展和延伸。学生要解决建筑工程中的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具备专业综合能力。如学生要具备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它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能力、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能力。

专业实务能力 专业实务能力是培养学生在施工一线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它是将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形成真正的就业能力,同时通过更多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施工现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在专业实务能力中加入建筑技术创新能力是必要的。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把有难度、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单独列出。作为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序曲来选择,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性。其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职业素质能力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也需要进行专门课程的学习,如在大三阶段专门开设应用文写作、创新等课程。

3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能力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划分如下。

工程识图能力和一般的制图能力 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绘制建筑施工图、竣工图,识读建筑水、暖、电施工图,安装建筑设备的能力,包括画法几何、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建筑设备等课程。

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 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合理选用材料,能够进行材料检测,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包括建筑材料课程。

力学结构分析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分析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一般结构、构件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结构设计规范的能力,包括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地基与基础等课程。

建筑工程测量的能力 建筑物定位及超平放线、垂直度控制、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包括建筑工程测量课程。

建筑施工及施工管理能力 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能力,施工质量检查能力,施工安全管理,包括建筑法规、建筑工程监理、分部工程施工与组织、单位工程施工与组织、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等课程。

施工质量的检测能力 掌握土建施工的质量标准,掌握主要工种检测的程序和手段,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表格的填写,包括单位施工与组织、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等课程。

专业实务能力 现场操作能力,施工现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创新能力,包括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

除此之外,对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建筑工程概论、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等文化课程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4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课程内容的组织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要体现培养建筑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课程内容包含专业实践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安排上,缩短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延长实践学习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程中要重点讲解生产实践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马上进入生产实践岗位,为学生创造很好的就业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因为理论知识是现代技术的基础。专业实践知识可以通过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迁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的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有机结合是形成技术型人才所需掌握的、完整的职业能力。

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地下建筑、智能建筑、大空间建筑、绿色建筑的出现,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拥有精湛的工程技能和技术。只有将建筑专业课程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5 组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三种能力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比例是不同的。专业基础能力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比例大约为2:1,实践安排形式以课间实习为主,实践内容侧重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以集中实践训练为主,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以教师指导为主。专业实务能力课程一般是以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的形式完成,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来完成。在实践课程的训练中,增加一些理论知识来拓展技能。所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对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6 结束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建筑一线人才,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3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职业技术课程之一,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技术等内容。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且综合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外,更要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建筑技术施工的相关理论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校企合作,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及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

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强,即与房屋构造、工程制图、建筑力学、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都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其也有着较强的实践性,课上既有日常的实践作业、设计,也有联系工程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鉴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有着以上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扎实的理论内容,即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等,熟练掌握本专业内的基本知识。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仅是课堂教学并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战能力,往往一个知识点内容结束后就要带领学生到实际的施工现场观摩学习,让学生在观摩学习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知识解决建筑项目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施工机械及其作业过程如果在课堂上讲解,由于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无论教师的语言描述的多么清楚,学生都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去真正理解和明白这一内容。如果能够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些的话,情况会好的多。因此,本文根据建筑技术施工课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其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一些内容较为抽象、操作性较为强,需要适当运用情景教学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此,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除了采用传统的“教材+板书+口述”教学方法外,还要与情景教学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2.1“教材+板书+口述”

“教材+板书+口述”,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讲解方法,既可以系统地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可以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如,桩基工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向学生讲解桩基的作用、桩基的结构和桩基的种类,并重点介绍桩基施工工艺特点和施工环节,让学生掌握桩基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对桩基施工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在理论课程上,教师介绍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内容,如教材中所没有的新工艺、新技术等,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2情景+多媒体

通常,情景教学的教学效果要比“教材+板书+口述”教学方法好。情景教学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情景中,利用真实情景的辅助功能,更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如,桩钢筋笼制作与安放教学中,如果将学生带到该项工序的实施现场,结合现场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桩钢筋制作与安放的具体操作过程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操作规范等内容。但是不可能随时有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施工现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幻灯片、图像、图表制作等手段可以同比列地绘制出工程实物、施工工艺的操作过程等,当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使得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桩基工程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拍摄设备将各种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流程等拍成图片或影片,按照拍摄内容一一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工具模拟桩基挖孔、灌浆等工艺过程,让学生较为直观地去理解桩基工程的有关内容。

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

实践性强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那么教学中就必然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强调的重点内容是课程设计和实习,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和实习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实践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针对施工一个工程项目制定符合该工程情况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维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技术管理、人员配置等内容。透过课程设计,可以较为客观地了解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知识上的不足和能力的缺失,帮助其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实习要求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或监理单位工作人员指导下从事工程项目中的某一岗位,通过具体的工作活动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检验自身工作能力能否满足实际需要。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定期进行实习活动,学校应加强与建筑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

4.结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具体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而丰富学生的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使其具备高超的施工工艺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张鹏,钟静. 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与职业. 2009(03).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4

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是为建筑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其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管理、建筑结构和建筑预决算等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要求: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的开挖方式,土方量计算,基坑降排水,基础的施工工艺),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砌筑砖墙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预制混凝土施工工艺,屋面防水做法),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抹灰施工,门窗安装,楼地面。吊顶施工,饰面材料,幕墙施工)。应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和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和机具,掌握通过施工图分析各种施工构造做法并付诸实施的基本技能,指导施工具备一定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力,熟悉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图绘制的相关知识。本课程的内容构成:建筑施工基本概论、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抹灰工程施工、门窗安装施工、楼地面施工、吊顶工程、建筑幕墙施工、饰面工程施工。

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内容繁多,教学缺乏连贯性。首先,该课程主要介绍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在教材中,传统工艺介绍多、新材料介绍少,经验性内容少、理论性内容多,文字叙述内容多,概念术语内容多。大家学习起来看似容易,但掌握困难。其次,该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它涉及到许多实际操作的内容(如砖墙砌筑、脚手架搭设、混凝土配制、抹灰操作等)。但反映在教材中,都是理论的叙述,同学在面对课本教材学习时缺乏形象生动的描述显得很枯燥乏味。所以应提高其学习兴趣,来巩固学习内容。教材内容滞后,知识深度不够,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普遍存在着对传统工艺而对建筑施工领域出现的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观注不够,对建材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的更新反映滞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能力培养不到位,在以往的教学中,凡是有实验课的课程大多是先在教室内进行理论讲授,再根据讲授内容安排实验课,来巩固所学内容,建筑施工课程也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然而,由于受课时的限制,每周只能有3-4学时,课程却延续整个学期。这种方式历时长,授课间隔时间长,断断续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所选择的内容,单纯成了穿插在理论教学中的实训课内容,无法给学生提供独立的思维发展空间,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实践课学时偏少,仅占总学时的1/6。无法实现对工艺技术全面综合培养,学生也因此对该项技能的掌握比较片面。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结合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应及时地反映出世界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需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就业范围和职业变动性加大,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新的知识和技术大量涌现等特点,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教学内容及手段亦应相应拓宽与改进,对于教材内容可以讲解得浅一些,尽可能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浅显地分析问题,但知识更新要快,以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对招收理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的主要目的是如何现场施工,通过施工图分析各种构造特点并付诸实施。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验收标准对他们的教学应重点放在现场管理,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上。为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以便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使教学内容适应教学对象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内容特点,确定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门理工科课程,其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就是将实物或与实物相关的模型、结构、实验过程通过投影、录像等多种媒体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这是建筑施工教学的主要模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案例教学法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的应用性工程技术人员,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如同亲临现场,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培养的要求。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所学课程内容,运用实际工程案例,由教师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然后让学生参与,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对所给的案例材料进行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学会从现象中抽出本质,提高学习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家”栏目访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的专题片,片中出现张光斗院士头戴安全帽爬上正在修建的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察看坝体高强混凝土出现的细微裂缝,分析裂缝产生原因的情境。先让学生看专题片和查阅相关资料,再分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各组相互提问辩论,学生就能深入思索所学理论知识,得出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细微裂缝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践教学法,课堂教学内容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教学应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用实践手段来传授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使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知识。这样,不仅能验证已学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考试模式,减轻学生负担,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知识能力掌握程度的客观评价,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新的教学计划的实施,课内总学时尽管有所减少,但学生课业负担却日益加重。而随着课程重组,新课程越来越多,加之交叉、综合,覆盖内容更多,学生们学起来更费精力。况且学生还需要应付各种证书考试。因此,要改变用理论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试题内容应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而提出。为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掌握程度及能力提高的状况,在考试方式上,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在考试内容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千万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5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们将来更好地就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学校不能再将课堂理论教学放在首要位置,而是要将实践学习跟课堂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学生们将来毕业后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1.1 是学生学会现场施工的必然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在选择过程中,必须经过施工现场的考察以及对施工企业本身技术水平进行详细研究后才能得出最终结论,学生们只有经过现场考察才能对施工有着更为详细的了解。例如:对施工工序、混凝土运输方式等都必须经过实际考察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选择,而这些现场施工状况是课本上老师不能准确讲解的。

1.2 是学生们积累施工经验的必然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选择都必须符合建设部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因此,学生们到现场进行实践学习,学生们要多跟这些部门专家进行接触、交流、学习,使得对建筑工程方案选择方面的意见有着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对学生们以后从事施工工程相关工作积累丰富的施工经验。

1.3 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然要求

建筑施工要学施工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课本上只能教会学生一些理论知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必须多去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2.1 理论跟实际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将理论课放在重要位置,课堂上教师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讲解理论知识方面,同时考试也是主要对学生们掌握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对于学生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乎没有进行考核,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将大量的时间跟精力放在理论学习上,对于实践操作没有重视起来,同时学校也没有跟施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能安排学生们去施工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所以学生们将来毕业后会有很大一段路程要适应,这对学生们将来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2 缺乏明确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且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还没有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从而直接导致学生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岗位要求。因此,学校的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没有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还依然按照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人才,这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这严重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健康发展。

3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措施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中,使其与现场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讲解建筑施工原理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跟实践有效联系起来,但是收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难在所有课程中都安排学生们去施工现场进行实际学习和参观,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某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施工现场的录像和照片,还可以播放现场模拟视频等,从而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施工现场的真实状况。

3.2 明确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目标

学校必须改变当前施工技术教学专业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局面,从而有效的解决学生严峻就业的形势。学校可以跟当期施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清楚当前市场上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定期派学生到现场进行实习,使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授课,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专家,倾听专家经验的讲授,让学生们明白自己将来朝什么方向发展,现在在什么地方加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激励学生多去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和学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为学生们将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所以要求该专业的教师一方面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都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因此,教师还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现场施工经验的积累,以便能够很好的传授学生。例如:学校可以定义开展施工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室门多参加、多讨论、多学习,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另外还可以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派教师到施工现象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亲身参与到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去,只有教师理论跟实践能力都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给学生们讲出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有利于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为学生们将来更好地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不断变化着,而建筑施工技术又是实践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对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6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建筑业的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

2.人才培养素质

(1)思想品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知识文化素质学习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和文学。学习数学、英语、写作、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为从事本专业必须的计算机基础、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一般房屋结构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土建工程预算编制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的编制知识、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工程绘图的基本知识。(3)专业技能素质具有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能力、编制测量方案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能力、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能力、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能力、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能力、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能力、编制测量方案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能力、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能力、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能力、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能力、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能力、编制工程造价文件能力、编制工程技术档案能力、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控制能力。(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积极的心态,健全的心志,良好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具备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度的行为反应,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和快速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

为了迎合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教学、企业实践教学三者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同时,考虑东北地区冬季不宜施工的特点,采用“1.5+3个0.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为:第1~3学期(1.5),职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在学校进行德育课程、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基本应用技能的训练。第4学期(0.5),职业专项能力培养阶段:上半学期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职业技能实训,下半学期和暑假到建筑企业进行带薪的生产实习。第5学期(0.5),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1-6周在建筑企业进行带薪生产实习,其余时间返回学校,总结实习中的问题,补强学生欠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第6学期(0.5),职业个性能力培养阶段:1-6周进行按工作岗位的毕业设计,分为施工方案、测量方案、工程内业;其余时间在建筑企业进行带薪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个性能力,并实现预就业。

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广泛深入的一线施工企业调研,明确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归纳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以真实建筑工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岗位工作要求,参照建筑工程技术员、资料员、造价员、测量员及建造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五、教育改革的制度保障措施

为了深入全面的进行专业教育改革,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搭建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1.强化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机制

(1)建立组织机构1)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建立由专业建设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负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落实课程建设、学生就业等工作。2)建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建立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等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商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大计,对学生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校企合作交流进行指导、咨询、协调和帮助。(2)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制度1)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例会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在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落实具体合作事项。2)校企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在产学研过程中工作量的计算和有关利益分配的办法,保证产学研工作顺利开展。3)校企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生产、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制定实训设备管理条例,制定实训设备操作规程,建立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安全公约,确保学生实习实训顺利完成。4)校企共同制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解决兼职教师的职称评聘问题,保证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均满足要求。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7

(三)建筑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建筑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学习下一步的内容准备必要的基础;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计算能力;第三部分,使学生了解杆系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和原理。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能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同时能选择杆系结构的计算简图,并能分析其几何组成,了解力法、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能分析简单压杆的临界荷载,并进行稳定性校核。

(四)在测量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能力,掌握简单的绘图技巧,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该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间实习、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能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并对测量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方法有所了解,从而能胜任施工建设、运营管理诸阶段的工程测量工作,并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相关的工程测量问题。

(五)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所讲述的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拉、压、弯、扭各类构件的理论,这些构件几乎可以应用于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所广泛采用的各类结构中。所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无论他将来从事设计、科研或施工工作,还是从事工程管理工作,都将时刻与之接触,因此,它是一门非常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钢筋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能够分析在静力荷载所引起的不同内力作用下,拉、压、弯、扭各类构件的性能,能对简单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了解各类结构变形及裂缝的基本理论。

(六)钢结构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学生理解、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的结构原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弄懂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钢材的力学性能、相应指标、影响因素及如何地使用钢材,正确理解疲劳问题的基本概念,懂得焊接和螺栓连接的构造,了解钢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

(七)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专业范围内所必需的土力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先学习工程地质、建筑力学等基础课;同时,本课程又为后续的专业课服务。学习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土的各种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指标的实验确定方法,土中应力分布、土体最终变形量、地基沉降过程的计算方法以及填土压实原理,此外还需掌握土体各类强度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土体加固措施,这里包括土压力理论、土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基承载力以及挡土墙与滑坡整治等内容。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8

1、2005年月,承揽个旧枫住宅小区结构施工设计工作,现在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师大附中花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已建成使用。

2、2006年月,承揽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兴杰现代城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朱家村政府划拨用地统建房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现在已建成使用。

3、2007年月,承揽昆明园博印象旅游文化城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警苑小区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宝马汽车4S专营店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现已建成使用。

4、2008年月,承揽昆明锦泰花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沾益龙华园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瑞丽市美好•家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芒市景上花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之中。同年月,承揽昆明月光宝盒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

5、2009年月,承揽昆明美丽传说水疗度假酒店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同年月,承揽通海"壹品园"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同年月,承揽蒙自瀛洲河畔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

同年月,承揽“君悦天下”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

上部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及步骤:1.根据建筑设计来确定结构体系、确定结构主要材料;2.结构平面布置;3.初步选用材料类型、强度等级等,根据经验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4.结构荷载计算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5.荷载效应组合;6.构件的截面设计。此外还包括某必要些构造措施。需要依据结构专业相关规范、图集等。

基础设计: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部结构类型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当地的施工技术水平及材料供应情况确定基础的形式,材料强度等级,一般有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和深基础(如:桩基);2,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及地基承载力验算;3,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4,考虑必要的构造措施。

结构设计的成果体现在绘制的结构施工图上,该图纸是结构工程师的语言,是直接面对施工现场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6年的工作实践,使自己的结构设计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水平也实现了同步增长。同时,在设计上尽量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建筑材料自重荷载,满足了设计要求,使多项改造工程节省资金万元,受到了主管领导和甲方的好评。

三、业绩与成果

年月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同年刊登在“”杂志上发表,主办单位是。年月论文“”刊登在“”杂志上发表,主办单位是。年月被评为工作先进个人。年月被评为。年月撰写的论文“”在年《》杂志第期发表。年月论文“”在年《》杂志第期发表。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9

1. 制定情境学习目标

情境学习目标应按照培养学生应该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编制装饰工程预算必备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制定。现将每个学习情境制定的学习目标分述如下:

学习情境一 建筑装饰工程计价定额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计价定额各项消耗量指标及计价定额各项基价的确定方法。

(2)掌握直接进行定额子目套项及对定额子目调整或换算后再进行套项的方法。

(3)掌握计算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及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用量的方法。

学习情境二 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

学习目标:

(1)具备计算建筑物建筑面积的能力。

(2)掌握计算楼地面装饰工程量、墙柱面装饰工程量、天棚面装饰工程量、门窗装饰

工程量、油漆、涂料、裱糊装饰工程量、其他项目装饰工程量、装饰工程超高费、加压水泵台班费、装饰工程技术措施项目工程量计算并进行定额套项计价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情境三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制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装饰工程的费用的构成与各项取费费率的确定,掌握建筑装饰工程费用计价程序并利用建筑装饰工程费用计价程序计算单位工程造价。

(2)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依据、编制步骤。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标准表格样式、各种表格数据的填写规定及相互关系 。

(3)掌握单位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计算价差的依据、相关规定、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单位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价差额。

学习情境四 招标工程量清单表编制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装饰工程分部分项清单工程量、措施项目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计算方法;正确进行建筑装饰招标工程清单工程量的计算,正确编制招标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措施项目清单表。

(2)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招标清单表中的其他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的有关招标工程量清单表的编制规定、编制要求,正确编制招标工程的其他项目清单表、规费项目清单表、税金项目清单表。

学习情境五 工程量清单投标计价表编制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与编制规定。

(2)掌握建筑装饰工程分部分项清单工程量投标费用构成计算与投标清单综合单价的形成的方法(一项招标工程量清单使用多项本地区计价定额子目进行报价)与特点。掌握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投标报价计算方法。

(3)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投标清单计价表中的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规费项目清单计价、税金项目清单计价的方法与特点。掌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规费项目清单计价表、税金项目清单计价表的投标报价计算方法。

学习情境六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审查与竣工工程结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装饰竣工工程结算的审查方法。

(2)掌握建筑装饰竣工工程结算的主要形式。

2.设定情境学习内容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的学习情境内容要围绕如何实现情境任务与情境学习目标并掌握实际、够用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编制装饰工程预算必备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设定。现将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分述如下:

学习情境一 建筑装饰工程计价定额应用

学习内容:

(1)建筑装饰工程计价定额人工消耗量的确定、人工日工资单价的内容范围;计价定额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材料预算价格的内容范围;计价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机械台班单价的内容范围。

(2)定额子目的直接套项,先对定额子目进行调整或换算后再进行定额套项。

(3)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及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用量计算。

学习情境二 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

学习内容:

(1)建筑物建筑面积的23条计算规则及建筑物不计算建筑面积的9条规定。

(2)楼面、地面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3)墙面、柱面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4)天棚面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5)门、窗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6)油漆、涂料、裱糊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7)其他装饰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8)装饰工程超高费、加压水泵台班费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9)装饰工程措施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分项定额的使用。

学习情境三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制

学习内容:

(1)建筑装饰工程的费用的构成与建筑装饰工程取费费率的确定、计算规定、计算方法;

建筑装饰工程费用计价程序并利用建筑装饰工程费用计价程序计算单位工程造价。

(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依据、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步骤。

(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组成要素及对应的标准表格样式、各种表格数据的填写规定及相互关系。

(4)单位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计算价差的依据、相关规定、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单位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价差额。

学习情境四 招标工程量清单表编制

学习内容:

(1)工程量清单是一组描述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

目、税金项目名称和数量的一组表格。工程量清单由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组成。

(2)国家投资项目或国有投资控股的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有自主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招标人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中介机构可以编制招标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表。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的编制执行“五个统一”的原则,即“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项目特征统一”、“计量单位统一”、“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

(4)建筑装饰工程的“清单工程量”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附录B》中各章、节、项的计算规则执行。

(5)措施项目清单表按装饰工程应该发生的措施项目列出“措施项目名称”即可。

(6)其他项目清单表按“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四项内容及装饰工程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编制。

(7)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按装饰工程所在地政府文件的规定进行编制。

学习情境五 工程量清单投标计价表编制

学习内容:

(1)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

(2)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编制规定。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采取综合单价的形式进行计价,综合单价中应包括完成该项清单必须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和必要的风险因素。

(4)措施项目清单按措施发生的“项”进行整体项目费的计价,

(5)其他项目清单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及“暂列金”、“暂估价”、“计日工费”、“总承包服务费”四项内容进行计价。

(6)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按照招标工程所在地政府或税务部门的文件规定进行计价。

(7)建筑装饰工程分部分项清单工程量投标费用构成计算与清单综合单价的形成方法与特点是:一项招标工程量清单使用多项本地区计价定额(或企业定额)子目进行报价。分项工程量清单投标计价额为该项招标清单工程量与投标清单综合单价的乘积。

(8)正确填写各种投标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格。

学习情境六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审查与竣工工程结算

学习内容:

(1)建筑装饰竣工工程结算的审查依据。

(2) 建筑装饰竣工工程结算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审查工程量,审查定额套项,审查直接工程费、工料分析表,审查材料预算价格与材料实际市场采购价格,审查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费用项目和费率标准。

(3)建筑装饰竣工工程结算的主要审查方法。

(4)建筑装饰竣工工程结算的一般形式。

3.制定学习情境的学习过程、学习评价、课程考核方法

根据每个学习情境的任务制定学习情境的具体学习过程、学习评价与课程考核方法,以培养学生从事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岗位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编制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必备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需要,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边学边练,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这部分内容将另文专门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是自己的一点浅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业内人士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10

(一)高职建筑专业实务教学

高职建筑专业的实务教学必须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进行实训为主的教学训练,采用模拟训练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对行业现状、岗位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认为高职学生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管理技能以及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围绕岗位工作的特定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职业意识。职建筑专业实务教学始终贯穿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新职业教育理念,完成了学生顶岗之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取得的大量教学改革成果,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结果。

(二)高职建筑专业的课程改革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高职建筑专业的课程改革要以建筑施工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建设,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理解建筑结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与结构构造措施利。用材料、力学、构造、结构等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结构方而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方而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点、应用范围、材料性能、结构体系、抗震概念和结构构造的基本知识,以及施工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技术措施。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工程中抽象出计算简图,掌握快速计算方法,比较各种建筑建造时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案。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11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工程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逐步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要素。建筑业的发展给传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整个行业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鉴于行业管理、市场监督、行业自律、标准体系等诸多因素制约,这就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实行相应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应用专业课程。而建筑事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要求学校应该对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进行改革,着重于应用技能训练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1.课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不合理,跟不上工程建设需要。现有的教材多是沿用本科教材或其基础上进行修改,理论知识比较多,案例较少或没有,不能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求。而且,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编制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多而深,专业技能训练无法体现,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等往往滞后。目前的教材,旧内容所占比例仍较大,脱离工程实际,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的测量工作与教学内容差别很大。同时,随着建筑专业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测量教学的课时却不增加,较少时间完成较多的测量教学任务,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满足施工岗位的需求。二是测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适应现场施工要求。目前的现状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授课原理偏多,理论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出现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对学生没有信心等不良的教学现象,实践课内容不能和工程实际紧密相连,实习内容空洞。

2.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合理选用教材和增加课时,学校应该摒弃盈利目的,不使用错误率较高、无权威性的教材。应该精挑细选,选择权威性高,编得比较好,错误率低,且内容难度相当的教材;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本课程的课时,可以采取每星期多增加课时或者推迟课程考核的方法。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以项目教学为出发点,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内容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划分为各个小项目,通过建筑现场工地的广泛调查,根据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精选,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2.2 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建筑施工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举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结合案例,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运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作适当总结。总结时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其讨论过程及所得结论的可圈点之处,同时亦应着重剖析其欠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案例要进行精选,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该学科的实用价值。也可以让学生讨论经典案例,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

2.3 教学中贯彻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实训、实习为主线,理论教学为实训、实习服务,实训实习中贯穿理论指导,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分成各个小组,选定学习项目,合理分工,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实训、实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讲授知识,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可以采用以下流程,先是教师给出多个实训任务,然后学生根据任务需求选定学习项目,再是各个小组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定任务。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学评价也要随之变化,建立本课程学生考核档案系统,随时记录项目及任务学习情况,其中任务实践与理论考查分别占综合评论的比重;再结合学习表现、技能认证等方面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 李新梅.公路施工项目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2] 张彦鹏.探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第03期

[3] 邸利如.铁塔生产基地项目前期筹划方案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1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3.2学生层次不一,设计进展不易统一。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3.3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真执行。

4.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1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具有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4.7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开展

5.1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与方案草图设计的开展。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5.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实训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5.3方案实施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文中所指房屋建筑学教材为陶桦铭,墙新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建筑施工实习论文篇13

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 熟悉从基础到屋顶、从室外到室内、从民用到工业建筑施工工艺操作的全过程,掌握各种施工方法和工具仪器设备的选用,为学生以后从事施工员、技术员、监理等工作打下基础。在保证教学各环节良性衔接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经验以及担任建造师职务探索,探讨了在当今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组织教学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特点

1.1综合性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广、覆盖面大。该课程总体包括模块: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砼工程、预应力砼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结构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理解施工技术和方法,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应用。如:在讲砌筑工程时,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测量学,不懂龙门板和水准仪经纬仪,就很难理解施工操作;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过梁,就无法进行钢筋砖过梁、钢筋砼过梁的施工。

1.2影响施工因素多。在不同的区域、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施工的方法和工艺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既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又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参与实践,保证课堂内容的与时俱进。

1.3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能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结合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课程要求学生时刻保证头脑灵活,既不局限于课堂,也不能局限于实验室或施工现场的实践,能将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恰当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2.建筑施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以“粉笔加黑板”的建筑施工课堂教学被现在的媒体教学方式所取代。这种多媒体教学能播放大量的图片和录像,同时可以利用Flash等专业软件将部分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工艺做成动画在课堂上演示,通过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点多,但还是以教师讲,学生抄;教师布置,学生做为主,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且多媒体教学还存在播放速度过快学生来不及接受等缺点。

2.2学生人数多,现场实习过于形式化。建筑施工课程的现场实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安排中的一个难题。而且随着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大班上课的整体教学效果下降,尤其是现场实习,联系实习单位也比较困难。

2.3教师自身素质不足。建筑施工作为一门专业性和时间性极强的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施工时间经验。但建筑施工专业课的老师,特别是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大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讲课缺乏生动性,对具体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讲不透彻,容易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现。

2.4考核方式单一。一般课程的考试都是老师出题,临近期末是教师一般会在最后一二节课后告诉学生重点难点,这种考试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而且学生考完了也就忘了,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更不能体现建筑施工课程的特点,并严重地制约着建筑施工教学改革的发展。

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改革

针对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转变教学方式

3.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

3.1.1整合模块。教材建设滞后,以前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多是介绍传统施工工艺,而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内容很少,甚至一些已经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技术都未在教材中体现;传统教材内容繁琐,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各章节理论偏多、实际案例很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练。就如麦克斯总裁王伯庆说的“学的20年前的教材,毕业后要设计iphone”,怎么可能?所以教学过程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组建课程开发团队,采用“任务驱动,理论+实践”“案例引导,理论+实践”模式编写能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要求的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专业核心教材。围绕一个工作任务和核心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的调整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注意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知识密度合理。

3.1.2教学模块的内容转变。各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柱、墙、梁、板等具体构件,不同类型的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筏片基础、箱型基础)如何施工,柱(砖柱、砼柱)如何施工等,使教学问题具体化。

3.2教学改革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工学交替”[1]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各高校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偶尔到施工现场走走过场算是所谓的实践,这也就是很多专家学者归纳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效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难以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所以,教学方法亟待更新。

3.2.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用黑板、粉笔表达思想,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兴趣,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图文声的互动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得到了一定改观。然而,多媒体技术该如何运用,传统教学是不是一无是处,值得深思。

许多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把从网络下载课件、视频、录像应用到课堂上。有时课件与教材不同步,学生无法跟上授课速度,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很多课件以文字为主,缺乏图片、声音等形象的内容,课堂气氛不活跃。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传统教学不能少,课堂本质不能丢,用激情调动学生兴趣,用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用身边的事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实际制作课件,根据课堂需要到施工现场录像,呈现真实效果;多媒体和板书两者深度融合、动静穿插,黑板与课件协调统一,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3.2.2授课时引入模型,加强学生的图物对照的感性认识。在施工技术课堂引入模型效果更佳。基础、柱、梁、板均可以用筷子、木板及细钢丝、砼、苯板等做成微小的模型,成品和半成品在课堂的展示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动手去做模型,如脚手架的搭设、模板的安装等。这样学生不用去实验室,在课堂就可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感性认识的提高将为以后的实习实训打下扎实的基础。

3.2.3充分利用实训室,让学生动手做,增强能力。按照“营造真实环境,进行生产实训”的原则进行实际操作,如在桩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根据桩制作要求,对钢筋混凝土的要求,对钢筋搭接要求,主筋采用对焊形式,以及对水泥、砂、石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及操作。同时,在砌筑砖墙的施工操作中,普通砖的砌筑形式(三顺一丁、一顺一丁、二平一侧等)和砌筑方法(三一砌砖法、铺浆法、挤浆法、刮浆法)等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训室完成实际操作。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增强学习兴趣。

3.2.4进入施工现场,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专业特点符合实施“工学结合”。众所周知,工业与民用建筑是综合学科,是实现人文艺术内容与制作形式的统一,而制作形式恰恰是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安排3~5次施工现场实习,并保证每次至少5~7天。第一天熟悉工程图纸,第二天全面了解施工进度和施工状况,后几天在师傅的指导下对每个工种动手实际操作。“工学结合”既能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可以使其他课程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印证与运用。

4.结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