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实用13篇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1

就机构而言,评价工作有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之分。外部评价又有被动参与评价和主动参与评价两类。内部评价一般有两种目的:一是回应外部的问责,二是改善机构营运质量。智库作为提供战略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产品与服务的机构,既是评价工作的主体,也是各种社会评价的客体。

智库外部被动参与评价体系,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GGTTI),上海社科院的《中国智库报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中心联合课题组研发的《CTTI来源智库MAPA测评报告》。在这4个评价体系中,大部分智库是被动参与的,评价主体并不需要事先得到智库授权或者同意。这种评价的常见形式是智库评价报告,各种排行榜是此类评价报告的最大看点。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等是智库评价关注的热点。这种“外部被动参与评价”是有价值的。尽管中国智库界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明确指出其“不科学、不严谨、不规范”之处,但也有学者认为,其最大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排名,更在于较早催生了中国新型智库的行业自觉。

然而,如果把智库评价仅限于“第三方的外部被动参与评价”,一味编制各种名目的排行榜,那么实际上就是把智库评价工作狭隘化、单一化。如果把一种智库排行榜绝对化,那么这种排行榜就有可能变成某种“话语暴力”,影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健康多元发展。

发挥体制优势,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评价体系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治理体制的优势是全国一盘棋,上下信息沟通顺畅、协调便利。由中央层面的机构或第三方社会组织出面组织智库认证、评估和评价,操作比较容易,也相对具有权威性。在德国,设有中立的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对全国智库进行评价,其中以莱布尼茨协会的评价最为权威。莱布尼茨协会是德国各专业领域研究机构(智库)的联合协会,拥有法律所赋予的对全国研究机构和智库尤其是部级和州级研究机构进行评价的权力。作为德国著名的科研评价机构,莱布尼茨协会制定了完善的评估标准和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估流程和原则,组织专业力量对智库进行评价。此外,莱布尼茨协会内的智库是依法主动申请被评价的。

我国可以学习德国莱布尼茨智库评价体系和美国智库管理的经验,建立自己的智库治理评估体系。中国智库发展至今,仍然缺乏对整体情况的全面了解和相关数据统计。因此,学习德国莱布尼茨协会体制,通过构建以行业指导和评价为主要任务的智库研究和评价组织来摸清中国智斓氖量和质量,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

为此,建议成立“中国智库研究会”,规划、协调全国的智库学研究,逐渐建立我国智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同时,依法赋予研究会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比如,规定所有境内智库以机构会员的形式加入,对申请加入的智库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编制动态的有淘汰机制的“中国智库索引”,收录评鉴合格的智库。这样不仅可以摸清中国智库的“家底”,还能使入选智库凭借此资质获得更多参与决策咨询项目的机会,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六要素联动”的内部评价体系

智库是典型的资源依赖性组织,其经费主要来自拨款、捐助和有限营收,因此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这就导致外部(例如政党和政府)对智库的信任极为重要,失去外部信任就意味着无法获得经费和其他支持。而定期提供内部评价报告是维持和强化外部信任的重要手段,也是回应外部问责的主要途径。另外,智库同样存在治理问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这也使得内部评价变得极为重要。内部评价的本质是对话和学习,而不应是评判,因此应采取谦逊态度,互相学习。

根据不完全调查,在我国,已经建立完善内部评价体系的智库还很少,大部分智库内部的评价活动尚属于偶发和随机行为,智库内部评价制度化水平较低。指出:“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智库内部评价体系和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或建立了也没能有效地运行。

智库内部评价包括智库人才评价、产出评价、项目管理评价、财务评价、研究咨询评价、传播沟通评价,这六种评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孤立地评价任何一项要素,并不能得出智库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需要建构“六要素联动”的内部评价体系。

人才是智库生存的根本,但是孤立考察智库专家的标签性特征,比如学历、学位、职称、职务等,并不能评价专家的优劣。应该把智库专家放在六要素的语境中评价,不仅看其资质,还要考察其价值观、国际视野、思维品质、研究咨询、项目管理、沟通协调,才能作出客观可靠的评价结论。人才评价也是一种智库内部沟通。智库每年度都会要求专家和行政人员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即自我评价),智库管理层应从智库管理视角对这些专家和行政人员作出年度评价,给予员工人力资本提升的指导和奖励,使优秀的专家和员工能够“留得住”。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2

美国的报告重点强调政府、公众,以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来支持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并深思熟虑关注其发展潜力、管理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是重点加强对应用程序开发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既保障公共安全又鼓励创新;二是支持人工智能在基础研究和公共产品方面的应用,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三是应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可控、公开、透明,且行为与人类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英国的报告重点提出对人工智能的四大判断。一是人工智能可帮助企业和个人有效利用数据资源、简化数据交互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二是人工智能将改变现有的工作类型和所需技能,未来工作将主要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补充和完善;三是预警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冲击,未来的技术革新会更加频繁,技术变革会导致一些从事特定工作技能和工作类型的人员被淘汰;四是政府需考虑由人工智能进行决策的问责机制,确保问责的透明度。

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启示

人工智能要以产业化应用为根本导向。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已经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初现端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企业和学术界,都加大了对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投入力度,市场潜力将进一步加速释放。只有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引领市场爆发式增长。美英的人工智能报告均表明当前国内外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和投资正逐步向产业化应用倾斜,我国也应遵循市场的价值导向,抢占未来市场。

人工智能要以协同发展为基础支撑。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三大要素协同创新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本质需求。美英人工智能报告中多次强调三大要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的根本原因。一是海量数据的出现,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深度学习等均需要大量数据提供支持。二是计算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云算的出现,使传统计算模式向并行计算模式转变,大幅缩短了计算处理时间,为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三是诸多底层算法开放,先进的算法能够更好地分析和挖掘数据价值。

人工智能要由政府把握关键方向和规避相关风险。综观美英国家的人工智能报告,政府在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方面拥有绝对主导权,尤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人工智能属于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端人才供给能力对政府而言责无旁贷。此外,由于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避和降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道德和法律风险。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3

当前,国内外一些有名的智库都是具有营利性特点的公司化组织,如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再如近年来在国内公共政策分析领域声名鹊起的零点调查公司和安邦咨询公司。但是,在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智库基本上都是官方智库或者半官方智库。在2006年举办的“中国首届智库论坛”上,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中国十大著名智库集体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们均为官方和半官方智库。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党政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设的政策研究机构更是不为公众所知的真正推动公共决策形成的“隐形”智库。以忻州市为例,这样的官方智库包括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委党校及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等,它们的主要职能就是研究和出台公共政策,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呈报上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

二、加快新型智库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何为新型智库?如何加快地区智库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谈:

(一)深化智库功能认识

过去,人们更多地认为智库功能只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专家指出从整个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智库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带领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的和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未来先进性和主流思想的阐述,尽管可能是多元的,也可能是矛盾的,但总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对于智库这个非常重要的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

(二)创新智库人才培育管理机制

智库是产生思想品、产生智慧的人才库。现在“库”很多,“智”的质量不高,库里边的生产品、思想品也不够。对此,主流观点认为,一要要引导一部分官方、半官方智库去行政化,变成第三方独立智库,使之在深入研究和持续性研究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逐步走向市场,并且在向决策层和市场需求者提供思想品方面,形成平等的智库竞争机制。谁的思想品有影响力,谁的观点和建设性意见或战略设计对国家战略、国家决策、国家政策及其社会作出的贡献大,谁就应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二要拓宽决策需求,实现决策的多元化。决策行政机制决定了思想市场的规模、供给渠道和市场的多样性。没有决策的需求,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多样化、大规模的、严肃的思想市场。最后,人才是关键。新型智库建设根本上要靠人才建设。应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管理运营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三)创新智库运管机制

良好的智库运行管理机制是建设新型智库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智库的科研和人员的管理、成果等方面。对此,专家主张应借鉴发达国家智库运行管理经验,引进他们的制度设计,消化吸收再创新,由一个部门负责设计、转化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在顶层设计中,应给智库参与决策的机会,只有了解本地区需要什么,才能提供出适应需求的智库产品。此外,智库还要建立转化机制,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报告、重要论文和有影响力的著作等,拓宽转化的方法和路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为决策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强调,要推进智库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其中包括待遇水平、发展机会、平等自由的研究氛围和环境、研究视野、成果渠道等,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当然,也需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规范行为。

三、智库建设助力忻州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型智库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智库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将大有可为。忻州作为多个国定贫困县所在地,要想早日脱贫不返贫,除了加强经济建设这个根本,更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深度出发,紧跟时代潮流,加快本地区新型智库建设,让智库理念应用于各行各业,学校教育,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及政府决策等各个体系。

(一)多方联动,群策群力

目前,忻州智库主要以政府内部机构,如市委市政府政研室,市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忻州师院等高校为主体。单一某个机构对于整个经济运行、市场状态必然无法全面了解,此时就需要各个机构协调联动,主动调查研究,相互配合,搜集资料,反复商讨,才能使得决策建议更加富有地区特色,对于忻州全面发展更要成效。

(二)建立良好激励与评价机制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4

当前,国内外一些有名的智库都是具有营利性特点的公司化组织,如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再如近年来在国内公共政策分析领域声名鹊起的零点调查公司和安邦咨询公司。但是,在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智库基本上都是官方智库或者半官方智库。在2006年举办的“中国首届智库论坛”上,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中国十大著名智库集体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们均为官方和半官方智库。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党政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设的政策研究机构更是不为公众所知的真正推动公共决策形成的“隐形”智库。以忻州市为例,这样的官方智库包括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委党校及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等,它们的主要职能就是研究和出台公共政策,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呈报上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

二、加快新型智库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何为新型智库?如何加快地区智库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谈:

(一)深化智库功能认识

过去,人们更多地认为智库功能只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专家指出从整个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智库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带领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的和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未来先进性和主流思想的阐述,尽管可能是多元的,也可能是矛盾的,但总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对于智库这个非常重要的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

(二)创新智库人才培育管理机制

智库是产生思想品、产生智慧的人才库。现在“库”很多,“智”的质量不高,库里边的生产品、思想品也不够。对此,主流观点认为,一要要引导一部分官方、半官方智库去行政化,变成第三方独立智库,使之在深入研究和持续性研究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逐步走向市场,并且在向决策层和市场需求者提供思想品方面,形成平等的智库竞争机制。谁的思想品有影响力,谁的观点和建设性意见或战略设计对国家战略、国家决策、国家政策及其社会作出的贡献大,谁就应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二要拓宽决策需求,实现决策的多元化。决策行政机制决定了思想市场的规模、供给渠道和市场的多样性。没有决策的需求,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多样化、大规模的、严肃的思想市场。最后,人才是关键。新型智库建设根本上要靠人才建设。应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管理运营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三)创新智库运管机制

良好的智库运行管理机制是建设新型智库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智库的科研和人员的管理、成果等方面。对此,专家主张应借鉴发达国家智库运行管理经验,引进他们的制度设计,消化吸收再创新,由一个部门负责设计、转化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在顶层设计中,应给智库参与决策的机会,只有了解本地区需要什么,才能提供出适应需求的智库产品。此外,智库还要建立转化机制,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报告、重要论文和有影响力的著作等,拓宽转化的方法和路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为决策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强调,要推进智库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其中包括待遇水平、发展机会、平等自由的研究氛围和环境、研究视野、成果渠道等,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当然,也需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规范行为。

三、智库建设助力忻州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型智库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智库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将大有可为。忻州作为多个国定贫困县所在地,要想早日脱贫不返贫,除了加强经济建设这个根本,更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深度出发,紧跟时代潮流,加快本地区新型智库建设,让智库理念应用于各行各业,学校教育,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及政府决策等各个体系。

(一)多方联动,群策群力

目前,忻州智库主要以政府内部机构,如市委市政府政研室,市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忻州师院等高校为主体。单一某个机构对于整个经济运行、市场状态必然无法全面了解,此时就需要各个机构协调联动,主动调查研究,相互配合,搜集资料,反复商讨,才能使得决策建议更加富有地区特色,对于忻州全面发展更要成效。

(二)建立良好激励与评价机制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5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6

9月19日,海尔在北京五棵松召开会,正式推出空气魔方、天铂空调等多款硬件创新产品,这些产品除了可为用户提供普通的功能需求之外,还能帮助用户实现智能控制、微信管理家庭空气、APP升级软件和服务升级等功能及需求。除此之外,海尔还联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台、途家等战略合作伙伴正式启动家电业最大的“智慧空气生态圈”,了中国首份室内、室外空气大数据报告。

在海尔的这些新产品身上,通过对产品进行创新改变的方式,就使得海尔在突破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比如此次的空气魔方产品,就可以实现全部模块DIY组合,使得用户在自由组合的游戏中即可完成对家庭个性化空气圈的重塑。而在功能上,这款创新的产品所具备的加湿、净化、香薰、除湿等几类模块可实现无毒呼吸、无菌呼吸、恒温呼吸等8大呼吸功能。其他产品身上,天铂空调与天樽同样采用空气射流技术,吹出的风凉而不冷,解决了卧室里的“空调病”。

而这并不是这些产品的创新特点。

这些产品的创新特点在于智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通过手机与其搭载的Easy-技术实现绑定之后,用户就可通过微信和APP即可对产品进行各种方式操作。另外,在产品设计方面,这些产品还颠覆了传统空调方正外观,特别天铂空调双侧镂空进风栅配上圆形的情感灯带,让其看起像UFO一样充满科技感与时尚感,使得产品更具美观和美感,也更易于用户体验与使用期望。

对于海尔来说,通过革新产品切入创新转型的策略并不简单,但好在海尔拥有深厚的技术研发功底,同时在产品营销方面也具备互联网思维方式,因此将创新突破的理念与产品研发探索的步骤相结合在一起,便走出了互联网创新与探索发展的第一步。这几款产品无i然看起来只有外观的差别,但也渗透了海尔在设计理念方面的创新,因此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海尔的互联网进程之路。

大数据报告:让制造转型“生态服务”

在9月19日的会上,海尔与中国气象局途家等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启动的“智慧空气生态圈”大数据报告,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大气环境监测与研究的专业报告——这份报告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向普通用户呈现了近两年内中国家庭室内和室外空气圈在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依托这个大数据报告,海尔空气魔方、天铂空调等产品均可针对用户所处环境,给予用户调配和设置更人性化的需求环境,另外作为海尔智慧家庭生态圈的硬件组成部分,空气魔方、天铂空调也是海尔U+智能家电操作平台上的新成员,这些智能空气产品的共同推动了海尔智慧家庭战略生态的落地。

通过大数据结合创新产品,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呼吸体验的同时,海尔的举措或将促成新的“空气生态圈”的形成,这个这个生态圈除了创新硬件产品外,还包含软件如APP、U+操作系统、微信、Homekit等方式。比如普通用户可充分通过服务如节能云服务,定制化睡眠服务、定位自动控制,天气服务、空气服务、售后云服务等。

对于海尔来说,大数据报告将使得海尔的生态圈与各硬件、软件和服务合作伙伴实现结合,共同致力于大数据的积累、开发与服务。对于这种举措,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也认为,如何在用户方便与用户个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难题,海尔用生态服务来满足上亿个家庭个性化、碎片化要求的模式值得行业学习。

海尔的互联网进程:还有多远?

作为首家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家电厂商,海尔在创新模式方面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止,从产品突破到理念革新,海尔都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与改造,特别海尔拥抱互联网的决心与勇气对于行业其他厂商而言,都是一个值得学习与效仿的榜样,未来海尔如果坚持这样的方阵不动摇,对于海尔的长足战略,将具备特定的意义。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7

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下,价格已经不是消费者购买高端家电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最为核心的指标为功能,占比为76.2%,其次是品牌与服务,占比分别达到54.2%、45.5%。

消费升级倒逼家电业转型升级,在我国家电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开启了加速度模式,不断向高端市场渗透。

智能化是本届红顶奖获奖产品的突出特点。海尔BCD-800WBCOU1博观智慧窗冰箱,融入了“人感互动、光感调节、自感变频”等创新科技,当用户走进冰箱时,冷藏室内光源会在一秒钟之内逐渐变亮,光源柔和而不伤眼,冰箱门也会变成透明状态的智慧窗,让里面的食物一览无余,产品设计智能且人性化。西门子LS65S955TI侧吸式油烟机,内置的智能运算器能自动累计吸油烟机使用时间,并自动提醒用户需要给吸油烟机“清肺”。夏普KI-CE60-W空气净化器,具有语音提示功能,可以“告知”用户当前室内空气状况,还可以向用户发出维护、保养语音提醒。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8

首先是“图灵”,TA智能优化系统和跨屏数字身份,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以往的广告投放产品。图灵是腾讯视频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运用在广告投放中,实现营销上一项重大的突破。与以往需要通过调研、统计得出规律从而了解潜在用户喜欢的营销方式不同,它能通过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比如通过社交人脉标签(如QQ群、微信等)、内容标签(如剧集偏好)等偏好关联到更多用户,帮助品牌找出更多潜在消费者,最终通过不断优化投放系统,帮助广告主达到广告点击率、参与互动人数、leads收集等转化效果的逐步优化。而从其名称可看出,也是向第一个提出人工智能的科学家致敬――图灵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认为人类科技要保持加速度乃至冲击“奇点”,必须依赖强人工智能。该系统帮助品牌广告主在投放过程中,通过人工智能计算不断比对筛选用户数据,找到“奇点”,帮助品牌找出更多潜在消费者,从而促使消费者点击品牌、与品牌有互动行为的人越来越多。

而另一系统――跨屏数字身份,腾讯拥有数亿网民的账号体系及用户在腾讯网、腾讯视频、微信、QQ等腾讯各产品平台上的行为聚类,形成了丰富的数据纬度,依托该系统,腾讯视频可天然去重。跨屏数字身份最大的优势,由于腾讯的数据同源,可以做到不需要凭借用户行为cookie就能猜测用户是谁,能做到天然去重,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再进行跨屏追投、多素材定向,跨屏频控,尤其是移动时代在多场景的应用,帮助广告主实现广告效果的极大化。

腾讯视频推出的这两大系统也是腾讯在经过多年的数据整理、统计研究基础上研发,这两大系统互相之间对于广告主的投放能实时保证数据的稳定和质量。

依托王牌内容 再造“现象级”营销想象力

如果说“奇点”营销模式是腾讯视频开拓的新大陆,那么“现象级”营销案例则是腾讯视频的根据地。现象级营销案例已成为视频网站营销市场全新格局最大的变量,而腾讯视频对其现象级营销案例的创造,是依托其诸多王牌内容、营销策略和模式创新所带来的。

腾讯视频全网独播的《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总播放量高达43亿,累计观看人数超10亿,刷新网络视频节目的播放纪录。伊利安慕希投入8800万获得网络总冠名身份,因此也成就中国在线视频史上最大的“标王”,而伊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凭借腾讯全平台资源包括腾讯网、微信、视频、微视、QQ以及游戏产品等在好声音生态圈中的参与,伊利获得了知名度的飙升。

腾讯出品的大型调查类真人秀《你正常吗?》,是腾讯视频将互联网思维引入的视频节目,以网友调查产生的大数据作为节目卖点,最终节目以革命性的形态、颠覆性的玩法吸引大批网友,3亿的总播放量让其成就自制节目最高播放量。尤其在独家冠名商美妆行业新锐品牌膜天下看来,节目彻底摒弃了“看”节目的传统模式,新锐的内容与其品牌形象高度契合。据悉膜天下最终实现了品牌影响力的快速覆盖和传播,品牌最高回报高达438%。而腾讯视频另一档自制高端综艺访谈节目《大牌驾到》,目前播放量已超过5亿次,还登陆FOX,对海外14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这也是腾讯视频首部输出海外平台的自制网络综艺节目。对广告主来说,意味着其品牌的生命力将在更大的平台上得以延续。

腾讯视频在营销创新方面的能力,有力保障广告主回报的最大化。随着2015年腾讯视频在大剧、自制、美剧、音乐、综艺等方面的全面出击,如《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独播、HBO独家战略合作、FOX独家战略合作、大型本土化观察生活实践类真人秀互动节目《我们15个》、《LIVE MUSIC》诸多王牌内容,加之腾讯视频在众多节目上的多屏互动和全媒体运营经验的积累,期待更多的现象级营销案例。

Digital DNA营销价值最大化 一切从用户出发

视频网站的发展和营销模式的升级,都是建立在用户体验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正如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所说“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腾讯视频在广告呈现上更注重回到本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成为最大的主题,这种连接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品牌也希望能够与消费者有更直接的连接。互联网营销最具价值的通过数字化和精准营销帮助品牌更精准地锁定目标人群,让投入产出更高效,而要精准营销就要依托于大数据,这是营销的金矿。腾讯有着用户大数据优势,构成其特有的Digital DNA,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品牌、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数据支持。腾讯经过16年的发展,完整还原了用户的数位生活,而腾讯7亿移动终端数据的基因bank,跨终端的行为洞察、用户行为等庞大的数据,让腾讯视频拥有数据同源、统一账号体系等天然识别能力。

腾讯视频通过数据挖掘、分辨出用户的行为模式、兴趣偏好等,在腾讯庞大的用户数据分析基础上,可将品牌的信息针对性地嵌入消费者兴趣图谱和关系链条,建立品牌广告主与用户之间长期的数据跟踪机制,跟踪用户不同阶段的数据标签,挖掘消费者不同时间段对其品牌的潜在需求。

首先从产品设计创新保证用户体验,用户在移动端可以滑动全屏,让品牌视觉冲击力最大化;其次,交互式贴片可以让对广告感兴趣的用户直接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延续品牌影响力,以此引导广告主,做出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广告作品;此外,从营销角度而言,用户对品牌广告的主动播放和互动行为,也能让品牌更容易聚焦在目标群体上。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9

媒介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的影响者

智库与一般的研究院所及商业性咨询公司最大的不同,即是为公共决策者提供新的政策主张、策略、政策研究方法等,为决策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的优劣性、可行性及适用环境。尽管由于我国媒介的特殊性质,媒介政策的制定体系相对封闭,但是,对于真正的传媒智库而言,却也并非没有施展的空间。

就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管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十几年的实践而言,其长期开展文化与传播领域的制度、法规和产业政策、行业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例如2003年的成果“出版评估论证指标体系研究”被相关部门在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过程中采用,写进了《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办发[2003]19号文件),“人口在50万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的县(市、旗)所办的报纸,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的,经严格评估论证后,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办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报,其余都要停办。”这个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中衡量县级报纸能否保留的相关指标就直接采纳了该所的研究成果。

2007年,该所又受新闻局委托,完成了“主流媒体机构进入新兴传播领域问题研究”。对38家媒介集团进入新媒体的情况进行了普遍的问卷调查,完成了《主流媒体机构进入新兴传播领域调查报告》,并探讨了媒体竞争与融合的趋势、新媒体赢利模式等问题,还对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在新媒体领域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发展对策。这一报告得到了相关决策部门的认可。

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传媒智库,在提供政策咨询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它能够通过整合多个方面的智力资源,突破信息在行政体系内部自我循环的回路,将更大范围的专家见识和遵循专业规律的意见建议导入立法与决策过程中,并将这种智力资源通过为决策者提供方案、决策等形式,转化为公共政策,实现智力与政策的有机结合。

媒体管理运营的咨询师

传媒智库还应该是媒体运营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多方面问题的咨询师。近年来,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与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联合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营实力评估和发展战略咨询

市场运营中的媒体需要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发展环境和自身的实力状况,并据此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而战略问题关系到每一家媒体的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多年来,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针对此类问题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开创了一套对媒体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的有效工具,能够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多学科综合优势以及对报业生存及发展环境的深入了解为依据,帮助媒体进行市场区分和市场定位,制定多元经营战略并选择投资方向,设计相应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该所曾为中国经营报社、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鲁中晨报社、北京娱乐信报社、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导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城市晚报社、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大连新商报、九江广播电视报、绍兴广电总台等多家媒体提供此项咨询服务。

第二,媒体产品与市场研究

长期对媒介市场的研究,使该所熟知我国不同区域媒介市场和产品的特征,能够为媒体展开相应的读者调查和专业的数据分析,为媒体进行产品与市场研究,提交权威、准确的调查报告。该所曾为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快报、保定日报社莲池周刊、金华日报社等提供此项服务。

第三,媒体营销管理咨询

现代媒体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媒体产品营销能力的竞争。近年来,该所提供了相当多的媒体营销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其中包括报纸发行战略战术制定及发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报社广告经营战略战术制定等。北京娱乐信报社、小红帽报刊发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今晚发行快递股份有限公司等报社及发行公司都是该所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伙伴。

第四,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媒体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开发出人力资源的价值是这部分项目的主要目标。近年来该所完成了“北京晨报社编辑部工作考评与激励机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考评体系设计方案”、“浙江卫视人力资源考评体系建设”等项目。建立完整的媒体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以科学完善的激励约束系统激发媒体发展动力,是这些服务的宗旨所在。

传媒产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

传媒智库应该完成的第三个功能是要积极而稳健地推动产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这种推动,不能止于一两个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更应该付诸一系列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和沟通的平台的建设。

就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的经验而言,近年来该所承接和搭建了传媒业内多个交流平台常设机构的工作。这些平台主要有:中国报业协会报业经济研究工作委员会、全国城市新兴媒体峰会、全国城市报业发行网络联盟、全国报业广告经营信息

平台和全国报业广告经营联盟、全国城市周报联谊会、全国城市商报联盟等。依靠这些平台,该所定期组织召开各种专业研讨会,邀请全国相关媒体参加,探讨问题,切磋经验,以求共同促进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该所于2001年10月创办了学术性内部刊物《传媒经济参考》,利用与管理层和业界、学界的良好关系和密切联系,为传媒人士提供独有的、权威的内部参考资料,为传媒人士掌握业界动态和发展走向,做出正确选择和决策提供帮助。同时,为了全面记录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为业界和研究人员提供一本资料翔实可靠的报业百科全书,该所在多年研究我国报业发展、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每年组织编写一部《中国报业年鉴》。本书是目前国内一部综合反映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已经连续出版了3年。

专家资源库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10

HIS的报告指出,2012年上半年四大国产手机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品牌(即所谓的“中”、“华”、“酷”、“联”)出货量大幅攀升,占市场整体份额近40%,超越苹果、HTC等众多国外品牌。同时,几家海外重点厂商品牌却表现欠佳,市场份额大幅减少。其中,索尼移动通信的份额仅为3.5%、排名第8位;HTC的份额为3.2%、排名第9位;LG电子的份额为0.7%、排名第15位。

此外,HIS在报告中还预测,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出货量“将由2011年的6700万部增至2.4倍的1.6亿部,其中支持TD-SCDMA的智能手机为2800万部”。并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今后五年将扩大至约10倍。”

HIS公司的数据虽然是基于对中国整体手机市场的宏观描述,但这一趋势一定程度在深圳华强北手机销售业绩上得到了印证。

近年来智能手机发展迅猛,以时尚和多变功能渐入人心,特别是对年龄层在35岁以下是消费人群而言,大有取代传统功能机的趋势。从局部来看,2012年,位于深圳华强北的桑达电子通讯市场飞利浦专卖店的手机销售分类,智能机销量从年初的17.4%,上升至8月份的43.8%,而功能机则相应下降。销售比例虽仍未超过50%,但销售趋势已说明了问题。从智能机的消费群体来看,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75%以上。在价位上,尽管智能机基本仍处于每台1500-4200元的档次,功能机则处于400-2000元的档次,但销售比例的变化,从局部微观市场印证了HIS的调查报告。随着智能机总体价格的下降,预计销售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大。

据HIS对全球手机出货量的最新宏观预测,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占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的54%,首次突破手机市场份额总量的一半。智能机的爆发性增长加剧了功能手机市场的萎缩,手机市场重新洗牌在所难免。作为手机销售平台的通讯市场,也将面临转型的巨大考验。从微观上看,华强北手机商家只有及时调整布局,引导商家更新换代,才有可能在未来市场发展中有一席之地。

1.手机市场面临新的变局和挑战

HIS预测的2013年全球手机市场中将有超过一半的产品为智能手机。统计数据显示,功能手机2012年的出货量为市场总量的41%,较2011年的46%有所下降,预计该比例将于2016年进一步降至28%。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成熟和价格不断下调,型号款式增多,将推动低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增长,同时还将推动中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增长。HIS的专家预测,“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未来的几年中继续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将于2016年占到手机市场总量的67.4%。

智能手机时代已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从深圳华强北手机市场的局部悄然变化可见端倪。据工信部电信管理局透露,2012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1.46亿部,占整体手机出货量的51.9%,已超过功能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最新数据,第二季度,中国的手机出货量达到8700万部,其中51%(4440万部)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手机。IDC的预测则称,今年底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目前中国市场上售价1000-2000元之间的智能手机已经多达数百款,性能都很优异。“智能手机支持更多应用,而且价格也不贵。”飞利浦手机制造商主管销售的吴宣宗副总日前在谈及飞利浦手机销售趋势时,也肯定了这一点。据吴总介绍,自5月份开始,3G智能机和2G功能机的销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4(见附图),说明3G智能机已经开始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手机产业的转折点已然到来,智能手机价格逐渐走低的趋势已成必然,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也将大势所趋。

2.手机智能化加速厂商竞争升级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12年7月的国内手机市场中,国产手机占据了八成市场份额。与2011年同期相比,中、华、酷、联的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中兴第二季度销售491万部,占市场份额7.39%;华为销售561万部,占市场份额8.44%;酷派销售398万部,占市场份额5.99%;联想销售583万部,占市场份额8.77%。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产手机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引诱下,竞争也日趋激烈。今年以来,国内手机制造商百度、小米、阿里巴巴、盛大、奇虎360等互联网企业也争先试水智能手机,且无一例外走低端路线。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智能手机领域,扩大了用户的选择范围,也加剧了竞争。山寨手机厂商也改变思路,尝试着向正规品牌转型。深圳华强北山寨手机虽已走向衰落,但曾经的山寨商家再次利用价格优势出现在市场。山寨手机厂商的转型也将进一步加快智能手机低价化的步伐使智能手机价格不断下探。

3.智能手机压境之下,传统厂商面临艰难抉择

智能机的步步紧逼,让功能手机节节败退。对于传统手机厂商而言,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这些手机厂商多在功能机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积累,但在智能手机的大浪面前或者创新不足,或者裹足不前,或者发展滞后,一旦智能手机时代全面来临,在传统市场的积累反而会拖累其发展。

在华强北手机市场乃至整个中国市场上大量不知名的小品牌手机厂商也面临同样的命运。随着智能机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功能机靠低售价以及奇特造型来吸引眼球的生存空间也将进一步缩小。若想改变,这些厂商先要从旗下产品、工业设计能力和对生态链的掌控这三方面入手,实行精品化战略,打造自有品牌影响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通信消费群体,也拥有世界上最全面、最广泛覆盖的手机需求,智能手机虽然强大,但在外观、稳定性、易用性等方面,却不如功能手机。只要细分得法,庞大的功能手机消费群体,仍将给手机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在智能手机当道的时代,那些固守或新进功能手机市场的传统手机厂商们,无疑将日渐式微,传统厂商如何实现自身发展定位的平滑过渡成为关键。而如何与产业链各方展开合作?如何在成本、专利等方面突破?如何拓展营收领域?要不要涉足应用商店等陌生领域?这些都将是传统厂商不得不面对的命题。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11

您可能感兴趣的研究

2014-2018年中国低碳化学品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环保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环保产业园建设运营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污水源热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更多研究报告“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绿色照明、物联网、智慧城市、十城万盏等被视为发展重点。这些政策的,都在推动LED照明市场的发展和引导LED照明走向智能化,为LED智能照明的实现奠定了有力的发展基础。

LED相关的主要政策

由于技术进步不断带动LED生产成本下降,更多的采用中功率芯片,再加上市场促销行为,LED照明产品价格加速下降。国际厂商取代40W灯泡的LED产品已有降至10美元“甜蜜点”以下,国内大厂的产品也下降到30元人民币左右,而普通品牌的LED灯泡已经降至12-20元,基本与节能灯一致。再加上耐用和节能的特性,LED灯泡的性价比已经大幅胜出节能灯。加上国家淘汰白炽灯政策落实,LED照明市场正在启动。

然而,在LED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LED照明的发展。其中标准化问题和产品同质化问题最为严重。

标准化问题

现在国际有一个组织推出了道路灯标准,而在国内还没形成一个完善的行业标准。现在做LED路灯的厂家很多,而每个厂家的模块没有统一。没有标准化就会在生产、销售流通、使用等环节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不同厂家的产品无论是光源还是电器,特别是电器的大小及接头驱动等的电流、电压分类等,都各不相同。假如过一段时间生产厂家破产倒闭,那么如果应用灯具出现问题则找不到相应的替换产品。在推广LED过程中,标准化问题值得关注。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12

2.70%以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会对智能手机有依赖性。普遍认为智能终端是娱乐工具。

3.两国智能终端用户在家使用移动设备最经常的行为都包括: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玩游戏、社交、使用本地服务、购物等。

4.40%左右的中美移动互联网用户在观看电视的时候会使用智能终端。

5.两国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的广告互动频率是比较高的,且中国用户对广告回应更为积极。

6.41%的用户会在休息或者闲暇时间访问移动媒体,58%的用户会在碎片时间里访问移动媒体,这是轻松、娱乐等亚文化内容的机会。

7.最可能得到智能终端用户回应的广告内容为:(1)与用户要购买物品相关的广告(2)与要购买物品相关的优惠券(3)搞笑的广告(4)与用户最喜爱品牌相关的广告(5)与用户在线上访问过网站或使用过的应用相关的广告(6)与最近线上购物相关的广告(7)与用户所在场所相关的广告(8)与最近收听、收看的广播/电视相关的广告。(占比>=20%)

8.90%的中国用户曾经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过全集电视节目,并且观看频率较高。但美国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观看的频率较小,且1/2的美国用户不会在智能手机上观看。

9.中美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短片的频率明显高于全集电视节目。

10.对于平板电脑而言,无线网络在中美两国都占据优势地位,且网络满意度都较高,中国更高一些,达到90%。

中美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和偏好的九大差异点包括:

1.72%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智能手机,而美国用户这一比例较少。

2.中国和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对智能终端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上的看法差别较大,中国用户对智能终端的态度更为积极。

3.中国智能终端用户的社交、购物需求要强于美国用户。

4.中美移动设备用户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广告内容的回应方面,差别较大。中国移动设备用户表现出更大兴趣。

5.中美移动设备用户在点击广告后44%左右的人会观看视频或获取优惠。

大约56%中国用户会对广告中涉及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兴趣。

6.中国的用户更乐于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分享广告,购买行动会更多,也更

乐于到访本地商业机构。而注册邮件订阅会对美国用户更有作用。

7.中美用户都喜欢在等候期间、下班后、放松时、睡觉前使用社会化媒体。

但美国用户在早上刚起床时、看电视时也会更多的使用社会化媒体。而中国用户会更多在通勤期间、中间休息时间使用。

8.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最常用的是WIFI和4G网络,网络满意度较高。较少用3G网络。而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最常使用WIFI和3G网络,网络满意度较高,4G网络使用者很少。

9.在中美智能手机用户中,安卓系统都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尤其在中国达

到75%。其次是苹果系统。美国平板电脑用户仍然以安卓系统为主,其次是苹果系统。在美国,谷歌的市场份额更大,而中国使用苹果系统的用户达到75%,其次是安卓系统。

丁俊杰院长结合当前中国营销广告市场的现状,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广告传播活动在广告内容、广告形式和广告推广三大方面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一、广告内容

具备娱乐性、视频广告时长要短,注重创意。要根据受众群体因地制宜。

二、广告形式

互动性要强,加强与社交媒体合作,满足用户分享的需求。

三、广告推广

1、“场景”是移动媒体的关键,“伴随”成为新情景。

2、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消费群体的广告产品,应该制定不同的营销、推广策略。要注意营销推广的组合优势、全面性。

3、用户对移动应用的需求趋于多样化,涵盖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这使得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新媒体广告的引爆点。

4、注重广告投放的优化组合。

5、注重短视频的广告投放力度。

智能化产品调研报告篇13

智库是美国政治体系中的政治结构之一。智库通过不同的方式公布和宣传其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在政策制定的设定议程、政策审议和政策制定三个阶段发挥着影响力。随着中美经贸关系领域的议题趋于专业化,智库所施加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如何最大限度地借助与美国智库的良好互动,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经济领域的交流和探讨,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美国智库的起源及发展演变

智库由知识精英组成,以“思想”为其产品,其作用是深入分析美国的国内外事务,为政治决策出谋划策。安德鲁·里奇(Andrew Rich)将智库定义为独立的、无利益诉求的非盈利性组织,产品是专业知识思想,以此为主要依靠来获取支持并影响政策制定的过程。操作上,智库属于501C3 非盈利组织,研究有关公共政策并传播思想。在政治上,智库属于进取型研究机构,寻求公共可信度的最大化,尽可能地投身于政治,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思想来影响政策制定。[1]11-12

对于“智库”术语的来源尚未找到明确的答案。很多研究报告称智库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后随着被称为“智库”的兰德公司的成立,各种相同性质的研究机构大量出现,“智库”一词遂开始被广泛采用。美国最早的一批智库在20世纪初问世,主要反映了进步运动的思想,他们致力于“政治过程的去政治化”,以提升政策制定过程的可信度,倡导通过专家所掌握的知识,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以摆脱无休止、无意义的政治斗争。[2]303当今美国很多赫赫有名的智库多出自于这一时期,如布鲁金斯学会、对外关系委员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胡佛研究所等。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罗斯福总统组建了他的“智囊团”,政府开始干预社会和政治问题。大萧条的惨痛事实成为政府介入社会管理的最充分理由。二战后随着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责任,对政策研究分析的需求迅速增加,智库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智库的定位和角色逐渐产生了变化,尤其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智库更具备意识形态特征,并且更加注重政策的宣传和鼓动导向。

近年来美国智库的意识形态特性较为明显,保守派智库兴起。通常认为传统基金会美国企业研究所和胡佛研究所均为保守主义的阵营,布鲁金斯学会是中间派和自由派。同时智库更为注重政策营销型活动,从幕后转至台前,曝光率大幅增加。这两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智库的“利益集团化”,令二者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尽管智库与利益集团都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方,但是它们各自的关注内容、作用方式以及最终目标不同:智库关注公共事务,运用知识和观念提出政策建议;而利益集团关注自身利益,主要通过游说达成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智库在选举中主要为政治候选人筹划策略,而利益集团主要提供资金并动员选民支持。

二﹑美国智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针对美国智库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状,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有多元论、精英论、多元精英论等。多元论以罗伯特·达尔(Robert Alan Dahl)为代表,认为社会包含着许多相互冲突的、同政府官员有联系的群体。这些群体争相对政策的决定施加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多元参与的过程,智库只是作为其中一元参与其中。以C·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为代表的权力精英理论认为社会是由联合起来的、不代表人民的精英所统治。精英通过其成员所占有的地位来统治国家。多元论和精英论是一系列美国政治理论中的两个极端。后来又出现了多元精英论。这种理论强调政治分为不同的政策领域,按照这种观点,多元论和精英论之间的争论可能取决于所谈论的是哪一种政治冲突。被决定问题的性质很可能影响到决定问题的方式,在诸如外交政策的制定上,权力精英论有助于理解外交政策的制定。[3]209-217

在实践中,美国历届政府都有众多智库专家担任要职。里根总统任用的很多专家来自胡佛研究所、美国企业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机构。奥巴马政府组阁之后,布鲁金斯学会进入政府从政的有30多人,如前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杰弗里·贝德(Jeffrey Bader)出任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新一届总统上任之际除了会有一大批智库专家进入政府之外,同时也会有许多前任政府官员进入智库从事研究工作。如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的约翰·哈姆雷(John Hamre)担任了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总裁。

借助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如期刊和研究报告等,进行舆论传播,是智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最基本渠道。一些著名的智库都会定期发行学术期刊,登载最新研究成果。智库还会及时相关研究成果的报告。另外,智库还在总统竞选期间为候选人担任顾问,以此作为影响外交政策的重要渠道。智库还会通过加强与议员的联系、到国会作证、借助新闻媒体等渠道影响外交政策。

政治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很难解释智库的主要产品——思想和专业知识——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1] 5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主席约翰·桑顿(John L. Thornton)认为智库的影响力至少有三种形式:设定议程,引领讨论,以及设计政策。每种形式都面对不同的听众,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传递信息。[4]衡量美国智库对其政府政策的影响力的方法之一是定量评估智库的业绩,如通过智库观点被媒体报道的次数和到国会作证的次数,也有的借助智库举办研讨会和发行出版物的数量来评估。[5]89还有的学者通过解读智库公共知名度与政策相关性的计算结果,质疑知名度最高的智库肯定就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影响力和最可信赖的政策研究机构这一观点,认为智库的影响力在政策周期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5]117本文基本按照安德鲁·里奇的划分,通过美国经济政策中的设定议程、政策审议和政策制定三个阶段,分析美国智库的影响。

三﹑美国智库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美国智库对中国的研究最初主要涉及政治、军事等领域,总体上多为中美关系宏观定调型研究。如1997年7月,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了题为《塑造美中关系——长期战略》,该报告指出:“在未来几年里,对于美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来说,没有任何关系比同中国的关系更重要。”[6]414-415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智库对涉及中美经济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大体上经历了1993年之前的贸易逆差阶段,1993年之后的贸易盈余持续增长状态和2002年以后的贸易盈余大幅度增长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虽然在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反倾销、纺织品贸易、高科技产品出口等领域还存在问题,但是两国已经探索出了一定的协商解决机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中美举行了六次中美战略对话,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美举行了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后,2009年7月合二为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启动,至今已进行了四轮对话。通过对话机制,中美从战略和长远利益出发来协调具体问题,探索出了很多协调和合作方式,为双边投资扩展了新领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 中美经贸合作领域不断增加。

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贸易不平衡问题。对此,美国国内主要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归咎为中国通过“非法的、不正当的手段”所获得。舆论和政客往往持有这种观点,借口对华贸易逆差,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动辄向中国发难。这种观点无视中美贸易不平衡本质上是国际分工,尤其是国际生产布局发展的结果,中国并没有独享对美贸易顺差,对美贸易顺差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到了其他经济体,而且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设限也是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种观点则比较务实,主要为大多数智库中的学者所倡导,基于对中国政治、经济、历史等各方面的了解和研究,能够从较客观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除了将中国作为对手之外,美国智库通过对中国的全面研究,试图把握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将中国以美国自己设定的规则纳入自身的利益体系。以2010年5月4日美国卡托研究所丹艾肯森(Dan Ikenson)发表的研究报告为例,这一报告指出美国媒体渲染了中国,挑起了美国的民族主义,激化了美中贸易摩擦。报告认为应该客观看待中美两国政策目标之间的差异,强调协商解决是外交政策的关键。双边贸易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利益,两国都能受益于和谐的经贸关系。对待两国的经贸纠纷,使用“胡萝卜”达成协议,远胜于使用“大棒”制裁。丹艾肯森还指出美国首要问题是解决好国内的经济问题。

从影响的渠道上看,美国智库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主要通过发表研究报告或论文、引领政策讨论、影响政府并教育公众、为政府政策提供建议、到国会作证等方式实现。在美中经贸关系的历史进程中,每到重要的历史节点,都可以听到美国智库的“声音”。2005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首次由2004年的321亿美元跨越式地上升为1021亿美元,美国国内舆论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对中国对美出口横加指责。在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态势下,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所于2006年4月联合出版了《账簿中国》一书,该书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未妨碍美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及充分就业的目标,中美贸易给美国带来了利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投资有助于抑制美国的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从而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多。[7]

近几年,美国智库加强了与中国相关智库的合作,组织了大型会议、公开讲座、内部讨论等学术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发表更为客观和水平更高的研究报告,另一方面有助于籍由“二轨外交”,促进两国间政策制定和执行相关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如2006年10月布鲁金斯和清华大学公共政策中心成立。从2010年开始,由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发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美国联邦行政学院共同负责,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已经进行了两届。2012年参加培训的有12名行政官员,行政官员被认为是美国政府的基础,他们往往为最高层决策提供各种备选方案。

美国智库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体现在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即设定议程、政策审议和政策制定。[1]97设定议程阶段,智库主要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引领舆论。在总统换届之时,智库的主张往往供新选总统在制订施政方针时考量。通常在政府政策制定者开始讨论某项重大政策之前,智库就早已对其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在政府决定采取任何执行措施之前,智库已构建了政策的议事日程和具体方案。这是美国智库在政策审议和政策制定阶段发挥的作用。虽然美国智库对其政府政策的影响力难以量化衡量,但是通过考察智库的研究及一系列活动,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国官方的态度和立场为例。在官方正式决策出台之前,就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以及中国“入世”的有关问题,美国各大智库都相继了研究报告,引领讨论,出席国会听证会,建言献策。仅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例,在批准美国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前后,以及中国“入世”前,该学会接连研究报告,并在国会作证,陈述其观点并提出政策建议(见下表)。

随着中美两国经济交往的加深,经贸领域的合作向纵深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对问题和政策的谈判与协商也越来越专业化,很多问题需要在技术层面上磋商,而且就某一问题,更需要资深智库的专业学者参与。虽然美国智库可能具有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但由于其研究建立在客观和理性的基础之上,因而能够进行沟通和释疑,形成政策与研究的良性互动。

目前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更集中于经贸领域细化的各类问题,即使有宏观性的研究成果,其定调的意义远比不上对中美外交关系的总体定调,原因是美国智库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毕竟限定在中美外交关系的宏观框架之内。但不容否认的是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两国之间最为活跃的存在,正吸引着美国智库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安德鲁·里奇.智库、公共政策和专家治策的政治学[M].潘羽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2]周琪.美国外交决策过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美]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M] .陆震纶,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