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智能农业论文实用13篇

智能农业论文
智能农业论文篇1

丰南区在2008年开始建设农田灌溉监测系统,2010年9月列入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项目建设之初,丰南区就确立了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一体建设的目标,把农业灌溉用水监测纳入项目建设之中,与管灌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由传统粗放管水农业向现代化精准用水农业转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业灌溉监测系统的建设,监测中心是关键,是整个监测系统的中枢。为此,丰南区建立了2个中心,一个在局机关,另一个在唐山海森电子公司(企业自建),两个监测中心并行,同时监测,数据共享。通过几年的运用,达到了如下目标:一是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县级农业灌溉监测系统。以监测中心为中枢,智能控制柜为监测点,形成了灌溉监测网络。二是实现了对农业灌溉各种数据的适时监测,利用数据指导农民灌溉。到2012年底,全区共有农田机井8126眼,目前安装机井智能控制柜2700多套。机井灌溉智能控制柜设施安装率达到30%以上,初步形成了农用机井灌溉数据信息采集及分析。

3.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应用效果

及注意事项农田灌溉监测系统的建设,以机井智能控制柜为载体,全面提升用水计量设施。以机井智能控制柜替代传统井房是建设灌溉监测系统的突破口,智能控制柜与传统井房相比具有占地少、投资小、快速安装、使用简便且安全可靠、计量收费公平、准确、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通过实际运用,达到了如下目标:一是工程形象面貌焕然一新。整齐划一、新颖别致的机井智能控制柜替代了破旧的老式井房,使整个工程的可视性大幅度提升。二是实现了单一用电计量向水电双控计量的转型。改变了过去IC卡单一计量电量的方式,使农民可以直观地看到用水情况,增加农民的节水意识。三是操控方便。经过简单的培训,农民可以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根据灌溉周期及个人时间要求,随时进行浇地,改变了过去排队浇地,争水、抢水的现象。四是提高强制管理手段,实现用水、缴费自动结算,解决长期存在的农业灌溉收费难的问题,也为开征农业水资源费打下了基础。五是大面积推广机井智能控制柜,为全面建设灌溉监测系统奠定了物质基础。农业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为农业灌溉自动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在部分务农人员年龄偏大,利用智能手机操作有一定困难,需要技术培训和指导。二是在防偷仿盗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三是全面普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国家没有针对农业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的专项资金,致使农业灌溉智能监测项目发展缓慢。

智能农业论文篇2

第二章农机导航基础理论

2.1引言

智能农业机械是开展精准农业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装备,自动导航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实现农业机械具备沿作业路线自动行走的功能,对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和质量、减轻驾驶员工作负担、保护人身安全、解决熟练驾驶人员日益短缺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机导航控制技术的研究,围绕典型农机导航平台的特点,本章重点主要从农机运动学模型、GNS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国际农机CAN总线通讯协议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2.2农机运动学模型

农机运动学模型是导航控制规则设计的基础,一个详细描述农机行为的模型,其复杂性必然会给控制规则的设计带来困难,而一个简化了的模型,虽然便于控制规则的设计,但这样的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农机的行为,给控制性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这就必须在模型和控制规则之间寻求一个平衡。通常农机运动学模型依据以下的假设条件推导得到:1.动态模型的控制变量为农机车速和前轮转角;2.农机及农机具都为刚性体;3.两个前轮等同于两轮之间的虚拟轮,农机被简化为一个二轮模型;4.假设农机在平坦、水平的地面上移动;5.假设农机移动为纯滚动,无打滑现象发生。由于描述农机所有特征(惯性,打滑,弹跳等),会导致一个非常大的模型,这样一个动态模型一般不会被考虑的。此外,大部分的农机参数值(质量,车轮地面接触状态,弹簧刚度等)是不为人知的,要通过试验辨识也非常困难。因此,基于假设1-5的运动学模型,忽略农机动态特征,这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是普遍采取的做法。由模型推导出的控制规则,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条件下,性能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从而验证了上述假设的合理性.

第三章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原理.........27

3.1引言........27

3.2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27

第四章农机导航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方法........39

4.1引言.........39

4.2模型参考自适应导航控制..........39

第五章农机导航智能控制系统...............53

5.1引言..........53

  5.2拖拉机导航控制系统.........53

第六章农机导航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方法试验验证

6.1引言

基于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并结合不同农机导航的特点及问题,提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导航控制方法、滑动自校正导航控制方法和多模态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为了对三种农机导航智能控制方法进行实际应用性能试验研究,本章在轮式拖拉机、水稻高速插秧机和大型开沟铺管机基础试验平台上分别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导航控制方法、滑动自校正导航控制方法和多模态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实现了农机导航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际田间作业试验及结果分析。

6.2模型参考自适应导航控制试验

本节选取轮式拖拉机为农机导航试验平台,引入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策略,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导航控制方法,实现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将模型控制与自适应控制方法相结合,在拖拉机导航控制过程中,发挥模型控制方法在导航控制的独特优势,同时通过自适应调整单元降低导航过程中不确定干扰的不良影响,提高拖拉机导航控制精度。拖拉机模型参考自适应导航控制原理如图6-1所示。设定参数初始值为0.08,Kd=0.6

........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包括以下几方面:(1)为了较好描述农机运动特征,对农机状态变量和运动学模型的推导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农机运动学模型,并在运动学模型基础上,确定了基础的导航控制规则,为典型农机平台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2)自主研制了低成本、兼容北斗/GPS/GLONASS三系统的GNSS定位模块,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该定位模块PTK定位方式下,水平定位精度(RMS)优于1cm,完成可以满足农机自动导航的需要,为自动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设备保障;搭建了基于CAN总线的监控网络系统,简化了导航控制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连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3)基于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原理及理论,针对农机导航过程的复杂性,引入多模变结构智能控制策略思想,将多种智能控制技术与方法相融合,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农机导航控制方法的研究,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智能农业论文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机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为首家。它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适应农机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农业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现智能化农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液、信一体化专业素质,掌握智能化农机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安装调试、机械故障检测、诊断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智能化农机运用、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农机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是在推行“精确农业”战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支持“精确农业”的若干重要农业机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使用与维护。但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校内现场教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仅限于农机机械基础、底盘拆装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校内现场教学。同时考虑季节、气候、土壤、种植种类等因素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更适宜于校外现场教学。

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现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农场农机智能化控制室或田间,将抽象农业机械智能化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室或农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类型和操作与维护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2.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实训设备与现场机械、教具与工具三者结合;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上,在充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考核,并以此综合评价。

通过校企合作,现已经开发了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六门课程,并对六门课程共同实施的关于智能化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八个教学模块:

2.1基于GPS、GIS在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作业面积计量、引导定位作业和空间数据定位采样的应用技术;

2.2基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术与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应用技术;

2.3基于实施定位处方农作物生产和控制的施肥、施药、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技术;

2.4基于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技术应用;

2.5基于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技术的应用;

2.6基于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2.7基于GPS、GIS有关技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2.8基于GPS接收机的智能化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和播种机械技术的应用。

三、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了实验室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生从徒弟向师傅的转换。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2.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至于真实的生产与工作环境中,使课堂上抽象的智能化技术得以具体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智能农业论文篇4

我们要参与知识经济,就得有学问、知识。学问、知识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呢?至今争论不休的关于知识是什么的争论,实质上还是如何运用知识的争论。传统的说法,知识、学问即是天文、地理、物理、生物、数学、化学……而现代概括的讲,很多学者认为大体包括五大类,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关于“为什么”的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关于“是谁”的知识和关于“哪里”的知识。

世界各国农业推广、教育、科研三者与农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总和称之为农业知识系统,国际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信息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大头,90%的国土面积在农村,80%以上的人口是祖居农村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不去,整个中国的经济就难上去,智力农业搞不好,知识经济也就搞不好。目前农业面临知识经济新的挑战,加快发展智力农业,其根本对策在于对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劳动者的提高培养。

智能农业论文篇5

1智能农业的内涵和系统架构

早期对于智能农业的雏形议论仅仅涉及了人工智能在农业中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在农业温室环境控制中的应用145。也有一些涉及到系统建模等等。但整体智能农业大系统的论述很少见到。毫无疑问,要评价一个系统的智能化,势必要借鉴工业智能化评价指标,从系统“软件”和“硬件”组模型和控制1671。基于此,农业智能化也应该具备工业智能化的几个主要特征。但是,由于农业系统自身的特殊性,有时无法采用工业领域成熟的控制模型和智能控制技术所以必须规范农业智能化的定义。这里给出了智能农业要具备的两个要素:

①反馈控制。这里要强调的是:智能农业系统首先要有控制在里面,并且是反馈控制的,也即系统要构成闭环。反馈控制是任何一个智能控制系统的首要构件。在该体系中,从信息给定、处理、核心调控,再到信号的采集、反馈,应该形成闭环,否则称不上是智能化系统。

②自主控制。所谓自主控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系统的控制核心具备自适应的调整能力。农业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并且系统的外在扰动和内在扰动没有规律,如果其控制核心具备自适应、自调整能力,则具备初步智能;二是系统的控制模型具备自学习和自整定能力。由于农业系统是一个边界条件模糊、建模困难的非线性系统,很难使系统向着收敛方向调控。这一点对农业系统要求比较苛刻,但这是系统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基于以上观点,分别构建两个智能农业体系:狭义智能和广义智能的基本框架模型。

图1所示为基于狭义智能特点构建的经典智能农业体系模型。首先将农业系统看成一个大的闭环系统,其各个环节应用控制、管理、检测等手段来调控。将农业系统的产出视为系统的输出,

而用户的参数设定、目标优化和管理决策视为系统的给定。然后根据控制模型和能耗模型来构建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其中应用许多智能手段,如多目标优化、智能预测、自适应调控等以及智能检测技术使系统达到智能的调控、降低农业工作者的参与和劳动强度的目的,并使产出最优化。

图2是基于广义智能化在大系统控制论18基础上,构建的多级递阶智能农业体系模型。在这个大系统中,分别对农业系统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子系统构建各自的农业子系统,并设计成微观级别。而各个子系统均受各自的局部控制器调控,同时应用多目标优化等智能手段做系统自适应寻优。这些局部智能控制器,可以是大田节溉系统智能控制器、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器、施肥及病虫害处理智能控制器、传感器网络智能控制器和网上农业智能控制器等。由于农业子系统的分散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分别设定各自的控制参数进行闭环智能调控。同时,处于该系统宏观级的协调器通过观测递阶和递阶信息流,借助于Interne将智能决策全局优化作为给定去约束各个局部控制器,从而达到整体系统的智能能、运筹学、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等都要综合的运用到系统的各个环节中。另外,在农业子系统中恰当的引入传感网和物联网技术也是智能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目前农业工程中多种应用于大田数据釆集的传感器,无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均要通过底层的传感网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各种现代化、智能化农业机具和作业设备。

   2发展智能农业的预期效益

   基于以上分析,发展智能农业是将农业视为一个可控的整体来看待,是解决农业大系统的问题。既包括广义上的农业信息处理、农业专家智能决策系统,又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算法、机电一体化设备、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络等等。所以,在我国大力发展智能农业,就是要在大系统控制背景下做大系统集成,预期效益有以下几方面:

①提高农业的整体产出和效益。智能农业把农业系统看成一个闭环的大系统,虽然有很多限制条件和不确定的制约因素,但在构建的整体系统框架下,可以有效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筹学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三方融合技术进行智能系统设计和系统全局最优化调控,比如全局多目标动态优化与自适应寻优、基于约束条件的大系统最优控制等,从而增加农业系统的整体效益以及节能减排。

②有效地整合和管理各个农业子系统。在资源约束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约束条件下,统筹管理整个农业体系,从而可避免顾此失彼的分散管理模式,做到集约管理和经营,为国家的农业宏观规划和管理打下基础。

③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解放劳动力,带动农民致富。智能控制可以极大地减轻劳动者负担,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投入来降低操作误差,提高系统效能和产出。农业智能化本身的科技含量很高,将会大大改进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促使农业技术发展进步,真正在“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方面实现现代化。

④降低重复性科研投入。智能农业讲究按照一个整体来研究农业事情,是将农业体系拆分但又综合、协调的统一整体系统,科研成果的研发和推广按照这个整体进行任务分配,就像研发一个航天太空船一样,设立同一目标,分部门协同攻关,在构建的智能农业大系统下,整合资源,共同努力,可以减少各自为政的科研投入,大大节省开支,减少重复劳动。

智能农业论文篇6

1“数字农业”的内涵…………………………………………………………1

2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1

2.1美国………………………………………………………………………………………1

2.2英国………………………………………………………………………………………2

2.3德国………………………………………………………………………………………2

3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2

4“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3

4.1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现…………………………………………………3

4.2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发展将更加迅猛……………………………………………………3

4.3农业多元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4

5 “数字农业”的实践策略……………………………………………………………4

5.1实现农业农村业务数字化和可视化……………………………………………………4

5.2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5

5.3提高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5

结语…………………………………………………………………………………………6

致谢………………………………………………………………………………………7

参考文献……………………………………………………………………………………8

摘 要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与当前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条实践策略。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Abstract

Content:Digital agriculture is a kind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at takes information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lements, us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ress agricultural objects, environm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visually, digital desig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gital agriculture mak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ll aspects of agriculture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the urgency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agriculture, several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Digit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浅析“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1“数字农业”的内涵

“数字农业”是农业数字经济的重要实践。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尚未能够对数字农业形成统一的定义。通用名称包括信息农业,精确农业,“ Internet + 农业”等等。本文中提到的数字农业基于农业信息化,在农业链的所有环节中都强调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代表了农业产业的新视野。现代农业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使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不断的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水平,支持农村战略的实施。

2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

2.1美国

美国完善的农业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体系促进农业发展。美国数字农业发展建立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基础上,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管理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已开始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包括应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检测和预报、在大型农机上安装GPS设备、应用GIS处理和分析农业数据等,对大田作物进行生产前、中、后期的全面监测与管理。在21世纪初已经实现“3S”技术、智能机械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大农场中的综合应用,智能机械已经进入商品化阶段。如JohnDeere公司的“绿色之星”精准农业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与“3S”技术搭建的新型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用以进行精细农作、农机管理、农艺管理和计划管理,可绘制农场产量的“数字地图”,在机械化生产大农场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5%以上。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助推下,美国数字农业技术已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紧密衔接,应用范畴覆盖从作物生长的微观监测到宏观农业经济分析。此外,美国也已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组织网络,美国服务类企业与公益性服务机构可为经营主体提供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例如美国农业技术服务组织(FSA)为农民提供丰富的信息。

2.2英国

英国信息化技术应用助推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动英国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英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互联网、4G信号已实现基本覆盖。在此基础上,精准农业技术得以实现在农业的全方位应用,如借助遥感技术进行作物生产监测与产量预报、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和灾害监测等;英国Massey Ferguson公司研发的“农田之星”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传感识别技术和GPS技术能够更为精准地进行种植和养殖作业、数据记录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智能机械已基本装备卫星定位系统、电脑控制和软件应用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地块情形实现自动化、精准化、变量化作业,同时可以采集作物信息用以制作电子地图和调整生产策略。2013年英国启动《农业技术战略》,提出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精准农业,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如借助GateKeeper专家系统提供辅助决策和农场管理、LELY挤奶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在养殖场中的应用、自动感知技术在施肥施药机械上的应用、二维码技术在农产品产销环节的广泛应用等。

2.3德国

德国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积极研发与推广。在欧盟农业共同政策对数字农业的支持下,德国积极发展高水平数字农业,在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支持和辅助决策系统,提供数字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德国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支持数字农业核心技术与智能设备研发,并由大型企业牵头,如德国拜耳公司投资2 亿欧元支持数字农业布局,已在60多个国家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旗下Xarvio品牌推广数字农业,通过XarvioScouring识别系统高效识别和分析作物生长和病虫害信息,帮助农民优化田块单独管理和农田统筹优化。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农业机械制造商CLAAS集团结合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收割过程的全面自动化。

3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

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仍然是一个“大年”,怎样解决需求下降、部分市场关闭、物流受阻等难题,把农货顺利卖出去,让农民实现丰产又丰收?加速数字农业发展是不二法门。

农业长期保持着传统形态,技术进步一直较慢,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农业技术滞后带来的产业发展差距愈发显著。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领域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重塑,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019 年,我国服务业、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 37.8%、19.5%,但农业只有 8.2%,数字化改造的空间很大,需尽快赶上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目前农业难题的一剂良方,瞄准这个主攻方向,无疑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给予农民更多获得感。对广大农民来讲,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最头疼,常常遭遇“多收了三五斗”的尴尬。可以说,农业数字化水平滞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是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主因。显然,加快技术与传统农业的融合,打造数字农业,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使得传统农业脱胎换骨,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已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

4“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现实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数字和智能水平,实现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实现了农业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它可以解决由托管服务流程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种植业中,重点是如何精确控制生产环节,例如育苗,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当前,荷兰,日本,以色列和其他国家正在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来促进数字化,精确化和智能化作物种植的发展。

4.2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发展将更加迅猛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基础。例如,美国著名的新鲜食品电子商务公司LocalHarvest是一个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有机农业的上下游,并连接了中小型农场和消费者。LocalHarvest平台基于从相关农场收集的基本信息来支持地图搜索系统,使消费者能够搜索本地社区周围的农场并购买难以保存的新鲜农产品,例如蔬菜和禽蛋。农产品在快速物流系统下,可以快速送到消费者家中,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投入大量资源,重构产业链,培植人才,发力促进农产品上行。以河北省为例,近年来积极引入农业电商龙头企业,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持续在直播助农、农产品品牌孵化、新农商人才培养等领域,合力打造河北数字农业“新基建”。可以看到,利用大数据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匹配优化资源,将需求传导给供给端,有效缓解了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产销脱节。在互联网科技力量的加持下,传统农业的“痛点”也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打开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通路。

随着电商农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广大农民亦受益匪浅,农业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以需求引导生产、订单式农业逐渐成为主流,精准种植、数字营销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更多农民融入数字农业的场景里。以往很多滞销农产品位于贫困地区,数字农业重塑产业链,帮助贫困户掌握技术、融入市场,实现了造血扶贫。实践证明,此种创新扶贫模式具有很强的活力。比如,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荣获了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截至 2019 年底,拼多多平台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 1200 万人,累计带贫人数超百万。

4.3农业多元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

通过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顶尖技术运用在农业公共服务,农业服务也更加便利和灵活。这也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些国家为了促进数字农业的发展,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5 “数字农业”的实践策略

5.1实现农业农村业务数字化和可视化

加快建立涵盖农业资源,农村产业,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农业机械设备和农村治理的数据库。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整合空间数据,获取耕地资源,渔业水资源,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化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鲜明的农业村庄,生产经营实体,村庄分布等数据。地图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农业和农村资源数据立体化。通过集成的农业调度系统,现场定点监控系统,集成的遥感信息,无人机观测和地面传感器网络,可以建立农作物的空间分布。通过农作物的空间分布,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动态空间图,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全域地理信息图,为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指导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5.2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

创新,始终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农业”助力。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随着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惠及三农必将更加给力,而农业信息技术已然成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持。未来依靠农业科学院和大学等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创新主题的作用,促进数字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并着重于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为了提高对关键技术的了解和研发,精确操作和智能决策的数字化管理,智能设备的变量修改和应用,农产品的灵活处理,区块链等技术,3S 加速,智能识别,模型仿真,智能控制和其他软件和硬件产品数字农业的综合应用,了解数字农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应用服务系统的持续改进。

5.3 提高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

当前,就中国电子政务项目的发展而言,农业部门中的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不能完全满足领导决策应用程序和公共商务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农业信息服务的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这意味着中国农业信息服务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利用空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建立灵活,便捷,高效,透明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便捷和信息服务。在信息公开,政府公共关系,信息服务,办公室工作等方面,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和便携式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园艺,畜牧,水产品,田间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要求,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和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形和环境的农业机械,并进一步促进农业“机器换人”。

结 语

数字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自动,精确控制,智能和科学管理,提高了农业的可控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农业向精准,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有效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利因素,可以简化交易联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消除农民对库存余额的担忧,并缩短生产周期。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商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内容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广,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致 谢

在这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都在老师、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尤其要强烈感谢周波老师在千里之外给我们线上授课进行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答疑问、传授知识,让我非常感动,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给我很大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不吝批评与指教。

参考文献

[1] 周清波 , 吴文斌 , 宋茜 . 数字农业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J].中国农业信息 ,2019,30(01), 第 5-13 页 .

智能农业论文篇7

随着牧群逐水草迁移,原始人走出洞穴,开始居无定所,过着以牧养牲畜为主的游牧生活,并形成游牧部落。在部落之间出现了以牲畜为主的交换。随后,在部落内部发生了牲畜私有和私人交换,公有制逐渐解体。后来耕作、播种技术飞跃发展,人们开始建造草屋,集体开拓耕地,出现了以耕作为主的居住在固定场所的农业部落。由于耕作技术的大发展和私有制的建立,农业部落逐渐转化为村社,形成了种族群体并从牧养牲畜转向发展农业。

3农业化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到农业化阶段,是以农业生产(农作物的栽培、育种、耕作、灌溉等)为主。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界有生命的植物,人们利用植物的固有功能生产自身所需的产品,后来,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了剩余的农业产品。于是,一些人以剩余的农业产品交换土地和雇佣出卖劳动力的农民或苦力,从而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阶层,以及后来的地主和雇农阶层。这些奴隶主和地主,作为上层统治阶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的洪流滚滚向前,历法的制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蓬勃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继出现,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知识系统,将经验、技艺、技术知识与直接劳动融为一体。但是,在农业化社会,“范围有限的知识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力量”。

4工业化社会

人类工业化社会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主的社会。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特征:———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早在一百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知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著名论断。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伟大成就开创了科学史上的牛顿时代,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储备。1764年纺纱机的发明,点燃了产业革命的火花。1768年,瓦特发明了比较完善的蒸汽机,它很快地应用于采矿、纺织、冶金、机器制造等各个行业,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迅速过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全球进入工业化社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自然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学和磁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1867年,西门子发明了电机;1881年,爱迪生建造了大型火力发电站;1884年,内燃机应用于汽车,以电力工业为开端,其它工业诸如化学、汽车、飞机、农业机器等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广泛发展起来,标志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也随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工业化社会发展进程表明,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导致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起社会形态的改变。———资本家和产业工人的出现,形成了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在农业化社会末期,小生产者自发产生分化,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被剥夺,沦为“自由”劳动者。而一些生产资料占有者则积累大量货币资本,雇佣“自由”劳动者,开办工厂,经营商店,残酷剥削劳动者,捞取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家。资本家用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进技术等方法强化剥削工人。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形成垄断资本家,他们统治和主导社会的进程,加深了资本家和产业工人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矛盾。———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从石器化社会到农业化社会,人们主要依赖土地,种植作物,采用的农业工具基本上变化不大,镰刀、斧头、刀具等延续使用数千年,只在灌溉和植物品种方面有所改进。但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涌现出大批发明和新技术,这些发明和新技术导致了大量工厂和企业的诞生,人类社会的结构开始从农业模式转变为工业模式。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

5信息化社会

这是人类目前正处在的一个独特的社会。说它独特是因为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化,将目光从农业化社会的物质、工业化社会的能量转向信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人们的意识中信息地位的提升是与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分不开的,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人类的信息活动,自古有之,那时,人们通过眼神、手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来相互传递信息。后来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印刷术的发明,便于文字和绘画记载和迅速传播。但是,信息用自然语言文字表述、处理和传播速度都不能满足当时人类生产活动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信息在提高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只有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重大科技发明才使信息成为生产中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的主导力量。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是20世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表明了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那时,计算机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和事务处理。后来,计算机向大容量、超高速运算和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巨型机、PC机和智能计算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大量信息快速处理的问题,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二进制的诞生二进制是逢二进位,只采用0和1两个符号,便于物理状态的表述,简化了四则运算,节省了存储空间。

二进制是继人类发明阿拉伯数字之后又一次伟大的创举,世界上任何信息、知识都可以用0和1表述,成功地解决了大量信息表述简化、存储占有空间大幅缩小的问题,为全球实现数字化铺平了道路。信息通信的革命1837年,莫尔斯首次公开试验电报信号,7年后开通了电报业务。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次年开始了电话业务。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促进了电视广播和手机的普及。1958年,美国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起来,首创了数据通信方式,这种新的数据通信方式迅速被推广开来,在预测、预报、市场调查和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此,通信直接介入生产,实现了信息通信的革命。这次信息通信的革命的主要特点是:———各类工业实现信息化;———办公室和家庭实现自动化;———信息通信手段多样化。

网络技术的问世在21世纪前夜———20世纪90年代,人类打开了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的魔盒,一个科技怪物———互联网降世了。互联网出现在人类社会舞台,显示了无比的威力。有些科学家认为,互联网的发明比飞机、汽车、原子弹的发明,对人类的冲击更广泛、更深远。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加入国际互联网,全球网民接近20亿,我国网民已达5.58亿(2011年底统计的数据),就在20多年前,我们不敢想象,通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可以漫游全世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实现了,如今,我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通过网络与朋友聊天,谈生意,互通有无,了解全球动向。INTERNET的出现,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发明,它对人类各个方面的影响,怎么超值估计,也不过分。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INTERNET将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信息论的创立1948年,申农和维纳创立了信息论。信息论主要有三种类型:

1)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量的测度、信息量的统计结构、信道容量和信息编码的问题。

2)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通信的问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调制和信息处理等问题。

3)广义信息论,主要研究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问题。

信息论的创立,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必须指出,信息论只从语法的角度解决了信息测度问题,而如何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测度信息,有待继续探索。今天,信息已与物质、能量并列成为人类社会三大基础资源之一。农业化社会主要以一种物质资源进行手工生产。两次产业革命使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物质和能源两种资源,依靠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工业化社会。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沿着信息化社会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人们有效地开发、利用物质、能源、信息三种资源,创造出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社会技术系统,造就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人类财富。

6知识化社会

知识化社会是主要依靠知识和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未来社会。其基本特征为:———知识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它将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和关键的生产要素。在信息化社会,人们逐渐发现,信息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双刃剑,像水一样,既能灌溉农田,又能泛滥成灾。当前,人们普遍感觉:信息混杂、真假难辨、信息过量、不堪重负,必须对其加以分析、筛选,从中抽取有用的知识,而知识才是真正的基本生产要素,但这并不排斥信息的重要作用,知识和信息都是知识化社会中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则占主导地位。———知识工作者和知识产业工人出现,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生活在知识社区,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和交流科技发展动向,从而萌发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并使之变成生产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独立形成,促使社会原有的产业部门转型和重组。高科技产业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与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和环境科学技术。知识产业主要包括软件产业、教育产业、研究开发产业和情报咨询服务产业。

两者强力互动,构成知识化社会经济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领先,提倡人人终身学习,大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这句话并不准确。应该修正为:有学识、有才干、有技能的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在知识化社会中,教育和人才的培训不仅是一项消费,而更是一种高效益的投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知识化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专利制度和著作版权、商标为主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知识化社会知识活动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证。在知识化社会中,知识的共享性与独占性的矛盾更为突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调整知识创造者和发明者与使用者和推广者之间的关系,适时修改或补充现有的法律条文,确保知识活动有序平稳开展。———现代知识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完善。频繁的知识活动和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知识科学理论诞生。现代知识科学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生产、传播、利用、测度、增值,法律保护,以及知识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诞生与发展为知识化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7智能化社会

在知识化社会之后,人类将进入智能化社会。智能化社会是主要依靠人类和人工的智能并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未来社会,它是人类社会最高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智能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它将成为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取代的资源。知识虽然非常重要,但其作用有一定阈值。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时,知识的弱点将凸显出来,静态的知识呆板、分散,脱离纷繁现实,只有活学活用,变成智能,方可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创造活动。因此,知识并不等于智能。智能是指运用信息、知识和经验等解决问题并进行开发、创造、发明的能力。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和认知的深入,人们逐渐感觉到,解决大量高层次、高难度的生产难题,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另一方面,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创造发明活动,而创造发明活动更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智能则成为生产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创造发明人员和人工智能科学家、技术专家大量涌现,他们将构成智能化社会的主体,成为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智能化社会中,人人创造发明,时时创造发明,事事创造发明,处处创造发明。

智能农业论文篇8

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高校智库

“智者前瞻,智库远谋”。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已经揭示了“有些事情,只有智库才能做得到”的道理。高校自古以来就与智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位于地方的区域型高校具有其他省部级高校不可替代的接地气的科研优势,甚至有的区域型高校具有研究当地农村教育的科研传统,因此,地方高校更应抓住历史机遇,建设可以使自身更科学、更有效率的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新型区域农村高校智库。

一、高校需承担新型智库建设重任

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智库一经建立就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种制度安排。2014年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享誉全球。虽然中国智库以426家的数量越居全球智库“榜眼”,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较少感受到智库对我们的影响,说明我国智库建设任重道远。毋庸置疑,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的我国高校,必须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模式的建设和发展不懈努力。

(一)高校智库的组织优势

简单的讲,智库又称智囊,是一种为政府提供专业的决策咨询服务机构。深入的讲,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西方学者迈克冈将智库分为4个基本类型:学术型智库、合同型智库、倡导型智库以及政党型智库[1]6-14。学术型智库大多依托高校而设置,“并且与高校一样强调科学精神和客观知识,没有明显的政策倾向,而是在于提供科学的政策知识”[2]。可见,在“独立性”上,依托高校科研优势而设置的学术型智库具有其他类型智库不可比拟的组织优越性,而“独立性”则恰恰是影响智库决策咨询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首先一点;其次,高校智库天然地强调科学精神,说明其具有提供过硬的专业咨询服务的学术基础,这也是高校智库相较于其他类型智库的学术组织优势。

(二)积极建设新型高校智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同志就加强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新形势下推动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2015年1月,为了加快和强化高端智库建设进程,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响应党的“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政策号召,笔者认为,全国各高校都应主动承担起建设新型高校智库的重任,这既是因为高校智库有着优于其他类型智库的相对独立的组织特殊性,也是“因为我国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研究实力雄厚、信息资料丰富、对外交流广泛,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3]。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新事物、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因而加强新型高校智库模式建设既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需求,也是回应人民期待、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现实要求。

二、区域型高校需要建设特色农村教育智库

我国高校数量众多,且发展层次越来越清晰,既有“985”工程和“211”工程类的全国知名大学,也有在特定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型高校。无论在名气和综合实力上前者都超过了后者。但笔者认为,后者在区域科研特色上却有着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对于建设我国新型高校智库模式来说,不同类型高校都可以依据自身的科研优势而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模式。

(一)区域型高校具有接地气的科研优势

既然全国高校都应积极建设自身所擅长的各类高校智库,那么,位于地方的区域型高校也不例外。这类高校在培养区域型人才以及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功能上,具有其他类型高校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性。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认识: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科研优势,因而高校智库建立必须以每所高校自身的科研优势为基础,而且不同高校需要寻求并建设更加适合自身特色且善于为社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新型智库模式。区域型高校的科研优势在于更接地气,更适合自身所在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区域型高校更需要建设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类特色智库。

(二)区域型高校需建设特色农村教育智库

笔者认为,有能力的区域型高校需要加强及创新特色农村教育智库建设,原因很简单,区域型高校内设的农村教育智库不但拥有充分了解当地农村教育需求的教育科研群体,拥有了解当地农民教育需求的地域优势,而且更方便进行农村教育实地调研。当今时代,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突出,例如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和流失、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难等等。因而解决基层农村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话题。事实上,作为上级管理部门的政府机构与基层农村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唯一能够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桥梁,便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政策咨询为主的农村教育智库。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光省级行政区就有34个,地级行政区已达300多个,至于地级行政区以下的乡镇和村庄更是多达千百万个。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说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共同拥有的社会需求,但是谈及“教育”绝对离不开对文化的思考,而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气自然会深深地影响教育。因此,不同地区的教育必然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作为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不同地区的千百万个农村对教育的需求,必然有千百万种差异。那么,哪些人对这千百万个农村的教育需求最为了解呢?毫无疑问,只有那些长期从事当地农村教育研究的学者,才最了解当地农村的教育需求,而这些人大多工作于当地高校中,于是区域型高校便拥有了建设农村教育智库的科研优势。从帮助政府解决当地农村教育问题的角度来讲,建设扎根于当地农村实际的特色农村教育智库以发挥“资政议政”的功能,既是区域型高校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学职能要求使然,亦是那些矢志于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研究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三、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建设的必备特征

从前文关于智库定义的论述可以看出,要充分发挥智库功能,必然需要智库具备相应特征,否则,就难以发挥智库应有的功能。西方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座右铭就是:“高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智库,该组织必须保证自身具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独具不受社会干预以及充分服务公共利益的高影响力。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智库,因而首先需要具备一般智库必须具备的特征才能称之为智库;此外,它还应具备自身独特的农村教育智库特征,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农村教育。

(一)独立性

作为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库,“独立性”是指其能较少受政府的干预,以保证其研究的客观、中立。从智库功能的发挥效果来看,独立性程度是影响其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此,“布鲁金斯学会理事会主席明确将‘独立性’作为顶级智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4]。但在事实上,目前中国智库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低独立性,即使是高校内部设置的智库,也缺乏独立性。例如“我国高校教育智库与本校的相关院系或科研管理部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现象还十分常见”[5]。所以,区域型高校内部的农村教育智库想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政议政”的社会功能,就必须保证自己是相对独立设置的科研机构,摆脱传统的依附身份。有鉴于此,为了保证农村教育智库的独立性,区域型高校需要设立其独立的科研组织建制、设置专职的智库研究人员、提供专项研究资金等措施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否则,农村教育智库只能起“花瓶”作用。

(二)专业性

“智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这就决定了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的专业性特征。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只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智库自身的影响力,这是决定智库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正如有学者所指出“要想成为知名的教育智库,仅有广泛的资源、闪亮的名头是不够的,拿出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议才是一个智库的核心竞争力”[6]。现实中,由于区域型高校自身的“学术名气”本身远低于“985”“211”类型高校,因此,区域型高校中的农村教育智库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必然会受其本身影响而遭到社会的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说,区域型高校要想建立一个成功的农村教育智库,就必须保证自身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尤其是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熟悉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专业化的农村教育研究人员队伍。虽然“名气”不能决定命运,唯有专业实力决定一切,但高水平团队必不可少。就是说,这个团队只要能够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那么,区域型高校中的农村教育智库必然能够赢得智库领域中的一定竞争力,久而久之,其权威便自然形成。

(三)地方性

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本身便具有“地方性”特征,这是由其自身科研优势和发展使命决定的,也是这类高校智库得以“安身立命”之前提。正因为如此,区域型高校智库必须首先承担起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因而其内部设置之智库机构必须努力成为联系高校与社会的有益桥梁。而且必须扎根于当地农村教育实际,成为促使区域型高校更专业、更有效、更有目的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道理很简单,每个地方的农村教育实际情况是有差异的,只有深入当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地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当地的农村教育政策是否适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和评判,以提出有利于解决当地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因而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在建立之初,首先需要明确服务地方政府农村教育决策的方向定位,此外,还需要理顺服务地方政府的工作思路、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等。“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关键就是进一步转变高校科研理念,提高主动服务地方政府决策的意识和能力”[6]。

(四)人文性

无论何种性质的科研机构,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性。在笔者看来,农村教育智库组织的“人文性”具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智库组织内部的农村教育研究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二是智库组织必须坚守智库伦理。作为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如同所有专业人员一样,要有善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素养,同时需要具备致力于追求“善”的人文关怀精神。在我国现实国情中,农民处于弱势,作为智库组成人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拥有相应感情、具备一定热情,才能更透彻地调查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更清楚地了解农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此外,农村教育智库必须坚守追求真理的立场,拒绝利益的诱惑。“智库自身的文化品质,即智库是否真正忠诚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否真正敬畏于教育的自身规律,是否真正听命于近乎赏识的良知”[7],这正是人文性的自然表征,亦是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最高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正如有学者所言:“一个真正配得上‘智库’之名的机构,应聚焦于决策服务的质量,而不会为利益诱惑迷惑双眼。”[5]

四、促进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建设的对策

综上所述,区域型高校具有接地气的科研优势,这就说明具备相应(必须具备)科研能力的区域型高校有必要建构新型农村教育智库,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尤其是解决好自身所在区域的农村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然而建构新型农村教育智库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

(一)建构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的特殊性

一般说来,特殊性即对于智库的不可替代而言,只有具备了不可替代性的智库,才能够因发挥它的特殊功能而被社会认可,也才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世界智库建设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位于区域型高校的农村教育智库更需要建构农村教育智库自身的特殊性,其原因有二:一是处于层次较低的院校,本身就容易引起人们的质疑;二是我国已有数量众多的智库,虽然只有较少的智库发挥了良好功效,但这一优势让不少高校尤其是区域型高校感受到了它的不可替代性。诚如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所言:“我们今天对智库期待的‘升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人们很少感受到智库的存在,更少感受到智库存在的力量和价值。”[8]时下,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农村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已经深入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农村教育问题已不单单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如何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农村教育实际背景下建构农村教育智库的特殊性,无论是对于区域型高校,还是对有志于研究农村教育的研究者来说,都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是建构农村教育智库的前提,亦是如何使教育改革更适应农村这个“广”而“阔”前提下教育的“公平”性的特殊问题。

(二)培养区域型高校农村教育智库逻辑

从广义来讲,逻辑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笔者认为,智库逻辑是指智库作为一个应用型的研究机构,其所需要遵循的发展规律。当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大系统是由万千个子系统组织而成,而不同的子系统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智库也不例外。区域型高校的农村教育智库必然有着自身的智库逻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虽是高校内设的研究机构,但是它是以服务当地政府决策咨询为主要职能的应用型组织,所以,它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必须遵循应用型需求;其次,它虽然是以提供咨询服务为主的应用型智库,但是它是设置在高校内部的学术组织,它还需要遵循大学的学术发展规律;再次,农村教育智库的研究对象是当地农村教育,其需要扎根于当地农村实际去进行“田野调查”,所以,需要遵循“田野逻辑”(当然,它也必须关注其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于农村教育智库来说,应用型逻辑是其灵魂,学术型逻辑是其骨架,而“田野逻辑”可以认为是这类智库的血肉。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位于区域型高校中的农村教育智库的发展逻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协同处理好几对关系

任何组织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处在与其他组织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中。智库作为一个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应用型研究机构,它首先需要处理的是与其服务对象———政府的关系,而区域型高校的农村教育智库,除了需要处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另外三层关系,它们分别是与区域型高校、与其他类型智库的关系以及其所处学科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首先,在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方面,农村教育智库需要摆正心态,树立专业化的独立的具有一种学者独有的“傲视”形象的农村教育研究机构。农村教育研究者只有具有不畏惧权威的心态,才能够对处于弱势的农民产生必要的人文关怀,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农村教育研究报告。其次,在与区域型高校的关系方面,农村教育智库需要坚守智库的应用型逻辑,摆脱高校先天具有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学究型”“经院式”的束缚,成为专业化的“资政议政”机构,因为政策分析不同于理论分析。再次,在与其他类型智库的关系方面,农村教育智库必须要与其他不同类型的智库协同合作,因为其他类型的智库有着不同的研究特长,而且有时候农村教育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多种类型智库的协同合作才能调查透彻。最后,大数据时代提倡跨学科研究,提倡多学科研究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而且农村教育问题已经不是单一的教育学问题了,涉及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所以,对于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非常有必要跳出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通过协同其他学科的研究,以更加综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地分析农村教育问题的本质。

总之,区域型高校教育智库要想长远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协同处理好与自身相关的各种关系,否则,它的存在只能是一个空架子。

作者:刘文霞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2]王莉,吴文清.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逻辑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2).

[3]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N].人民日报,2014-02-16.

[5]汪明,贾彦琪,潘新明.论我国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15,(04).

智能农业论文篇9

1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分析

1.1计算机技术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指的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一技术最早被运用在农业机械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运用的是计算机技术中的视觉技术,利用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对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进行分级别检查。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以图像处理为基准,随着图像处理以及视觉模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检查农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用来对农产品进行播种、收割。虽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但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必将会改变传统的农业作业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2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为农业的生产提供高精度的监控,而且还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然后根据定位系统来进行田间作业。

1.3液压技术

液压技术主要依靠的是微电子技术和工业传感技术,在数据的采集上,运用液压技术主要完成的是能量的转换和匹配,其目的是为了让农业机械的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机械设备的相关系统特征可以得到完善,让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能够得到提升,这也很好地符合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要求。而大部分的农业机械都是采用内燃机作为原动力,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工作负荷,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电液控制手段来完成负载与原动力之间的匹配情况,尽可能地减少功率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

1.4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端技术不仅在大型的企事业单位中被运用,在农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有成果的就是美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激光拖拉机、机械的内部导航装置,等等,这些装置可以对拖拉机的运行方向及所处位置进行实时的测定,在了解地区土地信息之后,再制定合理的土地种植方案、农药及种子的数量,等等。

2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上,已经开始运用机电智能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使得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科技含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而且也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2.2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只有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才能够确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如回收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普及无害化的处理设备,运用无害化技术来处理废水可以有效地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料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大力发展节能型动力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2.3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水平

要想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要从规范设计的基本要求出发,全面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在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农业产品的整体造型和外观,农机设备的耐久性也要经得起考验。选用与农机设备相配套的发电机及元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在农业机械设备完成安装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试运行,只有保证了设备各项指标都正常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的投入使用,这也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前提。

2.4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农业机械的技术推广,做好农业机械的培训工作。国家还要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作为农具购置补贴的关键,普及农业机械知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5确保农业机械技术的安全生产

关注安全监督管理及装备的创建工作,加大农业机械的安全投入,以便更好地满足农业机械工作安全监督管理的需求。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将农业机械的安全检验工作纳入到各级县市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正在逐渐地被运用到农业的机械设备中,这些机械设备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也必定是智能化的,所以要求操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全面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农业机械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陶乐然.长春星宇小区新技术应用[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2]刘蒙之.传播新技术与国家发展———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察[C]//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3]张仁江,田莉.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动因、路径及障碍分析———基于T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1.

[4]胡札进,姚尚斌,徐七三“.双低”储藏与四项储粮新技术的综合应用[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5]柳旭.浅析电视空间新技术对审美体验的影响[C]//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2010.

智能农业论文篇10

1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分析

1.1计算机技术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指的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一技术最早被运用在农业机械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运用的是计算机技术中的视觉技术,利用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对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进行分级别检查。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以图像处理为基准,随着图像处理以及视觉模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检查农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用来对农产品进行播种、收割。虽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但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必将会改变传统的农业作业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2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为农业的生产提供高精度的监控,而且还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然后根据定位系统来进行田间作业。

1.3液压技术

液压技术主要依靠的是微电子技术和工业传感技术,在数据的采集上,运用液压技术主要完成的是能量的转换和匹配,其目的是为了让农业机械的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机械设备的相关系统特征可以得到完善,让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能够得到提升,这也很好地符合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要求。而大部分的农业机械都是采用内燃机作为原动力,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工作负荷,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电液控制手段来完成负载与原动力之间的匹配情况,尽可能地减少功率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

1.4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端技术不仅在大型的企事业单位中被运用,在农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有成果的就是美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激光拖拉机、机械的内部导航装置,等等,这些装置可以对拖拉机的运行方向及所处位置进行实时的测定,在了解地区土地信息之后,再制定合理的土地种植方案、农药及种子的数量,等等。

2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上,已经开始运用机电智能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使得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科技含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而且也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2.2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只有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才能够确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如回收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普及无害化的处理设备,运用无害化技术来处理废水可以有效地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料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大力发展节能型动力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2.3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水平

要想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要从规范设计的基本要求出发,全面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在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农业产品的整体造型和外观,农机设备的耐久性也要经得起考验。选用与农机设备相配套的发电机及元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在农业机械设备完成安装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试运行,只有保证了设备各项指标都正常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的投入使用,这也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前提。

2.4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农业机械的技术推广,做好农业机械的培训工作。国家还要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作为农具购置补贴的关键,普及农业机械知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5确保农业机械技术的安全生产

关注安全监督管理及装备的创建工作,加大农业机械的安全投入,以便更好地满足农业机械工作安全监督管理的需求。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将农业机械的安全检验工作纳入到各级县市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正在逐渐地被运用到农业的机械设备中,这些机械设备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也必定是智能化的,所以要求操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全面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农业机械的智能化。

作者:徐家亮 刘晓鹏 单位:黑龙江省克东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参考文献:

[1]陶乐然.长春星宇小区新技术应用[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2]刘蒙之.传播新技术与国家发展———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察[C]//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3]张仁江,田莉.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动因、路径及障碍分析———基于T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1.

[4]胡札进,姚尚斌,徐七三“.双低”储藏与四项储粮新技术的综合应用[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智能农业论文篇11

1农业机械设计的现状以及智能CAD技术应用优势

1.1农业机械设计的现状分析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设计主要是通过手工进行绘制的,在设计上由于人为的疏忽就会造成差误。在对于农业机械图纸设计师来说,随着新的技术升级进步,就能有助于对农业机械设计的精确性以及效率的提高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在农业机械设计过程中通过CAD技术的应用,能够在通过二维以及三维的技术应用将设计进行细化[1]。当前的制造业已经在CAD技术应用中,对人工的劳动强度能够有效减轻,这样就能在经济效益上得到提高。农业机械设计过程中对三维CAD技术的应用以及成为机械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1.2农业机械设计中智能CAD技术应用特征

第一,设计方便化。智能CAD的技术应用有着鲜明特征,在零件的设计上更加的方便化,通过三维CAD的技术应用,就能在装配环境当中对零件加以设计,也能通过相邻零件位置和外形对新的零件进行设计,这样就能在零件的设计效率上有效提高,在零件装配的准确率也能提高[2]。对设计环节的损坏情况查找过程中,通过附件软件查找器就能准确高效的查出,这对机械设计的整体质量提高就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缩短设计周期。能够将设计的周期有效缩短,这是对CAD技术应用最为核心的优势,能够在设计的花费时间层面大大缩短。在对整体的工作效率上就能有效提高。机械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CAD技术的应用,能对原有的机械设计图样以及信息进行有效保留,这样就不实施重新的设计,这样在局部的修改以及创新上就能实现。

2农业机械设计中智能CAD技术具体应用

三维的设计系统建立下,通过AutoLisp等设计软件的合作应用下,就能对实际设计进行优化,在对装配模型的变型设计理论基础上的机械设计方面,在当前的CAD系统的建立产品几何模型,主要是从零件建模开始实施的,这一方法就比较难对产品功能信息进行有效表达。在装配建模的作用上,主要是通过构建完善对产品装配信息描述的数据模型[3]。主要是通零件间装配关系数据的层次以及关系模型进行表示,在装配模型方面对自然设计的过程相对比较符合,在变型设计的方法上比较良好。对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底盘设计中,对CAD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在三维空间当中进行设计,就能对零件的位置进行确定,然后进行建立坐标系和总部件总成坐标系。通过坐标点方法进行对总成装配进行完成,这样在设计过程中,对机械动力性以及操纵性和稳定性等分析工作进行完善,在相应的数据参数应用下,就能进行准确性的设计。对农业机械设计过程中的智能CAD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通过模块化的变型设计就是在模块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模块和装配关系主要是先进行预先确定的,这样就对使用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化。在模具的结构设计层面主要有二维以及三维设计,在每种的设计方法上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4]。在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要求上不是很高,所以使用的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廉,三维的设计能够实现设计的参数化,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相对比较容易修改,这样就在并行工程方面的目标实现有着促进作用。在对机械车身的设计中对智能CAD技术的应用通过三维造型作为主要基础,这样设计师就能和CAD系统进行交互,能够把自己的概念进行清晰的视觉模式几何实体化,在设计的精确率以及设计的质量上得到了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对农业机械设计过程中的智能CAD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只有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将这一技术进一步的优化,实现集成化以及网络化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农业机械设计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孙梗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丽敏,计小辈.模具设计制造中CAD/CAE/CAM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4(04).

智能农业论文篇12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上22%的人民,在耕地日益减少的今天,其生产压力不可不谓巨大,提高耕地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势在必行。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一个以粗放式农业为主的国家,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落后,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1]

“智能种植”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传感器技术监测作物的生长环境参数,并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分析监测所得到的数据,代替人工作出相应的决策判断和预警,保证农作物始终生长在合适的环境。智能种植使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并可以达到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我国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针对农业生产环境,开展对智能种植数据分析处理的研究,有助于农业科学化生产的实施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全面小康的早日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智能种植环境的主要特点

由图3结果分析可知:此温室温度模糊控制模型超调量小,基本上没有超调,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控制的过程也比较稳定。结果说明此温室温度模糊控制模型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型,能够满足智能温室环境下温度控制的要求。

4 结论

“智能种植”是物联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应用,智能种植对指导农业科学生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高效率化。智能种植数据分析处理是构建智能农业系统的核心环节,这里仅以黄瓜作为研究对象,仅以空气温度一个环境参数作为研究范畴,设计以一套简单的智能种植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并通过Simulink建立了温室温度模糊控制仿真模型。今后将从多物种,多环境参数等方面丰富系统的功能,力求研制出一套应用于更多功能的实用智能种植生产系统。

参考文献:

[1] 何穿启.中国现代化报告 2012农业现代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覃梦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系统运用[D]. 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4.

智能农业论文篇13

现代智库,又称智囊团或思想库,是重要的智力谋划和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源泉,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治理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象征。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涉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践行落实。2015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的安全放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对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指由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专家组成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建议和办法,切实有效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需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作为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的思想库、决策的智囊团、农产品产业创新的孵化器、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化剂等职能。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民主决策要求日益强烈,迫切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的思想库

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专项研究、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交流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及检验技术标准的成果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的创新突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与风险预警专题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长期以来,农产品行业生产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安全问题的实况总结、技术总结、理论总结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尤其在农产品产业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的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论与实现路径、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的安全运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交流与防控、农产品产业的市场运作与发展等方面都积淀了丰富和深厚的理论思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加强了智力供给,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论具体运用于实践的思想库。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的智囊团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已达成了多元主体社会共治(co-regulation)的共识,体现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理念的革新。在社会共治的理论框架下,作为专业领域的排头兵,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重要功能就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决策建言献策。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能够为政府的战略决策提供采集、分析、处理、提炼、验证的大量精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信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奠定良好的数据信息基础。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能够聚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可行性路径分析提供专业性、权威性的咨询与建议。即在决策前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执行决策过程中分析其利弊得失。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为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保藏、检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引导和咨询建议服务。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制定的宏观层面和可行性实施路径的落地层面上,都应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智”的作用,以其创新性有效地回应农产品质量安全这种公共问题复杂化和动态化所带来的挑战,有效实现公共治理中的“智治”。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农产品产业创新的孵化器

在实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按层次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推进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能够将市场需求快速准确地予以把握。针对消费者强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其中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检验、销售等环节的安全需求,都能够快速跟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根据农产品产业创新的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前沿研发与技术创新、集成示范与成果转化、企业创新与产业(商业)模式等四个层面,需要抓住农产品产业链中营养健康与产品设计、加工技术与装备、质量安全和物流与服务等四个关键环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引领农产品行业发展新方向,是农产品产业新模式、新产品、新I态的培育者、孵化器,能够推动农产品产业的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对于农产品产业的创新转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化剂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教育、科技、智库等“软实力”的强弱上,而不是仅仅凭借经济能力、军事力量、资源等“硬实力”来作为衡量标准。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适应了国内和国际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化剂。从国际层面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国民经济、国际贸易关系密切,农产品进出口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与国际化发展成为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必然之举。从国内层面上看,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病”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接踵而至。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性、特殊性、复杂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言献策、战略研究的功能作用尤为必要。因此,结合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新态势,加强中国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中具有强化剂的重要作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面临着体制内外发展不平衡问题

从经费来源、得到资助的方式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智库分为三种类型:“官方”“半官方”和“民间”。其中,官方的研究机构属于政府机关,如党政部门内部的政策研究室;半官方的研究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附属于高校的研究机构等;民间的研究机构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企业。在上述三种类型中,前二者属于“体制内”智库,后者属于“体制外”智库。同样,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也可分为“体制内”智库和“体制外”智库两大类。由于受到“官本位”思想的长期影响,“体制内”官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对于“体制外”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多半会采取排斥、歧视、对立的态度,容易使“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为“局外人”的角色,发展举步维艰。西方发达国家的体制外思想库都是独立核算和研究的,它与政府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规定,这保证了智库能较客观中立地研究和提供建议。我国智库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与民间思想库的关系和地位不平等,这将导致“体制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与“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发展不平衡,使得“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影响力十分薄弱,尤其是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咨询、建言献策功能,其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咨询竞争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容易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只是thinker(思想者),而不是think tank(思想库)。然而,由于受到官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体制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在拥有政府所提供的研究经费支持的同时,也更易获取政府内部关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手数据资料,几乎“包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研究课题。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将面临“体制内”智库与“体制外”智库发展不公平、严重失衡的现象,从而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协调互动合作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是一项协调性、互动性、合作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充分协调发挥多方主体的智慧才能,甚至跨学科的互动合作,且伴随着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的革新,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治理和研究历程中达成了社会共治的共识。因此,建立健全协调互动合作机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必然之举。我国不同学科的单位虽然已意识到协同工作研究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实际中往往缺乏协调合作机制或是机制运行效率并不高。多数协调合作研究平台都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临时组建运行,这些临时性的跨学科协调合作机制难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负责人詹姆士-麦甘博士对专业型智库的前景表示担忧,他强烈建议智库能在智库的组建和架构上真正体现多学科、现代化的特点,寻求突破。我国智库建设受到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一直存在差距,缺乏与政府、社会的互动机制,缺乏与大学之间的双向人员流动。因此,缺乏协调互动合作机制,这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亟待解决的困境。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传播形式和应用程度受到挑战

一方面,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传播形式方面来看,由于新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传播知识的途径与以往大相径庭,如何以新的形式传播成果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一大课题。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智库成果的传播形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传播途径只能些简单的成果信息,不能汇编、传递复杂信息,也不能与社会公众实时分享与互动,缺乏反馈性、及时性和动态性。对于现在的智库而言,需要思考的是:根据的信息类型来选择方式,并且使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应用程度来看,其成果的实用性不强。首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将面临体制“内”“外”发展不平衡,以“体制内”官方智库为主,易于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研究成果多是对现行政策的附和与阐释,独立自主性和创新性不足。其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协调互动合作机制,且受到成果传播形式落后的影响,信息的滞后性和封闭性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咨询参谋作用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发挥和应用。再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研究倾向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对应用型对策研究缺乏敏锐性和洞察力,“纯学术”“书斋式”的研究理念普遍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难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元化视角进行研究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应用问题,成果的应用程度不高,将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的变化。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制度性保障

自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以来,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智库建设,只是一种专家咨询制度,缺乏统一健全的法律法规的制度性保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中,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咨询程序、采用哪种方式咨询、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咨询领域、如何评估咨询方案、智库的咨询建议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决策等实体内容和程序上,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致使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咨询意识单薄、智库提供咨询建议的程序混乱,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此外,我国在智库建设中没有建立起专家咨询激励制度、责任机制等基础性的制度框架,也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和智库的行业自律。再者,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信息系统处于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的状态,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真实情况,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决策咨询的质量水平和效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应配套的制度性保障,已成为我国农产品|量安全智库建设的绊脚石。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人才

在智库建设人才队伍的架构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以专业化的研究人员为主,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性人才,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智库专家群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支以专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人员为主导的智库人才队伍,往往只是对某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固定问题进行“书斋式”“纯学术性”的研究,导致智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建言献策功能难以很好地发挥和运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科规划体制仍不健全,尚未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未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弥补“综合性人才储备不足”这一缺陷。此外,鉴于“高手在民间”现象的普遍存在,让除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学者之外的其他社会人士参与到政策的参谋、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来,即充分吸纳民间智慧、建设一支流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人才队伍、发挥众治的“智治”作用已经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体制

鉴于我国智库“体制内”与“体制外”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建立健全官方和民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应转变对于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传统理念,即转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理念,改变以“体制内”官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为主导的智库建设体制,这是促进官方和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的前提条件;转变“以身份论英雄”的思维观念,树立“高手在民间”的思想,为建立官方和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平衡发展体制扫清思维领域的障碍。其次,应加大对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扶持力度。在经费支持上,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民间智库的经费扶持力度,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在政策扶持上,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积极鼓励民间智库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分析、决策咨询,为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发展提供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和体制保障;在项目支持上,政府可以适当放宽民间智库项目的申报审批限制,向民间智库提供更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项目以及调研时所需的内部信息数据,从而加大对民间智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再次,建立健全公平开放的决策咨询体制。这是建立官方和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体制的根本性举措。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政府扮演的应是“中间人”的角色,建立一套公平、开放透明的决策咨询体制,比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研究项目上建立较为完善的招投标制度、建立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智库成果评估制度、建立官方和民间智库公平竞争机制等,从而在体制上可以充分汲取民间智库的智慧,公平地将“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纳入决策咨询的程序,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民间智库逐渐摆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困境。

(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协调互动合作机制

建立协调互动合作机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特殊性、重要性的特征,客观上需要各方面的社会主体参与智力机构,且应充分发挥多元化参谋主体的协调性、互动性、合作性。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协调互动合作机制予以保障。首先,在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方面,应当在政府、高校、社会之间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吸纳各学科、各领域人员,组建新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研究队伍,树立互动合作意识,跨学科地从人文社科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智力谋划。其次,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协调互动合作平台,建立跨学科的协同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单是企业自律、技术标准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社会协同才能解决。在这个意义上,整合国内原有智库资源、建立类似于“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跨学科平台是必要的。再次,加强与国外知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协调、互动与合作,充分吸收国外智库建设的智慧,结合我国整个农产品行业改革实情,在合作研究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充分实现协调互动,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决策咨询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传播的新形式,创新应用机制

衡量一个智库是否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智库产品与成果的质量好坏以及其应用程度的高低。因此,为做好全产业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应当建立智库成果传播的新形式,创新其应用机制。一方面,应当顺应新媒体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趋势,变更智库成果传播方式,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传播转变为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数字化媒体进行传播。这就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应当加强自身网络通信技术的建设,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与国内外智库的衔接和交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智库成果传播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优势资源的功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可以成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和机构,集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传播的新形式,加强与外界的互动合作,获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以实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应当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应用机制。首先,必须从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上人手,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自身的专长和特色,努力钻研亟待解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多出成果”的同时更要“出好成果”,从而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智库品牌优势。其次,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质量水平基础上,国家和政府应当加大对其重大研究成果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以学术研讨会、新闻会、数字化媒体等作为宣传平台,通过新型传播媒介,逐步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应用程度。再次,应当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在供给侧改革下的产业化发展。智库产业是指整合高端人才的智力资源,针对公共政策、商业运营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索、研究、创新,提出解决方案,带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产业形态。智库产业是未来智库发展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要方向。为做好供给侧改革下全产业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提高成果应用程度,应当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产业化发展。一是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运行体制和监管机制,为全产业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产业发展纳入到国家五年发展规划这一政策层面上来,将其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从“前期试点”入手,逐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规模和水平。三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走向正轨之后,应当在自主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中推进智库的产业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给的质量,实F从供给侧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全面统一的制度性保障体系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