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礼仪实用13篇

坐车礼仪
坐车礼仪篇1

与上司一同出门,上司开车,下属一定要坐前座,如果大剌剌坐在后座,岂不是将上司当成司机。如果是下属开车,上司坐哪个位子都行,但可以看出上司的个性,如果上司坐前座,表示他把你当成朋友,不强调从属关系,这是比较开明的管理者;如果上司坐后座,表示他刻意彰显两人身份的差异,对这样的上司必须毕恭毕敬,TOP100范文排行才能赢得他的肯定。

坐车礼仪篇2

3.在游戏中,体验遵守文明礼仪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乘车去宝应春游好吗?

(评析:活动开始以春游的话题去感应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同时为下环节作铺垫。俗话说的好,活动的开头是成功的一般。)

二、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车的基本礼仪。

(一)情景表演一:排队上车

师:看!汽车来了。

售票员:去县城的幼儿请上车。(幼儿乱上车)

师:咦!车子怎么开走了,为什么不带我们呢?我们来问问旁边的警察叔叔吧。

警察(家长):让我来打电话问一问司机怎么回事?(司机您好!您为什么不带刚才的小朋友去县城呢),哦!因为他们太挤了,没有在站台边排队,不安全,司机不想带你们了,所以走了。

师:原来是这样,那怎么办呢?可是车子走了。

幼:我们排队吧

警察:别急、别急,下一班车就要到了。

师:引导幼儿讨论坐车前应该怎做?

幼:排队,不争不抢

师:那我们为什么要排队

幼:安全

师:怎样不争也不抢呢?

幼:先上车的就坐后面,后上车的就坐前面。

师:那你们想坐前面还是坐后面。为什么?

幼1:前面,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幼2:后面,坐后面安全

师:那这么多小朋友想坐前面、后面怎么办呢?

幼:幼儿自由讨论。

师:那我们坐在车上还要注意什么呢?

幼1:不能把头伸出来

幼2:不能跑

师小结:当车子来后,要想坐后面的就站在前面排队,想坐在前面的就站在好后面排队。另外先上车的就向后走,后上车的就坐前面,这样就不拥挤了。还要注意一些安全。

师:瞧!下一班车真的来了。现在我们上车该怎么办?

幼:整齐的队伍排排好。

(评价: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经验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情境体验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他们对自身行为的评价、约束、规范,在游戏情境体验中直接获得。)

(二)情境表演二:上车买票

售票员: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乘坐我们的车子,请先上车的小朋友坐到后面,后上车的坐在前面,不争也不抢。

幼:幼儿自由上车

售票员:“看,我是谁?”小乘客们上车了请买票。并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

幼:排队付款

驾驶员:小朋友们上车后请注意安全。

师:小朋友我们坐在车上要注意那些安全?为什么不能呢?

幼1:不把头伸到窗外

幼2:在车上要做好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驾驶员:小朋友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播放汽车音乐)

(三)情境表演三:让座。

师:“(播放音乐停)大汽车停下,上来一位老爷爷(家长),老爷爷呀年纪大,没有座位了,怎么办呢?”

幼:我们让给他坐吧

爷爷(家长):小朋友,谢谢你们。不过你们还小,也要坐好保护好自己。这时,作为售票员的教师站起来让座。

师:“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给他让座呢?”

幼:孕妇、残疾人

(四)情境游戏五:下车。

售票员:(音乐停)宝应到了,提醒小朋友排队下车。并说欢迎你们乘坐我们的公交车。

幼:排队下车

幼:扶住老爷爷下车

(评析:游戏来源于生活、游戏高于生活,不同情境游戏角色的体验让幼儿在习得乘车礼仪、养成文明乘车习惯的同时,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德。)

三、经验回顾:《三字经》

坐车礼仪篇3

在我们的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我每天都会乘地铁上学,而且这个时段不算拥挤高峰,所以地铁箱内人不多。一天早晨,我照平时时间乘地铁上学,刚上地铁,突然一位阿姨向我招手,示意我坐她的位置,因为下一站她要下车了。我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下,心想:今天真划算,刚上车就有人让座,不用站着那么辛苦了。我连句“谢谢”都没说,阿姨就下车走了。地铁飞快的向着目的地行驶着,大约又过了二站,一位年逾八旬的老爷爷,手上费力的拎着一大包东西,步伐缓慢的移到了我的跟前。我瞥了他一眼,但没有行动,屁股还是牢牢的钉在座位上。这时耳边传来清脆的声音:“老大爷,您到我这边来坐。”我随着声音远远望去,原来是一个带着绿领巾的小学生。顿时我再望望老爷爷,心里一阵羞愧,于是我不在犹豫地起身走向老爷爷对他说:“老爷爷您拎着这么重的东西,您请坐吧!”老爷爷说:“谢谢你,小姑娘,你真好,可是我下一站就要下去了,还是你坐吧。”“不行,您看您拎那么多东西,很累的,这个座位离上下口又近,您就安心的坐一会儿吧。”我拉着老爷爷坐下。“世纪大道站到了,请下车的旅客做好准备。”老爷爷听到报站器传出的声音,起身并和蔼的说:“小姑娘,非常感谢你,你真懂事。”谢过我后朝着站台离去。看着他瘦小且佝偻的背影,我心里喜滋滋的。

坐车礼仪篇4

乘车礼仪三大原则是尊老爱幼、礼貌谦让、先下后上。对于出行来说不管是坐什么车出行都要让老人跟儿童先坐到适合的座位上,乘车的过程中不要进行推挤还有语言的相激,保持文明的、谦和的乘车,对于上车的乘车要等到车内乘客下车后再选择上车。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来源:文章屋网 )

坐车礼仪篇5

礼仪小故事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中华民族讲究文明礼仪的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

说到文明礼仪,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

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乐乐和爸爸妈妈一起乘公共汽车去婆婆家吃饭。乐乐从陶丽站上车,上车后,乐乐找座位坐下,公共汽车开到四大站时,有很多人上车,其中有一位是老奶奶,老奶奶满头白发,样子很和蔼。当时车上已经满座了,车开的时候,老奶奶一摇一晃,差点儿摔跤。乐乐看见了,连忙站起来说:“老奶奶,您好!请你到我的座位上坐吧!”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了,小朋友,你真乖!”乐乐说:“老奶奶,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公共汽车很快开到龙城站,老奶奶举手示意下车,乐乐连忙赶上去对老奶奶说:“我扶您下车吧。”老奶奶笑着说:“好!好!”乐乐扶着老奶奶一步一步往车门走,公共汽车上的叔叔阿姨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通道,乐乐扶着老奶奶走下车级,乐乐说:“老奶奶,您走好,再见!”老奶奶说:“再见了,小朋友!”顿时,车上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文明礼仪如同春天的小草,清新而有生机;文明礼仪如同一道桥梁,让你我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文明礼仪如同太阳的光芒,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坐车礼仪篇6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礼仪文化传统,加强礼仪的学习和培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当代小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礼仪,倡导文明出行,礼貌待人。

其实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日常生活相互之间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温暖的眼神,都会让你身边的人感到快乐,暂时忘记烦恼。

坐车礼仪篇7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没能成功升入高中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较为低迷。在本专业课程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公共礼仪”这一选修科目缺少一定的积极、主动性。

鉴于此,要想保证高质量的礼仪课程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应当率先想方设法激发中职学生对礼仪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欲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为提高礼仪课程学习质量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1.2现代教育技术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礼仪知识点

公共礼仪课程知识点繁琐而琐碎,学生要想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对其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相反,还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出现混淆、错记等状况。试想,此种状态下,何谈进行灵活的实践运用呢?

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礼仪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深化他们的主观认识与感受,不失为强化其记忆效果、推动学生实现良好礼仪知识点记忆目的的有效突破口。

2.礼仪知识在学生实践中的应用

2.1举止礼仪知识在学生现实实践中的运用

如教“坐姿礼仪”这一知识点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如下实践运用情境:一名应聘者在进入面试官的办公室之后,会选用哪些礼貌问候语呢?应当采取哪种文明坐姿呢?男、女不同性别的面试者在坐姿上有哪些区别呢?请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应聘者角色,对男、女不同性别的正确坐姿进行实践模拟与演练。

在该实践应用情景中,学生按照已学的礼仪知识进行实践演练,如男性就座时双脚踏地、双膝之间至少留有一拳的距离,双手可分放在自己的左右膝盖之上;女性就座时双腿应保持并拢、并将其自然摆放于一侧,双脚可稍有前后之差,若两腿斜向左方,则右脚放在左脚之后,若两腿斜向右方,则左脚放置右脚之后。通过亲身模拟演练,不同性别的学生都对所属性别的正确面试坐姿形成了深刻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起了知识结构;而且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了这部分礼仪相关知识之后,坐姿更加标准化,不仅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此,就是平常社会交际中也能按照规范坐姿礼仪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2职场礼仪知识在现实实践中的运用

如针对汽车销售顾问专业的学生,我着重对他们面对顾客进行汽车销售时的礼仪训练,并在讲解完了具体的知识点之后,为他们提供如下两个案例: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前来4S店保养爱车的顾客越来越多,在接待了众多顾客之后,你本身就非常疲惫了,本想着下班之后赶紧回家好好休息。可是,却在临下班的前5分钟,一名你的老客户要求加班进行爱车的保养。你打起精神持续等待了他近一个小时,可是该顾客并没有按照约定前来对汽车进行保养。第二天当顾客前来时,你会以何态度面对这位昨天无故爽约的老顾客?

毕业之后,你成了一名4S店的销售顾问,可是有一天你本打算跟顾客介绍新车,却被该顾客以很敷衍的态度谢绝了。最后,经过旁边同事的提醒,你才发现今天的着重有点不合适:头发稍显凌乱,甚至牙齿上还有口红的痕迹。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况,你是会选择当众赶紧整理?还是选择回避他人、进入到更衣室或者洗手间中进行整理?

坐车礼仪篇8

(二)主人到车站、机场去迎接客人,应提前到达,恭候客人的到来,决不能迟到让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若迎接来迟,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事后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誉的印象。

(三)接到客人后,应首先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等等。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对方。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1、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换名片时,双手递上,身体可微微前倾,说一句请多关照。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您方便的话,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2、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仔细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四)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五)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的计划、日程安排交给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

(六)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点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二、接待礼仪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二)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三)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

1、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2、在楼梯的引导方法。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4、客厅里的引导方法。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四)诚心诚意的奉茶。我国人民习惯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贵客人时,茶具要特别讲究,倒茶有许多规矩,递茶也有许多讲究。

三、乘车礼仪

(一)小轿车

1、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

2、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4、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5、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6、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

(二)吉普车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

(三)旅行车

我们在接待团体客人时,多采用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四、馈赠礼仪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接触面越来越广,一些迎来送往及喜庆宴贺的活动越来越多,彼此送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但如何挑选适宜的礼品,对每一个人都是费解的问题。懂得送礼技巧,不仅能达到大方得体的效果,还可增进彼此感情。

送礼忌讳

1、选择的礼物,你自己要喜欢,你自己都不喜欢,别人怎么会喜欢呢

2、为避免几年选同样的礼物给同一个人的尴尬情况发生,最好每年送礼时做记录为好。

3、千万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礼物转送出去,或丢掉它,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送礼物给你的人会留意你有没有用他所送的物品

4、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一方面可能他要求的会导致你

超出预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着他的意思去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呀,我曾经见过更大一点的,大一点不是更好吗?

5、切忌送一些将会刺激别人感受的东西。

6、不要打算以你的礼物来改变别人的品味和习惯

7、必须考虑接受礼物人的职位、年龄、性别等。

8、即使你比较富裕,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而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这自然会引起他父母的不快,同时也会令两份礼物失去意义

坐车礼仪篇9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 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

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j士。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西,或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郑重地;,嘴里不6。后应双6先女士后男表示尊重与能吃任何东目礼貌地注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三、公共礼仪

(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 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合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想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铁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1)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内。就座甲,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环,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2)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这些都是有悖于文明礼貌的。.. 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等属于公共财产,也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二)乘车礼仪

3、 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能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4、 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展p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或举行叫司的聚会,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四、学校礼仪

(一) 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坐车礼仪篇10

我国古代社会,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思想的影响下,国家对祭祀活动都极为重视,这在皇室成员参与国家祭祀时所采用的仪仗中也有所反映。道武帝时期所设的车辇中乾象辇和小楼辇都是北魏前期皇后参与国家祭祀活动所乘之车。关于此二车的形制,《魏书》卷一八《礼志四》载:“乾象辇:羽葆,圆盖华虫,金鸡树羽,二十八宿,天阶云罕,山林云气、仙圣贤明,忠孝节义、游龙、飞凤、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奇禽异兽可以为饰者皆亦图焉。”“小楼辇:八,衡轮色数与大楼辇同,驾牛十二。”《通典》的记载与《魏书》略有不同。《通典》称: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虾、山林、奇瑞、游麟、飞凤、朱雀、玄武、驺虞、青龙,驾二十四马”。而小楼辇则“驾十五马”。根据史书记载,东汉以来牛车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重视,魏晋时期已经演变为当时贵族的主要交通工具,北魏建立之初多沿袭汉晋风俗,其交通工具亦应多用牛车,且大都在车上绘有各种不同图案。北魏元绍、宋孝祖等人墓中均出土了陶制的行仪卤簿随葬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贵族出行工具状况,无独有偶,这些人的仪仗中多用牛车,正是北魏前、中期以牛车为主要出行工具的反映,据此可推知,乾象辇、小楼辇在北魏前期亦应为牛车,当以《魏书》记载为是。

孝文帝虽然进行了车辇制度的改革,并初步确定了后宫车辇制度,但只是对皇后的车辇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并未明确规定后宫嫔妃的车辇。孝明帝时期“诏侍中崔光与安丰王延明、博士崔瓒采其议,大造车服。……自斯以后,条章粗备”,经过此次改革,北魏后宫车辇也最终定型。此后,北魏的车辇大都采用蓬盖封闭式车体,并在车上留有窗口,仅在车的牵引力和车身的绘图及车的规模上有所区别。

其中,道武帝时期皇后助祭时所乘坐的车,由乾象辇和小楼辇改为金根车和安车。《魏书》载:皇后“法驾,则御金根车,驾四马”。《通典》亦载:北魏“皇后之辂,其从祭则御金根车”。可见,皇后参与祭祀活动的车有金根车和安车两种。其中金根车是皇后采用法驾仪仗从祭时所乘坐的车,也是皇后所乘坐车辇中等级最高的。该车自汉代以来便是皇后法驾所采用的车,北魏“孝文帝时,仪曹令李韶,更奏详定,讨论经籍”而创设此车,并规定“皇后助祭郊庙,籍田先蚕,则乘之”,其车体采用“重翟,羽盖,加青交络帷裳”为饰,仅将牵引力由汉晋时期的三马并驾改为了四马并驾。

安车是皇后使用小驾仪仗所使用的车,“驾三马,以助祭”。此外,皇后“游行御安车,并驾三马”。可见,安车为三马并驾之车,乃皇后助祭和游行所乘之车。此外,北魏皇后所乘之车还有云母车,云母车又称云母安车,是两晋、南朝皇后主持先蚕礼时所乘之车,北魏皇后亦“御云母车,驾四马,以亲桑”。只是将其由六马并驾改为三马并驾。皇后参与皇室成员丧葬活动时也有特定的车。《通典》卷六五《礼典•嘉礼十》皇后皇太后车辂条载:皇后“吊问御绀?车,并驾三马”;《魏书》卷一八《礼志四》载:皇后“御绀?车并车,驾三马,以哭公主、王妃、公侯夫人”。通过对比这两段材料我们可以发现,绀?车与绀?车并车不仅都是三马并驾之车,且都是皇后参与皇室成员丧葬活动时所乘之车,而“车并”字本身就是“有帷盖的车子”之意,由此笔者认为二者实为一种车。

除以上几种车外,皇后出行所乘之车还有紫?车,乃北魏皇后回家省亲所乘之车。《通典》卷六五《礼典•嘉礼十》皇后皇太后车辂条载:“﹙皇后﹚归宁则御紫?车,并驾三马。”《魏书》卷一八《礼志四》载:“﹙皇后﹚非法驾则御紫?车并车,驾三马。”可见,紫?车并车即紫?车,为三马并驾之车,乃皇后出行所乘坐的车中等级较低的一种。皇后在“宫中出入,则御画扇辇车”。关于该车的形制,史书载“辇车,不言饰,明无翟总之饰,后居宫从容所乘,但漆而已”。该车在东晋乃至南朝齐、梁等朝都有所采用。晋朝“羊车一名辇车,上如轺,伏兔箱,漆画轮”,南齐沿用晋制,“因制漆画牵车,小形如舆,金涂纵容,锦衣。箱里隐膝后户牙兰,辕枕后捎,阛竿代栋梁,皆金涂铰饰”。南梁有羊车“亦名辇,上如轺,小儿衣青布葱褶,五辫髻,数人引之”。可见,辇车在与北魏同时存在的南朝政权中都有所使用,而北魏建立后其国内诸制均参照两晋、南朝而制,可以推知,北魏的辇车亦当为羊车。《南齐书》的记载印证了这一推论:“轺车建龙?,尚黑。”“虏主及后妃常行,乘银镂羊车,不施帷幔,皆偏坐垂脚辕中”。根据《魏书》记载,画扇辇车又称“黑漆画扇辇,与周之辇车其形相似”。可见,北魏皇帝、后妃日常所乘坐的画扇辇车是黑色的羊车,与同一时期南朝政权中辇车的形制大体相同。

嫔妃的车辇

孝文帝参照汉晋、南朝后宫制度,对北魏后宫制度进行了改革,在此次改革中,他首次根据外朝官员的品级,对后宫嫔妃的品级进行了详细的划定,北魏后宫嫔妃也由此有了品级上的差异,这种品级的差异在她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她们乘坐的车辇也不例外。《唐六典》卷一二《内官宫官内侍省》内仆局条注记载:北魏“内命妇一品乘油色朱络网车,车、牛饰用金涂及纯银”。北魏孝文帝进行后宫改革时,规定“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

根据北魏“前职员令”记载:大司马、三公均官居一品,与他们官品相对的后宫嫔妃———左右昭仪、三夫人地位也相同。因此,她们的车辇也必然相同,乘坐的都是油色朱络网车。《魏书》卷一三《皇后传》载:北魏后宫嫔妃“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据“前职员令”①的记载:北魏前期、中期,三卿官品为从一品下、六卿为正二品上,中大夫为从三品,元士为从四品。自宣武帝始,北魏外朝官员的官品略有变化,其中三卿与六卿合为九卿,都官居正三品,中大夫与元士的官品仍为从三品和从四品。根据与嫔妃相对应的外朝官官品可推知:北魏后宫嫔妃九嫔视三品,世妇视从三品。虽然在后宫中九嫔的地位高于世妇,但在车辇上,二者没有任何区别,她们所乘坐的车却都是通阛车。御女视从四品,她们所乘坐的是偏阛车。

关于北魏时期通阛车与偏阛车的形制,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据《通典》卷六五《礼典•嘉礼十》公侯大夫等车辂条所载,两晋时期的通阛车为牛车,“如犊车,但举其阛通覆车上,诸王三公并乘之”。因北魏车辇制度是在“稽之《周礼》,考之汉晋,采诸图史,验之时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见地的分析,最终选择沿袭汉晋车辇制度。而通阛车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东晋灭亡后,该车被南朝各政权沿用,由于北魏车辇沿袭汉晋旧制,通阛车被北魏所采纳也就成为必然了。

根据史书记载,通阛车北魏二品、三品命妇所乘坐的车,而偏阛车则是北魏四品以上命妇所乘坐的车。由于北魏的车辇制度多被北齐所继承,而在北齐“二品、三品乘卷通阛车,车牛金饰”。“七品以上,乘偏阛车,车牛饰以铜”。虽然在北齐乘坐偏阛车官员的品级较北魏有所降低,但该车的形制却并未发生任何改变,根据两晋、北齐通阛车、偏阛车形制可以推知,北魏的通阛车、偏阛车与东晋、北齐一样为牛车,且通阛车的车身采用黄金装饰,而偏阛车则是以黄铜装饰车身。此外,根据《魏书》记载,在北魏王朝中,金根车不仅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助祭郊庙、籍田先蚕时所乘之车,同时也是后宫其他嫔妃助祭时乘坐之车,但只能“右马非”而已。

坐车礼仪篇11

2、 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 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

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j士。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西,或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郑重地;,嘴里不6。后应双6先女士后男表示尊重与能吃任何东目礼貌地注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三、公共礼仪

(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 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合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想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铁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1)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内。就座甲,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环,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2)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这些都是有悖于文明礼貌的。.. 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等属于公共财产,也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二)乘车礼仪

3、 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能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4、 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展p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或举行叫司的聚会,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四、学校礼仪

(一) 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坐车礼仪篇12

(二)主人到车站、机场去迎接客人,应提前到达,恭候客人的到来,决不能迟到让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若迎接来迟,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事后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誉的印象。

(三)接到客人后,应首先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等等。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对方。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1、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换名片时,双手递上,身体可微微前倾,说一句“请多关照”。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您方便的话,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2、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仔细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四)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五)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的计划、日程安排交给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

(六)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点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二、接待礼仪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二)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三)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

1、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2、在楼梯的引导方法。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4、客厅里的引导方法。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四)诚心诚意的奉茶。我国人民习惯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贵客人时,茶具要特别讲究,倒茶有许多规矩,递茶也有许多讲究。

三、乘车礼仪

(一)小轿车。

1、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

2、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4、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5、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6、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

(二)吉普车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

(三)旅行车

我们在接待团体客人时,多采用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四、馈赠礼仪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接触面越来越广,一些迎来送往及喜庆宴贺的活动越来越多,彼此送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但如何挑选适宜的礼品,对每一个人都是费解的问题。懂得送礼技巧,不仅能达到大方得体的效果,还可增进彼此感情。

送礼忌讳

1、选择的礼物,你自己要喜欢,你自己都不喜欢,别人怎么会喜欢呢?

2、为避免几年选同样的礼物给同一个人的尴尬情况发生,最好每年送礼时做一下记录为好。

3、千万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礼物转送出去,或丢掉它,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送礼物给你的人会留意你有没有用他所送的物品。

4、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一方面可能他要求的会导致你

超出预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着他的意思去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呀,我曾经见过更大一点的,大一点不是更好吗?”

5、切忌送一些将会刺激别人感受的东西。

6、不要打算以你的礼物来改变别人的品味和习惯。

7、必须考虑接受礼物人的职位、年龄、性别等。

8、即使你比较富裕,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而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这自然会引起他父母的不快,同时也会令两份礼物失去意义。

坐车礼仪篇13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次”(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 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 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 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息”(即小儿、后代),袋谐音“代”,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 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

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 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 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酒筵 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