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中级职称论文实用13篇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1

1.1护理副高级:具有护理专业本科毕业学历,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5年以上;具有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4年以上;具有护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2年以上。

1.2先工作后取得卫生类硕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学位者,除了符合申报条件中所规定的任职和聘用年限外,获取学位后必须在专业工作岗位上聘任满1年。

2专业实践经历

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要结合岗位设置要求,与个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工作业绩和专业实践能力包括:参加护理专业工作天数;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天数;参加抢救危重病次数;主持、参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次数;主持护理查房数;参加护理专科门诊天数;康复指导次数;护理质量评析次数;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数;护理差错、事故。

3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申报人员须具有跟踪护理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任现职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与申报护理专业相关的论文,并在省部级及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

3.1论文要求

3.1.1提交杂志原件,论文刊登的杂志需取得CN和ISSN?统一刊号,所有申报的国内论文,必须提供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网址:http://gapp.gov.cn)期刊在线查询详细结果打印页面。

3.1.2提交外文版的论文需翻译成中文。发表在国外杂志的论文,不能提供杂志原件的,需提供文献检索证明。

3.1.3《论文宣读审定表》要求

送审论文按要求进行宣读,并认真填写表中的内容。如日期、标明文章所在页码等;核心期刊文章需在表上标注核心期刊目录的序号。

3.1.4日期截止为申报年6月30日。

3.1.5不能送审的论文

3.1.5.1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中的“新闻机构查询”栏目中查询不到的期刊不能作为送审论文。

3.1.5.2综述、个案报道和译文不予受理,对罕见的个案报道由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审核后予以受理。

3.1.5.3所有杂志的论文清样稿、论文录用通知、录用证明不予受理。

3.2科研课题、科技成果、奖项等方面

护士的科研能力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在完成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承担危重症的护理,挑战高难度的技术操作,主动搜索资料,阅读文献,确立研究课题,解决临床工作存在的问题,拥有局级以上的在研科研课题≧1或获得科技成果奖的主要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前三名。

3.2.1科研课题或成果均须提供课题计划任务书、项目合同书、结题验收等材料。

3.2.2有关科研奖项,均为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申报时须提供正式的获奖证书或证书复印件,评选获奖证明材料不能作为申报材料。

4职称外语合格证

4.1卫生类英语:A级有效期4年(如2014年申报的2010年考的有效)。

4.2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4.3从外省市引进人才申报职称时,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5职称计算机合格证

5.1考试模块要求

1956年1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员需考2个模块;

1960年1月1日至1969年12月31日出生的需考3个模块;

1970年1月1日起出生的需考4个模块。

5.2证书有效期一般为4年,计算时间从最后模块考出日期起计算,有效期时间延长到当年年底。

5.3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5.4免试条件

5.4.1取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高级资格的,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5.4.2博士毕业四年内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书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ierarchical target training on 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of nursing staff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nurs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Method: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100 cases with 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of nursing staff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objects,odd number 50 cases as the research group,even number 50 cases as the control group.Based on the same training content,two groups were given a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of nursing staff for group evaluation.Then,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teach,audio-visual technology,discussion and case discussion,role-playing,interactive panel,network training and self-study method and hierarchical level with the way of training target for train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adopted to self-study,free pair mutual learning training mode of training.After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one year later,two groups were tes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processing.Result:Team adopt multi-means and layered with the way of training goal after training,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caregiver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ssessment of the research group,each dimension score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training were greatly improv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staff; Different technical titles; Hierarchical level training target; Psychological capital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Meizhou 51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7.025

所谓心理资本是导致个体采取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包含了具有协同效应的4种成分,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4个成分[1]。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及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进一步诠释与发展,心理资本已成为近年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心理资本作为能够缓解护士职业倦怠、降低离职意愿、提升工作积极性、增强自我职业竞争力的一种积极心理资源[3-4],已被引入护理领域。有研究表明,目前心理资本方面的研究已有诸多的文献报道,护理领域对心理资本的研究范围也较为广泛,但在分层级目标培训视域下对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影响多分层次实证性研究的文献报道还非常匮乏[5-6]。将心理资本用于护理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报道还比较匮乏。鉴于此,对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实证研究,无论是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队伍的稳定,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是对于护理人员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投入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其中希望和自我效能对护士工作投入有较强的预测作用[7]。因此,旨在通过该项研究,探讨进一步提高完善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途径和手段,继而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储备,促使护理人员更好地认识自我,科学进行职业规划,促进其职业目标的顺利发展和达成,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职业成功提供理论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从本院不同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中抽取100名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并将单号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组,将双号护理人员5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年龄24~48岁,技术职称:护士15名,护师20名,主管护师10名,正副主任护师5名;对照组年龄,23~50岁,技术职称:护士18名,护师16名,主管护师12名,正副主任护师4名。两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且配合良好。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入组测评 在实施该项研究前,两组护理人员均于2013年1月采用护理人员心理资本问卷进行入组测评。该问卷由Lufthansa等[8-9]编制,李超平翻译,由骆宏等[10]在李超平翻译的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基础上结合护理工作特点修订而成为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国内护士心理资本的研究。该问卷包括自我效能(6个条目)、希望(6个条目)、韧性(5个条目)及乐观(3个条目)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均为正向计分。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1~6分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量表的得分范围为20~12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研究实施1年后即2014年1月,再次采用上述问卷重复测试。

1.2.2 培训方法与内容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护理部统一指挥和协调部署下,实施多手段并用的培训方法,旨在方便每一位被试对象均能够根据自己的上下班时间等情况,充分地利用或参加不同的培训场景,进行分层级目标培训。主要包括:讲授培训、视听技术培训、讨论与案例研讨培训、角色扮演培训、互动小组培训、网络培训和自学等。对照组护理人员则采用以自学为主、自由结对相互学习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两组护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和目标相同。

1.2.2.1 初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含护士、护师)培训 (1)培训内容:该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外加规章制度、护师职业素养、护士礼仪、护理伦理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病情观察、护理职业损伤与防护、护理风险与护理成本管理、护理文书与护患沟通等。(2)培训目标:①考核目标: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②量化目标:通过培训每人撰写并在省级杂志上,参与市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且署名在前3名;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2.2.2 中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 (1)培训内容:专科知识、专科技能、重症患者案例分析、科内临床带教与小讲课、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手语培训与应用、灾害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动态激光下静脉输液、多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如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无缝隙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模式、聚焦问题模式、聚焦解决模式、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系统性护患沟通护理模式、延伸护理等。(2)培训目标:①考核目标:通过培训,促使中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更具有创新意识,使其该层次护理人员的思想系统中弥散浸润思新求变的意向与冲动;促使其知识结构更有价值性、有社会性、有取向性,恰似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改锥一样,呈现“一字,十字,米字”型。②量化目标:通过培训每人撰写并在部级杂志上发表不同内容的学术论文2~3篇,主持完成市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不同类型省级科研项目1项,且署名在前3名;常用的各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2.2.3 高级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含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 (1)培训内容:专科新技术、新业务、科研设计、统计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行政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案的制定实施、英语角。(2)培训目标:①考核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其完成高、新专科护理能力,解决疑难问题能力,护理教学与科研能力,精通本专业业务,掌握护理动态以及护理学科研究的前沿趋势以及护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②量化目标:通过培训每人撰写并在核心杂志上发表不同内容的学术论文3~4篇,主持完成省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级不同类型科研项目1项,且署名在前3名;常用的各项高难度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实施1年后,于2014年1月采用上述问卷重复测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分层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内容培训前后心理资本各维度的整体变化情况比较,并分析其影响机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分层次目标培训前后,两组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士作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程的主体,如何使其在护理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发掘个人潜能,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完成个人的职业发展是每位护理管理者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永恒主题[11]。同时,护理职业具有典型的情绪劳动特征,护士是职业倦怠、职业耗竭等高发群体已成共识。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因受工作环境、工作时间、方式、对象等多因素影响,使护士遭受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心理社会等因素所致的不同类型的职业损伤,进一步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使离职、换岗、护理人才流失等现象高发,继而降低护理质量,并使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投入、职业认同呈正相关[12-15],而与工作倦怠、抑郁症状、离职倾向呈负相关[16-17]。鉴于此,及时通过培训,为护理人员注入正能量,提升和维持心理资本这一动态资源,无论是从护理人员个体身心健康和职业素养出发,还是从整个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等角度来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后,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均较培训前大幅度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1 分层级目标培训的实施促使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对自我职业规划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拥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认识。根据层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有利于护理人员从心理层面进行个体的自我探讨,自我定位,即通过“你是谁”,促使护士个体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掘自我潜能,从而获得自我竞争优势,拥有更好、更强的岗位胜任力。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目标要求,激发了护理人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需要,从“我是谁”出发,认识自我,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并自觉地在自己的层级岗位上汲取知识能量,并通过考核目标和量化目标,使促进职业成功的动机水平得到具体的体现,或以论文、科研成果的形式得以展示。

3.2 分层级目标培训的过程也是护理人员进行自我探索、设定职业目标、建立职业愿景和希望的过程。在通过自身对这样一个学习型组织的融入,促使护理人员个体与组织建立共同愿景,并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目标,形成有凝聚力的价值观,为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带来希望。同时,个人通过学习认清了自我,并在组织中找到自我的目标,把个人和组织结合在一起[18],不断充实自我并以此获得才能和知识,促使护理人员的心理韧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3.3 有利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组织中实现自我价值!常言道,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个体只有融入优秀的团队里,才能促使个体的价值最大化。所以,通过分层级目标培训的实施,所有被试对象均将得到不同程度的锤炼,而表现为出类拔萃,继而涌现出更多的优秀的护理人才,甚至可以说护理精英和专家。这种成功、成效、成果和成绩的获得,必然促使不同职称护理人员更加地拥有“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的思考,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精神风貌,保持积极的态度投入临床护理工作,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回馈于社会和患者。

3.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均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困难以及职业方面的困惑,分层级目标培训将为护理人员提供不同层面的正能量,促使护理人员进行积极归因,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困难,应对挫折。并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职业成熟和职业成功,实现职业目标。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工作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19]。

3.5 通过分层级目标培训,研究组培训后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均大幅度提高。这一研究结果的取得,将直接间接地促使护理人员,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0]。自我效能高的护士更愿意表现自我才能,展示工作成绩及职业愿景。同时储备所需知识,积累自我资本和竞争实力,以及致力于临床服务的内驱力。

总之,通过该项研究进一步验证,采用不同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分层级目标培训,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级和不同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护士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Luthans F,Luthans K W,Lathens B C.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2004,47(1):45-50.

[2]毛丹旦.新上岗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5):421-423.

[3]骆宏,郝中华.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3-935.

[4]武伟,刘毅,路红,等.本土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2,44(10):1349-1370.

[5]刘雪松,苍爽,刘静,等.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381-382.

[6]李艳,吕冬梅,杨昌志,等.心理资本对护士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J].护理学杂志,2014,29(1):68-69.

[7]刘朝英,宋丽萍,商临萍.心理资本与护士工作投入状况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39-42.

[8] Lufthansa F,Youssef C M,Avolio B J.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apital edge[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7,8(2):315-332.

[9]卢坦斯.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21-222.

[10]骆宏,郝中华.心理资本问卷在护师群体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9):853-854.

[11]孟肖路,井西学,颜秋实,等.护理人员胜任力测评量表理论框架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8):32-34.

[12]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2):328-334.

[13] Avey J B,Luthans F,Smith R M ,et al.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well-being over tim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10,15(1):17-28.

[14] Luthans F,Normon S M,Avolio B J,et al.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the supportive organizational climate-employee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8,29(2):219-238.

[15]万娅娇,王颖,夏添.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3):56-58.

[16]王阳,隋国媛,王烈.医生组织支持感及心理资本与抑郁症状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679-681.

[17] Luthans K W,Jensen S M.The linkage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mission:a study of n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05,35(6):304-310.

[18]商临萍,宋丽萍,赵晓艳,等.护士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2):4-6.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3年山西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所在区域涵盖了省内11个地级市)的调研数据为研究资料,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汇总分析。

1.2调研方法

设计并发放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调研问卷,通过各医院填报的相关数据以及调研人员赴各医院现场复核,最终获取本研究的原始数据。

1.3调研内容

对山西省33所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包括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护理人员总数、护理人员职称分布及聘用制护士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MicrosoftExcel数据库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

3.1护理人员配置数量不足,床护比低于标准要求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中要求中医医疗机构普通病房实际床护比不低于1∶0.4,逐步达到1∶(0.5~0.6),临床护理岗位中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1]。由表1可以看出,48.5%的医院床护比不达标,原始调研数据中显示有个别医院床护比仅为1∶0.18。2012年上海23所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也显示,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开放床位数的增加,床护比明显下降[2]。目前由于部分二级中医医院基础条件差,经济收入低下,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医院无法扩充护理队伍,导致中医医院护理人力严重缺编;另一方面,中医有其自身的中医特色理论体系,护理工作内容不仅包括西医护理项目,还包括中医护理特有的技能,如运用整体观的辨证施护程序、中药换药、熏洗、足浴、火罐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量加大,临床护士每天以完成医嘱的治疗任务为目的,从而造成中医护理特色面临萎缩的现状,阻碍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3.2护理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护理人员比例低

由表2可看出,山西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职称由低至高呈“三角形”分布,初级职称及以下人员占80.27%,中级职称人员占18.40%,高级职称人员仅占1.33%,高级∶中级∶初级为1∶14∶60,与卫生部颁布的标准比例1∶3∶12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1∶3∶1[3]相差甚远;目前中医护理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均与临床需求不相匹配[4],我省中医医院护士学历以大、中专生为主,护士职称普遍偏低。这种职称结构对中医护理队伍和中医护理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护理队伍没有很好的梯队建设,专业学科带头人不足[5],提示我省二级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职称结构合理性构建的必要性。

3.3聘用制护士数量较多,护理队伍不稳定

表3显示我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护理队伍中在编护士数量占52.17%,床位与在编护士之比仅为1∶0.20,护士编制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中医医院规模扩大,床位增加,临床护士的数量满足不了医院发展的需求,为了缓解护士缺编的问题,医院用聘用护士来维持着基本工作需要,大多数聘用护士不能与在编护士一样按工作量发放奖金,又无按职称聘用的机会,导致部分护士锻炼成熟后跳槽,造成医院护理人才与培养经费流失、护理特色和质量受影响的现状。

4建议

依据此次调研的分析结果,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科学设置护理岗位,真正意义上落实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优化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职称晋升向一线护士倾斜,减少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建议医院应制定年度招聘计划,招聘有经验有资质的注册护士,同时要设置预留机动人员编制,稳定护理队伍。建议将护理人力资源、设置岗位、聘用制护士的同工同酬及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列入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有关规定落实效果的评价,促进落实。

5小结

本研究以山西省33所二级中医医院的调研资料为数据来源,就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分析,明确我省二级中医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我省的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雅丽,蔡俊萍,蔡珏,等.中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028-1030.

[2]王钰.上海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B):461-162.

[3]代亚丽,宁艳辉.新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63-165.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4

2.2参与孕妇学校教学与咨询孕妇学校:由高级职称护士组织并承担教学,主要开设了孕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准备、怎样“坐月子”、婴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怎样照顾宝宝、胎教与早教、产后保健、新爸爸训练营等课程;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10余位高级职称护士经培训后组成团队,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通过网络、电信等平台提供咨询、答疑,内容涉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妇科肿瘤化疗、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指导等。

2.3参与教学与培训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4参与科研及循证程金莲等[1]通过调查显示,高级职称护士科研能力及写作知识方面的得分都较高,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本院高级职称护士多数具有特定专业研究方向,她们作为亚专科学科带头人组成相关学科团队,负责申报各类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每半年总结汇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计划,保证各项研究课题达到预期结果。在完成临床科研的同时,高级职称护士负责培养年轻护士开展质量监控、个案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时将循证的结果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融入临床实践,制定出快速有效的临床路径。

2体会

2.1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英国卫生部于2000年首次专门设立了重症监护部门护理专家岗位,并要求该护理专家(包括助产士)至少保证5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直接与患者接触上,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临床护士能以更专业的技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改革效果在英国利兹大学教学医院注册护士Fairley[2]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证实,DeborahDawson[3]的研究更进一步显示英国临床护理尤其是危重症护理领域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无论在人员数量、工作年限方面均呈现上升趋势。妇产科护理专业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时间的磨练,高级职称妇产科护士以临床工作为基础,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及时提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饯行安全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这在重症监护、病理新生儿护理和新生儿观察护理等方面尤其能体现其优越性,而且高级职称护士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威望,是患者信任的护理人员,因此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高级职称护士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她们成为了医生们最为放心的工作团队[4]。护理会诊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会诊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目前,本院4个专家会诊组,在高级职称护士的主持和参与下,护理会诊病例数逐年增加,达到了每年近50次。

2.2有利于拓宽服务范畴提升医院声誉高级职称护士在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中,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目前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娴熟的技巧给孕妇及家属进行教学,受到孕妇及家属的高度评价,每年500余场次的健康教育使得本院孕妇学校蓬勃发展、省内外闻名,成为浙江省示范孕妇学校培训基地;网络、电信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为当今社会广为使用,本院电信、网络服务自开展以来,每天完成30余条网上咨询和百余次电话服务,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导乐师的培训实现以助产士为主体的导乐陪伴分娩,在医院剖宫产的控制率、孕妇满意度、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5

宁波市5家市级医院护理部及注册护士200名。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家,三级乙等医院3家。

1.2 方法

1.2.1 设计问卷调查表二份。一份为护理人力配置调查表:内容包括医院级别、床位数、护理人员总数、医护比、床护比、学历、职称等;另一份为护士工作满意度和职业需求问卷:

根据mueller和mecloskey[3] 归类的8大因素,设计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maslow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设计职业需求调查表。

1.2.2 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护理人力配置调查表、护士工作满意度及职业需求问卷200份,全部收回, 其中无效问卷6份,有效回收率97%。

1.2.3 统计学方法:将调查表的数据输入,建立数据库,运用sas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排序。

2 结果

2.1 护理人力配置现状 见表1、表2

表格数据省略......

2.2 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职业需求的调查

结果显示:护士对家人、家庭的平衡协调及护士团队的工作氛围和体现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面较满意;对护士职业的防护条件、职业的劳动力价值以及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满意程度经排序后显示呈递增趋势,而在职业需求方面显示,以护士人身安全保障为首要,其次为获得病人及家属的尊重、科内护士工作之间的协作。

3 讨论

3.1 护理人力配置明显不足

从表1可以看出,床位与护士比、医护比远远达不到卫生部1978年颁发的《综合医院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即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床护比为1:0.58~1:0.61;300 ~500张床位的床护比为1:0.50~1:0.52 ;<300张床位的医院床护比为1:0.40~1:0.46 ,且此标准距离至今已整整30年,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病人需求的提高,护理服务范围及内涵的扩大,医院因没有新的配置标准可以参考,故临床一线护士短缺现象严重,调查还发现,各医院实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床现象,这无形中又降低了实际的床护比。1998年who对各成员国卫生人力资源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生数量已经达到并超过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但护理人员数量则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4]。从人才结构上看,本市各医院知识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低学历、低职称,临床一线护士大多数还是以中专毕业、护士及护师为主体,难以承担起护理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护理科研的任务。另一方面,长期高强度的压力使护士工作的疲惫感升高,久而久之,将影响护理工作质量[5]。

3.2 护理岗位存在着能级不对应现象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分级别,金字塔式的管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早已设置护士等级制,如美国采用了护理“临床阶梯” clinical ladder的模式[6],将护理人员从新手至护理专家共分六级,其中包括非注册助理员,登记护士和注册护士等[7]。英国采用了clinical grading模式[8],将护士分为a至i级。加拿大的护理人员分为非注册护理员(unlicensed nursing personnel)、登记护士或助理护士(licensed practical nurses or nursing assistants)和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s) 等[9],不同的护士等级均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及薪酬。本次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医院对护士的使用都存在着同样一个现象,不论学历、职称、能力都承担着同样的责任与工作任务,这显然难以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有能力护士的技术水平及工作的积极性,是对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3.3 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下降

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有效性,最终直接影响医院患者的满意度[10]。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较低,满意占7.87%、较满意占27.53 %、一般占47.75%、不满意占16.85 %,护士工作风险大,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律,且常常受到职业的伤害,如针刺伤、化疗药物接触等,有的患者还会因治疗效果不佳迁怒于护士。当发生护理不足或缺陷时,护士往往会受到行为过激患者或家属的威胁和人身攻击,而又得不到现有法律的保护,这些都将使护士对职业的忠诚度越来越低,很多护士甚至护士长放弃自己的专业,到医药公司充当医药代表经销药品和器材,导致护理人才的流失,这已成为各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

4

建议1.合理配置护士人力

医院应充分认识护理人力不足带来的危害和弊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地配置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减轻护士的压力。目前对人力配置测算的研究较多,认为三级综合性医院理论配置床护比为1:0.58~0.72,专科医院为1:0.40~0.54,二级医院为1:0.36~0.51[11]。各医院及科室按实际护理工作量及护理风险进行编配,同时合理搭配不同学历、职称、能力的护士,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2.实行护理岗位的能级对应

建议设立护士等级制,应根据不同学历、职称分层使用,如护理员、助理护士、执业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并明确相应工作职责及范畴,指定相应的奖金分配体系,做到责、权、利统一,在分层次使用过程中,可将实际工作能力与学历、职称、资历进行综合评定。

3.优化护士人才结构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6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称、职务、职称年限、学历、工作年限、医院级别等。②职业生涯高原问卷:该问卷由谢宝国等[2]编制,问卷有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16个条目,其中12个正性条目,4个负性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一般”、“比较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1~5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越严重。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为0.887。

1.2.2调查方法

利用召开护理学术会议以及各医院护士集体学习或开会的机会进行调查,问卷采取匿名方式,调查前告诉研究对象调查结果仅用于科学研究。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57份,有效问卷136份,有效回收率为86.62%。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t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情况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为(3.21±0.26)分,其中层级高原得分为(3.72±0.73)分,内容高原得分为(2.94±0.33)分,中心化高原得分为(3.16±0.74)分。

2.2不同人口学特征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学历和婚姻、医院等级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项目得分比较。

2.3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职业高原得分为应变量,以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年龄和职务。

3讨论

3.1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处于中等水平,层级高原得分最高,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表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目前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这可能与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有关,此种管理模式使向上的职位越少[4-5],护士的管理岗位是有限的,能成为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的毕竟是少数。就目前情况而言,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由副高晋升为正高职称,名额往往有限,对晋升所要达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其向上的职业发展受到更多限制。内容高原得分最低为(2.94±0.33)分,表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保持良好态势,没有停滞。原因可能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工作职能的不断扩展有关。特别是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迅猛发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年、优质护理服务、等级医院评审等活动的开展,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等护理工作内涵的延伸,要求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必须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从而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起到领头羊作用。

3.2人口学因素对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影响

3.2.1年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业高原现象越严重。年龄是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主要预测因素。相比于年轻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年龄较大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在慢慢减退,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较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6];比较容易安于现状,缺乏进一步晋升的动机,其职业高原现象更严重。

3.2.2职务

本研究显示,护理管理者较护士的职业高原现象更严重,职务是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主要预测因素(P<0.01)。长期以来,医院主流文化认同晋升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成功标志[7]。护士成功的唯一标志就是是否走上管理岗位,成为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这使很多护理人员期望在职位上得以晋升,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所以无职务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有向上的动力和职位晋升的空间,愿意积极进取,自我激励,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已达到职位晋升的高峰,升迁的可能性很小,看不到未来职业发展的希望,时间过长,就会丧失主动进取的精神;现行的以医疗为主导的卫生体制使护士长的自受到一定的限制[5],无法展示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因而会产生强烈的职业挫败感和工作无成就感。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7

孕妇学校:由高级职称护士组织并承担教学,主要开设了孕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准备、怎样“坐月子”、婴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怎样照顾宝宝、胎教与早教、产后保健、新爸爸训练营等课程;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10余位高级职称护士经培训后组成团队,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通过网络、电信等平台提供咨询、答疑,内容涉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妇科肿瘤化疗、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指导等。

2.参与教学与培训

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参与科研及循证

通过调查显示,高级职称护士科研能力及写作知识方面的得分都较高,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本院高级职称护士多数具有特定专业研究方向,她们作为亚专科学科带头人组成相关学科团队,负责申报各类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每半年总结汇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计划,保证各项研究课题达到预期结果。在完成临床科研的同时,高级职称护士负责培养年轻护士开展质量监控、个案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时将循证的结果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融入临床实践,制定出快速有效的临床路径。

二、体会

1.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英国卫生部于2000年首次专门设立了重症监护部门护理专家岗位,并要求该护理专家(包括助产士)至少保证5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直接与患者接触上,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临床护士能以更专业的技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改革效果在英国利兹大学教学医院注册护士Fairley[2]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证实,DeborahDawson[3]的研究更进一步显示英国临床护理尤其是危重症护理领域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无论在人员数量、工作年限方面均呈现上升趋势。妇产科护理专业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时间的磨练,高级职称妇产科护士以临床工作为基础,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及时提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饯行安全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这在重症监护、病理新生儿护理和新生儿观察护理等方面尤其能体现其优越性,而且高级职称护士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威望,是患者信任的护理人员,因此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高级职称护士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她们成为了医生们最为放心的工作团队[4]。护理会诊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会诊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目前,本院4个专家会诊组,在高级职称护士的主持和参与下,护理会诊病例数逐年增加,达到了每年近50次。

2.有利于拓宽服务范畴提升医院声誉

高级职称护士在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中,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目前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娴熟的技巧给孕妇及家属进行教学,受到孕妇及家属的高度评价,每年500余场次的健康教育使得本院孕妇学校蓬勃发展、省内外闻名,成为浙江省示范孕妇学校培训基地;网络、电信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为当今社会广为使用,本院电信、网络服务自开展以来,每天完成30余条网上咨询和百余次电话服务,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导乐师的培训实现以助产士为主体的导乐陪伴分娩,在医院剖宫产的控制率、孕妇满意度、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3.促进护士专业化发展引领学科建设

作为浙江省妇产科领域的龙头医院,高级职称护士引领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极大作用。5年来,本院高级职称护士主持省厅级及以上课题近30余项,获得各种奖项9项;迄今为止,已有10余名护理专家分别在浙江省护理学会、妇产科质控中心、护理与康复杂志和专业委员会中承担要职;本院1位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全国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工作,并成为国家爱婴医院评估员,获得全国新生儿复苏及母乳喂养培训师的资格证书;在各培训基地完成全省数百名抚触师、游泳师和近百名母婴专科护士的培训,上述工作都促进了护士专业化发展。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8

转正定级制度是一直沿用的初级及部分中级职称的晋升政策。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三年,且经考核合格,可直接转正定级为中级(主治医师、主管药师、主管护师、主管技师);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一年,或大专毕业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可直接转正为助理级(医师、药师、护师、技师)职称;中专毕业,见习期满一年,可转正定级为员级(护士、药士、技士),任员级资格满5年可转正定级为助理级(医师、药师、护师、技师)。

自2001年开始,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或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消了沿用多年的转正定级制度。临床专业技术人员须参加医师执业考试,护理人员须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这是医疗和护理人员从事临床工作的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根据学历、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的不同报考相应级别的任职资格,博士毕业、硕士研究生任助理级满两年、大学本科毕业任助理级满四年、大专毕业任助理级满六年、中专毕业任助理级满七年可报考报考中级资格考试;硕士毕业、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满一年、大专毕业工作满三年或任员级满两年、中专毕业任员级满五年可报考助理级资格考试;大专、中专毕业科报考员级资格考试。

1.2 外语免试制度的变迁

外语合格证作为晋升的必要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首先过外语关。2001年以前,外语免试制度相对比较宽泛,具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等条件的,晋升中级职称可免试外语;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等条件的,晋升副高级职称可免试外语。2001年开始,取消外语免试制度,凡需要晋升的人员,全部需要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并且外语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高级的有效期为4年,中级的有效期为3年。自2005年开始,增加外语免试,针对高学历、高层次以及中医药等特色专业的人员免于外语考试,同时外语考试合格证取消有效期,直到晋升为止一直有效。

1.3 增加计算机能力测试

为适应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将计算机能力测试列为职称晋升的一项必要条件。计算机能力测试分为全国考试和青岛市两种考试,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职称晋升的级别参加相应的考试。

1.4 晋升中级职称实行以考代评制度

以往晋升中级职称也需要参加评审,申报材料中要有体现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的论文、科研等。在转正定级制度取消的同时,人事部也出台了中级职称的以考代评制度。自2001年开始,晋升中级职称不再参加评审,只要通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即可取得中级资格。

1.5 晋升的条件有所放宽

晋升上一级职称主要由学历和任职资格年限来确认,如果学历不够需要申报破格。对于学历较低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破格也是比较困难的事。在出台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政策后,对学历受限的人员适当放宽了条件。新政策出台后,晋升中级职称只要具备中专学历任初级资格满7年即可参加中级考试,考试通过即取得中级任职资格。

1.6 高级职称实行网络化评审

以往晋升高级职称,每个人申报的材料用2个材料袋才勉强装得下,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表格就要装满一个评审袋。实行网络化评审后,诸多表格、复印件不用了,既方便快捷又节约很多资源。只要每个参加晋升的人员将自己的材料通过评审软件一一录入,再通过网络向上传输至评审部门即可参加评审,所有材料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量化赋分表

由于岗位的限制,不可能达到晋升条件的人员都可以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审,必然要根据岗位等额推荐相应的人数,量化赋分表的使用,将每个人的业绩以分值的形式表现出来,非常具有说服力。但是,量化赋分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专著、论文一栏,限提交三篇论文或专著,满分为15分,这一点所有人都能达到满分,无法真正体现专业技术水平,论文不分级别、不分类别、不分性质,“豆腐块”跟大篇幅的论著只要是发表在同一级别的刊物上一律一样的得分,显然欠缺公平性,容易挫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建议保留专著、论文数量的限制,取消上线封顶,专著、论文的量化分值细化,以不同的级别、类别、性质区分开计分。

2.2 刊物、论文级别的界定

在进行量化赋分时,往往会遇到对各种刊物、论文性质的界定,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哪种刊物属于部级、省级、市级,哪种论文属于论著、综述、短篇、个案等等,量化小组的专家也仅仅是凭经验来判断,难免会出现主观因素的干扰。建议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充分体现公平的原则。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77-01

为了解产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完善预防措施,笔者于2013年年底对贵阳市3所三级医院中的90名产科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分层抽调,临床一线的产科护理人员90名,每所医院均各30名作为调查对象,收回的有效问卷85份,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3~50岁;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的49人,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36人;初级职称64人,中高级职称21人;本科以下学历1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69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逻辑斯蒂映射回顾性调查,问卷内容为:

(1)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2)基本问题:过去一年经皮损伤史、黏膜接触史、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是否参加过职业暴露预防培训、是否穿戴医学护具等(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基本知识考查:主要包括医院暴露基本知识及产科暴露基本知识。

1.3统计方法:影响因素采用逻辑斯蒂映射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2统计结果

3结果讨论

3.1影响因素与职业暴露的关系(1)工作年限较低的产科护士比工作年限高的产科护士更易发生职业暴露,最大可能是因为工作年限低的产科护士缺少工作经验,技术操作不熟念导致意外皮肤损伤,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较低等[2];(2)学历较低的产科护士的职业暴露情况比较高学历护士严峻,主要是因为学历较低护士的专业知识面不广[3],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3)职称较高的护士的职业暴露明显低于初级职称的护士,多是由于护士职称低的工作年限较低、工作经验不足、操作技术娴熟性较差;

3.2防范措施 (1)革新并推广安全医疗器械,由于多数护士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都是由于皮肤损伤和粘膜接触引起,因此完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很有必要[4]。加强个人防护产品,如戴用新型材料制成的G-VIR手套[5],已有实验证明G-VIR手套比双层普通手套能够更好的预防针刺伤。使用安全注射装置并完善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专门锐物收集器、废物排放及焚烧场。 (2)开展预防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活动和讲座,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和了解职业暴露的风险和危害,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医院定时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以及不定时的进行实践抽查,及时纠正医护人员的错误操作,加强护士的个人素质。(3)采用法律干预和行政干预,强制性的要求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制定规范安全操作规则,加强法规性和强制性,提高护士安全预防的顺从性。免费为医护人员注射疫苗,如HBV,目前HAV、HIV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

参考文献

[1]何松勤.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临床医学.2008,28(20):119-120.

[2]陈丽平,史蕾.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现状.全科护理.2011,11(1):75-77.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10

2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及难点

2.1国内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国内许多研究也对护理人员的等级划分进行过探讨,如周咏梅[12]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50名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对应相关情况的调查,确立了一套针对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能级理论体系。万蓬[13]等研究得出大型综合医院护士等级框架、各级护士准入标准即具体赋权工作内容。据文献报道,根据临床护士的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能级岗位,不仅能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的最大效能,对稳定基础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4]。此外,温宿县人民医院于2011年11月开始尝试对14个临床科室160名护士按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学历、职称、工作经验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通过三年的临床实践与探讨,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逐渐提升,护士离职率大大降低,但由于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在学历、知识层次、对职业的认同感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

2.2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2.2.1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

我国卫生部规定医护之比为1:2,床护之比为1:0.4,而实际情况相差胜远。我院编制床位400张,而实际开放床位500张,40~50个病人的科室仅有10~12个护士,每名责任护士要负责8~10名病人。有限数量的护士每日需要完成大量的治疗性工作,剩余时间只能对危重患者进行重点巡视,对一般患者仅仅完成常规治疗和护理,要想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做到位,存在很大的难度。

2.2.2教育层次偏低,基础理论薄弱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起点偏低,主要以中专层次教育为主,后续大专学历约占50%~60%,从而导致护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大部分护士工作较为被动甚至机械,仅限于执行医嘱,做常规操作,不出差错事故,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即可。对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掌握较为肤浅,缺乏勤奋好学的积极性,求知欲不强,不能学以致用。

2.2.3人员职称与实际能力不相适应

因我区为少数名族地区,住院患者90%为维吾尔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均按照民、汉各占50%的比例。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民族护士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异,工作能力与职称、工作年限不相适应,加之又可以生育二胎,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精力往往不足。

2.2.4科室管理者有畏难情绪

护理管理者对能级管理的内涵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积极性不高,对护理部制定的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没有认真组织学习、讨论而处于应付状态,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这项改革难度太大,基层医院存在人员不足,民族地区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条件有限而难以开展或担心作为试点后工作繁琐且成效不显著。

3护理人员能级管理展望及建议

3.1加大人员招聘的力度,实施动态调配

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开展护士分层次使用的基础[15]。首先对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及民汉比例做一个现状调查,再根据医院目前的发展需求及各科室工作量等以确定招聘的人数、学历层次十分必要。建议相关部门应在保障护理人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要求从年龄、学历、职称、民族方面优化新疆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16]。一是通过积极参加各大院校招聘会与网上招聘相结合。同时按程序积极向卫生行政部门反应护理队伍严重缺编的问题,引起政府的重视。二是医院护理部应根据各科护理工作量、危重病人数量、病人的护理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随时进行调配,使现有的护士发挥最大作用。三是不断完善后勤保障体系,把护士从非专业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约护理人力资源,增加护士直接护理病人的时数,提高护理质量。

3.2强化护理队伍的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完善教育体系,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需要。建立从中等到高等的护理教育体系,并逐步普及高等护理教育,增大本科生、研究生比例,提高护理科研水平和专业水准,适应护士能级制的需要[15]。护理部要加大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力度,建立护士分层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设定培训目标。将护士分为普通岗、专科岗、管理岗,然后再根据每个人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结构等再细分成辅助岗、一级岗、二级岗和责任组长。同时建立规范化的临床实训基地,并配备完善的护理技能操作模具,对各层级护理人员有针对的实施分层培训,提高了各层级护士的能力,使许多年轻有为的护理人才脱颖而出,各级护士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人才梯队建设。

3.3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绩效考核管理原则,绩效考核在科学构建“按岗位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取酬”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临床护士各层级岗位职责和量化考核标准[17]。为此,护理部制定下发了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根据护理岗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劳动强度、风险责任、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综合进行综合考核,实现了按岗取酬、多劳多酬的绩效分配制度,打破了长期以来“按资排辈”的现象。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相结合。改变原有的功能制排班模式,各病区根据病人数量分成1~2个责任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组员3~5名,从病人入院、治疗、护理至出院均由责任护士管理,对病人实行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扁平化护理。中夜班及责任班做到:民、汉合理搭配、高年资与低年资相结合,上级护士指导下级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三级护士的榜样作用。

3.4统一思想,提高护理管理者认知

护理管理者在护士分层培训、使用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护士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护理部牵头组织全院护理管理者、护士反复学习相关文件,解读实施方案,并召开护士长例会查找存在的难点及工作的重点,宣传学习同级医院该项工作开展的成效。统一思想,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层级管理的认识,对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使她们树立信心,克服为难情绪。

4小结

护士能级管理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中,不论学历、资历和能力,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未能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制约了护士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18]。能级管理激发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实现了个人能力、价值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护士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个人价值提升无益的现状[19]。自从我院实行护士的分层级管理后,各层级护士职能得到明显提升,护士在操作中更谨慎,更规范,责任心更强,实现了护理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长的管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使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护理能级管理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各级护理人员各尽其责,达到了用人所长、才尽其用的管理效能[20],从而为基层医院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雪莹,许翠萍,葛洪霞,等.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划分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1,26(18):92-94.

[2]李怀怀,许会荣.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持续质量改进[J].家庭护士,2008,6(2B):452.

[3]周艳琼.应用护理质量控制手段管理护士在职培训[J].护理研究,2008,22(10C):2803-2804.

[4]热比姑•热合曼.新疆地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少数民族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0.

[5]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7-38.

[6]王慧芬,贾琦.护士能级管理的实践效果[J].护理杂志,2008,25(1A):55-56.

[7]张洪君,骆金铠.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60-61.

[8]张缀琴,吴丽萍.以岗位职责分级的护理能级管理模式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3):249-253.

[9]赵亦舒,刘晓丹,赵静,等.基于优质护理服务背景的护理能级管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6B):1665-1666.

[10]周咏梅,叶文琴,曹洁.人本原理在护理人员能级划分研究中的作用[J].护理杂志,2009,26(1B):30-31.

[11]李晓松.护理学导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1.

[12]周咏梅.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医院临床护士能级体系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7.

[13]万蓬,曹洁,刘云娥,等.大型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能级体系的研究[J].护理杂志,2010,27(8B):1217-1218.

[14]周咏梅,叶文琴,曹洁,等.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能级划分质性研究[J].护理杂志,2008,25(1B):12-14.

[15]徐军,王春英,锡唯.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5):37-38.

[16]代亚丽,宁艳辉.新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63-165.

[17]廖庆萍,江智霞,赵玲芳,等.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10):1743-1744.

[18]张蓟,邢新革,宋博.护士能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14.36(3):276-277.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11

护士首先是个职业,然后也是个职称,“护理病人”是她的职务。卫生系列护理专业的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中的员级就是护士。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一定时间的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的,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可成为初级护士。

职务,是指组织内具有相当数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职位的集合或统称,是一组重要责任相似或相同的职位。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来源:文章屋网 )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12

2结果

2.1护理科研状况518名护士对护理科研步骤、护理科研种类及护理科研选题知晓率分别为33.7%、38.9%、28.9%;参加培训率仅为41.9%;对护理科研知识需求强烈,愿意参加科研者占84.2%。

2.2不同护龄护士科研培训率、科研意愿及科研知识比较见表1。

2.3不同职称、学历护士护理科研情况见表2、表3。2.42010年、2011年科技局、卫生局三所医院医疗、护理立项情况。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知识缺乏,目前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大部份放在质量管理上,缺乏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撰写论文的指导,护士只是应对临床工作而忽视了论文撰写[2],而早在1996年就有专家提出,护理部工作量的5%~10%应该用于科学研究[3],从调查中发现,参加过科研培训者217人(41.9%),知道护理科研步骤者175人(33.7%),知道科研种类、科研选题者分别是202人(39.0%),和176人(34.0%),护理科研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护龄、职称、学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原因分析:目前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的护士大多是中专毕业303人(58.9%),通过业余时间获得了护理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215人(41.9%),第一学历为本科毕业者被调查的三所医院均没有,护士基础理论的知识水平较低,而且在职教育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科研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不被重视。基层医院在职称评审时只有副高级,正高级职称才要求科研立项。但尽管如此,表中显示职称学历高者仍是护理科研的主角。由此,护理管理部门要重视护理科研的发展,市卫生局、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在为护士提升学历的同时,应加强护理科研的培训,培训内容有护理科研的基本知识(概念、步骤)及技能(文献查阅、科研设计、资料分析、护理论文的撰写、注意事项等),同时加强在职教育,外请专家讲学,选送护理骨干外出培训、鼓励自学成才等育人措施,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来提升科研能力。

3.2护士有撰写论文的愿望,期望在质量高的护理期刊上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成就感,但困难大,实际行动者少,愿意主动撰写论文有387人(74.7%),不愿意者有33人(6.4%),无所谓者98人(18.9%),动机均为晋升职称者多,其次是迫于医院下达的科室论文完成的任务。护士平时在单位里有繁重的工作,回到家里又要担起相夫教子的任务,留给自己学习提高的时间可想而知,造成护理科研知识及撰写论文的能力严重缺乏,再者是经费缺乏,投稿困难等,本院2010年13篇,均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提示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在人员、时间、经费、设施和科室合作精神上给予足够的条件和支持,才能营造有利于科研的良好环境,同时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做好传、帮、带,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4]。提高科研知识的储备,为其进行护理科研奠定基础,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3.3改变护理观念,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临床护士要彻底打破护士只是医生助手的观念,不能只机械的注射、给药、执行医嘱,要善于观察,勤于用脑,依靠平时的点滴记录,评判性思维把临床中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制订护理措施和处理护理问题时寻找科学依据[5],那么,就需要护士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等方式增强自我的专业知识、科研知识、上网阅读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科研信息,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健康。

3.4医院要成立护理科研小组,小组成员要有创新性思维和超前意识,主动捕捉科研信息,提出科研攻坚方向,协调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查新,确定立项课题,以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从事科研活动,保证人人参与,护士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缺少相应的帮助也是制约护士开展科研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院有科研管理委员会,护理部有护理科研小组,但近5年只进行过二次科研知识的培训。

护士中级职称论文篇13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科研模式,即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及科研兴趣和能力进行科研工作,包括科研设计、搜集数据及论文撰写等。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科研小组模式,主要包括:(1)成立科研小组。由护士长牵头成立科研小组,包括护士长、护理业务骨干,邀请科室内主治及以上职称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医生担任科研小组顾问,科室内所有护士为成员。共有5位医生参与,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4人。由护士长在科室晨会上公开宣布科研小组的成立并向医生发邀请函和聘书,扩大在科室内的影响力。(2)定期组织科研活动。主要由医生进行统计学相关知识和统计软件操作、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相关内容及科研设计讨论等,并对小组成员组织科研内容相关考试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调整策略;定期举办科研讲座,分享最新文献,实现信息共享。(3)定期组织科研讨论。包括每季度1次的科研设计和每月1次的科研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商讨解决方案。对于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进行汇报,了解进度及其中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4)加强医护合作,建立临床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料共享。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医护交流沟通,共同商讨建立关于某些疾病的临床数据库,如脓毒症、心脏术后患者、颅脑损伤及心力衰竭等者,分工合作进行数据搜集和统计,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实现数据共享。(5)加强医生对护理论文的指导。对于护理人员撰写的论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修改,协助进行统计学软件的操作,推荐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在后续的论文修改中给出指导意见,便于论文及早接收。

1.3观察项目。(1)两组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技术职称和有无行政职务等。(2)两组自评科研能力状况: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4]来评价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包括6个方面,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方法,得分越高说明科研能力越强。两组护理人员共发放量表304份,回收304份,回收率为100%。所有问卷回收后均由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士采用一致性用于进行评价和统计。(3)两组投稿情况:包括投稿数量、投稿动因(基于晋升职称需要或者个人兴趣)、论文录用数量、投稿至录用时间(即第一次投稿至接到录用通知的时间)、每篇论文修改次数及一次投稿成功率(即第一次投稿即被接受录用的论文数量/投稿总数量×100%)。(4)两组质量:按照的杂志级别和质量分类,包括部级及以下期刊、二级中文核心杂志、普通及核心杂志(即一级核心中文除外中华系列杂志)、中华系列杂志及SCI杂志。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Version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间人口学特征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

2.2两组自评科研能力状况比较.观察组在问题发现、文献查阅、科研设计、科研实践、资料处理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能力强于对照组(均<0.05)。

2.3两组投稿情况比较。观察组投稿数量、录用数量和一次投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投稿至录用时间和每篇论文修改次数小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投稿动因主要为自身兴趣,这一点也与对照组明显不同(<0.05)。质量比较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