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错因总结实用13篇

考试错因总结
考试错因总结篇1

选择题错了哪几题哪几题,因为考试是过于紧张,没看清题目,导致最后做错,添空题错了哪几题哪几题,等等原因。

最后总结与前几次考试的对比,分析原因,说出努力方向。

再写对比上次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进步了就要继续努力,退步了就要发现问题,找到错因,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范文

这次数学考试我可谓是遭遇了“滑铁卢”。连创多项历史记录:有史以来数学最低分;第一次最后两面三道大题全错;第一次错在概率题上,而且还错了两个;第一次退步超过十分……也许有人这样解释:这次考试题难,大家分都低。可这并不适用于我,因为所有错的题在考试后我都能轻松做出来,可是为什么还错了那么多呢?原因主要是三个“粗心”:考试前粗心;考试时粗心。

因为考试前的粗心,关于“握手问题“只记住了公式,没有搞清“互赠贺卡”和“握手”之间的区别,导致了第7题的错误。

考试时的粗心是最遗憾的。

1.第20题第(1)问并没有要求列表(树状图),所以我没有列表(树状图),为什么还算错?关于这个问题,我考试前问过刘老师,确实是没要求就可以不列表(树状图)。如果考试时画上这个图,就能避免被扣分了。

2.上面的还不是最遗憾的,第23题错的更加不可思议。23题(2)求出来有两个解(3,5),然后舍掉3。我在演草本上正确算出这两个答案后,可抄到卷子上时却把5写成了15。虽然舍掉了3,但是正确答案5前面多余的1却让我一分没得。

考试错因总结篇2

语文学科——我的第三道题,下列四组分别有1个错别字,那题写错了,明明是送分题,老师布置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了,谁知我们还是错,真是不应该,就该对我们应该有些惩罚措施,这样第一长长记性,第二就是要悔过自新,平时的种种表现,考试的时候呢,就全部展现出来了,另外,第四题,古代诗文名句填空,天呢,要不就是字写错了,要不就是子混了,唉,平时没有记得扎实,结果就是这样子了第七题,例句是看明白了,关键就是诚信两字我竟然没看见,真是相当的郁闷啊。作文和阅读题十分非常严重,作文时因为字迹的问题,写的“马上飞”。下次考试一定不犯这种超级低级错误。

数学学科——填空题有几道是不应该错的,老师都讲过了,说应该看右边的,我结果看成左边的了,结果导致错误,然后就是解题,就是有一道题是根号8,应该滑到最简的,应该是二倍根二的,结果5分没了,还有就是第七题啊貌似是,应该是“大于等于”我写成“大于”了,结果也导致了粗心也写错。

英语学科——最郁闷了,其中有一题老师只要是一上课,就讲,结果我不知道竟然糊里糊涂的写错了,真是不应该,试卷发下来之后,老师也叫这道题错的站起来,结果吧我们给训,下次绝对不敢了。

下次,我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期中考试的考后心得总结二:

我是安师大附外初一的一名学生,上个星期五,我们学校初一年级举行了期中考试,虽然我在家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这次考试试卷的题型却还是让我措手不及。 就拿数学来说吧, 虽然我在家做了很多种题型,老师也很敬业, 可是考试试卷的最后两题却还是让我傻了眼, 不是我不聪明,也不是老师教的不好,而是我根本就没见过这种题型,虽然我最后写出来了,可是回到家,我总是想着我的试卷,试卷就好象是一枚炸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炸,给我致命一击。

星期一,早上来到学校,我刚进入班级,就感到一股无形的气息,让我喘不过气来。一个上午,语数英三门的成绩都已经发下来了,我考得很不好,其中我的强项英语也只考了136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已经不知所措……

总算熬到了放学,走在学校的小道上,我的脑中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天空阴雨绵绵,我的心也好像被这雨水所淋湿,冰冷冰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天真冷……

回到家,我已经做好了被责骂的准备,可是当妈妈看过的试卷后,却并无责备之意,只是说了句:“这次考试不好,下次要好好努力。”妈妈这是怎么了,是因为考试不好儿不管我了,我哭了……

考试错因总结篇3

在数学课的复习中,学生往往会用纠错本对难题进行纠错或对不同题型进行回顾,这一方法可同样用于思想政治课的复习中。巧用纠错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关于政治理论的整体框架,使得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让学生明确知识重点。

1 重视系统论的运用。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确立整体性原则,不要因为大纲的分类而侧重于对某一个部分的复习,对教材主干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且列一个总提纲,将各类难点和重点问题在纠错本上分类记录。例如,在对哲学内容的复习中,教师需要将唯物论、方法论以及辩证论的重要论点列出,并且教给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通读课本,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各类知识的系统化分类。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如:思想政治教材总共分为几类?每一类总共包含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中有几课在讲述同一个重点?哪些重点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课与课、节与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很多学生认为,之所以使用纠错本就是为了纠错,其实不然,纠错本的功能还有很多。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纠错本的功能,在纠错本上列出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分类,以便他们在下一次复习时根据自己的复习成果进行标注规划。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又能够让学生产生新的领悟,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2 联系实际,抓重点、难点。思想政治学科与热点时事联系紧密,因此在考点纠错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红色笔将热点问题标注出来,以便下次翻看时查找。教师可利用纠错本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学生可利用纠错本对知识进行汇总分析,对难点和重点进行勾画标记,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回顾真题,提高能力。在思想政治复习中,对高考真题进行回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高考真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应该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力度。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利用纠错本分析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总结解题规律与技巧,从而让在学生应对高考时做到游刃有余。

二、结合浙江省新课标人教版考试大纲要求,提高复习效率

1 研究考试大纲,完善系统化总结。教师在指引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让学生在通读完课本之后,将他们对考试大纲的理解以及对课本的系统化总结记录到纠错本上。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及教师对一些考试重点的强调,完善与修改自己的系统化总结。

2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重难点。浙江省新课标人教版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纠错本上罗列考试大纲中的一些问题,明白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找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前期工作做得好,在以后的复习中便能有章可循,学生做题时思路便会清晰很多,有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

考试错因总结篇4

二、审计抽样与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关系

在设计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适当的方法选取测试项目,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注册会计师选取测试项目时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综合使用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

实施细节测试时,在某些情况下,基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测试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可疑的或非正常的项目,或明显不规范的项目,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二)选取特定项目

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测试总体的特征等,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1)大额或关键项目;(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只对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部分项目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覆盖率或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或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三)审计抽样

在选取了特定项目之后,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总体剩余部分的重大性,考虑是否需要针对剩余项目实施审计抽样。对被选取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百分之百测试。对于剩余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则考虑是否需要针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果认为剩余项目总体不重要,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测试,因而不对其实施任何审计程未否则,注册会计师通常对剩余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包括实施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

三、审计抽样的适用情形

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其原因是,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不需要对总体取得结论性证据。另一方面,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范围较为广泛,获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此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值)。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四、审计抽样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1)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误受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2)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误拒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导致没有发现误差;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5)其他原因。(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检查风险的确定。例如,在控制测试中,当总体实际偏差率非常高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由于实施了不适当的审计程序而未能发现样本中的错误,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就会受到非抽样风险的影响;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适当的审计程序而在样本中未发现偏差或仅发现少量偏差,并作出控制运行有效的结论,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则会受到抽样风险的影响。又如,在细节测试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了不适当的分析程序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检查风险水平就会受到非抽样风险的影响;如果当总体实际错报高于可容忍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的样本中只发现了很小的错报,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检查风险水平就会受到抽样风险的影响。

五、审计抽样的主要步骤

(一)样本设计

在设计审计样本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审计程序的目标和抽样总体的属性。在实施抽样之前,注册会计师必须仔细定义总体,确定抽样总体的范围。注册会计师所定义的总体应具备下列两个特征:(1)适当性。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向。(2)完整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分层。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注册会计师应当仔细界定子总体,以使每一抽样单元只能属于一个层。

(二)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在确定样本规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能否将抽样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确定样本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有所不同。

1.可接受的抽样风险。样本规模受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抽样风险水平的影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抽样风险中的信赖过度风险。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抽样风险中的误受风险。

2.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是指注册会计师能够容忍的最大误差。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可容忍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小。在控制测试中,可容忍误差是指可容忍偏差率。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在细节测试中,可容忍误差是指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的确定是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某账户的可容忍错报实际上就是该账户的重要性水平。它是该账户的错报与其他账户的错报汇总起来不会引起财务报表整体重大错报的最大金额。对特定的账户而言,当抽样风险一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错报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就增加。

3.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即注册会计师预期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误差。在控制测试中,预计总体误差是指预计总体偏差率。在细节测试中,预计总体误差是指预计总体错报额。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可容忍误差也应当越大。

4.总体变异性。总体变异性是指总体的某一特征(如金额)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适当的样本规模时要考虑特征的变异性。

5.总体规模。除非总体非常小,一般而言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对小规模总体而言,审计抽样比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效率低。

(三)选取样本

在选取样本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总体中的所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值得说明的是,实务中还有另外两种常用的选取样本项目的方法:整群选样和判断选样。在整群抽样中,如果群是随机选取的,则样本具有代表性,但所要求的有效样本往往会大得不切实际。因此整群抽样通常不宜在审计抽样中使用。判断选样则带有故意偏见,注册会计师运用判断选出的项目对总体来说并不具有代表性,因而对选出项目的结论不应推广到总体。这些方法虽在实务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注册会计师应当明确,该方法属于选取特定项目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审计抽样。

(四)实施审计程序

对选取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旨在发现并记录样本中存在的误差。如果选取的项目不适合实施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替代项目。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样本结果的评价不会因为未检查项目可能存在错报而改变,就不需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如果未检查项目可能存在的错报会导致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就要考虑实施替代程序,为形成结论提供充分的证据。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或者没有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则应将该项目视为一项误差。

(五)分析误差的性质和原因

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对样本结果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一样重要。即使样本的统计评价结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注册会计师也应对样本中的所有误差(包括控制测试中的控制偏差和细节测试中的金额错报)进行定性分析。

(六)推断误差在细节测试中,对选出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后,可能会发现金额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推断总体错报,并将推断的总体误差金额与可容忍误差比较。在根据样本误差推断总体时,如果将某一误差确定为异常误差,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其排除在外。如果异常误差未得到更正,注册会计师除需推断非异常误差外,还需考虑异常误差的影响。如果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已经分层,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一层分别推断误差。在考虑误差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总额可能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每个层的推断误差与异常误差汇总起来考虑。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由于样本的误差率就是整个总体的推断误差率,注册会计师无需推断总体误差率,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七)评价样本结果

1.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评价。

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在统计抽样中,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这时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作出结论,样本结果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从而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这时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作出结论,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从而不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应当结合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考虑是否接受总体,并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以进一步证实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在非统计抽样中,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如果样本偏差率大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修正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对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的其他控制进行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如果样本偏差率低于总体的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要考虑即使总体实际偏差率高于可容忍偏差率时仍出现这种结果的风险。如果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总体可以接受。如果样本偏差率虽然低于可容忍偏差率,但两者很接近,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总体实际偏差率高于可容忍偏差率的抽样风险很高,因而总体不可接受。如果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之间的差额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以至于不能认定总体是否可以接受时,注册会计师则要考虑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

考试错因总结篇5

2.月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阶段性复习效果的检测和查缺补漏。通过月考总结,学生全面反思自己的备考复习,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弄清楚自己是存在知识方面存在问题,还是应试技能、应试规范或应试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并及时采取补缺措施,改进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积累经验。不总结,学生根本就不明白失误的原因,更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他下次考试时可能还会在相同的地方犯同样的错误,更容易让他在考场上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3.通过月考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复习目标,制定改进措施。虽跛足而不迷路能胜过快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在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确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如何进行月考总结

1.基本情况总结。

(1)使学生清楚本次月考的单科平均分、单科名次、总分的班排名和级排名,了解自己的各科成绩和总分在班级和年级所处的位置,而且与前面的考试形成对比,了解自己的名次和成绩是上升或是下滑,同时一定要找到原因。如果成绩上升,则是因为考试难度和题型适合他还是他自己近期学习努力,方法对路?如果成绩下滑,则是因为他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是有知识盲区学习方法不当?还是考试临场发挥失常?要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薄弱学科及薄弱程度。

(2)使学生清楚本次月考自己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自己在学习成绩上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通常来说,每次月考前,学生都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学科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考后及时找出目标差,然后分析目标差背后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2.基础知识总结。

这是月考总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拿到试卷后,应对试卷进行全面的回顾,认真分析总结,至少应该做四件事:一是根据他获得的分数,整理他当前会的知识、会做的题型。二是根据他丢失的分数,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再做一遍。三是拿着卷子问自己,当时做对的题是怎么想的,不会的题是怎么想的,现在会做的题和当时不会做的差距在哪里。四是将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分类归因,以警示、完善、提升自己。

学生试卷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三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不再重犯。“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却做错的题。例如,“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错误造成的,如看错数字、符号、关键词等;“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错误造成的;“书写之错”是由于笔下失误或者涂卡不规范、错位造成的;“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不一致。这类问题是学生考后最后悔的,要警示学生不要重犯。

第二类问题:是非之错,记准弄明。“是非之错”是指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运用不自如、思维有障碍等造成的错误。表现在:做题似是而非,第一遍做对了,后来改错了,或者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或凭运气猜对题,或者回答不流畅、不严密、不完整等,这些都是学生的软肋。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查错误的原因,由点及面地对错题涉及的知识点做更深、更广的复习,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学生只是将错题改正了,那么只是让学生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一变形,他可能又出了错,而且会影响考试心态。一般来说,一道题做错,可能是学生相关的知识体系没有搞清楚。例如,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做错,一定要使学生弄清:是因为概念间的关系不清,计算公式忘记了,还是计算错误。帮助学生找准原因,借此契机把这部分知识疏漏赶紧补上。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从头来过。“无为之错”是由于不会而答错的题或者根本没有回答,凭运气猜对的题,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运用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错题涉及的知识点、知识体系,然后将这部分知识点再重新复习一遍,将该知识点、知识体系的原理弄清楚,记牢固,不留死角,而且要举一反三。

3.考试策略技巧总结。

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将回顾重点放在考试策略和解题技巧上。教师可列举一些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或组织学生谈谈经验教训。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则你要怎么记住这个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例如英语是否有足够时间看完整个阅读?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语文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文综题是否答完?等等。

(4)是否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高考的真实演练?答题时是否做到了规范、有效、条理清楚?是否做到了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难题多得分?

(5)归纳整理各类选择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解题策略、解题技巧。

4.建立月考日志。

一份完整的《月考日志》包含以下内容:

(1)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你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每次考试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心理状态,把每次考前的心态简要地写下来,把每次考试的日志放在一起对比,会有很多收获。

(2)考试时你对各科试卷的感觉如何?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学科,有时自己最拿手的一科,却没有得到最满意的分数。所以考试时对试卷的认知很重要,不管每科成绩怎样,在考后把对各科试卷的认识写下来,看看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该怎么做。

(3)考试结束后,你的感觉如何?

考后学校一般都会放两天假,那么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你是否忘记了考试?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如果你能忘记考试给你带来的不快乐,那么是什么给你的力量?等等。

(4)看到分数时,你的感觉如何?

拿到各科成绩,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都说分数是学生命根子,你能否“在成功的喜悦中欢天喜地,不在失败的苦痛中呼天抢地”,然后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最后做真实最好的自己?

(5)在备考中,你做的哪些事情对你这次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哪些事情阻碍了这次考试的发挥?

考试错因总结篇6

从历年中考英语试题来看,所考题型没有较大变动,无非就是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等等。近几年英语改革幅度较大,但无论改革后的中考英语是什么样子都需要大家认真对待英语,只要英语综合能力提高了,好成绩不是问题。况且目前许多高校在录取学生时都有一定的英语成绩限制,如果高考英语成绩不够好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与名校擦肩而过。因此,为了大家努力辛苦后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应该重视好英语学科的学习,在初一就打好知识基础,为高考英语做好充分的准备。初中三年学习期间,为锻炼学生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考试,期间初中英语教师也可能会单独出题训练学生。因此,把握好每一次的英语水平测验考试,考前认真复习,考后总结归纳答题规律和技巧,长期积累,坚持不懈,对今后的高考发挥会有很大的益处。接下来笔者着重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英语试题分析和总结。

一、错题分类整理,区别对待

任何考试只要不认真对待,都难以拿到高分,因此即使是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的同学也会出现各种马虎造成的错题现象,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更是如此。但是每次试卷发下来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犯错误的地方似乎总是那么几个知识点,犯错误的原因也大同小异。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细心留意自己做错的题目,并保证下次绝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那么坚持下去,你的英语水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那么学生该如何科学地对待这些错题呢?

(一)准备英语错题笔记并按时整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次英语考试的错题你用脑子记住了,不代表你永远记住了,下次考试还是有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针对记忆的局限性我们采取用笔记录下来代替大脑记忆的策略。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练习本,专门记录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对于错题笔记,学生不光可以把做错的那道题记录下来,还可以写上在哪类知识点上出现了错误,将这个知识点用红笔着重记录在错题笔记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下次不再在这个知识点上栽跟头。例如,选择题中你因为“remember to do sth”和“remember doing sth”这两个固定搭配的意思搞混而选错答案,那么就可以将这两个短语的意思写下来,着重记忆。当你每次翻阅错题笔记都会看到这个知识点,看的次数多了,以后肯定不会在这类知识点上出错。心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在课下找一些类似的短语记录下来。

(二)及时记录心得体会与考试总结

错题笔记主要作用是记录错题,但为了发挥它的最大用处,学生还可以把每次考试的心得体会写在上面,比如这次考试进步或者退步了对自身感触很大,写下进步或退步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计划,针对本次考试做题时的感触,对今后的学习做一定的调整,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初中英语的学习。

每次考试后的自我反省和反思非常重要,就像老师会写教学反思一样,通过反思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学生在每次考试之后肯定都会有许多学习上的想法,回想一下自己在考试过程中的状态,是否因哪个知识点暂时想不起来而错失了分数,或因一点点的马虎做错了一个选择题等等,学生在事后肯定非常懊恼,感触也一定很大,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完完整整的写下来,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等到下次考试的时候看一遍自己曾经犯的小错误,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再次犯错误。因此,只要学生好好利用每次考试后的反思和总结,一定能避免很多考试中会犯的错误,从而不断取得高分。

二、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掌握出题规律

英语题目在设置上都有一定的规律,因为都是教师出题所以英语学习者不会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有心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做题积累找到出题者的规律,并且在复习中秉承这一规律的话,那么复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因此,初中英语学习者要做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之后,根据和其他考试的对比,争取找出出题者的出题规律,从而利用这一规律高效率地复习。

考试错因总结篇7

(一)整体总结

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间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建议同学们问自己一个问题: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

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有些同学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成绩会比较好,有些反之),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水平真实上升了。

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

(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的总结是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两种情况很可怕,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种情况是就题论题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首先,同学们拿到卷子后,应对自己答这份卷子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回想。请同学们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此时你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而是包括你答起来不流畅的题,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这些题都是你的软肋。

其次,同学们应着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只是这道题做错了,改正了。那这样的总结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变一变形,可能又错了。殊不知,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就没有搞清楚。

所以,同学们应该做的是,由点及面,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更深、更广的复习。英语错了一道考察冠词的单选题,那你是不是对冠词这部分知识就没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题的受力分析又错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不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把这部分知识疏漏处赶紧补上呢?如果又是应付了事,下次一定还会出问题。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三)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技巧的总结上,高三和初三的同学应尤其注意。请同学们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这次你的回顾重点是在考试技巧上。请同学回想,也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英语是否没有时间看完整个阅读?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考试错因总结篇8

怎样记录。首先让学生选择一本比较容易保存的本子来记录,有条件的话可以由老师进行专门设计。接着是考虑记录哪些问题。一开始要求学生记录每天在物理学习各方面的错题,每错必登,多错多登,少错少登,无错不登。并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或请老师帮助三个层面进行反思,找到错误的原因,记录下完整的解题思路及答案。有些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把试卷上的题目直接剪下来或者是通过复印粘到错题本上。

错题分析。对每一个错题的分析应包含四个过程:

(1)错在哪里?在做错的地方用其他颜色的笔标出来,以警示自己。

(2)为什么错了?分析错因,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应该怎么做?把正确的解答写在记录本上,不仅是正确的答案,还应包括老师讲解该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

(4)得到什么教训?对自己的错误要深刻分析,提出解决这类错误的方法。

(5)真的搞懂了吗?错题改编,举一反三,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可是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初始阶段,同学们只需对题目条件,如:题目中的一个数据,或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互换做一点改动即可。也可以参考课外书籍上的题目,再找一个类似的题目进行进行补偿练习和自我检测。

用什么时间去收集。一开始教师可以从精减作业题入手,减少学生的作业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认认真真去收集错题。也可以把它作为一项课外作业,有些学生会因此没有作业(作业全对的)或很少,他们当然会很乐意,而错题多的学生相反会很不开心,自然也会把减少作业的错误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高考“物理错题集”的有效使用

1.多阅读。错题集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就完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学生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这样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尽量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成绩肯定会提高。

2.多筛选。要求是当日错当日整理,一个星期一次小结,一个月一次总结,一个学期一次总结。

一星期一小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每天记录下来的错题浏览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证以后不会错”的题目前打上一个“×”,在“不完全明白以后有可能再错”的题目前打上一个“?”,在“不知道为什么错一直没有弄懂”的题目前打上一个“”。

一个月一总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把每个星期总结出来的“?”级题目想办法彻底解决弄懂,自己不行的话,一定要请教老师把它“消灭掉”,不能客气。而把“”级题目再抄录下来,如果一点新的发现都没有,就将它升级为“”级题目,如果已经觉得可以“消灭掉”了,就将它降级为“?”,下一个月中结时争取把它“消灭掉”并降级为“×”。

一学期一总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通常是在期末考试前15天完成,首先把一个月一总结中的“”级题目整理出来,想尽办法把它“消灭掉”,然后再将星期小结和月总结中的“?”级、“”级题目,不管有没有“消灭掉”,全部从头思考一遍,想想当时是自己是如何“消灭掉”它的,从中找到大约15%-20%0数量的好题用笔再做一遍。最后把一学期一总结的成果抄录到另外一个“错题精华本”上去。如果培养了这个方法,那么复习就会变得很容易了,除了看课本,把知识串起来,就是看自己整理的“错题成果”了,这样的好方法如果可以一直延伸下去,那样学习就变得很简单了。

考试错因总结篇9

例如,王大伯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98%,现已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个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甲山每棵的产量分别为:50kg,36kg,40kg,34kg;乙山每棵的产量分别为:36kg,40kg,48kg,36kg.(1)分别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2)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可能产生的错误原因分析:(1)计算平均数时,没有审题仔细,计算为甲、乙合并后的平均数;(2)由于前面有“分别”两字,学生计算总定量时也分开来算,没有求最后的总产量;(3)方差公式会带入,但由于计算能力薄弱,计算错误很多;(4)学生审题不清,没注意到98%的成活率.

小结:(1)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2)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3)引导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又如,因式分解:p2-14q2.

学生作业:p2-14q2=(p-14q)(p+14q).

正确的解:p2-14q2=(p-12q)(p+12q).

错误原因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平方差公式.这个错误在学生中很常见,在刚学习因式分解时,学生的这个错误,可理解为学生在平方差这个知识的生成上还不是很懂,因而针对这个知识还无法很好地应用.

小结:在讲解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时,忽视知识的生成过程,仅仅通过口头的分析把答案呈现出来.根据学生错题的反馈,在例题的讲解和传授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的形成当成重点,进行如下的分析:

p2-14q2=p2-(12q)2=(p-12q)(p+12q)

.在作业的巩固中,要求学生重视这个知识的生成性,每个练习都要呈现这个过程.特别是入门阶段,更应该注意这一过程.

二、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考试错因总结篇10

通过这样的统计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薄弱环节,确定讲评的重点。

第二步:学生自主总结反思。

在试卷点评分析前应该将要讲评的试卷发给学生,并预留时间让学生自己先反思,并进行总结。经常会听到学生拿到试卷恍然大悟的感慨,部分是读题不仔细、计算出错等原因造成的解答错误。

如有一次考试例题:将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A.[y=(x-1)2+2]B.[y=(x+1)2+2]

C.[y=(x-1)2-2]D.[y=(x+1)2-2]

这是一道出错率很高的试题,学生计算了就直接写答案,结果错误率为68%。可以看出,学生的运用整体观念,运动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薄弱的,当纠正这个错误后,让学生有时间通过重新解答、阅读课本,课堂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数学教师要加强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读题,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等等。

第三步:分类讲解。

已经确定了点评分析的重点,数学教师进行试卷分析时更是需要讲究策略与方法。类似的错误并着讲,关联的错误串着讲,典型的错误重点讲,典型的试题拓开讲,以期达到课堂效益最大化。

试卷讲评课中应抓具有共性的典型错误,通过讲评“查病情”,“找病源”,探究正确思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通过示错――纠错――变式训练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思考,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

如一道这样的例题: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坐标0,3)、B(坐标6,5)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考试错因总结篇11

一、让正确的概念在学生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生根发芽

概念搞混、公式用错是学生的常见失误之一,比如(a-b)=a-b,a=-等。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数学课上大多是进行类比学习,巩固练习,因此学生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概念失误,往往都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对概念、定理、公式只有肤浅的认知,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记忆不牢,才会用错。所以让学生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对新知识打下正确的烙印,是减少考试失误的重要的方法。

特别对于历届学生经常会出错的概念、公式,第一次学习时,应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证明,让他们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次要配以适量变式练习,使他们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概念、公式的理解,以使记忆深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整式的乘法一节时,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是学生常出错的地方,特别是积的二倍这一项学生容易丢掉。为了避免这届学生再犯类似错误,我先引导学生用代数法、几何法等多种方法推导公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再通过观察公式特点引导学生总结“首平方,尾平方,积的二倍在中央”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公式。同时配以相应的练习,从数字、字母到任意的一个单项式,再到任意的一个多项式,都进行了类比练习。如公式是(a±b)=a±2ab+b,我引导学生把其中的a、b换成数字:102=(100+2);换成任意的单项式(2xy±3);换成任意的多项式[(2a+b)±3c]。学生经过这样的练习,对公式印象深刻,做题时错误就少了。

二、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计算错误是学生考试中较严重的一种失误。由于考试有时间限制,很多学生存在紧张、急躁的心理,往往急于求成,对于较简单的计算不用草稿,凭心算或记忆书写答案,导致失分;对于计算量大的题目,缺乏耐心,怕繁琐,不能静心完成计算,往往思路很正确,步骤、过程书写也很规范,但是匆忙之间却计算失误。而学生做完试卷检查时,又往往只看题目的思路是否正确,对于每一小步的计算却忽略检查。为了避免此类错误,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一次做对题目的能力。首先,我在布置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时都精选题目,尽量使作业少而精,并且注重分层,使学生不至于因为赶作业而匆忙应付;其次,对于作业全对的学生,一是要在课堂上表扬鼓励,二是激励学生在做作业时认真做,争取一次做对。长时间的训练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三、注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

对于审题不清造成的失误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对于比较简单的题目出现审题错误。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一般是试卷发下后学生急急忙忙地做,一看是比较熟悉的题目,就凭记忆写上答案,而对于题目的条件或问题是否改变却没有仔细审清,造成失误。学生做完试卷后由于思维定势、盲目自信、时间紧张等方面的原因,很少能在答题完毕后检查出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考试时觉得题目很简单,答题非常顺利,结果却没考出理想的成绩的原因。针对此类错误,我们平时需要训练学生对于简单的题目也要认真审题。第二类是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学生不会审题。有些学生往往是读一遍题目,没看懂,就不做了,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大体扫一眼,觉得题目很长很麻烦,便失去了做题的信心。这更需要我们平时增强对学生读题、审题的训练。在日常学习中要多教给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有价值的条件,如果是实际问题,要能够准确地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确定这个题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题目,去掉装饰这个题的“外衣”,找出这个题中真正的“骨架”,也就是这个题真正的条件与结论,从而找到解答方法。针对这类错误,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做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增强学生的审题与解题能力。

四、训练学生解题时,书写要认真、步骤要完整、考虑要全面

考试中还有些常见的失误是因为书写不认真,步骤不完整而造成的。如果学生平时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书写习惯,经常丢三落四,考试时出错就是在所难免的。如化简:3x-[x-2(3x-x)],学生会出现三种错误:(一)3x-(x-6x-2x),小括号前的2与括号里每一项都相乘了,但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最后一项没变号;(二)3x-(x-6x+x),符号变对了,2漏乘(-x)项;(三)3x-(x-6x-x),2漏乘(-x)项,符号也没变对。再加上这个题前面还有一项,学生出错率很高。为了避免此类错误,我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尽量不要省略步骤,比如此题我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运算顺序,先做2(3x-x),得到3x-[x-(6x-2x)],然后去掉小括号:3x-(x-6x+2x),再去掉括号:3x-x+6x-2x,最后合并同类项,完成运算。学生养成了规范、认真的习惯,出错率自然就低了。

考虑不全面也是造成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x=4,求x;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3,另一条边是5,求它的周长;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另一个角是50°,求第三个角是多少度,等等。学生往往只求出一个答案就完事大吉了。此类题目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

五、注意错题总结,注重日常积累

考试错因总结篇12

2、改变复习模式,制定阶段性目标

生物复习参考传统的考试复习模式,主要是采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充分熟悉生物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并建构主要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用点、线、面的方式一点一点串联起来,并进行梳理,根据每一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理解并全面记忆。第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试题和大量联系的方式来巩固记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单方面追求题目的数量,还要尽可能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此外,还可以采用专题训练的方式,每次生物课针对一个小专题进行测试和训练。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巩固知识。在完成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学习重点,第三轮复习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3、重视试题纠错和错误总结

一方面,生物老师要在精心研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考试的经典题型进行规律总结,然后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用大量中考真题进行演练,中考真题和普通的试题不一样,真题具有科学性强、题目设计得更合理、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等特点,而且真题更能反映出生物教学的趋势。另一方面,生物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错误和经验总结,在练习中,不能只关注做题的量,还要定期对所做的题目进行分类和经验总结,每过一段时间就将之前做过的题目整理出来,重点看一下做错的部分,然后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因为同样的原因犯同样的错误。

4、深入研究考试题目抓住试题方向

复习生物,还要关注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以及考试方向,生物老师要仔细分析近几年的生物试卷,捕捉考试信息,发现题目的规律。笔者通过对生物试题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1、生物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每年中考高考试题中都有部分题目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2、发现重点难点,生物复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与免疫、遗传等模块中。3、重视生物教材中的图片的理解和分析。4、复习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5、关注社会热点。生物复习也要结合社会实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总的来说,只有对试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5、结合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很关键,尤其是对要参加考试需要及时复习的学生来说,一个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生物老师在带领孩子进行每一轮的复习时,都要注意调整复习方法。比如说在进行每一个专题的练习时,分别指导学生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不要急于告诉学生题目的答案,教会他们自己建立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然后引导学生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靠拢。在审题时,教会学生如何迅速找到题目关键字并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6、有侧重点对试卷进行讲评

生物老师定期对学生完成的试卷进行点评和分析,但是并不是说要对试题中的所有题目进行讲解,这样既浪费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抓不到考试重点。所以,针对试卷讲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讲解典型题目,举一反三。选择典型题目讲解,根据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回顾生物教材内容。二、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找出试题规律。生物老师要研究学生容易出错的试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三、对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类分析,研究每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四、重视知识点的扩展讲解。老师要看到题目所涉及到的其他知识点,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扩展。

考试错因总结篇13

策略是语文试卷讲评的宏观指导思想,把握住这个指导思想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问题的关键,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归纳错例,挖掘原因

最有效的学习是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为试卷讲评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讲评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发现学生错误的工作,要广泛地收集错题,找出错误的病根,这样讲评才能有的放矢。每次试卷阅卷后、讲评前,都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看试卷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还是因为答题不规范失分。然后针对不同病症,对症下药,在讲评时精讲、细讲,讲深、讲透,加深讲评的印象,提高讲评的效果。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一份试卷的合理结构应是考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题到综合题的逐步延伸,因此讲评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应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做到讲评的针对性。例如,在高考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中,会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的语病。如果这份试卷中语病辨析出现了这种考查现象,就把它作为一个讲评重点,讲清并列短语在病句辨析中有几种考查方式,它的易病部位在哪里。下次试卷中若再出现类似语病现象的考查,就能迅速激起学生的敏感点,快速地得出该句有没有语病,使学生达到讲一题,会一串;做一题,懂一片的效果。

(三)由点及面,举一反三

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不同,命题人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此在试卷讲评中,还要通过具体问题拓展延伸,把试题进行变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例如在复习古诗意境型试题时,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对它作发散提问“这首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让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去探索、去发现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达到了对此类题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讲清思路,总结规律

知识的掌握和落实固然重要,但答题的方法、做题的规律等应试技能的培养也同样重要。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试题的综合程度和难度的普遍加大,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做题能力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探寻一些解题规律,找寻一些解题技巧。例如:高考散文的阅读是学生感觉最棘手的,因为它在考试中高难度,低得分。而要做好现代文阅读考题的题目,首要的是要快速读懂文本,即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领会了作者在文中的主旨情感,清楚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正确解答题目。

(五)学生为主,教师引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在试卷讲评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可以在试卷讲评中经常让学生做老师,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题的讲解任务,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是主观题的比重越来越大,考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备考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试卷讲评课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让学生容易地、顺利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因此,试卷讲评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关系着试卷讲评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备、充分备课

试卷讲评课不同于一般知识讲授课程,它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准备。

首先,对学生的大体情况了然在心。讲评前要准确无误地把握学生答题情况,弄清哪些题错得多,错在哪里,找出错误的症结,分析何种能力需要加强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讲评时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统计工作。可对知识点的分布统计,即按所考查的知识板块占分比例进行列表统计;或按考查的题型统计,即按选择题、主观题型统计相应的得分比例;或按考试的结果统计,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也可按错误的类型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甚至是名单。它为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了统计,试题的难易和学生解答状况一目了然。

其次,充分备课。不能以统计代教案,要分析每题的解答情况,包括得出独特的解法,归纳出通法,找出最优解法;也要对错因进行归纳,分析典型的错误,找出问题所在等。最实在的办法是找学生交流,个别面批是掌握一手资料的有效途径,这样会更具针对性。

备课要重错因归类。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教师应仔细总结学生失分的原因:是知识漏洞(如答不出或答错),还是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表述不清或随意答题);是审题不慎(未看清关键字眼、隐含条件和答题要求而粗心大意),还是技术性失分(如错别字、笔误等);是答题不规范,还是心理紧张(如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等)。评讲时才能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和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提高良好应试心理素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备课要重讲授线索。分类讲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让学生在一堂讲评课后,能明显感到对某类问题或某一概念等有进一步清晰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可按知识点归类,按解题方法归类,按考点及分析思路和规律进行归类,或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当然,归类方法不能孤立进行,要善于交叉渗透,体现课堂的模式灵活多样。这样能有效防止“平铺直叙”的教学。当然,备课也要注重对试卷命题者意图的评价,这样更能深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

(二)讲重点、讲难点、讲典型

通常每份试卷都有一定的难易比例,每份试卷上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基本题,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这类习题一般不需多讲。在讲评时,大部分学生会做的题目可以不讲,允许个别学生有问题课后提问,而对错误率较高的习题,可以将数种错误答案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以加深印象。

教师选讲的试题要具有典型性,哪些试题为具有典型性的试题呢?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往往是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评时不仅要指出“错在哪里”,而且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只有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复习、练习中吸取教训,避免一错再错。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对此,讲评时应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与技巧,加强思维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出现知识漏洞,对此,讲评时应及时补充完善,亡羊补牢也是减少下次失误的重要措施;三是粗心大意,多由审题不慎造成,未对关键字眼、隐含条件、答题要求等弄清楚就草草作答,还有的是答题不规范、计算出差错等引起,因此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减少失误的重要措施;四是心理紧张出现笔误,讲评时要提醒学生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培养“平时如高考、高考如平时”的良好应试心理,要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

(三)借题发挥,进行延伸性讲评

试题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有目的地“借题发挥”。

首先,借题发挥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加深,一套覆盖面再广的试卷也肯定有某些知识点的遗漏,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教师在讲评时应有意识地把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识网络,以便在下一次考试中能迅速判断和提取有关信息。当然,考虑到高考命题立意的高层次,材料的多元化,思维的独到性,在编织知识网络的同时,也应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加深,以达到运用教材中的原理和思维,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的目的。

其次,借题发挥时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讲评时,要注重渗透试题变型、延伸、重组、分解和组合的出题思想。可以通过一题多变进行讲述。一题多变即将题目条件或求解目标加以改变,构成一系列新题,然后进一步求解。通过一题多变,由浅入深,层层挖掘,可避免学生一见复杂问题就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窘境,使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体方法有:一题多问,即共用一个背景材料(题干),设置若干相关的问题,层层推进,不断延伸,通过一题多问,使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更加合理有序,彼此关联,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题途径,变定式思维为多向思维,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试卷讲评要渗透思路方法

讲评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校对答案或纠正错误,而应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着手,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及其关系,抓住解题的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题技巧的讲评就是要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所以,教师在讲评时,应该时刻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思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方法规范,以提高解题能力。

讲评时,标准答案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传授解题方法和培养解题能力更为重要,这正如“点石成金术比金子宝贵”、“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有价值”一样。具体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指导审题。审好题是成功解题的前提,审题的关键是要把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提取出来,其中有的信息是题目中显现的,而有的信息是题目中隐含的,审题时尤其要把隐含的信息挖掘出来,使之外显化;要把题目中的要点勾画出来,突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删掉影响思考的枝节和修饰,使题目简化,或把题目用图形、表格、图象等表示出来,使问题直观化。要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对题目中的干扰信息果断地剔除。

二是指导规范答题。很多学生失分的原因不是因为知识性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其表述含糊不清,读者不知所云,或没有把握主干,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或表述时丢三落四,不能体现其严密的思维等。答题的关键是能够用准确、精练的文字表述。所以要求学生对答案的表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力求用专业理论、专业术语进行规范的表述。

(五)试卷讲评后要矫正补偿

讲评课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交一份满分卷,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档案”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订正后的试卷不能一扔了之,也不能由学生保管,教师应把订正后的试卷收齐,仔细检查,并妥善保管,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了解学生订正情况,而且每次试卷还不会遗失,待到复习时,教师再把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重做红笔订正的题目。使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复习效率。

其次,教师要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尤其是到了单元小结、期中期末复习阶段甚至变成了主要的课型。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海波.试卷讲评 重在得法――提高试卷讲评质量十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6,(27).

[2]沈永慧.浅谈如何让试卷讲评更有效[J].中学教学参考,2010,(2).

[3]杨飞燕.怎样上好质量讲评课[J].语文学刊,2011,(2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