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实用13篇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1

    Key words: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ion commentary, innovation ability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更是语言及相关科学研究的一次基本训练,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近年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卓越。但在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这一领域还未见正式的调查与研究。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与答辩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前的一项重大的教学活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目前,教育部又把毕业论文列为英语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然而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作者在指导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时,进行了改革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缺乏创新性

    目前,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性,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选题

    根据历年来学生毕业论文的统计,写文学的论文最多,这不仅仅是某一届的个别现象,往届情形亦如此,而且其它院校也有类似现象。这与文学的影响、文学的吸引力、文学课开课的多少都有关系,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学的资料多而且相对好查、好懂,由于文学方面学生可参考的文献丰富,因此,论文就会写得丰满、顺利一些。所以,文学类的毕业论文较多。而翻译类、教学类和文化类的论文相对较少,这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参考资料有的太专业,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甚至需要教学实验来验证,这些都使学生望而却步。

    1.2 参考资料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2

一.引言

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开始转向对翻译文本的译者和接受者(读者和译语文化的接受环境)的研究,因此,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起步于2001年的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并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它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可以表述成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

回顾20世纪以来国内古典诗歌英译研究状况,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应该译成韵体还是散体”[3]。或重声韵,用传统英语诗律翻译唐诗,以求再现唐诗的整体美;或重意象,用自由的散体译诗,以求传达唐诗艺术的真质。这两种方向,既有其成功之处,又有其遗憾不足。诗律有碍达意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因形害义”;而达意又要丢弃唐诗本身的形式美,以致损害了唐诗本貌。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唐诗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从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原文一译者一译文”三元关系视角看[4],我们从译者居中的位置向两端审视,由此演绎出来的译论构架也有可能相对‘中和”稳定。基于这个理论视角,笔者认为唐诗英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其实质是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其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来分析著名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双译本的异同,探讨唐诗翻译中译者的双重身份。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对生态翻译学的体现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包括了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5]。从这个意义上说,许渊冲和庞德在英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过程中适应原文和译语文化生态环境、继而做出对原文的主题思想“取便发挥”,这种做法又可以解释为是两位译者适应其生存境遇的一种选择。

2.1 译者是原文的“读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具体表现为对“能力”的适应。译文产生过程的第一阶段即“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重点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2]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文是一首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要选中的,可以说应当是诗人译者,或者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定造诣的译者论文格式模板。许渊冲先生是“诗译英法惟一人”,他用韵文来译,显示出了中国翻译家力求保持中国古诗词民族特色的诉求。美国诗人庞德改译的《华夏集》包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中国古典诗词十九首,其译文语言简练、流畅而不浮华,遣词造句富于现代气息。艾略特为此称赞庞德为“中国诗歌之发明者”[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英译本中许渊冲和庞德这两位文学大师的译文得到广泛流传,说明两位译者不仅没有被“翻译生态环境”给淘汰掉(比如或审稿者“未通过”、或出版商“不出版”、或读者“不愿看”、或译评者“不认可”等等),而且其译作也做到了“适者生存”。

2.2 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作者”实施对译文的选择

译者不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还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因此,在译文的产生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生态环境选择译文,“重点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2]。这时的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作者”,是真正的“主宰”。“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选择”[2]。这种选择性适应集中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上。评判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首先要看译者是否多维度地适应了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要看是否做到了“三维”转换。本文从这三方面看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译本的异同。

2.2.1 译者对语言维的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7]。

在形式上,唐诗整齐、简练,信息载量丰富;英文诗中冠词、介词、连词常常是不可缺少的,这就使得在行数方面保持形似十分困难。作为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只有四行,每行七字,充分体现了唐诗布局合理,排列整齐,富于建筑美的特点。在两篇译文中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保存了原诗的这一特点,也是四行,而在音节数上是呈递减趋势,从形式上反映出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天际的画面,从诗的形式上与情境遥相呼应。而庞德采用了现代自由诗体译成了散文诗,他认为,翻译不应该受原语句法的限制,应该根据译语的表达需要,采用自然的、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句法表达思想。笔者认为,唐诗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有其特定的形式与内涵,所以译者在适应译语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选择和原文较为一致的形式来传达诗意。因而,就形式方面笔者认为,两篇译文中,许的译文较为突出。

在韵式方面,诗人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友人、以及对友人无穷无尽的思念十分切合。在这两种译文中,许渊冲的译文保持了唐诗的音韵美,采用了aabb式的韵脚的转换,并在句数上采用了绝句的四行式排列。而庞德译这首诗时运用现代自由诗体。可见,由于两名译者的体会、判断和选择的不同,即使是对同一首诗,也会产生不同的译作。

2.2.2 译者对文化维的选择转换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上和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1]。

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 在“黄鹤楼”送行富有文化内涵。许译的第一句“My old friend has left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既交代了友人是自西向东而行,又传达出了黄鹤楼的文化内涵:黄鹤楼既是传说中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也是千古登览圣地和中国诗人经常留下诗句的地方。庞德在此句的译文中保留了古风和异国情调,例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他选取“Ko-jin”代替“故人”,“ko-kahu-ro”代替“黄鹤楼”原因在于这两个词作为名字好听,和“故人”的汉音有点类似,带有一点恰当的异国情调,放在诗歌的开头和首句末显得亲切、自然,对整体意境传达起着一定的作用。

次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开元盛世的“扬州”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象征着欣欣向荣,充满希望。通过对诗人写作背景的研究,可以考证当时的扬州确实是李白心之所向。许译用River Town向译文读者点出了扬州的水乡特征,有助于译文读者产生有益的联想。庞德的译文舍弃了表示目的地的“扬州”,而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似烟如雾的花丛随着孤舟渐行渐远,慢慢地变得模糊不清。这一意象凸现了一个动的过程,孤舟的远去,花丛的逐渐模糊与送别之人的心情交相辉映,送别之人的情感由此得到升华。

文化传递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诗歌而言尤为如此。两位大师在文化维的选择转换都是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生性,应用他们各自的语言来体现两种文化的转换,都选择尽量把文化内涵传达到位, 可谓都是较为好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翻译。

2.2.3 译者对交际维的选择转换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说译者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1]论文格式模板。诗歌在交际维层面的转换体现为原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通过译者的桥梁作用,读者与作者在情感、思想等各方面产生共鸣,促成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间交际目的的实现。因此,译文中意境的传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是一种软信息的传达。

诗的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实际却描写的是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许译文用“theboundless azure sky”表明天空的无穷无尽,这种空间上的延续也能表明诗人送友人时的怅惘情怀。原文中的“流”这个意象,许译为“rolling”,表示的是长江的气势和浩荡,与诗人感伤的情绪形成了对比,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庞德对两个意象的英译仍然没有逐字对译,而是用“lone sail”,“blots”和“thefar sky”,将一叶白帆远去消失在天边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用“reaching heaven”将“天际流”的意境和美感白描了出来,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这一方面充分表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另一方面让西方读者可以透过诗中突出的语言意象了解到异域文化,潜移默化地领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味。这样的译诗,经过内容和形式上的“转述、改写、变形”后,在当时客观的时代文化氛围中大获成功,这是译者庞德的成功,然后才是李白诗歌的成功“出访”。在这部分译文中,两位译者对原文的处理增减恰当,将原诗中的“诗眼”和美的意境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从翻译创生性来看,两位译者是发挥其主导作用,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下实现了交际目的,堪称最佳翻译。

三.结语

综观两篇译文,通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两篇译文各有千秋。为了形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各自都尽可能地跟原诗保持一致,都在不同程度上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和形象。基于此,译者需要克服巨大的时空差距和文化差异,从各自的审美视角出发,通过译作竭力将壮丽的画卷忠实地再现在译语读者面前。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的活动。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不仅要忠实于原作,对原者负责;同时是译文“作者”,要服务于读者,对读者负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双重”身份表明译者是翻译成功的根本因素。因此译者是翻译的真正主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选择过程。译者的素质越高,他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应”与“选择’才会完成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3,136,137-138.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 上海科技翻译,2004(4):1-5.

[3]王海艳,刘秀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浅析中诗英译现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3):48-50.

[4]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中国翻译,2004(5):10-16.

[5]束惠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J]. 上海翻译,2010(2):39-42.

[6]吴其尧.庞德和中国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11.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3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多依赖翻译软件,往往造成辞不达义。分析机器翻译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准确有效地解决问题。

首先,机器翻译消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联接,一些英文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翻译,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带来的便利,由于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忙于找工作或备战研究生考试,学生对毕业写作兴趣不高,为此依赖机器翻译就成了一普遍现象。

其次,机器翻译降低了论文的写作质量。单词翻译是目前翻译软件最大的功能,而文章翻译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虽然每一个单词都翻译的没有问题,但如果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来看就非常不准确,更不要提把这个单词放在文章整个环境了。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翻译对于翻译软件来说是软肋,目前翻译软件百花齐放,软件翻译的结果和人工翻译的结果差距甚大。

那么,如何应对机器翻译对论文写作的消极影响,可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认知。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介绍毕业论文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地位,也可在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与高年级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灌输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文学、语言学、文化和翻译等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各个语言板块的信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课程设置中要求学生完成书面提纲、报告或学期论文,在写作中强化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正确使用及词汇的多样化运用,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训练其英语语篇思维模式。

第二、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讲座。

除了理论教学,开展以讲座的形式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及研究兴趣,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产出形式多样化、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4

Keywords:Translationofculture;facsimileofculture

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1.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

文化“传真”在此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它要求译语要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换言之,就是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由此可见文化“传真”的研究是翻译中的关键部分。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比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一般认为,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女。王熙凤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如果将这句话译成“Shedoesn’ttakeafteryoursideofthefamily,Grannie.She’smorelikeaJia.”这样便有贬损贾母娘家之嫌。谙熟中国传统的杨戴伉俪将这句话译为“Shedoesn’ttakeafterherfather,son-in-lawofouroldAncestress,butlooksmorelikeaJia.”该译文使凤姐的言外之意表达得贴切到位,把中国这种封建家庭的传统意识忠实地传达给了读者。

有时即便对某成语典故的文化含义有所了解,但在翻译中不能根据语境灵活处理,也有可能达不到“传真”的效果。比如“adoginthemanger”常被直译为“狗占马槽”,但用在下面的两例中似乎就不合适了。

例一:Letmehavetheskates.Youdon’tknowhowtoskate.Don’tbeadoginthemanger.

译文:把冰鞋给我,你不会滑冰,不要狗占马槽。(此句中划线部分应该译成“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为妥。)

例二:Thereyouarethedoginthemanger!Youwon’tlethimdiscussyouaffairs,andyouareannoyedwhenhetalksabouthisown.

译文:你狗占马槽!你不让他谈你的事,可他讲他自己的事你又恼了。(此句中划线部分应译为“你不干还不让别干!”才达意。)

英汉两民族的不同,自然也会体现在语言方面。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经》在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两种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词汇意象和含义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故翻译时特别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竟然译成”Godblessmysoul”,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又如“天诛地灭”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故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某些含异域感彩的词语的翻译也是一个难点。

由上可见,“文化翻译”的的确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而文化“传真”是做好文化翻译的关键。

2.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

文化“传真”不仅仅指忠实原语,而且是在考虑异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一种最佳的翻译方法。至于什么是它的“度”还没有固定的定规可循,所以如何准确地把握它的尺度还有待译者经过长期的磨砺和探索。笔者拟就双语转换的“度”这个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2.1探究词语的历史、社会背景意义及文化内涵,准确把握文化“传真”

文化翻译既要考虑历史、社会背景,又要注重那些有同有异,大同小异,同中有异的词语,译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维,既要注重文化深层的蕴含,又要了解语言表层含义的异同之处。2.1a摆脱性忌讳和性压抑的民族心理制约

不同民族的社会风尚,伦理道德的异同,有时也使原文难以予以忠实传译。比如在法国,男女间一旦可以亲吻嘴唇,那就几乎等于可以同床共枕了。所以为了照顾民族习惯,怕有伤使用译文语言国度的风化,法国人在翻译英国小说时,将英国式父女亲嘴改为法国式父女拥抱。显然这是有异于原意的改写,不能达到“传真”效果。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么一句话:Hemadeyouahighwaytomybed,ButI,amaid,diemaiden-widowed.

受到我国几千年礼教文化干扰的前辈翻译家朱生豪把此句译为:他借你(软梯)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此句中的“死”被悄悄地译为得体得多的“相思”,因而产生了经不起推敲的语病。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一个尚未出嫁的闺女怎能直截了当地说出要她的心上人“上我的床”呢?情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的90年代的翻译家方平,冲破了性忌讳和性压抑的民族心理束缚,把此句改译为: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方译显然更贴近原文的本意。

2.1b切勿被表层含义所迷惑

例如“骨鲠在喉”是有话要说,非先吐之而后快,而“haveaboneinone’sthroat”则正好相反,是把骨头卡了喉咙作为不愿说话的借口。又如中国成语“知子莫如父”与美国的成语“Itisawisefatherthatknowshischild”似乎形式与意义上都很相近,其实涵义相反。汉语强调父亲最了解孩子:英语却用“Itis(awisefather)that…”这种句型来反衬即使父亲也不一定了解孩子。再看下面的谚语:Thenearerthebone,thesweeterthemeat.有人把它译成“越是贴骨的肉越香”,那就只会使人想到作为食品的肉类。这仅是对字面表层含义的理解,它真正的喻义是“slimpeoplearemoreattractivethanfatpeople.”请看下面的例句:

Alittleskinny…formytaste,butlikemyol’dadyusedtosay;thecloserthebone,thesweeterthemeat.

译文:就我的眼光来看……瘦了点,不过我老爹常说:愈不长肉愈俊俏。

有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成语也值得注意。例如:Lick/Kissthedust(《弥加书》第七章第17节)不能冒失地译成“五体投地”或“顶礼膜拜”。该成语深层喻义是“卑躬屈膝,忍受侮辱”,其贬责之意与汉语中的“胯下之辱”略有相同之处。

以上译语例子都是注意了词语表层字面的含义,而忽略了受其文化特性制约的深层意味。

2.1c把握原文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事物的本质特征

形神兼备的比喻在描绘人或物外观的同时,也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的精神实质。它寓神似于形似之中,使形似的比喻更具有实感。例如:He(Prebel)lookedattheclock.Thebigsecondbandwassweepingdownlikeaguillotine.(PatFrank)此例中,秒针与铡刀在外在相似点在于其下落迅速,内在相似点在于两物——时间和铡刀——同样无情,正在逝去,而他(Preble)应下决心的时刻却在一秒一秒地逼近。又如:Beautyisbutflower,whichwrinkleswilldevour。外观上,“beauty”和“flower”两者都很美,但最终都会被吞噬,本质上两者具有mortality(必死性)这一特点。

2.1d找准直译、意译、注释三者的“契合点”,体现原语的文化风貌

例如:ThereisamixtureofthetigerandtheapeinthecharacterofaFrenchman.

a.法国人的性格混合有老虎和猿的成分。

b.法国人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

c.虎恶狐狡,兼而有之,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

以上的译文C是直译和意译融为一体的最佳体现。

又如:Itseemedstrangethatthevariouseditorsshouldpermitsuchredundantfloggingofdeaddonkey,unlessperhapstheyhadasuspicionthatafterallthedonkeymightnotbequitedead,andwishedtomakesure.

译文:奇怪的是,还有编辑竟允许一再鞭打死驴——重复已成定论的东西,除非他们也许怀疑驴子可能没有完全断气,想证实一下。(此句中带点的部分意译,其它部分直译。直译保持了原有的表达方式,意译体现其内在含义。)

在美国中篇小说《街头女朗玛吉》中,有一句母亲说女儿的话:An‘afterallherbringin’–upwhatItol‘heran’talkedwidher.Shegoesthed’bad,likeaducktehwater.这里Likeaducktowater是个很贴切的比喻,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于是孙致礼先生把全句译为“我生她养她,叮咛来嘱咐去,她还是去做那伤风败俗的事儿,跟鸭子下水一样有瘾头。”这样的形象直译,即保持了异域文化色彩,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有些英语成语引喻了《圣经》中的人物。如果采取直译加注的话,就能把原文的喻义如实地展示出来。例如:asoldasMethuselah,asrichasaJew,aswiseasSolomon。玛士撒拉(Methuselah)是《圣经》中以诺之子,据说享年969年;古代犹太人多因高利贷盘剥蓄财,犹太人(Jew)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词;所罗门王(Solomon)是《圣经》中记载的古代以色列王,以智慧著称。

直译有时能保持原文的生动形象,补充或丰富汉语词汇,使译文新鲜有力,该译法在政治用语上尤为多见,如:Lameduck——跛鸭(即将卸任而未重新当选的官员);Darkhorse——黑马(原来不为人知,意外取胜的候选人或选手);astick-and-carrot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等等。这种直译法首先应该考虑在汉语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进行。

2.1e留神带有异域感彩词语的翻译

不同的民族对一些具有文化义的动、植物词以及季节词的属性和特征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

,故而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出现了许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隐喻现象,使英汉语中的某些词语产生了褒贬、好恶、悲欢等浓郁的感彩。

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某些动物的态度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山羊”是个褒意词,而英国人却视“goat”为色鬼,的人。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用了hare一词:

Romeo:Whathasthoufound?

Mercutio:Nohare,sir.

梁实秋先生把这段话译为:

罗:你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先生。

hare本为野兔,俗语是娼妓之意,相当于汉语中的“野鸡”。“野兔”变成了“野鸡”,恰好又与“野妓”谐音双关,真可谓译到好处。

汉语中某些植物词喻意也很深刻。“杨柳”可喻“风尘女子”、“轻浮、无情的女子”以及妓院等,如“”、“花街柳巷”、“寻花问柳”等。英语的willow却是悲伤命运的象征。柳树的形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是和奥菲莉和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黛丝泰蒙娜在离开人世之前唱的正是柳树之歌。

中国文化往往将“悲、凉、伤、愁”与“秋”连在一起。秋风一起,凉意顿生,便有“逢秋悲寂寞”,生出许多“幽怨悲愁”的情愫,如:蒋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欧阳修的“夜静风竹敲秋韵,万叶千起皆是恨”等名句。而英语的autumn却正好相反,它不仅没有“愁滋味”,而且常与“宁静的秋日情调”联系在一起,如“秋语、秋蛩”等;“秋声”也常有欢乐之意。在翻译中对这些色彩词语得仔细斟酌,不留意便会出现“文化失真”现象。

2.2不要给“洋人”穿上“长袍马褂”,原汁原味地体现文化“传真”

鲁迅先生在谈翻译时特别强调要注意异国情调,也就是所谓的洋气。此处“洋气”是指保存原语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不要使英语说法带上特有的中国色彩。

2.2a字面翻译有时优于意译

例如:asgentleasalamb(像羊一样温和),asgayasalark(像云雀一样欢跃),asproudas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asuglyasatoad,(像癞蛤蟆一样丑陋),ashardasflint(像燧石一样坚硬),aslikeastwopeas(像两颗豆一样相像)。这样处理既传达了形象,又为译文增添了异国风情。

当然刻意追求“洋味”和“形象”有时也适得其反。

例如:Withdetermination,withluck,andwiththehelpfromlotsofgoodpeople,Iwasabletorisefromtheashes.

译文:凭着我的决心,我的运气,还有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我终于得以东山再起。(此译文中舍去了凤凰焚身的形象。倘若一味强调原文的“形象”和“洋味”,直译为“我终于人灰烬中获得新生。”那就使人不知所云了。)

2.2b避免把汉语鲜明的民族或地方色彩强加到译文中去

例如:英语成语(aregion)flowingwithmilkandhoney来自《圣经》,牛奶和蜂蜜是西方人熟悉的食品,这一成语如译成汉语的“鱼米之乡”,虽然意思相近,但未免有些不伦不类了。故还是译成“物产富饶之地”比较合适。又如:WhenGreekmeet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此谚语源自古希腊城市对马其顿国王腓及亚历山大的顽强抵抗,以后常用来说明两个勇士或两支勇敢的军队发生战斗时,打斗激烈的场面。有人把它译成“张飞遇张飞,杀得满天飞”。此句中张飞是我国的历史人物,在英国并无其人,故不宜在译文中出现。此句译为“两雄相遇,其斗必烈”更彼具“原味”些。

2.2c注意“洋味”中“土气”的处理

英译汉时不仅要保持译文中的“洋味”,而且还要特别注意“洋味”中的某些“土气”,即那些通过语法或语音变异所表现的不规范语或者俚语。这种表达法可以用来渲染人物的个性,体现人物的文化层次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等。比如:

“IkeptitfromherafterIheardonit,”saidMr.Peggotty,“goingonnighayear.Wewaslivingtheninasolitaryplace,butamongthebeautifullesttrees,…”

“起那时俺听了消息后,”辟果提说:“瞒着她快一年了。俺们那时呆的地方挺背,前后八方的树林子说不出的最漂亮,……”

原文辟果提先生的话错误百出,说明他所受的教育不多,不是上流阶层的人物。译文尽可能地把表层结构的这一特点做了如实传达。假如把译文中划线部分改为“我听到那消息后”,“我当时住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周围有十分美丽的树……”这种译文虽然通顺,但有悖于原文,原有的“土气”已丧失,不利于再现辟果提说话的口吻与神态。又如《苔丝》中有这么一句话:

“Ono-Iwouldn’thaveitfortheworld!”declaredTess.“Andlettingeverybodyknowthereason-suchathingtobeashamedo’!”

“不能,俺豁着死了,也不能那么办!”苔丝骄傲地大声说。“这样的事情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还不得把人臊死吗?”

母亲叫苔丝找一个跟她跳舞的男伴陪她上集去卖蜂窝。苔丝觉得这样不成体统,坚决不答应。原文中fortheworld表示强调,tobeashamedo是不规范的语言,张谷若先生的译文使用“豁着死了”和“把人臊死”等俚语,不仅同原句语体相贴,而且符合农村姑娘的语体口吻;同时也把苔丝淳朴、善良、羞涩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

2.3恰当使用汉语中的习语和规范语,以最佳的方式展视文化“传真”

文化翻译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原语文字与文化内容进行深刻剖析,得其义,悟其神,然后用锤炼过的译语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译语不仅要保持前面所说的“原味”,而且必要时还要具有“本土味”,即采用规范的汉语和被中国人接受的习惯表达方式,否则同样也达不到“传真”效果。

2.3a具有本土味的表达法

例如:Themanistheblacksheepoffamily.

如果把该谚语译成“那人是全家的黑羊”便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究意是何含义。该译文有两处错误:一是喻体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不明确;二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没指出,若把划线部分更换成“害群之马”,喻意就一目了然了。

还有些成语要转换喻体才能被汉语接受,比如alionintheway(拦路虎),likeahennahotgirdle(像热锅上的蚂蚁),Theleopardcannotchangehisspots(狗改不了吃屎)等等。

语言的相互借鉴可丰富两种语言的表现力。汉语中已融入了许多由英语直译过来的“洋味”很浓的词语。从英文的角度来说,西方人也乐意收集一些他们没有的异域表达法。比如“像同一个笼子里的公鸡”直译成英文liketwococksinthesamecage是能被英美读者接受的,如再加上一句地道的英文you’llseetheflyingfeathers,中文的含意是“肯定会血战到鸡毛横飞”,那么就更加形象逼真了。又如“竭泽而鱼”是译成todrainthepondinordertogetallthefish,还是采用对应英文的成语tokillthegoosethatlaysthegoldeneggs为好,笔者认为前者更为贴切。虽然它表面上似乎丢失了一点“洋气”,但能体现该成语那具有浓郁汉语特色的“本土味”。

2.3b尽量使用规范的汉语,注意译语中的“神韵”

比如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and,forability(培根的OfStudies一文的第一句话)译成“读书可以使人们从中获得愉快的感觉,可以增添光彩及增长才干”,其意思虽然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王佐良译)无大异,但与原文相比,神韵味道尽失,而且还破坏了原文表层结构的三项式排比特点。

汉语的四字结构把各种语言要素和表现手段凝为一体,结构严整,蕴涵丰富,如能在译文中恰当使用,将会收到难得的修辞效果。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5

一、引言

迄今为止,有不少关于英语翻译的研究,比如翻译能力及其六因素,交互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因素,等等,但对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的研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试图探析市县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的差异,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二、文献回顾

穆雷(2006)介绍了翻译能力及其六个因素,详细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现状,从而找出了翻译测试的评分依据。伍小君(2007)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简要介绍了交互式教学模式,探讨了交互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李忠华(2007)综合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研究了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林跃武、胡小林(2008)从理论基础和原则入手简要介绍了翻译教学的有序性以及有序性特征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有序性翻译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使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翻译水平。庞雨滨(2012)以36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独立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策略等对其学习行为影响比较大。宋阳、王焱(2014)从家庭城乡背景差异入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高校城乡学生学习英语后自我认同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学生学习英语后自我认同变化基本一致,通过比较男、女城乡生源的自我认同变化发现,城市男生明显大于乡镇男生。董莉荣(2015)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和问题,从科研理念、知识结构、教学工作入手分析了制约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原因,并提议从学习国外经验、改革管理体制、科研途径等方面进行改革。

三、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并回答以下问题: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是否高于县级高中毕业生?

研究对象是某医学院校2014级新生中随机抽取的五个本科班的302名学生,分别为2014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2014级医学影像A、B班,2014级中医学(骨伤科学方向)A、B班。笔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65人是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其余237人是县级高中毕业生。

2014级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题是在学院已经建立好的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笔者收集了所有研究对象的成绩,并运用SPSS 17.0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四、研究结果

2014级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题由作文、听力、阅读理解及翻译四个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30分钟。Part IV是翻译,时间为30分钟,占20分,段落的汉译英为考试内容。

表1表明65名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的均值为10.88,标准差3.51,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43,其余237名县级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的均值为11.31,标准差3.70,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24,从表中可以看出县级高中毕业生的均值略高于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

表2显示对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表明显著性概率(Sig.)为0.557,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在变量上的方差是相等的,所以需要查看“假设方差相等”一行的数据作为t检验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的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396,大于0.05,这表明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没有显著性差异。

五、结语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县级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的均值略高于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但是独立样本t检验中Sig.(双侧)显示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成绩中无显著性差异。

本文难免也有不足之处,研究对象仅选自于一所医学院校的302名本科生,市级以上(含)高中毕业生和县级高中毕业生比例不太均匀,建议未来的研究在城乡学生的划分方面更科学合理,这样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能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穆雷.翻译能力与翻译测试[J].上海翻译,2006,(2):43-47.

[3]伍小君.“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07,137(4):121-123.

[4]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22(9):47-49.

[5]林跃武,胡小林.翻译课堂教学的有序性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5):58-61.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6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分析最近几年湖北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分布在湖北武汉、广东东莞、浙江义乌、深圳、珠海等省市的外贸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其工作岗位以外贸业务为主,包括外销员、外贸跟单员、电子商务专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其次是服务岗位,包括文员、行政助理等,再次是管理岗位,有少部分从事教育培训工作。毕业生基本在民营企业从事外贸、服务或基层管理工作,其中绝大多数是外贸岗位。

二、基于岗位的商务英语翻译任务及知识构成

课题组历时二个月,对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011届及2012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涉及到外贸岗位的毕业生(62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了他们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翻译任务,提炼出主要内容和知识构成。

如表1所示,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商务信函的翻译,他们往往需要将往来信函翻译后送交到相关生产,管理部门。信函翻译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整个外贸流程,同时也可能包括了产品介绍,企业宣传和合同翻译等。其次,产品介绍及宣传册的翻译占很大比重。商务合同,广告和公司网站的英文翻译也是外贸岗位的日常工作职责。此外,常见的口译任务主要有接待来访的外国客户,在展销会上陪同老板或主管进行商务谈判等。

三、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能力构成分析

由上述主要翻译任务及其所含的内容和知识,课题组分析了外贸业务及相关岗位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要求,其构成比重如下表:

从岗位需求的调研结果来看,翻译能力主要包括相关行业专业用语的掌握,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及外贸流程的运用,英汉双语的理解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并非专业翻译工作,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并不特别高,译文以简明扼要为主,对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及外贸业务流程的掌握更为重要,而相关行业的专业用语是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调研结果分析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私营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及相关工作,由于学历及语言能力的限制,他们几乎不会从事专门的翻译工作,相关企业也没有专门的翻译岗位,翻译是其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翻译能力是工作中的重要能力。翻译任务笔译以产品翻译,信函翻译,合同翻译及商务广告和企业宣传等内容为主;口译部分包括会展翻译,来访接待等。翻译质量标准以简洁明了为佳,不会过分强调语言水平,但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流程和所在行业的专业用语对于翻译任务的顺利完成尤为重要。

五、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1.明确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从上述分析可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并非专门的商务翻译人才,企业对其要求是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精通本行业的专业用语和产品知识,具有一定的双语沟通交际能力。

2.增加学生翻译实践经验,增强岗位意识。为了让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胜任外贸岗位及相关工作,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学校应该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实训,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经历真实的工作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

3.模拟商务场景,推进教学改革。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课堂教学中,理论多于实践,教材内容仍然为传统的理论加翻译技巧讲解,强调语言层面的词,句,篇的理解和翻译技巧,以真实的商务场景作为翻译任务的教学内容不多。教师应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模拟真实的商务场景,将学生的翻译表现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考核,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本文实施的调查分析来看,适应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谈判技巧,贸易实务操作,单证制作等),英汉双语综合能力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和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技能,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上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加强跨学科多课程的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0-02

1.前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大,各行各业对于合格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这已成为翻译界专家们的共识。2006年国务院增设翻译本科专业,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这都表明了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作为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英语笔译课程应承担起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的重任。但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课堂授课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毕业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胜任翻译任务,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也无法满足我国翻译市场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本文试从翻译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英语系本科翻译教学的质量,从而让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翻译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翻市场真正的需求。

2.翻译课程的设置

目前,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主要针对大三学生开设,分为两个学期,共计32学时,从学时的分布上看,远远没有凸显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此外,翻译教学一直被看成是语言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他们的翻译能力。这就导致毕业生虽然上过翻译课,也能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翻译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对翻译这种复杂活动的本质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对于翻译市场真正的需求更是知之甚少,从而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缺少了一件强有力的武器。笔者认为,从当前市场的需求来看,具有较好的翻译能力是帮助英语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取得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把翻译课的地位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必修学时由32学时提升至64学时,课程贯穿大三、大四两个学年。其次,也应开设与翻译相关的各类专业选修课,让那些真正对翻译研究与实践感兴趣的学生拥有更多学习翻译的机会。以笔者工作的东北林业大学英语系为例,2015年起,英语系增大了翻译教学所占的比重,除32学时的的必修学时外,还在第五学期增设了《实用英汉翻译》这门选修课,以及在第六学期增设了《自主翻译》必修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进行任务布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布置的翻译任务,由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让对翻译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有了更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也让其他学生巩固了在翻译这一非常重要技能上的基础,这一做法值得借鉴的。

3.翻译师资的培养

“近年来,各个高校由于扩招,熟悉翻译理论,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老师不足。一方面,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仔细评阅每个学生的翻译习作,达不到开设翻译课程的目的;另外,一部分教师在讲授翻译时还只停留在单词、短语和句子的层面,很少上升到段落甚至篇章的层次,考虑到上下文的语境,这种教学方法难免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体现翻译的灵活性”在翻译界,很多专家也都曾表示过 “会翻译的人未必会教翻译;会教翻译的人未必能翻译”,这些话都表明了在目前我国翻译教学中存在着“翻译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教学的需求”这一问题。很多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但对于教学方法的掌握却不尽如人意,无法把自己的本领以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虽然从事翻译教学多年,但却缺少实际翻译经验,最终的结果是翻译教学有如隔靴搔痒,抓不住学生在翻译上的“痛点”因此也影响了翻译教学的质量。其次,在很多学校,从事翻译教学教师的数量非常有限,往往是一两名教师常年从事整个学年的翻译教学工作,教师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认真评价学生翻译任务的完成情况。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加大翻译师资的培养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翻译教学中,组建教学团队,按照一个教学班30名同学计算,每班应配备一名教师。其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类翻译师资培训,多与其它院校的教师们进行交流。再次,翻译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只有亲自从事翻译实践,才能体会翻译过程中的微妙之处。“翻译技能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翻译实践,不是依靠学习一些理论和几项技巧就能一蹴而就”。

4.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很多英语专业翻译课堂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还是以文学翻译教学为主,有些课堂使用的语料的内容还是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背景,这样的教学内容严重与市场的需求脱轨,学生还是用传统的“信”、“达”、“雅”来作为职业翻译的标准,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课堂上应引入实用型文本的翻译,如产品说明书、广告文本、科技文本等。其次,在本科翻译课堂上是否应讲授翻译理论这一话题在广大翻译教师中也不能完全达成一致,一些学者认为,理论的讲授应越少越好,另一些学者认为,理论与实践应并重。在笔者看来,翻译理论在翻译课堂上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尤其是翻译的标准,那么他们在翻译实践中很可能会迷失自己,不知道如何在众多译文中选取最合适的一个。笔者曾在自己的课堂上征求学生对于冯唐版的《飞鸟集》译文的看法,很多学生的回答都依赖于个人的直观感受,说不出为什么好或者不好,因此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标准方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于译文的评价建立在一个科学的认识上,否则在他们眼里翻译是一项没有标准的活动,翻译等同于写作,译文读起来美便是好的。在此,我认为中国传统的“信”、“达”、“雅”;奈达的“动态对等”以及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学生所必须了解的,这也对他们毕业论文的写作大有裨益,从笔者每年审阅的翻译方向的本科毕业论文来看,在理论介绍部分,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引用一些理论的原文,或者是他人对于理论的认识,根本触碰不到理论的实质,理论的阐释流于表面化,这说明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所运用的翻译理论。因此在翻译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地讲解翻译理论,并辅之以生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能够让学生及早了解这些理论,这无论对他们日后的翻译实践还是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有好处的。最后,在翻译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并也应适当介绍并鼓励学生参加我国目前的翻译资格考试,如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TTI)、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tional Accreditation Examinations For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ers,NAETI)、厦门大学笔译资格证书考试、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English Translation Test of Business Language,ETTBL)等,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考试来获得就业优势。

5.教学手段的改革

目前,有很多翻译教学方法,比如以教师为主体的翻译教学、翻译工作坊、项目驱动的协作式翻译教学、案例教学法、合作建构法、阅读可比文本、研习文本类型与功能、现有译本批评批评等,这些方法有的很传统,有的很先进。笔者认为,虽然翻译教学的方法很多,但教学手段要有一个总体的原则,即,突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笔者推荐“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这种形式,所谓“慕课”,指的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因为在目前翻译教学学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笔者工作的单位为例,目前正在建设“慕课”,教师将知识点碎片化,录制成视频形式,每个视频的长度为6-15分钟,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按照要求登陆平台观看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真实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探讨他们完成的翻译任务。如果能够恰当利用“慕课”这种手段的话,相信翻译教学的效率将会提高一倍甚至更多。

6.结语

总之,在当前背景下,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承担起重任,为我国的翻译市场提供合格的翻译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做出彻底的改革,才能使翻译教学满足日益增长的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在当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难的情况下,为他们赢得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方路.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4(3):17.

[2]高明阳.对本科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J]. 甘肃科技纵横(理论与探讨版),2014(12).

[3]范晓虹.论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

[4]周莉.英语翻译专业教学现状初探[J].语文学刊,2014 (3):138.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8

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地位很低,这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就可以看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有四部教学大纲:即1985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6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2004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上述四部教学大纲中,1985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基础阶段和专业阅读两个阶段的差异,对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规定。然而,1986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则只是强调语言基础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的能力,而对学生在翻译方面的能力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1999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其教学目的中重新提及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其重点仍然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在翻译能力方面它要求兼顾到学生英译汉和汉译英两方面的能力。其中一个突出点是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不同的具体的要求。2004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方面。它与1999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三个层次的不同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的。目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中,翻译只占了五个小题,即要求对五句话中每句话的一部分进行翻译。而且对近几年的翻译考题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翻译题型的目的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句子结构、常用的词及短语。以四六级考试为指向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就可想而知了。翻译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精读文章的重要词句进行英翻汉及汉翻英的练习,老师一般也不专门进行翻译理论和技能的讲解及练习,很多时候是老师直接将翻译过来的句子写出来或念出来,学生抄下来就算完成翻译练习。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翻译教学。 

 与此同时,在笔者所进行的有关翻译的调查中,有66.8%的学生认为翻译是重要的,他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开设翻译课程。许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想学翻译,但是苦于无门,只能到社会上花高价去学习翻译,特别是在毕业之后。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2.1 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对外交流已经扩大到社会各个层面,深入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如今,外国人直接到中国来办公司、开银行以及进行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英语不仅在对外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外科技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而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要求大学毕业生能够直接用英语进行交际、用英语开展工作。就翻译涉及说和写的综合交际能力来说,越来越被社会看重。目前参加各种等级翻译考试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其中很多是非英语专业的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既然社会需要具有翻译能力的学生,同时又有这么多在校大学生到社会上学习翻译、参加翻译考试,那就说明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没有在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满足他们的需要。笔者所在学校的约30名08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到灯塔软件(成都)公司从事科技翻译。据毕业生和该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英语专业毕业生极度缺乏其他专业知识,用人单位非常需要非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虽然后来曾在笔者所在学校举行专场招聘会,却没有招到一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非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而新建本科院校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方面几乎没有作为。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翻译人才就不足为怪了。 

2.2 英语学习规律的要求 

现在的社会要求大学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翻译是外语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翻译要求准确、透彻的理解,学生做翻译时的理解率就应该比一般阅读要求高,通过译文,教师就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效果远比一般阅读的多项选择题好。另外,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考虑,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翻译都是他们最实用的外语技能之一,尤其是专业翻译和应用文的翻译。笔者在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以前,曾从事过建筑工程翻译,旅游及商贸工作,对此深有体会。然而,做好翻译工作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没有扎实的中英文基础及丰富的背景知识,不经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翻译实践根本无法胜任。 

在英语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只要词汇量足够大,阅读能力会随之提高,翻译自然就不成问题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看下面学生作业的例子: 

strange things happen to time when you travel,because the earth is divided into twenty-four time zones,one hour apart. 

学生将之翻译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你旅游的时候。因为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一个小时一个时区。 

 出现上面这种翻译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英汉语言对比方面的基本知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不知道如何转化句子结构,他们往往遵从原文的词序与结构,把单词一个个填上去。这句话可以改译为:你乘船旅行时,时间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因为地球分为24个时区,一个小时为一个时区。 

 当然,除了英汉语言对比,还有翻译技巧,中西方文化差异等都直接影响着翻译的准确性。而学习这些知识,对提高翻译水平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而这些知识和技巧决不是在精读课堂上能够一带而过的,学生也不可能在精读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的。必须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有计划、有目标而系统地学习。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可行性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学习翻译是勉为其难。据了解,在08年四川省大学英语年会上,外研社社长说,进入08年全国cctv杯前三名的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谁还敢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谁还敢说他们就没有学好翻译的基本条件?近几年,中小学的英语教育改革力度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学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在进入大学后,经过1年左右时间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就能够达到翻译课程学习的要求。虽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基础较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略低,但经过两年左右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一样可以开始翻译课程的学习。 

4. 措施 

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很落后,但却可以奋起直追。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促进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 

首先,要从理念上摒弃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之区别对待,摒弃传统的大学翻译教学模式。正确认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因为非外语专业学生经过适当的训练,不但可以具有较高的翻译能力,而且在某些领域,如科技翻译和专业翻译,比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具优势。另外,就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英语基础)而言,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亚于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潜力方面甚至更强。这从近几年进入cctv杯最后决赛的选手大多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例子中就能看出来。因此,不要认为只有英语专业才能开设翻译课程,大学英语当然也可以开设翻译课程。 

其次,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程。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可以先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程。既然要开设翻译选修课程,就必须要先编写适当的翻译教学大纲。适当的翻译教学大纲,就是要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然后是编写适当的翻译教材。翻译教材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反应时代的特征。另外,翻译选修课程的每个班的人数要有限制,最好是不超过40人。因为翻译课程需要多练,老师需要掌握每个学生在翻译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互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特别是如今社会急需的科技翻译实践能力。在积累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缩短部分学生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时间,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翻译课程。 

 第三,师资的培训。目前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质和量都还存在严重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尤为突出。为数不多的翻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在英语专业任教。现有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翻译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及教学水平都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希望学校创造条件,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参加假期开设的翻译培训班,如《中国翻译》杂志社举办的“暑期高级翻译研讨学习班”。也可以选拔英汉语基础好,对翻译感兴趣的教师,鼓励他们到其他院校去进行在职进修或专门学习,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开展和提高进行师资的储备。 

结语: 

要改善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对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传统翻译教学局限在外语专业这个狭小的圈子里,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被排除在外。但是,90% 以上的中国大学生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且,翻译是一门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学科和技能,如果没有学习某一专业领域里的一组基本课程,就不可能达到既懂专业又会翻译的目标;而我国学翻译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什么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中往往感到缺乏科技知识。这在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在灯塔软件(成都)有限公司的实例中就得到了证明。事实上,任何处在学术前沿的科学家往往也是翻译家,他们在做研究的同时,还在翻译引介西方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在中国,80% 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都是由科学、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罗选名,2002)。因此,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本身起步晚,可以考虑把翻译教学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范畴,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高质量的教科书,让广大的非外语专业学生有机会学习翻译,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未来的翻译人才。这不仅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9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地位很低,这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就可以看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有四部教学大纲:即1985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6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2004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上述四部教学大纲中,1985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基础阶段和专业阅读两个阶段的差异,对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规定。然而,1986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则只是强调语言基础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的能力,而对学生在翻译方面的能力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1999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其教学目的中重新提及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其重点仍然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在翻译能力方面它要求兼顾到学生英译汉和汉译英两方面的能力。其中一个突出点是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不同的具体的要求。2004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方面。它与1999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三个层次的不同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的。目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中,翻译只占了五个小题,即要求对五句话中每句话的一部分进行翻译。而且对近几年的翻译考题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翻译题型的目的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句子结构、常用的词及短语。以四六级考试为指向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就可想而知了。翻译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精读文章的重要词句进行英翻汉及汉翻英的练习,老师一般也不专门进行翻译理论和技能的讲解及练习,很多时候是老师直接将翻译过来的句子写出来或念出来,学生抄下来就算完成翻译练习。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翻译教学。

    与此同时,在笔者所进行的有关翻译的调查中,有66.8%的学生认为翻译是重要的,他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开设翻译课程。许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想学翻译,但是苦于无门,只能到社会上花高价去学习翻译,特别是在毕业之后。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2.1 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对外交流已经扩大到社会各个层面,深入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如今,外国人直接到中国来办公司、开银行以及进行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英语不仅在对外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外科技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而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要求大学毕业生能够直接用英语进行交际、用英语开展工作。就翻译涉及说和写的综合交际能力来说,越来越被社会看重。目前参加各种等级翻译考试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其中很多是非英语专业的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既然社会需要具有翻译能力的学生,同时又有这么多在校大学生到社会上学习翻译、参加翻译考试,那就说明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没有在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满足他们的需要。笔者所在学校的约30名08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到灯塔软件(成都)公司从事科技翻译。据毕业生和该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英语专业毕业生极度缺乏其他专业知识,用人单位非常需要非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虽然后来曾在笔者所在学校举行专场招聘会,却没有招到一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非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而新建本科院校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方面几乎没有作为。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翻译人才就不足为怪了。

    2.2 英语学习规律的要求

    现在的社会要求大学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翻译是外语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翻译要求准确、透彻的理解,学生做翻译时的理解率就应该比一般阅读要求高,通过译文,教师就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效果远比一般阅读的多项选择题好。另外,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考虑,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翻译都是他们最实用的外语技能之一,尤其是专业翻译和应用文的翻译。笔者在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以前,曾从事过建筑工程翻译,旅游及商贸工作,对此深有体会。然而,做好翻译工作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没有扎实的中英文基础及丰富的背景知识,不经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翻译实践根本无法胜任。

    在英语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只要词汇量足够大,阅读能力会随之提高,翻译自然就不成问题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看下面学生作业的例子:

    Strange things happen to time when you travel,because the earth is divided into twenty-four time zones,one hour apart.

    学生将之翻译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你旅游的时候。因为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一个小时一个时区。

    出现上面这种翻译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英汉语言对比方面的基本知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不知道如何转化句子结构,他们往往遵从原文的词序与结构,把单词一个个填上去。这句话可以改译为:你乘船旅行时,时间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因为地球分为24个时区,一个小时为一个时区。

    当然,除了英汉语言对比,还有翻译技巧,中西方文化差异等都直接影响着翻译的准确性。而学习这些知识,对提高翻译水平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而这些知识和技巧决不是在精读课堂上能够一带而过的,学生也不可能在精读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的。必须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有计划、有目标而系统地学习。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可行性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学习翻译是勉为其难。据了解,在08年四川省大学英语年会上,外研社社长说,进入08年全国CCTV杯前三名的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谁还敢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谁还敢说他们就没有学好翻译的基本条件?近几年,中小学的英语教育改革力度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学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在进入大学后,经过1年左右时间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就能够达到翻译课程学习的要求。虽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基础较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略低,但经过两年左右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一样可以开始翻译课程的学习。

    4. 措施

    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很落后,但却可以奋起直追。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促进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

    首先,要从理念上摒弃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之区别对待,摒弃传统的大学翻译教学模式。正确认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因为非外语专业学生经过适当的训练,不但可以具有较高的翻译能力,而且在某些领域,如科技翻译和专业翻译,比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具优势。另外,就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英语基础)而言,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亚于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潜力方面甚至更强。这从近几年进入CCTV杯最后决赛的选手大多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例子中就能看出来。因此,不要认为只有英语专业才能开设翻译课程,大学英语当然也可以开设翻译课程。

    其次,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程。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可以先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程。既然要开设翻译选修课程,就必须要先编写适当的翻译教学大纲。适当的翻译教学大纲,就是要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然后是编写适当的翻译教材。翻译教材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反应时代的特征。另外,翻译选修课程的每个班的人数要有限制,最好是不超过40人。因为翻译课程需要多练,老师需要掌握每个学生在翻译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互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特别是如今社会急需的科技翻译实践能力。在积累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缩短部分学生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时间,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翻译课程。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10

首先,作者要广泛大量的浏览或阅读近年来发表在各类期刊和学术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如中国外语。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话教学,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通过广泛的阅读使自己了解目前学术前沿和科研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要弄清楚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及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如:这一领域已完成的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深度,该领域的主要发现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空白等。为了帮助毕业生选题,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于2006年组织部分教师为该院英语系的03级毕业生提供了选题的方向和建议。以下是其中的部分选题: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11

对于一些英文读者来说,英文摘要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源,所以英文摘要一定要强调完整性,也就是说它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 

2、具有定量分析 

撰写英文摘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笼统的、空洞的阐述,尽量用具体的语言和清晰地思路来论述,这样能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信息呈现。 

3、具有创新性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学者在阅读论文时会注重创新之处,所以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英文摘要需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国际标准规定中“摘要”一词定义为原文内容准确、扼要的表达,而不加以解释和评论。各个高校对其也都有自己的相关规定,如新疆农业大学,一般要求英文摘要在200-250字符,单词语法正确,语言流畅、精炼。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結论等4个方面,着重反映论文中的新内容、新见解,但不得加入评论。 

二、非英专本科毕业论文中文摘要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过程简述 

为了了解本校非英专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笔者对土管专业的62份问卷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77%的非英专学生对英文摘要有强烈的需求;收集了土管专业的57份毕业论文英文摘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70%的学生借助了网上一些软件翻译,其中有25%的人对译文进行了修改,仅有12%的学生基本了达到英文摘要的要求。 

2、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文章题目的翻译。中国学生受到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在中文题目中会用到“研究”、“初探”等词,但是在撰写英文摘要中,这些词就可以不用译出。 

例如:四平市耕地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原译:Analysis of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n Si Ping City 

改译: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n Si Ping City 

2)标点符号错误。学生常犯的错误:并列成分用分号隔开;书名号没有用斜体;中英文省略号的区别。 

例如: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受农户文化程度、年龄、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状况影响。 

译文:... is influenced by farmers’ degree of education,age,labor resource status. 

3)用词不当。词性和近义词区别分辨不清常会导致用词不当的问题。 

例如:但是由此产生的人地矛盾问题却日趋尖锐 

原译;but the result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 

笔者认为“矛盾”一词,根据词义和用途,conflict更为贴切。 

改译:but the resulting conflict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4)搭配不当。英语单词的搭配纷乱复杂,许多学生的语法基础薄弱,经常会用错搭配导致不规范的表达。 

例如:In Urumqi as an example ... 

改译:Taking Urumqi as an example... 

5)中式翻译 

做翻译时,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中式思维翻译。如果只顾字面对应,不考虑文化差异,可能会造成简单句泛滥,句子衔接性差。 

例如: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原译:A great deal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o urban land,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 great pressure. 

原译文完全是根据中文逐字逐句翻译的,且原文中的“问题”可不用译出。 

改译:A great deal transformation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三、改进英文摘要质量的对策 

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以上几条只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常见问题的简单总结。想要提高摘要质量,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正确认识英文摘要的意义,了解英文摘要的写作特点和规范。撰写英文摘要时,先用中文完成结构完整、信息全面的摘要,再按照英文思维将其翻译下来。 

掌握英文摘要的翻译技巧,加强自身翻译能力。多注重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和行文特点,如用词、句法、时态、语态等。多积累英文摘要常用词、句型,多阅读英文文献资料。(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汪南(1994~),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134班学生。 

参考文献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12

2007年,我国首次设置了英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性专业翻译人员。到2013年,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拥有英语翻译专业硕士。英语翻译硕士自开设以来,已发展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通常认为英语翻译硕士毕业生薪金待遇高,就业面广,有调查显示,翻译硕士主要就业方向为:同声传译、会议翻译、外语培训、教师行业等;月收入(单位:元)约为:同声传译10万以上;科技翻译5万以上;商务会议翻译3万以上;文书翻译15000~30000;职业培训10000~25000;英语教师月收入 3000-5000。从以上数据来看,英语翻译专业就业情况确实十分乐观,但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以北京师范大学2010级英语翻译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全班共有十六人,其中6人在学校担任老师,4人在经营性企业任职,3人在出版社工作,2人在媒体,1人是公务员。真正担任专职翻译的毕业生为零,这显然与设置翻译硕士的初衷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也在急速膨胀。目前,全国各类专业翻译注册企业有3000多家,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而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仅在北京,翻译注册公司就有100多家。翻译公司数量虽多,高素质翻译人才欠缺却是困扰翻译产业的难题。而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却都流向了其他领域,未能很好起到弥补翻译人才缺口的作用。

可见,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鼓励高校培养更加专业的翻译人才,并将他们输送至最需要他们的岗位。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细化专业分类

目前国内市场最紧缺五类翻译人才:科技口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和文书翻译。以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MTI课程设置为例。北大翻译实践、译本比较与正误、文献查找与论文写作、比较修辞传统与翻译实践、 翻译技术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基础、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北师大:翻译学概论、二外日语、政治理论、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传媒翻译、基础口译、模拟会议传译、高级口译、翻译实务(讲座)、翻译研究讲座。北大的课程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底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北师大的课程则强调学生全方位翻译技能的培养。但两所学校在专业细化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一些传统理工名校,如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将翻译同本校的传统强项专业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出理工和科技翻译人员。这类专门翻译人才在市场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高校建立自己的工作室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以高校为依托托的工作室有北外翻译工作室和北大博雅工作室等。北外翻译工作室依靠北京外国语大学顶尖的学术资源,拥有大量专业过硬的学生译员。他们中有从事特定专业领域语言研究的研究生,也有各专业语言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北外翻译工作组人才资源丰富,翻译品质高,翻译范围十分全面。他们提供34个语种普通材料或各种专业材料的笔译;录音、影象资料的翻译;网页、网站的翻译;各类活动、展览的陪同翻译、口译等。北京大学博雅语言服务工作室由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与语言信息工程系共同创办而成,为北大MTI/CAT学生提供了一个翻译实践平台。工作室不仅是北京大学翻译硕士培养方案的一部分,还是翻译界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平台。工作室模拟语言服务公司的形式运作,利用真实项目案例,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端翻译人才。博雅工作室多次承接大型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财富圈》杂志的全年笔译、中国大使访谈的听译、中国-东盟创新大赛等等项目的语言服务工作,是一个规范、专业、国际的语言服务平台。MTI学生在校期间便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翻译市场,积累固定客户,这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大有好处。

3 高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导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这一点领先于其他高校。MTI的学生不仅有一位论文导师指导毕业论文,还有另外一位就业导师为其推荐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就业导师大多是在学术界或其它领域颇有名气的大家,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选择理想岗位,如知名外企、正规的大型翻译公司等,将培养出的翻译人才输送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4 鼓励学生创业,建立翻译公司

一位北大2009级翻译硕士学生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翻译公司,旗下专兼职翻译达数百人,承接杂志、会议文件等各方面的翻译,一年的翻译量有数千万字之多。虽然创业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要成功也需要很多努力,但不失为一条出路。

综上所述可见,英语翻译硕士要想更好地在我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一席之地,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摆脱以学术研究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方式,将市场纳入考虑范围,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弥补翻译人才缺口,进而完善中国的翻译市场。

参考文献

[1] 吉晓霞.国内翻译教学研究十五年回顾与思考――基于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07-20.

[2] 石春让,白艳.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1-25.

[3] 黄文卫,申连云,陈杰.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1-25.

[4] 黄斐.中国古诗词翻译赏析教学:迈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一步.海外英语,2010-12-15.

[5] 胡玉凤.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及翻译技巧.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04-15.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篇13

自19世纪起,德国的柏林大学、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我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就开始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当前我们的教育界提出要“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各个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我校,实践教学已经列入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从2009年初,我校就正式启动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结合学校实践教学的实际和民族高校特点,编制学校《“十二五”实践及教学建设规划》,各个学院积极进行改革。2011年,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认真开好实践教学会议,开展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改革试点工作。2014年,启动了新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了新的教学大纲,其中实践环节学分大比例提高,如外国语学院,其中专业实践必修内容占9.7%,选修内容占14.2%,创新创业必修内容占1.3%,选修内容占2.6%。可以看到,主要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比例的31.7%。

根据2014年英语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又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1]。英语专业主要实践性环节中与之相关的是专业实践课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针对2014年英语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也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面对着地域和生源特殊性及民族地区的特点,我们如何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划,把2014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付诸实践?如何积极拓展学校与国内高校的校际和校企之间的合作,帮助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翻译能力?

在执行2014版培养方案时,我们发现教学体系和实质内容相对来说相互脱节、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实习效果不理想及实践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蜂拥出现。因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是什么?第二,如何处理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第三,基于2014年英语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是什么?

二、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与问题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表示,“外国语学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本科生实践体系,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语文化节为核心的课外语言应用能力实践平台;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实践平台;集中统一安排的毕业实习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2]。根据该培养方案,笔者首先对现有的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实践环节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如下图所示:

在主要实践环节中,我们发现创新创业占学分比例最大为23.9%,而人格养成与专业实践分别占学分比例为3.9%。专业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涉及翻译课程的仅有在第五学期开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理论课中选修课涉及的翻译方向课程为第三、四学期开设的《笔译1-2》、《口译1-2》,第四学期开设的《英汉比较与翻译》,第五学期开设的《模拟实景口译》、《专题口译》、《模拟同声传译》,第六学期开设的《文体与翻译》,第七学期开设的《语篇翻译》与《翻译研究》。专业实践课中实践选修课关于翻译方向的仅有第六学期开设的《应用翻译》课程,而创新创业理论课、创新创业实践及人格养成教育实践具体内容却要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与《大学人格养成培养方案》中实施,问题随之凸显出来。

第一,在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在学分比例中的确凸显出来,事实是,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更新了,然而翻译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如第三、四学期开设了《笔译1-2》、《口译1-2》,但是相对应的是专业实践教学却是空谈,或者只是个空壳而已。从第三学期开始至第六学期,翻译方向的实践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理论课程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从2013年后半年至今,英语专业翻译方向都没有开设的相关专业实践课。

第二,创新创业实践与导师工作室相互独立、脱节。外国语学院翻译方向的班导师工作室有一个为“英语笔译实训工作坊”,但负责人并不是翻译方向专任老师中的任何一位,甚至成员都没有一位,而是由其他方向的老师负责。2013年至2015年,在院级、校级、部级的创新项目中,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从该表中,我们发现,2013-2015年,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创新项目数量校级占0.65%,1%,0%;区级占4.7%,0%,0%;部级占3.1%,2%,2.2%。因此,导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和与之相关联的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程相互独立、脱节。

第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全院拥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教授7人,副教授18人。获得硕士以上学历37人,其士5人,在读博士7人。英语专业中,涉及翻译课程老师有10位,其中近三年来能涉及有关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只有1位老师,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中,没有形成体系,都是随心所欲,大部分老师进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只是为了以后晋升职称,因此发展不平衡,学院没有成型的评价体系即管理制度。

第四,实验室及实践教学设备拥有了,但是得不到及时更新和配备;外国语学院尽管拥有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实践教学实验室,但是基本上充当多媒体教室使用,资源设备使用状况不尽如人意、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五,毕业实习平台搭建了,但是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只是为了得到实习实践学分,而忽略了真正的实习目的,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毕业论文完成不理想,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毕业论文,部分同学因为难度高、费时多而不选择做翻译方向的论文题目,大部分学生选择教育、文化或者文学方向的论文。因此,毕业论文完成状况不是十分理想。

三、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在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三个部分组成,涵盖了常规课程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内容。该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实践课程为基础、毕业论文设计为主导、毕业实习为主体、创新能力培养为延伸的实践教学课程的主体框架。因此,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人才培养始终要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为了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第一,从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教学角度出发,根据现有的2014年英语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社会对所需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人才的要求,将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把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统一,分层次贯穿于四年本科教育之中,同时使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于整个实践教学体之中。我们的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相关翻译专业课程最早的是从第四学期开始的,而学生在校真正的时间为7个学期,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让学生感觉到第一、二学期轻松,第四、五、六学期只是在赶课程、修学分。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依托外国语学院的文化节,将学生的听说译能力体现出来。外国语学院的文化节从每一年的秋季学期的第三周开始,持续至第二年的春季学期,贯穿于整个学年度。对于低年级有意于翻译方向的学生来说,主要的实践活动为第一学期第三周的英语角活动、第十一周进行的词汇与英语戏剧大赛、第十二周进行的外文经典诵读大赛。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翻译技能的培养,依托于实践实习平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的实践活动为每两年9月份举行的中阿博览会(实践活动为8月份-9月中旬),每学期第八周举行的口译、笔译大赛。这样,我们的实践活动将从第一学期持续至第七学期,做到了真正的不间断,真正做到翻译方向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

第二,从实践教学体系角度出发,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突破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框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翻译方向的实践教学与学校实施的创新实践与导师工作室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下图所示:

成立一个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实践教学团队,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成立笔译与口译工作室,每学期根据课程安排,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参加各个实践活动,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在实践活动中,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积累经验,真正做到以练带学。

第三,建设翻译方向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规范实践教学文件。优化实践教学队伍结构,提倡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进入实践教学。翻译方向的专任教师为10人,分为两个组,一组为笔译,另外一组为口译,实行小组负责人制度,每个小组有老师成员4人,外籍教师2人,学生成员约28-35人左右。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多给学生搭建平台,提供素材,在老师的带动下,指导学生完成专业理论、专业实践活动及创新项目。每一学年进行工作量化及资金配给,保证每份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更新、合理使用实践教学设备与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学生动手能力。目前,外国语学院有口译实验室1间,语音多媒体教师9间,这些已经完全满足了英语翻译方向的时间教学设备与资源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实训及实习各实践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层次,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加强学院口译与笔译综合实验室的完善,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并且实现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第五,积极拓展翻译方向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实施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学校现在实施的“以部级、省部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申报建设为契机,以‘卓越计划’等教学改革项目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外国语学院翻译方向根据专业特色,建设3-4个以上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外事办、宁夏招商局、商务厅、博览局及从事翻译工作的相关企业与公司。在现有的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基础上,从2014-2015学年度,外国语学院开始注重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进行。

四、结语

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对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调查与问题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根据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结合社会对所需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人才的要求,最终使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实践教学内容实施到位。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