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匠论文实用13篇

建筑工匠论文
建筑工匠论文篇1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工匠精神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被罗列出来过: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为了使我国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广泛的推广,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为了适应建筑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建筑教师应该在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要培养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必须要先理解工匠精神的中所包含的内容,所代表的含义。

(1)关键是“专”。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这种理念的关键就是“专”,专心、专业、专注、专长等等。对建筑设计稿和建筑质量不停的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要具备这种理念及思想,运用专业的知识,专心的投入于设计修改、施工过程,专注于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最后使自己专长于建筑。作为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教师,在开展建筑教育活动时,应该要潜移默化的灌输学生:无论工程大小,都应该以专注、专心、专业、专长的工匠精神对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不断的追求完美。将工匠精神始终牢记于心,并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

(2)内涵是“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工匠精神要求建筑人不能总是依靠以往的经验来实施建筑活动,它要求建筑人应该不断的对建筑知识进行更新和创造,它更要求建筑人的建筑技能应该不断的提升和进步。并且,工匠精神的本意就是要求建筑人对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的不断精益求精、不断的修改、不断完善,在这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本质上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工匠精神时,也一定要将“创新”这种理念传承下去。

(3)核心是“人”。任何精神和活动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和精神,其核心当然也是“人”。在中国建筑《十典九章》中也指出:品行为先,修为高标准,做事严要求,改善从细节着手。由此可见,要具备工匠精神得先学会做人,要具有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才有可能形成先进的工匠精神。因此,建筑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应该着重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坚持能力等优秀品质的培养。

二、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实践途径

(1)将工匠精神纳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职业院校作为建筑人才的培养摇篮,其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建筑专业知识的时候将工匠精神纳入到学生的教学活动当中去,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学生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工匠精神所需要的优秀品质: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然后逐渐建立起工匠意识。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不断的追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完善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教学总结反思的及时性,以身作则的将这种理念蔓延开来。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对学生作品进行考核时,也应该多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作业和作品能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学习工匠精神的乐趣。

(2)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规划中。建筑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要求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能立马掌握最基本的建筑技能。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经常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尽快上岗、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应该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引导,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建筑专业的学生职业规划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态度,提高学生的建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3)加强工匠精神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建筑专业各个科目的专业性都特别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作为建筑专业教师应该多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工匠精神与实践的联系,强化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专业教师应该多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也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到工地上开展实践n程或者直接进行顶岗实习。确保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更贴近行业实际,也让学生提早适应实际施工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水平。

(4)营造推广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工匠精神的推广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支撑。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省级、部级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设计比赛、作品展览等活动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或者是邀请曾经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奖学生到学校传授自己的经验和心路历程,让他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同时也能刺激学生对提升专业技能并和精益求精的热情,使工匠精神在校园内得到更快、更正确的推广和弘扬。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崇高理念的体现,是我国建筑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为了促进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快速转变,建筑行业需要的是具有高质量、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建筑专业毕业生。而工匠精神的推广能帮助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建立优秀的人格素养。职业院校建筑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职业规划当中,积极的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工匠精神推广环境,让工匠精神在我国建筑教育教学中开花结果,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建筑工匠论文篇2

纵观姚兵会长的三部小说,并不是高谈阔论之作,每一部都细细描写了建筑行业基层的不易。可以看出,他虽然身居庙堂之高,却心思江湖之远,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关注,更是专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丰富的建筑业从业经历,让他对于这个行业的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所写之事,无不直指行业痛点;而有着丰富经验、学识的他更是清楚的看到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无一不背负着祖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的梦想向前奋斗着。

正如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郝际平在《匠人天下》会上所说的一样,《匠人天下》是一部血泪书,更是一部创业史,无数的营造匠人在天地间辛勤劳作,他们承载着中国梦,预示着中华民族在前往未来的征途上高歌猛进,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代的“建筑脊梁”。在我们呼唤工匠精神的今天,首发《匠人天下》恰逢其时。它反映出姚兵会长对我国建筑产业的热爱、关心和敏锐的洞察。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评价小说《匠人天下》时说,作者对新中国的建筑行业有深入实践和长期工作的宝贵经验,加以沉淀和思考,将其凝聚为文,为读者奉献了一部部具有强烈时代色彩和鲜明职业特点的长篇小说。《匠人天下》犹如打开传统手艺繁复历史的一扇明亮之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营造工匠们的精彩人生和曲折故事。匠人精神,可歌可颂!

《中国建设报》副总编叶昌元在评论中表示,我们的艺术作品,对于建筑行业从业者鲜有讴歌,并反思这种缺失是 建筑业,甚至整个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不注重宣传、展示自身,不注重培养代言人的缺憾!他对小说《匠人天下》高度赞扬,并称建筑业有此化名之《史记》、无韵之《离骚》,幸甚。

《建筑》杂志社记者部主任汪法频则评论说,他(姚兵)时刻关注着我国建筑业,关注着脚手架上那些精益求精、辛勤工作的纯朴善良的“匠人”们,并以强烈的激情和他们一起悲欢,一起思考,一道前进。他以无限的责任心和深沉、朴厚的情感,在《匠人天下》这部洋洋50万言的长篇巨著里,努力开掘其所积淀的文化记忆,通过一股股正能量的释放,让我们在感受推动不同个体在建筑这块相同的土地演绎从民工到产业工人啼血嬗变无限动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阶层华美转身的浩荡印迹,看到了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壮阔图景。并在文章《建筑民工啼血嬗变的力量呼唤》中以文化之力、行政之力、法律之力、道德之力、舆论之力为标题,对应小说人物特点,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解析。

建筑工匠论文篇3

“吃的是料,住的是庙。”生活在雁门关下代县的人,宁肯吃穿差一点,也要把自己的房屋盖得像庙宇一样,满眼的雕梁画栋,砖雕、石雕、木雕,这些可以被视为艺术的东西,在这里却是司空见惯。

无论是承建民居,还是修复塔楼,都不用图纸,无论多么复杂的工程,只看一眼就可以做出大模烫样(古建筑术语,即立体模型),根据烫样齐刷刷绘制出几千构件的尺寸,便可准确无误做完工程。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凭借独门技艺,从代县走向山西,走向全国。

第一佛塔的修缮

2008年,争论了近20年的应县木塔维修方案终于确定,暂不考虑大修,只进行“现状抢险加固”。这个世界上最高大、最古老的全木制古佛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部用纵横交错的主柱、木环、深架、斜撑与斗扶相互搭连。塔高67.31米、使用木料约一万多立方米、7000多吨的重量,经历了950年的风风雨雨,二楼柱子已经明显倾斜,破裂变形的木头随处可见……

2009年6月底,木塔一层副阶屋面养护和钟鼓楼维修完成,经过3年修养,2012年8月,其余层屋面的勾抿养护工程完成。接下整个修复工程的是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而主持这项修复工程实施的,却是一个没有文化、连图纸都不会画的乡下木匠杨贵庭。在古建筑修复业内,他鼎鼎大名,他的徒子徒孙,更是遍布大江南北。他们有一个统称:杨家匠。

木塔问题重重:结构倾斜与扭转、横纹承压构件被严重压坏、材料老化构建开裂、梁袱构件弯折、屋面漏雨、附属文物破坏。每一个问题都让各路专家头疼不已。杨贵庭不敢有丝毫怠慢,从现场监测到方案议定都亲自参与,听取专家的意见,并努力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建议……

为更好地完成木塔修缮,杨贵庭几乎召集了所有木工精良的杨家匠,因为是抢险加固,只能大量运用“偷修”技术,拆下坏掉的构件,修复完好后再装回去。工程伊始,专家们说什么都不相信,可以在不动大木构架的前提下,更换柱、檩、梁等任意一根木构件。他们不断计算斗拱用工用料、分析斗拱节点力学……直到亲眼目睹杨贵庭指挥木匠拆除、修缮、安装,仍瞠目结舌。

“你怎么确定拆掉这一根柱子,它不会垮?”杨贵庭用含糊不清的普通话回答,“老房子从来都不是靠一根柱子、一道梁来撑的……”解释不清,只好任由他发挥。其实,“偷修”技术十分考验技术和经验,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在山西,代县工匠修复古建筑早已十分有名。从抗战前修建晋军炮兵司令周岱的府邸“周家巷”,解放初修建代县烈士陵园,到本世纪初边靖楼落架大修,雁门关天险门关楼、代县文庙、元代古塔阿育王塔大修,杨忠武祠、赵呆观修复……

尤其落架大修,是古建筑修复中最考功夫的技术,需要先将建筑构架全部或局部拆落,修配好后再按原样安装上去,专门针对建筑构架中主要承重构件残损情况。基本上就是拆下来修整后重新装回去,涉及古建筑技艺方方面面,少会一点都不行。

当家的男人

在代县,木匠有三大行:“里工”专做室内装修和门窗、“外工”专做建筑和杂项、“红火匠”专做木器家具。所有木匠,都拜一个祖师爷——鲁班。各地都有鲁班庙,从前匠人们订行规、议工价、收徒弟,都在鲁班庙举行。最要紧的是正月十三这天,所有木匠、泥匠都会赶来,主持按照技术高低和名声好赖,议定各班匠人的工资标准,作为当年行情。通常这个时候,都会先定木匠,因为木工在“百工”排行第一。而议定标准,并不仅仅是技艺,“艺好不如性好”,人品性情也是参考标准。

每年在鲁班庙定工资,杨家匠都是毫无争议的最高。这里面,工资最高的一个木匠师傅,正是杨贵庭,他是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人,也是杨家匠的掌尺大师傅。不少古建筑修复大工程,他都是主持人,从勘察测量、确定方案到参与施工、工程验收,不落下一个步骤,年满50的他,奔波在全国各个古建筑堆中,在十几米高的钢架中爬上爬下,丝毫不觉得辛苦。

“杨家匠”不会绘图,所有图纸都在脑海中,几句话交代清楚,大家便能做出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修旧如旧,只知道“原来是什么样子,修出来就是什么样子。”他们都有非常朴素的修复观念:保持原来的模样,不动一分一毫。升高或降低了原样,是非常丢人的事。

“家有万贯,不如一艺在身。”在代县,身怀技艺的木匠,往往被视为“本事人”。对于将“代县杨氏古建木工技艺”修改为“雁门民居营造技艺”,“杨家匠”并不反驳,想必政府思虑得更加周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也不太明白,只知道这是养家的手艺;作为技艺传承人,他们很是不安,觉得自己懂得的东西只有木工。

印在心里的技艺

过去贫穷的岁月,盖屋太过奢望,但装饰不可省,苍白而贫穷的日子,被年轻的木匠在墙上雕塑着,希望就浮现了出来。匠人们尽心尽力,哪怕只能得到一碗饭,只为给他们提供了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

上世纪末,各地纷纷恢复过去毁掉的古建筑,但这些古建筑都没有原始建筑资料,也没有实物可参照,剩下的只有几张泛黄的老照片。雁门关内的木工匠人就看着这些照片,不费什么工夫就做出大模烫样,再根据烫样做出构件,修复或者承建古建筑。

拿到尺寸的工头,分工下去:土作、石作、大木作、砖作、瓦作、小木作和油漆彩画作等。木作最繁琐,又分柱、梁、枋、檩、板、椽、望板、斗拱和门窗等等,这些构件在建筑中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形状也千差万别,多层木结构中的木构件尤其负责,构件之间凭榫卯结合在一起,榫卯的形状、大小、结合方式也有极大差别。

懂行的人都说,这些匠人脑子里转的都是阁楼殿堂的构思,看出去都是尺寸,不会走样。匠人们则说,这些城廓是祖祖辈辈拓印在心里的,怎么会忘记?

经过政府的人、木匠、工程师研究,总结出来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的三大绝技:扇骨麻花挑角技艺、传统多层建筑的梁架结构起重运料安装技艺、传统建筑彩画和塑像技艺。

杨贵庭的儿子杨美恩细细解说扇骨麻花挑角技艺:这是古建筑翼角的做法,从建筑内部看,翼角椽的组合状态看上去像“扇骨”或“麻花”。翼角的做法包含了檐椽在转角处的所有形态,这个形态包含平面、立面形态以及由这些形态所决定的构造形式。所有的翼角椽都是叠落于角梁上,而不是“贴”在角梁上,这样的翼角再长也不会倾覆。

“这种做法难度大,尤其是翼角椽尾部需要不同程度地削薄扭曲,必须全部用手工制作安装,相当费工费料。”

长期以来,代县的木匠在木材堆里打滚,原本鲜活的树木到他们手里变成供人使用的房屋器具,一般人不会想,树木如果有灵,他们会不会痛。匠人们却知道,他们把自己工作的地方称为“自杀坊”,是屠宰地。在行内,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禁忌,不能对着木料撒尿,不能拿着工具还说“荤”话,更不能把受伤的血抹在木头上。

老技艺的春天

边靖楼落架大修完成后,由杨贵庭牵头,召集所有杨家匠,成立了一个公司——山西杨氏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打开雁门民居营造技艺走出山西的道路。尤其近年古建筑修复热潮,更是将代县木匠从山西带向全国:榆次老城的古建筑维修复建,塔院钟、鼓楼落架大修,再到沈阳世博园太原园的建设,仿古牌楼“对越坊”、“真趣亭”承建……

“不管你干了哈,说起你还是个木匠。”杨美恩笑。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在不景气的时候也去沿海打过工,始终不得要领。细想起来,手艺还是安身立命的本事。

如今,杨美恩管着杨氏古建筑公司太原分公司几百号人,不像一个领导,更像一个大家长。这或许与技艺传承方式有关,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传承并不保守,虽然主要是父子传承和族内兄弟传承,但从来都不限制对外姓人传授。“匠人收徒不麻烦,全凭熟人一张脸。”想进来学,磕个头就算行了“拜师礼”,如今新时代,连磕头都免了,有活计先跟着做,路上自然有人口传心授教你。

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技艺真的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当然了,诀窍部分是要看人教的。”看人,看的还是品行。

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代县的木匠们也开始学习,看古建筑图书、学习用电脑软件绘图。聂技国算是代县木匠中第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早就学会了用电脑CAD绘制古建筑图纸,代县技国古建工程队在业内也是小有名气。

也不断有年轻的血液加入进来,大学毕业的梁晓龙就开办了自己的古建修复公司——梁榭古建艺术工程有限公司,专做仿古建筑,不到30岁的他,对古建筑有独到的理解,很受业界认可。

建筑工匠论文篇4

江南地区自古发达,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保存丰富,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及部分历史城区,极具地方特色。由于新的工业文明的到来,传统建筑渐不适应与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在建国后至80年代左右的衰败没落时期,部分传统建筑开始没落消失,伴随之消失的也有大量的建筑业的手工业匠人。80年代后,在历史文物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浪潮下,人们也开始了对相关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反思。笔者从传统建筑中找寻小木作的制作工艺,探索小木作的艺术特点。

一、小木作设计

谈到小木作设计,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它在特定地域内会涉及到工艺、表现形式、经验、观念等,并受其的影响。所以小木作设计从这四个方面具体来叙述: 艺术形式(图形表达)、工艺(各式小木形制与卯合结构)、前人经验(传统小木作设计图样及其参考与沿袭)、传统堪舆观念的影响。

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小木作内容丰富,传统建筑小木作内容为门窗、栏杆、隔断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这些都是装修内容,但更多的表现为富于装饰的艺术形式。窗格、挂落、罩做法表现最多的为内心仔式样,这也是传统建筑小木作最出彩的地方之一。窗在传统建筑中最常见,有长窗、短窗、和合窗、横风窗、景窗,根据功能定位在宅院不同地方出现,其内芯仔形式多样,有万川、井字、六角、八角、龟纹、正斜满天星、冰纹、嵌棱嵌结、嵌玻璃罩等,还衍生了很多组合形式,裙板的雕花形式也多样。隔断、栏杆、罩的形式也多样,隔断、栏杆、罩以芯子命名的形式跟窗的形式是相同的,内容多样。另外罩还有很多天然罩,雕花飞罩,跳出了芯子组合形式,更显华贵。

另外由于是传统木作,其在建筑中所表现的木作形制――小木作内容组合形式及构造形式也涉及到其功能和表现方式。尤其在江南地区园林宅院,配合园林景观,建筑小木作装修形式尤为灵活协调。比如窗在传统建筑中最常见,分有长窗、短窗、和合窗、横风窗、景窗,根据功能定位在宅院不同地方出现。另外各式小木作组合可以组成各式新的木作组合,如 挂落、飞罩、插角可以和纱隔组成组合罩,风窗和插角可以组合场风窗式挂落,小木作许多单一内容可以组合成多种丰富的小木作形制表现。

关于小木作细节制作上,木材间结合牢固耐用也是非常考验木匠小木作制作能力的。有谚语讲“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尖”在小木作种指“榫结合”操作中割肩拼缝的操作质量。在传统小木作丰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下,小木作工艺中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窗、栏杆、罩、挂落等的内心仔形式丰富,但也要保证牢固耐用,在这里工匠根据多年施工及前人传授的经验来制作,榫卯结构非常重要,如何做榫眼、销子等都非常考验匠师制作水平。小木作根据其艺术表现形式,芯仔结合方式及和边梃、框、结合等有所不同,这里不做具体叙述。施工技巧是施工工艺的小木作实现其艺术形式的现实基础。

关于小木作创作形式,前人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参照。江南地区代表性传统建筑做法专著《营造法原》,是现在江南传统营造匠师必习的书籍,内有各式施工工艺丰富的图式及实物照片,其第八章装折中对江南地区小木装修的种类、名称、细部构造等进行了描述,但有许多小木作类型未编入,比如吴王靠。江南地区流行的另两本相对较多记载明代建筑小木作内容的书为《园冶》和《长物志》。《园冶》在“装折”和“栏杆”两部分是关于建筑小木作的,对屏门、仰尘、窗桶、栏杆等进行了描述,且配了43幅窗式样图和100多幅栏杆图样,对研究明代的小木作风格式样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不过计成对小木作的制作工艺无涉及,书中论述重点在于“设计”,“予历数年,存式百状引”,这些图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流行风尚”,要“依时制”。这些图样在当时不一定能完全在实践中运用,许多花样在后世也没有被采纳,如:锦葵式栏杆等,大概多为其不实用,非重点部位小木作表现过于繁复,不便施工。《园冶》采用骈体文,艰涩难懂,对于当时出身贫苦阶层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工匠来说,非常不实用,因此工匠们对这本书多不熟悉。《长物志》在卷一室庐中记载有:门、窗、栏杆、照壁四种建筑小木作,文震亨提倡:亡艺造物思想,本身的实用性为首要,所以《长物志》中的建筑小木作部分在样式、材质、油漆等的构件本体的叙述要比《园冶》详尽,且文字平易,可惜记载多为小木作内容中的器物什物,建筑小木作参考内容相对匮乏。

对于小木作设计有影响的还有其传统堪舆观念等。传统堪舆观念在民国及明清时期及以前,在建筑营造过程中非常重要,从建筑选址,到厅堂开间、门窗器物等尺寸上都有讲究。《阳宅十书》中有称:“海内相传门尺数种,屡经验试,惟此尺为真。长短协度,吉凶无差。盖昔公输子班造,极木作之圣研,穷造化之微,故创是尺,后人名为鲁班尺。非止量门可用,一切床房器物,俱当用此。”可见传统建筑堪舆学对建筑设计营造的影响深远。但是解放以后,对于其营造尺寸的风水一说已经不大被认同,多弃为不用。传统堪舆观念在其历史上,因封建迷信,论断吉凶,对其建筑设计及营造有很深影响,但在现代已渐渐消失。

2.传统匠艺的传承

谈到传统匠艺的传承,这里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叙述:一是匠艺传统的社会、历史因素,这是匠艺传承的现实基础;二是传统匠艺的传承方式,这是匠艺传承的模式类型。

传统建筑的营造及营造技术的交流是匠艺传承的现实基础。传统建筑的营造使得营造匠艺得以进行与延续,营造技术的交流促使匠艺内容丰富及技术进步。江南地区传统建筑从明清至今几乎没有停顿,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达。营造技术的交流在营造活动的进行下,因为现实审美观念及经济富足等的影响,装饰风格及新的建筑技术及度量方式渗透进来。

建筑工匠论文篇5

每一项建筑计划都是依照一个社会构成单位的需要而产生,平面组织就是满足计划的要求而形成的具体安排。而序列作为平面组织的一种引申,在要求上大致也是按照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延伸,随着社会而发展和进步。

2.1基本构成

扩大建筑单位的规模有两种方式:体量的扩大或者数量的增加。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通过数量的增加来达到扩大平面规模的目的,因而形成其特有的设计意念。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将天视为上天的秩序,以求合法与永恒,而若想与天呼应,通天接地,则平面序列之构成就不能不用分散的方式表现,甚至连州郡都依去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而在平面组织上,中国建筑很少讲单座建筑合并和集中,始终保持着独立和分散的布局形式。

与西方相比,取得相等建筑体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中国为“数”的积累,西方为“量”的集结。东方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将自然看做包含自身的物我一体的概念,因此中国包容着更多的甚至是作为主体与灵魂的人造的建筑物。“追求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人工环境以及建筑意境的追求。

此外,中国古人赋予环境阴阳有序之准则,认定了方位的主从性,对环境构成要素加以主次区分,反映了建筑为礼制服务的特点。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方位的属性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平面序列的分布。山阴水阳,南阳北阴,高阳低,为一般建筑群环境经营时提出了背山面水的要求。

社会心理结构不断变化,影响着包括建筑在内的人群的活动与行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内向型的社会心理,而这种心理又促进了防御性内向空间的构成。

建筑离不开环境。生存的本能驱使人类趋利避害,在建筑平面选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近水利而避水患,防卫性好,小气候好,交通通畅,理想景观,表现了古人在构筑建筑时候重整体,重关系,重气候,重视社会心理影响的特色。而当环境不尽符合理想模式时,人工的方法调整与改善环境是经常地,水道改造,引水工程,人工造景,方位调整,这来源于古人在认识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调整与改造自然环境的业绩。

上述观念形态,文化心理贯穿建筑历史,影响着建筑序列的各个方面。

2.2单体建筑

单座建筑的平面主要是一种完全根据结构要求而来的形式,并没有因为使用功能的要求而成为一个复杂的组织,以柱网为基本形式,既有规矩的“间”、“架”,又有“增减柱距”和“减柱造”等构造上的变化,也有特殊。模数制的创造,直接为礼制的要求的等级制度服务,同时又为设计和施工者保留了充分的灵活性。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特征以及文化的熏陶,线状的木结构,“两仪生四象”,“天圆地方”的中国文化观念,使得木结构在多数重大建筑中,就呈现一种简单矩形并通过轴线均衡对称关系组成院落的几何秩序。

2.3群体建筑

围绕一个中心轴线组织建筑群也许是一种人类最早就存在的布局方式,中国传统建筑从开始到终结基本上都受这种意念所支配。在大型的建筑群中,串联起来的院组成路,由有层次的路构成整体的群。

受阴阳观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群不仅关注形式,由其关注起内涵。“左祖右社”,即一种文化上的次序在建筑中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格局中,均衡对称不是纯形式的,而是相关矛盾的对称,一如文学。

不仅有严格统一的对称,同构关系与自然秩序表现在另一种特殊的古建筑——园林中。互反关系、互否关系、互含关系三者无意中与《易经》思想的太极图暗合,这种文化的深层次反映不约而同的揭示了中华文化中部分深层本质。这既是一种自然秩序,又是一种均衡对称秩序,反映了中国有机地自然观。

2.4典型制式

2.4.1方位

“主座朝南,左右对称”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建筑平面构图准则,它基本符合中国人的使用需要,与中国在北半球温带的居住需求相适应。因此 两三千年间都一直坚持下来。面南称尊不仅是称帝的代名词,也使南向成为了方位序列中最为重要的方向。 2.4.2对称 强调中轴的思想来自浓厚的民族意念,它反映着社会意识和技术组织的统一。在城市中从单座建筑到总体规划之间一直都保持着一种严密的组织关系,即使城市规划方式有了改变,这种关系仍然持续的存在。

> 2.4.3中轴序列

封建社会礼制发展促使轴线作用不断加强,从而轴线上的空间序列变化也极为丰富,形势发端并发展,运用于建筑的远近、大小尺寸设计。

2.4.4主次

设计素材之间的宾、主关系因涉及意图的不同而相异,不同的关系产生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性格和效果。

2.5组织和安排

规划整齐、左右对称虽然是平面布局的正规形式,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同时产生不少因地制宜的灵活自由的构图。中国建筑创造了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表现得极为理性的完全由人工形状构成的作品,另一种就是即使有人工而得来却仍然以天然的景象而出现得构图。

在一些人看来中国传统建筑南向为尊、中规中矩的对称原则显得生硬死板,局限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这不能说是无理由之论点,而立足于维持中国意匠运行的实践理性精神之机制而言,道器分离,重道轻器使得中国建筑创造者一直处于工匠阶层,而其获得建筑技艺的方式只能依靠因循祖制,以及实践中的发挥创造,始终沿袭着量变的轨迹前进,因而也很难出现西方建筑史上跌宕起伏的建筑史,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华文明生命力之长久不息,以及其在东方大地上极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的确实成为了中国建筑在开拓创新方面的桎梏。不能否认的是,这贯穿中国建筑发展史的实践理性精神的确很好的解决了中国大地上建筑存在的诸多矛盾,空间层次,硕大屋顶等等,既是特色也是束缚,当它们具有独特性的同时也困顿于自身的局限性,古代匠人运用巧妙地建筑技艺,构建模数制体系,变通,突破,显示了中国建筑文化在总体上立足于此生此世的实践理性精神。

3.思考总结

建筑工匠论文篇6

而最直接的,与居民相关的议题,就是他们生活的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4/5.濑户川的鲤鱼成了大家的爱,吸引了众多游客。而在冬天的时候,居民还会合力将鲤鱼捞起来,集中在特殊保温的水池里过冬。

古川町居民的住宅,是以古法建造而成,所有结构通过榫头衔接,不用钉子辅助,即为著名的“飞工艺”(中国的榫卯工艺)。从木造房屋的造型到出檐、窗户、格栅、斗拱,层次丰富。再者,屋顶的椽头与斗拱的面街面上,会涂上白漆,“白壁土藏”风格明显。另外,在建筑物的出挑木下有被称为“云”的雕刻部分,以白色涂料装饰。云饰纹样是匠师发挥创作的焦点,据东京大学教授西村幸夫的统计,古川町有云饰169种,355形,是匠师们的独特签名。

这种木构架露明的飞街屋,是居民所认可与热爱的,在社区营造协会与町公所的推动下,1989年古川町获国家补助,建立了“飞工匠文化馆”。古川町素有“工匠的故乡”之称,每130人里即有一位工匠,而在文化馆的建设中,全町160名工匠中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参与进来。文化馆建筑本身成了飞技艺的最佳范本,展示数百年的木匠工艺,吸引日本各地建筑师及工匠前去取经。 6.亲鸾圣人像,位于古川町三大寺庙之一的本光寺里。

正是由于对古建筑的热爱及其形制的理所当然化,古川町居民内部形成不成文的“老规矩”――町内新建或改建的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古川町的三座寺庙,建筑物的材料及颜色不标新立异,与相邻的房子一致等等。而正是这种老规矩,维护了古川町的古色香韵,甚至,本地的观光协会以营造古川特色为目标,于1986年创设了“景观设计奖”。

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外来的投资,也导致老规矩的岌岌可危。1992年,古川町车站前的常茂惠旅馆改造,在居民的热烈讨论下,最后旅馆改六层为五层,采外露木构造的外观设计作为折中。而在两年后,一栋更高的旅馆的出现,更是震惊到当地居民,旅馆的建筑设计与古川町建筑风貌完全相悖。老规矩无法阻止外来投资者的突兀设计,于是在居民的讨论中,诞生了“古川町都市景观基本方针”,1996年在该方针的基础上制定了《飞古川故乡景观条例》――规划了“历史性景观地区”、“车站前景形成地区”“田园・农村景观保存地区”等六种地区,特别是对古川的景观核心“历史性景观地区”,制定了建筑物的设计协议基准、补助标准、补助对象标准范例等。“老规矩”的成文化,居民对建筑保护意识的建构及政府部门实质补助、监管计划的多管齐下下,飞街屋得以更好的保存与维护,也让传统飞技艺有更好的发展舞台。

除了对居民住宅风貌的维护与统一,古川町还对房屋进行合理的利用与活化。1995年开幕的“味处古川”餐厅――位工匠文化馆后的印刷厂,原计划改造为停车场,为了避免设在市街中心的停车场招致更多的小车进入,也为了维护整体街区的景观,社区营造协会与町公所共谋对策,由町公所租下该地,兴建成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餐厅,并交由社区营造协会经营,而后协会培训了当地人来经营该餐厅。另外,古川町还建设地下通道代替天桥,节省街区空间,又维护景观,地下通道出入后为两栋完全配合四周环境的传统木造房屋,并整合了步行区、休憩空间、公厕等功能。

古川町对古建筑的维护,对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规划,加上对本町的三大传统祭典――三寺参拜、飞古川祭及神冈祭的文化营造与宣传,让居民逐步产生和凝聚了社区意识,增强了自豪感与认同感,并创造了社区营造的典范,于1993年,荣获“创造明天的日本”协会颁布的“故乡营造大奖”。

飞古川祭

每年4月19、20日的春祭,是古川町居民最大的庆典节日。古川祭有日本三大裸祭之一的起太鼓祭。第一天晚上,一群着上半身的男子抬着大鼓在町内游行,其他男子则手持小鼓涌向城楼,并且相互激烈地挤撞。第二天,人们则会抬着九台“屋台”(形状像房屋的活动平台),在街道上巡游,有的屋台上还会上演儿童歌舞伎、木偶戏等等。

三寺参拜

建筑工匠论文篇7

北京紫禁城是蒯祥及以蒯祥带领的香山帮匠人集体营造的。蒯祥充当了“鲁班”的角色,是总设计师。

蒯祥是苏州香山渔帆村人。生于1398年,卒于1481年。香山是山名又是地名,今属苏州胥口镇。香山是“吴中第一峰”穹隆山的余脉。高仅120米,虽小,但地处幽雅,风光旖旎,颇具形胜。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石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

明永乐年间,蒯祥设计营造了北京故宫、天安门、午门和两宫。明正统年间,领导过重建三大殿、五府、六部衙署和御花园的建设。京城中文武诸司的营建,也大多数出于他手。他奠定了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所以明代故宫的鸟瞰图上,把蒯祥的像画在上面。

蒯祥精于建筑构造,“略用尺准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他擅长宫殿装銮,把具有苏南特色的苏式彩绘和陆墓御窑金砖运用到皇宫建设中去,他自己“能双手握笔画龙,合之为一”,他还善于创新,发明了宫殿、厅堂建设中的“金刚腿”(俗称“活门槛”)而被授职“营缮所丞”。蒯祥技艺超群,“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不久便擢升为工部左侍郎,食从一品俸禄。

对于蒯祥的建筑造诣,当时就有极高评价,同行叹其技艺如鬼斧神工,而在京城“违其教者,辄不称旨”,皇帝也“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蒯祥晚年,还经手建造十三陵中的裕陵。到宪宗成化年间,他已80多岁,仍执技供奉,保持着“蒯鲁班”的称号。他是一个时代建筑工艺水平的代表,堪称香山帮建筑工匠中的泰斗。

香山帮建筑工匠群体,不但工种齐全,而且分工细密,能适应高难度建筑工艺的需求。例如木匠分为“大木”和“小木”。大木从事房屋梁架建造,上梁、架檩、铺椽、做斗栱、飞檐、翘角等。小木进行门板、挂落、窗格、地罩、栏杆、隔扇等建筑装修。小木中有专门从事雕花工艺(清以后木工中产生了专门的雕花匠)。木雕的工艺流程有:整体规划、设计放样、打轮廓线、分层打坯、细部雕刻、修光打磨、揩油上漆。除了分工细密外,香山帮工具也是很先进的。例如木匠用的凿子分手凿、圆凿、翘头凿、蝴蝶凿、三角凿五种,而每一种又有若干不同尺寸或角度的凿子。

香山帮建筑具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的特点。可谓是技术精湛,名享天下,代代相传。

紫禁城的诞生

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决定建造明皇宫,要求其规模、气势和精美程度都需要超过南京的明皇宫。以蒯祥为代表的香山帮人应征参加营造北京紫禁城,由于其技艺精湛,在诸营造大军中,异军突起,成为工匠中佼佼者,而蒯祥被推为设计和建造北京紫禁城的领衔人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太湖香山的风水滋养了一帮香山人,这环境给适宜人才的诞生创造了合适的土壤和条件,创造了待机而出的人才细胞。

春秋战国时期,吴地的冶金在诸侯国中享有盛誉。木工、瓦工所用的斧头、锯子、刨子、凿子、瓦刀等工具,优良无比,为香山帮匠人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武器”。而香山及太湖沿岸山上的树木、石材(太湖石、石灰石、花岗石和黄石)为建筑准备了材料。特别是苏州郊外,还出产烧制优质砖瓦的细泥。有资料记载,苏州齐门外陆慕一带砖窑林立,被皇帝钦定为“御窑”。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要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地方建造王宫。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开凿胥溪,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规划营造阖闾大城。夫差在灵岩山上建造馆娃宫,在香里建造大型离宫—南宫。在姑苏台上建造的姑苏台,更是工程浩大,规模惊人。“阖闾大城”、“馆娃宫”、“南宫”、“姑苏台”还有“二妃庙”、“胥子庙”等等,这些大型建筑的兴建孕育了香山帮匠人。也使其建筑艺术能得以一代一代往下传。

汉晋时代,吴地佛道两教空前盛行。南朝时期的道观佛寺之多,更是盛况空前。道观佛寺的建设使香山帮匠人的队伍逐步扩大。建筑技艺得以保留和发展。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鼎盛时代,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疆土辽阔。吴地的“塑圣”杨惠之和“画圣”吴道子齐名天下,杨惠之创造了数不清且形象各异的佛像供奉在寺庙(今苏州东山紫金庵仍保留其真迹),活灵活现,可见寺庙之多,香火之旺。

苏州濒临太湖,风景秀美,四季分明,风调雨顺,非常适合人的居住和生息。据《苏州府志》记载,苏州城区明代有园林271座。小桥流水,青砖黛瓦,富有江南特色的苏州民居星罗棋布,这些都是香山帮建筑艺术的伟大业绩。香山帮技术的有效承传和人才的辈出为紫禁城的创造准备了充分的人才和技术。而紫禁城的建造也成了香山帮兴盛极致的佳作,蒯祥很自然地把江南建筑风格带进北京城,使其融为一体。蒯祥成为皇帝尊称的“蒯鲁班”官至工部左侍郎,成为香山帮的鼻祖,这一切是顺理成章。

由此观之不能不说是吴文化创造了一代建筑艺术人才,是吴文化孕育和催生了紫禁城的诞生。

紫禁城是中华文化的标记

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一部西洋美术史是以建筑为骨干来贯穿的。我们可以不可以这样认为:一部中华建筑史是以紫禁城的建筑为其典范为其文化标识的。难怪,法国文化年在中国举办的时候,法国总统希拉克站在故宫广场上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

紫禁城是一幅立体的绘画作品,是人类艺术创作的结晶。无论从整体的布局,每一建筑设计的位置到建筑色彩、线条,甚至室内装饰都与绘画作品同一个思想。而整体印象是:气韵生动。

不但如此,紫禁城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合理通畅的空间布局,预示了中国人博大、宽阔的胸怀;厅堂典雅设计表现了中国人热情友好的品德;江南园林风格的再现,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精美的室内装饰,说明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些做工考究,雕刻细微的设计,充分说明了中国人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而那些飞檐和翘角则展示着中国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建筑工匠论文篇8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官式建筑及清代官式建筑的认识也是如此。在早期的研究文章中,对“清代官式建筑”这一研究领域的认识还并不清晰,例如朱启钤于 1931 年发表的《营造算例印行缘起》一文中,提及相关内容所使用的陈述为:“清代工部及内廷,均有工程做法则例之颁布,向来匠家,奉为程式……”1可见,清代官式建筑”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在 1932 年发行的《汇刊》中,对于《工程做法则例》、《清式营造则例》的研究进展报道均以“清式建筑”2表述;直到 1934 年 1 月,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的序中,才首次正式的使用“清代官式建筑”一词:3至于本书的主要目标,乃在将清代“官式”建筑的做法及各部分构材的名称、权衡大小、功用,并与某另一部分地位上或机能上的联络关系,试为注释……林徽因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概括出为北平的一切公私建筑,以及在京师以外的许多“敕建”建筑都要遵循《工程做法则例》,即概括出官式建筑的范围:4清代于雍正十二年钦定公布《工程做法则例》,凡在北平的一切公私建筑,在京师以外许多的“敕建”建筑,都崇奉则例,不敢稍异。

此后,“清代官式建筑”这个概念便频繁出现在《汇刊》中,如 1935 年 3 月出版于第五卷第三期的《易县清西陵》:5(清西陵)大木架构,装修,彩画,雕刻等,纯属清官式做法1935 年 6 月出版于第五卷第四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1935 年 12 月出版于第六卷第二期的《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的标题中都出现“清官式”一词。清代官式建筑这一名称虽沿用至后续研究中,但一直未见有确切的定义。1980 年油印出版王璞子的《清工部注释补图》前言中概括了《工程做法则例》的主编机构以及适用范围,也间接将清代官式建筑定义的要素进行了总结:1由工部会同内务府主编,自雍正九年开始“详拟做法工料,访查物价”历时三年编成。这部书在当时作为宫廷和地方“外工”一切房屋营造工程定式“条例”而颁布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针对官工“营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一切房屋油画裱糊等工程”而设。1981 年出版的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一书中曾对于“官式手法”进行了定义,并将“官式手法”与“地方手法”进行对比:2历代朝廷制定的一些建筑法规性质的文件,如宋代的《营造法式》与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些文件的内容就主要是当时政治中心地区建筑经验的总结。因为是官府颁布执行的技术规定,习惯称为“官式手法”。

另外一种情况是各个地方的匠师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套建筑经验。这些经验往往是师徒相传,口授身教,出有着录成书的,如《鲁班经》等。这些经验总结,也是技术规定,但不是以法令强制执行,而是匠师们自愿遵守的,习惯称之为“地方手法”。2010 年出版的《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房图档》中郭黛姮对官式建筑这样概括到:3官式建筑为官方出资建设的国家或皇室的重大项目,如都城、宫苑、坛庙、陵寝、衙署、府邸等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路桥工程、城市市政工程等。上述诸多的描述已经使官式建筑及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渐渐明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官式建筑是皇家建造的官方建筑,代表了当时最成熟的建筑技术水平,与地方建筑相对。与此同时,每个朝代的官式建筑又各有不同的特点,清代官式建筑因为距今时间最近,目前我们对其的特点最为了解,研究最为透彻。清代官式建筑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管理体制,自康熙朝中叶以来,主要的营造制度基本成型,如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监工体系、工料组织制度、匠役制度等等。例如,清朝对于宫殿、坛庙、城垣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有着具体的规定;并按照所需奴银的多少,决定工程的运作模式;沿袭明代的匠役制度被雇工制度所取代等等。

第二章 《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学社成立之基

第一节 学社前的研究

建筑工匠论文篇9

在中国,“百工圣祖”鲁班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鲁班在历史古籍和传说故事中是近乎“神人”的形象,甚至带有魔幻的色彩。据史料记载,鲁班姓公输,名班。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44年,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出身于世代工匠家庭的鲁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既是建筑业的鼻祖,也是土木工匠的祖师。同时,他还是军事、航天、航海、机械、设计、民用等行业的发明家和创造家。关于鲁班的发明创造,如今最耳熟能详的是木工使用的曲尺,也称鲁班尺。不过,最好玩也最传奇的当属他制造的各种仿生机械。比如《墨子・鲁问》中记载鲁班削木竹制成鹊,可以飞3天。《鸿书》中记载他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论衡・自纪-儒增》则记述传言说他制作出了备有机关的木车马和木人御者,可载其母。这些记载和传说虚实结合,如梦如幻,鲁班因此被视为技艺高超的工匠的化身,真正担得起“匠心独运”这个词的分量一一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技能,同时对自己的发明和产品精雕细琢。

然而,像鲁班这样的“复合型多技能”杰出人才毕竟罕见,中国古代的匠人普遍而言都是各司其职,各专其长。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指出,匠人职司城市规划和宫室、宗庙、道路、沟洫等工程,职责主要有三:一是“建国”,即给都城选择位置,测量方位,确定高程;二是“营国”,即规划都城,设计王宫、明堂、宗庙、道路;三是“为沟洫”即规划井田,设计水利工程、仓库及有关附属建筑。作为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记载了6门工艺的30个工种的技术规则,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考工记》篇幅并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除了《考工记》,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共3卷18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据了解,大约17世纪末,《天工开物》传到日本,日本学术界对它的引用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1771年就出版了一个汉籍和刻本,之后又刻印了多种版本。19世纪30年代,有人把它摘译成了法文之后,不同文版的摘译本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对欧洲的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

建筑工匠论文篇10

【Keywords】basic level; supply-side reform; disadvantage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07-02

1 建筑企I的分包链如何打造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怀抱“荆山之玉”,资产雄厚,“船大顶风浪”,特别是高端人才优势明显。但按部就班甚至抱残守缺的意识较重,四平八稳胜过激流勇进,企业改革创新的活力大大减弱。劳务公司和专业公司“船小好调头”,但往往缺少战略意识,抵御风险能力差,管理者的时间多浪费在寻求合作机会的路上,资源得不到有效发挥,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亟需“找棵大树好乘凉”。

如何把小企业的“好调头”和大企业的“稳妥”发展,联合起来,产生1+1>2的效果,国家提出了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思路,公私合营甚至员工持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国家的政策,在国有企业的落实,目前,还多数停留在“嘴上说”的层面。

既有政策的支持,又有实际的需求,但“一拍即合”,仍然任重道远。在经济利益独大的时候,环保、质量、职工权益、社会责任等都难以有效保证。国企的发展,并没有带动产业链中相关方的共同发展,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靠激烈竞争和“剥削”下游企业寻求发展,仍是国有大企业的通病[1]。目前来看,做得好的专业公司,特别是劳务公司,做强做大的仍然很少,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分包链依然很薄弱。

实现品质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二航局2015年的工作会上,“品质二航”被正式确立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品质”是供给侧的核心元素。“品质二航”开启了企业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新征程,“品质二航”是未来发展必须跨越的“瓶颈”,其中,“品质员工”尤其关键。

公司沪通大桥项目部,通过组织学习、帮扶指导、资金支持、生活关爱等方式,积极推动劳务公司的管理提升。四川邻水营丰建筑劳务输出有限公司、安徽芜湖宗盛建筑劳务公司等的实力明显增强,劳务公司经理余永斌、李宗水的建桥强国梦,和企业的建桥强国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专业化的分工、融合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目前来看,项目上的试验、测量、物资、设备等,多是通过打包交给企业内部的专业公司操作运行,这也是成熟的做法。企业内部的专业公司多是由原来的机关部门转型而来,依附性很强,自很小。扩大主体员工规模,不管是通过主体员工的招入,还是劳务派遣人员的增加等,都已经“此路不通”,“急需用人”和“不给招人”之间的矛盾无法克服。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用人的风险越来越大。

2 “工匠型”人才的春天何时到来

打造强有力的“分包链”,夯实企业的基础,关键就在“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上。2016年的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书的作者付守永这样说:“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视工作为修行,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在产品短缺的时代,供不应求,你生产的即使是一件次品,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都能卖出去,这是粗狂发展阶段的特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对“简单”和“重复”的事情不屑一顾,20世纪90年代,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和效率,把一些从事“简单”和“重复”劳动的工人下岗分流,认为这样的事情毫无技术,农民工都会干,且成本低。

目前,企业间、产品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拼的是质量”,稍微半点瑕疵,都是致命的要害。追求高质量,追求品质和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获利的最后机会,企业要想真正实现“长生不死”,实现“基业长青”,高质量已经成为唯一的靠山!

在这个“商业精神”流行的时代,各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应对挑战,“商业精神”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要弘扬“工匠精神”。“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企业不缺少探井的伯乐,缺少掘井的工匠,企业不缺少制定制度的人,缺少践行制度的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多数领域属于基础行业,其本身不具备“高精尖”的特征,用心做好、端正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也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要求。但目前来看,企业缺乏熟练技术工人,企业和工人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有缺失,急功近利,只注重效益和产出比,不追求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极致,企业领导只注重“高端”产品、“高端”人才 ,漠视基础工作,也是企业不出“工匠”的直接原因。

目前,企业谈的较多的是“创造”,好像“创造”比“制造”要“高人一等”。但现实情况是,企业不仅需要创造,更需要制造。当我们大谈创造的时候,可否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的制造做好了吗?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而远非制造强国。大是规模,是量的增长,靠的是机会和资源;强是价值,是质的增长,靠的是战略、技术和管理。

“工匠精神”是制造的基础,制造是创造的基础。基础没有打牢,就想建造摩天大楼,难免会岌岌可危。庖丁解牛凭精神和牛接触,游刃有余,他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心到、神到,熟能生巧,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工匠辈出的“闸门”在哪儿,如何开启,值得深思。人才成长的“行政化”这条路,已经非常“拥挤”,“官帽子”是堵塞工匠“闸门”的最大障碍。

2015年10月,该单位员工周海生获得“2015年央企职工技能大赛金奖”,掀起了一轮“技能比武”的热潮,芜湖市“周海生创作工作室”应运而生。2016年,二航局提出“杨氏工作法”,杨志德是全国劳模,中国十大桥梁人物,他就是典型的工匠,无论是当木工、做技术员,还是当领导,“工匠精神”一直是其工作的法宝。

建筑工匠论文篇11

1、顺应自然

我国古代在营造城池、园林、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视顺天地气候、地理等“天性”,以期同自然和谐相处,盛行两千多年的风水术即包含了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认识及适应,明清时期堪舆方面提出的理论和观点,比之前朝更为系统和成熟,加深了中国建筑及室内与自然环境的充分交融,家具的设计制作也强调顺乎其性而为之,反对施以过多人工干预,“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推重“天趣自然”,否则即为“恶俗”。

2、师法自然

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美,然而师法自然的思想并非只是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要对其有所概括和提炼,这在传统园林艺术的总体布局到山水树木等细节的经营处理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强调顺乎其性地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文震亨的《长物志》,通贯全书都是“自然古雅”、“无脂粉气”等审美标准,不尚矫饰,追求萧疏简淡,反对人巧外露。

3、因借自然

寄情山水是沉淀于中国人心中的特有传统文化理念与情怀,因山构屋,濒水筑室,在建筑空间的分隔处理上,利用隔扇、窗、挂落等构件,通过“借景”、“透景”引入露天空间、自然景物,寻求室内外环境的通融,还把各种自然元素引入室内空间中,在室内营建自然景观体系,如大量使用盆景、绿植、插花、石玩等室内陈设,蓄养鱼、鸟等,甚至利用山水画、花鸟画和匾额、楹联来描写自然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交融。

二、日用即道——宜人的设计观

我国古代建筑空间的经营,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这种礼制下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和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包括内外檐装修以至室内家具陈设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程式化,甚至成为设计发展创新的枷锁和束缚。明初,虽然仍大力推崇儒学、程朱理学,强调“器以载道”,但在明中后期,王学以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崛起,追求个性自由、思想解放,“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还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强调重视百姓日常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明末清初,一些学者继而提倡“实学”,视角定在“实用”之上,正如李渔、文震亨等人提出“凡人制物,务使人人可备,家家可用”,以及“制具尚用”等等,设计创作由重“礼”向重“人”回归转化,如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出“榻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长七尺有余,横三尺五寸”,要求设计满足“体舒”、“神怡”等生理、情感诉求。

三、文心匠意——文人的影响与介入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建筑大都以工匠为设计主体,尽管他们其中很多人有着高超的营造技能,但“中国古代匠师并不钻研建筑科学理论与技术原理,对构造、形制、装饰等等的模仿、移用才是兴趣所在……”,且由于知识、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每晦于文字,常赖口授实习,很难达到一个高度;此外,中国古代有重道抑器、重文轻技的传统,这些工匠之术又为士大夫所不齿,即所谓“君子不器”,且设计门类芜杂,技艺繁复,非受实际训练、精通制作,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明清时期的工匠获得了比以往更高的社会地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他们也能够摆脱权威规训的约束,获得更多的创作自由,明中、晚期,复杂的社会背景导致大批文人士大夫挂冠归隐,他们多通过设计来“自适”,同时还进行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如《遵生八笺》、《园冶》、《闲情偶记》、《长物志》等古代设计典籍多成书于这个时期,文人从事设计,有着迥异于一般宫廷匠师与民间工匠的自由意志,他们的美学趣味和生活品位促进了当时设计质量的提升,成为工匠之外推动设计进步的另一重要力量。

建筑工匠论文篇12

侗族鼓楼大木结构的营造技艺是我国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上这项技艺是以述而不著的形式来进行传承。目前,大木结构建筑在钢筋混泥土结构建材的冲击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传统的木匠匠作系统已面临解构与重构的文化调适[1-3]。另外,传统木构建筑营造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木构建筑匠作系统已经失去了昔日辉煌的营造市场。随之,其营造技艺也失去了传承的文化空间,进而导致侗族建筑营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4-7]。

1 侗族鼓楼介绍

侗族鼓楼为木质结构,是一种密檐式的塔形鼓楼,可分为厅堂式、楼阁式、门阙式、密檐式等类型,以密檐式居多。鼓楼是象征族姓群体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举行各种活动和存放芦笙的场所,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鼓楼作为侗族人民集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包含着侗族地区十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鼓楼文化”也成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的影响因素

2.1 外界环境的影响

2.1.1 外界作用力

侗族鼓楼属于大木结构建筑,其各构件之间的牢固性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要差的多,这也是木构建筑的力学知识不发达的重要因素。所以,风荷载、雪荷载等外界作用力的对鼓楼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影响。

2.1.2 地理气候条件

人的构筑行为和居住行为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刺激的反应。建筑能够反映所处的环境的某些特征,同时,建筑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构筑

行为和居住行为与环境相适应。其中,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是最基本的条件。

2.1.3 人为因素

鼓楼建筑营造的关键在于掌墨师,他们拥有过人的思维、艺术观、记忆力、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是侗族文化的精英,并且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主流或流行文化的涵化,还受亲朋好友、村里乡外的影响。

2.2 使用者的需求

建筑是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产生于人类,又服务于人类。 另一方面,掌墨师与使用者的营造意识对构筑行为和居住行为带有“指令”的意义。侗族人民在营造鼓楼等各类建筑时,都融入了物质和精神的功能需求。

2.3 营造技术条件

我们在鼓楼营造技艺的进行探讨过程中,不能忽视在鼓楼这一文化符号多元化的建筑物中,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平与利用技术的情况。

2.4 经济条件

鼓楼是村寨或者家族财富的象征,在侗寨诸多建筑中,鼓楼的造价是最高的。所以,经济条件也是影响鼓楼建造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的文化阐释

3.1 侗族建筑营造技艺的源流

3.1.1族源文化的积淀

侗族是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稻作农耕、干栏建筑是百越民族的主要文化特征,干栏建筑及其营造技艺是生活于相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族群,为满足相同的实际生活需求而相对独立地完成了相同的发明创造。纵观侗族民族文化的特征可知,侗族建筑营造技艺继承了古越人的干栏营造技术。

3.1.2 民族文化之间的涵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间的交往融合,侗族建筑及其营造技艺也融合了汉族和周围其他民族的营造理念和营造技艺。

3.1.3 本土木匠的营造经验

侗族人民长期生活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观念,缔造了侗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比较而言,同样生活在都柳江流域的苗族、水族、瑶族同胞,就没有创造出鼓楼这类特别的建筑。这和侗族木匠的营造经验具有密切的关系。

3.2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的价值

3.2.1 历史价值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是侗乡匠师,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口传身授,不断总结营造经验积淀下来的历史财富,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文明史、人类学、文献学、社会学和建筑学等多个方面。

3.2.2文化价值

侗族鼓楼建筑的营造技艺蕴含着侗族人民对鼓楼的总体和单体的形制、空间组合和适应环境等内容;也蕴含着侗族的传统文化,如伦理、信仰、审美情趣以及驱邪避凶的社会心理;还能够反映侗族地区的自然气候、物产、生产力、生计方式等。正是这些做法规则及其中的尺度与比例关系,决定了侗寨鼓楼的体与形。因为,掌墨师清楚对不同的鼓楼类型,运用不同的尺度,注意其中的大小、高矮、繁简,这些就是侗族掌墨师在营造场域内,当时当地使用的建筑营造尺度。依规矩才能成方圆,正是依照一定的营造规矩,才能营建出丰富多彩的侗族建筑文化来。

3.2.3 科学价值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学、艺术学、材料学、聚落规划学、建筑学等方面。从艺术这一面看,建筑学是技术的艺术;从技术这一面看,是具艺术性的技

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便产生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有品味的建筑。侗族鼓楼正是艺术性与功能性、技术性、工艺性相融合的产物,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与民族文化、物质生产力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

3.3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的变迁

3.3.1 文化变迁理论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者不同族群间的接触而引起的族群文化的变化。文化的变迁与社会的变迁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包括物质文化的变迁和包括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也包括文化内容的变迁及文化结构的变迁。

3.3.2 尺度单位的变迁

侗族鼓楼的结构方式、构件尺度,都掌墨师长期营造经验的总结,而并不是力学计算的结果。但是,近年来侗族匠师所承包的工程主要是通过投标方式来获取。“标书”中的尺度单位都是采用现代建筑招投标公制尺度单位来撰写的。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侗族鼓楼构件的尺度单位正由传统的市制单位逐渐转化为公制单位。

3.3.3传承主体的变迁

目前,由于年青一代则纷纷外出务工,侗族鼓楼的匠艺传承人正趋于老龄化,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这给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3.4 侗族鼓楼营造体制的重构

随着木结构建筑营造活动的骤减,营造技艺传播和使用的文化空间也逐渐减少,并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营造市场发生的变迁,让掌墨师们无法从这个营造市场获取谋生的资本。因此,侗族鼓楼的重构已成为必然。

4 结论

本文首先对侗族鼓楼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的影响因素和价值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侗族鼓楼大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诫 撰 邹其昌 点校.营造法式[M].人民出版社,2006.

[2].项隆元.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陈耀东.鲁班经匠家镜研究――叩开鲁班的大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王贵祥,刘畅,段智钧.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例与尺度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建筑工匠论文篇13

嘉峪关的建成凝聚了广大工匠的心血,也是体现工匠们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甚至我辈都望尘莫及。600多年的建筑经历了天灾人祸的双重考验。更难能可贵的是,古代工匠事业心的严谨态度一直是我辈之人的楷模。

嘉峪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等。关中复杂不是我辈能用笔墨一一形容得出的,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复杂的关城,当年却有一位工匠,能精确地算出关城用砖数量,与现代建筑工地剩余的破砖乱瓦相比,真是不可思议。此工匠名叫易开占,他当时被任命为负责修关的总工程师。据说他精通九九算法,但凡修房造屋,只要经他预算,用工用料就十分准确和节省。朝廷监督修关的监事官不信,总想借职权之便难为他一下,要他准确计算出修嘉峪关的用砖数量。事关重大,儿戏不得,易开占对照图纸反复细算,最后肯定地回复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管官恶毒地发话:“若多或少一块,就砍你的头,并罚众工匠劳役三年。”几年后工程竣工了,还真的多出一块砖来,怎么办?易开占思索后,便把他放在西翁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官发觉后大喜,心想几年前一赌可赢了,看你易开占还有什么话说。哪知易开占胸有成竹的说:“这块砖不是多出的,而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就会塌掉,一切都会前功尽弃。”监事官一听,当然有所顾忌,神的旨意哪个敢违抗,真要是因此生出是非来,掉头不是别人,可是我自己了,监事官只好顺坡下驴,哈哈一笑,便不再追究了。从此,此砖始终留置在嘉峪关城楼之上,谁也不敢挪动,一直到600多年后的今天,此砖在原址还是丝毫没动,也没风化,“定城砖”因此得名。“定城砖”确有其事,有照片为证,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供人观摩。一块最后多余的砖,没有被遗弃,就像古代将士最后走着的那位士兵,走进边关,走进历史。又像一首边塞诗的诗眼,读后意义非凡。也像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落脚点,像一张历史的老照片,记录着昨天、今天和明天。“定城砖”历经600多年没有风化没有移动是真,因为整个关城完好如初,但是石铺的马道经过战马无数次的践踏略显凹痕,被历史所印证当年这里兵多将广。出了关城,笔者为了一路拍照,没有乘电瓶车,在关下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前,笔者见到了工匠易开占,不过那是一尊石雕像,可以印证历史上确有其人。如此庞大的工程,能将建筑用砖计算到如此精确,我辈之人哪个敢比?

人小智大羊驮砖

嘉峪关城现在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99999块砖包墙。东西城垣开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均筑瓮城。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

且不说关城用砖为什么是99999块,而不是10万块,单说当年青砖块大,城高,又没现代吊运设备,施工条件很差,工匠们冒酷暑占严寒,全靠人工搬运。惟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我们上城墙时,导游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大家不要走马道,因为马道是一个平面的斜坡,没有台阶,不论是上还是下,都有危险存在,现在游人上去,都要求走后人专门修建的台阶。

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20公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惟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在附近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那些工匠弓身驼背又吃力又危险地向上背砖,心想,这些人真笨,瞧我的,这孩子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众工匠看了又惊又喜,这法子得解放多少劳动力啊。于是招工招羊,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既省了力又省了时。如此可见,有时候,大人的智慧不如小孩,马的能力有时不如山羊,凡事都有两层性,凡事都是来个换角度思考好。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