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设计实用13篇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1

钱三强教授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自主预学是自己能动的独立的自主阅读、自我思考的过程,是学习新课文之前的热身。经过有效的预习,学生会对新课文产生初步的了解,发现疑点、难点,可以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能使他们带着问题地去听课。 

课文《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本篇课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那么,学习这一类课文,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呢?应确定怎样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获呢? 

一、独辟蹊径——以“预学设计”为取向的本体观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预习,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学生收获不大。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提出预学的要求:“不动笔墨不看书,让小小的作业纸记录我预习的收获吧!一是识记生字,理解新词;二是了解背景,熟悉作者;三是通读课文,把握内容;四是善于提问,大胆质疑。”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设计预习题。一个学生设计这样的题目: 

 

1.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猜猜大致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   ,了解了作者的   。 

3.你觉得哪些句子很有特色,摘录下来,想想有什么特色。 

4.这是一只   的猴子,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通过自学,学生了解新授课学习的大致框架,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习欲望,产生了学习疑问。课堂教学时,他们带着兴趣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学习,带着目标学习,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 

课前预习题是帮助学生预习的工具,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思路。教师利用学生落实预习题设计的情况来掌握学情,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来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重难点,这样的教学针对性更强。 

二、拨云见日——以“预学分析”为取向的文体观 

在教学《猴王出世》中,我带领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请学生交流设计的预习题,先小组内交流,选出优秀的设计;再小组之间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分享优秀的设计。这过程是学生认知起点的一个重要反映,以表格形式反馈如下: 

■ 

(一)学生阅读力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预学情况分析,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比较大。具体来说,大致分为四个层次。 

1.一般概括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基本读懂课文,弄懂词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了解。从预学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了解《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部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篇课文写得不错。石猴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猴子,他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很有魅力,吸引我们去看。课文很难读,有些字词意思不懂……” 

2.初步把握语言更深层次的含义。20%的学生具备了独立探寻课文内在关系的能力,能在理清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语言更深层的含义,能捕捉到作者字里行间隐含的言外之意。 

3.看到佳处,道出精妙。只有10%左右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阅读能力。阅读时,他们能在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对作品的内容与表达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看到佳处,能道出其中的精妙。由于《猴王出世》的主要人物形象是石猴,学生的感受都指向主人公。 

4.从课文阅读中产生出新意。少数学生具有初步的创造性阅读能力,能在课文阅读中读出新意,对作品的理解能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能把课本中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看着这篇文章能想到其他类似的作品。 

(二)学生阅读视角的多元性分析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猴王出世》一课教学中,学生预学的方向大概有三方面。 

1.关注故事情节。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分别写了石猴出世——探洞——称王的过程。阅读时,学生抓住“石猴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两个问题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关注人物特点。学习《猴王出世》一课,贯穿始终的不是情节分析,而是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悟、解读。教学从“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开始,到“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最后再“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让猴王这个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形象深入人心。学生对这个形象比较容易把握。 

3.关注语言表达。不少学生大多“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眼,死闭着本该聚集语言形式的目。作为教师要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秘妙处唤醒、提示学生,使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如,对猴王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作者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同时语言也非常短促,具有跳跃性和节奏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和语言的高度融合,这就是经典。 

三、对症下药,以“解决问题”为取向的主体观 

(一)千锤万击出深山——确定起点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猴王出世》预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个别学生已经深入思考文本,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就想如何针对学生认知差异采取有效的方式,聚焦学生普遍关注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展开教学,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闲看儿童捉柳花——引导质疑 

培养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学习的起点和主线,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比如,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有很多潜藏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既然取了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然后进行课文阅读,自我解决。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遣词造句、写作方法上等进行质疑。如,描写石猴的语言:“我进去!我进去!”“大造化!大造化!”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平时通过影视作品所感受的孙悟空的形象,展开想象,体会石猴的形象。还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开头要写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像这种伏笔照应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它为后文石猴敢进洞埋下了伏笔;而后文的石猴敢于进洞又与前文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成照应。教学时,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实践,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提问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教学应从问题开始。正如朱熹所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三)一树花开满庭芳——组织教学 

阅读的本质是还原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个体作为“我”的独立存在,让学生获得心灵、情感的成长过程。如何让学生对文本个性化解读充分“暴露”出来呢?教学《猴王出世》中,通过组内交流到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来解读这一人物。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猴子不可思议的神性、活泼顽劣的猴性和敢做敢为的人性“三性合一”进行分析,使他们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立体丰满。 

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我努力践行着学生主体观的理念,师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诚如潘新和教授所言:“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课堂是学生的主场,应让学生“一树花开满庭芳”,教师只需引导组织即可,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授之以渔用无穷——教会读书 

(一)授“浏览法”提速度 

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浏览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研究表明,有经验的阅读者每一次注视所能阅读的内容至少是初学阅读者的三倍。像《猴王出世》这种小说型的课文,篇幅相对较长,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养成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的习惯,学会去浏览,以此扩大学生的视觉、知觉广度,以提高阅读能力。 

漫无目的的快速浏览不可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想要取得好的阅读效果,就要在读之前有要求。因此,在预学阶段,我给学生提供了预学提示,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这样提高了他们阅读的针对性和目标指向;同时在课中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的阅读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 

(二)授“关键点”抓重点 

要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应训练学生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他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文本的重点,找出新问题,获得新观点等。《猴王出世》中的孙悟空形象他们都比较熟悉,因此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孙悟空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2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下面就我个人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保持其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我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媒体功能,给学生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例如,在设计《商不变性质》一课的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对小猴子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吧。”小猴子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那就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你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当学生还沉浸在猴王分桃的故事中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小猴子都笑了呢?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了。

这样,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欣赏一段精彩的故事来引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难点的突破,单靠学具的操作或空洞的语言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而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能及时调控,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倡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被动和受教育的客体的地位。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对于教师,由于微机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功能,教师从课堂的识教中部分的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使之在教学中的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教”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加强。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3

当今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思维、自我动手能力[1]。小学数学有自身的特殊性,小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分析能力上较为薄弱,但是其对世界的探知欲望极为强烈,并且思维发散能力强。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合理的设计教学方式,开发小学生的自我思维、自我探究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新课改要求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并且贯穿在每个级别的教学中。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也给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时间上的有利条件。小学生可以通过掌握和学习数学知识,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加工和理解,最后进行规范。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小学生进行自我思维提供了具体的载体。如小学人教版中"比一比"课程就创设了小动物搬家的情景,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塑造提供了具体的载体。

小学数学教学有很多需要判断的体系,这些判断需要逻辑术语和数学术语和相关的符号进行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内容较为简单,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可以一定程度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加强小学数学教育成为了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

2.小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措施分析

2.1 引导猜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猜想是可以有效开发学生自我思维创造能力,可以引发出独特而新颖的思维结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感想,感说,通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例如笔者曾经要求学生计算8+198+1998+19998+199998时,就要求学生抛弃传统的累加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鼓励学生将8拆分成4个2,然后每个2与后面的数字相加,如2+198=200,2+1998=2000,最后得出200+2000+20000+200000=222200。这种引导方式一方面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分散,联想能力较强,这对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的提升其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极其有利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从个性问题中寻求共性,从问题的角度去延伸、去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如在题目:小明家离学校距离为1020m,小明每3分钟走255m,问小明从家到学校还需多少几分钟。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解法一:先计算小明的步行速度255/3,然后计算剩余的路程(1020-255)m,最后剩余路程除以速度(1020-255)/(255/3)=9分钟。解法二:先求小明步行速度255/3,在计算总路程花费时间,1020/(255/3)=12,在减去已经走过的路程花费的时间即得到还需的时间12-3=9分钟。

2.2 设置情景,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数学教学以问题为主要表现形式,这要求教师积极合理的设计问题,催化学生的思维亮点[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求积极设疑,通过合理的情景设计,让学生进行带入思维,引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形成发散性的思维习惯。

例如:笔者在进行《商不变性质》教学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猴子分桃的故事:桃子成熟的季节到了,猴王召集小猴子们一起分桃吃。猴王给小猴子8个桃子让他分给4个小猴子,小猴子说太少了。猴王说:"那我给你80个桃子,你分给40只小猴子吧。"小猴子想了想说:"不够,不够,太少了。"猴王又说:"那给你800个桃子,你分给400只小猴子,行么?"小猴子还是说太少。这时候,笔者就对学生提问:为什么800个桃子,小猴子还是嫌少。然后让学生积极发言、讨论,最后笔者将8/4=2,80/40=2,800/400=2的计算公式列给学生看,进而得出"商不变性质"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讨论和分析中,极大的引发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思维积极性。

3.结语

小学生因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过度中,加强数学的思维能力教育是极其必要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积极根据课程知识,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4

一、争取自由,任性率真

《西游记》开始即点出美猴王的生世,这是一个天生天养天赋异禀的孤儿。影片中更用详细情节展现美猴王的出生和求学的过程,也是忠于作品的原版。在《西游记》原著的第一回文中写到“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①由此可见美猴王乃是聚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自然无父无母,别说没有人教他起码的生活礼仪之道,甚至都没有人教它懂得生活的基本常识,一切都必须靠自己的摸索,自然保持了天性的淘气。这些先天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以后的性格率直、反叛、乐观、崇尚自由的特点。很快的,在随后的文中,作者描绘了他出世后的生活概貌“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条约,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果树;与狼虫为伴,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②出世后在山野间为生,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何等闲散何等不知世事,天真烂漫随性之极,也注定了与宗教礼法不合。之后有诸多事情的发生,就证明了这一点。如为了不被人控制生死,拒绝接受冥司约束,强令冥司阎君修改生死簿;轻视天国威严,不顾任何所谓天条法规,在天帝面前照样傲然而立,并自称“老孙”;在发觉“弼马温”实为养马小官,上当受骗,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后又接受招安,被分派管理蟠桃园时,更经不住仙桃诱惑,监守自盗。而以上种种,归于根本,说明美猴王是一个酷爱自由,不愿受礼教束缚的形象。

在大闹天宫时,这位“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的自然之子,自始至终都带有“率性而为”的特征。他教小猴“逐日操演武艺”,决不是为大闹天宫做准备,只是一种“作耍”的游戏;大闹龙宫,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件称心如意的武器;大闹地府,只是向阎王讨回自己被剥夺的自由,都不是有意识地对神界的权威发难。太白金星招安他时,他临走前对四健将说:“谨慎教演儿孙,待我去天上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住。”可见,他对神权世界那一套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和当时社会最基本的秩序原则,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和了解。做了齐天大圣之后,他仍然是“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计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玉帝让他代管蟠桃园,他“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从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一心一意,尽职尽责。他偷吃蟠桃也只是因为看见“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尝个新”,猴子的天性就是看见成熟的桃子就吃。后来王母召开蟠桃大会,竟然没有请他,他当然不能容忍,因此才假传圣旨欺骗赤脚大仙,且偷果品,盗御酒,偷吃老君金丹,无非也不过出气闹性子,带着很强的随意性。之后被抓回天庭,从八卦炉中逃出之后,公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其实这算不上是一个口号,只是出于天庭的种种规矩限制了他的自由,从而生出的一股怒气。既然皇帝可以定规矩,那么做了皇帝也就不必遵循那么多规矩了。只是个性倍受压抑之后的怒言怒语。所以,大闹天宫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抗天宫统治者的行动,美猴王的率性而为的自由个性和神权世界的规则秩序势难并立,因而不能不斗。整个斗争过程,都表现了他的率性而为的特征。

二、争取平等的权利

如果说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是出于猴子的天性,那么对平等的追求则是人格尊严的维护,这正是美猴王的可敬之处。他蔑视神权,见了玉帝和太上老君,从不下跪,只是唱个喏罢了,有时还直呼玉帝为“玉帝老儿”,叫太上老君为“老倌儿”。即使对三界中法力最高、权力最大的如来佛祖,他也不会毕恭毕敬。对于一般的神灵,美猴王更是不放在眼里,稍不称意,就要“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美猴王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于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分显现了英雄的特质。在影片中,除主要展现美猴王的自由天性外,再就是写他的争取平等的权利。初到天宫的美猴王还是保持自由自在的率真天性,但是在讲究等级和礼制的天庭是不能被允许的。美猴王在天庭之上跟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惹得玉帝不满,让他去看管蟠桃园,就是想孤立他。在玉帝看来,天神是有等级贵贱的,不同等级的神是不能相互平等交往的。而美猴王的无尊无贱的空灵意识注定要与天地不容,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在打闹蟠桃会的直接原因是美猴王觉得自己没有被列入邀请名单,这不是几个桃子和几杯酒的问题,桃子早就吃过啦,有什么在意的呢?当他从摘桃仙女那里听说请的众神仍是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等神灵,当大圣问道是否请了他的时候,他还是抱有一线希望。当得到否定的回答时,美猴王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他在此之前一直是感觉良好的,没有被邀请是上天对自己的不平等待遇,是没有把他这个齐天大圣放在眼里,美猴王受到了莫大的耻辱,这才几乎是丧尽理智的一顿乱来乱打,是为了解胸中之恨。这是对人格的一种保护,对尊严的一种维护,是要求人身的平等,是属于精神领域的要求,比起填饱肚子,多争取点银子的要求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美猴王本来是不想闹事的,他也在闹过之后有担心害怕,甚至是后悔,但是尊严得不到维护,人格上得不到平等,他也就无所畏惧啦,这才是美猴王的可爱可敬之处:生命诚可贵,自由平等价更高。

三、拥有博爱的胸怀

美猴王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自然是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除了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性格特征外,在美猴王的身上还表现出博爱的思想。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底层民众深受统治阶层的压迫和剥削,追求自由和平等几乎是他们的梦想,在没有平等和自由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些统治者,幻想他们能给予自己关爱,表现在文学作品里更是比比皆是。如《三国演义》里刘备的形象,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明君,因为刘备处处能想到民众。《水浒传》里的只反贪官不反朝廷的宋江众人,其实也是把希望寄托在最高统治者身上。《大闹天宫》里的美猴王更是进一步表达了这样的主题。美猴王是被众猴推为王的,作为猴王,他处处能从整个花果山众猴的利益出发去做事和考虑问题,表现出“王”的风范,去保护和关心他的子民。在《大闹天宫》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美猴王偷吃了天宫的蟠桃,偷喝了天宫的美酒后回到花果山,见到众猴后,跟他们讲起自己吃蟠桃和喝美酒的经历后,众猴表露出羡慕的神情,

尽管他知道重返天庭是有很大风险的,为了让花果山的众猴能一饱口福,美猴王向众猴说“我今早在瑶池受用时,见那长廊之下,有许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琼浆,你们都不曾尝着。待我再去偷他几瓶回来,你们各饮半杯,一个个也长生不老”。众猴自然是欢喜不胜。话音刚落,美猴王即出洞门,又翻一筋斗,使个隐身法,直接到蟠桃会上,又进瑶池宫阙,只见那几个造酒的,运水的,还在酣睡未醒,收拾一番,满载而归。跟众猴在洞中开了个仙酒会,各饮了几杯,欢乐无比。忘记了可能出现的危险和一些不快。类似这样的镜头还有不少,美猴王为了花果山的利益,为了众猴的喜怒哀乐,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美猴王跟众猴的关系亲密无间,有很强的责任感。尤其是在表现跟天兵天将的作战过程,侧重点是表现花果山在美猴王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这不正表明了美猴王是一个受众猴拥戴的领袖吗?受拥戴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齐天大圣美猴王有博爱的胸怀,真正地能够关心和保护自己的部下。在《西游记》一书中,前期美猴王的形象比起后期的孙悟空更可爱,原因也在于此吧。

吴承恩作品反映的是明代中叶黑暗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人权的践踏和等级制度的不合理。《西游记》是明代中叶问世的一部神魔小说,有人分析说“孙悟空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集人性、神性和猴性于一身。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魔,从猴性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猴子。作为一个英雄,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是胆;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不向困难低头;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作为一个神魔,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有翻江倒海的本领。吴承恩很好地将孙悟空身上的人性,神性和猴性融为一体,从三者结合的高度,成功地塑造出美猴王的形象”。③确实如此,三者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特征。从而作者便开始“集中全力来描写这位神通广大的猴王,使他在书中飞跃着他的威力、智慧和光辉。”④五百年前心高气傲的孙悟空凭借自己的本领大闹天宫,天不怕、地不怕、敢于斗争、追求个性自由,从而谱写了一部个人英雄史。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打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表现不正体现了这一主题吗?《大闹天宫》里的美猴王不就是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先锋吗?吴承恩这一主题的提出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早了二百年,《大闹天宫》这部电影更是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争取自由平等的美猴王形象。

注释:

①② 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第3页。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5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在课一开始时设计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准备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切成同样大小的四块,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平均分成了八块,分给猴乙两块。猴丙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了十二块,分给猴丙三块。小朋友,你认为猴王分得公平吗?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了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

这样就把学生带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迫切想知道新知,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即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在过程中,能寻找合适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展示有几种拼法,拼成的是什么图形,最后让学生讨论原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通过上述教学,不仅让学生在“动”中领悟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为学生大胆发展创新见解提供了自主活动空间。

三、鼓励质疑,强化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作诗词歌“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师要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理解、帮助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不够明确或吞吞吐吐的提问,都要倍加耐心的倾听。只要敢提问,就要给予表扬,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教师除了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外,还要为学生搭建质疑的舞台,并且要注重示范,教给质疑的方法。如《角的度量》一课,教师为学生示范质疑:角的度数怎么量?用什么量?用什么做单位?这样从教给方法入手,为学生质疑打好基础。另外教师要创设条件,有意识的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鼓励他们有疑就问,不懂就问;并诱导学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创新思维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筛选练习内容,选择典型性、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并适当引入一些非常规、非形式推理及开放性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迁移变通,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拓展思维空间,寻找多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例如,测量五(1)班某组同学的身高时发现: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4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W身高148厘米,还有两个同学147厘米,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按一般思路解题是用这组同学的身高总和除以这组同学的总人数。然而从条件可以发现:这组同学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因此,解题时,可以把它作为基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的个数=平均数,这种方法来快速求平均数。即150+(4×2+2×1-2×2-3×2)÷(2+1+2+2)=150(厘米)。

这种变式思维能化繁为简,学生就可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发展创新思维,并逐步走向创新。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6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很难想象小学数学知识中那些单调符号、繁复的公式、抽象的原理在沉闷、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如何能被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所接收。

因此,对于在小学教学中建立课堂环境的愉悦和谐,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设计导入,激发快乐

一堂课在开始时,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唤起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

在“商不变的性质”课上,笔者就给同学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一天,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啦,太少啦!”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是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这故事,班上的孩子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笔者意味深长地问学生:“你们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新颖有趣的导入激发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地开始了对新知的探索。精心设计的导入不但能找准教学知识的切入点,也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控到最佳状态,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活动呈现,体验快乐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低年级课堂的教学中,笔者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

相信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学生会学得更轻松。只有这样,数学课在孩子的眼中才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干巴巴的符号和乏味的定义,而会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乐园。

三、创设悬念,快乐思考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索射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只有有了疑问和惊奇,人们才可能做知之者、好知者、乐知者。在教学中笔者竭尽全力地去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常常引起悬念,设计一些疑问,促进学生的思考。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时,笔者让学生出题考考老师,不管数字多大,我都能一口报出结果。这时,学生兴趣十分高涨,一个比一个说出的数字大,但我都能一口报出是否能整除。当学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笔者随即指出:等你们学了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四、成功激励,快乐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赏识的对象。不要等他们已经将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后,才去赏识他们,而是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例如:在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教师应给予一定的评价,而且应该用赏识性的评价。有很多带感彩的用语可以信手拈来,如:

――“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我非常赞成(欣赏)你的想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

―― 这么难的题,居然还做对了一题,太好了!

――“观察真仔细,同学们真能干,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

――“对,你能用转化(迁移、简算、列表、组合、推理、联想……)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不简单:你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名数学家。”

――“你真行,对刚才的问题,不满足于找到结果,而是观察思考,又有新的发现,如果能说出其中的道理,那就更了不起了。”

――“哇!你们真是好样的,对学习真有耐心,也很有毅力!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没有用心尝试,不要轻易说“不”!”

――“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胜利总会属于你。”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7

二、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若上课之初,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就不能充分收到效益。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结合内容编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

三、在交流中分享快乐数学

新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开发。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有人用画“#”等图形作记录;有人用写数字记录;用人用打“”的方法记录;有人用画“、、”等各种符号记录。于是我就把不同的方法张贴在黑板上,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各种记录方法的优缺点。有人先说画图形好,是什么图形就画什么图形,很清楚;马上就有人质疑:“如果统计的不是图形而是别的物体,也画图不是太麻烦了吗?”于是有人提议:“写数字好,什么都能统计。”又有人补充到:“而且最后不用数看看最后的数字是几,就知道一共是几个?很简单!”马上又有人反对:“可是写数字各个数字都不一样,要反复想下一个该写几了?容易出错!”也许受前面的启发,有人说打“√”好!代表正确好看!而且写起来简单方便等等,就在学生之问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指正,相互学习,真理往往就在这看似毫无秩序的交流中得出的。而且学生们因为有人聆听自己的见解,有人和自己争论,有人认可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增加了相互了解,互相介绍自己的发现,共同分享着自信的快乐。

四、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8

2.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3.创设故事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做游戏、听故事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如果在教学中,把一些数学问题放在游戏中解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快乐的获取了知识。也可以把一些数学问题放在故事中,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打电话"这一个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在电话的对话之中交流学习的感觉,并在打电话的情境中掌握和巩固知识技能。教学时,教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我这个电话是打给兰兰的,请问1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兰兰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8里面有一个十,8个一。"然后让同桌之间做这个游戏。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掌握了"11~20"中的每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而且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学生学的轻松又愉快。 又例如,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以讲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说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次,师父口渴了,就让猪八戒找水渴。八戒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水,就在这时,八戒眼前一亮,他发现了一个大西瓜,可把他乐坏了,摘了西瓜抱着就往回走。他边走边想,我得多吃些。到了师父歇脚的地方,猪八戒嚷嚷道:"可把我累坏了,我得多吃些,西瓜是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找来的。"悟空听后就痛快的答应了。并说我不吃了,那你就吃西瓜的三分之一吧。八戒不乐意,非要吃西瓜的四分之一。悟空高兴的把西瓜的四分之一给了八戒,又分别分给师父、沙僧西瓜的三分之一,还剩一小块,悟空自己吃了。八戒一看,撅起了大嘴,大声嚷嚷道:"说好了让我多吃些,怎么我的还不如师父他们的多呢?死猴子准是你又作弄我。"故事讲到这里教师随机提出问题: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再让学生汇报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这样做,学生轻松愉快的得到了知识,并且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不断的编讲有趣的故事,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某些创造来自直觉思维,有时心血来潮,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更多的想法是在热烈地互动氛围中和相互议论的启迪下迸发出来的,它是一种群体共生效应的产物。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精神。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按课本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再讨论书本上的三个问题。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自己发现了结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这样的操作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现欲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进程,既使有效课堂落到了实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9

“孙悟空”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著作中的人物之一。孙悟空具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孙悟空素有“美猴王”“齐天大圣”“斗战圣佛”等美称,典型形象符号是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辨真假、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大显神通。

孙悟空的原型在学术界颇受争议。原型一,西域胡僧“石磐陀”。此说法认为“猢狲”为西域“胡僧”的谐音称号。另外,孙悟空的现实原型是一位随从唐僧、尖嘴猴腮的胡僧,这个胡僧是《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时收下的弟子“石磐陀”。原型二为“释悟空”。释悟空由西安出境修行比玄奘晚了40多年。后人取象征子孙的“孙”字为“悟空”安置了姓氏。原型三为“无支祁”,元代戏曲作家吴昌龄的杂剧《唐三天取经》的孙悟空,借鉴了无支祁的形象。“无支祁”是神话中的水怪,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①鲁迅认为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形象借鉴了无支祁。原型四是印度神猴哈奴曼。胡适认为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神猴哈奴曼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原型五,新野猴戏。新野猴戏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吴承恩在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县,对新野猴戏有深入的考察,新野猴戏中的猴子是《西游记》中招人喜爱、活灵活现的猴王形象的素材源泉。

这些原型共同塑造了有血有肉、有姓有名、活生生的孙悟空形象。孙悟空是印度佛教、佛教、中国佛教等多民族宗教文化共同孕育出来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学艺术、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等经过元、明的流传、变异而哺育出来的形象,也就是说孙悟空是由宗教、民族、时代、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形成的艺术符号。

二、孙悟空现代化形象的发展

迅猛发展的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典型的本土化的孙悟空形象有了现代化民族性的新发展。本土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被认可的文化沉淀,被人认可的本地区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历史所遗留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是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最具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的创造。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将丰富设计的表现形式,对本土元素进行当代设计是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承、创新的作用。

(一)孙悟空形象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1.传统阶段

传统阶段的孙悟空形象呈现在戏曲和年画等工艺美术载体上。京剧中《花果山》《火云洞》《火焰山》《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顽皮机灵,活泼有趣,形象用金黄色勾画眼圈,额头上有佛珠。鲁迅先生收藏的四川绵竹年画《收八戒》中孙悟空,用色艳丽、强烈、明快,造型夸张、生动。这幅画成为在1941年万氏兄弟以神话人物为主题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中孙悟空形象的雏形。《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形象除了借鉴绵竹年画,还能看到迪斯尼动画米老鼠的影子。

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前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孙悟空的年画、脸谱等形象特点具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征,即为一个传承有序、体系鲜明、内容丰富、边界清晰的完整、稳定的体现。②动画片《铁扇公主》是根据《西游记》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片段,通过孙悟空反对牛魔王的故事,暗喻鼓励人民抗日斗争。故事中的悟空形象具有中国传统的不畏艰险、与敌人抗争到底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从曾经不可一世的“中央帝国”到半封建、半殖民的附庸。中国的设计文化经受了猛烈的冲击,设计发展逐渐开始呈现了重心偏移、边界模糊、变幻不定、主客颠倒的开放系统。孙悟空、铁扇公主等人物形象受到《白雪公主》和《米老鼠》等影片的影响,在设计孙悟空形象和动作设计参照西方米老鼠的形象,如大眼的眼皮加了一道高光。但整体而言,此时期形象也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合情合理的描绘,人物形象仍然呈现强烈的传统性,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

2.传承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孙悟空形象属于传承阶段,形象较忠实于原作,汲取传统艺术精髓、广纳博取古老技艺华彩。首先,1964年“中国学派”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洗练、流线感强、色彩鲜明。齐天大圣一张京剧式脸谱的表情瞬息万变,机灵过人,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金箍棒,击退天兵天将,形成一个“侠肝义胆、光明磊落、神通广大、英勇不屈”的英雄美猴王的形象。其次,1962年出版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形象,是擅长画猴的赵宏本先生设计的。孙悟空形象完全符合中国画绘画的方式,人物形象画面动静相宜,线条刚劲而婉丽,服装、风带、飘荡的云彩烘托出腾飞的姿态,使悟空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还有,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把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孙悟空演绎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地表演出了“人、神、猴”的综合形象。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10

如《加法运算定律》(四下)一课中,新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学校松厦镇小所处上虞松厦镇块状经济伞的特点,进行如下数学文化资源链接,并将“伞”这个主题贯穿全课。

素材呈现:同学们,你们“松厦镇”是“中国伞城”,一年伞产量约是5亿把,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与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几天,傅老师和松厦镇上的一个李阿姨聊天,她告诉傅老师,“她上午能做雨伞32把,下午能做雨伞54把”。

提出问题:根据屏幕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完善材料:我们选取“李阿姨一天能做多少把雨伞”为学习材料,现在我们的学习材料已经完整,让我们齐声响亮地把学习材料读一读!

2.引入“历史典故”。 数学的科学内涵无疑是严谨刚性的,但其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却是浪漫柔性的。如果数学教师能够更多关注数学知识历史背景的挖掘追索,那么,定然能为数学教学“脱去僵硬外衣、显露蓬勃生机”提供更为丰富的可能性。鉴于此,我们设想在开发、设计“数学文化资源”时理应把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传闻”、“科学趣事”、“童话故事”等一并纳入资源组合的广阔视野,力求以丰厚深邃的课堂信息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商不变性质》(四上)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以下童话故事。

师:花果山上,猴王在分桃子。猴王说:“三只猴子,6个桃子!”小猴子听了,觉得太少了,着急地喊到“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是太少了,那就30只猴子,分60个桃子吧!”小猴子听了,感觉是比上一次了多了,但还是不满意,又说:“大王真小气,不够不够!”于是,猴王又说:“还不够呀!那就300只猴子,给你们600个桃子吧,够多了吧!” 这下小猴子可高兴了,高声喊道:“大王万岁!大王万岁!”猴王和小猴子都开心的笑了!

3.感悟“阅读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道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将会让学生有机会充分阅读、欣赏、感悟“古文典籍”、课外阅读材料等,通过数学阅读不仅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如《折线统计图(四下)》中,教师出示折线统计图概念后,紧跟出示6组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某汽车4S店6月份汽车销量图、病人心电图、某急诊病人48小时体温图、股票大盘走向图等。

4.体验“实践操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就能使学生更加明智更加聪明,从而更具有创造力。因此,我们会开发设计有关重视数学操作活动,编写一些动手操作类的作业,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体验数学文化的韵味,从而获得创造新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获得终身受益的文化力量。

如《三角形的特性》(四下)一课中,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动手,使学生更加明智更加聪明,使学生更具创造力,从而完成对数学文化资源链接。

(在完成寻找生活中三角形的原形后)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三角形,那你能不能运用身边的材料(描一描、画一画、围一围、折一折……或你喜欢的方法)创造出一个三角形呢?

汇报:印、画、围、折、搭、切……

5.优化“人文环境”。当然作为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我们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课题组将搜集富有幽默感的格言、警句、妙语、急智之言、风趣的小故事、笑话等。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为学生感受数学文化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如《加法运算定律》(四下)一课中,课的最后“机动延伸:拓展知识视野”环节,教师运用学生好奇的心理,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将数学课堂练习与数学文化链接。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11

一、激发 “说”的兴趣

首先要让聋生爱说,激发他们说的兴趣。如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聋生好胜的心理特点,经常采用竞争性和鼓动性的语言,有意识地创设爱说、竞说的气氛。

1.根据教材说。特教数学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有许多漂亮生动的图案,利用这些有利的素材,根据低年级聋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实物进行说的训练。

2.直观演示说。低年级聋生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抽象思维相对滞后,不容易接受抽象的概念,教学时需要通过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来帮助理解。让聋生观察、演示与操作,叙述出示操作的过程,来训练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8+5时,先让聋生用小棒演示,再说出演示过程:“8和2凑成10,把5分成2和3 ,8加2等于10,10加3等于13。”这样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算理,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多个角度说。为克服思维定势,教师应注意训练聋生从多种角度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从内容出发设计多角度表达。如教学聋教材第一册第70页兔子图:我训练聋生做到三说:①说图意。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3只兔子,一共几只兔子?②说算理。一共几只兔子就是4只和3只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③说意义。4+3=7,“4”表示左边的4只兔子,“3”表示右边的3只兔子,“7”表示一共有7只兔子。这样训练聋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为聋生应用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思维方向设计不同角度表达。如应用题训练时,出示了许多已知条件和问题:①有30颗葡萄。②每6颗放一盘。③又拿来10颗。④吃了5颗。⑤还有多少颗?⑥放了几盘?⑦每盘放几颗?⑧一共多少颗?让聋生把相应的条件和问题搭配起来编应用题,看谁编的多,聋生自然会从不同角度来编出多个应用题。

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可以结合内容编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

三、善用媒体,使学生增添学习之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习兴趣就会越浓,这一点对于聋儿也不例外。数学本就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只不过我们传统的对于聋儿教学模式往往只着重于基本知识的传递,造成了聋儿感到只有盲目的接受知识,不知数学何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样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具有先进的技术功能,它能够对文字、数据、声音、图像、动画、录像、电影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通过特定的技术,利用电脑的独有功能,设计出教学课件,把原本死板、无声平面的内容处理得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立体的画面,使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爱学、乐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精心设计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新知识,心理上得到满足,产生了愉快的情感。这时,老师若用机械重复的练习去巩固已获得的新知识,学生将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用科学的、富有启发性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使学生能练一题、议一组、会一串。另外,还要注意安排适量有弹性的练习,逐步启发,层层递进,深刻地理解知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智能得到发展。

五、激励评价,人人享受成功之乐

首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给足高分,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大。其次是学困生优待。当学困生能独立完成小测验中的基础部分时,可将评分偏向基础,从而给学困生也打出一个适当的高分,使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奔头,达到激励后进的作用。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打破少数尖子学生长期垄断得奖的情况,想办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包括学困生,也有获奖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评分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各个级别均有一、二、三等奖。尽管在这些奖中,同是一等奖,水平差异很大,但对学困生来说,由于历来与获奖无缘,因此对得奖非常珍惜,备受鼓励,为他们的学习增加新的动力。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12

一、提供最形象的选择型向导,引导学生欣赏古诗

古诗,我们需要关注其语言,甚至是语言风格。要让儿童真正体味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最好的方式就是打比方。凭借他们熟悉的艺术与风景,生活与故事来打比方。这样就能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化远隔为近距。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第一牧歌《敕勒歌》时,我采用近距设喻的方式设计了一个儿童化的欣赏向导,让学生根据自己欣赏的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下面对《敕勒歌》一诗语言风格的两种评论,哪个说得比较贴切?(1)《敕勒歌》这首诗的语言如小提琴般悠扬婉转,如春日垂柳般婀娜温柔,如江南小桥流水红莲秀。(2)《敕勒歌》这首诗的语言如安塞腰鼓般恢弘豪迈,秋日碧空般辽远,如草原驱马疾驰般洒脱。”我们阅读的感受应该是第一种。这种评论是感性化的,语言风格本是很抽象的东西,而将它说成一种是安塞腰鼓一种是琴声,这就感性化了。采用近譬设喻、感性体验、自我选择的欣赏方式可以给孩子一种感性的体验,与儿童的感性思维特点是完全匹配的,效果自然也是最佳的。我们只要能够抓住语文教育的价值点,只要能够把语言的赏析点设计成很好的感性化问题,小学里同样可以进行文学的鉴赏教育。感性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每个单元都会有语文学习的一个点在里面。

二、提供最有效的比较型向导,引导学生品读故事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13

“从词源学上来讲,西方的‘经典’一词来源于闪族语qan,意为向上生长的芦苇。在古希腊文学中,‘经典’一词最重要的意义是‘度量衡’,指建筑中用于表示尺寸的规则,先是指正确的尺寸,后来指正确的比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则和规范,把经典作为规范、典范,这种理解类似于我们对经典的认识。叶圣陶为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中所说:“朱自清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们文化遗产中用文字记下来的东西”。经典是对文化的记录,必定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朱自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一点恰恰提醒我们,传承经典意在传承经典所承载的不可复制的、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经典是永恒的,这是经典的根本特征,每一部经典之作必然要经历历史的选择、具备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才能被奉为经典。但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被创作出来的,经典正因此呈现出无可比拟的特殊性才被世人认为是值得传承的,于是经过世代相传、奉其为经典才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作品。换句话说,经典之作能否得到持续地传承并能持久地获得文化认同,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够承载多大的文化价值,及传承人能否真正地理解每一部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其背后隐藏着的独特的文化意涵。具体讲,我们理解的经典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用概括、抽象的语言加以释义出来的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意义的规范、典范;另一种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但却又是我们理解经典最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必须回到经典作品产生的最初的历史和时间中,探寻真正支撑着经典的背后的独特文化价值。我们经常谈经典是永恒的、是值得我们世代传承的,但如果传承人不理解经典中的经典之处,经典传承的过程终会导致经典一点一点地遗失直至被遗忘。

三、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名著阅读教学设计要基于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和推进“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将不同年段语文课本中出自同一本名著的同一或不同x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然后将多个选篇与名著原著进行整合。名著阅读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将具体选篇中的主旨与名著原著的文化背景、艺术特色等内容相结合,意在将文本所要表达的文化意旨及支撑着经典作品的整个文化发展脉络呈现给学生。教学方法上,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感悟经典文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启发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单一选篇阅读转变为由多篇名著选篇整合阅读,进而扩展到名著原著的自主阅读。

1.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教育应该回归经典的呼声愈为强烈。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在2003年就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应对西方价值霸权、文化帝国主义与英语霸权对教育的冲击,就要通过经典教育进行文化陶冶,经典教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所必需的选择之一。”彭书雄2011年就发表了《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一文,认为“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拯救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的危机”’。2013年张蔚等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中明确提出“经典阅读,实则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而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份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先后在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等方面共计八次谈到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以传授母语为使命的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并且在两份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均附有“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两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传授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将经典纳入语文课程,不是单纯地促成语文教学内容自身的变革,而目的在于通过对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经典文化的学习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人文性的最大化,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例,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结合西天取经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分析佛家倡导的善对孙悟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宗教文化,体悟佛家倡导的“善”,使学生在文化陶冶中获得人格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名著阅读学习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2.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内容

把经典作品作为课程内容与以往其他课程内容相比,不同之处就在于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它被时代赋予某种责任,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经典作品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蕴藏其中的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学习经典,就是要从中学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名著阅读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一部经典作品背后呈现出来的文化发展脉络及在整体上表达出来的文化取向,由此使其借助于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切体悟经典作品背后内在的独特历史文化意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观。以《西游记》为例,其形成于明中后期,王学兴起,禅宗(强调本心是佛)渗透,《西游记》是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汲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明代文化发展的脉络足够清晰,并能够认识到《西游记》形成与发展,及其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中的位置,了解“三教”代表的文化意旨,在此基础上了解《西游记》基本内容,其“对人性美和自我价值的肯定”等主旨及其“物性、人性、神性合一”等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并依靠这些隐性文化资源,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显性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意在倡导的“善”念、“善”行等潜在的人文意涵。这样,学生习得的就远远超越了固定的文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关于一部经典形成、发展的整个文化脉络,包括其对文化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对不同文化之间关联性与延续性的认识和理解。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