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

二、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建设,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中央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是"三个依然":"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些地方,还存在严重的不良作风。中央领导指出,转变作风,最根本的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此,面对反腐败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不良作风问题,笔者认为,当今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深入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学习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对比革命先辈在战争年代吃草根、啃树皮的艰苦奋斗精神,达到自我净化灵魂,提高廉洁自律、防腐防变、转变作风的自觉性。

三、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些党员、干部思想动摇、信念淡薄,甚至有的地方领导班子集体烧香下跪拜神,祈求地区平安和丰收;有的干部请来风水先生拆改办公大楼;有的高校学生听政治课,老师讲到"共产党"、"共产主义"就哄堂大笑,甚至起哄鼓倒掌。说明现阶段迫切需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通过参观展览、阅读故事、观看影视,联系革命先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面对故人严刑拷打、威胁利诱,仍然"脸不改色,心不跳",含笑走向刑场等英雄事迹,对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无疑将发挥有力的正面启迪和深刻的感染作用。

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势头。但有些地方仍存在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屡禁不止。群众迫切要求转变不良的社会风气。笔者认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通过红色文化所体现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大公无私的道德情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牺牲精神,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有力抵制、深刻批判那些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不良风气,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无疑将产生不可替代的积极引领和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创造形成的极为珍贵的文明成果。同时,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党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她产生、发展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大众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笔者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这支中国特色的文化奇葩,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引领、开拓、创新的重要作用。

六、发展中国旅游产业,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它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应对西方敌对意识形态侵蚀的有效武器;是增进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来源;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构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资源,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支柱。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通过红色文化作为载体来巩固社会和谐,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核,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稳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魂地位

在新时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出现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侵蚀对中国人民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造成极大冲击,仅从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华的《十条诫令》中就可看出美国的文化扩张实际上是美国企图瓦解我国人民思想意志和价值观的不轨图谋[1],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治地位的确立及稳固就变得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先进性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国家大力推行和倡导的主流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核,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稳固马克主义思想的灵魂地位,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

红色文化的内核是科学的革命理论、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全新的精神风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理论基础[2]。在中国这片红色的故土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谱写了无数光辉篇章。“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敢于吃苦、不怕牺牲、团结一致”的长征精神;“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爱国、创业、求实、献身”的大庆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特区精神;“众志成城”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3]。

在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这一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要更加积极地深入挖掘并继承发扬这些红色精神内核,将其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江西省在弘扬红色文化方面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率先开通红色经典电视频道,以不同的视角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再现了我国的红色人物,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等,成为国内电视台的特色频道,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对江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红色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如果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掀起高潮,笔者认为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收视率高的电视台中,并且在黄金时段设立马克思主义大讲堂节目也将有重大帮助。通过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系统地生动地介绍,结合中国的红色历史,配合多种多样的电视节目,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核,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宣扬,以此来回应各种思潮的冲击,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怀,稳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魂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深度全面开发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

红色文化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多种形态。其政治价值根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且有助于我党保持先进性;其文化价值在于它的文化遗产,即“红色人物、红色事件、红色遗址遗物、红色精神”,它是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载体;其经济价值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红色文化同旅游产业相结合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教育价值在于新时期利用红色资源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

在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深度开发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创新红色文化形式,的外孙女孔东梅提出“新红色文化”概念,即将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现代元素融合生成具有人性化、流行化、多元化等特征的新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歌会、红色产品、红色影视、红色文化明星、红色作品、红色文化从业人员等等便是在红色文化兴起的潮流中而产生的。

众多事实证明,红色文化产业的兴起已经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各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以红色旅游为例,井冈山仅仅2006年1月至7月,便接待游客155万多人次,05年旅游收入超过13亿元[5]。这种方式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完美地结合起来,大幅度提升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增值和收入,且红色旅游地开发的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项目等也为旅游者在游玩的同时提供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全国旅游业的一大支柱,并成为带动全国旅游业快速增长的一强劲动力。江西红歌会自2007年开办以来,便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红歌热潮,人人学红歌,人人唱红歌的氛围欲加之浓,极大丰富了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在江西赣州有家“红色年代”歌舞厅,刚一开张,便吸引了老、中、青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来唱红歌,成为当地的一家特色娱乐场所,生意相当红火。红歌饱含着对先烈,对革命、对军队、对国家的深厚之情,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在对自身进行着教育,因此,这些形式不一的红色文化产业极大提高了开发红色文化价值的效益。

红色文化是一种稀缺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可再生资源,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必须要在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同时,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各种形式,“勘探”红色文化“新矿”、把跟红色文化所有相关的资源用创新手段加以应用,不断开拓重复使用原生态红色资源的渠道和方法,深度全面开发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

三、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加强红色文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面和覆盖率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大媒体。网络的便捷性、快速性、超大容量性等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为CNNIC)《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6],因此,占领网络阵地是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

自1998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71班党课学习小组在一网微机上推出了第一个红色网站以来,全国各地的红网建设便迅速发展起来,2004年7月的统计数字显示,加盟者达到了938家,其中高校“红色网站”381家[7]。红色网站自推出以来,便以其独特性、教育性、政治性受到了高度重视。但红色网站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站资源不够丰富,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访问量较低;信息更新速度慢,互动交流少,网络管理队伍技术水平有限等。因此,红色网站的建设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

手机作为通讯时代的产物,已经被全球大部分人所拥有。手机的信息互发功能及上网功能够随时随地为人们带来方便。由GSM协会和Ovum咨询公司联合成立的信息服务公司智能无线(WirelessIntelligence)宣称,全球手机用户已经达到25亿。据称,全球手机新增用户的四分之一来自于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无愧为全球手机用户增长的两大引擎。中国手机市场目前仍以每月增加500万新用户的数量在增长[8]。由此可见,手机的覆盖面之广。

目前浙江省正在利用手机集团短信平台,为用户及时传达国家要闻、提供各种服务,江西省则推出手机网络短信平台同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一时间给学生传送政治新闻等各种有益信息,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此项活动,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则可以在短时对全国人民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及普及,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面和覆盖率。因此,加强红色文化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也将成为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手段。

四、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大力推行红色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本文所指的红色教育主要是指教育主体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党、国家和人民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先进人物、事迹、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教育客体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组织受教育者缅怀学习、参观游览、感受革命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9]。

红色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生动性、形式多样性等优势,它是最直接,最具感染力的爱国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创新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在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大力推行红色教育,例如:在高校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整理规划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研究、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建设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先辈的红色精神在全国得以充分的宣扬,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情;继续推进红色四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缅怀先烈先辈,深刻认识荣辱观并规范个人行为提升个人道德素质;规划、开发并完善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教育基地的作用;结合传统教育、国学教育、高雅艺术教育,全面提升红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红色文化中所体现的爱国、艰苦奋斗、集体主义、民族、时代、奉献、创新创业精神等等都是加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素材,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更要大力推行红色教育,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五、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与红色文化天然不可分割,她的诞生确定了红色文化的主体性。中国革命的曲折性、艰苦性、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革命的过程中,党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创造力、领导力等都是令人瞩目的,可以说,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在新时期,如何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也是我党面临的重要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群众利益层面给予党先进性的界定标准。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党继续继承发扬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信念先进因子,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就是要党继续继承发扬红色文化中的创新思维,不断赋予时代内涵,推进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化解我国改革开放遇到的各种困难;就是要党继续继承发扬红色文化中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10]。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中国共产党仍然是红色文化的主体,仍然是中国人民的领导者,且党的建设及执政水平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因此,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国中情局对华的十条诫令.党政论坛,2001(9)

[2] 李水第,陈建.红色文化探微.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2007(4).第2页

[3] 虞玲红.”三个代表”与红色精神.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2003(12).第6页

[4] 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6(1).第36-37页

[5] 舒礼荣.让红色文化在新世纪重放异彩.台长论坛[J].第4页

[6] CNNIC第17次互联网报告 网民达1.11亿. 新浪科技时代.

http://.cn/i/2006-01-17/1204822506.shtml

[7] 刘晓霞.试论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9).第35页

[8] 9日IT要闻:全球手机用户已达25亿 中国增速最快。全球IT要闻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3

红色文化遗产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存在、产生和创造的在历史、艺术、社会学等方面有着重大革命纪念意义和纪念价值的文物、建筑物、遗迹,或者可移动的工艺品、文献等实物以及文学、艺术、制度等人类精神文化产品及其所承载、体现的革命历史、事迹、精神[1]。

庆阳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求对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产业开发。如果能把庆阳红色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庆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问题作初步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现状

庆阳红色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物质形式,又有精神内涵,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形式

1、红色遗址遗迹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烈在庆阳浴血奋战,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址、遗迹。据不完全统计,庆阳市现存重要价值的革命遗址、遗迹59处,被列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l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l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全省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基地3处,市级命名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基地ll处,县级命名的15处。其中华池县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这些承载着等革命先烈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红色遗址遗迹,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2、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是指在革命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遗物,它是作为一定的具体的历史过程而存在的。庆阳作为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革命热土,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文物。目前,庆阳馆藏的重要文物“主要有山城堡战役遗物、抗大七分校遗物、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用品、南梁政府印鉴、列宁小学自编课本、新陇东报以及王孝锡烈士诗词手迹等”[2]。这些重要文物是革命先驱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

(二)文学艺术形式

1、革命诗词

庆阳老区留下的革命诗词是西北地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解放后的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目前,“见到的民主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者在本区留下的诗词、诗作共有340首;建国前后纪念、回忆抒怀的90余首;革命烈士的题词、对联及纪念塔联、碑联100余副”[3]。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以便更好地传承。

2、革命标语和口号

红军长征通过庆阳时,书写了大量标语口号,其中有:“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军民联合红军抗日反蒋”、“唯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只有红军才是唯一救中国、救穷人的军队”,以及“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4]等口号,这些标语不但言简意赅,内容鲜明,而且指明了当时革命的对象、前途以及红军的性质,在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起到了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作用。

3、革命文艺

在戏剧方面,庆阳有陇东道情、大鼓说唱、秦腔、眉户等,形式多种多样。庆阳还诞生了大量的歌曲,在民歌方面有信天游、劳动号子和酒曲等;被人熟知并传唱至今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军民大生产》等红色歌谣也诞生于本区。这里还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舞蹈、文艺作品,最著名的当属当地流传很广的“云朵子”舞蹈,经舞蹈家陈爱莲提炼加工成为深受国内外赞誉的《荷花舞》;闻名全国的《刘巧儿抗婚》的故事,后来被改编为评剧《刘巧儿》,誉满全国。

(三)精神形式

庆阳老区不但留下了内容丰富的物质形式的红色文化遗产,而且还培育了垂范百世的庆阳老区精神和南梁精神。

1、老区精神

庆阳老区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马列主义指导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庆阳老区的人民群众,在同国内外敌人和各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过程中,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浇铸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优良传统和作风。从广义上讲,庆阳老区精神是苏区精神、延安精神和庆阳本土革命精神合力发展而成的产物,其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5]。她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庆阳老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主体和内涵所在,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的法宝,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南梁精神

南梁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陕甘边苏区人民英勇斗争的产物,是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中凝聚起来的特定地域下的精神载体和宝贵财富,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同为延安精神的重要源头。其内涵被概括为:“恪守信念、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忍辱负重、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实事求是、勇于纠错的务实精神,忠诚于党、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建设苏区、勤政为民的公仆精神”[6]等几个方面。南梁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继承、发展与升华,是构建和谐庆阳的巨大精神财富。

二、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

庆阳老区留下的红色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等。这些价值的合理评估对提升红色文化遗产内涵,创新开发模式,实现红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庆阳红色文化遗产中的庆阳老区精神、南梁精神焕发生机,他们所包含的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源头之一。发扬庆阳老区精神、南梁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遗产,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人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

(二)历史价值

红色文化遗产是一个特殊时代的证明,带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很能说明战争实况及其性质。庆阳红色文化遗产,包括革命遗址、遗迹及文献资料等,是当时的革命形势、老区建设境况和人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生动地展现了庆阳老区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巨大牺牲。这些红色文化遗产既见证了庆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对今天我们比较客观地认识、评价庆阳老区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庆阳红色文化遗产也是了解和研究土地革命战争等特殊历史时期庆阳老区革命形势和历史事件的可靠证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

三、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

就目前庆阳老区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组织领导,开展红色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其传承必须依靠各级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特别是各级党组织、党校、党史办、党史研究机构,以及根据需要建立的各级红色文化研究机构、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和干部培训学校,都是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主要平台和主力军。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各级党委要始终把挖掘、研究和利用党的历史,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红色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研究。

(二)注意政策支持,拓宽红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的资金渠道

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目前,庆阳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庆阳,仅靠政府的单一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更好地解决庆阳老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方面可以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建立各种类型的红色文化遗产项目,如保护基金会、民间办红色文物博物馆等,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入手,向社会筹集资金。同时,庆阳政府应当通过出台新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对捐助公益事业的政策,规范捐款者所得的回报,以唤起公众对文物保护慷慨支持的热情。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为银企搭建政策信息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工作的有效信贷投入,从而为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提供资金支持。

(三)加强科研力度,挖掘红色文化遗产的内涵

庆阳的红色文化遗产为进行红色文化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开展学术研究又能够挖掘出红色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并为红色文化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应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配合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陇东学院、“甘肃延安精神研究会庆阳分会”以及周边地区党史部门、党史学会的学术联络与协作交流,挖掘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内涵(如南梁精神的内涵研究),组织编写红色文化丛书,实施重大红色文化研究课题。同时,充分发挥庆阳市党史研究会、市委党校、南梁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吸收市内外党史工作人才、老干部、专家学者参与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办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和各种专题学术讲座,活跃红色文化研究氛围,丰富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和红色文化遗产的内涵,从而为红色文化遗产的更好继承和弘扬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四)发展红色旅游,提升红色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浏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

庆阳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红色文化遗产的革命老区,但发展红色旅游由于受到经济、交通、政府规划以及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开发较晚且发展较为缓慢,红色文化遗产在庆阳的影响力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色文化遗产尤其是精神遗产的传播与弘扬。因此,庆阳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优越的遗产资源条件,加快当地红色旅游的开发,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如“红色南梁”品牌,并把这一品牌的宣传与全国知名红色景区的宣传相接轨,在庆阳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教育中心和红色旅游胜地。同时,要因立足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抓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与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把红色遗产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遗产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推动庆阳的经济发展,帮助庆阳人民脱贫致富。

做好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工作,大力宣扬红色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遗产产生的吸引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有助于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学文.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以湘潭市为例[D].湖南:湘潭大学,2008.

[2]白学锋,罗凯.试论庆阳老区的红色资源[J].法制与经济,2009(9):138-139.

[3]马西林,王钊林,任愚公.继承和发扬老区精神新论[A]中共庆阳地委党史办编,庆阳党史论文集[C].2001,6.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4

目前关于红色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种界定,笔者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倾向于韩延明的观点: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创新的崭新文化形态,它既区别于传统文化,也有别于近代以来其他阶层与党派的文化创造,构成20世纪以来中华文化的主流和前进方向;它是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统一整体,其主要形态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得到高度重视,成为发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得到高度重视,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神宝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神宝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同的。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精神财富。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及建设时期,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红色精神。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和革命必胜理念的精神浓缩。抗日战争时期时期,延安精神、太行山精神、秦梦精神、唤醒了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投身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洪流之中,凸显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南下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将中国革命全面推向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继展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理念在各条战线上衍生出了厉家寨精神、大寨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精神。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谋而合。

(二)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所有文化和文明的成果即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三大文化基础。红色文化包含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牺牲、自强不息的精神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认同,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些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所以也可以说新民主主时期的红色文化就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弘扬红色文化的目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相同。红色文化是早期的共产党人遗留给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感情,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红色文化的物态文化―红色资源,是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从事革命活动的鲜活而生动地历史见证。弘扬红色文化在帮助我们了解红色岁月,保留红色记忆的同时,还能够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动的历史教材,能够在人们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培育人们的和谐精神,实现和谐社会。党的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由此可知,弘扬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弘扬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6).

[2] 陈新、曾耀荣.试论红色精神与党的思想建设之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1(2).

[3] 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278.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5

一、红船精神与党的纯洁性建设内在联系

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十首次提出来的,是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突出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表明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管党的决心。纯洁性的根本标志是能够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历史实践证明了,保持和维护自身纯洁性,是党实现长期可持续执政的基本立足点,也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党的十号召全党要增强四种意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而红船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代表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和正确道路。所谓“红船精神”既不断追求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90年来穿越时空,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鼓舞着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鞭策着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它的内容丰富、个性鲜明,不仅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可见,红船精神与党的纯洁性建设在主要内容、思想精髓、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作为党的诞生地,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对实现长期可持续巩固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弘扬“红船精神”与保持党的纯洁性实践应用

学习理论弘扬。学习“红船精神”,与巩固党的纯洁性建设目的是一致的,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作为基层党员,在接受红船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进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学习的目的更是为了弘扬红船精神,要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要通过学习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要通过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促使基层党员进一步改进作风,作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共筑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开展活动弘扬。以活动为载体弘扬“红船精神”,是既有形又有效的途径。可利用南湖革命纪念馆,进行组织参观,瞻仰革命红船,聆听一次党创立与发展的讲解,不断地强化知党、爱党、信党的真情实感。可开展新时期红船精神深刻内涵以及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大讨论,“红船精神与我们的价值观”,“南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等活动推动基层党员自觉弘扬红船精神。通过活动的开展,组织和引导基层党员根据教育的目标置身于实践环境中,以其亲身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体验,更容易在活动中把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进而外化为良好行为习惯。

运用典型弘扬。抓好一批弘扬“红船精神”的典型,以这些典型来引导,不断营造弘扬“红船精神”的浓烈氛围。在基层党组织中积极地推广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努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从而推动党的纯洁性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对照典型,基层党员能准确地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地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振奋精神,发愤进取,从而,营造一种奋发向上,力争上游,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弘扬“红船精神”在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作用

弘扬“红船精神”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并转换为广大基层党员的实践行动,自觉加强基层党员的自身修炼:

(一)信念坚定

基层党员首先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通过红船精神科学内涵、精神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学习,坚定了基层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深刻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基层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阔步前进,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成绩。

(二)为民服务

基层党员作为人民的“工具”,要诚诚恳恳地为民服务,多做实事、多做好事,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通过弘扬“红船精神”,能够提醒基层党员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谋利不索求”的服务理念,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更好激励广大基层党员要与人民群众共奋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勤政务实

基层党员干部既要勤政,又要善政、优政,既要忠诚履职,又要勤勉敬业,尽职尽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通过弘扬“红船精神”,能够帮助基层党员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能够帮助基层党员认识到共产党人的事业要靠实干来实现,能够帮助基层党员把敢想、敢干与实干、巧干有机结合,科学分析困难,正确认识困难,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运用科学决策战胜各种困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四)敢于担当

基层党员要有像火一样的热情,把平凡的岗位当做奉献的舞台。要有火一样的斗志,态度鲜明、雷厉风行,铁面执纪,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通过弘扬“红船精神”,能够提高基层党员战胜险境的勇气、信心和决心;能够培养广大基层党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忍不拔,和“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乐观自信,能够激励基层党员做一个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

(五)清正廉洁

基层党员要像大地一样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不浮躁、不浮夸、不浮华;要像大地一样公正无私,讲全局、顾大局;要像大地一样保持本色,自觉抵制诱惑。通过弘扬“红船精神”,能够帮助基层党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能够帮助基层党员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能够不断鼓励、引导、调控和矫正基层党员行为,塑造更多不图虚名、多做奉献的优秀基层党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时代特点,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新形势下对基层党员进行科学管理的有益探索,对加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和培养高素质的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索,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保持党的组织纯洁、党性纯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只有抓牢纯洁性建设这个党的基本功课,才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名族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恒志.基层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31-32.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6

据了解,驻马店市红色文化艺术交流研究会是隶属驻马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领导、市民政局注册的社团法人组织;是从事红色文化艺术传播、交流和研究,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社会团体;是培训教育红色文化艺术人才的平台和摇篮。

会后,本刊记者对参与此次会议的有关领导和红色文化领域的知名人士、专家进行了现场采访,请他们就红色文化领域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展开交流,本刊将他们谈到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如下总结。

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发展

2014年12月14日,主席在参观军史馆时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16年2月,在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这说明党中央对红色文化的发展高度重视。全国“举红色旗帜、建红色学校、创红色基地、创红色单位、授红色旗帜、树红色人物、走红色道路”等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竞相开展。

要让红色文化根植于人们心中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发展后,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造、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增强人民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培育人民的高尚情操,铸就人民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的升温,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问世,并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近期拍摄的《少年杨靖宇》等影视作品,在以其特有的魅力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要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人民大众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为了让更多的人从心灵深处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永远不要忘记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永远不要忘记抗日战争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精神;永远不要忘记中国人民军队不怕牺牲的精神,用红色文化艺术形式,将老一代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灌输到一代又一代人心中。

开展红色文化交流研究的意义重大

发展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印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幸福、自由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一部红色文化史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也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并具有以下社会功能:

第一、文明传承价值功能。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就是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二是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作为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

第二、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二是红色文化形成的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第三、经济开发价值功能。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7

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并延续至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条件、性质和任务不同,红色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本质精髓上一脉相承,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上丰富多样。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体系中的光辉坐标之一。

长征精神一方面继承了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中诸如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清廉为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又启迪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对形成内容完整、逻辑缜密的红色文化体系产生了特殊作用。从途径14个省,翻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殊死搏斗,到啃树皮、吃野菜,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饥寒伤病,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坚定信念的精髓予以发扬光大;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到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作坚决斗争,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听党指挥的信条予以发扬光大;从长征伊始就明令“严格执行阶级路线,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到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提出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我们党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红色文化中清廉为民的宗旨予以发扬光大……可见,长征精神为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长征精神既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深刻理解红色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有血与火铸成的红色文化,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由长征铸成的长征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缘由的一个窗口、洞悉文化自信精髓的重要管道、彰显红色文化价值的一面旗帜。

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不畏强暴和不怕牺牲的写照。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受伤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扯断自己的肠子后壮烈牺牲;在法国传教士薄复礼的笔下有“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的场景。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爱国爱民、勇于担当和顾全大局胸怀的展示。长征期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交织缠绕,我们党却在最艰难的时候,以民族利益为重,高扬北上抗日的大旗。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知耻后勇、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再现。在长征路上,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长征既是一场与国民党军队真枪实弹的较量,又是一次与国民党政府争取民心的博弈。长征中,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严守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国民党和白军则军纪涣散、盘剥百姓,失道寡助。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反法西斯的中国力量壮大为一支争取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升华。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长征中,我们党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的先进文化,遵循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集中国力量的迫切需要,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有助于我们在增强文化自信中走好新的长征路

在宁夏考察时要求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并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8

二、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进一步加强的需要:大学生中没有信仰、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的情况很突出,需要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加强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些高校存在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当代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当前一些不好的摆阔、拼爹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重要任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道德观教育。红旗渠精神所倡导的道德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价值导向,突出对人民、国家、社会负责,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它倡导勇于拼搏、大公无私、平等有爱、团结互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学生中间弘扬红旗渠精神,是弘扬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有力举措,有利于高校建立起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利于持续更新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有利于不断契合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西方庸俗、腐朽、有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阶段,在目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今天,极易受到影响甚至是误导,因此,需要我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弘扬红旗区精神所提倡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错误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养成自检、自省的习惯,坚决抵制腐朽的东西。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群众观的重塑。现代大学生中身为独生子女的较多,平时所受呵护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行为做事时较为主观,多凭自由心性,甚至我行我素,不结合实际,冲动盲目。而红旗渠精神的本质是群众观,具体说来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科学的实践论、人民主体论。对正处于各种观念重塑期的大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真正认识自我,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利于大学生在致力于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中弘扬并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艰巨,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更要付之于行动,要坚持发扬,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旗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将红旗渠精神和德育教育二者形成合力,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将红旗渠精神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当代西方大学在德育教学中,非常注重环境育人的功效,我国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借鉴西方这一隐性的,不是一味说教的德育教学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校园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两手抓,突出文化氛围,注重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积极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西方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先进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能够培育他们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应用一切渠道广为宣传,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内网等传播渠道传播红旗渠故事,也可以建造红旗渠主题雕塑、红旗渠精神文化广场、文化墙体等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红旗渠精神在校园中处处存在、处处彰显、处处影响广大学生,以红旗渠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9

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材料一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四路红色铁流,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战顽敌、跨激流、翻雪山、过草地,向死而生、浴火重生,最终会师陕甘宁,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这一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只有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发奋图强、奋发有为,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材料二 80年前的那场伟大远征,创造了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坚定执着、顽强进取的伟大史诗。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方向和道路的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开辟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红军长征的历程,说明人类应该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3)今天,我们纪念长征,是为了更进一步地用长征精神教育当代青年学生。请就如何发挥长征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教育功能提出两条建议。

(1)①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和价值源泉。伟大长征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充分彰显,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只有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0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在悬崖峭壁间开凿了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至今仍在林县乃至整个中华大地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其精神也随着历史的沉淀而不断得到挖掘与弘扬,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处于社会急剧转型过程的中国目前正亟须思想的繁荣有序以及人心的稳定,党和国家适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无疑是及时与必要的,必将对我国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面临如何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践行的问题,即所谓的大众化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践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与作用。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关系,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精神内涵

红旗渠建成于20个世纪60年代,是林县人民在最为困难的情况下,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所得到的伟大成果。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的精神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县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与之相关的是,红旗渠精神也由于时代变迁而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丰富与发展了的红旗渠精神则又反作用于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在艰苦年代或者说改革开放前,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激励人们的不畏艰苦与自力更生。不可否认的是,红旗渠本身是在一种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下,历经千辛万苦、锲而不舍的精神才得以建成的,所谓“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逝把山河重安排”,没有顽强的奋斗意识与吃苦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一时期红旗渠精神的另一主要作用体现在对自力更生的倡导与弘扬上。当然,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林县人自身的艰苦奋斗固然不可或缺,但如果没有临近的河北人民的帮助与支持的话,红旗渠也不可能建成。所以,这里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所侧重的主要还是不畏艰苦与顽强奋斗,而非强调对外部有用因素的拒绝。它只是表明:在外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咬牙赶上。红旗渠精神发生于艰苦年代,同样也为当时中国人民渡过这样的艰苦年挥了重要的精神作用。

在改革开放时期,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对人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激励上。艰苦创业,所突出的是在艰苦条件下对人民事业、群众亟须解决问题的关心与负责,红旗渠精神无疑是这一精神的体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亟须发展,而发展则又缺乏诸多条件,其中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条件。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生产方面实行的计划安排,在分配领域实行的则是为后人所诟病的大锅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仅人员的流动程度低,而且更养成吃、穿、住、行均向上“要”的心理,不仅不利于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更容易滋长得过且过的坏毛病。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实干的精神,也是一种集体协作的精神。创业需要吃苦、坚持,同样也需要团结与协作。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不仅得到省外广大人民与政府官员的热心支持,而且本身就是林县人团结协作的生动写照。修红旗渠既不是单个人、单个家庭、单个村落所能完成的事情,也不是某个长官一声令下的结果,从这个方面来说,红旗渠的修建不是“愚公移山”。红旗渠的修建是成千上万的林县人团结与协作的成果,是相互都基本叫不上名字的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结果。改革开放同样更加需要团结,需要各个不同利益部门的团结与协作。红旗渠的团结精神,激励着改革开放中的人们不畏困苦、迎难而上,同样也激励人们要团结、要协作,不要为了自己私利而忘掉公众的大利,要有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激励上。开拓创新一般指的是人们根据确定的目标与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已知的一切知识与信息产生出某种具有独到见解的、新颖的、具有开拓性的富有积极社会价值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能力。红旗渠修建是一种开拓创新的产物,是林县人利用已有的各种条件,创新性地加以综合利用的结果。中国当前发展要照顾环境、人口变化、资源瓶颈等问题,走创新产业、创新创业的路子,而这就需要从我们红旗渠精神中吸纳精神动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将鼓励一批又一批中国人踏上开拓创新的伟大征程,为中国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内涵的变迁来看,红旗渠精神是一个活着的有机体,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不断为林县人民乃至中国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红旗渠精神是生长着的有机体,其丰富内涵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挖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离不开红旗渠精神,而核心价值观需要生根发芽、扎根于现实土壤,需要扎根于民族文化、地方典型文化等精神资源的肥沃土壤。总而言之,红旗渠精神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挥其应有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红旗渠精神也理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须以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依托,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认可与践行。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众化这一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化、质朴化、具体化、亲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真正发挥观念整合、价值导向、行为规范的实践价值。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意识形态的认同功能,价值引领、整合与导向功能,人脑入心,牢牢掌握主动权,积极深层次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实现大众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必须引导群众将理论认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实践中去,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修正、深化认识,推动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一般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教育宣传、社会示范、基地普及与制度保障是主要的举措[3],而其中大多数举措都与红旗渠精神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如教育宣传、社会示范,特别是其中的基地普及,都可发现其与红旗渠精神间的密切关系。

其次,弘扬红旗渠精神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以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为生长的基地,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而生动的体现,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而使其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与践行,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推进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红旗渠精神的弘扬在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首先,红旗渠作为一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可作为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与践行基地。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艰苦奋斗”与“富强”“团结协作”与“民主”“无私奉献”与“爱国”都具有相应的对应关系,具而言之,艰苦奋斗,就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繁荣与强盛而甘于吃苦、奋斗不息,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是为了更为宏大的目标,对红旗渠精神这一精神因素的弘扬,所对应的恰是核心价值观中的首要性的价值观念;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国特色民主的精神所在,协作式民主是相对于投票式民主而言的,投票式民主强调程序与形式上的合理性,但民主不应等同于投票,当前一些由选票所导致的社会或政治问题层出不穷。这告诉人们:民主只是一种手段,民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式下的民主,中国提出和谐、协作,这样的精神恰是民主――以民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也具有承继性的渊源关系。无私奉献是有目的的奉献,而非不计后果的付出,它是有明确目标指向的,这个指向当然不是行为者个人,否则就不是“无私”了,这目标指向是个人所在的集体或者说国家;无私奉献所强调的是奉献,强调当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做出相应付出甚或是牺牲时,它与个人利益的合理追求并没有本质性的矛盾。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本身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与践行的一种切实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红旗渠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那么其具体作用又是怎样的呢?第一,红旗渠景区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具象,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教育基地,这是红旗渠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主要意义与作用。红旗渠长达1 500公里,路途中不仅景色宜人、引人入胜,更是蕴含了不少的教育因子,对红旗渠游玩本身就可作为一次精神的洗涤与洗礼,作为对红旗渠精神深入人心的一次教育过程,因而,利用好红旗渠这一精神教育基地,可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我国的普及与践行。第二,红旗渠精神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感人事迹,可作为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社会示范教育。第三,随着红旗渠精神的深入人心,红旗渠精神的宣传也相应进入新时代,红旗渠精神还可以采取标语宣传、主题演讲、与当事人现场交流等方式进行宣扬,在宣扬过程中,一方面弘扬了红旗渠精神,另一方面则让更多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从情、意、理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总而言之,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稳步推进,而其中的具体途径则可随着我们实际工作的展开,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总而言之,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而生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须以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依托,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于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从而使其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与践行。红旗渠精神本身作为一种红色资源教育示范基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有内在的契合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贯通性。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人们更加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就是说,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下.论“红旗渠精神”的再发掘和再弘扬[J].红旗渠文稿,2008(5).

[2]王全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04(1).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1

1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可以使成千上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事迹感染广大人民群体,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众多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在当前人们的出游过程中,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主要目的,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

2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处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红色旅游把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我国公民的道德教育更进一个水平。红色旅游对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使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不断得到提高。

3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荣辱观

发展红色旅游,对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的增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价值对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红色旅游教育层面较广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区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从教育内容的层面看,它对培育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教育对象的层面看,它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适合各个不同层次的青少年学生,适用性强,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部内容丰富且十分珍贵的教科书。

3.2 红色旅游感染力较强

旅游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他们将欣然接受。在参加了这些革命地旅游活动后,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对我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亲身经历,正是这种亲身经历使青少年从实地体会到了中国革命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全过程,给予他们以真实的心灵震撼,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主动参与中接受熏陶,这样的教育才达到最佳效果。

3.3 红色旅游价值永恒

红色旅游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在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作用时,既要深入挖掘其优秀传统的内涵,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活动中不断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培养广大未成年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同时,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良好行为习惯。

利用红色旅游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能不断激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又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远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 发展红色旅游,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际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开展红色旅游,则是党中央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4.1 通过红色旅游实现学习目标

红色旅游的出发点是通过旅游,达到学习受教育的目的。通过旅游,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活生生的教材,达到“游中学,学中游”的效果。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就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心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大学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通过红色旅游提升学习兴趣

红色旅游能使那些原本在书本上枯燥的历史资料演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使那些记载在书本上的英雄任务走下圣坛,贴近同学,产生亲和力。通过红色旅游,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感、特有的亲切感和独具魅力的美感,并借助这种内部诱因的支撑,使同学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3 通过红色旅游深化实践过程

当代大学生深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陶冶,垂青于理性思考和实践体验。而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通过旅游的方式把同学们所掌握的一些革命理论知识与活生生场景有机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学生们在倾听革命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红色旅游产品的切身体验,能更加真切地感悟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4 通过红色旅游开拓创新思维

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和思想都在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式、新问题、新任务,如何结合实际, 研究解决新问题,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而红色旅游具有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特点,借助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方式,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融入到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使我们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5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培育优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体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不断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革命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丰富。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经历着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在经历着精神生活的变迁。时代进步导致的思想变化、不同文明交融产生的碰撞使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和民族精神受到了冲击,人们的精神信仰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方向,凝聚力在淡化。毛泽东同志曾说“人们精神上的丰富与充实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虽然在当前我们的民族精神并没有消失殆尽,民族文化并没有完全萎缩,但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失去民族的特色,失去前进的动力。优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流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更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危亡的政治危机。

基于此,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重要决定,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培育民族精神,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美德、弘扬我党在革命时期的红色精神为主流,对党内同志和和党外群众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但精神阵地的占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是长期的过程,并需要持久的正确舆论引导。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教育功能在人民观念中的深入,旅游界结合党中央的部署及时推出红色旅游的主题产品,为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在全社会营造弘扬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和正确舆论导向。

6 结束语

综观红色旅游,它是新时期加强改进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当代优秀青年、开拓大学生思想视野、传承优良精神文化的一种创新性方式。因此,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这一系列重要教育功能,以达到人民群众缅怀前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效果,是当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更是当代一项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文化工程。

参考文献

[1]张建宏.试析红色旅游的功能[j].商场现代化,2005,(12). 

[2]殷盈.试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3]禹登科,易滢滢.利用红色旅游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j].科教论坛,2006,(4).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2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科学把握红色文化体系的需要,有助于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并延续至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条件、性质和任务不同,红色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本质精髓上一脉相承,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上丰富多样。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体系中的光辉坐标之一。

长征精神一方面继承了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中诸如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清廉为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又启迪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对形成内容完整、逻辑缜密的红色文化体系产生了特殊作用。从途径14个省,翻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与围追堵截的军队殊死搏斗,到啃树皮、吃野菜,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饥寒伤病,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坚定信念的精髓予以发扬光大;从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到与和红军的活动作坚决斗争,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听党指挥的信条予以发扬光大;从长征伊始就明令严格执行阶级路线,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到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提出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我们党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红色文化中清廉为民的宗旨予以发扬光大可见,长征精神为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长征精神既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深刻理解红色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有血与火铸成的红色文化,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由长征铸成的长征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缘由的一个窗口、洞悉文化自信精髓的重要管道、彰显红色文化价值的一面旗帜。

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不畏和不怕牺牲的写照。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受伤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扯断自己的肠子后壮烈牺牲;在法国传教士薄复礼的笔下有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的场景。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爱国爱民、勇于担当和顾全大局胸怀的展示。长征期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交织缠绕,我们党却在最艰难的时候,以民族利益为重,高扬北上抗日的大旗。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知耻后勇、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再现。在长征路上,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长征既是一场与军队真枪实弹的较量,又是一次与政府争取民心的博弈。长征中,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严守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和白军则军纪涣散、盘剥百姓,失道寡助。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反法西斯的中国力量壮大为一支争取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升华。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长征中,我们党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的先进文化,遵循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集中国力量的迫切需要,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有助于我们在增强文化自信中走好新的长征路

在宁夏考察时要求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并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长征呈现了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有平均每三百米就倒下一名战士的纪录;有冻死的红军战士仍紧握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费的场面;有泸定桥上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链冲锋的身影;还有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这一发自肺腑的话语;等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促使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力量。

要弘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期间,武器简陋的红军将士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四百场以上的战斗,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指出,长征是震惊世界的行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是长征取得胜利的保障,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品质。这种品质能够使我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在曲折的局面里得到勇气、在失败的逆境中振奋前行。

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长征途中,红军没有飞机和足够的枪支弹药,缺医少药,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却在极其艰难的自然和战争环境中,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红军中传唱的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的《牛皮腰带歌》,恰好证明了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的评论,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证明了法国女学者西蒙娜戴博瓦尔在《长征》中的赞叹,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品德。这种品德能够使我们不忘根本站得牢、不移壮志立得住、不忘初心行得远。

【2】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是改革的责任主体,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强化责任担当,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坚决端正思想认识,坚持从改革大局出发,坚定抓好改革落实。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面对世界复杂、多元的文化体系,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中国现阶段发展实际,实现对文化的理性自觉与自信。当前,长治市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期,要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推动经济稳步向好,打造全省重要增长极,任务异常艰巨,迫切需要我们从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把革命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责任和激情,大干苦干实干,打开思想和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凝聚起方方面面干事创业的合力。

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骆惠宁在长治市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理论学习的重点,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不断铸造理想品格,把红色基因激活,浸入灵魂深处,在党性锻炼和品格塑造上来一次新的提升。要做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表率,不忘初心,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做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表率,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当前,尤其要抓好脱贫攻坚,做好向下服务,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把政府的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群众手中。要做敢于担当实干的表率,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发展上,把工作的发力点打到企业和项目上,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由煤促兴的新路,把长治打造成为全省重要增长极。要做艰苦奋斗作风硬的表率。要敢于吃苦,甘愿吃苦,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一个组织和干部群众可以信赖的人、同事和朋友值得敬重的人、家人和亲属引以为荣的人。

全体党员应该珍惜机遇,遵守纪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更好地指导实践,干好工作。

【3】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井冈山精神是、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所概括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 《人民日报》,2001年6月4日]这24个字的表述,已为大家普遍认同。井冈山精神的鲜明特色是: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延续和展开。井冈山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是源和流的关系,井冈山革命精神同其他革命精神具有同一性,基本内容和方向是一致的,但在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由于具体历史条件和革命的中心任务不同,又表现出差异性,各有自己的特色。井冈山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中,个性之中有共性。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它同其他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构成中国近现代史上雄伟壮丽的精神长河,流淌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之中。

井冈山精神与井冈山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井冈山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没有井冈山精神,就没有井冈山道路,反之,没有井冈山道路,也没有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在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中产生,井冈山道路在井冈山精神的光照下形成,两者同时孕育产生,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井冈山道路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是独辟蹊径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的生动体现,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和核心,是它最鲜明的特色和亮点。

井冈山精神与思想的形成是同步进行的。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井冈山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思想的发端。井冈山精神与思想是不同领域的意识形式,但本质上是相通的。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同井冈山精神是契合的,也是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初步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是思想在思想道德领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集中反映。井冈山精神永远同思想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井冈山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这在中国革命思想史上是第一次。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神的民族精神,这就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总结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条精神血脉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屡经劫难而不衰,并创造过历史的辉煌,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民族良知、历史任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源头的依据: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有的同志对源头的说法存疑,认为源头应追溯到五四精神,或者1921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精神,对此,本文稍作分析。

第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高举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一部分最有觉悟的知识分子也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了与工农大众的结合,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但主要表现为以追求民主和科学为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还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

第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立即投入革命实践,进行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积极参加北伐战争,并在后来以马日事变和四一二事变中表现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但大革命时期是国共合作时期,革命是以的旗帜为旗帜,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为思想,共产党人则加入。直到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仍然打的是左派的旗帜。1927年8月18日在中共湖南省委会议上才提出这块招牌已经无用,我们应该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10月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就不是用的名义,而是用工农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打的是镰刀斧头的军旗,这就是后来邓小平说的井冈山打旗帜成为中国革命的新起点。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3

新形势新任务下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红色精神是怎样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发挥它的历史作用,同时,党的思想建设是怎么对红色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这就要求对红色精神与党的思想建设都要进行研究,从而对红色精神与党的思想建设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红色精神的内涵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不断抗争不断奋斗下所积累的经验和累积形成的伟大精神的汇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红色精神主要包括:(1)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信念。共产主义信仰是红色精神传承的纽带。(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而优秀的执政党,在建立不久就确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它是红色精神的骨架。(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是红色精神的血肉,是红色精神发展的动力。

二、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改革道路上信念动摇

一些党员、干部忽略理论学习,理论脱节、学不够用、底气不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信心,对中央部署的决策或任务执行力度不够或者是带着怀疑去敷衍执行,在中央政策的推广起不到很好的带领作用。需要引起广大党员的重视,特别是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学习丝毫不能懈怠。

(二)市场经济浪潮下禁不住诱惑

一些老同志熬过了敌人的严刑拷打,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来,攻克了多少艰难困苦,却在和平时代宰了跟头,没有抵制住糖衣炮弹的诱惑,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失去了本心,从开始的接受贿赂发展到后面的索要贿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党和国家是坚决打击这些贪污贿赂犯罪的,同时,对反腐的力度也是一年比一年加大,严惩不贷。

(三)居安不思危工作态度懒散

社会安稳,生活安定,一些党员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工作也是“敲一天钟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工作不积极、懒散,不上进,上班时间甚至在办公室聊天、喝茶、看报纸,而不从根本上改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党员在生活着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这就要求党员们要不断学习,丝毫不能放松,加强自己的思想建设为群众树立好榜样是每个党员的义务。

三、红色精神是党的思想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与指路明灯

红色精神涵盖范围很广,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对新时期下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牢牢紧跟与深刻落实红色精神,攻克新时期下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挑战轻而易举。红色精神是党的思想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照亮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道路。

(一)红色精神为广大党员提供了精神上的信仰

新时期下,在党员队伍中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就是弘扬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积淀而成的“坚于信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从而筑牢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扬起前进的帆。新时期下,必然要求广大党员一定要坚定远大理想,又要坚定并实践党的当下目标与现实理想,跟随党的步伐,努力完成阶段性战略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红色精神指引领导岗位上的党员廉洁从政

新时期下,在党员队伍中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就是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提出“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更是成为了我党的根本宗旨。新时期新阶段,虽然我党身处的国内外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一直为人民服务的从政宗旨。在党员中不断倡导与弘扬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对于避免广大党员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迷失方向,杜绝、腐败因子、拜金主义、极端自私利己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三)红色精神警醒基层岗位上的党员艰苦奋斗

新时期下,在党员队伍中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就是弘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要在党内党内禁止大肆铺张浪费、禁止打着公家的名义大肆宴客,禁止使用超规格的办公用品。同时在平时生活中,也党员们要从根本上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信念,禁止餐桌铺张浪费,禁止用公家费用大摆筵席,禁止出差极尽享乐等等。同时,红色精神更是一些处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干部的精神食粮,有了它,再苦再累都不是问题。

四、结语

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从胜利走向胜利,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力量。红色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始终贯彻在党的思想建设中,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笔宝贵财富。这笔财富,将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建立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