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

一、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在德育教育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我国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是目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各小学使用各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形式,即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宣传为教育手段,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自然形成美德。

2.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目前小学教育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个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还有些学校专门开设国学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专门教育。

3.小学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当中,蕴含在中国的文化典籍和日常生活当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九九重阳登高思乡之情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完满和隽永都在古代诗歌中体现;人们在清明节时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端午节时回味古代诗人的情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但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显得过分“刻意”而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久而久之,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门学科,而并不是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

二、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1.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权威他人”,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过父母,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盛行,则学校教育的主力――小学教师,其群体本身就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和师表管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如,鼓励教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并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在教学中能够用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并且研讨应用方法;严格规定教师在校的行为举止,务必使教师本身做到行为礼貌、举止得体,禁止教师在校吸烟、饮酒,给学生作出品德修养榜样;指导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弘扬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中去。

2.利用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美术、书法、音乐等艺术作品当中,因此,通过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小学教育值得应用的一种方式。学校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艺术类教育,如,在美术课上开设国画艺术作品赏析和作画专题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又如,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展,使学生在民族音乐表演现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另外,艺术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编排在班会上表演的传统民族舞蹈、教学生演奏中国传统乐器,使学生在实际应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获得关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3.利用生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之一,学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将知识实践于生活,因此,要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将课堂局限于学校,而应该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拓展,使学生通过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感悟。另外,学校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请家长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多提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方面,如,“食不言、寝不语”的生活习惯教育,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在小学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学生能够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着许多哲理性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如,“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展现了诚信的重要性;“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展现了友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三字经》以朗朗上口的韵律阐释了做人的基本原则等。很多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宣扬“读经三年终身受用”,虽然具有做推广的夸张性质,但学习传统文化对学生品德修养发展的影响,确实是能够持续一生的。

2.学校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不是那些刻板、老旧的方法,单从教育过程来讲,学生能够提起兴趣,学校教育也更加高效;另外,传统文化教育蕴含在语文知识教学当中,则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新的认知――在校学习并非单纯的知识、能力学习,也是传承文化、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学校教学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3.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

虽然小学学校教育处于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但小学教育所面临的却是学生毕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小学学校教育的效果将影响到学生成为社会人之后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接受到比较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则学生的品德修养更高、价值观建构则更为合理,当他们成长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值得期待的,因此可以说,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文化的实际表现形式来看,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强调教师以身作则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等方式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并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2

具体而言,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解读。

一、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而且也是整个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学说。”[1]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后者强调天人分立,这正如张贷年、程宜山二位先生所言:“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2]

“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又由“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派生出“中正平和”、“含蓄婉曲”、“亲切真挚”等等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并派生出“形神兼备”、“刚柔相济”、“气韵生动”、“情理结合”、“情景交融”等诸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质。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的是“和谐”二字。显而易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首先就要弘扬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为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提供正能量与软实力,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雄厚的文化支撑与智力之源。

二、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寓教于乐”,指的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乐感文化”,即娱乐论。在汉字中,“音乐”的“乐”与“娱乐”的“乐”是同一个字,二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音乐即娱乐,娱乐即音乐。

在整个音乐文化建设中,音乐艺术虽然具有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人的音乐修养、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完美人格等多种文化作用,但是这些文化作用又都要通过娱乐才能得以发挥。可见,“寓教于乐”的重要性之所在。

娱乐又与游戏紧密相连,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所著的《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统一在一起。人在现实中既受自然力量与物质需要的强迫,又受理性法则的约束与强迫,是不自由的。人只有在娱乐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与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所以,人的这种乐游戏的本能,便成为艺术(包括音乐艺术)创作的动机,在这种自由活动中,才的过剩精力才得到了发泄,并从中获得美的愉悦。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又发展了席勒的这一学说,他明确指出:人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实质上都是一种游戏,美感则是从“游戏”中获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悦。他们创造的这一学说被后来的艺术史家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则与“席勒-斯宾塞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是以娱乐为路径与手段,而以教育为宗旨与目的;“席勒-斯宾塞理论”则以娱乐游戏为本质与目的。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必须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下转87页)(上接61页)精神,要在农村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的全程中,贯彻“寓教于乐”的精神,让所有的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都能自娱自乐、娱人乐人、快乐分享、快乐尽享。让音乐真正成为“娱乐制造”和“制造娱乐”的利器,使其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它独有的重要作用。

三、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所谓“主客统一”,指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亦即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创作主体、表演主体、欣赏主体)与音乐艺术客体(音乐作品)的统一。这种“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决定了人品与艺品、人格与艺格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乐如其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从艺”、“德艺双馨”、“德高艺劭”等等,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与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中的“主客分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翻开中国音乐史,记载德艺双馨的音乐人的动人故事比比皆是,它们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篇章。例如战国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命若江河!“后来钟子期死,伯牙为了谢知音,摔碎古琴,从此不再弹琴,这是音乐人与音乐作品完善统一的范例。又如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在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掠,命期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命其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被安支解示众,宁死不屈。这也是“主客统一”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典范。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也必须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使人民群众做到音乐美与自身的心灵美、行为美的有机统一,从而大大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可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要从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三大层面入手,并力求取得实效。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3

摘 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借鉴各国

>> 整合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 弘扬潮商文化优秀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儒家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上)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机构应走在前列 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文化产业:大力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综述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J].文史哲,2006(2):67-74页.

[4]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A]//当代新儒家[J].论著集,211.

[5]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261-26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4

[5] 佘双好,冯茜.理论自信的表现及其培养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20).

[6] 王永灿,吴磊.自媒体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嬗变及引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7] 吴潜涛.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教育读本》解读[J].北京教育(德育),2015,(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5

3.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困难而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斗争环境极其艰难和恶劣,如何做到在艰苦的岁月中革命红旗不倒,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和建设新局面,这都促使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中的积极因素广泛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去鼓舞革命者的精神和斗志,为革命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又面临着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实际情况,在探索中难免经历一些挫折,中国共产党最终意识到在实践中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的理论教条和别人的现成经验,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融合起来,统一广大民众思想认识,弘扬和培育具有优秀民族传统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民族精神,才能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领导者,其精神世界的演变是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是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作为大背景、以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为主线的。它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文化到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始萌芽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以青年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们一方面接受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坚持实事求是的岳麓校训,主张经世致用的湖湘学风,信奉“心忧天下”的传统爱国主义,追求“明德、新民、至善”的“大学之道”;另一方面初步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启蒙,接触了解了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现代精神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理论。通过“五四”运动大浪淘沙的历史洗礼,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毕生的信仰而投身于中国共产党建党行列,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为日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原理及方法改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做好了准备。

第二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我解放的革命斗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在28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面对不同的敌人、不同的斗争环境,坚持民族的大局和人民的立场,维护民族的团结统一,代表人民的利益,承担了民族的历史使命,作为人民尊重认可的民族领导者,与强大的“三座大山”为代表的民族敌人开展了长期的英勇的革命斗争,在实践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民族精神,并最终实现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个伟大社会成果———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阶段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时代的主旋律。期间尽管经历了一些探索的挫折,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集体的智慧,正确分析研究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改革开放的出路,树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纲领,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的实践中不断培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以自身模范行动创新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先后涌现出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先进群体和先进人物以及以孔繁森、郑培民为代表的时代的先锋、社会的典范、人民群众的楷模、实践创业精神的标兵;在研制“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科技突破和“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斗争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振奋了国人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第二个伟大历史任务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经验

(一)明确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通过新文化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曾经也寄希望于改造国民性来解决民族危机,但意识到仅仅凭借少数知识分子运用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无法从中国社会凝聚力量,带动中国形成统一社会思潮。受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示,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调查研究中国社会之后,认识到近现代中国之所以暮气重生,就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的自由遭到扼杀,从而使民族精神缺乏生机。因此,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新的民族精神的注入是不可以依靠以往“士大夫”作为实践的主体,相反广大工农劳苦大众才是这场变革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原理,提出由中国共产党来代表中国的广大民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民族精神的代表者,并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般规律和认识方法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之后深刻地反思了传统民族精神,对建立新的民族精神充满信心。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亲身参与革命实践之前,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对所要建立的新民族精神有一个理论上的完整论述、一个清晰的理论勾画。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鲜明特点,即他不是以一个理论家的身份来影响历史,而是一个实践家的作为。在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待各种理论的试金石,也是其文化选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拘泥于各种理论和主义,只要是实践需要的,都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拿来应用于革命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改造这些理论和主义,把它们上升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再将这些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所以“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方法,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理论认识培育的一个基本看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基本规律。由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孕育于其革命实践过程之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千锤百炼而成,它一旦破茧而出,其实践性和革命性就相当彻底,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广大的民众之间,使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总结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立场、原则和观点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中体西用”。培育民族精神既不是用西方现代精神来压倒中华民族精神,也不是用中华民族精神来抵制西方现代精神,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一切为中国现实需要服务,即“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民族精神,又用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史内涵来丰富与培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紧密结合。首先,在对待传统民族精神的问题上提倡“古为今用”,“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所以对待传统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价值必须做出历史的分析,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要善于借鉴历史上的教训,如说过要进京赶考,但不要学李自成,便是通过对农民革命实践失败例子的分析和借鉴,从而使自身有所警醒而不重蹈覆辙。其次,在民族精神的现代化的问题上提倡“洋为中用”,只有解决了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问题,才能够推进新民族精神的建立。对此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对立与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基本原理,指出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形态,因此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要作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要认识到东西方不同文化都具有各自的长短,关键是要取长补短,而不是互相排斥。

三、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启示

(一)立足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和引导。“一个古老的民族转衰为盛,重新崛起,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有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的、由最先进的分子组成的、己经成熟起来的领导核心;其二是有一种代表时代进步潮流,能够凝聚和统一全体人民意志的民族精神。”首先,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探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开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境界。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了摆脱民族压迫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学习西方以求自强。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践证明都没有成功。以康有为之言,就是没有进行“国民性”的改造,其实就是没有对民族精神进行适时的培育。但辛亥革命的结果却昭示人们:即使进行“国民性”的改造,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保障,也无法培育出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不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先进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思想,并以这一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武器,进行了民族文化的批判,从而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新精神,完成了民族独立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思想武器,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再批判,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发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6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举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理清思路,先理解后评述,再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挖掘其现实价值,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族群,不同的族群在长期的交往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我国各民族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历史,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族儿女相依相伴,休戚与共,共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共同创造底蕴深厚、包容性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的沉淀,是多民族大家庭共同的瑰宝,是历史的传承与社会的实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区域壁垒打破,世界性的交往交流交融空前密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疑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是一种观念意识,是一种全社会普遍心理构成,是社会群体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的体现,它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正是在这种荣辱感的驱使下,出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竭诚尽智,探索真理,他们驰骋沙场、马革裹尸,为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华各族儿女拥有强大的民族荣辱感,“舍小家保大家”“轻个人利益重国家利益”“保家卫国”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世代传承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揭示: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高尚的品格,必须拥有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否则,绝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人民平等、友好、互助、和谐才会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政通人和的关键,因为只有人民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才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保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因为只有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反对民族分裂,才会有祖国的统一、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繁盛。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应对西方文化渗透的现实需要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问题、政策导向问题、民生问题等一样,是一个关乎于“生命线”的问题。

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63.6万亿元,占世界总量比重由9.2%上升至13.3%;GDP 增长上升至世界第一位,比重达到16.3%。到2014年底我国人均GDP达到46531元,从世界排位看,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排位到2014年进入前100位之内,居第96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西方的支持下,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不断加紧渗透,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瓦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项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都遵循求同存异的思想政策,尊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并通过不断交流,学习别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但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得不警惕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思想入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在经济上的发展优势,化作文化软实力的渗透,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运用到文化入侵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渠道推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把自由、民主、平等泛化,把西方的一人一票制宣传为绝对的民主化,用人权问题不断干涉他国内政,通过编纂历史,散布谣言,制造国际舆论破坏社会稳定,引发民族仇恨。他们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平台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文化入侵,以此达到弱化社会主义制度,干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的。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新时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稳定人心、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害怕什么,恰恰说明什么才是我们最有利的武器。他们害怕的正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的精粹和文化的积淀,是全体中国人民深厚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传统文化大精深的深远底蕴以及中华儿女血脉相传的顽强生命力、强大爆发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树立强大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保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途径、广传播,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紧密联系。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扩展,增加活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拥有深邃影响、继承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和积累,是贯穿中国人民价值观的血缘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归属,是中华儿女顽强生命力的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一再证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才能集中主要力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保障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稳步实施,才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分别为新疆农业大学讲师;新疆农业大学教授)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7

在思想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步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议题。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过程,而且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社会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不容回避和必须解答的课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及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呢?或二者的关系到底如何?应怎样处理二者的关系?笔者拟将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索,以期助益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统文化弘扬的分野性

在思想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首先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殊异性。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各自规定中获得澄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独特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是为了让人们形成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树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的成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和教育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教育。这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也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教育,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和方法教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实践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有劳动人民立场、追求真理、实践倾向和创新意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来就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发展而展开历史的沿革,就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是一致的。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场范围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宣传和普及运动,它不仅指专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式的集中教育,还可通过广泛群众参与的文化运动和革命的途径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一性,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规定,这渗透于教育内容、形式、价值和功能等方面。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及旨趣从根本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独特的规定性。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具有独特的规定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定性不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特殊的内涵和所指。这里归根结底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相伴而行,是中华民族不断承续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生存智慧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一直在封建社会官方的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并以忠孝立国、家国同构、等级宗法、伦理纲常和修齐治平等为特征而绵延中国封建社会达两千余年。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虽以儒家为轴心,但就本真形态看,儒法道释却互补互斥,各胜擅场。自百家争鸣伊始,儒道法三家鼎立,尔后法家为秦朝推行,黄老之术为汉初落实,时至武帝独尊儒术,此后儒学才为正统。实际上,法家始终被统治者作为秘而不宣的武器使用,而佛教与道教在民间的影响甚至超过儒家。例如,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和民间故事除了主导的儒家思想外,往往是儒释道法各种思想观念的混合物,蕴含底层人民的生存智慧和正义感,虽常弥散着“哥们义气”“豪侠情结”等非理性因素,但这却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多重性。因此,虽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一般说来传统文化能昭示出儒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儒家以外的法家、道家在传统文化承续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界域分野和殊异旨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而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而涵括法道释的思想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教育现象,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背后起指导作用的是马克思主义,而弘扬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彰显;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领导和带领人民群众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曾被剥削阶级控制和垄断,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和控制劳动人民思想的重要产物。其实,从理论上认识到二者分野很重要,但实践中正确地处理二者分野则更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也直接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例如,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次彻底与传统文化的决裂运动,传统文化被一概推上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只要属于文化传统的东西,就被贴上“封建”的标签悉数加以涤荡。这不仅践踏了中国传统文化,给优秀文化遗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给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造成了阴影。因而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建设领域,能否摆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很重要。只有全面认识二者的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之。鉴于此,社会思想文化建设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能否交融就成为不可缺失的维度。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交融性

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中,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界域分野决定二者不同的“处境”。“处境”表现为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决定着不同的“视域”。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能否实现“视域交融”,抑或二者能否实现对话与汇通呢?我们知道,在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而弘扬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因而二者本质上就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及其关系。社会思想文化建设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和旨趣以及把握住传统文化的文化特质和追求,是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交融可能性的根本。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张的改造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养心性能相互补充。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类解放,而这个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不是诉诸人的思想的批判活动,而是现实的历史活动,是由工业社会、商业状况和交往状况决定的,“实际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是一种现代的社会批判理论或革命理论的宣讲,而主要不是关于个人的身心修养、情感慰藉的学问的传授。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也主要是关于中国社会革命、改革和发展道路的教育。虽然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工作,并提出“灌输”(列宁)和“理论掌握群众”()等理论,且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也能够鼓舞人们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并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引导,但这种理论及其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赢得民心、改造社会,而不是存养心性、情感慰藉。问题是,人是文化的存在和传统的存在。“历史是一种在多元时间内的精神活动,而思想文化史中精神活动永远是现在进行时,并且面向未来。”[2]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追寻的人生意义、情感皈依和价值诉求,毕竟受制于他们在几千年间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如重视人伦日用、追求顺乎人情、主张不偏不倚和维护整体统一等。甚至这种传统已是中国人的存在本身和精神生命。因此,弘扬传统文化能在个人的身心修养、情感慰藉等方面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不足并开显出新的价值。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在尊重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存在的性状基础上,整合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加以时代性阐发,不断拓展、补充和发展关于文化心理和精神家园等有关理论及其教育。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倡导的自觉意识和理想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能相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千百年的传播和日用,尤以历代仁人志士表现出来的道义承担为明显特征。道义的内涵从源头看是由孔孟荀三代儒家所倡导和实践的仁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的仁道在后人那里进一步发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这种意识的个体落实,就是君子人格。孔子有“天生德于予”的自信,孟子有“大丈夫”的理想,王安石有“天变不足畏”的精神。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更突出了成仁成圣的旨趣。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意识,并始终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实际上,历史地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对先进分子和革命先行者的自觉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道义在身成为使命在肩,圣王心态转换为创造历史的革命情怀。而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力主与民族传统文化对话。在《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中,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都是基于中国民众的革命实践,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对共产主义人格理想做了深刻的论述,至今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倡导的自觉意识和理想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相承接具有指导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倡导的自觉意识和理想人格与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能相承接。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蕴含的革命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能相借鉴。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现代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历史,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在于发动民众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劳动民众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疑植根于这一理论特色,因而蕴含着革命的批判的特质,要使理论成为阶级斗争的武器和夺取政权的法宝。当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虽也蕴含建设、改革、发展的理念,但其革命特质不容否认。而中国传统文化则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生产和家族组织,为王权政治建构的传统思想文化受制并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稳态运行,呈现出维护统一与和谐稳定的文化品性,并形成强大的“尚和”、“贵和”的思想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确需要“斗争性”、“革命性”强的思想意识,当社会进入稳态运行时期,讲“共容”“和谐”等观念就会受到人们欢迎。这是“打天下”和“坐天下”的殊异。中国封建社会虽有政权更替和农民起义,但社会基本结构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常规稳态运行,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与之交相辉映从而获得保守性格。近代中国面临救亡图存的社会大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纲常、等级名分、中庸之道等必然被救亡图存的要求边缘化。当代中国已进入社会稳定状态,因而传统文化的那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生存理念将开显出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意蕴。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在发扬革命性、批判性的同时,应当立足当代社会实际,建构出既具革命性,又具包容性的思想文化,进而维护安定的政治局面和发展环境。当然,中国社会转型和和谐社会建构,都与中国传统社会有天壤之别。推进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既要认真总结和吸纳前人的和谐理念,又不能停留在前人的认识水平,需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特征。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

在思想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同时,还必须在思想和实践中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以形成处理二者关系的正确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进而使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在目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作用。

首先,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觉意识。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弘扬联系密切,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开创,都不是靠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成功的,而是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指导的结果。这点无可否认。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向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并转化为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接力探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凸显了独特的‘中国气质’,汇聚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创造了惊人的‘中国奇迹’。”[4]能否树立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觉意识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自发地与无产阶级和亿万群众的实践视野相结合,且无产阶级先锋队接受并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武装。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正如所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5]因此,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觉意识就是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其次,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虽然传统文化的弘扬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交融,但对待传统文化也必须树立意识自觉:一是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没能解决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任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指导的结果。这点也不可否认。“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同救亡运动交织在一起,主要体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启蒙的主体表现为民族群体而不是个体。儒家虽有维护群体意识的意向,但是他们彰显的道德主体还是着眼于个人,并非群体,因而无力解决民族的动员和社会的重建问题。”[6]二是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重性。正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7]三是树立自信意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如穷理尽性、天人合一、求和尚中等追求自我生命本性的完善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在科技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失落以及世界文化交流交锋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必能开显新的精神意境和时代意蕴,熔铸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质,并以独特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目前“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取得发展,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国民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也在增强。但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观之,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力度似仍应加大”。[8]因此,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既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局限性和两重性又要秉持自信心,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最后,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这是正确处理二者的分野与契合的落脚点。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指出:“即使在生活受猛烈改变的地方,如革命的时代,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多得多的古老的东西在所谓的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被保存了下来,并且一起构成新的价值。”[9]过去,我们虽然认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是对于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影响,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客观上讲,长期处于家庭本位和小农经济的环境中的中国人,容易对于在希腊理性文化传统及其在大工业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理想,产生一定的误读、误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在于能否保持理性的批判态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本”,融入它的视界,用它的眼光打量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制的、小农的狭隘的思想意识,打破狭隘的自我意识,彰显新的视域与意境。另一方面,批判地看待曾经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和理念,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从而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融入实践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同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彰显。因此,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的对立局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人们自觉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而又超越传统,进而引导人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言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新自身发展,进而成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新问题,既要在认识上搞清楚,也要在实践中把握好。一方面必须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追求,并且与弘扬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界域分野,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并吸收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来实现新的更新和发展。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社会兴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高潮的背景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必须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意识形态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应有作用。这是目前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端.青年与公共幸福――儒学的民众化与青年现象的形成[J].青年探索,2013,(2).

[3]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杨彦斌.论增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学理依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5].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宋志明.中国现代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胡剑.的文化自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8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民族有着深厚而神圣的感情。爱国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关系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来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主要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是民族素质的“软件”。当今世界,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我国不但民族众多,而且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三十几个民族跨境而居,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64%属于民族自治区域。境外渗透、分裂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幌子妄图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其罪恶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有重大意义。

民族精神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进步的、积极的精神,既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属于不同民族,是由于它受民族意识的规定,为民族性格所制约;属于整个人类,是因为它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价值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共同确认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精神与一般人类精神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正是由不同民族精神的砖砖瓦瓦所共同构建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在为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民族精神有其一般内涵,也有不同民族的特殊内涵。民族精神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具有稳固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民族活力;二是健康的民族意识;三是个性的民族性格;四是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乃是由三股精神融汇而成的: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二是全人类精神,三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发源于中原华夏族人生息繁衍之地,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开疆拓地实践中,56个民族交融叠合,达经嬗变升华而成。她勤劳勇敢,仁爱宽厚,以德服人,以和为贵,自尊自信。全人类的精神,包括热爱和平、博爱、正义、自由、平等,它们体现了所有种族、民族精神中的积极成分和美好品格,体现了不分肤色、性别,不论文明进化程度高低的全部地球人的共性。改革开放的年代,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孕育出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已包含在作为时代结晶的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理论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嬗变注入了极其宝贵的新鲜血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在:一是开拓创新的批判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是求善求美的人格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定型与塑型相伴随,巩固已有成果,弘扬传统精华,发现崭新之美,培育初露之德,在按部就班和探索新知的双管齐下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造、更新和超越的过程。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单靠政府行为来实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多方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强有力的引导。国家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政治建构和整体社会单元。为了维护这个建构和单元的统一和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觉地提倡一种意识形态以凝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一种培养基,它的一些内容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些成分。国家掌握着社会的统治权、支配权,也就决定了它是民族精神创造中的主导力量。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立足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实践。这

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引导。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把握牢固根基,汲取丰富养分。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现实中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历史地传递着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离开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民族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而独立发展。我们既要珍惜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也要面向世界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精华,或者以此为参照来反思我们的民族精神。但同时要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价值。

3、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存在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受特定时代及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精神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传统的民族精神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仅仅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培育反映时展特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因此,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以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进入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9

但是,在我国取得丰硕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在道德方面暴漏了一些问题,这对与我和谐社会的构建非常不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旧的道德观念被冲垮,而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确立,再加上法律、制度等层面的转型,造成道德选择过程中人们的盲目性,导致道德代价。许多学者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形成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利益导向性;计划经济时期对个人意识的压制,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叛逆;当前转型其中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却小人格主体性与安全感,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严重;片面的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唯有经济建设,忽略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

本文认为,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其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文中根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区的响应为例进行说明。而弘扬传统美德的进展在未来又会对政府政策的决策产生影响。

二、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起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与政策决策力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行政部门自身作为上层建筑,是建设精神文明中尤为重要的力量。在文献[1]中,华中师范大学的贺东航认为,改革开放后,政府的行政作用与政策的执行对公共领域中各类事物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广播宣传、国土、环保等公共部门的政策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行政职能迅速扩张。这一切都有效地提升了政府的自主意识和执政能力,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可以保障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相适应的,帮助树立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增强他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公民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2013年1月17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的《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做出了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中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号召下,许多央企与政府部门的年会进行了“瘦身”甚至干脆取消。全国各个省市区召开会议,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制定切实措施,用来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各地顺利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与弘扬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政府进行政策的推进与改革

弘扬传统美德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出台与解决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从政府决策人员的角度看,政府政策的出台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截断。从政府决策结果即政府出台的政策看,它虽然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基点或切入点,但其自始至终都聚焦在未来的某一时空中变化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社会现象与政策之问的关系概括为三维时空中动态链接关系。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政府决策者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出现的程度与范围的判断时,需要充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过去、现在、未来中这些问题发展的轨迹,对症下药。同时对传统美德的弘扬的效果,以及相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政府政策对应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衍生出多套具有实时针对性的备选方案,对现有的政策进行继续的推进的同时,做出相应的改革。

例如,在2004年,我国公款吃喝总金额达到了3700亿元,但是在2005年,全国公款吃喝金额迅速增长至3951亿元。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开展的情况,根据该政策在未来是否可以有效地遏制全国公款吃喝的情况,对该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

四、总结

本文主要对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政策在全国展开的情况,以及该政策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改革,说明了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白晋波,胡凯丽,侯嘉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代价问题的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0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内涵。

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论述中,既讲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强调挖掘其优秀、汲取其精华。言其独特,是指中华文化自成系统,道出了其不同于异质文化的客观事实;言其优秀,则指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精华和值得肯定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固有根本。这些论断阐明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内蕴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文化传统从未中断。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千年如斯,而是一直处在一个生生不息、日新不已、变易不断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重大实践课题。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感到迷茫,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固有根本”的论断,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者地位的此消彼长。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搁置立场,专注于阐释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而在事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态度上闪烁其词。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必须将其放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跌宕历史中去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睁开眼睛的中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西方世界,也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西方文化。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文化渐次涌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变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影响不断衰落。一时间,欧风美雨来袭,西学风头日劲。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论、社会有机体论等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理论时尚。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西学为思想武器,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但是,民族危机并没有根本缓解,中华民族的命运并没有彻底改变。历史证明,固守“中学”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照搬“西学”同样也不能担当此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最终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所选择,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独特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因此,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之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文化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发展。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讨论,自近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之相伴,面目各异的、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及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等观点,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1

对广播电视而言,要弘扬、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落细、落小、落实”,就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创新方法。

1.理念创新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广播电视必须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习惯思维定势,把“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日常的宣传报道中,融入到节目(栏目)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用浅显的语言阐释大道理。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精深的理论,让群众易懂、易记、易学、易行。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法制品牌栏目剧《经视说法》,以宣传“法治”为出发点,把真实案件改编成百姓故事,将枯燥晦涩的法理知识以情节起伏的栏目剧巧妙呈现,直观生动、鞭辟入里,广受群众喜爱,被列为全省普法宣传教育材料。用鲜活的典型提升感召力。通过典型报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承载的表率作用和示范效应,能够有效带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以来,四川广播电视台结合“走转改”活动开展,采写了《珙县51岁老人张焱舍己救人受称赞》、《绵阳八旬婆婆一针一线织起一个幸福家》、《当“最美司机”遇到“最美乘客”》等一大批反映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眉山:听力障碍女童丢失“人工耳蜗”全城爱心总动员帮忙寻找》以追踪报道的方式,展现了全城寻找、义卖筹款、爱心接力、重获新“声”的全过程,让互助友善的社会风气在电视荧屏上持续发酵。用生动的故事传递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空洞抽象,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播电视要深入研究“24个字”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点,善于挖掘百姓生活中的生动故事,在故事讲述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四川卫视秉承“中国爱”定位打造的大型公益节目《中国正能量》,将镜头聚焦弱势群体的励志故事,通过当事人的深情讲述和对社会事件进行亲历追踪,唤起群众对“正义、良知、坚强、向善”的共鸣,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2.内容创新

广播电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为王”始终是第一法则。必须加强策划创意,研发生产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爱听爱看、市场反响良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思想的力量、艺术的魅力感召群众、打动人心。连推系列纪录片。基于“5•12”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我们从2009年起以每年一部的进度推出了《蜀道》、《川魂》和《从悲壮走向豪迈》三部大型纪录片,实现了对“5•12”这一重大题材从“宏大叙事”到“探微索賾”的全方位表现与表达,向世人展示四川这一特定地域文化和川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无数闪光点,展现“中国力量”和“四川精神”,激发川人爱国爱家的情怀。正在拍摄制作的系列纪录片《纪录四川——新时期感动中国(四川)的100双手》,则通过以手叙事、以事记人的方式,纪录四川各行各业中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100位杰出人物或能工巧匠,着力弘扬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而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于2014年1月1日起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中国梦•我的梦•百姓故事》,以平民化视角聚焦普通人的感人事迹和理想追求,记录普通人的梦想故事,展现普通人的生命色彩,展示当代中国社会的风貌,传递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的正能量。高频次播出精制公益广告。我们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精心创作、高频次播出了《我的中国梦——国富民强篇》、《文明和谐就在举手之间》、《微时代的节奏》等大量制作精良、形式新颖的公益广告,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法制建设、廉政建设、关心留守儿童等,发挥了引领社会风尚、营造文明氛围、宣扬新风正气、激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绵竹年画系列公益广告《关爱留守儿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绵竹年画与具有时代特色的公益宣传有机结合,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传承四川民间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全额投资大型电视剧。川台原创剧本、全额投资、拍摄制作的抗战史诗电视剧《壮士出川》,于2014年1月1日在四川卫视独播,不仅取得高收视,也更由于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该剧以川军抗战经历的34场战役为主线,真实再现了川军在八年抗战中的浴血奋战,塑造了以张抗为代表的川军将士群像,再现了川人在国难之际英勇献身、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3.手段创新

创新传播手段是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必须创新传播手段,注重宣传技巧,以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扩大传播影响。举办活动引导社会关注。广播电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媒体平台举办各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引导群众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大型新闻行动“四川好人——感动四川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14年9月15日启动,将持续至2015年1月底。在为期四个多月的评选活动中,川台编导将以寻找10名“四川好人”为任务,深入基层一线,把镜头对准平凡人的不平凡事,用触动心灵的人物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刻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宣传。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可以有效扩大影响力,实现“1+1>2”的传播效果。比如,川台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联合省教育厅、省妇联、团省委等单位举办“中华经典诵读会”,围绕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课外必读的经典名著,以主持人带学生读、师生读、亲子读的形式,将历史文化遗址、社区广场、操场课堂和演播室录制相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展影响。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形式新颖多样的特点,能够有效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占领宣传教育制高点。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除开辟专题、专栏做好宣传报道,在IPTV、手机电视客户端上大量转载相关消息和评论外,还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学习讲堂,集纳相关理论文章100余篇,扩大了传播影响力。

三、收获新启示,更好地履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职责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2

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无论第二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夺得金牌总数第一,还是全国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既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的团结、勇敢、热情、不屈不挠和爱国情怀,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发展、腾飞与日新月异。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当前形势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英文为Ethos, 也称之“文化精神”或“国魂”,通常是指一个群体或整个民族所体现的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一整套信仰和思想。它的内涵,学术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通俗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既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全民族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外展示民族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诉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全球化背景,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得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向世界展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强、自立精神。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不仅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更是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制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一)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的小康,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这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而由于中国生产力、科技水平、人们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巨大差距,使我们在发展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这必然削弱民众对民族精神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冲击着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物质享受以及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一定层面上削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力。为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够回答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民族精神新内容。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为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注入适应其需求的新元素。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平等化、法制化开放经济,必然追求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利他精神、敬业精神等新精神。这些新精神的形成,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次自我扬弃,其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与挑战。另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消弭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冲击。

(三)全球化浪潮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新冲击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卷入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洪流之中,中国也不例外。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心理、认同、凝聚力、价值观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包括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传媒手段上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争夺青年,利用宗教挑起民族冲突,制造民族分裂,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四、新的历史潮流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一)秉承开放,兼容并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秉承开放,兼容并蓄,丰富、发展、壮大、完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6],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思想,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对改革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加以提升和总结,还要对开放进程中所碰撞的其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加以吸收,从世界的文明宝库中吸取营养,注意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其他民族精神的交融,以开放的视角和胸襟,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迎接新的民族精神的生成。

(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以及航天精神等。面对未来,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弘扬和培育满足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

(三)以历史教育为载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使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育人

培育和造就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互联网是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具有信息的高采伐性、共享性,传播的高集成性和实时性,使受教育者更容易和教育者沟通。从这些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直播反映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利用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和“网上博客”等,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制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开通网上视频点播系统;利用网络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各类有组织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强调“精神万能”,而是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既不是排斥其他民族,也不是为了搞霸权,更不是以某些民族为敌,而是在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与其他民族合作共进,以实现民族的发展与复兴,并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42-43.

[2]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17.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3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英文为Ethos, 也称之“文化精神”或“国魂”,通常是指一个群体或整个民族所体现的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一整套信仰和思想。它的内涵,学术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通俗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既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全民族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外展示民族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诉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全球化背景,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得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向世界展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强、自立精神。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不仅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更是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制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一)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的小康,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这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而由于中国生产力、科技水平、人们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巨大差距,使我们在发展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这必然削弱民众对民族精神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冲击着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物质享受以及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一定层面上削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力。为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够回答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民族精神新内容。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为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注入适应其需求的新元素。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平等化、法制化开放经济,必然追求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利他精神、敬业精神等新精神。这些新精神的形成,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次自我扬弃,其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与挑战。另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消弭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冲击。

(三)全球化浪潮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新冲击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卷入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洪流之中,中国也不例外。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心理、认同、凝聚力、价值观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包括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传媒手段上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争夺青年,利用宗教挑起民族冲突,制造民族分裂,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四、新的历史潮流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一)秉承开放,兼容并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秉承开放,兼容并蓄,丰富、发展、壮大、完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6],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思想,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对改革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加以提升和总结,还要对开放进程中所碰撞的其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加以吸收,从世界的文明宝库中吸取营养,注意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其他民族精神的交融,以开放的视角和胸襟,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迎接新的民族精神的生成。

(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以及航天精神等。面对未来,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弘扬和培育满足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

(三)以历史教育为载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使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育人

培育和造就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互联网是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具有信息的高采伐性、共享性,传播的高集成性和实时性,使受教育者更容易和教育者沟通。从这些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直播反映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利用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和“网上博客”等,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制作爱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开通网上视频点播系统;利用网络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各类有组织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强调“精神万能”,而是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既不是排斥其他民族,也不是为了搞霸权,更不是以某些民族为敌,而是在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与其他民族合作共进,以实现民族的发展与复兴,并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42-43.

[2]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17.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