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水文论文实用13篇

水文论文
水文论文篇1

本次设计在新屯水库坝址上游纳过水库调查到2011年历史洪水,洪峰流量为220m3/s,比拟到坝址处洪峰流量为243m3/s,重现期为20年一遇。根据雨洪法洪水计算成果,新屯水库坝址断面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247m3/s,比本次工作调查到20年一遇洪水大1.6%。由于设计流域集水面积小,洪峰流量不大,历史洪水位差异不大,洪水位的准确性及河道糙率的取值大小对洪峰流量的影响较大,本次设计采用雨洪法计算的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比历史洪水大1.6%,本次洪水设计成果基本合理。

2工程建设规模符合性论证

2.1水资源利用规划符合性论证根据《望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左右,因此本工程现状水平年2010年至规划水平年2020年供水区域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取9‰。经预测,规划水平年设计供水人口8万人。设计用水量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规定进行计算。根据需水量预测,2020年新屯水库供应区内望谟镇人饮总需水量为3.667万立方米/天(最高日),年均总需水量为1338万立方米/年。人均需水量为167.25m3(/人•年),人均综合用水量458L(/人•天),日变化系数1.3。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结合生活用水现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节水器具普及、水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水价政策及水价调整、暂住人口变化等因素,供水范围2020年综合生活人均净用水量为458L/人.d。用水定额在南方地区村镇是属于合理水平。因此新屯水库P=95%城镇供水488万立方米,纳坝水库P=95%城镇供水679万立方米,新屯水库和纳坝水库联合起来能满足望谟县城需水量,供水规模符合规划要求。

2.2防洪规划符合性论证望谟县防洪能力需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橄榄桥~两库区间考虑为同频率洪水,新屯水库和纳坝水库考虑为相应洪水。区间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653m3/s,故上游两库总安全控制下泄量为40m3/s。经计算,纳坝水库控制下泄流量为23.5m3/s,新屯水库下泄流量为16.5m3/s。根据本流域的洪水特性,本次拟定8月~次年5月为汛后洪水,正常蓄水位730m,对应的库容560万立方米,汛限水位720m,对应的库容321万立方米,防洪高水位731m,对应的库容589万立方米,防洪库容268万立方米,满足望谟县城市防洪要求。

水文论文篇2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大河文明’,能称得上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大重庆,武汉应立足自然生态,做足长江文章。”

其实,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就有不少名著名篇名家都是从水的角度来认识武汉、赞美武汉的。《尚书》记载:“江汉朝宗,其流汤汤。”《诗经》记载:“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崔灏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千古绝唱。诗仙李白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让武汉第一次有了江城的美誉。后来,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中也写道:“只说西湖在,武昌新又说东湖……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第一江城”的地位。

水不仅是文人墨客关注武汉的重要方面,也是江城政治经济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体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江城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联云:“昔日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孙中山先生不仅把武汉三镇的情况熟记于心,而且几次要把武汉作为中国定都的最佳地方。他曾说“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北控,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对武汉的水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不仅描写出了武汉的气势,更为武汉今后以水而兴指明了道路。当代中央领导人也非常看中武汉,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纳入规划战略。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总体规划首页中明确表述:“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这些都肯定了武汉的江水特色,显示了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目前武汉市的水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举一个例子来说:武昌东湖与西湖相比,为什么一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究其原因,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一直被人们认定为是活着的吴越文化的“博物馆”,而东湖的文化多流于表面,缺乏历史的品位。“水文化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落后局面,只有加大水文化开发的力度,才能提升武汉的文化品质,创出城市特色。

本文仅对水文化之于武汉的建设提几点粗浅的意见:

1.把水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中要注意水功能的合理分区,并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保障武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流域功能区划和武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

2.把水文化溶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中,挖掘和突现其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武汉市重点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今后在这个方还要继续面努力,争取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一步一景”,并且每个景观都是水文化象征的“有独特内涵”的江城。

3.把水文化展现在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中,二者相互促进。亲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武汉独特的对外吸引力之一。因此,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时候,应注意开发水域旅游,使旅游者能在游览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江城的水特色,这也是武汉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晓水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水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促进武汉的水文化发展。

5.武汉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进行武汉市水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刘星原.《湖北水利水电》2005年第1期.

水文论文篇3

1.2水解作用由于在地下水中存在有大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因此使地下水成为了具有极强腐蚀性的溶液,正是由于这两种离子的存在,很容易使弱酸或是弱碱的盐类矿物质发生解离,解离物可以和水中的这两种离子结合生成新的物质,使岩石原有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岩石的水解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水岩化学作用。而且,随着水解过程的不断进行,会产生大量的粘土物质,进而对斜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1.3氧化还原作用由于地下水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使得地下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氧。而氧化作用发生的先决条件就是存在有游离的氧离子。因此,水岩作用过程通常发生在地下水面以上的地表岩层,而在游离氧较少的地区,主要发生还原反应。

1.4离子交换作用由于在地下水溶液中存在有多种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这些离子中那些结合能力强的离子可以将岩石中含有的一些离子置换出来,进而产生新的物质。最为常见的是,水中含有的氢离子可以将岩石中含有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置换出来,进而导致岩石的溶解。地下水和岩石之间的水化作用严重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并降低了岩石的强度。1.5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酸性腐蚀和化学沉淀等。所谓酸性腐蚀就是在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其主要是含有的弱酸性盐类物质导致的岩石的溶解。而所谓的化学沉淀则是指因为水分的蒸发和伴随着温度的变化,使某些物质从岩石中脱落,破坏岩石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化学沉淀也是导致矿床形成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2水岩化学作用与斜坡水文地质之间的联系

2.1水岩化学作用和斜坡风化分带之间的关系在气候湿热等地区,水岩化学作用会严重影响斜坡的演化过程。我们知道土壤层和落叶层是组成土层的两个重要部分,但是在实际条件下,在土壤层的下层还有一层由氧化物质和粘土物质等成分组成的残坡积层。而水岩化学作用是土层形成的关键。经过漫长时间的转化,腐岩带可以形成土层,而腐岩带则是由风化岩带逐渐形成的,风化岩带的主要特征是含有众多的核心石。风化岩带出现的高度非均匀质的特性,使得岩石的结构变得不稳定,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就是水岩化学作用。

2.2地下水的含量与分布与斜坡水文地质之间的关系地下水在诱发斜坡岩体演化过程的同时,也会影响地下水本身的含量和分布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温湿气候的区域,斜坡演化过程更容易受到地下水分布和含量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含有丰富土层粘土矿物的地区,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高,会导致粘土物质向下的迁移。同时,当地下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时,粘土物质可以扩散到水中并随着水流发生相应的移动。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随着时间会逐渐的积累,最终严重影响到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的稳定性。

3水岩化学作用对斜坡失稳的控制

水文论文篇4

1.加强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

当前,发展与建设先进的水利文化事业,需要时刻把握水利文化的发展内涵,必须坚持繁荣水利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需要时刻把握水利文化的前进方向,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世界观在水利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同时,还需要紧密围绕党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导方针,紧密团结广大水利工作者,坚持科学的水利理论,引导包括水利文化在内的水利事业向前发展。同时,有关水利部门还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发挥干部群众的丰富经验优势,坚持在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践,深入开展理论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中丰富与发展水利理论,引导水利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2.加快水利改革与文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加强水利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始终运用改革的方式进行。当前,对水资源管理体系比例、水利工程扶植体系和水利文化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加强水利行业的成长活气。因为水利文化建设在投资比例上过于单一,在增强水利文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必要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大水利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比例的多样化。水利文化建设只有具备充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较好地推动其体制、机制的健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水利改革事业的完善。

3.强化舆论导向与水利文化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急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转型问题更应当通过文化这一产物进行回归。因此,水利文化建设应当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性作用,不断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弘扬水利文化建设的实质内行,通过优秀的文化创作,起到对群众精神力量的鼓舞与凝聚,促进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同时,需要强化水利文化的效果,自觉发展群众与水利文化之间的关联,使水利文化真正在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水文论文篇5

Keywords:ThelandscapepaintingofSungDynastyYuantiDrawingScholarDrawing

山水至宋代,兴旺的景象为前所未有。它向着多方向发展,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也更为多样。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上层建筑等多种因素的需要,使得院体画与文人画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院体画与文人画的思潮方兴未艾,必定会在宋代的画论之中有所反映。而宋代画论反过来从理论上使院体画与文人画更加完善。本文就将试着从宋代院体画与文人画在山水画方面入手,管窥和阐释两者的异同及对宋代绘画的影响。

关于院体画与文人画

提到宋代山水画必然要以院体画和文人画两大中国画系为中心来论述。而这时的院体山水画与文人山水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日益完善。所以很有必要先谈一谈院体画与文人画。

院体画,是指宫廷画家和由宫廷设置的画院画家的画。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载:“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号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异,天下之奇异云集。”但这只能算是后来宫廷设置画院的滥觞,正式的画院出现于五代的南唐和西蜀。两宋时期,院体画形成完备的理论和形式。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宋代院体画题材内容的扩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绘画风格的演变亦是如此。它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另辟蹊径。它既有代代相传的承袭关系,又有蜕变和新的发展。这种发展又直接受制于那个时代的审美导向和审美观念。我国绘画发展至宋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希望能够准确地描绘客观物象的阶段,是中国式的以“写真”为目的的阶段。

而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发生在晋代,文人画兴盛于北宋,既有群体性、多样式的创作,所画出于自娱,不为庆赏。它是伴随着儒,道,佛三位一体化的玄学兴起和文人诗歌,文人书法艺术发展而兴起的绘画艺术,在创作思想上它摆脱了政教的束缚,走上了纯艺术的道路。超然物外,寄情山水,借物抒情乃是文人画产生的思想基础。文人画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等的理论被唐代张彦远肯定并加以宣扬以后,经五代到北宋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此后文人名流辈出,对宋代及后世文人画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凡诗,书,画,皆以尚意为高,强调主观心意的重要性,使绘画艺术从重在表现客观而转向主观心灵。

宋代院体山水画与文人山水画的比较研究

第一,作画的出发点及态度不同:由于院体画的画家大多是以“俸供”为目的的专业画家,所以在艺术形式上,以定型化,样式化,命体化,装饰化为主要特征。院体山水画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物体的仔细观察。正如滕固所说的,“无论北宋“院体”抑或南宋“院体”山水,皆不离精工二字,即反映了皇室文化的要求和旨趣,也是其设院置学,授画的必然。”而文人山水画相对于院体画来说自由的空间就比较大,没什么束缚,多是为了自己而画,不直接具有政治和社会功利的目的。多借山水抒发心灵和个人怀抱,也有表达对外族压迫,社会不平和政治腐败的愤懑之情。它强调的是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着也是文人山水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第二,观察方法不同:院体山水画与文人山水画家在对自然做真实而具体的观察体会上大异其趣。“盖身即山川而取之,这山水之意度见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林泉高致集》宋郭熙,郭思)这是一种典型的院体山水画的观察方法。对于巨大的真山真水,则要亲自走进去,远处看了在近处观察,这样才不会在创作中挂一漏万,言之无物。“可游”甚至“可居”的实境,其形式也必然是较为写实的绘画语言。而同时代的文人画家则有不同的观点:“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可以看出文人画家的观察方法是特别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得鱼忘筌”式的观察方法。

第三,艺术手法不同:在艺术手法上,院体山水画重色气,重色韵,非常讲究用笔,构图,设色浓丽而精于雕饰。“笔格遒劲”,“着色严禁”所形成的“体格高雅,彩绘清润”之审美特征,在以李唐,刘松年,赵伯骕等人表现得淋漓尽致。《书画记》记载其《万松宫阙图》云:“画群松与壑内,两边斗立方块俊峰,左低而右高,左有流水下松壑而出,右有流水下宫阙而出,下段石坡结尾斧劈皴,上段风顶盖用侧笔直皴,画法清润,结构重妙。为李之神品。”而文人山水画重墨气,重墨韵,重视风格的表现。表现方法不受程式束缚,因需而异。它的代表人物李成,尤其讲究墨的韵致,墨法变化微妙多姿,特别能把握淡墨的效果。米蒂曾说:“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费枢曾用“惜墨如金”四字来形容李成的墨法,十分恰当。

而同时院体山水画家主张“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何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或曰:墨之用何?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主张笔墨绝对为造型服务,而不能为笔墨而笔墨。而文人山是画家主张“以墨为上,重在表现”。重色轻色是文人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认为无需设色而纯以墨笔便可达到借物写心的目的,这是中国绘画所独具罕见的风格特征。如米蒂的以水墨表现南方山林景色的“米点山水”,堪称一绝。

第四,主要的艺术特征不同:宋代的院体山水画相对与文人山水画而言具有“格物象真,形似意生”的艺术特征。这主要是对“真”与“似”的论述。院体画家大多注重写生,写生就要师造化,师造化则必须深入地观察自然,观察自然要由外及内,即从外面观察,从内在孕育。他们不仅对,一木,一石,一山,一水不仅有深切的体验,而且能够在所画对象的形态上取其意。文人山水与之不同的是重神轻形,讲究情趣和品位。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它不追求线条,色彩等技巧,使宋代山水画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变化,进而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遗去技巧,意冥玄化”的艺术境地。

院体山水画中水墨苍劲一派的代表人物马远和夏圭,形成了画院山水的另一艺术特征——“精妙之笔,清刚之气”。他们的最大特点是偏重用笔。用墨如用笔,山,石,木皆见骨,骨中见韵,可见造型用笔都非常地讲究。文人山水画区别于院体山水画的又一艺术特征就是在造型上求“简”。郭若虚说:“笔越简而气越壮,景越少而意越长”,表达了对形象简约的颂扬。

“装饰造境,富贵之美”是宋代院体山水画的又一重要审美特征。装饰造境的主要特点是色彩富丽,形象似真,具有视觉极强的感官之美,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着色山水为院体画的审美特征开启了先河。在随后的院体山水画中已经取胜,注重视觉感官之美,中外美,注重作品的绘画性。文人山水画与此相对应的是“野逸之美”它以水墨为上,重在表现。画家摒弃了对自然山水外在的热心,而转向了其自身内在本质的探索。以主观意想为创作源泉,以自由的心灵创作,必将使一些物质精神化,一切世俗观念理想化,从而获致一种与非现实世界可以比拟的,画之外的审美境界。

除上述所述,文人山水画在这一时期还有一独特的艺术特征就语言在形式上的丰富。既“诗”、“书”、“画”,“印”具全。院体山水画家虽然在画面上也有标题和名字,但一般只被安置在画面不显眼的位置上。像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及郭熙的《早春图》亦是如此。显然,无意将题名标识作为自己作品的画面构成因素。而文人山水画相对于院体画来说更强调个人品学的修养,除以画抒情外,更注重经营画面布局,提诗作词,利用诗作词,利用诗,书强化画面效果,追求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强调绘画有诗境,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当然,院体画与文人画虽各有千秋,但在某些方面,在某一程度上都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由于绘画美学理论的导向以及一批画家的求变探索精神,使院体画与文人山水画拉开了距离,新的风格样式和视觉感受方式开始改变着中国绘画。到了南宋,院体画家的知识结构大大改变,逐渐走向文人化,使诗的意境在绘画中取代了叙事性内容,以怡悦性情为目的的审美趣味冲淡了社会功利性。特别是在宋代这样一个理性的时代,文人画与院体画都在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意”或“理”,都成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在心与物的协调碰撞中熔铸艺术意向。在宋代美学思潮全面展开的阶段使得在美学思想中为人们留意的所谓儒,道,佛三教合一达到圆满直境。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2

水文论文篇6

既然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来理解风水学,不妨以外来的“和尚”的认识来理解,用更加现代、简洁的解释更通俗易懂一些。英国传教士伊特尔《风水、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中写道:“在我看来,风水无论如何是自然科学的另一种名称。”伊特尔对古代风水元素中的“理”、“数”、“气”、“形”,归纳为“自然法则”、“自然数值比”、“自然气息”、“自然外形”。通过四个角度解释了风水所依据自然的基本面貌。同时,伊特尔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风水发展中的遗憾:“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不再通过实践分析来解剖自然,或者真正科学性的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地位”。简单的来说就是初级的、淳朴的认识没能以实验来推导,而是以一种经验的逻辑来无限的推广,是一种没有发展成熟的古老学科。日本学者郭中端在《风水:中国的环境设计》中指出,在中国的农业文明中,人们的生活、耕作、收获与天地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种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克服自然界的影响,进行再创造,而是逐渐的产生了对天地万物的信仰和向自然学习的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抛开风水理论,就很难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真正奥妙所在。关于风水,我们除了想古人学习有用的东西之外,在风水诞生之初的一种向自然学习的态度,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一个地道的中国通。他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谈到:“中国人不仅根据天象来占卜,也相土或风水来卜地。风水产生的深远影响,已比占星术更为近代学者所注意。风水与占卜不同,从罗盘发明,可以认识风水的重要性。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于中国人民是有益的,如它提出种植树木和竹木以防风,强调流水近于房屋的价值。虽然在其他方面十分迷信,但它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遍中国农田、居室、乡村之美,不可胜收,都可藉此以说明。”李约瑟谈到了风水对于科技的贡献“当欧洲人甚至连指向性都还没有听说过时,中国人就已在为磁偏角的起因而操心了”,肯定了风水的确在很多方面对于人类史有益的,也清醒的认识到它存在说不清的迷信,并且出人意料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衡量的风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同样是封建社会,欧洲的中世纪城市,逐步自然发展到了一种有机的城市尺度,场所的感觉适宜人的心理及尺度,但是这是一种自然的发展结果,并未有过实际系统的研究,而在中国在探究居住环境领域却形成了一套相当实用的理论,同时这种理论与儒家、道家思想的结合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美学,比如我国的古建筑群的布局,古典园林,都有着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牧尾良海对风水的定义:“当人们在构筑都城、住宅、坟墓等建筑物时,对构成所择地点环境的大地自然的形式、方位,流泉的有无以及它的形态,地表下的精气(龙脉)的优劣吉凶,整个局面的阴阳调和程度等,进行观察判断,寻求各种条件尽可能优良的佳境胜地,包括上述种种理论和方法的思想的体系,即是风水思想。”牧尾良海的这一定义,把握住了整个风水的思想。

水文论文篇7

1.2城市化伴生的水环境及水生态效应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城市化和工业化往往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生态受到较大破坏.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环境和生态质量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水环境和水生态是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中国环境报告”指出,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水平大幅度下滑,“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已有超过30%的主要河流、70%的湖泊和20%的沿海水域遭到严重污染,尤其是河流流经城市段的污染最为严重.同时,城市区域地下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地下水水质优良的比例仅占37.3%.水环境和水生态恶化不仅对居民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稳定增长的绊脚石.因此,近些年来,城市化、工业化伴生的水环境与水生态效应相关研究成为城市水文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城市水环境方面,以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为着眼点,Zacharof等人,Schütze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环境纳污能力计算、水环境过程演变模拟等模型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施监控方案.水环境纳污计算模型可以定量求解水环境承载力,对城市建设决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郭怀成和唐剑武以山东临淄为例,建立了该区水环境系统动态预测与决策模型,由模型获得定量化水环境承载力,以研究城市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及对各协调策略进行评价.崔凤军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城市水环境,对策略变量做出预测、优化,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左其亭等人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同时以郑州市为应用范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应用及水环境调控对策制定.水环境和水质过程演变研究主要从污染物性质,污染事件的过程与方式等方面认识环境恶化与水质劣变过程的演化机理,同时提出相关防治对策.张学勤和曹光杰就城市水质问题提出了节约用水、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生态修复城市水体等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任玉芬等人通过对不同城市下垫面的分析,研究了屋面和路面等不透水面以及绿地3类城市主要下垫面形式的降雨径流污染.Zheng等人通过动态建模方法,研究城市雨水径流多环芳香烃(PAH)的污染评估.Gnecco等人研究了在城市表面的降雨污染,分别调查了屋顶和路面污染情况.结果显示在路面径流中最显著的污染物为溶解形式的Cu,Pb和Zn的重金属;关于屋顶径流,锌浓度是非常高的.Vizintin等人使用结合过程的模型,测定考虑城市水循环的城市冲积含水层地下水污染.在城市水生态方面,相关研究结合城市生态建设管理实践,通过水与其他生态要素的统一分析,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科学建议.早期的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主要考虑城市结构、形态设计等,忽视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水问题、水环境和水生态的研究才逐渐受到重视.Kattel等人认为,城市生态是一个联合的整体,是建筑、土地利用、城市绿地、道路、湿地、栖息地及岛屿等不同的组合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维持城市生态,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Gbel等人提出了拟自然的城市水文生态管理方法,并评估了这种管理模式下城市地下水的响应规律.王沛芳等人提出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和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Wang等人研究了青岛崂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对于城市居民区的废水排放,为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的营养物质汇集,人工湿地和沿岸水生植物形成了缓冲地带.周文华等人以北京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水生态足迹的内涵和4种典型城市水生态足迹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基于城市生态需水量的水生态足迹的核算方法.刘武艺等人定义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提出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压力量化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设计了计算模型.综上所述,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效应研究不单单局限于水资源本身,需要结合城市整体建设规划,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水环境承载力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应该侧重于污染物的运移转化,以及污染事件和水质劣变过程机理的认识和模拟等方面.水生态研究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则紧密结合了经济、社会等各类因素.城市生态需水量、城市生态承载力等研究都已开展.在城市生态建设日益得到重视的情况下,水生态学的研究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3城市化水文过程机理研究

城市化水文过程机理研究是城市水文研究的另一重要分支,这部分研究可划分为“自然”和“社会”2个方面.“自然”方面重点研究天然降水在城市复杂下垫面上的运动转化和消耗过程;“社会”方面则集中于城市供用水方式和排水过程特征等领域.“自然”方面早期主要关注城市暴雨洪水及市政排水设计等工程问题,中国部分高校为此开设了“城市水利工程”专业.近期关注城市水文内在机理与模拟预测等基础科学问题,包括不同城市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关系、城市产汇流集成模拟、城市暴雨洪水的源头控制(Perrine等人),代表性成果包括Smith等人,Ragab等人,Amaguchi等人,Naftaly等人,Thomas等人,Yang等人,Ramier等人.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天然水循环的影响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天然的下垫面条件,隔断了地表、土壤与地下的水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的产汇流特性;

(2)城市化进程破坏了已有的水文格局,改变了原有的水生态系统平衡,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城市化进程从整体上改变了城市水文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大了城市洪水内涝的发生风险.“社会”方面,已有研究重点关注城市供水安全,研究不同城市单元的用水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城市水体水质劣变与驱动机制研究等.Mercedes等人对巴塞罗那居住区游泳池的用水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游泳池的用水约占了总用水量的10%,富人区游泳池相对较多,人均用水量也更高一些.Rachelle等人通过澳大利亚金海岸城132个家庭的用水观测和行为分析,研究了有无节水意识对最终生活用水量的影响.Peter和Denny对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城市资源消耗(水资源、能源、住房)的决定因素的半定量分析表明,用水量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个人节水意识对片区用水量的影响较小.Angela和Thomas研究了西班牙马洛卡旅游度假区的用水量,指出高端旅游度假区人均用水量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其私家花园的用水量占到了夏天总用水量的70%,大众旅游度假区的花园用水量占30%,城市居住区约占20%.刘家宏等人、左其亭剖析了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指标的演变机理,建立了考虑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城市水质劣变和污染负荷驱动机制是“社会”侧的新的研究热点.Chebbo和Gromaire通过法国巴黎一个名叫“LeMarais”的城市试验小区的综合观测,定量分析了下水道系统的污染负荷,分别估计了径流,废污水和下水道的沉积物对总污染负荷的贡献.Campisano等人利用数学建模和实验观测,研究了下水道的冲洗脉冲波对管道沉积物的冲刷效应.李家科等人从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概念模型3个方面进行了归类整理,梳理总结了城市面源污染估算的主要方法和模型,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过程机理与描述方案.

1.4城市水文过程模拟模型

城市水文过程模拟模型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产汇流与暴雨内涝过程方面,已有研究认为城市化导致城市产汇流机制和产汇流特性均发生改变.Urbonas等人绘制了城市暴雨径流系数与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的相关关系图,表明随着城市下垫面不透水特性的增强城市产流系数迅速增大.Brun和Band研究表明,城市不透水面增加0.1~1倍,产生的地表径流将增加2~5倍.Seth等人在美国对高度城市化流域和自然流域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城市化区域降雨径流峰值要比自然流域高出30%以上,同时,城市化区域径流衰退系数要比自然流域低40%左右.Mark等人和Schmitt等人解析了暴雨洪水时城市表面流和下水管道流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国学者在城市产汇流和洪涝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城市降雨和径流的预报上.许有鹏等人以我国南方城市地区为例,借助“3S”技术平台,对区域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结论表明快速城市化导致区域不透水率增加,河网滞蓄能力下降,区域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增大.由于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原型观测的难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拟技术的发展,借助区域或者流域水文模型对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Lhomme等人建立了基于GIS的城市地表产汇流模型.Vieux和Bedient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人口稠密的城市化地区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Valeo和Ho分析了目前融雪模型的一些问题,建立了以野外实验得到的城市融雪参数为基础的融雪模型,解决了城市地区的融雪问题.Berthier等人用二维数值模型来确定土壤在城市集水区径流的形成中的作用,发现土壤出流的贡献可以占到径流总量的14%.城市水文过程模拟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概念性水文模型;

(2)物理性水文模型;

(3)水动力模型.其中,水文模型将城市水循环系统看做一个“黑箱”或者“灰箱”系统,借助输入-输出响应关系或者具有一定物理机理关系的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水文过程和水循环行为.此类模型结构简单,对输入数据和参数的要求不高,便于普及应用,缺点在于模拟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模拟过程的时空尺度不宜太小.水动力学模型对城市水文过程进行了显式刻画,利用地表水动力学方程,管道流体运动方程等对城市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大大地提高了模拟精度,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模拟的时间尺度.但是由于建模过程需要大量复杂的输入数据和参数,限制了模型的广泛应用.当前,城市水文和水动力模型层出不穷,但每一种模型都具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这些模型在特定区域和特定工况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总结来看,SWMM模型、InfoWorks模型和MIKE模型是应用成功的典型.SWMM模型的全称是城市暴雨雨水管理模型(StormWaterManagementModel),是由美国环保局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该模型可以模拟城市区域次降雨径流过程,包括城市地面暴雨径流的过程响应以及在城市排水系统的水力运动过程等.模型问世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在城市暴雨径流预报模拟、污水排放的环境效应分析以及城市雨水污水排水设计等领域均有应用.我国学者针对SWMM模型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刘俊和徐向阳利用SWMM模型对天津主城区外环河以内的主要河道进行了建模计算,得到了研究区重要河道断面的流量过程.陈鑫等人对郑州市主城区的暴雨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研究区设计排涝标准和排水重现期进行了分析.InfoWorks模型由英国Wallingford集团负责研发.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仿真模拟城市水循环过程,对城市管网的水流过程模拟能力比较强大.我国学者近些年来也积极引进该模型.姚宇建立了城市工业园区排水网络模拟模型,仿真模拟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行性能.张伟分析了城市排水管网的水力特性,并模拟管网水流的沉积规律,为城市管网防淤塞管理提供有力工具.MIKE模型是丹麦水资源及水环境研究所(DHI)的产品.DHI是非政府的国际化组织,基金会组织结构形式,主要致力于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的研究,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软件、领先的技术.MIKE模型家族中有一款专为城市水系统量身定做的模拟工具-MIKEURBAN模型,其前身为MIKEMOUSE模().MIKEURBAN是模拟城市排水,污水系统的水文,水力学和水质等集成工程软件,它集成了城市下水系统中的地表流,明渠流,管道流,水质以及泥沙传输等计算模型,具有强大的城市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模拟能力.文献检索显示,MIKE系列模型目前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是MIKEURBAN模型的应用还不是很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基于城市水循环调控与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需要,MIKE-URBAN模型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提升空间.

2城市水文学发展趋势

城市水文研究是通过分析城市化对于降水、城市下垫面产汇流规律、城市暴雨洪水以及供需水、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来实现对城市气候成因分析、洪水预测计算、污染事件防控、景观生态系统建设、雨洪资源化利用等目的.通过以上国内外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城市水文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开展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水文机理与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对产生“热岛效应”的机理认识也比较清楚.研究手段已从数据对比法(包括城/郊观测数据对比、城区长系列历史数据对比)上升到模型模拟和实验室模拟阶段,建立了一系列能够反演城市“热岛效应”的统计模型、能量平衡模型、数值模型、解析模型和物理模型.目前对城市夏季“雨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对“雨岛效应”的产生机理认识也比较统一.但对城市干/湿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在不同地区并不一致,这与城市水循环的复杂性、城市所在区域气候背景的差异性,以及水分相变过程与能量平衡(显热/潜热转化)过程的高度契合性密切相关.城市干/湿岛效应与城市蒸散发密切相关,欲从机理上阐释干/湿岛形成的原因,必先弄清城市蒸散发的机制及其各项水分来源.城市水文机理与模拟方面,“自然侧”的降水-产汇流研究比较系统,已建立了包括城市屋面、硬化地面、城市绿地等复杂城市下垫面的降水-蒸发-径流定量模拟模型.“社会侧”的用水规律和需求预测研究也比较多,剖析了收入水平、节水意识、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城市用水量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对城市人工取用水的耗水机理研究较少,在城市综合耗水强度“是高还是低”的定性认识上还存在激烈争论.目前对工业、生活及城市景观生态用水消耗的定量计算做了一些探索,定量方法主要是经验性的耗水系数法,尚没有建立具有物理机制的城市用水蒸发耗散模型.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水资源消耗的空间分布,以及城市化对水分收支影响等关键科学问题来看,城市综合耗水的内在机理研究将是现代城市水文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该方面研究获得的城市蒸发耗水的定量计算成果,可以建立水分相变过程(蒸发)的能量吸收(潜热)与气温(显热)的关系模型,从而架起城市蒸发耗水与能量收支之间的桥梁,为解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湿度条件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奠定科学基础.理论上,蒸发耗散强度大(相对于郊区)的城市,其热岛效应弱,反之则强,因为蒸发吸收显热,对温度升高具有抑制作用.在应用方面,随着城市内涝问题的日益凸显,城市建成区短历时暴雨洪水的精细模拟预测、城市水文极值事件的定量描述、“海绵型”社区建设(低影响社区)模式及其水文响应规律等也是城市水文研究重要方向.城市水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国内在机理和模型上的研究还要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重视水文效应机理研究.之前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水文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水文现象.把握城市水文效应的规律性并开发定量模拟模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如城市暴雨产流过程的时空精细化模拟,重点要探究城市“雨岛效应”、“干湿岛效应”对城市局部气候的定量化影响,提高降雨预报精度和预见期.其次,要发展多学科交叉及应用研究.做好城市水文学研究必须涉及多个领域、学科的交叉合作,城市水文研究不仅与大气科学密切相关,还与环境科学、生态学及社会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领域相互关联,只有协调好学科间的相互关系,领域之间互相合作,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水文效应机制.最后,要把握好气候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响应.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科学界不争的事实,诸多学者认为全球变暖现象对于城市水文过程及水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系统而言,城市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脆弱,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于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十分必要.

3结论与展望

城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80年代正式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早期重点关注城市排水工程设计等水文计算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文学面临的问题更趋复杂,学科研究领域逐渐拓宽,囊括了城市化伴生的水环境与水生态效应、城市水文过程机理解析和过程模拟等内容.近30年来,城市水文学在城市水文与伴生过程模拟、城市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城市防洪减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理、模型和实验观测方法.但是,目前城市水文学还有诸多问题存在争议.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1)城市区域局部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问题.目前,城市区域的“热岛效应”、“干岛效应”和“湿岛效应”受到学界广泛认可,但上述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定量表征方法研究还很不充分.

水文论文篇8

1传统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传统水利工程(大坝、河道硬化等)的修建对河流原有的水文条件、河流地貌以及河流的水力特性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特性,从而造成了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例如大坝的修建,将河流分割开来,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河流上游形成高位水头、下游流量减少,中断了大坝上下游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传递,造成河流原有生境的改变,而生物群落和生境具有统一性,导致河流生物群落的栖息和迁徙规律受到影响,最终使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再如河道硬化整治,由于对河道采取截弯取直和大量采用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一方面改变了河流地貌和河流的水力特性,破坏了河流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原来蜿蜒的河道变得顺直,河水流速加快,阻碍了河流与河岸之间的交换、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改变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退化;另一方面,致使河流原有景观遭到破坏,河道形状几何规则化,变得十分单调,降低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景观服务功能。

2污染物排放对河流的污染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河流排入大量污染物质,如果其数量超过河流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将导致水质变坏(如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等),直接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等),降低其淡水供应等生态服务功能。另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硫化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的形成,也会间接造成河流水质的恶化。

3引水量过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以及人类的生活引用了大量的河水,但是每条河流的循环水量是有限的。无限制的引用河水,使河流生态系统的水量低于生态需水量的下限,将导致原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造成河水干涸,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彻底毁灭。

4沿河的农、渔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沿河的农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表现在对河滩的开垦和耕作。由于土地肥沃,人们加大了对河滩、湖岸、河边湿地的开垦。大量的开垦造田使河滩、湖岸及河边湿地原有的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文条件、河流地貌及水力特性均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河滩、湖岸土地以及河滩湿地的退化,减少河滩本来拥有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河滩湿地对河流水质的净化作用等)。此外,河滩的开垦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在河滩田地中大量使用农药,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新的污染。而渔业活动则会造成河流中的经济鱼种受到过分的捕捞,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损。

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和任务

有关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任海和彭少麟将其定义为:重建河流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2003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做出有关“河流生态恢复”的定义:河流恢复是这样一种环境保护行动,其目的是促使河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河流系统具有可持续特征,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我国学者董哲仁在此基础上将其定义为:河流生态修复是指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促进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状态的过程,在这种状态下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这些概念都突出了人工干预和自然恢复的结合,但其分歧在于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程度上,前者是对原有河流生态系统的重建,而后两者则是不追求完全恢复原有河流系统,而是达到一个相对较为自然的状态。学术界有关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虽然表述不一,但内涵基本相同:一是水质、水文条件的改善,使水量高于最小生态需水量,生境得到恢复;二是河流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河流地貌),及河流的连续性和开放性的恢复,以及河道纵向的蜿蜒性和横向断面的多样性;三是对生物种群的恢复,通过对生境的改善使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提高。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研究

自德国学者Seifen提出“近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后,河流生态修复得到了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工程实践中,开展有关河道生态修复的相关实验研究,并逐步运用于实践。Vannote等[12]在更早的时候提出河流连续体(RiverContinuumConcept,RCC)的概念,指出河流网络从河流源头起,到下属各级河流流域是一个连续的、流动的整体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流域具有统一性。同时RCC还概括了沿河纵向有机物数量的时空变化、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资源的分配,使得河流生态系统特征能够得到预测。但是RCC描述的是没有受到干扰的河流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董哲仁等提出“水文—生物—生态功能河流连续体”概念,其内涵是:以河流水文—水力学过程空间连续性,生物群落结构空间连续性,营养物质流和能量流空间连续性,信息流空间连续性为要素的河流连续体模型;同时,考虑水文、生物及河流生态系统演变和进化的动态特征,建立相应的时间坐标和尺度。这些概念指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和时空尺度,构成了研究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机理和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河流健康、河流生态需水量、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和机理的研究,以及修复方法技术的研究。

1河流健康

河流健康的研究可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相关的标准,是河流管理工作的依据。学术界对河流健康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单纯从河流生态系统出发,Richard等认为河流健康是指河流生态系统完整、生态条件良好。这种定义适合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河流,但是当前多数河流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社会相联系,所以另外一类定义将人类的价值涵盖其中,强调了河流对社会生态服务的特征。夏自强和郭文献[16]在总结前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河流健康为既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又能维持其对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健康河流委员会(HealthyRiverCommission)将健康河流定义为:与其环境、社会和经济特征相适应,能够支持社会所希望的河流的生态系统、经济行为和社会功能的河流为健康河流。目前,多数学者采用第二类定义。对河流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河流健康的评价上。国外较早开展了相关研究,并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起采用不同指标体系和标准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目前,国外采用的评价方法可分为生物评价法和综合指标法两类。其中,生物评价法是基于生物对河流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澳大利亚采用的AusRivAS模型就是将大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指示物种,对其生活状况进行监测,并将其作为评价指标与期望值相比较得出评价结果。但是当所评测河流缺乏指示物种时,该方法则不能有效地做出评价。而综合指标法综合了物理、化学、生境、生物等多方面因素,能够反映不同尺度的信息,综合指标法将成为未来河流健康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用的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制定的河流状况指数法(ISC),该法通过对河流的水文、河流物理状态、岸边带、水质和水域生物5个方面的现状与原始状况相比较进行健康评价。我国学者也较为倾向于综合指标法,高永胜等在考虑了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维持河流自身生命需要的基础上建立了河流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地貌结构、社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3个方面的16项指标,并选择分层二元对比专家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但是综合评价法也存在指标过于繁杂、某些指标的监测成本较高、评价速度慢等缺点,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河流生态需水量

河流生态需水量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使河流水量满足生态需水量要求也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之一。河流生态需水量是指在特定生态保护目标下,维持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河流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总水量。国外对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开展的较早,并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目前,相关研究已扩展了尺度,将生态需水量的研究与其他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并从河流生物群落所需的水动力学、水质要求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广泛地应用于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之中。Acre-man等研究表明,河流的生态需水量应立足于河流自身,满足河流生物对水的质、量、水动力等多方面需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人类社会的需求。Arthington和Pusey通过对澳大利亚全国河流水资源分配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对水流(包括水质、流态等)的保护和修复来保证生态需水。我国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则侧重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倪晋仁等河流生态需水量分为: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河流生态用水、河流输沙用水、河口区生境用水以及河流景观与娱乐环境用水。王伟等[对滦河典型水库群联合调度影响区(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至滦河河口)的最小、适宜、理想三个等级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为滦河下游的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法、整体法。这些方法在国内结合应用背景进行了改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和机理

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和机理研究有助于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原则以及所采用的修复方法。目前对河流修复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流域尺度,董哲仁通过分析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特征,论证了流域尺度是编制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适宜尺度,以流域尺度进行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更能反映生态系统整体性特征。也有学者提出应针对不同的时空尺度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赵彦伟和杨志峰探讨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时空尺度,将时间尺度分为短、中、长和极长四个尺度,将空间尺度分为区域、流域、河流廊道和河段4个尺度,指出在修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时空特点,确定重点内容和方向。

在河流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李睿华等[26]研究了美人蕉、香根草和荆三棱3种水生植物改善河水水质的机理和效果,指出河道修复中植物对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改善流域局部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滑丽萍等研究了河湖底泥的生物修复方法,并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高甲荣等对采用扦插、生物垫和梢捆3种土壤生物工程措施进行河流岸坡治理的北京怀九河—渡河段的稳固岸坡效果进行了调查观测,分析了其加固机理。Pedersen等通过对SkjernRiver的生境、大型植物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在2000年(修复前)和2003年(修复后)的两次调查观测,分析了生物群落的恢复机理,指出生态修复使生境变得丰富多样,极大地促进了生物群落的增长,并指出生物群落将会随着河流形态的稳定而持续发展。Na-kano等对日本北部的ShibetsuRiver的生态修复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群的恢复机理,指出重塑的蜿蜒河道为大型无脊椎动物创造了两种主要的生境:稳固的河床边缘生境和在河道弯曲处形成的树木的生境,这两种生境有利于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发展。郑天柱等应用生态工程学理论进行河道生态恢复机理的探讨,指出满足河流生态需水量是缺水地区恢复河流生态的关键。杨海军等对河岸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自组织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关于河流恢复机理的研究尚属于初步阶段,一些机理尚不清楚,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河岸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等问题。

4河流生态修复模型

河流生态修复模型可有效地为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较早地开展了该方面的研究,并相继建立了一些模型,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服务。例如基于GIS技术建立的生境适宜指数模型(HIS,HabitatSuitabilityIndex),将其结合河流水力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水生生物的适宜生境的参数(如水深、流速等),可为河流生境的修复提供参考,但该模型在遇到复杂河道时部分参数的预测与标准值不符。又如模拟大坝拆除后河流中沉积物运动和河床稳定性的模型,它可以对大坝拆除后河流中沉积物的重新分配及河床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包括大坝拆除时期和拆除后的4a恢复时期,但是该模型未考虑河流对河床的冲刷。另外还有计算水流动力的模型(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水流运动参数,以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需要,并可结合其他生态学模型模拟恢复过程,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服务。有关综合模型的报道较少,Bockelmann等在2003年针对英国的AfonMorlais河的一段长约3km的蜿蜒片段开发了生态恢复模型,此模型集合该河流片段的水力、土层、生态参数建立而成,可以对河流的恢复进行预测,但由于各条河流的状况不同,因此该模型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河流生态修复模型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叶飞等通过原位样方观测和室内水情模拟实验,开发了岸边带植被演替模型,该模型耦合了全局基于连续性模式的水动力模块和局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式的植被演替模块,但是该模型由于缺乏对水温、浊度等因素的考虑,具有局限性。我国在综合模型的方面尚处于概念理论阶段,相关报道较少。综合上述文献,当前国内外对河流生态修复模型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部分的模拟,并且这些模型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全面,只能对一些理想状态下的情况进行模拟,具有局限性;由于河流生态恢复机理尚不明确,所以对于综合模型的报道较少,已开发出的综合模型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目前,河流的生态修复方法主要用于对河流地貌和水质的修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

(1)水利工程设施的拆除。由于水利工程会对河流生态系统构成胁迫,人们在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时会通过拆坝、拆除混凝土河道等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2)河岸带的修复。河岸带位于水陆交错地带,是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过渡带。因此,河岸带的修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常采用后撤堤防、建造生态护坡以及修复或建造河岸湿地等方法进行河岸带的修复,可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和防治水土流失。李小平和张利权在上海浦东机场镇河岸带中采用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进行修复,10个月后发现土壤剪切力和生物多样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3)河道的修复。对河道的修复主要是在纵向上修复河道自然蜿蜒的形态,赵进勇等总结了修复蜿蜒形态的四种方法:复制干扰前的蜿蜒模式法、参考附近未受干扰河段模式法、自然恢复法和通过对受干扰河流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的系统分析法。但由于河流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复制法和参考法都具有特殊性,不适合所有河道;自然恢复法的历史较长;系统分析法能够综合多方因素模拟河流的蜿蜒形态,较为适用。河道修复在横向上是修复河道断面的多样性,同时注意深潭—浅滩的创建。另外还可以通过建造橡胶坝、小型水堰等方法来改善河道内的局部地貌形态。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改变上游水库的运行方式、修建拦河坝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湿地和回填渠化河道、恢复其自然蜿蜒状态等方式,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

(4)控制入河污染物。水质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生境要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结合河岸湿地、生态河道的生态治污等防治污水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各类入河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以减少水污染,修复河流水质。

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大量的河流,但是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大部分河流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对未受干扰河流的保护和对已受破坏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从目前国内研究情况来看,河流的生态修复虽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在根据不同尺度进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应注意结合河流所在区域的其它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以助于更大尺度范围内的生态建设;

(2)当前大多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偏重于河流水质的改善,今后应加强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修复的研究和实践;

水文论文篇9
水文论文篇10

1.传统水利文献信息服务

传统水利文献信息服务主要提供水利文献实体借阅利用。这类服务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比较大,往往只能针对某一时间或地域的人群进行服务,而且其消耗时间比较多。但这类服务最直接也最具挑战性。因为这类服务要求服务人员要十分熟悉馆藏,能及时提供利用者所需水利文献,且要求服务人员能应变利用人员的各种咨询。同时,这种服务使得水利文献实体的丢失或损毁的可能性增大。因此,需要提高水利文献管理者的专业意识、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也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水利文献意识。水利文献信息服务应该转被动于主动,在提供原有水利文献查阅利用的同时,开展水利文献专题展览、水利文献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现有服务基础上将传统服务提升一个层次。

2.对于现代水利文献信息服务

现代水利文献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全方位、全时段水利文献信息服务。通过建立相应的水利文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水利文献信息整合的同时提供水利文献信息的查阅、研读等服务。对于现代水利文献信息服务,主要是数字资源的整合能力不足,笔者认为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水利文献信息服务,需要进行以下努力:

(1)加快原有纸质文献数字化的数量和规模,同时确保质量。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应该是各单位的常态工作,不能只有当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时才进行数字化,而应该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保证其数字化进程。

(2)开展多方位合作,要加强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信息化的同时协调各单位的数字资源,通过相邻地域数字资源相互整合达到全国数字资源整合。

(3)建设更多水利文献中心,提供优质的网上服务。

水文论文篇11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大河文明’,能称得上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大重庆,武汉应立足自然生态,做足长江文章。”

其实,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就有不少名著名篇名家都是从水的角度来认识武汉、赞美武汉的。《尚书》记载:“江汉朝宗,其流汤汤。”《诗经》记载:“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崔灏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千古绝唱。诗仙李白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让武汉第一次有了江城的美誉。后来,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中也写道:“只说西湖在,武昌新又说东湖……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第一江城”的地位。

水不仅是文人墨客关注武汉的重要方面,也是江城政治经济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体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江城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联云:“昔日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孙中山先生不仅把武汉三镇的情况熟记于心,而且几次要把武汉作为中国定都的最佳地方。他曾说“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北控,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对武汉的水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不仅描写出了武汉的气势,更为武汉今后以水而兴指明了道路。当代中央领导人也非常看中武汉,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纳入规划战略。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总体规划首页中明确表述:“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这些都肯定了武汉的江水特色,显示了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目前武汉市的水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举一个例子来说:武昌东湖与西湖相比,为什么一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究其原因,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一直被人们认定为是活着的吴越文化的“博物馆”,而东湖的文化多流于表面,缺乏历史的品位。“水文化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落后局面,只有加大水文化开发的力度,才能提升武汉的文化品质,创出城市特色。

本文仅对水文化之于武汉的建设提几点粗浅的意见:

1.把水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中要注意水功能的合理分区,并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保障武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流域功能区划和武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

2.把水文化溶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中,挖掘和突现其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武汉市重点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今后在这个方还要继续面努力,争取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一步一景”,并且每个景观都是水文化象征的“有独特内涵”的江城。

3.把水文化展现在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中,二者相互促进。亲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武汉独特的对外吸引力之一。因此,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时候,应注意开发水域旅游,使旅游者能在游览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江城的水特色,这也是武汉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晓水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水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促进武汉的水文化发展。

5.武汉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进行武汉市水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刘星原.《湖北水利水电》2005年第1期.

水文论文篇12

具体而言,水彩画的艺术特色可分为以下四大层面予以解读—

a.造型的集中性

水彩画同中外所有的绘画艺术一样,都是造型艺术,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水彩画更加强调造型的集中性,这种集中性,又具体通过以下几大手法来体现:

其一是以平面显立体。水彩画同所有的绘画一样,都是平面(二维空间)造型艺术,但它并不是孤立呆板、单调僵化的平面艺术,而是以平面显立体的艺术,即以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的艺术。绘画作品只有长与宽,而没有高,只能从正面通过视角进行观赏。这的确是绘画艺术之短,但作为水彩画,却可以扬长避短,甚至以短见长,即通过观赏者的第一视觉印象的联想与想像,获得最大的艺术信息量,创造出一个更为广阔的立体空间,获得审美的极致。

其二是以瞬间显永恒。水彩画选取的是瞬间的物象,但却以这瞬间的物象显示了人物或事物的永恒。wwW.133229.cOm狄德罗说:“画家的笔只有一个顷刻:他不能同时画两个顷刻,也不能同时画两个动作。”①莱辛也说:“绘画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后都可以从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②因此,水彩画选择的瞬间形象,应当是事物发展与人的感觉的顶点,因为顶点就意味着止境。莱辛认为: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再朝远处去看,想像也就会停止了。水彩画画出这人世间的瞬间物象,它又被圈定下来,显示出人世间事物的永恒。

其三是以静止显动态。水彩画是静止的艺术,但它却通过静止的画面表现动态性特征。例如大海的波涛在画面上是静止的,但它却显示出动态的汹涌之姿;蓝天上的白云也是静止的,它也显示出不断飘动的意象。

由此可见,水彩画正是通过以平面显立体、以瞬间显永恒、以静止显动态的辨证统一的艺术手法,来实现它的集中性的。

b.形象的多样性

水彩画的绘画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既有人物形象,又有动物形象,还有景物形象、器物(静物)形象,具体可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动物画、宗教画、历史画、壁画、年画、儿童画等各种形式。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形象之中,还饱含着画家深刻的思想与深厚的情感。也就是说,水彩画的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也是形与意的有机统一。例如一幅蓝天大海的风景水彩画,其形象是碧海、蓝天、白云、海鸥、帆船等等,而在这些形象的背后,又透出画家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与渴望飞向更广阔的天地的向往之心和理想之趣。

由此可见,水彩画的形象,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既表现在物象本身的多样性,又表现在物象之外的多样性,即所谓“象外之象”、“画外之画”。用我国传统的绘画理论而言,就是“诗中有画,画外有诗”。

因此,水彩画的学习与创作,都要仔细品味、认真揣摩、全面把握由形象性所形成的这种“味外之旨”、“弦外之音”、“画外之蕴”。

c.风格的写实性

水彩画作为西方绘画的品种,属于写实主义范畴。从美学原则与艺术精神的视角考量,它是受西方传统美学原则与传统艺术精神所制约的。正如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所概括的那样:“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是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我们从中西美学史上可以发现,‘模仿说’是古希腊美学的普遍原则,亚里士多德以模仿的基础建立起的《诗学》体系,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而‘表现说’则成为中国先秦美学的核心,‘言志’、‘缘情’是我国诗论重视表现的最早见解,在情与理的统一中,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作为最高境界。”③

作为写实主义风格的水彩画,主要通过明暗处理与焦点透视来得以具体体现。通过光影与明暗的不同,通过近大远小成比例的焦点透视法,来加强其真实感。

d.色彩的独特性

水彩画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它色彩的独特性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④水彩一的灵魂是水彩,它是用胶水和颜料等调制而成的,作画时用水溶解于纸上,利用画板的白地与水分互相渗透等条件,表现出透明感,具有轻快、湿润等特殊效果。既不同于油画的油质色彩,也不同于水粉画的用水调合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水彩画色彩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具有“水彩味”。

注释:

水文论文篇13

第一步,对因素集合X进行划分,将其分成k个子集X={X1,X2,…,Xk},当然它们应当满足Xi=Xi,且XiⅠXj=φ(i=j)

这样,我们得到第二级因素集合Xi(1≤i≤k),并记Xi={xi1,xi2,…,ximi},Xi中含有mi个因素,且mi=m。

第二步,就每个Xi的mi个因素,按模糊六种评价法之一作单因素评价,得Bi={bi1,bi2,…,bin}=Ai·R(i)

其中Ai={ai1,ai2,…,ain}(1≤i≤k)。

第三步,把每个Xi作为一个因素,Bi作为Xi的单因素评价,按第二步中的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按第二步中的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得B={b1,b2,,bn}=A·R

其中A={a1,a2,…,ak},R==(bij)k×n,则可由A于与R求得

二层次综合评价B。若对Xi再作划分,可得三层次以至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

1.2评价指标的确定水资源除了本身的自然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环境性和经济性。本文选取从水资源量、社会经济、供水、需水、缺水和水环境6类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每一因素都有不同的指标,水资源量包含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每公顷水资源量、径流系数和干旱指数四项指标,社会经济包含有人口密度、人均GDP、工业产值模数、耕地率、灌溉率和人均灌溉面积六项指标,供水因素含有供水模数、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和地下水供水比例四项指标,需水因素包含需水模数、生态用水率、单位GDP需水量、耗水量、春灌引水率五项指标,缺水因素用缺水率指标,水环境因素由水质等级、污径比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隶属函数的确定有模糊统计实验法、二元对比排序法、逐级估量法和与模糊分布拟和的方法。本文所选取的隶属度是表示水资源安全度,取值在0~1,隶属数值越高说明该项指标对水资源安全影响程度越大。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并参照前人所做的文献,将隶属度分为5级1.3安全程度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综合隶属度D的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56)、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根据评价结果,若评价指标中某类指标的隶属度数值较高,说明在该地区该类指标对水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较大。据此可对地区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障碍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2应用实例

西安市位于黄土高原渭河二级阶地上,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均地表水资源量约为33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耕地面积477万亩,其中设施灌溉面积330万亩,多年来,西安市的农业灌溉用水一直占大头,达7.58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42%。跟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及今年西安市水资源数据资料,西安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含义及隶属度值数据显示

注:括号内数字为权重值。

3西安市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结论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得到西安市水资源安全状况综合水平隶属度为0.45,(评价结果见表3),属于临界安全状态。从以上指标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人均水资源量、每公顷水资源量、工业产值模数、水资源利用率、春灌引水率、污径比的隶属度均高,达到0.9;生态用水率、地下水供水比例、人均灌溉面积、径流系数、人均GDP的隶属度很低,为0.1。

从我市水资源的安全评价来看,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应对我市大部分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节水设施建设,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用率,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促使西安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嵘,薛小杰,薛惠锋等.“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11):22-24.

[2]夏绍玮,杨家本.《系统工程概率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3]曹炳元.《应用模糊数学与系统》[M],科学出版社

[4]张岳.“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许广明,张燕君.“西北地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4(11):701-706.

[6]蒋水心.“水资源价值量的实用计算方法”[J].水利经济.2001(5):43-49.

[7]李晓峰,张宏业等.“天津市不同后备水资源对比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1):16-23.

[8]顾圣平,林汝颜,刘红亮.“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J].水利发展研究.2002(2):9-12.

[9]贾绍风,张军岩,张士锋.“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2(2):538-54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