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日教育论文实用13篇

中日教育论文
中日教育论文篇1

3.韩国浸入式教学的推广。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要,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将英语教育的重心由语法训练转变为“交际式教学法”。为此,2001年韩国教育部规定各级学校的英语课教学全部使用英语,但是一半以上的韩籍英语教师无法胜任此任务。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韩国政府建设并推广以外教为主要师资的英语浸入式教学中心———英语村。这种浸入式教学的英语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可靠的财政保障,培训价格合理,相对贫困的家庭也可以负担得起,促进了教育公平,使得培训的覆盖面最广化;在英语村中,学生通过英语来学习相关学科,而不是通过语言教学来学习语言,为此创建者设计一些趣味课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乐趣的指引下自然地学习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推广得到了热烈的反响,韩国各界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中日韩英语教育政策的异同及表现

1.英语课程设置的异同及表现。三国关于英语课程的设置,都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且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课时要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国社会上举办的各类英语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又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不同点在于:(1)开设英语课的起始阶段。中国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并且是主干课程,韩国也在小学开设英语课,而日本则在小学阶段不设英语课。(2)各个教育阶段的目标和衔接。中国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各个阶段的英语教育在衔接上缺少科学性,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日本和韩国在各个教育阶段都有各自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在教学中起到导向作用。(3)课程内容。中国近几年,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材中加大了口语和听力的设置比例;日本的英语课程设置具有实用性特点,在各阶段增加了口语、口译等课程就是集中表现;韩国的英语课程也注重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通过开展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英语教学模式的异同及表现。三国英语教学都曾受过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在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述语言知识,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很少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深入发展,三国政府都开始着重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材编写上,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聘请外籍教师等。三国在教学模式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措施上。(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用范围。中国幅员辽阔,城乡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欠佳。由于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等因素,在欠发达地区的英语课堂上不得不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加剧了地区间的教育不公。日韩两国同属岛国,政府可以通过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全国的英语教育,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广。(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日韩两国人口较之中国,可谓是小巫见大巫。相对较少的人口有助于小班化教学的实现,如日本的初高中实行小班化教学,并且也有助于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从而实现全英教学的目标和要求。(3)学校以外的办学形式。三国除了学校的英语教育外,社会上还有各式各样的英语培训机构。这些机构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但进入这类培训机构学习,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会产生经济负担。为此,韩国政府采取相应政策减少学费,从而缓解教育分配不公现象。例如,在韩国的安山英语村,政府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补助,对于低收入家庭,政府买单。

3.英语教学评价的异同及表现。三国都曾忽视过口语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各类重大英语考试都有全国统一的大纲和评价标准。在不同教育阶段的细节问题上,三国有所不同:(1)关于口语考试。中国的各类考试中很少有口语考试。在基础教育阶段,口语考试几乎是空白;在高等教育阶段,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期中、期末考试中缺少正规的口语测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口试只是针对笔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现状很值得我们思考,在今后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中应该弥补这一缺陷。日本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英语教师,都注重对其英语的实用能力的考查,自然而然,在考试中会进行口试。韩国改革英语评价体制后,也在考试中体现实用英语能力的考查。(2)高考英语评测体制。长期以来,中国的高考英语考试,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考查,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考评。进入21世纪后,高考英语增加了听力,但后来又有过不计入总分的阶段。但是对于口试一直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具有一定广度的评价体系。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评价体系和中国相似,不过韩国近年来对高考英语加大了口语和写作的考查,使得考试更全面、系统、规范。(3)职场英语能力的考查。如,BEC商务英语以及TOEIC等职场英语考试在很多国家盛行,中日韩三国也不例外。大学生或职场人士为了寻找工作或职业晋升,会参加这类考试。不过日本的学生一般都会参加TOEIC考试,在中国还不是十分普遍。

4.英语教师培训的异同及表现。三国政府都重视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定的举措。三国对英语教师的培训都包括国内和国外进修,不同点在于:(1)英语教师培训的国际化。中国与美国合作,北美数千名教师来华任教,对中国数万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培训。而日本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主要是国内进修。韩国自2009年起每年派3000名在职英语教师赴海外进修。在高校,三国都为英语教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由于中国高校众多,英语教师基数大,很难使多数教师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教师的国际化发展。(2)外籍教师的引进。在中小学,中国开设外教英语课,不过主要是在发达地区,或者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而且不都是正规的聘任制。日本则聘任正规外籍教师,并增加聘任数量。韩国在中小学外籍英语教师的聘用方面有着明确的目标和选拔标准,同时借助外籍教师培训国内的英语教师。(3)扩大英语教育的社会参与。三国对英语教师的选拔严格,不过也不能忽视一些具有英语特长的人才,不仅可以丰富教师队伍,也可以充实英语教育,博取众家之长。日本聘请社区具有英语专长的人士参与学校的英语教学就是集中的表现。不仅要提高校内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要吸纳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三、日韩英语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1.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运用为目标”的英语教学模式。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这个宏伟目标,我国要从教育入手,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教学模式,循序渐进推动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日韩两国很早意识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弊端,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改革,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再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做出了切合实际的改进。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的是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以趣味性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学会主动学习;而且两国大范围地引进外籍教师,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更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学到地道的英语,了解英语思维。近些年,我国在一些地区已经实行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定要提高广度。这需要我国在汲取日韩两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英语教育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

中日教育论文篇2

Introducing Japanese Culture Education to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LUAN Chao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6555)

Abstract Japanes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ts social culture.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knowledge is very important. The writ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o introduce Japanese culture into it.

Key words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social culture; introducing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是共生的、互依的关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文化的产物和表现形式,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重要媒介。长久以来,我们在日语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总是过多地重视日语单词、语法结构等语言形式的教学,认为在初级阶段只要打好语言基础即可,没有必要对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太多的介绍。这使得我们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日语词汇和日语知识,能够写出符合日语基础语法的句子和文章,但是在同日本人实际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有些句子却往往用得不恰当。这促使我们应该从日语的基础教学阶段便重视日本文化教育的导入。

1 日本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字便传入日本,中国汉字字形成为日语的表记方式,相当一部分的汉语词汇不管是发音、字形还是释义均被日本人广泛接受并应用流传至今。可以说,中国的汉语为日语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中日两国语言的亲密关系使得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进行基础日语的学习时非常得心应手。很多单词和表达方式在两国的语言系统中都能够找到共通点,十分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也常常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在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往往忽略了其文化背景教育的重要性。

毕竟中日两国的国情文化不尽相同,两国的语言虽有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比如,“大丈夫”这个单词,在汉语中指的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而到了日语里面,却成了没关系、不要紧的意思。又如,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常常会这样打招呼:“你吃了吗?”“你去哪儿啊?”日本人则大多会说“いいお天荬扦工汀保ㄌ炱真好)。如果在这里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问对方是否吃饭,要去哪里,就会显得很奇怪。作为中国人,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文化,就很难正确恰当地和日本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长久以来,中国文化虽然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两国文化差异很大。这是因为,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源于日本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虽然积极吸取中国大陆以及西方社会的文化精华,但还是深深根植于日本社会,具有相当的日本特色。这些特色也深深影响着日语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日语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视日本文化以及日语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的导入,让学生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日语学习。

1.2 日语教学的要求

我们在日语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常常过分地强调日语单词的记忆和日语语法结构的应用,却忽略了日语与日本文化的内在联系,虽然也会在教学中导入一些文化因素,但也总是会局限于粗略的地理、风俗、传统文化等的简单介绍,往往忽视了日语的使用语境、日本人的思想心理等的深层次的讲解。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所讲的日语,虽然在发音、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但常常不会根据特定场合灵活地变化。很多学生甚至会用中国式的思考和习惯来说日语,这样不仅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还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造成交际失败。比如:在教授日语敬语的时候,如果不从文化学角度出发给学生讲解敬语的产生、发展、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敬语的使用情境,而是单单从语法角度出发讲解词语的变形,让学生生搬硬套的话,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敬语,更无法体会日本人的文化心理,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敬语难学难用,从而产生怕用敬语、用不好敬语的后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想要提高日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日语的基础教学阶段积极导入日本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日语语言体系,了解日本文化,打好日语学习基础,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导入日本文化教育的方法

2.1 课前准备

作为一名日语教师,应该具备丰富全面的日语语言文化知识,有自如驾驭日语语言文化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了解并掌握中日文化的异同,拥有分析日语知识与日本文化之间深层次关系的专业技能。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备课,在备课时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等途径,分析并精炼教学内容中的日本文化内涵,并努力找到一种简洁生动的方式给学生讲明讲透。

2.2 课堂实践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语言形式,在讲授日语知识,进行单词语法学习的同时,浅显易懂地进行文化背景介绍,讲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结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思想特点与日语进行比较讲解,让学生在初级阶段便能够理解并接受日本文化,促使学生排除汉语的干扰,养成日本式的思维及表达习惯。在进行文化方面的讲解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知日本文化,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感性意识和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这些多媒体手段,能够改变枯燥乏味的你听我讲的传统授课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必须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比如,在进行日语敬语教学的时候,在讲解完敬语知识以及文化背景之后,可以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或者创造性表演。让学生分角色设计会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之后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设计会话和表演的过程,正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设计、表演以及之后的互相点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指导和点评,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及其背景文化的理解,并及时纠正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达到更好更恰当地运用敬语的目的。

2.3 课下活动

在日语基础教学过程中,课下活动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小视。给学生布置日语语言文化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查资料,并进行整理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阅读,可以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日本文化知识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通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日语演讲或日语配音歌唱比赛、举办日语专题讲座等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加深对日语知识及其相关文化的理解,提高活用日语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积极和外教或者日本留学生进行交流,从日本人那里了解生动形象的日本文化,同时提高自己的日语交际水平。

作为日语教师,在进行日语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日本文化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日语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日本文化,从而使学生突破汉语的思维局限,在初级阶段逐渐学会根据不同场合需要,用日本式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灵活恰当地运用日语。这无疑将会给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日语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中日教育论文篇3

长期以来,体育教材多是围绕着运动技术项目、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等几种分类办法编写的。以运动技术项目为主的教材结构,一般按运动项目的顺序编排,在一个具体的运动项目中,又依据运动项目的技术环节编写。例如,田径中快速跑的教材,按起跑、疾跑、途中跑、终点跑的技术环节编写。这种以运动技术为主线的编排体系,优点是符合运动技术学习的一般规律,便于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缺点是容易把学生的体育与运动员的竞技训练相混淆,不能全面地反映学校体育的目的。以身体素质为主线的教材结构,一般按照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进行编排。例如,力量素质按上肢、躯干、下肢、全身各部位的练习编写教材,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很难满足学生对体育多方面的需要。以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线的教材结构,力图把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纳入到人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中,弥补单纯按技术体系或发展身体练习的分类方法的不足。但是在具体分类上很难避免教材之间的相互交叉和重叠,比如,篮球技术究竟应纳入跑还是跳的教材中,不好处理。近年来,也有把体育教材分为保健康复、余暇交往、常见运动项目、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和增强体质五部分结构,将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发展身体素质与各种锻炼方法和娱乐方法纳入以上五个部分之中,力图使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更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需要。但是,这种编排方法对各类体育教材的内在联系考虑不够周密,教材的五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不够紧密,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五种内容与方法,某些方面脱离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新编高中体育教材采用多元并进、相互联系的编写结构,着重解决如何在教材中全面落实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综合目标。在教材与目标的关系上,要把目标具体落实到教材之中,使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联,不脱节,关键是选择一种合理的教材结构。多元并进的编写结构,是把新大纲规定的内容,按照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技术、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四条线,相互联系,齐头并进,既可以使各运动项目与发展身体素质练习、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娱乐项目之间相互联系,又使各类教材能够综合地、系统地落实体育教学目标。这里提的所谓“四条线”,它们之间并不是分割的,例如,离开技术是不能发展能力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脱离身体锻炼的实践去单纯地说教,思想道德教育是在学生身体锻炼实践,即学习技术、发展能力中进行的。所以提出几条线并进,是指在教材安排上避免单纯以技术为主,而是时时在教学中提醒教师要想到四个方面的问题。为了扩展教材的功能,增加教材的信息量和可读性,在教材的体例上开发了用主、辅栏相结合的办法,教材中的主栏按四条线,相互联系,齐头并进地编写;辅栏对应主栏的内容,随文点拨、诱导、强化、扩展知识,提供应用方法、娱乐方法等,使辅栏在教材中起到引导、激活、推动教学活动、释疑、解惑、点拨诱导、援引借用、承上启下、启发联想、自我检验、深化认识、提高能力等作用。主辅栏既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构成较为完整的体育教材结构体系,见下表。

主栏辅栏体育知识体育技术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点题应用知识应用方法应用方法挖掘各项强化锻炼价值锻炼方法评价方法教材典型补充技术原理技术要点学法建议的教育功启发源与流知识点学习提示能娱乐

预先评价应用等

二、改变知识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上,以往的教材强调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强调知识、技术是能力的基础,对于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过程中应当获得相应的能力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因此,编写的体育教材多侧重于“是什么”、“怎样做”,而对于“为什么”、“值得做吗”、“怎样做得更好”、“做得怎样”很少涉及。新编教材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终身体育的需要,把知识看作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媒体,围绕学生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发展展开教材,把只重视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做法,变成既重视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又结合体育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能力。在具体编写结构中,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一)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的开篇采用“学习提示”的方式。开篇具有启发性,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并让学生自己判断教材的“价值”,通过价值判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使学生知道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教材的开篇之后,把体育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原理的知识要点明确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是什么”,其作用是使学生明确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结论,便于学生抓住核心,识记、理解和掌握,对学后评价、考核也有导向作用。此外还对教材编写的内容起规范、定向作用。

(三)给出知识,并提供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1.关于怎样给予学生知识的问题

以往的教材是以技术动作描述为主,使教材的量多而杂,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不够清晰、明确。新编教材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精选教材,重点突出,力求详略得当,侧重教材的特性、价值,明确知识点、技术点和应用点。知识技术的阐述首先是清楚、明白,然后求精练,并以图助文,图文配合,相得益彰。对初中已学过的教材,注意知识、技术的学习不断深化,不断复习,不断提高。复习内容避免简单的重复,在知识技术方面要有所拓宽、加深,在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教材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等方面,一个一个台阶地向上发展。

2.关于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新编教材在知识编排体系上,首先设“预先评价”栏,学生在学习之前要知道自己当前的学习水平,同时在辅栏中采用点拨评价的方法。在叙述“学习内容与方法”中,叙述知识的同时,渗透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即认识自己当前水平掌握知识技术要点引导实践(提示实践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进行评价进一步提高。

(四)提供评价学习、锻炼效果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各项教材的最后,提出可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知道学得怎样,并在学习与锻炼的实践中得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为引导学生体育实践、提高对身体锻炼的理性认识、培养能力提供了条件。

全书正文的微细结构采用了运动文化的源与流运动技术原理预先评价知识技术要点学法建议锻炼方法举例自我评价等顺序,同时在辅栏中相应地点拨、强化、补充、启发、应用,这种编写结构对于处理好知识、技术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三、更新版式设计,注意装帧新颖、规范

版式设计和装帧质量是提高教科书质量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体育教材的版式设计和装帧款式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几种版本的体育教材虽然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设计仍然让人感到有些刻板。教材的知识性和可读性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材整体质量的提高。新编教材把版式设计和装帧作为提高教材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全书双色套印,计算机排版,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从插图的构思、绘制,图表的设计,主栏辅栏的字号区别,以及双色辅网技术的运用等,大大增强了教材的视觉效果,提高了教材的可视性、可读性。特别是辅栏采用小号字,增加了信息量,提高了体育教材的文化含量。新的版式设计突出重点知识和关键的技术环节,以文为魂,以图助文,图文互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教材内容的全貌和内在的文化因素,增加了知识性和可读性,使新教材更加新颖、简洁、清晰,便于学生使用。

四、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新编高中体育教材面向21世纪,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在教材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突出技术点,强调锻炼的实效性

人的素质是个综合的概念,身体素质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的基础。离开人的身体谈人的素质发展,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也是要失败的。新编教材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抓住体育学科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功能,把体育技术作为锻炼身体,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指身体机能、形态等身体质量)的桥梁,在初中的基础上,提高了体育的技术要求。教材突出技术点,便于学生掌握,增强身体锻炼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不能排斥运动技术,更不能一见到竞技技术的名词术语就认为是竞技技术。教材中出现的技术与竞技运动技术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学习一些初步的竞技运动技术,其目的是用它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不是让每个高中学生都成为运动员,实际上也不可能都成为运动员。基于上述思想,教材中编写的技术不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和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技术点”,便于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更好地指导自身体育锻炼,提高锻炼的实效性。

(二)用方法引路,渗透应用意识,学以致用

体育是以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的,如何使教材中的知识、技术原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锻炼,高中体育教材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向学生渗透应用意识。办法是结合各项教材开辟了设问栏,比如“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分析一下”、“保护者应注意!”、“练习者应注意!”、“怎么做这个动作”等等,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把体育知识和技术原理与身体锻炼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学习。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面对问题善于思考,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一定的帮助。(三)学会评价方法,培养评价能力

在使学生学会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应该培养他们具有评价能力。对事物迅速作出判断和评价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通过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向新的目标前进的愿望,新编教材为此建立了学习评价体系。它包括学习前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学习后的结果评价;评价的内容既有体育知识、技术的学习情况,也有身体机能能力的情况和心理状况;评价的指标既有定性也有定量;评价的方法是结合各项学习内容,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评价等等。建立较为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有助于使学生学会评价方法,培养评价能力,从而促进素质的提高。

(四)开阔视野,丰富体育运动文化

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种媒体介绍的体育运动文化良莠不齐,虽然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但缺乏系统性,缺乏正确的诱导。新编教材把传授体育运动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增加了运动文化知识,提高了信息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材中增加的体育知识主要设在辅栏,用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体育文化知识,增加阅读兴趣。提供的知识大体包括六类:一是“名人论体育”,摘录了列宁、、徐特立、宋庆龄、蔡元培、陶行知、高士其、钱学森等对体育的精辟论述,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二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体育的功能、终身教育、运动处方、库珀12分钟跑、医务监督、运动负荷、超量恢复、人体重心、肥胖与减肥、青春期高血压、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等等;三是新的体育信息,如城市学生肥胖、超体重人数比例增加,我国学生耐力素质连续10年下降,以及美国NBA篮球介绍等;四是我国运动员对世界体育运动的贡献,如郑凤荣、朱建华、王军霞以及体操、排球、技巧等运动队的介绍等;五是中国传统养生知识,如五禽戏、十叟长寿歌、黄帝内经、兄弟民族的武术等;六是体育的历史故事。这些知识可以辅助主栏的教学内容,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此外,这些知识只作为介绍,不作为考核内容。

总之,新编高中体育教材,力求做到便于学生学技术、练身体、明道理、懂方法、会评价,开阔视野,突出能力培养,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中日教育论文篇4

1.2日本全科医疗服务特点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为日本国民提供了便捷、高品质、价格便宜的医疗服务[5]。日本医疗服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日本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日本社区医疗服务有以下特点:一是小而专的专科医院多,专科诊所聚集在社区并配备齐全,基本代替全科社区医疗,提供专业水平的社区医疗服务。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法律体系完善,国立、公立医院参加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三是日本的老龄化严重,老年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尤为重要,极其重视老年人保健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家庭医疗在日本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家庭医疗的概念及范畴界定还不严格。不过,随着近几年家庭医后期研修项目的规范化,日本家庭医学会的会员人数逐渐增加,年轻的家庭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3]。日本的家庭医服务对象包括成人、老年人及儿童,但不包括妇产科的医疗服务内容。在待遇方面,家庭医的收入不低于甚至超过某些医院的其他专科医生,但社会对其的尊重度远低于医院的其他专科医生。

2中国全科医学的教育模式

全科医学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引入中国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1999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正式启动。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方式有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转型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几种模式。在医学院校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既可促使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去从事全科医师职业,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又能提高现有全科医师的质量,是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安徽医科大学属于全国成立全科医学系、培养全科医生较早的高校之一,省、校两级高度重视全科医学专业学科的建设,2011年,学校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国家的政策,招收86名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免费的“订单模式”培养,并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希望这种订单模式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出一批“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全科医生,解决目前全科医生紧缺的困境,早日实现新医改所提出“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3思考与建议

由于我国和日本日均面临日渐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在基础卫生服务改革及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日本和我国,全科医学起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属于新兴学科,探索和发展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立达到全球标准的全科医疗服务。分析我国与日本的全科医学发展过程,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3.1提升全科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近年,随着日本政府的大力倡导,规范化的培训,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的全科医生。此外,公众逐渐对全科医疗服务的理解,意识的转变,全科医疗服务逐渐被更多的专科医生和公众所接受[7]。因此,要切实发展全科医学,必须提升全科医学的地位,强调公众对全科医学认识的重要性,以提升医患两个群体对该学科的理解度为立足点。

3.2改进全科医学教育与教学方法我国可引进

社区导向医学教育(community-orientedmedicaled-ucation),在医学本科教育中促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基础课程与临床科学有机整合、安排社区见习或实习。其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医学生社区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便于运用整体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解决健康问题,能更好地适应卫生保健服务[8]。

3.3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直接影响着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日本国内大中型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均设立综合诊疗科,除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外,还承担当地社区医疗的协调工作和对全科医生的培训。而我国目前医院中集医疗、教育和培训于一体的全科医学科仍然很少,特别是师资结构和质量上的缺陷、理论教师和专科专家为师资队伍的主体、经过长期历练经验丰富的社区医生很少的现象,已经成为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9]。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推动全科医学教育由“学院式”向“学徒式”过渡。以培养临床技能为重点,提高全科受训学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全科医疗服务的需求。

中日教育论文篇5

(二)在个体感情上要充分理解

情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可以正常的进行日常生活的关键因素。并且,情感可以为重复性的日常生活添加色彩,并赋予其意义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脱离真挚的情感需求,无法脱离日常生活中各种情感环境感染与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情感对于人的思维观念、价值理念的树立、确认、内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有机地相结合,则需要在现实环境中塑造和谐的情感空间,建设科学的以及合情合理的日常生活环境。所以不单单需要针对个体的日常生活环境进行过滤、改造、优化,也需要对于信息环境进行净化,以使得环境对个体的情感可以产生积极、正确的影响[4]。现实客观的生活环境是人类保障生存需求、从事生产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对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文化典故。现实客观的生活环境对于个体内在的思维模式与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有着独特的教化功能。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环境有机的相结合,就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符合个体的内在需求并且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但需要进行创造、改造,以为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富有情趣、生机勃勃、和谐自然的客观环境,还需要过滤、净化、优化精神文化环境,以使得精神文化的情感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精神文化产品的人性化服务与实践活动为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人们对其在情感上认同,并在潜移默化得到教育的目的。

中日教育论文篇6

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思想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矗立的新时代,我们国家又正值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更新与改革的良好契机,我们就必须大胆的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一定要以世界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这一切都是时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求。我们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作为参照物,借鉴其成功的发展经验,从而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显著作用。

一、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相同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存在,而绝非只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特产”,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着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无论中日两国的古代还是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强调培养合格的顺应时代的国民,从而为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神学色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因为人类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极其不吻合,无法正确解释当时的自然现象,社会实践活动也难以得到驾驭,就这样人为地创造了神创造和统治世界的荒谬认识。这种认识告诉人们,统治阶级是神创造的,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神所赋予的,社会生活实践不能违背神的意志,人们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得违背。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又都对不同的外来思想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我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而日本引进了我国的儒家、道教和佛教的传统思想,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并对其本国统治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差异。中日两国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国情,因而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必然会有诸多不同之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的继承方式不同。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思想理论基础,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既继承了古代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又不同程度地学习了外来思想理论即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而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全盘继承了本国古代的传统理论思想的同时,以及吸收了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理论,这是一种内外交融的理论基础改造形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的服务对象不同。中日两国由于统治阶级和社会制度完全不同,因而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服务的对象也完全不同,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当然它所服务的对象就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无产阶级利益;而日本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国家,固然其服务对象就是资产阶级利益团体。

二、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相同点。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通过不同形式和手段捍卫着统治阶级的国体和政体,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规范人们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护卫国家政治体制的正常有序运行。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对本国人民群众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维护国家利益,奉献社会上来。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差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的共同宣传教育下,不断地使广大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拥有主人翁荣誉感,它也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指导着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由国家“全面”干预,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体制,教科书审定制度上,日本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的办法,不顾历史真相,颠倒黑白,在这样一个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使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性更加突出显现出来。

三、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方式的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方式的相同点。首先,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不同,内容、方法、方式各异,但这种教育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国家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而有的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无名却有实”,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体制方面,都能够得到统治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中央人民政府具体执行,无论是军队、学校、农村都有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而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日本当局政府指挥,文部省具体执行。在日本的这种单一民族的大一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质下,彰显着国家在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表明国家对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其次,中日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都强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教育主要体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系统有预期地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学习方式。比如:在不同阶段的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方式的差异。我国注重正面的教育,虽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多样,但是主要强调正面、直接、正规的教育手段。国家教育系统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一定的范围和规定的时间内对其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日本更加注重熏陶和训练的教育方法,所以,日本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并通过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异同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相同点。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历史性,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同时,也都会结合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吸收和消化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会重新塑造本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新的价值观。实践证明,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越发注重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大。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又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同时,也都会反映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中国各级学校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服务于本民族本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日本致力于创造有个性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社会及国家而努力,进而培养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又为社会发展到更高文明创造了条件,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而日本以二战后日本战败为分水岭,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期间的目标是“和魂洋才”、“完美的人”等,指培养一代具有神国主义色彩并拥有西方先进技术的新一代日本人,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强烈需要,神国主义色彩又染上了军国主义色彩,这时的培养目标上升为培养“尽忠报国”的以天皇为中心的良民为目的。二战后,日本的教育必须追求人格高度完美,促使作为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重视勤劳和责任,充满自主精神,成为身心共同健康的公民。对青少年则注重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能力,自主、自律精神及在国际事务中务实能干的国际化的新型日本人。

五、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启示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社会文化相结合。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且始终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目标,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在吸收外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的传统社会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又有效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对于传统文化部分,同志曾经提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建立在全民族全社会的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借鉴与改造,用科学的实践方法去伪存真,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实现更高的价值,从而丰富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使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人们错误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本阶级内部的一种驯化教育,当代社会,随着教育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当然我国的教育是针对全民族以及全国人民的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加快向全社会,全民族转换,并不是摒弃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维和观念向这个方向转换,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更加得到发挥,也会得到全社会,全民族人民群众的强烈拥护和大力支持。

3.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社会全人类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关键在于把外在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内化为个体品德意识,只有实现了这种素质的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还需要必要的省察、研究以及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方法的自觉运用,从实践中获得真理,用真理去指导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参考文献:

[1]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中日教育论文篇7

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古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1. 天命论和等级观念。天命论本质上是一种人类的环境观,它认为自然变化、社会运行和人的命运都被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主宰,人必须而且只能屈服和顺从于它。孔子系在天命论的基础上演化出等级观念的思想,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2. 人性论。关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和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大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论述的。从孟子的性善论到荀子的性恶论,最后发展到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构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3. 义利观。义利观是人们对于道德和物质利益关系的观点和看法,也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三大主题之一,这种义利观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也是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

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本土理论

1. 神道教理论。神道教简称神道,其核心是神国观念,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和习惯。神国主义思想对日本古代以及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

2. 国民教育论。森有礼的国民教育论对于日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认为“精神的实体”高于一切,一切个人及个人要求都应从属于国家和国家权力。在明治中期成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3. 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指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尽忠是绝对的价值。武士道精神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整个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4. 福泽谕吉的道德教育思想。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从而使国民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日本明治时期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日本近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外来理论

1. 中国的儒家思想。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日本在其国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把忠、义、勇、信、俭。忠诚被看做是日本最重要的美德,这种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对近现代日本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民主主义思想。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后,美军占领日本,推行了一系列美国式的教育,很重要的便是民主主义教育。民主主义价值观否定了战前《教育敕语》所规定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成为二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异同

通过以上对中国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基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几个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相同点。第一,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基本都涉及到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任务、政体的分类,国家的组织以及国家的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阐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强调要“教化民众”,为统治阶级服务。第二,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中,都包含有从国外吸收过来的成分。比如,中国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和提法,在日本经过吸收,变成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国际间交往的不断扩大,这种现象会不断的增多。

(二)不同点。第一,从发展的过程来看,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发展转型型和混合发展型。中国是发展转型型的典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产生于本土的理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除本土思想以外,还有由吸收改造外来思想形成的理论,是一种内外融合的理论,属于混合发展型。第二,从表现形式看,中日两国各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大体上可以分为天命论、人性论、义利观三大方面,现代则以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有“神国主义”思想、“国民教育论”以及对外来文化加以改造、吸收形成的理论。我们必须分别加以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不同历史阶段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有必要对它们的异同加以认真的区别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的对别国的优秀理论进行吸收,扬长避短,对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王荪瑞.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日教育论文篇8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1]这里的“高素质”,不仅指所培养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要具有良好的学术理论素养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还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积极、稳定的专业理想,是为我国中小学校输送合格的具备“职前专业发展”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教师本质属性的要求 

1994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拥有专门的技术和特殊的智力结构;第二,教师是专业人员。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和要求,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但需要达到规定的学历和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三)中小学校人才需求特征的要求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改革的成效已显得举足轻重。因此,各中小学校都会采取切实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特别是新进教师的质量。一方面,对新进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本科化”,中学教师“研究生化”已成大势所趋。目前中小学校教师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已有在职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特岗计划、全日制教育硕士等等。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创造了极好条件和提供了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对新进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职前专业发展”的水平上,包括新进教师的专业信念、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素养。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是近年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部2011年就强调“调整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大幅增加专业学位招生比例,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原则上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3]2017年1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4]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职前专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学系统理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系统,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和指导教师是这个教学系统中的“双主体”。在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生源质量还是指导老师的遴选和考评,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源质量方面。在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中,生源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决定着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性影响因素。而目前的状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生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本文也主要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考察对象),一方面,在入学前后专业的对比上,报考非本科所学专业的考生占相当比例。有跨学科门类报考比如从理工科类专业考入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还有从非教育类专业考入教育类专业的,此类考生由于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的系统化训练,对于所考进的新专业来说,在基础知识、专业理论方面的积累上必然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复试阶段,也存在复试形式单一,考察内容不全面的问题。比如,缺少对考生两年后进入中小学从教意愿、职业理想的考察和判断等。 

2. 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考评方面。近几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在招生规模上有了迅速扩张,这势必亟需一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来与其相适应。而目前绝大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受到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影响,没有足够重视专业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具体而言,指导教师存在导师类别模糊化的问题,专业型导师大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转型而来或兼任,少有单独遴选。学校在对导师的考核评价上,也只注重其在学科学术、科研的前沿和创新上,而忽视了行业技能的考察。 

(二)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因为起步晚,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还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培养单位的管理者和一线研究生指导教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职前专业发展的内涵都缺乏深层的理解,不管是在管理措施、培养理念方面,还是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等方面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前专业发展都存在消极影响。 

1. 专业信念空洞化。在大环境上,因为教师待遇低、压力大等原因,存在教师跳槽、职业倦怠甚至失职等等现象,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对从教的期望值降低。在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上,部分导师极少与学生联系,几个月也见不上一面,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专业信念的建立基本空洞化。 

2. 专业知识理论化。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大致为总学分的1/4。专业导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偏重于学科理论的讲授和和学术问题的分析,而对行业知识进行传授较少,忽视案例教学。同时,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也有学术化的倾向,相关指导性文件对学位论文的实践性要求并不明显,加之很多导师并未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更谈不上认真贯彻执行。在很多学术型导师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局限下,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往往来自于导师科研项目,更多关注学术理论的探讨与创新,缺少对中小学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 

3. 专业技能薄弱化。部分导师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时仍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思路,往往将研究生的培养与自身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偏重培养学术能力,而忽略了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部分导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了解太少、研究不足,有的导师甚至从未到过中小学,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参与的行业实践与技能训练。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改进策略 

为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全国教育硕士教指委等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各培养单位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地经济基础、中小学教育发展状态,以及本校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化为核心,积极采取一些探索性改革措施。 

(一)强化复试内涵,考察生源职业潜力 

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生的特点,在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面试阶段不仅要对考生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考察,而且不能忽略对其继续学习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兴趣进行考察。面试考官除了校内专业导师,还应邀请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对考生进行面试,分工协作,各有考察侧重点。校内专业导师重点考察其所报考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对专业前沿的了解程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则侧重考察其是否具备进入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态度。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最好能让考生进行短时(比如10分钟)的微课教学或者是实验操作,然后小组讨论,以考察和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作为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潜力。 

(二)分类选聘,实行双导师制 

在遴选和聘请专业学位导师时,应把行业技能水平、行业基层服务的经历等作为遴选条件,并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价标准。同时,从中小学校选拔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组成实践型导师团队,和校内专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构建“双导师制”的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校内学科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样就能保障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够得到统筹发展和提升。 

(三)营造教育氛围,培养专业信念 

信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行为导向,对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专业信念的建立上,全日制教育硕士必须建立起关于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等职业信念,同时,建立起专业道德,并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这是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核和理想的支点。作为培养单位、作为导师,应营造健康的教育氛围,通过教学、讲座、报告等形式,责无旁贷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四)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知识 

在专业知识的构建上,作为未来的教师,全日制教育硕士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个人在学习中的独到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在专业知识的拓展上,不但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知识范围,而且要从知识的理解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奠定未来教师职业的学术性知识基础。同时,在学科前沿知识的构建上,要“紧扣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需要,把握理论发展动态,及时反映实践领域最新进展,将课程学习与知识变化和实践要求最大限度地有机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 [5]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聘请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开设与基础教育和新课改相关、密切联系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可以推进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的教学可以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利用讲授、自学、讨论、案例分析、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建立实践基地,规培专业技能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5]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为统筹发展他们的职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加强中小学校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是职前专业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有了基地这个平台,就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实践基地的中学校长、年级主任和学科教师等)共同分析和讨论,以形成行业认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教师指导等方面构建”0.5+0.5+1.0“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在全日制教育硕士进校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在校内系统学习各类理论知识,着重专业知识的培养;第二学期,每周一半时间到中学开展教育见习,让学生參与观摩教学实践活动,一半时间在校内开展课程学习,让学生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开展课程专题选择学习。第二学年主要在中学进行教育实践和撰写学位论文。”[6]教育实践包括教学见习和实习、班主任工作的体验,以培养其教学能力、班级建设与管理能力、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专业反思能力等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同时将教学实践的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形式呈现。 

(六)规范学位论文,体现基础教育实际 

对于学位论文,“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意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7]的要求,我们要引导全日制教育硕士高度关注基础教育实践问题,主动参与到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努力在解决中小学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撰写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际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须严格执行“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7]的管理规定,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并能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 

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是一项奠基工程,在科学确立全日制教育硕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前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创新理念,探索培养模式,以确保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培养质量,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多样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Z].教指委发[2011]04号.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届第15号,1993-10-31. 

[3]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EB/OL].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4/201102/114836.html.

[4]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1-17. 

中日教育论文篇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在学界成为共识。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节而异,灵活地采用实地参观、问题研讨、辩论、演讲、观看专题片、问卷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然而,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仍然值得学界探讨。

一、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切忌流于形式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教学方式的新探索,可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信息和理念,更可以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克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逆反心理。但是,要防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明确教学主题

实践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必须围绕教学主题开展,以求“形散神不散,万变不离其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征:他们崇尚自由、快乐、平等;他们讲究情调、品味,审美水平较高;他们有强烈的与人交往欲望,爱好交友;他们乐于尝试各种新鲜的实践活动,乐于在活动中挑战自我。要适应“90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创造他们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实践教学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他们感知传统节日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但是,面对当前“大节大过,小节小过,无节造过”而带来的负面效应,避免大学生只注重过节的感官刺激好玩或有趣,而忽视了传统节日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需要我们精心选定用于实践教学的节日,避免多而杂乱,力求少而精细。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主题。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例,中秋节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可以举办师生中秋茶话会、中秋诗歌朗诵会等教学形式,在活动中得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而在重阳节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可以举办问题研讨、辩论、给父母写封信、到养老院献爱心、到社区为老人干实事等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尊老敬老、感恩报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二)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目标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思想素质目标方面,要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认识自我深入认识社会,了解传统节日的产生根源,认识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弘扬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明确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的责任与使命,引导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分析关于传统节日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在知识目标方面,要通过实践,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灌输教育转为主动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中,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在能力目标方面,帮助学生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通过实践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培养组织纪律观念、培育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要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要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角”,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自我评价。但是,实践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主导地位。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设计者和领导者,教师需要在深入理解并消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协调各方关系,乃至应对与处理某些突发事故,才能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可以说,教师的设计水平和领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尤其要认识到,基于大学生个体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差异,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亲历亲为得到的经验可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个体的、内在的,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及时对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梳理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内在的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对零散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更为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积累有益的材料;要引导他们将个体的经验进行交流,使他们在共享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增长智慧、增强能力、获得自信,并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

二、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注意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片面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者片面的强调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要解决大学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那么实践教学则要解决大学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的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知转化为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用理论指导实践,针对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中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节日活动的具体方法、详尽环节。又要通过依托节日的实践教学,获得深刻体验和理解,让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入脑”,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认识以至信念。

三、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形成合力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得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良好教学效果,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形成长效机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万里长征。

(一)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

事实证明,自从2006年,国务院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个节日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把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热情。因此,只有从国家的层面,继续提升对传统节日保护的文化自觉,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就会对传统节日有更多的认同感。

(二)商家和媒体要树立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

商家和媒体不应只贪图眼前利益,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只能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媒体要发挥宣传优势,把传统节日的宣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举办专场节庆晚会,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发掘、宣传传统节日的思想道德内涵,引领节庆活动的价值取向。而商家通过在节庆用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发特色工艺品,生产安全卫生、健康有益的节日食品,同样能够实现节日经济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学校要融合相关部门,形成内部合力

学校要避免“学雷锋一阵风,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把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长效化,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宣传部门要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生传统节日教育相结合。通过营造传统节日氛围、校园网公告、大屏幕宣传、师生手机短信提示与短信祝福等方式进行传统节日宣传。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拥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学术资源和少量的经费资源、组织资源,而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则拥有广泛的组织资源、充足的活动经费和丰富的校外资源,因此,依托节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学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要将各系、班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纳入到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让他们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协助。另外,基于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把博物馆工作人员、民俗专家等人聘请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三是节日是短暂的,应该注重节日精髓的总结和提炼,把节日蕴含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同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制定配套的量化考核体系,并把考核结果同学生的日常管理挂钩。

总之,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定要注意几个相关问题,才能确实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教育思路和方法,使当代大学生自觉传承民族思想文化,并最终得到思想政治素质的良好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小松.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7):52-53.

中日教育论文篇10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所谓高职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思政理论课良好的受教育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积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而对于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抽象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理论意识,这种意识是依靠对理论实践活动的“日常养成”来体验和检验实现的。就是在对理论教学模式转化为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形成常规化、习惯化来规范和培养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日常自我辩论与吸收的学习行为与思维方法,从而提升学用抽象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日常行为能力,而非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质

思政理论课内容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种社会形态知识理论,不仅仅是纯粹的政治理论。他们与我们日常生活、与我们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不是孤立存在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质,应该就是,对抽象理论进行日常养成化、大众化普及,最好以后能够运用到学生的职业生涯日常行为中去,比如,在职业生涯中能够灵活多变地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实施策略和调整战术方针,提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指导思想。并不是理论的东西都是死的、抽象的,只有把它灵活使用且应用日常生活实践中去,才能凸显它的强大生命力和价值意义。理论能够对实践行动进行指导,实践行动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体现理论的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背景,这可以体现在任何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的行为活动,这是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与实践教学模式相互转化的教学架构理念的内在诉求和意义所在。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在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学生总是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讲,玩手机、聊天等等,当问起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枯燥乏味。如何把思政理论课做的有声有色呢?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激情和兴趣呢?这些因素是我们思政理论课必将面对的挑战问题,也是我们思政理论课老师在面对的同时,当务之急就是要得探究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把思政理论课中的理论思想通过使受教育主体进行内化和迁移,使其大众化、普及化、生活化、职业化,尤其是对高职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创业,就得塑造个人品德、提升个人素质、必须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指导思想来指导个人行动。做到这一点,就对要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付诸实践,当然,达到这种新的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还必须做到“日常养成教育”。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革命成功、国家建设以及改革成功,都是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而我们高职学生即将面临职业生涯,且要在残酷而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立于不败之地,一些思政理论指导思想经过内化和汲取就可以借鉴嘛,对高职学生在以后职业生涯的理论行动指南具有实用主义意义。同时做到“日常养成教育”,思政理论方显它的价值和生命力的永恒性。

1.理论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相结合。对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内容的任务完成,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教育哲学应对受教育主体当前的状况,就要理论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相结合。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实际,结合生活,结合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模式使理论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尤其是结合学生的人生职业生涯,使其职业化,告诉他们要想在人生职业生涯中有所建树,就得有理论来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告诉人们,理论指导一切,理论是革命事业成功也是职业成功的思想基础来源和前提。理论是行动的灵魂,是行动的方向指标。如何事业的成功,必须由理论来武装头脑,这就是我们思政理论课最终教育教学目标。

2.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注重“意义、协商和情景”元素,主张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好客体对相关的理论指导思想相互协商,应用或模拟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体验。建构主义者认为,理论知识是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理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但是理论知识也不能独立于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情景而存在,是在一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并通过师生互动与协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

3.思政理论课的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是由于思想作行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梦”为什么必将会实现?是因为邓小平理论作理论指导。那么高职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如果能够有所建树,也必须由理论指导思想走在前面,然后由实践行动来完成。这就要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胜利必须由指导思想作理论铺垫之外,通过实践教育模式把思政理论课转型为学生可以借鉴的创业指导思想。这样的教育模式,势必会激发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热情和兴趣。因为,这对高职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使用性。

五、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模块分类

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模块。老师在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文教育、人际交往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职业道德塑造、榜样案例示范与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让高职学生知道,在职业生涯中要想成功,必须先学会做人才能会做事;同时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谐的人文关系。这就是要提升高职学生的自身技能和自身素质。而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必须做到“日常养成教育”,使接受教育方法途径成为一种习惯,最好是终身养成习惯,使其常态化。

2.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重要思想概论模块。老师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比如播放《复兴之路》《崛起中国》等碟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在苦难中兴起,使之更好地热爱我大中国,奉献我大中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开设伟人风采、特色中国、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社会热点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使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和谐,不是通过霸权强权实现民族复兴和崛起。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与破坏,而我国为什么还在一枝独秀地高速发展?这与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分不开的,有很牢固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胜过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职学生应该有自信、自立、自强感,以优越的心理和高昂的热情投入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中去,努力工作。

3.实用性价值模块。思政理论课教育的价值功能主要反映在“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而“育人的目的和价值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不能分割开来。”思政理论课应本着实用价值思维模式来实施教育过程。“慎独”“内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传统思想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就是这些民族特征才使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且生生不息。“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因素对事业成功的作用。把人的优秀元素尽量发挥出来,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之中凸显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能动作用。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能把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及其作用应用到自己的需求范畴之中。“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包围农村”,就可以作为高职学在生职业生涯中创业与发展方向的职业战略战术和策略思想基础的制定与规划的理论指导和借鉴。这就必须“田野调查”或市场调查(而不是“本本主义”),才有发言权和制定权,才能作出符合客观实际判断和方针决策,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改革与创新”是民族立足之魂。邓小平说过“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说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是永葆青春的灵魂,而”技术创新”是立于不败的根本。以上理论思想都可以应用于高职学生就业或创业的职业生涯当中,给高职学生“职业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思政老师借由这些理论思想,通过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的输出,肯定会使课堂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用起来。思政理论课在教育教学模式转型中,其真正价值不言而喻。

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高职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要求思政老师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设计,要达到效用的持久性,必须做到“日常养成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日增,有收获,有辐射效应。”

1.思政理论课师生互动原则。它是尊重和日常养成受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其创造性、凸显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地位平等,互换教育主体角色,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多展示个性,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共享理论课的讨论结果。

2.思政理论课教育主体能力本位原则。它注重受教育主体“学”而非注重“教”,按照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能力为目标,设置思政理论课课程、组织思政理论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理论认知能力与理论自我转化的实践能力要求,而不是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础。它以重视把相关思政理论作为岗位理论工作指导思想,考察理论应用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把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应用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

3.思政理论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日常养成教育中,思政理论课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践行思政理论思想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思政理论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目标,以应用为途径的教学要求。“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日常养成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理论体系指导实践,且由实践来检验,同时被实践了的理论体系指导使革命事业走向胜利。让学生深刻懂得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思想”,它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就是理论与实实践相结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它使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职学生在职业岗位上,在生活上,也要学会和养成“应用素质提升个人魅力,凭借理论指导实践,事业才能成功”的习惯。

4.思政理论课要大众化生活化通俗化原则。理论的真谛在于掌握和应用。理论的产生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反过来,又要体现和反映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需要,且为人民群众服务,否则,就失去它的真正价值。那么,理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民群众去掌握和应用,就必须把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那么,思政理论课要做到“日常养成教育”,就是要高职学生把思政理论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去认知和践行。

5.合乎职业需求原则。思政理论内容,不仅仅都是政治理论,很多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东西,就算是政治理论也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可以说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群众的利益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有人说,手持一本《论语》能行走天下。日本人天下经商的成功秘诀就是奉行“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的思想。这是《论语》中做人与做事的智慧武装了他们的头脑,也赋予了他们成功秘笈。日本人能把中国人生哲理性的思想应用到市场经济中,来求得发展。我们为何不可以呢?其实,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日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常常看到企业场所、经营场所挂起的横幅“以人为本”“质量求生存”“技术创新求发展”“信誉第一”“诚信经营”“树立形象、打造品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走向世界的中国梦”“打造绿色低碳环保产品”等等,这些企业文化思想大多数来源于我们的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内容。所以,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的教育教学,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着高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相关需求相结合,要使这种结合习惯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教局课题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研讨会论文1994.6.

[2]张晶,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中日教育论文篇11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20世纪文化哲学的主要流派,它的兴起源于理性对生活世界的回归。现象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的观念,继而引发了欧洲学者对生活世界研究的强烈热情,马克思、列斐伏尔、卢卡奇和赫勒等均有相关论述。国内黑大的衣俊卿教授最先对日常生活中批判做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性文章,近年来,国内学者把这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谓建树颇多。本文将详细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外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现状

日常生活理论作为现代西方文化哲学的一大主流思潮,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方向。日常生活理论曾经一度被忽视被漠视的状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才重新受到西方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强调建立一个理念王国,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直弥漫着对现实虚无主义的色彩。康德的“物自体”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都忽视日常生活世界。直到19世纪末,哲学家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强力倡导建立一个充满酒肉精神和张扬个性的感性世界,人们才逐渐关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世界。

20世纪的欧洲理论界掀起了日常世界的研究热潮,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越现象学》一书中多次提到了“周围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并成为他哲学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一种相对于“科学世界”,用来描述和表达他心目中人之存在的活动领域,那是一种我们身边可以体验的自在世界,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世界,是一种前理论和前科学的世界。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绝不是实证主义者眼中的那个狭隘的科学研究世界,也不是我们单单所感知到的事实,它是一个能够提供给我们原始意义的自明性境域,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主体间的世界。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欧洲学术界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强烈兴趣,也成为后来哲学家和思想家日常生活的理论渊源。

继胡塞尔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审美特性》和《关于社会的本体论》等多部著作中,多次谈及日常生活和日常意识。其中与日常生活理论最为密切要数《审美特性》。卢卡奇在《审美特性》的前言中曾指出,“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有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它们互相区别并相应地构成了它们特定的目标,取得了具有纯粹形式的――源于社会需要的――特性,通过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卢卡奇从日常生活和日常意识的角度探讨异化和反对异化的问题,他认为日常生活是物化和异化的重要场所,主张以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为主线去反对异化斗争。

与卢卡奇差不多同时代的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师列斐伏尔,他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他的名著《日常生活批判》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所主张的日常生活批判,就是通过主观革命的道路变革现存的生活方式,变革现存的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习俗、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从而实现人的全面的解放。通过日常生活的批判,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克服人性的内部分裂和矛盾,使人真正成为人,成为“全面的人”“完整的人”,成为完全摆脱了异化的人,而不是向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那样被消费所控制的消极的人。列斐伏尔认为,要进行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就应该把日常生活作为革命的中心,不仅改变国家政权和所有制性质,而且要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实现个人的解放。

赫勒作为卢卡奇的学生,继承并发展了卢卡奇关于日常生活理论,以关注日常生活中活动的主体为主要特征的日常生活理论。在其名著《日常生活》一书中,详细全面系统的对日常生活进行论述,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严谨划分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组织架构和根本图式,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变动等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分析,是继列斐伏尔之后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另外海德格尔以存在主义为核心,提出的“日常共在世界”、哈贝马斯也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日常生活理论有所研究。但西方还是以列斐伏尔和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主,其他西方学者只是有所涉猎而已,引出相关的概念,或者对概念有所解释而已。列斐伏尔的理论一方面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在思想层面上体现出某种深化,但另一方面也误读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但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经久不衰,依旧有很多学者还在研究。

(二)国内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冷冻期和迅速发展期。日常生活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较早始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衣俊卿教授,他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中指出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每个人无时不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然而,它又是最少引起人们的反思,最少吸引理性探究目光的邻戴,是被视作理所当然的、给定的和自在的王国。日常生活是日常的认识活动、交往活动和各种各样旨在维持个体生存的活动的总称。日常活动区别于自觉的类的活动(社会活动),它的功能是个体的再生产;而政治、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类活动的功能则是社会的再生产。然而,日常生活(个体再生产)又构成类生活(社会再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换言之,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不断再生产出个体自身,而且以此为基础,塑造自己的世界。衣俊卿教授以独特视角解读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1946)和《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以及赫勒的《日常生活》,从中汲取一系列理论成果。第一,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或一般图式。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满差异、矛盾和冲突的领域,但是在众多异质的行为和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些起支配作用的同质的图式,例如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经济化,类比归类,等等。第二,建立起各种具体的日常生活模式,以此透视特定社会的发达程度。第三,改造日常生活,使之达到自觉自为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在传统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涵盖了他的全部或大部分生活。而现代社会则需要突破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阐限,通过主体自身的改变而使现存日常生活人道化,使之摆脱纯粹的自在和封闭状态,达到自为自觉的状态。

衣俊卿开启了我国学术界研究日常生活的热潮,纵观学者们一系列关于日常生活的相关论述,可以提炼出他们大概研究方向。

第一,研究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文献。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仰海峰《列斐伏尔与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2003)和《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逻辑转变》(2009),系统阐述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的主张,强调以文化革命日常生活异化现象,极力推崇列斐伏尔的劳动异化的理念,并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列斐伏尔日常批判理论的渐变过程,对列斐伏尔的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

第二,对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的研究。国内对赫勒的研究则主要是概括性、介绍性的,主要基于其著作《人的本能》《日常生活》《现代性理论》中译本的出现。这之中尤其是衣俊卿对日常生活理论的介绍,以及他结合中国日常生活的现状所开展的研究,发表以《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为代表的数本研究著作,使得人们对赫勒开始关注起来,现在国内对赫勒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以衣俊卿为代表的将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相结合的文化哲学研究,但是这一研究通常只是从《日常生活》这一本书入手,没有全面考察赫勒思想的整体,也并不将赫勒作为研究主题来予以关注;一个是从美学角度出发,对赫勒的美学思想,以至于整个布达佩斯学派的重构美学思想开展了研究,如最近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傅其林的出站报告《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冯宪光1997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列斐伏尔和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但大多是对外文译本的研究,而外文文献由于语言的差异和翻译的出入,不能很好地把握思想大师真正要传达的意思。

二、日常生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对日常生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目前成果比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人。

赵帅等(2013)从日常生活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海华等(2012)研究了部队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方法。张国启(2009)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出发,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应然和实然发展两个度向,阐述了思政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依赖性和超越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阐释身是一种理论式推导,缺乏对我国思政教育现状的日常生活观照。唐桂娟从日常生活理论角度研究了思政教育,认为其本质功能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教育和引导。

武汉理工大学的蓝江《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提及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较为深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中内在逻辑关系,提到日常生活是人们不能摆脱的生命之重,日常生活是与主体共在的存在状态,正如人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一样,日常生活一直同我们如影随形,并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生活”。

南通大学潘晴雯的《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回归日常生活》一文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怎样的日常生活和如何回归的问题,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受体的反思力量,应通过对日常问题的批判,使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日常生活的束缚,达到至真至美的境界。

西华师范大学的赵立帅和李敏的《日常生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出路》一文中深入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理想化、知识化和工具化,脱离日常生活的困境,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日常生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建立专业队伍,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覆盖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

光明日报的徐金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及其途径》和梁同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创新路径》系统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日常生活化,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纵观国内现有的文献,可以发现日常生活理论作为文化哲学一个流派在中国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系统研究还在不断发展中,把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并没有对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做较多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层次。

参考文献:

[1][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中日教育论文篇12

0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以及国际地位。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扎根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在思想、文化方面,日本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将会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教学模式的比较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大学通过实行“灌输式”大课堂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大学扩招后的教学现状。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教师为了完成工作计划,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要求的不理想的教育现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走出校园的学生们往往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社会工作,不会独立思考创新,接受的教育模式禁锢了他们的头脑,以至于形成现如今社会上出现“用人单位无才可求,学生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

那么日本的大学是如何开展教育的呢?在日本的大学里特别强调“讨论班”。无论是在本科教育中,还是在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教育中,讨论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不上大课。即使上专业大课,教授讲完后学生也要分成小组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讨论班,每个班人数都控制在十几个人,以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学生只有在读书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批判性、创造性和思考力才可应对讨论会。

以上日本的这种讨论式开放性教育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带动讨论会上每一位参加人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在提出自己观点和主张成立的背后也涵盖了在探究这一观点是否成立所需依据的论证过程。所以目前日本种类繁多的发明专利以及科技攻关能力能够走在世界前沿与这种先进的教育模式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2办学理念的比较

日本崇尚务实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的实际价值及其实用性,强调社会及人生的实际意义。尤其重视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大学设置基准》。修订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大学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的改革,达到优质化、个性化、特色化。中国也重视教育、重视教育改革。也有一些务虚性的教育活动,教育经费也没能很好的利用。因此,学习和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做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3管理模式的比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在官府”,“以吏为师”的办学传统,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被统治者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儒家文化被奉为经典处于垄断地位,形成官学一体的管理传统。至清末民族危机的关头,大学堂处于“办学救国”之需得以兴建。

对于现有中国高校的治理模式,可以按照创立大学初始建设资金来源、学校主要运行经费来源和学校管理班子的任命来自何方等三个维度进行划分(见表1)。

可见,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精英阶段还是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都同时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市场力量的支配。

从中日公立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来看,具有很多的共性,都面临着政府、市场、高等学校三者之间的力量重构关系;从改革的思路上来看,晒是一致的。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和管理传统与中国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日本的办学模式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性质的重大改革,给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新构建,从而实现高等学校身份的重新确认和政府、市场、高等学校三个要素体系达到新的平衡。

4结语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在大学教育模式、办学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当今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通过此番比较,要敢于肯定和发展我们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借鉴别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扬长弃短,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管理工作健康而有效地发展。

作者简介:李妮娜(1980-),女,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日语语言与日本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金凤.中日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差异[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12):90-92.

中日教育论文篇13

一、本土理论

1、神道教理论。神道教简称神道,其核心是神国观念,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和习惯。神国主义思想对日本古代以及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圣德太子开始,历代天皇都被看作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后代,神国主义思想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断的强化,日本以神国自居,鼓吹大和民族的优越性,日本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教育出一代代服从于天皇指挥,忠诚于大和民族,可以为天皇贡献自己一切的忠臣良民。神道教理论可以说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

2、国民教育论。森有礼的国民教育论对于日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认为“精神的实体”高于一切,社会有机构成是神的化身,一切个人及个人要求都应从属于国家和国家权力。在教育上强调培养国家观念和忠君爱国的品质。1885年森有礼掌管文部省以后,推行一整套国民教育制度计划,把其国民教育论变成实际行动,对明治中期确立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起了重要的作用。

3、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指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在其作品《武士道》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武士的训条”,也就是随着武士阶层的身份而来的义务。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尽忠是绝对的价值。武士道精神不仅要求武士信佛敬祖、崇尚武勇,而且还要求武士们忠于主君、忠于日本国,甘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牺牲自己。因此武士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武士道精神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整个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4、福泽谕吉的道德教育思想。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劝学篇》和《文明论概略》,基本的教育主张是通过教育来改变日本国弱民愚的社会现状,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从而使国民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是一个人内心的真诚,是一个人内心的准则,他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在除了学校以外的多方面展开,家庭、社会都应该成为全方位进行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日本明治时期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日本近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外来理论

1、中国的儒家思想。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此后便一直受到日本历朝统治者的广泛推崇,儒学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被深深打上了日本社会和统治阶级的烙印。但是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在日本国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中国的儒家思想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并且认为“仁”是人类本质的美德。儒家思想在日本经过改造后,变为把忠、义、勇、信、俭。忠诚被看做是日本最重要的美德,这种忠诚不仅仅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真诚,而是完全献身于自己领主的真诚,这种真诚可以达到牺牲个人生命的程度。因此,日本式的儒学完全变成了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这种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对近现代日本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民主主义思想。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后,美军占领日本,为了保证使日本不再威胁美国及世界的安全与和平,同时为了建立一个“和平而负责任”的政府,美军在占领时期实施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措施,教育改革也相应的在这一指导下进行。美国要求日本清除战前以《教育敕语》为指导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要求推行民主主义教育。1946年,日本颁布了以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为原则的新宪法,在1947年3月又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以个人主义、民主主义价值观否定了战前《教育敕语》所规定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成为二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3、杜威的“多元主义”思想。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在大正时期传到日本以后,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杜威主张与传统教育不用的民主教育,在思想道德领域应实行“多元主义”思想,他认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主义”,在真正的民主社会中,只有通过自由的相互交流,才能使社会不至于僵化和静止,才能促进个体和群体的道德发展。“多元主义”不是道德教育的目的,而是其工具、手段和条件。此外,杜威的思想在美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在二战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美国,所以杜威的思想恰恰促进了日本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同时也成为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以上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其本土和外来的界限不是特别明。虽然本文为了便于研究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分为本土和外来的两部分,但是我们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本土理论中渗透有很多外来的思想,同样,外来的理论也在不断地被日本本土思想所融化和吸收,越来越趋向本土化;二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二战后变化较大。这是因为日本战败后先是被美国统治,独立后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所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二战后受美国影响下有较大的改变,这也是很多学者在研究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以二战日本战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的原因。

时至今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仍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方面,本土的很多理论在当今国际化的进程中开始接受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思想和理论;另一方面,各种外来思想和理论又在不断被打上日本本土文化的烙印。所以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分析也要用一种总体和发展的思维,认识到其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荪瑞.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家存,徐瑞.外国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