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求职信内容实用13篇

求职信内容
求职信内容篇1

求职信的基本内容 求职信(Letter of application to vocation)求职信是根据已知某单位的用人信息向用人单位申请职务、工作时发出的一种申请 信。求职信使用较为普遍,是个人就业工作时必须掌握的应用文形式。求职信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写法稍有不同,但一般来讲,求职信至少要有以下四项内 容。(一)写求职信的原因和目的该项要求说明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封信的,所得的信息是因看到招聘广告还是从朋友处 得到的。同时还要写出自己得知对方欲聘的某种工作人员同自己的专业、能力等十分相合或 本人对此职位感兴趣并自信可以胜任等情况。(二)介绍自己的情况求职信的目的在于让聘用方了解申请者的经验、能力、成就、愿望等,所以个人情况的介绍 应 该是求职信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讲,求职信中个人情况应包含以下内容:出生日期、性别、 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特殊技能等。在介绍情况时,应将自己最适合所申请工作的那些方面 详细介绍。另外,应尽可能向对方说明本人的长处,以便留下好印象,获得进一步面谈的机 会。(三)写出推荐人的姓名及自己的希望一般来讲,求职信应有二至三名推荐人。在获得这些人的同意后,将其姓名、地址一并列 入信中。推荐人一般是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具有某些较高专业技能和社会名望的人。求职信 还应提出望能同对方面谈的愿望。

求职信内容篇2
求职信内容篇3

常犯错误:把所有个人专长全部都写在求职信上,并无针对不同职位的不同要求,只会令雇主觉得你的求职信内容欠奉重点,不太有说服力,减低面试机会。

要诀2 资料文法不容错漏

确定求职信及个人简历内容没有串错字、文法正确、字句通顺、资料全属正确、随信附上所需的相片、学历证明等,以免影响雇主对你的印象,因而错失面试机会。

常犯错误:忘记写联络方法、误将出生日期写成应聘日期、忘记签名、忘记写希望获得面试机会的段落等。此外,由于求职信多是大量制作,很容易出现写错应征职位名称、公司等,必须审慎翻阅。

要诀3 资料要简短贴题

谨记雇主每次接到大量求职信,一般会以「快睇速度看求职信及 个人简历 ,所以内容要整齐、简短、贴题为原则。除非招聘广告特别要求手写求职信,否则求职信必须以打字形式,才够整齐。内容必须要度身造,求职者要简单解释个人的才能为何胜任该职位。页数方面,求职信1页便可。 个人简历 虽然是记录求职者所有的资料如个人背景、学历、工作经验等,但页数亦要适可而止。年资不多求职者1、2页便可,年资深厚者亦不可超过10页,而年资愈多,部分学历亦可以简略,如不用仔细明大学读过甚么科目,同时最好 Point Form (要点形式)罗列。

常犯错误:求职信过分冗长,亦不能针对应征职位的要求,例如申请涉及地域性的职位,但求职信则纯粹列明过往工作种类,却不写明以往的工作曾负责过地域性的事务。

求职信内容篇4

常犯错误:把所有个人专长全部都写在求职信上,并无针对不同职位的不同要求,只会令雇主觉得你的求职信内容欠奉重点,不太有说服力,减低面试机会。

要诀2 资料文法不容错漏

确定求职信及个人简历内容没有串错字、文法正确、字句通顺、资料全属正确、随信附上所需的相片、学历证明等,以免影响雇主对你的印象,因而错失面试机会。

常犯错误:忘记写联络方法、误将出生日期写成应聘日期、忘记签名、忘记写希望获得面试机会的段落等。此外,由于求职信多是大量制作,很容易出现写错应征职位名称、公司等,必须审慎翻阅。

要诀3 资料要简短贴题

谨记雇主每次接到大量求职信,一般会以「快睇速度看求职信及 个人简历 ,所以内容要整齐、简短、贴题为原则。除非招聘广告特别要求手写求职信,否则求职信必须以打字形式,才够整齐。内容必须要度身造,求职者要简单解释个人的才能为何胜任该职位。页数方面,求职信1页便可。 个人简历 虽然是记录求职者所有的资料如个人背景、学历、工作经验等,但页数亦要适可而止。年资不多求职者1、2页便可,年资深厚者亦不可超过10页,而年资愈多,部分学历亦可以简略,如不用仔细明大学读过甚么科目,同时最好 Point Form (要点形式)罗列。

常犯错误:求职信过分冗长,亦不能针对应征职位的要求,例如申请涉及地域性的职位,但求职信则纯粹列明过往工作种类,却不写明以往的工作曾负责过地域性的事务。

求职信内容篇5

一、任职基础课程在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军队生长干部任职教育是在地方、军队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初级专业技术军官岗位任职前的培训教育,是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后的继续教育。军队生长干部任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由军政基础训练和专业业务训练两个课程平台构成,其中,专业业务训练课程平台由任职基础和任职岗位两个课程模块组成。

任职基础课程是军队生长干部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长干部任职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任职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员后续学习任职岗位课程打下较为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任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任职岗位课程中学习各专业设备的理论基础,是专业设备中诸多应用技术的理论支撑点。学员要学好任职岗位课程,进行专业设备的维护与使用,前提条件是必须掌握任职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理论内容。任职基础课程在生长干部任职培训中起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二、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改革思路

(一)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选取原则

1.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结构,构建面向任职岗位的应用型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岗位任职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岗位指向性、知识传承突出跨学科综合性、能力形成突出实践应用性等鲜明特征。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上,岗位任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不强调系统性、基础性和通识性,而是以应用性为重点,要突出课程中原理、技术在装设备保障中的实际应用性。构建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要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任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装备保障应用为落脚点,加大课程体系优化、重组、整合力度,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指向性,构建起任职教育特色鲜明、充分体现装备保障应用的应用型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2.以“必须、够用”又适当兼顾发展需要为原则,选取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不必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的层次性。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有充实的任职基础作支撑,同时,新原理、新技术在新装备中应用速度很快,要把握好任职岗位对培训对象知识结构的需求,以必需、够用(满足第一任职需求)又适当兼顾发展需要(跟踪新装备技术发展)为原则,建立合理、可行的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知识体系。

3.教学内容“宽选窄用”,适应不同教学对象需要。为了打牢任职基础平台,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宽选窄用”。“宽选”是指在本科层次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岗位需求尽可能多选知识点,“窄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具体情况的不同有选择性地选用。

(二)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思路是为解决某一个问题或完成某一项工作所进行思维的路线或方式、方法,属于理性认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的构建、撰写,一般应包含依据、主线(或线索、路径等)、重点和目标四个要素。

《航空通信导航系统》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我们归纳为:以无线电师任职岗位对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知识的需求为依据,以现役飞机无线电通信、导航实装为线索,以具有特定功能的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工作原理为重点,以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分析为难点来选取内容、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释)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工程问题为目标。

三、《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活动

《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是依据无线电师岗位职责和通信类学科专业知识构成链条,针对生长干部任职教育“航空通信与导航设备维修”专业学员在形成岗位任职能力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而设置的一门理论性和应用型均较强的主干任职基础课程(50学时),其教学目的是为学员在后续任职岗位课程(《航空通信设备》、《航空导航设备》等)中学习各型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2005年该课程首次制定了课程标准。从2009年6月,课题组开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依据《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整合

1.以无线电师任职岗位对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知识的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教学内容。2009年以前,该课程按2005年版课程标准进行的课程教学中,航空通信系统部分偏重于系统讨论各种传统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缺少跳扩频技术、频率自适应技术、数据链技术等航空无线电通信新技术和典型超短波通信系统、短波通信系统工作原理内容的讨论;航空导航系统部分包含传统伏尔(VOR)系统、测距器(DME)系统等民用航空导航系统的讨论,缺少塔康(TACAN)系统、微波着陆系统(MLS)、卫星导航系统(GPS/GLONASS/BD等)等新型军用航空导航系统内容的讨论。本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从无线电师任职岗位对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知识需求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增删、优化、重组和整合,删减了与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关系不大的传统模拟通信、数字通信部分内容,增加了跳扩频技术、频率自适应技术、数据链技术、飞机精密着陆(舰)引导技术等新技术和超短波通信系统、短波通信系统、塔康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等新型军用通信系统、导航系统内容的讨论。

2.基于“通信是基础,导航是应用”这一理念,对“航空通信系统”、“航空导航系统”两个模块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融合。从无线电信号传输特征和处理方法角度看,通信是基础,导航是应用,任何电信息的传递和获取都是以通信为基础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无线电导航实现的基础,无线电导航是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基于“通信是基础,导航是应用”这一理念,《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中“航空通信系统”与“航空导航系统”两个知识模块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两个模块知识内容之间深层次、有机的深度融合。

3.从课程教学目的性出发,将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技术性能指标分析、解读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员在后续任职岗位课程中学习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将现役飞机中典型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分析、解读等内容融入课程相关教学章节中,体现了该课程贴近装备、突出应用的教学理念,是本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一大特色之一。

依据上述课程内容改革理念和思路,确定《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内容由“两大知识模块”(航空通信系统、航空导航系统)、“9个知识单元”(模拟通信基础、数字通信基础、扩频通信原理、航空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罗盘测角系统、塔康测角测距系统、精密进近着陆(舰)引导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组成。

(二)依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编著《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改革的结果最终要形成文字、插图,落实到教材中。课程组依据2010年版《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标准,对课程配套教材《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进行了精心编写。

《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教材为海军重点建设教材,2010年1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固化了《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成果,任职教育特色鲜明,已在青岛校区生长干部任职教育航空通信与导航设备维修专业的2010级至2014级《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教学中使用,教学效果良好。该教材2013年8月被评为海军优秀教材二等奖。

(三)从提高教学施训效果出发,建设《航空通信导航系统》网络课程

为提高《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的教学施训效果,我们从2009年10月开始,进行了课程配套网络建设工作。

建成后的网络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包含了《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已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9月,《航空通信导航系统》网络课程被评为海军优秀网络课程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谢鑫鹏,张大鹏.关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2]王楠,杜茜,杨娟.关于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训练方法改革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1,(2).

求职信内容篇6

1.2建立实训课程体系,有利于推动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开展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创建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1.3建立实训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提高其就业能力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加清楚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对应关系,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2研究思路

为设计一套完整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特提出如下的研究思路:文献分析(调研)现状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原因与对策制定实训课程体系标准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实训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质量评价校本课程教学资源跟踪改进。

3研究内容

3.1具体研究内容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实训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

3.1.1以能力为本位的通信专业职业岗位群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以“模块法”职业标准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把通信专业(工种)分为:电信机务员、线务员、电信营业员、移动通信营业员、通信网络管理员、通信电力机务员、市话测量员、电信业务营销员、用户通信终端(固定电话机)维修员、用户通信终端(移动电话机)维修员、用户通信终端销售员。对通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划分能更好地将此职业标准融入到高职高专通信类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使得高职高专毕业生可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既满足电信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3.1.2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实训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模式:以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部分课程到实验实训基地完成,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3.1.3构建高职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实施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我校通信专业实际情况,对实训课程体系实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如何根据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三个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形式见下图1:

3.1.4建立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评价研究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成功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与之配套。

3.2研究目标全面借鉴国内高职通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分析现有实训教学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及现有通信专业课程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开发高职通信实训教学校本课程的设想。本研究拟通过对通信专业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建构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成为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从事通信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研究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岗位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2)研究通信专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如何注重人文与技术科学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3)研究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如何体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特点,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4研究方法

4.1调查研究法对某市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考核方式等;对部分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职通信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专业技能需求以及专业技能现状的调查等,同时把调查内容分类建立档案库,然后对调查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求职信内容篇7

一、信息时代对职校教师培训的新要求

信息时代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新要求。当前工业化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城镇化成为下一个十年经济发展的支点,市场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推动国际化深入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方位赋予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的使命,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出了一改革创新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当在教学体系中紧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方面最新发展,在教学课程中设置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信息时代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培训进行改革创新,不光要掌握理论前沿,还要懂各种新技术的操作,不光让他们准确理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还要让他们全面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方面的职业技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应当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必须紧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方面的前沿发展,对信息时代条件下的职业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只有教师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城镇化技术有了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对职校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培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回应信息时代的诉求,紧贴时代脉搏,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拥有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师队伍,也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职业技术人才。

二、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缺乏更新机制

教师培训应该是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提升其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考虑到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自主选择权,没有形成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没有考虑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培训内容往往一成不变,一个培训计划或是一门培训课程沿用了很多年,缺乏培训内容的更新机制。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教师的不同需要的针对性培训不足,造成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脱节,导致教师缺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不理想。

(二)专业技能培训相对薄弱

职校教师除了理论进修外,更重要的是要接触生产实际,了解企业, 企业培训应是职教师资培训的重要方面,但这个培训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我国虽然已批准了100个以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的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但针对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培训还有待落实,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互相开放, 教师培训工作有待加强。特别是选派教师到工厂、车间劳动锻炼、到生产一线现场学习观摩、参与技改项目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需加大力度,让教师更多的贴近生产实践的实际,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新的技术发展动向。

(三)培训的组织管理尚需改进

一是教师培训的任务繁重。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任教,部分教师缺乏专业技能与前沿知识,与职业教育要求的与市场、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有很大差距。随着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教师队伍也有少部分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培训任重道远。二是培训需求量大。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甚至终身的任务,特别是职教教师,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学科知识体系还是技术应用,更新速度都非常迅速,教师培训需求量较大。三是培训效果评价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对职教教师的培训评价主要是从管理与考核角度出发,有的甚至把培训当作考勤,不管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如何,造成教师对培训的消极态度甚至抵触情绪。四是学校管理层对教师培训认识不足,教师培训资源不足,且配置不合理也是使教师培训状况不佳的重要原因。

三、改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培训的对策

着眼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职校教师培训的新要求,针对目前中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在将来的职校教师培训工作中应树立起鲜明的价值导向,突出教师培训的实践性和系统性,引导职校教师培训向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紧贴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市场需求呼唤着高技能人才,《文汇报》曾以《大学生“过剩”,技能工“闹荒”》为题报道:从1991年到2006年,上海市高校在校生规模由近12万增加到近47万,而中专、职校、技校生仅由近15万增加到21万。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上海每年需补充中等职业人才3.7万。另据报道,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40%的水平。目前我国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展开。而职校教师是开展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职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现代意识等综合素质决定了职校教育和职校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在开展职校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树立市场意识,紧紧围绕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来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置培训内容。

(二)紧跟技术发展前沿

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内容,要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要突出教育的实践知识,要突出专业的操作技能。职校教师的培训要紧跟当今时代的技术发展前沿,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最新现实问题,跟踪和研究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加大教师专业实践课时,确保培训效果。专业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职业学校教师不能回避、比较欠缺的问题, 教师急需通过不断地培训得到提升。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培训必须包含课时比重较大的专业实践内容,以确保培训效果。教师培训的专业实践可以通过专职实践、兼职实践的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专职实践,让教师放下学校的教学任务,全身心的参加到专业实践中去。即深入企业一线,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掌握生产技术,提高实践素质;也可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在实训基地建设或实验室改建、扩建中全程参加,在真实的环境中提升实践技能,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另一种方式是兼职实践。这是目前在部分中职学校中被大量采用的一种实践方式。教师带学生一起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边教学边实践,达到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这不失为一种节省教师培训成本、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好方法,比较适用于师资力量短缺、教师教学任务重、不能参加专职实践的院校。在顶岗实习的工作中,学生从中得到了锻炼,学到基本实操的技能,同时带队教师也在实际环境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实践经验。

(三)培训体系布局尚需进一步科学化

在培训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布局上,我们要打开眼界,学习借鉴国外职校教师培训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构建中,美国是比较成功的。这一成功不仅体现在其相应的制度、政策、运行机制中,而且也体现在其教师培训的内容中,美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内容中有五个富有特色的方面,即理解贫穷、劳动法、建立企业专家委员会、表单设计和信息化资源使用。这五个方面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所缺失的,却是职业教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成分。这是一种基于职业教育教师实际工作的完整教师素质培训理念,有了这五个方面,才能培训出真正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除传统的课程、教学理论培训外,我们应更注重学生来源构成及学生社会心理、劳动法、建立与企业专家的联系制度、课程表单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使用等方面的培训。第一,让职校教师理解贫穷,让职业教育教师更好地了解他的教育对象,了解职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他们的社会心理,以便更好的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开展劳动法知识培训,让教师知道如何合法地组织学生的工作本位学习。劳动法培训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尚处于真空状态。近些年来,随着顶岗实习的全面开展,职业学校侵害学生权益的现象也随之大量发生。就暴露出来的一些案例来看,学生权益损害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面对这些问题,劳动法需要继续完善,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劳动法培训也显得极为迫切。第三,建立企业专家委员会,让教师学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职业教育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课程内容必须与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相吻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就必须始终与企业专家保持密切互动,向他们咨询工作内容与技术变化。第四,提高教师的课程表单设计能力,让教师能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能力使课堂变得更加活泼与有效。第五,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资源使用能力,让教师学会如何获取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学会利用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内容研究.外国教育研究. 2012,6:121-126.

[2] 霍建章.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 北京水务.2010,5:55-57.

求职信内容篇8

一、前言

许多上过中职《德育(三)》与《就业指导》这两门课的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两册书有很多内容相似,尤其在上同一个班的时候,如果前一个学期上过《德育(三)》,这个学期再上《就业指导》的话,就会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老师甚至提出了这两门课只选一门来上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暂时是不能成为现实的,因为相关部门已经明文规定这两门课是必须要上的,且不能随意改动教材。既然如此,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这两门课教学内容的相似部分是否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多,而不同的部分是否与我们想象的一样少呢?

二、两者的区别

(一)、课程目标不一样

《就业指导》旨在提供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择业、就业、创业做准备。其任务是教育、引导中职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培养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择业,顺利就业,与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就业指导》不同的是,《德育(三)》是按照以育人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业就业作好思想准备。

(二)、课程目标不一样导致教学内容有差异

当然课程目标不同,两门课涉及的教学内容自然会有所差别,《德育(三)》的内容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其中职业道德五分之三的内容,而剩下的五分之二的内容为职业指导,倾向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顾名思义,《就业指导》这门课的主要内容自然是倾向于就业指导方面,它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理论上以实用够用为度,在内容编写上以实践为主。

从两册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看,《德育(三)》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很容易让人产生“知识重复”的感觉,这就很有必要弄清楚“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国家对职业指导的称谓各不相同,所包含的工作范围也有一些差异,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比较容易将职业指导概念与就业指导概念混淆,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职业指导这一概念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合编的最新职业指导教材《创新就业指导―新理念》中的定义为:“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咨询与指导、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和帮助实施”。这一概念为我们明确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区别,就业指导是包含在职业指导工作范围中的一个部分,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就业指导的对象是求职者一个主体,而职业指导的对象则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由此可见,《德育(三)》的“职业指导”涵盖面要比《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广阔得多。

三、两者的相似

既然两书都有就业指导的内容,自然会出现相似的知识标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劳动合同法、面试、创业等,这里就是教师们反应的问题所在。其实两册书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具体罗列分析如下:

(一)知识标题相同,但《就业指导》补充了一些《德育(三)》没有的教学内容。

1、劳动合同法补充了劳动权利的内容。

2、面试知识多了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面试的仪容仪表、面试的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艺术与技巧等信息。

3、创业知识增设了创业现状、创业环境等知识点。

(二)知识标题相同,但教学内容详略不同。

1、制作个人资料

《德育(三)》简述了求职信的五个要素,简历的内容,资料的包装等内容。《就业指导》讲述的内容则要详细得多,涉及到企业筛选简历的方法,好的个人简历必须具备的要素,简历的内容和格式,成功简历的制作要求,求职信的内容和结构,求职信的写作技巧等。

2、面试前的准备

《德育(三)》列举了面试的目的、内容、形式、准备等知识,并简单地提到了收集信息、面试模拟、仪容仪表等内容。

相比之下《就业指导》罗列的面试知识要丰富得多,只要有:面试的形式、目的、流程,面试前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演习,仪容仪表,面试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技巧,面试的问与答,集体面试、电话面试等。

3、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与维权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内容,与《德育(三)》相比,《就业指导》讲诉得比较详细,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

(三)知识标题相同,但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大相径庭,德育三侧重理论,就业指导侧重实践。

1、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德育(三)》表达了这样的一种人生逻辑,先要确立“职业理想”,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规划后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理解“职业成功的内涵”,了解“职业成功的要素”。

而《就业指导》则展示了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操作步骤:首先是要明白“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其次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因素,第三要懂得通过对自己的定位来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必须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内容。

2、职业道德

同样是“职业道德”的知识标题,《德育(三)》主要讲述了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而《就业指导》则侧重告诉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如何培养职业道德。

3、职业成长

求职信内容篇9

1“不做假账”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

(1)会计行业中,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做假账”,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能工作便是核算,提供各经济方能够进行正确决策的相关会计内容。所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对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2)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对会计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不能做假账。其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如下: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公平客观,不能,不能,不能越权等。既然身为一名会计人员,就要谨遵职业道德,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更不能违背国家的相关法律。

(3)在会计行业中,如何塑造会计环境是会计行业的重中之重,其中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不能做假账。现阶段,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影响巨大,以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问题频频上演,导致该结果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既有会计人员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大的因素;既有单位内部的因素,也有单位外部的因素,诸多实证表明,外部的环境因素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影响颇大。

2假账的原因分析

在会计做假账的同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国内外都是普遍存在的,其结果根据其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表现,笔者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产生假账的相关原因。其一,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在我国,由于会计人员的上岗门槛比较低,使得会计岗位人员没有上岗职业资格证便上岗,因为其没有经过相关会计内容的学习,其法制观念淡薄,当他们在做了假账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行为违法,有的会计人员意识到做假账的坏处,但是并不知道其严重性。同样,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礼教国家,其法律观念淡薄,执法力度跟不上,造成了一些会计人员做了假账,但是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纵容了犯罪。其二,监督工作不到位。当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后,管理者和经营者两者之间所获得的会计信息不一致,同时两者之间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协调,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和做假账现象的猖狂。其三,做假账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有的单位的经营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不顾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有的经营者为了粉饰业绩,教唆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进行肆意的修改;有的单位的经营者为了部门的利益而虚报财务数据;有的单位会计无上岗资格证,会计素质低下,没有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其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严重失真。

3怎样才能杜绝“做假账”这一基本要求

(1)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不做假账”的内部制约机制。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借助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一系列的方法,对单位的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变动、成本费用、销售与回款、对外投资、担保抵押、收益分配等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实施严格的控制。

(2)以《会计法》为依托,建立完善的“管人”机制,这是确保不做假账的关键所在。所谓“管人”,一是管住单位负责人,二是管住会计人员。

(3)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的监督体系,不仅仅要从内部的监督着手,更要联合外部监督的力量和其他监督体系,多管齐下,共同构成会计的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成立专门的内部监督控制部门,其要与会计部门完全分开,切勿一人多职;外部监督,以政府监督为主要监督;审计监督和税务监督等其他监督,要能够将会计师审计制度进行落实。以此来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共同对会计的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控制。

4会计的职业道德

道德自古以来都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所形成的,会计的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中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它能够引导和制约一些会计行为,同时也是调节会计工作过程中各经济双方的利益,它所包含的内容甚广,但其中也有其重要的核心内容,如何找出其核心所在,是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现有的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描述中,会计的职业道德包含的内容如下:爱岗敬业、公平公正、工作端正、如实核算、兢兢业业、秉公办事、遵纪守法等。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会计的实践基础之上,是长期以来广大的会计工作者通过会计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会计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的会计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职业道德的规范不能以偏盖全,而是各个行业应该有各个行业的鲜明的特点,只有各行业有其自己核心的道德内容,才能对规范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比如,在医学界,“救死扶伤”是其鲜明的特点;司法界,“秉公办案”是其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表现了其在该行业的行为准绳。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全部内容中,也应该有其核心的内容,来代表其行业的鲜明特点,同时要对该特点进行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证明。如何找出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使其既能够正确反映会计的职业道德,又能对会计行为进行评判,同样成为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中的课题内容。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进行概述,同时要遵循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在制定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同时,要符合社会主义的一般公德内容,因为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公德的具体体现,所以应将其考虑在内;其二,核心内容的制定必须能够反映会计工作行为的基本特点,能够反映会计从业人员这个特点群体的责权以及社会所赋予其的责任。其三,核心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出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要能够使该行业的人员得到认同,以此来实现其约束的能力。其四,核心内容必须简洁凝练,方便记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会计的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讲真求实”。这其中,“讲真”包含的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敢于说真话,在对于权势压迫和利益驱使下,要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对社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说实话,说真话,能够对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如实准确地反映。尤其面对利益的诱惑,要有一颗平常心。其二,要追求真理,会计的相关职能不仅仅是如实反映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同时要能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为利益所驱使,在具体工作中要能够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求实”包含的内容同样有两方面:其一,数字准确求实,在对会计数据进行核算上,要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能够用准确的数字反映出财务的基本状况;其二,工作求实,会计人员在其从业过程中,要能够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等。“讲真求实”四个字综合起来可以囊括会计行为活动的整个过程,但与此同时,会计行业的内容非常广泛,不是仅仅几个字可以概括的,“讲真求实”只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核心的内容,一切的会计经济活动可以从最核心的内容出发,在具体的工作中会衍生出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从而最终形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框架体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行业的不断进步,职业道德的框架体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会在不断发展中更加完善。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

5.1有利于提高会计综合素质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道德行为准绳为标准,在会计工作中,更要以会计的职业道德为执业标准,同时会计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的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市场的经济秩序是否井然有序,直接与会计的道德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会计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与会计信息质量也息息相关,一旦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下降,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的水平。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会计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在会计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和道德准绳,同时也能促进会计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对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秩序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5.2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属于意识的形态,它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截然不同,同样会计的职业道德也得不到国家权力的保障,但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能力、意念、品德等对会计的工作影响更为巨大。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和动机有相对的要求,秉公办事、公平公正、依法行事等,其从根本上引导人们遵守职业道德,以法律为准绳,以此来规范会计的各种行为。除了政府及各级监督部门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外,同时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要从自身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通过内部和外部力量来共同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完成。

5.3有利于调节各方经济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的纷繁复杂,各方的经济利益显得尤为突出,在会计的活动中,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等各方的利益,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规范问题上有了更高要求。这其中,投资人要能够获取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以确定自己是否还要继续投资,投资多少等;债权人通过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确保自己的债权完好无损,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和侵害等;管理者通过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确保制定的预算决策以及发展方向是否可行。当各方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的职业道德可以引导会计人员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会计的一些行为,从中调整各方的利益,对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巧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现象的辩证评析[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宁兰华.财会教学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02).

求职信内容篇10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的基本特点

1.信息需求的层次性。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本校的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以及产学研合作企业的相关人员,这具有较明显的层次性,其需求更多的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各类职业信息。因此,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信息库资源,为各层次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2.信息需求的先进性。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高技术或复杂技能领域的职业,这类职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即使以技能操作为主的产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多。以此为导向,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内容要突出职业技术与技能的先进性,通过采集、加工、整合先进的科技知识、操作技能、实训素材等信息来保障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持同步。

3.信息需求的学科性。面向学科方向的信息资源是高职特色资源建设的内容之一,是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基础和保障。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建立特色馆藏时,要对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的文献进行重点收藏、优先投入,做到馆藏围着重点转,重点围着专业转,以重点带动一般,使重点学科的藏书尽可能丰富、系统和完整。

4.信息需求的多元性。当前各分支、交叉学科层出不穷,这种高度专门及综合的趋势使读者需求也发生相应变化。高职院校的读者既希望能在图书馆查阅到综述性文献,又希望得到具体数据,还希望能尽快掌握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动向,其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二、基于读者需求的高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定位

1.服务理念的职业性。高职教育的定位对高职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定位有着极大的影响,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要全方位体现职业性特征,满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牢固树立“读者本位”的服务思想,树立“服务型”的管理观念,努力改革原有封闭被动的服务方式,采取积极主动的开放措施,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效率信息服务。

2.服务内容的应用性。高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信息内容应当着力反映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发展,反映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先进水平,重点收藏具有指导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及相关资源,同时应在数据库中引入实训素材类信息资源,整理大量的各类典型实训教学信息资源,建立丰富的实训素材子库,为学校的实训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3.服务方式的灵活性。与普通高等院校师生的信息需求相比,高职院校读者在教与学过程中普遍要求简明、针对性强、新颖的信息,对理论性较强的信息则较少有需求。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应当提供主动式、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协助用户获得数据库信息资源,使数据库信息资源得以快速地传播、便捷地使用。

4.服务模式的创新性。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下,各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传统借阅作为最主要的服务方式,信息服务大多停留在最简单基本的服务上。而在新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服务模式,建立丰富实用的信息资源库,构建高效化的参考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读者多方面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三、基于读者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

1.确立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内容。信息内容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各高职图书馆应通过进行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科学确立数据库的信息内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向必须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在内容和结构上充分体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目标。信息资源应丰富多样,除基础知识和理论外,应侧重职业技术、特色技能,也要关注当前新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结合学科特色对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的信息进行重点收集、优先投入,使数据库的信息资源既强调专业性更注重实践性,还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学科的发展,适时地做相应的调整。

2.构建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个性化的服务体系,首先应拥有必需的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客户机以及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其次应选择先进的数据库制作软件,其选择应以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元数据的标准化和批量加工的可行性为原则;再次,应以信息集成服务理念为核心,构建一个由用户界面、调度系统、检索系统、资源加工系统等组成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强高性能服务器、规模化数字信息加工设备、高可靠性网络交换设备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形成高职数字图书馆布局结构体系。

3.搭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各项服务功能和设施,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和安排,要为读者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按读者需求组织信息资源。

个性化服务平台,主要应该包括个性化定制与推送平台(采用定制的E-mail、Web页面等,按用户兴趣爱好有针对性传输信息,为信息找人)、个性化检索平台(设计相应的检索智能软件提供针对性检索结果,体现个性化特征、满足个性化需求,培养个性化趋势)、个性化参考咨询平台(实现生产、实习、实训等信息的搜集、分析、加工、组织,并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开展咨询服务)、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规则和模式)等。

4.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借助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优势,设计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对各层次读者提供特定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一是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基于网页控件的方式实现数字图书馆期刊、专业数据库、电子图书、网络信息、个性化检索等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个性化推送服务,根据用户需求特点,探索基于现代信息网络,不受时空限制、柔性的、虚拟的信息获取环境,用户按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设定信息资源类型和表现形式,选取特定的服务功能,图书馆建立基于Web页面或电子邮件的信息推送系统,主动将信息推送给用户;三是开展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与挖掘,从数字图书馆大型数据库和众多网络信息空间发现并提取隐藏在其中的信息,向用户提供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规则和模式。

求职信内容篇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国家重点专业建设子项目(项目编号:G-12-03-590301-K-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31-02

高职专业建设要紧跟行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高专国家重点专业,率先与华为、中兴等优秀通信企业合作,紧跟行业企业需求,进行通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践行综合代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通信产业结构的调整,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新趋势。[2]通信网、互联网与广电网的三网融合加速了IT与CT技术融合,运营维护成本的缩减又促使电信运营商维护中心上移至省会。因此,通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综合代维取代了传统专业网维护。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打破传统的通信网中数据通信网、传输网、移动网等专业岗位定位思想,通过深层次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现代通信综合代维岗位的技能培养为重点,对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通信相关企业,结合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代维企业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回访毕业生并对其就业岗位进行归纳和分析,本专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定位在: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与设计三大职业岗位,另外还服务于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及调测、电信业务营销等职业岗位。通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吃苦耐劳、诚信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备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测试调试与工程施工能力,面向移动通信领域,能够胜任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和调测、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设计以及电信业务营销等岗位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ICT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ICT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以通信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

将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专业课程,将企业工程案例嵌入课程内容,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实现“教、学、做”合一,以通信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培养贴近企业实际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2.以技能大赛引领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了专业建设,将大赛新技术引入课程体系中,将大赛项目引入课程内容中,将大赛评价标准引入考核模式中。把赛场的高技能渗透到平时的教育之中,把比赛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最终让所有学生具备较高水平、较高技能。

3.逐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入学初通过与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基础上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二学期通过模块化教学、职场体验进行基本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三学期通过项目化教学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四、五学期通过现网情景化教学进行岗前技能培训锻炼学生的岗位能力,第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层层递进循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课程体系与实施方案

针对通信综合代维工作岗位技能需求,重构综合代维ICT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为原则,既体现通信工程技术培训要求的深度又兼顾高职教育特点,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基础能力的培养

通过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课程的授课由经过系统、规范培训的教师授课,使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深入了解通信专业的职业、环境的需求趋势,明确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促进职业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与提高。职业素质课程由合作企业的工程师来完成,以保证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学生能够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通过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结合通信企业生产实践,对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对通信常用工具的使用等基础能力的培养。

2.专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的前导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通信专业工作所需的基础的、概念性的知识以及从事通信综合代维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是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知识基础;掌握相关移动通信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熟悉通信常用线缆与接口的规格、标准与制作方法;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对相关移动通信设备进行软硬件配置,能够排查和处理相关移动通信设备的故障;熟悉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组成与常用设备;熟悉相关移动通信设备运行的环境要求与工作条件;熟悉移动通信工程施工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3.岗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通过专业新技术课程注重岗位能力提升。以光传输网组建与维护为例,从教学与光传输岗位工作内容结合切入,从符合通信企业行业人才需求出发,将光传输真实工程项目作为基本内容,课程内容完成从职业岗位需求到教学实施的转变,考虑项目先后逻辑关系,对知识和技能按项目任务重新进行整合,课程内容最后归纳序化为传输网规划、传输网组建、传输网配置、传输网维护四个项目。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导入光传输技术知识,项目载体跟随光传输技术更新变化,以培养学生光传输网软件调试、工程督导、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等岗位能力为根本目的。

4.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期通过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第二学期通过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三学期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的前导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四学期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第五学期通过专业新技术课程注重岗位能力提升。第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学生职业能力。

五、教学模式改革

1.借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3]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参与2009年、2011年两届通信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及时将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到课程设体系中,先后开发了“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基站勘查与设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四门专业主干课程,增设了“TD-SCDMA业务配置”和“无线网络规划优化”两门实训课程,增加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EPON技术与应用”两门专业拓展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借鉴了大赛的比赛流程,均为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法。

2.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质量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从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分析入手,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改课程过程中,注重课程教学设计要素的普适性,为了确保教改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对教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设计了教改课程实施的过程资料,使教改课程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以工作过程和项目化教学作为教改的主线,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学方式趋于“教学做”一体,教学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教学组织上让学生分组学习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从开学到学生毕业全程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学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再通过职场体验熟悉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基本素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接着进行工作过程导向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再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培训结果和前期学习结果选择职业岗位,最后进行顶岗实习,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求职信内容篇12

求职信英文名称是application letter。它通常分为几种类型,包括索取公司应聘申请表及详细资料的不带简历的求职信,附简历的应征求职信,试探性的求职信等等。 递交求职信的目的是用求职信来吸引阅读者,而不是一种形式或习惯。打开装有求职信的信封,首先看到的就是求职信,它是表现应聘者个性的工具,想象一下,如果对方看到的是连折叠都不齐整的信纸,还有好心情看下去吗?而结构松散的信会让人觉得写信者条理不清晰。语法拼写或标点的错误太多,则会让人觉得此人办事容易出错,对工作不负责任,公司是不会聘用这样的人的。通常一封求职信的阅读时间是30秒,在这30秒内能体现的实际上是你的风格。而每一个公司都喜欢聘用专业作风很强的有能力的员工。 *在招聘广告中,常要求有意申请者可致电或致函索取公司的申请表格。索取这类申请表格的求职信一般都比较简短,格式参照范例。 得到申请表格后,仔细填写后一般与简历一起交给公司。申请表格的填写。 *附简历的应征求职信具有向招聘者说明简历和具体求职内容的作用。简历中你已经将自己的职业经历或教育情况列表说明了,在求职信里就应着重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求职信里要简短地对简历中提到的与应聘职位有关的职业经历和技能加以说明。但是,只是简单的重复简历里的内容是不够的。要把简历里没有的内容充分添加进去,显示出与其他应聘者的差别。你需要表达的观点是:渴望、确信、真诚(I am keen, I am clear and I am sincere)。在第一段里,陈述你渴望得到这个空缺职位,第二段说明你已了解这项工作和公司的要求,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你符合它们的招聘条件。第三段讲清你本人希望在何时面试,何时可以上班。第四段采用能使公司相信你对这项工作真正有兴趣的语句结束这封信。 典型的求职信格式是:你的地址写在信纸的右上方,地址下面是写信日期。信纸左上角要写上接受你求职信的人的姓名和尊称其下面是该公司的名称和地址。再下面就是招聘广告中给出的其他相关代码。参照范例。 *试探性的求职信是你主动发给你感兴趣的公司的,这类希望渺茫的却经常能出人意料的取得成功,因为这种申请求职的方法表现出了申请人本身的能力、勇气和激情。 试探性求职申请信应该简洁,讲清楚你对该公司感兴趣的原因,写明你具备的资格以及你认为会引起该公司注意的任何品德。邮寄申请信时,要把个人简历也一起寄去。你还需要知道公司里人事经理或部门经理的名字,把直接信寄给他会更有效一些。 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你收不到任何回音,那么可以断定该公司目前没有你申请的空缺职位。

求职信内容篇13

条件展示是自荐信的关键内容,主要应写清自己有本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有本专业技能和成就,有与本工作相符的特长、兴趣、性格和有关能力。应该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甚至稍微有些创意。

第一,有的放矢。不要把求职信写成一种能到处撒网的求职信,然后大量复制,到处投递。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狂轰滥炸,很少能击中目标。有效的求职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或针对公司的某一具体职位而写。特别提醒:在求职材料的封面、求职信的右上角清楚写明求职单位和求职岗位,用这种形式来强化求职的针对性。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