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年中总结实用13篇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1

本文运用STATA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表1给出了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成果。

1.模型检验:γ=0.9504,这说明模型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

2.参数各投入变量产出弹性分析: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及其二次项系数β1=1.3520、β2=1.2985、β3=-0.1112、β4=0.1146、β5=0.0418,且β1、β4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β3、β5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β2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从业人员产出弹性均为正值。

3.政策性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参数δ1=0.0531281,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参数符号为正,说明农业发展银行对金融支持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该实证结果与2000—2010年农业发展银行的实际运营状况基本相符。

4.农业银行农业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参数δ2=0.5787488,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参数符号为正,说明农业银行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传统的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但商业化的过程中,迅速进入城市并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撤销了大量的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支农能力大大下降。

5.合作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参数δ3=-0.2089662,其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参数符号为负,这一实证结果说明了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农村信用社贷款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每增长1个单位,农业技术效率水平提高0.2089662,这一结论与设想的相一致。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2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及资金支持现状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内容。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转变,国家农业政策开始布局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内容作了进一步阐述,本文提出的“全过程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农业科技研发。

其主要内容是种业培育和创新,农业产品关键技术突破等研究与实验活动。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加大水稻机插、玉米、棉花机收等攻关力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加强应对农业灾害、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研发。

2、农业科技推广。

在农业科技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推广应用,包括加快建设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提倡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同时,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技推广,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农业科技产业化。

应用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技术,进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活动,并使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全面实现商业化经营,具体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遗传工程和转基因高新技术,对动植物育种技术进行重大变革;(2)采用高新技术装备农业,研制新型机械和工具;(3)利用高新技术大力研制和生产生物性的肥料、农药等生物制品;(4)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4、农业科技人才培育。

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包括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种养大户、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农机手等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依托现有重大科研计划等,加强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分期分批选送农技骨干到大专院校深造,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现状。

农业天生的弱质性及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特质使其资金支持系统不同于其他产业,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仅需要财政的资金支持,更依赖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资金和金融系统。从政府资金支持来看,2004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投入从2626.2亿元增加到8579.7亿元,年均增长21.8%。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资金达到187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合计12286.6亿元,增长17.9%。而金融系统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包括:

1、农业科技信贷。

目前,向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重点支持农、林、水、气等具有直接效益、成功率高的先进技术,特别是以粮棉油大田增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银行全部贷款的98% 以上集中投放到了农村和农业,但是1996年以后,由于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农业类贷款在农业银行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国家政策性银行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基础上,拓宽业务领域,改变只承担粮棉收购资金贷款的单一功能,加强对基础产业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向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小额信贷服务,支持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

2、农业科技保险。

农业科技创新同其他领域的创新一样,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要促进科技创新的持续进行,需建立有力的风险保障和分散机制,而农业保险充当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稳定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风险随之增加,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7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为53.3亿元,农业保险赔款及给付29.8亿元,201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为135.9亿元,农业保险赔款及给付96亿元,4年内分别增长154.9%和222.15%。

3、农业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动力源和有效途径,但是与工业和商业领域风险投资资金的引入不同,农业风险投资更倾向于关注农业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都比较大,但相对来说收益也高,国内农业领域引进风险投资刚刚起步,截至2011 年上半年,我国风险投资资本投入到新农业及生物科技行业的金额分别占总投资金额的1.9%和0.67%。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供给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农业科技信贷、农业保险及农业风险投资的规模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张,但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供给存在的问题使农业科技创新资金获取受限:

(一)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不匹配。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具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于农业科研机构进行的新种子研发和试验带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且风险最大,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商业性资金供给机构往往不愿意投资,这就需要大量政府资金的介入。对于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的初创期农业科技中小企业,由于其作为单独法人经济体存在,成长性高,风险高但收益也高,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一般倾向于这类创新主体;对于处于成熟期的农业科技型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产业化项目提供贷款。目前,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并未完全匹配,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引导作用不突出,银行、风险机构等只注重短期利益,没有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资金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二)财政资金总量偏低,结构不协调。

1、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偏低。

多年来国家财政支农业出金额从1991年的347.5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29.58亿元,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整体上却呈现下降趋势,1991年为10.26%,2010年下降到了9.05%,近些年来基本维持在9%左右,财政农业支出的增幅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幅。美国2011年农业支出报告显示,2011年农业生产支出达到创纪录的3187亿美元,相比2010增加了10.2%,因此,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2、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不协调。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除了总量偏低,支出结构也不协调。历年财政农业支出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及农村救济费占据很大部分,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数额较小,2010年仅占全部财政农业支出的0.68%,还不到1%,结构失调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之间,我国不足0.2%。

(三)金融体系资金供给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信贷规模较低,机制和产品创新不足。

金融机构的农业科技信贷在管理上仍采用商业贷款管理办法,贷款必须满足抵押条件,同时经过银行及科技部门双重审批。科技创新主体需要有不低于项目总投资20%的资本金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其他企业法人为其担保,贷款程序复杂。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农业产品、专利权、商标权等抵质押方式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价值认定困难等,其发放规模有限。

2、农业科技保险发展处于低级水平。

现阶段,无论是从事种子研究与试验的农业科研部门还是农业科技企业,农业创新主体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无法达到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的要求,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政府为主导,真正的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尚未建立,部分地区农业保险甚至出现“供需双冷”的局面,农业科技保险市场发展处于低级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保证和风险分散作用有限。

3、农业风险投资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农业风险投资发展面临如下制约因素:一是从项目供给角度,包括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缺乏、农业科技企业产权制度落后及生产规模低下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二是从风险投资供给角度,风险资金规模不足、风险资金融资渠道单一、退出渠道不畅及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一定程度抑制了民间资本的加盟;三是从服务体系及宏观配套环境角度,促成农业项目与风险投资沟通交易的中介信息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及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业风险投资供需双方交易难以有效达成。

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路径优化的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周期长、地域性强、公益性等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信息化、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内的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都要求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体系。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体系建设如下路径可供参考:

一是加大各类资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首先,建立财政农业科技支出增长机制,保持财政科技支出总量的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相挂钩,调整财政农业科技支出结构;其次,对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信贷考核和评价机制,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扩大农业科技信贷规模;再次,建立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风险投资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二是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农业大型企业、农业科研部门建立农业研发机构,提高种子改良、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技术革新的效率。

二是建立与农业科技创新内容相适应的资金支持匹配机制。财政资金更多地支持农业技术引进、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公益性普遍性领域;银行、保险、风险投资等机构更多投向新品种培育、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集约化技术、农机化和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后处理贮运加工及其它技术。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坎镇政府农经中心副主任)

注释:

郭明杉等. 风险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与途径. 理论探讨, 2008,(3).

加大国家农业投入 农业科技将成新亮点.科技日报.2012-02-09 .

杨嫩晓. 农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经济研究参考, 2007,(50).

张文棋等. 构建提高福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支持体系的设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4).

参考文献: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3

1.全国科技经费的筹集总额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增长,这说明我国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能力越来越强。1992年全国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557.332亿元,而2004年筹集总额已经猛增到4328.3亿元,12年间经费增加了3771亿元,年均增加314.3亿元,年均递增18.6%。

2.全国科技经费筹集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投入成为主要力量。1992年全国科技经费总额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贷款三者的比例为28.7:29.2:16.13,12年后的2004年三者之间的比例则优化为22.8:64.0:6.2,企业投入已经真正成为科技活动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同时,政府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强,金融贷款的融资作用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科技的重要性日益突显。1992年全国的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1%。从2000年开始,比重逐年提高,2000年达到2.3%、2002年达到2.4%、2003年提高到2.5%,2004年提高到2.7%,经费投入的相对额和绝对额均有明显的提高和增长。

(二)内蒙古科技经费筹集情况的分析

1.自治区科技投入的筹集总额在不断增长,增长幅度也不低。1995年自治区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额为6.3亿元,2005年增长到21.23亿元,增长2.36倍,平均每年递增12.9%。

2.在自治区全社会科技投入中,政府资金投入也是逐年增长,由1995年的1.4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09亿元,增长3.11倍,年均递增15.2%。比全国平均递增高0.6个百分点。

3.企业科技投入已成为全社会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最高达到67.35%(2004年),最低也占30.8%(1998年)。十五期间,企业资金年均占到全社会科技投入的58%,1998年企业全社会科技投入为1.5亿元,2005年达到10.33亿元,增长5.9倍,年均增长31.6%,比全国平均递增高近5个百分点,着实反映了企业对科技投入的重视。

4.金融贷款也是科技投入的重要支持力量。从1998―2005年,银行贷款总额逐年增长,由1998年的5792万元增加到2005年4.8亿元,7年时间增长7.3倍,年均递增35.3%,超过政府投入和企业的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递增高近3个百分点。

5.“十五”期间,自治区全社会科技投入累计达到90.14亿元,比“九五”增加51.4亿元,增长1.32倍 ,年均递增18.4%,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自治区科技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其中,政府科技投入“十五”累计达到22.3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8.6亿元,年均增长10.1%,占GDP的比重达到0.778%。

6.自治区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趋于合理,各项资金的协调进一步显现。1998年自治区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贷款三者比例为57.3:30.8:11.9;2005年三者比例优化为28.7:48.6:22.7。企业资金成为科技经费的主体,政府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在增强,金融力量支持也进一步提升。

7.我区科技经费投入总额占全国比重仍然很低。2004年全国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为4328.3亿元,自治区仅占到全国的0.56%;其中,政府资金全国为985.5亿元,自治区(6.7亿)占全国的0.67%;企业资金全国2771.2亿元,自治区为11.1亿,占到全国的0.40%;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就更低了,均不足全国的1%。

8.自治区科技经费总额占GDP的比重,内蒙古长期徘徊在0.5%―0.8%之间,全国平均为1.4%―2.7%之间,内蒙古比全国平均水平差1―2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我们科技财力的薄弱。

(三)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比,内蒙古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还很少,与东、中部的差距很大,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我们仅排正数第8位,倒数第5位。

1.2004年自治区科技经费筹集总额,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倒数第6位,其中:倒数1―5位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1.2亿元)、海南(5.8亿元)、宁夏(8.46亿元)、贵州(20.78亿元)、内蒙古(24.49亿元)、新疆(26.8亿元)。

2.2004年,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科技经费的筹集总额1―12位的排序是:1.四川(182.79亿元)2.陕西(159.28亿元)3.重庆(57.41亿元)4.广西(41.50亿元)5.云南(36.78亿元)6.甘肃(36.09亿元)7.新疆(26.84亿元)8.内蒙古(24.49亿元)9.贵州(20.77亿元)10.青海(10429亿元)11.宁夏(8.46亿元)12.(1.2亿元)。

2004年内蒙古科技经费筹集额仅为四川的13.4%;为重庆的42.6%,为陕西的15.1%,为广西的58.5%,为西部平均筹款额的40%。

3.自治区科技经费的筹集与东部地区比差距更大,仅为东部平均水平的7.98%,为上海的6.8%,为北京的4.1%,为江苏的4.7%,为浙江的8.9%,为山东8.1%,为广东的5.6%。

4.与中部地区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2004年自治区科技经费筹集额为山西(68.5亿)的35.6%;为河北(95.1亿)的25.7%;为安徽(116.8亿)的20.8%;为江西(40.53亿)的60.2%;为河南的(118.4亿)20.8%;为湖北的(136.3亿)17.9%;为湖南的(96.3亿)25.3%。

二、内蒙古和全国财政科技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

政府财政的科技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多层次的支出构成。根据我国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划分标准,它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现称研究与发展费用)、科技事业费、科研基建费以及其他科研事业费。科技研究与发展费用主要是指国家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实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科学事业费是预算支出中由科技部门归于管理的科学事业费以及中国科学学院的科学事业费,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和高新技术研究专项经费等。

(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状况的分析

1.国家财政对科技经费的投入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64.6亿元,2004年增长到1095.3亿元,24年间共增长1030.7亿元,年均增加投入42.9亿元,年均递增12.5%,和同期财政支出年均递增13.9%基本持平。

2.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显示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980年财政科技投入占总支出的比重为5.3%,一直到1987年大都维持在5%左右的比重;1988―1999年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2000年―2004年则降到3.6%―3.8%左右的水平上,24年间平均比重为4.8%。

3.科技三项费用(研究与发展)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全国的科技三项费用投入为27.3亿元,2004年增加到483.9亿元,增加456.6亿元,年均增加投入19亿元,年均递增12.7%,占当年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比重,由1980年的41%增长到2004年的44%。

4.科学事业费也呈现大幅度增长。1980年,国家财政科学事业费为20.9亿元,2004年增加到335.9亿元,24年间增加315亿元,年均增加13.1亿元,年均递增12.2%;占国家财政投入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32.4%下降到2004年的30.7%。

5.科研基建费也是逐年增长。1980年国家财政科学投入中的科研基建费由1980年的11.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5.9亿元,年均递增9.4%,占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由1980年的17.4%下降到2004年的8.8%。

(二)内蒙古财政科技投入状况的分析(1979年―2005年)

1.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也持续增长。自治区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总额,1981年为3641万元,2005年投入总额上升到6.73亿元,增长17.48倍,年均递增12.9%;其中,科技研究开发资金由1981年的1222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4.2亿元,增加33.4倍,年均递增15.8%;科学事业费由1981年的219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89亿元,增加7.6倍,年均递增7.8%。基建支出也逐年明显增长。

“十五”期间,自治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总额达到25.2亿元,年均增加5.04亿元,比“九五”累计投入18.08亿元增加7.12亿元,年均递增10.8%;其中,科技研究开发资金由“九五”累计5.76亿元增加到“十五”的15.7亿元,增加9.94亿元,年均递增15.5%;科学事业费由“九五”累计11.95亿元增加到“十五”累计22.25亿元,增加10.3亿元,年均增加2亿多元的投入,年均递增7.8%。

纵观“六五”到“十五”的各个时期,可以说“十五”是自治区财政对科技经费投入增长最快最好的时期。

2.自治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1985年自治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1%;1986年为2.7%,以后逐年下降,从1989-2000年10多年间长期稳定在2%左右;2001年下降到1.3%;2004年、2005年下降到0.9%。同期国家财政对科技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1985年为5.1%,1986年为5.1%、1987-2000年长期维持在4%-5%之间,2000年下降到3.6%,2001-2002年均为3.7%;2003-2004年均为3.8%,2005年比重也是下降的。

3.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横向对比更可以看出我区财政科技投入的规模之小。以2004年为例,这一年自治区政府资金总额为6.9亿元,在华北五省市区中,内蒙古投入为山西(12.6亿元)的54.8%,为河北(20.5亿元)的33.7%,为天津(21.9亿元)的31.5%,为北京的(272.8亿元)2.5%。

三、内蒙古和全国研究与发展(R&&D)投入经费对比分析

(一)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1.国家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研经费总支出由1995年的348.7亿元增加到2004年1966.3亿元,9年间共增加1618亿元,年均增加近180亿元,平均递增21.2%,即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也超过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占GDP比重由1995年的0.57%增长到2004年的1.23%,人均(R&&D)经费由29元增长到151元。“九五”和“十五”期间如此大幅度的投入,这在中国科技发展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反映出中央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

2.在总量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趋于合理。在R&&D的支出中,国家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经费开支由1995年的146亿元增加到2004年432亿元,年均递增12.8%,占R&&D经费开支的比例,由1995年的42.3%下降到2004年的21.9%。企业的R&&D经费大幅度增长,由1995年的1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4亿元,9年间增加1172亿元,年均增加130多亿元,年均递增达到8.1%;特别是我国的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更是增长明显,由1995年的1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54亿元,年均增加90多亿元,年均递增23.5%,总R&&D经费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43.8%上升到2004年的68.8%,占2/3之多。企业R&&D经费支出已经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导力量。高等院校的R&&D经费由1995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01亿元,年均递增18.9%,高等院校的科研仍有突出表现。

3.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1)我国R&&D经费开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进一步增强。基础研究R&&D经费由1995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17亿元,增加99亿元,年均增加近10亿元,年均递增23.1%;占R&&D经费的比重由1995年的5.18%上升到2004年的5.96%。(2)应用研究经费也有了较大提高,已经由1995年的9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00亿元,年均增加超过30多亿元,年均递增17.7%,占R&&D经费的比重,由1995年的26%下降到2004年的20.3%。(3)试验发展的经费更是大幅度增长。由1995年的23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449亿元,年均增加134亿元,平均递增22.2%,试验发展已经成为科技支出的主攻方向和突出重点。

(二)内蒙古的R&&D经费投入与全国以及各省市的比较分析

R&&D经费是知识与创新赖以进行的重要资源,R&&D投入与地区科技实力的形成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04年,自治区R&&D经费总支出额7.4亿元,比2000年增加4.06亿元,年均增长30.31%;自治区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连续6年保持大幅度增长。

1.自治区R&&D经费有了明显增长,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5年自治区的R&&D经费支出为1.1亿元,2004年增长到7.8亿元,9年间增加6.7亿元,年均增加1.1亿元,年均递增24.4%,R&&D占GDP的比重提高到0.28%。同期全国R&&D经费年均递增21.2%,自治区高出全国3.2个百分点。

2.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研发机构的R&&D经费由1998年的5631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4075万元,6年间增加4844万元,年均递增16.4%。同期比国家研发机构开支增长高3.6个百分点,占R&&D经费开支比重,自治区达到18.1%。大中型企业R&&D经费开支由1998年的5878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48402万元,年均递增42.3%。全国同期为23.5%,自治区高出全国18.8个百分点,企业R&&D经费开支占全区R&&D经费开支的比重已经占到62.1%,成为R&&D经费的主导力量。高等学校R&&D经费开支也有了大幅度增长,由1998年的900.8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7187万元,年均递增41.3%,比同期全国递增18.9%高出22.4个百分点,高校R&&D经费开支占自治区R&&D经费比重为9.2%。

(三)内蒙古的R&&D经费开支与东中西部各省市区的比较分析

1.研究与发展经费(R&&D经费)的总量对比。2004年内蒙古R&&D经费支出为7.79亿元,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位第26位,全国倒数第6位(位于内蒙古之后的有、海南、青海、宁夏、新疆)。 内蒙古在华北5省区中排位倒数第一,在中部6省区中也是倒数第一。

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内蒙古的R&&D经费总额排位倒数第5位,正数第8位,排在其后的有、青海、宁夏、新疆。2004年内蒙古R&&D经费开支仅为四川的10%、重庆的33.1%、陕西的9.4%,与东部省市的差距则更大。

2.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支出结构对比。2004年全国R&&D经费开支中,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开支占21.9%,企业开支占48.5%,高等学校占10.2%;同年内蒙古三者比重分别为17.9:61.5:9.2;同年东部地区三者比例为19.8:50.5:0.3;中部地区为18.7:48.4:15.6;西部地区为37.7:37.5:13.8。

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前三年自治区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比率为16.30%,全国2003年仅为5.69%,但同时自治区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基数很低,2003年仅为6992万元。

四、自治区科技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国内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内蒙古的科技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科技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科技供给的总量偏小和结构难以支撑的矛盾长期困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科技投入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科技投入战略

虽然我区明确了“科技强区”的发展战略,但是与之相配套的科技投入战略还没有制定。改革开放的多年实践表明,政府的科技投入和企业的科技投入还长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科技投入的自主增长机制还没有形成,自治区的重大科技项目投入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和财政发展规划中还没有自主增长的机制,有的甚至还没有明确的资金渠道,非正规渠道以及临时解决的问题时有发生,这就直接影响到重大项目的早计划和早安排。

(二)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依据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研究开发经费占GDP不到1%的国家和地区,缺乏创新能力;在1%―2%之间的国家和地区,会有所作为;大于2%的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比较强。我国按《科技进步法》要求,国务院提出的2000年R&&D经费占GDP1.5%的目标没有达到,2000年为1.0%、2002年为1.23%、2003年为1.3%、2004年为1.35%;内蒙古的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2000为0.24%、2001年为0.25%、2002年为0.28%、2003年为0.30%、2004年为0.28%。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平均为28―29位,在其后的是、海南、宁夏、青海等省市自治区。

(三)政府财政的科技投入还没有形成稳定自主增长的机制和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自治区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和国家转移支付的增加,自治区财政对科技投入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在绝对额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没有相应提高而且出现下降的趋势。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92年的5.5%下降到2002年3.7%。自治区也从2000年的1.29%下降到2005年的0.55%(01―05年分别为1.2%、1.16%、1.15%、0.89%),“十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是普遍存在,也是普遍问题,如何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是国家科技投入战略的核心内容,需要从制度上、法制上去改革,从根本机制上解决问题。新的科技投入体制尚需健全和完善,同时也要建立和形成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的联动机制,整合科技财力资源,形成合力。

(四)科技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近年来虽有所改进,但是结构不合理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一是不同部门之间财政科技投入差别很大,原有的既得利益难以触动。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技投入的力度;如对公益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小、数额少,多年来形成的基础研究、科技基础条件、公益性科技投入明显偏少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重点基础实验室、基地、院所的经常性运行经费不足,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以及小型设备等在经费上严重不足,科研积累不足、技术储备不够、环境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欠账太多,技术标准、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联合攻关的基础投入更显得不足。二是科技支出中的集中度不高,项目小而分散,互相关联和综合集成性差,经费资源整合力度小。

(五)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尚不适应“科技强区”的需要

在自治区缺少科技投入发展战略,缺少投入发展战略的重点、计划和保障机制,部门之间综合协调、地方和企业之间的平衡和协作等。自治区财政缺乏适应科技工作特点的财政科技预算相配套。现行的部门预算不能适应现代科技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组织特点,不利于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的布局,有些综合性、集成性强、覆盖面广的科技项目难以列入现行的部门预算;全区的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协调和整合工作还有待提到日程上来。部门和项目之间的科技预算尚缺乏协调的管理和机制。

(六)科技规划和科技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益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共有20余项部级重点科技计划,各类计划边界模糊和交叉重复,导致计划项目重复设置,同一项目可以得到不同计划的多项支持,造成投入的浪费。同时,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项目投批程序复杂、周期较长、经费到位晚,为履行日期而忽视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甚至有的经费挪作他用,上级管理部门收取高额管理费等,都直接影响效益的提高,这反映科技管理的粗放,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的薄弱。自治区也存在以上的类似情况。

五、关于科技强区、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的政策建议

加大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应当在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强区战略的指引下,在发展经济、培育壮大财源的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多元化和多渠道的科技投入宏观体系,使政府支持和促进科技发展和加大投入的职能和职责合理准确“定位”和“到位”,明确政府在科技方面的事权和财权,建立政府引导型并协调全社会科技投入的协调配合体系和机制,使各方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实现政府、企业、金融、国内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有序分工和协调配合。政府在纯公共产品领域担当主体;在准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税式支出、政府采购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灵活有效的多种方式投入并做政策引导;在私人产品领域,政府一般不提供资金,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的公平环境和间接政策引导。对企业、非赢利性机构的投入潜力,应积极鼓励引导为现实投入。

(一)建立稳定增加科技投入的增长机制,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的可持续增长

配合政府收支分类、预算制度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方面建立适度超前和稳定持续增长的机制十分重要。首先是要明确和界定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标准口径并保持必要的透明度,在各个年度预算编制环节,贯彻好《科技进步法》中政府科技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

“十五”期间,全区科技投入总量保持增长。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经费)年均增长22%以上,财政科技拨款年均增长12.9%,企业科技投入逐年加大,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基础条件的改善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我区科技投入“十五”期间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总量偏低,相对水平不高,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经费)占生产总值(GDP)比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下降,目前尚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放在优先保证的位置,动员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扭转科技投入偏少的被动局面。要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和调控,以企业科技投入为主导,全社会各个方面科技投入为补充配合的全方位科技投入大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整合作用,将分散的科技资金整合起来,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办大事。引导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争前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

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自治区各级政府都要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和落实法定增长的要求。今后财政科技投入要实现大幅度增长,逐步使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恢复到较高的历史水平(1985年为3.1%、1986年为2.7%)。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针对目前科技投入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系统的结构性对策,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

财政科技投入重点为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重视公益性行业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机制,明确支持方向,重点解决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建立适应科研机构特点的定额管理制度,适当提高科研人员的人员经费标准以及公用经费标准,保障科研机构正常的科研支出,同时考虑给予流动人员必要的经费支持。

――结合基地建设加大对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并稳定其投入渠道,逐步改善科研条件,同时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以及重大科学工程,要保障必要的运行维护经费。

――发挥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对行业共性技术以及部门重点项目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

――对于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包含的基础科研项目设计合理的扶持强度,按照排序和立项率控制方法安排资助。

――对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产品的投入,要在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后按照特殊程序专门决策,在预算中个案处理,专门配备财力。

――发挥自治区和盟市两个积极性,适当提高各自支出中科技支出的比重,并增加对公益科技的投入,中央更侧重于对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

――设立企业自主创新基金。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引导增强自治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

――设立高新技术贷款贴息。“十一五”期间,自治区财政按每年3000万元的息金标准纳入预算,期限暂定为5年。列入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优先主题中的重大专项,凡是涉及高新技术或者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贷款贴息。

――设立自治区回国留学人员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出国留学人员来内蒙古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设立专利申请资助专项经费,重点扶持在自治区注册的科技型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

(三)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优化财政对公益科研的投入结构。科学地确定优先支持领域、重点支持领域、适当支持领域和退出领域。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资金。改变财政科研投入条块分割、分散使用、投向僵化、配置机制单一的状况,加强集约使用,提高投入强度,缓解总量供给不足。“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将围绕4个方面的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增加生物技术、农畜产品安全和深加工技术、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的投入力度;注意引导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资金匹配。

(四)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财政科技拨款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1.5%,年均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到“十一五”末,全区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0%以上,并随着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幅增加财政科技拨款比例。

(五)合理配置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

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是财政科技投入开展R&&D活动的主要来源,其投向要严格限制在具有创新成分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体系的项目领域以及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产品或者服务项目范围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的使用逐渐由侧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并重的格局转变。适度增加高等院校、重点科研机构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比例保持在目前的结构水平。

不同层次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在考虑其任务分工时候要各侧其重:国家为主的投入及其配套资金主要承担宏观、综合、难度与水平较高、基础性强、有明确的国家目标的较大意义与影响、有利于增加自主技术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的课题;自治区本级投入要按照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体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势,要特别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培育、产业结构提升和新的经济增长规模;地方与部门投入作为国家、自治区投入的补充,主要承担一些关系到地方技术进步、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周期相对较短的技术集成课题和成果转化课题。

(六)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在科技计划列项、科研基地布局、科研条件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和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加强政府各部门科技管理职能的协调。财政厅、科技厅、教育厅、发改委、工业办、农牧业厅、卫生厅以及社会科学院等各个部门间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与沟通各个部门科技投入的主要领域、支持重点、重大成果以及各个部门科技计划的衔接问题。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4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创新发展,2010年国家科技部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示范性强、体现层次性等原则,确定了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沙坪坝区作为“重庆代表”位列其中。首批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 ”是重庆市沙坪坝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整合和协调各种创新要素、探索和建立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创新体系,是当前重庆市沙坪坝区“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创新型城市(城区)是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通过聚集和配置各种创新资源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城区)是一项综合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科技、知识、人力、资本、文化、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诸多创新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在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创新要素中,金融体系具有推动性支撑作用。因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筹集资金、分散风险、资源优化、信用约束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能高效地聚集和分配社会闲散资金、分散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减低创新活动中的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持续的创新和迅速产业化,从而促进创新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发展历程也表明,金融支持是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譬如,美国加州硅谷是举世瞩目的高技术产业中心,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潮流,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硅谷的产业集中度高;二是硅谷的风险投资体制;三是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作为孵化器。后两点本身就是金融支持问题,第一点的真正形成同样也离不开金融支持,有效的金融支持促进了美国硅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于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型城市而言,拥有高效的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加强与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对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加速创新型城区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融资制度的支持以及资本的大量投入与积累,这些仅依靠一个区县的金融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就需要重庆市乃至国家层面的金融力量来推动沙坪坝区“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重庆金融支持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实践

(一)发展金融业奠定金融基础

一个城市或地区金融的总体发展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新型城市(区)建设金融支持度的高低。重庆金融业稳健发展,社会融资总量稳定增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稳步提升。重庆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5-2010年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持续增长,金融贡献度虽略有起伏,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并在2010年达到6.1%(图1),金融业已成为重庆市第五大支柱产业。截止2010年底,重庆市金融机构(含外资)存款余额13613.97亿元,贷款余额10999.87亿元,较2005分别增长了1.85倍和1.91倍,存贷款平稳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重庆保险业平稳健康运行,在支持城区创新发展方面也做出了相应举措。譬如,重庆市于2007年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11年3月已有113家企业参保,累计投保额192亿元,保险产品也日渐丰富,承保范围逐步扩大,投保企业快速增加,为科技领域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

此外,重庆还积极开展科技融资担保服务,依托重庆科技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成立不以盈利为目的、国有独资的重庆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政府信用实现5~10倍的担保放大效应,撬动和聚集信贷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发展步伐。

总之,重庆金融业的快速、创新发展,为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金融与资本基础。

(二)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力度

近年来,重庆在城市创新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增长迅速,尤其是科技活动投入得到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重庆市科技活动投入指数较上年上升了1.94%,增幅在全国31个省市中位于第6位。

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特别是其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重庆市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2009年重庆市 R&D 经费投入达到 79.46 亿元,从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25.7%。其中,2009年沙坪坝区R&D经费投入总量达12.41亿元,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列第一,占全市总量的15.63%,是2000年的8.9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7.6%;特别是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高达7.36亿元,占总量的59.3%,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在沙坪坝区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扶持资金对于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重庆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15.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6倍。同时,为促进重庆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建设,2008 年重庆市政府决定出资10亿元设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到目前已吸引众多社会资本和国内外优秀的创投机构聚集重庆,成功组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18支,其中7支已开始投资项目,规模达35亿元,引导基金出资7.13亿元,以1:4的杠杆效应吸引近28亿元社会资本。此外,重庆市自1995年开始实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到2011年已经累计投入5个多亿,支持500多家中小企业在初创期立足并稳定成长,主要涉及光机电、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这些资金的投入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其一,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重庆坚持用市场的方式和制度的手段引导金融发展,积极建立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动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完善金融信用环境考核制度;在全国开创小贷公司一口接入征信系统的“重庆模式”,促进小贷公司稳健发展;商业银行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升信贷质量,降低不良贷款。金融信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促进了沙坪坝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更好地发挥了金融支持城市创新发展的作用。

其二,在科技金融政策方面,重庆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表1),就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为充分发挥金融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政策依据。

其三,在融资服务方面,重庆市聚集各类投融资要素为科技创新搭建综合服务平台。2009年启动“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战略”,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2010年重庆市科委全力打造科技金融“投、保、贷、补、扶”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在重庆生产力大厦建立了“一站式”的投融资服务中心。2010年重庆市科技创业投资协会成立,致力于资源整合,为创投、银行和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专业化服务,并通过“重庆创投”网、电子期刊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金融政策、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其四,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积极助推金融支持进社区,对于辖区内发展潜力好的企业,由区金融办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推荐其到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托管,逐步打造成为上市公司;对于辖区内的微型企业,金融办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资金补贴。

以上政策举措对于促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沙坪坝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宽松而畅通的金融环境。

三、重庆金融支持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中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的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构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型城市建设金融支持度进行科学评估,可以把握金融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程度,及时发现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策略提供参考。

基于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选取了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存贷比、金融业贡献度、上市公司数量和风险投资资本额占全国风险资本额的比例6个指标来横向对比重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金融支持规模。表2显示,重庆在相关指标值上均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重庆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总体规模、创新能力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二)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重庆市及沙坪坝区的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持续增加,沙坪坝区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均有所增强,但与需求相比,仍存在政府投入较少、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等问题。根据沙坪坝区2009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统计显示,沙坪坝区科技投入以企业自筹为主,企业资金为7.03亿元,占95.5%,政府投入资金0.32亿元,仅占4.6%,这样,一些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在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水平上受到制约。

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即区域内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衡量区域内企业研发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据国际上有关研究显示:当这一比例小于1%,企业难以生存;2%可以勉强维持;达到5%以上,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而2009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仅为1.65%,以该标准来衡量,沙坪坝区工业企业尚未达到勉强维持阶段,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沙坪坝区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其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还相当薄弱。

(三)信贷市场结构失衡

由于高科技创新投入的高风险问题,重庆的金融机构贷款占重庆市科技活动筹资总额的比例一直偏低,热情不高。从2005年到2008年,重庆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增长快速,其主要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占科技活动筹资总额的比例一直不足10%,所占比例极其微小。此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较多集中于大企业、大机构,而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特别是初创期企业、微小企业贷款有效需求满足程度较低。并且贷款发放偏好于生产经营性贷款,投入到创新领域的贷款较少。表3显示,重庆的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快速增长,到2008年末达8102亿元,较2001年增长1599.27亿元;而2008年末重庆的金融机构对科技活动贷款额为13.58亿元,仅占当年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0.17%;且从2005年至2008年,基本上是在0.1%左右徘徊。

显然,与企业自筹资金和政府投入资金相比,金融机构贷款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较差,信贷结构失衡、金融机构贷款渠道不畅使得重庆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力度有限。

(四)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健全

风险投资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它不仅在高科技企业创建初期提供创业所需的天使资本,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还为创新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决策等多方面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和质量。因此,风险投资通常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重庆市的风险投资起步于1992年,是国内发展风险投资较早的地区之一,但其发展缓慢,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具体表现在:

首先,重庆市风险投资的规模小,截至2009年重庆市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额仅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额的0.21%,新募集风险资本额仅占全国总额的0.36%,比例极其微小。

其次,风险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当前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创办的国有控股公司,民间资本利用率太低,其结果不仅直接导致风险投资资本不足,而且在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下难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

再次,风险投资服务中介机构不健全,缺少如投融资咨询机构、项目评估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估值评价机构这类以风险投资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的中介机构,服务于风险投资的体系还不完善。

最后,风险投资退出困难,目前,重庆市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这会使得一些潜在投资者因惧怕无法收回投资而望而却步,从而限制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四、强化金融支持“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重庆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主旨和目标是重庆的金融体系与结构有利于从总体上帮助沙坪坝区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沙坪坝区的创新企业、创新技术与项目、创新人才队伍、创新科研群体、创新项目推广与创新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重庆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金融支持平台,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首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支持或保障力度。在基础研究环节,充分保证R&D经费的投入,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鼓励发展的创新产业的财政投入,来调整沙坪坝区经济结构,促进行业创新均衡发展。

其次,实施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譬如,运用财政资金对沙坪坝区高新技术企业及向其发放贷款金融机构提供利息补贴,从而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撬动信贷资金的投入;改进和完善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予以必要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沙区创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企业,要允许其研究开发费用按一定比率抵扣税款。

再次,加快推进重庆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建设,优化金融投资环境。坚持用市场的方式和内陆开放的手段引导重庆市和沙坪坝区金融发展,发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完善信贷风险补偿制度,推动金融信用文化建设,改善金融生态,为支持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推动重庆金融机构的创新,加大对创新金融的政策支持

首先,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支持沙坪坝区创新产业发展。鼓励在渝商业银行通过创新适合“创新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来加大对创新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信贷规模,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更多有担保的贷款。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探索以知识产权质押的信贷支持方式,不断深化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的合作领域、加强合作力度、探索合作渠道、开发合作产品。此外,鼓励商业银行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授信政策和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其次,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政府部门应努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如建立社区银行、独立民营中小银行、专门的中小企业合作性金融机构和融资机构、或其他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性民间金融机构,缓解沙坪坝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再次,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作用。对于符合《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政策性银行应积极提供贷款,重点支持。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建设完善地方科技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

最后,探索建立科技银行。科技银行指专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在国外被称为风险银行。由于科技银行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建立具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尚有些困难。可以参考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经验,允许商业银行试行下设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鼓励采用“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的运作模式,即银行对科技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由担保机构对科技企业实行优惠的担保措施,政府最后给予风险补偿和激励。

(三)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建立多层次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其一,加快建设完善风险投资体制。一方面,从政策上对风险投资加以激励与引导,优化风险投资环境,调动民间风险投资的热情。另一方面,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资金规模。政府应引导鼓励企业资本、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从而有利于风险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结构优化。同时,应引导面向创新型企业的中小型投资机构发展,制定相应政策,降低创办风险投资机构的门槛。此外,还应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构建并完善多层次、互为补充的资本市场,疏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其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如重点推荐一批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交易,推动有条件的创新企业在香港或海外二板市场上市。

其三,大力发展金融要素市场。遵照中央关于重庆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发展金融要素市场作为创新发展的“制高点”。为此,重庆市应进一步推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内河航运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等七大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建设,鼓励研究和探索金融要素市场对创新型城区建设与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完善投融资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对创新产业的服务支持

其一,搭建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应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相关动态和资金供求情况等信息的供求机制,为创新搭建信息平台,促进资本与创新产业的有效对接。

其二,改善金融中介服务。政府应鼓励发展金融会计、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以及科技项目评估、资信评级、信息服务、信用担保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各类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监督,完善金融中介服务支持体系;同时,应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其三,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信用环境建设。重庆市应进一步推动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快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步伐,推动沙坪坝区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信用状况,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支持功能的有效发挥。

其四,建立科技投融资集团。整合重庆市现有科技投融资机构、产品和资源,形成集贷款、股权投资、保理等全方位的综合经营,为沙坪坝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程化的投融资服务,成为支持创新型城区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Richard L. Florida and Martin Kenney, 1988, “Venture Capital, High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Studies, (2).

[2].Josh Lerner, 2002, “Boom and Bust in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and the Impact on Innovation,” Economic Review.

[3]. Cinzia Colapinto, 2007 , “A way to foster innovation: a venture capital district from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to Waterloo Region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4].张忠军.新型城市的金融制度支持[N].中央党校学报.2007,(1):49~54.

[5].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4~38.

[6].王仁祥,邓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度的评价与指标体系设计[J].海南金融,2008,(2):22~24.

[7].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5):59~65.

[8].王仁祥,邓平.金融支持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财会月刊.2008,(6):32~34.

[9].聂峰,苏华兴.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233~234.

[10].丁涛,胡汉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9,(3):50~54.

[11].张杰,李宏瑾,王巍.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体系与金融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9.

[12].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10中国风险投资年鉴[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0.

[13].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0年重庆金融运行报告[R].中国人民银行.2010.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5

贸易顺差增长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诸多困扰,包括增加流动性过剩问题、贸易摩擦加剧、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一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特征本质上反映了其经济结构的特征。国际收支结构中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状况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状况。通过近些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持续顺差,反映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货物贸易收支的大额顺差。1998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14.7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支顺差近466.14亿美元。2006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明显上升(249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177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9.5%。可见货物贸易顺差为国际收支总体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而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又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尤其以廉价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这点也相应地体现在我国出口商品分类中“杂项制品”出口额的增长上。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分类中“杂项制品”主要集中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中,从1995年到2002年,“杂项制品”顺差由462.87亿美元大幅增长至813.70亿美元,年均增长4.2%。2005年“杂项制品”出口1941.9亿美元,进口608.7亿美元,顺差1333.2亿美元。2006年“杂项制品”(包括服装服饰、鞋类及小商品等)占出口总额的24.6%。“杂项制品”在进口中占比只有9%。“杂项制品”顺差构成了我国货物贸易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产业优势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

二、国际收支顺差中“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反映了出口的产业结构落后

我国经营项目的顺差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低附加值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性产品的出口来维持。为了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国家先后采取了增加出口税、降低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禁止部分产品开展加工贸易等措施。当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但总体而言,由于这些行业前几年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投资 增长过快,已形成较大生产能力。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我国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比重仍旧较大。

虽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表面上造成了出口不断的增多,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实际上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将自己置于了长期不利的地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必然会导致本国经济增长乏力,难以持续。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出口的产业结构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因此,我国急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使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所降低。

三、国际收支顺差中相当大部分是由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的,这反映了我国自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目前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八成以上都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其中大部分都是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贴牌加工,属于内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份额还不高,自有品牌还不多。2005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58.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比例超过85%。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外贸总额的58.9%,其顺差占贸易总顺差的51.4%,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比例占88%。而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尚不足10%。说明在这个产业中,我国出口产品中普遍存在着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的水平偏低使得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品还属于依赖国外核心技术的加工品,出口的很大一部分高新技术产品技术附加值不高,仍处于“来料加工”阶段,得到的主要是微薄的劳动报酬,大部分利润都归于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和国际经营者。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6

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郦亮博士给记者介绍,自公司开始致力研究“基于IEEE802.15.4b的短程无线收发机系统”项目后,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压力,几十万的研究资金缺口,对于基本是白手起家的自己来说,筹措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当他经过介绍,获悉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可以对自己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提供一个尽情发挥的舞台后,他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契机,立刻着手进行准备。并于2005年递交申请报告,通过审查之后,被2006年第一批创新基金批准列为支持项目,从政策和资金上进行了一定的支持。

被列为支持项目之后,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在随后的业务开展中获得了很多便利,和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一些企业对公司有了更大的信心和信任。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在欧美留学工作多年的通信及地理信息专业人士与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的高科技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变一直致力于“移动三维GIS”的研发工作。于2005年底进行申报,并获得了2006年度第一批创新基金支持,先后大概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

据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乐给记者介绍,成功通过了基金认证后在资金方面给公司减轻了不少的压力,而最大的收获在于,获得了国家的认可等于提高了自己整个企业的资质。

得到高新技术产业认证后,公司在业务开展和业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崔总介绍,2006年公司的整体发展速度达到了400%,并在2007年度继续保持的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些都与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据郦博士和崔总的介绍,企业要申报创新基金最主要的是要将申报材料准备齐全,严格按照规定去填报每一项内容,并且及时上报,按照流程来走。如果自己的项目确实符合创新基金申报要求,那么就有机会获得国家的支持和资助。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增添了不少活力。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崛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也应运而生。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风暴,经济大规模普遍下滑,这场风暴也同样涉及到欧美一些主要国家。但在这场几乎波及所有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却有那么一些国家或地区,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比如美国、新加坡、台湾等。特别是美国,其经济不仅一枝独秀,且在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

于是,经济工作者开始研究美国经济如此高速增长的真正动力。大量的分析研究表明,美国之所以没有像亚洲其他国家那样,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非常关键的是其经济发展没有完全依赖于大企业,而是围绕在大企业周围,尚有众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正是遍布极广的这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不仅使美国的经济增长异常空前,而且在其他国家发生大企业金融危机的时刻,发挥了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而当时的中国,以北大方正、华为、联想、远大、四通、东软、上海复兴等为代表的一批靠技术创新起步,从小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科技产业集团也迅速崛起,向世人昭示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生力军,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正式启动的前一年――1998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过70000家,职工总数330多万人,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上缴税金260多亿元,出口创汇近100亿美元。而且,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以30%-60%的速度增长。

由于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筹措到发展资金,致使一些初创期的企业无力转化自有技术成果;一些急需扩大发展的企业错过了市场机遇,成了长不大的“小老企业”。有关统计表明,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仅有5%―8%能获得银行贷款,且大部分是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99%以上注册资金30万元―50万元的科技型小企业常常因资金困难而举步维艰。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关乎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命脉,关乎着中国经济的命脉,当人们向它投去欣喜和期待的目光时,他们的艰苦创业史也引发出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融资环境,促进其更健康更快速地成长壮大。

1998年,在国内外很多人士建议下,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决定引入创新基金这种新的支持方式。由科技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经过近一年左右的时间筹备,成立由事业单位方式运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999年5月创新基金正式启动。

善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状,走出一条最适合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只有与国际接轨紧随世界创新潮流,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走的更远,走的更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近十年的发展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作为政府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了由政府直接资助和民间风险投资两大资本渠道,用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正是借鉴工业化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现状,以政府支持为主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运而生。从诞生的那天起,创新基金无论是在宗旨目的还是运作方式、管理体制上都追求着同一个目标,加快与国际接轨,追赶世界创新潮流的脚步。

创新基金的资助对象是500人以下、科技人员占30%,研发经费占年销售额30%的技术开发型中小企业,主要支持其创新水平高、市场前景好、风险较大而商业性资本不愿意或不敢进入的种子期项目。重点支持的技术范围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领域。

作为政府的政策性与引导性基金,创新基金不以自身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总量增长做出贡献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回报;

它是政策性基金,通过支持高技术成果的转化,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它是引导性基金,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资助,带动和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并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新型投资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资资源,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创新基金是伴随着中小企业的崛起应运而生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根据我国当前快速良好发展的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的机遇与挑战。

原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认为,新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对我国当前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列世界第六,其中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中国制造业与制造业出口总量也已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制造业十大产业中,有六十多种产品为世界产量第一,增长率也是第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仅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的6%而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的劳动生产率低,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的竞争力还要看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以及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否很高。又如2001年我国的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总量虽然名列世界第九,但与位列第一的美国在量上低20倍。更为严重的是,按人均投入计算,我国排在第41位。这里的人均是以参加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为基数来计算的,而中国的研发人员总数是世界第二。我们的人均研发投入甚至低于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也反映了中国的研究开发活动十分分散。

区域化的集中是现在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特点,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区域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是它比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这既为吸引大型企业在该区域生根创造了可能,又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现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已成定局。这三个区域的人口占我国的三分之一, G DP占60%,国土面积占10%,外贸出口占85%,直接利用外资为80%以上,发展势头很好。中西部地区也在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紧密地与这些区域中心产业的发展结合,增强产业配套能力。过分分散,搞星罗棋布式的企业布局,是没有竞争力的。在技术创新方面,从总的比例来看,我国工业技术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外国引进。

1995年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合同的成交额已经超过了企业自身科研投入的总经费。这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是一致的。企业当然应该根据经济效益来决定是引进还是自主研究开发。应该说,我国企业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面也在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在我国全部研发投入中所占份额从1995年的49.6%上升到60%以上,但是,我国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还是很低,企业的利润率低,是直接原因。即使在高新区,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到2%,在高新区以外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到1%,与世界的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是专利的问题。我国批准授予的专利件数增长幅度87%,增长幅度排名世界第四位,这说明近年来企业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部的推进专利战略,效果也很明显,在国家"863"计划项目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项目执行中,专利产出近年来高速增长,但和发达国家比,专利的人均量很低,绝对量差距也很大,例如日本的人均专利拥有量就是我们的43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的研发投入的产出水平还比较低,对有限的研发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存在问题。当前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知识的投入,全球大跨国公司占全球总产值、贸易总值、技术贸易总值的比例分别是50%、60%、70%,而这些企业在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占到了全球企业研发投入的80%。这些数字的内涵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和合作性,特别是企业间合作、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放式创新是当前技术创新的重要特点,是当前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剧烈和科技创新加快的形势下表现出来的大趋势,引起企业管理学界的重视与深入研究。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不仅体现在传统的产、学、研结合式的创新活动,其形式还表现为企业与企业间以战略联盟、并购、重组、外包、交叉知识产权共享等形式进行的创新元素集成。

以战略联盟为例,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对全球前500强企业的研究统计表明,平均每家企业与60个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这说明,面对激烈的竞争,即使是最强大的企业也不能孤军作战。在中国,由于法制环境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差、企业信誉与诚信度差、中介组织不力、小农经济的文化影响等原因,拒绝合作、各自为战、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还大量存在。当前,尤其是高技术产品,更新换代极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集成,以利于将创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赢者通吃,常常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让创新型中小企业跨越“死亡陷阱”,不在“幼生期”就垮掉,是无论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都在竭力去做的事,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之路。

在我国至少360万的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只能占到1%-3%,却可能成为中国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的支柱。

细数这些数据,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梁桂分析说,建立创新基金,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之路。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存在一个“死亡陷阱”,这类企业,其技术从不成熟到成熟,其产品从市场不认可到认可,其团队的逐渐磨合,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这期间企业并不具备经济实现价值,使得商业资本不愿介入企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如果再失去政府的支持,那这类企业必然生存艰难甚至死亡。所以,政府必须“把支持创立1-3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其走出“死亡陷阱”。

创新基金的设立正是政府承担责任的体现,它不仅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更重要的是支持企业的发展,支持企业把技术转化为商品,同时引导社会资金的进入。创新基金是“科技系统的制度安排在经济系统的体现”。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7

随着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推进,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满足决策者决策需求内涵的丰富与提升,一种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应运而生。1971年,Scott Morton和Gorry首次提出DSS的概念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DSS是在MIS和基于模型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形式化、可模型化的、层次较高的信息系统,追求的目标是有效性。自从DSS的概念被提出以来,研究者和实践家们一直在努力构建更合理、更完善的系统体系。

二、 决策支持系统

1. DSS概念体系。

(1)理论基础与实现依据。DSS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开发和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有关,其理论框架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行为科学等领域。它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并遵循其自身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发展规律以完善其理论体系。

DSS支持全部决策过程,不同的研究者对决策过程模型有不同的认知和表述。DSS的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Simon决策过程模型的影响。它不仅用来解释决策过程,还是DSS实现的理论依据,且被很多研究者作为区分DSS和其他信息系统(如MIS、ES等)的标志。

(2)定义。自DSS的概念提出后,很多专家与学者(如Keen,Little,Alter,Moore,Bonczek & Tuban)等对DSS的定义进行了不断扩充与完善。

在军事指挥决策领域,DSS往往被称为辅助决策系统,但“决策支持辅助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都是不严谨的名称,因“支持”和“辅助”内涵相近。DSS的术语是内容自由的表述,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采用不同技术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DSS广义的理解是指用来描述任何支持决策过程的人机系统,狭义的理解是指一种特定的技术。随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DSS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与发展之中,但理解DSS的实质需根据系统结构及其所决定的系统关键特征和功能。

因此,没有一个广为人们接受的统一的DSS定义,这也为该领域的发展留有待扩充空间,但不能忽视DSS的目的是支持和改进决策过程。

(3)基本结构。传统DSS基本结构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Sprague两库结构为基础的“三部件”结构,它由数据部件、模型部件和对话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另一类是Bonczek(1981)提出的基于知识的“三系统”体系结构,它由语言子系统、问题处理子系统和知识子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DSS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模块特征,都对后来DSS的结构扩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关键特征和功能。因DSS没有统一的、广为接受的定义,故DSS的标准特征和功能也没有统一的描述。但理想中的DSS的关键特征和功能如图3所示。

(5)分类。在DSS的演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DSS作了不同的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Donovan,Madnick(1977)按能否支持重复决策,把DSS分为惯例DSS和临时性DSS;Arnott,Pervan(2005)按DSS的应用范围和技术特点,分为个人DSS,GDSS,谈判DSS,IDSS,基于知识管理的DSS,BI和DB。

在学术界广为接受的是Power(2007)按驱动方式将DSS分为模型驱动型DSS、数据驱动型DSS、通信驱动型DSS、文本驱动型DSS、知识驱动型DSS和基于Web的DSS等类型。近年来,基于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联机在线分析(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OLAP)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的商业智能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再加上Microsoft、Oracle、IBM等数据库厂商的大力开发与支持,使得数据驱动的DSS相对于模型驱动的DSS具有更高的标准化程度和产品成熟度。

2.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DSS的系统分析和EDPS、MIS等不同,主要应符合决策者对决策过程的认知、满足DSS的设计规范和提升DSS的系统效能等方面。对DSS的系统分析通常采用一种称之为ROMC的方法,即表述(Representation)、操作(Operation)、记忆辅助(Memory aid)和控制机构(Control Mechanism)等,其主要特征是过程独立、依赖表达式但方法本身并没有提供实现DSS结构的具体技术。

DSS的设计可采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层次模型法、面向对象法等。每种方法的着眼点不同,选择系统设计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开发人员的知识结构、决策问题的结构与特征、系统的可维护性等因素。

3. 应用。在已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中均有DSS成功应用于经济、管理、军事等领域的实例,这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目前,许多全球著名的软件供应商,如CA、IBM、Oracle、NCR、Informix、SAS等都提供支持DSS研发的各种工具。

在国内,从事DSS研究的单位主要有中科院、南京大学、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它们已取得了很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成果。目前,国内DS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大型互联电网、高等教育评估、军队指挥自动化、应急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其应用范畴仍在不断扩展之中。

三、 演化进程

自DSS概念提出以来,在人工智能、数据库、模型库、知识管理、联机分析、语义Web服务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以及对决策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DSS呈现出了以不同技术为主要表征的多种形态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如:对DSS定义和基本框架的拓展和改进、面向组织和团队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技术、决策支持中心(Decision Support Center,DSC)、综合性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Interactive and Integrated DSS,I3DS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IDSS)以及基于网络技术而发展的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istribut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DSS)等,目前DS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层面,其演化进程总结如下。

20世纪60年代:DSS的研究主要体现在Scott Morto的管理决策支持,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组织决策理论研究,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有关交互式在线分析处理系统的技术研究,决策支持理论发展等方面。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将交互式技术应用于管理任务。

20世纪70年代:Scott Morton和Gorry(1971)提出DSS的概念;1971年~1976年,研究主要集中在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后把模型融入DSS;Keen和Scott Morton(1978)把DSS的应用范围限定在对半结构化管理决策的支持;这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BrandAid,Alter,Holsapple等的研究。70年代中后期,系统主要注重有效性,而不是效率。

20世纪80年代:Sprague(1980)提出DSS的“三部件”结构,后又增加了知识库和方法库;Bonczek(1980)等提出DSS的“三系统”结构;1981年首届DSS国际会议在亚特兰大举办;1980年出现了GDSS的概念;Owen(1985)等人提出了DSC的概念;Kersten(1985)年开发支持谈判的决策支持系统NEGO;1989年出现的群件Lotus Notes;Kraemer和King(1989)提出的协同决策系统CDSS。人工神经元网络及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知识的学习与获取提供了新途径,如专家系统和DSS结合形成IDSS。这阶段有代表性的是:DSS书籍;群决策支持系统原型;基于计算机的专家系统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注重系统的柔性及应用性。1990年以前,DSS大多是模型驱动的。

20世纪90年代:1990年后,Bill Inmon和Ralph Kimball积极推崇使用关系数据库技术建立数据驱动的DSS;1994年,开始把OLAP功能集成到数据库中;1995年,数据仓库和World Wide Web开始影响决策支持技术的发展,基于Web的DSS变得切实可行;Gartner Group(1996),提出BI的概念。随着网络、新一代数据库、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DS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智能/联机在线分析、数据仓库、基于Web服务的系统/门户网站、数据挖掘等方面。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网络化、应用性、数据驱动。

21世纪至今:系统研究注重应用、注重集成及融入人的高级思维,出现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一体化系统形态。重视计算机与人的知识的相互融合及有效管理,强调DSS与人的交互。特别是近几年来,开始关注触控界面技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友好交互、个性化、智能化、集成化。

DSS名称的扩展反映了决策支持技术的进步和决策者需求内涵的提升,几种主要的DSS形态的特征对比如表1所示。

每一种系统形态都有其独特的运用范围,即所求解的决策问题都有一定的边界。当然,无论是哪种形态的DSS,都需经过系统调查、可行性论证、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评价等各阶段。

四、 面临的问题

目前,物联网、云计算、网络超算、无线传感、语义Web等新技术的出现和现有决策支持技术的发展,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现有的DSS体系架构面临复杂决策环境下决策者逐渐增强的参与意识时屡屡陷入困境,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DSS的决策支持效能为什么多年来没能提上去?

传统DSS是进行决策任务求解的重要支持工具,主要具备基于逻辑和符号推理的理性决策能力。在实践中常面临以下问题:

(1)知识提取困难。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海量(多维)信息、不完备信息,并有信息孤岛的存在,如何从这些信息中提取所需知识成为严重影响DSS系统效能的因素。

(2)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能力较弱。目前,已经应用于实践的DSS大部分是模型或数据驱动的,面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

(3)忽视了人的参与作用。传统DSS的发展重心在技术,主要依靠数据和模型从决策技术层面支持人的决策,忽略了不能完全模型化(定量化)的非技术因素(人的认知),人只是系统的“看客”,而单纯考虑技术因素往往让决策者认为技术不符合决策需求,作为非技术因素的人又是决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件,其参与作用如何才能被刻画出来且无缝融入系统并获得决策者的认可。

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DSS的使用价值和用户的使用热情,以致DSS的进展不大,但这也是一种挑战和推动力。因此,如何突破现有DSS的体系架构以提供快速决策和满足决策者真实需求的复杂的、个性化的决策服务也就成为了研究焦点。

五、 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包括遗传算法、模糊逻辑和智能等),数据库技术,Web Service,特别是一些专用技术如网格计算、人机交互、移动计算和启发式搜索的算法等技术的发展,为DSS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扩展了系统辅助决策的深度与广度。其发展趋势主要有:

1. 注重基于认知特征的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技术支持决策过程,为决策过程中超越其认知极限的问题处理提供适用技术手段。近年来,基于知识的人机交互技术是目前DSS研究的主要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也从简单的菜单驱动和多媒体界面发展到智能化、多模态(通道)界面,除了传统的键盘输入、触摸屏等接触式操控模式外,还允许语言、手势、视觉(眼动仪)等多种非接触式操控模式。

2. 注重人的高级思维的参与,从技术和非技术角度重建系统架构。目前,人类对信息处理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已经渗透到认知领域,但人的认知特征并没有体现在传统DSS系统设计与操作过程中。我们认为,需从技术与非技术的角度考虑DSS的体系结构。将人的高级思维嵌入到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求解之中以实现人机智能的协同与融合,以期系统在可信度、可行性、适应性、敏捷性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当然,这势必会引起新型决策系统架构的改变,也会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譬如,如何将人件(参与决策活动的人)和软件网络赋能为人件服务和软件服务,并纳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及使能驱动等。

3. 注重各种相关技术的集成应用。未来的DSS将是综合集成的,是一个集各种决策支持技术于一身的多功能系统。它把专家群体、决策者、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与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操作便利、快捷、流畅、更能反映决策者高级思维的新型决策系统,具有感性与理性、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功能。特别是将语义Web服务、认知科学与未来DSS的设计与开发相结合,已引起国内一些科研院所(校)的重视,并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但仍有很多理论问题和技术实现难点有待深入研究。

4. 注重系统的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DSS中的应用己经相当广泛。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实现DSS的模型管理、模型选择等;另一类则是利用人工智能的知识表达和推理能力直接为决策问题提供支持。如使用专家系统可提升DSS的模型和数据管理;神经计算系统或GSS能够支持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过程;智能技术能实现不同任务的自动化,最终代替人执行许多日常事务等。

六、 总结

阐述了DSS的产生背景、概念体系、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应用等方面,总结了DSS的演化发展历程。针对现有的DSS体系架构面临复杂决策环境下决策者逐渐增强的参与意识时屡屡陷入“困境”,反思了为何多年来DSS的系统效能提不上去的原因,并分析了DSS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吴奎.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辅助决策开发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 白晓民,张伯明.大型互联电网在线运行可靠性评估、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瞿斌.高等教育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4. 李照顺,宋祥斌等.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军事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5. 吴健宏,翁文国.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5):632-636.

6. 王富忠,沈祖志.物流敏捷调运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1,19(1):84-90.

7. 黄孝鹏,周献中,田卫萍.基于人件服务的人机协同决策系统有关问题研究.第三届C4ISR技术论坛,2011,(11).

8. 黄孝鹏,周献中,杨佩,萧毅鸿.基于人件服务的新型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2):19-21,66.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8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重大工程项目研究、重大科技技术攻关项目研究、重点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支持。并且规定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民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还规定,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年5月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若干配套政策,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若干配套政策,其中规定要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稳步提高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到年,市级财政科技专项投入总量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7%,区县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占当年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达到5%。在政府科技投入总量中,通过专项资金、部门预算等形式,统筹安排各项政策资金需求。

政府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市场资源不能充分发挥配置作用的基础科研以及公益科技方面加大投入;二是为了赶超战略和提升整体科技实力所需的重点倾斜投入,特别是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的扶持。其基本原则是有限、有力、有效。有限即量力而为,重点突出,不能盲目投入;有力即要集中资金,统筹兼顾,使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有效即决策要科学,管理要规范。力争通过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政策引导作用,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主导作用,用有限的财力推动最多、最急的科技创新工作。

(二)市政府财政对科技创新投入情况

1、投入总量分析

据统计,年本市财政科技投入总量约为94.17亿元(包含中央财政拨款),比年的80.2亿元(包含中央财政拨款)增加了13.97亿元,同比增加17.42%,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6.22个百分点。其中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为53.90亿元,比年的44.4亿元增加了9.5亿元,同比增长21.4%,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10.2个百分点,占当年市本级财政支出的8.86%。区县财政科技投入约为40.27亿元,比去年的35.8亿元增加了4.47亿元,同比增长12.48%,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1.28个百分点,平均占当年区县财政支出的3.34%。[①]

从年以来的统计数据看,市科技投入、R&D投入以及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呈逐年增加态势(见表一)。其中,财政科技投入由年的12.39亿元增加到年的79.34亿元(未包含中央投入),增长640%。相应,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占的比重也由1.71%增加到4.87%。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年比年本市无论在财政科技拨款总量还是各分项都有大幅度增加,其中科技三项费和一次性专项拨款增加幅度最大,分别达到707%和312%。

根据市财政局提供材料,市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分配如下:(1)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确保重大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的资金投入,并在年初预算(10亿)的基础上,支出实行上不封顶(即10亿以上)。(2)阶段性实施投入,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先导作用。年至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支持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发展战略要求、能迅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项目。(3)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推进建立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扶持集成电路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资金。(4)安排各项支持科技进步的政策资金,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技术予以扶持。区县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科学事业费、科学普及经费、扶持科技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一次性科技投入等四个方面,其中,扶持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约15.26亿元,占财政科技投入总量的38%;一次性科技投入资金8.20亿元,占20%。

3.国内有关省市财政科技投入比较

自年以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增长很快,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达到79.34亿元,名列全国第二。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78%,名列全国第一(参见表三)。

另据《年全国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检测结果》中对科技活动投入的评价反映,在科技投入指数的排序中,同样排名第一。

以上各项统计数据表明:市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已经达到了《科技进步法》的法定要求。

二、市财政对科技创新投入的成效分析

(一)财政科技投入对R&D投入和科技投入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图一:—年市地方科技投入情况(亿元)

从图一我们可以发现,自年至年间,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带动下,R&D投入总量和科技投入总量随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而逐年增加,说明财政科技投入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经过计算我们发现年,财政科技投入与R&D投入总量比约为37%,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投入总量比约为19%。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财政科技投入带动了企业资金的投入。例如:“千吨芳砜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投入782万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90万元,占11.5%,带动企业投入692万元,占88.5%,投入比例为1:7.7;“太阳能利用器件与材料开发”项目共投入资金3627.57万元,其中市科委投入1200万元,占总投入的33%,企业自筹2427.57万元,占总投入的67%;“汽车电机可重组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应用”项目总计支出517.70万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100万元,企业投入417.7万元,占80%。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政府财政投入带动了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其二、财政科技投入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财政科技投入,充分带动了社会各方资金共同投入项目建设。例如,科教兴市专项资金共计27.11亿元,带动各方资金投入130亿元,其中包含了国内外风险投资、金融资本、企业自有资金、委办配套资金和国家资金等,社会资金比例达到了79%。如图二。

图二:科技投入资金来源比较[⑥]

又例如,兰生国健公司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药项目、普元EOS面向构件的互联网应用基础平台系列中间件、中标桌面中文软件系统、科华核酸检验肝炎和艾滋病毒血液筛选系统、同杰良聚乳酸等8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高科技产业化专项,获得国际资金支持近7000万元;受科教兴市专项资金资助的中微公司不仅吸引了美国3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而且争取到了国家开发银行万美元的技术援助贷款。

(二)财政科技投入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已成为产业界、科研界的“最强音”。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不遗余力。

例如,市发改委通过实施科教兴市重大项目加强以企业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创新源头和人才供给,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截止年底,53个项目共申请专利789项,其中发明专利609项(占总量的77%);已获授权的专利185项,其中发明专利111项,实用新型57项,外观设计17项,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医药、软件等新型产业领域;共获取版权137项,商标99项。在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4个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榜上有名,新傲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展讯通信()有限公司承担的GSM/GPRS手机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制和开发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承担的一种冠脉药物洗脱支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超级计算中心参与承担的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又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财政科技投入的激励下,其技术中心每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项目60余项,新产品上市近30项,近三年每年新产品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占企业总销售额的25%以上,新产品毛利率平均超过35%。年至年,光明乳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销售利润连续六年保持同比两位数增长。

(三)财政科技投入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

在科教兴市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科技投入的资金用于弥补重大产业链中的关键和缺失环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提升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积极培养生物医药、船舶制造等战略产业。例如汽车产业通过支持汽车风洞、汽车用高强度钢板、自主混合动力轿车开发、“海域MB”自主整车开发等项目,推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半导体装备产业,重点支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化学薄膜沉积、镀铜设备等项目,弥补我国半导体装备产业链的缺失环节;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支持乙肝治疗性疫苗、肿瘤靶向药物、抗心力衰竭药物等项目,推动重大疾病创新药物集群发展。

(四)财政科技投入推动了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

科技创新源泉的培育,创新主体的形成,离不开科技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在促进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构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学普及,加快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专项经费8亿多元,其中,浦东新区投入张江建设经费达5.6亿元,大大推动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区则加快实施“105”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推进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孵化器建设。科教兴市专项资金支持了广源、一网两库、超算中心、集成电路研究中心等10个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促进了资源整合与共享,为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近年来,本市财政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理顺政府体制,强化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和协调

近年来,本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递增,全市各个委办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是在政府科技投入过程中,存在资金政出多门、各委办信息沟通不够、项目多头管理等问题,需要政府理顺体制,加强对科技创新资金的统筹和协调。

我们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作为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科学院当前存在着一级财政预算功能实际缺失,所级人事管理权不足等体制缺陷,由此造成科研资金和科研力量无法有效整合,影响了上科院在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上级政府需认真研究,加以改革。

2、加快建设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考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识到,近几年来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总量增长很快,从一些统计数据和案例上粗略分析,财政投入对科技创新也起到了引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一套独立的科技投入和产出考核与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政府科技投入还缺乏公共性评判标准,我们无法完整地、准确地把握财政科技投入所产生的效果。绩效评估体系的缺乏,投入和产出的不明确,是当前财政科技投入中所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的重要根源。去年,市科委委托“市科技项目(评估)管理中心”,对“千吨芳砜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十个重大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这是开展绩效评估的重要探索。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进一步扩大评估面,并研究和开发出一套完整的综合指标体系,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财政科技投入的政策制定、资金的管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发放和使用的运作过程中,应建立起一套独立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加强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监控,将有限的科技资金管好、用好。

3、优化政府科技投入结构

目前,政府科技投入结构中,“重项目、轻基础”,“重硬轻软”。据市科技情报所提供的资料,年瑞典、芬兰、美国、日本、韩国的政府财政投入占R&D总投入的比例在20%至30%之间。市年政府科技投入总量84.17亿元(包含中央投入),占R&D投入的比例是37%,在总量上超过发达国家年的水平。但在结构上,五国政府的投入流向主要是(1)大学和公共研发机构;(2)扶持基础研究的同时引领尖端技术的发展;(3)壮大科研人才队伍;(4)维持高新技术初创企业的经济活动有序化,而的科技资金主要流向是应用型的科研项目,对大学、科研机构等所进行的基础性科研支持力度相对不强。

此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政府多数资金集中在实验室仪器、设施等硬件投入方面,存在对人力支出及运行、对项目成长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等软性投入问题。例如,据市发改委的报告,在科教兴市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财政投入在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形成大产业,必须依靠社会风险投资和产业资本的介入。但是,由于国内风险投资企业力量弱小,出现项目初期不敢投入,项目产业化前景明朗时没有能力投入,项目成功后被境外资本或风险投资控制,导致我们培育的核心自主产权因失去资本控制力而丧失的现象。

建议政府在基础科研以及公益科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改进科技奖励和评价制度,充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创造性价值。同时在项目投入过程中,要加强对科教兴市等重大项目聚焦的力度和连贯性支持,特别要配套相关政策,加大对国内风险投资企业的支持,引导国内民间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提高国内资本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控力。

4、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9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被确定为我国全方位开放经济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是金融,西北五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结合点。本文通过研究西北五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特征,探讨近5年西北五省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经济对金融资源的运用效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效率在省际之间的差异等问题。

一、文献综述

Goldsmith(1969)从金融相关率出发,研究得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平行的正相关关系,McKinnon和Shaw(1973)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机制。李强、徐康宁(2012)以200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效果,认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实体经济发展。孙爱军等(2011)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省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效率,认为各省金融效率差异显著,应充分考虑金融效率水平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能。蒋智陶(2014)以实体经济融资额和实体经济增加值为投入产出指数,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实证分析了2003-2012年各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赵伟光、敬莉(2015)运用Malmquist指数结合改造后的C-D生产函数,建立面板数据对西北五省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西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效率改进因素并不显著。综合以上研究文献可以发现,Malmquist指数法已成为研究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常用方法,而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往往取决于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融资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等方面构建投入产出指标,全面分析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

二、实证分析

(一)DEA-Malmquist指数简介

DEA方法又称数据包络分析法,其原理主要是借助数学规划方法确定决策单元的最优投入产出生产前沿面,并由决策单元偏离最优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DEA方法能够理想地评价复杂系统的多投入产出效果,其特点有三:一是不直接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无需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二是不必确定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只需确定输入输出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三是以决策单元输入输出的实际数据求得最优权重,所以无需假设权重,具有很强的客观性。

Malmquist指数是目前最常用于计算分析不同时期生产效率的DEA方法,Malmquist指数的计算要求数据为面板数据,本文把每个省份作为一个决策单元,用DEA-Malmquist指数计算西北五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从t期到t+1期,Malmquist指数公式为:

式(1)中,(x,y)与(x,y)分别是t+1和t期的投入与产出量; d和d表示的是以t期技术T为参照的t期和t+1期的函数。从产出方面来看,以第t期的技术水平T为参照,Malmquist指数可表示为:

同理,第t+1期技术水平参照下的Malmquist指数为:

那么,可以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

即分解为技术进步(TECHCH)和技术效率变化(EFFCH)的乘积,Malmquist指数是第t期到t+1期产生效率的几何平均值,用TFPCH表示,反映生产效率的变化,技术进步指数TECHCH描述了t+1期相对于t期生产结构(技术水平)的变化,若TECHCH的值大于1(小于1),则表明决策单元的技术水平比上一期提高(降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反映相对效率变化,描述的是t+1期与t期的技术效率的变化,若EFFCH的值大于(小于1),则表明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比上一期提高(降低),技术效率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和规模效率指数(SECH),即

式(5)中角标V表示可变规模报酬,角标C表示固定规模报酬。

(二)指标与数据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对效率结果的影响较大,在产出指标方面,本文用GDP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量”,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作为衡量地区产业升级程度的指标,用STR表示,反映经济发展结构。在投入指标方面,用金融相关比率FIR衡量区域金融资产总量的发展,用融资结构FS衡量金融结构的变化,用地区贷存比SLR反映地区金融系统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用以衡量金融发展效率。在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投入产出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STR=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

FIR=(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直接融资额+保费收入)/GDP

FS=直接融资总额/地区全部融资总额

SLR=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以上各指标基础数据均来源于2010-2014年西北五省区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三)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西北五省区生产总值均出现大幅上涨,增长幅度均在65%-77%之间,其中陕西省增速最快,相比2010年,2014年陕西GDP增长76.52%。近5年西北五省的GDP标准差逐年增大,说明西北五省的经济增长差异在逐渐扩大。纵观近五年西北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度STR,甘肃、青海、新疆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增长,且甘肃2014的产业结构升级度大于1,第三产业的增长超过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变局初显。分析金融投入指标,各省金融相关比率FIR整体呈增长态势,说明各省经济体系中金融资产总量增长,金融资产呈扩张状态,经济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融资结构FS各省均值不到0.2,直接融资占比小,重心放在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上,区域经济能够容纳的金融工具或金融活动总量较少,金融技术水平较低。

2、金融支持经济发展BCC模型效率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DEAP2.1软件,以GDP、STR为产出,金融相关比率FIR、融资结构FS、地区贷存比SLR作为投入,分析西北五省区2010-2014年金融支持经济发展DEA-BCC模型下效率评价结果。从表2看,近五年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个省份的CRSTE值均为1,说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是有效的。而宁夏的综合效率值是0.83,说明宁夏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处于非有效状态,分解CRSTE综合效率,宁夏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纯技术效率VRSTE有效,规模效率SACLE处于非有效状态,即金融投入规模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金融支持经济发展Malnquist指数效率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DEAP2.1软件计算西北五省2010-2014年金融支持经济发展Malnquist指数。首先计算经济发展的金融生产效率指数,然后分别计算三大产业的金融生产效率指数,并做比较分析。

(1)以GDP、STR为产出的金融生产效率

以GDP、STR为产出,金融相关比率FIR、融资结构FS、地区贷存比SLR作为投入要素,计算五省Malnquist金融生产效率指数,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10-2014年西北五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指数中,陕西、甘肃、新疆3个省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TFP指数大于1,即金融生产效率是增长的,分别增长1.2%、3.1%、2.6%,青海、宁夏的TFP金融生产效率是下降的,分别下降0.33%、0.62%。

对各省近五年TFPCH进行分解可知(表4),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EFFCH指数值均为1,说明金融技术效率已达到稳定有效状态,近五年都没有变化,金融生产率的变化主要由金融技术水平的变化决定,而青海、新疆两省的金融生产率由金融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综合决定。

综合表2、表3、表4,陕西、甘肃、新疆近年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综合效率处于有效状态,且金融生产率仍在提高,其中陕西、甘肃金融生产率的提高已完全依赖于金融技术水平的发展。青海近年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综合效率虽然处于有效状态,但效率开始下降,原因在于其金融技术水平效率与规模投入效率同时处于下降状态,说明片面金融规模扩张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宁夏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综合效率处于非有效状态,且效率依然在下降,主要原因是金融技术水平效率TECHCH的下降。

(2)以三大产业产值为产出的效率

以金融相关比率FIR、融资结构FS、地区贷存比SLR作为投入要素,分别以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为产出,计算五省金融支持三大产业Malnquist生产率指数效率。

从表5看到,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个省份三次产业的金融生产率是增长的,结合表4,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个省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金融生产率均高于以GDP、STR为产出的金融生产率,说明这些省域金融支持三大产业是有成效的,且呈现出效率进步的态势。其中青海省金融支持第一产业效率指数高达5.927,即近5年青海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发展效率增长了近500%,充分说明青海省金融支农效果显著,从效率分解结果看,TECHCH值为4.017,金融技术水平发展是金融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与此相反,宁夏省的金融生产率是下降的,金融支持第一产业生产率下降9.2%,支持第二产业生产率下降5.1%,支持第二产业生产率下降39.2%,且三次产业的金融生产率值均低于GDP的金融生产率值。分解宁夏金融支持三次产业的生产率指数TFPCH发现,金融规模效率是金融生产率下降的最大因素,金融规模效率变化与金融生产率指数的相关系数在三次产业中分别是0.229、0.962、0.62,说明宁夏金融支持三次产业的规模效率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科学配置金融资源成为金融支持宁夏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1、西北地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总体综合效率是有效的,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呈下降趋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规模效率下降。

2、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在各省之间存在差异,甘肃省金融生产效率增长最快,甘肃经济对金融资源的运用效率提高最快,宁夏金融生产效率下降最快,尤其是第三产业的金融生产效率下降幅度巨大,主要是金融资源投入规模不匹配造成。

3、西北五省金融技术水平效率指数THCHCH与金融生产率指数TFPCH的相关系数最高,说明金融环境对西北五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片面追求金融规模扩张并不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三大产业亦是如此,金融技术水平效率才是影响西北五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启示

1、优化金融环境。良好的金融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运行的内在需求,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科学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征信环境,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加强金融监管,密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2、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多渠道引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主体的多样性。根据经济发展特点优化金融机构区域配置,提高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和匹配性。适应交易主体的业务需求,进一步提高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完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提高支付结算的便利性,促进金融资源的高效流动和合理配置。

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针对西北地区融资结构单一的现状,要加大金融创新,推进融资方式多样化,加大信贷融资力度,积极推进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和境外融资,丰富金融市场工具,让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Goldsmith R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University Press, 1969.

[2]Ronald I.McKinnon.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73:58-72.

[3]李强,徐康宁.金融发展、实体经济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9):3-10。

[4]李雪琴,方先明.金融支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J].上海金融,2010,(6):22-25。

[5]蒋智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4。

[6]宋艳伟,李恒炜.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6):73-78。

[7]孙爱军,蒋,方先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效率比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1):34-39。

[8]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13-20。

[9]王树华,方先明.金融支持与区域金融发展―机遇江苏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9):81-84。

[10]赵伟光,敬莉.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与西北五省经济增长[J].科技和产业,2015,(2):17-23。

The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Suppor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ive Northwestern Provinces Located along with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LIU Limin LI Wensheng LV Xiangting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10

(二)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使我市财政科技投入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相适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及放大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三)市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整合和统筹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全市重大科技政策,分配重大公共财政科技资源,跨部门协调和落实市相关职能部门科技资金。根据现有政策和当年支持重点,年初市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各职能部门根据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的预算总额,按照突出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提出切块资金计划,经市财政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市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二、完善创新资金运作程序,增加资金管理透明度

(四)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年度《重大科技创新发展项目申报指南》,向社会公布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等信息。市政府支持和资助符合《重大科技创新发展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市有关职能部门应及时受理企业项目立项和项目资助申请。原则上每年集中组织申报两次。

(五)项目管理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自由申报、招标投标、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政府决策”的管理模式,实行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制度。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安排具体项目资金,并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六)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小组开展项目评审。合理确定评审专家人员结构,适当提高经济、管理领域的专家比例。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七)重点扶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十一五”期间,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8000万元资金用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并通过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八)支持“两港”企业发展,建设一流产业基地。

1.支持我市“信息港”企业自主研发,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建设项目以及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研究开发项目。鼓励软件企业出口创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支持我市“新药港”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化,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型化学药物、新型医疗器械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3.支持、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主研发,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设计产品,加快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进程,扶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

4.鼓励企业争取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持重点”,积极给予相应配套。同时,选择一批在本技术领域或行业中具有较高水平、项目建设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拥有一定规模与经济效益及良好发展空间的前期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列入“*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予以支持。

(九)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载体建设,引导科技成果转化。

1.鼓励和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与人才资源,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鼓励企业新产品的研发立项、投入和推广应用。

3.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经市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其当年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收益和孵化企业对市、区的地方财政贡献,由市、区财政部门全额用于孵化器建设。经市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可申请孵化器建设项目资助,在孵企业可申请种子资金资助。

(十)支持科研单位、研发中心以及高校实验室进行事关全市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攻关以及课题研究。

(十一)鼓励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及其专利的实施和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和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并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推进自主品牌创新。

(十二)加快电子政务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十三)建立健全面向企业的信息、技术、培训、中介等全方位技术服务体系,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支持我市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培训、技术支撑、咨询、监理等方面的服务。

(十四)积极争取国家、省和海内外社会各界对我市科技创新建设的大力支持。鼓励企业争取国家和省各类科技创新建设资金,切实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四、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十五)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

(十六)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十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八)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十九)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转化职务技术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给予个人奖励,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十)科技创新企业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基金确有因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给予减免。

(二十一)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十二)技术贸易:

1.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

3.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各类职业学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所得税。

(二十三)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

1.对经认定在我市新办的软件生产企业,自开始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4.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软件企业,享受软件企业的有关税收政策。

5.对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认定后,从2002年开始,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四)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此外,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经批准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五、进一步支持和完善企业担保与风险投资运作机制

(二十五)充实市级风险投资资金,降低风险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投资的风险。对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单个项目累计风险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稳定运作时间超过一年的风险投资公司给予奖励。

(二十六)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七)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累计投资超过其注册资本60%的,视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低于60%的,按其投资额占其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待遇。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项目或产品而发生的投资损失,按规定列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二十八)对运作良好、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可实行再担保的风险补偿资助。对担保覆盖面广、社会贡献大、风险防范效果好的担保机构给予奖励。

六、完善“工效挂钩”办法,扶持科技企业发展

(二十九)扩大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范围,对经济效益达到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经批准可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实行“工效挂钩”企业当年符合“两个低于”原则的,可在“工效挂钩”办法计提的工资总额内按实际发放数予以税前扣除。

(三十)企业内部分配应当向科技人员适当倾斜,对科技人员的工资及奖金,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据实作为技术开发费用。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政策的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总额可不计入工资总额基数,单独按实列支。

(三十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支付专职或兼职的关键科技人员的年薪或者其他形式的报酬,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实后,可据实列支,不计入企业工资总额基数。

七、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拨付程序

(三十二)完善和改进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资金计划一经法定程序批准,市职能部门在确定的可用资金范围内,应加快项目的企业申报、专家评审、投资额审核和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工作,财政部门根据项目资金计划实行国库直接拨付。市科技局、财政局要改进和优化政策审核和资金审核手段,加快审核速度和效率;市财政局要及时调度资金,在预算额度内根据用款单位的计划和拨付依据予以拨款,并将拨款进度信息及时传送到有关单位和市领导,以增强拨付的透明度。

(三十三)进一步明确审批手续和权限。

1.对相关政策已明确的资助标准,可以量化计算的,由市财政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后直接予以拨付,并抄告分管市长。

2.对相关政策已明确资助范围但未明确资助标准的,由市有关职能部门在(年初)确定的可用资金范围内核定项目的资金额度,送市科技局、财政局并列复核,报经分管市长审批后,由市财政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后直接予以拨付。

3.对虽有相关政策但未列入年初预算计划且根据实际情况又必须给予支持的项目,须由市有关职能部门与市财政局提出意见,经分管科技和财政的副市长审批同意,并报市长或市长办公会议审批同意后方能调剂资金予以支付。

(三十四)市本级企业的项目资助(奖励)全部由市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安排,各区(不包括财政体制与省直接结算的区)和部级开发区企业的项目由市按资助(奖励)总额安排50%。各区和部级开发区安排配套资金50%。

对财政体制与省直接结算的区、县(市)级企业(项目)可给予一定的奖励,经市领导小组核定后也可给予资助,资助项目各区、县(市)必须以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11

第三条市创新基金是市科技计划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与国家创新基金有机衔接,鼓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市创新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支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支持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

第四条申请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省的产业、技术政策,并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技术含量较高,技术创新性较强;

(三)项目产品有较大的市场容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无知识产权纠纷。

第五条承担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市境内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二)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三)企业管理层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合理;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5%;

(六)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人员。

第六条市创新基金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两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一)贷款贴息

1、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水平、规模和效益,银行已经贷款或有贷款意向的项目;

2、项目新增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3、市创新基金贴息按照国家规定的同期银行基准贷款利率的一定比例贴息。每个项目的贴息额不得超过企业贷款利息总额的50%,贴息总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

4、市创新基金每年用于贴息项目的总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二)无偿资助

1、主要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中试放大等阶段的必要补助;

2、项目新增投资一般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3、企业需有与申请市创新基金资助数额5倍以上的自有资金匹配;

4、市创新基金资助数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

第七条在同一年度内,一个企业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和一种支持方式。申请企业应根据项目所处的阶段,选择一种相应的支持方式。

第三章项目申请与受理

第八条市科技局每年年底以前制定并向社会年度的《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市科技计划项目年度重点支持范围,申请市创新基金的项目应符合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

第九条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市创新基金,应按市科技局的《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准备和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第十条企业提交的市创新基金项目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可靠,辖县(区)企业申报市创新基金需要经过辖县(区)科技局推荐。无主管上级的企业可直接向市科技局申报。

第十一条市科技局收到申报材料后,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立项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对受理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市科技局自收到项目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申报企业发出《不受理通知书》。

第四章项目立项

第十二条由市科技局组织立项审查,立项审查方式以专家评审的方式为主。市科技局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确定进行立项审查的时间。

第十三条市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从市科技咨询专家库中选择,包括技术、经济、财务、市场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第十四条市科技局根据项目申请资料和立项审查结论意见提出市创新基金计划草案,与市财政局共同审核,经市政府同意后下达当年计划。

第十五条经市科技局、财政局批准的项目,需要与市科技局签定《市科技项目合同》确定项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阶段考核目标以及完成期限等条款。同时由市科技局推荐申报国家创新基金。

第十六条未获得市创新基金立项的申报项目,市科技局将向项目申报单位发出《不立项通知书》。

第五章项目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批准立项的市创新基金项目按照《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项目的实施管理和验收管理。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12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体制,导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国家通过计划来部署科技项目和任务,通过行政指令形式推动技术转移。当时,我国科研和生产活动分离,优秀人才、高端创新平台、研发资金等创新资源,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实际上就是生产工厂,几乎没有研发和创新力量。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技术开发型科技机构进入了企业,大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开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1990年,企业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占全国的14%,研发经费只占全国的27.4%,获得授权的专利仅占全国的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大背景下,企业转变成为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推动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根本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机构建设。1992年,国务院生产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等部门为落实中央的部署,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联合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在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建立技术中心”。

1993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共同启动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此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上海、浙江等一批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为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率先启动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

二、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历程

(一)探索起步阶段:1993年至1998年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机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在借鉴工业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的举措,旨在推进科研与生产结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

从1993年到1998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总数达到了203家。在这一时期,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提高”展开。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两个“结合”就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智力与利用国外科技力量相结合,“三个提高”就是提高研究开发水平、提高人才素质、提高经费投入强度。

在探索起步阶段,国家基本摸索出了一条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方式方法,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建立起多部门共同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结合自身职能,从不同方面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二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深得企业重视,大型企业纷纷加大了技术中心建设投入。三是企业技术中心对人才的吸引力初步显现。四是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开始迈出国际化步伐,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

探索起步阶段,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底,上海和陕西等15个省市制定了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意见,启动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部分省市还给予企业技术中心以资金支持。

通过探索和实践,企业和社会各界逐步对技术创新形成共识。技术创新作为从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再到商业化的全过程,是技术、信息、人才、物质与企业家才能等经济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的过程中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这一重大意义开始得到重视。通过技术创新的实践,成功的企业技术中心开始不再是单纯的研发机构,而成为根据创新的理念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创新组织,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从而确立了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

(二)优化提升阶段:1999年至2005年

在探索起步阶段,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企业技术中心宏观管理还不够规范,认定程序和标准不够清晰,也没有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二是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对技术中心建设重视还不够,一些较大的企业(集团)还没有建立研发机构或技术中心。三是全国对企业技术中心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中心与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不清晰,运行管理不规范。

1999年至2005年间,国家采取了以下3项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先后颁布《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定位,建立起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规范。二是制定和两次修订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方向,并通过评价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三是《关于加强国家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引导和支持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全部建立技术中心。

截至2005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总数达到了361家。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普遍建立起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1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该决定中,再次明确要鼓励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

为了在国家层面形成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合力,2006年科技部加入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工作之中,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共同推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工作局面。2007年,上述五部门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修订并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截至2012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887家。

三、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成效

目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02家,虽数量仅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9.4%,但多项创新指标均占半数以上。全国省(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8608家,已经成为区域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一)技术中心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企业技术中心已经不是一般的企业研究所,而是按照创新的理念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创新组织,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技术中心除了具备一般研究所的研究开发职能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企业创新活动需要的职能,包括决策辅助、人才培养、合作创新、公共平台、技术资本运作,以及创新信息搜集与分析等职能。

时至今日,企业技术中心的职能基本上覆盖到了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和生产层三个层次,从事着长远性的研究和重大综合开发活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还形成了多层次、跨区域甚至跨国的技术中心组织架构。

在实践中,企业技术中心勇于探索,形成了多种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模式,为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行业内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投入高速增长

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科技活动经费6384亿元,企均投入7.2亿元。按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50%用于研发计算,2012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总计约为3192亿元,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和的71.7%。2012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亿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达到82家,这是10年前的8倍。欧盟产业记分牌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研发投入1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有52家入围,其中有48家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视并不断加大研发条件投资。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高达2407亿元,企均仪器设备原值高达2.7亿元,比10年前平均增加了7000万元。

(三)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活动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研科技项目总数达到9.8万项,平均每个企业在研项目达到110项,是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在研项目数的4.9倍。同期,全国9610家国家和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研科技项目总数达到33.6万项,企均在研科技项目数是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值的6倍。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成为我国专利申请活动和技术标准研制活动的核心力量。截至2012年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近10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的71.4%。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总计10.8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22.1%;其中发明专利4.8万项,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27.3%。2010至2012年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持和参与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6858项,约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四分之一。

(四)企业技术中心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新产品产值高达6.6万亿元,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60%;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32.1%,比10年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期,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企业利润总额的39.1%,比10年前提高了7.6个百分点;企均实现新产品销售利润7.6亿元,是2006年的2.4倍;新产品利润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为企业盈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一大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2011年和2012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超过200项,已经成为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的主体。

技术中心成为带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行业龙头企业之中,它们的技术水平往往代表了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它们的技术进步直接带动着产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五)企业技术中心的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每年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前,对外行业指南,优化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向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其他领域拓展的格局,并带动了相关行业技术创新。

从行业分布看,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非制造领域技术中心数量达到130家,占总数的15%;与“十五”末的9%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

从地区分布看,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514家、226家和147家。其中,中部地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增长最为迅速,2012年中部地区占25.5%,比10年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从所有制来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民营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民营企业约占一半;还有一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在中外合资企业之中。

(六)形成了多方支持技术中心建设的局面

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行为。国家和地方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目的是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过20年的探索,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合、政企互动的工作局面。

在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个部门各司其职,围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目标,共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自2004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累计支持27亿元用于企业研究实验条件建设,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207亿元。科技部利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给予企业技术中心以政策支持,2012年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得到各级政府直接经费支持共计116亿元,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减免税96亿元,免除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约5.8亿元。

在地方层面,各省市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作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目前,除之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其中有5个省份的省级认定技术中心数量超过400家,地市级技术中心也加快建立,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金字塔”形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体系。

在行业部门层面,一些行业部门也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财政部在安排“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资金项目”时,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作为申报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七)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经过20年的持续建设,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技术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部分技术中心的研发活动正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主转变,积极开展超前技术开发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下一代产业技术储备。总体来看,大量企业技术中心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持续提高创新水平,部分技术中心已经形成了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创新组织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部分技术中心积极布局中央研究院和海外研发中心建设,打造网络化的研发组织,形成支撑“前沿技术—工程技术—产品技术”于一体的研发组织体系。

三是企业技术中心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2012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有9448家,研发人员总计164万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研发人员110万人,约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67.2%。研发人员数超1000人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达到213家,这是10年前3倍。技术中心长期保持着较高的人才投入,去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员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0.8万元,是同期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的1.7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还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全国有11061名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的67.8%。

四是技术中心创新平台建设高端化,依托部分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形成了比较先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39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5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39家。

五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升级,大量技术中心由委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为主,逐渐转向共同研发、长期合作、战略合作,部分技术中心成为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者。

四、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展望

党的十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各部门、各地方和全社会一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引导和支持,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部门,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宏观政策导向,修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完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探索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新模式

一是要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布局,研究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建筑业、文化产业等领域技术中心建设模式,引领带动更多的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要引导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全球化创新网络建设,开放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探索企业创新国际化道路。

(三)探索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新机制

一是要坚持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国家科技计划决策机制,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向企业倾斜,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推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二是加强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促进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顺畅流动到企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企业主导重大科技成果应用。

(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五部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推进现有政策工具向企业技术中心倾斜,如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引导高层次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力度,指导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技术支持年中总结篇13

2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省际差异实证分析

表1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及效率损失函数估计结果变量系数标准差T统计值A2.569*0.3227.977α0.162*0.0354.647β1-0.0180.019-0.941β20.252*0.0366.984β30.399*0.0468.694δ02.143*0.18611.550δ1-0.272*0.014-19.538δ2-0.421*0.040-10.592δ30.0490.0361.363γ0.999*0.002573.768最大似然估计函数对数值60.147LR单边检验误差422.297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LR为似然比检验统计量,此处它符合混合卡方分布

2.1技术效率损失估计结果分析根据上述数据,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采用前沿生产函数的专用程序FRONTIER-XP4.1软件进行计算,得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效率损失函数的估计结果如表1,全国各省市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及东、中、西部平均农业技术效率如表2。从模型检验γ值来看,γ=0.999,并且其t统计值和LR单边检验误差的t统计值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在技术效率影响中,技术非效率u项占99%以上,远大于统计误差项v,因此说明技术非效率是显著存在的,SFA模型使用正确。从农业劳动力投入、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化肥量和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看,截距项A=2.569,α(劳动力)=0.162,β1(固定资产)=-0.018,β2(化肥)=0.252,β3(农作物播种面积)=0.399,且α、β2、β3均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经比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最大,即总播种面积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就增加0.399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在播种面积的总量上有很大进步,从2000年仅有1.5630亿hm2增加到1.62283亿hm2,增加将近1000万hm2,然而耕地面积有限,播种面积的增多,一方面表明近年来对荒地的开发多,另一方面说明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让农作物成熟时间缩短,增加种植效率;其次是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就会增长0.252个百分点,近30年,我国为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目前已经是全球化肥投入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然而化肥的过多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加剧环境污染,因此不能通过无限制的增加化肥施用量来增加农业产出;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慢慢向二、三产业转移,致使各省市的农业劳动力逐年缩减,因此农业劳动力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会增加0.162个百分点,低于其他因素影响程度;而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系数为负,且其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增加固定资产对提高农业总产出还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与我国大多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农民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的现实状况一致。财政支农支出的系数为δ1=-0.272,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系数符号为负,说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具有正的促进作用,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业技术效率增加27.2%,但同时也说明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财政支农的资金利用效率比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财政支农支出中事务部门的事业费占绝大部分,而真正投入到农业具体事务的财政投入却很少,该结果也印证了中国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由于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以及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和投入等问题,使得中国财政支持农业的效率还比较低。因此,在2013年1月31日新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持续投入。地方政府也应当按政府文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化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系数δ2=-0.421,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系数符号为负,与理论预期相同,表明东部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影响,东部地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达到42.1%,农业技术效率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及科技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中部地区系数δ3=0.049,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部地区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中部8省还未发挥出其农业技术效率。经比较,东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显著地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财政应加大对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的支持力度,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农业的技术效率。

2.2技术效率的省际差异分析表2给出了中国各省市及各区域农业技术效率水平,从中国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从2000年的0.308上升到2011年的0.681,年均增长3.4%,农业技术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过程中,各年份都处于稳步上升之中,平均增幅在3.4个百分点,而在2010年增幅一度达到8.3个百分点。从中国各年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看,基本上在0.31~0.68之间,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稳步发展的趋势,但在2000~2011年间,中国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4478,说明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产面,农业生产总值还可以增加55.22%,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从表2分东中西地区看,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最高,2011年高达84.2%,明显高于西部地区59.9%和中部地区58.3%。从各年份平均值看,通过比较全国、东、中、西部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可以看出,各年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水平都高于全国平均值,而全国平均农业技术效率高于中部、西部地区,而且地区间的差距也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扩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这5个农业大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位置、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较高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更能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效率高于经济落后地区,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地理条件相关性很大。由此可见,中国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的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于东部。而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地区,是因为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财政支农,对刺激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