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实训报告实用13篇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1

2.项目学习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开展以项目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6]教学就是要为学习者搭建一个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学习活动或经验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而项目学习正是实践了这一理念。学生团队在项目开始前要拟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及团队成员各自的角色分工。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团队要与指导老师进行充分地讨论。项目完成后要进行成果展示,项目成果包括多媒体展示、口头陈述、接受师生提问等。在整个过程结束后,团队要对项目计划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情况、体会及得失等方面进行总结。3.项目学习的实施流程不同学者对如何开展项目学习的看法不尽相同。如陈旭辉、张荣胜提出了项目学习的6环节[7],而宗亚妹、李建启则分4个阶段实施项目学习[8]。考虑到商务英语实训时间较短,笔者将项目学习的实施流程分为5个步骤,如图1。

二、项目学习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应用案例

重庆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学生在大三时都会参加商务英语实训环节,学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商务英语在社会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切实提高其应用能力。下面通过对“涉外会计实务报表操作”这一项目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阐述项目学习法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应用。涉外会计实务报表操作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财务的相关知识及相关要素的英语表达,并学会做财务报表分析,训练其语言运用能力,全面培养他们对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能力和学生团结合作精神。1.具体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会计实务报表中的三个主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知道相关要素的英文表达;②能力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学会做财务报表分析;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2.具体实施①项目导入教师在实训开始时介绍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的目的及主要内容,并就为期2周的实训进行部署,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为下一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做好准备。然后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一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为第二天上课做准备。②知识铺垫接下来三天的上午,教师给学生讲解会计实务的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概念,并展示中英文对照报表。让学生弄清楚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动态报表。同时结合DELL(戴尔)公司的财务报表案例具体分析这些报表中数字所反映出的公司财务状况,并详细给学生讲解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操作程序。下午,学生继续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巩固有关涉外会计财务报表知识,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步骤及财务报表报告的编写方法。③分组实施第五天上午,教师重点复习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报表报告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布置任务,让项目小组选择一家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通过网上下载公司的概况和相关年份的公司年报,依据公司三大报表的各项数据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公司未来发展情况做分析,并撰写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下午,项目小组聚在一起讨论选择哪家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并根据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进行任务分工,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分头行动收集整理资料。接下来一周的周一,学生再聚在一起讨论,初步形成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周二上午,教师在教室里答疑项目小组在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周二下午,项目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完善财务报表并制作PPT课件,为周三、四的项目汇报做准备。④项目汇报接下来的星期三、四,各项目小组做汇报。汇报需围绕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即企业概况、企业资金结构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等方面。每组做汇报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提问和教师点评时间为10分钟左右。很显然,项目汇报也就成了各项目小组相互学习的过程。⑤实训总结最后一天,项目小组根据在汇报阶段教师和其他小组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完善自己小组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另外,总结整个实训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培养了什么能力,有何体会和感想,存在哪些不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三、效果评价

1.学生评教数据

我校一名商务英语实训任课教师在来校之前一直在一家跨国会计事务所工作,有丰富的涉外会计工作经验,她在讲解商务理论知识时,经常举一些具体的项目给学生示范或做分析研究,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义。因此,学生对她的教学效果反响一直较好,而且近四年的评教数据也充分地证明这一点。2011学年得分为93.979,2012学年得分为94.229,2013学年得分为94.108,2014年得分94.787,每年的评教结果都达到了优秀。可以说,评教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老师的上课情况。

2.学生实训报告

学生在他们提交的实训报告中都总结了他们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收获与体会,从中也能窥见项目学习运用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商务英语实训就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尽管学生在实训前也学了商务英语课程,但是该课程偏重的是理论讲解,而这次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训中熟悉了企业财务报表,掌握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步骤、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方法。反过来,本次实训也加深了学生对商务英语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实际操作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要学好商务英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②提高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各种表格和数字不太敏感,一些同学以前看到报表数据就觉得头疼。在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中,涉及到很多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面对一大堆数据,一些同学刚开始时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去做分析。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相互鼓励,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如找会计专业同学指导,向实训教师请教,或上网搜索相关专业知识,最终圆满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经过这次实训,学生们意识到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很多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也变得越加自信,在他们看来,方法总比问题多。③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不仅让他们实践了财务报表知识,更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英语实践能力。无论是教师在知识铺垫阶段的讲解,还是学生在展示阶段的汇报,都主要是用英语进行。所以这次实训,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收获不仅是了解了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和各种报表的英文版本,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他们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展示阶段的师生提问环节,还训练了他们在语言运用中的临场应变能力。④增强了合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协作能力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这次商务英语实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涉外会计报表分析,团队成员首先需要坐在一起商讨选择哪家公司作为分析对象,明确分工,然后分头行动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又要坐在一起汇总资料,并讨论如何形成最终分析报告。⑤增强责任意识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据此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报表中任何一个数据出错都可能使公司的决策出问题,从而使公司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做财务报表分析必须要眼明心细,一点都不能马虎。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做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2

一、《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现状分析

《财务报告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非财务信息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进而了解企业过去、评价现状并预测未来,为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做出合理的判断,以帮助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财会类专业都将《财务报告分析》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由于在实际生活中,财务分析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甚至企业员工也会出于各自的目的进行财务分析,因此一些非财会类专业(如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等专业)在课程设置中也会设有《财务报告分析》。由于课程覆盖面广,以及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现阶段该课程存在如下不足:

(一)财务分析信息化平台利用较少

当下的企业对财务数据处理要求快、准、稳,更多的企业开始选择采用信息化平成相关工作,借助于智能化、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完成财务分析。但是目前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主要还是以传统课堂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将财务报告分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传递给学生,但是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项重在实际操作的学科,仅通过讲解这种传统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分析财务报告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但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仍然是欠缺的。此外虽然可以配套相关实训课程,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对于信息化平台及计算机技术利用率低,缺少相关数据平台以及具有综合财务信息处理的财务分析软件的支撑。此外,专门与信息技术知识相融合的财务分析教材市场上也几乎没有。

(二)非财会专业学生财务基础薄弱

非财会类专业(如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等专业)在课程设置中也设有《财务报告分析》,然而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所学课程与财务报告分析有关的前设课程一般只有基础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缺乏进行深入财务分析的专业知识,有的学生认为并非财会专业的学生为何要学习财会类课程,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好。

(三)学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评价能力较弱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收集、整理、汇总资料的能力较弱,资料收集不够全面,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通过网络获取资料时仅考虑四大财务报表的获取,却忽略了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因此导致对于数据的解读大多仅停留在表面数据变化的描述,而无法有效的全面、深入解读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这样的状态很难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二、《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一)细化教学内容设置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到综合技巧的应用,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财务报告分析,其目的为何,对企业财务报告做好解读。并且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分成三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为财务报告分析基本理论知识的阐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重点的阐述相关知识点,掌握财务分析技巧,打好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财务报表分析以及财务效率分析,这部分主要通过对四大财务报表,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分析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大报表及相关科目的数据分析,了解企业各项财务数据的变化情况,了解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内涵和质量;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帮助财务分析主体做出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第三部分为综合财务分析,结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所学知识,运用一些综合评价方法,如杜邦分析法,让分析者全方面,综合性的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状况做出判断与评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既考虑财务数据,也要考虑非财务数据的重要性。针对于非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降低会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理论知识的难度,增加真实企业案例的讲解,让非财会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反向思考相关财务知识点。并且,同步将计算机技术运用的相关教学内容融入进理论教学中,如增加Python语言相关内容的学习,为学生较好的进入实际操作打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设计

在《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过程,应以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结合当下热点财经新闻,引入真实企业案例,以案例企业财务报告为基础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共同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助真实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能够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与网上学习平台如爱课程,超星学习通等,利用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再拘束于教室。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O2O模式的介入,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辅助工作与学习。

(三)增加实操环节比重

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是最终目标,满足企业快、准、稳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满足就业需求。以往《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在安排了必要的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会配套相关实训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并且会安排在实验中心机房进行,并且引进相关的综合财务分析处理软件以及财经数据库资料,通过分析工具的操作,实现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在软件的选择上最好选择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财务处理软件。但是实训课通常被安排在学期末,周期通常较短。如果采用专业财务分析软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并消化掉相关知识点。因此可以将理论课和实训课合二为一,增加课时量,将传统的32课时或48课时增加至64课时或者更长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也能很好利用专业财务分析软件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这样也能有效的改善理论课结课后,实训课开始之初重新再讲授一遍财务分析相关知识的状况,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时间都是有限的,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第二课堂整合第一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和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学习,同时学校在课余时间开放部分实验室,相关设备在保障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可随时借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财务分析决策能力。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财会类学科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企业价值创造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等学科竞赛,这类比赛中都会涉及财务报告分析环节,学生可以通过真实企业或者通过自己创立一家公司全方位的进行财务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数据采集能力、分析工具操作能力、数据应用与决策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性。

三、总结

顺应时代的转变,《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时的进行调整,通过课程内容的细化,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培养学生数据采集能力、分析工具操作能力、数据应用与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成立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师艳.《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实施路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10):40-41+45.

[2]吴彩英,代家亿.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2):141.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3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是新时代背景下所暴露出来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会计财务报告本身信息的滞后性、不完整性,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低效率,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延后性和非公开化。

(一)会计财务报告本身信息存在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结果,而没有对未来的经营管理行为的预测,而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不完整性,主要表现为会计财务报告信息主要是反映企业的重点资产消耗,而对于固定资产等消耗的报告则有所欠缺。

(二)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低效率

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中,日常统计行为混乱,统计者没有对应的行为日常安排表,对各部门进行有序化的统计、核算和分析,而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过程的低效率,则表现为企业的会计财务报告统计多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程缓慢,效率低下。

(三)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延后性和非公开化

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及时性,在信息披露时,总是无法及时将当季信息在季末及时披露,而是在下个季度中期才能够进行披露,这当中又再次充分暴露了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统计核算过程中的低效率,而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非公开化,则表现为公开化的是会计财务报告数字,而数字的真实性无法核实,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核算过程没有实现公开化。

二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的原因,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即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则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而外部原因则集中于政府的职责干预。

(一)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角度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会存在运作过程效率低下、信息自身缺乏完整性以及披露的不及时性等问题,主要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和设备建设、人才配备等方面有所忽视。

1、管理制度

企业在管理制度中,企业会对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运作程序有个基本要求,但是就每个程序的时间控制却没有丝毫文字来进行说明,可以说,企业针对会计财务报告的管理制度只是一种概念式的存在,而没有实际意义。

2、设备建设

企业对现行会计财务报告所配备的硬件设备为常规的计算机,软件设备为常规的财务软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在高速信息时代,简单的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并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3、人才配备

企业在人才储备和管理上是没有做到位的,特别是在人才培训方面,企业目光短浅,着眼眼前利益,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所下的功夫自然也是远远不够的。

(二)外部环境

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职能干预作用方面,表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强和监督职能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

1、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

主要是政府相关机构并没有及时对会计财务报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重点和焦点进行突出宣传,也没有采用必要的针对性方式,对相关企业进行宣导,在法律法规有所变动之时,也未能进行强调性地宣传。

2、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强

则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发现部分企业在会计财务报告方面有所违规,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其进行制裁,对一些企业特别是重点支柱企业,政府就对其的违规操作视而不见,助长了社会的歪风邪气,形成了不良风潮。

3、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财务监督部门并没有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只是形式上的审核检查,并没有实地进行有效检查,这就给予企业更多的可操作空间。

三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改进措施

(一)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

要克服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则要关注自身制度的完善、设备的完善以及人才的储备管理。

1、 制度完善的措施

企业要能够在已经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之上,针对性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对其中应该以数字化明确规定的时间段,按照周内水平进行测试,进行明确的时间规定,并将会计财务报告的运作流程都以图文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将其对内对外进行公开,而对于会计财务报告的格式等都要制定格式样本,让所有会计财务报告都规范统一,对于相关报表的管理,则要制定明确的借阅制度和管理制度、惩罚制度等等。

2、设备完善的措施

企业必须要在满足总体战略目标规划的基础之上,加大对设备建设的投入,确保会计财务报表运行的高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企业要能够为会计财务报告操作人员,配置良好配置的计算机设备,以及良好的财务管理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为会计财务报告的运作提供高效的互联网,让会计财务报告的每一个程序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得到及时的解决,此外,针对固定资产等的统计和核算,企业可以适当地配备专门的自动感应核算设备和系统,方便快捷地对这些资产的损耗进行统计和核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针对会计财务报告的安全性问题,则要企业为自身的财务系统配置专业的防入侵系统,甚至配备专门的风险预防机制。

3、人才储备管理

企业要能够从思想上积极转变,用战略性的眼光去进行投资,对现有的人员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包括制度的培训、会计财务报表运作程序的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各种设备操作的培训,培训渠道可以是自我培训,也可以采用外包培训,或者是与其它公司合作双赢的方式培训;在对人才进行有效培训之后,建议企业要采用文化价值理念,留住人才,以薪酬福利为辅助,促使会计财务报告的相关人员团结一致,为保证会计财务报告的整体质量共同努力。

(二)要真正克服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促使会计财务报告的改进,还必须要政府从旁协助,才能够让企业更加具有自我改进的压力和动力。那么,政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结合第二部分的原因分析,政府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则是要加大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利用传统电视报刊网络等方式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嵌入,将手机通讯也纳入宣传渠道当中,对部门重要的法律法规及其变动,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到个人,也可以通过聊天工具,直接用官方号码针对个人或者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也可以进行地方性的会议召开,让地方政府对当地的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三)政府要积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不能让法律作为一种摆设,必须要能够对发现问题的企业及时给予制裁,必要时就要“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坚决打击任何的违法操作行为,不姑息,当然,在发现问题之前,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对各类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进行突击检查,防备企业的故意隐瞒行为,从而提高问题发现的可能性。

当然,在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的同时,必须要对各企业的会计财务报告运作过程进行监督,监督的方式可以是派人员入驻,也可以是定期抽查报表,或者适当地暗访,当然,政府的监督范围广大,难免出现无暇顾及的情况,因此,要积极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明文规定企业会计财务报表透露的标准,强制企业对运作过程和信息进行公开,并创建群众举报平台,让大家对企业的会计财务报告运作都进行监督举报,从而迫使企业不断自我改进。

四、结束语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企业就要努力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从自身发力,做好自我的制度建设、设备建设和人才规划等工作,让会计财务报告能够在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环境中健康高效地运行,从而保证会计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和知名度,实现自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61

1 引言

我国政府会计是在适应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能够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发挥预算管理和监督作用。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形势、政府职能新变革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弊端渐显,比如:无法反映已发生但无现金收支的收支项目,也无法反映未来收益、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等项目,难以准确有效地衡量政府资产负债情况,等等。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遭遇挑战,急需做出调整。为此,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相关文件的出台是必要并且重要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工作,早日落实制度到实处,自主、自觉地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早日与国际政府会计趋同、接轨。

2 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之进展

我国政府会计起步较晚,政府会计改革不受重视,但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进程有所推进。2006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2010年“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同年年底正式《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

2011年,试编率先在11个省区市开展,2012年扩大到20多个省区市及所属的部分县市,试编所采用的方法是:政府会计日常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运用于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中。试编工作引入统计、估算等方法进行核算,一定程度上补全了日常核算遗漏的会计信息,对试编地区的政府“家底”进行了梳理;试编报告所涵盖的政府财务信息范围更全面、更充分,能够反映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状况和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这些都是试编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但是,遗憾在于:试编工作还没有普及全国每个省市地区;试编过程中,需要将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记录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下的衡量值,工作量巨大且易出错,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完全保证。

针对试编工作的情况,相关部门逐渐提高了对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视,更具号召力和严谨性的方案陆续颁布。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014年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出台;2015年12月10日,财政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和相关指南,规范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试点期间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至此,关于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制度方案基本确定,同时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成立,《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如期出台,全国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落实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政府会计改革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3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之国际比较

3.1 美国

美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为联邦政府和州与地方政府两大层级。

在联邦政府中,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80年代,经过探索于1990年颁布《首席财务官法案》,确立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对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做出明文规定,推动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与发展。法律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于每个财政年度结束编制,并向社会公众公布联邦政府各部门及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

其中,联邦政府各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要求编制完成各部门的年度财务报告,聘请外部单位进行审计,最后提交给财政部和总统预算办公室。而政府整体层面的综合财务报告,通过政府内部网络系统平台下载各部门上传的各自财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汇总,编制整体层面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交由政府问责局进行审计,连同财务报告及财务报告审计结果一并向社会公布,提高财政透明度。

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中,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兴起时间更早,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于20世纪末由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颁布第34号政府会计准则,使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模式得以统一,获得法律保障。准则要求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编制,内容以财务部分为核心,辅之以介绍(概况)部分与统计数据部分,另外涉及美国联邦政府所不涉及的基金财务报表。其编制流程大致为:(1)事前培训。进行编制前的财会人员培训工作,由地方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组织教育培训,普及法律规定的编制要求、相关规定,提高参与编制财会人员的熟练度,树立财会工作守法意识。(2)事中监控。国库部门完成年度财会人员培训工作后,向各部门分发工作表进行财务数据的填制。工作表统一收回后,进行数据整理与汇总,并编制完成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整个过程要求国库部门参与,发挥监督指导作用。(3)事后审计。编制完成的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需要提交外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依据美国政府问责局制定的《政府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

3.2 英国

英国政府会计推行权责发生制最早出现在地方政府中,但成效并不尽如人意。1999年,英国正式开始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于2004年完成第一次试编。2006年,英国政府从法律上落实了这一会计制度,推行实施《政府财务报告手册》,规范了英国中央政府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时的各种会计处理。

英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涉及的范围较一般联邦国家更为广泛,包含了所有公共部门,工作量大,因此整个过程耗时间、耗人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内部控制声明、年度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以及审计声明等。编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由划分为四大类的1300多个公共部门分别编制其部门的财务报表,提交给审计总署进行审计,审计通过后将相关数据及财务报表提交财政部。接着,利用CONS系统输送部门数据给英国财政部,财政部对CONS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抵消公共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易,完成数据整理,据此编制整体层面的政府财务报告。最后,将财务报告提交给议会,结束前一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全部工作内容。

3.3 加拿大

199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在编制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中开始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以《加拿大公共账目》形式呈现,内含: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政府运行和累计赤字表、资产负债表、净负债变化表及现金流量表)、财务数据摘要及其他财务信息分析;政府各部门财务状况;其他相关信息及其分析。值得借鉴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财务分析丰富而全面,涉及影响到财务报表的重大事项概述、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事项、相关趋势分析等。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编制过程中,首先由联邦各部门于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完成财务报告初稿的编制工作,同时在其财务管理系统中完成数据调整和上传工作;初稿需进行审计,再报送给总出纳长办公室;总出纳长办公室从核心财务管理报告系统中获取来自各部门的数据,整理并编制完成政府整体层面的综合财务报告。

综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经过探索和实践已趋于成熟、完整,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4 建议

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起步较晚、发展迟滞,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需要总结他国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进行逐步巩固。结合美英加等先进国家政府会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历程及实施现状,对我国实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制度的完善是前提。美加英各国显而易见都已具备成熟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为其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正确指导。就目前而言,我国虽然颁布了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方案,但整体上政府会计相关制度规定条块分割、口径不一,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造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需信息与日常政府会计核算脱节。为此亟需建立起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政府会计制度。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推行仍处于试编阶段,且覆盖范围未广至全国,试编而得的经验不够充分,总结出的办法和相关指南还有待检验,应不断实践,不断修正。

第二,丰富的资源是保障。在对美英加各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分析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顺利推进背后,依靠的是丰富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在支持。物力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具备强大的政府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自下而上各级部门之间传输的数据庞杂,甚至需要转换,仅靠人工进行传递、核对及汇总难免出现失误,尤其我国相关政府会计制度尚不完善,基层会计人员专业度不高,更应积极研发一套适合我国政府会计的信息系统,实现统一标准的会计信息共享,形成全国信息自下而上的汇总和合并,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提高效率与质量。

人力上,需要培训专业性更强的综合型会计人才。权责发生制所涉及的政府会计核算业务更加复杂,编制合并报告所含信息更广泛,甚至涉及会计之外例如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除此之外,报告编制合并过程中需要交流接触的是各个部门甚至包括上下级部门,要求会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是能够积极进行协调沟通的,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及情商。这些都是需要在不断的培训、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的。

财力上,上述的信息系统建设、综合型会计人才培训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且政策推行覆盖范围宽广,关系复杂,是一项长远持久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几乎不可能,需要耐心和毅力。财力支持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以支撑政策推广落实,更应号召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助力。

第三,审计、公开是后续。在国外,政府财务报告需要经审计机构审计,部分还需要向社会公开,其透明度远高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涉及政府审计相关的规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其审计监督效用有待加强。在2014年底批准的《方案》中,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被要求与上市公司年报一样接受审计,并与财务报告一同,按规定向社会公开。这一规定应当引起政府各部门的重视,自觉落实;也要求各审计机构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与专业,严格进行审计。另外,目前关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新闻大多于财政部官网、中华会计网校等专业媒介,一些浏览量大的网络媒体报道甚少,对于大众的普及率并不高,有必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专项讲座,向大众普及。关注的人多了,监督的人也就多了,政府部门在编报过程中也就会更加严谨的执行相关规定。这能够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公开性、透明度,有利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报。

参考文献

[1]崔学刚,叶康涛,荆新,刘子琰.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与国家治理――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5,(07).

[2]潘琰,吴修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探讨:欧盟的经验与启示[J].财政研究,2015,(03).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分析工作已被很多企业领导所重视。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也是进行财务预算开展日常管理的前提。近几年,财务分析不论从内容上或方法上较以前有所提高,但与企业经营决策和控制需要相比,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

1、重客观分析,轻主观分析。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往往是由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构成。因此,财务分析应当就主客观因素作全面分析。可是一般企业多是客观分析多,而对主观因素却很少剖析。例如:分析产品成本升高时,往往只注意分析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产品供、产、销的影响,而忽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

2、重成效分析,轻教训分析。企业经营顺利,经济效益好时,分析成功经验高谈阔论,洋洋自得;经营失利,出现亏损时,分析问题就避实就虚。不是从失利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而是遮遮掩掩,文过饰非,甚至弄虚作假,谎报“军情”。

3、重事后分析,轻事前分析。,企业财务人员往往只会在事后算账,根据会计报表及其核算资料进行财务分析,这是单纯的事后分析。而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经营者在事前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而决策的基础是预策,会计人员经过事前考查、论证、预测、作好事前的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例如有些企业习惯于盲目地跟着别人后面走,人云亦云,结果吃亏上当。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活动都事关企业的发展,因此财务分析应该尽可能的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出谋划策,发现财务风险的问题要及时的上报,最大限度的减小企业的损失。

4、重盈亏分析,轻资金分析。企业的盈亏状况如何,是评价一个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重视盈亏分析,因而对影响盈亏的因素分析的详细、全面,而忽略对资金运用的分析。而往往企业资金应用不当,也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合理地有效地运用资金,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是十分重要的。

5、重定期分析、轻专题分析。企业季报也要写财务分析,这样企业每年要写4次财务分析。企业在经营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有,要及时地做出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利再战。

二、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是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的财务报告。财务分析报告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预测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报酬,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企业务必要充分做好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撰工作,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强调及时性,充分收集各种有效的全面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最后再加上会计人员的报表分析工作,最终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

1、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撰务必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注重时效性,只有及时准确的收集到完备的财务信息,才能够编撰出有效的财务分析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给使用者,从而最大程度上的表现出其价值。如果一份半年期的财务分析报告拖到下半年10月份才提交,那也就失去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参考意义,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和意义,即使分析如何透彻也是废纸一份。

2、要核实和正确使用数字。财务工作离不开各种数字和统计,因此反复调查核实数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要杜绝那种随意变造或者虚假的数字。要对各项数据有一个清晰具体的界定,杜绝平均数、片面的绝对数等问题,要注重总指标数据、相对数据等,尤其是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平均数则需要强调反映一类现象的一般水平指标,从而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错用的情况,减少各类失误。从行业平均数据、竞争对手数据和本企业同期数据对比后,发现问题,找到差异的原因,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及时的分析。最后,在数字的使用上也应该强调规范要求,如一些重要数据一律要用大写的形式,在财务金额前面要注明货币种类,要有分隔符等等。

3、语言要简明、准确。在做财务分析报告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体现出最直截了当同时又确切的含义。通常一份报告包括了引言、主要论点、主要论据以及最后的论据这几项,如果行文繁冗拖沓,废话连篇,半天看不到重点,就会使阅读者丧失兴趣,降低报告的价值。另外,由于财务分析报告本身的性质特征,设计到财务数据的报告本身就应该精确再精确,严谨再严谨,这就需要财务分析报告编写者拿出充分的责任心和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够提交一份用心的、高质量、负责任的财务分析报告。

4、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要依据读者(或领导)对信息的需求来确定。记得有一年的财务分析报告让领导看后,他说:“你们的财务分析报告写的不错,很全面,应该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但太长了,而我想真正需要的信息却不多”。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可事实上,我们都是按照上级规定的格式通报一下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对于领导想要知道的重点指标后面的各种变动因素的分析,只是粗略地概述一下,根本就没有进行重点的分析其内在的变动因素。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捕获管理者和使用者真正要了解的信息。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宣传、培训不够,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加上财务人员自学、钻研能力差,有些单位的财会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核算常识都不能掌握,就更谈不上必要的财务分析了,这就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甚至出现账目混乱,资产流失,会计信息不真实,财务分析报告不真实等现象。另外就是领导思 想观念上的问题,一些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者仅仅是充当单位付款人的角色,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职业规划及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意见和要求,甚至将个人的主观意识凌驾于财务管理制度之上,这是导致财务管理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过去很长时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重视度不够,下的功夫也不深。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应该把财务分析工作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项目来抓,真正重视起这项工作。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也需要有新的面貌,这是笔者对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一点感悟。

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6

(一)实训内容

本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筹资决策案例分析实训。(2)项目投资决策案例分析实训。(3)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实训。(4)利润分配决策案例分析实训。(5)综合案例分析实训。(6)案例分析结果汇报。以上前四个模块讲义各附3个大型案例。

(二)组织实施

每班学生根据指导教师要求,以8-10人为一组成立财务管理案例模拟实训小组,组内再进行合理分工,推举一人为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实训任务协调和实训结果汇报。

(三)模拟实训进度

学生的课堂实训时间是8课时,课后需要有20课时的时间去完成讲义的各模块案例任务,写在实训报告册上。

(四)考核内容与方法

财务管理学案例模拟实训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根据学生在模拟实训期间的实际表现和作业成果进行评价,强调实训过程管理,综合考查学生的课堂实训情况、课堂案例完成情况和综合实训报告编制质量评分。(1)平时成绩占20%。(2)课堂范围内小组案例作业及表现占30%。(3)综合实训PPT汇报、实训报告书、实训总结占50%。

二、财务管理学案例实训使用效果对比及差异原因剖析

(一)实训参与度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教改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改优化后学生总是参与实训和经常参与度都有了显著提升。主要原因总结如下:(1)案例实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普遍认为老师在实训阶段运用大量国内外现实案例,启发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学已学过的理论去解释具体案例并找出财务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案例实训的方法通俗易懂并且实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乐意参与到实训中来。(2)团队精神的督促作用在实训中成效显著。教改前采用每个学生各自做题目训练的方式,这样他们只负责“各扫自家门前雪”,由于每个学生自控力不一样,对自己学习的要求高低不一,造成大家的实训参与积极程度不一样。教改优化后采用分小组的“头脑风暴法”对实体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强化训练财务管理各模块的学习,通过模拟实践来提高学习效果。

(二)成绩对比

(1)组织实施上,教改前没有明确实训课程的具体组织方案,各个学生按照指导老师要求做自己的实训作业,做完提交即可。教改优化后每班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小组协调实训任务,以强带弱,共同进步。(2)考核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成绩提升。教改前成绩以学生的到课率作为平时成绩,最终提交的实训作业作为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单一。前述教改后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三)掌握程度对比

(1)教改优化后,本课程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相关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发散思考、集体讨论,避免了学生学习较为抽象的财务管理学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尴尬境地,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2)案例实训借助教改优化项目将相关的教学资源分享到网络平台,便于学生在实训中查找理论依据。找上市公司近三年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也激发同学搜集实时数据,进入角色,主动学习。(3)会计学专业作为经济系的应用型专业,符合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结合更为优化的课程建设,为历来学风浓厚的会计学专业掌握理论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三、结语

总之,案例实训不仅符合财务管理学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更顺应了整个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实施意义重大。本文只是根据一届学生的应用,设置教改前的实训情况作为参照组,结论难免偏颇,希望能抛砖引玉,以学习同行更好的教学经验,将教学做精做好。

作者:陈兰艳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7

2011年财政部对首批实施企业报送的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测试,邀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XBRL团队的技术专家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了逐一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实例文档和扩展分类标准均能被正确解析,能够使用专业软件提取通用分类标准标记的财务信息。与此同时在国内,财政部运用自行开发的两套测试软件同时结合专家审核的方式,对实施企业提交的实例文档和扩展分类标准进行了综合测试,并出具了测试报告。经测试总体质量较好,能够实现预期功能和效果。

2012年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财政部的努力和协调共有82家企业参与实施,于2012年8月3日完成了XBRL财务报告的编制和第一轮报送。

2012年针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采用报送、校验、修改相结合的方式。收到XBRL财务报告,财政部就着手校验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组织修改,经过两轮校验和修改,第三次进行校验和测试时,已发现的问题全部得到纠正,标志着2012年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圆满完成。

(二)实施效果 从财政部角度来看,2011年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初见成效,首批实施取得了成功,由于初次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正确的元素匹配或不必要的扩展,导致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降低。此外,在企业编报过程中存在XBRL难理解、成本高等问题。

2012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过程中,财政部关注对实施企业的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前期通过平台交流、电话邮件答疑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增强实施过程指导;后期将校验、修改和培训工作融为一体,经过校验和修改最终实现通用分类标准实施的成功。同时培养了一批业务人才,巩固了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要求,有利于提高以后年度实施的质量。

从财政部视角看,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效果良好,实例文档结构严谨、符合要求,对年报中的数据进行了合理的标识,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财政部经过2011年的首次实施之后关注到在企业层面存在编报困难的问题,在2012年实施过程中开始重视全程培训,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效应分析:企业视角

实施企业在通用分类标准实施信息链中处于中间位置,直接关系到上游财政部能否及时收回XBRL财务报告,也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使用者能否便利获取信息。企业视角研究从适用性评价和典型公司实施分析两个方面展开:

(一)适用性评价 企业作为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要参考XBRL通用分类标准元素,元素一致时可以直接引用,反之,需要对元素进行扩展。元素扩展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编报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企业扩展的差异会降低信息的可比性。文章主要从元素的适用性角度对企业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企业通用分类标准适用性评价主要从完整性和效率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其衡量指标分别采用如下公式:

完整性=取自通用分类标准的元素数/企业披露实务中元素总数

效率性=具体企业的复用的元素数量/通用分类标准元素数量

选取房地产、石油、化工、通信、运输和商业各10家企业,将2011年会计报表附注中的货币项目与通用分类标准清单中的元素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得1个分值,进行扩展的记为扩展1个分值。元素匹配后通过公式计算出完整性和效率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对适用性进行评价。

将不同行业的元素匹配情况进行统计,得出石油行业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完整性指标最高为82.25%,其他行业均在60%左右。总体来说,其完整性指标较低。石油行业完整性指标较高是因为有石油行业分类标准,一般行业在编报时近40% 的元素需要企业自行扩展,说明通用分类标准在完整性方面存在不足。XBRL通用分类标准效率性方面,石油行业指标最高为62.60%,其他行业在27%左右。一般行业通用分类标准报表附注元素清单中,大约只有四分之一元素被使用,元素使用效率非常低。由于石油行业有行业分类标准,该行业在完整性和效率性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从而说明制定行业分类标准的必要性。

总体来说,从评价适用性的完整性和效率性两个指标来看,由于大量元素需要扩展,完整性存在不足,分类标准元素的利用率也很低,得出适用性比较低,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编报难度。

(二)典型企业实施分析 选取广深铁路和中国联通作为典型企业分析实施效果,在广深铁路推行的过程中,成立了专门的XBRL项目管理委员会和项目团队,聘请经验丰富的XBRL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经过实施指出了财务软件与XBRL技术的融合性和XBRL软件的易用性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等问题。中国联通认识到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复杂性,聘请专家对XBRL进行培训,成立专门的XBRL工作小组,指出刚开始接触XBRL技术,比较陌生,在实施过程中元素的适用性也比较低。

广深铁路和中国联通在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过程中都有很大的成本支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元素扩展的问题,可以引用的元素比较少,大量的元素需要扩展。现阶段高成本投入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并没有发挥作用,仅仅是为了按期报送XBRL格式财务报告,因此,XBRL的技术优势也没有显现出来。

三、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效应分析:投资者视角

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对企业披露财务报告的格式进行了规范,理论上,投资者可依据各自需求获取所需信息,以便进行分析作出投资决策。基于当前应用现状,采取调研的方式,通过网上、邮寄调查问卷和实地访问的形式获取各类投资者的反馈,对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XBRL的了解程度、决策时获取信息的方式、获取XBRL实例文档与分析工具需求、对XBRL的评价等。问卷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历时一年,收回问卷383份,其中无效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97份。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得出:186份无效问卷主要是对XBRL完全不了解,说明现阶段对XBRL的了解程度还比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有效问卷中,针对XBRL分类标准实施前后对获取信息影响方面,三分之一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任何影响,仅有4.8%的人认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使用XBRL进行对比分析方面设置“能很有效的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发挥作用”、“只能进行同行业分析”和“基本没有作用”四个选项,35.23%认为只能进行同行业分析,认为没有发挥作用的比重占到49.78%;在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是能否有利于做出投资决策方面,70.46%的投资者认为在理论上会产生有利影响,但现阶段还没有发挥作用,说明投资者对XBRL分类标准的效用寄予一定的期望,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总体来说,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不大,对投资者获取企业信息方面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没有发挥出提供便利投资分析的作用,这与XBRL处于发展阶段有关,由于其难以理解,将重点放到了政策制定与实施,具体应用方面尚未完善。

四、总体实施效果分析

上文从不同利益主体角度分析了通用分类标准实施的效应,此部分将不同利益主体作为有机整体考虑,分析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以便于分析各利益主体间的交互影响和从整体上把握实施的效应(如图1)。

财政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处于信息链的上游,目前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实施过程以及组织培训,企业能够按时完成编制与报送、通过校验,即从企业收集到比较准确完整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说明在现阶段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情况良好。鉴于2011年编报情况的反馈,财政部在2012年实施工作中关注对企业的培训,但是在XBRL财务报告的使用方面欠缺。

实施企业作为信息链中间的一个利益主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采取通用分类标准适用性的指标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通用分类标准元素的引用与扩展,得出企业视角实施效果一般,较大的成本付出主要为了迎合政策的要求。主要是因为XBRL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了解,必然会增加编报的难度。财政部在2012年的编报中已经开始重视对企业进行培训,在后期的过程中应该继续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同时在XBRL内部管理有效性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

作为信息使用者的投资者在信息链的下游,在总体的实施效应中应该检测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推行和实施中是否产生良好的效果。通过调研发现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对投资者基本没产生影响,原因是XBRL的实施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财政部关注的是企业的编制与报送工作,欠缺对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和进行投资分析方面的考虑。

五、结论

通过对不同利益主体实施效果以及总体实施效果的分析发现各利益主体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应该将财政部、实施企业、投资者不同利益主体作为一个整体,将XBRL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制定、信息的产生、披露和使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考虑,以提高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整体实施效果。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8

1、负责公司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凭证制单、审核、结转损益以及出具报表等工作;

2、负责完成合并报表编制工作,包括佛山、番禺分公司以及将来设立的其他分公司;

3、负责日常单据审核工作,包括费用报销单、收款单据等;

4、完成日常财务分析工作,包括模块数据收集、数据对比分析及图表制作等;

5、按时按量完成国资系统、TA系统数据填报工作;

6、完成公司资产盘点工作、报表收集管理、配合审计和解答其他部门财务相关问题等日常工作;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财务发票工作职责内容二

1、组织分公司预算、决算相关工作;

2、分公司的往来、费用、总账、税务等会计相关工作;

3、编制分公司各类财务报表、管理报表、财务分析文件;

4、制定、更新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流程;

5、对分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等进行预测、控制、分析;

6、协调分公司与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关系;

7、其他与分公司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发票工作职责内容三

1、完成对经理/员工的财务/软件的培训工作。

2、完成对合作伙伴的软件培训工作。

3、完成对客户的软件培训工作。

4、录制相关财务/软件培训视频。

5、编辑撰写相关财务/软件知识文档。

6、完成上级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财务发票工作职责内容四

1.在财务总监的领导下,建立以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绩效考核、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公司财务管理体系;

2.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设定公司年度财务管理工作计划与控制标准,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3.组织各部门编制部门财务预算,并形成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经公司审核后组织在执行阶段,监督检查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

4.根据公司各部门、各产品的实际经营和财务情况、定期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为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提供财务分析以及合理化建议;

5.根据公司各部门、各产品的实际经营和财务情况,对标财务预算目标和行业平均水平,逐步建立以利润考核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6.协助财务总监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确定合理的筹资和投资计划,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

7.做好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监督财务部门完成每月、季度、年度财务报告;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9

一、事业单位决算编制的基本内涵

虽然事业单位决算编制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但其工作成果主要是决算报告,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主要由决算报表、报表附注、财务分析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

1、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的编制

首先,填写决算报表主表的有关内容,这主要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年度内资金的收支、资产与负债等内容填写,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这种数据大多可以直接从财务软件中获取。其次,根据需要填写补充指标表,这部分内容根据需要填写,并且各地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四川省就出台《事业单位统计报表补充指标解释》做出了专门的说明,在填写这些补充指标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再次,完善报表其他内容,这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有关责任人的信息。

2、事业单位报表附注的编制

在完成报表编制后,事业单位要对报表编制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如编制的基础、依据、原则、方法等,此外,还需对会计年度内事业单位的一些重大事项、特殊事项进行说明,以提高整个决算报告的质量。

3、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编制

财务分析即通过对比本年度与上一年度的决算报表,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探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二、事业单位会计决算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从我国事业单位发展运行的基本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大多注重从财政等部门获取资金,但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资金使用后的总结重视程度相对不够,这就使得会计决算编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定位不准决算编制质量不高

在事业单位内部部分领导将决算编制作为满足相关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求的工作之一,因而在编制的定位上可能存在不重视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而是从满足这些要求出发,从而导致决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决算报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实际上,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相对宽松,大量的经济活动发生后未得到及时的处理,如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可能由于有具体的责任人而出现“监管上的放任”,导致出现帐实不符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为决算报表的编制带来了挑战。

2、投入不足编制能力有待加强

决算报表的编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且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但受制于事业单位编制等因素的制约,财务部门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在需要维持财务部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真正投入到决算编制中的人员数量、规模等都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决算编制过程中的财务分析等活动需要深入了解一些重大经济活动,但决算编制人员可能并不熟悉这些情况,导致财务分析等活动停留于表面,或者简单的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此外,从财务人员本身的素质来看,部分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等理解应用能力不够,甚至业务能力方面都还存在不足,这都使得整个决算的编制面临挑战。

3、决算编制的管理有待加强

首先,从决算编制过程管理来看,事业单位在指定决算编制人员后,在整个过程中对这一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一旦决算编制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导致整个决算编制信息失真。其次,从决算编制结果管理来看,其审核缺乏各业务部门的参与,更多的可能是负责人根据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抽查式审核,从而难以发现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事业单位决算编制的思考

完善事业单位决算编制,可以从加强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积极促进部门合作保障决算编制信息质量,加强管理保障编制质量等方面着手。

1、加强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首先,要加强财务业务素质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决算编制人员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提升财务信息甄别能力。其次,要加强财务分析能力培训,要帮助决算编制人员从事业单位发展的角度了解各项财务指标的真正内涵,在事业单位内部所包含的内容,同时帮助这些人员提升利用各种统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的能力,为深化财务分析奠定基础。再次,要加强预算编制相关报告撰写能力培训,事业单位可以组织相关人员编制较为规范的预算编制相关报告,并对这种编写过程进行培训,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语言组织能力。

2、积极促进部门合作保障决算编制信息质量

首先,在决算编制过程中要积极与各部门进行合作,一方面,决算编制人员要积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了解是否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得到真实、准确的反应,是否存在漏项或者差错项,另一方面,决算编制人员要针对各部门的重大经济活动与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沟通和协调,全面了解各部门主要财务指标的内涵。其次,在决算编制完成后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决算编制人员要加强与财务部门其他工作人员、审计人员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者的沟通,对决算编制情况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完善。

3、加强管理保障编制质量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决算编制方案,在决算编制开始之前,要对决算编制的进度、财务信息来源等进行明确,并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其次,要加强对决算编制部门的管理,事业单位要明确决算编制部门的具体权责,明确部门内部职工分工,建立完善的责任分工与责任落实机制,使整个决算编制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落到实处。同时,要对决算编制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对工作不力的职工要进行责任追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职工则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10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受国家政策法规的约束,如果企业负责人不重视,很难在企业内部有效开展;管理会计更多和企业管理结合在一起,涉及企业各个部门, 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没有企业负责人在最高层面重视和统筹领导很难有效实施。财政部在《促进管理会计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工作职责,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本单位整体战略,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说明企业经营者的重视是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前提。

上海电气企业集团各级负责人都非常重视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实施。主要体现在:

1.集团领导重视。上自集团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下至各产业集团总裁、财务总监,各企业总经理、财务总监,都非常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积极为企业和集团创造价值。上海电气经营者一直重视会计工作,集团董事长要求下属经营者不仅要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工作,还要懂会计,学会计;他本人为了系统掌握财会知识又参加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专业会计硕士(MPAcc)学习和培训,在他的带动下集团首席运营官和首席信息官也参加了MPAcc 的学习和培训,可见集团领导班子对会计工作包括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

2.开展经营者管理会计培训。上海电气多次组织管理会计知识培训。2013 年邀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专家教授给企业经营者讲授“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管理会计知识。正是通过全面普及培训,上海电气开始推行更符合集团发展战略的新管理指标体系,实现了集团预算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促进了集团转型发展。

3.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上海电气自2004 年起就全面实行了财务总监逐级委派。将财务总监寓监督于管理中,在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促进企业发展,防范企业风险。上海电气一开始就明确了财务总监的定位,所以在财务管理中实现了“两个畅通”:一是集团财务总监对下属企业财务总监的指令畅通。集团财务总监可以直接或通过集团财务部门,对企业财务总监下达财务管理包括管理会计的要求;企业财务总监也可以直接向集团财务总监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存在的风险。二是企业财务总监与总经理的交流畅通。总经理和财务总监成了密切的战略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提醒。通过财务总监委派的制度安排,明确其功能定位,可以有效地将集团对管理会计的实施要求贯彻落实到企业,并得到企业总经理的支持。这样的机制安排,也改变了过去有些财务总监只管监督或只按总经理意图做账的状况,把管理会计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参与各项企业管理,其作用明显提升;同时财务总监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

二、会计转型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关键

传统的会计是以记账和核算为主,编制各类财务报表是最终目标。而管理会计需要提供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分析和规划并支撑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报告。内部报告不仅包含会计报表的信息,还包括表外财务信息、非财务和业务信息;不仅包含历史数据,还要通过一系列预测数据或模拟数据;不仅包含企业自身的数据,还包括国内外同行业数据等。因此,要有效实施管理会计,会计工作转型是关键。上海电气为适应管理会计的运用实施,在会计工作上实现了四个转型:

一是从会计核算向信息数据共享转型。会计工作不再满足于编制财务报表,而是实现财务和业务信息收集和共享的功能,并且财务信息不再局限于三张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而是服务于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的财务信息库。上海电气通过上线SAP 合并财务报表系统并三层贯通底层工厂和企业的erp 业务数据,在集团总部和产业集团层面各自形成用于各类财务分析的数据库,并建立管理驾驶舱,方便管理层掌握集团经营状况并迅速作出决策,实现了传统会计核算向信息数据共享的转型。

二是从会计报告向决策支持转型。会计人员以前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很多时候是为财务分析而分析,很少提出实际偏离预算的主要因素和提供决策的建议和意见,针对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很少主动去研究。上海电气财务团队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每年都会针对集团经济运行和财务经营状况中的重大事项或问题编制财务专题报告,形成针对性的建议提交集团领导参阅和决策。

1. 每年都会编制公司竞争环境和与竞争对手分析的报告。集团领导和相关产业集团据此找出差距,采取相应对策,努力保持竞争优势。

2. 开展集团发展瓶颈问题研究提供决策分析。如针对困扰集团多年的毛利率下降问题,财务团队通过采取由点到面的分析方法,对集团主要核心产品的毛利率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而得出整个集团毛利率的变化趋势和关键影响因素。先后开展了百万千瓦机组、核电常规岛、核电核岛、风电、大型铸锻件等产品的毛利率趋势及盈利情况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集团实现了连续三年毛利率每年增1 个百分点。

3. 针对海外工程项目面临的汇率风险,开展了人民币升值对集团海外工程业务盈利情况影响的专题分析。进而又提出了锁定汇率风险的策略和适用的套期保值工具,在领导重视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海外工程业务保持了稳定的收益。

4. 开展了主要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上海电气影响的专题分析、集团利润结构专题分析、合资企业合损益波动等专题分析。这些专题报告都在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从偏重会计向偏重财务转型。会计工作固然重要,但现在通过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财会领导和财会人员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抓好财务管理,并努力使财务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集中化管理,网络化监控”将集团内下属企业80% 以上的资金都集中到电气财务公司,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同时通过财务公司网银系统和银行账户系统对资金进行实时监控,防范资金风险。

四是从财务向产融结合的转型。财务加强后,进一步向产融结合转型。上海电气财务团队充分发挥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融资服务能力,为上海电气各产业板块的市场开拓与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效促进了集团产业发展。

三、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管理会计的保证

我国虽然有1 600 万会计人员,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但不是强国,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能够较好地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匮乏,人才力量比较薄弱。据了解,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经营部门(如生产和销售)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 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因此,我国管理会计要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正因如此,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被财政部《指导意见》列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

上海电气重视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1.坚持财务人员培训,建立财务虚拟团队。上海电气近年来一直重视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每年都安排有针对性的财务培训。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既考虑财务负责人,又兼顾到一般财会人员;既安排理论知识培训,又组织实务培训和现场学习。2014 年为进一步落实管理会计在集团的实施和运用,安排了多场管理会计培训,邀请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著名教授授课。

上海电气根据集团战略实施和财务转型的需要,建立了“财务虚拟团队”,即有的财会人员虽然在基层工作,但随时可以召集起来,参与集团重大财务及管理会计问题的研究,成为集团的财务专业人才库。为了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集团多次系统地组织对“财务虚拟团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际会计准则、海外并购、成本管控、税务筹划等综合性知识。

2.加强岗位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上海电气注重财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如实行财务总监在不同企业轮岗;企业财会人员和集团总部财务人员的轮岗交流。此外,在组织上,招聘选拔公司内外的优秀人才,如从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信息化队伍中选拔人员,经过财务知识培训和实践成为复合型财务人才;从海外和跨国公司引进国际化人才,充实调整财会队伍,并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财会队伍结构。目前公司的财会队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平均年龄合理下降,财会人员中懂得国际惯例、熟悉公司业务、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的人员越来越多,外语水平也普遍提高,在实施管理会计和促进集团国际化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明显提高。另外,公司积极鼓励年轻财会人员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和评审,近三年每年均有5 ~ 10 名年轻财会人员评上高级会计师,集团累计已有40 多名高级会计师和1 名正高级会计师。

3.设置管理会计岗位。上海电气总部和下属大部分企业专门设置管理会计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会计信息的收集、维护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通过专门设置管理会计岗位,使得管理会计工作有了组织保证,有效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实施,促进了管理会计体系在上海电气的建立。

四、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

管理会计无论发展到哪一阶段,都还是离不开财务会计的支持。财务会计数据是否准确和可靠将直接影响管理会计工作的效果。因此,加强财务会计工作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而信息化建设无疑也是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基础,要依靠信息化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防止“信息孤岛”。财政部《指导意见》中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之一,即为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要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其次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上海电气一直狠抓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每年都以上海市国资委对年报批复的意见、年报审计机构和内审部门,对总部和下属企业审计管理建议的整改为抓手,促进企业基础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公司一直致力用先进的理念推进信息化管理,努力把公司管控流程用信息系统反映和控制,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集团与下属企业一体化、财会信息与业务信息一体化的财会信息系统,包括会计核算系统、合并报表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实现了企业(工厂)、产业集团到公司总部的三层信息贯通。财务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以后,公司总部财务管控可以精细延伸到企业单个产品的分析;另外,财务团队还充分运用内部信息平台开发了财务信息业务动态KOA 展示系统,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运行风险、预警指标等实时展现给各级管理层,进一步加强了预算控制;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公司还借助于信息系统开发了应收账款动态管理系统(ARMS),对集团应收账款实行动态过程管理。上海电气通过狠抓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管理会计水平的提升。

五、社会各界推动是实施管理会计的支撑

企业是实施管理会计的主体,应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推动、支持、和服务。社会各界的推动将是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有力支撑。根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报告精神,社会各界的推动作用分别是:

1. 政府部门的指导推动作用。政府部门需要大力倡导学习和应用管理会计,加强宏观指导,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训、“注册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后续教育规划,推动指引体系建设,培育和规范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

2 .行业协(学)会的纽带桥梁作用。行业协(学)会是联系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纽带桥梁,需要组织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征集管理会计案例,制定注册管理会计师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开展注册管理会计师培训,参与资格认证,促进会计人员素质提升、职能转变。

3. 科研院校的研究提升作用。科研院校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管理会计的实践和典型案例,把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改进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院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有效性。

4. 中介机构的服务咨询作用。中介机构需要提高自身管理会计的咨询服务能力,建立专门团队,充实懂管理、懂会计、懂信息系统、懂中国国情的咨询人员,在咨询实践中服务企业、提升自我,促进管理会计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可试行管理会计审计或在管理建议书中注重管理会计改进提升的建议。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11

一、XBRL纳入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XBRL在我国的实务发展需要

1.我国已成为XBRL国际会计组织的正式会员。2006年2月,证监会信息中心、保监会信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中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发起成立“XBRL中国地区组织促进会”。通过促进会不断的努力,2007年12月3日,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会议上,XBRL国际组织对全世界宣布: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10年5月6日,XBRL国际组织批准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为正式地区组织成员。

2.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较早就开始了XBRL的应用进程。2005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自主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XBRL国际认证的分类标准。200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首次、也是唯一一家以直接会员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的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l月了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新版1.0”;2005年2月深交所“XBRL应用示范”,实现了在网站上展示“深证成份股指数” 样本公司的年报实例文件。

3.我国一直在探索推动XBRL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2009年4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公告《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1部分:基础》、《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2部分:维度》、《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3部分:公式》和《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4部分:版本》;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两套标准的,标志着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会计信息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我国进入了XBRL的推广应用阶段。

(二)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报告的编制模式和手段必然要被XBRL技术替代。当XBRL成为财务报告呈送的必要手段时,XBRL必然要为大多数会计人员所掌握,如果不能做到对XBRL的基本理解,就不可能正确恰当的运用。应用XBRL以后,对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控制将会是会计人员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而这些控制程序内容的设计和执行,责无旁贷地落在公司会计人员身上。由此可见,当XBRL实践时,会计人员必须掌握XBRL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分类标准,以及基于XBRL的信息报告系统的操作技能。

(三)我国高校实施XBRL教育的客观环境已基本形成

一是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颁布,为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也为XBRL标准的制定确定了明确的框架和依据,为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目标和依据。二是XBRL在我国的应用环境日趋成熟,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中XBRL格式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也可为教学演示提供素材,XBRL教学实验数据容易获得,为高校开展XBRL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三是目前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用友、金蝶等的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提供厂商及微软等均支持XML技术,可以在Microsoft Office下生成XBRL数据文件,包括如何导入分类标准、生成实例文档等,为会计专业学生掌握XBRL技术提供了方便。四是随着XBRL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制定XBRL相关标准的客观条件已初步具备,无论是从网络技术平台还是开发工具、实例研究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为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二、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一)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

基于XBRL技术下,财务报告的内容将大为扩展,并实现实时披露,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将从传统的对数据进行组合、分类、报告转变为评估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并及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因此XBRL的出现给会计职业界和会计人才需求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会计信息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都受到影响,使他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等发生变化,同时也对人才需求带来深刻的变革,从XBRL技术应用实践来看,可以将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层会计操作人才;二是中层财务管理人才;三是高层系统维护和开发人才。

(二)基于人才需求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上述XBRL人才需求的三个层次,介于目前我国还是处于XBRL应用的初级阶段,对XBRL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和广泛,为了满足社会对于XBRL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应用和推广这一新技术,我们认为,应该把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即基层会计操作人才和中层会计管理人才上。

1.立足于对XBRL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知识体系的设置应该与现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结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从学生先修课基础和专业背景出发,将XBRL技术作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让学生熟练掌握XBRL技术,培养既精通财务、会计等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2.基于XBRL技术应用和财务管理视角,培养财务分析人才。首先,了解XBRL的基本知识,能够利用基于XBRL的软件工具从证券交易所或相关的网站提取XBRL格式的实例文档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提高财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其次,熟悉XBRL的分类标准、技术规范、实例文档的格式、存储、传递和信息输出的方式,以及信息处理的流程和控制环节,掌握基于XBRL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能够对XBRL信息报告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内容

我国高校有关XBRL的课程开设与实务发展相比已相对滞后,应加强对XBRL教育的研究,在高校本科中增设XBRL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设置XBRL课程

XBRL课程主要是围绕XBRL的基础概念、基本技术原理来展开,可分为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初级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XBRL基本原理、技术规范和信息生成。内容包括:XBRL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语言特征、数据字典、实例文档、信息生成流程、XBRL Taxonomy和XBRL Instance解析、XBRL基础模式文件解析、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等。初级课程重点在于认识XBRL在信息供应链中的角色,XBRL应用软件的操作和XBRL会计报告如何生成,验证确认以及应用XBRL解决商业问题。高级课程包括:XBRL分类标准、XBRL信息系统结构和原理、XBRL信息检索与分析、XBRL系统维护与开发,以及XBRL相关内容,如XML和HTML等。这类课程一般需要有XBRL初级课程的基础,也需要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财务知识背景。

(二)开展XBRL实践教学

在XBRL实践教学中,可以专门设计用于实践教学的案例,最好是真实的公司案例。一是使用网上公布的以XBRL形式提供的公司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二是到使用XBRL技术的企业调研采集实际案例。通过适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上机的方式,浏览和编辑XBRL分类标准,阅览和生成XBRL实例文件,通过真实、精确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分析,使学生理解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内涵,认识XBRL标准化格式财务报告生成过程,不但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编制符合XBRL分类标准的财务报告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与会计课程衔接和整合

首先,没有开设XBRL课程的高校可以给学生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开设XBRL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讲座,如XBRL概念框架、XBRL技术标准与分类标准等,让学生对XBRL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次,把XBRL与会计课程衔接起来。XBRL与高校会计课程的整合,应当随着学生掌握会计概念的广度、深度而慢慢增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当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侧重点来讲解XBRL知识,在引言性课程中应包括对XBRL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而在更高级的专业课程中XBRL知识应当以细节为导向,让学生全面掌握如何对明细分类账或经济交易事项的数据进行规范和制定标准,用XBRL数据标签表示财务数据,培养学生对XBRL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和维护的综合能力。通过在会计学专业结合传统财会必修课程及计算机课程开设XBRL课程,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XBRL技术框架、分类标准及基本技术原理,培养其应用和维护基于XBRL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

四、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法

(一)强化师资力量

XBRL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对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既懂会计业务知识,又了解XBRL技术的复合型师资。目前我国最缺乏的就是权威的XBRL技术的专家和师资,所以,构建复合型师资知识结构是在会计信息化中推进XBRL教育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事XBRL教育培训的教师,需要对XBRL标准国际发展和应用状况、国外其他地区组织XBRL的实施案例的情况进行追踪,密切关注世界各国对XBRL研究的动向和成果等。有必要对高校师资进行XBRL相关内容的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会计教师,让教师真正把XBRL应用到每个相关课程中去,一方面要求他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到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会计企业进修学习,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会计实践活动,增强会计实践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式

1.大力推广网络辅助教学。依托学校校园网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设计XBRL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系统主要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利用本系统,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学习、上交作业、在线测试、提问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完成教材内容的、布置作业、试卷设置和答疑、公告管理等教学活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需求。

2.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XBRL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对于更多高级应用问题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是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例如对于XBRL成熟度的分析、不同分类标准的比较和评价、不同行业的扩展分类标准问题、特定应用模式的评价等。针对特定问题或开放式的设计案例及真实案例是最好的方式。

3.广泛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目前获取XBRL教学资源最便捷的途径就是网络,如,XBRL国际联合会的网站(http://)、Bryant大学的XBRL教育资源中心(http://web.Bryant2. edu/xbr)等网站上就提供了丰富的XBRL教学资源,包括:XBRL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XBRL和XML案例研究、XBRL财务报告示范演示,这种演示向用户提供了基本的实例,说明商业报告供应链如何从互联网、XBRL和其他相关工具转换而来并以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向投资者提供现时的报告信息、XBRL的研究成果、XBRL最新进展等等。除此之外,国外还出版了一些有关XBRL的专业书籍,有关XBRL的文献也在日趋增多。最后,还可通过系统地组织学生应用XBRL技术模拟实际企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让学生通过XBRL的实例来掌握如何标记财务信息,使学生具有能建立和维护XBRL信息报告系统的能力。

(三)加强非学历辅助教育

加强非学历辅助教育,强化会计职业培训、会计从业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制度。为尽快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应强化职业培训工作,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现有会计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会计职业团体或组织应定期举办XBRL的短期培训,以便让从业人员尽快掌握XBRL基础知识和技术,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会计学会的做法,它的短期培训课程是针对继续职业教育展开的。这类培训一般定期开展,在网上公布开课信息。

五、结语

从XBRL应用的国际环境上看,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均已加入了XBRL标准化组织。我国台湾地区也制定了台湾XBRL技术标准推动计划,并积极申请加入XBRL标准化国际组织。同时,随着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银行、保险企业的进入,XBRL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尽快制定XBRL人才培养计划,将XBRL理论及技术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培养要求纳入到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将XBRL相关技术纳入到会计常规教育内容中,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全方位宣传教育、系统培养与训练,使会计人才充分认识到XBRL的重要作用,主动运用XBRL技术进行报告制作、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为XBRL的实务发展提供社会需求人才,以争取在该领域的主导权。Z

参考文献:

1.张敏,朱小平.会计信息化下的XBRL与会计课程整合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9).

2.杨周南,吴沁红,续葱汉.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6,(8).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12

以下内容主要是针对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准电公司”)在财务治理工作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新方法、新举措。

一、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水平

(1)对公司《会计核算手册》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和指导。

(2)建立“示范岗”长效机制,设立“核算零差错示范岗”,引领会计核算工作,营造会计核算的氛围。

(3)会计核算岗位制证后,及时填写《凭证传递交接单》,传递给稽核主管,稽核主管对核算岗位的凭证及时进行审核,并填写《凭证评价表》,对会计人员的核算差错率进行统计,将会计核算差错率作为定期工作纳入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4)每年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自查,做到“回头看”,并编写自查报告,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闭环整改。

(5)每月在装订凭证时,严格按照总账、应收、应付所产生的单据编号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装订,对断号的凭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由于系统原因或人为原因造成断号的,在装订凭证时进行备注,确保凭证完整、无遗漏。

(6)设立独立的会计稽核岗,在财务核算系统内外进行双重审核,在FMIS核算系统内审核会计凭证所使用的现金流是否准确,会计摘要编写是否规范,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在部门培训中针对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以防止相同的问题重复发生,保证了会计核算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统一下发了凭证粘贴单格式,要求业务部门在粘贴发票时必须保证平铺和不叠压,并设置了规定的边框,保证发票粘贴规范、均匀、整齐。凭证粘贴单设置了财务审核人签字、发票张数统计,避免了发生发票丢失或者附件张数不清现象发生。

二、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ERP及相关信息资源,精细会计核算,为公司财务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共享支持

(1)以实施ABC作业成本法为契机,按照ABC要求和预算进班组所需要数据需求,对会计科目进行了细化。

(3)通过与业务部门及时沟通联系,时时掌握业务部门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在FMIS中通过子目、项目、往来单位等子目的设置,不断细化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使业务部门能够通过财务信息集成系统时时查询和掌握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为其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防范风险管理

(1)每月进行一次财务风险管理辨识,主要从资金、预算、税务、资产、会计核算、关联交易等十一方面对风险进行了全面识别,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定期检查、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不适用的内容及时更新,对需要补充完善的制度及时进行编制,确保制度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

四、开拓思路,挖掘潜力,围绕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创新管理报告形式,为决策层提供财务支持

(1)每周编写财务周报,及时,汇报财务动态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2)按上级公司要求,定期编写上报会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财务风险管理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筹资管理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

(3)与同行业先进单位进行对标分析,通过采取外出调研、建立数据收集机制,定期在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中公布对标结果,开展区内、系统内、国内的对标工作,寻找差距,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开辟培训新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1)培训工作:根据每年部门编写的培训计划,结合各岗位实际需求,设计了部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安排了每月培训计划,有计划实施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本着“贴近一线,贴近生产,请进来导入、走出去学习”的原则,聘请生产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及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进行培训,拓宽了财务人员对成本费用的核算内容,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技能,为打造行业一流的财务团队奠定了基础。

(2)重视系统内外的调研工作。员工外出调研,回来后必须编写调研报告。接待外来单位调研人员,调研结束后,与调研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听取调研人员对本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优缺点评价,优点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缺点和不足地方加以改进,并借鉴对方单位好的做法。

财务分析实训报告篇13

一、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基本上都开设有财务分析或类似课程,但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不足值得重视,可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安排体系成熟统一,但案例不足的缺点明显

各类院校开发的校本教材沿用了多年来基本成熟的模块化编排体系,在顺序上一般先安排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专题性分析理论方法,后安排综合分析的理论方法,这是很成熟的方法,主张继续沿用。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些教材案例比较单一,从头到尾沿用某特定公司的数据,每个专题理论的举例分析都只有一个,显得不够灵活,学生如果换家公司进行分析,往往很不熟悉,捉襟见肘。甚至有些教材编写的各种案例之间前后不统一,往往给后来综合分析的教学带来不便。要使学生达到较好的把握和熟练运用,单靠教材的案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线教师认真收集整理一大批案例,于教学时大量使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技能,没有这样的锤炼过程,效果难以显现。一些院校编写了案例与习题册,但遗憾的是,又往往与教材章节模块编排严重不统一,甚至有许多无用或无关的庞大案例,无法真正操作,使学生思路受到干扰,估计编者完全是为了应付项目而草率成就的,其实这类所谓的案例集价值效用非常低。也有一些案例是虚假的数据,属于编者个人闭门杜撰的数据,其与企业实际的情况相差甚远,以这样的假设数字来迎合理论,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二)教学过程重理论兜售而轻实际应用

由于务实观念的缺乏和钻研精神的不足,许多从事财务分析的教学者按教材既定编排讲解,时间过多地耗费在按部就班的理论兜售中,没有“实战训练”的意识,显得理论多却无用武之地,既不去收集整理真正企业的各种财务数据,也不会针对特定的实际公司做出有价值的分析结论,失去了本学科的本来价值和意义。教学者至多是编写或者引用一些选择、判断、问答、计算之类的习题进行训练,即使学生做题能力很高,但这样的美丽形式之后,其实质效果往往很差,也是教学者不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体现。由于不注重本学科本身意义的思考,过于按传统思路设计课堂,导致学生重计算而轻分析,在数字游戏中逐步迷失了课程的真正方向。

(三)课程教具落后、讲解抽象虚幻,学生很难步步跟进

会计报表本身具有矩阵特点,数据复杂多变,数据关系严格统一,分析需要借助于大量计算加工过程和表格进行,如果单纯运用黑板和粉笔的方式,会消耗许多口舌告知学生的数据定位,浪费许多时间描画各类表格,并且还要使用落后的计算器进行运算,使得课堂效率大为降低,分析过程的时间就会被大量挤占。而如果难以调节课堂气氛的话,学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陷入疲倦而放弃了分析环节的听讲。但如果采取多媒体演示(尤其是excel表关系)往往会事半功倍,讲解清晰直观,演示具体快捷,计算迅速准确,使得数据表格计算的时间大为缩短,为分析环节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宝贵精力,易于师生很好地达成其目标。很可惜,许多学校在会计报表分析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以及office数据处理软件的强大功能。

(四)导学行为缺乏目标驱动,自主探究的潜在动力没有充分调动

兴趣是学习第一动力,任务驱动是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法之一,它集中体现在课堂架构的设计思路之中。任务驱动的本质实际上是目标驱动,不仅仅涵盖教学者日常导学的引入上,还应当形成常规,使学生在整个学期整个课程自始至终都明确其骨干任务,并将其作为敦促学习的持久化动力。但从目前情况看,任务驱动还仅仅停留在小打小闹水平上,是教师偶尔的设计,而且设计被看作是件艰辛的工作,往往难以持续。而学生则因教师的偶尔设计被“偶尔驱动”,并没有形成常规自觉的导学模式。由于教学总体思路的滞化,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高职学生潜在品质没有得以充分培养,降低了该课程的学科价值和最终成效。

(五)实训力度相对薄弱,教学成果难以检验,学生写作能力并未持续培养

依据多年来的一贯做法,目前的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日常练习基本上采取选择、判断、问答、计算、小案例分析等形式,而且许多数据是教材编者主观假设的,训练效果与实际工作形式相差甚远,不利于掌握实际技能。其实,本课程具有突出的模块化、专题性特点,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针对特定小型专题形成套路式项目导学、设计固定格式的信息表,要求学生按规范分步骤分析判断,最后形成基本一致的结论是完全可能的。由于各企业财务数据千差万别且容易获取,给同学布置各自不同企业、而操作方法却相对统一的分析任务,既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风气,大幅度消灭抄袭弊病,又能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技能和规范写作的习惯,实现本课程的衍生目标。此外,本课程还可以通过大作业形式实现项目考核,给学生布置各自不同的企业财务分析任务,提交大篇幅综合性的分析报告,作为评定其学习实绩的基本依据,即类似于本科院校实施的课程设计,学生边做边学、学有所得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这无形中又提升了他们敬业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但遗憾的是,目前各院校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项目实训力度严重不足,课程的本质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

二、财务分析课程改革方案设计

依据课程本质目标、特点,针对目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如下改革思路。

(一)采取差异化的真实公司案例导教导学模式,实现持续驱动

采取的办法是精心设计出固定格式的excel报表分析模板,但要求同学们各自选择不同的上市公司数据展开分析讨论,既可以作为常规实训使用,又为项目考核准备了充分基础,使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导学方式贴近工作实际。它包括小型项目驱动和大型项目驱动。小型项目驱动主要针对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商品经营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债务风险、发展能力、财务结构、利润结构、横向趋势分析及各类因素分析等局部专题,按模板指定格式自动生成的数据展开分析,各专题均可形成几十套上市公司分析数据和报告,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水平。这种小性项目驱动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风气,大幅度消灭抄袭弊病,又能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技能和规范写作的习惯,实现本课程的衍生目标。大项目驱动主要针对本课程后阶段的学习和考核进行,通过大作业形式提交经过不断完善和规整的大篇幅综合性分析报告实现,必要情况下展开辩论大赛形式展开,并作为评定其学习实绩的基本依据,这十分类似于本科院校实施的课程设计,培养务实的作风。不管是小项目驱动还是大项目驱动,都是导学双方的自觉行为,从课程开课前直至期末考核结束后,项目驱动均能自动实现持续化、常规化,对该课程的改革模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开发标准化案例仓库,丰富导学资源,方便全程考核

本课程十分适宜项目教学,且实用丰富,课堂上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传递财务报告等信息的优势,大量引进案例,在同学之间开展辩论,深入把握。同时,在学期后段安排综合分析报告会,交流观点,激发碰撞。要把学生的分析成果适时转化为导学案例、试题资源,日积月累,不断完善。

(三)加大实训力度,以物化成果检验导学绩效,并持续培养其衍生能力

日常练习要尽可能减少选择、判断、问答、计算等形式,训练形式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方式,以利于掌握实际技能。因此,要在学生逐步完成各家上市公司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利用资源适时推出标准化的活页式课堂实训卡、课程成果卡,作为常规实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标准化是指纸张、表格、大体基本思路格式统一,便于规范操作、积分考核、持续登记及资源备份。应当用一年左右时间逐步完成标准化活页式课堂实训卡的制作,并不断完善和丰富。同时,要将实训贯穿于导学全过程,二者不予严格区分,互相借力,实现完全融合。

财务分析重在分析,而分析的物化形式——分析报告需要严谨的思维、恰当的语句、符合规范的文稿写作加以表达,尤其是分析性结论以及为了论证各种结论而引入的各种客观数据都需要认真斟酌,需要用恰当的语言予以串连,封面、目录、正文、附注、参考、后记等页面关系,标题、段落、表格、图形之间的搭配等,以及辩论前的准备和辩论过程的交锋,都会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各种矛盾,需要其不断克服,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写作与排版技能及应变能力。导学和考核过程应当把这些能力要求纳入打分因素,培养其适应职场文案等工作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不断引入最新研究成果,更新分析方法,课堂设计精炼科学

要随时形成新的认识、架构新的体系、拓宽教学内容,务必使理论方法与实务界紧密接轨。要对原课程标准、原教学计划作许多调整,废弃重复、过时和不切实际的理论和项目,经常性地增加新观点、新方法,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报告的撰写,重新组织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科的实用性拓展其内在价值,并且应在电子资源和作业上得以体现。

(五)课程考核重应用检验,将标准化实训、辩论、真实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成果纳入体系综合评价

导学和考核过程应当把写作水平、文档排版、答辩效果等能力要求纳入打分因素,引导其适应办公室职场工作的能力。考试无论采取闭卷或开卷形式,都要基于同一公司案例完整数据形式,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1.题型紧扣学科特点,均采取综合分析的方式,通过给定的数据表格,要求完善有关资料并展开各方面的专题分析,考察其分析与概括能力,集中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有利于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

2.数据资料要集中统一,均来自于同一个上市公司,讲求真实和时效,分析结论有价值,先各专题分析,后综合评价,提升辩证思维和提炼能力。

3.内容全面,应涵盖本课程基本知识单元,题量大,且要点要明确,有利于考察同学们的敏感性和操作能力。

总之,当前财务分析或类似课程具有体系成熟但案例不足、教学者重理论兜售而轻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等缺陷,导学过程应予以重大变革,实施差异化的真实公司案例导教导学模式,大量开发与课程标准基本一致的财务分析专题案例和综合案例仓库,推行标准化实训与考核,丰富导学资源,不断引入和探索最新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并调整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将写作、排版、答辩等要素纳入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