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论文实用13篇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篇1

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的第九题就题型来看好像是很常见,但是加了一个轻质丝绸带,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错误率很高,得分率较低,学生无法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分析且融会贯通。

题目如下: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通过调查,这道题出错的同学有不少选择了D选项,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分析轻绸带,还是按没有绸带的方法分析,斜面夹角较小时,两物体相对静止;夹角较大时,两物体都向下滑动。也有部分同学选了A选项,但是理由说不清。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

一、定性分析

先取M、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它们均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见右边受力分析图。再取绸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轻质绸带分别受到两物体给它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轻绸带不计质量,又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绸带只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因而无论绸带怎么运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相等。也有的学生借助于已学的轻绳模型教育学论文,即如果轻绳两端悬挂物体跨过定滑轮放在斜面两端,由于不计绳的质量、不考虑滑轮与绳的摩擦,无论物体怎样运动,两物体给绳的拉力都相等。以此类推,用轻质绸带替代轻绳,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M、m相当于两边悬挂的物体,绸带受到的摩擦力等同于物体给绳的拉力,由此可推出两物体给绸带的摩擦力应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再分析每个物体做什么运动。根据题中条件是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来判断,我们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的情况下

当M、m同时轻放在斜面上时,由于物体受到的下滑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相对绸带静止。这还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物块M、m、绸带和斜面整体相对静止。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由题意可知:M>m,两个静摩擦力大小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种情况是物块M、m和绸带相对静止一起整体相对斜面运动。由已知条件知M>m,两个斜面夹角相等,因而整体随物体M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与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有可能相等,所以第二种情况是成立的。

2在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下滑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大,两物体有可能相对绸带运动,这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两个物体都相对绸带滑动;第二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第三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 。第一种情况两物体都相对滑动,则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显然两个力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不可能。第二种情况,M相对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而m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由于M>m,所以m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等于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第三情况物体M 与绸带一起运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最大静摩擦力为,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物体M 受到静摩擦力与物体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可能相等,所以这种情况是成立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角多大,物体M总是相对绸带静止,并一起沿斜面下滑。物体m在条件下,相对绸带静止,沿斜面向上滑动,在条件下,相对绸带滑动,沿斜面向下滑动,所以选项A、C是正确的。

二、定量计算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道无论角为多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总是相等的,具体是多大呢?它随斜面夹角如何改变呢?

1当的情况下

由于M、m和绸带一起运动,两物体受到的都是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有,以M为研究对象:。两式联立得:教育学论文,。可见随着角的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静摩擦力也在不断增大。

2当的情况下

物体m相对绸带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给绸带的摩擦力大小为,由前面分析推出,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也为。由牛顿第二定律:

,,

可见:在的情况下,如果角增大,两物体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相等,但数值不断减小。

通过分析可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绸带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判断出绸带受到的两个摩擦力总是相等,再依据这个结论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江苏教育论文篇2
江苏教育论文篇3

多年来,他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2000年)(同时还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等三项专题研究报告)、《苏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91-2000年)、《江苏成人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1998-2010年)、《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面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环境研究》、《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发展改革的宏观环境研究》、《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他撰写了《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与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总体效益》)等。他还分别担任了《中国教师保健学》、《心身健康指南》、《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等多部专著及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丛书:《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化社会》、《数字课堂与学习型社区》的主编或副主编。在职期间的所有课题研究工作都是在他承担并圆满完成了行政管理工作和全省课题管理工作的情况下,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对于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外出开会,他也不忘工作。甚至爱人因交通事故住院期间,他仍一边看护一边做研究工作。“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初稿就是在医院的病床边完成的。在研究工作中,他特别注重经济社会等影响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作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注重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些重要数据都是在他反复查证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运算得出的,为成功地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陈东瑜亲手查证和反复演算整理出来的江苏高教1952-1987年发展的系列统计资料,已作为专著《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附录正式出版,为江苏高教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的时间跨度达25年(1996-2020年),在没有人手、没有资金、没有相关资料,且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陈东瑜仍然坚定地迎难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独立地完成了《研究报告》,而且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该《报告》经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后,一字未改就获得通过,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专著《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收录出版。即使到了今天,该《报告》仍然具有指导、参考价值。

始于1995年的OEH开放实验,是“OEH(办公、教育、家庭一体化)多媒体网络应用的开放式研究与实验”的简称,也是江苏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陈东瑜担任该课题组副组长、江苏OEH开放实验室常务主任。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课题组以创作单机多媒体课件为切入点,开展超前实验。1996年5月,OEH开放实验成功地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开创了江苏全省学校数字课堂教学的新时代。从2000年起,OEH开放实验开始由中小学向终身教育和社区延伸,成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教委(教育部)重点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OEH开放实验在开创了江苏中小学校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同时,还为学校培训了大批主持信息化工作的骨干教师,在江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发]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并载入了《江苏教育年鉴》,成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这是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OEH开放实验历时十年之久。为确保OEH开放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江苏省教委(教育厅)在10年内先后发出过18个红头文件。陈东瑜就是这18个文件的唯一拟稿人。此外,课题组每年都要召开1-2次全省性百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研讨会,通常还要邀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江苏省教委(教育厅)有关领导到会作指示。每逢召开这样的大型会议,从会议组织、会议主持、作会议主旨报告,到作会议总结以及会后撰写会议纪要等一系列工作也都由陈东瑜一人承担。例如:自1996年至2000年,陈东瑜代表江苏省教委主持了3次全省教师多媒体优秀课件评选工作(包括小学、中学、职校)和3次全省中学生多媒体软件创新奖评选工作,以及2001年5月首次举行的全省中学生网站创新奖评选与小型网站策划能力测试活动。他在工作中坚持公正,组织有序,做到全省参评学校师生和领导都满意。开展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对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又如:1998年4月陈东瑜主持了以省教委名义召开的首次江苏省教育科研信息化工作会议,并为省教委副主任和省教科所所长代拟了会议讲话文稿。他们的讲话反响很大,讲话全文作为《会议纪要》的附件,由省教委发文颁发全省。1998年10月,陈东瑜主持了江苏省知识经济与教育现代化校长研讨会并作了总结讲话。2000年4月和12月,陈东瑜主持了两次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又称为“凤凰台会议”),并在第二次凤凰台会议上作了“坚持发展数字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报告。2001年11月,陈东瑜主持了江苏省新世纪第一年召开的,并对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江苏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导向作用的前沿性学术会议――“21世纪e时代OEH论坛・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学习社区研讨会”。同时他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社区与学习化社会”的主题报告,等等。陈东瑜1998年主编出版的《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丛书,也是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共同开创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集中体现。陈东瑜执笔的研究报告《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科学地总结了OEH开放实验在“八五”期间的发展历程,实验成果和主要经验,对全国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陈东瑜长期从事终身教育研究。1999年他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研究的一百个问题。这个“终身教育百问”引起了课题组的关注和思考。2000年OEH课题组在南京召开了两次全省性的大型研讨会,正式宣布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入OEH研究,这标志着OEH理念得到了升华。21世纪的OEH已经代表着一种终身学习、工作、生活主动、协调、和谐发展的理念。据此,陈东瑜于2001年5月发表了论文《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经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别提名推荐,世界杰出华人专家评审委员会三审论定:“该学术论文独立成文,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科学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很高的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及信息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被评为特等奖并以重点学术论文入编《世界大百科全书藏典》,全球发行。陈东瑜也被授予“最具权威的世界学术华人”荣誉称号。

陈东瑜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华骄子颂扬》、《优秀共产党人大典》、《中国当代思想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文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理论文选》、《当论创新与学术成果文库》、《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华百业文化形象大使》(名家论坛卷)、《世界大百科全书》、《共和国65年优秀学术成果选集》等典籍收录。并荣获“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优秀作品一等奖、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世界重大学术思想”特等奖、“世界华人优秀创新成果”国际金奖等。他先后应邀参加了“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国际论坛”、“苏南现代化研究研讨会”以及“第二届中关村电脑节”(任专家组成员)等国际和全国、全省性重大学术、科技交流活动,并作了学术发言,讲稿(论文)被相关书刊收录出版。他撰写的两条获奖人生感悟,已入编大型现代h语言格言工具书《中华名言词典》,全国发行。

呕心沥血,为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奉献终身

江苏教育论文篇4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6年10月28日

附件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

一、征文主题

高举“苏派”旗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年龄不限。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人物奖等奖项。

四、征文要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篇幅在3000字以上6000字以下。

3.A4纸打印。

五、报名方式

1.本次征文竞赛可个人报名,也可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集体组织报名。

2.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先进集体奖的评选,请将相关文件寄送至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江苏教育》编辑部)。

3.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由相关部门组织初赛。

4.集体组织报名参赛的地区与学校,可优先参加“先进集体奖”和“优秀团队奖”的评选。

5.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20日。

6.征文请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江苏教育》编辑部),邮编:210036。并请在信封上注明“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字样。

7.联系人:尚川(025-86275614)。

六、注意事项

1.本次征文竞赛拟采用微信扫码的方式报名,具体报名方式请关注《江苏教育》官方微信号jiangsujiaoyu以及时获取相关资讯;也可届时关注江苏教育新闻网(http://)。

2.完成微信扫码报名后按要求逐项填写《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分别刊登在《江苏教育》2017年1月与4月杂志上),并加盖单位公章。请确保信息表内的信息与微信报名提交的信息一致。

3.o参赛表或复印、自制参赛表的论文均视为无效论文,不予评奖。

4.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参加评选;在评选结果揭晓前,不得将参赛论文向其他报刊投稿或参加其他征文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

江苏教育论文篇5

[主要贡献和实践]

斯霞老师一生执教68年,是我国基础教育界教龄最长、功勋卓著的教师。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她多次放弃跳槽和升官的机会,始终坚持做小学老师。她担任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会成员10年,为我国小语教学和国家小语教材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上世纪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她提倡“童心母爱”,以一颗童心,爱学生之所爱,乐学生之所乐,悲学生之所悲,用爱陪伴学生成长,终其教育生涯,把全部的爱献给了孩子。退休后,她仍一如既往地每天到学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斯霞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新华社1963年播发的通讯《斯霞和孩子》向国内外传扬了她的感人事迹。

[主要著作]

《迅速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经验》、《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文集》等。

殷雪梅(1954―2005)

[生平简历]

女,汉族,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现江苏省金坛市殷雪梅小学)教师。作为小学高级教师,她曾先后在五所小学任教,参加工作近30年来,教学认真,爱护学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先后多次获得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被评为“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时代女性”。同年,以英雄教师殷雪梅的事迹为蓝本的电视剧《殷雪梅》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与江苏教育电视合开机拍摄。

[主要贡献和实践]

2005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数百名学生从影剧院返校。途中,一辆轿车突然飞驰而来,万分危急中,殷雪梅挺身而出,张开双臂,奋力将6个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自己却被撞出20多米。殷雪梅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自发到灵堂吊唁的各界人士达5万之多。金坛市举行追悼大会,灵车所到之处,沿途10万多名群众含泪相送。殷雪梅的英雄壮举在社会上引起7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美国华人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法国欧洲时报等4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设立“殷雪梅事迹专题”,100多万网民发帖悼念。她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人事部、教育部、江苏省委号召向殷雪梅学习,中华见义勇为联合会追授她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人事部、教育部追授她为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政府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追授她为英雄教师。

李吉林(1938―)

[生平简历]

女,汉族,1938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著名的儿童教育家。1956年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1978年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贡献和实践]

李吉林在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从外语情景教学中得到启发,又从我国古代“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营养,经过反复地实验、琢磨,创造出有效进行语文教育的崭新模式。历经近30年,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其操作体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创新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她创造的“情感与认知结合的理论”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教学论的空白。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13次获一等奖,其中蝉联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首届、二届一等奖,成为全国教师中获奖最多的人。2006年,360万字的《李吉林文集》出版。2008年11月,“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美、英、日等国专家及国内众多著名学者称“情境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

[主要著作]

《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诗篇》、《李吉林文集》(8卷本)

陈鹤琴(1892―1982)

[生平简历]

男,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儿童教育结构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之说中“南陈”即陈鹤琴。他是“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建者,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留学美国,获文学学士和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夏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任教授、教育科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第一个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以及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和特殊儿童辅导院。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和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主要贡献和实践]

陈鹤琴毕生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他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和幼儿师范教育系列化,是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第一人。他撰写的《家庭教育》,可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他在

鼓楼幼稚园的研究形成了“中心制课程”(即单元教学),奠定了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他结合实践研究,创办《幼稚教育》、《儿童教育》、《新儿重教育》等刊物,主编幼稚教育丛书、儿童科学教育丛书等,编写了多种儿童教育书籍、教材和读物,创制了许多教具、玩具和体育、游戏用品。

针对中国几千年来死读书、教死书的陋习,陈鹤琴创建“活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三大纲领: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还提出“活教育”十七条教学原则、十三条训育原则、学习四步骤和五指活动等。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陈鹤琴非常重视实验与实践。1927年,他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在南京建立教育实验区,为推广小学教育作实验。陶行知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时,他担任校董会董事并兼任该校第二院院长,为推广乡村幼儿园进行实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著作]

《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园的课程》、《中国幼稚教育之路》、《教育史导言》等。

姚止平(1955―2007)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55年1月25日出生于北京中南海一个高干家庭。他从小寄养在茶姑妈家里,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34年教学生涯中,他于1973年1月至1984年8月先后在洋口闸西小学、景安中学任教:1984年9月,调到茶中学工作,1987年10月至1988年8月任耕中副教导主任、1988年8月至1993年12月任中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任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3年2月起,任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兼江苏省茶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2007年10月23日,因公殉职。他先后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记功、嘉奖,当选为如东县人民满意好干部,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校长、名校长。2005年被授予“南通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贡献和实践]

姚止平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平民教育”专家。多次放弃离开农村到北京和其他城市工作的机会,甘心扎根农村,做一辈子农村校长。对学生,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与爱心,坚持教育的主体性,有教无类,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且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健康成长。对教师,他倾心关爱,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悉心指导,生活上热忱关心。

姚止平还是一住治校有道的学校管理专家,他治校有方,用“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两句大实话作为对全校所有教师的要求,全面、全程、全员实施精致管理的办学策略。他追求教育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的整体精细,从自身做起,力求教育教学的精致与完美。“精致”不仅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姚止平自己首先做到了踏踏实实做好学校管理的每一件事情。姚止平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3年来,以教育家的胆识、理论家的睿智、实践者的勇气把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锻造成全国闻名的一流名校,创造了令世人称奇的“中现象”,打造出一个平民中、文化中、成功中。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都报道过茶中学的辉煌业绩。

吴天石(1910―1966)

[生平简历]

男,汉族,原名毓麟,笔名史坚。江苏南通市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教育家。吴天石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先后就读于南通师范初中部和高中师范科。早年参加进步学生活动,自觉地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29年,他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读书,积极参加了左翼文化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当中,他参加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投身根据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1932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海公学校长、华中公学副校长、华中大学第二教务长。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主要贡献和实践]

在任江苏省教育厅领导期间,吴天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机关要为基层服务:加强领导工作,重视教师进修和培训,重视教育科研,在他的建议下,江苏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所:全面关心教师,认为教育厅要成为“教师之家”,斯霞、李吉林等教育家的成长都有他的心血。吴天石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系统见解。1962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在常州召开中小学和师范学校语文教学会议,吴天石发表了关于“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简称“双基”)的专题讲话,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作了颇为精辟中肯的重要指示,提出狠抓语文基础和基本训练,强调语文是工具课,语文课要讲究“字、词、句、篇章的教学”。

[主要著作]

《吴天石文集》

杨瑞清(1963―)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63年6月生,南京市浦口区人。江苏省南京市行知小学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81年,师范毕业后,杨瑞清放弃进城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偏僻的江浦县五里村的五里小学(行知小学前身)任教。1985年,所在的学校更名为行知小学,他被任命为校长。1993年到2007年,他连续5次被评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成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和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贡献和实践]

从事乡村教育20多年,杨瑞清多次放弃了离开农村,甚至是从政的机会,全心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顺应潮流,走出学校,服务农民,走出农村,服务社会,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

杨瑞清是中国不留级实验班的创始人,他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小学不留级实验,取得成效,这项实验被确定为南京市“八五”重点课题,并获得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一等奖。他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以小学教育为中心环节,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两头延伸,向产业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拓展。

杨瑞清积极探索赏识教育的育人模式,并且在行知小学开展了“班级赏识教育”、“家庭赏识教育”、“自我赏识教育”三个层面的实验,实行了“优点卡”、“全员管理”等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措施。实验取得实效,产生了广泛影响,荣获南京市

政府颁发的“十五”素质教育创新奖,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行知学校现已经发展成全国知名的农村模范小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专程到校考察。他主持的课题《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赏识教育实践研究》,被审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主要著作]

《走在行知路上》(2004)

洪宗礼(1935―)

[生平简历]

男,汉族,江苏丹徒人。1960年从扬州师范学院文史科毕业,分配到江苏省泰州中学任教。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是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教育学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现任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先后三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次为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红杉树”金奖。198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8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1994年在全国普教界首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定为首届江苏省名教师。2007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中小学荣誉教授”称号。

[主要贡献和实践]

从教40年来,洪宗礼坚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在高、初中各年级进行数十次教学实验,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0余篇,撰写专著14部,出版论著7部。他总结了“五说”语文教育理论和诱导式的“双引”语文教学法,探索了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主要研究成果收入《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和《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系列丛书。新华社、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多次报道了其优秀事迹。

主编“单元合成,整体训练”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该教材1992年经国家审定通过,推荐全国范围试用了十余年。2001年起主编教育部立项的面向全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目前27个部级、省级实验区数百万学生正在试用。主持部级“九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对22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套母语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出版了《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系列丛书,共200余万字,并举办了由10多个国家80多位专家参加的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该项成果受到部、省有关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课题具有开拓性,富有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

[主要著作]

《语文教学之链》、《写作与辩证思维》、《母语教材研究》、《洪宗礼语文教育论集》。

史绍熙(1915―)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1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4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在宜兴彭城中学和武进振声中学任教。建国后,从1951年―1985年长期担任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曾先后12次荣获全国、省、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被中央教育部批准为中学一级校长,享受当时大学副教授和十三级干部待遇。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被推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8年以来先后被收入《中国现代教育家辞典》、《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辞典》等。

[主要贡献和实践]

史绍熙把一生心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全面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把党和政府尊师重教的温暖送到每个教师的心里。同时,他狠抓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流的管理,造就了一流的学校。多年来,省常中的教育质量在全省以至全国一直名列前茅,

1959年,国务院副总理兼长陆定一到常州视察,史绍熙提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二、九”方案:即一年中要确保九个月的教学时间,两个月的休息时间,而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间应该压缩在一个月之内。此理论当即受到副总理的赞赏,当场批准“一、二、九”方案先在省常中试行,并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史绍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和办学主张。他撰写150余篇,其中1982年撰写的《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阐述了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崭新教育思想。许多报纸和刊物先后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多次摘要播放该文有关论点和作者介绍,在中学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在高教界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1984年出版的《史绍熙教育文集》,在1989年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10周年首次举行的全国论文、论著评选中被评为4部优秀论著之一,获优秀论著奖。

[主要著作]

论文有《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现代学校的战略任务》、《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等;专著有《史绍熙教育文集》(1984),《史绍熙教育文选》(1992)。

胡百良(1934―)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34年6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53年11月参加教育工作,1963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业余大学,1984年被评为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原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校长。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1989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07年,他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中小学荣誉教授”称号。

[主要贡献和实践]

胡百良长期从事基础教育,50多年来,致力于中学物理教学和中学行政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撰写教育论著共计200多万字,公开发表了130多篇教育论文,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做过200多次专题报告。《南京师大附中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南京师大附中高中学生素质考核评价表》、《南京师大附中创建文明班级检查评比办法》、《南京师大附中文明教研组考核标准及评比办法》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属于基本建设,是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绕行、不可或缺的。2006年7月出版的《校长的特殊使命》,围绕“校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这个主题就作者在中学校长工作的实践与研究中最有体会的若干问题,做了重点介绍。书中不仅集中了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理性思考,还附有大量学校改革实践和研究的宝贵资料,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参考价值。

江苏教育论文篇6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批准号:A1201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教育人以其兼容并蓄的思想理念,务实精干、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儿童立场的教学取向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践行着自己的教育追求,形成了极具江苏地域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引领着江苏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展现了苏派教育的特色。苏派当代名师更是苏派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本文在大数据视野下,以2015年春“千课万人”为例,就苏派名师的全国影响做些初步探讨与分析,力求展示苏派当代名师的迷人魅力和发展走向。

一、大数据视野下,苏派当代名师的“全学科”影响

从萌芽到冠名,“千课万人”活动已历时15年。期间一直致力于自身品牌的打造,以其专业素养的蓄积,学校品牌的催生,教育理念的创新,前沿教改的探索而闻名全国,可以说“千课万人”活动已成为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选择这一品牌为切入点,分析苏派当代名师的全国影响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积极的研究意义。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共邀请包括台湾在内的23个省、直辖市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引领与实践示范。从全学科来看,苏派名师在“千课万人”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

1.苏派当代名师受邀人数的数据印证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除去大学教授、政府行政人员,共有一线特级教师、名师314人次受邀参加活动,其中受邀人数大于或等于10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除主办省份浙江外,苏派名师受邀人数最多,共有36人次,位居全国第二位。活动中,这些苏派名师有的聚焦当前的课改发展态势,用精彩的学术报告引领课改走向;有的聚焦课堂教学,用典型的课例诠释前沿的课改成果。这说明苏派名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全国范围内深受欢迎,影响深远。

2.苏派当代名师学科覆盖的数据分析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共安排活动15场次,除去三场名校考察,还有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科学、班主任等8个学科12场学术研讨活动。在23个省份中出席5场以上研讨活动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2可以看出,8个学科12场研讨活动中,仅有江苏和浙江2个省份的名师受邀参加了全部的活动。这说明苏派名师以其开放兼容、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孜孜不倦地探求;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兼容的胸怀、探索的精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可以说,苏派当代名师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实践,各个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深刻的影响。

3.苏派当代名师影响程度的数据比较

2015年“千课万人”春季小学系列活动,共邀请一线名师314人对生命化视野下的未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微课程建设、小学低段语文“学本课堂”、小学数学“学本课堂”、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中作为独立版块进行专场研讨的仅有苏派名师管建刚1人。在管建刚专场活动中,执教示范课2节,学术报告1场。这说明,部分苏派当代名师在其研究的领域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建树及实践探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大数据视野下,苏派当代名师的“单学科”分析

以小学语文为例,2015年春季共举办了包括“全国小学语文微课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小学低段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研讨会”在内的四场活动,共有129名一线学者、特级教师、名教师受邀参与活动。从语文学科来看,苏派当代名师呈以下特点:

1.苏派当代名师的教学理念暗合时代风向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特别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发展,以微学习、微课程为标志的学习变革正成为未来课堂的新风向。在此背景下,“千课万人”活动以微课程为切入点,组织了“全国小学语文微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共有5个省、直辖市12位特级教师、名教师受邀参加活动。具体如下表:

从表3可以看出,除主办省份浙江外,江苏受邀人数最多。说明苏派当代名师以其独到的眼光、敏锐的视角,开放的视野认识到未来的世界是微生活的时代,未来的教学是微课程的教学,从而把握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并积极付诸于研究和实践。研讨会上,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的薛法根老师将微课程建设融入板块式语文课程的建构,以板块式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维度;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的张学青老师以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构筑了共读文学经典课程;无锡市翔宇实验小学的诸向阳老师就微课程的研发作了精彩的报告,让与会老师们更为详细地了解了微课程的概念、意义及研发策略,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2.苏派当代名师的教学取向引领课改方向

正如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所说“研究和发现儿童”是“教育的大智慧”。课堂应该是儿童的学堂,学习应该是儿童的自主建构。“千课万人”以“学本课堂”为专题,先后组织了低段语文“学本课堂”和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两场研讨活动。先后两次受邀参加活动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4可以看出,除主办省份浙江外,苏派名师受邀人数最多。说明苏派当代名师立足儿童立场探讨“学本课堂”应有之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重要影响,且在帮助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绽放思维、展示对话、合作学习的平台,打造最适合学生的课堂上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涉及了小学的各个学段。苏派当代名师正身体力行着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引领着全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苏派当代名师的探索精神表现仁者志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开启了“后作文”时代的到来。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更新习作教学理念,指导习作教学,成为摆在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话题。“千课万人”以“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为主题,邀请了13个省、直辖市的35位名师进行了专题研讨。其中受邀2人次以上的省份如下表:

从表5可以看出,苏派名师对于习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处于全国前列,仅次于主办省份浙江和习作教学强省福建。活动中,吴勇、管建刚、诸向阳等苏派名师纷纷登台亮相。既有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又有发人深省的学术报告。体现了苏派当代名师面对艰难问题勇于探索的江苏精神和心系学子言语发展的仁者志向。

4.苏派当代名师的薪火传承体现衔接归向

以小学语文为例,共有19名苏派当代名师受邀参与了活动,其分布情况如下表:

从表6可以看出,苏派老一辈名师老当益壮,依然活跃在教学的一线;薛法根、孙双金等特级教师正成为中坚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嫣娜等新生代名师正崭露头角,逐步登上全国的舞台。苏派名师薪火传承,正在全国范围产生深远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苏派名师登上全国乃至更大的舞台。

三、大数据视野下,苏派当代名师的独特魅力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苏派当代名师的重要影响。这不是偶然,而是立足江苏精神的应然。

1.苏派当代名师积极进取的教育自觉

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江苏教育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和“博学笃志、专心持恒、深造自得、见贤思齐、敬业乐群”的学习态度。他们都有一种教育自觉:把教育纳入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去思考与打量,以期重新确立教育教学与发展的新理念。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研究,到斯霞的“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研究,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到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再到“千课万人”活动中管建刚展示的作文教学主张等无不体现着苏派教育人积极进取的教育自觉。也正因为苏派当代名师积极进取的教育自觉,才让他们在各个研究领域均有建树,进而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2.苏派当代名师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

敢为人先是江苏教育人的实践精神,他们在超越自己的同时推动着教育向前发展。查阅苏派名师教育思想的相关文献,时常会有这样的发现:勇于探索的江苏教育人以敏锐的理论触角、坚实的实践行动,使自己始终保持理论和行动上的先进。从张謇深感“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再到“千课万人”活动中诸向阳的微课程建设、孙庆博的“学本课堂”理念,苏派教育人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教育传奇。基于文化的传承,苏派当代名师敢于在教育教学的未知领域积极探索、踏实实践,用行动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3.苏派当代名师儿童立场的教学取向

苏派当代名师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儿童。从斯霞的“我爱孩子”;李吉林的“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于永正的“简朴的教学艺术,本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再到薛法根的“为儿童言语智能发展而教”……一代又一代的苏派名师,他们都把教育的目光聚集在儿童与儿童的发展上,“心与儿童一起跳动,教育的艺术性、创造性为儿童所展开”。所以,我们认为,苏派名师之所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与他们的儿童立场是分不开的。因为,立足儿童、研究儿童、实践儿童的教学是教学的原点与归宿。

苏派名师立足江苏大地、心系学生发展、着眼国际视野、引领课改发展,正以蓬勃的朝气发展着,正以向上的姿态壮大着,正以蔓延的趋势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也相信务实进取、兼容开放、敢为人先的苏派教育一定会谱写更加灿烂的篇章;开放包容、勤劳智慧、勇于探索的苏派当代名师一定会奏响更加嘹亮的教育之歌。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苏派及苏派研究的跃迁[J].江苏教育研究,2011(3):28-33.

江苏教育论文篇7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1696

国内刊号:32-1082/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江苏教育论文篇8

(一)建立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智力支撑机制

创新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主要经验。无论是跨世纪实施的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还是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特征的集约化发展方式,以及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都是江苏职教大胆探索和改革创新的现实体现。创新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充满智慧的实践探索工作,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破解、重大政策出台、制度建设需求,江苏注重以重大科研课题为载体,积聚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各领域专家的群体智慧,建立多方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机制,用研究的方式、研究的思维,着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思路,提升创新品质。

2011年,江苏省积极申报了16项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并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会议,由全省首批10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和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部分高等学校、出版机构等单位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围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校企一体办学、专业规范化建设、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德育工作创新、信息化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课题开展研究。课题集聚了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研究力量,每个课题组安排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或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作为协调人,负责协调人员、经费、课题进度、课题研究思路与实际工作对接等课题管理工作。各课题组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实践探索,保质按时完成了科研任务。

(二)推动课题研究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

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定位于政策咨询研究。课题研究启动会上,省教育厅明确提出,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必须体现行政委托课题的研究特点,课题研究必须联系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以及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注重发挥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每个课题组都要吸收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士参加,通过一线改革实践者边干边想、边想边干、边干边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充分体现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课题成果的可操作性。

2013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江苏)评审会议,15项课题参加了结题工作。在科研课题(江苏)评审会议上,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巡视员对江苏组织开展《创新行动计划》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充分肯定了江苏职业教育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序组织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指出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江苏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动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促进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等具有深远意义。他要求江苏在进一步完善各项课题研究工作和成果的同时,认真总结相关经验和做法,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为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精心培育科研成果,

引领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安排专项科研课题,并明确科研课题的重点内容,其要旨在于促使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在科研的支撑下提高质量和水平。秉持这样的思路和理念,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成果呈现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检查和管理,带动课题组加强对一线实践的具体做法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理论思考,在审视和反思的基础上加以理论提炼,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形成了实践化理论成果。现已达成的成果内容可从五方面加以概括。

(一)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研究”课题组(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面向苏州工业园区60家企业、苏州大市7所职业院校开展问卷调查,举行专家论证会和校企恳谈会,阐明了校企一体办学的基本特征,即价值取向的趋同性、合作领域的系统性、合作触角的深入性、运行机制的稳固性,归纳了四种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即学校为主模式、企业为主模式、校企共生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提出了“校企一体办学”的标准共定、基地共建、过程共管、评价共鉴、文化共生等五项核心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普遍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其实质是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突出系(部)主体的管理模式。作为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向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提交了四个文件稿本:《关于苏州市职业学校实施二级管理的意见》、《苏州市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二级管理实施细则》、《苏州市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二级管理实施细则》和《苏州市职业学校后勤工作二级管理实施细则》。

“校企共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研究与试验”课题组(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将校企共建校园文化分为五个步骤:精心筛选——巧妙改造——科学整合——有效实施——反馈完善。探索构建由“基础文化平台”、“专业文化平台”、“发展提升平台”三个平台构成的金字塔式的校园文化内容体系,并在3所职业学校中进行了6个案例试验,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关于职业学校质量提升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机制研究”课题组(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专业规范化建设包含四方面核心内容,即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专业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校企合作支撑平台和专业规范化建设保障机制。课题组为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提供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监控评价体系》、《区域专业规范化建设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组织体系先进城市个案研究报告》、《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投入的管理办法》等成果。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建设创新机制”课题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从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宏观、微观的实然研究出发,进行以理想的运行机制构建为内容的应然研究,以及基于弥合理想与现实差距、解决实践问题的使然研究,提出了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精品示范教材及其资源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开发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研究”课题组(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教科研中心组)认为课程改革创新着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课程结构科学确立;二是课程内容有序更新;三是课程门类优化配置。课题组完成了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数控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重构与实施,取消了学科性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融合,建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项目化、理实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了系统化、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组(江苏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教科研中心组,会同江苏泰兴、如皋、楚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理念与内容创新、途径与方法创新、管理与评价创新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形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指导建议和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途径与制度保障研究”课题组(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应尽快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建立同一类别、不同层次教育的学分互认、累积制度。高职院校应扩大对口单招、自主招生的比重,按专业大类建立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职业倾向的试题库,开展多样化入学水平测试,尝试实行推荐保送制度。课题组建议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常熟理工学院在苏州合作开展了汽车服务工程“5+2”分段培养实验工作。

(三)关于职业学校科学管理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研究”课题组(江苏理工学院)运用“头脑风暴”和“思维魔球”方法,建构了由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议以此引导领导者个人或团队学习研读、专项调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形成策略、提高效率,开展地方行政领导选拔培训、任前培训、在任培训的系列化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研究”课题组(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教科研中心组)认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前提条件是必须加强职业学校校长的能力建设,为此应着力建构职业学校校长评价体系和培训体系。开展职业学校“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有计划地挖掘和总结著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造就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领军人物。

(四)关于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常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议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就业市场、职业学校和毕业生齐抓共管、整体优化的“五位一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与技术,完善信息采集、流通、分析的制度和机制,以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基础数据库关联不同部门的业务专用数据库,构建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实现跨时空的就业服务网络覆盖。

“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与运行案例研究”课题组(句容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在实验区尝试建议以句容中等专业学校为主体,全市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社会培训机构为网点的“一主多元”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构建“市镇村户”四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户”三级农业生产示范网、依托网络载体建立的“市农业网、特产信息网、句容中专现代农艺网、镇及村致富网”等农业信息网发挥了示范效应。

“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江苏理工学院,会同东台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应尽快完成由“政府主导、部门监督、学校主体、单位自主、社会协作”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的组织框架,从组织、制度、师资、基地和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条件,制定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促进成人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

(五)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研究”课题组(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特色、关键和保障,提出了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三个中心、培养三支队伍、采取三项举措,加快推进区域中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四方面指标的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及评估体系。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组(江苏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从现状研究、研发研究、应用研究、保障研究四个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提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专题化、多元化的研发思路,提出了五个统一的评价要求:个性与共享的统一、先进与适用的统一、更新与拓展的统一、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开放与安全的统一。

三、构建成果共享机制,

提升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江苏承担的16项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既涉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也涉及前沿问题,既包含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变革等宏观问题,也包含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微观问题。课题研究中普遍注重运用政策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梳理出的问题、反映出的普遍现象已经触及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深层次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可以说,无论从课题研究的广度还是研究的深度,无论是问题的揭示还是方案的解决,都为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启发,为进一步形成系统化的决策咨询报告成果体系创造了基础条件。

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是否来自于具体实践,更为主要的在于是否作用于实践。为此,需要发挥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的引领效应,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更为丰富而有效的理论支撑、方法指导。为此,还应做好《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研究的持续工作。

(一)完善课题研究成果,放大课题研究效应

跟踪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后续研究工作,依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促进各课题组完善课题研究工作,确保产出一批国内领先、紧贴实践的理论成果。同时,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传播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集结出版优秀课题成果,放大课题研究的社会效应。

(二)发挥课题成果作用,服务职业教育决策

发挥《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为教育决策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的综合数据库系统,形成相对稳定和专业化的决策研究的专家库和智囊团,建立健全行政与科研的沟通互动机制,更好地实现决策依靠科研、科研服务决策,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健全社会合作组织,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力

江苏教育论文篇9

2013年10月12日

附:征文竞赛细则

一、征文主题

高举“苏派”旗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不限年龄。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教海探航”人物奖等奖项。

四、征文要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篇幅在3000字以上6000字以下。

3.电脑A4纸打印。

五、报名方式

1.本次征文竞赛可由个人报名参加,也可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集体组织。

2.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先进集体奖的评选(请将相关文件寄送至《江苏教育》编辑部)。

3.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由有关部门与《江苏教育》编辑部联合组织地区一级的初赛。

4.对于集体组织报名参赛的学校,可优先参加优秀团队奖的评选。

5.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14年7月20日。

6.征文请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江苏教育》编辑部,邮编:210036。并请在信封上注明:26届“教海探航”征文(小学组)或26届“教海探航”征文(中学组)。

7.小学组联系人:王春亚(025-86275646),中学组联系人:夏新宇(025-86275643)。

六、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务必先进行网络报名,获取参赛论文编号,报名网址届时详见“江苏教育新闻网”(http://)。

2.完成网络报名后按要求逐项填写《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分别刊登在《江苏教育》2014年4月教育管理版、小学教学版和中学教学版上),并加盖单位公章。请确保信息表内的信息与网络报名提交的信息一致。

3.无参赛表或复印、自制参赛表的论文均视为无效论文,不予参赛。

4.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参加评选;在评选结果揭晓前,不得将参赛论文向其他报刊投寄或参加其他征文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

江苏教育论文篇10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批准号:A1201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是教育大省,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名家辈出。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江苏的名师更是响应时代的召唤,勇立潮头,不断探索,一个个体现鲜明特色的教学主张扑面而来,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形成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苏派教学。

苏派教学中涌现出了苏派名师。所谓苏派名师,指的是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育专家及扎根一线的江苏籍的特级教师、名校长、名教师等。这些苏派名师走出了江苏,走向了全国,传播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部级核心刊物纷纷报道他们的教改经验,刊登他们撰写的各类文章。如果在互联网上检索江苏名师的此类文章,将会形成一个可观的数据库。《人民教育》杂志是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全国性、综合性的教育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在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我们试以2014年《人民教育》杂志的栏目内容作为样本,搜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可供研究的数据,多维度地分析苏派名师在全国的影响力。我们还要从中分析苏派名师这一团队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可行性建议,以期把苏派名师这一名片擦得更明更亮。

《人民教育》杂志为半月刊,全年24期,设置了“思想者”“领导力”“专业”“样本”“人物”等13个栏目左右,中间还特别推出一部分专辑,如推出江苏邱学华的“尝试教育”专辑、“走向现代高中学科建设”专辑等。下面将对整理出来的数据做较为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一、基于数据,对苏派名师发表文章的统计及分析

(一)江苏省教师发表文章的数据及分析

我们的数据来源主要集中于《人民教育》的13个主要栏目。经统计,每个栏目都不时见到江苏教师的身影,他们在上面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其中名师占了很大的比例,显示了江苏教育大省的超强实力(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江苏教师整个群体及名师团队所发表的文章总数,数值比例一目了然。如果放眼全国,按照简均数来计算,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则能得到如下教师发表文章的数据(见表2):

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可以解读出如下信息:

1.江苏教师整体实力超强。他们在2014年《人民教育》主要栏目发表文章总数达114篇,占文章总量的18.44%。在13个主要栏目中,发表文章数量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值,其中在“专栏”“专辑”“主题活动”等栏目发表文章数超全国平均值达7、8倍之多,所超比值令人吃惊。按照文章发表量来计算,江苏省无可争辩的排名第一,清晰展示了江苏教师强大的整体实力。

2.在体现专业思想的栏目中占据了绝对位置。在2014年《人民教育》杂志设置的栏目中,“领导力”“专业”“样本”“人物”“专栏”“专辑”、“主题活动”等最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具有很高的的地位。从数据显示来看,江苏教师发表文章数量均超全国平均水平5倍以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从“专辑”这一项最能看出,《人民教育》杂志2014年共推出了四期专辑,分别是“‘江苏教育家成长档案’专辑”、“‘尝试教育’专辑”、“‘走向现代高中’学科建设专辑”、“‘学本课堂’专辑”。从名称就能看出,前两项专辑可谓专门为江苏的教育家量身打造,“‘江苏教育家成长档案’专辑”介绍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经验,“‘尝试教育’专辑”是对江苏教育名家邱学华的致敬。“‘走向现代高中’学科建设专辑”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中国高中六校联盟”秘书长唐江澎领衔推出。四项专辑有三项为江苏独占,教育大省的地位可见一斑。

3.苏派名师的引领作用非常显著。我们非常关注苏派名师在2014年《人民教育》发表的文章有多少,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江苏教师所发表的114篇文章中,其中苏派名师的文章达到了75篇,占总量的81.23%,数据非常可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已对苏派名师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所谓苏派名师必须是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特优教师,所以说,这个比例很有说服力,苏派名师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下面我们将对准苏派名师这一团队,以详细的数据进行剖析。

(二)苏派名师论文篇幅及部门分布等数据及分析

我们继续聚焦苏派名师所发表的文章,从论文篇幅、单人数量、部门分布等情况再做细致入微的统计,则得到了如下数据(见表3、表4和表5):

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名师撰写的文章篇幅不一,有的短小精悍,千字左右;有的论述翔实,达到5000字以上。2000―3000字的文章最为常见,达到了30.67%;5000字以上的文章共有13篇,占17.33%,其中有几篇甚至达8000字以上,多为科研部门人员的文章,这在《人民教育》这本含金量极高且版面紧张的杂志上属于极少数。

从表4可以看出,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特级教师华应龙、吴非、管建刚、唐江澎、柳袁照、姚虎雄等发表了不少文章,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名师效应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为苏派教学思想的逐步形成和团队的持久建设贡献极大,他站位高,眼界阔,着力打造苏派教学这一教育品牌,在《人民教育》杂志上振臂高呼,不断发声,引领苏派名师走向全国。特级教师吴非和华应龙分别在《人民教育》杂志开辟专栏,介绍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增大了苏派教学的名师效应。新生代名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青睐,在《人民教育》杂志上是一个非常火的人物,该杂志多次介绍了管建刚的教学思想和他撰写的专著,在作文教学领域掀起了阵阵旋风。唐江澎和柳袁照两位既是特级教师,又是高中学校的校长,他们扎根一线,带领教师在课改领域摸爬滚打,《人民教育》连续刊登了他们两人撰写的多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课改经验。其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还和北京、黑龙江、海南等地区五所高中协商成立了“中国高中六校联盟”,并领衔担任秘书长,有力地传播了江苏的课改经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再从表5中可以读出,名师发表的75篇文章主要来源于基层一线,属于高中和小学的占大多数,合在一起达到了69.34%,比值远超“管理”、“高校”、“幼儿园”等部门。从中可见高中段和小学段的名师能够扎根基层,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成果层出不穷,在全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和我们平时所听所见的实际情况非常匹配。幼儿园文章相对较少,原因有三:一是幼儿园名师较少,影响力不大;二是幼儿园名师重实践,动笔少;三是《人民教育》本来安排幼儿教育的版面就不多。

二、基于数据,对苏派名师团队发展的分析及建议

信息社会日新月异,基于云计算服务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也改变了教育教学行为。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得了2014年《人民教育》上的有关苏派名师的丰富信息,见证了苏派教育的超强的团队实力和名师效应,体会到大数据分析的准确、高效和便捷的特点,受益于大数据的反馈功能。大数据还有预测的功能,我们基于以上的统计数据,既有身为江苏教师的深深自豪感,又对数据暴露的问题产生一些隐忧。为做大和锻造苏派名师这块品牌,我们根据统计数据对苏派名师的团队建设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专家的引领不可或缺

从以上数据来看,江苏为什么能称得上教育强省,关键是有一批领军人物,支撑住了苏派名师这一大厦。这批教育专家能够及时捕捉前沿信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这是基层一线教师所远远不能替代的。

毋庸置疑,如果没有成尚荣、杨九俊、彭钢、王一军等这些专家的引领和助推,苏派名师将行之不远。特别是像成尚荣这样的老前辈,一直在为苏派名师鼓与呼,为苏派名师这一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现已七十多岁,还努力奋战在教育科研领域,笔耕不辍,推陈出新,本身就是一面旗帜,引领苏派名师不断前行。江苏教育界不时冒出这样的疑问:“缺少成尚荣的苏派名师团队将如何走下去?”希望这样的疑问越来越少,答案就是像成尚荣这样的专家越来越多。

教育专家们要和一线名师经常互动,中间不应存在距离,要及时为一线教学把脉诊断,真正起到引领和服务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江苏教科研专家做得不错,一线教师受益匪浅。苏派领军人物不可或缺!未雨绸缪,领军人物千万不可出现断层!

2.课改与创新是苏派名师团队建设的第一保障

从2014年《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来看,课改与创新是文章的主题词。这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当前如火如荼的课改为名师们提供了展示身手的广阔舞台,如果安心守旧,不思进取,将会难有作为。

我们可以从清华附小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身上得到一些启发。窦老师伴随课改成长起来,可谓功成名就,可她还一直积极投身于课改一线。《人民教育》杂志上第17和19期专门介绍了她的儿童阅读教学研究成果,理念新,重实践,接地气,打开了儿童阅读世界的另一扇窗,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国家督学成尚荣的高度赞赏。应该说,窦老师身兼数职,公务缠身,但她不忘课改,不忘教学,不断实践、反思与创新,为我们江苏名师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

3.名师的生存土壤是教学一线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苏派名师要想走得高走得远,千万不能脱离教学一线。离开课堂再谈教学,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原来比较有名的特级教师现在沉寂下来,未能及时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声,应该就是离开教学一线的缘故。

华应龙、管建刚、姚虎雄、唐江澎等这些江苏名师一直能够站立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有实践,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思想。美国学者波斯纳所提的“经验+反思=成长”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教师成名成家之后怎么办?这是苏派名师处于高原期的迷惑。希望苏派名师牢记理想,胸怀高远,能够扎根基层,耐得住寂寞,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推动苏派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继续做大做强苏派教育这一品牌。

4.以协作互助精神推动团队建设

苏派名师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一种团队互助精神。首先江苏有这种培育名师的良性运行机制。如“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让名、特、优教师广为受益,证明了“人民教育家”不但具有自然生长属性,而且还需要外力助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是江苏的独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系统工程。

江苏教育论文篇11

一、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辩论

关于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职业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美国教育家Dewey(1931)认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关系到一个国家工业进步,是决定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二者之间相辅相成;Errol Vishnu Ramsaroop(2002)认为影响经济的因素很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

还有一些学者从高职教育能提高学生技能和收入的角度,阐述了高职教育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中指出,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人才资源需求,提高人们的技能和工作能力,当今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这就要求更多的人需要学习相关技能,接受职业教育;Hans Heijke(2003)等人认为,学生在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可以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一定的谋生技能;Ferran Mane(1999)对1972、1980以及1992年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访谈和调查,发现接受过职业课程培训的高中毕业生比接受学术课程培训的高中毕业生工作后收入高,为此Ferran Mane(1999)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相比,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就业帮助更大;John H.Bishop和Ferran Mane(2004) 的研究表明,如果高中生把1/6时间高中生涯学习阶段用在职业课程学习上,那么这些高中生毕业后收入要比别人高,第一年薪酬至少比一般学生多12%,而到7年后则可能获得比一般学生高7%的收入[1]。

但也有一些学者对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持怀疑或观望的态度,如Robert Oxtoby(1997)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发展中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这种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具有高效率还存在疑问;Graziella Bertocchi和Michael Spagat(2004)从教育的动力学出发,以接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二者人口的比例来建立教育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这一比例并不是保持不变,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先上升后下降,呈现出U形曲线的变换关系。

国内学者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如张佳(2014)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评价了2001-2012全国及各省市高职教育对中国以及各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李中国等(2015)采用计量模型,就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张宏霞(2014)分析了大连市高职教育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

但现有国内外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高职教育本身对总体经济规模的贡献,缺乏对高职教育对三次产业发展贡献的研究,缺乏量化高职教育和本科及以上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比较,而这种研究有助于纠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不公正、不客观看法,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的看待江苏高职教育十多年来发展为江苏经济带来的贡献,从而为江苏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二、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鉴定高职教育是否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时,采用高职毕业生数这一客观指标作为其中高职教育的数据来源和输入,经济发展规模用江苏GDP表示。

对从1992-2014年江苏经济规模、第一产业规模、第二产业规模、第三产业规模(三产规模用三产附加值表示)和高职毕业生数取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在10%的水平是平稳的,第一产业规模在1%的水平是平稳的,第二产业规模在10%的水平是平稳的,第三产业规模在5%的水平是平稳的,高职毕业生规模在1%水平是平稳的。

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经济规模、第一产业规模、第二产业规模、第三产业规模和高职毕业生规模在10%都没有单位根,都属于平稳系列,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发现高职教育和江苏GDP在5%的水平是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证明了高职教育促进了江苏经济规模的增长,江苏经济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江苏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职教育在10%的水平是江苏第一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江苏第一产业的发展在10%的水平不是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江苏第一产业的发展,但江苏第一产业的发展对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基本没有影响;江苏高职教育发展和第二产业在1%的水平互为格兰杰原因,说明江苏高职教育的确促进了第二产业发展,而第二产业也推动了江苏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互动效果比较明显;高职教育在10%的水平是第三a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发展在1%的水平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高职教育和第三产业是互为促进的,但第三产业对江苏高职教育的影响明显比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更加显著。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对江苏三次产业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江苏第二、三产发展对江苏高职教育发展影响显著,也就是说目前江苏高职教育规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江苏二、三产业发展的推动而形成,第一产业影响很小,这与目前江苏高职专业的设置相一致,二、三产业专业较多,第一产业相应专业只有很少的学校有设置。

三、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度的模型基础

对经济增长测度的模型有一些,根据与教育投入的关系,我们采用丹尼森系数法来评价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丹尼森系数法,也有学者称为增长核算法,是把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与各项投入要素增长率通过模型建立联系,通过核算来分析各项投入要素对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大小和程度。丹尼森模型的测算,实质上也是基于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进一步演变[2]。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对1899年至1922年美国制造业的资本和劳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广泛流传和引用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模型表示为:

Y=AKαLβ

该模型中的Y 代表制造业总产值;A 代表综合技术水平;L 代表不包括教育质量因素在内的劳动力投入量;K 代表投入的资本额,一般用固定资产净值表示;α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α>0,β>0,α+β=1,表明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规模的大小对生产效率并没有影响,只有技术水平发生改变,生产效率才会得以变化。因此,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只是简单地把劳动力数量看作劳动力的投入[3]。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丹尼森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把教育因素引入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劳动力投入被分解成初始劳动力投入(L)和教育投入(E)两部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据此演变为:

Y=AKα(LE)β

对上式两边求全导数,经过整理后,并以经济总产值代替原来的制造业总产值,可得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模型为:

Y=a+αk+βl+βe

本研究中Y表示江苏经济年均增长率,a表示江苏技术年进步率,k表示江苏资本投入量年均增长率,L表示江苏初始劳动力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表示江苏教育投入年均增长率(这里用江苏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代替),α表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由此,江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表示为:

Re=βe/y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EhRe,Eh 为1990-2014年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的比重。

四、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测度

丹尼森根据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经过计算认为美国当时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国民收入总额的73%, 这里我们将β值同样确定为0. 73;y的取值采用江苏 GDP 的年均几何增长率;e 的取值,考虑到个人劳动报酬的差别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参考丹尼森等学者的研究,把0.6作为折算系数,对依据劳动报酬计算出的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进行合理折算[4]。

(一)计算1990年、2014年江苏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

从1990年到2014年共经历1990、2000、2010三次人口普查,结合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选择1990年为基期、2014年为报告期,计算从1990年到2014年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在现有可获的统计数据资料中,高职和高专没有分开进行统计,一些高职院校来源于高专,并且高职院校的数量在高等专科院校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采用高职高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代表高职数据,误差应可以接受。

(二)计算1990年、2014年江苏省从业人员人均受各级教育的年数

将受过本级教育的不同层次教育的人员分布比相加,再乘以本级教育的受教育年限,即可得本级教育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例如:求 1990 年人均受小学教育的年限,将表 5 中 1990年所有受过小学教育的从业人员分布百分比相加再乘以 6 即可)。

我国目前实行的学制中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的受教育年限分别是:6年、3年、3年、3年、4年、3年。

1990年和2014年江苏省就业人员人均受各级教育年数如表6所示。

(三)确定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指数

接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从业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也不相同,如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从业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要远高于仅接受小学教育的从业人员,他们之间知识、技术水平的差别直接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因而我们采用劳动报酬法来计算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指数。人均受小W教育的年数是计算的起点,因此将小学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率指数定为1。根据受不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收入情况,参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指导并借用有关研究成果,我们将1990年江苏省的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率指数依次定为1、1.28、1.38、1.81、2.20、2.80,将2014年江苏省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率指数依次定为1、1.90、2.65、4.26、5.46、6.23[5]。

(四)计算1990年-2014年江苏省从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Re

江苏省1990年从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为:

4.79+1.28×1.24+1.38×0.20+1.81×0.02+2.20×0.05 =6.80

江苏省2014年从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为:

5.90+1.90×2.47+2.65×1.09+4.26× 0.31+5.46×0.27+ 6.23×0.02=16.40

根据1990年和2014年教育综合指数,可以计算出1990-2014年间江苏省从业人员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Re=(16.40÷6.80)1/24-1=3.74%

由于工资差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的影响只是造成工资差别中的一方面原因,因此,按照丹尼森等西方学者通行的算法,对依据工资差别而计算的江苏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按照0.6的比例进行折算。

折算后江苏省 1990-2014 年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

Re’=Re×0.6 = 2.24%

同理可以推算出江苏省1990-2014年人均接受高职教育年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Rh=(0.31÷0.02)1/24-1=1.21%

排除高职教育后,1990-2014年间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16.40-(4.26×0.31)]÷[6.80-(4.26×0.02)]}1/24-1=3.43%

即在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3.74%中,高职教育的贡献率为:

3.74% -3.43%= 0.31%

可见,从1990年到2014年江苏省高职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占比:

Eh= 0.31÷3.74×100%=8.29%

(五)计算1990年至2014年间江苏省GDP的年均增长率

1990年江苏省GDP为1416.50亿元,2014年江苏省GDP为65088.32亿元,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出1990-2014年江苏省GDP年均增长率为:y=17.29%

(六)计算1990-2014年江苏省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

江苏省教育对江苏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率为:

Ce=βRe’/y= 0.73×2.24÷17.29×100%=9.46%

高职教育对江苏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为:

Ch= CeEh= 9.46%×8.29%= 0.78%

五、本科以上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测度

同理,可以推算出江苏省1990年至2014年人均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年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Rh=[(0.27+0.02)÷0.05]1/24-1=7.60%

排除本科及以上教育后,1990-2014年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16.40-(5.46×0.27)-(6.23×0.02)]÷[6.80-(5.46×0.05)]}1/24-1=3.47%

即在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3.74%中,本科及以上教育的贡献率为:

3.74% -3.47%= 0.27%

可见,从1990年到2014年江苏省本科及以上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占比:

Eh= 0.27÷3.74×100%=7.22%

本科以上教育对江苏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为:

Ch= CeEh= 9.46%×7.22%= 0.68%

六、分析与结论

目前,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从业人员人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年限由 1990 年的 0.02 提高到了 2014 年的 0.31;受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比重也由 1990年的 0.8%增长至 2014 年的 10.3%,说明24年间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下,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就业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步。1990年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量的比例为1.2%,2014年这一比例上升至6.69%,但与接受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数量相比,接受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上升更快,2014年接受高职教育的从业人员数量明显高于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从业人员数量。

计算结果也显示,1990-2014年间,江苏省教育总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6%,江苏教育对江苏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其中高职高专教育占到8.29%的比重,本科及以上教育占到7.22%的比重。不考虑其他因素,从1990年到2014年间高职高专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本科及以上教育。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0.78%,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力不足,这说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虽然提升较快,但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江苏高职教育雏形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有一半的高职院校是成立于 2000 年前后,因此高职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健全,教育成果不明显,许多初次进入社的高职生并不具备一个高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技能,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匹配[6][7]。并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高职院校一些专业在设置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市场需求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调研,与用人单位及行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发展没有完全对接,热门专业人才明显过剩,冷门专业人才相对紧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致使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8]。此外,社会对高职院校认同度不高,高职毕业生社会地位堪忧,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近年来,招生难、生源质量趋于下降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高职院校,由于生源质量的差强人意,也影响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钟无涯.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2004-2013[J].教育与经济,2015(5):38-45.

[2]杨亚军,李洪天.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及分析[J].教育研究,2006(7):90-93.

[3]史新浩.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49-53.

[4]李中国,郭艳梅,李玲. 西部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69-76.

[5]穆静静,张学英. 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3):5-8.

[6]李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变迁及人才培养创新[J].职教论坛,2013(22):34-37.

[7]李富.泛在学习视角下的职业院校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6(6):76-80.

[8]李富.大数据时代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向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影响[J].教育c职业,2015(18):14-17.

On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Jiangsu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its Contribution and that of Bachelor Degree or Above Education

Li Fu

江苏教育论文篇12

教育不等于学校教育

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说的是一个青年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艰难地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数千,而他的老板恰是他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在高校扩招导致就业难的背景下,这个段子被用来说明“读书无用论”。

在苏鄂考生家长们争取“教育公平”的行动开始后,另一则“寓言”开始广泛流传:一个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写作业,在家里打工的保姆把题目拿过来,轻轻松松地把题给解决了,二人一聊,原来是同年参加的高考,保姆还比雇主多考了若干分,结果保姆没考上,雇主却上了一本,因为前者是江苏人,后者是北京人(也可以是天津人或上海人)。这个故事宣扬的是“一考定终身”的道理。

两则“寓言”的立意完全相反,但都有道理,因为在现实中分别可以找到事例予以支持。

如今已经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多样的,如果不把成功仅仅限定于学术体制或者说科研体制这种特定范畴内的逐级晋升,那么高考的重要性远不如传统社会的“科举取士”了;从另一个角度说,如今的价值观也是单一的,即把挣钱多少当作衡量成功度的最高标准,那么,是否完整地受过大学教育或者上的是否是好大学并不那么重要―乔布斯和扎克伯格都是从大学肄业的,马云毕业的院校也很一般。

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的成功应该说仍然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但这里的“教育”就不限于学校教育了,而是指广义的教育,即人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所接受的一切熏习。换句话说,成功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把教育做广义的理解,就要承认,家庭及家庭所处的阶层的背景才是教育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反过来,教育又是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

前不久,网上流出一段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外孙女背中国古诗的视频,“心机”比较重的评论者认为,精英一边用魔鬼方式训练自己的孩子,一边忽悠穷人的孩子接受所谓的快乐教育,让他们只知道傻乐呵,这是精英的“愚民政策”,目的是巩固阶级格局。即便抛开这种“诛心之论”,也要承认这样的逻辑:在美国,精英阶层懂得掌握与中国打交道的本领在未来的重要性,但平民未必有这个见识,即便有,也未必请得起有能力教授标准中文的保姆。 把教育做广义的理解,就要承认,家庭及家庭所处的阶层的背景才是教育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

今日中国的父母也陷在这样的焦虑中,但凡有能力,就要让孩子从小上双语幼儿园,上各种兴趣班,尽可能多地学习才艺。接受综合素质教育的多寡和质量,直接取决于家庭的经济实力。

与此同时,家庭的实力与社会关系还与公立教育系统的资源分配互相渗透,比如:原本为了方便就近入学的中小学入学改革催生了学区房的概念,孩子能不能上好的公立学校,要看家长能不能负担得起高房价;各种各样的特长生加分、共建、“占坑”等围绕进入优质公立学校而展开的入学竞争,其实都是围绕着家庭的社会资本总量而展开的竞争;各大高校越来越多地推行自主招生的实践,以替代高考,这种招生形式排除的也是因家庭背景差而导致素质教育程度低的学生―近年来,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只有6%来自农村,艺术特长生没有一人来自农村。

近期上映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2》中反映了中国的富人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的现象,并且把“学区房”的概念引入了洛杉矶。已经有相当规模的人群可以绕开国内的教育体制同时又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了。

经过这样的简单分析,那些为了高考“减招”而“冲冠一怒”的苏鄂家长们大体属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是可以推想出来的了―他们大体是城市下层中产阶级,更富有的人已经用各种办法避开高考了,这些人对高考并不如此敏感。

捍卫高考的人士最重要的理由是,高考是唯一公平的制度,是人生中最后一次不靠“拼爹”而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这个理由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已经松动了,学校教育只是广义教育的一部分,高考的结果是广义教育的反映,“拼爹”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社会分化的现实已经反映到高考题目中。2015年河南高考作文材料是,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上边开车边打电话,孩子在旁劝告无果,报警让警察对父亲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考生给父亲写一封信。题目中的父亲显然不会是一位货车司机,而是一位开着私家车带家人出行的中产人士,这样的题目让农村的或者家里没有车的考生如何答呢?

比教育公平更基础性的问题是社会分化,教育公平只在社会分化程度尚在可接受范围内才能够努力接近。

教育公平的真实涵义

所谓“减招”之所以引起江苏考生家长不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江苏省历年高考的一本录取率并不高,2015年只有9.6%,在全国只能排到第26位。他们认为,江苏的教育质量全国领先,高考题目难度高,如果全国一张卷,全国统一录取,江苏考生上重点大学的比率应该远高于此,而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火上浇油的还有江苏省教育厅发言人的一句话:“江苏是东部发达省份,也该到为全国做贡献的时候了,不能江苏教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家要求你做贡献,你不去做,这肯定是不行的。”对此,江苏家长在网上掀起了声讨的浪潮,一边渲染学生的辛苦,一边指责该发言人“对不起江苏父老”。

这样的讨论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探讨教育公平的角度。教育公平只能在一国的范围内讨论,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之间无所谓教育公平的问题;但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又不能简单地以国家为单位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和再分配,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全国一张卷”忽视了区域间的差异和差距,这样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其涵义既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也包括对弱势群体的倾斜和补偿。

江苏的基础教育质量高是不容否认的,而且江苏人有长于读书的传统,清代的科举共取过114位状元,江苏一省就占了46位(浙江20位)。但这能说明江苏人比其他地方的人聪明吗?恐怕不能简单这么说,首先还是要归结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比其他地区好,在生产力不高的时代就能够产生更多的剩余用以供养足够的读书人。如今江苏仍是发达省份,江苏经济的发达除了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之外,又附带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倾斜的因素。政策倾斜导致大量的资源向包括江苏在内东部地区聚集,中西部人口大量涌入劳动。所以,江苏的发达是合力的结果,其中当然有江苏人的贡献,又并不完全是江苏人的贡献,谁到底贡献了多少,这是一笔算不清楚的帐。

仅就高等教育资源而言,江苏也是全国最好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134所大学,列全国第一,有11所“211”重点大学,仅次于北京,列全国第二,有7所教育部直属院校,仅次于京沪,列全国第三。2015年,江苏高考的录取率为88%(北京的录取率为80%,低于江苏),本科录取率为51.7%,均位列全国前列。看似可怜的一本录取率也大有门道,有人计算了江苏考生被211高校录取的比例,为5.7%,高于全国水平1个百分点。

江苏高考的211高校录取比例高与省内211高校多直接相关,大学因为要占用所在地的资源,所以在招生上向所在地倾斜是个惯例。但形成对照的是,另一个焦点所在地湖北有7所211高校,浙江却只有浙大1所。这样的高教资源分布就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发达与否解释了,而只能归结为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南京和武汉在近现代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高教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公共资源,其形成和积累是举全国之力的结果,理应为全国共享,加上国家有必要行使的调控职能,即便真的缩减了江苏省内高校在省内的招生,分配给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人口大省,也是理所应当的。江苏人没有任何理由将省内的重点高校视为私产,湖北人也是如此。

在教育议题之外 当地时间2016年3月23日,美国加州穆列塔,来自安徽的Torry Lu和来自武汉的Henry Li利用空闲时间上网跟国内的亲友联系。作为“降落伞”孩子,他们就读于当地高中,并跟当地一对夫妇生活在一起。

前文之所以将减招打上引号,是因为这是个以讹传讹的说法,“减招”说并未在任何正式的文件中出现过。官方的说法是“调出高考招生计划”,支援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江苏调出3.8万个名额,湖北最多,为4万个。

这两个省份之所以调出指标最多,首先是因为苏鄂两省高校多,2015年高考的录取率分别达到了88%和87%,其次是因为计划生育效果持续显现,导致2016年考生人数进一步减少。江苏今年的考生比去年减少3.25万人,如果把调出的3.8万个招生指标也留给江苏本地的话,会出现招生数多于考生数的情况。

教育部下达的调出计划是个指导性计划,具体方案由各省安排。江苏将3.8万个指标分解为9000个本科,2.9万个专科,面向中西部招生。与此同时,2016年对省内招生的计划也早就做好了,不但没有减少,本科招生计划还比去年增加了2500个。也就是说,即便家长们不闹,江苏的重点院校在省内的招生也不会减少。湖北也是同理。

关于招生计划调出一事,微博认证为北师大副教授的“飞扬南石”撰文分析称,除了部分重点大学不愁生源,很多大学尤其是地方院校是招不到足够的生源的,政策对跨省招生还有严格的限制,此番以支援中西部为名扩大招生,对苏鄂的地方高校而言是重大利好,同时又不挤占本地名额,这是十足的多赢格局。

苏鄂考生家长们争取“教育公平”的行动很可能是一场乌龙,是对政策的误读导致的。但这个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新的条件下讨论“教育公平”的契机,这我们在前文已经谈过了;同时,这个事件也说明了一些教育之外的问题。

江苏教育论文篇13

对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主题进行统计,“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和“探究教学”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词。其中:《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物理教学》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探究教学;《中学物理》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物理通报》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的核心词是:考题分析、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物理教师》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再将这六本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核心词进行综合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三、中学教师科研的区域情况对比

北京拥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大学,不仅是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北京得天独厚的科技、智力和人才聚集优势,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使北京的教育水平居于全国领先行列。相对于中国其他省市,江苏省的情况比较特殊。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全国最大、物质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承载量全国最小。在这种情况下,依靠教育才能提升江苏的科技、文化、人才、劳动者素质,以教育的率先基本现代化来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这是实现江苏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把江苏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