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基因工程论文实用13篇

基因工程论文
基因工程论文篇1

基因工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光,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主动思考,教学效果差。长期下来学生思维迟钝,无学习的积极性。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改革了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是对传统讲授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学生首先独立思考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大组汇报交流,学生在思考、分析、实践和交流这一过程中自觉地接受新知、探索疑难、总结规律,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充分调动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自我反思等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在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创新精神得到体现。这种教学方法彻底改变“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教学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基因工程知识信息量大,直观性强,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直接体会某些原理及具体实验操作,从而加大了学习和理解的难度。使用多媒体、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给学生较大的知识信息量,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笔者制作了适合甘肃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多媒体课件,该课件图片、动画、影像较多,直观地表现出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等。在授课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及现代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

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授课质量

1科研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基因工程论文篇2

[1]贺明艳.基因工程疫苗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1):222,175.

[2]王玉堂.疫苗在水生动物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二)[J].中国水产,2016(5):65-68.

[3]邹伟斌,陈丹,谢少霞,等.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6,41(4):1-5,8.

[4]田尊明,李祯祺,于建荣.疫苗相关专利的全球研发态势分析[J].生物产业技术,2014(3):66-72.

[5]徐云.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15(2):11-14.

基因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玲,孙文松.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149-15.

[2]朱旭芬,赵小立,丁鸣,金文涛.“基因工程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8:54-55.

[3]任如意,魏继承.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12-114.

[4]阮小蕾,李华平.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62-63.

[5]姜大刚,李静,姚涓.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生物学杂志,2011.28(2):103-104.

[6]马婧,眭顺照,李名扬.园艺专业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6):152-155.

基因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1]陈观水.农业院校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1(18):140.

[2]马静云.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121-122.

[3]苏泽红,练高建,何淑雅,等.生物科学专业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3,40(18):157.

[4]刘晓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交际,2016(02):236.

[5]李晓薇.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创新教育,2016:120.

[6]肖国学.生物技术专业基因工程课程反思性教学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135-136.

[7]李晓薇,董园园,李海燕.《植物基因工程》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J].高教学刊,2016(03):116,119.

[8]李相前.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基因工程教学思考与实践[J].广州化工,2008,36(04):64-65.

[9]安新民,李云.网络资源在“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02):60-62.

[10]王敏,黄璐琦,李萌萌.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365-1370.

[11]董妍玲,潘学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06):175-176.

[12]裔传灯,周勇,张昌泉,等.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5(03):103-104.

基因工程论文篇3

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特征及成因1.1特征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1.2成因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原地面比较软弱(如泥沼地段等)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工程地形条件复杂,当路堤穿过沟谷时,沟谷中心填土最大,向两端逐渐减低,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水文气候等因素,降雨量过大、洪水、冰冻、积雪或温差过大,都可能使高填路堤产生不均匀下沉;路堤填料,若填料中混入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质土,或土中含有未经打碎的大块土或冻土等,填石路石料规格不一,性质不匀,乱石中空隙很大,在一定期限(例如雨季)可能产生局部明显下沉;

设计方面,如断面尺寸不合理,边坡取值不当,排水、防护与加固不妥,未对高填路堤进行稳定性验算,且施工工艺、填料未作特别要求说明;施工方面,填筑顺序不当,未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水稳定性差,原路边坡没有去除植被、树根,未做台阶处理;不同性质的填料混填,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差异,形成不均匀沉降,路基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又无大型整平和碾压设备,使压实达不到要求;施工过程中未注意排水,遇雨天时,路基积水严重,无法自行排水,有的积水浸入路基内部,形成水囊,晴天施工时也未排除积水控制含水量就继续填筑,以致造成隐患,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自检控制不到位。

2、预防处治措施

2.1、设计方面

2.1.1、做好地质勘探调查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查,尤其要对特殊路基段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地表不良路段,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白灰、水泥及铺设土工布等措施。

2.1.2、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毛细水位高度,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如:换填砂砾、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须换填不少于60cm砂砾,石质挖方路基,须设置30cm砂砾垫层,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盲沟。

2.1.3、明确路基填料质量标准要求在各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必须明确不同填高内路基填料的CBR值(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要求。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砾(角砾)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

2.1.4、完善路基综合排水设计县级以上公路工程设计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综合考虑的原则进行路基纵、横向排水设计,避免造成路基两侧长期积水浸泡路基,使路基承载力下降面发生沉降变形。在村屯路段必须设置排水边沟,平坡路段边沟须设有纵坡,确保排水通畅。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措施,并与警示桩、防撞墙统筹考虑,要求在每20-40m及主要变坡点处设置简易或永久性泄水槽。挖方段根据上边坡的汇水而积来设计截水沟,并考虑边坡土质和边坡,设置挡墙防止塌方,路基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设砂砾层及渗水盲沟,并加大、加深边沟等排水措施。

2.1.5、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高填、深挖路基的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规范确定,高填路堤必须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填方边坡过高时,可考虑在边坡中部加置边坡平台。

2.1.6、积极采用路基综合防护形式积极推行植物防护与硬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形式,在比较稳定的土质边坡采用种草、铺设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软质岩石、松散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以及受水流侵蚀,植物不易生长的填方边坡可采用护面墙、砌石等工程防护措施,沿河路基、受冰侵害和冲刷路段采用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等直接防护措施。

2.2、施工方面

2.2.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2.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详细了解各段的填、挖情况,地质情况,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及时上报业主,妥善处理。

2.2.3、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清除,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2.2.4、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其次,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需进行土质分析、CBR值、标准击实等试验,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确保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路基坡角范围内,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并进行整形碾压,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旧路加宽、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6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2.2.5、填石路基与鸡爪形地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或将土工隔栅(土布)水平分层布置在填石路堤内,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2.2.6、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压实度检测每层2000㎡(不足2000㎡按2000㎡计)不少于4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选择好压实设备,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

基因工程论文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与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由此,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议题。教育部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更需要使用外语教学[1]。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发展迅速,既是生物技术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专业素质。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基因工程相关知识,了解该学科的新动态,我们开展了基因工程双语教学,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进行了探讨。

一、《基因工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它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且其应用几乎可涉及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各个行业[2]。目前,英语是当今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基因工程相关的权威论文和著作主要以英文发表。学术交流会上,专家主要采用英文作学术报告,相互交流也以英文为主。

二、提高《基因工程》双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扎实的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引导学生用外语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这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较深厚的外语基础,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用外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因此,作为双语教学的主要实践者,教师的英语水平、学科知识等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二)选择合适的原版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双语教学的教材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资源,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国内出版的《基因工程》教材版本很多,但均为中文教材,无国内自编的《基因工程》双语教材。我们认为基因工程双语教学教材以英文原版教材为好。为实现基因工程双语教学的目的,我们采用了由Sandy Primrose等主编的《Principles of Gene Manipulation》国外优秀生命科学教材。该书的英文影印版和中文版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特点是内容丰富先进,图文并茂,在国际上使用广泛,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但国外教材内容广泛,知识的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强,对理论论述也不够详细。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起来会很吃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配套选用一本中文教材,还将一些国内教材列为教学参考书。

(三)把握好双语教学中的中、英文讲述比例,做到循序渐进

目前,高校双语教学一般采用三种方式:①全外语教学,即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外语讲解、板书、答疑,也常要求学生用外语提问、外语作业、外语考试;②使用外语原版教材,教师用汉语和外语讲课;③使用外语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模式[4]。

基因工程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学生应该掌握基因工程专业知识,其次才是对专业英语词汇听、说、读、写及专业英语表达内容的理解能力。基因工程双语教学对象为生物技术专业三年级的学生。由于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阅读英语教材和听英语授课的能力相对有限,掌握的专业词汇较少,很难理解英语专业书籍,若采用全英文授课,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采用英文教学和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在用英语讲述后,再用中文加以补充说明。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常采用中文教学,再用英语进行相应表达。我们在基因工程双语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慢到速度适中的用英语解释专业知识。先充实学生的专业词汇,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再采取中英文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学生对英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其内容涉及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实验技术手段。课程内容繁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和技术性强。对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其教学内容比较难理解。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有些英文基础不好的学生,看不懂英文原版教材,也听不懂教师的英文讲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些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基因工程双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常见的词汇将复杂的句子简化,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在每一章节授课之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应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课件中多采用示意图、照片、动画和短片,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针对某些教学内容,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题,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后,在课堂上用英文进行讨论。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又可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学会用外语去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用外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一定时间后,要求学习小组上交全英文的学结报告。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完成后,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利用课外时间,我们会组织学生听取一些英文专题报告会,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

(五)考核内容和方式灵活化

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我们都会设计一些讨论题或设计题提供给学生,他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以作业的形式递交或是集中讨论。设计报告和讨论稿以及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及其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都计入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锻炼英文写作能力。

总之,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工作[5]。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能够适应国际需求的人才。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与此相关的技术和研究结果常以英文展示。探索基因工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90-91.

[2]许崇波,迟彦.《基因工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148-150.

基因工程论文篇5

矩阵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应用,矩阵论课程与很多专业密切相关,学习该课程有助于为学生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数学基础;加之本门课程的选修人数多,专业杂,因此,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矩阵论课程在许多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更有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习兴趣,我们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矩阵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部分,采取的形式为教师介绍,学生讨论。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对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罗尧成、谢安邦(2008)在《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理论基础》中研究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基础;黄敏(2010)、刘碧玉(2013)等研究了矩阵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本文针对研究生矩阵论课程探讨了板书与课件结合、将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等教学改革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矩阵论课程概况和研究生数学基础

矩阵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线性空间与线性算子,内积空间与等积变换,若当标准型,赋范线性空间与矩阵范数,矩阵的微积分运算及其应用,广义逆矩阵及其应用,矩阵的分解等。矩阵论课程的定理和例题的推导部分很多,理论性较强,因此目前我校授课以讲解和板书为主。上课学生来自不同院校20余个不同专业,班级人数达200多人。相对于小班型授课而言,大班型授课的质量更容易受教师的音量、板书的轻重、光线的明暗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更易受到影响。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听课质量、课堂秩序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应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由于研究生本科阶段属于不同的院校,所学专业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基本功差距很大。矩阵论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线性代数。对于线性代数这门课程,一般工科院校教师只重视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的传授,不重视推理和证明;而矩阵论课程的推理与证明内容很多,这对于学生能力而言是一个挑战。另外,对于不同专业,线性代数课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授课学时而言,有32学时的,有40学时的,还有48学时的;就授课内容而言,有线性代数A、线性代数B、线性代数C之分。尽管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但是教师希望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快地适应教学,不放弃,不掉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探索相应的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与讨论,打牢数学基础,提高思维能力。

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数学,是从事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力,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保证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但是,高校的数学课程较为晦涩难懂,很多学生不喜欢“定理―证明―定理―证明”的循环模式,觉得很枯燥抽象。因此,必须对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三、课件与板书结合

课堂上,大容量、快节奏的人机对话经常让学生目不暇接,给人印象最深的只是直观的图像和影像,而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环节的交流思考却常常被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课件授课省时省力,教师可以随时翻阅讲过的重要内容;可以增强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等。但是,课件授课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定理的推理和分析过程直接呈现,速度较快,学生不易记住;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听课效果下降;降低了教师随机发挥的灵活性等。

相比而言,板书灵活性强,能与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也不受课前教学设计的限制,具有随机应变的优势;并且板书速度要慢一些,推理过程一步步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矩阵论作为研究生的基础课程,班型大,课时较紧张。单纯板书教学,虽然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导清晰,但同时也浪费时间;而利用课件教学,虽然灵活、便捷,但学生看屏幕的时间过长,容易疲劳,很难保证两小时内注意力一直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些习题、定理内容用课件讲解,并用板书进行详细的推演,将课件与板书有效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提高授课效果。

四、课堂讨论矩阵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矩阵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日益成为现代科技领域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数值分析、微分方程、优化理论、控制理论、概率统计、力学、电子学等很多学科都与矩阵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矩阵理论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研究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给学生发挥能力的机会。具体的,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一些课题,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题目的设计、选择等工作。在习题课上,各小组派代表主讲。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动力。

数学是从事科学研究必需的工具,而矩阵论课程也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矩阵论课程与其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并在课堂上与师生分享他们的发现与学习心得。这样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也为学生了解其他学科专业打开了一扇窗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传播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工具,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数学文化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活动之一,与人类整体文化血肉相连,在现代意义下,数学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化形态,是属于科学文化范畴的,从系统的观点看,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4]数学的不断发展是与人类不断继承、传播、发扬数学文化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为这种文化所吸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六、小结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以及科研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中。矩阵论课程与其他工科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重视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尧成,谢安邦.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8(04):30-35.

基因工程论文篇6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培养学生动手和从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设计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般是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和最终通过论文答辩[1]。通过毕业论文的完成,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其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目前由于大学严重扩招和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理工大学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以“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为载体,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以指导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为例,现将有关的指导经验与体会进行介绍,以期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但经常与学生就业、考研和公务员面试等相冲突[3],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尤其是实验性和探索性强的课题影响严重。为了避免影响学生就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教师会将毕业论文启动工作提前至第六学期末,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质量好坏关键在选题[4],虽然许多学者提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要新颖和创新[5],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毕业论文选题应难度适宜,兼顾新颖创新即可。毕业论文主要是考察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所以毕业课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且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其能够受到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通过努力最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消除学生心中“毕业论文随便做做就能通过”的消极思想,确保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及实验条件来确定论文题目。例如,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益生功能的乳酸菌[6],广泛应用在酸奶等食品生产中[7]。学生对干酪乳杆菌研究感兴趣,通过对其基因组分析发现,基因组中并不存在胆盐水解酶基因,造成其对胆盐的耐受性不强。因此,学生和笔者讨论后,选题确定为“在干酪乳杆菌中异源表达植物乳杆菌来源的胆盐水解酶”,从而提高了干酪乳杆菌的胆盐耐受性。

二、实验研究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基础,实验研究是毕业论文的核心[8,9]。利用实验研究,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实验准备期,应对学生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论文所需的各项实验和仪器操作技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实验失败和仪器损坏,以保证毕业论文顺利完成[10]。例如,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进行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研究前,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微生物接种和培养,以及各种仪器,如摇床、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和显微镜的使用等。此外,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文献查阅,了解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与指导教师讨论,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还要反复强调科研是探索性和创新性强的工作,要告诫学生不要怕实验失败,要允许实验失败,要在失败中找原因,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提升自我实验操作技能[10]。

三、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撰写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5]。毕业论文是具有学术规范的科学性和总结性的学术论文,所以撰写论文时既要严谨、通俗易懂又要具有专业性[5]。学生在全部实验完成后,按照学院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并交由指导教师进行修改。笔者认为目前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对学术性语言和逻辑条理性表述较差,论文口语化非常严重,有些段落上下文甚至毫无逻辑。因此,指导教师对论文语言、逻辑条理、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应做出重点修改和指导,并返回给学生继续修改,反复多次后才能定稿。毕业论文修改过程是一个对整个验结果提练和升华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整个毕业论文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四、结论

毕业论文是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4]。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充分锻炼了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科研能力等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5],希望本文的指导经验与体会介绍,能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玉邯,陈宇飞,杨柳,张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5,(30).

[2]吴仲,李小艳,徐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5,(4):74-75.

[3]游新勇,汪磊,王国泽,吕俊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与毕业论文的改革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34-135.

[4]修江帆,赵文静,张春林,陈汉彬.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性实验的初探――以环带库蚊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82-84.

[5]张立全.指导生物学科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和体会[J].大学教育,2013,(20):28-29.

[6]Wang G,Yin S,An H,Chen S,Hao Y. Coexpression of bile salt hydrolase gene and catalase gene remarkably improves oxidative stress and bile salt resistance in Lactobacillus casei[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38(8):985-990.

[7]Ai L,Guo Q,Ding H,Guo B,Chen W,Cui SW.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obacillus casei LC2W from skim milk[J]. Food Hydrocolloids,2016,(56):134-143.

基因工程论文篇7

1 引 言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试点工程类型研究生开始,已经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241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多人、在校生21万余人。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对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其中张士峰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准则和责任体系来评价工程硕士论文合格与否。王庆金等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黄秋萍对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需明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李庚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肖立山研究指出端正态度,制定科学标准,精确评分,公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监督,确保长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的经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注重的环节。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者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与指标体系建立两方面,而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却为罕见。鉴于学者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大多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专家评阅标准各不一致,导致论文评估时的主观性很强,论文的质量优劣难辨,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下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能够使评估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

2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得出最终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据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集:

步骤2: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AHP来确定。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利用1~9比例标度,对在同一准则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在xi与xj之间比较赋值,其中xij代表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其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赋值,可以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专家将其转化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通过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果构建的判断矩阵为A如下,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这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人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难以确保评价者对多因素评判的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在得到λmax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将指标评语分为若干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对各评估指标所隶属的评语等级进行考察,从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语等级vj的隶属度rij,由此得出第i个因素u1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r2,…,rin),那么m个单因素的评判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3 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类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研究类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指标集U用向量形式表示为:

步骤2: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中,作者邀请了多位工程硕士领域专家与教育专家给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利用加权算数平均综合向量法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依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本模型将待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5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文中以某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采用比值法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即每一级所占的数目与该指标所有评价项目总数之比为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详细的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由下可得到指标的隶属度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属于(优,良,中,较差,差)的模糊隶属度为(0.1349,0.5044,0.3607,0,0),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求解的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的结论为良。

4 结 论

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论文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审专家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的片面性。同时,本文充分考虑了评估系统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评价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更加科学客观。该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实现软件化,即用计算机编程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该评估模型在其余类型的论文质量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峰.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81-82.

[2]王庆金,王炬香,孔燕,等.基于灰色系统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99-103.

[3]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72-74.

[4]李庚.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标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8):344-345.

基因工程论文篇8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司法鉴定人的基本要求

司法鉴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合法、独立、中立、公正、客观的基本原则。司法鉴定机构需经过管理部门核准、资质认定,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在法律界定的范围内开展鉴定活动,同时其鉴定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地质、地震、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与结构学、钻探、物探、检测与计量等专业理论技术。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缺陷鉴定必须由相应专业同时还必须熟悉司法鉴定等方面的业务和相应的法律知识的专家或专家组一起才能承担,灵活地运用岩土工程勘察专业和司法鉴定专业知识,公正、公平地做好专业举证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司法鉴定的基本规范

结论客观公正

鉴定人对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案件痕迹的搜集检定要尽可能傲到完整、准确,对质量缺陷事实真相的主观知觉痕迹的描述也要尽量完整,所有原因推理分析均要与质量缺陷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并以质量缺陷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成熟公认的岩土工程科技理论、以及与鉴定事件相对应时段的相关法规、建筑法规、国家和地方标准,力争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地基与基础质量缺陷产生的事实和缘由,以确保鉴定结论科学公正与准确无误。

文件因果关联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的全部鉴定文件必须同质量缺陷案件事实紧密相关,与鉴定事件事实无关的客观事实不应收录到鉴定文件之中,换言之,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鉴定文件中列举的所有事件都必须能够有效地佐证质量缺陷的产生或产生原因,即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符合法定程序

质量缺陷司法鉴定人应当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客观公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扎实的司法鉴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和精通业务,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质量缺陷司法鉴定程序要保证每个环节依规操作,不能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或凭主观判断来认定。

质量缺陷司法鉴定文件要科学、准确、公正和客观,鉴定的依据、过程、方法、分析推理及结论必须实事求是,系统规范,准确可靠,符合法定程序。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司法鉴定的原则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的司法鉴定的方法必须进行同一认定和因果认定,即对所鉴定的工程及其质量缺陷的司法鉴定结论是否为委托人要求鉴定和进行诉讼的客体予以确认。鉴定者一般需要到实地勘察、检测和调研,对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及过程描述分析不能不经核实就照搬使用,必须确认被鉴定事实与委托人提供的事实的同一性,然后依据客观事实和专业知识进行因果认定。

法规和标准等文理方面的依据必须适时、适用,准确使用与被鉴定质量缺陷案件事实合适的相关法规、建筑法规、国家和地方标准。依据适时的法规和标准来解决问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的司法鉴定方法必须根据被鉴定内容恰当取舍,先检查有关资料,再到实地观察、量测,最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传统经验法、定值法或概率法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明确指出质量缺陷的范围和程度,划分业主、勘察、设计各方及相邻因素影响的主次要原因与责任大小,或是因为受事件发生时限段的技术水平、社会政策环境及经济发展条件制约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的指示性缺陷,从而科学客观公正地给出事实认定的司法鉴定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的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土工程勘察的司法鉴定工作必须由熟悉司法鉴定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和岩土工程勘察专业、地基与基础专业和上部结构专业、结构试验检测等专业的专家或专家组承担,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缺陷的司法鉴定必须符合客观公正、因果关联和符合法定的规范,并遵从司法鉴定的相关适时、适用原则。

参考文献:

何家弘.司法鉴定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建筑工程质里评价标准[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基因工程论文篇9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认知事物可以通过全面认知该事物的名、实、质、性等四要素即可通过观其名、探其实、寻其质、得其性而达成。其中,事物的“名”即事物的概念名称,概略表征着该事物的实、质、性等内涵;“实”即该事物的实体,由其分子或更小的元素构成,显示着该事物属类多少及其形体大小;“质”即该事物分子或更小的元素的质地,是其内部本原的质的规定性;“性”即该事物分子或更小的元素的本性(含动物所具有的性情)、性能作用也即其功能、功用或价值,是事物最具灵活性、力量性和具有再生再造性的要素。事物的一般价值作用反映该事物的一般属性,其核心价值作用反映其本质属性。因此,凭借不同的名、实、质、性可以分辨确定各种事物的形质特色、种属及属性(包括其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探讨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也可以从其实、质、性等方面入手。

在纵观、探究我国语文课程探讨、研究和表述的发展历史过程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此过程大多没有直接提到语文课程概念,但由于语文、语文教育、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课程等概念相互都具有相近、相通或包含关系,所以,可以将其看作是对语文课程的探究、认知和表述史;二是在此过程中,对语文课程的名、实、质、性等四要素尤其是对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认知呈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正确的发展态势。

语文课程的三个划时代意义

总括起来,此历史过程出现了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间节点:其一,是新中国建国之初的1949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即规范和确定了语文课程的名、实、质、性等内涵,为语文课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语文课程之“名”,由此前“国语”“国文”统一改定为“语文”,且将其“实”和“质”定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统一” “听说读写并重”,将其“性”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的语文水平”等。此新名称,让语文课程的“实”和“质”得到了极大的变革和提升,为语文课程形成国际视野进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或国际意识的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新中国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

其二,是1963年。当时给语文的定义是“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虽然也未提出语文课程的名称,同时也未明确认知和表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属性,但可喜的是此定义显示出对语文课程的功用有了更科学深入的认知、对语文课程的属性有了初步的感知。

其三,是自本世纪初起,中西思想文化倾力交融,我国课程(包括语文课程)意识急遽兴起和清晰,对其探究讨论收到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语文课程名称一出,便一扫其过去因“语文”有广义狭义、隐性义显性义不同而出现的一名多物和因“语文”“语文教育”“语文学科”“语文课程”常常被含混使用而出现一物多名等迷蒙现象,使其获得清晰准确的专物专名,其“实”也因此得以清晰准确地划定,其“质”也因此得以纯化而清晰地确定,其“性”同样因此得到了清晰准确的界定。

纵观语文课程实、质、性研究

期间,对语文课程的实、质、性等研究认知较突出者有:唯“工具性”说;“工具性”兼具“思想性”或“人文性”说;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说;兼具“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说;“‘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等基本性质”加“‘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等从属性质”说;有持“工具论”者,有持“人文论”者,有持“工具人文统一论”者,有持“言语论”者,有持“悬置论”者,还有持“消解论”(即虚无论或虚假命题论)者;还有持“‘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一般属性和‘言语性’这一本质属性”者深入探究了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其中,“工具性”可以解说为,“工具”含义是指语文课程可以被用来记载和交流思想情感、文化内容目的语码符号等,因此其“工具性”含义就是指能被用来记载和交流思想情感、文化内容的属性,具体说,语文课程是人类彼此通过交际交流传承和创造文化的工具,是进行语文思维、开发语文智力和培养语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总体概括起来,语文课程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工具。对其“人文性”的解说又可以是,其“人文”含义是指人类长期发明创造、筛选累积和积淀光大包含了大量具体形象、人类主观色彩和主观情感的文化,语文课程的实际开展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人类文化可以此过程种根、培养和唤起、表现人的主观色彩情感,因此,在此过程“人”可以造就“文”,“文”亦可以影响和造就“人”,所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即指能被用来学习、创造、记录和传播人类文化的属性。对其“工具人文统一论”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解说则可以是,语文课程必须具有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文这一重要工具等一体化的“属性”,此观点对语文课程传统理念进行了极大改造和提升。

对其“言语性”的解说,有论者认为,“言语”“或指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即言语行为)、或指运用语言的结果(即言语作品)”、或“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或“包括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而且根据“语言是交际工具,言语是交际过程”“提高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言语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言语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等要件,以“既体现语文内涵同时又使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语文所特有的属性”为探讨目恕⒁浴把杂镄浴倍杂镂目纬獭捌渌属性具有理论上的包容性”(因为“工具性要依赖言语性来实现”、在语文教学这种言语活动中“人文性和实践性”也因要依赖“言语性”得以体现和开展而被“言语性”所包容和替代。)、“言语性”可以替代“工具性”为假想理由,最终作出了“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的结论,“言语论”持有者从语用学角度,非常清晰准确地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另外,学者阎立钦则以“语文学科的实质在于它是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教育”表明,语文课程首先是一种教育内容和方式,其根本任务是育人,是培养既能懂中华民族通用语言又会言语还有正确的思想情感的才智品行皆优良的人才。张富玉还认为,“语文教学在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应利用语言材料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及健全的个性品质”。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包括语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普遍标准和个别应用特色)的“人文性”特点非常明显。

语文课程的四要素

结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的名、实、质、性等四要素中的“实”“质”即语文教师、语文教材、学习语文的学生、语文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具有“言语性”特点;而其中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等又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可以说,它们都是语文课程用来塑造人的灵魂、充实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人文性”的内容和方式,是为完成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根本任务服务的或者是为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核心价值服务的。而且,人化精神和物质都属于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均可称之为“人文”。所以,语文教学活动及其培养的语文素养中的智力因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包括体现在语文中的思想、道德、情感、情操、意志)等方面均应属于“语文文化”范畴,因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也自然包含在了其“人文性”中。其“性”即指该五要素的组合在语文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再生再造能力以及对其所在社会的贡献价值程度。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其“人文性”。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这一本质属性,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构建和开展语文课程,更加有效地全面丰富人文知识、全面培养人文精神、全面塑造人文品行,增强文化自信,达到语文课程的各项培养目标,提升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2-36.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9.

[3]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基因工程论文篇10

2 “基因工程制药”双语教学实施方法和思路

2.1 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素质的必要性和应对措施

双语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外,同时学生的外语水平和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要在双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对任课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教师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高,具有用外语解析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能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仍然有限,高职院校教师从总体上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专业英语水平不错,能查阅国外专业文献、科研能力较强,但利用英语交流表达上有所欠缺;二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听说读写能力水平较强,但专业知识不够。教师的英语水平和学科知识等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教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主要措施就是学校选派有能力的教师参加国内双语教学研修班和赴国外求学。教师通过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和国外相关课程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专业水平以及写作能力,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参与双语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双语教学教师团队的师资水平,为培养国际性的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2.2 确立适度的教学模式

“基因工程制药”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基因工程制药研究体系的基本原理,掌握基因工程制药操作的基本技能,了解基因工程制药研究方向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国内外文献及国外相关网站了解医药行业知识的最新进展,成为与时俱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本课程知识目标,以制备基因工程药物产品为主线,围绕基因工程制药的一般流程、基因工程制药常用的载体、基因工程制药常用的酶;基因工程制药常用的技术五大模块为体系进行课程的整合与设计。国内常见的双语教学模式一般有3种,分别是沉浸式教学、保持型教学和过渡型教学。针对我国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对英语授课的接受能力普遍偏低的特点,高职院校一般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合理安排两种语言的教学比例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料PPT是英文,授课全部用中文这种形式化教学是不可取的。提倡比如基因治疗、免疫球蛋白和干扰素等重点概念用英语讲,配以中文解释。知识简单的绪论和实验过程中简单的技术路线等章节用英语讲,而在知识较难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多用汉语教学。不论用英语还是汉语,都应围绕将语言作为载体传授学科知识的基本点来开展双语教学。

2.3 选择合理的教材

合适的英语原版教材和参考书是双语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国外原版教材具有原汁原味,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结构鲜明,权威性强等特点。一些本科院校中文教材选定的是李元的《基因工程药物》,原版教材选用的是Gene Cloning and DNA analysis(T.A.Brown),中文教材与原版教材内容相符的章节用来作为双语教学的内容。但是国外原版教材费用价格偏高、书中内容信息量大、专业理论知识深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偏弱,接受能力不强等都是实际情况。高职课程教学大纲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选用国外原版教材显然是不合适的。目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的双语教材还比较少。因此,高职院校相关学科教师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对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改编、整合,整合成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双语教学目标的教材。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教材配套中文讲义,方便学生理解,以期保证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2.4 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学习兴趣就有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基因工程制药”课程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双语教学。比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介绍比如基因治疗,精准医疗这些前沿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科学知识和新技术在不断变更,唤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在理论课授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穿插“汉中有英,英中带汉”的方式进行,应以汉语为主(70%)、英语为辅(30%),以此来缓解听课疲劳。将重点概念比如基因治疗,免疫球蛋白等用英语表述,汉语注释,把握?y易深度,有层次性,在介绍治疗肿瘤的基因药物等这些新技术时,准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内容(具有英文背景的),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同时,教师应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因工程制药”也是一门实验课程,在实验课程中可采用小组教学,在PCR克隆技术、质粒DNA的转化等简单实验中,实验步骤可以用英文讲授,实验结果用中文论述,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2.5 教学考核

基因工程论文篇11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试点工程类型研究生开始,已经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241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多人、在校生21万余人。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对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其中张士峰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准则和责任体系来评价工程硕士论文合格与否。王庆金等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黄秋萍对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需明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李庚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肖立山研究指出端正态度,制定科学标准,精确评分,公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监督,确保长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的经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注重的环节。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者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与指标体系建立两方面,而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却为罕见。鉴于学者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大多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专家评阅标准各不一致,导致论文评估时的主观性很强,论文的质量优劣难辨,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下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能够使评估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

2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得出最终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据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集:

步骤2: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AHP来确定。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利用1~9比例标度,对在同一准则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在xi与xj之间比较赋值,其中xij代表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其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赋值,可以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专家将其转化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通过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果构建的判断矩阵为A如下,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这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人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难以确保评价者对多因素评判的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在得到λmax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将指标评语分为若干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对各评估指标所隶属的评语等级进行考察,从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语等级vj的隶属度rij,由此得出第i个因素u1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r2,…,rin),那么m个单因素的评判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3 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类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研究类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指标集U用向量形式表示为:

步骤2: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中,作者邀请了多位工程硕士领域专家与教育专家给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利用加权算数平均综合向量法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依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本模型将待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5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文中以某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采用比值法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即每一级所占的数目与该指标所有评价项目总数之比为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详细的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由下可得到指标的隶属度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属于(优,良,中,较差,差)的模糊隶属度为(0.1349,0.5044,0.3607,0,0),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求解的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的结论为良。

4 结 论

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论文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审专家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的片面性。同时,本文充分考虑了评估系统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评价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更加科学客观。该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实现软件化,即用计算机编程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该评估模型在其余类型的论文质量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峰.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81-82.

[2]王庆金,王炬香,孔燕,等.基于灰色系统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99-103.

基因工程论文篇12

1.1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本节“基因治疗”的学习可以加深理解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需要进一步给学生渗透“STS”的教育理念,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基因工程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形成哲学中的“矛盾”思想,通过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的辩论,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1.2教学内容分析

“基因工程的应用”是建立在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基础上的。基因工程这种现代的生物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本节内容是从基因工程的有利应用和可能的负面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本节内容的安排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3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遗传学基础,对基因工程的概念初步了解,初步掌握基因工程的常用工具和一般过程。课前已经组织学生从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收集基因工程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等。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科技意识,对于“长期食用转基因豆油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一问题分为正反两方。先收集资料,课堂上再进行辩论,两方学生各选出辩手:一辩、二辩、三辩、四辩。

1.4教学目标编制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的危害;收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相关资料。

能力目标:形成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提高;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培养科技意识。

1.5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预测

本单元教学重点: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预测教学难点:学生形成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策略设计

2.1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辩手准备的辩论稿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2.2教学过程

2.2.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展示“转基因鸡”耕地的图片,投影:恐龙鸡是利用一种“逆向基因工程”技术,复苏现代家鸡体内沉睡的“恐龙基因”,从而让鸡“退化”成一半像恐龙、一半像鸡的恐龙鸡。学生小组讨论:理论上如何创造出“恐龙鸡”,几个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讨论结果。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2.2基因工程的应用。教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测评题,在学生做完题之后,公布答案,安排学生自主批改。教师在统计正误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基础误差予以矫正,巩固上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引入本节所学新课:(1)举例说出动物基因工程的应用。(2)能举例说出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3)什么是基因诊断?什么是基因治疗?(4)基因治疗ADA基因缺陷症的过程包括哪些主要步骤?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讨论:“如何治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投影学生讨论后的书面结果;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交流,通过师生点评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活动:阅读课本21、22、23页的图及相关文字,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明确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定义。阅读课本24页的图1至12及相关文字,说出ADA基因缺陷症基因治疗过程。学习小组内先“兵”教“兵”,各组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展示书面结果,组间同学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基因治疗过程的学习,加深理解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学生能模仿“基因治疗ADA基因缺陷症的过程”,说出治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过程,给学生渗透“STS”的教育理念,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2.2.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投影转基因大豆生产的食用油、非转基因大豆生产的食用油。组织辩论赛:长期食用转基因豆油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评委成员:四位高三生物教师和两位语文老师。正方:有利于身体健康。反方:不利于身体健康。组织学生依次进行立论阶段、驳立论阶段、质辩环节、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八位辩论赛手进行比赛,其余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就座。辩手遇到太难问题时,可以求助赛手之外的同学。设计意图:学生养成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总结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组内协调、合作能力。小辩论赛结束后,生物教师和语文教师分别从生物学角度和辩论角度给予点评。

2.2.4生物武器的危害。播放视频:2014年7月30日埃博拉疫情严峻已致死672人。(1)举例说出:一些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与控制。(2)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3)能否研制出针对特定种群(人)的生物武器,为什么?学生先组内成员互教,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代表评价。设计意图:关注时政,了解国际大事。增强人道主义教育,明确世卫组织救援的意义。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态度。

基因工程论文篇13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分析

 

(一)学生的来源与知识层次分析

 

随着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成高报考条件的放 宽,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根据西南林业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的统计分析,成高学生由过 去单一的中专以上学历、在职业务或管理骨干转变 为在职业务骨干(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以上)、管理 骨干(部门负责人)或普通职工;具有高中或相当 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社会青年;中专或技校 毕业生;村社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复杂体系,所 占比例分别为 28.5°%、47。%、10.5°%、4。% 和 10%。 成份的复杂导致学生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其中,技 术工人中具有高中学历层次仅占11.5%,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占88.5%。在职业务或管理 骨干、在职职工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文 化基础和实践经验,吸收新知识的系统能力较强; 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专业 实践经验丰富,但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欠缺, 综合学习能力较差;社会青年以及中专或技校毕业 生等知识面窄,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但学习能力高 于技术工人。

 

(二) 年龄结构分析

 

近年来,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对生态环 境的重视,国营林场由差额或自负盈亏单位逐步转 化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加之大部分林业系统 单位就业门槛较高(大部分要求本科以上),西南林 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涉林专业在贵州呈现年龄结 构偏大的现象。

 

(三) 学习动机分析

 

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比较复杂。在职的是因 职称、职务、工资等问题出现困难,甚至是为了避 免“下岗”而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学到足以维 持生计的知识和本领,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显 示自己的实力,赢得社会、企业、家庭的认可。高 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由于经济转型和人才市场 变化的影响,专业思想比较浓厚,学习内容要求务 实,迫切希望学到行业急需、人才市场短缺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找到工作, 获得社会的认同。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实行大学 生村官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部 分在任的村社干部有了危机感,因而参加成人高等 教育学习。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一) 主观认识不够

 

学生对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识。 这种心态制约了论文质量的提升。加之长期以来, 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论文工作基本是照搬全日制高 等教育的传统标准和模式,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 学生畏惧心理凸显,难以激发写作兴趣,甚至出现 毕业论文抄袭、下载或请人写作的现象。

 

(二) 知识结构系统性弱

 

成人学生经过实际工作,知识的运用和技术的 选择上有了明确倾向性,也就是工作中常用的知识 和技术熟悉、熟练,不用的生疏甚至遗忘,知识呈 点式或间隔状态分布。由于本身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知识结构不合理,运用能力不强,导致论文写作时 很难将系统性的问题表述清楚。根据多年的统计分 析,65%的学员论文存在结构混乱、逻辑不严谨、 条理不清楚等问题。

 

(三) 实践性和技能性突出,理论水平不够

 

成人学生在研究和撰写论文中,表现出个体实

 

践技能性突出的环节准确透彻、论证严密,而不熟 悉的环节显得脆弱,论文忽深忽浅,知识运用不在 同一层面上,削弱了学术论文的特性。据统计分析, 有55°%左右的论文存在口语过多、专业性表述不 清、参考文献引用欠缺等问题。

 

(四) 毕业论文教学与指导不力

 

由于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理论水平不 高,加之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 期,课时较少,以及教师在讲解时往往只从自己的 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引导,难以与学生的工作实践 及其专长有效对接,导致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 感,无法有效达到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五) 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联 合指导教师来共同实施的,从选题到收集资料、做 实验、做调查,到论文的开题、撰写、修改、评阅 直至毕业答辩,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 程规范,不能马虎从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 些环节和流程都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教学管理部门 更多地关注最后的结果,却忽视了对于决定论文成 败关键的中间环节的管理。管理部门的过程管理不 到位,毕业论文的程序和环节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 少流于形式,自然影响其质量水平。

 

三、根据成人学生特点,提高论文写作质量的 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对其综 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评估,是获取毕业证的前提条 件之一,还是在工作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形成 的能力进行实践的基础。其次,指导教师必须提高 对论文指导工作的认识,应结合成人大学生的特点 和基本情况积极有效地进行论文指导,这是全面提 高毕业论文的关键。最后,教学管理部门的认识提 高是论文整体质量能否提高的保证。因此,需加强 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把毕业论文工作提高到与 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并重的地位,真正认识到毕业论 文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 创新论文评价模式

 

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较 丰富,职业性特点突出,专业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动手能力较强,但工作、家庭压力重。因此,必须 根据其学习特点,认真总结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成人大学生工作实际为基 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为主 要内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适应成人大 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 改革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据统计,2008年以来,有85%左右来自于生 产一线的学生从未写过专业论文,不知道论文的格 式、基本要求和标准等。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改 革教学计划安排,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由最后一个 学期提到第三学期进行,便于让学生尽早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和要求。第二,应加大毕业 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课时数。传统的面授课时安 排仅为8学时,对于论文的基本格式都不掌握的学 生来说,明显偏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合理的 课时数应为20— 24学时。第三,科学合理把握教 学重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要求、论文结构、论 文选题、论文材料收集、论文撰写等应作为面授教 学重点。第四,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参与式教学方 法。授课教师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成人大学生毕业论 文容易出现的问题,利用典型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现教学目标。

 

(四)多管齐下,加强论文写作引导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是作为引导、规范 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专 业课程是启发学生写好论文的保障。仅仅依靠课程 面授教学难以解决学生论文写作的全部问题,无法 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毕 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模式,各门课程的教学应 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以专题论文写作为主线,课 外作业安排相关课程的专题调研以及实践报告,并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进行撰写,任课教师进行认真点评,共同分析存在 的不足和需要补充、完善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选 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等水平。另外,面授教学 时,及时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教师名单和基本信息, 指导教师以课程面授教师为主,搭建师生相互交流 的平台,增强学生论文写作的信心。经不完全统计, 2008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 采用以上模式,有40余人在相关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文章,毕业论文一次通过率达到70%以上。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