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实用13篇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1

任何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纤细而敏感的心。他们就像一个小阴谋家,想知道答案,却不肯把问题好好问出来。因为他们害怕被责骂或被嘲笑。这样的心情,并不亚于一个在社会上待了几年的成年人。孩子不肯把担心的问题直接问出来,即使是父母,他仍然对你有一些不相信。这个时候,猜出孩子的暗示并及时给他想要的答案,可以简单有效地安抚他杂乱的情绪,让他对你敞开心扉。或许只是一个高兴的微笑,但那微笑对父母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密码。

比如孩子对你说:“表姐要走了,我又要自己玩了。”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和表姐很要好,她走了你很难过。”说出孩子羞于出口的话,令他感受到你明白他的心情。

犹如对待一个大人般同情孩子

孩子这个词汇,意喻的是一种智慧。处理不好与孩子的关系,所产生的后果,比起处理事件要严重一百倍。怎么才能与孩子好好相处?其实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

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对待,有些矛盾可能就会避免。不用一直站在一个高度上和孩子交流,那样累的是家长,不理解的是子女。就好像所谓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如果以朋友之道解决就很容易。对子女来说,从自己父母身上得到大人般的对待,也许在30岁之前都是令他们感到骄傲的一件事。

二、语言的力量表扬与批评是双刃剑

在家长群中,有两类人数量众多。一类人擅用批评,常把自己的孩子骂得抬不起头;而另一类人习惯表扬,从不对孩子严厉指责。

表扬与批评,在儿童心理学上,都是一种带有评定性的判断类词汇。如果可以,都不应该常说。批评会令孩子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沮丧,然后马上转变为愤怒,接着就跟家长对抗。其实仔细想想,在批评中默默顺从的孩子能有几个?不过吉诺特教授的研究中有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即使是表扬,不领情的孩子几乎占到了满数。有很多孩子,对于家长的表扬不能安心地接受。他们质疑自己是否有这么好,但绝对不会把这话讲给爸妈听。这样的表扬不能进入他的心里,也就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搞不好下次他就偏不这么做。

所以,不支持家长表扬或批评孩子的吉诺特教授,带来的理论发人深省。对于孩子,家长不必要对他定性。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在以后和孩子的共处中会变成一个潜在的危机。孩子需要被判断的只是他的行为,至于他是不是一个好人,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关注。

如果一定要发怒,让它实现最大功效

不管是中国的父母还是外国的父母,都不得不承认一个道理:想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完全不发火,是不可能的。

发怒,都是有特定的理由和具体的过程。往往是经历孩子忤逆家长家长严加斥责孩子挑战威严家长愤而责骂孩子摔门而去家长继续谩骂最终后悔这样的过程。如果完全按照这个情形,发怒一次就会破坏一次家庭的幸福。如何让发怒实现其最大的功效?最关键是要给孩子启示。在与孩子对骂之前,先告诉他你为什么发怒。我们的父母总是把话题一下子带到深处,而忽略了对事情进行简单阐述的巨大力量。陈述句能够令人平静,即使对孩子也一样。把眼前发生的事以陈述的方式回放一遍,可能双方都会发现自己显而易见的错误,怒火就避免了。

即使不能避免怒火,如果清晰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你会发火,孩子会记住的可能性比去骂他要大N倍。没有孩子愿意记住自己父母横眉冷对的样子,就像所有的争吵与责骂都会在大家心里留下伤痕一样。

三、责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责任这个词是有千斤重的。不要说子女,很多父母也有承担不了的责任。在孩子心智还未成熟时,就要教他什么是责任。他会在随后的人生中不停得到体验,最终在痛苦的时候才不会想逃避责任。

吉诺特教授对于孩子学习责任,总结出一个完整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与家长无法分开,他们融为一体,共同学会承担责任。

父母与子女都要重视真实的感情。比如女儿对爸爸说:“爸,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真倒霉!”比起焦急地追问她为什么,如果爸爸可以先重复一遍女儿的心情,双方都能获得真实的感情。觉得倒霉就是觉得倒霉,不必为了这种情感而羞愧。错误是可以改过的,感情无须抹杀。

获得真实的感情,是为了就感情论感情。因为人都是感情的动物,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共鸣。欢喜也好,悲哀也罢,甚至失望愤怒沮丧,这些感情都可以用最简单的对话得到强调。

“你很哀伤”“你觉得不甘心”“你这么高兴,我的宝贝”这样简单的重复性话语可以令孩子神奇地打开他的心扉。孩子永远都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你理解他支持他,他就会对你坦白,肯把一切交到你的手里。

所以,家长在感情上引发了子女的共鸣,就能顺利地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令他们懂得价值。如果把这个道理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要给孩子起到好的榜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就不要用骂的方式告诉他;让孩子守时自己就不能迟到。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不会相信任何人的说教,却服从于父母的实际行动。

最后,有经验的父母要尽量给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法的机会。适当的“装装笨”或一步步启迪孩子自己去想,就把责任这种讲起来令人感到苦恼的东西完全融入了生活,融入了孩子的成长中。

四、纪律

惩罚不会令人服从,纪律是代替惩罚的有效手段

没有哪个孩子不对惩罚记恨于心。孩子像个善记恨的小动物,他们的爱恨情仇,比父母来得更加浓烈。单纯的纪律,不带有伤害性,不会引发孩子的反感。因为纪律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不会令人觉得是刻意针对他们。想一想,用纪律代替惩罚,并且自身也投入到这种纪律中去,那么孩子也会跟着好好地遵守,就像玩一个肯定自身的游戏,记恨和反叛也就会远离他了。

父母和孩子都不是用来打的

孩子不可以打父母,即使是开玩笑也不可以。这不但是作为人类的基本礼貌,更是父母的威严所在。

父母也不要打孩子,这是一种蠢笨而没有效果的手段。说它蠢笨,是因为它在解决眼前问题时却为以后的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说它没有效果,是因为孩子不会因为被打而在心里认错。

五、积极的养育

吉诺特教授用自己一生的经验总结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养育之法。在这本书中,他通过简短的小例子生动地描写出来,令人印象深刻,深受启发。

“每天早上都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可行,就不要自己去叫孩子起床,而是给他一个闹钟。”孩子不愿意承认自己很懒,也不愿意被父母看到睡觉的样子。闹钟也许不会令他们早起10分钟,但是不会迟到――并且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放学后,给孩子热情的欢迎,别问他们那些老掉牙的问题。”对于“怎么样?”“考试如何?” “和老师相处得好吗?”这样的问话,几乎全部的孩子只会回答“一般”。不要让孩子在回家后仍然感到厌烦,这对家长来说,的确是个永恒的习题。

“电视缺乏心流,能少则少。”对于中国父母来说,这更是个切身的问题。几乎全部的孩子们,都快变成电视儿童了。电视令他们感受到的放松和快乐,缺乏一种叫做“心流”的东西,即心的交流。没有心的交流就不会产生感情的波动。所以那些看过就忘记的画面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的好作用,远远比不上它给孩子视力上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2

这本书一共有十二章,每章均用精炼的小短文阐述。通过仔细阅读,将会获得这些技巧。每一章节用的都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案例去引导老师,在日常用语上给老师支招,有了这些少许的变化,与孩子的沟通将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是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得到一些有效的工具和技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孩子的不断需求,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孩子更加需要新的学习方法以及教育方法。不管怎样,有一件事情将永远是老师的职责: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学习的情感氛围。为了变革,那就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时,就会增加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被肯定的情况下,孩子们在学习时就会更主动、更积极。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3

很明显的事实是责任不可以强加。责任感只能从内心产生,由家庭中、学校里和社区中吸取的价值观中慢慢培养和形成,见书中:“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同时希望他们的责任感来源于最的价值观。”没有价值观来指导的责任感可能会有危害性,就像犯罪分子对犯罪集团无比忠诚和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会不惜生命去执行犯罪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责任感问题再次回到了教师身上,或者更精确地说,回到了教师的价值观问题上,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表达出来的价值观能够加深师生的感情。孩子们也会被他们所爱戴、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吸收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所以书中郑重提出价值观是责任感的源泉。

“孩子的责任感开始于父母的态度和技巧。态度包括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技巧包括向孩子示范处理情绪的可接受的方法的能力。”书中如是说。而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有时自己都没有准备好,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强烈的情绪。当我们遇到孩子强烈的情感爆发时,我们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拒绝、否认、压制或者美化,并且措词也比较强烈,像压制型的:如果你再这样,我会狠狠揍你一顿。恕不知情感就像黄河之水,不能被否定无法讲道理,也不能不切实际地空谈。这一点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必须认可它们,必须重视它们。要机智地转移它们的方向。通过这样的疏导,强烈的感情可能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兴奋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轻松和欢乐。

这些都是崇高的目标,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在理想的目标和日常的实践中间搭起一座桥梁呢?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呢?书中从医治孩子的情感创伤,与孩子建立联系,映射孩子的感觉,不带抨击地陈述感受和想法,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等方面娓娓道来,让你感到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取决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这种品质的培养无法通过语言传输,而必通过行动传达。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4

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而父母和孩子之间似乎总是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发生危机时要需要作出反应,而反应无一例外都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对孩子的个性和自尊造成好或不好的影响。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父母光是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需要特别的方式跟孩子相处,跟孩子交谈,而且谈时还需要技巧。当父母遇到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那些陈词滥调,像“给孩子更多的爱”、“给她更多关注”或者“给他更多时间”是毫无帮助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就能帮助父母明确跟孩子有关的目标,并提出一些能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的建议。如第一章“交流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中有这么一个例子----十岁的安迪问他的爸爸:“在哈莱姆,有多少孩子被抛弃?”安迪的父亲是一个律师,他很高兴儿子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于是他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通长长的演说,然后又去查了数据。但是安迪还是不满意,继续问同样的问题:“在纽约被抛弃的孩子有多少?美国呢?全世界呢?”最后,安迪的爸爸终于明白了,他的儿子不是关心社会问题,他关心的是个人问题。安迪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出于对被遗弃孩子的同情,而是担心自己被遗弃。他并不是想得到被遗弃孩子的数字,而是想得到确认他不会遗弃。于是,爸爸仔细考虑了一下安迪的担心,然后回答道:“你担心你的父母可能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将你抛弃,我向你保证我们不会抛弃你,如果你再为此感到烦恼,告诉我,这样我才能帮你消除担心。看到这个事例让我感受颇深,有时候我儿子也经常会问一些如此的问题,看起来好像事不关已,可是深究起来,都有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些都需要我们为人父母,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孩子的密码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许多孩子的问题的真正意图,是他们对放心的渴望。

另外书中还有许多话我觉得非常经典,“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禁止并不能使强烈的情绪平息。”“知道他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要重要。”“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德和人格。”“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性格,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如果奖赏没有事先通知,如果是一个惊喜,如果代表承认和感激,这样的奖赏才会非常有益,非常让人开心。”“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能有难堪的挖苦和严厉的陈词滥调。”“一句幽默常常抵得上千言百语。”、、、、、、这样的教育箴言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年轻的父母们好好反省。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对孩子的教育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毕竟当了这么多年教师,每天跟孩子在一起,看着各种孩子的表现,他们的家长所灌输给他们的教育,家长的表现在孩子身上所留下的烙印。因此也时刻提醒自己,别再犯相同的错误,别让孩子因为自己而在性格上有缺憾。可是接触了这本书后,真的让我汗颜,原来跟孩子的交流重要而又如此的复杂,简直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一门学问,这不单单是说你爱孩子就足够了。幸好有了这本书,他从方方面面来向我们介绍:第一章交流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第二章、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方法----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辱骂会伤害孩子;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等。第三章、自取其害:应该避免的错误作法----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贿赂:重新思考一下“如果、、、、、、那么”的谬误;许诺:为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每个人带来焦虑;挖苦:学习的严重障碍;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等。第四章、责任: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第五章、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段等10章内容。有些章节的内容是非常具体的,不仅有生动的例子还会指导父母应该对孩子怎么说怎么做,而不应该这样做那么做,否则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后果,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封面上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本书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国”、“如是说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读了这本书后感觉这个评价确实是中肯的,真实的,没有夸大的成份。因此我也觉得有必要向身边年轻的父母推荐这本书。因为同样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明确的方向可以帮助父母达到目标。而且我们还需要运气和技巧。有人可能会问:“有了运气,为什么还需要技巧。”这是为了不要糟蹋了运气。而这本书就是技巧。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5

班主任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他是那么爱我,远远超过我爱他。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我也越来越多的责怪他。他在外面玩而弄脏了衣服和脸,他把家里弄的到处是玩具,他碰见爸爸妈妈的熟人忘记打招呼,她和小朋友吵架,他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他的作业没有得“优”,他考试没有满分,它没有得到奖状……我越来越急躁,越来越为他的“不完美”而斥责他,甚至在他嫩嫩的大腿上拧出紫痕而全忘了他只有7岁。我忘记了他是我的孩子,我的宝贝。而他即使在我责罚他时,也不忘给我端杯水,两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喝下好消气。他是多么善忘,忘记我种种的错,只要看见我就无比喜悦,尽管委屈的泪水还在眼里打转。

班主任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她是那么率真。尽管我常常向他灌输远大理想,可他还是把开公共汽车当作自己的理想,自豪到处宣扬,并且安排爸爸妈妈给他当售票员。他最爱的玩具就是积木。用积木建造了一辆又一辆公共汽车,把自己的卧室都变成了汽车站。

班主任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远远看着他背着大大的书包走进教室,心便走了进去。我的孩子,我的宝宝,班主任老师和同学喜欢你吗?上课听得懂吗?作业会做吗?在学校过的快乐吗……就这样,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每一天。

班主任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当他额角冒汗,衣服凌乱,一只手拿着包子,背着书包气喘吁吁的跑到教室门口,可还是迟到的时候,你会微笑着让他做到自己座位上去吗?你会让他安心的吃完包子同时提醒他慢点吃,别噎着吗?你还是让他站在寒风中站一个早上,让他手中热腾腾的包子变凉,让他的小脑袋在同学们的笑声中耷拉下来?

班主任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当他头发里夹杂着草叶,脸上汗水和灰尘混杂在一起,小手黑黑的,衣服上都是尘土,口袋里装满小石头和希奇古怪的东西,脏兮兮的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会喜欢他吗?你会端来清水,给他洗净小脸吗?你会给他捏掉草叶,拍掉身上的尘土,把他揽在自己的怀里吗?

班主任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当他在同学们面前大声说出自己那再平凡不过的的理想时,你还会喜欢他吗?当其他的孩子为他那在平凡不过的理想而发出笑声的时候,你能让他在笑声中抬起头来,依然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感到骄傲吗?

班主任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当他拿着边角卷卷的作业本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他拿着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为情的时候,你还会对他微笑吗?你会帮助他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安全的跨过这些学习中一个又一个的暗礁吗?你会让他看到自己的力量,对自己有信心和希望吗?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6

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

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那是你甚至在梦中都不能造访的房屋。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神弓手在无穷之路上瞄准目标,

他用神力折弯你,好让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让你在神弓手掌中的弯折令他愉悦吧,

因为他既爱那飞者的箭,也爱那坚稳的弓。

一个朋友年轻的时候读到这首诗,非常激动,就拿回去给爸爸看。但她爸爸读不懂,皱着眉头说:“这写的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是什么话!”

中国的一些父母恐怕很难读懂这首诗。

我觉得,读懂了这首诗,才可以做父母,甚至可以做心理咨询师了。因为,诗中讲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而这正是孩子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根本。

孩子不属于父母

如果把它读给那些强制孩子的父母听,会怎样反应呢?这大概可以想象得到。

诗开头就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许多中国的父母听到这话会觉得刺耳。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是属于父母的。甚至,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对孩子拥有支配权,不管父母怎样对待孩子,都是自家的事情,别人管不着。在中国古代,甚至在现在,中国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传宗接代的工具,“养儿防老”的投资,而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需要得到培育的独立个体,让孩子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他们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至他们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肆意虐待孩子的身体,目的是驯服孩子,确保“投资”的回报。

现代社会的新观念是:孩子首先是国家的公民,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对孩子滥用权利,国家有权剥夺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身份。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还有体制上的维持。又因为制度在执行的时候也可能造成伤害,心理学领域又发展出系统的家庭关顾的专业资源,通过具体的家庭辅导与家庭指导项目,让父母接受培育孩子的教育,成为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监护人—— 他们培育孩子,不大是为了自己,也不大是为了家庭,更是为社会、国家,甚至是为人类培育好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他们和你住在一起,却不属于你”。中国的母亲爱说这句话:“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这样的表达里,更多的成分是本能的母爱,而不是有意识的母爱。有意识的母爱会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他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生活的丰富,最终成为有责任能力、爱的能力的独立个体。本能的母爱却是控制的,过度保护的。这样的母亲,自己不独立,也不让孩子独立,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范围里,不让孩子越过自己的视野,要把孩子跟自己捆绑在一起,不允许孩子长出自我。她试图跟孩子建立一种精神上的共生体,因而对孩子这样说话:你来自于我,你属于我。这时,纪伯伦却说:你的孩子并非来自于你,也不属于你。这话是在提醒父母:不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长成自己。

给孩子爱而不是思想

接下来的这句诗,也让许多中国的父母困惑:“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中国的父母不管给孩子什么,甚至包括打骂孩子都说是“爱”。但在心理咨询室里,我却在父母身上看到了阻碍孩子成长,导致伤害的错爱。他们给孩子思想,不见得出于爱,大多是出于自身的焦虑;不见得是他们多爱孩子,大多是他们太爱自己;不见得是为了增进孩子的能力感,大多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抬高自己。这样的父母,如果他们不给孩子思想,似乎就没有什么可给了。他们以爱的名义灌输思想,把爱和思想混为一团。父母把担心、自负、挫伤、偏见都混杂在思想里,传输到孩子的内心里,结果是,孩子的头脑里只有父母的标准,进入到新的环境就不知如何应对,变得惶惶不安。最终,孩子既没有思考的能力,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爱。

纪伯伦提醒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压抑孩子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心灵不过是一张白纸,哪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父母不明白,在孩子出生之前,他的内部早已被赋予无法测度的潜能,那小小的生命,反映的是人类整体的样态,那稚嫩的心灵,贮存着整个宇宙的神秘与丰盛。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孩子内心里的丰富就会如花朵一样自然的绽放。如果父母一味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孩子的潜能就会受到压抑,他的精神之树就会变得枯萎,如同花渐落去。

最近我接待一位求助者,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当事人的母亲回忆,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察颜观色,投人所好,一举一动讨每个人的欢心。有一点差错,就向妈妈忏悔:“我错了,下次不敢了。”妈妈批评别人,他赶忙向妈妈保证:“我很乖,我是乖孩子。”这些被强制的经验成了当事人内心那个道德审判所的根基,它的影响力从当事人的幼年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他说话做事,都担心犯错,担心自己道德低下,人格卑劣,冒犯了别人,影响了社会,有时会觉得自己罪大恶极。他的头脑里不断传来指责的声音,他不断反省和忏悔:“我错了!我有罪!”有时候,指责的声音通过周围的人投射到他身上,这让他更加噤若寒蝉。这样,他不能在生活中跟其他人做自然接触与交流,他的思想不能跟现实接通,也不能跟未来接通。

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纪伯伦说:“你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像他们,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在这一点上,许多父母刚好相反。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观念强加给孩子,把自己挫伤的情绪强加给孩子,把对这个世界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强加给孩子。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让生命后退,让生命停留在昨天。因为,强加给孩子的那些东西早已时过境迁,已经不再适合孩子了。把孩子也拉回到过去,他们的心灵就停留在昨天的坟墓里,而不是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我忍不住想,如果让中国的父母写一首“论孩子”的诗,那会是怎样的一首诗呢?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他们是我生命的延续。

他们是从我而生的,是我给了他们生命。

我把他们放在我的视野之内,因为他们属于我。

我爱他们,所以把思想灌输给他们,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

我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

还让他们的心灵住在我建造的安乐窝里。

不管他们走到哪里,我都会跟他们形影不离,

因为离开了我,他们什么都做不好。

我努力把他们变得像我,

我不喜欢他们现在这个样子。

要是能够,我想把他们带回到母腹里,

因为现在很不安全,将来也没有什么希望。

我的孩子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没有保障,

我必须对他们严加控制,让他们跟我寸步不离。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7

我在书店碰到过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小男孩正在投入地看一本书,妈妈对他说:“我的手机忘在车里了,你出去,把我的手机拿过来。”小男孩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忘的,你自己拿去啊!”妈妈接着就气急败坏地说:“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给我拿个手机还不应该吗?真是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快去,你如果不去,你要的那双鞋我就不给你买了!”孩子也急了:“不买就不买,我就是不去!”最后妈妈打了孩子一下,气冲冲地自己拿去了。

孩子正在专注地看书,妈妈突然让他到车里去拿手机,孩子内心肯定很烦,所以拒绝妈妈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大人也有这样的感觉,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被打扰,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不愉快的情绪产生。这个时候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情绪,作为大人就要有所察觉,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固执己见,强迫孩子去做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这位妈妈还犯了一个错误――付出不起,付出是要回报的,并且还要挟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特别大。中国家庭教育研究院詹惠元院长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家长要培养孩子具有一颗富贵的心,富贵的心就是付出得不到回报没有不平衡感,富贵的心就是具有成人之美、辅人之志的胸怀。”这位家长如此与孩子斤斤计较,孩子长大了估计也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不会有太大的胸怀和人生格局。

和孩子较劲往往会把孩子推向毁灭的深渊。我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一个小男孩期中考试成绩下滑,家长把原因归结为孩子玩电脑游戏,所以爸爸把孩子痛打一顿,并且把电脑给停了。孩子不服,就用绝食对抗。爸爸铁了心和孩子较劲,并对孩子说饿死拉倒,结果这个孩子特别失望,最后喝了农药,幸亏抢救及时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孩子绝望的时候,真的会用生命来抗争,一些孩子自杀的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案例二:一位爸爸回到家,看见女儿正在玩手机,于是就气不打一处来:“光知道玩手机,我在外面累死累活容易吗?你能不能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你这样下去,就把你弟弟妹妹带坏了,你知道吗?”小女孩反驳道:“我怎么光玩手机了?我学习的时候你没看见,我学习的时候你不在家。”爸爸被小女孩的话气得失去了理智,夺过手机重重地摔在地上……小女孩看了一眼摔坏的手机,甩门就走。爸爸追上去来了一句:“你有本事永远别回来!”小女孩真的就没回家。前三天还坚持上课,晚上住在同学家,但是爸爸没去学校找过她。第四天,小女孩就没来学校。最后找到她的时候,已经晚了,她已经学坏了。这个小女孩成绩很好,在班里还是前十名,就因为爸爸和孩子赌气,毁了孩子的前程。

父母和孩子较劲,孩子内心有情绪或有恐惧,这就不利于启动孩子的慧心,导致孩子对自己负责的心启蒙较晚。将来孩子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长大了,会继承家长较劲的性格。和别人打交道,也是喜欢较劲,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很容易和别人发生矛盾。第二种情况就是自卑懦弱。如果在和家长的较量过程中,孩子总是输,这个孩子内心就会很自卑,就会养成残缺的人格。人格出了问题直接影响孩子今后各方面的发展。

家长和孩子产生分歧时,怎么办?我的建议:对话大于对抗,通过对话找到双方心里都能接受的那点。

一次,我太太吃晚饭前看了会电视,吃饭时忘记关了。电视正好播的是女儿爱看的小品节目,所以女儿提出边看电视边吃饭的要求。怕影响吃饭,我太太当时表情就变了,刚要阻止,我对太太摆摆手,指了指我,意思是交给我来处理。

我就问女儿:“你喜欢小品吗?”

女儿说:“是的,爸爸。我元旦联欢会还想在班里表演一个小品节目呢!”

我很专注地回应:“是吗?你能做到看电视不耽误吃饭吗?”

女儿认真地说:“当然能做到。”

我充满信任地说:“既然你能做到,那就边吃边看吧!”

她真的看电视没耽误吃饭,大约用了20分钟,吃完饭就去写作业了。

孩子的目的是看小品,我们的目的是不能耽误吃饭,这么一沟通,双方都达到了自己的意愿,这就叫双赢。既没放纵孩子的想法,又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所以,教育孩子不是“你输我赢”的过程,而是“你我都能赢”的过程。

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儿子想在背上纹一个老鹰,现在正处于僵持阶段,让我想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我和这个孩子是这样沟通的:“纹身是一种艺术,我不反对纹身。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有纹身的想法,但是我爸爸对我管教很严格,所以我没敢纹身。现在想想,真感谢爸爸的严厉,更庆幸我当时的理智,因为我现在的这个职业不适合纹身,因为我是教师。中国还是比较讲究传统的国度,有很多职业对纹身是设限制的,比如军人是绝对禁止的,教师、公务员也是不适合纹身的。如果你现在真想纹身,我建议你在手臂上纹,并且纹较小的图案,纹得不要太深。因为现在的激光技术能把它处理掉,但是要半年的时间。或者你将来纹身,如果你的职业不受纹身的限制,你可以大胆地去纹。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选择权在你手里。”

与孩子沟通一定要尊重孩子,并让孩子从内心感觉到你真的是对他好。强势和咄咄逼人的语气只会让孩子反感。由于我们的对话是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所以这个孩子听了我的话之后说:“我想当兵,如果不能参军,我再考虑纹身吧。”这么一沟通,孩子很坦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有时候,你越反对,越和孩子对抗,越和孩子较劲,孩子可能就越走向反面,就会事与愿违。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8

事例一:

宝宝4个月了,妈妈认为这时候只要让孩子吃饱喝足就没事了,但是宝宝有时刚吃饱不久,又哭了。这时,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提示:

父母千万别认为这时候只要管好宝宝的吃喝拉撒就没事了,还应关注孩子情绪的发展,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注。

特别提醒:

当然也没必要宝宝一哭你就紧张,就冲过去抱宝宝。因为,你的这种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宝宝。其实宝宝只是想通过哭这种形式来告诉你他的需求,你只要用恰当的方式来应对即可。

事例二:

宝宝1岁多了,但是还不会爬。原来,大人们怕他到处乱爬难免会有磕着碰着的危险,另一方面衣服也会因此而特别容易脏,因此大部分时间都由大人们轮流抱着。

提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某一个特定时期对于发展孩子特定的品质或技能特别关键。一般来说,5~6个月是宝宝练习“坐”的年龄段,7~8个月是练习“爬”的年龄段。如果大人因为有所顾忌而不让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得到练习,就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如在宝宝该爬的年龄不让他爬,对宝宝各器官的综合协调能力,甚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创设良好的环境。

特别提醒:

对于宝宝的成长来说,弄脏衣服或手实在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事例三:

宝宝5个月了,特别爱把手指放在嘴里,拿起任何东西都喜欢往嘴里送。妈妈觉得这样不卫生,每次宝宝一把手伸进嘴里,她就会一把把孩子的小手拉出来,然后再教育一番。

提示:

宝宝喜欢把小手或者其他东西放进嘴里,是他自然的生理需求,和大人们用舌头舔舔食品和用鼻子闻闻气味没什么区别。

特别提醒:

1、决不可为此打宝宝的手;

2、不要把可能会产生危险的东西放在宝宝身边。

事例四:

妈妈带着宝宝到同事家做客。主人家喂养的金鱼引起了宝宝的好奇,他禁不住伸手去抓。“不许动!”突然,意识到宝宝正在“闯祸”的妈妈发出了严厉的警告。宝宝“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伸出的手也被吓得缩了回去。“不让你乱动,你就是不听,你看你!”妈妈把宝宝拉起来,同时仍在声色俱厉地“教育”着委屈的宝宝,而主人为了缓和气氛,拿出了会汪汪叫的小狗玩具,递给宝宝,结果宝宝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对妈妈说:“回家――回家。”

提示:

在这个年龄阶段,宝宝其实根本不懂成人头脑里既定的很多规矩。在发生一些意外事件时,首先要考虑孩子是不是能懂得你所谓的规矩。如果孩子的年龄决定了根本无法懂得你所谓的规矩,那你就不能把你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

特别提醒:

1、不要因此对宝宝加以斥责。因为宝宝并不懂得自己家与别人家的区别,你对他可以和颜悦色,慢慢让宝宝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你因此而斥责他,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影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孩子会变得退缩,不敢主动探索外面的世界。

2、要对他晓之以理,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事例五:

这是一位妈妈的陈述:“一天,朋友带着女儿奕奕上家里来玩,奕奕想玩女儿青青手中的洋娃娃,我顺手就拿了给奕奕。结果,往日很乖的女儿,为此大哭起来。我说,‘青青乖,青青都两岁了,奕奕是妹妹,你应让给妹妹玩……’但是,无论我怎么说,女儿都不买我的账。结果,弄得特别尴尬。”

提示:

这位妈妈在教宝宝要懂礼貌,要懂得礼让比自己小的孩子。确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必要让孩子明白。但是这个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建立分享意识,拥有并掌控属于自己的东西是每个人的天性,宝宝并不会认同妈妈强硬要求的礼让,“这是我的娃娃,不是妈妈的,妈妈凭什么要我让”。妈妈应该给宝宝有学习分享的机会,让宝宝主动发展出这种意识。

特别提醒:

1、不要急于求成,宝宝不愿意和一些对象分享他所喜欢的东西,这也无可厚非,不必强迫宝宝要和每个人分享。

2、当然,你要对他晓之以理,并要鼓励他。因为宝宝不是自然而然就懂得规矩,需要你对他进行必要的引导。

怎样做规矩适合宝宝的身心发展呢,你不妨给自己做个测试――

你对宝宝“做规矩”的“度”合适吗?

1、宝宝3个月了,你发现宝宝喜欢把身边的东西包括自己的手指头都往自己嘴里送。这时,你会:

a.把宝宝的小手以及他旁边的玩具等物洗洗干净;

b.把宝宝伸到嘴里的小手或玩具等拿开;

c.在宝宝把手指等伸进嘴里时,就打他的手。

2、宝宝6个月了,每天吃完晚饭就想出去玩。这时,你会:

a.带宝宝到小区里转转;

b.抱宝宝到窗边让其欣赏一下外面的风景;

c.对于宝宝的需求不予搭理。

3、宝宝8 个月了,喜欢到处乱爬。这时你会:

a.专门为宝宝开辟一个自由练习爬的天地;

b.将宝宝放在床上;

c.因为怕弄脏衣服,大多数时间都抱着宝宝,不让他爬。

4、宝宝1岁了,强烈要求自己吃饭,但往往是饭撒了一桌,汤泼了一地,就是送不到嘴里。这时你会:

a.准备两副碗筷,一副供孩子练习,在孩子自己用勺子往嘴里送饭的同时,你趁势把饭菜喂进他已张开的嘴里;

b.拿一些玩具给他玩;

c.认为宝宝这是无理取闹,对其要求置之不理。

5、宝宝两岁了。有一天,有位同事带了她一岁的女儿佳佳到家里玩,佳佳想要宝宝床上的洋娃娃。这时你会:

a.鼓励宝宝自己把洋娃娃送给佳佳,并因此而表扬他;

b.向宝宝说明情况,然后把洋娃娃拿给佳佳;

c.直接把洋娃娃拿给佳佳。

6、宝宝一周岁多了,会走路了。爸爸妈妈开始训练他自己大小便,但是教了很多次,宝宝依然我行我素。这时你会:

a.继续很有耐心地教宝宝如何大小便;

b.宝宝再随地大小便时,就打一下他的屁股;

c.宝宝再随地大小便时,就会很生气地斥责宝宝。

7、开始吃辅助食品之后,对于宝宝的进餐,你会:

a.给宝宝准备儿童餐椅,在用餐时间,让宝宝和大家一起在餐厅吃饭,中间只给他适量的有营养的零食;

b.在用餐时间,父母在任何地方喂宝宝进食,中间只给他适量的有营养的零食;

c.没有规律的用餐时间,也没有比较固定的用餐地点。

评分准则:选a得0分,选b得1分,选c得2分。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9

当孩子开始他的“旅行”时,记得给他换一双干净的袜子,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他会弄脏家里的墙壁。而你与孩子之间的默契与你对他强有力的支持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依靠。

木乃伊爸爸

如果你带孩子去海边玩,这个小游戏可是很能活跃“气氛”的哦!把自己想象成一具木乃伊,仰天平躺在沙滩上,把胳膊交叉在胸前,闭上眼睛,一声不吭,就像睡着了一样。然后让孩子把沙子铺在你的身上。当你将被盖没时,你就像木乃伊复苏一样,从沙堆里突然醒来,张开眼睛,大叫一声,正在兴头上的孩子肯定会被你吓一跳,转身就逃。这时,你不要匆匆结束游戏,追上去,直到你和孩子快乐地嬉戏在一起。

“低能魔术”

左手托一杯水,右手托一只碟子,把碟子扣在玻璃杯上。然后你像大魔术师那样,向孩子摆动你空空的右手,示意你的右手里没有任何

东西。转过身,把水倒掉后再回过身,继续对着孩子摆动空空的右手, 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最后拿掉玻璃杯上的碟子,向孩子展示空空的杯子。

这看起来真的很愚蠢,因为孩子早已看穿了你的动作,但不要紧,因为这么愚蠢的魔术肯定会让他们大笑不止的。而有魅力的爸爸很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幽默哦!

叶笛

找一片又长又扁的叶子,两手交叉,把叶子握在两只手掌的相交处。然后两手像祈祷一样轻轻相握,叶子就卡在了大拇指和两只手掌交叉而成的圆孔中间。轻轻地吹,让气流通过两个大拇指交叉处的空隙,一种像口哨一样的声音就会响起。在这自然优美的音乐中让孩子体会你内心深处的爱和温暖。

调羹交响乐

把一把调羹系在一根长线的中间。然后把线的两端绑在孩子的食指上,并让他把指尖塞入耳朵中。让孩子晃动调羹,使它敲打在桌角或者椅子上。那像遥远的教堂传来的钟声一样美妙的声音肯定会让孩子着迷的。

花生爸爸

轻轻地把花生壳挤开一个小口。把小口轻轻张开,夹在耳垂上,花生就像是一个耳坠。然后在另一个耳朵上也夹上一个。你也可以把花生夹在你脸上的任何部位,如鼻子上、下巴上,直到你自己看起来也像一粒花生。孩子一定会被你的模样逗乐,然后他也会和你一样来做一粒“花生”。

长腿宝贝

躺在地上,腰以上用床单蒙住。让孩子面向你的脚,跨坐在你的腹部,双膝跪地,并把自己的腿也用床单蒙住。从前面看,你的孩子就像是长了两条长腿似的,特别是如果你们穿了相同颜色的裤子。可别忘了让妈妈给你们拍张照片哦!

镜子里的信

把肥皂弄湿,然后在浴室的镜子上写上你给孩子的话。当孩子洗澡时的热空气充满整个浴室后,你的信就会出现在镜子当中。让孩子在浴室里也能感到爸爸的爱。

故事接龙

你自己创作一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在一句话的中间停顿一下,孩子会迫不及待地接口。通过一些练习,他会主动参与到你的故事中去,你会发现他思维发展的模式。虽然你不知道故事将如何发展,但肯定有一些让你快乐的好事在等着你。

用特殊的方式说“我爱你”

用手轻轻地捏你孩子的手或鼻子、脸颊三次,代表“我爱你”三个字。相信你的孩子也会学你的样,反过来捏你四次以表达“我也爱你”的心情。

连续的声音也能帮你表达这种心情,如按三下喇叭声,敲三下调羹。这就像是你和孩子之间互相表达爱意的“暗号”。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10

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

责备和问罪:“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这样?⋯⋯妈妈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开门要用门把手,你怎么就是不听!?”

谩骂:“你吃饭的样子真恶心!”

威胁:“我数三下,你还不穿好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命令:“马上给我把地上的玩具收拾干净,听见没有!”

说教:“你觉得把脏手印弄在门上,做得对吗?雪白的门上弄上黑黑的脏手印,好看吗?如果你到别人家也用脏手去推门,别人会怎么想?你如果希望别人喜欢你,你就要做个懂礼貌、爱整洁的好孩子。⋯⋯”

警告:“别爬,你会摔下来的!”

控诉:“看见妈妈的白头发了吗?都是被你气的。”

比较:“你怎么不能像亮亮那样?他每次见人都主动叫人。”

预言:“小小年纪就撒谎!长大后没人会相信你。”

你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在听父母对你说话。仔细体会这些语言给你带来的感受。

怎么样?绝对不是愉快的、正面的感受吧。

请记住,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合作的超级技巧:

下面有5个技巧,能鼓励孩子乐于与我们合作。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床单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谢谢!

毛巾”

1.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反例

你真不负责任,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你想发大水啊?

描述

约翰,浴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

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该做的。

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

2.提示

反例

再让我看到你在墙上画,就揍你!

提示

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

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长篇大论

你答应得好好的,我们有了小狗,你每天喂它。但这星期已经提醒你三次了。我受不了啦,我和妈妈轮流来帮你弄,都成我们的事了!

简单的词语

比利,狗。

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4.说出你的感受

反例

住手!你真是个讨厌的家伙!

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别人揪我的袖子!

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

注意:父母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才会有效。我们可以用“我”或“我觉得⋯⋯”这样的词语。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11

女儿今年五周岁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因为是独生女,家里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在家里除了和爸爸妈妈玩,就是和各种各样的布娃娃玩,这些布娃娃总是不如同龄的小伙伴那么贴心,那么有共同语言,所以,她寂寞的时候,总是问我:“妈妈,你怎么不给我生个小妹妹,好陪我一起玩啊,哎呀,要是能生个小姐姐就更好了。”每当这时,除了感觉小孩子童言无忌让大人有点哭笑不得之外,我也感到深深的遗憾,独生子女的童年是多么孤单,没有一个兄弟姐妹的陪伴,童年要少多少乐趣啊。所以每当上街玩的时候,看到与女儿同龄的小伙伴,我总是鼓励她大胆地邀请小伙伴和自己一起玩,有好玩的玩具要学会和同伴一起分享。女儿很高兴有个同龄人一起玩,每次都很兴奋,但是有时候也能发现不少问题,下面就几件小事谈一谈我的育儿心得。

一、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力留给孩子

一个周五的晚上,吃过饭,我和女儿去楼下的公园散步,遇到了邻居李阿姨和她的女儿一帆也准备下来散步,两个小孩原本就认识,一见面分外热情,先来了一个老友相见时的那种紧紧的拥抱,显示两人的不凡友情,然后不约而同地商量各自的妈妈:“妈妈,我们一起去公园吧?”作为母亲的我们,看到孩子们有了伙伴的那种开心笑容,当然一口应允,没有什么比和朋友携手出游更快乐的事情了,于是两个大人,两个孩子一起结伴同行,向公园出发。一路上,我们两个妈妈在后面慢慢地踱着步,说一说“孩子吃的晚餐怎么样啊”之类的家长里短;而两个孩子欢快地走在前面,一会儿说一说幼儿园学习的新歌曲,一会儿说一说电视里播放的有趣的动画片,宛如亲生姐妹一般,有无数说不完的共同话题,两个人好得不得了。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公园里,绿绿的草坪好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毯,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非常漂亮。一帆一看到花儿就想伸手去摘一朵,女儿很懂事的马上制止了她,还搬出了老师的教导:“一帆,花儿好看不能摘,这是我们班老师说的。”一帆一看小伙伴亮出了自己的老师,马上缩回了自己想要摘花朵的小手,赶紧也很懂事地附和道:“对,我班老师也说了,她还说不能踩疼小草,我刚才是假装摘花,不是真的摘。”小家伙很有“心计”哦,不仅也搬出了自己老师的教导,显示了自己是个爱护花草的孩子,还秋水无痕般地给自己找回了面子。我们两个大人没有惊动孩子,只是相视一笑,心里默默地想:老师的教育很重要,而大人不参与,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样很重要。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有做的不好的事情时,总是会说“你不准这样”,“你不准那样”,命令式的口吻,强制性的作法,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而缓一缓把这些命令说出口,给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育孩子的办法。

二、挨打风波

一段小插曲过后,我们接着往前走,忽然,女儿发现石子铺成的小路上有个“宝贝”,一个小松果,女儿一把捡起来,像炫耀战利品一样高高举起:“我捡到一个宝贝------小松果,是小松鼠爱吃的小松果哦。”在孩子的世界里,极其不值钱的东西经过炫耀也变成了超级有魅力的“宝贝”,这个早已没有松子的空空的松果壳经过了炫耀之后顿时身价倍增,所以一帆赶紧凑到跟前,露出又惊喜又羡慕的表情:“真的是小松鼠爱吃的小松果啊。”这个眼馋的表情刺激了女儿的独占欲,她把握紧松果的手往后一缩:“这是我拣的,不是你的。”有句名言在此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就是“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女儿越是不舍得展示自己的松果壳,一帆就越是眼馋,她可怜巴巴地讨好女儿说:“芊芊姐姐,你最好了,给我玩一会儿吧,就一小会儿好不好?”女儿还是不同意,把头摇地像拨浪鼓一样,并紧紧地把松果壳攥在手心里,生怕它会从指缝里飞走了。一帆看到讨好也不起作用,把嘴巴一噘,不高兴地说:“我是妹妹,你是姐姐,姐姐不会让着妹妹,太丢丢了!”此时,看到女儿表现出来的自私、独占、总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的一面,这是我最不喜欢的,我知道这是很多独生子女共同的坏毛病,也是我最想给她改掉的。所有,当看到小小的一帆小妹妹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有得到这个姐姐给她看一眼松果的机会,我想应该是大人出面帮着解决问题的时候了。一开始,我并没有粗暴地进行干涉,只是提醒女儿:“在幼儿园里,大家有了好玩的玩具,老师教育你们是自己一个人玩呢,还是大家一起分享呢?”女儿歪着头,眨眨眼睛,一副思考的样子,没有回答。可以看出,她此时的内心正在煎熬,“给”与“不给”正在激烈地争斗着:给吧,自己的内心是真不情愿;不给吧,妈妈搬出了老师在幼儿园教育小朋友的真理,而且自己的妈妈本身就是老师,要是妈妈把自己不愿意和同伴分享的糗事透漏给自己班级的老师,那就糟糕了。思考了一小会儿,女儿决定忍痛割爱,慢吞吞地不太情愿地把松果壳递给一帆:“那给你玩一小儿吧,不准给我玩坏了,玩坏了要赔个新的给我。”“好的,谢谢大姐姐,”看到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一帆的心里可美了,嘴巴可甜了,赶紧接过了小松果壳说:“我保证不会玩坏了。”我以为事情到此就圆满解决了,“自私的孩子终于同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物品”,这是多么美好的结局。但是没有想到,这只是火山爆发前的假象。真实的情况是:一帆刚刚拿到松果壳,还没有放在手心里捂热乎,就被女儿一把抢了回去,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已经给你玩过了,你应该还给我了。”我真是被她这个无礼的举动给气坏了,强压着心中的怒火,给她做思想工作,可是再怎么做工作,女儿也不肯给一帆松果壳玩,还总是振振有词:“我已经给她玩过了。”我忍无可忍,一把从她手里把这个惹事的松果壳给夺了回来,又递给了一帆,并狠狠地批评了女儿:“你这个大姐姐是怎么当的?说好给妹妹玩,怎么妹妹还没有开始玩,你就抢回来了,你太没有礼貌了!”女儿此刻哇哇地大哭起来,又强词夺理道:“我已经给她玩了。”一帆妈妈看到女儿哭了,赶紧哄她说:“我跟一帆要回来给你,你别哭了。”说着,真的从一帆手里拿回了松果,要递给女儿,我赶紧挡住了她的手,阻止她:“不能惯孩子这样的坏毛病,这次顺从了她,以后更助长了她自私的坏习惯了。”我再一次把松果递给了一帆,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气急败坏的女儿竟然跳了过来企图要动手打我。这个不知悔改,变本加厉的小家伙的狂妄的举动此时真是激怒我了,我抬起手狠狠地在她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她的气焰低了下去,再也不敢凑过来,也不敢提松果的事情了,只是嘤嘤地哭着。一帆妈妈看到了,赶紧拉开我,劝说道:“小孩子家,别和她生气,你动手打她干什么?别让孩子哭。”其实平时我从不轻易动手打女儿,作为一名老师,我当然知道体罚孩子不对,动手是最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次也真是一个例外,然而当孩子做出发疯一般的举动时,我真的不能纵容她,她如果今天敢于动手打她的妈妈,而我做为妈妈不给她一个深刻的教训让她记住,那么明天她长大了,会不会做对社会不利的事情呢?所以,忍无可忍、平时总是奉行说服教育的我今天也动手打了一回孩子。经过这被打了一巴掌的风波,女儿虽然不敢嚣张了,可是情绪不好,闷闷不乐的,跟在我们后面慢慢地走着,也不说,也不笑。我假装没有看到她的不开心,仍然和一帆妈妈一起散步。一帆妈妈几次想哄哄她,都被我用眼神制止了,因为我知道,女儿此时虽然表面上是“屈服”于我,实际上内心里还是委屈的很,此时如果去安慰她,刚刚那一巴掌白打了,她还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会认为大人打小孩子不对,在变相跟她道歉呢。

从公园回到家里了,她还是脸上没有笑容,但是情绪已经没有那么激动了。我低下身,蹲在她面前,看着她的眼睛地问她:“妈妈今天不应该动手打你,打人是不对的,妈妈先跟你道歉。但是,你想没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妈妈为什么打你呢?”

女儿低着头说:“因为我没有给一帆玩东西。”

“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把松果给一帆,妈妈才动手打你,是因为妈妈跟你讲道理,你不听,还想要动手打妈妈,”我对她说到:“你想想,妈妈辛辛苦苦把你生下来,每天照顾你,给你做饭,洗衣服,你还想动手打我,这样做对吗?”

“不对。”女儿小声地说到,可是还是不肯抬头。

我又对她说:“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就好了,妈妈小时候也犯过错误,但是妈妈能改正,其他小朋友有时候也犯错误,他们也能改正,你能做到吗?”

这时候,女儿小声说:“能做到。”

“通过今天的事情,你想想以后应该怎样做呢?”我想让女儿说一下她自己想到的反思。

女儿抬头看了我一眼:“不能打妈妈,不能打小朋友,”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好东西也要给小朋友玩。”

“这就对了,自私的孩子是没有朋友的,当你愿意与好朋友分享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你想想,前几天,一帆的买的新的小汽车,给你玩过没有啊?”

女儿看着我,目光不再躲闪,点了点头:“妈妈,我错了,你原谅我吧。”看着她的眼神,我知道,这次,她是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己错误了。我抱了抱她,告诉她:“不管你是怎样的孩子,即使你犯了错误,妈妈生气打了你,妈妈也爱你,只是妈妈希望你更棒一些,有了错误能及时改正,明白吗?”女儿也紧紧地抱了一下我,这场风波总算过去了。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即使是孩子犯了错也不要轻易动手打孩子,但是万一忍不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时,一定不要把孩子打完了就结束了,让孩子一肚子闷气憋在心里,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跟孩子好好敞开心扉谈一下,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挨打,以后要怎样做才能避免不犯错,不挨打。

三、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一个晴朗的秋日的周末,我带孩子去体育场玩,因为体育场有2套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安全的儿童秋千架,女儿特别喜欢玩,不光女儿喜欢,其他的小朋友也很喜欢。这个周末,风轻云淡,天气晴朗,阳光温暖,许多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玩,好多小朋友都在秋千架跟前排着队,眼巴巴地等着。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12

在你的帮助下,能自己刷牙;

能拧开水龙头,能往杯子里倒水;

能把东西放进袋子里或堆成一堆;

能把玩具拾起来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能把书和杂志摆回书架上;

离开房间时,能随手关灯。

1个道理――做家务的孩子更“健康”

以前,我国不少孩子很小就帮家里做事。而最大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因为他们知道做家务是为父母、为家庭分担工作。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那些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那些受到父母严格管教,生活有一定规律、常做家务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抑郁、意志消沉的情绪,也更容易发生酗酒等不良行为。

4岁

能自己洗手并把手擦干;

能在桶里清洗玩具,并在洗完后把水倒掉;

能自己穿衣服;

能把盆子、纸巾、餐具等放到桌子上;

能挑出那些小的或者旧的衣服。

父母的2个误区

做家务会让孩子变成“小佣人”

让孩子做家务并非要养一个小佣人,而是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做事善于规划、井井有条、善始善终的有用之才,以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之路。

许多时候,处于补偿心理,你不想让孩子也像你小时候一样每天做这做那,但孩子也因此不可能建起责任感。

没有时间等孩子完成家务

没有时间是很多父母共同遇到的难题。王女士有一个6岁大的儿子。“我在外企上班很忙,几乎天天加班。我常常为没有时间陪儿子而感到内疚,所以当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更希望和他一起玩,而不是让他去整理自己的房间。”她说,“在挣钱养家与照顾孩子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

很显然,挤出时间来教育孩子要有责任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凡事没有绝对,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孩子完成一件家务,就可以把这种训练放在其他有空的时间。比如,早晨你急着上班,可是孩子还在慢吞吞地扣扣子,你当然可以帮他扣以节省时间。但是当你有空的时候,你就可以让孩子练习扣扣子,那么以后你将看到孩子扣扣子的速度可是飞快哦,因为他已经学会了这项技能。

父母的“3不政策”

不要觉得对不起孩子

作为新世纪的年轻父母,我们有一大堆两难的选择,让我们感到内疚自责。我们为工作感到自责,因为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我们为没有工作感到自责,因为没有钱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生活和教育;我们为了没让孩子多滑一次滑梯,为了没能给孩子准备丰盛的晚餐而感到自责……所以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感到快乐,以弥补上述种种缺憾,但是这样我们往往就忽视了孩子自身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不要威吓

在让孩子做家务的问题上,你不应该对孩子采取粗暴、威吓的方法,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责任产生于一种没有责备、没有轻视、充满相互尊重的氛围中,从错误中不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之中。如果孩子受到过多的批评和责备,他可能会感到反感和自卑,当他面对责任的时候,他可能会选择逃避。

不要有始无终、一暴十寒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乐观地认为孩子做了几天家务就能够成为一个责任感很强的孩子了。只有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能让孩子从做家务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想让孩子有始有终,那么你首先就要抱着坚持到底的精神。不要想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就让他干这个干那个,想不到的时候,就不闻不问。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你首先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言而无信、虎头蛇尾的榜样。

5岁

能自己倒牛奶或者果汁;

能单独睡觉;

能从信箱里拿信;

能把各种食物盛入碗中;

能擦洗水槽、浴盆;

能擦干净镜子和窗子;

能接电话,并能自己拨电话;

能倒垃圾。

“引诱”孩子做家务的4个计策

“模仿法”――小孩子天生爱模仿。从很小开始,他就爱模仿你的一举一动。你可以把家务变成一种游戏,让孩子模仿爸爸或者妈妈去做家务。比如模仿妈妈去擦桌子,模仿爸爸去拿报纸。看,家务是不是成了孩子最爱的“角色游戏”呢!

“趣味法”――有些家务比较枯燥,比如扫地和收拾玩具。这时就需要你为孩子做家务“提提神”:比如让孩子把动物玩具放到贴有小狗史努比的抽屉中,把小汽车、小飞机等玩具放到贴有米老鼠的抽屉中。这样,会大大增加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哦!

“开心法”――只有大人乐于做家务,才会让孩子也喜欢上家务劳动。如果每每在做家务的时候,你总是一脸不高兴,一肚子牢骚,又怎么能指望孩子也喜欢家务呢?如果你在做家务的时候,听听音乐,哼哼歌,心情愉悦,孩子就会觉得做家务其实并不那么讨厌。

“荣誉法”――你必须让孩子知道他也是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家里的“小主人”,所以他也应该为家人承担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当孩子心中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精神”,这时,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就易如反掌了。

6~7岁

给花木浇水;

削水果皮;

用微波炉热食物或做简单的食物;

把自己的衣服挂在壁橱里,

清理干净橱柜。

“能干宝宝”5步培养法

1.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为孩子包办一切。当孩子想干什么时,不要总说:“你还小”、“你不行”之类的话。只要你给孩子机会,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潜力大大超过你的想象。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而要想到如果你不给他机会,他将永远都做不好。多给孩子自己为自己服务的机会吧!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给孩子指定一些固定的家务。责任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让孩子做家务也不应该是一时兴起。你要让孩子承担一项或者几项固定的家务,并要让他坚持下去,不能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篇13

一路上,这位负责人当着儿子的面,不停地向我讲述她怎么疼爱儿子,可儿子如何胆小无能,如何不会与人相处,以及她对儿子的种种担心。我只是听,一句话没说。

到了机场,我拿出机票、身份证及20元钱,交给她儿子:“孩子,我有事要和你妈妈说,劳驾你帮我办一下登机牌,另外买一份保险,谢谢你!”口气就像拜托一位老朋友。

“行!”孩子爽快地答应了。他刚要接机票,没想到却被他妈妈一把拿过去:“还是我去吧,我儿子哪行呀?他从来没办过!”说完,拔腿就要走。

“回来,回来!”我拦住她,“你不用他,怎么知道他不行?”

我重新把机票、身份证及钱交给孩子:“快去,阿姨相信你行!”

我拉住这位负责人坐在候机厅的长椅上,继续和她交谈。没想到,她六神无主,东张西望,坐立不安。她担心地说:“我儿子从来没来过机场,哪里找得到地方?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坐下,坐下!”我硬拉着她坐下,“你就放手让他去吧,不会有事的。你儿子16岁,个子比你都高了!再说,我们也在这里,有什么不放心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仍没见孩子的踪影,这位负责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硬拉着她,她才没起身去找孩子。

又等了一会儿,孩子终于回来了,兴冲冲地把登机牌交给我,大声说:“阿姨,办好了,人太多,排队耽误了点儿时间!”

“我没告诉你怎么办,你怎么就办成了?”我笑着问他。

“问呗。”

“你的办事能力真强!”我由衷地夸奖孩子。听了我的夸奖,孩子自豪地朝他妈妈一笑,说:“你看,我还行吧!”

妈妈擦擦头上的汗,说:“没想到,我儿子还真行!说实话,我从来没舍得用过儿子。”

这就是这位妈妈在教育上的问题:只知道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其实,这也是当今很多父母爱孩子的误区。

“妈妈有你,就是不一样”

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家长愿意在生活琐事以及课外的手工作业上帮助孩子。因为家长认为,如果让孩子自己做这些事,做不好不说,还浪费时间,甚至很多老人在吃饭的时候也协助孩子。殊不知,这么心疼孩子,不让孩子干一点学习之外的事情,是一剂可怕的慢性毒药,不要以为孩子只是不会挑鱼刺、不会系鞋带而已,真正可怕的是: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我的儿子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尽可能地让他自己去完成很多事情。如今,儿子已经出国留学,他从小到大都非常自立,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不需要大人操心。周围很多家长对此感到不可思议,不断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培养儿子的?他可真让人省心啊!”其实,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的“舍得”教育。

记得儿子3岁那年,有一次我抱着他等公交车。当时站台等车的人很多,看到公交车来了,大家一哄而上。我挟裹在人流中,渐渐靠近车门,但是就在离车门一步之遥的地方,两个大汉用力一挤,抢先上了车,而我腿下一软,不仅没挤上车,还差点摔倒。

我退到路边,吃力地将儿子放下,儿子马上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啦?”我苦笑一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挤不上去。”儿子一听,马上用小手为我捶背。我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妈妈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笑了,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情。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在家经常为我捶背、捶腿。他每次为我捶背、捶腿,我都舒舒服服地享受着,然后夸奖他能干。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给我:“妈妈,您喝茶吧!我专门给您倒的。”茶是很早泡上的,端给我时已经凉了。我的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还是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妈妈有你,就是不一样!但是妈妈有胃病,如果这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第二天,我就享受到了儿子倒的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去出差。听说爸爸要去大城市出差,会给他带玩具,儿子很高兴,我却为难地说:“你高兴了,我可就惨了。下了班,还得马不停蹄地回家给你做饭吃。”谁知,儿子拍着胸脯,雄赳赳地说:“妈妈,爸爸出差了,家里还有我呢!”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地说:“对啊,我都忘记了,家里还有你这个男子汉呢!”

果然,第二天,儿子放学后早早地回到家,炒了两盘菜,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到家,儿子马上说:“妈妈,快去洗手吧,饭菜我都做好了,咱们现在就可以吃了,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坐在饭桌前等儿子开饭。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我也用广告语来回答他。“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只是勉强弄熟了而已,味道很一般。但是几年之后,我儿子的厨艺已经超过了我和他爸爸。每次过节,我都点名要吃儿子炒的菜。

儿子上大学了,每次陪我出去买东西,大包小包全是他拎着,什么都不让我拿。他说:“您把钱包拿好就行了!”我走在前边,儿子拎着东西跟在后面,感觉真好,好像在向人们显示:“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其实,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被父母需要,被父母肯定。我甚至觉得父母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孩子上大学、出国,而在于让孩子拥有成就感,从内心里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责任和幸福。

所以,我认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妨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为孩子遮风挡雨,结果孩子成了弱不禁风的小花小草。相反,家长要主动去做小花小草,给孩子当高山、当大伞的机会。

要“放养”,不要“圈养”

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要“放养”,不要“圈养”,要舍得放手。尤其是家有男孩的,更要想方设法地培养他刚强、坚毅的男子汉气质,给他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和舞台。

现在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上学辛苦,便早送晚接。孩子一出校门,父母就把书包接过来,挂在自己脖子上。在我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我不仅不接送儿子上下学,还把每天上下学看成是培养孩子坚毅、吃苦耐劳品质的一个绝好机会。让孩子自己上下学,不仅解放了大人,还让他在路途中寻找到不少乐趣,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儿子上小学时,家离学校远,坐公交车需要一个多小时。从小学三年级起,他就开始自己挤公交车上下学。

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就说挤公交车吧,就有五大要素。”我一听,很感兴趣地问:“真的吗?你说说看。”

儿子兴致勃勃地说起他总结的“五大要素”:“第一,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啊!你只要用余光看着旁边的人群,人群只要一有动静,准是车来了。”

“有道理。那第二大要素是什么?”我接着问。“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门前,然后用手抓住车把手,就能上车了。第三,如果车上人多没有座位,你就站在司机的后面,那个地方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面还有些啥。“你别急,听我慢慢说。第四,司机后面虽然宽敞,但离座位扶手远,你要把两个胳膊张开,把双手放在车窗玻璃上,这样就能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踏实了。”听完这“五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出来,心想:如果他没有机会天天挤公交车,哪能总结出这么多?同时我还知道,总有一天,他会把这总结出的经验展示给我看的。

果然,机会来了。

一个星期天,我和他一起乘公交车外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形成排队上车的习惯。一路上,他不停地向我展示他挤车的高招本领。车进站后,等候已久的人们一窝蜂地朝车门涌去。儿子扶着我,贴着车帮往前走,不一会儿就上了车,这招还真灵。

车上人很多,他却找到一个座位,赶紧招呼我:“妈妈,快坐下,您的腰不好。”

换乘第二辆公交车时,人更多了。儿子带我上了车,还为我在司机后的玻璃窗边找到了一个相对不那么拥挤的地方。他用双臂撑顶住窗框,把我护在他的双臂中间,说:“这下不会有人再挤您了!”我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热流,有一种被保护、被怜惜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来自我的儿子――一个11岁的少年。

儿子上中学后,改骑自行车上下学。6年来,他风雨无阻,从不叫苦。我从内心里佩服他。这时,儿子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他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更现代化的都市气息,并在将来成为国际性的人才。对此,我们做父母的无条件地表示支持。

联系学校,接受各种考试,包括去美国留学的机票,都是儿子自己通过网络搞定的。去机场那天,我原本打算去机场送他,可他不让,拦住我,说:“不用送,我自己去就行!”看他态度坚决,我没有坚持,由他去吧。他伸手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

我也挥挥手,说:“儿子,再见!”儿子长大了,我再怎么爱他,也不能死乞白赖地非跟着他呀!再说儿子独自远行,我心中是一百个放心,因为从小我就知道他能行。

别把孩子当“宠物”

有的父母因为爱孩子,就把孩子当“宠物”,好吃好喝伺候着,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孩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这些父母不明白,孩子可以创造出远远超出大人想象的奇迹。当孩子不断创造出让人惊讶的奇迹时,他弱小的内心就会渐渐强大起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