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节的诗歌实用13篇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1

母亲哼着童谣

摇啊,摇啊

就摇到了外婆桥

长大后

母爱是一碗

热腾腾的鸡蛋面

和一件铺满新棉的御冬衣

热在心里

暖在身上

而后来

母爱是一些琐琐碎碎的唠叨

和临行前的千叮万嘱

儿啊,在家千般好,出门时时难

在外不好了,想家了

就早点回来

现在啊

母爱是握在手中的电话

和那牵引着的长长的电话线

家中的电话号码

游子夜夜往心里拨

母亲节随笔 文 / 麒瑞轩

繁花盛开的五月

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

望着一束束鲜红的康乃馨

仿佛

看到了慈祥可爱的母亲

可是五月的某一天

并非是我出生的时刻

奶奶说

儿的生日是娘的苦日

在我的心里

只有生我的那一刻

才是我的母亲节

只是

很少有人知道

很少有人记得

然而

每年的这一天

却有好多的亲友陪同

一起度过

感谢您

我亲爱的母亲

感谢您将我带到靓丽的世界

让我享有人间的悲欢喜悦

您是我一生永远

唱不尽的美妙的歌

感谢您

我亲爱的母亲

虽然今天不是我的母亲节

可我依然

送给您一束美丽的康乃馨

祝愿您永远的吉祥幸福快乐

母亲节 文 / 老枪

妈妈不在身边

我为她过节

——用心!

翻开往事

远逝的歌谣记载着

少年时赶着牛车

循着妈妈的呼唤

回村的日子

我知道

儿女的身高

烙在那双

包满老茧的手掌上

我知道

儿女的欢笑

刻在那个

顶风沐雨的额头上

节日的夜晚

妈妈不在身边

我聆听那古老的门环

突然叩响时

妈妈的目光

母亲节快乐(组诗) 文 / 望疯

1、桃花的话

桃树开口,尽是女人味道

起初粉红粉红的,想到母亲,便想到了青涩

站在枝头,不断的诱惑着

每一个敢于普通的人。

而青涩源于粉红却高于粉红

它敢于说话,脆生生的喜人,母亲弯着腰

或者抬着头、踮着脚

都是为了一个接近的更可能。

2、酉水河畔

酉水拐着弯的行走

走到最远的地方是沈从文的书里

或许,那里的美,便是海。

读初中时,我曾用酉水

洗过身子,用了十多个年头的夏天

酉水从没有被我弄脏过

仿佛,那年头根本就没有脏字。

酉水河畔一直住着竹子

它们的影子,在酉水里显得消瘦

一如吊脚楼悬挂着

其实是在踮着脚进行远望。

母亲其实知道,顺水容易

逆水难。如今酉水河水位下降

儿要回家,肯定还得等到来年

母亲节这天 文 / 滕小旭

母亲节这天

天上飘着濛濛细雨

母亲,忙碌的你是否还没顾的上吃早饭

父亲出门带伞了吗

远方的女儿好想给你端上一碗热乎乎的粥饭

母亲节这天

听着窗外飘落的雨滴

母亲的歌声又飘扬在我的耳畔

父亲的车轮仍在有节奏的旋转

远方的女儿让雨丝带去真挚的祝愿

母亲节这天

沙沙雨声伴着七彩电波

手拿听筒感觉着您的笑脸

心中感同于母亲的文字已经发表

内心喜悦的女儿耐心的倾听你的叨念

母亲节这天

女儿好想对父母说声:老爸,老妈,节日快乐

知道您们不需要这种做作式的祝愿

懂得您们最大的心愿

就是儿女们平平安安,盼望一家人团团圆圆

母亲节这天

小雨淅淅沥沥

我为孩子穿上小雨鞋,撑起小花伞

领他们感受雨中的浪漫

孩子,你们是父母的天使,一生的浇灌

母亲节这天

雨丝伴着袅袅炊烟

我把热腾腾的饺子给公婆的碗里盛满

公婆也是知冷知热的父母

你们的冷暖也在我的心头挂牵

母亲节这天

老公出门还在路上颠簸

人是漂泊的小船,家是停泊的港湾

你是辛苦的,我是爱你的

让我们共同营造美丽的家园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2

活动安排:献给母亲的童诗

鲜花代表我的心

献给母亲的童诗:(活动时间:5月10日—5月14日止)

活动内容:在卖场侧制作精美的看板,内容主要是关于母亲节的诗歌、散文等,并且,对作品可打印一些贺卡,可满足顾客索要其中的诗歌作品的要求,营造母亲节气氛,唤起为母亲购买礼物表达爱意的念头。(活动时间:5月12日—5月14日止)

我为母亲点歌(活动时间:5月10日—5月14日止)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3

生1:慈祥的母亲。

生2:关爱孩子的母亲。

师:是呀,母爱是伟大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母爱的赞颂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游子吟》也是如此。

根据古诗的特点,创设情境是古诗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诗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美”。因此,只有创设出美的课堂情境,才能相得益彰,收到好的效果。本课一开始就播放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把学生带到母子离别的情境中,找到了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二、有效诵读,体味古诗的“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明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是读。诵读能体会古诗的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优美的特点;还可以品味出古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思想深刻的特点。可见,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的做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如何有效诵读呢?

第一,明确读的目标。

师:诗人孟郊吟诵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点评:

①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如果你把节奏放慢就更好了。

②你读得字正腔圆,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③你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丰富读的形式。

师:老师也很想把这首动情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听。(教师范读)

师:想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吗?(教师领读)

师: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师生对读)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根据你的初步理解,想象画面。(全班齐读)

本片段通过教师范读,把握情感基调;师生分层对读,读准节奏;全班想画面齐读,整体感知。这样既丰富了读的形式,又达到把握音韵节奏和情感基调的目的。

第三,理清读的层次。

从读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初读、品读、诵读。初读要求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读破词语;品读要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读出画面感;诵读要读出诗情,熟读成诵。在品读《游子吟》中,我通过反复的创设情境引读,达到诵读的目的。

师:是啊,儿子走多远,母亲的视线便走多远。沐浴着母爱的阳光,让我们一同道出游子的心声――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用心感受温情,用爱传递感激,让我们倾听心中的爱,高声诵读――

以上教学虽然整个过程都是“读”,但是讲究读的有效性,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表达。

三、自主创造,再现古诗的“美”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理解古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对古诗进行再创造。如,给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和画面。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一段乐曲。学生能找到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就说明他已经充分理解了诗的“情”和“境”。如,在把握诗歌的情感后,播放不同的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为本诗配乐。《游子吟》是一首表现母子情深的诗歌,学生对诗进行了再创作,就会对诗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入情入境也就水到渠成了。还可要求学生创作插图,诠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这些创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丰富积累,鉴赏古诗的“美”

古诗固然美,但是如果离开了人们的欣赏,它的美便无从谈起。第三学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初步欣赏能力。在《游子吟》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透过景物悟情”的环节,就是借助插图中小草无法报答阳光的情景来感受诗人那种无法报答母亲的愧疚情怀,效果很好。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要从两个方面下工夫。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4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5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花》。下面,我从以下六方面对其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生;三是说教学目标;四是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五是说教学方法;六是说教学步骤。

一、说教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诗中所表达的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优美的语言足以感染每一个情感丰富的学生。学习本课,首先要达成本单元要求,即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学习朗读;其次,还要能感受母子情深,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熏陶作用。

二、说学生

初一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孩子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懂得回报母亲。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说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散文诗的基调。

感悟思考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基本情感,深刻感悟母爱的真谛。

合作探究法:设计适当的问题为课文释疑,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满文军的《懂你》,音乐结束后,老师简洁引入:“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我们去爱,母亲。今天,让我们走进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去感受那份纯洁的永恒的母爱吧!”

依据:以音乐导入,一是可以缓解一下课前紧张的气氛;二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温情,使他们迅速进入诗歌角色中。

媒体设计思路:利用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幻灯片,简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依据:新课标指出:要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媒体设计思路:将大量的语文信息利用简单的幻灯片的形式在极短的时间里展示给学生,节约了上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投影:与课文配音协调一致的动态画面)

依据: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本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感情朗读,播放课文录音,容易使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诗歌主题和思想感情,也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朗读。动态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优美画面,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媒体设计思路:课文泛读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听读中感知情节,感悟思想。动态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想象诗歌中的优美画面,进一步领悟思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诗歌所写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依据: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4、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投影:当妈妈......的时候,我......)

提问:孩子变成了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说一说。

依据:朗读应有层次性,对文本的了解也应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这一环节,有利于使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的思想感情。

6、感知人物

(投影: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的孩子,我读出了一位______的妈妈)

回答:孩子

(活泼

可爱

机灵

顽皮等等)

妈妈

(慈爱

温柔

美丽

勤劳等等)

依据:这一环节是由上一个环节自然过渡来的。新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7、一名学生配乐朗读(教师可以作指导)

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

媒体设计思路:朗读配乐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难

(用幻灯片出示讨论的问题)

A、“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B、孩子为妈妈做了不少事,为什么却不告诉妈妈?

C、孩子回来了,妈妈为什么还说他“你这坏孩子”?

媒体设计思路:以幻灯片展示问题,可以节省授课时间,将问题直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及时讨论。

1、学生讨论(六人一组)

依据: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生谈朗读体会

依据: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一环节可以完成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3、教师小结:母子情深

4、一名学生配乐朗读(教师鼓励朗读水平应有所提升)

在正确、流利、有节奏朗读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达成了本首诗歌教学的能力目标。

媒体设计思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知情节、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诗歌思想的理解。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本诗歌的教学重点学生将顺利掌握。

(四)、相关联想,扩展内涵

1、“我国的一位著名诗人,也以母爱的热情讴歌而著称,她就是冰心奶奶,她的《繁星

春水》就是一部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颂歌。让我们走进《繁星

春水》,感受冰心对母爱的情思。”

(出示幻灯片,展示部分诗句,师生共享)

A、母亲阿!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倘如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C、母亲阿!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D、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

依据: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设计这一环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语感。

媒体设计思路:利用网络信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五)、交流感悟,想象创作

1、真情倾诉

找到与母亲相处时或温馨或快乐或感动的瞬间,讲给大家听。

(投影:我与妈妈_______

的时刻)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

依据: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

媒体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动情讲述故事,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饿能力,培养了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想象创作

《金色花》这首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金色花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方法,以“假如我变成了......“开头,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母亲的爱。(投影:假如我变成了……)

依据: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前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完成这一环节应该说是降低了难度,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突破本诗歌的教学难点的。

媒体设计思路:用优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以动听的音乐感染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流畅表达,真挚抒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当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3、学生自由想象创作并交流。

(六)、课堂小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尽管如此,我们仍要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欢歌来努力回报我们的母亲。

(播放歌曲《懂你》)

媒体设计思路:让学生在动情的音乐声中深一层理解诗歌,提高审美体验,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到余味无穷,意犹未尽。

(投影:回报母亲,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重点顺利解决,教学难点在前面几个具有坡度的环节铺垫下,也顺利突破。借助多媒体课件,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课堂环节,节省了上课时间,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实现了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然、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情操。整堂课,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文学常识

听读诗歌

自读诗歌

整体感知

深层把握

感知人物

配乐朗读)

合作探究,释疑解难

(合作交流

小组展示

谈朗读体会

教师小结

配乐朗读)

相关联想,扩展内涵

交流感悟,想象创作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6

非马 (William Marr),本名马为义,祖籍广东省潮阳县(现汕头市潮阳区),生于台中市,二战开始前随家人迁回广东的家乡。一九四八年随父亲再度来到台湾,却因为一九四九年退守台湾后,而被迫与当时仍留在广东的母亲和部分家人分隔海峡两岸。一九六九年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核能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从事核能发电安全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艺术家。他的诗作完美结合了科学系的理性思维和诗人的感性,文字形式干净利落、轻盈隽美,视角尖锐透彻,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台湾、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广受读者喜爱,他创作的双语诗在美国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高度赞誉。芝加哥诗人俱乐部董事长、同时也是伊利诺伊州诗人协会会员的格兰娜・豪勒威(Glenna Holloway)这样评论非马: “他的诗歌既继承了中国诗歌优美、有层次感的传统,也吸收了美国诗歌的随性和风味,形成了他独一无二的幽默感、洞察力和柔情风格,他完美地驾驭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元素。”[1]

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原因,多年来与母亲无法相聚的经历使非马以亲身经历、人文关怀入诗,创作了一系列 “母亲”形象的诗歌。这些感人肺腑的诗歌都是对诗人内心的直接剖析和诠释,毫无保留地张扬着思绪的涌动。诗句质朴、坦率的表象下,燃烧着诗人对母爱热切的渴望和思念,对生命新鲜的冲动和激情。

一、非马诗歌中母亲的现实原型

一九四九年之后,非马曾多年与留在大陆的母亲和弟弟未通音信。直到七十年代初期,非马的母亲才千方百计地和在台湾的父亲取得联系。一九八零年,非马才得以回到广东老家探望他的亲人。所以,在此之前,非马的诗歌里极少直接描写母亲的现实原型,而是多以借物寄情、从侧面由对其他事物的想象抒发对母亲的思念。

《阔别三十年后与家人重聚的茶会》(Drinking Tea at a Family Reunion After Thirty Long Years of Separation)[2]这首诗则记录了非马与久别重逢的家人团聚的感人场景,诗人难得地从正面刻画了母亲的音容笑貌:“一口饮尽将会多么难受/如果一点一滴品尝/这杯盛了三十年的苦涩/你笑着对我说/好茶/应当啜饮/品味”诗中“苦涩”和“好茶”这两个比照性的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口饮尽”一杯浓茶固然口舌苦涩,但是这种苦涩又怎么能比得上与家人生离数十载的苦。而一家人团圆的喜悦,又彻底冲散了压在诗人心头的苦。“好茶”不仅仅意味着茶叶的香醇,也暗示着非马和母亲对一家人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而且一家团圆的甜美时光是那么短暂,是该慢慢地“啜饮”,细细地“品味”。这首短诗的语言依然简洁、质朴,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情厚意突显出了亲人之间永不消逝的血缘羁绊,母亲安静、祥和、幸福的神态跃然纸上。

《罗湖车站――返乡组曲之八》[3]则以诗人在罗湖车站偶遇的老太太和老先生的形象为蓝本,侧面勾勒出诗人父母亲的外貌及体态。“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她老人家在澄海城/十个钟头前我同她含泪道别/但这手挽包袱的老太太/像极了我的母亲/我知道/那不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他老人家在台北市/这两天我要去探望他/但这拄着拐杖的老先生/像极了我的父亲/他们在月台上相遇/彼此看了一眼/果然并不相识/离别了三十多年/我的母亲手挽包袱/在月台上遇到/拄着拐杖的我的父亲/彼此看了一眼/可怜竟相见不相识”。虽然诗中所写的“老太太”和“老先生”并不是非马的父母本人,但是诗人通过“手挽包袱”、“拄着拐杖”两个动作精确地捕捉了人物的瞬时动态,同时又将影像巧妙地投射到了诗人父母的形象上。这种“移花接木”的独特写作手法使“母亲”的形象瞬间丰满起来,读者能轻易地从这两个简单的动作中联想出这样一幅场景:他的母亲也已是一位老太太,在与他“含泪道别”时一定和儿子难舍难分。虽然她已经年迈,但仍然坚持“手挽包袱”来送别。“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包袱里也许装着为儿子一针一线缝好的衣裳,也许装满了家乡的特产,也许放的是亲手纳好的鞋垫,诗人并没有明确记叙妈妈挽着的包袱里装的是什么,这刻意的留白反而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更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令人体会到无私、忘我、深沉的伟大母爱。“我的母亲……我的父亲/彼此看了一眼/可怜竟相见不相识”是非马对父母亲假如相见时场景的假想,三十年漫长的光阴足以让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白发苍苍的迟暮老人,父母亲的外貌变化如此之大,他们如果能够相见,能否认得出对方?他们是否还有机会见面?对残酷现实的拷问背后隐藏着非马对父母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诗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与家人团聚,每一次与父母的相聚都是那么弥足珍贵。

二、非马诗歌中母亲多重的形象

以“月亮”、“祖国”为代表的诗歌意象也是非马诗歌里的一个特色。诗人在《中秋月》中这样写道:“知道/所有/回不了家的/暗淡的眼睛/将彻夜不眠地凝望着她/她把自己/打扮得/又圆/又亮” [4]在中国文化里,人们追求宁静和谐的月亮式的文化精神,寻找母亲是“月亮精神”的一个重要主题。[5]正如古诗里所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满月等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事物意象,往往最能勾动背井离乡的游子们的思乡情愁,念母之意。非马在象征着“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与母亲天各一方,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心中交织着想回家又回不了家的无尽苦闷,满怀的愁苦无处宣泄,他只能用“暗淡的眼睛”“彻夜不眠地凝望着”中秋的满月,仿佛看到了远在家乡的母亲。

诗人用“打扮得/又圆/又亮”的月亮暗喻母亲,借由拟人化的中秋月意象刻画出一个思念远方游子而又坚忍的母亲形象。虽然身边没有儿孙承欢膝下,但是诗歌中的母亲如同年年缺而复圆的明月一样,执着地守候着,从未放弃过与子女相聚的期盼。她的慈爱、包容、坚贞,不仅令读者想起诗人自己的母亲形象,更令人联想起天下所有同样伟大的母亲。这首诗不仅是献给母亲个人的赞诗,也讴歌了群体意义上的母亲,深情道出了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

尽管非马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根仍深扎在中国,他的诗不仅流露出对母亲的一往情深的眷恋,还抒写了对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的渴望。他在《醉汉》里这样写道:“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正努力/向您/走 /来。”[6]在各国文化中,只有中国把“country”译为“国家”即放大了的家,也只有中国把母亲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把“motherland”译为“祖国”。浓烈的故乡观念和国土观点成为中国人深层的情感意识,无怪乎有人说中国的爱国主义是白云故乡似的女儿思念母亲的情怀。[7]结合前文中提到的非马的特殊人生经历,《醉汉》这首诗里的“母亲”形象被非马赋予了双重的文化意义, 不仅是指多年来未曾谋面的母亲,也是指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祖国大陆。

回顾历史,一九四九年迁往台湾后,基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理由,台湾与大陆两岸断绝了交通往来。一九八七年台湾方面宣布解严后才开放台湾人民到大陆观光及探亲。非马饱尝过骨肉分离、音信断绝之苦,诗歌中“短短的直巷”和“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台湾和大陆仅隔一条窄窄的海峡,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诗人在这条曲折的“寻母”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万分艰难,一晃就走过了三十年人生。尽管不知道何时才能圆回家的梦,尽管前路困难重重,诗人仍然执着地发出“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的呐喊,这声呐喊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承载了无数海峡两岸人民对亲人们的思念和泪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和震撼。

三、母爱在非马诗歌中的延伸

非马曾经说过:“诗的现实是诗人用敏锐的眼悲悯的心,对宇宙人生历史社会的事事物物,经过深刻的观照与反省,所凝聚成的令人心颤的东西。” [8]正如他所说,非马的诗魂激荡着对亲人、祖国、民族的深厚情感,同时以宽悯的胸怀关注着整个世界。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认为战争是造成世界上无数悲剧的罪恶之源。在《越战纪念碑》中,非马塑造了一个因为战争而痛失爱子的老妪的凄惨形象:“ 一截大理石墙/二十六个字母/ 便把这么多年轻的名字/嵌入历史/万人冢中/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妪/终于找到了/她的爱子/此刻她正紧闭双眼/用颤悠悠的手指/沿着他冰冷的额头/找那致命的伤口”。[9]这首诗中的老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暗示着她的身边再也没有别的亲人,而她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哭喊和咒骂,也许她的眼泪早已经流干,而她“紧闭双眼”,“用颤悠悠的手指”摸索爱子的伤口,让人能真切感受到这位母亲的绝望和无助,这些无声的细节是对残酷战争最有力的控诉。《越战纪念碑》中的老妪仅仅是所有同她一样不幸的母亲的一个缩影,世界各地都有在炮火中饱受摧残的母亲和孩子们,只有人类停止无休止的纷争和战火,天下的母亲才能笑逐颜开,安享天伦之乐。短短十二行诗,让读者以受害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的罪恶,老妪的悲剧发人深省。

非马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凝聚了诗人对世间真、善、美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执着的追求,集中展现了诗人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精神。他将对个体母亲的“小爱”融入了他对祖国、世界的“大爱”中。母爱是永恒的,是牢不可破的,通过非马在诗歌中对母亲形象的描述,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 参 考 文 献 ]

[1] Glenna Holloway. The Voice of the Poet[N]. Chicago:Chicago Tribune TempoDuPage,1996-02-25.

[2] William Marr.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M]. New York: American House Book Publishers, 2010:174.

[3] 非马.罗湖车站[A].见:日光围巾:非马新诗自选集第四卷(2000-2012)[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63.

[4] 非马.中秋月[A].见:日光围巾:非马新诗自选集第四卷(2000-2012)[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08.

[5]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620.

[6] 非马.醉汉[A].见:蚱蜢世界:非马新诗自选集第三卷(1990-1999)[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54.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7

母亲啊,你给了我们美妙的人生

世界上,有什么光芒

能比得上母亲的目光

所有的温柔和爱

都凝集在母亲的目光里

我们感觉幸福

因为我们都曾被这样的目光凝视

母亲啊,你的目光瞩望着我的一生

世界上,有什么声音

比母亲的声音更熟悉更亲切

母亲的呼唤可以穿越一切喧哗

轻柔地打开我们的心扉

听到母亲的声音

我们便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母亲啊,你的声音陪伴着我整个生命

关于母亲节作文:母亲节诗歌

母亲诗歌母亲节诗歌

歌颂母亲:

我愈走愈深的世人?

世人的一个

五叶树上长满诗歌

母亲

我是你被迫成熟的孩子

那一个穿一身幽幽青衣的孩子

我是被你百般怜爱的一把泥土

今夜你端坐在乡村的屋檐下

轻洗手指

五片叶中的一片

一片秋的叶子

作梦的孔

母亲儿子望你在千里外的河边

不要告诉我生命的发生地

有要戳穿我河边

繁衍的热泪!

今夜星光无比

波光荡漾

夜曲悠扬

母亲的手指缠满青春的圣洁

五叶树上长满沉如秋天的诗歌

她的儿子站在颤人的发丝上

不要激动我嘴角吹出的那缕箫声。。。

你的生命感动了我随你而去的梦楚

一年年的秋天我在树下打马而过

一年年的秋天

我在树下

打马而过

关于母亲节作文:母亲节诗歌

1,风雨中的母亲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

母亲在最前头。

让一些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颗幸福泪。

2,母亲,辛苦了

人的躯体可以离去,

而人不会离去,

就象我们不会忘记祖先,

忘记母亲。

母亲是身上的被,

没有她会感到寒冷。

母亲是菜中的盐,

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

母亲肯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伤痛,

常常挂在她的脸上,

和望着儿女们的笑交织着。

3,伟大的母爱

采一束最鲜艳的玫瑰花,

寄托着所有对母亲爱的话,

母亲说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爱情的花,

不,

也是儿女要送给母亲的花。

很久听不到母亲为我儿时讲的笑话,

真后悔,

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母亲说,傻孩子,

母亲对儿女要说的话永远没个说完,

就是睡到坟墓里,

你们也是我永远的牵挂。

人们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有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从生活上关怀备至,有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从思想上严格要求,……母亲用她全部的

爱,培育着下一代。

如果不是母爱,那流浪在街边与山村的幼苗又如何找到温暖的家!

如果不是母爱,那找到温暖的家、舒适的家的幼苗又如何能与身边的小朋友玩耍!

如果不是母爱,那玩耍中的幼苗又如何能长成一棵粗壮的大树!

是母爱,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是母爱,给了我与小朋友们玩耍的机会!

是母爱,让我从幼苗长成了大树!

感谢她,给了我一个有爱的家!

感谢她,给了我和他人一样的机会!

感谢她,让我从幼苗长成了大树!

我永远不会忘记她——妈妈!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份深深的母爱!

关于母亲节作文:母亲节诗歌

我爱你,妈妈

因你曾赋予我生命

让我在美丽的世界里看到了灿烂的太阳

我爱你,妈妈

因你曾给我快乐

让我在无知的童年里无忧无虑的成长

我爱你,妈妈

因你曾为我奔波劳累,为我的学习呕心沥血

长大的我因学业不能够在身边孝敬你

儿子不孝

母亲节到了

儿子不在你身边

儿子在求学的路上

儿子在远方为你,妈妈

我爱你,永远永远

母亲节诗歌:

母爱,不挑儿的长相

母爱,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崇高伟大

母爱,无限忠诚

无论你平和、躁动

无论你失败、成功

母爱你失败、成功

母爱无处不在

她,伴随你经历人生

是她,放飞人间的龙凤

是她,架起天际的长虹

不懂得母爱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

忘却母爱

高官厚禄血冷躯空

一个母亲陷入贫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宁?

用我们的双手点染熔灿的颜彩

用颗颗爱心缩放全面的繁荣

关怀母亲也是你我的升华净化

替母亲试干眼泪共赏绚丽的恢弘!

站在母亲的高度

站在母亲的高度

情感很瘦穿堂的风

不能把爱说透

母亲一个瘦瘦的文字

被岁月排比

沦落和飞升

都有象征义

深夜析你需要勇气

仰望是一种传统的视觉

越接近光源越接近完美

母亲站在故乡的前端劈雨

母亲跟水一起

让水流得像模像样

最后被大海模仿

母亲的身后被麦浪淹没

母亲也许就站在麦子的高度

读泥土

母亲的行走近似于一场战斗

生存很艰辛流浪却充满温情

伤寒常常靠拢晚秋

斜倚一棵树成落叶纷纷

树梢被描写成暗色

母亲永远是暖色

在油画中走进走出最后

光芒四射

我无法想象一种温暖被集中起来

将是火把如果

站在这样光明的高度

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一边是黑沉沉的夜

一边是快乐的诞生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8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金色花》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导入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

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纸船》

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①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

②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教师小结]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

问题研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学生交流,学生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作业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9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前言:

在《影响的焦虑》中,哈罗德.布鲁姆将弗罗斯特与惠特曼、狄金森、史蒂文森、哈特.克兰并称为美国的伟大诗人;在《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的评价里。弗罗斯特不仅被视为20世纪的伟大诗人,而且也被视为整个美国文学史中的伟大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和其他现代派诗歌一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在商业化、工业化背景下现代社会的人的异化现实和人的自我危机问题,并都尝试探寻对这些现实和问题的解决之途。弗罗斯特的一些诗歌从家庭视角出发,探讨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与人的自我危机的一个方面,剖析伦理的自我问题。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不少诗歌直接向读者呈现家庭形象及相关问题,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家庭伦理关系,如儿童形象,儿童成长与教育,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童与父母的伦理关系。

二.成长中的嬉戏与顿悟:

弗罗斯特在诗集《波士顿之北》以及《山间低地》和戏剧诗“科阿斯的女巫”及叙事诗“枫叶”这几首诗中描绘的冷漠与残缺的家庭中子女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儿童成长问题、对家庭责任问题的关注。在其他一些诗歌中,我们更能看到诗人对这一问题多方位的思考,这些诗歌大部分都被诗人选入1959年出版的专为青少年读者选编的诗集《你也来吧》。这一诗集的选编和出版本身就说明儿童主题对诗人的重要性。在诗人看来,嬉戏与困惑是与成长相随相伴的;在儿童教育与成长上,父母与家庭显然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诗人更是通过强调父母性别差异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来说明父母双方在子女成长问题的共同责任,通过强调成长中的实践与嬉戏来突出家庭的教育职责。

1.“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

“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里读者看到一个期盼与其他儿童嬉戏,对学校充满期望却又感到困惑的学龄前儿童。诗中,远足的“我”在荒凉的新英格兰乡村“转过一个又一个路口,风吹袭的树林没有尽头。(460)在这里,“我”只遇到一座房子,只碰到一个同样孤独的不到四岁的孩童。这种孤独感对于儿童来说,显然“更加强烈,因为他对他的世界的局限无计可施”。孩童在这个孤独的世界没有嬉戏的玩伴;他之所以是“旗帜的崇拜者”,是因为旗帜升起的地方是一个学校,是个“大人”的公共场所,是个可以与玩伴嬉戏与共同成长的地方:

那孩子的口音不太清楚。

但我慢慢也听出了眉目。

他说某个我能去的地方―

他不能但我能去的去处。(460)

口齿不清的他想让“我”这个大人“去趟学校”,去证实那面大旗今天是否挂出。孩童显然对他不能去学校感到困惑,进而更加深了对大旗和学校的向往。

2.“枫树”("The Maple")

与这位学龄前儿童相反,诗歌“枫树”的女主角梅普尔的困惑则开始于学校,并伴随着她成长的整个过程。在这首典型的成长主题的诗歌中,母亲临终前给她取的名字迫使她去探寻名字的意义―进而也是自我身份的追寻,因为“正是她名字之与众不同使人人都/对它注意―而且对她加以注意”(236)。学校的老师否认她这一名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亦即对她的自我的否定)―“但老师对全校说/没有这个名字”(235),而其他人“要么注意它,要么拼错它”(237)。父亲也无法解答梅普尔的疑惑:

我不知她替你取这名有何含义,

但这名似乎是她的遗言,想要你

做个好姑娘―像棵美丽的枫树;

父亲的含糊其辞在小姑娘心中播下了谜一般的种子:

以后我慢慢告诉你我知道的一切

关于不同的树,还有关于你的母亲

的一件事,那也许会对你有用。(236)

然而,父亲从未告诉她这个谜是什么,而是任由她自己去探寻;她想知道母亲给她取这名字,想知道母亲希望她“应该怎样穿着,应该有何举止……”(237)。可以看出,他所探寻的不仅仅是名字的意义问题,而是她的自我身份问题。在诗的后半部分,已经完全独立,有了自己完美家庭的她仍然在为这个谜,为名字的意义追寻,然而丈夫的话多少让她有些豁然开朗:

因为这很难说,说不定那只是

你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什么事情,

对我们毫无意义……。(239)

显然,丈夫的点拨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观点:子女的名字或许对父母亲来说有着某种意义,代表着父母的寄托;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和期待自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成长便意味着自立和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我,即如诗中所言―“花与父母播下的的种子迥然有异”(236)。因此,卡伦.基尔卡普对此诗的分析―诗人“既想融合又想压制强有力的女性声音”,值得商榷。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嬉戏般地写道:“所以我得说人名没有意义更好,因为留给天性和机遇的东西会更多。随便给孩子取个名,看他们会怎样”(242);即父母不应该“过度地控制孩子的生活”。

3.“白桦树”(“Birches”)

成长中的困惑,是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而弗罗斯特在诗歌中更强调了在嬉戏的顿悟中,在生活体验中逐渐成长。这与他对教育的看法相一致;他认为“没有什么方法或学科可以取代保持敏锐的感悟力的重要性”。名诗“白桦树”("Birches")以成人“我”的视角,回忆童年时的摇荡的白桦树那嬉戏的快乐,并从这种嬉戏中顿悟人生的真谛:

……人世是适合爱的地方,

因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164)

对那个“离城太远没法学棒球的孩子”来说,“他唯一的游戏就是他自己的发明”,“他把父亲的白桦树当马骑”(163)。男孩在游戏中逐渐地领悟到“能保持住身体的平衡”的重要性,而在“一遍又一遍地挨个儿制服”父亲的白桦树的过程中,他又象征性地获得了某种自立―成长的标志。

4.“野葡萄”(”Wild Grapes”)

对成人的’“我”来说,孩童时的嬉戏令人回味和向往,令“我做梦都回到少年时代”(164)。而该书的姐妹篇“野葡萄”(”Wild Grapes”)中的女主角则叙述了小时候她与哥哥在嬉戏中成长的故事。最早刊登弗罗斯特诗歌的编辑及诗人的朋友苏珊.沃德(Susan Ward)曾想让诗人以她儿时的经历为素材,写一首女孩摇荡白桦树的诗,与“白桦树”相呼应,诗人欣然允诺,创作了这首诗,于1920年发表在Harper’s Magazine,后收入《新罕布什尔》。诗歌的开头,身为老太太的“我”便以幽默嬉戏的口吻为诗歌定下了基调,制造了一个深深的悬念,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从什么树上不可以摘到无花果?

难道从白桦树上就摘不到葡萄?

你对葡萄或白桦树的了解就这些。

作为某年秋天曾把身体挂在葡萄

之间并从白桦树上被摘下的姑娘,

我应该知道葡萄是什么树的果实。”(255)

5岁的我在向导兼“父亲”的哥哥的带领下来到他所熟悉的林间空地,在哪儿无数串葡萄缠在一颗孤零零的白桦树上。哥哥“为了让我能完全自食其力”,“把树压弯到地面,/让我用手抓住树枝自己摘葡萄”(257),结果却是“我”像一串葡萄一样被树枝高高挂起,本该马上松手的“我”却因为求生的本能而死死抓住树枝不放,最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回到了地面。

诗歌的第一节中提到的“我一年过两次生日”,不仅仅指她的这次“劫后余生”,更指她在这次嬉戏中所经历的“重生”似的成长。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词是“抓紧”与“松手”,使读者不得不深入思考它们的辩证关系与象征意义。哥哥把树枝压倒地面时,让“我”抓住树梢,可“我”却树抓住吊起,于是哥哥喊道,“松手,/傻丫头,难道你不知道什么是松手!”。可当时“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松手:为了活命我却忍痛把树枝抓得更紧,显示婴儿抓住什么就不放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从这种树上传下来的,因为远古时代那些未开化的母亲。(257)

显然在这首诗中,树延续了其传统的象征意义―母亲、生命等等,而“我”显示的婴儿似的本能―抓住树枝不放,暗示着对母亲、对父亲保护的依赖。最后在哥哥的帮助和指引下,“我”终于学会了松手,安全回到地面,也领悟到便意味着“孩子必须学会如何挣脱父母的保护”。

5.“一个姑娘的菜园”("A Girl"s Garden")

收入《山间低地》的“一个姑娘的菜园”可以说是这部诗集,乃至所有弗罗斯特诗歌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首。究其原因,或许是这部诗歌表面上的简单,或许是诗歌中缺乏弗罗斯特叙事诗中常有的幽默与浓重的地方色彩,又或者是这首诗歌不像其他诗那样充满含混和不确定性,给读者多层解读的空间。实际上,这首诗与“泥泞时节的两个流浪工”(“Two Tramps in Mud Time”)等诗歌一样,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嬉戏与劳作、工作与休闲等动态二元关系的思考,也同样可以用来阐述诗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中对诗歌的定义”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一位邻居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邻居女孩为了体验自立的感觉,“要求她父亲给她一块小菜园/让她自己耕种自己收获。与“枫树”、“野葡萄”等诗不同的是,这首诗里女孩的父亲走到了前台,并对女孩的要求欣然应允―“父亲说‘为什么不呢’”(177);父亲认为这块单人农场会给女孩一个机会,“锻炼你瘦弱的肩膀”(178)。在女孩的务农活动中,劳作与嬉戏是无法分开的,她的“自立”实际上就是在嬉戏中体验成长,在成长中玩味嬉戏。

三.结语:

深受爱默生影响的弗罗斯特对自立的理解在其上述的几首诗歌中深刻明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对父母在子女成长中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等问题的看法。通过上述几首诗的分析,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位诗人的思想及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Nancy Lewis Tuten and John Zubizarreta.The Robert Frost Encyclopedia.CT,West-point: Greenwood Press,2001.

[2]Mordecai Marcus,The Poems of Robert Frost: an Explication,1991.

[3] Karen L.Kilcup.Robert Frost and Feminine Literary Tradtion.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10

冰心诗文的魅力是那娓娓道来的温婉的调子,是水一样的柔情,是金子般的童心。《纸船》就是这样的一首韵味悠长的抒情诗。

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师: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师:读完这首诗,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

生1:我读出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生2:我感到这是作者对母亲深情的倾诉。

师:大家感受到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和对母亲深情的倾诉。(板书: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对母亲深情的倾诉)下面请大家再次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诗。(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来朗读这首诗?(学生朗读)

师: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好,我在第二节中听出了沮丧,当纸船不能到达母亲身边时,作者很沮丧。

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语气和语速去读?

生:应该用一种比较哀伤的语调、比较舒缓的语速来读。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人思念母亲、见不到母亲内心特别地感伤。语速慢一点能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教师点头表示赞许)

师:谁再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认为像第二节中的“万水千山”应该读成重音。

师:为什么要读成重音?

生1:说明纸船要到达母亲身边需要经历很远很久。

生2:纸船虽然很小很单薄,但承担的是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纸船载着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思念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母亲的身边。所以这个词更能体现诗人思念之苦,思念之深。

师:你具有诗人的语言,把我们带入更广阔的诗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读“万水千山”这个词语的时候,就应该进入这位同学为我们描述的图景中去。同学们用笔为“万水千山”这四个字标上重读符号(学生标记)。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这个词朗读重音的讨论,你认为在诗歌朗读中什么样的词语需要重读?

生:能充分地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应该重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深入体会诗的感情,把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标画出来。(学生自读标画)

师: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1:我认为“不灰心”应该重读。因为纸船尽管一次次地被天风被海浪吹打,但诗人并不灰心沮丧,仍然执着地一只只地叠着纸船。

师:同学们同意吗?(学生纷纷点头)那就标上重读符号吧。

生2:“母亲”应该重读。因为这是对母亲深情地呼唤。

师:对,这是一种深情的呼唤,只身漂泊在太平洋中的女儿思念母亲的情切,呼唤母亲,希望母亲能听到、能了解女儿的心愿,能理解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生3:我觉得“至爱”和“求”应该重读。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3:“至爱”是“非常爱”“极其爱”的意思,“求”在这里应该是“祈求”“恳求”的意思,表达一种急切的、急迫的心愿。

师:你掌握了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正因为母亲对女儿的“至爱”才使离开母亲怀抱的诗人对母亲思念不已,才会有祈求纸船实现心愿的做法。请同学们将这几个词语标示一下。(学生标示)

师: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诗节,,读出这种深情的呼唤。(学生齐读)

师: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老师带来了一则材料,这是冰心先生在《寄小读者七》中的一段文字:

8月17日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地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而去。(屏幕展示,教师深情朗读)

师:但愿这小小的白船能载着诗人的心愿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为什么要借这小小的白船儿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生:因为折纸船是儿童们的游戏,作者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正体现了冰心诗歌的特点——抒写母爱和童心,这是一种托物言情的手法。

生: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想补充一点,老师在介绍冰心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晰的一句是:“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我想,这首诗借纸船表达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恰恰体现了诗人的纯真的童心,恰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挚爱及我对母亲切切的思念。

师:你是一个很会学习,很会思考的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不但懂得了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理解了一位诗人的创作风格。让我们带着这种深刻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诗歌的感情,学习诗歌不但要入情,还要入境。进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感受诗人所处的情境,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老师来朗读这首诗,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展开想像和联想在你的脑海中构思一幅幅画卷。

(师配乐朗读)

师:老师初读这首诗时,被诗人真诚的情感打动了,老师试着用笔记录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海浪滔滔,天风吹卷,遥遥的海岸越来越模糊了,但心中依然清晰的是母亲泪光闪闪的双眼。我轻倚栏杆,精心地将一只只用思念与泪水折成的纸船抛到茫茫的大洋之中。但这天风、这海浪又怎能知晓我的心愿?它们无情地将我的船儿翻卷回我的身边。船儿啊,求你,平安地驶去,将我的思念、我的爱带到母亲的身边。(屏幕屏示,教师朗读)

师:老师的文字只是想给同学们一点启发,让我们拿起笔抒写、描述诗歌带给你的情境。(学生写作)

师:哪位同学读读你所写的文字?

生1:浪花在大海母亲的怀抱里撒着娇,而我却孤独地倚着那凉凉的栏杆。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不觉模糊了双眼,将那小小的船儿抛下在这无边无际之中,希望能将我的思念带给母亲。海浪却无情地将它打湿了;海风欢笑着吹卷起来,又唱着欢乐的曲子离开了。我仍在不断地叠着叠着……大海呀,请您休息一会儿吧,让我那心之船顺利地到达母亲的身边;大海呀,求您了,让船儿带我的悲哀远去吧!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深切的呼唤。

生2:海风呼啸,海浪无情地拍打着礁石。怒吼的是离别的歌,低吟的是忧伤的情。我小心翼翼地把我那沉沉的思念放进白船儿,却又怕这些纸船太小太小,无以承载我的哀愁。残酷的海风与海浪啊,我求你,求你平静一会儿吧,哪怕只一会儿。我求你们,让我的心之船顺利到达母亲的身边。

师:你的语言很具有诗的意境。

生3:海岸总是那么模糊,我翘首观望,却怎样都看不见。母亲,你可知道你的女儿对你是怎样的思念。飒飒的海风不停地向我扑来,扑向我这颗哀愁的、无助的心。我不知我该怎样做,这浪涛总是带给我遥远与不安。这时,我所寄托的只有一只只小小的船。我把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思念全托付在这儿。只希望有一只能把我的心意传达。然而,海浪总是那么残酷,当我每一次坚定地把一只纸船投入海中时,浪涛总是把他淹没,淹没载着我的爱和思念的纸船。但我依然坚信,这纸船一定会载着我真切的思念流到母亲的身边。

师:同学们的朗读深深地把老师打动了。看来同学们都能入情入境地感悟诗歌。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学生齐背)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赏析诗歌的方法——入情入境地感悟诗歌,这样我们才能走进诗歌,走进作者的心灵,体味诗歌的美。最后推荐大家阅读冰心先生的诗集《繁星》和《春水》,这是《繁星·序》的中诗句:

零碎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然而它们是光辉闪烁的,/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屏幕显示)

其实《繁星》和《春水》都是诗人随时记录的点滴感受,愿同学们也能养成这样的习惯,让我们成长的天空同样可以繁星闪烁!

入情入境话“个性”

史绍典

“诗无达诂”,是对鉴赏诗歌“个性化”的一种描述。

《纸船》是一首抒情小诗,写于1923年,是冰心23岁时从上海乘船赴美留学途中,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海上写给母亲的。要个性化地读诗,恐怕要先了解冰心诗歌的个性。老师的“导入”,就清楚地提示了冰心诗歌创作的与众不同:

冰心诗文的魅力是那娓娓道来的温婉的调子,是水一样的柔情,是金子般的童心。

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

这是解读冰心的法门;同时,它又营造了鉴赏《纸船》的氛围、定下了鉴赏《纸船》的感情基调。

入情“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直接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学生自己说出读诗的“体验”。学生个人的体验,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是读诗的“个性化”。这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他的心境以及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生1:我读出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生2:我感到这是作者对母亲深情的倾诉。

一是女儿对母亲的爱,一是女儿对母亲的倾诉。切入点、落脚点是不一样的(学生中,有特别爱母亲的,也有特别要向母亲倾诉的)。

引导诵读,着重在语调、语气、语速的把握上。因此,学生可以读出“沮伤”、“感伤”等等。“沮伤”,“是纸船不能到达母亲身边时”,“我”的失望;“感伤”,则是“思念母亲、见不到母亲”时,“我”因感触而悲伤。用词的准确,说明了学生情感把握的到位。

师生在把握重音上的切磋,很有意思。“万水千山”、“不灰心”、“母亲”、“至爱”、“求”等词语重音的体会,都不是教师教学的“预设”,而全部是学生在读诗过程中、在教师引领下、师生交往互动后的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以及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

万水千山,“说明纸船要到达母亲身边需要经历很远很久”;

不灰心,“并不灰心沮伤,仍然执着地一只只地叠着纸船”;

母亲,“因为这是对母亲深情地呼唤”;

至爱,“是‘非常爱’‘极其爱’的意思”;

求,“表达一种急切的、急迫的心愿”。

从多个侧面,对全诗的感情基调作了极富个性的把握(重音的体验,应该是极具个性的)。

对“很小的白船儿”的理解,更是体现着“稚子”对“童心”:

因为折纸船是儿童们的游戏,作者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正体现了冰心诗歌的特点——抒写母爱和童心。

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想补充一点,老师在介绍冰心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晰的一句是:“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我想,这首诗借纸船表达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恰恰体现了诗人的纯真的童心,恰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挚爱及我对母亲切切的思念。

这种感悟,不是我们成人所能体会得出来的,他是“稚子”(学生)对冰心的“童心”,这就是解读的个性化!

入境立足于情境的再现与再造。再现情境,是透过反复地诵读和吟咏,这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所以,当老师“朗读这首诗,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展开想像和联想在你的脑海中构思一幅幅画卷”时,学生一定有了“海浪滔滔,天风吹卷……”意象,并沉浸其中了。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11

一、通读全文,了解结构之美

《艺苑卮言》说《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从此言不难看出其对《孔雀东南飞》结构艺术的赞美。整首诗歌人物形象众多,画面繁复,情节起伏性强,但由于全诗情节采取双线推进的方式,又善于裁剪,表现出清晰完整的结构之美。

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焦、刘夫妇的爱情,一是焦母与刘兄的逼迫及焦、刘的抗争。两者并行却又互为依存,交织发展,使诗歌结构明了,层次感强。同时,诗歌善于剪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安排情节,略去了很多与主题无关的部分。在诗歌开头没有叙述刘兰芝与婆婆在生活中的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而是比兴入题,通过兰芝“诉苦”,仲卿“询母”,焦母“怒责”等细节,将“爱情”和“斗争”两条线索连接在一起,引出下文。结尾处未详写两家失去亲人后的悲伤及具体的后事安排,而是采用两家合葬、鸳鸯合鸣的浪漫主义手法,与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奠定的顾恋、缠绵的感情基调一脉相承,首尾照应。中间叙事以兰芝为中心,焦母、刘兄等人穿插其间,用语精炼,形神兼备。全诗情节严谨清晰,剪裁得当,紧凑利落。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诗歌的结构之美,学会谋篇布局。

二、细细品读,感悟语言之美

《孔雀东南飞》语言不饰雕琢,字里行间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有质朴之美。如文中的“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等都明白如话,浅近易懂。本文虽有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但都是选取人们最熟悉的事物来“引类设喻”,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如描写兰芝辞别焦家时精细打扮中的“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喻体选用的正是民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葱根的长、白、细腻来表现手指的柔美;朱丹是古代常用的红色染料,借此描写兰芝嘴唇的红润也十分贴切。

此外,本文有时为营造一种艺术效果或气氛,常采用铺陈,大力渲染某个情节和事件;有时又惜字如金,尽显简洁,呈现出精炼之美。在教学时,对古诗语言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解析、翻译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其语言之美,以灵活运用于语文实践。

三、静心悟读,体会情感之美

文章浓墨重彩的写了刘兰芝、焦仲卿之间美好的爱情,我们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这场凄美的爱情悲剧,珍惜现在,也要感受穿插在字里行间的不易察觉的亲情,感受当亲情与爱情必须做出选择时的更浓重的悲哀。当焦母遣送兰芝回家时,焦仲卿苦苦请求,并发出了“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声音,而当焦仲卿无法改变这一切,“哽咽不能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述这一离别之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只留下这深情的誓言回响在分开的日子里,夫妻间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这只是表现深厚爱情的开端,那后来的县令遣媒为子求婚、兰芝拒绝后双双殉情,这些情节我们更能见出夫妻间的情深意重。刘兰芝再嫁也不失一种选择,尤其是求婚者还是县令第三郎——门第高于原夫家。对于焦仲卿来说,休了刘兰芝,他母亲也是作出允诺,“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焦仲卿既能娶得娇美的妻子,也能顺母亲的心意。但是,爱情在他们眼里比荣华富贵和生命更加重要,他们双双以死殉情,这是一首忠贞爱情的颂歌。

但焦母对自己的儿子就没有感情了吗?显然不是。她自以为自己还是考虑到儿子的幸福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休掉刘兰芝,可以再娶其他貌美温顺的女子。面对儿子决意赴死前的辞别,“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她也泪流满面,可见其对儿子有深深的爱。她的悲剧在于,站在自己家长的角度来决定儿子的幸福,滥用封建社会赋予的家长的权力,使得自己的爱和儿子的生命一起受到扼杀。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 我们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这种悲剧的美,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文学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12

一、艾伦・金斯堡生平

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是美国当代诗坛的一个“怪杰”。 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帕特逊市,为俄国移民的后裔,拥有犹太血统,是“垮掉派”的代表人物。其父亲是中学英文教师,爱好写诗,母亲是一位共产主义者,其激进思想对金斯堡日后的政治倾有很大的影响。1943年,中学毕业以后的金斯堡,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后改学文学。曾先后结识了诗人威廉・卡勒斯・威廉斯和威廉・巴若斯、杰克・凯鲁亚克,与他们进行过关于诗歌的探讨,并一起度过了一段不羁的日子。1948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1953年,由威廉斯介在旧金山认识了已有盛名的雷克斯罗思,住在了费尔林盖蒂的一个名叫“城市之光”书店的附近,做了一名市场调研员,并于第二年开始了《嚎叫》的创作。1955年10月,6号美术举行的朗诵会上金斯堡朗诵了第一部分的《嚎叫》,引起了听众的巨大反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次年“城市之光”书店出版了《嚎叫》的完整版,而第一版却是在英国发行出售的,诗集的第二次印刷由美国海关出面干涉,经过漫长的法庭审理,美国海关败诉,金斯堡开始声名大振,人们称其为“垮掉的一代”之父,也由此让 “垮掉派”诗人备受关注。《嚎叫》是金斯堡的开山之作,人们将它与艾略特的《荒原》并列相提。

“别把疯狂藏起来。”、“我发狂是多么走运。”这是他对正统世界进行的叫嚣,他有着多重的身份,集诗人、激进无政府主义者、文学运动领袖、宗教徒等于一身,其诗歌形式受到惠特曼个性解放精神和自由诗体的影响,又有来自布莱克的神秘氛围的感染。1973年,阿伦・金斯堡这位留着大胡子的反学院派狂野是人成为了美国文学艺术院的一名成员,之后又获得全国图书奖。代表作品有《嚎叫》、《祈祷》、《卡第绪及其他》、《现实三明治》《亚美利加的衰落》、《白色裹尸布》等。

他是避世运动的领袖诗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嘻皮士”运动的代表,他还曾宣扬使用自由,沉湎于幻想参禅礼佛,并宣扬性解放和同性恋。他说已经“把自己的这一切经历、一切信仰、一切失望、一切激忿都倾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了”,其长诗行中可见惠特曼遗风以及凯鲁亚克散文风格,包含着痛苦和狂欢的语言震撼了世界诗坛。金斯堡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在吸毒以后的迷幻状态下写成的,但他终其一生坚持创作,笔耕不辍。直到1997年4月5日,因癌症于纽约辞世,享年70岁。

二、幻想的挽歌《祈祷》

《祈祷》全诗共分为五节,是金斯堡为自己的母亲内奥米・金斯堡所作的,他的母亲是一个精神病人,神志不清并长期被疯狂折磨,可是在她即将离开人世时,却给艾伦留了一封遗嘱“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爱你的,妈妈!”依旧是表意混乱的话语,但其中饱含的一个母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金斯堡也把和母亲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于母亲的爱融入了这首诗中。

诗中第二部分讲述的是12岁的金斯堡送母亲去新泽西州雷克伍德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养病的经过,是全诗的中心部分。由于父亲和哥哥的逃避,照顾母亲的责任落在了年幼的小儿子艾伦身上,然而母亲的疯狂让还是孩子的他感到惊恐无比,“12岁夜半横越新泽西,把内奥米留在了雷克伍德鬼影僮憧的房子中的命运三女神离开她找到决定我自己命运的公共汽车/跌坐在座椅上/身上所有的盘都断的/肋骨下的心脏陷臆作疼/头脑空荡/她在棺木中安全吗? ”母亲发病要求输血,却被休养所赶了出来,金斯堡不得不和她乘公共汽车离开,后来又把她一个人留在一个阁楼里,自己乘车回家了。

即使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样的痛苦和折磨也是难以忍受的,更何况要面对这一切的是一个正处于情感脆弱时期的孩子呢!当受到父亲责备的时候,金斯堡没有反驳一句,而是将巨大的压力埋进心里,“是我的错,把她送到孤寂中去?” 痛苦不堪的他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折磨了,做出了这样自私的行为。“电话在夜里两点响了起来,急诊/她发疯了/内奥米躲在床下急喊,墨索里尼的臭虫/救命!路易!布巴!法西斯!死神!女房东吓坏了/老同性恋服务员也对她大吼大叫。”那天晚上,精力耗尽的他只想逃避发病的母亲,甚至一度希望母亲就此死去,就能够解脱了。但是遗弃母亲以后的负罪感,让他难以入眠、备受折磨。

金斯堡还在诗中进行了大胆的欲望揭露甚至还有对母亲身体的逼真描述,“有一次我想她是试图让我亲她,……我浑身发凉后来还呕吐了一阵,但不严重/看起来似乎试一下也无妨/了解早期子宫的怪兽/也许/这种方式。她会在意吗?她需要个情人。”在这些诗句里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渴望,流露出的是一种长期压抑状态下催生的不正常心理。

诗中第一次出现“祈祷”这个词,是以希伯来语的形式表现的,插入在对于他的父亲路易的相关描述中。“内奥米20年疯狂的理想主义伤透了他的心”父亲的焦虑和彷徨也让其感到痛苦,父子都是母亲疯狂状态下的牺牲品。

40年代末期,金斯堡的母亲发病,在自己的幻想中难以自拔,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只是这一次她再也没有走出来。哥哥用电报通知了金斯堡“内奥米去世了”。母亲内奥米混沌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诗歌的后三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祈祷,得知母亲的去世时,他一边愤慨的“祝福” 死神,一边“感谢”死神使母亲得到解脱,怀着这样复杂心情的金斯堡,需要找到情感宣泄的突破口。

两天后他收到了母亲写给他的信,这新奇的预言般的遗言“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爱你的,妈妈!”, “钥匙”是一种隐喻,患病多年的母亲,经常息怒无常、神志不清,病痛折磨下的生活就像一场无休止的噩梦,折磨她自己也折磨她的亲人,偶尔清醒的她也想要试图找到解脱出来的钥匙,结束这样的噩梦。所以,母亲的信让金斯堡久久不能平静,他把母亲的信中的隐喻幻想写进了诗中,“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在栅栏里在阳光下,只是来到这个黑夜,在铁床边中风,当时太阳已经在长岛沉落下去/宽广的大西洋在外面怒吼,那是存在自身的强大呼唤/从噩梦中醒来,那分裂的创造,她的头搁在医院的枕头上,奄奄一息/最后看一眼,这人世就只是那熟悉的黑暗中一阵永久的光之闪耀,别为此幻蒙哭泣了/可是那把钥匙应该留下来――在窗前,那要是在阳光里――留给生者――它可以抓取那一瞬时的光――可以打开门――回头看。”叙述性的直白话语,没有前面的激烈冲突,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修饰,却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你那休克的双眼/你那脑叶切除的双眼/你那离婚的双眼/你那中风的双眼/你那孤独的双眼/你那震眼/你那双眼/别了/你那缀满鲜花的死去的双眼/她的双眼传达一种无声无助的痛苦,其实诗人在这里并不是想表达‘别了’,而是想表明自己已被母亲的‘双眼’感化了。”虽然,母亲的疯狂让金斯堡痛苦不堪,但是母亲的眼睛一直是他记忆深处的温暖。

“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 “呱呱这些年来我的诞生是一个梦,呱呱,纽约是汽车,是破损的鞋,是规模很大的高中,呱呱上帝的一切幻象。”诗歌最后一部分里,墓地中“呱呱呱” 的乌鸦叫声重复出现,并与上帝联系在一起,这又使诗歌笼罩在一种充满死亡气息的悲凉氛围之中。悲痛的诗人终于找到了情感的宣泄点,“纯粹感情的声音”就像是苦难者的呼喊,心中的愤懑、凄楚一起奔出。

《祈祷》是一种开放人生的情感宣泄,是脱离了社会道德约束的自由表达,是自我的真实彰显。金斯堡的这首充满了自由与幻想的挽歌,虽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所做,但并没有传统诗歌中对于母爱的热情歌颂,而是用大量的笔墨细致的描绘母亲发病的状态,以及自己的彷徨惊恐和不安的情感,用真实的感情去进行创作,让读者真切的体会到最真实的情感,得到的是心灵上的巨大触动。诗人没有直接说出对于母亲的爱,而是在矛盾和冲突中将这种感情宣泄出来。

三、总结

因为《嚎叫》和《祈祷》的成功,艾伦・金斯堡于197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人们对于《祈祷》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被重印了数十版。直到今天,《祈祷》一诗中所蕴含的痛苦和内疚的情感,以及对于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对于情感的恣意释放,依然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震撼不已。

参考文献

[1]丁宁;试释艾伦・金斯堡的《祈祷》[J];《文学教育(下)》 2008年12期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篇13

它是原型文化的再现。原型文化凝聚的是集体无意识,和人类的心理诉求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这里所讲的原型文化主要专指地母与还乡、土地受难等类型,而排除了“恋母”本身。正如前面所提到,彭燕郊的诗歌中频频出现了“大地”这个意象。大地在他的笔下首先意指着生存之根和万物之母,“大地是在慢慢地睁开它那惺松的双眼,是在慢慢地翻动它那硕大无比的/孕妇般肥大的身子”(《清晨》),“我知道,我们的土地母亲”(《秋天是我的季节》),“树,牛羊,庄稼/以及这原野行的一切/以及我和我的诗/都是兄弟/都是这土地的产品中的一个”(《树》)等等,都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大地母亲的情感抒发。同时她也是创造力的象征,彭燕郊写下这样的句子:“你是不朽的,因为你吮吸的/是大地的乳汁,大地的无穷的力和不死的生命”(《磨》),“源泉,来自古老大地苦难民族神圣的先天素质”(《过洞庭》),彭燕郊震撼于洞庭湖的浩瀚汹涌之余,也表达了这大自然的伟力之所在;其次,大地要还是人们受难的象征。大地接受了阳光雨露的恩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直面“严霜酷雪”的威逼和施暴,所以,彭燕郊的诗歌中多次出现了诸如此类的词语:“包含苦汁的大地”(《冬日》),“凄苦的土地”(《夜歌》),“大地就变得这样苍老了”(《岁寒》)、“在这缺少鲜花的大地上”(《冬青只是在开花》),“倾斜的原野”(《倾斜的原野》)、“这块没有生机的土地”(《因为血液》)、“沉重的土地”(《致牺牲者》)、“源泉,来自古老大地苦难民族神圣的先天素质”,等等。他在诗歌中多次描述和提及了大地的体形与体貌,大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视野的开阔和心胸的宽畅,往往能给人以崇高和仁厚、大气的生命想象和自我塑造,这和五四以来的重写人、大写人有着奇妙暗合的。生命来自大地,但生命自身往往找不到存在的依据和立足的方向,所以和地母原型相关的就是“还乡”。彭燕郊多次写到“旅途”、“流浪”和“漂泊”,“我正在酝酿着一个更长远的、更冒险的流浪”(《母性的……》),“我们现在是异乡人了”(《旅途上的插话》),“是第一次/从流浪的路上/我回到家乡”(《妈妈、我、和我唱的歌》),“流浪到底是加害了我,或者加惠了我呢?”(《寻觅》),“又得赶路了”(《门里门外》),“旅程渺茫”(《漂瓶》)等等。“回归”与“流浪”这组意象是全程贯穿这种“恋母”现象的两道互相依缠、互相对撞的红线,“苦难”正是生命腾挪在“回归”与“流浪”这两道红线上的全部精神诠释。彭燕郊的“还乡”是在追求像土地那样能安放人们灵魂的家园。

它和民间宗教密切相关。彭燕郊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如散文诗《编个故事》、《天喜·天怒》、《铁腕》就是因人间政治造神活动而做的,作品对人们的愚昧和狂热表示义愤,也对掌握生杀予夺大权和“恩赐”别人命运的“神”表示了极度不满。不过,这毫不妨碍彭燕郊朝着信仰叩首。他的信仰是超越的,不是政治领袖和简单的社会观念。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母爱”本身就是信仰或精神支柱。它像头顶上的那一线蔚蓝,虽然没有在具体的作品言明,但是,“母爱”总会恰到好处出现在作品中主人公身陷在精神的罅隙深谷之时,给人以解脱,给人以希望。比如在《节奏感》中,诗人几乎以乞灵的口气在说:“回到母亲的怀抱吧”,以期摆脱烦躁的心情,比如在《怀厦门》中,诗人又几乎是以基督徒般的圣洁口吻在诉说:“我怀念厦门——/如同羔羊怀念它的慈母。”当然,还有对大地的礼赞,比如“赞美大地的青春/歌颂大地的少壮/为了美好的理想/哪怕征途是怎样的悠长/

——我是必定要这样做的呵/我是看到了并且听到了春天”(《春天——大地的诱惑》),这也很有些唱诗班的咏叹语调和圣徒感恩时的性情。所以,彭燕郊歌颂无论是具体的“母爱”,还是执着地书写“大地”,都充分地显示了他是有着一种对母性的“拜物”情结。这种情结由来有很多,我们想,其中之一即南方柔性的地域文化所致:“南方是美丽的所在/那里有母性的南中国海,海样慈爱的我的母亲”(《母性》),另一个就是开篇所谈到的“妈祖”偶像的问题,众所周知,“妈祖”在南中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虽然只有《金山农民画》和《我的选择,历史的规定》等少数诗文里出现过“妈祖”意象,但是,我们认定,出生在离湄公岛上十分近的彭燕郊是受到了相关的熏陶,比如“心中有妈祖,也精神集中,临危不慌,自然无难无灾”这样的信念应该早就植入了他的心田。“妈祖”和“母亲”之间是有着精神同构的。彭燕郊是把对妈祖的崇拜转移到了“恋母”之中,或许现代中国是个去魅的时代语境,或许他曾以革命者身份出现,所以在诗歌中对宗教神话中的“妈祖”就直观性的表述较少。

它是民族情感的延伸。大地是母亲,祖国也是母亲。大地是有国界的,母亲是有民族之分的。特别是近代中国以来,我们的民族是命运多舛的,西方帝国主义的铁蹄在我们的大地肆意蹂躏,祖国母亲痛苦不堪。因此,对祖国、对我们的土地的关爱与保卫,就是儿女们对母亲的忠贞的爱和真诚的回馈。叛离与作恶,就是对祖国和母亲的忤逆不孝,是“狼子蛇心”,将受到历史和人民的谴责、惩罚。彭燕郊跃上诗歌之马,也就是踏上战马之时,做了个“战争之子”。在他的诗歌中,对母亲的爱恋和对祖国大地的爱恋常常是同一的,这两个意象不分你我,温情的人伦之爱和崇高的民族之情水融,比如“我知道,我们的土地母亲/血和奶水都没有枯竭,也不会枯竭/秋天呵/请接受我的爱”(《秋天是我的季节》),“母性的南中国海养育了我明洁的童心/她把宽阔的姿态遗传给我,她那起伏的胸脯/曾经是我的摇篮”(《母性的……》),“画里的母亲们/好像春天/第一道阳光/照射到北国的雪原上/阳光透过雪/阳光照进了泥土/阳光接触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诗人的内在情感真真切切,文字珠圆玉润。当然,也有不少诗作就直呼“祖国”、“中国的土地”的,清楚地显示敌我的情感界线之分明,比如:“点缀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你可耻的伤疤——‘皇军’的碉堡”(《冬日》),“祖国呵/我爱你/今天的艰苦的战斗”(《雪天》),“在春天,祖国的大地/为了预告将来的日子里的/洋溢的幸福”(《春天——大地的诱惑》),“死/不能改变他的面容/他的响彻祖国大地和天空的/永生的歌”(《在这边,呼唤着》),“注视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退出中国》),等等。

以上种种应是构成了彭燕郊诉诸“母爱”的深沉土壤,不过,这里面有还有直接的现实原因和个人遭遇促使他在文学主题上向“母爱”靠拢。

20世纪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看似特别强悍,实际上却很脆弱、无助、孤望的时代——整个东西方世界是秩序失衡、价值迭变的,现代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人文精神危机四伏的。中国文化进入了全面与深刻的嬗变之中,文化急先锋们效仿西哲大声地喊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暴风骤雨式地掀翻了“孔家店”,传统的道德根基、价值体系等被掀得个天翻地覆。重建人文精神大厦因而成了中国的最重大、最迫切、历时最长的时代重任。

与之同时,从个人遭遇来讲,彭燕郊生平具体所遭遇的苦难有:家境之困、战争之苦、肺病之患、殇子之痛、生活之窘、牢狱之灾、流转之劳、不明之冤、失落之伤、边缘之冷……在表现形式上,它就转化成了诗人在心路历程上的“国难”、“家难”、“人难”的三部曲时代语境,准确地说,这应是时代赋予的。

巧合的是,在思想芽苗刚抽枝之时,彭燕郊的内心里入住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精神痛苦,宏观氛围与人生遭遇就更共同铸就了他思想本体上的“虚无”。但是,他从不是在“虚无”中沉沦,绝不是佛道传人。诗人以自己的生存诠释了“生生”之要义。这和鲁迅先生的“反抗绝望”、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构成了一脉相承。当然,彭燕郊本来就是汲取他们的思想长成的。从根本上说,诗人的“虚无”的思想是派生于现代性转型语境,同时又必须在如此语境之下抗战“虚无”。这就是命运安排或历史规定好了的悖论。这一悖论渗透到诗人的创作之中就分孽出了更多的矛盾组合:集体与个人、理性与感情、乡野与城市、技术与人文、战争与和平、人类与自然、出走与回归、批他与自批、自主与异化、欲望与道德以及苦与乐、进与退、生与死等等。诗人的情感维度就这些矛盾之中形成艺术的张力,鲜明深刻地表述了世纪苦魂。心灵的挣扎需要慰藉,就像整个人类的灵魂在无序多变的现代转型社会里亟待精神家园来庇护、来安放。同时,诗人希冀这种慰藉最终成为抗战“虚无”的真正利器。是什么能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呢?彭燕郊理直气壮地认为那肯定不是宗教,甚至对艾略特求助基督的想法颇有微词。彭氏自己也没有绘出供人参考的蓝图,所谓的建构只是个人的体验与感受之上。诗歌中的他在孤苦绝望时,最要想到的就是母性这个概念,需要回到心灵的子宫抚慰伤口和求得皈依,在感恩人生、回馈生活时,他最不能忘记的还是母性这个概念。童年的记忆让他对“母亲”这个意象情有独钟,扩而广之,就是“母体”、“大地”、“土地”、“家园”、“祖国”,相关的就是“水”、“光”等柔性的意象。它们构成了彭燕郊诗歌中的最核心意象,联结了诗人整个的创作历程。这些物象就是他所设想的精神支柱或心灵寓所。没有了精神支柱和心灵寓所,于是“漂泊”成了现代人的心灵身份证,这又同诗人本人具体四处飘零的行踪而无从情归故里构成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合二为一。“漂泊”的意象也就强烈地诉说着回归精神家园的焦渴。

“母爱”从另一侧面意味着人应该做永不长大的孩子,像小孩一样充满生命活力,以童年的真诚和单纯立人,以“赤子”之心对世界保持爱意和美感,最高的境界就是“混沌初开”,这是阅尽所有苦难和洞彻人生要义之后,最终生命的起点——初发婴儿。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彭燕郊的写作就是建立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历史境遇、人的命运的观照和思考之上,他就是一个绝对的人文主义者,表达了“新民”的理想。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简单地挟西学自重,更没有高谈阔论大理论,而是以沉默的也是持久的写作姿态,以自己的战斗人生在现代性语境中的体验为最客观、最感性的写作资源,在诗路历程中勾勒了一条前文间接所分析到的若隐若现的主题副线,即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批判老中国儿女愚昧、沉闷、落后和从日本帝国主义、政府残害生命中礼赞人性的尊严与高贵开始,到“”中“无可奈何中有些激愤”地反思国民的丑陋、龌龊的一面,在到八九十年代总结生平心路历程中拷问自我,拷问普遍人性。彭燕郊以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人格意志参与了20世纪的世界和中国的心灵嬗变以及它们的痛苦。与之同时,他几乎参与新诗成型之后的现场,一生经历过了“抗战写作”、“七月派写作”、“狱中写作”、“潜在写作”、“归来者写作”、“九十年代”写作、“新世纪写作”等等。本着“终点也不是结束”(《旋梯》)的旋梯思维,他朝着永无止境的艺术方向挺进,形成了前文所分析到的各个时期的鲜明个性。但总而言之,他在诗艺坐标系的纵轴上还是勾画出了一以贯之的风貌。

第一、崇高型的美学风格。总体看来,彭燕郊的诗歌底色是苦难与悲愤的,文字里面渗透着一股深沉的沉郁顿挫之气。这就是诗歌美学上的崇高性的集中表现。彭燕郊是反对浪漫主义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近乎矫情的挥霍情感,主张战斗人生。前期作为“七月”派的一员,他是拥护胡风的“肉搏”文艺思想的,认同“五四”文学理念的,所以批判小市民,反对庸俗、愚昧、落后的国民劣根性,歌颂革命和抗战,也写战斗过程的艰苦和北方天气的恶劣,表现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介入生活的积极态度,没有一般青春写作的惆怅和迷惘,如果有苦闷的话,那也是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小怨小戚,表现出对民族和土地的痛切性思考和现代意识渗入内心所带来的惶惑。在桂林时期,彭燕郊虽然不再写战争,好像远离了宏大叙述,但是,他绝没有睡在温柔乡里,而是对现代性的感受更深了,对转型文化中的中国时代特征思考更凝重了,像《荒原上的独立屋》、《倾斜的原野》就是诗人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成果”,很有历史厚度和文化意蕴的。总的看来,他是精神战士,沉重是他的写作职责,崇高感也是他的文学整体审美气质,也是和现代诗以思想取胜一致的。

第二、杰出的发现意象和营构意象的能力。在意象的把握这一点上,聂绀弩很早就惊讶地称赞彭燕郊能把“一个水磨、一匹小牛,一个死人的出殡,一根冬青树的开花”纳入审美范围之内。不错,对于真正的文学家来说,其笔下的意象绝对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发现的。这种发现来自“众目睽睽”之下而他们浑然不觉,令人拍案叫绝的意象是他们的慧眼而来的。这种发现属于“惊人”发现,不应止于一般性某事某物洞察之中,而应深入抓住一些更具有文化意蕴和历史深度的本质,它总能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和启迪。关于这点聂绀弩没有充分地展开的,同时只有这点出彩才能显示大作家与小作家的区别,正如前面我们提到过鲁迅所发现的“吃人”意象、“挖掘”意象、“看客”意象等,这些都是深入人心和社会的,所以鲁迅是非同寻常的。综合性地起来看,在这点上彭燕郊也是有其过人之处的。最直接的一个例证就是,他对“母爱”意象超出一般意义的运用和理解,这形象地标明了现代人遭遇到的无助、痛苦、孤独、尴尬、焦躁、压抑、反思等现代性情绪时的迫切心理诉求。而在整个过程之中,他都显示出一个重视体验性的作家的个性,以自己的主观激情和生命感受融入其中,作品总体与观念图解无关。现代人的苦难只从鲜活的生命中才能流露出来。除了对“母爱”这一宏大意象的把握,堪称中国现当代诗史的一个独特而醒目的存在。

第三、现代诗歌意识下的多种形式探索和实验。作为一个对生活、对生存很忠实的诗人,彭燕郊却是对文学的现代主义和西方现代诗的成果很“饕餮”。一上诗歌之路,他在《山国》之中就展现了凡尔哈尼、波特莱尔式的风采,而后来对“雪天”的不厌其烦的描写,就有象征主义的尝试,“雪天”对应着北国人民的生存之苦和抗战的艰苦卓绝。他在桂林前期诗歌中表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农业文明的眷恋,这充分地突显出了他的现代主义写作情怀。这种处在“喜新”与“恋旧”之间的矛盾情感挣扎本身就印证了他的现代意识。如上种种迹象表明,他已经跃入了与世界诗潮对话的行列之中。在后来的创作生涯中,他参照波特莱尔、艾略特等前人的诗学理念,并结合新文学的本土资源,还有个性化的艺术选择,在诗歌形式上形成了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诗歌的散文化。散文化是现代诗歌运动的必要趋向,在诗学主张上,彭燕郊严格反对新诗格律化和走古典主义的路子。我们知道,散文化从内在精神上来讲,它是对自由的,属于现代性的追求。尽管彭燕郊本人并不能用自由主义者知识分子来概括,尽管他的写作中闪现过新诗格律化的现象,但是,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之中对散文化的贯彻是最彻底的,这完全不像一些曾是新诗运动的干将,到了晚年屈从一些特定的社会和思潮和老年心态,又回到了古典的律绝句之中。彭燕郊不仅对分行诗的散文化坚决拥趸,而且对似乎更自由的散文诗十分热情,通过表达的自由,他是想把现代人的情感与意志尽情地释放出来;其次、在表达技巧上不断探索和打破常规。现代诗歌反对格律化就是因为它的僵化,现代诗以形式的变幻和技巧的新创来为艺术活力和创作激情。有研究者说过,彭燕郊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形式。的确,彭燕郊的确对现代诗的形式探索是不遗余力。在他的诗路历程中,一开始就有了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诗,战斗之风的结构是和彭燕郊前期所具有的战士精神相匹配的。《送租鸡》使用的是对话体,这是现代诗的“戏剧化策略”的路踪,客观冷静的书写中包含着矛盾和冲突的结构,产生了更发人深省的艺术感染力。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彭燕郊实验诗歌形式的程度是无以复加的,更加注重结构和意象的对应关系。除了结构这种现代性的安排之外,他还不断地尝试使用现代诗的其他表现手法或修辞。总体说来,彭燕郊是顺应现代诗的潮流的,并以实践推动中国新诗朝着现代化的发展。不过,他一直处在不停地处在试验之中,在一些方面无法定型,比如在结构方面,他很看重过诗歌结构与深层意象,但是有时候很厌弃,觉得这很矫情,他也试用一些“戏剧化”策略,但是他绝不一以贯之。

第四、力保“五四”语言风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新诗建构过程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如何正确使用现代语言,让其释放出最大的艺术能量。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诗歌一度成为战斗的武器和宣传的工具,充分发挥其功利的作用。而这个景观的出现,首先就是要以语言为通道的。民间化、口语化成了时髦的趋求。彭燕郊亲历过这样的诗歌现场。但是,他马上意识到,作为文学艺术,如此而为是行不通的。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美感要丢失。1950年代,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时代氛围之中,他收集过民歌民谣,也意识到它们里面也有一些很有营养。所以,在1980年代初,他写过一些“农事诗”,很有些口语化的味道,不过那绝对不是农民语言的翻版。总的来说,他一直是在保持书面语的纯正,民间口语只是一种补充而已,这种书面语准确地说,就是“五四”语言风格。它首先主要表现是血性语言。众所周知,“五四”文学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并在主要表现一代人的“哀与愁”中充满了民族的忧患意识和文化变革的愿望。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彭燕郊的文字底色是苦难与悲愤的,这不正是“五四”语言的继承?这就是血性的。它没有肆意的喧嚣和率性的轻浮,而是和其承载着的主题一样的厚重与充满感情,它没有嘻皮士的玩世不恭,只有反讽心态下的尴尬和苦恼、无聊。透过纸面,我们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感。其次,它是一种极为亲近而又典雅尊贵的。和文言不同,“五四”拒绝了它的装腔作势和苍白的说教,击溃了文言的“止乎礼仪”的“中和之美”之下压抑感,语言和人的内在情感更贴近变了,在这点上,彭燕郊感到无边的苦闷时,他都能以文学宣泄自虐情绪,用语言来完成肉体的报复。同时,“五四”语言也是典雅尊贵的,这是因为除了它是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使命,另一个方面,作为一种启蒙载体,它是为一般知识分子所拥有的,对历史、对人性,它拥有自己的内在道义感和价值批判的优越性,正和其人格力保某种高贵的同时,他的语言世界里总是充满自审和审他的声音,表现出对世俗、对异化的人性、对强势社会等等距离,显示出高贵的言语姿态。最后,它也是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文言相对封闭性较强些。“五四”语言是开放的,它在汲取一切有价值和对自身补益的成分。彭燕郊在写作语言上是保持开放心态的,比如他对民间语言的运用,同时,他还能根据时代的需要,走出矜持。

2007年6月16日,第2届“诗歌与人”颁奖典礼会上,彭燕郊获得“诗歌与人·诗人奖”;同年11月11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主办的“纪念中国散文诗90周年颁奖会”,彭燕郊和郭风、耿林莽、李耕四人获得“中国散文诗终生艺术成就奖”。这两个奖项,一是“民间”,一是“官方”所颁发的。它们颇有些象征意味,昭示着近些年来的人们对彭燕郊的了解与认同程度。当然,单从奖项而言,彭燕郊或许更愿接受缪斯颁发给他一枚“终生劳动者”奖章什么的,他的生命就是文学,生命尚存,创作活力和诗歌精神就从不退休,生生不息。近年来文艺界对彭燕郊愈来愈认同与重视正和陈辛劳、聂绀弩等人给予他的叫好,和胡风、邵荃麟、葛琴、钟敬文等人更是对其创作水平的不断精进以及艺术特色的凸现表示欣赏与寄予厚望,和文学史家蓝海(田仲济)予以“小艾青”之说进行概括与评价保持了某种连通。彭燕郊留给诗史的财富的不只是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如《混沌初开》、《生生:多位一体》以及《山国》、《妈妈,我和我唱的歌》、《风前大树》、《我的泼水节》、《画仙人掌》、《漂瓶》、《旋梯》、《无色透明的下午》等等,他是一个正如有着独到而深刻诗学思想指导的创作者,他的创作是和中国新诗的流转、发展、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因而这些是给中国新诗运动的本身带去启示的。这主要表现如下的几点:

第一、新诗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正如本书已总结过了彭燕郊的创作基点在于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历史境遇、人的命运的观照和思考之上,他是一个绝对的人文主义者,表达了“新民”的理想。放眼整个新诗史,像彭燕郊这般持久而痛苦地以至于终其一生地书写人的不足、人的苦难、人的失落、人的危机,又热忱而坚毅地呼吁人的尊严,特别是人的精神归属感的诗人和作家,不可不谓鲜矣。尽管彭燕郊对“一切美的东西都很痴迷”,但在他看来,诗歌不能耽于纯美,要有思考的力量,要关注着宏大和永恒的东西。而且尤为可贵的是,他又没有高打着思想家的幌子,他对人文精神思考化入了或者就是他的诗歌,诗歌是在完成着人性的拯救和对精神家园的追索。因此,这一切也就意味着诗歌绝不是停留在一己悲欢的感怀,绝不止步于一般风物人情的抒写。所以,他从诗学上坚决地反对浪漫主义的,而力主现代诗从气质上属于严肃而沉重的,他的诗歌有时虽然感于某人某事而发,但其内核上具有人的本质性和历史的穿透性。在中国新诗史上,对人这个存在物,对生命进行深刻体验思索的,冯至、穆旦还有其他一些“九叶诗人”等有过,但是,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他们难以坚持和不断深入下去,同时也是过多的倚仗西学资源,缺少对生活和生命的最深刻的、最鲜活的体验。相形之下,彭燕郊在苦难中体验,对生命的原始感受,更持久、更深入、更生动。他一生都在呼唤“母爱”和甘愿做个“赤子”,这就应是其应对现代意识而发出的心声。21世纪依然是会是一个高科技主宰世纪,各种政治、社会、文化问题依然严峻而层出不穷,危及着人类,中国现在以至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依然还是文化转型中前行……而说到底,所有的事情和问题都是源自人类自身,所以,诗歌是不是可以多观照人类自身和思考人类自身?我们的诗作者是应有着博大的人文精神心胸,走出自我,勇于直面,诚于书写。

第二、新诗与自由化的关系问题。新诗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其内潜而又最鲜明的精神特质或许就在于它的自由。但是,理论上较为系统化,创作上有着卓著业绩的,在新诗史上其影响力最大的流派之一——“新月派”是主张形成新的格律。而且,在政治和文学关系相当紧密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民间口语化”新诗运动所占章节不少,究其实际,它就等于“政治口号+民间韵语”运动,这是另种路向的古典化诉求。对此,彭燕郊是不以为然的。他是主张散文化,写自由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崇尚自由诗的,主要有两脉,一是“七月派”,一是“九叶派”。显然,“九叶派”又是主要征援西方诗学而来。“七月派”对西学也是敞开的,但是,这个流派对自由诗的拥抱更多还是基于内在的需要。因为这个流派的话语姿态是相对丰富与独特的。它是属于“左翼”,受到的压抑的同时,又保持着个性,在整个“左翼”方阵也是孤立和无助的。在“左右夹击”中如何突围,释放情感?这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一种自由无碍的表达方式,自由诗就成了必要和必然。不难看出,这种“自由”不是来源于一种无拘无束和率性而为,反而是局促和逼迫之后的冲抉,是对现代意识的必然迸发。这种的体验嵌入了彭燕郊的心灵结构。所以,在日后各种艰难困苦的生存境遇中,他更加深入体会到了自由诗之可贵,所以为之守护一生。“新月派”曾经是中国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却走上新古典主义路子。彭燕郊不能是用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概括,但他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获得了对自由的最感性理解,自由诗就是“自由”地表达现代人的思想与情感的,展开多种形式探索和实验就是自由诗的最直接体现,自由的目的不在于“浪漫主义”的聒噪与,而是具有现代气质的“现实主义”的思考。在彭燕郊看来,新诗就应该承担着这样责任的,这又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因为如何充分、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依然是诗作者以及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