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cad教学论文实用13篇

cad教学论文
cad教学论文篇1

在CDIO教学理念的启发下,为加强学生对土木工程CAD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实例教学法。打破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结合土木工程CAD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命令,精选针对性和启发性较强的绘图实例,将实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归纳出来,重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步讲解,然后在实例演示中针对具体的操作再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学生结合实例进行相关命令的练习。通过实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识图、制图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2)项目设计法

随着授课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绘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设计法,将CDIO提出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过程应用于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可以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将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每3~4人为一组),每组布置不同的设计项目(如根据任务书要求,绘制一教学楼的底层平面图等),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相应的项目,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学生接到项目任务书后,通过查询搜集资料进行构思、小组讨论、方案设计、绘制图形等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能够切身体验到CAD软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用”。

丰富教学内容

(1)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融合

在重新修订教学计划时,可以考虑将土木工程制图和土木工程CAD这两门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有利于解决传统土木工程制图与现代CAD技术脱节的问题。学生在掌握制图规范的基础上,分别用手工和计算机来完成制图大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两门课程的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很大帮助。

(2)相关专业设计软件的介绍

CDIO理念强调产业的需求及个人职业技能的培养,为适应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笔者建议在CAD的教学基础上,增加对目前建筑设计单位比较普及的结构计算软件——PKPM系列软件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应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和绘制施工图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该软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改善教学环境

cad教学论文篇2

    1.平面CAD为辅,三维CAD为主

    学生使用和学习AutoCAD软件时,大部分学生仅局限于软件的基本操作,但是真正的机械绘图能力却十分欠缺,教学中应引入Catia软件进行辅助性指导,因为Catia软件相对比较基础,以平面绘图为主,主要由草图设计、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制图等四部分组成。学习过程中,学生在Catia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逐渐深入学习AutoCAD,对提高空间想象力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即使是十分复杂的零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拆成各种小零件,先采用Catia进行最基本模型建立,从平面二维图逐渐向三维零件进发,再通过三维零件转到平面工程图,在平面和立体不断转换中,学生能不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将Moodle教学平台应用于CAD教学过程中

cad教学论文篇3

基于AutoCAD图形平台,其下游软件Skechup在设计中实现了专业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快速、方便、迅达地在施工设计图上,能够深度且同步地表现三维立体模型,该系列软件拥有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包,并有污水处理计算的常用方法,以及丰富和成熟的结构施工方案辅助设计功能,其在物料恒算、污水处理曝气计算、污泥产生计算、动力消耗、热能损失等方面形成完整体系,同时可以应用Skechup软件和PhotoShop软件,对作品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和图形渲染,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直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案例设计教学的实施过程

案例设计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通过对教学案例进行设计讲解,是实现CAD课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必要手段,案例设计教学不是一种随意、随机的行为,在设计案例时应用与实际应用相联系,通过一个案例-厌氧处理池基本应用设计,将厌氧处理池设备分解、分化成不同的功能单元,分组完成的不同单元结构体设计,通过单元教学使得绝大部分基本操作融汇在单元案例中,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其具备的基本功能,同时掌握单元体的实际应用和操作使用方法。将厌氧处理池的独立搅拌系统、污水输入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收集系统压力控制系统进行案例操作、设计与三维立体模型制作,并通过数码成像处理技术、图像合成技术制作形成完整控制单元,并以AutoCAD图形平台、Skechup建模、Photoshop可视化渲染的特效处理,实现功能化的宏观表现,通过组合案例的设计与实践,使用同学们在掌握大三元功能设计的同时,深刻地了解了该单元体在现实工作中应用,使得案例教学开放性、生成性得以体现,使案例设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提高

注重课程设计实践活动,运用单元设计的知识和设计技巧,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小组结合的方式完成工程的综合设计。老师应对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讲解,设定课程设计题目,供同学们筛选,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员进行分工安排、制定计划,组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设计工作。在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已有的样例,根据资料做了设计分析,完善工程单元设计,独立产生各种部件如管道、阀门、水泵、搅拌机、污水进入、净水输出等设计,达到设计规范的技术要求,使用户体验更真实、流畅的目的。通过应用CAD课程设计使同学们逐步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把毕业设计的一般性内容,延伸到CAD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CAD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完成对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在环境工程主要环节如格栅、沉降池、絮凝、曝气池、厌氧处理池、污泥干燥、污泥焚烧单元操作,采用主导教师提供3-5个设计单元方案,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擅长自由选择设计方案,最终提交自行设计的不同方向的设计作品。学生提交作品的方式,单元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的设计作品能够反映学生对环境工程CAD软件绘图技巧和图像处理技术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格栅、沉降池、絮凝、曝气池等单元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上述因素CAD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小组评析的形式,其中教师评价中包含对每一位学生的所有作业进行分数计量,作为阶段成绩的一部分。同时过程性评价则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出勤、作业、提问等方面综合评定。而设计技能的评价以实训大纲为依托,由专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模块进行考核。

cad教学论文篇4

在我国中职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各个中职学校纷纷开设了CAD课程,并在教学中不断推广并探索不同的CAD教学方式。当前中职学校的实际CAD教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如何更加突出中职教育特色,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不断思索。

1 CAD教学之于中职教育的意义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而对于企业来说,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人员显然可以在入职时减少培训时间和精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从学生角度来看,在就业压力愈发增大的今天,由于中职教育的专业针对性,使得中职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同级别学校,这也给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面对我国各行各业中CAD技术人员的供应缺口愈发明显的状况,中职学校中诸如机械、园林、建筑等需要进行绘图设计教学的专业中,CAD教学的广泛普及不断促进着社会、企业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

首先,从社会和企业方面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CAD作为当代科技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改造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对提高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效率有很大帮助,也使得CAD设计变为生产制造、宣传销售等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保证。中职学校要培养具有较高操作能力的CAD人才,在企业录用之后可以直接上岗运用CAD进行工作,不但给企业注入了新鲜动力、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绘图有效避免了人工绘图的差错。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说,CAD学习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帮助就业,且即使在应聘时企业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根据所学知识不断地改进工作方式,通过CAD的运用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工作中运用CAD技术不仅可以避免人工绘图等环节的疏漏和差错,从更深层次考虑可以将设计的产品或者工程更科学化,运用CAD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精确性和广泛性,将工作品质提升到非凡的境界。

2 中职CAD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中职学校管理混乱、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教学中科技的运用仍然有很多不足,CAD运用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在中职教学中引进CAD技术教学,对学生的能力提高的影响依旧不容乐观。

(1)对CAD教学应用和认识的不足

对CAD技术缺乏全面性的了解,是现在中职学校中CAD教学的主要问题,从现阶段CAD教学状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仅仅把CAD当做绘图工具进行教学,并没有全面认识到CAD的优越性。实际上,CAD的基本功能是全面的,除绘图功能之外,还可以对制图过程中的文字和图层进行管理,以及运用三维绘图等功能,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完善和修改。

中职学校的实际教学中重视绘图部分,虽然绘图是教学的基础内容,但是如果缺乏真正的深度了解和学习,对学生日后工作的帮助不是很显著。而CAD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深度的内容需要在实践中一一发现并找到重点,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也给CAD教学的优化造成了严重阻碍。

(2)教学软硬件设施落后影响了CAD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CAD教学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CAD教学所需要的实践性很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学硬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很难亲手进行CAD操作,都是由老师进行操作和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运用能力都是很难满足教学要求的,也很难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直接影响了CAD的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现在的教学教材虽然实用性较强,但是针对刚刚接触CAD的学生来说,有针对性的入门级教材和课件的编写并不完善,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年龄较小,基础薄弱切容易分散注意力,一个对学生来说深度且枯燥无味的教学软件,也很难符合学生学习的口味。

3 突出中职教育特色,进行CAD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为了改善中职教学质量,对CAD教学模式的调整势在必行,这不单单是教师或者学校某一方面的提高,更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实际有效的发展方式。

(1)扩大CAD教学的运用范围

在这个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任何一门科学技术的运用都不是但单一固定的,CAD技术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CAD技术的教学范围要结合实际需要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或者基础功能上,对CAD的技术延伸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更需要的是教师本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中职教师自主学习CAD的各种相关技术,不断吸收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更要求学校和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支持和培训,通过从根本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方式,不仅将CAD的教学范围扩大,也要CAD教学难度逐渐递增。

(2)CAD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行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辩证方式运用于社会的每一个发展区域,对于CAD教学更是如此,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中的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套针对CAD教学的完整的教学理论,这套理论不但要符合教学需求、联系实际,并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相互指导相互作用来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CAD的制图能力

在科技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CAD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熟练掌握多门技术以便立足于社会。在CAD教学中,除了上文提到的培养学生对CAD的全面深度的运用能力之外,激发学生的综合创新意识和自主设计能力也是一个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CAD知识的了解,灵活地将CAD运用在日常其他科目或者工作之中。

总之,中职教育与其它普通学校教育不同,教育的实践性和对技术要求的专业性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特色之一,在教师教学中综合技术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技术掌握的全面和深度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CAD教学并不是一个近年来才兴起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成熟的环节需要改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多方面相结合,从多个角度逐一突破难题,使得中职CAD教学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cad教学论文篇5

Key words: mechanical CAD/CAM; course reform; implement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42-02

0 前言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D/CAM)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设计、制造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被评为20世纪最杰出工程技术成就之一。CAD/CAM技术在先进制造体系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创新基础[1-2],随着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改造的逐步深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我国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和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这也促成了《机械CAD/CAM》课程由以前的选修课发展成为主干专业课的重要地位。我院开设该门课程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借助于本校FMS柔性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使得我院在该门课程建设的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而本世纪初,我校申办成立江苏省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使本课程的建设有了高速发展的平台。以前,CAD/CAM课程教学以基本概念的介绍为主,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及学时安排与传统的专业课基本雷同,忽略了与其他专业课的呼应,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这在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尤为突出。重点高校机械类CAD/CAM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中强调CAD/CAM技术的原理分析与讲解,所培养的学生定位在CAD/CAM技术开发的层次[3]。而一些高职院校,对机械类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相对较少,一般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的操作技能上,这使学生的工程素养的培养上有所欠缺[4]。针对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本文提出在CAD/CAM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工程能力和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思路,取得明显成效。

1 目标和指导思想

当前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CAD/CAM课程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数字化制造的基本技能为目标,以强化学生CAD/CAM工程能力为建设特色,主要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与运动模拟、CAPP、CAM及数控编程、数控设备操作[5]。在课程改革中构建适应企业对CAD/CAM技能人才要求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习教学体系。课程在实施中贯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并以实践为重点的教学指导思想。

1.1 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突出课程应用性、先进性特点。对原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如在理论教学部分以图形处理的矩阵变换原理作为教学重点,并鼓励学生编制二维三维图形变换的小程序。

1.2 实践性教学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将课程教学放在计算机机房完成,通过学习CAD/CAM软件,进一步加深理论课教学中有关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实践教学既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有重点地掌握。着重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以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通过“实践―理论学习―再实践”的教学顺序,掌握相关的CAD/CAM技能,及所谓的先会后懂。在教学中体现早实践、多实践、有针对性的实践。

1.3 教学中将CAD/CAM技能应用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并要求学生在相关专业课(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工艺等)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使用CAD/CAM软件,从而确保学生在整个专业学习阶段,CAD/CAM能力培养不断线。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机械CAD/CAM课程内容庞杂,软件操作难度高,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高技术、大信息量的教学工作。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及早跨入设计、制造的崭新领域,这无疑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6-7]。

2.1 在CAD/CAM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充分利用我校CAD/CAM实验室的先进教学条件,采用视屏、动画与现场多种操作等多种形式授课,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教学中选用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自行开发网络教学课件,目前正在试用阶段。教学中,由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现场讲解、演示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操作要领,学生现场完成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同时通过课程设计等实训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强化软件各模块(包括零件三维设计与装配、二维工程图制作、数控模拟及加工代码的生成、运动模拟、有限元分析等)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在毕业设计环节,针对具有较高CAD/CAM软件应用水平及兴趣的同学,结合实际科研或应用课题完成毕业设计。

2.2 实现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无缝连接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中实验环节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课程结束后安排CAD/CAM课程设计及数控实习。将CAD/CAM软件应用的实践教学与数控高级编程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应用CAD/CAM软件完成零件从设计、建模到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及机床加工的整个过程,通过教师现场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形成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3 在课程设置上保证专业课学习阶段CAD/CAM能力训练的持续性 在低年级阶段以二维工程图为训练重点,鼓励学生参加三维CAD兴趣小组;高年级阶段则以三维CAD/CAM教学为主,在高年级阶段广泛开设UG、ProE、Mastercam等选修课程。针对目前企业使用的主流CAD/CAM软件大多为英文界面,实施了双语教学试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及省内组织的机械设计创新比赛。在生产实习中将教学与技能考核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三维建模师资格认证考试、数控工艺员认证考试。

2.4 调整教学内容,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我校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先进CAD/CAM制造技术,掌握从产品的设计、工程分析、加工制造全过程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精简了原课程中大量的概念性内容、可以通过阅读即能掌握的内容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已涉及的内容。突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通过CAD/CAM课程实验教学、CAD/CAM课程设计、数控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鼓励在相关专业课程中使用CAD/CAM软件。培养学生应用高端CAD/CAM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成绩评定坚持以实践考核为主,将教学与工程应用、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3 加强CAD/CAM实训基地的建设

3.1 重视传统金工实训基地的建设 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与实践技能,仍是学习CAD/CAM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加工技术。一个CAD/CAM技术人员,如果不懂得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和制造工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时,也同时应重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3.2 建设CAD/CAM实训基地 CAD/CAM是制造加工技术发展的方向,通过CAM/CAM教学软件,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机械制图和零件工艺分析,熟练掌握加工编程方法。软件模拟与实际的机床加工往往不能有机连接,学生不能确信所学的知识是否有效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定规模的CAD/CAM技术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应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数控加工设备,配置以小型数控机床为主,适当选用高档机床,以处理好实践教学中技能操作训练与现场观摩教学主次关系。数控系统应具备国外主要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功能,G、M、T代码和PLC指令丰富,可设置的系统参数、轴参数、补偿参数丰富,能支持开环、半闭环和全闭环等不同控制方式。最好能有加工轨迹三维图形仿真校验和动态显示、二次开发与扩展接口,可以实现课程教学与技术开发有机的统一。

3.3 配备相应的仿真软件 目前大多数CAD/CAM软件具有运动模拟、有限元分析及加工仿真模块。这不仅可以降低教学运行成本,给学生更多的模拟练习机会,而且能够改善零件的结构设计、加深对工艺优化的理解。这些软件系统既能单机独立运行,又能在线模拟一线的生产操作。数控机床的模拟操作在显示器的仿真面板上进行,而零件切削过程由机床模型三维动画演示,利用计算机和相关的专用硬件形成一种真实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真实感觉,在大量的仿真练习中熟练掌握CAD/CAM技术,因此能进一步培训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

4 特色与创新

整个CAD/CAM课程教学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由二维到三维,由简单到复杂,采用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双向并行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仿真为主要形式确定课程的教学方式,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标准及教学实施方法等。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学生毕业前都能熟练使用1-2种CAD/CAM软件,掌握常规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有的考取了三维建模师资格证书、数控工艺员证书。让学生在CAD/CAM课程学习中实现学以致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方贵盛,何利力,孔繁胜.计算机辅助三维概念形状草绘设计研究进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9).

[2]高慧.CAD/CAM技术及应用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影响[J].机械管理开发,2007,(4).

[3]王军,吴凤和,于风琴等.项目学习和情境教学在CAD/CAM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0,(5).

[4]尹玲,张进春,李庆.《机械CAD/CAM》课程及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cad教学论文篇6

1CAD/CAM基本概念。CAD/CAM技术不是传统设计、制造流程的方法的简单映像,也不是局限于在个别步骤或环节中部分的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而是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以及人的智慧和经验以现代的科学方法为指导结合起来,在设计、制造的全过程中各尽所长,尽可能的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完成那些重复性高、劳动量大、计算复杂以及单纯靠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辅助而非代替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个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CAD/CAM系统以及算计硬件、软件为支持环境,通过各个功能模块(分系统)实现对产品的描述、计算、分析、优化、绘图、工艺规程设计、仿真以及NC加工。而广义的CAD/CAM集成系统还应包括生产规划、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CAD/CAM软件是数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制造的主要应用工具。企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软件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工艺设计、仿真加工、实际加工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环节都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环节需要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CAD/CAM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仿真、最优化设计、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等多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具体教学时内容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要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并适当加强实践性环节。(1)课程内容更新。CAD/CAM技术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主要的课程,可以分为二部分,即机械CAD、机械CAM。Auto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掌握对零件图的读图、二维工程图的绘制。(2)加强实践教学。CAD/CAM课程是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需涵盖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就应该结合CAD/CAM软件的一些操作来进行讲解,边讲边练,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应适应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材施教。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CAD/CAM应用软件的一些命令,或者命令的操作步骤,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对于这些建模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就可以了,而多采用工程中设计的零件或者加工的零件为实例,让学生进行建模并加工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软件命令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行一体化教学。改变过去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课堂移至CAD/CAM实训实验室进行讲解,实行“教、学、练”的结合,在教学中以理论为基础,以某一高端软件为教学实验平台,在软件教学讲解时溶入具体的理论知识,从而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树立信息集成等先进制造技术理念。(3)分层次教学。把握好学生的真实状况,合理划分层次,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进行组织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分层次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练习题的分层完成以及考核方法的分层评价等几个方面。(4)结合其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高CAD/CAM的使用。随着CAD/CAM技术的普及,CAD/CAM软件的使用已成为工科学生学习机械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工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其它的课程中,尤其是一些课程设计的课程中,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制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等课程的设计都可以利用CAD/CAM软件来完成,提高CAD/CAM软件的使用,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四、改变学习评价体系

成绩的评定不能只以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来总评,而是对其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原则。学生成绩可由多个部分按照不同权值组成,包括平时成绩、完成各个项目各个模块的质量、期末考试。在平时各个项目的练习中,要养成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方式既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突出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CAD/CAM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培养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实践能力强的高职人才,本文对CAD/CAM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强化技能训练,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邝卫华,夏军英.CAD/CAM/CAE课程教学改革探讨.2006

cad教学论文篇7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AD Based on Marine Characteristic

Qingguo Chen Mei Liu Jingya Sun Yibing Deng

(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D course and marine characteristicall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e choice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AutoCAD software version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dur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D was introduced,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explored.

Keywords: Auto CA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aching exploration, marine characteristic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 Design),特指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在众多CAD软件中,最著名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美国Autodesk 公司开发的Auto CAD软件。该软件自1982年推出第一版本后,便受到用户推崇和推广,伴随着用户操作系统的更替(从DOS到WINDOWS系列),版本一直更新推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2003年至今,每年推出以下一年份命名的AutoCAD版本,现在最新版本的为AutoCAD2014 [1]。作为当今辅助设计的主导软件之一,Auto CAD被广泛用于环境、建筑、机械、电子、航空和纺织等行业,是大学工科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1,2]。从近几年的就业信息来看,具有较高AutoCAD应用技能已成为工科专业毕业生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必备条件。

作者所在的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海洋特色的高等院校,主要针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环境工程CAD 课程。根据本校开设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在Auto CAD 软件教学过程中运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环境工程的专业知识背景下,让学生通过有限学时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Auto CAD软件进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图纸的绘制与设计,提出自己的心得和建议。

1.教材与CAD软件版本的选择

由于环境工程CAD可选用的专业教材较少,而通用Auto CAD教材专业性不强,多与机械、土木工程内容相关[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增减内容,以便更符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还有,专业教材中使用Auto CAD的版本远跟不上Auto CAD软件的更新速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同Auto CAD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性教学,教学中以Auto CAD 2008版本为基础,鼓励学生在课下自学并使用最新的软件版本,并在使用过程中自主发现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性,这样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向学生介绍与Auto CAD兼容的、在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中国国产CAD软件中望CAD、浩辰CAD、尧创CAD等,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下载并尝试使用,并选择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CAD软件。这样可以拓展学生使用CAD软件的渠道。

2.适宜的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

本专业开设的环境工程CAD教学共48学时,分为理论教学(16学时)和上机实验(32学时)两部分。理论教学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是在教室中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学习热情远低于上机实验。在理论课堂如果一直演示讲解,即使是运用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学生也易于疲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互动式教学、试错法教学与演示教学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提问一些带有探索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学生提出想法后让学生在课堂中现场操作演示,往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有问题,就让大家提出如何改正,帮助他完成演示操作,其他同学有其他可以完成的操作方法,也可在现场演示操作,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通过这个互动过程,学生会对所涉及的命令操作印象深刻。在随后上机实验中补充类似的题目让他们完成,巩固这些命令操作,效果很显著。

在上机实验室,在学生基本掌握要求的绘制命令时,布置一两道稍有难度实例绘制题,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专研兴趣,还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构成是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各占50%。上机操作包括平时上机操作表现及1次综合练习操作的成绩及1次课后大作业。课后大作业是给定相关数据,进行环境工程专业的图纸的设计及绘制。这样既可以对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测试,又可以对Auto CAD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及整体构图能力进行考核。

3.教学内容的调整

以往环境工程CAD教学内容以二维图形绘制为主,局限在CAD 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上,三维绘图设计不讲或少讲。这是由于大部分目前使用的工程图仍是二维平面图形,而且三维立体图形的教学与学习难度也较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但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 用人单位对三维设计和建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根据近两年学生去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反馈意见,实习单位大多需要学生会利用AutoCAD进行三维绘制和建模。 在AutoCAD2008以后的版本,绘制三维立体图形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三维绘图设计内容,并注重对学生三维设计思想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和拓宽视野[3]。

4.教学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紧密联系。

由于环境工程CAD与普通Auto CAD教学要求不同,具有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在进行软件各功能教学时,尽量使用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常用的简单实例进行介绍,例如以指北针、风玫瑰、标高、水泵符号为例,介绍相关的绘制编辑命令、图层、块、图案填充、标注等操作。

在学生上机或布置课下作业时,选择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涉及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6]污染治理与控制典型实例练习绘制。例如除尘器装置、污水处理工艺各构筑物的与流程、垃圾焚烧装置平面图与剖面图绘制。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典型环保设备或单元构筑物的绘制能力。

5.体现海洋特色

由于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海洋特色的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系本科生培养方向,除了普通环境科学系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外,他们其实还兼具海洋化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环境工程CAD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涉及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实例工程绘制。例如海水淡化、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如海水提溴、海水提镁、海水烟气脱硫等所涉及的装置及工程图。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也可以使我们学生的专业培养真正体现海洋特色。

6.结语

环境工程CAD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需求的环境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振华, 左行涛. 环境工程Auto CAD 教学实践与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 2012, (5): 86-88.

[2] 李颖. 环境工程CAD[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 周继军, 陈纳. 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2(1): 69-71.

cad教学论文篇8

一、CAD概况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这是一种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涉及工程分析、数据管理与数据交换、文档处理、以及软件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性新技术,成为一种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人们对产品或工程设计进行显示、修改、输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80 年代初,它已发展成为工程设计界实用的工具,目前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据统计,我国CAD 方面的人才在1978 年仅为5600 人,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目前大约有50万人。在国外,早在80 年代美国就拥有CAD 方面人才50 万人,日本就有30 万人。到现在,假如我国达到国外的水平,则CAD 人才约需100 万人。这就要求我国各类工科院校必须普及CAD 技术的基础教育,为科研和设计战线以及企业输送新一代的设计人才,为CAD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及早奠定人才基础,所以,CAD 技术教育势在必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在机械专业教学中,《Auto CAD》这门课程也迅速普及开来,这对于机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机械CAD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在机械专业中开设《机械CAD》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将机械制图和CAD结合起来,实现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绘图的转变。当前,机械制图与《机械 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仅以CAD绘图能力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培养,仅仅把CAD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技能在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这种教学状况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在CAD教学中,我们仍然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CAD 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掌握扎实的制图理论和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巧。

三、机械CAD的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机械制图课程就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目前,我校使用的《Auto CAD2008》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最新版本,它以其强大的二维绘图功能、增强的三维建模功能、直观的使用方法、稳定的性能和便利的交互式操作风格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是当今科技工作者用得最多的CAD软件之一。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各种图样,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作图的目的。当然, Auto CAD里的绘图工具比手工绘图工具丰富多了,许多手工不能绘制的图形,计算机能绘制出来。比如CAD三维模型,它取代了手工制图方法,但并没有取代制图理论和制图的一些标准规范。相反,它是在机械制图理论标准下开发出来的绘图软件,并极大丰富了制图理论,而且还增加了CAD制图标准。

因此,对工科机械类学生来讲,CAD课程当然首先是要培养学生运用Auto CAD进行机械制图的能力。我们将Auto CAD可以看作是一种绘图工具:显示器可以看作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可看作是铅笔、直尺和圆规,但这是不够的。如何通过CAD课程学习,提高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教学目标。

四、机械CAD教学思考

分析和了解CAD这门课程在机械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计划,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将CAD这门技术有机运用于机械制图中。

(一)机械CAD的教学要注重机械制图和CAD技术的结合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为了更好利用计算机系统,组织实施好整个教学过程,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必须将机械制图和CAD两者内容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在机械制图中利用 CAD 进行观察――想象――分析,使学生具有表达机械部件和零件结构形状,识读和分析各种图样(核心是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如在零部件的表达方法中使用 CAD,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又如剖视图是表达复杂机件的一种方法,学生很难想出实体形,因此利用 AutoCAD 三维建模,观察零件,用剖切平面把零件模型剖开,观察内部的结构形状,从而可以比较和选用不同的剖视方法,画出不同的剖视图,避免了学生学完剖视后各种剖视方法不能灵活使用的弊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CAD教学中运用机械制图的识图、绘图和空间想象方法,又可以促进CAD教学。如在采用 CAD 绘制二维图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由于读不懂图而造成的绘图困难,教师可先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形体分析,而后展示三维模型。如此的反复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分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机械CAD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CAD 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CAD 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的教学,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计算机绘图等一类技能性培养的课程,如果不结合软件设计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难免会使师生双方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和乏味,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提高CAD 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总结教学实践,要特别强调如下教学方法:

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操作讲述中要结合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学即用,即查即用”。

第二, 由浅入深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每项任务都以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图例方式讲述,学生可以“照葫芦画瓢”做好手中的事情,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能力之后,再进行较复杂的训练。例如,三维作图是Auto CAD中重要且相对较难的一部分,它要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要学生熟练地使用用户坐标系和三维绘图命令。因此,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以简单的三维形体为教学切入点,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接纳。在起始教学中可画一些立体图供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模拟着画一些简单的比较接近正等测的草图。通过示范,学生能很快画出棱柱、圆柱、 圆锥等基本几体的轴测图。通过练习,学生对各种基本体的轮廓有了了解,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然后再画一些组合体,将各种基本形体合理运用,真正行之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课程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

第三,全程辅导方法。在短课时内,要把软件的所有内容一一讲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在任何时候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在线帮助。 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尽量采用多媒体和电脑形象化教学,多演示,多互动,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

(三) 机械CAD 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

上机实践是学生学习CAD 技能的重要环节。CAD 教学如果让学生只学不练,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CAD 课程的课时安排中应充分考虑上机的实践环节,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内容,使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得以充分地吸收,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机械制图和CAD课程相互关系的探讨

cad教学论文篇9

模具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模具制造业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迈向从模具制造大国到模具制造强国之路。

在模具工业的飞速发展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CAD/CAM技术在模具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中职院校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模具生产制造技术,还要了解并掌握CAD/CAM技术,提高职业能力水平,为进入专业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模具CAD/CAM是模具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方针,本人在模具CAD/CAM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点滴的教学经验。以下结合本地区模具CAD/CAM教学现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以及我们的教学改革等进行分析。

1 本地区职业院校模具CAD/CAM教学现状

模具CAD/CAM课程内容主要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二个部分。该课程知识背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模具设计理论、模具制造工艺和数据库等相关学科知识,与其它课程相比,涉及知识领域宽泛,学科跨度较大,综合性及实践性很强,且该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正是由于CAD/CAM课程的上述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求以软件操作技术为先导,密切结合模具专业理论进行授课,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思维定势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弊端,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能力较差,很难达到企业要求的综合技术能力和水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少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CAD/CAM教师

目前CAD/CAM的任课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他们虽然是电脑科班出身,对电脑比较专业,但是对模具CAD/CAM专业软件却并不十分了解,而且对模具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把模具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很难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1.2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我们常讲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社会生产服务,具体落实到学校就是为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院校与本科教育相比较,在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上均不同,故而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是职业教育思路的基本出发点。但多年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职业教育不能从教育对象的实际能力水平出发考虑问题,存在着唯本科教育为正统的理念,因此,盲目照抄照搬本科教育模式,重设计、轻技能,没有达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企业顺利接轨,难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进入企业后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这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1.3 模具CAD/CAM课程设置与人才需求相脱节,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在模具CAD/CAM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实训设备不齐备;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各相关知识间有机联系不够,整合性不强;存在偏重于软件操作界面和命令的讲解,而对于具体模具结构设计的方法、模具成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工艺技术等知识讲解较少。结果导致学生只学了一些简单基本操作,根本不能熟练运用和掌握CAD/CAM技能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不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 模具CAD/CAM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实施部级中职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这一契机,在模具制造专业建设中,我们对CAD/CAM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一些好的成效。我们的具体作法有以下方面。

2.1 编写模具CAD/CAM课程标准和教材

如前所述: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社会生产服务。面对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这种变化既对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和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存在决定意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多家模具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用工单位对于CAD/CAM课程设置和如何培训的建议和要求,了解学院培养的历届毕业生在专业学识和技能上是否能和企业顺利接轨等等。在听取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首先,进行模具CAD/CAM课程设置,编写模具CAD/CAM课程标准和教材,以连接座注射模设计与制造为载体,通过模具CAD/CAM实现模具课程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的教学,解决了多年来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减少了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的知识重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模具CAD/CAM教学改革中,需要“双师型”教师来进行授课。为克服理论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实操教师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这一通病,我们对现有模具教师队伍进行了“双师型”改造,规定理论教师在三年之内必须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实操教师相应的也要在同一时间内通过进修、培训、学历教育、自学等方式达到大专、本科学历及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并取得助理讲师、讲师技术职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过程中,逐步实现理实“一体化”授课。

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基于企业CAD/CAM技术发展超前于院校这一实际状况,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在学院扩编时,注意从模具企业现有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招能熟练运用CAD/CAM技术软件,并从事模具设计的优秀年轻工程师到学院担任模具专职教师;与此同时,我们在走出校门,加强“校企合作”中还聘请在企业多年从事模具专业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授课,极大地充实加强改善了原有模具教师队伍结构,强化了教学实践力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教师到模具企业进行调研活动,加强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还在许多模具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定期深入到这些企业参观实习,随时密切关注模具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动态,了解掌握模具行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保证学院的模具CAD/CAM教学和模具企业CAD/CAM应用保持一致。

2.3 在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寓教于乐”“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全面培养学生模具CAD/CAM综合应用技能

当前在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在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电子信息、多媒体、网络等高科技飞速发展时期,因此,时代特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具体表现就是对网络、手机、电脑等媒体或电子产品有综合依赖征,每天迷恋于网络,甚至在课堂上也难以自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但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看,学生对电子产品和多媒体的使用与操作技能却是驾轻就熟,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寓教于乐”,把这一特点用在CAD/CAM教学上一定会收到好的成效。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CAD/CAM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以某企业正在生产的各种塑料电器件等注射成型模具为实例,让学生从真实产品入手,运用所学的塑料模具理论知识,用UGNX6.0软件完成塑件实体造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注射模设计模块完成整套模具设计,然后用AutoCAD或CAXA绘图软件将此设计转化为施工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再依据此施工图编制成型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卡或进行数控编程,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或通用机床上完成该成型零件的加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较好地掌握了实用的模具结构知识,加深了诸如拔模斜度、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等模具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这种将模具设计课程与CAD/CAM软件教学相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在进行单纯模具设计理论学习时,由于过去从没接触过模具,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因此感到许多知识即抽象,又乏味,即弄不明白,更难以接受。而运用了CAD/CAM软件的三维造型学,教学过程就变得十分形象逼真。过去枯燥乏味的学习,通过形象直观的CAD/CAM教学,使学生兴趣大增,在“做中学、寓教于乐”、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两年的实施效果表明,通过项目学习和“寓教于乐、情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同时出勤率也相应有了很大的提高。除此而外,为完成规定项目,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应用和开发CAD/CAM技术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了“做中学和研究性学习”,保证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在完成CAD/CAM课程项目的过程循序渐进,由典型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入手,再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完成了由简到繁的过程,学生,激发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完成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转变,大大提高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快中职院校模具CAD/CAM的教学改革,由传统教学向实践应用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模具工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模具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前景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cad教学论文篇10

一、CAD/CAM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CAD/CAM技术将计算机软件和工程科学相互结合,是现代数字化工程图制作的关键技术之一。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虽然我们国家在CAD/CAM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关键的创新技术,和设计经验方面的人才还依然缺乏。然而,在我们国家当前高校的教学体系和内容、方式等方面难以实现高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普遍缺乏综合设计能力,对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设计经验的不足、创新理论的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更新CAD/CAM的教学模式已经十分迫切了。

学习CAD/CAM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CAD软件的用法。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制图的工具,就像人们画画一样,它就相当于我们手中的画笔,只不过这个画笔可以提高我们的画图速度和精度。但真正的内容却是靠人的设计和画画功能决定的。而我们当前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软件的用法,不注重现实工程图中的创意培训和创新,这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普遍缺点。

二、改进措施

(一)培养目标

以往在高校中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只注重软件的学习,缺少设计知识的培养。导致我们的学员毕业后,只会考试,不会实践,进入了社会,也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二次学习。更有甚者,工作与实际所学不相对应。在学校里的东西完全没派上用场。因此,树立一个好的培养目标是CAD/CAM教学中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特设定了“1+2”模式的培养目标,即1节理论,1节实践,对应1节成功案例分析。强化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培养设计经验。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单一

在我们大多数的高校中,很多教师对CAD/CAM的了解只是针对软件的用法,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与设计经验;老师的课件也是反复使用,长时间没有更新。

在当前软件科技发达的时代,软件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很多新技术、新概念,也许在半年就已经过时;设计理念也是在不断的更新,而老师的技术水平还是停留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的去补充新技术、新概念,甚至教学用的软件还是三四年前使用的软件。这样导致学生对老技术的用法倒是熟了,一到企业却发现很多新技术和新设计理念都没有接触。所以,对我们老师的技术培养和交流也需要一定的改进。可以每星期或每个月组织一次教师的培训,针对当前流行技术的理解以及软件更新的学习、设计理念的消化以及课件的更新。这样才能使得技术不至于落后教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安排没有突出技能训练

当前的CAD/CAM课程培养,仅仅只有对软件工具的使用,特技效果的制作,以及对软件功能的说明。和基本绘画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却只有短短的几节课程。学生的理论和实际脱轨。往往当堂课程的学习,也许下一节课就忘记了。这是课程体系的安排不合理所致,解决办法是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实现一节理论课对应一节实践课程,让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消化。

(四)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可以改变很多教师选用CAD/CAM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大、狭窄、片面、系统性较差的尴尬局面。

针对CAD/CAM实践性的特点,我们要结合1+1+1的教学模式,即1节理论,1节实践,1节成功案例分析的模式让学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理论课,针对CAD/CAM软件的理论知识、重点、要点进行详细的口头讲解,并对重要的知识点加以举例说明。

实践课,针对当天的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进行实践上机。将理论课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制作过程中,并且重点,要点,进行特殊的问题提出来,并且实践课上进行实践消化。

案例分析课程,抽取一些成功的案例图形,进行分析,让学习自行分析它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想。老师最后再对案例进行讲解。讨论案例的优点和缺点。

“1+1+1”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让课程体系更加的丰富,脱离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并且在课程中让大学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更新教学软件

软件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的软件总是在一个落后的水平。所以针对教学软件的更新,也是提高学员新技术、新理论的一个途径,也可以让学员学习到更新的软件新技术,并且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将CAD/CAM及其相关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一个教学互动的学习环境。

(六)更新教学实践环境

通常的教学是“一人一机”的模式,大家各人做各人的,缺少了团队合作的概念。而实践企业的工作中,一个项目很多都是多个人共同完成的。所以针对这一块,我们需采用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团队的实践活动,增加团队设计模式,让老师提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也可以适当的时候举行一些技术讨论,设计方案的讨论会,加强学员之间的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达到让知识共享的效果。

(七)深化教学体系,加强技能训练

CAD/CAM教学通常只是针对软件的使用,命令的讲解,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而没有对实践中的其它知识的补充。现实工作中,实际用到的知识50%在于工具的使用,而还有50%是在于项目背景知识的学习。例如:做一个数控机床的制图,它不仅需要对模具知识的了解,还有机床机械方面、绘画等,其它知识的了解。针对这些不同行业的标准,要进行不同的知识补学。其中主要有课外绘画知识的学习,工程图纸的标准,设计步聚,等等,将学员培养成为综合能力强的人。

(八)不断创新,更新教学方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老的教学方案很有可能不再适应学员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案,深入教学方案的不足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创新,使得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我们要针对学员的需求与教学方案的特点,将两者结合更新教学方案。

三、结语

总之,CAD/CAM技术的内容十分庞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要真正实施好CAD/CAM技术的教学,既要针对CAD/CAM理论知识的教学,又加强实践、原理与实践、设计和应用的并重。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融会贯通了实用的原理和方法,再经过大量上机与试验,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思想,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的CAD/CAM技术人才、社会中真正需求的人才和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最终解决我国对CAD/CAM高级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刚,李志学.机械CAD/CAM原理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cad教学论文篇1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的重点专业,其二维和三维CAD课程陆续开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进行有效的CAD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CAD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CAD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CAD教学现状

(1)三维设计仅限于建模。生产实践中,二维CAD主要完成绘图功能,而三维CAD软件中具有相当多的模块和功能,三维CAD图不仅仅是图形功能,还可以进行运动仿真和运动分析,进行干涉检查,进行公差设计以及CAE分析,分析工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除此之外,制造时,其三维零件图还要用来编程加工,而编程加工时,需要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图形要素,而几何要素选取的方便与否与画图方式有关,在三维软件中,同一个型体,同时选中, 不能随意分割,因此在绘图时,必须考虑加工工艺。因此, CAD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1]。

(2)综合实例选择偏离具体专业,与专业联系不密切。在教学实例的选择上,主讲教师通常会选择一些常见物品作为载体,载体间无相互联系。或者选用教材的通用例子作为教学载体,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基础知识十分扎实,但到具体工作岗位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其原因是教学中引用的工程实例较少,教学不能基于相应的专业工程项目来设计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CAD涉及了多门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模具设计、数控机床加工等技术,因此对该课程要求较高,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主观愿望想学,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总是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讲解所有的东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研究面向农机设计与制造的CAD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软件功能模块间的相互联系,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工程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三维CAD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实现提高学生的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2]。

二、CAD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研究二维草绘模块、实体造型及装配模块教学的连贯性。在三维CAD设计中,首先要建立二维草图,建立二维草图时,要考虑实体造型,而前二者又与装配相联系,建立合理的装配关系。在教学顺序上合理地穿行,效果更好。

(2)确定与学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的教学模块。在三维CAD造型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其中包括基本方法和快捷方法,建立草图的方法也很多,在有限的学时内,优选这些方法,是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所必须的。调研农机制造公司,研究三维CAD众多的模块中,哪些是生产实践中使用较为频繁的,除了基本造型特征方法外,还有一些是可选择的项目,比如,如何利用参数驱动功能进行系列化零件设计、零件的特征管理与修复、钣金特征建模、工程图的转换、设计顺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中间设计)等。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确定教学模块的选择顺序[3]。

(3)研究草图和建模特征在不同零件类型中的适用场合。在三维CAD软件中,要完成同一形体,其造型方法是相当多的,但各有优缺点,尤其是如何考虑构件后面的造型,会涉及到建立一些参考点、参考平面等,如果前面的草图和造型方法不合适,会影响后面的造型效率,甚至丢失一些参考几何体,出现“悬空”现象。因此,如何考虑前后联系的造型方法和建立草图的选择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将这些教授给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4)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操作橹飨撸布置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决策,练习特征造型,最后独立完成任务。学生边学边做,老师边导边教,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完成后进行技术对比、技术总结。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集中分析难点、提供技术指导。并紧跟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有关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采取设问、提问、反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授课中以讲明基本概念为原则,讲授、练习、示范相结合[4]。

(5)教学过程中,以典型学习任务、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将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确定学习情境。采用引导教学法、小组协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理论-实践-创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典型农业机械项目为工作任务进行模块化项目教学,教学过程基于产品的工作流程[5-6]。

三、结语

在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CAD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本文研究了我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CAD课程教学,指出了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CAD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在教学中坚持教学和工程实际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培养工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剑飞,王兴国.CAD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91-93.

[2]仲梁维,陈龙,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8):33-36.

[3]王欣刚. CAD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226-227.

cad教学论文篇12

但是,目前我国模具制造领域CAD/CAM一体化技术普及率总体水平还很低,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在模具制造业中全面普及CAD/CAM一体化技术,除依靠社会各方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外,技工院校成为教育的主力军已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就技工院校如何加强模具CAD/CAM一体化教育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技工院校加强和普及模具CAD/CAM一体化教育,首先需要院校领导高度重视,更新观念,把它当作关系我国模具制造业生产大变革的大事来抓,切实保障其专项教育经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CAD/CAM教学必需的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添置数控机床、电脑软硬件等设备时,要注意CAD/CAM软件对电脑硬件配置的基本要求,适当兼顾软件运行速度,做到既经济又实用,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CAD/CAM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每个机房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3~5人一台数控机床,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上机操作训练,有利于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把模具CAD/CAM一体化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之中

加强模具CAD/CAM一体化教育,把它纳入本专业教学的必修课是非常必要的。要规范CAD/CAM一体化教学,制订好具有模具CAD/CAM课程实践特色的一体化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对课程每一阶段学习情况都要进行教学效果小结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剖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尽快造就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目前,技工院校的模具CAD/CAM一体化优秀教师严重短缺,这与加强和全面普及CAD/CAM一体化教育工作不相适应,因此,CAD/CAM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CAD/CAM师资队伍的选拔培养工作,要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来考虑,要有长规划、短安排,切实做好CAD/CAM一体化师资的培训工作,尽快造就德才兼备的专业化、技能化、年轻化的“双师型”CAD/CAM一体化教师队伍,以缓解CAD/CAM师资队伍严重短缺的矛盾。

四、大胆探索教改新路子,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把上机操作实践贯穿于CAD/CAM一体化教学的始终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一些新兴学科的教学,实行CAD/CAM“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给出一个模具零件图,首先是识图,其次是建模,然后是思考如何加工该零件。它凸显了让学生“认知―实践―思考―再实践―完成”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又能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整个CAD/CAM一体化教学课堂都围绕学生探索创新进行教学

教学中,要摒弃脱离生产实际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学目标―教师演示―学生实操―教师辅导―学生反馈―教师点评―分组训练―小结评估”的新兴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教好用活,努力为我国模具工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随着计算机数控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CAD/CAM技术日趋成熟,它在模具工业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加强和全面普及模具CAD/CAM一体化教育已是挡不住的大潮,我们必须迎头赶上,用CAD/CAM开辟我国模具制造业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cad教学论文篇13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22-02

Brief Analysis of Concep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CAD/CAM Curriculum based on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YANG

Qingqing

Abstract This paper tells that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operational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reasonably applying the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 to the CAD/CAM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CDIO education mode; CAD/CAM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evaluation system

1 引言

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CAD/CA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完成各式各样的制造任务。高职教育侧重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对于CAD/CAM技术这种应用性学科应注重工程实际训练方面及软件学习方法的教授,采用边学边做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操作能力及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2 传统CAD/CAM教学现状及不足

掌握并熟练运用CAD/CAM这门技术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创新意识及CAD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能够熟练应用CAD/CAM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设计及掌握加工的技巧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生产实训、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1]。然而,现阶段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理论知识教授较多,理论课时较长,采用集中授课方式 长时间阶段性的理论课教学不能让学生及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降低了W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很好地诠释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性人才的初衷。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陈旧,被动化学习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沿用原来中职学生的教育方式,观念上还未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专家导向”转型到“以需求为导向”[2],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教师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使得学生主动学习性不高,淡化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不能举一反三 由于CAD/CAM技术是以软件操作技术为先导,它的支撑软件有绘图软件CAD、几何建模软件PRO/E、工程计算与分析软件ANSYS、仿真与模拟软件ADAMS、工艺过程设计软件CA解,学生没有很好的主动学习能力,不能熟练地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软件。

考核方式“一锤定音”,考前抱佛脚现象较多 虽然平时成绩也占一定的比例,但是期末笔试成绩占考核分值比例较大,不能全方面评价学生对CAD/CAM课程知识掌握程度,考核方式偏理论化,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应用型科目的实际操控性。

3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执

行;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创立的一种新型工程教育理念。该理念贯彻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3]。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实际教学和团队互助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少讲多做勤练”,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学意识;而现今我国教育的理念是“讲三练二考一”,灌输理论知识,一考定音。

为与国际接轨,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来指导工程教育的改革,并按照CDIO标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学生边学习边讨论,并自主进行课程设计,既互动又竞争,带着问题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4]。

4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CAD/CAM课程改革措施

依据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CDIO教学理念,建立一种新型的CAD/CAM实践教学法,其中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4个层次。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CAD/CAM课程采取以项目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学与工程项目进行有机协调和统一的方法(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验―项目设计”三段式教学,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其核心是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交融。

在教学目标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及社会实际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分小组实训,立志培养出专业技能实操一体化人才。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1+1”模式的培养目标,即1节理论课+1节案例上机实训交替进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及时消化所学知识点,做到不遗漏、懂应用,强化学生设计理念,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跟踪先进技术的教学案例,实战有保障,理论巩固更深刻,让学生真正掌握CAD/CAM的技能与应用。同时,在临近期末时设置10个课时的综合实训,教师起监督作用,把班级划分为几个团队,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由队长宏观调控,给队员分发不同的子项目,项目结束后对所做项目进行汇报讲解,发挥每个学生所长。按照工程项目中TEAM的形式,团队内互相帮助,团队间相互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强化知识应用的同时为今后踏入职场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评价体系上采取平常作业、队员互评、队长评价、讲解评价、期末考核、教师综合评定等结合方式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平常作业包括课堂表现和课后习题完成情况;队员互评为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合作过程中各自的表现给予的相互评价;队长评价是队长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队员在团队中的表现及对项目的贡献程度给予评价;期末考核即学期末对CAD/CAM这门课程进行笔试并给出成绩;教师综合评定是教师结合以上评价给出的较客观的成绩[5]。

5 小结

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教学模式,CDIO工程教育主张能力培养为先,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和先进的理念。将这种模式贯穿到CAD/CAM技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强化动手能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及团队意识。CAD/CAM新型授课体系在CDIO模式下的优点主要有:

1)对于学生而言,配合教学改革,一边实践一边学习,通过做项目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及提高职业素养;

2)对于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能力及知识更新储备意识,增强教师教人育人理念;

3)对于教学管理而言,评价体系的多样化可以更好地见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6]。

参考文献

[1]翁秀奇,陈加国.《CAD/CAM》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1-53.

[2]张剑.《工程制图与电气 CAD》课程改革的几点思索[J].电子制作,2015(9).

[3]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设计艺术研究,2009,28(4):116-119.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