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消防专业论文实用13篇

消防专业论文
消防专业论文篇1

一、关于质量责任问题

消防工程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元,因其专业要求严和技术含量大而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体的消防安全,关系到防火灭火的成败。因此质量责任非同寻常、至关重要,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96)30号令《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要对消防工程实行消防监督、专业许可。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以及监理是整体建筑设计、施工等的专项工程,可以说是比其他专项工程还要重要的特殊工程,那么相关各方的质量责任如何呢?

首先,建设单位(或者叫业主放方)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企业。在依法委托建筑工程监理时,须将建筑的消防工程质量一并委托给监理单位。须按消防设计要求采购设备,不应指使施工企业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防火技术规范等要求报送消防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重要的工程项目还要专送消防设计专篇。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建立消防工程质量档案。

其次,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的防火技术规范,特别是有关工程的防火安全强制性条款。要改变现有的建审模式,即从繁复大量的具体图纸检查作业中解放出来,重点放在消防监督审核上。我们的建审部门不应当是设计单位的"审核部",而应当是代表政府的消防监督机关,可以实行抽查制,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依法惩处。设计单位应当建立消防设计责任制。即法定代表人要对消防设计负管理责任、总工程师对消防设计进行审核、具体设计人员对消防设计负直接责任。设计人员必须明了建筑防火材料、构件和消防设备、产品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选用程序合法、实体合格的消防产品及其辅助产品。

最后,施工企业首先要忠实于设计文件不得随意改变,并且要严格按照消防设计规范进行专业施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其次,要模范遵守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行业标准,发现违规和缺陷要主动及时报告,不能明知有问题带"病"施工,要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善主体设计、特别是消防工程的专业内容,要对工程中使用的消防产品和辅助产品、材料进行复核查验,做好记录,不合格的决不能使用。切实做到正确的合乎规范的安装施工。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要对你的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协助甲方选择质优价廉的消防产品。举个例子,如果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既负责采购消防设备,又负责安装施工既连工带料的类型,那么质量出了问题,该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就是第一责任人,要首先承担质量责任;如果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只负责安装施工,而消防设备由甲方采购,即包工不包料型,那么施工企业也必须履行验货手续,要对自己负责安装施工所涉及的消防产品、设备实行质量验收把关,分清责任。不履行验收把关手续,又不能说明责任的,同样要追究施工企业的质量责任。因为作为安装施工的企业,你有杜绝伪劣产品遵守执行消防法规保证工程质量的义务。北京玉泉营大火之所以火势迅猛造成很大损失,单就消防工程安装施工而言,质量责任也很明显。施工企业不按防火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作业,擅自将消防水管变小、将防火涂料变薄等等,造成该建筑防灾系统安装施工不良、先天不足。追纠这些施工企业的质量责任是必然的,因为这些企业为了拿到这个定单不惜冒违法违纪的大忌,或是表现为明知故犯的偷工减料、降低标准;或是表现为迁就甲方违规作业,不但不指出错误反而共同违规违法。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消防工程档案,健全各种检验制度。对防火涂料、防火分隔、消防电气线路、消防给水管道、防排烟设施等隐蔽工程都要进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并且要结合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等重大程序分阶段做好质量记录。消防工程安装施工完毕但未通过消防验收之前,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应对整个消防系统负责。消防验收之后,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应主动向用户提供有关消防设施安装调试记录、开通报告、隐蔽工程记录和消防工程使用手册等文件资料,切实履行交接手续并主动做好用户的后期维护保养工作。好的产品还应有好的施工人员来安装。据了解,现在很多施工人员都是近几年来初步涉足火灾报警产品等消防设备领域,对消防产品及施工布线等安装知识了解甚少,施工作业中,不遵守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常发生接线混乱,安装位置不准等问题,导致系统不能开通,还误以为是厂商的产品质量问题。还有许多产品安装后,过了好长时间再开通整个系统。在这期间,工地照常施工,尘土飞扬,消防设备未加防护,导致很多消防设备,例如火灾探测器等部件被严重污染或被损坏,等到建筑工程最终开通时,当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显然这种情况被误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是非常不公平的。消防工程质量的高低牵涉到甲方、施工方和供货方等诸多方面,一定要分清责任,各负其责。这里顺便说一下设备选型问题。有关各方不能只重经济利益,一味省钱而盲目选择。有些时候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也存在误区。一方面表现为,只要能通过消防验收使用什么产品、材料都无所谓,能省则省,根本不考虑整个消防系统的可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个别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往往采取甲方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使得消防设施先天不足,埋下隐患。另一方面表现为,很多用户盲目追求高档次,盲目追求国外产品,一心信奉国外产品好。其实并非所有的国外产品都比国内产品好。况且,对国外产品的日后维护等服务也要付出远远多于国内产品的代价。举个例子,1998年度以来的消防电子产品质量认证复查结果,我国生产的火灾报警产品中有近200种型号进行了监督检验,合格率均在97%以上,说明国产的消防报警产品是可以信赖的。

二、关于整合能力和设备问题

目前按照建设部《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001年4月)的规定,专业消防施工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中消防系统施工时,一般只承接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最多加上水喷淋,消防栓及气体灭火系统。而其防火排烟、正压送风、防火门、卷帘门以及电源的安装,则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负责施工。如果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对整个工程防灾系统逻辑功能不具备全面清楚的理解把握,而土建总包方技术负责人或生产计划人员又不清楚这些消防联动,往往造成工程最后阶段迟迟调试不完,甚至验收不合格的被动局面,有鉴于此,消防工程施工企业应当、而且必须培养对整个防灾系统具有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不仅要具备相应技术职称,还应对消防设计、消防设备及整个工程防灾系统的了解,具备整合协调能力。(技术负责人不仅要懂消防电器,还应懂消防水、气、风)

2)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一旦中标承接某种工程消防施工时,必须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善原设计图纸,特别是防排烟正压送风,事故电源切换,应急广播,电梯迫降,防火分区的划分等部分设计是否满足《高规》、《建规》及相关消防设计规范。抓住了基础工作,把握了关键,才能保证整个工程中防灾系统施工顺利,达到一次调试成功验收通过。

3)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包括电气和相关暖卫通风)和质量标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只满足消防功能,忽视施工的安装质量,这个问题非常严重,由于忽略安装方面的质量要求,往往导致验收虽然通过了,但系统运行不可靠,甚至发生强行进入系统烧毁设备严重事故,这也是缺少整合能力的表现。

关于消防设备,目前个别消防产品虽然通过了检验,允许进入市场,能满足消防的基本功能,但也在工程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产品标准衔接脱节、检测中心分工脱节、生产厂商设计不完善等深层次的问题:

1)例如,水喷淋系统中的报警阀的压力开关,只甩出100毫米长两根多股软线。施工安装中如何保证连接可靠,又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呢?厂家根本不考虑。

2)280度防火阀的微动开关,好一点的厂家有两组绝缘强度够的行程开关,能满足切断风机电源,又满足回答消防中心信号的要求。差一点的防火阀所选用的行程开关,不但缺一组,而且有两对闭、开的触点之间绝缘强度根本不够,加之施工单位不注意采用24伏继电器作隔离,往往造成绝缘击穿,烧毁消防控制系统。

3)电动防火卷帘门的控制箱。从日前情况看,大部分能满足逻辑功能,但不能达到制造规范GB7251的基本要求。箱内排线不合理,接头压接不规范,又设置在吊顶内检修不便,极易造成调试过程中系统工作不稳定。

4)消防泵、喷淋泵厂所配置的起动柜(箱)基本上不能满足北京市质量监督站规定要求,根据多年施工等多方调研,大家还是认为消防泵、喷淋泵的起动控制柜(箱)还是由专业配电箱厂商制造为妥(这些厂均具有原两部的"三证")。

三、关于优质优价问题

北京建筑市场对优质优价的提法说了多年,但一直没有执行。各大集团所承担的施工工程最终只能评为"集团优良"、"市优"、"市优长城杯",最高的是全国的"鲁班奖",而鲁班奖项每年北京市只有4至5个名额。所以获得以上奖项工程,都由施工企业自己拿钱进行表彰。建设单位基本不执行"优质优价"政策不尽到位。

目前消防工程专业施工队伍非常之多,互相竞争激烈,出现竞争压价的局面。个别企业采取的战略:不择手段,先拿上订单,最后再找补。往往造成工程最终验收的扯皮现象,对优质优价的开展非常不利。然而,消防工程专业施工只有遵循质量效益一致的原则,即所谓的"优质优价"。努力追求消防工程合理的性能价格比,才能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就要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信誉,而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无疑是现阶段行之有效的途径。ISO9000标准所包含的第1条质量要素"管理职责"就明确指出企业要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特别强调要配好配足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利用管理评审、内部评审和纠正与预防措施等自我激励和自我改进的良性机制,调动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积极性,促进质量和效益、市场和效益、人才和效益互动互惠。企业要效益,必须抓管理,必须重培训,必须上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队伍的稳定,质量的可靠和技术的提高。例如前面讲到的采购问题,如果实行了ISO9000标准,就能对所采购产品所涉及的供货方进行有效的质量评定并对所采购的产品进行有效的进货检验。再如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合同欺诈行为,如果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第3条质量要素"合同评审"来进行,就必然要评审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是否规范?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等内容。只要认真做了这些工作,就会杜绝欺诈,同时又能为用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和自己获得优厚的收益。企业要发展就要练好内功。做为消防施工企业,要练好内功,必须有一批懂管理、懂技术,热爱消防专业的专业人员。目前,消防工程专业施工施工企业的现状是:懂消防技术规范、懂消防产品技术性能的人才匮乏,所以在对消防工程检验时,全系统的一次检验全部通过合格率较低,这也说明我们员工的业务素质较差,急需完善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人员的从业资格。这就要求各企业,特别是企业负责人,一定要抓紧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建立培训、考核制度,每季度不能少于一次。消防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审查企业时,要把培训做为一项主要内容来考核,查记录、查试卷,并现场考试。新的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重点强调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等具有技术职称、专业技术经历的重要性。例如对企业经理和总工程师就要求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具有8年以上从事消防工程专业施工技术经历,而且要求企业具有电气、设备、水暖、气体等方面的获得过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可以说,人才就是生产力,人才就是金钱,人才就是事半功倍,人才才是保证企业工程质量优良、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基石和原动力。

四、关于规范市场问题

消防专业论文篇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更加严酷的激烈竞争和挑战[1]。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使得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变化下,应用型人才已向专科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因此,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防工程专业定位

新世纪应用型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技能和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过去9年里,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从未停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1.1“教育需要”的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Dewey)提出了“教育需要”的概念。他指出,“教育需要”的焦点是学习者,而不是有关学科的教育规划。通过“需要分析”所分辨出来的需要,应该是专业发展活动,即可以让有关专业人员得到满足的需要[2]。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需要分析”,除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之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进行的“教育需要”调研中,主要考虑学习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利用本科毕业设计和相关教研项目的支持,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胜任情况、知识技术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针对相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岗位适应情况和欠缺技能等方面进行回访;并邀请相关行业一线工作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专业定位。

1.2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与传统本科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本科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目的是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其培养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其岗位针对性不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适当的专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即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3]。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能力是区别于应用型专科人才最大的特征。

依据西南林业大学校情,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着重体现为“应用型”,而非传统“学术型”或“研究型”。为此,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能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评价、检测、监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自2003年以来逐步明确专业定位,着眼于培养“用人单位能用、好用;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经历了2006年和2012年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由“三大教学体系”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总学分定为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环节134.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7.5学分,课外教学8学分。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见图1。

2.2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1)以大安全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两条主线为基础,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框架。消防工程专业一级学科为安全工程,这决定了消防工程理论基础是以安全科学,因此《安全系统工程》作为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以“两条主线(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知识、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及善后处理)”为骨架构建培养方案。结合我校校情,林业属我校优势学科,如何结合“林业”概念贯穿到消防工程专业中,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是在两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一直专注的问题。为此,结合“教育需要”和专业特色并举,构建了森林消防和城镇消防两条专业发展主线,并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共性的理论部分从学科角度加以概括,如《消防燃烧学》和《林火原理》两门课程。

(3)以为地方企业和公安消防部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总体目标,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为满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铁路消防部门和消防工程公司等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在培养方案修订前的历届毕业生跟踪反馈,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中城镇消防的比重,由2003版教学计划的50%提高到2012版教学计划的75%。

(4)增加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实行宽口径,重实践。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与消防相关的工作,但将近三成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或进一步深造。为满足这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如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进行,旨在扩展学生视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拟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防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这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验方面。在实验教学工程中,学生仅依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与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深入的理解实验的内涵[4]。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存在缺乏对结果深入分析等问题。

(2)课程实习(设计)方面。由于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课程设实习(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没有从全局性、系统性进行考虑。实习基地比较缺乏,企业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在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多数实习单位没有同学校建立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靠教师个人联系,这使得这种合作关系不够紧密。

(3)毕业设计(论文)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相对陈旧,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少,缺乏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期间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求职,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1)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重,降低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我校2012版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为主。如《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不再以某一实验方法为教学手段,而是以综合判定材料性能指标为手段,既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又在创造性上开拓检测材料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在过去办学9年中,消防工程专业获得6项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资助。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整合与优化课程实习(设计)内容,变课程实习(设计)为综合实习(设计)。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整合课程实习(设计)内容,以专业为主线,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注重多学科、多课程知识交叉和集成。如可以将“防排烟工程”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给水工程”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技术装备”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改变单科课程实习(设计)各自为政的现状,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课程实习(设计)。

(3)探索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学校积极加强了与社会单位的广泛联系,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5]。利用我校在技术、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势,主动地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各类应用型课题研究、技术咨询、培训等。在与政府和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依托合作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如最近五年,西南林业大学先后与云南省消防协会、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楚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云南华铄消防培训学校、云南泰康消防化工集团等单位签署了消防工程专业共建协议。

(4)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鉴于应用型本人人才与传统型本科人才的区别,我校将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形式分为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研究论文、制作的实物三种类型。学生不再专注于论文,而是更多的转向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制作上,是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

(5)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双师型”人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6]。我校在2012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并在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了保证。目前,我校消防工程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2.8%,确保了各项实践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西南林业大学2012版消防工程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修订组一致认识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时展要求,通过培养方案中“三大体系”和“两条主线”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消防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致谢:

本论文得到了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教研室同仁和西南林业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韩霜,宋晓明.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9):3182-3183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

[3]陈芳,马天柱.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学论坛,2011(14):236-237

消防专业论文篇3

一、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火灾险情事件频发,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与抢险救灾工作迎来更大的挑战。消防行业急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消防院校专业教育越来越重要。消防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也是消防职业的基础前提条件。消防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掌握危化品处置、火灾扑救、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理论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决定着职业技能的高低。而此类专业知识与物理学学科联系尤为紧密,例如火灾现场光线变化、浓烟流动情况,建筑物坍塌各部分支撑以及受力情况等,都需要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与处理,物理知识在灭火救灾方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对消防人才的培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教委对职业院校教学安排也有着明确规定,要求职业院校应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能力培养,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消防院校学生学习时间与精力有限,所需掌握的技能与方法也比较复杂,且消防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消防工程技术、火灾科学、消防装备领域等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再加上火灾源头与形式的日益复杂化,给消防人员掌握新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消防院校学生学习研究方法与技能,为其后续职业发展与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消防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消防院校物理教育有着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与大纲,现用教材基础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与全面,但消防专业设施配置相对较少,职业教育存在不足,仅靠实验室无法让学生学习到较规范的操作程序,更无法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消防工作当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动手能力的项目较少。消防院校学生多为基层部队士兵,过于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其学习应用。具体来讲,当前消防部队院校所用物理教材为《简明物理学教程》,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而与消防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物理知识在教材中的总体占比较少,少数知识点同消防专业教学也缺乏有效结合,职业针对性表现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对物理知识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相对较差,认知不清,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随意与应付的心态,甚至产生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再加上物理教学职业导向性不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物理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来看,当前仍然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过于注重规范化,强调概念认知,较少组织引导学生展开物理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是对物理概念进行死记,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内涵实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以及人文理念的灌输也显得欠缺。总体来看,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同其他课程的关联以及对学生后续职业成长发展的关注。而在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也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即消防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不足。

三、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更新教学目标

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应当从理论知识传授转为提升学生学习方法能力上来。学生在部队院校的学习时间有限,仅凭课本上知识的学习也远远不够用。因而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升其物理自学能力。消防部队院校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基层专业消防指挥人才,因而其物理教学目标应具备以下几点:结合生活中以及消防工作中的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知识应用,导入物理知识,让学生明确物理学习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锻炼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其知识应用技能。具体来讲,应注重物理学科学习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加强物理与其他科目知识的内容衔接,促进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提升课程专业性。有效发挥物理学文化思想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加强对我国尖端科技成果、物理成就等相关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其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学生实践情感与实践观念,培养其刻苦钻研的作风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也需要转变知识获取为主的理念,消防院校物理学习目的在于掌握基础的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专业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因此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

(二)完善教学内容

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就必须要让物理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职业工作与生活实际,尤其是融入与消防工作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当中感受物理,进而提升自身消防职业能力。教材中内容有限,且无法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从实际消防工作出发,适当将教学从书本转移到课外,摆脱传统纯理论知识教学问题,与消防工作实现更高程度的融合。具体可将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构,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模块搭配,使其与其他科目教学目标融合,进一步展现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需要注重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注重均衡教育;加强工程技术以及生活中等物理知识与现象的介绍,积极导入物理基础理论,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消防职业中的重要性;适当向学生介绍新设备、新科技等,紧密结合消防科学技术发展更新动态以及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实际需求。促进消防专业与物理知识联系,关注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如物理力学知识在处理交通事故、建筑物坍塌等救援抢险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电路知识在火灾成因分析以及电器火灾引发的人为因素分析;物理新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将物理知识教学内容延伸到同消防职业以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部分。

(三)丰富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是一个重要问题,教师需采取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参与以及体验的机会,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教学上需摒弃传统课堂中“满堂灌”的模式,不能过于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更不可偏向知识理论的难度,而是需要由消防学生的兴趣入手,由具体形象的事例出发,与消防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同时,消防院校物理教学不应过于追求学生物理考试成绩,而需要立足学生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教学中需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结合各类消防装备与消防器材,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演示,提升物理课堂感染力。例如可在教学中积极寻找切入点,将消防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分析与实践,例如将教材中的振动与波动知识同地震救援抢险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设计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地震灾害事故发生后的抢险预案;将动力学知识与交通事故救援工作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多发路段事故频发因素,并分析总结具体措施。此外也应加强投入,使消防物理教学跟上发展需求,结合自身教学需求,建立起灭火实验室、喷淋实验室、灭火训练基地等。

(四)优化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消防院校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能够有效强化消防指挥作战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准备设备器材,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操作并完成,得出实验结论并写出实验总结报告,物理实验进行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消防救灾工作:有准备阶段,组织阶段,实施阶段,并进行最后的经验总结。日常教学中结合大量具备职业针对性的物理实验,并且加强同后续业务训练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物理实验虽然灵活但极为严谨,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严格把握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培养发散而又理性的思维,务实严谨的实验作风,这对于未来消防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利用实验学习也可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将步入基层的消防工作,火灾救援等工作中需要全体指战员积极配合。实验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实验设置,渗透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助配合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消防部队院校承担着培养消防专业人员的重要责任。随着消防行业的不断发展,消防院校需更为重视消防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物理这一基础性科目的教学而言,应具体结合消防专业学科领域特征,渗透职业能力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消防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职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更具创造性的消防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宏伟.公安消防指挥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和教学模式构建[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03):10-13

消防专业论文篇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火灾险情事件频发,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与抢险救灾工作迎来更大的挑战。消防行业急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消防院校专业教育越来越重要。消防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也是消防职业的基础前提条件。消防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掌握危化品处置、火灾扑救、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理论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决定着职业技能的高低。而此类专业知识与物理学学科联系尤为紧密,例如火灾现场光线变化、浓烟流动情况,建筑物坍塌各部分支撑以及受力情况等,都需要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与处理,物理知识在灭火救灾方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对消防人才的培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教委对职业院校教学安排也有着明确规定,要求职业院校应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能力培养,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消防院校学生学习时间与精力有限,所需掌握的技能与方法也比较复杂,且消防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消防工程技术、火灾科学、消防装备领域等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再加上火灾源头与形式的日益复杂化,给消防人员掌握新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消防院校学生学习研究方法与技能,为其后续职业发展与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消防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消防院校物理教育有着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与大纲,现用教材基础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与全面,但消防专业设施配置相对较少,职业教育存在不足,仅靠实验室无法让学生学习到较规范的操作程序,更无法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消防工作当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动手能力的项目较少。消防院校学生多为基层部队士兵,过于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其学习应用。具体来讲,当前消防部队院校所用物理教材为《简明物理学教程》,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而与消防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物理知识在教材中的总体占比较少,少数知识点同消防专业教学也缺乏有效结合,职业针对性表现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对物理知识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相对较差,认知不清,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随意与应付的心态,甚至产生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再加上物理教学职业导向性不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物理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来看,当前仍然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过于注重规范化,强调概念认知,较少组织引导学生展开物理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是对物理概念进行死记,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内涵实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以及人文理念的灌输也显得欠缺。总体来看,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同其他课程的关联以及对学生后续职业成长发展的关注。而在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也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即消防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不足。

三、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更新教学目标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院校物理教学应当从理论知识传授转为提升学生学习方法能力上来。学生在部队院校的学习时间有限,仅凭课本上知识的学习也远远不够用。因而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升其物理自学能力。消防部队院校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基层专业消防指挥人才,因而其物理教学目标应具备以下几点:结合生活中以及消防工作中的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知识应用,导入物理知识,让学生明确物理学习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锻炼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其知识应用技能。具体来讲,应注重物理学科学习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加强物理与其他科目知识的内容衔接,促进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提升课程专业性。有效发挥物理学文化思想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加强对我国尖端科技成果、物理成就等相关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其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学生实践情感与实践观念,培养其刻苦钻研的作风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也需要转变知识获取为主的理念,消防院校物理学习目的在于掌握基础的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专业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因此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二)完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就必须要让物理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职业工作与生活实际,尤其是融入与消防工作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当中感受物理,进而提升自身消防职业能力。教材中内容有限,且无法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从实际消防工作出发,适当将教学从书本转移到课外,摆脱传统纯理论知识教学问题,与消防工作实现更高程度的融合。具体可将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构,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模块搭配,使其与其他科目教学目标融合,进一步展现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需要注重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注重均衡教育;加强工程技术以及生活中等物理知识与现象的介绍,积极导入物理基础理论,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消防职业中的重要性;适当向学生介绍新设备、新科技等,紧密结合消防科学技术发展更新动态以及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实际需求。促进消防专业与物理知识联系,关注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如物理力学知识在处理交通事故、建筑物坍塌等救援抢险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电路知识在火灾成因分析以及电器火灾引发的人为因素分析;物理新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将物理知识教学内容延伸到同消防职业以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部分。(三)丰富教学方法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是一个重要问题,教师需采取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参与以及体验的机会,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教学上需摒弃传统课堂中“满堂灌”的模式,不能过于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更不可偏向知识理论的难度,而是需要由消防学生的兴趣入手,由具体形象的事例出发,与消防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同时,消防院校物理教学不应过于追求学生物理考试成绩,而需要立足学生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教学中需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结合各类消防装备与消防器材,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演示,提升物理课堂感染力。例如可在教学中积极寻找切入点,将消防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分析与实践,例如将教材中的振动与波动知识同地震救援抢险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设计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地震灾害事故发生后的抢险预案;将动力学知识与交通事故救援工作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多发路段事故频发因素,并分析总结具体措施。此外也应加强投入,使消防物理教学跟上发展需求,结合自身教学需求,建立起灭火实验室、喷淋实验室、灭火训练基地等。(四)优化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是消防院校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能够有效强化消防指挥作战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准备设备器材,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操作并完成,得出实验结论并写出实验总结报告,物理实验进行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消防救灾工作:有准备阶段,组织阶段,实施阶段,并进行最后的经验总结。日常教学中结合大量具备职业针对性的物理实验,并且加强同后续业务训练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物理实验虽然灵活但极为严谨,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严格把握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培养发散而又理性的思维,务实严谨的实验作风,这对于未来消防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利用实验学习也可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将步入基层的消防工作,火灾救援等工作中需要全体指战员积极配合。实验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实验设置,渗透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助配合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消防部队院校承担着培养消防专业人员的重要责任。随着消防行业的不断发展,消防院校需更为重视消防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物理这一基础性科目的教学而言,应具体结合消防专业学科领域特征,渗透职业能力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消防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职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更具创造性的消防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宏伟.公安消防指挥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和教学模式构建[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03):10-13

消防专业论文篇5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虽然不同的学校该课程名字不一样,定位也存在一些差异[2],但授课内容大致相同。课程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受过去“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参与度不高。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根据安全工程师职业能力要求,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了部分调整和再定位[3]:理论教学(32h)、实验教学(6h)、课程设计(2周)和实训(8h)。本文将结合安全工程师职业能力要求,以“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实践教学为例,探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

二、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实训。由于我校未单独开设火灾、爆炸基本原理的课程,“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内容体系包括防火防爆技术与建筑消防工程学两部分[3]。考虑到课时的限制以及课程目标定位,将“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消防实训、课程设计以及消防安全调查四个模块。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大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至关重要[3]。由于课时限制,目前仅开设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事故预警实验,可燃气体燃爆事故仿真模拟实验,闭口杯闪点实验,灭火器闪点实验、灭火器使用与维护四个实验,拟开设建筑构件耐火试验,防火涂料防火性能测试,为学生从事消防安全工作打下基础。

2.消防实训。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安全工程专业开设课程实训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课程定位,将实训分为两大部分: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系统操作实训。消防安全检查在室外开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标准对某建筑(如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民用低多层建筑,工业建筑大空间建筑,高层民用建筑,等)进行防火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出具《××建筑消防安全检查报告》,目前我校和衡阳市消防成立了平安E栈,拟邀请市局消防专家指导现场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系统实训在综合实验室开展,可供学生熟悉使用消防系统。目前安全工程2013级学生已经顺利开展此实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防火检查和消防系统实操都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延伸重要途径,是理论课程知识综合应用于生产实践重要方式,是综合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设计与思考能力重要手段[4]。安全科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课程设计的合理设置和有效实施直接影响到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课程定位,将课程设计分为两类:消防系统设计和消防安全现状分析,拟加入第三类,要求自学消防安全评估相关知识对某建筑消防安全水平进行评估。鼓励学生从身边选取研究对象,运用所学知识对教学楼、宿舍、网吧、图书馆、车站、加油站、超市与市场等场所进行消防系统设计或基于相关消防标准、规范对其所配备的消防设施进行验证性计算或评估。

4.消防安全调查。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组织学生自行制定消防安全问卷调查表,进行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的消防安全调查(学校、小区、社区、工厂、车站等)。现已经组织学生完成衡阳市大学生消防安全水平调查工作,收到?W络调查问卷856份,现在正在进行整理。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场所消防安全、不同人群消防安全意识的调查方法,掌握消防工作实践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

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一般采取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的方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流于“抄报告”应付的形式。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一些老师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采用板书、多媒体和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和“激发兴趣式”培养模式。在“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实践教学中,我们采取以下教学模式:

1.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通过启发性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迅速联想到工程实际、或许根据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任务式教学。实训、课程设计、问卷调查过程基本上都采取任务式教学方式,老师在此过程只起到提示、引导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选取的课题或者老师下达的任务,通过期刊、社区、图书馆等途径获取资料,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课题。目前我们均采用提交报告的形式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后期拟采取PPT汇报、讨论的方式。

四、结论

消防专业论文篇6

办刊理念有思想深度。“凝聚智慧,播种平安”是《楚天消防》改版初期确定的办刊理念。这一理念指导我们,广泛团结专家学者、行家里手,集思广益地把《楚天消防》办成在湖北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专业品牌杂志,力争专业人必须看,普通人喜欢看。并规划了与这一办刊理念相适应的五大版块、20多个栏目,使宣传内容紧扣消防主题,力求做到传播专业系统、版式清新明丽、格调雅俗共赏。尤其是每期的专题报道,版面大、视角新、资讯多,成功展现了采编工作者“凝聚智慧,播种平安”的执行能力与思想深度。

社会履责有思想高度。《楚天消防》之所以改版,就是为了更好地担负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为此,我们在策划、组稿、编排及发行工作中,重点强化“三个担当”:一是担当起“喉舌”的政治责任——我们通过“时政”版块的组合信息,让社会各界通过这个窗口,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二是担当起“教化”的社会责任——我们通过“人物”版块的先进事迹人物报道,不断影响群众价值取向,鼓舞大家争做消防志愿者,积极主动成为消防安全工作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如2012第六期“人物”版,专题报道了以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为首的90后消防志愿服务队的先进事迹,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三是担当起“监督”的导向责任——《楚天消防》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着眼大局、聚焦热点,发挥舆论的监督职能,讴歌真善美、鞭笞丑恶差,保持正确导向。

经营运作有思想力度。《楚天消防》按照市场规律办刊,主要突出“三条主线”:一是大力拓展杂志覆盖面,争取更多的专业读者群。改版运营后,通过与消防龙头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利用杂志平台优势服务企业,取得了合作双赢的目的。2012年本刊实现盈利达300万元,为改版前的三倍多。同时,紧跟信息时展步伐,创办“楚天消防网”,实现网刊互动、资源共享。网站年点击量由合并前的3万人次,增加到118万多人次。二是大力开展活动,扩大社会影响面。2011年是纪念武昌首义100周年。我们以此为契机在清明节期间策划举办了“公祭百年消防英雄”活动。省市领导、英烈家属代表、各界群众共千余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先后有近15万人次在网上向消防英雄献花,8位不愿留姓名的社会人士争相捐款10来万元。同年,我们执行了中国消防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消防电视短片大赛”活动,收到全国400多部优秀消防电视短片,获得了免费在楚天消防网的转播权。2012年协助湖北省消防总队承办了“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大会”, 加快了刊物走向全国的步伐。三是极力创新消防文化。2012年以来,我们开展了4次“红门雅集”品牌活动,先后有6位将军书画家、全国消防文艺精英和湖北文艺大家200余人参与,共创作书画、摄影作品1200余幅,深受基层消防部队欢迎。近两年来,我们还协助公安部消防局编撰了《在光辉旗帜下——新中国消防事业发展成就图册》、《最美消防员》报告文学集,出版了《防火减灾宝典》、《青春的光芒——王锟烈士画传》、《消防文化科普挂历》等多部图书,为消防文化呐喊、立传。

二、凸显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楚天消防》之所以能在改版不长时间里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是因为她十分注重宣传内容与宣传形式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图说消防”的独特办刊风格,还凸显了与此相应的办刊艺术的系统性。

我们把“淡雅、大气”的基调,贯穿到封面、栏目、版式等视觉要素的设计中, 巧妙凸显刊物视觉系统性。如,2012年每期的“卷首诗词”,每一首都紧扣消防部队、消防工作主题,紧贴时代脉搏、时政敏感话题,严格按照相关词牌的韵律要求来表述,并请多位地方和部队著名书法家书写,尔后从中选出一个字,套红印到封面上,“一字独大”,特别醒目,恰到好处地反映了消防专业刊物的特征。一年下来,12个字,组成一副与消防有关的佳对:“龙吟雅道献瑞,虎跃雄风呈祥”。2013年,封面主打“金石文化”,每期紧扣当月宣传内容来提炼主题词,并将其篆刻成印章,使封面视觉更新颖、更具表现力。我们把诗词、书法、篆刻、绘画等文艺元素始终有机地融于宣传内容中,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题报道,其审美娱悦浸入读者心中。

《楚天消防》力求在宣传形式和报道内容上出新出彩。如:在报道消防信息性新闻时,开辟“微博消防”栏目,采用“短平快”形式突出信息量;报道国际国内的重大灾情时,每期在“灾情月读”栏目中安排4个版面,以一灾情、一图片、一句话的形式传递灾情信息;在宣传防火减灾知识时,采用科普漫画形式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在寓教于乐中传播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和防火灭火常识;在揭示热点重点问题时,采用专题报道的形式,深度解析群众关心的诸多疑点。比如,《火吞孤儿,兰考烧心》表现手法与众不同、构思谋篇独辟蹊径,责问中蕴含着理性思考。同样的重大火灾专题《巴西大火 狂欢烧出惨烈悲剧》,既有案例分析、警示思考,又有简短评论、专家解读,还有相关链接、编后寄语等。这样的深度报道刊发后,对读者震动很大,教育很深。

我们深知,专业性期刊以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见长,要确保宣传报道的系统性。改版以来,我们每一期报道的重点内容,都经过认真策划、精心安排。比如《2011“年度汉字”盘点消防》,37个版面,紧紧围绕“亮微救秀灾”五个字,图文参半,全方位回顾展示了过去一年国内外消防大事,给人一种透视万里、一览无余之感。《2012龙年那些撼动人心的消防事儿》,图文并茂地盘点了最给力的消防隐患大整治事件、最新潮的消防微博秀案、最美丽的消防英雄人物、最伤痛的国内外重大火灾事故,既显大气,又见系统。在策划上保证报道系统性的同时,还注重通过专题和言论来深化报道的系统性。如,《三米限高 消防车咋过高架桥》一文,从道路设施“三米限高”栏杆入手,通过大量调查,反映了大型消防车无法通过“三米限高”栏杆、影响火灾救援的现实话题,探索性、思考性跃然纸上。又如,《校园消防伤不起》,编者在开栏语中写道:“又开学了!新学期伊始,我们与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在为学校的消防安全状况担忧。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各类学校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触目惊心的数字,已然在每个人心中敲响了警钟。” 类似这样的编者按、开栏语,较好地强化了内容的系统性,增强了刊物的可读性。

三、以大众化和通俗性为抓手

作为一份消防专业性期刊,《楚天消防》的价值和灵魂在于以独特的方式,把握本领域的特点,为业内外人士提供其他媒体不能提供的专业信息服务。我们从费孝通经济学理论中得到启发——只有社会化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专业化。因此,《楚天消防》把行业期刊的专业性融入服务性之中,把深刻的道理大众化,把专业的理论通俗化,努力追求“三有”:

办刊质量有专业水准。改版以来,《楚天消防》始终在“四扮”上下功夫:扮靓图片。本刊作为画报类杂志,要以画说话,以画取胜。为此,我们力求每一幅画都生动、新美、感人。比如2011年第6期“应急救援”专刊,因“好策划、好文章、好图片、好设计”,获得全国画报2011年度优秀作品比赛二等奖;《公祭百年消防英雄》珍藏册,赢得海内外英烈家属的赞赏,纷纷致信致电表示感谢。扮靓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楚天消防》把每一个重点题目都拟得很鲜活,如《叹襄阳,七个月无有效降雨;驱旱魔,两千兵有无畏虎威》,《晒晒消防兵的年夜饭》,《2013,与平安相伴》,《巴西大火,狂欢烧出的悲剧》等等。扮靓文章。凡是重要文章,都在精心锤炼的基础上,配以画龙点睛的短评、切合主题的画图,使文、评、画相映成趣,熠熠生辉。扮靓刊物。每一期都用心谋划,巧妙植入诗、词、书、联、画、印等带有国学性质、散逸古色古香的文化艺术元素,使刊物大为增色,极大地提升了刊物的品位。

消防专业论文篇7

0 引言

《建筑消防工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它是在建筑给水排工程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消防的基本理论、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等知识。

1 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材料也趋于多样化,用电负荷和火灾负荷也不断增大,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巨大社会变化面前,消防工作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特别是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社会安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火灾爆发的原因及后果的严重除了人为因素外,大多与消防、防排烟的设计缺陷或缺失密不可分。因此,如何做好建筑的防火减灾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2]。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有相当学校注意以上问题,本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也开设了《建筑消防工程》,并加强了对课程的重视。由于本课程是建筑学、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电气技术甚至安全工程等专业的交叉课程之一,如果在教学中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工程性不够突出等不足的现象。

2 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

如何更好地解决在《建筑消防工程》教学容易导致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结合各高校的教学经验,对《建筑消防工程》的教学进行以下几点探讨。

2.1 围绕培养目标,明确本课程设置的目的

《建筑消防工程》是建筑学、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电气技术甚至安全工程等专业的必修专业交叉课程之一[2]。不同专业设置《建筑消防工程》课程目的不一样。

例如,消防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消防工程、土木工程、安全管理和管理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消防技术标准审核、监督管理和组织指挥等方面机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消防监督、队伍管理和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的基本能力。

给水排水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之一是从事建筑消防系统的设计,包活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水喷雾灭火系统等灭火系统的设计。在给水排水专业开设《建筑消防工程》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一方面对消防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全面熟练掌握消防、防排烟的设计。因此,通过课程学习,使给水排水的学生了解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烟气及其危害,灭火剂及其应用等消防基本知识外,主要掌握灭火器的配置,掌握建筑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设施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消防工程设计能力。

由此可见,《建筑消防工程》在给排水专业的开设,应侧重于学生工程实际设计能力的加强和提高。

2.2 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注意交叉学科,合理分配课时

《建筑消防工程》课时量有限,而且课程内容涉及到给排水、建筑学、结构、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不同的专业门类,教学内容多。如何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进行学时分配,突出教学重点,是教学的关健。因此,课程讲授时应注重结合给水排水专业的特点和要求,侧重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给水排水专业相关的消防基础知识和消防各个子系统的主要工程内容,技术手段,设计要求及基本的设计参数。

根据专业要求,给水排水学生应熟练掌握各类消防设计。学时分配计划如下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建筑消防工程》内容包括火灾基础、建筑火灾被动防护、建筑火灾主动防护等部分。由于给水排水专业的学生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中,已经掌握消火栓灭火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因此,在课时分配中,已经适当减少该内容的教学课时,约2学时,用于深入学习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加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建筑防烟设计、排烟设计的课时量,约6学时,用于深入掌握如何进行设计;其它内容用少量课时作相关的了解。

2.3 及时更新规范、熟悉规范,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联系,提高设计能力

近年来,消防工程的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新型设计材料的研制、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相应知识、工艺方法、规范标准更新快,例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更新为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已更新为2005年版,此外,还有《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也相应进行了更新。教材的更新速度有时跟不上,因此,任课教师应及时学习新规范、条文,及时更新课程新知识。熟悉应对新规范中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到的强制性规范的变更情况。

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5.0.2“仅在走道设置单排喷头的闭式系统,其作用面积应按最大疏散距离所对应的走道面积确定”,已由强制性条文改为非强制条文。因此,在课程讲授时,如果遇到相关设计内容应及时进行说明。

2.4 多元化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改变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课程教学已经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引导法等多种方案有机结合的方式,根据相应高层案例介绍相应的工程背景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对新案例进行讨论式探讨,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不能照单全收,要运用多种思维,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建筑防排烟设计计算可如此进行:①首先选用建筑防排烟的设计计算案例,带领学生观察经典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按规范的要求进行防排烟分区的划分;②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学习划分,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在讨论中熟悉规范及设计计算特点;③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一方面,使学生复习已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区别中学习和掌握新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课后布置经过合理设计的具有连贯性的设计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堂知识并通过图书资料的查询才能解决,提高学生上课注意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资料查阅能力。

2.5 突出鲜明的专业工程性,重视素质的培养

国内兴办给水排水专业的学校各式各样,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即从事于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工作,其执业身份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应一方面不断提高个人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专业的工程性教学,从工程的角度去侧重教学。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建筑层数多,面积大,功能复杂,使用人数多、火灾危险性大,因此,消防工程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对其设计深度、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比低层建筑有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精心的设计、施工与有效的管理,各专业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因此,在设计案例教学中,特别是在工程实例的选题和分析中,注意从工程方面出发,结合建筑、结构等其它相关专业的基础内容配合学习,让理论设计更加结合实际工程。

3 结语

总之,消防工程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都有待于探索,我们应该根据《建筑消防工程》的课程特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时对课程教学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拓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远平,李增华.消防工程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8.

[2]吴杲,周义德等.建环专业《建筑消防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09).

[3]张焱,徐志胜.消防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04).

消防专业论文篇8

前言

随着消防工作社会职能拓宽,近年来油田消防队伍按照公安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要求,以及山东省企业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标准,统一了消防站和消防车外观标示,规范中队称谓、内务设置和一日生活秩序。在2006年9月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上,油田展示了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风采。受到了公安部、山东省政府和消防总队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初步确定山东省企业专职消防队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胜利油田召开。

一、加强油田消防队伍管理是油田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国内石油天然气消费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油气资源短缺的矛盾正在不断加剧。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指出:“石油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油气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油田领导明确要求油田消防队伍必须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少丢油就是多生产”、“保稳定就是保稳产”的理念,奋发有为,不辱使命,在保证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维护生产经营秩序的工作中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油田消防队伍建设是完成各项消防任务的可靠保证

点多、线长、面广是油田矿区的突出特点,就拿通信公司来说,网络服务面已覆盖全市及周边油区7200多公里,通信线路总长约6000多公里,生产要害部位140多个,治安要害部位360多个。每个矿区、街道都设有自动化通信站,通信光缆、电缆遍布野外和大街小巷各个角落,消防任务非常繁重。长期以来,公司消防人员长期奋战在巡逻一线,冒风雨、战酷暑、顶霜雪、斗严寒,工作十分辛苦。如果我们的消防队伍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消防人员没有坚强的体魄和过硬的作风,就担当不起这个繁重的使命,也完成不了这些艰巨的任务。

三、抓好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消防队伍的政治素质

思想教育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理论学习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学得好,才能干得好。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要求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政治强而品行端,业务精才事业立。当前,油田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萌生甚至激化凸显期,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迷失方向。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政治理论学习的全过程,进一步深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每一支油田消防队伍都能成为继承和创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忠实实践者。要在消防队伍中营造一种组织重视学习、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理论学习,打牢队伍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作风基础,使大家更好地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同时,还要结合油田消防队伍的实际,不断丰富政治思想建设内容,努力探索行之有效地方式方法,及时回答和解决消防工作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不断激发消防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油田消防工作的协调发展。

四、抓好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消防人员的业务水平

应该看到,在企业消防队伍中还存在着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不少管理人员对消防保卫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在具体工作中,还有一些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差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经常组织大家深入学习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不断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有效改善消防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采取“老带新”“一帮一”等形式,广泛开展消防业务培训,强化一线消防人员的警戒使用、徒手搏击等单兵技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全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建立和完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评估制度,通过专业知识测评和业绩考核,了解和掌握消防人员的状况,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保证所有消防人员都能得到培训和提高。

五、狠抓业务训练的落实,努力提高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能力

消防队伍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素质,消防队伍的业务训练,关键要抓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加强检查指导,制定业务训练大纲,经常深入队伍检查其业务训练情况,指导他们全面开展各项训练,确保训练人员、内容、时间和效果的落实。二是要适时举办多种形式消防队队长培训班,组织他们系统地掌握灭火指挥、管理教育、业务训练和抢险救援等知识。三是要经常举行业务汇操,通过业务汇操,检查他们的业务水平,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四是经常组织消防队伍跨区域联合灭火演习,着力提高灭大火、打恶仗的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六、立足成效,提高待遇,确保专职消防队伍健康发展

专职消防员是一个特殊岗位,队员不仅要求具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积极与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沟通,通过提高岗点、技能鉴定、意外伤害保险等形式,提高队员的待遇,消除训练和执行任务中的思想顾虑,使队员安心工作,乐于献身消防事业。同时,积极动员油田各单位在内部逐步消化现有年龄偏大的专职消防队员,补充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新队员,以保持队伍的活力。

结束语

随着油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致灾因素急剧增多,消防保卫对象情况日趋复杂,区域灭火任务加重,消防队伍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油田消防支队应深刻理解国家能源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清油田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重大使命,认清支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为创建百年油田保驾护航的神圣职责。在挑战中看到机遇,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进一步坚定推进队伍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进一步谋划好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为实现原油持续稳产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消防专业论文篇9

消防安全检查区别于别的行政类检查,这是关于企业自身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的大事,任何时间都要注意,除了必要的例行检查和消防行政检查,化工企业也要做自查。企业要设立消防安全责任人,成立应急预案小组,组内成员需在全企业范围内选拔。对于参选的职工经常性的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以及消防演练。企业内部要有自己专门的消防检查规定,每日的检查记录,月检查记录以此类推。每一次检查的内容和结果都要记录在案以备下期使用。企业的消防检查要形成规律性,消防安全检查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检查,而是本着对企业负责和对职工人身安全负责的态度检查。

1.1 按级别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按照从最普通到最高级别进行检查,依次分为由安全员和消防员,每日进行的例行检查。每周企业消防中层责任人的例行检查,最后每月最高消防安全负责人的例行检查。检查范围包括生产线、仓库、运输管道等方面。检查时候形成双向检查准备,第一队检查之后第二队进行复查,以避免因疏忽造成的漏洞。

1.2 消防设备的检查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检查中一般分为3个方面的检查,其一化工厂区和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查;其二消防设备的检查;其三消防安全岗位人员是否到岗。化工厂区的消防检查一般为消防通道的检查,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塞或者占用。生产设备是否存在泄漏运输管道是否需要维护,消防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这些都需要严格的检查。化工企业作为消防的重要管理单位,所以一定要严格的管控其消防设备。提前备好需要更换的各类灭火器,检查消防管道是否通水。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岗位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1.3 行政检查

行政检查这一点上,各国执行的标准都差不多,行政检查一般分为正常检查和特殊检查2种。第一种新成立企业的消防审批检查,已成立企业的年审固定检查。第二种特殊检查一般指国家在举行盛大节日,大型法定节假日时的检查。例如,我国的春节检查,国庆检查等。这种检查一般带有行政命令性质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问题严重甚至会被停业休整。

1.4 重点检查

化工企业在生产和运输以及仓储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严格重视的环节。所谓重点检查不同的化工企业之间的检查也不尽相同。一般即为生产运输中的管道检查,电气化设备中的线路检查和防静电检查,主体生产设备的检查,外部设备防雷电方面的检查,仓储过程中的温度,气压,通风问题检查。从薄弱环节入手从根本上灭掉消防安全隐患。

1.5 自请检查

企业自检中难免会忽略一些地方,做不到完全彻底的检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检查,最佳的选择就是申请所辖区域内的消防支队进行检查。专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内容一般涵盖安全通道是否通畅,火灾隐患区域是否附和标准,应急灯指示牌是否达标,消防水龙头是否通水,各类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在电器明火的应用方面是否违规,企业内消防责任人以及队员的专业知识是否达标,消防重点岗位人员是否到岗,易燃易爆的物品的仓储情况是否符合标准,企业内部检查时所检查项目是否准确等项目。利用专业人员检查的结论和自检中出现的问题比对,不断完善和改良企业自检中的漏洞,以此建立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2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检查方法的简要分析

消防检查方法,指的是消防安检人员或企业消防安全员,在检测安全隐患时候所用的方法,动作,以及记录等流程。依照整套的检测流程之后,分析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消防安全检查的主要方法,如同中医看病中的“望闻问切”,企业消防安全检查中也要实施这几个方法。所谓望就是通过眼睛去观察,观察一切需要检查的地方;闻,化工企业中一些化工原料和生产材料都有自身独特的味道,闻就是直接通过鼻子嗅觉闻味道是否有原料泄漏的问题;问,通过询问生产线职工还有消防安全员,是否有异常事件的发生;切,中医中的切就是把脉,这里的切只是的切身实地的去感受,直接通过触摸或者仪器检测发现问题。然后记录在案供给比对正常数据得出结论。

问和切,望闻问切中其中问和切尤为重要。问,在询问时候需要有着重点的询问,从专业的角度询问,比如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仓储的过程如何处理易燃易爆类产品或原料。

切,在切实观察的时候,自身感受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懂得运用仪器,诸如温度测试和压力测试,这都是人体无法直接感受的,就必须要用仪器进行测试,然后得出准确的结果。还有容易引起火灾隐患的电气问题,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电路是否完好无损等问题。外部防雷电设备是否完好并且正常使用。仪器可以得出具有量化的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得出结论。既可以为下次的检查做参考,也可以为以后的火灾预防提供经验。

3 消防检查中的等级分类

化工企业在消防检查中,一般会把检查区域分为3个等级,甲级防火区,乙级防火区,丙级防火区。不同的企业中级别分类的定义不同。这里单独说明从甲级到丙级依次升高。甲级防火区一般为办公区和职工活动区,这里的检查主要就是防火门,消防通道,以及消防设备问题。乙级防火区有部分的易燃易爆物品和生产线,这里主要检测的是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否正常,有无超过正常指数的高温高压问题,运输管道是否有完好无损有无泄漏问题。消防设备、消防通道、消防指示牌这些也是必须检查的。最后一个等级丙级防火区域,整个区域都属于重点防范的区域,其中涉及甲乙两个级别所有的检查,还要涉及到安全员巡防检查,仓储检查,电气检查等。

3个等级的防火区检查完毕之后,还要检查相应的预案文件。甲乙丙3个区域分别有不同的应急消防预案。

4 化工企业消防检查的流程问题

消防专业论文篇10

1、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现状

1.1职业准入没有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单位消防从业人员由简单的值班守夜、走走看看发展到运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操作自动消防设施等,消防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消防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消防行业却没有统一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用人机制无法可依,职业准入无法控制,造成消防从业人员参差繁杂、效率低下,消防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做,甚至有的消防岗位是“老弱病残收容所”,大大降低了消防从业队伍的专业水平,严重地损害了消防的公众形象,影响了社会化消防工作的进程。

1.2职业地位不明确

自1994年职业资格制度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以来,职业资格证成为劳动者执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然而消防作为事关社会安全稳定的特殊职业,其从业人员却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这不能不说是消防事业的一件憾事。正是因为这样,不仅使消防职业在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没有一席之地,而且使已在各企事业单位内部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感到困惑。笔者曾在包钢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等企业作过调研:由于长期以来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从未有过岗位的资格认定,而企业内部又没有资格对其进行职业认定,因此这部分人员一直属于单位里的无级工,在技术上没有发展,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更是十分有限,地位、待遇不高,个人发展受限,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职业的认同程度,严重影响他们的责任心、积极性。

1.3职业环境滞后社会发展

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环境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就业的环境;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可以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使我国的就业从安置型转为依靠素质就业,达到劳动者尽快就业和稳定就业。然而社会消防从业人员职业环境却滞后社会发展。消防作为科学体系中的边缘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与消防从业人员在市场中双向选择:市场上消防技术从业人员来源杂乱,任何人都能干,没有具体的标准衡量人员素质的高低,而另一边企业却需要大批懂得现代消防安全管理,具备较高现代消防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就造成消防职业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者就业不公平等现象,导制社会消防职业环境严重滞后于社会展的需要。

2、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分析

2.1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的重要兴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在我国,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主要有以下法律依据。

199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职业划分标准,将我国职业共划分为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其中消防人员被列为第3大类第2中类第3小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指出消防人员是指专职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建(构)筑物、水上、森林及危险品等人员,包括:灭火员、消防抢险救援员、防火员、建(构)筑物消防员,火灾望员。灭火人员:含消防战斗员、消防供水员、消防通讯员、灭火战斗员;消防抢险救援员:含防毒防化抢险员、一般事故抢救员;防火员:含防火员、可燃气体(毒气)检测员、危险物品监督员、防火审核员;建(构)筑物消防员:含消防中控室监督员、消防巡逻员、火警报警系统操作员、固定灭火系统操作员;火灾望员:含城市消防望员、森林消防望员等。从工种分布看比较全面,涵盖了所有消防特有工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术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第二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消费者利益工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这就要求凡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工作的,一律实行就业准入,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就业上岗。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性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三十四条规定“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

另外近几年来为了保证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建设工程大政方针的贯彻实施,国家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及一系列法律规章。这些规定为开展消防特有工种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2.2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基础

任何一个职业、工种都有其存在的社会群体。对于有正当地、积极地社会功用和社会需求,有相对独立的从业人群,有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体系,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流动,需要在企业事业单位里定位、定职的社会经济活动职业就更需要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才能使其职业结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近3000家;全省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近20000余家,全省的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70余个、政府消防队40余个、消防产品生产维修企业120余家和消防工程公司150余家,约有10万余消防从业人员。全国加起来,更是一个不斐的数字。另据网易2003年10月消息北京市统计局对全市的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意向调查。全市共对4.8万个单位发出了调查问卷,其中7842个单位对新增劳动力有需求,占被调查单位的16.2%。各类职业的劳动力需求中,保安和建筑工人需求量较大,其中治安保卫消防人员2.1万人,占40%。因此开展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是其社会基础所决定的。

2.3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2.3.1是提高我国消防行业特有工种人员素质的需要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从业人员调查发现,60%来自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而这部分人员大多来自非消防部队;20%来自社会青年,20%是本单位的职工。他们大多数未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对消防工作认识较肤浅,并缺乏消防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大多是边学边干。对企事业单位消防职业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及消防工程公司从业人员,无论是职业道德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消防业务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均与其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极不适应,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消防职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才能严格把好其职业就业准入,才能改善从业者的素质结构和提高从业者的素质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2.3.2是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需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消防工作推进消防社会化进程,而消防社会化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消防职业人员整个群体的的水平和质量。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加快提高消防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促进企业消防安全生产,提高消防安全效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消防安全资源,必将对消防社会化进程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对消防安全大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2.3.3是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大量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对从事消防职业的劳动者来说,提高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需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准入,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消防职业从业人员管理机制,为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我国消防工作发展的客观需求。它可以为消防职业从业人员自主择业和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提供客观公正的职业技能凭证,既为形成有序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奠定基础,又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提高消防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使大批优秀消防技术工种人员在消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消防事业可持续发展。

2.3.4是适应我国劳动力职业化的需要

简单的说,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对劳动力进行职业化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可以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可以增强职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企业自主用人、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新机制正在逐渐形成,当今劳动力资源配置,已逐步由计划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断强化这种在“市场”中双向选择的观念。为了适应这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正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职业分类大典》的出台,将我国全部社会职业划分为1838个细类,突出了职业应有的社会性、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特征,继而职业标准随之产生,成为职业活动的导向。实践证明职业标准化后的劳动力能够比较全面满足企业生产、科技进步以及劳动就业的需要。那么消防行业特有工种作为新兴起的职业,推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然是消防职业化的表现,也正是适应我国劳动力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3、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实践应用

3.1确定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处于龙头位置,起着导向作用。它引导着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一个统一的、符合劳动力市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应当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总的原则下进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标准也应遵守这一原则,由公安消防机构、劳动管理部门、教育等相关专业机构组成消防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论证专家委员会,在充分调查和论证后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编制要求,制定《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包括消防特有工种的定义、分类、等级、任期、适用对象、业务理论和技能要求等内容,实行年度测评、任期考核、逐档晋升等制度。

3.2设立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为保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设立专门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其成立方式可以由地市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或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成立“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本辖区消防技术工种人员职业技能鉴定,也可由公安部消防局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申请成立“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地设分支机构,具体工作接受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指导和监督。

3.3强化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考培制度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包括培训和鉴定两项任务,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和鉴定质量,要实行严格的考培分离制度,即培训机构和鉴定机构要分离,职业培训师不能担任该职业的考评员。

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可由当地消防协会设立培训学校,也可由社会单位设立培训学校。学校的设立要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前题,要以国家开发《消防行业特有工种人员职业技能教材》及考试大纲做为培训重点,具体要求可参考《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公安部令第109号)第四章消防安全培训机构。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制定《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详细规范各工种、各级别的申报条件、鉴定内容、考核标准、和鉴定方式等内容。其次要有步骤的实施:(1)公告。每年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关于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公告”,公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所需证明等基本内容;(2)报名登记。按照要求受理社会各界所有自然人的报名申请;(3)审核条件。由各地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所依照《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审核、确定考核对象;(4)组织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要求鉴定对象参加一定课时的消防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操作;(5)鉴定考核。按照《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每年组织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鉴定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两部分成绩均为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晋级。(6)复核换证。按照《消防技术工种人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每两年进行复核换证工作。

参考文献

消防专业论文篇11

一、石油化工专职消防队存在的问题

(一)在年龄结构方面

现在专职消防队消防员大体都以企业长期合同工为主,由于企业减员增效,人员难于流动,年龄普遍较大,平均基本都在30岁以上。(《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中规定专职消防队队员的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在日常训练、考核中,由于年龄大、身体协调性差,很难达到部颁标准和要求,并导致职业病、意外受伤现象不断增多,在生产保镖、抢险救援、火灾扑救时往往因体力不支,给消防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队员年龄老化成为削弱石化企业专职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在文化基础方面

因历史原因和国情所决定,专职消防队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都很低,大部分只有高中文化或者中专文化,受过专业正规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化工企业火灾扑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灭火工作,如果灭火扑救采取的方法不正确,非但不能迅速地扑灭火灾,还会导致爆炸、中毒甚至重大伤亡。所以要求专职消防队人员必须掌握必要的化工工艺知识,以便及时有效地扑救各种石油化工火灾。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化工火灾现场中很难灵活运用灭火战术,这甚至是制约石化消防队整体发展的“颈瓶”之一。

(三)在专业技能方面

石化专职消防队员由于多年积累,基本功较为扎实,业务较熟练,但部分人员的实际技能并未达到相应标准。专职消防队人员身体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化工企业迅猛发展,要求注重训练细节,而训练工作结合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再者,受组织训练人员的消防知识和业务水平的限制,无法进行深度训练,直接导致了消防业务训练水平低下,队伍战斗力不强,处置事故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在业务培训方面

公安消防部队院校不招收专职消防队员,使专职消防队员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培训,使灭火援救技术、战术水平得不到提高,跟不上石油化工生产的步伐。与兄弟单位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开阔视野、掌握新的防、灭火知识和管理方法上,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现有的消防体制使得目前的消防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消防岗位资格认证方式也需逐步改革,现有的资格考试形式简单、难度较低,不能体现消防人员的实际应用,严重影响其学习提高的热情。

(五)人员待遇差,人心浮动

由于专职消防队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在企业中所受待遇偏低,没有生产一线工人的岗位工资、奖金高,而他们的工作危险性高、连续工作时间长且工作的强度大,文化生活设施也非常匮乏,业余生活单调,员工情绪大,工作积极性差。

(六)消防装备落后于石化企业的发展

目前,相对于石化企业的先进设备、装置,消防队的先进装备较少,部分车辆装备落后,车辆超龄。有的消防队没有配备必要装备,如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隔热服、可燃气体检测仪、热成像器仪器、先进的通讯设施等。凡扑救石化工厂火灾,消防队员都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有的还要穿防高温防辐射的救火服,以加强消防队员的自我保护功能,但灭火现场达不到每名消防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具和通讯器材。

二、加强石油化工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改革用人机制,优势劣汰,做好转岗工作

改革用人机制,不论业务领导和监督岗位人员还是普通消防战士的选用,都应采取考核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竞争上岗。摒弃行政命令、论资排辈的做法,给全体消防指战员以紧迫感和自觉学习理论、实际技能的动力。被调整下来年龄偏大的专职消防队员,企业要尽力妥善安置转岗,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调动消防队员在岗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文化素质

各专职消防队员要从所负责单位生产、储存物质的性质、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后的处置对策入手,熟记所管辖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消防通道、消防栓位置;掌握各种消防车、器材装备所具有的性能原理、技术参数及操作程序等业务理论知识,进行全员轮训,培养一专多能的队员,提高队员在转岗中的竞争能力[2]。增加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与兄弟单位的业务交流、去公安消防院校和相关院校进修的机会。

(三)努力提高石化专职消防队指战员业务技能素质

一是以改革训练为基础来提高业务能力[3]。训练改革要立足于火场和险情,针对生产情况、所具备的装备器材情况,充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器材装备的潜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促进实际灭火技能的提高。二是以体能训练为基础开展消防执勤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开展体能训练,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基础参数,为有效扑救火灾提供可靠保障,为配合企业搞好检修、抢修、维修过程中的生产保镖服务夯实基础。三是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训练中,运用奖惩手段强化激励机制,把工资、奖金同岗位练兵活动、训练成绩、灭火表现和纪律作风相挂钩,确保消防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四)要不断提高消防队的福利待遇,妥善解决好队员的后顾之忧

专职消防队人员长期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从事的是非常危险的职业,其工资待遇应享受本单位一线生产职工同等福利待遇,其执勤训练、灭火救援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规定给予补助。同时还应着力改善消防队的训练、办公、生活条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消防队伍的稳定和活力。

(五)加强队伍管理,严格作风纪律,不断提高专职消防指战员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消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消防队伍必须严格管理,管理是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生成、巩固和发展的前提。加强石化专职消防队的队伍建设,使消防指挥员具备“三种素质和五种能力[4]”,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厂规厂纪严格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增强法纪观念、责任意识,规范执勤、训练、工作和学习秩序;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等措施,坚决纠正队伍中存在的松、散、乱现象,杜绝违纪违法现象,不断提高队伍战斗力。

作为消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努力把中国的企业专职消防工作向消防社会化、消防机构专业化、消防人员职业化推进。

参考文献:

[1]赵维峰.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控制措施[J].山东化工;2006,4,(35):45

消防专业论文篇12

一、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二、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

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三、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消防专业论文篇13

1 消防工程学实验现状

结合本专业消防安全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实验体系简单,实验课多教学缺少思考,大部分时候是演示为主,动手为辅,只是一种对理论课学习的补充,在实验动手能力方面缺少学生个人实践,不能达到人人动手做实验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科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学习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验体系简单

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消防工程学主要培养学生对火灾的学习以及工程应对能力,而实验教学是培养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在学习实验过程中过于被动,知识点不够融会贯通,实验间缺乏连贯性,有些实验只是验证性或观赏性试验,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也就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本身目的。

1.2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本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是由老师统一编写好实验教材,在理论课学习之后统一安排时间,在实验老师讲解完实验目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骤之后,学生才开始动手做试验。学生经常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在遇到不懂的环节或是实验数据失败之后,不直接主动寻找原因,就向老师提问;或是寻求数据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办法,最终会使学生的实验数据或报告基本相同,互相抄袭,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将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最初的实验操作中。实验教学手段的单一最终会使得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缺失,使得理论课程的学习只停留在认识学习最初的表面。

1.3 实验教学手段单调

结合本专业目前的实验教学来说:(1)实验教学手段单调,在规定的每个实验课时时间里,老师要完成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学生只是听,缺少互动提问等环节,因此在实验结束之后,学生很快就将实验的内容忘记,更不会将它与理论课的学习连接到一起。(2)实验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就已将实验所需设备、器材、材料都准备好,学生在实验时无法体会到准备实验的步骤,从而对于实验的初始环节的没有任何思考,尤其是实验材料准备,为什么选取这种材料、怎么配备样品,学生都不理解,这种机械式的实验教学让实验的质量得不到保证。(3)试验考核也比较单一,由于实验课时较少,实验教师可能只能从实验报告和出勤率方面判断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程把它当做理论课程的附属品,不愿意对实验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更不可能从动手能力方面有所创新。

2 消防工程学实验教学体系设置

消防工程学该门课程主要探讨火灾种类,火灾产生的原因、灭火基本原理以及火灾的危害性等;介绍火灾探测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灭火技术种类、灭火系统设计等;分析典型火灾案例,培养学生预防、控制火灾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学生安全消防设计能力奠定基础。实验教学应在理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方法、能力的锻炼,精简合并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创造性较强的开放性实验,在学科发展方向上多做研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应满足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针对以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学生在基础、专业要求、兴趣、特长和能力发挥等方面的差异,将消防工程学实验教学体系划分为基础理论实验、技术实验、拓展创新实验。其中,基础理论实验和技术实验室必修实验,而拓展创新实验为选修实验,选修实验是以学生自我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具有探索性的实验项目。

2.1 基础理论实验

基础理论实验是在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基础上,理解闪点与易燃液体危险特性的关系,掌握介质在高温下的危险性能和导热性能,学会动手使用基本的灭火器材。

基础理论实验主要包括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用于学生对该实验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全面理解。闪点、燃点是评判不同类型材料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测试的方法简单,实验安全性较高,操作性较强,因此设定为基础理论实验。实验主要使学生掌握材料可燃特性、可燃液体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测定;学习掌握常用灭火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2 技术实验

技术实验主要包括建材的耐火可燃性,防灭火技术,传感器的原理技术、防报警技术。该部分实验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以及自我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部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

实验内容包括:建材的可燃性实验(来判断建筑材料的可燃性等级),建材的烟密度实验(材料燃烧静态产烟量的测定),材料的氧指数测定实验(聚合物燃烧的原理和性能),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实验(消防控制系统布线及接线实验、消防报警单点处理实验、消防控制系统消防联动模拟实验)。

2.3 拓展创新实验

拓展创新实验旨在建立发问、解决问题、链接课题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拓展创新性实验,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造能力,改变目前培养模式下教师填喂式实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弱、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现状,更侧重个性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和实践教学的效果。

拓展创新实验可针对现有的消防工程学基础、技术实验为依托,开发出对实验新材料、新过程、新改进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与原有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到新的实验结论;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和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包括:选取不同材料的建材进行可燃性和烟密度实验(来比较不同建材的可燃性等级和静态产烟量,对于工程技术分析研究有重要意义),不同材料的氧指数测定实验(不同聚合物燃烧的原理和性能,如何来达到不同的效果);人员在火灾逃生的心理研究;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实验自我设计或改进;不同模型下防排烟量计算、逃生疏散模型建立;工业火灾事故的泄漏扩散模型。

3 结束语

通过消防安全学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增强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实验教学体系的分块设置可以使得学生逐步从理解、发问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文初步探讨了实验课程的设置体系―从基础理论实验到技术实验到拓展创新实验,划分出必修和选修部分,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安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致谢:

感谢安徽理工大学校级教研项目“《消防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对本文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郑艳敏,张金锋,董文庚.消防安全课程模块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122-124.

[2]邵建章,胡晔.消防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索[J].武警学院学报,2002,18(1):50-52.

[3]郑爽英,汪鹏,张玉春.消防工程专业本课程体系的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9):60-6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