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文教学法论文实用13篇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1

1.2正确应用及创新行为引导教学法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当然机电教学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因此在机电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行为引导教学法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使机电教学始终保持其独特之处,这样一来就可以培养学生对机电学科的兴趣。行为引导交教学法中涵盖了多种子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及引导课文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在机电教学中单项应用,也可以进行合理的综合应用。教师在机电教学中可以依据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状况,正确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那么不论是应用单项教学法还是多种方法综合在一起,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及时为机电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3全面贯彻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全过程

在机电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机电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课堂中全面贯彻落实,教师作为机电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合理引导机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注意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意见反馈及疑惑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完成任务。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正所谓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只有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个人能力才会得以快速提升。在机电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保证机电教学环环相扣,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学生的活跃度,切不可过分活跃导致机电教学偏离主题,不论是在行为引导教学任务操作中,还是机电教学引导中都要始终围绕教学主题,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企业及社会培养一批批复合型人才。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2

备学生:学生是藏语文学习班的主人,只有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吃透学生:学生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总是用自己已有的想法、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接受教学中的新知识,理解教师的诱导。因此,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该结构对学生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对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活动极为重要。 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

1、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的材料,也是激起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另外,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运用的能动作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熟悉,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等特点学生是否已掌握或熟悉。

最后考虑的是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掌握程度。参照教师对教材把握的三个层次,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也有三个层次:优秀学生可能达到创新层次,而后进生可能只达到基础层次,甚至有些学生基础层次都达不到,只理解个别的片断.当然这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优秀生可能对某些基础知识不理解,有些后进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创新思维,但不管哪个层次我们都必须分析其达到这个层次的原因和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

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方法:藏语文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既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语文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的短期教学目标实现的,而短期教学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的根据应该是长期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坚持四个“统一”: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统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由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善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浅入深出”,恰当设计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地启发。 我们经常用到一个成语――深入浅出,它指的是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词却浅显易懂。用浅显的文字表达深刻的立意,这是表达上的成功。而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提倡“浅入深出”,它遵循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孔子的“温故而知新”,从已知导入未知,就是“浅入深出”。从浅显而逐渐深奥,需要一个启发的过程。启发的关键就在于“浅入深出”地、恰当地设计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

搞好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引导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阅读教学就要注意从最新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激情,沟通情感,即运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如情境、情趣、情态等作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或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自觉主动地探求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互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现实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接受了父母或亲人的爱,虽然学生家庭有贫富差别,家庭亲人给予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或是贵重的服饰珍贵的书具,或是粗淡的饭食简陋的衣物,甚至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都体现着亲人的爱,只是学生没有感受到或者感受不深刻,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阅读课文,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藏语版“背影”所体现的父爱。父亲在家境窘迫、四处奔波的情况下执意要送儿子上学还不辞劳苦地为儿子买橘子。事实上,很多课文都可以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主动探求。

巧用多媒体 启发想象力: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电教手段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走进多彩的想象世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利用投影观察图画,激发想象情绪然后通过投影,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画面,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的翅膀一下子就展开了。――利用录音进行示范朗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得到延伸常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听厌了教师范读这种方式,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力普遍不集中。一换用录音范读,伴随着著名播音员的高水平朗读,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力得到延伸。他们兴趣高涨,积极思考,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3

以理论研究为核心的体育理论课程很难使驰骋在运动场的专业学生感受到它的威力和丰富多彩,加之体育专业生源素质总体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著名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是崇尚科学技术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倡导教育应从传统的“陈腐公式”中解放出来,把科学技术作为教育的中心,通过实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精确操作的能力和清晰地表述事物的能力,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1]。与技术工人的工作程序相似,引导文法将培训中的任务提出和工作程序分为六个步骤:应该做什么?引导问题2.如何做?计划工作3.确定加工程序和工具。与老师讨论3.加工工件完成任务4.作业达标否?质量控制5.下次要注意

什么?与老师讨论6.采用引导文法。

这六个步骤,从开始就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计划、实施和检查的能力。使他们在学到工作方法的同时,并能用之独立解决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引导文教学法不仅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德国引导文法的核心是提出引导问题。通过核心问题的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引导文所给出的重要信息它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进度,在鼓励优秀学生和先进生的同时,也不放弃滞后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或主持人,是学生学习、训练或能力形成、素质提升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的弊端。

引导文是专门的教学文件,对工科专业课教学来说,就是来自工程实践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在通过引例讲解了理论的概念和含义后,为了使体育类学生有一个现实的场景掌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涉及人体科学,训练方法论、运动生理实验课程,心理学,体育统计学等),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象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诸如“引导文教学法” “知识竞赛法”、 做到各种方法结合和创新使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共同参与意识的培养,改变了仅由教师单项传输的教学模式,避免过分强调教材、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的统一,缺乏层次性、多样化,引导文资料与其他学科充分地相互补充,避免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协调不够。

得出的结论证明,使用引导文资料教学的教学班级,对于理论课程学习中的知识掌握的具有更好的条理性和深刻的印象,同时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方面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4

    (1)什么是贪小便宜?

    (2)为什么不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害处是什么?

    (3)怎样做到不贪小便宜?

    根据以上三题引导学生自己设疑,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就形成了一个激情引趣的良好开端。

    二、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的特点,由课文情节引导探索,在特定的情境中 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教育。在学文明理中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遇到关键处停下来进行讨论、分析,教 师强调认识构建的过程:

    第一部分由开头至“怎么多找回一元钱”。这部分是遇到问题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设想:“赵虹发现买东 西时售货员阿姨多找回一元钱时,会怎样想?”学生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设想赵虹的想法。接着引导学生讨论: “如果你是赵虹,你会怎样想?为什么?”此问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评价前一个问题中的正 反两种想法。在评价的过程中,所重视的不是知识性的结论,而是在讨论中的给思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 自己分析问题、判断是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教师也掌握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真正思想动态,为及时 反馈、调控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信息。

    第二部分由“这时弟弟”至“赵虹飞快地向商店跑去”。这部分写思想矛盾斗争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是实现认知目标的关键部分。所以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爸爸的话,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机会。在讨论中按独立思 考共同讨论检查核对初步评价的程序开展学习。教师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通过生 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形成网络化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与智慧能得 到激发与共享,从而明确贪小便宜的害处,解决教学难点。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听了爸爸的话,赵虹与 弟弟分别会想些什么”。设计这一问题是引导思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上述的讨论与探索,形成统一道德 观点——不贪小便宜。

    第三部分由“你买什么”至结束。这一部分是赵虹不贪小便宜的道德行为实施的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进 行心理体验。通过对售货员收到返还的一元钱时的感激与敬佩及赵虹听到表扬时的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使 学生自然地产生“我也不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可耻”的思想,促进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为形成道德行为奠 定基础。

    三、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发展的特点,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新课开始 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从而达到认知目标。

    (1 )通过举例上升为理论:有机会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没有据为己有,就是不贪小便宜。

    (2)贪小便宜的害处大:给自己种下了坏思想的种子, 给他人带来损失。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5

一、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

(一)引导文教学法概述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完整行动”理论为基础,以案例为载体,以引导文为主要工具,以引导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当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1)把课件作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

(2)片面追求知识点的突破,忽略知识向能力的转换过程

(3)注重技术提升,忽略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文教学法的特点

(1)以培养自学为主。采用在引导文教学法需要学生自己制定工作计划、获取关键技术,这一过程不仅仅是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自学方法,必将终生受益。

(2)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告别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一个人讲,学生照着做的,只重技能不重能力的枯燥无味的学习情形,注重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

(3)信息流的单向传递向多向传递转变。传统教学法下,信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引导文教学法下,信息可以由教师向学生、学生向学生、学生向教师进行传递,真正体现教学相长。

(三)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引导文教学法不仅可以实现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的加深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理解,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在进行项目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学生语言表达、沟通协作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引导文教学法下,学生通过制定项目计划、自己获取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关键所在,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课堂生动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知识捕获率。

二、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下面,以ppt应用技术为例讲解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在传统教学法下,教学会将ppt应用技术的诸多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使学生被动的获取知识,但在引导文教学法下,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共同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最后进行案例的展示与研讨升华,全面提高技术水平。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帮助学生出谋划策。

主要步骤如下:

(1)导言。下发引导文,向学生明确工作任务,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任务的选取要体现应用性、时代性、要极赋吸引力。

(2)信息。在这个阶段学生应按照引导文中的引导问题和引言,借助老师提供的辅助材料,收集并加工重要信息。通过信息让学生自学,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完成任务,这一阶段主要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提供必要的网络环境,是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但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监督,以免学生在纷繁的网络世界中迷失了最初的学习目标。

(3)计划。学生制定一个工作计划,每个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思考计划的可行性,有必要与指导教师沟通。

(4)决策。根据计划进行组内研讨和指导教师的意见,各组要讨论出计划实施的结果。明确设计方案。

(5)实施。根据决策来实施计划和任务。各小组根据前一步的设计,通过自主学习所捕获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完成工作任务。

(6)控制。在遇到困难或任务进行不下去时,要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如,

有的小组设计了按钮及跳转功能,但在应用过程中确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时,可以与教师沟通,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7)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案例,并对关键技术进行讲解,同时进行评价,接受其它组的评审意见。根据审意见,进行案例修改,同时对案例设计、案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升华,实现技术提升。此过程中,实现信息流的多向流动,将学生实践中的技术技巧在全班传播开来。

三、引导文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6

一、引导文教学法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1. 引导文教学法符合现代职教课程观。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认为:职教课程是连续的动态发展过程,强调职业需要的技能与知识习得过程及行为过程的有机联系,学生参与技能、知识和行为方式学习的每一步骤,观察问题——建立假说——形成概念——转化能力的发现式学习,以及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概括的探究式学习,看重教师引导下认识的主动性。近年的中职教育正在向当代的课程观靠拢,力图将分割的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连续的闭环教学系统,引导文教学实现这一过程的连接,按行为导向引导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如图1。

2. 引导文教学法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引导文教学法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动者。“行在先,知在后,知行相资”,通过引导文教学法可以实现:使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帮助学生开发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并将其运用于职业当中;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并培养其批判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学和终生学习的目标。

二、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1. 准备和资讯。在这一阶段,首先要明确给学生说明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其次要讲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后要给学生引导性问题和信息材料的具体来源:书籍、杂志、具体网站。

引导问题是引导文的核心组成部分,完成引导问题是引导文教学法的首要环节。以引导问题作为关键线索,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系统地引导并激励学生自主地搜集整理信息,借助已有的材料弥补所出现的信息空白,找到正确的结果,教师也可通过简短的解释来补充所缺知识,完成信息源的汇总。例如,在计算机课程《邮件合并》的学习中,我设计主题任务:给您的好友每人发一份参加晚会的邀请函。引导问题是:(1)您能找出所发邀请函中相同的内容吗?(2)您能找出邀请函中不同的内容吗?(3)能否再找出不同内容,试将它们进行归类,可用什么词来概括?这样三个问题就把邮件合并中主文档、数据源、合并域三部分,主要内容和操作的关键点概括出来。学生通过这三个引导问题,就可围绕主题任务完成具体操作步骤的自主学习。

2. 讨论计划。以书面形式呈现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工作流程(计划表)。这是一个团队合作讨论的过程,讨论作为学习过程个性化的一种途径,已成为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特征,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从同伴中获益。通过讨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如思考问题、组织概念的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能力;还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团队负责的意识。激发并维持一场活跃而有意义的讨论,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陷入假讨论的误区而流于形式。

3. 教师参与决策。决策是前一步工作的延续,是任务计划能否按照计划方案进行实施的关键。实施前,学生或小组要同教师讨论并修改计划,使工作任务结构化。例如,在计算机课程《邮件合并》的学习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中,学生制定的计划表中常在“合并域的插入”方面出现问题,教师就需要对照主题任务与学生讨论修改。

4. 实施。按计划决策步骤来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当观察者、帮助者、咨询者、陪伴者,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确保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5. 检验。检验是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当学生借助引导问题和文献,完成了工作任务,便可以得到检查表,用于自评。检查表中不仅包含着每个引导问题的答案,还包括对其他工作的想法和展望。通过检验,进一步完善信息源的汇总,通过信息的归档、再利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计算机课程《磁盘文件整理》的学习中,我制定了检查评价表,评价内容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创建文件夹、移动复制文件、重命名文件、删除文件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借鉴,这样进一步完善自己对各种操作方法的理解掌握。

6. 评估。让学生进行任务成果展示,开展开放式的课堂讨论。教师以建设性的、有益于学习的、带有激励性的方式给学生有关其长处和不足之处的反馈,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学习行为和结果。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的一个个循环。评估是经验的交流,不是单纯给出成绩,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经验。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科可只展示成果,但是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成果展示之前还要进行操作过程的展示,特别是计算机课程。

三、引导文教学法的几点反思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7

一、引导文教学法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1. 引导文教学法符合现代职教课程观。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认为:职教课程是连续的动态发展过程,强调职业需要的技能与知识习得过程及行为过程的有机联系,学生参与技能、知识和行为方式学习的每一步骤,观察问题——建立假说——形成概念——转化能力的发现式学习,以及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概括的探究式学习,看重教师引导下认识的主动性。近年的中职教育正在向当代的课程观靠拢,力图将分割的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连续的闭环教学系统,引导文教学实现这一过程的连接,按行为导向引导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如图1。

2. 引导文教学法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引导文教学法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动者。“行在先,知在后,知行相资”,通过引导文教学法可以实现:使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帮助学生开发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并将其运用于职业当中;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并培养其批判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学和终生学习的目标。

二、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1. 准备和资讯。在这一阶段,首先要明确给学生说明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其次要讲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后要给学生引导性问题和信息材料的具体来源:书籍、杂志、具体网站。

引导问题是引导文的核心组成部分,完成引导问题是引导文教学法的首要环节。以引导问题作为关键线索,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系统地引导并激励学生自主地搜集整理信息,借助已有的材料弥补所出现的信息空白,找到正确的结果,教师也可通过简短的解释来补充所缺知识,完成信息源的汇总。例如,在计算机课程《邮件合并》的学习中,我设计主题任务:给您的好友每人发一份参加晚会的邀请函。引导问题是:(1)您能找出所发邀请函中相同的内容吗?(2)您能找出邀请函中不同的内容吗?(3)能否再找出不同内容,试将它们进行归类,可用什么词来概括?这样三个问题就把邮件合并中主文档、数据源、合并域三部分,主要内容和操作的关键点概括出来。学生通过这三个引导问题,就可围绕主题任务完成具体操作步骤的自主学习。

2. 讨论计划。以书面形式呈现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工作流程(计划表)。这是一个团队合作讨论的过程,讨论作为学习过程个性化的一种途径,已成为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特征,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从同伴中获益。通过讨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如思考问题、组织概念的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能力;还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团队负责的意识。激发并维持一场活跃而有意义的讨论,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陷入假讨论的误区而流于形式。

3. 教师参与决策。决策是前一步工作的延续,是任务计划能否按照计划方案进行实施的关键。实施前,学生或小组要同教师讨论并修改计划,使工作任务结构化。例如,在计算机课程《邮件合并》的学习

转贴于

中,学生制定的计划表中常在“合并域的插入”方面出现问题,教师就需要对照主题任务与学生讨论修改。

4. 实施。按计划决策步骤来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当观察者、帮助者、咨询者、陪伴者,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确保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5. 检验。检验是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当学生借助引导问题和文献,完成了工作任务,便可以得到检查表,用于自评。检查表中不仅包含着每个引导问题的答案,还包括对其他工作的想法和展望。通过检验,进一步完善信息源的汇总,通过信息的归档、再利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计算机课程《磁盘文件整理》的学习中,我制定了检查评价表,评价内容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创建文件夹、移动复制文件、重命名文件、删除文件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借鉴,这样进一步完善自己对各种操作方法的理解掌握。

6. 评估。让学生进行任务成果展示,开展开放式的课堂讨论。教师以建设性的、有益于学习的、带有激励性的方式给学生有关其长处和不足之处的反馈,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学习行为和结果。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的一个个循环。评估是经验的交流,不是单纯给出成绩,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经验。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科可只展示成果,但是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成果展示之前还要进行操作过程的展示,特别是计算机课程。

三、引导文教学法的几点反思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8

一、什么是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引导文是引导文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引导文中包括一系列难度不等的引导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在引导文的引导下,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有意义的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制订并实施工作计划、评估工作计划,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弊端。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文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实施环节

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布置学习任务并准备相应的引导文资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则根据引导文及相关资料完成理论学习和实际任务。这里,我以国际贸易术语的学习为例来说明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环节。

1.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积极开发引导文,作好教学准备

引导文是指导学生完成某一教学项目(或教学单元)的重要教学文件,它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准确性、连读性和方向性。如何开发引导文呢?引导文的种类很多,如项目工作引导文、知识技能传授性引导文、岗位描述引导文等,引导文的开发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认识特点、认识规律进行设计,我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多采用知识技能传授性引导文,这种引导文的主要功能在于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还真正地知道此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作用。比如,在学习国际贸易术语一章中,当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装运港船上交货三个术语后,如何引导他们继续学习其他贸易术语呢?我为此设计了如下引导文:我国西北某出口公司于2009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天津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港口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否则无法按期装船。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15天。日方同意延期,但要求降价10%作为补偿。问题:(1)西北某公司在这次贸易中一共遭受了多少美元损失?(要求计算结果)(2)如果西北某公司事先购买了保险,他的损失应该由谁补偿?(3)如果西北某公司购买保险,保险的期限是什么?(4)由于西北某公司远离装运港却采用FOB一类装运港船上交货的贸易术语,增加了哪些成本?(5)有没有更好的贸易术语使西北某贸易公司的风险早点转移给买方?(6)在实际工作中,最终采用什么贸易术语成交,取决于哪些因素?

2.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理论学习或实际工作任务

在引导文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首先,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比如,上面引导文提出的前三个问题,可以根据已学的知识独立完成,第四个问题则可以由同学们通过讨论完成。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换信息、想法与意见,增加了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的机会。在一场效果良好的讨论中,学生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同学的观点作出反应,提高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论证的能力,其次,对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第五个问题)则由老师引导,先分析哪些情况下适宜于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一组术语,再分析在本案例中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一组术语的弊端:卖方风险转移的时间严重滞后于货物实际控制权转移的时间,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于如何使卖方对货物控制权转移的同时也将风险转移出去。第三,通过教师参与对第五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习货交承运人一组术语,在学习完了新的一组贸易术语后,使同学们明白了在这一组术语中,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该组术语中风险划分的界限和交货地点。

3.对学生理论学习或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在上面提到的案例中,学生通过对货交承运人一组术语的学习知道:当卖方货物所在地离装运港路途遥远或卖方无法对货物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应避免按装运港船上交货一组术语与买方达成交易,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西北某公司改用FCA术语与买方成交,就可以避免所有的损失。对于这一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又会怎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回答第六个问题来检验和评估这一结论。在实际工作中,最终采用什么贸易术语成交,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果必须采用FOB等装运港船上交货的术语,卖方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由此带来的损失,比如要求买方提高价格以弥补到装运港的运费和购买保险的成本等。

可见,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的一个个循环。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三、引导文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开发引导文时不能拘泥于引导文的结构和形式

引导文教学法作为企业职业培训的一种方法,有它一定的结构和形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文的开发应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进行设计,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开发引导文的核心是提出引导问题。通过核心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的,使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引导文所给出的重要信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需要搜集哪些资料、准备哪些知识等。

2.教师在开发引导文时要处理好引导文与现行教材之间的关系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9

1. 深入浅出,掌握常识 议论文教学首先是讲授写作议论文的基本常识。一般要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议论文和立论、驳论两种形式,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论述之间的联系;掌握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法、道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等。我在教学理论知识时的做法如下。

首先。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出话题。比如:今天我们就来关注学校中的乱扔馒头饭菜等浪费现象,请同学们来谈一谈。学生们会给出自己的回答:生1: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浪费食物就是浪费父母的劳动,是对辛苦培养我们的父母的不尊重。生2:作为当代初中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反对浪费之风……。用身边的鲜活事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实际上学生的这些发言就可以看作是议论文的引论部分,包含了论点。接着,我继续将话题引向深入。学生思维敏捷,举了很多例子他们的精彩发言,为后面讲授议论文基础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最后,进入正题——讲授议论文基础知识。实际上,学生刚才的发言已经包括了议论文的各个元素:论点、论据、论证,事例论据、道理论据皆有,还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等。在此基础上,我只稍作点拨,加以补充,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起单纯的理论化教学快得多、容易得多,也更激起他们学习议论文的兴趣。为以后议论文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结合例文学习基础常识 当学生认识了议论文的特点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例如:议论文的要素、结构等。在教学生领会这些基础知识时,要与具体例文结合起来,从具体文章分析到总结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让学生理解论点这个要素,我们就应让学生结合文章,先说一说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论点这一要素。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议论文的论点。依此类推,议论文的其他基础常识的教学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

3. 在实际中落实能力 议论文的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因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能将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会让他们的能力提高。结合实际训练学生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们身边随处可以找到材料。在学校附近,经常可以听到刺耳的鞭炮声,这些声音使学生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这些,学生的体会较深。我们可以用这种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并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理由。这样,不但使学生议论文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落实、强化,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分辨能力。

4. 取题课文,模仿名作 经过以上三部分的训练。学生对议论文的每个部分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整篇的写作。但训练之初应让学生先从模仿开始。学生学写议论文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章法以至语言都能真正融会贯通。变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是写作议论文的很好途径。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及语文学习规律出发,夯实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同时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议论基本能力,议论的基本能力是社会实践的必要能力。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有重点地经常指导学生训练,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

总之,议论文起步阶段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按序训练,讲求实效。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做文本的主宰者,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大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环境,具体地说,就是在全面把握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及时主动地采用“调、换、补”的三字策略,才能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10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中职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社会等综合素质的能力要求特别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引导文教学法也逐步进入中职教育的各项课堂中。

《化妆与造型》是一门集美学理念、艺术创造、应用技巧、形象艺术等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人物妆面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要让学生掌握化妆的应用能力、学习创造能力、艺术设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笔者尝试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开展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引导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1.1 引导文教学法的来由

引导文教学法,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最早由德国奔驰等一些大型工业公司开发,该方法是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它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受到了德国职业教育界的一致推崇。20世纪80年代,德国“双元制”和“引导文教学法”几乎同时被我国引进,但是“引导文教学法”却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09年开始才逐渐被我国的教育界所广泛应用。

1.2 引导文教学的含义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提前设计的引导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独立制订学习计划、实施和检查,老师深入学习小组解决问题、处理争端,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如图1)。这是一个面向实践操作,全面整体的教学方法。

1.3 引导文教学法的特点

引导文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引导文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注重工作(学习)过程,缓解了教师重复机械式传授知识的问题,教师会有足够的时间用心地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学习进度和学习所遇到的困难。主要能够使学会把握工作(学习)节奏、学生明确工作(学习)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掌握独立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学习)小组中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对工作(学习)结果的控制等。引导文教学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2 引导文教学在中职化妆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以教授《生活日妆造型》为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独立、协调工作的能力为目标,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将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二个阶段六个步骤开展教学。

2.1 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引导文。引导文是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能否设计好它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具体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效果。引导文是教师提取出来的重要信息,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料,使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引导文可以是教师整理的直接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辅助信息,如网站(教师筛选好的,避免学生学习内容的偏差和浪费时间)、视频、图片、参考书等。在“生活日妆造型”这个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教材中日妆化妆造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介绍转化为以工作任务和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文”,不仅融合了教材中生活日妆的流程、化妆技法、整体造型、化妆工具、化妆用品与脸型等知识和技能,而且拓展了发型与服饰反搭配的知识,把课本知识的学习有效的转变为掌握日妆总体造型技能的过程。

(2)课堂计划表的设计是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教学依据。笔者根据班级的学生人数、涉及知识与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具体工作任务难度和所需物质条件确定了引导文教学法的课堂计划表。

2.2 教学实施

2.2.1 阅读引导文

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生活日妆造型图片,激发其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学习任务:xxx将去某个美容院面试,请为她打造一个合适的生活日妆。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引导文,明确学习目标。然后,依据班级学生人数情况,教师将学生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推荐一名学生作为组长,统一协调和分配任务,确定化妆师一人,发型服饰造型一人,模特一人。

2.2.2 收集资料

教学组织学生去学校阅览室收集相关资料。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引导问题,独立查找相关书籍及网站等,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积极进行讨论,有目的的整理信息,完成填写学习情境报告单中引导性问题。全程中,学生小组合作独立完成,教师不参与具体的收集工作,只对同学的收集进程进行监督与适当的引导。

2.2.3 制订方案

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积极讨论整合,形成有效的生活日妆造型理论与技术支持。根据模特皮肤、面型、情境等,确认日妆的化妆要点、化妆用品用具、发型服饰等。教师巡回指导,可适当的参与讨论,协助学生制订实施方案并认真填写。

2.2.4 执行计划

(1)小组分工准备化妆用品、化妆用具、发型用具、服饰等(可利用课余时间)。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生活日妆的造型。组长把控实操的全过程,并用手机或相机记录造型的全过程;化妆师主要是根据小组的制订方案对模特进行日妆面部化妆,发型、服饰由造型师完成。整个过程,既是个人的独立工作,同时组员又相互协助,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这既是“化妆造型师”化妆造型技能的展示,也是对团队合作的体现。教师全程观察学生的实操情况,及时关注实操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指导、纠正、示范。

2.2.5 检查控制

在实施过程中及结束后,要求学生对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查,知道“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工作结果不足之处在哪里,知道要怎样思考去改进方法并加已完善,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个工作成绩。同时,需要学生小组之间相互检查,教师巡回检查,监控整个实施过程。

2.2.6 评价总结

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前几个步骤的评价、对结果本身的评价、对学生工作及其态度、责任心的评价等。通过自评、师评和互评,帮助学生发现先前未注意到的问题,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公正的评价,同时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学生与教师分别给出任务实施各环节分数,汇总成绩,分别填入《生活日妆造型》考核表。

3 引导文教教学法应用中的几点反思

3.1 引导文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引导文教学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它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等弊端。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该方法。只有具有最终产品的教学,如检验工作成果之类的教学过程,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化妆与造型”最适合采用引导文法。

3.2 引导文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加强课前准备,发挥引导作用。由于引导文教学中,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在开发符合实际情况的引导文常常有一定的难度。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相比,需要教师在授课前下大量的功夫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和整理学习单元材料、可启发性相关工作单、设计可行性授课计划表等,有效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展开。

(2)加强过程控制,发挥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对知识理论体系和技能有全面的了解外,还必须注意新型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尺度把控。应用引导文教学法时,不管是采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还是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课堂与原先相比都要热闹许多。教师从讲授者、演讲者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学中必须要控制好教学的过程而非教学的内容,否则这节课就是完全失败的。

(3)加强过程评价,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围绕这个核心,充分发挥好引导、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相对的好与不好、可行与不可行,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学生可以犯错误,老师也可以犯错误。在不断犯错并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找到合适的答案,还能在探索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在中职化妆教学实践中,怎样合理运用引导文教学法,真正有效地让学生整体、自我都获取经验,构建应用知识的框架,获取实际的职业行动能力,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我相信,只要保持着足够的信心与热情,不断努力探究实践,就一定能摸索出引导文教学法运用在中职化妆教学中的成熟经验,为中职化妆学科的教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11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实质上是设置一种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中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新内容展开思考和自主学习。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选择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案例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案例在选择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选择。2.案例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案例的选择是要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3.案例要与社会时事相联系。政治教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案例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与当下的热点问题相联系,以激发学生对当前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识和实践。4.案例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或者相关的生活经验,为新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好奇心,为学生探索新内容提供指导,这就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案例。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生活案例,促进政治理论的简单化

政治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联系生活案例,可以促进理论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矛盾,为什么把首要任务放在学习上。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怎样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矛盾主次方面的学习中,教师以腐败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党内出现了腐败现象,但是这并不是主流,大部分党员干部是廉洁奉公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当今社会为什么要大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会影响到矛盾主要方面的发展。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解上,教师引入学生熟悉的成语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故事体现了这一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入乡随俗、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使学生对这些理论的认识更加的具体。

(二)运用社会案例,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的真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例如,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古时候流传下来的食物制作方法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带给我们的是惊喜还是遗憾。然后通过《舌尖上的中国Ⅱ》制作花絮,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创作的艰辛。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探讨:在《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制作过程中是美食多还是人文多一些好。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确了创新和人文的关系,创新离不开人文,也就是说创新离不开继承,《舌尖上的中国》需要传承古老的食物制作方法,这是中国的文化,也体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性。但是,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创新,在同一食材上,不同地区的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具有特色的美食,这些美食也在时代的不断演进过程中逐渐推出新的制作方法,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12

尽管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其重视不够。许多同学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性质和意义,认为其可由可无,此外,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忙于求职,也忽略了论文的写作。所以,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首先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使其能意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来。

(2)过程指导

毕业论文写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写前、写中和写后三个阶段。在写前准备中,教师应就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文献检索的方法进行指导;在写中阶段,应就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正文的常用结构、引文的规范、参考文献的格式等予以解释说明;在写后阶段应强调论文的修改和润色,使文章更加衔接与连贯,以适应本校的论文写作规范。

(3)写作方法指导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可谓多种多样,会包括诸如语言学类、文学类、教学法类、翻译类和应用类等选题.在集体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就不同类别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予以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所属类别论文的写作方法有初步认识。

2、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主要是指导老师对自己所指导的学生一对一的、有重点的指导。如果说集体指导主要是宏观指导的话,那么个别指导主要是微观方面的指导。教师给予学生的,只能是方向、方法和写作技巧上的指导,而不是有关选题的全部资料、知识和论点⑥。个别指导也可以涉及集体指导的内容,但更应强调对学生论文框架、语言、格式和规范等方面的指导。

(1)选题指导

我们倡导学生自主选题,但并非自由选题,学生选题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选题是否合适决定了最后的论文是否能够写好,因此,要加强学生选题时的主体意识,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而且有能力完成的题目,提倡“小题大做”,老师既要当好参谋,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2)资料选择指导

资料是完成论文的基础。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搜集资料提供指导和帮助,应根据学生的选题提出搜集材料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学生搜集的材料应做到“全”和“新”,应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着手论文的写作。只有掌握大量的资料,了解所选题目的研究现状,才能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有所创新。

(3)开题指导

开题报告中学生必须提出论文的基本框架,论文的层次和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论文的架构是否恰当。在写开题报告前,指导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广泛、深入地查阅与选题相关的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可以了解学术界对自己所要论证的问题都有哪些观点,已经得出了什么结论,自己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等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自己选题的背景,避免了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在占有材料的过程中,也能做到有所发现,为创新提供了可能。指导教师要确认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论证方法的可行性、完成论文的可能性,在确定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指导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力求达到论文的结构合理,论点突出,论据详实,逻辑性强。

(4)初稿审查

学生在完成初稿后,指导教师要进行审查。在审查之前,教师必须清楚了解与选题相关的已有的研究,以便确认学生是否有抄袭、重复的行为。如有,则要求学生重写,绝不能姑息;若没有,指导老师要认真审查,大到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足,小到遣词造句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衔接与连贯。还要重点审查文章的规范性,包括格式、引文和参考文献等。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应该包括封面、原创声明及版权协议、致谢、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论文封面要写明学校、中英文题目、作者、学院、专业、指导老师和完成日期.封面中论文题目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要注意简约精炼,字数控制在20以内。致谢(Acknowledgements):致谢页放在摘要前,应用英文撰写。主要内容为感谢导师和在论文写作中,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士和单位,以示尊重他人的劳动。摘要(Abstract):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英文摘要在前,中文摘要在后。摘要的语言要精炼;摘要概括了研究的整体状况,主要包含六个结构要素:主题阐述(topicspecification)、背景信息(backgroundinformation)、目的陈述(purposestate-ment)、方法论和语料(methodologyanddata)、研究结果或发现(resultsorfindings)和研究所带来的启示或结论(implicationsorconclusions)⑦。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是为了文献索引便于从论文中选取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另立一行排在摘要下面。目录(Contents):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致谢、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前言、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等。论文正文(Body):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般应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论文正文部分字数在4000-5000字。前言用中文书写,应说明本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要求;简述本选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选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选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在正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要注明出处。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的文字要加引号,引文采取夹注的方式,夹注内容包括引文作者的姓和出版年份以及其它能帮助检索引文出处的信息。这三项内容可以根据行文需要或融入论文的句子中,或另列在括号里。参考文献(References):参考文献为论文正文引用的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它不仅能反映一种治学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作者的水平。从参考文献中大致可看出作者研究的范围、重点、方法、知识结构、挖掘的深与浅以及论文的质量。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中的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应分别归类排列,英文在前,中文在后.英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中文的按照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数序排列。在论文写作中,确切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准确引用别人的话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一定要恪守学术论文的文体与格式规范.Slade⑧认为,文体规范包括词汇、语调、语气、简洁、时态、句型、排比、逻辑、连贯和无偏见的语言等方面;格式规范包括拼写、缩写、斜体、大写规则、标题、数字和符号等。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应予以注意和重视。关于引文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化问题反映了学生的写作态度,也是论文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导老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和重视引文出处的标注方式、文献的排序、标点符号、文献标识、大小写、期刊页码表示等。为使学生少走弯路,在论文写作之初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教师最好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与润色。在初稿审查后,还应对二稿、三稿等进行再检查。科学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在论文写作程中的模糊认识、克服焦虑和浮躁的情绪,提高指导工作的效率,避免事倍功半,从而切实可行地一步一步地改进和完成论文。

(5)答辩指导

学生是否能通过答辩,论文的质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然,这也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都会强一些。在论文答辩阶段,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很重要。在答辩前,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就论文内涵及外延等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必要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论文的内涵问题,了解论文的外延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答能力。论文答辩实质上也是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应给予重视。总之,论文写作是个过程,教师的指导也蕴含于写作过程之中,并与论文写作相辅相成。当然,教师的指导只是影响论文质量的其中一个因素。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1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事物的能力。引导文教学法是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倍受国内外职业教育界推崇。以笔者所就职的学院为例,学院在创建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过程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综合运用国内外各类先进的教学方法,重点推行引导文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Word、Excel、演示文稿(PPT)、Internet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等六个模块的基本操作技能。在高职院校里,大多数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采取的是传统式的教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的思考、分析。真正的学习应重在学习者的主动与交流。而引导文教学法正是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去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工作技能,真正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应该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上大力推广的优秀教学方法。 

 

2 引导文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教师准备好的引导文文件,以完成预设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准备、检查、评估的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关键是提出引导问题,通过任务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自已学会分析教师制定的引导文中的重要信息。引导文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检查的能力,让学生在学到工作方法的同时,还提升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文教学的工作程序分为六个步骤,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引导文教学法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工作任务相结合,将单一性知识组合成综合性任务,建立一条阶梯式的技能训练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具体模式方面,笔者在实践引导文教学法的过程中采用了“引导训练——案例展示——确定任务目标要求——案例分析——操作示范知识讲解——同步实践——效果评价——总结答疑——课外拓展”为串联的九步教学模式,以具体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驱动,以案例开展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收到较好的效果。引导文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专业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非常适合于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3 引导文教学方法的实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操作性非常强,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支持,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作品,非常适合运用引导文教学法来实施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课堂讲述演示文稿(PPT文件)制作时所采用的“三阶段、六步法”式的引导文教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3.1 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开发设计好本课程的引导文,这是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准备工作包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提供专业知识查询渠道。其次,结合演示文稿的制作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确定整个引导文教学法的各项组织形式。第三,课堂上依据班级学生人数情况,划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推荐一名学生作为组长,统一协调和分配任务。 

3.2 实施阶段 

引导文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具体分为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既是一个独立的行为或活动,又是一个互为连接的完整的行为单元。 

(1)资讯阶段。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一些设计美观、功能强大的PPT样表,然后利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作一份漂亮而又实用的演示文稿需要掌握哪些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然后布置一个模拟任务如参加某

[1] [2] [3] 

公司举行的干部公开选拔会请制作一份竞聘演示文稿,再下发引导文材料,组织学生阅读。 

在布置任务后,要让学生明白需要做什么,要达成怎么样的效果。要借助引导问题和引导文让学生在正式开始之前独立获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引导文上所提供的专业性书籍或专业性网站可以作为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资讯阶段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划阶段。工作计划是工作前的思考,要考虑完成任务相关工作步骤和所需的工具、素材等条件。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

行任务细化和分工,确定本组PPT的设计方案包括模版样式、色彩、创意、设计方式和动作设计方案。组长可邀请教师共同参与交流,明确工作流程,制订工作计划,填写分工工作计划表,以确保团员有着不同的分工,如工作内容可分为模版设计、文稿内容设计、动画动作设计等,每项工作的承担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多人协同担任。 

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已应该怎么做的过程。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组织能力、协调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决策阶段。决策过程是小组计划的延续,决策的结果是小组任务讨论完成的方案。决策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听取学生讨论结果,并让学生自主陈述方案缘由,选择性地帮助其改善或修订任务完成方案。 

()实施阶段。工作任务方案的实施过程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熟悉掌握专业知识,逐步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检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具体操作、发现问题、完善计划、思考结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这期间有个人的独立工作活动,如收集整理资料,回答引导文问题;也有双方商议活动,如PPT的模版样式设计方案、突出重点等,也有多方商议活动,如各角色成员讨论模版设计主题和重点部分。团队组长主要设计演示文稿的整体设计方案,其他人则协助提出修改意见,这既是对演示文稿制作技能的展示,也是对小组团队协作的体现。 

()检查阶段。根据引导文中拟定的评价标准,学生比较清楚为了实现即定的学习目标,需要哪些具体的操作,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这将使他们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和改善质量。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应先由学生自检,然后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检查,并相互之间交换检查工作成果。 

()评估阶段。工作任务评估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评价。评价形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和主讲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参与态度,收集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新意等。自我评价主要是小组代表阐述本组的学习态度以及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团队评价主要是和教师评价在每组自评后进行,主要是共同探讨对该组作品的意见和建设,教师评价则是带领同学回顾整个教学活动。 

评估不是单纯地给学生或小组打出一个成绩,而是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的过程也是经验的交流过程。引导文评价表罗列出针对演示文稿的各项评价标准,这不仅是对制作PPT演示文稿技巧的评价,也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评价,更是对小组集体工作和智慧的评价。 

. 总结阶段 

引导文教学法的是通过模拟任务完成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独立解决今后职业中遇到的问题。以任务或项目作为课堂教学引导,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引导文教学法的思考 

. 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传授为主,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即定的知识,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引导文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都是由学生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相信这种学习方法将会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 

. 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必将相得益彰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