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个性论文实用13篇

消费者个性论文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1

目前“消费者文化理论”(CCT,Consumer Culture Theory)还不是一套系统理论,而是指涉一系列强调消费者行为、市场和文化意义之间动态联系的理论观点。尽管CCT的研究者们有着各种迥异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但他们仍然共享一种指向文化复杂性研究的公共理论标准,这种文化复杂性程度将其各自的研究努力联系在一起。

与其将文化视为共享情感、生活方式和由社会成员共享的统一价值(如美国人共享一种文化,而日本人则共享另一种文化),还不如说CCT更重在探索意义的同质贡献和重叠文化分群的复杂性。这种文化分群存在于更广泛的全球化和市场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性框架中。因此,消费者文化通过市场中介,为“生活文化”和“社会资源、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符号及其依附的物质资源”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种社会安排。对市场制造商品和刺激渴望的营销符号的消费,是消费者文化的中心,然而这一系统的持续和再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日常生活中各人私人层面的自由选择实践(Holt,2002)。

CCT将文化定义为一种体验、意义和行为的结构。消费者文化及其传递的市场认知框定了消费者们可感知的行为、感觉和思维的标准,使消费者个体更可能制造出特定的行为方式和作出有意义的解析。CCT还强调消费者传统及生活方式有混和、碎化、多元化、流动性等动态特性。众多学者考察了CCT的心理科学基础和方法认知标准,并在具体领域探讨了该理论的贡献。这些研究带动了理论界从多角度对社会、文化以及发展关于消费者和消费间不同知识主体展开广泛研究。

CCT的研究内容

消费者文化理论围绕着一系列与以下关系相关的理论问题而展开:消费者的个人与集体认同;消费者现有世界创造和体现的文化;潜藏与表面之下的体验、过程和结构。不仅如此,CCT还展现了这些消费者文化动态特性的社会逻辑层级的性质和动态特征。在进行这项工程的过程中,CCT研究者整合了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主体,以此来发展新的解析理论框架,此框架可以详细阐释驱动消费周期的社会文化动态特性,又可以用于提出从四种内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内催生的理论探讨。

(一)对消费周期的阐述

CCT的主要研究者鼓励对于消费的文本、符号和体验层面进行调查。他们将消费周期分解为一个包含获取、消费、占有以及丢弃的过程,并解释了获取行为的符号、表现和体验层面、交易行为及关系的社会文化复杂性和赠品等内容,为消费现象研究打下了基础。

以往的CCT研究将消费及占有行为(尤其是享乐主义、艺术审美和仪式主义维度)纳入消费现象研究之中,并对消费者的协商角色与认同转换高度重视,但丢弃行为却受到相对较少的关注。

从更广的层面看,CCT的研究强调了消费的生产层面。CCT考察了消费者积极再造和转换编码的模式以及其在广告、品牌、零售店或物质商品中的符号意义,并认为这些模式彰显了消费者的个人及社会环境,并从中提升了他们的认同和生活方式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为消费者们提供了广泛而异质的资源,供他们构建个体及集体认同。

(二)CCT的四种研究工程

1.消费者认同工程。CCT认为消费者通过市场制造的物质而共同生产出商品的意义。此推断的前提是:市场是杰出的神话和符号资源,消费者(包括缺乏资源而无法充分参与市场中的人们)可以以此来建构认同。从这一层面而言,消费者可被感知为认同的追求者和制造者。消费者认同工程被认为是目标驱动的代表,但其追求的目标往往在本质上是隐而不现的,所以常被贴上内在相互矛盾和模糊不清的标签。这些复杂性常常造成了消费者会使用众多的应对战略、补偿机制和表面对立意义及想法并行。

CCT研究者认为市场为消费者制造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特定位置。当个体们能够且确实通过这些消费者追求个人初始目标时,他们就是显示并个性化了文化脚本,这种脚本将他们的认同与一种消费驱动型全球经济的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据此,Kozinets探讨了影迷的认同在与不切实际的念头及其通过公司媒介而达成的合作相联系的情况下的构成。Belk等考察了被全球化公司资本主义话语传播的市场意念构建具有渴望的消费者主体的过程。Grayson 和 Martinec从同样的角度解释了真实性的体验(娱乐的背景下)与特定形式的含义(指导且讽刺的真实性),指出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符号形式相应的富于想象和幻想导向提升系统相关。

2.市场文化。市场文化的研究强调市场文化与那些将人当作文化承载者的传统人类学观点相反,它们视消费者为文化的制造者。该角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消费,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实践,其出现是如何为人们的集群行为提供意义的,且反之又如何?致力于市场文化的CCT研究一直在努力解密消费者文化是如何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过程,且此过程对于经历过它的人而言又有什么启示。该角度研究审视了北美、非洲、亚洲和东欧等领域的市场文化。

CCT研究的这一方面也强调消费者是如何融合社会团结感,如何通过追求共同的消费者兴趣而创造独特的、碎化、自我选择的、有时是瞬间的文化世界的。不管是被定义为一种消费的亚文化、一个消费世界、一种消费者微观文化还是一种消费者文化,这种CCT的本性都基于Maffesoli(1996)关于新部落主义的理念。根据Meffesoli的看法,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经济变革的力量已经显着地侵蚀了社会性的传统基础,取而代之的是鼓励一种围绕者对个人独特性、生活方式上的自的永无止境的追求而展开的激进个人主义的主旋律。对应于这些正逐渐孤立和隔绝的境况,消费者形成了更多短暂的集体认同并更多参与基于共同生活方式、空闲副业、团结仪式等形式的群体。

大多数关于市场亚文化的初始研究都集中于青年亚文化(Thornton 1996)。这些研究突出了体验消费活动,如蹦极,球迷影迷、反文化生活方式和短暂的消费社区,是如何在共享信念、意义、神话、仪式、社会实践和地位中形成集体认同的。

以上研究表明,市场文化常通过正在进行的与主流(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规则及主流消费者感性的对立来定义其符号世界。与亚文化的古典社会逻辑描述相反,在这些群体内部的社会地位并不通过坚持整个消费规范来达成,而是通过展示本地化的文化资本及聚集、再造和创新由群体成员共享的符号资源的技能来得以建立。

3.消费的社会历史类型。消费的社会历史类型专注于消费者行为对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系统影响,即什么是消费社会以及它是如何形成且维系的。

一系列研究调查了社会阶级等级、性别、种族、家庭、家族和其它群体对消费者选择及行为的塑造。Holt研究了由社会阶级分派的文化资本资源对消费偏好的系统性构造。Wallendorf认为作为有效消费者的一种基础技能的文学是依阶级及种族而分配。Allen揭示了文化资本资源模式如何影响工作阶层消费者的选择。

CCT审视了消费者体验、信念系统、实践和这些潜藏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举例而言,关于品牌社区的研究表明:虽然没有地域上的限制,但这些品牌社区仍然是传统的社区代表。而通过商业品牌的消费来建构社区的明显意图,仍是这种社区的特征(Muniz and O`Guinn,2000)。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后同化主义消费者研究指出:部落认同,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成为了超文化的社会固定认同的一部分(Askegaard Arnould and Kjeldgaard,2005;Oswald,1999)。文化在社会的作用下,被重造成为了可以消费的事物(化妆品、食物、飞机、音乐)(Penaloza,1994)。

4.大众传媒市场认知论和消费者的解析战略。CCT系统考察了消费者认知和消费者思想及行为的意义。此研究层面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商业媒介传送了什么样关于消费的规范信息;消费者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来形成正式的回应。在该研究工程中,消费者被视为解析意义的对象,其意义创造活动可能会遵循广告和大众媒介中所描述的消费者认同和生活方式,但也可能会有意识地偏离这些广告和大众媒介的认知指导。例如Scott认为消费者符号会导致广告运作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CCT将流行文化文本解读为传递市场认知的生活方式及认同指示和理想的消费者类型。通过解码和解构这些大众媒介的市场认知,消费者文化理论者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系统如何激发消费者渴望特定的认同和生活方式理念。例如Mick和Buhl发现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会影响其广告阅读习惯,消费者会将广告扭转为适合其生活环境的认知来理解。

由于CCT将消费者视为主动而非被动的受骗者,所以各种各样的消费者抵制方式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了商业传媒及营销的主要范式认知影响。消费者努力形成否定主流消费者主义规范的生活方式或是直接地挑战公司权威。例如Kozinets和Handelman就对“消费者与消费者行为主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这一基本假设提出质疑。

结论

CCT将个体层面的意义与不同层次的文化进程系统相联系,并将这些联系纳入历史及市场背景,其核心是:消费是一种由历史塑造的社会文化实践,它存在于动态市场的结构及认知需求中。CCT还强调对任何一位既定的消费者而言,一般意义的世界既不是统一稳固也不是明显理性的。许多消费者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幻想和现实的混和来构建的,且他们使用消费来体验这种真实。而且,基于文化资本理念,CCT能广泛地追求一种文化上广为人知的资源基础的消费者理论。这种消费者中心理论将调查消费者在竞争品牌和服务供给之间如何配置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并如何使用它们来丰富自身的财富。这一理论创新会引导人们关注关于消费者价值共同创造的理论。

消费者研究是一个重要且成熟的领域,不仅因为它正稳定地朝一种单一的理论主题发展,更因为它能生产并支持多种混杂的理论对话,每个对话都依赖其特定的理论问题。但不同对话不会妨碍交叉范式的涉入及丰富。归功于共享一种共同的学科矩阵,广泛的主题关注将不同的消费者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且使消费者研究者可以从一系列中心主题的理论对话阵营中挪用和互相补充想法、方法和内容。通过文本化再造,CCT研究重塑和新生了核心解析构造,如品牌忠诚、消费生活方式,零售体验;广告信息加工;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参与。

但总体而言,CCT在宏观层面上的研究较少。所以,如何通过商品来讲述文化历史,这可能是CCT将来要面临的问题之一。这不仅从总体上指出了消费的社会历史显著性,还会影响与营销相关的学术和社会对话。

参考文献:

1.Allen, Douglas.Toward a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as Sociohistorically Shaped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Fits-Like-a-Glove (FLAG) Framework.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8 (March),2002

2.Belk, Russell W., Guliz Ger, Soren Askegaard.The Fire of Desire: A Multisited Inquiry into Consumer Pass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0 (December),2003

3.Grayson, Kent,Radan Martinec.Consumer Perceptions of Iconicity and Indexicality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ssessments of Authentic Market Offering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 (September),2004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034-03

现代社会中,消费已然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消费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方向日渐被人所重视,不但为经济学界及经济理论家所关注,也引起了国家实际部门及决策者的重视。

1 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

从消费理论的发展史看,古典经济学并未将消费问题纳入统一的“经济人”范畴,而对消费问题的论证有更多的人文色彩。由于消费者没有被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古典经济学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消费理论,在这一时期,关于消费的问题的讨论是散乱的分布在部分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

古典经济学中涉及到消费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主要有:

1.1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

威廉・配第的消费思想的核心是:少消费、多积累。其对消费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于第一次真正正确的认识到消费的作用和地位,首次提出了生产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消费,是对重商主义财富观的否定;其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保证财富的增值。他对各种消费支出意义的认识体现了“一切为了积累”的想法。

1.2 让・巴蒂斯特・萨伊(Say,Jean Baptiste)

萨伊是经济学说史上将消费理论正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人。他认为消费的唯一研究对象是消费行为本身所产生的满足程度,唯一目的是在于对比消费者的消费对他所引起的损失和给他提供的满足。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生产能创造自身的需求,不会出现需求的不足。而其之后的经济学家,大多遵从萨伊定律,在生产消费的关系上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

1.3 西斯蒙第(Sismondi,Jean Charles Lnard Simonde de)

古典经济学中最具有人本精神的消费论来自西蒙斯第。西蒙斯第的消费思想是以消费站优先地位为基本原则的。他指出“个人财富和公共财富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和消耗财富的享受,如果财富不让人享受,如果任何人都不需要它,那么它就失去了价值,就不再是财富了。”?他对萨伊定律提出批评,认为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同时也是生产的动力,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消费不足说和经济危机说。西蒙斯第分析了影响市场的四种因素,即消费者的数目,消费者的爱好,消费量的大小,他们的收入,及其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1.4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消费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有效消费”的概念,他指出,所谓有效消费,是指人们能给而且愿意支付这样一种价格来购买产品的消费。

2 现代西方消费理论

对消费行为的研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凯恩斯起,经济学家都在不断为之付出努力。现代消费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经济学家不断的努力,也出现了许多完整的消费理论,建立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

2.1 边际主义

边际的概念最早是由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的,其后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地租理论中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的思想;杜布衣(Arsne Jules Etienne Juvenal Dupuit)首先将边际概念与消费曲线联系起来,发现了消费者剩余,之后德国经济学家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提出了著名的戈森定律,为现代“效用论”奠定了基础。奥地利学派集大成者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Bohm-Bawerk)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来阐述消费,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成为了西方正统消费理论的基础。

2.2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强调消费支出是当期可支配收入的的稳定函数,在短期内人们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当期收入的多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量不断减少,此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用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

C=a+bY (a>0,0

其中C表示计划消费,Y为可支配收入,a可以表示不依赖收入的消费量,b则是边际消费倾向MPC。

绝对收入假说对于消费问题的后续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2.3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1949年美国经济学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假定入手,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其核心内容是论证并揭示了消费所存在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的规律。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随之迅速增加,当收入减少时,在“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消费者不会过多的减少消费支出。相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C=Y0(k-b)+bY

2.4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Life-cycle Hypothesis)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是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消费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其消费函数为:

C=a・WR+C・YL

其中,WR为实际财富,a是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c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其一生消费的现值不超过一生收入的现值的条件下,会尽可能使一生中的消费保持恒定。总体上说,一生中的收入虽然不是稳定的,但是消费却是相对稳定的。

2.5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是永久收入假说的提出者。他在1957年出版的《消费函数理论》是永久收入假说的代表作。其基本出发点和莫迪利亚尼是相同的,即认为尽管收入在人的一生中是不稳定的,但是消费是相对稳定的。该理论认为:居民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其现期收入决定,而是取决于其永久收入。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的消费函数模型是:C=kYp。其中C为持久消费,Yp是永久收入,k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由于永久收入理论中的永久收入是由上期收入与现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来估计的,即Yp=θY+(1-θ)Y-1,θ为权数,0

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本质上是相同点,二者都是以消费者根据长期收入进行消费和储蓄行为为基础的,他们被合体成为前瞻的消费理论,两个理论合称为“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简称LC―PIH。

2.6 随机游走消费理论(Random Walk Hypothesis)

霍尔(Hall,1978)在卢卡斯(Lucas,1976)批判的基础上,把理性预期方法应用于消费行为理论,将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理性预期理论想融合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的理性预期生命周期模型――随机游走假说(Random Walk Hypothesis)。

随机游走理论假定效用函数是二次型,其函数表达式为:Ct+1=Ct+εt。其中,Ct+1和Ct分别是下期消费和本期消费,εt为白噪音项。

该理论提出后,许多经济学家及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及检测。Flavin(1981)利用类似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了所谓的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Campbell and Deaton,(1989)从另一个校对对随机游走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发现了消费的“过度平滑性”。而这二者一起构成了对随机游走假说的挑战。

2.7 预防性储蓄消费理论(Precautionary Saving Theory)

由于随机游走理论不能完全的解释消费者行为,经济学家们进一步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一个就是预防性储蓄理论,该理论认为,不确定性与财富积累之间有相关关系,当不确定性越高,和LC-PIH假说越不吻合,而是更多的根据现期收入来安排现期的消费支出。

里兰德(1968)指出,当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大于零时,确定性等价原理不再成立。相对确定的情况,消费者在不确定情况下会采取更加谨慎的行为。Caballero(1990)假设效用函数为常绝对风险规避型(CARA)效用函数:U=-1θexp(-θCt)。

Caballero的研究成果表明,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和未来劳动收入变化量的方差越大,最有消费路径的斜率越高,预防性储蓄越大。

预防性储蓄理论强调了不确定性对居民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为消费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视角。而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与“过度平滑性”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同时被预防性储蓄假说解释。

2.8 流动性约束消费理论(Liquidity Constraint Theory)

流动性约束假说则从另一角度对过度敏感性价格给出解释,该理论认为,LC-PIH理论假设个人能够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上借贷和储蓄,这是与现实不符的,现实中存在着流动性约束。而在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只与当期劳动收入正相关,这就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给出了一种解释。

流动性约束假说主要有以下三点主要结论:(1)面对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较不受流动性约束的消费低。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当期财富,只与当期收入正相关,从而解释了“过度敏感性”;(2)消费者一旦预期到未来可能会面临流动性约束,当期消费会下降;(3)如果消费者在第期面临流动性约束,那在以后各期的消费都将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

2.9 λ假说

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约束假说都是在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对随即游走假说的修正。与之不同的是坎贝尔和曼丘直接从总和消费入手,建立了“λ模型”。

坎贝尔和曼丘假设一个经济中存在两类不同的消费者,第一类具有凯恩斯描述的性质,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第二类服从随即游走假说,消费由永久收入决定。假设第一类消费者的比重是λ,那么这个经济的总消费为:Ct=λYt+(1-λ)Et(Yp)。其中,Yt表示第t期的可支配收入,Et(Yp)表示第t期对永久收入的预期。

我们可以把λ假说看成是随机游走假说在阿克洛夫和耶伦(Akerlof and Yellen,1985;1985)的有限理性假说下的一个推广。

2.10 缓冲库存储蓄理论(Buffer-Stock Saving Theory)

缓冲库存储蓄假说认为,储蓄相当于一种缓冲存货,旨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活在境况好时增加消费。按照这一理论,消费者一般要确立一个财富与持久收入的目标比例,在消费这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前提下,如果财富低于目标,预防性储蓄动机将战胜消费欲望从而增加储蓄,反之亦然。缓冲库存假说暗含的前提是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时间偏好。对缓冲库存储蓄理论主要有三种解释:

谢佛林和塞勒(Shefrin and Thaler,1988)认为,个人有一系列“拇指法则”用来指导他们的消费行为。这样的“拇指法则”可以导致消费者通过储蓄和借贷来拉平短期收入的波动,从而使消费在短期内较合理的遵循永久收入假说的预言。

迪顿(Deaton,1991)和卡罗尔(Carroll,1992)认为缓冲库存储蓄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它源于高的贴现率、预防性储蓄动机和居民不负重债等原因。

哈伯德、斯金纳和泽尔德斯(Bard,Skinner and Zeldes)认为缓冲库存储蓄是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福利计划对低消费水平的保险,防止了极低消费水平的出现。

3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但其就消费问题和效用问题都提出了很多不同于新古典主义消费理论的见解。马克思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消费理论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批判的吸收新古典主义消费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形成了一些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消费理论的综合。

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在生产出来。”马克思主义中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消费理论,但是其对消费的重视可见一斑。

继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度兴起,其以哲学的角度对消费文化进行研究,下面将介绍一些西方马克思的典型学派和个人的消费文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赫伯特・库赛(Herbert Marcuse)等的消费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成了一个物化和自我合法的模式,发达工业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在于它的操纵人的储蓄已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是大众的消费领域,工业文明常常通过刺激消费来维持和扩大生产。

英国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是以约翰・费斯科(John Fiske)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消费文化理论。尽管大众文化的消费者不能控制他的生产,但却能控制它的消费。在这种意义上,文化商品不仅是消极接受对象,也是接受者可以利用的资源。接受者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点到其功能,使之符合自身的利益。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布尔迪尼(P.Bourdieu)的空间分成的消费文化理论观点。他既不像一些符号学家把消费文化看作是与社会无涉的,独立自足的符号体系,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者,把消费文化看作是既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秩序的消极和直接的反应。他以具体的社会实践来连接主观存在与社会结构,符号体系与社会空间。

法国著名思想家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符号消费理论。波德里亚认为商品化模式已经发展到使用和交换价值被符号价值所替代的程度,他重新界定商品主要是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和显现的。在这一新的消费文化中,符号自身是有价值的,也就是所谓的符号价值。符号价值也就构成了这一消费文化的核心。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符号秩序和组织为完整。

4 比较与综合

从斯密到凯恩斯,从李嘉图到马克思,消费理论从不同的方面都在被发展着。人本主义的出现到暗淡再到再次被提上日程,消费模型的不断完善,消费文化的深入研究,不论是从其哲学意义还是从其现实分析方面,经济学家们都在不断的完善理论。而消费理论的模型也越来越接近于实际消费行为。但是可以看出较为明显的差别在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偏重于消费文化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消费行为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而西方消费理论这主要关注于消费模型的建立,个体行为的分析。

新古典消费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没有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阶级分析。如果把马克思注意到阶级分析法引入新古典消费理论,就可以更好的解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不同阶级之间的收入差别最重要通过消费方面的差别体现出来。

在理性预期引入了消费理论后,消费模型的不断改进显得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在考虑到其他不确定因素后,消费模型可以较以前更好的解释消费行为,但由于其模型的局限性,在一些实证数据面前,依然无法很好的解释消费行为,尤其是真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许多理论的基础设定就具有很大的偏差。

5 结语

我国现在的消费理论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跟随外国消费理论的最新发展;二是对西方非主流的消费理论做进一步研究;再是试图建立具有原创性的中国消费理论。但至现在为止,并没有出现较能拟合现实情况的模型或者理论。

在通过文中对消费理论的发展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消费理论的发展倾向于加入不确定性分析,人本主义逐渐凸显。但由于基础“经济人”假定的限制,对于实际的分析总有一定的偏差,倘若能将人本主义因素模型化,将不确定性及行为心理学模型化来拓展消费理论模型的话,或许能更好的反应现实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徐印州.肖经建.美国消费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新进展与启示[J].学术研究,2006,(7):50-56.

[2]许进杰.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评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2).

[3]肖经建.行为经济学和消费经济行为[J].消费经济,2005,(2).

[4]曾广福.西方消费理论评述[J].学术界,2006,(4).

[5]蔡彤,颜鹏飞.消费理论中人本传统的回归: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J].消费经济,2009,(2).

[6]蒋志兵.消费理论综述与消费资本化理论[J].商业研究,2008,(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3

金融消费者保护在国际上很早就开始了理论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Michael Taylor在《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1995)提出的“双峰理论”(Two Peaks),他认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并行的目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二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目标。前者旨在保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后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与减少金融消费者受到欺诈与不公平待遇。

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研究成为热门。其中,Sharon L. Tennyson在《Analyzing the Role for a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2009)中提到之前很多讨论都集中在消费者是不是非理性以及辨别能力不足,所以需要家长式的监管机构来进行“照顾”。而且不当的消费者保护是否会带来金融危机。而Sharon L. Tennyson认为这种讨论其实是错位的,消费者保护是金融市场中是必须的。因为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辨别金融产品的品质。而消费者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所以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消费者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而Erik F.Gerding在《The Subprime Crisis and the Link between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nd Systemic Risk》(2009)一文从次贷危机入手,首先认为次贷危机的产生告诉我们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必须分离。其次,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个人进行风险保护,同时也可以防止系统性风险。该文所提到的系统性风险,是指在次贷危机中消费者借贷的高违约率,这种不可预测和高度相关的违约会使整个市场都处在风险之中。而金融消费者保护可以通过降低消费者借贷违约的层级、使违约更可预测、降低违约的高关联性等方法来缓和这种风险。Susan L. Rutledge在名为《Consumer Protec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 Lessons from Nine Country Studies》(2010)的报告中考察了九个中等收入国家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与该国民众理财常识(Financial Literacy)的联系。该报告认为良好的消费者保护可以确保消费者做出较为明智的决定,并且不会受到到欺骗和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个人隐私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基于这个原因,金融消费者保护也需要得到重视与加强。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基于各个角度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进行论述。Gail Hillebrand在《Before the Grand Rethinking: Five Things to Do Today with Payments Law and Ten Principles to Guide New Payments Products and New Payments Law》(2008)一文中从消费者分期付款的角度看到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是监管当局需要提供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原因。Bruce I. Carlin和Simon Gervais在《Legal Protection in Retail Financial Markets》(2009)一文中,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对金融机构时常提供信息服务给金融中介这种行为进行考虑,由此提出一个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不仅仅是法律上的义务,更是对市场参与和经济增长的有益驱动。Roman Inderst和Marco Ottaviani在《Consumer Protection in Markets with Advice》(2010)则着眼于中介的佣金模式,认为现有的佣金模式存在道德风险,会导致金融中介给予消费者不恰当的购买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

二、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的研究

相比国外,我国学者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通过建模来进行论证的较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法学或法经济学角度进行阐述。如吴弘、徐振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理探析》(2009)指出,由于金融市场上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经济实力、专业知识、产品信息等方面实质性的不平等,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会不断出现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现象,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整合立法、司法、执法资源,加大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同时,他们还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以及金融监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依据,认为经营者阶层与消费者阶层的利益冲突,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平衡;契约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矫正;逐步取代“经营者”的“消费者”,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保障。

朱晓磊、姚佳在《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消费信贷法律规制的重思―以保护金融信用消费者为视角》(2009)一文中站在经济法学的角度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始终根源于消费者本位理念,是公平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是消费者本位理念的升华,因此,充分地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实属必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平衡金融信用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实现,也才能进一步促进金融消费的发展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韩冷那在《从征信体系实践论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益的保护》(2010)从征信问题入手,认为在金融消费中,金融机构站在绝对的优势地位,金融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消费者金融知识和信息普遍缺乏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没有履行“一对一”的告知和教育义务,可能造成个人的信用记录在无主观故意的情况下产生不良信用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消费者保护势在必行。

另外,高明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基于委托模型的研究》(2011)、孙天琦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市场失灵、政府介入与道德风险的防范》(2012)、顾根银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究》(2012)分别集中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与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金融专业知识贫乏与认知偏差等方面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进行研究。

三、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的研究

金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概念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延伸,我国早已有学者对消费者概念进行研究。如王利明2002年就在《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一文中认为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的“消费者”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而不应当包括单位,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应当受合同法调整。

王伟玲在《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2002)一文中较早地使用了金融消费者的提法,并结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阐述了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内容。2006年12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第一次采用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指出要更好地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频繁使用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我国学界也开始大量涌现关于对金融消费者基本理论的探究。

如张伍愚和刘敏的《金融消费者概念合理性探析》(2010)从金融消费者的特征与投资者概念的区别及该群体适用法律规则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该文作者认为,“金融消费者”较“投资者“有着理念及规则适用上的优越性。首先,在外延上具有伸张性。因为金融消费者一词统摄了金融诸业中的一方当事人,无论金融创新的速度多么快捷,“金融消费者”皆能以不变应万变,囊括这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购买者。而“投资者”的概念仅出现在我国的证券类法律法规中,一般仅指称证券市场上有价证券的购买者。其次,除了专业投资人进行的营利性投资之外,普通的证券投资仍可以看成是一种金融消费。并且随着随着金融技术、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产品的日益复杂,作为金融消费者的“投资者”日益趋于信息弱势地位,对投资者、股东如若采取民商法上私权救济的制度设计,停留于权利义务的简单设定,难以确保其利益得到合理保护。邢会强在《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督察机制及其对消费者的保护》(2009)与《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2010)明确提出应将“消费者”概念延伸至金融领域,金融领域中的客户、存款人、投资者、股东、持有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者等,无论是个人还是符合一定标准的小企业,都应视为金融消费者。李健男在《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新论―以中国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机制的构建为视角》(2011)认为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应该以解决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交易中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与对信息的严重依赖并存”这一核心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由于金融消费交易的特殊性,即使是企业法人(不含金融企业法人),在金融消费交易中,与个人消费者一样会陷入“信息严重不对称与对信息的严重依赖并存”之中,都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特别保护。最后他做出界定:金融消费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同时对金融经营者一方的信息披露存在严重依赖性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但不包括金融企业法人。

从比较法的视角来对金融消费者概念进行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廖凡的《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与范围:一个比较法的视角》(2012)。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消费者概念适用于金融领域时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有金融行业立法在保护性上的不足,使得在我国构建金融消费者概念具有现实必要性。同时国外立法实践表明,金融消费者概念与范围主要是实践塑造的产物,与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对于我国来说,应从现实情况出发,现今较为可行的做法是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宽松的界定,使其涵盖整个金融服务领域,而在消费者保护制度方面则遵循最低限度协调原则,只做出总体性、原则性的规定,由行业监管部门基于行业特点和监管需要指定实施细则;与此同时,保留和延续既有的证券投资者概念和投资者保护制度,实现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两个概念、两套制度并用。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的《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013),因作者的官员身份,某种程度可以代表官方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焦瑾璞在该文中分析认为金融消费者的内涵首先是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自然人与一般自然人,其次还包括证券、保险投资者。在外延上为:一、已接受、正接受以及正考虑接受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都应在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围内。二、间接因其他人金融消费而与金融机构产生权利义务关系的自然人也属于金融消费者的范畴。

此外,还有郭丹的《金融消费者之法律界定》(2010)、于春敏《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2010)、周荃《金融消费者概念之提倡》(2011)、谢松松《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问题研究》(2012)等文献均对金融消费者概念进行研究。

由上可知,关于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探讨,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金融消费者是否应限于自然人、传统意义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是否应纳入金融消费者范畴这三个问题。

四、小结

可以看到,尽管金融消费者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与保护等相关理论上许多重要问题仍旧未能达成共识,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如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本身是否应该被单独提出,是否应该被格外立法保护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没有一个共同的声音。从我国来说,虽然有争议,但“一行三会”均已各自在其之下成立了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大势所趋。而现今急需的是在立法上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具体化,精细化,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4

一、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现状述评

1、一般消费行为研究理论相对成熟,但缺少对文化产品消费的针对性研究

有关的消费者行为的系统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如Nicosia(1966)、Howard和sheth (1969)、Engel、Kollat和Blackwell(1968)、Kotler(1999)以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为研究基础,分别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尼柯西亚模式、霍华德-谢思模式、EKB模式和“刺激-反应”模式。Sheth(1969)以处理家庭决策程序为基础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谢思家庭决策模式。Bettman以消费者处理信息的过程为基础,提出了贝特曼消费者选择信息加工模式。Sheth、Newman和Gross(1991)以消费者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了sheth-Newman-Gross模式。

以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理论都针对一般的消费行为,但是缺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

2、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需要给予关注和专门性研究

Pau Rausell Koster和Salvador Carrasco Arroyo(1992)认为,相比一般的产品,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更多是由消费偏好所决定的,并将文化产品消费偏好分为声望偏好和生存偏好。Kritsadarat Wattanasuwan(2005)提出一般的消费行为是由于产品的效用导致购买行为发生,而文化产品的购买行为则主要由于文化产品固有的符号能强化他们的形象和社会地位。Holbrook(1996)创造性地运用消费价值理论将文化产品消费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导向价值、被动性价值三个维度。Holbrook(1999)又根据这三个维度总结了八类文化消费价值:效率、娱乐、出色、审美、地位、道德、尊敬、心灵等。

Holbrook的工作使人们开始关注将消费价值理论应用到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3、消费价值理论引起研究者关注,但我国消费者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需要作针对性研究

消费价值理论在文化产品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受到关注,如中国传媒大学市场信息研究所(2001)认为我国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显著受到品牌价值、理性价值和健康价值等3个消费价值维度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的每年度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发展蓝皮书》都曾指出我国的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贾传亮(2004)、徐萍(2006)、朱毅蓉(2003)、王铁桩和王涛(2005)等人都曾指出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学者们通过对各地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但是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系统研究几近空白,因此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都需要作专门性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文化产品消费对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关注文化产品消费者内在的消费价值需求。

(2)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可以借鉴一般的消费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但应主要考虑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来开展研究。

(3)应用消费价值理论来研究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是可行的,这将为开展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开辟新视角。

(4)基于消费价值理论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模型构建不仅需要考虑文化产品消费价值维度,而且需要充分纳入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各关键影响因素。

2、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创新。运用消费价值理论的消费价值维度来构建居民文化消费行为模型,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研究理论创新。本课题利用消费价值理论构建一个包括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认知性价值这四个维度的文化产品消费概念框架模型,研究和解释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

(3)研究方法创新。本课题将利用现有消费价值的操作化研究基础,针对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认知性价值设计开发相应的测度量表,综合应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居民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模型。

三、基于消费价值模型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这部分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特点作出概括,并与一般的消费行为作比较,提取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特质。

2、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在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从各自角度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所作的分析,从消费价值理论的角度概括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因素。

3、一般消费价值理论及其适应性问题分析

消费价值理论认为市场选择是由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认知性价值,以及情境性价值等5个维度所决定的函数,不同维度在不同情境下对消费选择的影响也各异。而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显然具备以上几个价值维度,因此一般的消费价值理论可充分纳入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并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4、文化产品消费价值模型构建

分析现有消费价值理论,结合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将文化产品消费价值分为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认知性价值这四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个价值维度筛选合适的观察指标,并配合人口统计变量,构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概念模型。

四、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

第一阶段,以相关文献检索为基础,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探讨一般消费价值理论及其在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适应性,并分析现有消费价值理论,结合第一阶段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特点和文化产品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整合提出一个基于消费价值理论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概念模型。第三阶段,以概念模型为基础,为模型中的消费价值维度筛选合适观察变量,并开发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实证研究。第四阶段,以实证研究的结果为基础,对居民文化产品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并解释和研究各细分市场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给政府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下图所示。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关于消费价值模型和文化消费行为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开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理论概念模型,筛选合适的变量,发展各种必需的研究假设。

2、问卷调查法

在前期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设计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并开展大样本实证研究。

3、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遵循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范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建立起基于消费价值模型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综合模型,采用SPSS和LISR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5

(二)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相关的研究

消费行为理论是现今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该理论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相关联的是以菲利普•科特勒的相关研究和文献为主,主要体现在消费行为影响变量与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研究。第一,宏观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第二,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研究。菲利普•科特勒(2000)指出,消费者购买过程活动,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消费者行为是个广义概念,包括购前准备、购买、购后反应三个阶段。第三,基于品牌知觉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最早是菲利普•科特勒,他认为影响变量有涉入度、品牌知觉差异,而后李国庆(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将影响变量概括为三个方面:涉入度、品牌知觉差异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追求———H/U。1.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少数民族消费行为主要借鉴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约翰•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活动(即S-R理论)和迪齐奥(1947,1964)的消费者行为的情感和非理性心理决策方面,以及GeorgeKatona(1953)开创的将消费者意念和态度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的技术。他的消费理论和对消费者的关注至今仍被认为是对经济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巨大贡献。Assael(1998)提出,消费者动机是一种引导消费者朝着满足其需求行为的驱动力。Belk(1978)、Bocock(1993)、Oswald(1996)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消费者的符号消费行为。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行为科学角度研究。著名学者麦克尔•R.所罗门开创了消费者行为学跨学科消费者行为金字塔研究。3.市场营销学的研究。PhilipKotler(2000)给出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定义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之后的品牌忠诚研究、消费者的学习模型;罗杰斯(1959,1962)的消费者分类;克拉格曼(1965)提出的低度介入的消费者决策方法以及韦尔斯(Wells,WilliamD.1993)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依据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识别、寻找、购买、消费、消费后),给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分析路径。4.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少数民族消费者行为研究从中借鉴了概念和研究视角。如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社会阶层以及包括意见领袖和个人影响在内的新扩散理论(Warner,Meeker,Eells1949;Katz,Lazarsfeld1955;Rogers1962)。张梦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影响我国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关键动因。另外,显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和参考群体(referencegroup)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运用及仪式化和象征意义(Rook和Levy1983,Rook1985)、经验和新奇行为(Holbrook和Hirschman1982)以及宗教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Hirschman1983)、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研究(Mccracken1986)。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106-06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in the face of massive online sellers and platforms,how to identify effective online reviews to improve online shopping decision-making of consumer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Therefore,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online review effectivenes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Around the main line a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s and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reviews,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mpact of consumer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n online review effectiveness.After scale design,the model was examined by validation of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model through the collected sample data.Som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reviews,whil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online reviews effectiveness.

〔Key words〕online reviews;consumer;characteristics;effectiveness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据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13亿,增长率为14.3%,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1]。随着用户体验的逐渐提升,网络购物已然成为大多数网民的消费习惯。网络口碑、价格、网站/商家信誉成为网购用户决策时最为关注的因素,关注度分别为77.5%、72.2%和68.7%[2]。面对网络海量繁杂的信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感知风险越高,则消费者越会从网络口碑中去获得更多的信息[3]。在线评论,作为口碑传播的一种新形式,是消费者在网络上对特定商品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4-5]。在线评论是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6-7]。因此,在大量的在线评论中识别对消费者感知有效并且能够影响其购买决策的评论显得十分重要[8]。随着在线商品评论的数量不断增加,潜在消费者却越来越难从中发现真正有用的信息[9]。因此如何从众多的评论中识别有用的评论,分析在线评论的效用成为关注的热点[10]。究竟怎样的在线评论更有效?通过文献发现,评论内容特征和消费者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当前评论内容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比较成熟,积累了很多成果,而仅从消费者角度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较少,未来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此,消费者个体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以做出评论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消费者的哪些个体特征对在线评论产生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的,一方面能够得出对在线评论有效性影响的消费者个体特征,提高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商家可以提供较为有效的W络评论吸引消费者购买[11],提高商家的网络口碑,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1在线评论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在线评论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12-23],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当前对在线评论有效性地研究主要从评论特征和消费者特征这两个角度[14]。

1.1评论特征

评论特征主要包括评论长度、评论的内容特征、评论可读性等。评论长度一般用评论字数来度量,殷国鹏、刘雯雯和祝珊发现评论字数越多评论越有效[24]。但Huang AH等发现存在一个边界值,字数越长越接近这个边界值,超过这个边界值,字数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显著减小甚至几近消失[17]。当评论长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过长的评论会加大阅读者的认知负荷,进而负向影响其有用性评价[24]。此外,郝媛媛等研究发现在线影评的情感倾向对电影票房收入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超过在线影评数量的影响,口碑的劝说功能发挥主要作用[25],评论内容的正负情感对评论的有用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13]。然而Mudambi S M、Schuff D的研究结果与之不尽相同,他们发现不同产品类型的极端评论的作用不同,对于体验型产品,极端评论更不可信[18]。此外,评论内容可读性与在线评论有效性存在正向关系,即在线评论内容可读性越高在线评论有效性越高,并且评论的可读性受多种因素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长度和拼写等影响[13]。

1.2消费者特征

评论者特征主要包括名声可信度、专业知识或验、社会性因素、情感、选择偏好、性别等,殷国鹏、廖成林、Huang AH、Cheng YH以及Dezhi Yin等进行了相关研究[12,26,17,27,23]。他们认为评论者的真名、昵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兴趣爱好等会使消费者更加了解信息源特征,从而提高评论的有效性。王平和代宝发现评论者的名声和购买经验对其所发表的在线评论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6]。郭国庆、陈凯和何飞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评论者资信度对在线评论感知可信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进而殷国鹏发现,评论者的历史评论数或收到消费者有效投票的评论数会影响消费者对于评论者专业知识水平的判断,专业知识水平高的评论者发表的评论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并给出较高的有用评价[12]。此外,研究还发现评论者的社会性因素也会影响评论的有效性[12],评论者中心度与在线评论有用性之间为倒U型关系[24]。林秀娇等指出根据评论者的评论内容还可以区分出垃圾评论者和可信度较高的评论者,垃圾评论者的评论有效性较低,而可信度较高的评论者评论内容较有效[28]。Dezhi Yin、Samuel D.Bond和Han Zhang研究在线评论中隐藏的消费者情感对阅读者的感知有用性,主要研究两种不同的负面情绪即焦虑和愤怒的影响[23]。负面在线评论质量对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以及购买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消费者的卷入度对消费者的产品满意度和购买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9]。李雨洁、廖成林和李忆发现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主动评价偏差以及评价行为的趋同性会导致在线评论的均值出现偏差,不能反映商品的真实质量[30]。郝媛媛发现消费者在消费不同产品时会感知到不同程度的风险,风险程度会随商品的种类与消费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Rene Riedl、Marco Hubert和Peter Kenning以eBay为例,探究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于网络的感知信任是不同的[31]。

根据以上理论及研究成果,本文将消费者个体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其特征进行细化分类,全面探讨它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2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2.1概念模型

基于以上理论并结合消费者个体特征,本文将影响在线评论有效性的消费者个体特征归纳为以下4类:一是人口统计特征,一般包括年龄、学历、性别、家庭结构、地区差异、收入水平、职业等,本文选取学历、地区差异、收入水平和职业4个方面;二是行为特征,包括冲动购买、理性购买和感性购买等;三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性价比、从众心理[32]、个人感情3个方面;四是认知特征,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性、感知易用性等,本文选取评论时间、网购经验、专业知识和对产品的熟悉程度4个方面。由此,本文纳入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4个变量,构建了消费者个体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2.2研究假设

2.2.1人口统计特征

学历背景不同,消费者的知识水平有差异,对产品的认知也会不同,做出的评论质量也不同。消费者所在地区不同,即区域文化不同,可能对一些特有的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认知,从而影响在线评论的质量。收入水平不同则代表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同,对产品性能、价格和服务需求也不同,做出的评价质量也不同。职业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经验、认知不同,也会影响在线评论的质量。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消费者人口统计特征会正向显著影响在线评论的有效性。

2.2.2行为特征

冲动购买的消费者看到产品评论不错就立即临时决定购买,而较少考虑自己的需求、产品适用性等;理性购买的消费者则会阅读完相关产品评论后,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价格、性能、售后服务等,再决定是否购买;感性购买的消费者一般容易被网络评论的内容、图片等打动而做出购买决策,却忽视产品的实用性、图片的真实性等。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2:消费者行为特征会正向显著影响在线评论的有效性。

2.2.3心理特征

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网上购物时较多关注性价比高的产品评论,认为更有效。基于从众心理的消费者一般缺少主见,喜欢跟风购买,“少数服从多数”,认为绝大多数评论者持有的观点更有效。还有一些消费者在网上选择购买产品时较多参考明显表达个人喜恶感彩的产品评论,认为这样的评论更有价值。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3:消费者心理特征会正向显著影响在线评论的有效性。

2.2.4认知特征

消费者一般对在线评论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出评估后才做出购买决策。有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主要关注时间发表较新的产品评论,认为对自己更有参考价值。有的消费者认为具有一定网购经验的评论者的在线评论更加有用。有的消费者认为购买者对该产品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越高,他所做出的在线评论更可信。也有的消费者认为,对产品的了解程度不同也会影响购买者做出的网络评论。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4:消费者认知特征会正向显著影响在线评论的有效性。

3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1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及网购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消费者个体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调查量表。问卷中所设量表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根据本研究所建立的消费者个体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概念模型设计问卷,包括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4个自变量,根据国内外文献中的成熟量表并结合在线评论的特征设计问项。

3.2数据收集

调查问卷主要通过互联网问卷星平台进行和回收,共回收问卷562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为97.5%,符合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要求。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4.1信度和效度分析

对量表中的各项特征指标进行可靠性检验。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67,可见本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适合进一步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本文先进行KMO和巴特球体检验,发现研究量表的KMO值为0.843,位于0.8~0.9之间,Sig值为0.000,表明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探索性因子分析是为了检验结构效度。因子载荷小于0.5的选项应删除掉并重新拟合。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因子的载荷值都在0.5以上,通过效度检测。

4.2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为了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本研究各变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中“在线评论有效性”、“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分别与“行为特征”之间以及“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较大,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如表3所示。

4.3模型检验

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对研究模型进行验证。采用逐步法为了规避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拟合效果更好。如表4所示,从模型1、模型2到模型3,t值越来越小,Sig值均通过检验,表明模型越来越优化。其中A1表示人口统计特征、A2表示行为特征、A3表示心理特征、A4表示认知特征。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要求留在方程中的变量对模型有足够的影响力且不会造成共线性。模型3中由于A1(人口统计特征)其Sig值大于0.05,未通过检验,所以人口统计特征这一自变量被剔除,最终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如表5所示。

通过以上逐步回归分析可知,本研究最终选择模型3,根据系数表可得出以下回归方程:

Y=1.097+0.366X1+0.215X2+0.180X3(1)

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行为特征X1每增加一个单位,在线评论有效性就增加0.366个单位,由此可见消费者行为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有正向显著影响,因此验证了假设H2;心理特征X3每增加一个单位,在线评论有效性就增加0.180个单位,由此可见消费者心理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有正向显著影响,因此验证了假设H3;认知特征X2每增加一个单位,在线评论有效性就增加0.215个单位,由此可见消费者认知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有正向显著影响,因此验证了假设H4。

可见,消费者行为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均正向显著影响在线评论有效性,由此验证了假设H2、H3、H4,其中消费者行为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认知特征,影响最小的是心理特征。由于人口统计特征其Sig值大于0.05,未通过检验,因此假设H1未能得到验证。

5结论

在当下互联网开放的环境下,在线评论的可信度显得十分重要。参与到在线评论过程的消费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购买产品之后做出评论的人;一类是购买产品之前看评论的人。显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前者,从评论者个体特征的角度对在线评论有效性进行分析。构建的研究模型包括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4个自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研究发现,消费者行为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均对在线评论有效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消费者全面甄别网络评论的效用,从而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同时对网络运营商根据不同消费者特征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而提高商品评论的有效性,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样本数量选取有限,后期研究争取采集更多的数据,从而增加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在消费者个体特征方面,后续相关研究可进一步挖掘并细化。

参考文献

[1]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hlwfzyj/hlwxzbg/201601/P020160122 469130059846.pdf,2016-04-03.

[2]CNNIC.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cn/hlwfzyj/hlwxzbg/dzswbg/201606/P020160622 616579052961.pdf,2016-06-25.

[3]Bansal HS,Voyer PA.Word-of-mouth Processes within a Services Purchase Decision Context[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2000,3(2):166-167.

[4]郝媛媛.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感知与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郭国庆,陈凯,何飞.消费者在线评论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32(10):17-23.

[6]Xiao Ma,Lara Khansa,Yun Deng,Sung S.Kim.Impact of Prior Reviews on the Subsequent Review Process in Reputation System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4,30(3):279-310.

[7]Itamar Simonson,Emanuel Rosen.What Marketers Misunderstand about Online Review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4:23-25.

[8]Forman C,Ghose A,Wiesenfeld B.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views and Sales:The Role of Reviewer Identity Disclosure in Electronic Market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8,19(3):291-313.

[9]Logan Kugler.Keeping Online Reviews Hones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4,57(11):20-23.

[10]蠲,祁巍,闫相斌,等.在线商品评论的效用分析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2,15(5):65-75.

[11]Nan Hu,Noi Sian Koh,Srinivas K.Reddy.Ratings Lead You to the Product,Reviews Help You Clinch it?The Mediating Role of Online Review Sentiments on Product Sal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4,57:42-53.

[12]殷国鹏.消费者认为怎样的在线评论更有用?――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效应[J].管理世界,2012,(12):115-124.

[13]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78-88,96.

[14]彭岚,周启海,邱江涛.消费者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38(8):205-207,244.

[15]龚思兰,丁晟春,周夏伟,等.在线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11):202-207.

[16]王平,代宝.消费者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118-120.

[17]Huang AH,Chen K,Yen DC,etc.A Study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Online Review Helpfulnes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48:17-27.

[18]Mudambi S M,Schuff D.What Makes a Helpful Online Review? A Study of Customer Reviews on [J].MIS Quarterly,2010,34(1):185-200.

[19]Cindy Man-Yee Cheung,Choon-Ling Sia,Kevin K.Y.Kuan.Is This Review Believable?A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edibility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from an ELM Perspective[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2,13(8):618-635.

[20]Matthew L.Jensen,Joshua M.Averbeck,Zhu Zhang,Kevin B.Wright.Credibility of Anonymous Online Product Reviews:A Language Expectanc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3,30(1):293-323.

[21]Hyunmi Baek,JoongHo Ahn,Youngseok Choi.Helpfulness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Readers Objectives and Review C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13,17(2):99-126.

[22]Qing Cao,Wenjing Duan,Qiwei Gan.Exploring Determinants of Voting for the“Helpfulness”of Online User Reviews:a Text Mining Approach[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1,50(2):511-521.

[23]Dezhi Yin,Samuel D.Bond,Han Zhang.Anxious or Angry?Effects of Discrete Emotions on the Perceived Helpfulness of Online Reviews[J].MIS Quarterly,2014,38(2):539-560.

[24]殷国鹏,刘雯雯,祝珊.网络社区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模型研究――基于信息采纳与社会网络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6):140-147.

[25]郝媛媛,邹鹏,李一军,等.基于电影面板数据的在线评论情感倾向对销售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9,21(10):95-103.

[26]廖成林,蔡春江,李忆.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3,27(5):46-50.

[27]Cheng YH,Ho HY.Social Influences Impact on Reader Perceptions of Online Review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4):883-887.

[28]林秀娇,魏晶晶,刘月,等.基于评论关系图的垃圾评论者检测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2):170-175.

[29]李宏,喻葵,夏景波.负面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的影响:一个实验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5):202-207.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7

作者简介:李琪(1955-),男,重庆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研究;阮燕雅(1986-),女,广西钦州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4-0098-06收稿日期:2013-04-26

缺乏对网上商店的信任是消费者选择不参与网上交易的主要原因之一(Gefen et al,2003),尤其对于初次交易的消费者而言,其对卖家的初始信任信念会影响其对该卖家的信任倾向,从而影响购买意愿(Kim,2012)。目前较为成熟的在线零售市场,如ebay、淘宝等均已通过制定相应的信誉机制以期望改善消费者信息劣势,促进网上交易活动的实现。而淘宝网作为国内用户群最为庞大的网上零售平台,其所采用的信誉机制主要包括在线信誉反馈机制、消费者保障机制及在线产品评论机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信誉和认证机制均能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Dewally et al,2006),而且在增加消费者对卖方的信任并促进网上交易,消费者保障机制比信誉更有效(王小宁 等,2009)。同时产品评论的质量和数量,会正向影响网上消费者的购买意愿(Lin et al,2011)。但这些信誉机制是否会相互作用,通过消费者的信任提高消费者的首购意愿?各机制的影响力如何?不同性别和商品的购买金额占比是否会影响各机制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淘宝网购消费者的调研数据,来验证以上问题。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信任基础与消费者信任信念

信任可分为初始信任和持续信任两类。其中初始信任形成基础可归结为三类:认知信任基础、制度信任基础及个人信任基础。本文借鉴已有参考文献,将卖家信誉作为认知信任基础的衡量指标,将消费者保障机制作为制度信任基础的衡量指标,个人的信任立场则用于体现个人信任基础。

1.卖家信誉

在线交易中,卖家信誉机制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不确定性,提高消费者对卖家的诚信感知(Hwang et al,2012)。目前国内外对在线信誉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在线拍卖模式下卖家信誉的作用研究。在线拍卖卖家的产品质量信誉、第三方认证等显著影响竞拍商品的最后成交价格(Dewally et al,2006)以及拍卖商品的售出率(张仙锋,2009)。第二类,卖家在线信誉对消费者即刻购买行为的作用研究。卖家信誉通过消费者感知风险或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的即刻购买行为(Xu et al)或购买意愿(Hwang et al,2012);另外,卖家信誉水平也可通过提高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Kim,2012)。而男性和女性的网上购买行为通常会呈现不同的特点(Ulbrich et al,2011);产品的涉入度①也会影响声誉对信任信念的作用效果(陶晓波,2011),价格是产品涉入度中的“产品因素”维度的重要指标之一(Zaichkowsky,1985),对于月消费支出不同的消费群体而言,同样的产品价格对其涉入度的影响是有所差异的,因此,本文采用网购产品价格占月均支出的比例(下文简称金额占比)作为调节变量。综上,本文假设:

H1:卖家信誉影响消费者的信任信念。

H1a:卖家信誉对消费者信任信念的影响作用大小受性别影响。

H1b:卖家信誉对消费者信任信念的影响作用大小受金额占比影响。

2.消费者保障机制

加入第三方认证计划可以提高消费者信任从而增加消费者购买意愿(Jiang et al,2008)。同时认证机制能有效提高消费者意愿支付价格,使商品能卖出更好的价钱(Dewally et al)。王小宁等(2009)通过对淘宝网买家的调查数据分析,论证了消费者保障机制对促进消费者对卖方的信任和网上交易具有显著作用。但张仙锋(2009)在对淘宝拍卖数据进行研究时发现,消费者保障计划尚不能显著影响卖方的销售及售出行为。但本文认为,网络卖家对消费者保障机制的采纳,能够影响消费者的信任信念,而且这种影响可能受到性别(Ulbrich et al)和金额占比(陶晓波,2011;Zaichkowsky,1985)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假设:

H2:消费者保障机制影响消费者的信任信念。

H2a:消费者保障机制对消费者信任信念的影响作用大小受性别影响。

H2b:消费者保障机制对消费者信任信念的影响作用大小受金额影响。

3.个人信任立场

个人信任立场是指无论受托人是否可靠,委托人都愿意相信其是可靠的,同时相信合作能带来更高的效益,在没有掌握其他可用的信息之前,消费者的个人信任立场对初始信任信念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Li et al,2008),并且这种作用会受到性别的影响(Orbell et al, 1994),对于首次购买的消费者而言,他们不可能根据以往购买经验判断卖家的可信度,此时,其个人信任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心里所形成的初始信任信念,而且因产品涉入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陶晓波)。因此,本文假设:

H3: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影响消费者的信任信念。

H3a: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对消费者信任信念的影响作用大小受性别影响。

H3b: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对消费者信任信念的影响作用大小受金额占比影响。

(二)信任信念与消费者购买意愿

在以往关于网上购买的研究中,网站和信任被认为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两个主要因素(Gefen et al)。对于初次购买的消费者而言,其对卖家的初始信任信念会影响其对该卖家的信任倾向从而影响购买意愿(Kim)。信任往往是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的一个信号(Gefen,2000),其显著影响在线购买意愿(Fisher et al,2009)。因此本文假设:

H4:消费者的信任倾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三)在线产品评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

产品评论的质量和数量,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Lin et al),尤其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其影响作用更为显著(Bae et al,2011)。但对于正负面评论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结论各不相同,金立印(2007)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更容易受到负面评论的影响;但当消费者的先验购买概率低于0.5水平时,正面评价往往比负面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更大(East et al,2008)。另外,对于涉入度不同的产品,消费者所花费在产品信息收集上的时间和精力有所不同(陶晓波),对于不同金额占比的产品,在线评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本文假设:

H5:在线产品评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H5a:在线产品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作用大小受性别影响。

H5b:在线产品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作用大小受金额影响。

(四)模型构建

综上,本文构建如图1的概念模型。以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和在线产品评论为自变量,消费者信任倾向为中介变量,验证其对消费者首次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另外,本文使用性别和网购产品价格占消费者平均月支出的比例是否超过10%②作为两个调节变量,验证男女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消费的不同是否会导致各个机制对购买意愿影响的不同。

图1信任对消费者首次网上购买决策影响模型

二、计量设计和假设检验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文问卷设计主要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和淘宝网的信誉机制指标实现。问卷中除了对受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外,所有观测变量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通过纸质问卷发放的方式进行了预调查,并基于103份有效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和问项调整。问卷的6个变量共设计了29个度量项目。最终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发放,共回收问卷586份,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74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12份,包括男性问卷270份,女性问卷242份,问卷有效率为87.4%。另外,在512份有效问卷中,单次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支出低于10%的问卷数量为204份,高于10%的问卷数量为308份。

(二)样本质量检验

1.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问卷所涉及的6个变量: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初始信任信念、在线产品评价和首次购买意愿的值分别达到0.880、0.897、0.859、0.943、0.863、0.864,均超过0.7的水平,认为本文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均超过0.7,6个潜变量的KMO值和方差累积贡献率均分别达到0.7和60%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另外6个潜变量的AVE值均在0.5以上,可认定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1信度和收敛效度分析结果

潜变量观测变量因子载荷KMO方差累计贡献率%AVECronbach’s Alpha卖家信誉SR10.773SR20.857SR30.8510.84267.794%0.6000.880SR40.829SR50.805消费者

保障机制CGS10.819CGS20.854CGS30.8220.88166.272%0.5960.897CGS40.727CGS50.825CGS60.830消费者个人

信任立场TB10.844TB20.8570.80370.728%0.6100.859TB30.857TB40.804初始信任

信念ITB10.857ITB20.853ITB30.8510.88677.889%0.7310.943ITB40.923ITB50.910ITB60.898在线产品

评价OR10.785OR20.803OR30.8410.85564.633%0.5590.863OR40.798OR50.792首次购买

意愿PI10.873PI20.9160.72078.859%0.6810.864PI30.874Cronbach’s Alpha=0.940;KMO=0.927;df=406;Sig=0.000

2.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本文通过Amos17.0对初始模型进行拟合估计,从拟合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相对拟合优度和绝对拟合优度基本符合结构方程模型估计要求,可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本文根据MI值对模型进行了两次修正。分别是建立初始信任信念中“卖家的合格产品提供能力”和“卖家顾客需求满足能力”的双向相关以及“卖家公平性” 和“卖家顾客需求满足能力”的双向相关。网络购物中合格的产品是顾客购买中最基本的需求,而公平对待通常也是顾客在购买过程中的需求之一,因此各自的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是合理的。本文在对最终模型拟合时,除了拟合整体模型外,还引进调节变量“性别”和“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消费比例是否超过10%”进行拟合,结果如表2后半部分所示。从各指标均可看出,修正后模型的拟合优度有所改进,达到较好的水平。

表2初始模型及修正模型拟合估计结果

拟合指数卡方值

(自由度)GFICFINFIIFIRMSEAAICBCCEVCI修正前

整体模型1608.635***

(369)0.822

0.880

0.850

0.880

0.081

1740.635

1748.868

3.406

修正后

整体模型959.731***

(367)0.887

0.941

0.911

0.942

0.058

1123.731

1133.960

2.199

Male

826.319***

(367)0.827

0.913

0.859

0.914

0.061

990.319

1010.905

3.681

Female

626.152***

(367)0.851

0.946

0.885

0.946

0.057

790.152

813.470

3.279

Under

10%1611.828

(706)0.871

0.937

0.894

0.938

0.042

1939.828

1978.757

2.717

Above

10%1816.421

(706)0.870

0.934

0.897

0.935

0.044

2144.421

2172.474

2.622

(三)假设检验

1.整体假设检验

本文在引入两个作为调节变量之前首先对模型进行整体的假设检验,基于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使用Amos17.0进行运算,其路径系数估计结果如图2所示。

注:***表示p

*表示p

图2整体假设检验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2.调节变量作用假设检验

(1)调节变量效果检验

本文采用多群组SEM法对模型进行调节变量作用假设检验,引入3个限定模型来检验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从表3的结果数据可以看到,性别作为调节变量的多群组检验中,M2和M3的卡方值均未能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在单品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支出比例作为调节变量的检验中,M3的卡方值达到了显著水平(p=0.049),其中b1_1和b1_2及b5_1和b5_2的路径系数差分别为2.195和2.686,在的显著性水平差存在差异。

表3多群组SEM法检验结果

调节变量模型DFΔχ2P性别非限定―――测量权重2318.401.735结构权重5.670.985非限定―――购买金额比例测量权重2322.105.514结构权重59.627.049

(2)调节变量效果分析

从图3和图4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单品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支出比例超过10%的分组中,5个路径均较好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当该比例低于10%的水平时,卖家信誉对初始信任信念(p=0.171)以及在线产品评论(p=0.408)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未能通过假设检验(p>0.1),而只有消费者保障机制和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的假设得以验证。

注:***表示p

*表示p

图3单品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支出比例超过

10%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注:***表示p

*表示p

图4单品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支出比例低于

10%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四)结果讨论

从以上假设检验结果,可对本文的假设做以下判断:

1.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以及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显著影响消费者的初始信任信念。其中消费者保障机制提高消费者的初始信任信念最为有效。同时,卖家的信誉以及消费者的个人信任立场,也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初始信任信念,从其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其影响程度基本相同,从而前文假设H1、H2、H3成立。

2.消费者的初始信任信念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验证前文假设H4。同时,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和消费者信任,通过初始信任信念的中介作用,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良好的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的采用以及消费者较为容易信任别人的立场,都能增加消费者对卖家的初始信任信念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3.在线产品评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验证前文假设H5。但从其路径系数来看,其影响作用要远小于卖家信誉和消费者保障机制,路径系数仅为0.087,显著水平为P=0.040。

4.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消费者个人信任立场通过消费者初始信任信念的中介作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在线产品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不因消费者的男女性别而有差异。即H1a、H2a、H3a和H5a不成立。

5.价格占平均月消费的比例(10%)调节作用显著。对于网购金额占比低于10%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多地受到消费者保障机制以及其个人的主观判断的影响,而对于高于10%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前,不仅会关注卖家是否加入了消费者保障机制,还会将卖家的信誉以及在线产品评价纳入其考虑的范围,更谨慎地去做出判断,因此,H1b、H2b、H3b和H5b成立。

三、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借助SEM方法,引入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消费者信任立场、消费者初始信任信念以及在线产品评价等五个变量验证其对在线消费者首次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将性别和网购产品价格占平均月消费比例视为两个调节变量,检验其调节作用。从检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和消费者信任立场通过影响消费者初始信任信念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愿,其中消费者保障机制的作用最为明显,而卖家信誉和消费者信任立场的作用效果相当;另外,在线商品评论同样正向影响消费者的首次在线购买意愿,但影响作用相对最小;对于男性和女性消费者而言,其在线首次购买意愿所受到的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消费者信任立场和在线产品评论的影响,并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但是,对于购买金额占比超过10%的购买行为,消费者会同时关注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和在线产品评论;而低于10%的购买中,卖家信誉和在线产品评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消费者更倾向于关注卖家是否加入了消费者保障机制以及自我的主观判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在线卖家提高消费者首次购买意愿,具有一定的指导或参考意义。

①产品涉入,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重视程度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主观意识。

②结合问卷样本数量特征和调节变量引入的方便,本文仅以10%作为临界点检验产品价格占消费者平均月支出的比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读者也可以自行设置其他比例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金立印. 2007.网络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一个实验研究[J].经济管理 (22):36-42.

陶晓波. 2011.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以产品类型为调节变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51-56.

王小宁,李琪.2009.声誉与保障机制对网上交易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31(6):106-112.

张仙锋. 2009.信誉的价值:基于淘宝数据对我国电子市场的特色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31 (3):30-39.

BAE S, LEE T.2011.Gender differences in consumers' perception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ch,11(2): 201-214.

DEWALLY M, EDERINGTON L. 2006.Reputation, certification, warranties, and information as remedies for seller\buyer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lessons from the online comic book market[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79(2):693-729.

EAST R, HAMMOND K, LOMAX W. 2008.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d of Mouth on Brand Purchase Probability[J]. Interne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5(3): 215-224.

FISHER R, CHU S Z. 2009. Initial online trust formation: the role of company location and web assurance[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4(6):542-563.

GEFEN D. 2000. E-commerce: the role of familiarity and trust[J]. Omega,28(6):725-737.

GEFEN D, KARAHANNA E, STRAUB D W. 2003.Trust and TAM in online shopping: an integratedmodel[J].MIS Quarterly, 27 (1): 51-90.

HWANG Y, LEE K C. 2012.Investigat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 cultural values on multidimensional online trust[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9(3): 171-176.

JIANG P, JONES D B , JAVIE S . 2008.How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programs relate to consumer trust in online transac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J]. Psychology & Marketing. 25(9):839-858.

KIM J B. 2012.An empirical study on consumer first purchase intention in online shopping: integrating initial trust and TAM[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12(2):125-150.

LIN C L, LEE S H, HORNG D J.2011. The effects of online reviews on purchasing inten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ed for cognition[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39(1): 71-81.

LI X, HESS T J, VALACICH J S. 2008. Why do we trust new technology? A study of initial trust formation with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J].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17(1): 39-71.

ORBELL J, DAWES R, SCHWARTZ-SHEA P. 1994. Trust, social categories, and individuals: the case of gender[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8(2):109-128.

ULBRICH F, CHRISTENSEN T, STANKUS L. 2011. Gender-specific on-line shopping preferences[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11(2):181-199.

XU B , LIN Z X, SHAO B J. 2010.Factors affecting consumer behaviors in online buy-it-now auctions[J]. Internet Research, 20(5):509-526.

ZAICHKOWSKY J L .1985. Measur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J].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2(3):341-352.

Impacts of Reputation, Consumer Guarantee System and Online Reviews

on Online Customers’ First Purchase Intention

LI Qi, RUAN Yanya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8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技术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开始广泛应用。但由于新技术产品具有技术性强、复杂度高、价格不菲等特点,消费者在没有外界信息的辅助下,很难完全了解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对产品产生兴趣。而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了解新技术产品知识的信息平台。互联网将孤立的个体聚集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被网络连接的消费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着更为方便和快捷的交流,消费者的意见和体验对其他潜在消费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线评论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媒介,指网络用户用文本形式对商品使用经历的描述与评价[1]。对潜在消费者而言,这些信息能增强对产品的全面了解和消除购买的不确定,比企业自身的信息更具价值。研究表明,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高价格的科技类产品影响最大,因为科技类产品一般价格较高、功能复杂,因而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搜寻比较时间也长,对以往购买者对该类产品评价的考虑也会越多。超过半数的该类产品受到在线评论信息的影响。

但在线评论的哪些属性会影响消费者采用新技术产品,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影响机理是什么?目前鲜有研究。因此,本文基于ELM视角,构建在线评论对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双重路径模型,深入研究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新技术产品采用意愿的影响机理,从而对我国创新技术型企业使用在线评论开展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

ELM是关于态度如何形成与改变的理论模型,它强调有两条路径来改变态度,一条是中枢路径,受众注重论据质量,对目标的信息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整合,最终导致态度的形成或改变;另一条是路径,个体依赖情感迁移、直观推断或其他自动的信息加工形成或改变态度。更多的时候,两条路径一起对消费者的态度发生影响。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少数学者在ELM视角下探讨用户网上信任的形成[2]。而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能够在互联网上自由地表述对已购买产品的体验,以及对产品价格、性能等特质的评定。因此,在线评论作为一种口碑信息,通过认知作用或说服作用影响着潜在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但至今尚无学者深入探讨在线评论如何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消费者态度和采用意愿。

2.2 技术接受模型(TAM)

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解释了人们的计算机使用行为。TAM有两个重要的影响态度的因素,即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是指个体感知到的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能够提升他的工作绩效的程度;感知易用指个体感知到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不费周折的程度。在TAM中,感知有用和态度是行为意愿的重要前因,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是影响用户态度的重要前因,而感知易用会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同时,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受外部变量影响。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在TAM的两个重要维度中,感知有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而感知易用的作用并不稳定。TAM作为一个基础模型,揭示了用户接受各种信息技术的基本规律。众多学者的研究多是根据探讨内容的不同,借鉴TAM中的部分变量,并对其他变量作为调整,运用信任、感知风险等变量拓展了TAM的应用范围。正如学者King等所指出的:TAM是个有用的模型,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需加入其他的变量。

2.3 在线评论

在线评论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定义国内外尚未统一,本文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本文的研究,将其定义为:大众通过互联网获得的,先前的消费者主要以文本形式分享的,对商品质量、性能、使用体验等的评价信息,包括评论者信息、评论内容和评论时间等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关于在线评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评论的有用性、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在线评论对销售的影响。综上所述,在线评论有几个重要的维度

(评论的数量、评论的形式、评论的倾向等)被学者深入探讨,这些维度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评论的数量起到了知晓的作用,越多的人探讨某件商品,其他人知晓该商品的可能性就越大。评论的倾向、评论的形式等起到了劝说的作用,文本信息中包含的内容使阅读者能选择采纳或放弃商品。尽管众多学者深入挖掘了在线评论的维度,但现有研究仅仅局限于探讨各个维度对消费者意愿或者决策行为的直接影响,而对消费者的心理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

3 研究模型及假设

3.1 消费者处理在线评论的双重路径

评论的内容质量指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所评价产品的相关性以及是否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评论的形式是指根据评论文本的表达方式(包括评价暗示内容、语调和措词)将评论内容划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评论的倾向指对产品体验正向或者负向的评价[3]。上述变量均是从信息特征出发,包含了产品属性及相关内容的详细信息,消费者可以从这些文本信息中了解并综合分析产品是否有用。因此,在通过中枢路径对消费者态度形成方面,本文采用评论的内容质量、评论的形式和评论的倾向3个因素。

评论的数量表现了产品的流行程度,因为它与产品的销售量相联系。评论的效价指在线评论的整体正负程度,是一种总体的口碑效价,即在所有在线评论中,当多数为正向评论时,总体评论效价为正,反之为负。评论者的资信度包括专业能力和可靠性两个维度[4]。上述变量反映了他人对产品的立场,消费者容易受他人的影响选择采纳或者放弃产品。因此,通过路径对消费者态度形成方面,本文采用评论的数量、评论的效价和评论者的资信度3个因素。

3.2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采用意愿影响的作用机理模型

国内外学者基于理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从不同的产品领域研究新技术产品的消费者采用。Davis开发的技术接受模型最初是用来研究信息技术,但是之后的众多实证研究证明,它在解释和预测其他新技术产品的接受上是同样有效的。Sang-Hoon Kim等调查了社会对消费者创新采用的影响,基于TAM以社会规范、推荐者的影响力、推荐人的数量等社会因素构建了消费者的持续采用模型[5]。因此,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在线评论的各个维度为外部刺激变量,构建网络购物情境下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形成的模型。

高质量的评论内容与产品相关性强,消费者基于亲身体验公正描述了产品的具体特征和服务、物流等的具体情况,其提供的实际信息逻辑性更强,更具说服力。而说服力越强的评论对消费者的正向影响越大[6]。根据Ghose的研究,在主、客观两类文本对数码相机等搜索型商品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中,观点评价的内容越多,评论的感知有用性越低。由于新技术产品属于搜索型产品,因此,客观事实型的评价更能给潜在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使其能深入了解产品的有用性。Dellarocas等指出,人们更倾向于发表或关注极端评论而不是中间评论,但正向评论会给潜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和强化产品的正面形象,提高潜在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知和评价。因此,正向评论中包含的信息会使潜在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而接纳产品。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评论的内容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有用。

假设2:客观事实型的评论形式正向影响感知有用。

假设3:正向评论正向影响感知有用。

从众是指消费者在接受到他人的产品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的信息后,改变了自己的产品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努力地与他人保持一致。Burnkrant等提出人们将群体成员对产品的评价和选择作为自己购买选择产品的信息来源。Huang等认为消费者网上购物时的从众心理非常明显。因此,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会受到在线评论中他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

在线评论的数量与产品的销售量相联系,它反映了产品的流行程度。而消费者常常选择流行的产品,因为他们认为流行度代表了更好的质量。研究表明,消费者在网上购书时会选择销售量大的书籍[7]。因此,消费者根据在线评论选择产品时强烈地受到其他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评论的效价反映了评论的整体正负程度。个人在购物时会迎合群体的态度与价值要求,即使此群体是个人与之接触不多的参照群体。因此,潜在消费者会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从而降低自身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的心理不仅会受大多数人的影响,也会受少数人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论坛等级高、信誉高的评论者,消费者认为其更具专业水平,更能提供正确的信息,所以信任程度较高,更容易受到影响,并且更愿意主动搜寻相关信息作为参考。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评论的数量正向影响从众心理。

假设5:评论的效价正向影响从众心理。

假设6:评论者的资信度正向影响从众心理。

在大量解释和预测用户接受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不同程度地证明了TAM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合本文的研究,在线评论传递的不仅仅是一条条的信息,而且提供了作为整体的信息,如评论数量、评论效价等,这些整体的信息特征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引发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进而降低了消费者对新技术产品采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从众心理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结合TAM和从众心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7: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态度。

假设8: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采用意愿。

假设9:从众心理正向影响态度。

假设10:态度正向影响采用意愿。

3.3 概念模型

由以上假设及分析,形成了在线评论对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PS,BP#]

4 研究方法

4.1 问卷设计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9

绝大多数消费者由于在网上购物不能直接接触产品,已经习惯参考其他消费者的在线评论,因此,产品在线评论的多少与好坏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线评论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已经关注评论的正负性,其中,Arndt(1967)研究表明,正面评论会促进购买,负面评论会减少购买;[1]Tax等(1933)研究出在线评论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形式,积极或消极的评论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2]Lee(2008)的研究表明负面评论越多则会引起更多的负面评论;[3]Lazarsfeld和Katz(1955)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由不满意到满意的转变过程中,评论所起的作用是广告的九倍。[4]基于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在线评论进行研究,但评论的情感倾向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影响到底如何?本文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探究具有消极情感的在线评论具体是从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

二、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依托S-O-R范式,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次问卷调查之前的深度访谈,本文将外部刺激即负面在线评论的特征,主要涉及负面评论长度、表达方式、内容、数量与质量,探究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1、负面在线评论长度

消费者一般更倾向关注评论较长的信息,因为其涵盖了关于产品、使用体验等各方面更多的内容。郝媛媛等(2010)通过研究评论对电影消费的影响发现,评论长度正向影响评论有用性。[5]评论内容作为网站中很重要的部分,将会对潜在消费者有用性的感知产生影响。对于潜在购买者而言,不同产品评论的内容能带来不同的社会临场感。评论越长则包含越多的细节信息,这些信息对潜在购买者越有用。因此,评论长度对产品的有用性存在差异。

H1:负面在线评论长度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2、负面评论的表达方式

评论内容根据评论本文的表达形式分为两种:客观表达评论内容和主观表达评论内容。一般情况下,主观表达方式体现出带有主观意识的较强情感性的描述,经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客观表达方式是采用第三人称语气的陈述句,以客观的态度评论产品总体或其他和产品有关的部分。学者们也从评论中表现出的积极、中性、消极情感倾向发现其对消费者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即评论标题、正文中的表达方式对其在线评论的浏览量和关注度有相关性。

H2:较主观表达方式的负面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H3:较客观表达方式的负面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3、负面评论的内容

产品相关信息是消费者第一关注的内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越复杂,即网络购买的产品价值越大,越是非习惯性购买,消费者就越需要从在线评论中掌握大量的补缺信息。一方面,消费者需要关于产品的质量和款式等具体产品信息;另一方面,涉及网购的流通环节,即消费者对店主的服务质量和物流质量。

H4:产品方面的负面在线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H5:店主服务方面负面在线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H6:第三方物流方面负面在线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4、负面评论的数量

目前国内很多购物网站潜在购买者都可以查看到全部的评论和评论数量。在线评论数量越多,消费者越有可能接触到更全面的信息;另外,评论数量越多则说明这款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越高。相反,负面评论的数量越多,则表明该产品用户体验越差。

H7:负面评论的数量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5、负面评论的质量

态度功能理论认为,人们持有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内在需求,如果外界的信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它就更容易改变人们的态度。学者们对在线负面评论质量的定义是:在线负面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相关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6]高质量的负面在线评论,一般都包含着丰富的产品使用过程、体验和感受等多方面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真实属性,而且逻辑清晰、组织严密、论据充分,容易被信息接收者所理解与认同。相反,低质量的负面在线评论一般言语不详,没有用准确的文字描述自己的使用经历,仅仅给出自己对产品的评价,因此低质量的负面在线评论显得没有条理,没有依据,难以使信息接收者信服。

H8:负面评论的质量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三、数据分析及结论

1、变量及测量指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7个自变量,分别为负面评论的长度、负面评论的表达方式、负面评论产品的内容、负面评论店主服务的内容、负面评论物流的内容、负面评论数量和负面评论质量。2、数据分析

(1)信度和效度检验。本次问卷调查的Cronbacha系数为0.869,且自变量的α值都大于0.7,说明问卷可信度很高。KMO的值为0.840,题项变量间的关系基本是良好的;同时,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达到0.05的显著水平(P=0.000

(2)回归分析。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共经过5步回归。步与步、块与块,模型之间的相对似然比检验,第1步,整个回归模型的Chi-square值为23.743,Sig=0.033

回归结果显示:负面评论的字数sig值为0.031

四、对策建议

1、网络零售商方面

(1)避免负面在线评论的出现,重视对商家的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中,服务质量和水平作用日益突显。网购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网络零售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商家应当真实反映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衣服类的纯棉指数、羊毛指数等,避免消费者客观地反映产品的相关参数不准确而造成负面评论;商家应当对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如手机的待机时间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以及对产品进行一些操作后的变化如实告知消费者,避免消费者对于产品本身方面的原因提出差评;商家应当注重客服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同时商家应当尽可能提高发货速度,从而减少差评;商家应当对物流公司进行选择,尽量选择服务好、信誉度高的大公司,并与物流公司签订具体协议,如差评是由于物流的原因造成的应当由物流公司对商家进行一定的补偿;鉴于消费者更倾向于相信和他们相似性高的在线评论,商家应针对性地关注在线评论信息者,从而掌控目标客户群的偏好和需求;可以适当控制评论字数来降低负面评论的质量。

(2)积极回应负面评论并进行补救。网购的基本模式是通过浏览在线评论对消费者备选产品进行比较,形成最终购买行为。在负面评论出现后商家应当积极回应,一方面,可以通过目标客户的负面针对性纠正产品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在线评论的及时回应体现商家的服务质量,坚定潜在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具体做法如下:商家应当成立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在顾客收到货物后有任何问题可以及时与售后部门进行沟通,如果满足条件买家可以将产品返回至售后部进行售后维修或处理,以此方法来避免在双方沟通之前的差评出现;商家在看到负面评论后应当及时与买家取得联系,了解差评的真实原因,及时道歉并进行解释,用真诚的态度打动评论者,而不应当不予理会甚至与消费者发生冲突;若消费者态度十分坚决或是已经做出了负面评论,商家应当进行物质方面的补救,比如可以用赠送优惠券的方式进行对消费者的补偿,如果能在消费者负面评论之前解决那就再好不过了。

(3)关注消费者个人信息和在线评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以反映该消费者基本的购买习惯、特性以及产品需求类型等重要内容。将消费者在线评论中的内容和个体特征相关联,便于商家更好地解释评论中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和质疑,筛检评论信息的不真实性,从而使目标客户更好地通过评论者提供的信息了解产品,同时也可以增加目标客户群的信任度。与此同时,在网络大数据的支持下,通过消费者个人信息,商家可以个性化地提供满足其不同需求的差异性产品,从而增加正面评论的数量。

2、消费者方面

(1)提高对评论真实性的判断力。消费者在看到负面评论后应当理性地去分析该负面评论的真实性与可靠程度,并理性判断评论者是在怎样的状态下的该评论,若是评论者自身比较挑剔,并且评论的语气明显太过偏激,主观意识强烈,甚至语言带有人身攻击,消费者应当自动屏蔽这样的评论内容,如果该负面评论下面有商家的回复,消费者也应该在看完商家回复后做出理性判断。

(2)关注负面评论的语言描述。消费者应当关注负面评论的语言语气,是否过于偏激,过于主观,语言是否明显自我意识强。比如消费者评论“这件衣服的材质摸起来感觉不像是100%纯棉,与商家的描述不太符合”可信度比较高,语气也比较客观。但是比如这样的评论“这件衣服的版型太大,我穿上去就像只熊”语气过于主观,自我意识强烈,可信度较低。消费者应当重视那些客观性的、语气较为中立的负面评论,这样的评论能够真实反映产品存在的缺陷,同时应该屏蔽那些自我意识强、语气是主观性的负面评论。

【参考文献】

[1] ArndtJ.Roleofproduct-relatedconversationsinthediffusionofanewproduct.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67,4(3)291-295.

[2] Tax,S.S.,Chandrashekaran,M.,Christiansen,T.,Word-Of-MouthinConsumerDecision-Making:AnAgendaforResearch[J].JournalofCustomer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ComplainingBehavior.1993,(6)75-80.

[3] LeeJumin,ParkDo-Hyung,HanIngoo.Theeffectofnegativeonlineconsumerreviewsonproductattitude:Aninformationprocessingview[J].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andApplications,2008,7(3)341-352.

[4] Katz,E.&Lazarsfeld,PF.PersonalInfluence:ThePartPlayedbyPeopleintheFlowofMassCommunications[M].Gleneoe,IL:FreePress,1955.

[5] 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78-96.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10

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以主体为基准,金融消费者、金融提供者、金融监管者天然构成一个三角结构模型,这个模型有其自身的逻辑平衡。金融消费者为政府监管提供政治支持与援助;政府监管又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利益并限制金融供给者的不当行为;金融提供者必须遵守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并保有自身的声誉。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体三角平衡

(一)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工具分析: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此其决策和行为都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金融消费领域来看,金融消费者专业知识的有限性和金融机构垄断性地位导致金融供给者的信息优势明显。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可能用虚假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从而实现掠夺性的金融交易。信息搜寻是解决金融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金融产品的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使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过高。为了解决金融消费者为信息买单的问题,需要引入必要的政府监督机制,对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

(二)从委托-理论工具分析:委托理论研究委托人如何使人努力工作以实现委托人的最大利益。激励问题是委托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当签订合约后,人面临着道德风险,需有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显性激励机制和隐性激励机制。显性激励机制是让人与委托人承担部分风险,将风险与收益挂钩。在金融消费市场,金融提供者与金融消费者签订的金融合约中要包括金融机构收益获取和其服务质量应挂钩,达到奖勤罚懒。隐性激励机制认为,没有显性激励合同,人也会积极工作,因为人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在金融市场当中,金融机构一旦知道其声誉受损将带来严重的损失,就会努力维护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约定。这样,金融服务供给者在显性和隐性的激励机制下有可能重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信守与消费者之间承诺。

(三)以父爱主义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工具分析:个人或家庭在金融消费市场通过选择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自由主义的体现。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因素制约了市场效率的实现。父爱主义理论是指采取阻止自我损害,增进利益来提升当事人的福利、需要和利益。这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监管政策来对金融消费市场进行规制。同时,公共选择理论为金融监管者进行规制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由。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金融消费者作为理所当然的选民,其必然要用选票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政府监管机构和政策法规制定机关,保障自己的救济方式和救济程序。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供给、需求、监管

(一)金融需求方作用:在金融消费市场,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是信息和知识。金融消费者作为单个个体,其信息不对称几乎不可避免,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组织建立可以消减个人的弱势地位,同时良好的救济机制同样必不可少。

(二)金融供给方作用:金融机构在只考虑短期利益下会损害消费者利益来增加自身利益。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为金融消费者的侵权提供了动力,一些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形成一种代售关系,代售行为的薪酬结构与佣金模式激励金融中介机构给予消费者不恰当的购买方式。金融机构的创新对金融消费者构成威胁,过分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加剧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但是,从长远来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利益相关者,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利益是一致的。为了实现金融行业的长久发展,金融行业的自律对保证行业发展必不可少。

(三)金融监管方作用:自从泰勒提出“双峰理论”,政府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已基本为各国监管当局认可。政府通过管制和干预,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金融消费者保护要适可而止,复杂的监管体系会让金融消费者无所适从,造成监管困境。

三、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路径分析

(一)行业自律:自律监管的好处在于自律的灵活性可以弥补执法和司法对抗产生的缺陷:僵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成立诸如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加强自身的行业规则制定,更多考虑到消费者的保护和行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单家机构的短期利益。内部控制也是金融主体行业自律的一部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减少不法行为的产生。

(二)消费者自治与救济: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可以有效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救济方面,国外金融ADR制度是非诉救济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制度设计,非诉讼救济比诉讼救济具有廉价省时的特性。诉讼救济方式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的立法文本,然后有保障程序实施司法手段。

(三)政府监管:金融交易结构日益复杂,金融产品日益创新,如何创设适应金融综合化经营的法律监管机制有赖于金融监管理念转变。金融监管要保持平衡,要适当监管,消除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垄断等市场失灵功能,同时避免监管乱用。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要构建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机制。

所以,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从主体、供需、保护路径来看,呈现三角金字塔结构。三角结构中的三角关系是动态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割裂三者之间关系的做法和行为会导致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断裂。(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煊,魏 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述评[J].东岳论丛,2012(3).

[2]呼建光, 毛志宏.金融消费者保护:经济理论与法律形式 [J].社会科学,2013(2).

[3].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困境及其完善,上海经济,2012(4).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11

一、引言

网络购物近年发展迅速,2012年6月为止,网购人数达到了20989万人,网络购物使用率达到39%。根据《2012年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淘宝网相对于拍拍网、易趣网具有绝对优势,占了95.17%的市场份额。2012年“十一”购物狂欢日,根据淘宝方面统计数据,天猫和淘宝共吸引2.13亿独立用户访问,相当于四成网民参与购物。支付宝数据显示,全天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为淘宝网全网带来191亿元销售额。

而网络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容易出现了“柠檬市场效应”,沟通可以减少该效应的影响,而在线评论成为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重要的沟通渠道,据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近70%的网民购买商品前会浏览评论信息。

研究消费者接受淘宝在线评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有利于消费者对自己行为有更深了解,以己推人,在购买商品后,知道如何给出更有效的参考评论;而对卖家而言,根据在线评论预测销售,进而采取有效战略措施,改善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让消费者对商品有更全面的了解。这能增强虚拟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而适当削弱柠檬市场效应。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在线评论(Online Review)是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交流的所有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具体特性、使用或提供商的信息。其包括消费者对商品体验描述、质量和性能等评价信息。从信息源角度,Daignauhetal将评论划分为三种,其中第二方评论是指历史买家对与卖家交易情况作出的评价信息,包括对产品、服务的评价。而针对淘宝网,本文所指的在线评论属于第二方评论,指买家关于卖家服务和产品的亲身体验。

近年国内外关于在线评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用性影响、信息挖掘、对购买决策影响这三方面。在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方面,Ghose和Ipeirotis验证了评论主客观倾向和主客观混杂度影响评论有用性,在此研究基础上,基于影评数据,郝媛媛[4]进一步验证了情感倾向、平均格局长度也对评论有用性有影响。在线评论信息挖掘方面,王学东对评论属性识别、主观性内容识别、读者态度提取、观点极性判断等方面分析。在线评论对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研究方面,YeQ等发现旅游网站上的评分对消费者决策有影响;李宏等研究了负面在线评论质量、消费者卷入度和性别三个变量对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影响;张玉芳跟踪统计淘宝网化妆品店数据,将在线评论分为格式化和非格式化,分别研究正面评论数和负面评论数对消费购买决策的影响。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网店和商品的增加,在线评论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来源,已购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评论给其他消费者指南,并且卖家可以判断并根据有用的在线评论,做出战略调整,把产品更好推广出去。因此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更可能接受这些评论,成为了现在研究的主题之一。

基于霍夫兰德说服模型(在线口碑可信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信源、信息内容、接受者、社会影响),理论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在线评论文本特征,分为评论数量和评论内容质量;消费者特征,从涉入度角度分析;传播者特征,从评论者资信度分析。同时结合大学生网络消费特征,添加价格折扣这一变量,最后得出研究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研究假设

1.消费者特征――消费者涉入度

涉入度体现了个体对商品的重视程度,即消费者根据自身兴趣、需求和价值观而判断其与商品的相关程度。金立印认为,高涉入度商品的在线口碑对消费者影响更大。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ELM)提到,阅读在线评论时,涉入度不同的消费者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同。面对高涉入度商品,消费者会更有动机去阅读商品在线评论,并且更加关注于说服性信息内容上,消费者对商品重视程度更高,即会更加细心谨慎,其接受在线评论的可能性比低涉入下的消费者可能要更大,因此提出假设:

H1:在高涉入度条件下,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的可能性比低涉入度条件下其接受在线评论的可能性要更大。

2.在线评论文本特征――评论数量

在淘宝购物中,商品的评论数量越多,表明其销量大,消费者因为从众心理,消费者会更关注该商品。评论数量多,消费者阅读时,更可能捕获相关商品信息,参考的信息增多,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在见不着摸不着实物的虚拟世界购买商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而众多的评论会相应降低消费者的风险不确定性,消费者会更愿意相信这些评论,因此提出假设:

H2c:评论数量越多,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的可能性越大。

3.在线评论文本特征――评论内容质量

评论内容质量指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内容与其所评价产品的相关性、以及是否为后续购买者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在淘宝这一特殊市场出现了一些以专给差评为职业的人,他们对卖家进行差评攻击,从而达到敲诈、索取财物的目的;而一些卖家也会冒名为自己的商品发表虚假评论,这些评论都是没有质量的,影响消费者的利益。不同的消费者因为经验或是知识不同,所发表的评论质量也存在着差异。不少学者如郑小平,Samita Dhanasobhon,Godesand Mayzlin等都认为评论质量对消费者有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2d:评论内容质量越高,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的可能性越大。

4.传播者特征――评论者资信度

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评论者资信度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可信度。Bansal&Voyer研究发现,传播者专业性越强,对接受者影响更大,而接受者更容易接受其提供的信息。在淘宝领域,评论者资信度可以以消费者在淘宝的等级,购买商品经验及其专业性来衡量,因此提出假设:

H3:评论者资信度越高,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的可能性越大。

5.价格折扣

大学生是一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网购的最大动因是价格便宜,价格成为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有高认知需求,Schmidt and Spreng认为高认知需求消费者对信息敏感且爱思考,促销及价格下降会影响消费者。价格太低于市场价或估计值时,大学生虽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由于理性头脑,在线评论对其影响会更大,因此提出假设:

H4:价格折扣越大,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的可能性越大。

三、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即采用前人相关量表对消费者涉入度、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质量、评论者资信度、价格折扣以及消费者对在线评论接受程度进行测量,用Likert五点法计量,从1到5分别表示“没有影响”、“影响很小”、“影响一般”、“影响较大”、“非常大影响”。第二部分是对被调查者的基本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网龄等变量,这些变量做为本文的控制变量。

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收发放。线上是指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向江西、北京、广东等地区在校生发放问卷9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份;线下纸质发放问卷对象主要是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份。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文运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7.0.研究的分量表的Cronbach’sα值均在0.6以上,总量表α值为0.807,说明所有量表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本文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假设验证,将因变量(消费者接受程度)对自变量(消费者涉入度、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质量、评论者资信度、价格折扣)与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生源地、专业类别、网龄)进行回归。通过回归系数β来确定线性关系。模型1为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通过回归系数判断其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2为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先后放入回归方程,通过回归系数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回归结果表

当只有控制变量时,F值>0.05;放入自变量后,F统计量十分显著,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从模型2可以看出,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生源地、专业类别、网龄对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程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消费者涉入度(β=0.102,P

五、结论

以往研究大部分从卓越网、当当网等获取在线评论数据,本文在研究领域上具有针对性――淘宝网;根据普通消费者一般特征,同时结合大学生特有消费心理,在前人提出的变量上,提出新假设即价格折扣很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在线评论接受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涉入度、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质量、价格折扣对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评论者资信度与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程度没有显著性关系,因为淘宝网资信度体系并不健全,若等级高的买家发表不实评论,不会受到处罚,所以其他消费者不会因为等级高而信任该评论者。

淘宝网消费者资信度体系需健全,对恶意评论者,卖家有权投诉,使评论者受到降级、封号等处罚;另外消费者与卖家,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卖家可以鼓励消费者购物后,以己推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一方面消费者对商品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卖家可以推广产品,好的产品能立足于市场,虚拟市场的柠檬市场效应也被削弱了。

[参 考 文 献]

[1]Stephen,W.L.,Ronald,E.G.,Bing,P.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07,5(11):458-468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12

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的一般性分析

Mullin的三级因素模型。Mullin(2000)认为,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与其说是一个既定的公式还不如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级因素、二级因素和三级因素组成的。一级因素,是指那些购买者和消费者的内部因素。其包括渴望健康和福利、竞争和测试个人抵抗各种反作用力的能力和技巧的机会,交往朋友或者逃避“现实”等,通过这些激励因素的内化过程,体育消费者行为得以发生。二级因素,是指对决策过程立即做出影响的因素。其包括个人先前对于体育产品服务的经历、家庭的力量(前代的运动经历对后代的影响)、同伴的体育消费行为和选择、个人喜欢的、学校或大学参与的或者各种族、团体相关的俱乐部、地域因素等等。三级因素,就是指政治、宗教、文化和服务团体等一些潜在的外部影响因素。其往往将体育作为一个基本纽带或诱饵来鼓励个体消费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建立或维护政府、社区或教会的组织形象。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通过不同层级之间的过滤,共同影响着体育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与继续。

Funk&James的心理区间模型。根据社会心理学文献,Funk&James(2001)依据体育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建立了一个研究态度问题的框架来解释体育消费者、体育运动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体育迷忠诚度的问题。整个模型由四个层级组成,依次向上递增,表示体育消费者的认知程度不断增加。第一层是意识,只代表着个体对于体育运动或球队的初步印象,还没有形成任何偏爱;第二层是吸引力,代表着个体在不同社会心理或人口统计变量动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对于某一球队或体育运动的喜爱;第三层是依恋,代表着个体与某一球队或体育运动的心理联系逐渐具体化,相互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第四层是忠诚,代表着个体已经成为某一球队或体育运动的球迷,有着持续的、稳定的行为表征和拥护态度。

Trail,Anderson&Fink 的观赏性体育消费行为模型。Trail,Anderson&Fink (2000)基于球迷或观赏性体育消费者的动机和行为变量,提出了观赏性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模型是由个体的消费动机、认同水平、期望、期望实现、自我效能感的反应、情感状态六个方面的变量相互作用构成的。其中,个体的消费动机是最基本的决定条件,它是由个体的不同社会和心理需求引发的,包括可替代的成功经验、知识的获得、审美价值、社会交往、戏剧化/激动、社会逃离、家庭、运动员的身体吸引力和运动技能水平共九个方面。当个体参与观赏性体育消费活动时候,这些动机被部分地或完全地体现出来,随后,这些潜在的消费动机将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对球队的认同感这一变量,间接影响消费者期望的比赛结果,当期望的比赛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情绪状态或通过自我效能反应的间接影响作用,最终导致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发生改变。

Murray&Howat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Murray&Howat (2002)依据体育产品服务质量的区分,从核心服务质量与相关服务质量入手,构建了基于体育消费者满意度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模型中体育消费者的满意度是体育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的产物,而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或者说是作为核心服务质量,与相关服务质量的内生变量通过价值与满意度之间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体育消费者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价值作为中介变量能够解释体育消费者满意度41%的变异,而核心服务质量能够直接解释其43%变异,相关服务质量能够直接解释其50%的变异,相关服务质量看起来比核心服务质量更重要,更能影响体育消费者的行为。

Hill&Robinson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Hill&Robinson(1991)基于消费者内隐的消费动机、指向的行为以及情感表现之间内在联系,构建了用于解释球迷狂热行为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模型中球迷在不同体育消费动机的驱动下忘我地投入到体育运动情境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得球迷具有更高的激素水平,而且超乎想象,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失控行为或成瘾行为。为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与合法性,Hill& Robinson应用该模型来分析以游泳、跑步和自行车运动所组成的三项全能运动的体育消费者狂热行为过程。结果表明,狂热的体育消费者动机是由竞技性或参加比赛的驱动和健康期望构成的,在不同的消费动机驱动下,指向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训练、控制饮食以及相应的货币支出来购买体育设备或培训等三个方面内容,体育消费者在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与消极的情感。比如,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运动伤害或定期训练的单调性、控制饮食过程中的不适反应、货币支出的增加都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当然,最终的坚持所带来的身体健康或比赛成绩的提高则会带来积极的情感。

Matthew D.Shank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Matthew D.Shank(2002)通过甄别体育消费者进行参与性体育消费时所面对的复杂信息,构建了一个参与者消费行为模型。模型中,体育消费者行为三个成分的影响:内部或心理过程;外部或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于参与者决策制定过程中的情境因素。当体育消费者有意识地参与体育运动时,他们往往受制于这三个因素内化的影响,使其首先对是否要参与体育运动进行问题识别,这反映了体育消费者现实状态与渴望状态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越容易激活整个决策制定过程的结果,促使其体育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可以说是一个唤醒状态下的选择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体育消费者在这个阶段历时过长,或无法从复杂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地甄别出符合自己标准的参与选择方案,他们可能会终止进行体育消费,也就不会有进一步地参与过程和参与后评价过程的出现。但是,如果体育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通过这个选择过程,那么以后的参与过程就顺其自然了。之后,消费者拥有了参与性体验,如果满意的话会持续进行,反之则会终止或暂时性中断。至此,整个决策制定过程将会终结,等待下一次的启动。

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的理论分析

(一)预期效用理论

“效用”(utility)概念是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石,是对消费者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程度的抽象衡量。当经济学家讨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时,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消费者的目标是预期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和计算时间、经济收入、信息以及技术等限制来选择使得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因此,无论是哪一种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其实都已蕴含着消费者的这种理性化的选择。他们计算着能够从体育产品和服务或其属性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感。比如Trail,Anderson&Fink 的观赏性体育消费行为模型中的期望不一致结果、Murray&Howat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中的满意度测量以及Hill&Robinson 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中的预期效用,这些都是消费者预期效用实现的一种表达,只不过这种表达有时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消费者之前的理性计算,毕竟人是有限理性的,有时是无法计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预期效用理论作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仍然是正确描述体育消费者实际如何做出市场选择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认知学习理论

相对于刺激-反应理论强调刺激与某特定反应之间的联结与重复,强调由外部强化的练习所引起的消费行为的变化,认知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主动性学习。在这种主动性的学习背景下,体育消费者的角色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者,需要不断地对于以前的消费经验和现有的信念进行编码与整合,最终修正理念并采取相应地行动。因此,从此理论意义上来讲,Mullin 的三级因素模型、Funk & James 的心理区间模型以及Matthew D. Shank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无疑是这一学习理论的最好体现。

(三)刺激-反应理论

刺激-反应理论是基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强调学习发生时刺激与刺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当一个人对已知的刺激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做出的行动,这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被动性学习。在这种被动性学习背景下,体育消费者的角色就是一个体验与感受者,他们完全受到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刺激支配,表现为不断地重复,有时甚至会乐在其中,因为每当做出一次购买决策都会受到奖赏或惩罚(这里的惩罚多数是因为没有得到奖赏而导致的心理落差),持续的强化之后,消费者会逐渐与那些给予他们奖赏的销售商家交往,并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其需要或让他们感觉良好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依据此理论的阐释,Hill&Robinson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和Trail,Anderson&Fink 的观赏性体育消费行为模型可以说都是从体育产品与服务的刺激情境所激发的体育消费者动机和与之相伴而来的消费行为两方面对模型进行建构的,这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关系。不仅如此,Murray&Howat的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则是直接从体育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入手来分析刺激情境与体育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此理论阐释的更好体现。

(四)介入学习理论

介入学习理论起源于一个叫半球单侧化的理论或叫裂脑理论,指的是大脑的左右半球在处理信息方面是专业化的,就是说左半球主要负责认知活动;而右半球则是专门处理非语言、永恒的、图像化的和整体的信息。基于此,当体育消费者遇到重复出现的一个与众不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画面的时候,会在他的右脑半球中形成一个生动的图像,从而引起他的积极回应,这是一个被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与经典的条件作用理论一致。与之不同,如果体育消费者遇到包含有语言文字信息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他的左脑半球将会启动一个认知过程,从而对产品的优点与缺点进行评价,这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认知学习理论一致。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体育消费者遇到的体育产品与服务信息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既有视觉性的内容又有文本性的内容,所以,体育消费者的左右脑半球同时启动,只不过前者的被动性学习过程表现为一种低介入的状态,而后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表现为一种高介入的状态,这两种状态的区分可以说是认知学习理论和刺激反应理论的一种整合。如果依照这样的思路来分析,Mullin 的三级因素模型应该属于介入学习理论所阐释的,所以,从一般意义来看,模型还是初步体现了介入学习理论的一些特征。

结论

从理论上对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模型的解构来看,其研究体系正逐步走向相对成熟的阶段。他们研究传统建立在100多年以来逐步形成的相对成熟的市场基础之上,针对市场机制完善环境中的西方企业和西方文化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其整个研究体系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个体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逐步展开。在其看来,体育消费行为研究的重点就是探究体育消费者与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目的就是掌握信息、资金、商品、服务、地位、感情等市场资源与体育消费者进行良好交流,这一方面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另一方面是创造一个体育市场,振兴体育产业。所以,西方体育消费者行为研究偏重于从微观层面上全面考察体育消费者,研究他们是如何从自己所处的直接环境中接受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如何学习、记忆、储存,并分析他们是如何形成和修正个体对产品和自身的态度,之后才能准确预测其市场行为。反观中国体育消费者行为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将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消费者个性论文篇13

文化营销从本质上理解为将企业的文化管理手段运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用文化的方式来经营企业,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下,对文化营销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的内涵在于从分析消费者心目中对于文化需求更高的层次着眼,在消费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的现在,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更多的偏向于对高层次文化的追求。这对于营销者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营销者必须将某种企业文化在产品传递过程中表达出来,只有当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契合时,消费者满意才能真正实现。

三、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

1.文化营销的经济学基础。

1.1效用论。在一个交换关系中,市场营销学通常假定消费者寻求效用最大化,他们在充分和完整的信息条件下,各自以理性的方式选择自己的行为。消费者的这种选择行为受到“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影响。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他们会在有限预算条件下,寻求一种最优的商品组合,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提供了相同总效用的商品组合形成了一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描述的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满意度或等量总效用的商品组合。要想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必须在预算线以内提供给消费者满意度最高、效用最大的产品,文化营销则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而产生,用文化营销的方式来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满意度,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1.2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Porter)认为,企业经营得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它们所以获得这些优势,是因为“厂商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综合成本进行所需要的活动,亦或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一些能创造购买者价值的活动,进而使得厂商实行溢价成为可能”。这是波特低成本—差异化“通用”战略的实质。它对文化营销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营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而产生,文化营销可以使企业通过独特的方式创造购买者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化。1.3信息非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认为,由于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存在着严重不对称,消费者无法以传统的、直观的、直接的方式获得产品质量的有关信息,这势必阻碍自由交易,增加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甚至导致“柠檬现象”的出现。对于市场营销来说,信息的非对称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品牌命名时。品牌的名称通常被消费者视为产品质量的主要标志,因为“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品牌支付额外的费用”。因而,营销学十分强调品牌的重要性,将之作为产品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营销的观点则是由此引出,只有让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才能真正创造出独一无二高质量的品牌,所以说,信息非对称理论是文化营销的主要理论依据。

2.文化营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强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开始追求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则是文化的反映,因此,消费者的行为越来越具有“文化性”。他们看重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消费开始重视商品的个性与品位等文化内涵。文化营销就是在消费者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发掘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解决产品均质化的问题。2.2卢因的人类行为模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的人类行为模式如下所示:B=F(P——P1,P2,…,Pn,E——E1,E2,…,En)其中,B(behavior)代表个人的行为;P(personal)代表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内在特征;P1,P2,…,Pn表示构成内在条件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如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态度等;E(environment)表示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E1,E2,…,En表示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该模式表明,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文化营销则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着手,对内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对外在环境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在线咨询